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第41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四百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四百十七卷
明伦汇编 官常典 第四百十八卷


考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

 第四百十七卷目录

 侍卫部汇考一

  周总一则

  汉总一则

  后汉总一则 世祖建武三则 桓帝延熹一则 灵帝中平一则

  晋总一则

  宋总一则

  南齐总一则

  梁总一则

  陈总一则

  北魏太祖登国一则 天兴三则 天赐一则 明元帝永兴一则 孝文帝太和一则

  北齐总一则

  北周总一则

  隋总一则 文帝开皇四则 仁寿一则 炀帝大业二则

官常典第四百十七卷

侍卫部汇考一

[编辑]

[编辑]

周制,天官置宫正、宫伯,地官置师氏、保氏,秋官置司 隶,皆掌王宫宿卫。而《夏官》虎贲、旅贲、节服三氏,均司 禁旅。

按《周礼天官》“冢宰治官之属。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 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

纠,犹割也,察也。

以时比宫中之官府、次舍之众寡。

时四时比校,次其人之在否。“官府之在宫中者,若膳夫、玉府、内宰、内史之属。”“次诸吏直宿,若今部署诸庐者。”舍其所居寺。

为之版以待。

郑司农云:“为官府次舍之版图也。待,待比也。”郑元谓版其人之名籍,待待戒令及比。

夕击《柝》而比之。

夕,莫也。莫行夜,以比直宿者,为其有解惰离部署。郑司农云:“柝戒守者所击也。”

“国有故,则令宿”,其比亦如之。

郑司农云:“‘故祸灾令宿,宿卫王宫’。《春秋传》曰:‘忘守必危,况有灾乎’?”郑元谓“故,凡非常也。《文王世子》曰:‘公有出疆之政,庶子以公族之无事者守于公宫,正室守太庙,诸父守贵宫贵室,诸子诸孙守正宫下室,此谓诸侯也。王之庶子职掌国子之倅,国有大事,则帅国子而致于太子,唯所用之者。令宿之事,盖亦存焉’。”

辨外内而时禁。

郑司农云:“分别外人、内人,禁其非时出入,

稽其功绪,纠其德行。”

稽,犹考也,计也。功,吏职也。绪其志业。

几其出入,均其稍食。

郑司农云:“几其出入,若今时宫中。有罪禁止不能出,亦不得入,及无引籍,不得入宫。司马殿门也。”郑元谓“几呵其衣服、持操及疏数者,稍食禄禀,

去其淫怠,与其奇邪之民。”

《民》,宫中吏之家人也。淫,放滥也。怠,解慢也。奇邪谲觚非常。

会其什伍,而教之道艺。

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会之者使之辈作辈学相劝帅,且寄宿卫之令。郑司农云:“道谓先王所以教道民者,艺谓礼乐射御书数。”

月终则会其稍食,岁终则会其行事。

《行事》,吏职也。

凡邦之大事,令于王宫之官府次舍,无去守而听政 令。

使居其处,待所为。

春秋,“以木铎修火禁。”

火星以春出,以秋入,因天时而以戒。

凡邦之事,跸,宫中,庙中,则执烛。

郑司农读“火绝”之云:“禁凡邦之事跸。”国有事,王当出,则宫正主禁绝行者,若今时卫士填街跸也。宫中、庙中则执烛,宫正主为王于宫中、庙中执烛。郑元谓“事,祭事也。邦之祭社稷七祀于宫中,祭先公先王于庙中。隶仆掌跸止行者,宫正则执烛以为明。《春秋传》曰‘有大事于大庙’,又曰:‘有事于武宫’。”

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 二十人。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凡在版者。

郑司农云:“庶子,宿卫之官。版,名籍也。以版为之。今时乡户籍谓之户版。”郑元谓“王宫之士,谓王宫中诸吏之适子也。庶子,其支庶也。”

掌其政令,行其秩叙,作其徒役之事

秩禄,禀也。叙才,等也。作徒役之事,大子所用,

授八次八舍之职事。

卫王宫者,必居四角四中,于徼候便也。郑司农云:“庶子卫王宫,在内为次,在外为舍。”郑元谓:“次,其宿卫所在;舍,其休休之处。”

若邦有大事,作《宫众》,则令之。

谓王宫之庶子,于邦有大事,或选当行。

“月终则均秩,岁终则均叙。”“以时颁其衣裘,掌其诛赏。”

颁,读为班,班,布也。衣裘,若今赋冬夏衣。

《地官》司徒,教官之属:师氏,“中大夫一人,上士二人;府 二人,史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订义陈及之曰:“师氏以道教国子,以媺诏王,而其徒百二十人,盖居虎门之左,司王朝,帅四夷之隶以守王门,其徒不得不多也。”

《师氏》“掌以媺诏王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 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 一曰孝行,以亲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贤良。三曰顺行, 以事师长。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订义李景齐曰:“虎门,路寝也,画虎以示威武之象。至于中门为雉门,亦画雉以象文明,外文明而内威武,高明、柔克、沉潜刚克之意。文明著于外,威武潜乎内,则王之威亦德威而已。”

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 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如之。

订义贾氏曰:“此数事,王行之时,师氏则从,以王所在,皆须诏以美道故也。”郑康成曰:“听治,谓王举于野外以听朝。”贾氏曰:“上数事皆有朝以听治之,故从王亦如上。虎门之左同,故曰亦如之。”

使其属帅四夷之隶,各以其兵服守王之门外,且跸 朝在野外,则守内列。

订义《郑锷》曰:“非特在国可使之守,若朝在野外,虽使之守,藩盾之内列亦可。”

保氏,下大夫一人,中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六人, 徒六十人。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 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 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 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 六曰车马之容。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 从,听治亦如之,使其属守王闱。

订义《郑锷》曰:“闱者,宫中巷门。”黄氏曰:“保氏守王闱,则益迫近矣。师氏有四夷之隶,故在门外。然保氏掌谏王恶,则其察之当益详。”

《夏官司马》,政官之属:“虎贲氏,下大夫二人,中士十有 二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十人,虎士八百人。”

订义薛平仲曰:“虎言其有力如虎也,旅言其旅力方刚也。虎贲有虎士八百人,用之以先后王而趋,非部分之严,节制之素,难乎为卫矣。故虎贲氏则以下大夫二人为之。”黄氏曰:“虎贲氏有主帅,且为近卫,故高其爵。”郑康成曰:“不言徒曰虎士,则虎士徒之选有勇力者。”易氏曰:“此言虎士八百人,与《牧誓》言‘虎贲三百人,其’”数为不同。盖此以卫至尊为主,惟众而后可以备仪卫。陈及之曰:“虎贲八百人。”盖天子亲兵,六军之外,禁卫惟此而已。王不出,则虎士不出。及其弊也,以之从军旅,赐诸侯,非旧制矣。

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

王出将,虎贲士居前后,虽群行,亦有局分。先,悉荐反。将,子匠反。

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

舍王出所止,宿处闲梐枑。

王在国,则守王宫。

为周、卫。

国有大故,则守王门。

《非常》之难要在门。

适四方使,则从士大夫。

虎士从使者,

若道路不通,有征事,则奉书以使于四方。

不通。逢兵寇,若泥水奉书,征师役也。

《旅贲》氏,中士二人,下士十有六人、史二人,徒八人。

订义郑锷曰:“旅如旅力,方刚之旅,旅有力之意,故人之背旅谓之膂,以其有力故也。或谓有虎贲氏八百人矣,又有旅贲氏十六人,何耶?盖八百人分为卒伍而趋于王之前后,则既卫其前又卫其后也。旅贲氏之十六人则夹车而趋,或防其左,或防其右,此其所以异。”

旅贲氏:“掌执戈盾,夹王车而趋,左八人,右八人,车止 则持轮。”

“夹王车”者,其下士也。下士十有六人,中士为之帅焉。

凡祭祀、会同、宾客,则服而趋。

“服而趋”,夹王车趋也。会同、宾客,王亦齐服服衮

冕则此,士之齐服服元端。

《军旅》则“介而趋。”

介,被甲。

《节服》氏,下士八人、徒四人。

节服氏:“掌祭祀、朝觐,衮冕六人,维王之太常。”

服衮冕者,从王服也。维,维之以缕。王旌十二旒,两两以缕缀连,旁三人持之。礼,天子旌曳地,郑司农云:“维持之。”

诸侯则四人,其服亦如之。郊祀,裘冕,二人执戈送逆 尸,从车。

《裘冕》者,亦从尸服也。裘,大裘也。凡尸服,卒者之上服。从车,从尸车送逆之往来。

《秋官》司寇,刑官之属。司隶,中士二人,下士十有二人, 府五人,史十人,胥二十人,徒二百人。司隶掌帅四翟 之隶,使之皆服其邦之服,执其邦之兵,守王宫与野 舍之厉禁。

《野舍》,王者所止舍也。

[编辑]

汉承秦制,设郎中令,后改为光禄勋。主掌宫殿门户, 而大夫、郎、谒者、期门、羽林皆属之。设卫尉,掌宫门卫 屯兵,诸屯卫司马皆属之。护军都尉属大司马。中垒 以下八校尉,各掌屯卫。

按《汉书百官公卿表》:“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 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属官有大夫、郎、谒者, 皆秦官。又期门、羽林皆属焉。”

臣瓒曰:主郎内诸官,故曰郎中令。应劭曰:“光者,明也。禄者,爵也。勋,功也。”如淳曰:“勋之言阍也。阍古主门官也。光禄主宫门。”服虔曰:“期门与期门下以微行,后遂以名官。”师古曰:“羽林亦宿卫之官,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也。一说羽所以为王者羽翼也。”

大夫掌论议。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皆无员,多 至数十人。武帝元狩五年,初置谏大夫,秩比八百石。 太初元年,更名中大夫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大 中大夫,秩比千石如故。

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皆无 员,多至千人。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 郎中,比三百石。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 石;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

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汉仪注》:“郎中令主郎中,左右车将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也。”

谒者,掌宾赞受事,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有仆射,秩 比千石。

应劭曰:“谒,请也,白也;仆,主也。”

期门,掌执兵送从。武帝建元三年,初置比郎,无员,多 至千人。有仆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年更名虎贲 郎,置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师古曰:“贲读与奔同,言如猛兽之奔。”

羽林,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名曰“建章 营骑”,后更名羽林骑。又取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 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羽林有令、丞,宣帝令中 郎将、骑都尉监羽林,秩比二千石。

师古曰:“五兵,谓弓、矢、殳、矛、戈、戟也。”

仆射,秦官,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古者重武官,有 主射以督课之,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有,取其“领 事”之号。

《孟康》曰:“皆有仆射,随所领之事以为号也。若军屯吏则曰军屯仆射,永巷则曰永巷仆射。”

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 令。”后元年复为卫尉。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 令丞,卫士三丞。又诸屯卫候司马二十二官皆属焉。

师古曰:“《汉旧仪》云:卫尉寺在宫内。”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卫士于周垣下为区庐。区庐者,若今之仗宿屋矣。”《汉官仪》云:“公车司马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关下,凡所征召,皆总领之。令,秩六百石。旅,众也。贲与奔同,言为奔走之任也。

长乐、建章、甘泉卫尉皆掌其宫,职略同,不常置。”

师古曰:“各随所掌之宫以名官。”

护军都尉,秦官,武帝元狩四年属大司马,成帝绥和 元年居大司马府比司直,哀帝元寿元年更名司寇, 平帝元始元年更名护军。

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

师古曰:“掌北军垒门之内,而又外掌西域。

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 校尉掌越骑。”

如淳曰:“越人内附以为骑也。”晋灼曰:“取其材力超越也。”

《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

《师古》曰:“长水,胡名也;宣曲,观名,胡骑之屯于宣

曲者

又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

《师古》曰:“胡骑之屯池阳者也。”

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

服虔曰:“工射者也。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以名也。”应劭曰:“须诏所命而射,故曰待诏射也。”

虎贲校尉掌轻车,凡八校尉,皆武帝初置,有丞、司马。

师古曰:“自中垒以下凡八校尉,城中不在此数中。”

自“中垒校尉”至“虎贲校尉”,秩皆二千石。

后汉

[编辑]

后汉设光禄勋,统五官、虎贲、羽林诸郎将、奉车都尉, 以宿卫宫殿门户。设卫尉卿,统公车司马、南北宫卫 士、左右都候、宫门司马,以徼循宫中。设五营校尉,掌 宿卫兵,以北军中候监之。

按《后汉书百官志》:“光禄勋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 “掌宿卫宫殿门户。典谒署郎,更直执戟,宿卫门户,考 其德行而进退之,郊祀之事,掌三献。丞一人,比千石。”

胡广曰:“勋犹阍也,《易》曰:‘为阍寺。宦寺,主殿宫门户之职’。”《汉官》曰:“员吏四十四人,其十人四科,三人百石,二人斗食,二人佐,六人骑吏,八人学事,十三人守学事,一人官医,卫士八十一人。”

五官中郎将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主五官郎。”五官 中郎,比六百石。本注曰:“无员。”五官侍郎,比四百石。本 注曰:“无员。”五官郎中,比三百石。本注曰:“无员。”凡郎官 皆主更直执戟,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唯议郎不在 直中。

蔡质《汉仪》曰:中郎解,其府对太学郎,年五十以属五官,故曰“六百石。”三署郎见光禄勋,执板拜;见五官左右将,执板不拜。于三公诸卿,无敬。

左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左署。”郎中郎,比六百 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本注曰:“皆无员。”

蔡质《汉仪》曰:“中郎解其府,府次五官。”

右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右署。”郎中郎,比六百 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本注曰:“皆无员。”

《三郎》并无员。

虎贲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虎贲宿卫。”左右仆 射、左右陛长各一人,比六百石。本注曰:“仆射,主虎贲 郎习射。陛长,主直虎贲,朝会在殿中。”虎贲中郎,比六 百石。虎贲侍郎,比四百石。虎贲郎中,比三百石。节从 虎贲,比二百石。四郎。本注曰:皆无员。掌宿卫侍从。自 节从虎贲,久者转迁,才能差高至中郎。

《前书》:“武帝置期门,平帝更名虎贲。”蔡质《汉仪》曰:“主虎贲千五百人,无常员,多至千人,戴鹖冠,次右将府。”又虎贲旧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贲,故名焉。孔安国曰:“若虎贲兽,言其甚猛。”《汉官》曰:“陛长,黑绶铜印。”荀绰《晋百官表注》曰:“虎贲诸郎,皆父死子代。汉制也。”

羽林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羽林郎。”

注按汉末又有四中郎将,皆帅师征伐,不知何时置董卓为东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献帝以曹操为南中郎将。

羽林郎,比三百石。本注曰:“无员。掌宿卫侍从,常选汉 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补本。武帝 以便马从猎,还宿殿陛岩下室中,故号岩郎。”

《前书》曰:“初置名建章营骑,后更名出补三百石丞尉。”荀绰《晋百官表注》曰:“言其岩厉整锐也。”案此则为岩郎,与《志》不同。蔡质《汉仪》曰:“羽林郎百一十八人,无常员。府次虎贲府。”

羽林左监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羽林左骑。丞一人。”

《汉官》曰:“孝廉郎作,主羽林九百人,二监官属史吏皆自出,羽林中有材者作。”

羽林右监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羽林右骑。”丞一人, 奉车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掌御乘舆车。”

《汉官》曰:“三人。”

驸马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掌驸马。”

《汉官》曰:五人。

骑都尉,比二千石。本注曰:“无员。”本监羽林骑。

《汉官》曰:一十人。

右属光禄勋。本注曰:“职属光禄者,自五官将至羽林 右监,凡七署。自奉车都尉至谒者,以文属焉。旧有左 右曹,秩以二千石,上殿中,主受尚书奏事,平省之。世 祖省,使小黄门郎受事,车驾出,给黄门郎兼。有《请室 令》,车驾出,在前请所幸,徼车迎白,示重慎。中兴但以 郎兼,事讫罢,又省车、户、骑凡三将,及羽林令。”

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

卫尉,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门卫士,宫中徼 循事。”丞一人,比千石。

《汉官》曰:员吏四十一人,其九人四科,二人二百石。文学三人百石,十二人斗食,二人佐,十三人学事,一人官医,卫士六十人

公车司马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宫南阙门。凡吏

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征诣公车者。”丞、尉各一人。本注 曰:“丞选晓讳,掌知非法。尉主阙门兵禁,戒非常。”

《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八年,议郎卫林为公车司马令,位随将大夫。”旧公车令与都官长史位从将大夫,自林始。胡广曰:“诸门部各陈屯夹道,其旁当兵以示威武,交戟以遮妄出入者。”

南宫卫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南宫卫士。”丞一 人。

《汉官》曰:员吏九十五人,卫士五百三十七人,

北宫卫士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北宫卫士。丞一 人。”

《汉官》曰:员吏七十二人,卫士四百七十二人,

左右都候各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剑㦸士徼循宫, 及天子有所收考。”丞各一人。

《周礼》:司寤氏有夜士。干宝注曰:“今都候之属。”《汉官》曰:“右都候,员吏二十二人,卫士四百一十六人;左都候,员吏二十八人,卫士三百八十三人。”蔡质《汉仪》曰:“宫中诸有劾奏罪,左都候执戟戏车,缚送付诏狱,在候大小各付所属,以马被覆。见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皆执板拜,见丞郎,皆揖。”

宫掖门,每门司马一人,比千石。本注曰:“南宫南屯司 马,主平城门。”

《汉官》曰:“员吏九人,卫士百二人。”《古今注》曰:“建武十三年九月,初开此门。”

宫门苍龙司马主东门。

按雒阳北宫门名为苍龙阙门,《汉官》曰:“员吏六人,卫士四十人。”

元武司马,主元武门。

《汉官》曰:“员吏二人,卫士三十八人。”

北屯司马,主北门。

《汉官》曰:“员吏二人,卫士三十八人。”

北宫朱爵司马,主南掖门。

《汉官》曰:“员吏四人,卫士百二十四人。”《古今注》曰:“永平二年十一月,初作北宫朱爵南司马门

东明司马,主东门。”

《汉官》曰:“员吏十三人,卫士百八十人。”

朔平司马,主北门。

《汉官》曰:“员吏五人,卫士百一十七人。”

凡七门。

《汉官》曰:“凡员吏皆队长佐。”

凡居宫中者,皆有口籍,于门之所属宫名两字为铁 印文符。案省符乃内之。

《胡广》曰:“符用木,长尺二寸,铁印以符之。”

若外人以事当入本宫,长吏为封棨传。其有官位出 入,令御者言其官。

右属卫尉。本注曰:“中兴省旅贲令,卫士一人丞。”

《汉官目录》曰:“右三卿,太尉所部。”

北军中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监五营。”

《汉官》曰:员吏七人,候自得辟召通大鸿胪一人,斗食。

屯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 人,千石。

《汉官》曰:员吏百二十八人,领士七百人。蔡质《汉仪》曰:“五营司马见校尉,执板不拜。”

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 人,千石。

如淳曰:“越人内附以为骑也。”晋灼曰:“取其才力超越也。”案《纪》,光武改青巾右校尉为越骑校尉。臣昭曰:“越人,非善骑所出”,晋灼为允。蔡质《汉仪》亦曰:“掌越骑。”《汉官》曰:“员吏百二十七人,领士七百人。

步兵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 人,千石。”

初置,掌上林苑门屯兵。见前书《汉官》曰:“员吏七十三人,领士七百人。”

长水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胡 骑司马各一人,千石。本注曰:“掌宿卫,主乌桓骑。”

如淳曰:“长水,胡名也。”韦昭曰:“长水校尉,典胡骑,厩近长水,故以为名。长水,关中小水名。”蔡质《汉仪》曰:“主长水宣曲胡骑。”《汉官》曰:“员吏百五十七人,乌桓胡骑七百三十六人。”

射声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宿卫兵。”司马一 人,千石。

服虔曰:“工射也。冥寞中闻声则射中之,故以为名。”蔡质《汉仪》曰:“掌待诏射声事。”《汉官》曰:“员吏百二十九人,领士七百人。”

右属北军中候。本注曰:“旧有中垒校尉,领北军营垒 之事。有胡骑虎贲校尉,皆武帝置。中兴省中垒,但置 中候,以监五营胡骑,并长水虎贲,主轻车,并射声。”

世祖建武七年省长水射声二校尉官

[编辑]

按:《后汉书世祖本纪》云云

二校尉皆武帝置,今省之。

建武九年春三月辛亥,初致青巾左校尉官。

按:《后汉书世祖本纪》云云。

建武十五年夏六月庚午,复致《屯骑》《长水》、射声三校 尉官,改青巾左校尉为“越骑校尉。”

按:《后汉书世祖本纪》云云。

桓帝延熹五年诏减虎贲羽林冬衣

[编辑]

按《后汉书桓帝本纪》,延熹五年“秋八月庚子,诏减虎 贲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奉,勿与冬衣。”

按《东观记》曰:“以京师水旱疫病,帑藏空虚,虎贲、羽林不任事者,住寺减半。奉。”据此,谓简选疲弱不胜军事者,留住寺也。

灵帝中平五年秋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

[编辑]

按《后汉书灵帝本纪》云云。

乐资《山阳公载记》曰:“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尉校。”凡八校尉,皆统于蹇硕。

[编辑]

晋以光禄勋、卫尉皆为列卿,统宿卫武贲郎将之属, 而领护诸将军尔各统军校以备宿卫。

按:《晋书职官志》:“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 宗正、大司农、少府、将作大匠、太后三卿、大长秋,皆为 列卿,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员。”

光禄勋,统武贲中郎将、羽林郎将、冗从仆射、羽林左 监、五官左右中郎将、东园匠、太官御府、守宫、黄门、掖 庭、清商、华林园、暴室等令。哀帝兴宁二年,省光禄勋, 并司徒。孝武宁康元年复置。

卫尉,“统武库、公车、卫士、诸冶等令,左右都候,南北东 西督,治掾。”及渡江,省卫尉。

中领军将军,魏官也。汉建安四年,魏武丞相府自置。 及拔汉中,以曹休为中领军。文帝践祚,始置领军将 军,以曹休为之,主五校、中垒、武卫等三营。武帝初省, 使中军将军羊祜统二卫、前后左右骁卫等营,即领 军之任也。怀帝永嘉中,改中军曰中领军。永昌元年, 改曰“北中军候”,寻复为领军。成帝世,复为中候,寻复 为领军。

护军将军,案:本秦护军都尉官也,汉因之。高祖以陈 平为护军中尉,武帝复以为护军都尉,属大司马。魏 武为相,以韩浩为护军,史奂为领军,非汉官也。建安 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置长史、司 马。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 隶也。元帝永昌元年,省护军并领军。明帝太宁二年, 复置领、护,各领营兵。江左以来,领军不复别领营,总 统二卫、骁骑、材官。诸营,护军犹别有营也,资重者为 “领军护军,资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属官有长史、司 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军,则置参军。

“左右卫将军”,案文帝初置中卫,及魏武帝受命,分为 左右卫,以羊琇为左,赵序为右,并置长史、司马、功曹、 主簿员。江左罢长史。

“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并汉杂号将军也,魏置为中军。 及晋以领护、左右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左右前后军将军。案魏明帝时有左军,则“左军”魏官 也,至晋不改。武帝初又置前军、右军,泰始八年又置 后军,是为四军。

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校尉,是为五校,并汉官 也。魏、晋逮于江左,犹领营兵,并置司马、功曹、主簿。后 省左军、右军、前军、后军为镇卫军,其左右营校尉自 如旧,皆中领军统之。二卫始置前驱、由基、彊弩为三 部司马,各置督史。左卫熊渠武贲,右卫佽飞武贲,二 卫各五部督,其命,中武贲、骁骑、游击各领之。又置武 贲、羽林、上骑、异力四部,并命中为五督。其卫、镇四军 如五校,各置千人。更制“殿中将军、中郎、校尉、司马”,此 骁骑持椎斧武贲,分属二卫尉,中武贲持披冗从,羽 林马常从人数各有差。武帝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 朝廷清望之士居之。先是,陈勰为文帝所待,特有才 用,明解军令。帝为晋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后,令 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 制,勰悉暗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 久之,武帝每出入,勰持白兽幡在乘舆左右,卤簿陈 列齐肃。太康末,武帝常出射雉,勰时已为都水使者, 散从车驾,逼暗乃还。漏已尽,当合函停乘舆,良久不 得合,乃诏勰合之。勰举白兽幡指麾,须臾之间而函 成,皆谢勰闲解,甚为武帝所任。

[编辑]

宋仍以光禄勋统诸郎将、卫尉,掌诸屯兵,而领军、护 军、诸将军及校尉亦主掌禁卫。

按《宋书百官志》:“光禄勋一人,丞一人。光,明也。禄,爵也。 勋,功也。”秦曰郎中令,汉因之。汉武太初元年,更名光 禄勋,掌三署郎郎执戟卫宫殿门户,光禄勋居禁中如御史有狱在殿门外,谓之光禄外部。光禄勋,郊祀 掌三献。魏晋以来,光禄勋不复居禁中,又无复三署 郎,唯外宫朝会,则以名到焉。二台奏劾,则符光禄加 禁止,解禁止亦如之,禁止身不得入殿省,光禄主殿 门故也。宫殿门户,至今犹属。晋哀帝兴宁二年,省光 禄勋,并司徒。孝武宁康元年复置。汉东京三署郎有 行,应四科者,岁举茂才二人,四行二人。及三署郎罢 省,光禄勋犹依旧举四行衣冠子弟充之。三署者,五 官署左署、右署也,各置中郎将以司之。郡举孝廉,以 补三署郎。年五十以上,属五官;其次分在左右署。凡 有中郎、议郎、侍郎、郎中四等,无员,多至万人。

卫尉一人。丞二人。掌宫门屯兵,秦官也。汉景初,改为 中大夫,后元年,复为卫尉。晋江右掌冶铸,领冶令三 十九,户五千三百五十。冶皆在江北,而江南唯有梅 根及冶塘二冶,皆属扬州,不属卫尉。卫尉,江左不置。 宋世祖孝建元年复置。旧一丞,世祖增置一丞。 领军将军一人,掌内军。汉有南、北军,卫京师。武帝置 中垒校尉,掌北军营。光武省中垒校尉,置北军中候, 监五校营。魏武为丞相,相府自置领军,非汉官也。文 帝即魏王位,魏始置领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晋 武帝初省,使中军将军羊祜统二卫、前后左右骁骑 七军营兵,即领军之任也。祜迁罢,复置北军中候。北 军中候置丞一人。怀帝永嘉中,改曰中领军。元帝永 昌元年,复改曰北军中候,寻复为领军。成帝世,复以 为中候,而陶回居之,寻复为领军。《领军令》犹有“南军 都督。”

护军将军,一人,掌外军。秦时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 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然则复以都尉为中尉矣。武 帝元狩四年,以护军都尉属大司马,于时为都尉矣。 《汉书·李广传》:“广为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盖护军护 诸将军。哀帝元寿元年,更名护军都尉曰司寇。平帝 元始元年,更名护军都尉。东京省。班固为大将军、中 护军隶将军莫府,非汉朝列职。魏武为相,以韩浩为 护军,史奂为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 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置长史、司马。魏初因置护军, 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也。晋元帝永昌元年, 省护军并领军,明帝大宁二年复置。魏、晋江左领护, 各领营兵。江左以来,领军不复别营,总统二卫、骁骑、 材官,诸军犹别有营也。领护资重者为领军,护军将 军资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官属有长史、司马、功曹、 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

“左卫将军,一人。右卫将军,一人。二卫将军”,掌宿卫营 兵。二汉卫不置。晋文帝为相国,相国府置中卫将军。 武帝初,分中卫置左右卫将军,以羊琇为左卫,赵序 为右卫。二卫江右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江左无长 史。

骁骑将军,汉武帝元光六年,李广为骁骑将军。魏世 置为内军,有营兵,高功者主之。先有司马、功曹、主簿, 后省。

“游击将军”,汉武帝时,韩说为游击。是为六军。

左军将军、右军将军、前军将军、后军将军,魏明帝时 有左军将军,然则“左军”,魏官也。晋武帝初置前军、右 军,太始八年又置后军,是为四军。

左中郎将、右中郎将,秦官,汉因之。与五官中郎将领 三署郎,魏无三署郎,犹置其职。晋武帝省。宋世祖大 明中,又置。

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射声校尉 五校,并汉武帝置。屯骑、步兵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 掌越人来降,因以为骑也。一说取其材力超越也。长 水掌长水宣曲胡骑。长水,胡部落名也。胡骑屯宣曲 观下。韦曜曰:“长水校尉典胡骑,厩近长水,故以为名。” 长水,盖关中小水名也。射声掌射声,士闻声则射之, 故以为名。汉光武初,改屯骑为骁骑,越骑为青巾,建 武十五年复旧。汉东京五校,典宿卫士,自游击至五 校。魏晋逮于江左,初犹领营兵,并置司马、功曹、主簿, 后省二中郎将,本不领营也。五营校尉,秩二千石。 虎贲中郎将,《周官》有虎贲氏。汉武帝建元三年,始微 行出游,选材力之士,执兵从送,期之诸门,故名期门, 无员,多至千人。平帝元始元年,更名曰虎贲郎,置中 郎将领之。虎贲旧作“虎奔”,言如虎之奔走也。王莽辅 政,以古有勇士孟贲,故以“奔”为“贲”,比二千石。

“冗从仆射”,汉东京有中黄门冗从仆射,非其职也。魏 世因其名而置冗从仆射。

羽林监,汉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建章营骑,亦掌从送 次期门,后更名羽林骑,置令、丞。宣帝令中郎将、骑都 尉监羽林,谓之“羽林中郎将。”汉东京又置羽林左监。 羽林右监,至魏世不改。晋罢羽林中郎将,又省一监, 置一监而已。自虎贲至羽林,是为三将。哀帝省。宋高 祖永初初,复置。江右领营兵,江左无复营兵。羽林监, 六百石

积射将军、彊弩将军:汉武帝以路博德为彊弩校尉李沮为彊弩将军;宣帝以许延寿为彊弩将军。彊弩 将军至东汉为杂号。前汉至魏无积射。晋太康十年, 立射营、弩营,置“积射、彊弩将军主之。”自“骁骑”至彊弩 将军,先并各置一人。宋太宗泰始以来,多以军功得 此官,今并无复员。

殿中将军、殿中司马督。晋武帝时,殿内宿卫,号曰“三 部司马”,置此二官,分隶左右二卫。江右初,员十人。朝 会宴飨,则将军戎服,直侍左右,夜开城诸门,则执白 虎幡监之。晋孝武太元中,改选,以门阀居之。宋高祖 永初初,增为二十人。其后过员者,谓之“殿中员外将 军、员外司马督。”其后并无复员。

武卫将军,无员。初,魏王始置武卫中郎将。文帝践阼, 改为卫将军,主禁旅,如今二卫,非其任也。晋氏不常 置。宋世祖大明中复置,代殿中将军之任,比员外散 骑侍郎。

武骑常侍,无员。汉西京官。车驾游猎,常从射猛兽。后 汉、魏、晋不置。宋世祖大明中复置,比奉朝请。

南齐

[编辑]

南齐“光禄勋但领光禄、中散诸大夫,而不辖诸郎将; 卫尉但掌宫城巡警,而不辖诸卫士。”以中领军、护军 典内兵,而散骑为东省,二卫、四军、五校诸将军为西 省。

按:《南齐书百官志》:“光禄勋府置丞一人,领官如左 左右光禄大夫,位从公,开府置佐史如公。”

光禄大夫皆银章青绶。诏加金章紫绶者为金紫光 禄大夫。乐安任遐为光禄,就王晏乞一片金,晏乃启 转为金紫,不行。

太中大夫。

中散大夫、诸大夫官皆处旧,齿老年重者加亲信二 十人。

卫尉。府置丞一人。掌宫城管籥。张衡《西京赋》曰:“卫尉 八屯,警夜巡昼。”宫城诸却敌楼上本施鼓,持夜者以 应更唱,太祖以鼓多惊眠,改以铁磬云。

领军将军、中领军。

护军将军中护军,凡为中小轾,同一官也。诸为将军 官,皆敬领护。诸王为将军,道相逢,则领护让道。置长 史、司马、五官、功曹、主簿。

左右二卫将军。

骁骑将军。

游击将军,晋世以来,谓“领、护”至骁、游为六军。二卫置 司马、次官、功曹、主簿以下。

左右二中郎将。

《前军将军》。《后军将军》。《左军将军》。“右军将军”,号“四军”, 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校尉。

虎贲中郎将。

冗从仆射。

林羽监。

积射将军。

彊弩将军。

殿中将军、员外殿中将军。

殿中司马督。

武卫将军。

武骑常侍,自二卫、四军、五校已下,谓之“西省”,而散骑 为东省。

[编辑]

梁设卫尉卿为秋卿,掌宫门屯兵。又有领军、护军等 诸将军及中郎将、诸校尉,皆分司禁卫。而光禄卿但 掌宫殿门户。

按:《隋书百官志》:“卫尉卿位视侍中,掌宫门屯兵。卿每 月丞每旬行宫徼,纠察不法,统武库令、公车司马令。” 又有弘训卫尉,亦置官属。

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游骑等六将军,是为六军。又 有中领、中护,资轻于领、护。又左、右前后四将军,左右 中郎将,屯骑、步骑、越骑、长水、射声等五营校尉,武贲 冗从、羽林三将军,积射、强弩二军,殿中将军,武骑之 职,皆以分司丹禁,侍卫左右。天监六年,置左右骁骑、 左右游击将军,位视二率。改旧骁骑曰“云骑”,游击曰 “游骑。”降左右骁游一阶。又置朱衣直阁将军,以经为 方牧者为之。其以左右骁游带领者,量给仪从。 光禄卿位视太子中庶子。掌宫殿门户,统守宫黄门、 华林园暴室等令。又有左右光禄、金紫光禄、太中中 散等大夫,并无员,以养老疾。梁初犹依宋、齐,皆无 卿名。天监七年,以卫尉为卫尉卿,廷尉为廷“尉卿,将 作大匠为大匠卿,三卿是为秋卿。以光禄勋为光禄 卿,大鸿胪为鸿胪卿,都水使者为太舟卿,三卿是为 冬卿。”

[编辑]

陈承梁设光禄卿、领护军等将军、卫尉、中郎、校尉,各 率其属,分司禁卫。

按:《隋书百官志》:“陈承梁皆循其制,官其所制品秩:左 右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品第二;领护军、金紫光禄大夫,并中二千石;左右卫将军,二千石;太后卫尉卿、 卫尉、光禄寺卿,中二千石,品第三,左右骁骑、左右游 击等将军,二千石;朱衣直阁云骑、游骑将军,太中中 散大夫,千石,品第四;前左右后军将军,左右中郎将”, 千石,品第五。步兵、射声、长水、越骑、屯骑五校尉,千石, 品第六。奉车、驸马都尉、武贲中郎将、羽林监、冗从仆 射、领护军长史、司马,并六百石,品第七。积射、强弩、武 卫等将军、公车令,并六百石。武骑常侍,依减秩例。六 百石。左右卫司马,不言秩、品第八。左右二卫、殿中将 军,不言秩、品第九。

北魏

[编辑]

道武帝登国元年以都统长领殿内兵而幢将员主三郎卫士

[编辑]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按《官氏志》:“太祖登国元年, 置都统长,又置幢将及外朝大人官。其都统长领殿 内之兵,直王宫。幢将员六人,主三郎卫士直宿禁中 者。自侍中已下,中散已上,皆统之。外朝大人,无常员, 主受诏命。外使出入禁中,国有大丧大礼,皆与参知, 随所典焉。”

天兴元年十二月置散骑常侍待诏管官其常侍待诏侍直左右出入王命

[编辑]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按《官氏志》云云。

天兴三年十月,置长德官。长德职比中散大夫,无常 员。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按《官氏志》云云。

天兴四年七月罢匈奴中郎将官令诸部护军皆属 大将军府。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按《官氏志》云云。

天赐四年五月增置侍官侍直左右出内诏命取八国良家代郡上谷广甯雁门四郡民中年长有器望者充之

[编辑]

按《魏书太祖本纪》不载。按《官氏志》云云。

明元帝永兴元年十一月置骐𬴊官四十人宿直殿省比常侍侍郎

[编辑]

按《魏书太宗本纪》。不载。按《官氏志》云云。

孝文帝太和四年省二部内部幢将

[编辑]

按《魏书高祖本纪》不载。按《官氏志》云云。

北齐

[编辑]

北齐“卫尉寺掌禁卫,而领军将军领诸卫府将军及 护军将军,兼掌禁卫扈从。”

按:《隋书百官志》:“后齐制官,多循后魏,卫尉寺置卿、少 卿、丞各一人,有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员,掌禁卫甲 兵。统城门寺,置校尉二人,以司其职,掌宫殿城门并 诸仓库管籥等事,又领公车、武库、卫士等署令。武库 又有修故局丞。”

领军府,将军一人,掌禁卫宫掖,朱华阁外,凡守卫官 皆主之。舆驾出入,督摄仗卫。中领军亦同。有长史、司 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釐其府事。又领左右卫、领左 右等府。

左右卫府将军各一人,掌左右厢所主,朱《华阁》以外, 各武卫将军二人贰之。皆有司马、功曹、主簿、录事,釐 其府事。其御仗属官,有御仗正副都督、御仗五职,御 仗等员。其直荡属官,有直荡正副都督、直入正副都 督,勋武前锋正副都督、勋武前锋五藏等员。直卫属 官,有直卫正副都督、翊卫正副都督、前锋正副都督 等员。直突属官有直突都督,勋武前锋散都督等员。 直阁属宫有朱衣直阁、直阁将军,直寝、直齐、直后之 属。又有武骑、云骑将军各一人,骁骑、游击前后左右 等四军将军,左右中郎将各五人,步兵、越骑、射声、屯 骑、长水等校尉,奉车都尉等各十人,武贲中郎将、羽 林监各十五人,冗从仆射三十人,骑都尉,六十人。积 弩、积射、强弩等将军及武骑常侍各二十五人。殿中 将军,五十人,员外将军,一百人。殿中司马督五十人, 员外司马督一百人。

领左右府,有“领左右将军”、“领千牛备身。”又有左右备 身正副都督、左右备身五职、左右备身员。又有刀剑 备身正副都督、刀剑备身五职、“刀剑备身员。”又有备 身正副都督、备身五职员。

护军府,将军一人,掌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中护 军亦同,有长史、司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釐其府事。 其属官,东西南北四中府皆统之。四府各中郎将一 人,长史、司马、录事参军,统府录事各一人。又有统府 直兵及功曹、仓曹、中兵、外兵、骑兵、长流、城局等参军 各一人,法、田、铠等曹行参军各一人。又领诸关尉、津 尉。

北周

[编辑]

北周仍置诸将军、郎将之属,而左右宫伯及左右诸 侍、左右武伯、虎贲六率皆掌禁卫。

按《周书卢辩传》:“前后将军、左右将军,正七命。左右中 郎将,六命;奉车奉骑等都尉,五命;武骑常侍侍郎,三 命按《隋书礼仪志》:“后周警卫之制,置左右宫伯,掌侍卫 之禁,各更直于内,小宫伯贰之。临朝则分在前侍之 首,并金甲,各执龙环,金饰长刀,行则夹路车。左右中 侍,掌御寝之禁,皆金甲,左执龙环,右执兽环长刀”,并 饰以金。次左右侍,陪中侍之后,并银甲,左执凤环,右 执麟环长刀。次左右前侍,掌御寝南门之左右,并银 甲,左执师子环,右执象环、长刀。次左右后侍,掌御寝 北门之左右,并银甲,左执犀环,右执兕环长刀。左右 骑,侍立于寝之东、西阶,并银甲,左执罴环,右执熊环 长刀,十二人兼执师子彤楯,列左右侍之外;自左右 侍以下,刀并以银饰。左右宗侍陪左右前侍之后,夜 则卫于寝庭之中,皆服金涂甲,左执豹环,右执貔环、 长刀,并金涂饰。十二人兼执师子彤楯,列于左右骑 侍之外;自左右中侍已下,皆行则兼带黄弓矢。巡田 则常服,带短刀,如其长刀之饰。左右庶侍,掌非皇帝 所御门阁之禁,并“服金涂甲。左执解豸环,右执獜环”, 长剑,并金饰。十二人,兼执师子彤楯,列于左右宗侍 之外,行则兼带皓弓矢。左右勋侍掌陪左右庶侍而 守,出入则服金涂甲,左执吉良环,右执狰环,长剑十 二人,兼执师子彤楯,列于左右庶侍之外,行则兼带 卢弓矢。巡田则与左右庶侍俱常服,佩短剑,如其长 剑之饰。诸侍官大驾则俱侍中,驾及露寝半之。小驾 三分之一。左右武伯掌内外卫之禁令,兼六率之士。 皇帝临轩,则备三仗于庭,服金甲,执金扣杖,立于殿 上东西阶之侧。行则列兵于帝之左右,从则服金甲, 被绣袍。左右小武伯各二人,贰之,服执同于武伯,分 立于大武伯下及露门之左右塾。行幸则加锦袍。左 右武贲率,掌武贲之士,其队器皆元以四色饰之,各 总左右持钑之队。皇帝临露寝,则立于左右三仗第 一行之南北,出则分在队之先后,其副率贰之。左右 旅贲率,掌旅贲士,其队器服皆青以朱为饰,立于三 仗第二行之南北,其副率贰之。左右射声率,掌射声 之士,其器服皆朱以黄“为饰,立于三仗第三行之南 北,其副率贰之。”“左右骁骑率掌骁骑之士,器服皆黄, 以皓为饰,立于三仗第四行之南北,其副率贰之。”“左 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其队器服皆皓,以元为饰,立 于三仗第五行之南北,其副率贰之。”“左右游击率掌 游击之士,其器服皆元,以青为饰,其副率贰之。”武贲 巳下六率,通服金甲、师子文袍,执银扣檀杖;副率通 服金甲、兽文袍。各有倅长、帅长相次陪列。行则引前, 倅长通服银甲、豹文袍,帅长通服银甲、鹖文袍;自副 率已下,通执兽环、银饰长刀。凡大驾则尽行,中驾及 露寝则半之,小驾半中驾。常行军旅,则衣色尚乌。

[编辑]

隋仍以卫尉统“《公车》、武库、守宫三署令”,而诸卫府皆 司禁卫之事。

按《隋书百官志》:“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 多依前代之法。置卫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 候、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卫尉 寺置卿、少卿各一人,丞二人,主簿、录事各二人,统公 车、武库、守宫等署。各置令公车一人,武库、守宫各二 人,丞公车一人,武库二人。”

《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各大将军一人,将军二 人,并有长史、司马、录事,功、仓、兵、骑等曹参军,法曹、铠 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左右卫》、左右武候各六人, 《左右武卫》各八人。

左右卫,掌宫掖禁御,督摄仗卫。又各有直阁将军六 人,直寝十二人,直斋、直后各十五人,并掌宿卫侍从。 奉车都尉六人,掌驭副车;武骑常侍十人,殿内将军 十五人,员外将军二十人,殿内司马督二十人,员外 司马督四十人,并以参军府朝出使劳问。左右卫又 各统亲卫,置开府、左勋卫、开府,左翊一开府、二开府、 三开府、四开府及武卫、武候、领军开府准此。府置开 府一人,有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等曹参军,法曹行 参军,各一人,行参军三人。又有仪同府,武卫、武候、领 军、仪同皆准此。仪同已下,置员同开府,但无行参军 员。诸府皆领军坊,每坊置主坊一人,佐二人。每乡团 置团主一人,佐二人。左右武卫府无直阁已下员,但 领外军宿卫。

左右武候,掌车驾出,先驱后殿,昼夜巡察,执捕奸非。 烽候道路,水草所置。巡狩师田,则掌其营禁。右加置 司辰师,四人。漏刻生,一百一十人。

左右领左右府,各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掌侍卫左 右,供御兵仗。领千牛备身十二人,掌执千牛刀。备身 左右十二人,掌供御弓箭。备身六十人,掌宿卫侍从。 各置长史、司马、录事及仓、兵二曹参军事,铠曹行参 军各一人。

左右监门府,各将军一人,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各 置郎将二人,校尉、直长各三十人,长史、司马、录事及 仓、兵曹参军,铠曹行参军各一人,行参军四人。 高祖又采后周之制,左右卫武候领左右监门府,为内官。

文帝开皇三年四月诏废卫尉入太常尚书省

[编辑]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按《百官志》云云。

开皇六年,置“八尉”,隶吏部,而罢左右卫、殿内将军、司 马、督、武骑常侍等员。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按《百官志》,“六年,吏部又别 置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等八郎, 武骑、屯骑、骁骑、游骑、飞骑、旅骑、云骑、羽骑八尉,其品 则正六品以下,从九品以上,上阶为郎,下阶为尉。散 官番直、常出使监检。罢门下省员外散骑常侍、奉朝 请、通事令史员,及左右卫殿内将军、司马督、武骑常 侍”等员。

开皇十二年,复置卫尉寺。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按《百官志》云云。

开皇十八年置备身府。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按《百官志》云云。

仁寿三年监门府又置门候一百二十人

[编辑]

按《隋书高祖本纪》不载。按《百官志》云云。

炀帝大业三年改置诸卫府官号而卫尉寺置二少卿

[编辑]

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按《百官志》,“炀帝即位,多所 改革。三年定令,改左右卫为左右翊卫,左右备身为 左右骑尉,左右武卫依旧名。改领军为左右屯卫,加 置左右御。改左右武候为左右候卫,是为十二卫。又 改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左右监门依旧名。凡十 六府。光禄已下八寺少卿各加置二人。”

十二卫,各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总府事,并统诸 鹰扬府。改骠骑为“鹰扬郎将”,正五品;车骑为“鹰扬副 郎将”,从五品;大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帅,都督为 队正,增置队副以贰之。改三卫为“三侍。”其直阁将军、 直寝奉车都尉、驸马都尉、直斋别将、统军、军主、幢主 之属并废。以武候府司辰师员隶为太史局官。其军 士,左右卫所领名为“骁骑”,左右骁卫所领名“豹骑”,左 右武卫所领名熊渠,左右屯卫所领名“羽林”,左右御 卫所领名“射声”,左右候卫所领名“佽飞”,而总号“卫士。” 每卫置护军四人,掌副贰将军。将军无,则一人摄。寻 改护军为武贲郎将,正四品,而置武牙郎将六人,副 马从四品诸卫皆置长史,从五品又有录事参军、司 仓、兵、骑、铠等员。翊卫又加有亲侍。鹰扬府,每府置鹰 扬郎将一人,正五品;副鹰扬郎将一人,从五品。各有 司马及兵、仓两司。其府领亲、勋、武三侍,非翊卫府皆 无三侍。鹰扬,每府置越骑校尉二人,掌骑士。步兵校 尉二人,领步兵。并正六品。外军、鹰扬官并同左右候 卫。增置察非掾二人,“专纠弹之事。”

左右领左右府改为左、右备身府,各置备身郎将一 人,又各置直斋二人以贰之,并正四品。掌侍卫左右。 统千牛左右,司射左右各十六人,并正六品。置长史, 正六品;录事,司兵、仓、骑参军等员,并正八品。有折冲 郎将各三人,正四品,掌领骁果。又各置果毅郎将三 人以贰之,从四品。其骁果,置左右雄武府雄武郎将 以领之,以武勇郎将为副员,同鹰扬、鹰击。有司兵、司 骑二局,并置参军事。左右监门府改将军为郎将,各 置一人,正四品;直阁各六人,正五品;置官属并同备 身府。又增左右门尉,员一百二十人,正六品。置门候 员二百四十人,正七品。并分掌门禁守卫。

千牛、掌执千牛刀宿卫。司射,掌供御弓箭。

《大业》五年,又改“副郎将”为“鹰击郎将。”

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按《百官志》云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