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051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五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五十一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五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五十一卷目录

 宗藩部汇考四十三

  周二十六

  燕二

官常典第五十一卷

宗藩部汇考四十三[编辑]

周二十六[编辑]

燕二[编辑]

赧王三年,燕人立太子平为君,楚、韩、齐、赵、燕五国连 衡以事秦。未几,复合从。

按《战国策》:“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谓燕王曰:‘大王之所 亲莫如赵。昔赵王以其姊为代王妻,欲并代,约与代 王遇于句注之塞,乃令工人作为金斗,长其尾,令之 可以击人。与代王饮而阴告厨人曰:‘即酒酣乐进热 歠,即因反斗击之’。于是酒酣乐进取热歠,厨人进斟 羹,因反斗而击代王杀之,王脑涂地。其姊闻之,摩笄 以自刺也’。”故至今有摩笄之山,天下莫不闻。夫赵王 之狼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知也。且以赵王为可亲 耶?赵兴兵而攻燕,再围燕都而劫大王,大王割十城 乃却以谢赵王,已入朝渑池,效河间以事秦。今大王 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 非王之有也。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不敢妄兴 师以征伐。今大王事秦,秦王必喜,而赵不敢妄动矣。 是西有强秦之援,而南无齐、赵之患,是故愿大王之 熟计之也。”燕王曰:“寡人蛮夷僻处,虽大男子,裁如婴 儿,言不足以求正,谋不足以决事。今上客幸而教之, 请奉社稷西面而事秦,献常山之尾五城。” 秦召燕 王,燕王欲往,《苏代》约,燕王曰:“楚得枳而国亡,齐得宋 而国亡,齐楚不得以有枳。宋事秦者,何也?是则有功 者秦之深仇也。秦取天下,非行义也,暴也。秦之行暴, 正告天下。告楚曰:‘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乘夏水下 江,五日而至郢;汉中之甲,轻舟出于巴,乘夏水下汉, 四日而至五渚。寡人积甲宛东下随,智者不及谋,勇 者不及怒,寡人如射隼矣。王乃待天下之攻函谷,不 亦远乎’?”楚王为是之故,十七年事秦。秦正告韩曰:“我 起乎少曲,一日而断太行。我起乎宜阳而触平阳,二 日而莫不尽繇。我离两周而触郑,五日而国举。”韩氏 以为然,故事秦。秦正告魏曰:“我举安邑,塞女戟韩氏, 太原卷下轵道,道南阳,封冀,兼包两周,乘夏”水,浮轻 舟,强弩在前,铦戟在后。决荥口,魏无大梁;决白马之 口,魏无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陆攻则击河 内,水攻则灭大梁。魏以为然,故事秦。秦欲攻安邑,恐 齐据之,则以宋委于齐,曰:“宋王无道,为木人以象寡 人,射其面。寡人地绝兵远,不能攻也。王苟能破宋有 之,寡人如自得之。”已得安邑,塞女戟,因以破宋为齐 罪。秦欲攻韩,恐天下救之,则以齐委于天下,曰:“齐人 四与寡人约,四欺寡人,必率天下以攻寡人者三:有 齐无秦。无齐有秦,必伐之,必亡之。”已得宜阳、少曲,致 蔺、离石,因以破齐为天下罪。秦欲攻魏重楚,则以南 阳委于楚,曰:“寡人固与韩且绝矣。残均陵,塞黾隘,苟 利于楚,寡人如自有之。”魏弃与国而合于秦,因以塞 黾隘,为楚罪。兵困于林中,重燕、赵,以胶东委于燕,以 济西委于赵。已得讲于魏,质公子延因犀首攻赵,兵 伤于离石,遇败于马陵。而重魏,则以叶、蔡委于魏。已 得讲于赵,则劫魏,魏不为割。困则使太后、穰侯为和。 赢则兼欺舅与母。适燕者曰以胶东。适赵者曰“以济, 西适魏者曰以叶、蔡,适楚者曰以塞𫑡厄,适齐者曰 以宋,必令其言如循环,用兵如刺蜚,母不能知,舅不 能约。”龙贾之战,岸门之战,封陵之战,高商之战,赵庄 之战,秦之所杀三晋之民数百万,今其生者皆死,秦 之孤也。西河之外,上雒之地,三川,晋国之祸,三晋之 半,秦祸如此其大,而燕、赵之秦者,皆以争事秦,说其 主,此臣之所大患。燕昭王不行,苏代复重于燕,燕反 约诸侯从亲,如苏秦时,或从或否,而天下由此宗苏 氏之从约。代、厉皆以寿死,名显诸侯。 燕饥,赵将伐 之,楚使将军之燕,过魏,见赵恢。赵恢曰:“使除患无至, 易于救患。”伍子胥、宫之奇不用,烛之武、张孟谈受大 赏。是故谋者皆从事“于除患之遗者,而无使除患无 至者。今与以百金送公也,不如以言。公听吾言而说 赵王曰:‘昔者吴伐齐,为其饥也,伐齐未必胜也,而弱 越乘其敝以霸。今王之伐燕也,亦为其饥也,伐之未 必胜,而强秦将以兵乘王之西。是使弱赵居强吴之 处,而使强秦处弱越之所以霸也。愿王之熟计之也’。” 使者乃以说赵王。赵王大说,乃止。燕昭王闻之,乃封 之以地,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 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 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 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 之为渔父也。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宫他 为燕使魏,魏不听,留之数月。客谓魏王曰:“不听燕使, 何也?”曰:“以其乱也。”对曰:“汤之伐桀,欲其乱也,故大乱 者可得其地,小乱者可得其宝。今燕客之言曰:‘事苟 可听,虽尽宝地,犹为之也。王何为不见’?”魏王说,因见 燕客而遣之。此二条疑合从时事故附于此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子之亡二年,而燕人共立太子 平,是为燕昭王。”

按《通鉴纲目》:“赧王三年,燕人立太子平为君。秦使张 仪说楚、韩、齐、赵、燕连衡以事秦。秦君卒,诸侯复合从。 赧王二十年,赵主父以燕、齐之师灭中山。”

按《通鉴纲目》云云。

赧王三十年燕使亚卿乐毅如赵。

按:《通鉴纲目》:“齐杀狐咺、陈举,燕使亚卿乐毅如赵。”

齐湣王灭宋而骄,乃侵楚及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狐咺正议斮之檀衢,陈举直言杀之。东闾燕昭王日夜抚循其人,益以富贵,乃谋伐齐。乐毅曰:“齐,霸国之馀业,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若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嚪秦,连楚及魏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许之。

赧王三十一年燕乐毅以秦魏韩赵之师伐齐入临 菑下齐七十馀城封毅为昌国君。

按《战国策》,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 者,欲将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因孤国之乱而 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 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郭 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则若己 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 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 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 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昭王曰:“寡人将谁朝 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 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 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 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 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之至者三。今王 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 千里哉!”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 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吊死问生,与 百姓同其甘苦。二十八年,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 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 兵败,闵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 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客 谓燕王曰:“齐南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 犹鞭䇲也。使齐北面伐燕,即虽五燕弗能当。王何不 阴出使,散游士,顿齐兵,敝其众,使世世无患?”燕王曰: “假寡人五年,寡人得其志矣。”苏子曰:“请假王十年。”燕 王说,奉苏子车十五乘,南使于齐,谓齐王曰:“齐南破 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䇲也。臣闻当 世之举王,必诛暴正乱,举无道,攻不义。今宋王射天 笞地,铸诸侯之象,使侍屏匽,展其臂,弹其鼻。此天下 之无道不义,而王不伐,王名终不成。且夫宋,中国膏 腴之地,邻民之所处也,与其得百里于燕,不如得十 里于宋。伐之,名则义,实则利,王何为弗为?”齐王曰:“善。” 遂兴兵伐宋,三覆宋,宋遂举。燕王闻之,绝交于齐,率 天下之兵以伐齐。大战一,小战再,顿齐国成其名。故 曰:“因其强而强之,乃可折也;因其广而广之,乃可缺 也。” 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曰:“夫列在万 乘而寄质于齐,名卑而权轻。奉齐助之伐宋,民劳而 实费。破宋残楚,淮北肥大,齐仇强而国弱也。”此三者, 皆国之大败也,而足下行之,将欲以除害取信于齐 也。而齐未加信于足下,而忌燕也愈甚矣。然则足下 之事齐也,失所为矣。夫民劳而实费,又无寸尺之功, 破宋肥仇,而世负其祸矣。足下以宋加淮北,强万乘 之国也,而齐并之,是益一齐也。北夷方七百里,加之 以鲁、卫,此所谓强万乘之国也;而齐并之,是益二齐 也。夫一齐之强,而燕犹不能支也,今乃以三齐临燕, 其祸必大矣。虽然,臣闻智者之举事也,转祸而为福, 因败而成功者也。齐人紫,败素也,而贾十倍;越王句 践栖于会稽,而后残吴霸天下。此皆转祸而为福,因 败而为功者也。今王若欲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乎,则莫如遥霸齐而厚尊之,使之盟于周室,尽焚天 下之秦。《符约》曰:“夫上计破秦,其次长宾客,秦秦挟宾 客以待破,秦王必患之。”秦五世以结诸侯,今为齐下。

秦王之志,苟得穷齐,不惮以一国都为功。然而王何
考证
不使布衣之人,以穷齐之说说秦谓秦王曰:“燕赵破

宋肥齐,尊齐而为之”下者,燕、赵非利之也。弗利而势 为之者,何也?以不信秦王也。今王何不使可以信者 接收燕、赵,令泾阳君若高陵君先于燕、赵,秦有变,因 以为质,则燕、赵信秦矣。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 帝。立为三帝,而令诸侯。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不听, 则燕、赵伐之。天下孰敢不听。天下服听,因驱韩、魏以 攻齐,曰:“‘必反宋地而归楚之淮北’。夫反宋地而归楚 之淮北,燕、赵之所同利也;并立三帝,燕、赵之所同愿 也。夫实得所利,名得所愿,则燕、赵之弃齐也,犹释敝 躧。今王之不收燕、赵,则齐霸必成矣。诸侯戴齐而王 独弗从也,是国危也;诸侯戴齐而王从之,是名卑也。 王不收燕、赵,名卑而国危;王收燕、赵,名尊而国宁。夫 去尊宁而就卑危,智者不为也。秦王闻若说也,必如 刺心。然则王何不务使智士以若此言说秦,破齐必 矣。夫取秦,上交也;伐齐,正利也。尊上交,务正利,圣王 之事也。”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尝有德苏氏,子之之 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 苏氏,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闵王出走。 苏代 谓燕昭王曰:“今有人于此,孝如曾参、孝己,信如尾生 高,廉如鲍焦、史䲡,兼此三行以事王,奚如?”王曰:“如是 足矣。”对曰:“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处无 为之事,归耕乎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王曰: “何故也?”对曰:“孝如曾参、孝己,则不过养其亲耳;信如 尾生高,则不过不欺人耳;廉如鲍焦、史䲡,则不过不 窃人之财耳。今臣为进取者也,臣以为廉不与身俱 达,义不与生俱立。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 也。”王曰:“自忧不足乎?”对曰:“以自忧为足,则秦不出殽 塞,齐不出营丘,楚不出疏章,三王代位,五伯改政,皆 以不自忧故也。若自忧而足,则臣亦周之负笼耳,何 为烦大王之廷耶?”昔者楚取章武,诸侯北面而朝;秦 取西山,诸侯西面而朝。曩者使燕毋去周室之上,则 诸侯不为别驾而朝矣。臣闻之,善为事者,先量其国 之大小,而揆其兵之强弱,故功可成而名可立也;不 能为事者,不先量其国之大小,不揆其兵之强弱,故 功不可成而名不可立也。今王有“东向伐齐之心,而 愚臣知之。”王曰:“子何以知之?”对曰:“矜戟砥剑,登丘东 向而叹,是以愚臣知之。今夫乌获举千钧之重,行年 八十而求扶持,故齐虽强国也,西劳于宋,南罢于楚, 则齐军可败而河间可取。”燕王曰:“善。吾请拜子为上 卿,奉子车百乘,子以此为寡人东游于齐,何如?”对曰: “足下以爱之故与?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 孙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何如人 哉?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忠信也。恐以忠信之故,见 罪于左右。”王曰:“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 者乎?”对曰:“臣请为王譬。昔周之上地尝有之,其丈夫 宦,三年不归,其妻爱人,其所爱者曰:‘子之丈夫来,则 且奈何乎’?”其妻曰:“勿忧也,吾已为药酒而待其来矣。” 已而其丈夫果来,于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 妾知之,半道而立虑曰:“吾以此饮吾主父,则杀吾主 父。以此事告吾主父,则逐吾主母。与杀吾主父逐吾 主母者,宁佯踬而覆之。”于是佯僵而仆之。其妻曰:“为 子之远行来之,故为美酒,今妾奉而仆之,其丈夫不 知,缚其妾而笞之。故妾所以笞者,忠信也。今臣为足 下使于齐,恐忠信不谕于左右也。臣闻之曰:万乘之 主,不制于人臣;十乘之家,不制于众人;匹夫徒步之 士,不制于妻妾,而又况于当时之贤主乎?臣请行矣, 愿足下之无制于群臣也。” 燕王谓苏代曰:“寡人甚 不喜𫍙者言也。”苏代对曰:“周地贱媒,为其两誉也。之 男家曰女美,之女家曰男美,然而周之俗不自为取 妻。且夫处女无媒,老且不嫁,舍媒而自衒,敝而不售, 顺而无败,售而不敝者,唯媒而已矣。且事非权不立, 非势不成,夫使人坐受成事者,唯𫍙者耳。”王曰:“善矣。”

《敝》犹“败”,无成事也。

苏代为奉阳君说燕于赵以伐齐,奉阳君不听,乃入 齐。恶赵,令齐绝于赵。齐已绝于赵,因之燕,谓昭王曰: “韩为谓臣曰:‘人告奉阳君曰:‘使齐不信赵者,苏子也; 令齐王召蜀子使不伐宋者,苏子也;使齐王谋遁取 秦以谋赵者,苏子也;令齐守赵之质子以甲者,又苏 子也。请告子以请。齐果以守赵之质子以甲,吾必守 子以甲’。其言恶矣。虽然,王勿患也。臣故知入齐之有 赵累也,出为之以成所欲。臣死而齐大恶于赵,臣犹 生也。今齐赵绝,可大纷已。特臣非张孟谈也,使臣也。 如张孟谈也,齐、赵必有为智伯者矣’。”奉阳君告朱讙 与赵足曰:“齐王使公玉曰命说曰:‘必不反韩珉,今召 之矣,必不任苏子以事。今封而相之’”,必不合燕。今以 燕为上交,吾所恃者顺也,今其言变有甚于其父。顺。 始与苏子为仇,见之如无厉,今贤之。两之已矣,吾无 齐矣。奉阳君之怒甚矣,如齐王之不信赵而小人奉 阳君也,因是而倍之。不以今时大纷之解而复合,则 后不可奈何也。故齐、赵之合,苟可循也。死不足以为臣患,逃不足以为臣“耻;为诸侯,不足以为臣荣;被发 自漆为厉,不足以为臣辱。然而臣有患也。臣死而齐 赵不循,恶交分于臣也,而后相效,是臣之患也。若臣 死而必相攻也,臣必勉之而求死焉。”尧、舜之贤而死, 禹、汤之智而死,孟贲之勇而死,乌获之力而死,生之 物固有不死者乎?在必然之物,以成所欲,王何疑焉? 臣以不若逃而去之。臣以韩、魏循自齐而为之取秦, 深结赵以勤之。如是,则近于相攻也,臣虽为之不累 燕。奉阳君告朱讙曰:“苏子怒于燕王之不以吾故弗 予相,又不予卿也,殆无燕矣。”其疑至于此,故臣虽为 之不累燕,又不欲王。伊尹再逃桀而之汤,果与鸣条 之战而以汤为天子。伍子胥逃楚而之吴,果与柏举 之战而报其父之仇。今臣逃而纷齐、赵,始可著于《春 秋》。且举大事,孰不逃桓公之难,管仲逃于鲁,阳货之 难,孔子逃于卫,张仪逃于楚,白圭逃于秦。望诸相中 山也,使赵,赵劫之求地。望诸攻关而出。外孙之难,薛 公释载,逃出于关,三晋称以为好士。故举大事逃,不 足以为辱矣。卒绝齐于赵,赵合于燕以攻齐,败之。 燕昭王且与天下伐齐,而有齐人仕于燕者,昭王召 而谓之曰:“寡人且与天下伐齐,旦暮出令矣,子必争 之。争之而不听,子因去而之齐。寡人有时复合,且以 因子而事齐。”当此之时也,燕、齐不两立,然而常独欲 有复收之之志若此也。 齐、魏争燕,齐谓燕王曰:“吾 得赵矣。”魏亦谓燕王曰:“吾得赵矣,燕无以决之,而未 有适予也。”苏代谓燕相曰:“臣闻辞卑而币重者,失天 下者也;辞倨而币薄者,得天下者也。今魏之辞倨而 币薄,燕因合于魏。魏得燕,齐遂北矣。” 苏代自齐使 人谓燕昭王曰:“臣间离齐、赵,齐、赵已孤矣。王何不出 兵以攻齐,臣请为王弱之。”燕乃伐齐攻晋。令人谓闵 王曰:“燕之攻齐,欲以复振故地也。燕兵在晋而不进, 则是兵弱而计疑也。王何不令苏子将而应燕乎?夫 以苏子之贤将而应弱燕,燕破必矣。燕破则赵不敢 不听,是王破燕而服赵也。”闵王曰:“善。”乃谓《苏子》曰:“燕 兵在晋,今寡人发兵应之,愿子为寡人为之将。”对曰: “臣之于兵,何足以当之,王其改举王使臣也,是败王 之兵而以臣遗燕也。战不胜,不可振也。”王曰:“行,寡人 知子矣。”苏子遂将而与燕人战于晋下。齐军败燕,得 甲首二万人。苏子以其馀兵以守阳城,而报于闵王 曰:“王过举,令臣应燕。今军败,亡二万人,臣有斧质之 罪,请自归于吏以戮。”闵王曰:“此寡人之过也。子无以 为罪。”明日,又使燕攻阳城及狸,又使人谓闵王曰:“日 者齐不胜于晋下,此非兵之过。齐不幸而燕有天幸 也。今燕又攻阳城及狸,是以天幸自为功也。王复使 苏子应之,苏子先败王之兵,其后必务以胜报王矣。” 王曰:“善。”乃复使苏子。苏子固辞,王不听,遂将与燕战 于阳城,燕人大胜,斩首三万。齐君臣不亲,百姓离心。 燕因使乐毅大起兵伐齐,破之。 苏代自齐献书于 燕王曰:“臣之行也,固知将有口事,故献御书而行曰: ‘臣贵于齐燕大夫,将不信臣;臣贱将轻臣,臣用将多 望于臣;齐有不善,将归罪于臣。天下不攻齐,将曰:‘善 为齐谋。天下攻齐,将与齐兼贸臣,臣之所处重卵也’。 王谓臣曰:‘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列眉 也。上可以得用于齐,次可以得信于下,苟无死,汝无 不为也。以女自信可也’’。”与之言曰:“去燕之齐可也,期 于成事而已。臣受令以任齐。及五年,齐数出兵,未尝 谋燕。齐、赵之交,一合一离。燕不与齐谋赵,则与赵谋 齐。齐之信燕也,至于虚北地行其兵。今王信田伐与 参、去疾之言,且攻齐,使齐犬马”而不言燕。今王又使 庆令臣曰:“吾欲用所善,王苟欲用之,则臣请为王事 之。王欲醳臣专任所善,则臣请归醳事。臣苟得见,则 盈愿。”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昭王于破燕之后即位,卑身 厚币以招贤者。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 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 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郭隗 曰:“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况贤于隗者,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改筑宫而师事之。乐毅自魏往,邹衍 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燕王吊死问孤,与百 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轶轻战,于是 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 败,湣王出亡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 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独唯聊、莒、即墨,其馀 皆属燕。

按《通鉴纲目》:“赧王三十一年,燕上将军乐毅以秦、魏、 韩、赵之师伐齐,入临菑,齐君地出走,其相淖齿杀之。 毅下齐七十馀城。燕封毅为昌国君。”

燕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并将秦、魏、韩、赵之师以伐齐,战于济西,齐师大败。毅还秦、魏之师,分韩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剧辛曰:“齐大燕小,赖诸侯之助以破其军,宜及时收取其边城以自益,此长久之利也,今过而

“不攻,以深入为名,无损于齐,无益于我,而结深怨,后必悔之。” 毅曰:“齐王伐功矜能,谋不逮下,废黜贤良,信任谄谀,政令戾虐,百姓怨怼。今因其军破而乘之,则其民必叛,而齐可图也。若不遂乘之,待彼悔前之非,改过而抚其民,则难虑矣。” 遂进军,齐果大乱,湣王出走。毅入临菑,取宝物祭器,输之于燕。燕王亲至济上,劳军行赏,封毅为昌国君。留徇齐城未下者。齐王之卫,卫君辟宫舍之,称臣共具。王不逊,卫人侵之,去奔邹、鲁,又有骄色,邹、鲁不纳,遂走莒。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为齐相。齿欲与燕分齐地,乃执湣王而数之曰:“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雨血沾衣,王知之乎?” 曰:“知之。” “嬴博之间,地坼及泉,王知之乎?” 曰:“知之。” “有人当阙而哭者,求之不得,去则闻其声,王知之乎?” 曰:“知之。” 《齿》曰:“雨血者,天以告也;地坼者,地以告也。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而王不戒焉,何得无诛?” 遂擢王筋,悬之庙梁,宿昔而死。乐毅闻昼邑人王蠋贤,令军中环画三十里无入。使人请蠋,蠋不往。燕人曰:“不来,吾且屠画。” 蠋曰:“吾闻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齐王不用吾谏,吾退耕于野,国破君亡,吾不能存,而又欲劫之以兵,与其不义而生,不若死!” 遂自经死。毅整军,禁侵掠,礼逸民,宽赋敛,除暴令,修旧政,齐民喜悦。乃遣左军渡胶东、东莱;前军循太山,东至海,略琅邪;右军循河济,屯阿鄄以连魏师;后军旁北海而抚千乘;以中军据临菑而镇齐都,祀桓公管仲于郊,封王蠋之墓。六月之间,下齐七十馀城,皆为郡县。

赧王三十六年,燕君平卒,子惠王立。乐毅奔赵,齐袭 破燕军,尽复其地。

按《战国策》,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 齐,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而燕昭 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 将。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齐田单诈骑劫,卒败 燕军,复收七十馀城以复齐。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 燕之敝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先王 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 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 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 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 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 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望诸君 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 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 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 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 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 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 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 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 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 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 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 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馀教而骤胜之遗事也。 闲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 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 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赵、宋尽力四国攻之,齐 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 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 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 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 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 鼎反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篁,自 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 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 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 而弗辞。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蚤 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 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 日,遗令诏后嗣之馀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 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臣闻善作 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 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 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 胥而弗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 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 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 出恶声;忠臣之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 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 也。故敢以书报,惟君之留意焉。” 张丑为质于燕,燕王欲杀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为将杀 我者,人有言我有宝珠也,王欲得之,今我已亡之矣, 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致我,我且言子之夺我珠而 吞之,燕王必当杀子,刳子腹及子之肠矣。夫欲得之 君,不可说以利害。吾要且死,子肠亦且寸绝。”境吏恐 而赦之。按国策以为惠王事故附载于此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惠王为太子时,与乐毅有隙。及 即位,疑毅,使骑劫代将。乐毅亡走赵。齐田单以即墨 击败燕军,骑劫死,燕兵引归,齐悉复得其败城。湣王 死于莒,乃立其子为襄王。”

按:《通鉴纲目》:“赧王三十六年,燕君平卒,乐毅奔赵。齐 田单袭破燕军,尽复齐地。齐君入临菑,封单为安平 君,赵封乐毅为望诸君。”

初,燕人攻安平临菑市掾,田单使其宗人以铁笼傅车轊。及城溃,人争门出,皆以轴折被擒,独单宗人得免,遂奔即墨。时齐地皆已属燕,独莒、即墨未下。乐毅并军围之,即墨大夫战死。即墨人曰:“安平之战,田单宗人以铁笼得全,是多智习兵。”立以为将。乐毅围二邑,期年不克,乃解围。去城九里而为垒,令曰:“城中民出者勿获,困者赈之,使即旧业。”三年而犹未下。或谗之于昭王曰:“乐毅智谋过人,呼吸之间,克七十馀城,今不下者两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所以三年不攻者,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遂南面而王耳。”昭王于是置酒大会,引言者让之曰:“先王不贪土地,而举国以礼贤者,遭所传德薄,不能堪命,国人不顺,齐为无道,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故延群臣,招宾客,以求报仇。有成功者,尚欲与共燕国,今乐君亲为寡人破齐,夷其宗庙,报塞先仇。齐固乐君之有,非燕所得也。汝何敢言若此!”乃斩之,遣国相立毅为齐王。毅皇恐不受,拜书以死自誓。由是齐人服其义,诸侯畏其信,莫敢复有谋者。顷之,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新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将士由是愤惋不和。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先祖于庭,飞鸟皆翔舞而下。燕人怪之,单因宣言曰:“当有神师下教。”俄有一卒曰:“臣可以为师乎?”单遂师之。每有约束,必称神师。又宣言曰:“吾惟惧燕人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即墨败矣。”燕人如其言,城中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言:“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可为寒心。”燕军掘烧之。齐人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单知其可用,乃身操版锸,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燕军益懈。单收城中得牛千馀,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灌脂束苇于其尾,凿城数十穴,夜纵牛烧苇端,壮士五千人随之。牛热怒,奔燕军,所触尽死伤,燕军大惊,而城中鼓噪从之,燕军败走。齐人杀骑劫,追亡逐北至河上,七十馀城,皆复为齐。乃迎王,自莒入临菑。

赧王四十三年,燕惠王卒,韩、魏、楚伐燕,燕武成王立。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惠王七年卒,韩、魏、楚共伐燕,燕 武成王立。”

赧王五十年秦以赵师伐燕取中阳。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武成王七年,齐田单伐我,拔中 阳。”

按:《通鉴纲目》:“赧王五十年,秦伐赵,取三城。齐救却之。 遂以赵师伐燕,取中阳。伐韩,取注人。”

赧王五十七年,燕武成王卒,子孝王立。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武成王十四年卒,子孝王立。 东周君元年,燕孝王卒,子喜立。”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孝王三年卒,子今王喜立 东周君五年,燕伐赵,败绩,赵遂围燕。”

按《战国策》: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为赵孝成王寿,酒 三日,反报曰:“赵民其壮者皆死于长平,其孤未壮,可 伐也。”王乃召昌国君乐闲而问曰:“何如?”对曰:“赵四达 之国也,其民皆习于兵,不可与战。”王曰:“吾以倍攻之, 可乎?”曰:“不可。”曰:“以三,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 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 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 于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燕人大败。乐闲入 赵。燕王以书且谢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顺君意,故 君捐国而去,则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端其愿,而君不 肯听。故使使者陈愚意,君试论之。《语》曰:“‘仁不轻绝,智 不轻怨’。君之于先王也,世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 则君掩盖之,不虞君之明罪之也;望有过则君教诲 之,不虞君之明弃之也。且寡人之罪,国人莫不知,天 下莫不闻。君微出明怨以弃寡人,寡人必有罪矣。虽 然,恐君之未尽厚也。《谚》曰:“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 者不危人以要名也。”故掩人之邪者,厚人之行也;救人之过者,仁者之道“也。世有掩寡人之邪,救寡人之 过,非君孰望之?今君厚受任于先王以成尊,轻弃寡 人以快心,则掩邪救过,难得于君矣。且世有薄而故 厚施,行有失而故惠用。今使寡人任不肖之罪,而君 有失厚之累,请为君择之也。”无所取之。国之有封疆, 家之有垣墙,所以合好掩恶也。室不能相和,出语邻 家,未“为通计也。怨恶未见而明弃之,未为尽厚也。寡 人虽不肖乎,未如殷纣之乱也;君虽不得意乎,未如 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则不内盖寡人而明怨于外,恐 其适足以伤于高而薄于行也。非然也,苟可以明君 之义,成君之高,虽任恶名,不难受也。本欲以为明寡 人之薄,而君不得厚;扬寡人之辱,而君不得荣,此一 举而两失也。义者不亏人以自益,况伤人以自损乎? 君无以寡人不肖,累往事之美。昔者柳下惠吏于鲁, 三黜而不去,或谓之曰:“可以去。”柳下惠曰:“苟与人之 异,恶往而不黜乎?犹且黜乎,宁于故国尔。”柳下惠不 以三黜自累,故前业不忘;不以去为心,故远近无议。 今寡人之罪,国人未知,而议寡人者遍天下。《语》曰:“论 不修心,议不累物,仁不轻绝,智不简功。”简弃大功者, 辍也;轻绝厚利者,怨也。辍而弃之,怨而累之,宜在远 者,不望之于君也。今以寡人无罪,君岂怨之乎?愿君 捐怨,追惟先王,复以教寡人意。君曰:“余且慝心以成 而过,不顾先王以明而恶,使寡人进不得修功,退不 得改过,君之所揣也。唯君图之。此寡人之愚意也。敬 以书谒之。”乐闲乘怨不用其计,二人卒留赵不报。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今王喜四年,秦昭王卒,燕王命 相栗腹约欢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还报燕王曰:“赵 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王召昌国君乐 闲问之,对曰:“‘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伐’。王曰:‘吾 以五而伐一’。”对曰:“不可。”燕王怒,群臣皆以为可,卒起 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唯独大夫 将渠谓燕王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 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燕王不听,自将偏 军随之。将渠引燕王绶止之曰:“王必无自往,往无成 功。”王蹴之以足,将渠泣曰:“臣非以自为为王也。”燕军 至宋子,赵使廉颇将,击破栗腹于鄗,破卿秦乐乘于 代,乐闲奔赵,廉颇逐之五百馀里,围其国。燕人请和, 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燕相将渠以处和,赵听将 渠解燕围。

东周君六年燕伐齐拔聊城齐伐取之。

按《战国策》,燕攻齐,取七十馀城,唯莒、即墨未下。齐田 单以即墨破燕,杀骑劫。初,燕将攻聊城,人或谗之,燕 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馀,士卒多 死,而聊城不下。鲁连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 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 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 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 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智也。故智者不再计,勇士不 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 计而无与俗同也。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 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 坚守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 国之形危。且弃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今楚、 魏交退,燕救不至,齐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 之敝,即臣见公之不能得也,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 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过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 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 下戮,公闻之乎?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 敝祸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聊城之民,距全齐之 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 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能已见于天下矣。故为公计, 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士民见 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 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 下,功名可立也。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请裂 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寡,与齐久处,此亦一计也。 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也。且吾闻效小 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射 桓公,中钩,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 辱身也。”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使管仲 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 辱人贱行矣。然管子并《三行》之过,据齐国之政,一匡 天下,九合诸侯,为五霸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曹沫 为鲁君将,三战三北,而丧地千里,使曹子之足不离 陈,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 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智也。 故去三北之耻,退而与鲁君计也。曹子以为遭齐桓 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 之上,颜色不变而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 之,天下震动惊骇,威信吴楚,传名后世。若此二公者, 非不能行小节,死小耻也,以为杀身绝世,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除感忿之耻, 而立累世之功。故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敝也。 公其图之!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倒韣而去。故解 齐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按:《通鉴纲目》:“燕王喜五年,燕伐齐,拔聊城,齐伐取之。 戊午年,赵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是年为秦王政四年赵王偃二年燕

王喜“十二年” 无正统。故依《通鉴纪》“干支” 于首,而分注各国于下。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喜九年,秦王政初即位。十年, 赵使廉颇将,攻繁阳,拔之。赵孝成王卒,悼襄王立,使 乐乘代廉颇。廉颇不听,攻乐乘,乐乘走,廉颇奔大梁。 十二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剧辛故居赵与 庞煖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 庞煖将也,欲因赵弊攻之,问剧辛,辛曰:“庞煖易与耳。” 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 辛。

乙丑年赵伐燕秦伐赵救燕。是年为秦王政十一年赵王偃九年燕王喜十

九年

按《战国策》,秦并赵,北向迎燕。燕王闻之,使人贺秦王。 使者过赵,赵王系之。使者曰:“秦赵为一,而天下服矣。 燕之所以受命于赵者,为秦也。今臣使秦而赵系之, 是秦赵有隙。秦赵有隙,天下必不服,而燕不受命矣。 且臣之使秦,无妨于赵之伐燕也。”赵王以为然而遣 之。使者见秦王曰:“燕王窃闻秦并赵”,燕王使使者贺 千金。秦王曰:“夫燕无道,吾使赵有之,子何贺?”使者曰: “臣闻全赵之时,南邻为秦,北下曲阳为燕。赵广三百 里而与秦相距五十馀年矣,所以不能反胜秦者,国 小而地无所取。今王使赵北并燕,燕、赵同力,必不复 受命于秦矣。臣窃为王患之。”秦王以为然,起兵而救 燕。

按:《通鉴纲目》:“王喜十九年,赵伐燕,取狸阳。秦伐赵,取 九城。”

己巳年,燕太子丹自秦亡归。是年为秦王政十五年燕王喜二十三年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喜二十三年,太子丹质于秦, 亡归燕。”

癸酉年秦军屯中山以临燕赵公子嘉与燕合兵军 上谷。是年为秦王政十九年赵王迁八年燕王喜二十七年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喜二十七年,秦虏赵王迁,灭 赵。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按《通鉴纲目》:“燕王喜二十七年,秦灭赵,虏王迁。秦王 如邯郸,秦军屯中山以临燕。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与燕合兵,军上谷。”

甲戌年,燕太子丹使盗劫秦王,不克。秦遂击破燕兵, 进围蓟。是年为秦王政二十年燕王喜二十八年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燕见秦且灭六国。秦兵临易水, 祸且至。燕太子丹阴养壮士二十人,使荆轲献督亢 地图于秦,因袭刺秦王。秦王觉,杀轲,使将军王翦击 燕。”按《刺客传》,“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 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 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 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 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 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 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使 者还报,盖聂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摄之。”荆轲游于邯 郸,鲁句践与荆轲。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 而逃去,遂不复会。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 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 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 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 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 也。”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燕太子丹者,故 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驩。及政立 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 怨而亡归。归而求为报秦王者,国小,力不能。其后秦 日出兵山东以伐齐、楚、三晋,稍蚕食诸侯,且至于燕, 燕君臣皆恐祸之至。太子丹患之,问其傅鞠武。武对 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 南有泾、渭之沃,擅巴、汉之饶,右陇、蜀之山,左关、殽之 险,民众而士厉,兵革有馀。意有所出,则长城之南,易 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 哉!”丹曰:“然则何由?”对曰:“请入图之。”居有间,秦将樊于 期得罪于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鞠武谏曰:“不 可。夫以秦王之暴而积怒于燕,足为寒心,又况闻樊 将军之所在乎!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祸必不振 矣。虽有管、晏,不能为之谋也。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 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 后迺可图也。”太子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 不能须臾,且非独于此也。夫樊将军穷困于天下,归 身于丹,丹终不以迫于强秦,而弃所哀怜之交,置之

匈奴,是固丹命卒之时也。愿太傅更虑之。”鞠武曰:“夫
考证
行危欲求安,造祸而求福,计浅而怨深,连结一人之

后交,不顾国家之大害,此谓资怨而助祸矣。夫以鸿 毛燎于炉炭之土,必无事矣。且以雕鸷之秦,行怨暴 之怒,岂足道哉!燕有田光先生,其为人智深而勇沉, 可与谋。”太子曰:“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可乎?”鞠 武曰:“敬诺。”出见田先生,道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 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太子逢迎,却行为导,跪而蔽 席。田光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 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 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 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 荆卿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 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 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 曰:“诺。”偻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 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 ‘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 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 “‘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 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 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 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荆轲 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 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 以成大事之谋也。今田先生以死,明不言,岂丹之心 哉!”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曰:“田先生不知丹之不 肖,使得至前,敢有所道,此天之所以哀燕而不弃其 孤也。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足也,非尽天下之 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 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距漳、 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赵不能支,秦必入臣,入臣则 祸至燕。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诸 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 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 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泳之与齐桓公,则大 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 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 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久之,荆 轲曰:“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前顿 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 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 卿所欲,以顺适其意。久之,荆轲未有行意。秦将王翦 破赵,虏赵王,尽收入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 子丹恐惧,乃请荆轲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 侍足下,岂可得哉?”荆轲曰:“微太子言,臣愿谒之。今行 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夫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曰:“樊将军穷困 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 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 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首 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于期仰天太息流涕曰:“于期 每念之,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曰:“今有 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于期乃 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王,秦 王必喜而见臣,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然则将 军之仇报,而燕见陵之愧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于 期偏袒扼捥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乃今 得闻教。”遂自刭。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 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于是太子豫求 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 以药焠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装为遣 荆卿。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 乃令秦舞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无俱其人居远未 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 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 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且 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彊!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 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 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 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终已不顾。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 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 之威,不敢举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 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 自陈,谨斩樊於期之头,及献燕督亢之《地图函》,封燕 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 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于 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 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 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 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 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 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 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以手共 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 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 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 擿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 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 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左右既前杀轲, 秦王不怡者良久。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 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 提荆“轲也。”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 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 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 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 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 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 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其 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 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 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傍偟不能去。每出言曰: “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 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 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 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 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 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 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 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扑秦 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鲁勾践已闻荆轲之刺秦王,私曰:“嗟乎,惜哉其不讲 于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 以我为非人也。”

按《通鉴纲目》:“燕王喜二十八年,燕太子丹使盗劫秦 王,不克。秦遂击破燕、代兵,进围蓟。”

乙亥年秦拔蓟。王喜走辽东,斩太子丹以献于秦。是年 为秦王政二十一年燕王喜二十九年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喜二十九年,秦攻拔我蓟,燕 王亡,徙居辽东,斩丹以献秦。”

己卯年秦灭燕,虏王喜。是年为秦王政二十五年燕王喜三十三年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王喜三十三年,秦拔辽东,虏燕 王喜,卒灭燕。是岁,秦将王贲亦虏代王嘉。”

按:《通鉴纲目》:“燕王喜三十三年,秦王贲灭燕,虏王喜; 还灭代,虏王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