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181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一百八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一百八十一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一百八十二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一百八十一卷目录

 公辅部名臣列传一

  上古

  明由       必育

  成博       陨丘

  金提       鸟明

  视默       纪通

  仲起       阳侯

  风后       力牧

  天老       五圣

  知命       窥纪

  地典

  夏

  益

  商

  伊尹       仲虺

  伊陟       巫咸

  巫贤       甘盘

  傅说

  周

  周公旦      召公奭

  君牙       单襄公

官常典第一百八十一卷

公辅部名臣列传一[编辑]

上古[编辑]

明由[编辑]

按《群辅录》,“燧人氏四佐,一曰明由晓,升级。”

宋均曰:“级,等差政所先后也。”

必育[编辑]

按《群辅录》:“燧人氏四佐,二曰必育,受税俗。”

宋均曰:“受赋税及徭役所宜施为也。”

成博[编辑]

按《群辅录》:“燧人氏四佐,三曰成、博、受、古诸。”

宋均曰:“古诸侯职等也。”

陨丘[编辑]

按《群辅录》:“燧人氏四佐,四曰陨丘、受延嬉。”

丘一作立。宋均曰:“延长。嬉,兴也;主受此录也。”右燧人四佐。燧人出天,四佐出洛。宋均曰:“出天,天所生;出洛,地所生也。”

金提[编辑]

按《群辅录》:“伏羲氏六佐,一曰金提,主化俗。”

一作堤。宋均曰:“为民除灾害也。”

鸟明[编辑]

按《群辅录》:“伏羲氏六佐,二曰鸟明,主建福。”

宋均曰:“利,福民也。”

视默[编辑]

按《群辅录》:“伏羲氏六佐,三曰视默,主灾恶。”

宋均曰:“为民除灾害也。”

纪通[编辑]

按《群辅录》,“伏羲氏六佐,四曰纪,通为中职。”

宋均曰:“为《田主》,主内职也。”

仲起[编辑]

按《群辅录》:“伏羲氏六佐,五曰仲起,为海陆。”

《宋均》曰:“主平地,兼统海也。”

阳侯[编辑]

按《群辅录》:“伏羲氏六佐,六曰阳侯,为江海。”

宋均曰:主江海事。一本作江湖。右伏羲六佐,六佐出世。宋均曰:宓戏不及燧人,故增二佐出世,人所生也。

风后[编辑]

按《论语摘辅象》“黄帝七辅:一曰风后受金法。”

宋均曰:“《金法》:言能决理是非也。”

按《帝王世纪》:黄帝梦大风吹去天下尘垢,叹曰:“风为 号令,立政者也,垢土去而后在,天下,其有姓风名后 者哉?”依占求之,遇诸海隅。

按《通鉴前编》:“黄帝得六相而天下治,风后明天道。” 按《山西通志》:风后,解州人,与力牧并举,平蚩尤之乱, 得六相而天下治,风后其一也。按:解旧号渤澥之海, 所谓海隅即此。今解州西南一百六十里,蒲州风陵 乡赵村有风后墓,因号风陵渡。

力牧[编辑]

按:《论语》摘《辅象》:“黄帝七辅,二曰力牧,受准斥。”

“宋均准”,斥凡事也。《力牧》或作“力墨。”

按《帝王世纪》:黄帝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寤而 叹曰:“千钧之弩,异力者也。驱羊数万群,能牧民为善 者也。天下岂有姓力名牧者哉?求之得力,牧于大漠以为将。”

天老[编辑]

按:《论语摘辅象》:“黄帝七辅,三曰天老,受天箓。”

宋均曰:“箓,天教命也。”

按《竹书纪年》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大雾三日三夜,昼 昏。帝问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天老曰:“臣闻之, 国安,其主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 去之。今凤凰翔于东郊而乐之,其鸣音中夷则,与天 相副。以是观之,天有严教以赐帝,帝勿犯也。召史卜 之龟燋。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帝曰:‘已问天 老、力牧、容成矣’。”史北面再拜曰:“龟不违圣智,故燋雾 既降,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 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图出 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 是也。”

五圣[编辑]

按:《论语摘辅象》“黄帝七辅四曰五圣受道”级。

宋均曰:“级,次序也。”

知命[编辑]

按:《论语摘辅象》:“黄帝七辅,五曰知命,受纠俗。”

宋均曰:“纠,正也。”

窥纪[编辑]

按《论语摘辅象》:“黄帝七辅,六曰窥纪,受变复。”

宋均曰:“有祸变,能补复也。”

地典[编辑]

按《论语摘辅象》:“黄帝七辅,七曰地典受州络。”

宋均曰:“络,维络也。”

按《通鉴前编》:“黄帝立六相。”

《外纪》曰:“帝举风后、力牧、太山、稽常先、大鸿以治民。”又曰:“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风后明乎天道,故为当时;太常察乎地利,故为禀者;奢龙辨乎东方,故为土师;祝融辨乎南方,故为司徒;大封辨乎西方,故为司马;后土辨乎北方,故为李。”

[编辑]

[编辑]

按《史记秦本纪》曰: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生子大 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 成,禹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曰:“咨尔费,赞禹功, 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以姚姓之玉女,佐 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伯翳。舜赐姓嬴氏。

索隐曰:此秦赵之祖,一名伯翳,《尚书》谓之“伯益”,《汉书》谓之“伯益”是也。

按《前编》伯益即伯翳,秦声,以“入” 为去,故谓“益” 为“翳” 也。

按《通鉴前编》:“帝禹二岁,帝荐益于天;夏后启二载,伯 益归政就国。”

[编辑]

伊尹[编辑]

按《书经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 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己以听冢 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 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 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 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 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 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呜呼!先王肇修人纪, 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 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敷求哲人, 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 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 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 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呜呼!嗣王 祇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 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 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按《太甲》:“惟嗣王不惠于阿 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𬤊天之明命,以承上下神祇, 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 惟尹躬克左右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 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后嗣王,罔克 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 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 旦,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 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 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 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 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惟”三祀, 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 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 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王拜手稽 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既往背 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伊 尹拜手稽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 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 我后,后来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 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 斁’。”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 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 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 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 必自迩。无轻民事,惟难;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 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鸣呼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 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

按《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

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 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 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 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 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 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 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 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 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 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 “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 之生。”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 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按《史记殷本纪》:“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干汤而无由,乃 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 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 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 有夏,复归于亳。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 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 吾,遂伐桀。桀败于有娀之墟,奔于鸣条。汤既胜夏,伊 尹报,于是诸侯心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既绌 夏命,还亳,伊尹作《咸有一德》。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 卒,于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 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中壬即位 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太甲,成汤适长孙 也,是为帝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作《肆命》,作 《徂后》。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 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 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 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 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褒帝太甲称太宗。 太宗崩,子沃丁立。帝沃丁之时,伊尹卒。既葬伊尹于 亳,咎单遂训伊尹事,作《沃丁》。

《索隐》曰:《孙子兵书》,“伊尹名摰。阿,倚也。衡,平也。言依倚而取平。”《书》亦曰“保衡”,伊尹之官号,非名也。皇甫谧云“伊尹,力牧之后,生于空桑。”又《吕氏春秋》云“有侁氏女,采得婴儿于空桑,后居伊水,命曰伊尹。”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刘向《别录》曰:九主者,有法君、专君、授君、劳君、等君、寄君、破君、国君、三岁社君,凡九品,图画其形。《索隐》曰:按素王者,太素、上皇。其道质素,故称“素王。”“九主”者,三皇、五帝及夏禹也。或曰九主,谓九皇也。然按《注》,刘向所称九主,载之《七录》,名称甚奇。法君谓用法严急之君,若秦孝公及始皇等也。劳君谓勤劳天下,若禹、稷等也。等君等者,平也,谓定等威,均禄赏,若高祖封功臣侯雍齿也。授君谓人君不能自理,而政归其臣,若燕王哙授子之、禹授益之比也。专君谓专己独断,不任贤臣,若汉宣之比也。破君谓轻敌致寇,国灭君死,若楚伐吴濞等是也。寄君,谓人困于下,主骄于上,离析可待,故孟轲谓之寄君也。国君,“国”当为“固”字之讹。谓完城郭、利甲兵而不修德,若三苗、智伯之类也。三岁社君,谓在襁褓而主社稷,若周成、汉昭平等是也。伊尹作《咸》有一德,在太甲时,太史公记之于成汤之日,其言失序。《帝王世纪》:伊尹为汤相,号阿衡,年百岁卒,天雾三日,沃丁以天子礼葬之。

按《大纪》,成汤荐伊尹于桀,为陈素王及九主之事。桀 不听,与群臣沈湎于酒。伊尹进谏曰:“君王以酒色之 微,雍天命而不理,失人心而不图。反是为善,善则祥 集;习是为不善,不善则殃来。君王宜留意焉。”伊尹自 亳,凡五适夏,告以尧舜之道,桀终不听。

按《新序》:“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 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群臣相持歌曰:‘江水 沛沛兮,舟楫败兮,我王废兮,趣归薄兮,薄亦大兮’。又 曰:‘乐兮乐兮,四牡𫏋兮,六辔沃兮。去不善而从善,何不乐兮’。伊尹知天命之至,举觞而告桀曰:‘君王不听 臣之言,亡无日矣’。桀拍然而作,哑然而笑曰:‘子何妖 言?吾有天下,如天之有日也,日有亡乎?日亡吾乃亡 耳’。”于是尹接履而趋,遂适商就汤。汤立为相。故伊尹 去夏归亳,商王而夏亡。

按《说苑》:“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 元士,知之有道乎’?”伊尹对曰:昔者尧见人而知,舜任 人然后知禹以成功举之。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 成功,然尚有失者,况无法度而任己,直意用人,必大 失矣。故君使臣自贡其能,则万一之不失矣。王者何 以选贤?夫王者得贤材以自辅,然后治也,虽有尧舜 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故明君在 上,慎于择士,务于求贤,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 官,尊其爵,重其禄,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是 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百官能治,臣下乐职,恩流群 生,润泽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 治,此使能之效也。

按《水经注》,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于空桑 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滨,梦神告之曰:“臼水出而东 走。”母明视而见臼水出焉,告其邻居而走,顾望其邑, 咸为水,其母化为空桑,子在其中矣。莘女取而献之, 命养于庖,而长有贤德,殷以为尹,曰伊尹也。

皇甫谧曰:“伊尹,力牧之后。”《路史》曰:“伊,炎帝上世所国。今洛之伊阳县。伊川,尧之母家,伊侯之国。”又曰:“伊尹,帝尧之后也。”《前编》曰:“按尧生于伊,故为伊祁氏,伊尹恐其后也。《传记》谓伊尹生于空桑,空桑盖地名,非真桑也。”诸说多妄。按伊尹事有书经及孟子言为正其他妄传之说多不可信

仲虺[编辑]

按《书经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惟有惭德,曰: “予恐来世以台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 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又有夏昏德,民坠涂 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 若天命。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 式商受命,用爽厥师。简贤附势,寔繁有徒。肇我邦于 有夏。若苗之有莠,若粟之有秕。小大战战,罔不惧于 非辜。矧予之德,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 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 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 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佑贤辅德,显忠遂良, 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 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 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 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 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按《左传》:“奚仲为夏车正,封于薛,至仲虺为汤右相。”

伊陟[编辑]

按《书经序》:“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谷共生于朝,伊陟 赞于咸巫,作《咸乂》四篇。 太戊赞于伊陟,作《伊陟原 命》。”

按《史记·殷本纪》:帝太戊立伊陟为相。亳有祥桑谷,共 生于朝,一暮大拱。帝太戊惧,问伊陟,伊陟曰:“臣闻妖 不胜德,帝之政其有缺与?帝其修德。”太戊从之,而祥 桑枯死,殷复兴,诸侯归之。

巫咸[编辑]

按《书》经:君奭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帝, 巫咸乂王家。 按《序》,伊陟相太戊,亳有祥,桑榖共生 于朝,伊陟赞于巫咸,作《咸乂》四篇。

巫贤[编辑]

按:《书》《经》,“君奭”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

孔传“祖乙殷家,亦祖其功。”时贤臣有如此巫贤,贤咸子巫氏。

按《通鉴前编》:“祖乙九祀,圮于耿,徙都于邢,巫贤作相, 商道复兴,诸侯宾服。”

《大纪》曰:“王之世,迁都于耿,为水所圮。王惧,以巫咸之子贤为相,诸侯宾服,天下大和。”

甘盘[编辑]

按《书经》,“君奭在武丁时,则有若甘盘。”

按《通鉴前编》:“殷王高宗武丁元祀,王宅忧,甘盘为相。”

按:高宗谓旧学于甘盘。周公曰:“在高宗时,则有若甘盘。” 然则高宗宅忧,三年不言,百官听于冢宰,以有甘盘为冢宰也。

傅说[编辑]

按《书经说命》:“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 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 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 令。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 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 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

“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
考证
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

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 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 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 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 不命其承,畴敢不祇若王之休命? 《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 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 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 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惟口起羞,惟甲胄 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戊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 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 罔及恶德,惟其贤。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 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 宠纳哉,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于祭祀, 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王曰:“旨哉!说乃言惟 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 行之惟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 厥咎。”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 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 志。若作酒醴,尔惟麹蘖;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 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 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 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 惟欤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 宪,其永无愆。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王 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 臣惟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 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 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 有商。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 于先王,永绥民’’。”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按《史记殷本纪》: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求得其佐, 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 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迺 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 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 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编辑]

周公旦[编辑]

按《书经金縢》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 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 为三坛,同𫮃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璧秉珪, 乃告大王、王季、文王、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 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 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 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 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呜呼!无坠天之 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今我即命于元龟,尔之 许我,我其以璧与珪归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 与珪’’。”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公曰:“体, 王其罔害!予小子新命于三王,惟永终是图,兹攸俟 能念予一人。”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王翼日乃 瘳。武王既丧,管叔及其群弟乃流言于国曰:“公将不 利于孺子。”周公乃告二公曰:“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 先王。”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于后。公乃为诗以 贻王,名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诮公。秋大熟,未获,天大 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与大夫尽 弁,以启《金縢》之书,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 说。二公及王乃问诸史与百执事,对曰:“信噫公命,我 勿敢言。”王执书以泣曰:“其勿穆卜!昔公勤劳王家,惟 予冲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 其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 尽起。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 熟。”按成王启金縢史记载于公卒后与书文异 按《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明辟。王如弗敢及, 天基命定命。予乃继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明辟。予 惟乙卯,朝至于洛师。我卜河朔黎水,我乃卜涧水东, 瀍水西,惟洛食。我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伻来以图! 及献卜,王拜手稽首曰:‘公不敢不敬天之休,来相宅, 其作周匹休。公既定宅,伻来来视?予卜休,恒吉。我二 人共贞。公其以予万亿年敬天之休’!”拜手稽首诲言。 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予齐百工, 伻从王于周?予惟曰:‘庶有事’。今王即命曰:‘记功宗,以 功作元祀’。惟命曰:‘汝受命笃弼,丕视功载。乃汝其悉 自教工。孺子其朋,孺子其朋,其往。无若火始焰焰,厥 攸灼,叙弗其绝,厥若彝及抚事如予惟以在周工,往 新邑,伻向即有僚,明作有功,惇大成裕,汝永有辞’。”公 曰:“已!汝惟冲子,惟终。汝其敬识百辟,享亦识其有不 享,享多仪,仪不及物,惟曰不享,惟不役志于享,凡民 惟曰不享。惟事其爽哉!乃惟孺子,颁朕不暇,听朕教, 汝于棐民彝,汝乃是不蘉乃时,惟不永哉!笃叙乃正父,罔不若。予不敢废乃命。汝往,敬哉玆!予其明农哉! 彼裕我民,无远用戾。”王若曰:“公,明保予冲子。公称丕 显德,以予小子扬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 师惇宗将礼,称秩元祀,咸秩无文。惟公德明光于上 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冲 子夙夜毖祀。”王曰:“公功棐迪笃,罔不若时。”王曰:“公,予 小子其退即辟于周,命公后四方迪乱,未定于宗礼, 亦未克敉公功,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诞保文武,受 民乱为四辅。”王曰:“公定,予往已公功肃将祇欢,公无 困哉!我惟无斁其康事,公勿替刑,四方其世享。”周公 拜手稽首曰:“王命,予,来承保乃文祖,受命民越乃光 烈考武王,弘朕恭孺子,来相宅,其大惇典”殷献民乱, 为四方新辟,作周恭先,曰:其自时中乂,万邦咸休,惟 王有成绩。予旦以多子越御事,笃前人成烈,答其师 作周孚先考,朕昭子刑,乃单文祖德,伻来毖殷乃命 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予不敢宿 则禋于文王武王,惠笃叙,无有遘自疾,万年厌于乃 德,殷乃引考王伻,殷乃承叙,万年其永观朕子怀德。 戊辰,王在新邑,烝祭岁,文王骍牛一,武王骍牛一。王 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王宾杀禋咸格。王入 太室,祼。王命周公后作册,逸诰,在十有二月。惟周公 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 按《多士》:惟三月周公初于 新邑洛,用告商王士。王若曰:尔殷遗多士,弗吊,旻天 大降丧于殷。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致王罚,敕殷命 终于帝。肆尔多士,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允 罔固乱弼我,我其敢求位?惟帝不畀,惟我下民秉为, 惟天明畏。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则惟帝降 格,向干时夏,弗克庸帝大淫泆有辞。惟时天罔念闻, 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 四方。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 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在今后 嗣王诞罔显于天,矧曰其有听念于先王勤家,诞淫 厥泆,罔顾于天显民祗?惟时上帝不保,降若玆大丧。 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凡四方小大邦丧,罔非有辞于 罚。王若曰:“尔殷多士!今惟我周王”丕灵承帝事,有命 曰:“‘‘割殷告敕于帝,惟我事不贰适,惟尔王家我适’。予 其曰:‘惟尔洪无度,我不尔动自乃邑’。予亦念天即于 殷大戾,肆不正’。王曰:‘猷!告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 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天命无违,朕不敢有 后,无我怨。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今 尔又曰:‘夏迪简在王庭,有服在百僚,予一人惟听用 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 惟天命’。”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 我乃明致天罚,移尔遐逖,比事臣我宗多逊。”王曰:“告 尔殷多士,今予惟不尔杀,予惟时命有申。今朕作大 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 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乃尚宁干止。尔克敬,天, 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 罚于尔躬。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 于兹洛。尔小子乃兴,从尔迁。”王曰:“又曰:‘时,予乃或言 尔攸居。 按《无逸》’。”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 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 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 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周公曰:“呜呼!我闻曰: 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 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 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 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 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 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 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 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 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 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 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 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 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周公曰:“呜呼!继自 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 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 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周公曰: “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 或胥诪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 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周 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 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 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此厥不听。 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 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 是丛于厥身。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按《礼记·文王世子》:成王幼,不能莅阼。周公相,践阼而
考证
治,抗世子法于伯禽,欲令成王之知君臣父子长幼

之道也。成王有过,则挞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 也。仲尼曰:昔者周公摄政,践阼而治,抗世子法于 伯禽,所以善成王也。闻之曰:“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 于君则为之,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周公优为之。

《于》,音迂。言周公迂曲其身之所行,以成君之善也。

按《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 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 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九年,东伐至盟津,周公辅行。 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啇 宫。已杀纣,周公把大钺,召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衅社, 告纣之罪于天及殷民。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禄” 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都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 封,留佐武王。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武王有疾,不 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 王。”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 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 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周公喜,开籥乃 见《书》遇吉,入贺武王曰:“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 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周公藏其策,金縢匮中, 诫守者勿敢言。明日,武王有瘳。其后武王既崩,成王 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 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望、召公奭曰: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 先王。大王、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 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 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 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 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 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管、蔡、 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 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馀民,以封康 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二年而 毕定。诸侯咸服宗周,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 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 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东土以集。周公归报 成王,乃为诗贻王,命之曰《鸱鸮》。王亦未敢训周公。成 王七年二月乙未,王朝步自周至丰,使太保召公先 之雒相土。其三月,周公往营成周雒邑,卜居焉,曰“吉, 遂国之。”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 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及七 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𦅙如畏然。初,成王少 时,病,周公乃自揃其蚤沈之河,以祝于神曰:“王少未 有识,奸神命者乃旦也。”亦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 及成王用事,人或谮周公,周公奔楚。成王发府,见周 公祷书,乃泣,反周公。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 乃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成王在丰,天下已安,周之 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 便百姓。百姓说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 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 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周公卒后,秋未 获,暴风雷雨,禾尽偃,大木尽拔,周国大恐。成王与大 夫朝服,以开金縢书。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 王之说。二公及王乃问史百执事,史百执事曰:“信有。 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执书以泣曰:“自今后其无 缪卜乎?昔周公勤劳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 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国家,礼亦宜之。” 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尽起。二公命国人:凡大木所 偃,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 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周公卒,子 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 鲁,三年而后报政周公。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 俗,革其礼,丧三年然后除之,故迟。太公亦封于齐,五 月而报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 其俗为也。”及后闻伯禽报政迟,乃叹曰:“呜呼,鲁后世 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 民必归之。”

召公奭[编辑]

按《书经》《旅獒》: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 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曰:“呜呼!明王慎德,四 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 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 庸展亲,人不易物,惟德其物,德盛不狎哉!”狎侮君子, 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 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 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马 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 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 厥居。惟乃世王 按《君奭》。周公若曰:“君奭弗吊,天降 丧于殷?殷既坠厥命,我有周既受,我不敢知曰厥基 永孚于休;若天棐忱,我亦不敢知曰其终出于不祥。” 呜呼!君己曰:“时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 天威越我民,罔尤违,惟人在。我后嗣子孙大弗克恭, 上下,遏佚前人光在家,不知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 坠命,弗克经历,嗣前人恭明德。在今予小子旦,非克 有正,迪惟前人,光施于我冲子。”又曰:“天不可信我道, 惟宁王德延天,不庸释”于文王受命公曰:“君奭!我闻: 在昔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 时则有若保衡;在太戊,时则有若伊陟、臣扈,格于上 帝,巫咸乂王家;在祖乙时则有若巫贤;在武丁时,则 有若甘”盘,“率惟兹有陈,保乂有殷,故殷礼陟配天,多 历年所。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王人罔不秉德明 恤小臣,屏侯甸,矧咸奔走。惟兹惟德称,用乂厥辟。故 一人有事于四方,若卜筮罔不是孚。”公曰:“君奭!天寿 平格,保乂有殷,有殷嗣天灭威,今汝永念,则有固命, 厥乱明我新造邦。”公曰:“君奭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 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亦 惟有若虢叔,有若闳夭,有若散宜生,有若泰颠,有若 南宫括。又曰:“无能往来,兹迪彝教。”文王蔑德降于国 人,亦惟纯佑秉德,迪知天威,乃惟时昭文王迪见冒 闻于上帝,惟时受有殷命哉。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 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惟兹四人,昭武王 惟冒,丕单称德。今在予小子旦,若游大川,予往暨汝, 奭其济?小子同未在位,诞无我责,收罔勖不及,耇造 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矧曰其有能格?”公曰:“呜呼!君 肆其监于兹,我受命无疆,惟休亦大惟艰,告君乃猷 裕我,不以后人迷。”公曰:“前人敷乃心,乃悉命汝作汝 民极。”曰:“汝明勖偶王,在亶,乘兹大命。惟文王德,丕承 无疆之恤。”公曰:“君告汝,朕允保奭,其汝克敬以予监 于殷丧大否,肆念我天威,予不允,惟若兹诰,予惟曰: ‘襄我二人。汝有合哉’!言曰:‘在时二人,天休滋至。惟时 二人弗戡,其汝克敬德明我俊民,在让后人于丕时。 呜呼!笃棐时二人,我式克至于今日休,我咸成文王 功于不怠,丕冒海隅出日罔不率俾’。公曰:‘君,予不惠, 若兹多诰,予惟用闵于天越民’。公曰:‘呜呼!君惟乃知 民德,亦罔不能厥初,惟其终祗若兹,往敬用治’。” 按《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 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 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成王既幼, 周公摄政,当国践阼,召公疑之,作《君奭》。君奭不说周 公,周公乃称:“汤时有伊尹,假于皇天;在太戊时,则有 若伊陟、臣扈假于上帝,巫咸治王家;在祖乙时,则有 若巫贤;在武丁时,则有若甘般。率维兹有陈,保乂有 殷。”于是召公乃说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 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 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君牙[编辑]

按《书经君牙》:“王若曰:‘呜呼,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笃忠 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惟予小子,嗣守文、 武、成、康遗绪。亦惟先正之臣,克左右乱四方。心之忧 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缵 乃旧服,无忝祖考,弘敷五典,式和民则。尔身克正,罔 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 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厥惟艰哉!思其艰以图其 易,民乃宁。呜呼!丕显哉,文王谟;丕承哉,武王烈!启佑 我后人,咸以正罔缺。尔惟敬明乃训,用奉若于先王, 对扬文武之光,命,追配于前人’。”王若曰:“君牙!乃惟由 先正旧典,时式,民之治乱在兹。率乃祖考之攸行,昭 乃辟之有乂。” 按《序》,穆王命君牙为周大司徒,作《君 牙》。

单襄公[编辑]

按《周语》:“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 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司空不视涂, 泽不陂,川不梁,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道无列树,垦田 若蓺,膳宰不致饩,司里不授馆,国无寄寓,县无施舍。 民将筑台于夏氏。及陈,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南冠 以如夏氏,留宾弗见。单子归,告王曰:‘陈侯不有大咎, 国必亡’。”王曰:“何故?”对曰:“夫辰角见而雨毕,天根见而 水涸,木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 寒。故先王之教曰:‘雨毕而除道,水涸而成梁,草木节 解而备藏,陨霜而冬裘具,清风至而修城郭宫室。故 《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其时儆曰:‘收而场功,偫 而畚挶。营室之中,土功其始。火之初’’”见,期于司里,此 先王之所以不用财贿,而广施德于天下者也。今陈 国火朝觌矣,而道路若塞,野场若弃,泽不陂障,川无 舟梁,是废先王之教也。周制有之,曰:“列树以表道,立 鄙食以守路,国有郊牧,畺有寓望,薮有蒲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灾也。”其馀无非谷土,民无县耜,野无奥草, 不夺民时,不蔑民功,“有优无匮,有逸无罢,国有班事, 县有序民。今陈国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间,功成而不 收,民罢于逸乐,是弃先王之法制者也。”《周》之《秩官》有 之,曰:“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候人为导, 卿出郊劳,门尹除门,宗祀执祀,司里授馆,司徒具徒, 司空视涂,司寇诘奸,虞人入材,甸人积薪,火师监燎, 水师”监濯,膳宰致餐,廪人献饩,司马陈刍,工人展车。 百官各以物至,宾入如归。是故小大莫不怀爱。其贵 国之宾至,则以班加一等益虔。至于王使,则皆官正 莅事,上卿监之。若王巡守,则君亲监之。今虽朝也,不 才有分族于周,承王命以为过,宾于陈,而司事莫至, 是蔑先王之官也。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 淫,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 天休。今陈侯不念嗣续之常,弃其伉俪妃嫔,而帅其 卿佐以淫于夏氏,不亦渎姓矣乎?陈,我大姬之后也, 弃衮冕而南冠以出,不亦简彝乎?”是又犯先王之令 也。昔先王之教,茂帅其德也,犹恐陨越,若废其教而 弃其制,蔑其官而犯其令,“将何以守国?居大国之间 而无此四者,其能久乎?”六年,单子如楚。八年,陈侯杀 于夏氏。九年,楚子入陈。 晋既克楚于鄢,使郤至告 庆于周。未将事,王叔简公饮之酒,交酬好货皆厚,饮 酒宴语相说也。明日,王叔子誉诸朝,郤至见召桓公, 与之语。召公以告单襄公曰:“王叔子誉温季以为必 相晋国,相晋”国必大得诸侯,劝二三君子,必先导焉, 可以树。今夫子见我以晋国之克也,为己实谋之,曰: “微我,晋不战矣。楚有五败,晋不知乘,我则彊之,背宋 之盟,一也;薄德而以地赂诸侯,二也;弃壮之良而用 幼弱,三也;建立卿士而不用其言,四也;夷、郑从之,三 陈而不整,五也。罪不由晋,晋得其民,四军之帅,旅力 方刚,卒伍治整,诸侯与之,是有五胜也:有辞,一也;得 民,二也;军帅彊御,三也;行列治整,四也;诸侯辑睦,五 也。有一胜,犹足用也。有五胜以伐五败而避之者,非 人也,不可以不战。栾、范不欲我,则彊之。战而胜,是吾 力也。且夫战也微谋。吾有三伐,勇而有礼,反之以仁。 吾三逐楚君之卒,勇也;见其君,必下而趋,礼也;能获 郑伯而赦之,仁也。若是而知晋国之政,楚、越必朝。吾 曰:‘子则贤矣,抑晋国之举也不失其次,吾惧政之未 及子也’。谓我曰:‘夫何次之有?昔先大夫荀伯自下军 之佐以政,赵宣子未有军行而以政,今栾伯自下军 往。是三子也,吾又过于四之无不及。若佐新军而升 为政,不亦可乎?将必求之’。是其言也,君以为奚若?”襄 公曰:“人有言曰:‘兵在其颈’。其郤至之谓乎?君子不自 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人也。夫人性,陵上者也,不可 盖也;求盖人,其抑下滋甚。故圣人贵让。且谚曰:‘兽恶 其网,民恶其上’。《书》曰:‘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诗》曰:‘恺 悌君子,求福不回’。在礼,敌必三让,是则圣人知民之 不”可加也,故王天下者必先诸民,然后庇焉,则能长 利。今郤至在七人之下,而欲上之,是求。盖七人也,其 亦有七怨。怨在小丑,犹不可堪,而况在侈卿乎?其何 以待之?晋之克也,天有恶于楚也,故儆之以晋。而郤 至佻天,以为已力,不亦难乎?佻天不祥,乘人不义。不 祥则天弃之,不义则民畔之。且郤至何“三伐之有?夫 仁、礼、勇,皆民之为也。以义死用谓之勇,奉义顺则谓 之礼,畜义丰功谓之仁。奸仁为佻,奸礼为羞,奸勇为 贼。”夫战尽敌为上,守龢同顺义为上。故制戎以果毅, 制朝以序成,畔战而擅舍。郑君,贼也;弃毅行容,羞也; 畔国,即仇佻也。有三奸以求替其上,远于得政矣。以 吾观之,兵在其颈,不可久也。虽吾王叔,未能违,难在。 《太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王叔欲郤至,能勿从乎?” 郤至归,明年死难。及伯舆之狱,王叔、陈生奔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