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第00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明伦汇编 氏族典 第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明伦汇编 第七卷
明伦汇编 氏族典 第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

 第七卷《目录》:

 《氏族总部,汇考七》

  王应麟《姓氏急就篇》一。

《氏族典》第七卷。

氏族总部汇考七[编辑]

《王应麟姓氏急就篇一》
[编辑]

姓氏

若古,后皇锡氏姓。

若氏。《广韵》云:鲁人古氏。《风俗通》:“周太王去邠适岐,称古公,其后氏焉。” 《说苑》:晋舟人古乘,亦作固。汉有古霸,孝子古初,蜀有广汉功曹古牧,后魏古弼,北齐古道子唐古之奇、古元应、古神感,《抱朴子》古强,《神仙传》:古元之,宋古耕道,见东坡文。又复姓古冶氏。后氏,孔子弟子,齐人后处,字子里。战国齐有后胜,越有后庸,汉有后仓,晋有后绵,见《兰亭诗》。

皇氏、宋戴公之后。有皇郧、皇父、充石之后。皇国。

父皇瑗、皇非,我皇奄伤。又:郑有皇武子、皇戍、皇颉。《庄子》,齐有皇子告敖,魏将皇欣。《汉·艺文志》天文家有皇公,吴有皇象,梁有皇侃,《神仙传》有皇初平。锡氏,汉平帝时交趾太守锡光,梁北凉州刺史锡休儒氏氏。吴是仪本姓氏,孔融嘲曰:“民无上。” 乃改为是后。梁氏。叔琮氏,延赏,《姓氏》《汉·货殖传》:临菑姓伟。

祖黄宗文支叶盛。

祖氏,商祖己之后,有祖伊,出范阳。后汉祖郎,晋祖逖,宋祖冲之,梁祖皓,后魏祖莹、祖侃、祖鸿勋,北齐祖珽,唐祖孝孙咏,宋祖士衡,祖无择。黄氏柏翳之后,嬴姓封黄,以国为氏。又金天氏之后台骀封汾川,其后黄国守其祀。《左传》:晋有黄渊,卫有黄夷,楚有黄歇、黄齐,《秦博士》黄公疪,汉四皓黄公。《功臣表》:黄极忠,《循吏》黄霸,《西京杂记》:“黄公,东海人,后汉黄香子琼、黄宪穆,唐黄碣璞,宋黄庭坚、黄中裳” 葆光。宗氏,周卿宗伯之后,出南阳。《唐世系表》:“出自子姓,宋襄公弟敖仕晋,孙伯宗州犁奔楚,少子连家南阳,以王父字为氏。” 《左传》:齐有宗楼,卫有宗鲁,陈有宗坚,汉有宗均、宗俱、宗姚、宗广、宗䜣、宗资、宗慈、宗预,晋宗岱,宋宗炳、宗悫,南齐宗元卿,号宗曾子,北凉宗舒,后魏宗钦,后梁宗如,周后周宗懔,唐宗楚客,宋宗翼、宗泽,文氏老子弟子文子,蔡有文之锴,楚有文之无畏,吴王阖闾,师文之仪,越大夫文种,宋良医文挚,《孔丛子》:魏文咨,汉文翁文,齐文詟穆丑,颖文叔良,魏文聘钦,晋有文立,宋文仲兴,梁文云生,唐文元忠,南齐文献叔,宋文同、文彦博。本敬氏,避讳改为文。支氏,《姓苑》:琅邪人。《战国策》:魏有支期,晋有沙门支遁,后赵支雄,唐支叔才、支许,宋支渐。叶氏,楚叶公、沈诸梁,食采于叶,音“摄” ,今如字。吴有都尉叶雄,唐叶法、静善、孝辩、静能,闽叶翘,宋叶清臣、梦得、颙衡,适涛、谦亨。盛氏,姬姓。《穆天子传》有盛姬,盛国女也。秦盛桥、汉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讳改有《盛吉》《盛修》《盛兑》、盛包、盛宪、《盛道》《盛孔叔》、吴盛冲暹、晋盛彦、唐盛彦、师盛均、宋盛度、侨陶京。

“曾祢昭穆”家法正,

曾氏出于鄫。姒姓。莒灭鄫,子孙在鲁者别为曾氏。蒧参、元西始有闻。《左传》有天阜。后汉尚书曾伟,唐曾元裕,宋曾致尧、巩布肇、曾公亮,子孝宽、孝序、曾几、懋开。祢氏后汉平原祢衡。昭氏、楚同姓,与屈景为三族,有昭奚恤、昭阳、昭睢、昭常、昭献、昭鼠、昭鱼、昭应、昭翦,庄子、昭文、鼓琴。穆氏又作缪氏于谥。汉有穆生,后魏改丘穆陵为穆氏。有穆寿观,唐穆宁四子赞、质、员、赏,北汉穆令均,宋穆修、穆衍。珣。家氏出于周《诗》。《春秋》有家父,晋有家仆徒。《风俗通》:汉家羡,为剧令,唐孝友传家师谅,宋家安国、定国。颐。法氏,齐襄王法章之后。后秦灭齐,子孙不敢称田姓,以法为氏。宣帝时徙三辅,世为二千石。后汉法雄、法真、法度,蜀汉法正。正氏,宋正考父之后。《左传》:鲁有正常,秦博士正先,蜀汉益州太守正昂,后魏永昌太守正帛,《史记》:正伯侨,古仙人。音征。

“来昆”仍云“世孝敬。”

来氏、殷之别族,子姓食采于郲,因以命氏,后单为来。汉有来平、来歙、来历、来机,蜀汉有来敏。梁来嶷,隋来护儿,子恒济,在唐以学行称,相高宗。来曜,子瑱、来鹄、鹏。来择。昆氏,夏诸侯昆吾之后。战国有贤者昆详《庄子》黄帝昆阍。后车仍氏,周有仍叔。

见诗。《春秋姓苑》:仍,国名。《夏后缗》有仍氏女。云氏,黄帝以云纪官,出缙云氏之后。又后魏宥连氏改为云氏。隋有云定兴,唐云弘嗣。云得臣。世氏,《风俗通》:《战国策》:秦大夫世均。《艺文志》:儒家世子名硕,陈人。孝氏,《风俗通》:“齐孝公之后。敬氏出陈,公子敬仲完,在齐以谥为氏。” 后汉有敬歆,后魏敬珍,北齐敬显隽,隋敬肃,唐有敬晖。“播、羽、括、晦、皞、会真冕” ,后梁有敬翔。

授汝童蒙习孔孟。

授氏,出《姓苑》汝氏,商有汝鸠、汝方,晋有女叔,陈有女叔。战国楚有女阿,魏有女商,汉有汝章、汝都、汝云、汝敦、汝臣。晋汝班。童氏,颛顼子老童后为氏,出东莞。后汉循吏童恢,又童仲玉。东莞童厚之,吴隐之母童侩女,宋宦者童贯。蒙氏,其先齐人,秦蒙骜子武,武子恬毅,楚有蒙谷。习氏出襄阳。汉有习郁,晋有习凿齿。蜀汉习隆。孔氏与宋同祖,子姓闵公生弗父何,曾孙正考父生孔父嘉,仲尼其后也。又卫有孔达、孔烝鉏。郑有孔叔,又子孔之后孔张。陈有孔宁、孔奂。齐有孔虺,仲尼之后。汉孔臧、安国、光融。唐有颖达、巢父、戣戡《纬》,宋有孔道辅、文仲、武仲、平仲。孟氏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仲孙为三桓之孟,号孟孙氏,其后称孟氏。有孟公绰、孟子,即孟孙之后也。《吕氏春秋》:“孔子学于孟苏。” 又卫侯之兄孟挚,亦曰孟子。卫孟贲,秦孟说,汉有孟舒、孟卿、孟喜、孟柳、孟敏、冀布,吴有孟宗,晋有孟观、孟嘉,唐有简郊、云卿、浩然、昭图、诜元阳,后蜀孟知祥,宋孟忠厚、孟醇。

览载籍,

览氏,《姓苑》云:彭城人载氏。《风俗通》云:“姬姓之后” ,春秋有载国、籍氏,晋孙伯黡司典籍,以为大政,故曰籍氏。后有偃谈。汉高祖时,佞幸有籍孺,又有籍福。后汉小黄门籍建,《游侠传》籍少翁,《外戚传》籍武。

《涉篇章》。

涉氏,晋有涉陀、涉宾,秦有涉间,汉有涉何,《神仙传》有涉正篇氏,周大夫史篇之后。章氏,《战国策》:齐有章子,秦将章蟜、章邯,汉御史章赣,陈章昭达、章华,唐章孝标、章八元碣全益,宋章得象。《望之衡世本》章姓任。

稽《尧虞》。

稽氏,《吕氏春秋》:“秦贤者稽黄。” 《汉·货殖传》:“稽发,黄帝臣太山稽之后。” 尧氏,帝尧之后,魏人司农尧暄,又尧雄,隋有尧君素。虞氏,帝舜之后有虞思、虞阏父,又有太伯之弟仲雍,曰虞仲,武王封其后于河东,谓之虞公,其后亦为虞氏。战国有虞卿,汉有虞初、虞延放、虞诩祁,吴虞翻,晋虞悝潭,宋虞愿,唐有世南,宋有太熙、允文。

监夏商。

监氏。《风俗通》:卫康叔为连属之监,其后氏焉。《吕氏春秋》:秦大夫监突。《韩子》:宋之富贾有监止子。又《史记》:田常与监止俱为齐左右相。监一作阚。《宋登科记》有监长世。后魏李彪受业于监伯阳。夏氏。陈宣公子西,字子夏,别其族为少西氏,生御叔,御叔生征舒,始以王父字为夏氏。后有夏啮区夫。又齐有夏御寇,卫有夏戊、夏育,一云夏后氏之后。《列子》:汤问、夏革,赵有夏说,汉有夏勤、夏方、夏恭、夏馥、夏兰,晋有夏统,隋夏典,宋夏竦噩。商氏、商容之后。《说苑》:“康叔、伯禽见。” 商子,孔子弟子商瞿、商泽,齐有商子、车子游,魏有商文,后汉商升,唐商价,宋商瑶、飞卿、守拙。

《禹启汤》。

禹氏,夏禹之后。王僧孺《百家谱》:“萧道游娶禹氏女,南唐将禹万诚。” 启氏,后燕将军启伦。《通鉴启籥》

汤氏,成汤之后。宋有沙门汤惠休,南齐汤休武。

唐汤嘉惠、汤贲、《汤绪》南唐殷崇义入宋,避讳,改为汤悦。宋有思退、鹏举、邦彦。

《武成康》。

武氏,周大夫武氏子,见《春秋风俗通》云:宋武公之后,氏于谥,秦末武臣,自立为赵王,项羽之客有武涉,魏将武满,汉有武虎、武让、武勃,魏武周,晋武陔、武延,唐武后之族:攸绪、平一、元衡、儒衡、少仪,五代,武行德,宋武守琪。成氏,周文王子成叔之后,又周之采地。卿士有成肃公、简公,又楚令尹子玉若敖孙也,号成得臣,“亦为成氏,大心熊其后也。” 又晋有成鱄、成何,齐有成秩、成瞷,宋有成讙,秦有成差,并为成氏。《战国策》:周有成恢,《韩子》:成窍善琴。《三苗》有成驹。《说苑》:“成回,学于子路。” 《淮南子》:成庆,汉有成信、丹琎。严翊世,梁成景隽。后魏有成淹,唐成元英、成元、成伯、玙如。璆康氏,卫康叔之后,齐康昕,梁康子元,秦康回、康权。《世说》晋有康僧渊,疑是裔人。唐有康子元,国安康軿希铣,亦西裔,姓康,日知灵。

考证

州人。祖植,开元时,缚康待宾,平六裔。州后唐康澄,宋康保裔允之。

《周叔季》。

周氏,周平王子,别封汝州,人谓之周家,因氏焉。一云报王之后为氏。又周桓公宰周公,继守官邑,故为周氏。又周任之后,亦为周氏。鲁有丰,战国有最,周之公子,赵有舍袑,魏有䜣、市霄叔。楚有文,汉有勃。亚夫、昌仁、堪、举、燮章、磐,吴有瑜,晋有处、访𫖮,齐有颙,唐有墀,宋有惇、颐、行己、邦彦、必大、葵操、武仲,执羔、叔氏,鲁宣公弟叔肹,其后为叔氏。有叔老、叔弓、叔鞅、叔。缺。叔诣。又周有叔服,郑有叔詹,《吕氏春秋》:齐有叔无孙。汉光武时,破卤大将军叔寿。后魏乙旃氏改叔氏。季氏,鲁桓公子友,《春秋》曰季子,其后为季氏。有季冶。又随有季梁,《列子》:杨朱之友。季梁。汉有季布,《功臣表》季必,宋有季陵、季南,寿

侯暴强。

侯氏,郑大夫侯宣多侯羽之后也。《唐世系表》云:“本出姬姓。晋侯缗,子孙适他国,以侯为氏。” 又鲁有侯叔、夏侯犯,齐有侯朝,魏侯嬴,汉侯公、侯应、侯嘉、侯霸、侯辅、侯文、侯登、侯芭、侯汶、侯瑾,陈侯瑱,后魏侯辩,唐侯喜,行果、高云长,宋侯仲良叔献。暴氏,暴辛公之后。周畿内国。《诗序》:“暴公为卿士。” 《世本》“暴辛公” 作埙。韩有暴谴。暴䳒,一作“鸢。” 汉有暴胜之,新野人暴利长,淮阳太守暴汜。北齐有暴显,晋建平都尉暴重。《强氏》。郑有强鉏,《汉功臣表》有强瞻,宋强元明。后魏强蚪,唐有强循、强蒙,宋有强至、子渊明。

桓庄霸。

桓氏出姜姓。齐桓公后桓公作伯,支庶用其谥,立族命氏。齐有桓跳,又出子姓。宋桓公孙鳞鱹号桓子,因为氏。向魋号桓司马,《战国策》:“楚桓臧”,《列仙传》:“桓良,秦有桓𬺈、桓楚、楚、桓婴,汉有桓生、桓宽、桓谭、桓虞、桓”缺。“桓荣郁焉典文”,鲁国桓公、桓梁,魏桓阶、桓范,吴桓彝,晋桓雄、桓宣彝、温冲、伊景,齐有桓康,梁有桓和,隋桓法嗣,唐有桓彦范、执圭。庄氏,楚庄王之后,氏于谥有庄辛、庄豪、庄𫏋,宋有庄朝、庄堇、庄周,赵有庄豹,齐有庄贾。庄霸暴,越人,庄《舄汉》,庄忌助,《青安》《忽奇》,翟遵光,庄不识,宋庄徽,庄夏。

霸氏。《益部耆旧传》有霸相。

《燕荆王》:

燕氏、姬姓。召公奭封燕,其后以国为氏。又南燕,姞姓。孔子弟子有燕伋。《史记》:“赵将燕周”,汉有燕仓、燕瑗、燕广,后汉燕宗、燕凤,北齐燕子献,唐燕钦融重,宋燕肃。又百济。缺二字。有燕氏。荆氏,𦬒姓,粥熊之后。封楚,亦曰荆,其后为氏。燕有荆轲,魏有荆伯柳,汉荆邯,唐荆浩,宋荆罕儒。王氏太原、琅邪,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北海、陈留,齐王田和之后。东海出自姬姓,高平、京兆,魏信陵君之后。天水、东平、新蔡、新野、山阳、中山、章武、东莱、河东,殷王子比干之后。又金城、广汉、长沙、堂邑、河南,共二十一望。《左传》齐有王向、猛湫、甲豹,晋有王生,吴有王犯。又魏文侯子孙称王,因为氏,龚畅、粲其后也。秦有翦贲离,琅邪吉骏、祥导之先也。文中子出于太原,汉征士霸,过江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山东为郡,姓王、崔、卢、李、郑为大,唐王珪、方庆,宋王旦、曾禹、偁、尧臣、安石、十朋、居正、大宝。

《战秦》、项。

战氏,见《姓苑》。后汉战兢,宋战贻庆。秦氏嬴姓,非子,封秦后,以国为氏。又舜七友有秦不虚,鲁有秦堇父丕兹。周遄,孔子弟子秦祖冉。商非,燕有秦开、舞阳,楚有秦嘉,《列子》有秦青、韩子、秦西巴。秦越人。汉有秦恭、充同、彭景颉。蜀汉有秦宓、吴秦松、晋秦季,后魏秦道静,唐秦叔宝。景通系韬玉,宋有《观桧传序》:玠,项氏,姬姓“国。为齐桓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项橐七岁,为孔子师。楚有项燕,世为楚将,封于项,生梁。梁兄子籍,汉项曼卿,吴项峻,唐有项斯,宋有项安世。”

兴高光。

兴氏。后汉有谒者长兴渠。后魏慕容氏破后,忌而诛之。时有免者,不敢复姓,皆以兴为氏,后诏复旧姓。高氏。齐太公之后,食采于高,因为氏。有高傒。又惠公孙灶子疆亦为高氏。又郑有高渠弥、高克,宋有高哀,孔子弟子高柴。《诗释文》:“子夏授高行子” ,即《诗序》及《孟子》所谓高子也。《穆天子传》“七萃之上曰:高奔戍。汉高起” ,高不识、高相袪、高彪凤,魏高柔,后魏高允,后周宣帝改高为姜。燕高云:高句丽之支属。唐高,冯仲舒士廉郢适,宋高琼、防登怿。光氏,燕田光之后,秦末子孙避地以为氏。《史记·光羽传》,《易》《水经注》:后汉符县吏光尼和女终。北齐光弁,晋有乐安光逸,苻秦有光祚。《南史》:宋光顺之,唐有光楚客,乐安人。《宋登科记》有《光垂》。

晋、代、魏

晋氏,姬姓。唐叔虞封晋,其后氏于国。楚有晋陈,魏有晋鄙。汉淮南八公有晋昌,晋有晋灼。后汉晋文经、晋冯魏、晋宗,西晋有晋邈,后魏晋鸿、唐晋晖、隋晋文衍。晋平东。代氏,国名。赵襄子取其地,后以国氏。赵有代举,汉有代武,宋有代渊。魏氏,姬姓,国在河东,为晋所灭。又毕万,毕公之后,仕晋封魏,后因为氏。周命魏斯为侯,后称王。秦魏冉,齐魏庆,汉魏无知相,晋魏舒,北齐魏收,隋魏澹,唐魏徵,元忠知古,谟扶弘简,宋魏仁,浦羽掞之,了翁矼杞。

齐更《梁》。

齐氏,姜姓。太公封齐,其后氏于国。《春秋》卫有齐恶豹,六国有齐明,《列子》赵齐婴,汉有齐受,唐有齐澣夔、善行,光又映抗。宋有齐恢、齐得一,又复姓有齐季氏。齐公子季奔楚为氏,有齐季窥,见后更氏。魏有更嬴,见《战国策》。梁氏,嬴姓。周平王封秦仲少子康于夏阳梁山,为梁伯,后为秦所并,子孙奔晋,以国为氏。晋有梁弘、由靡、益耳。丙婴,孔子弟子梁鳣,汉有梁统,益耳之后。又鸿仅、鹄相。魏梁习,《王莽传》:“梁护,奉少昊后。后魏拔列兰氏,改为梁氏。” 《会稽典录》:“句章梁宏,苻秦、梁熙、梁成,燕梁琛,隋梁毗士彦、彦光,唐梁载言肃,宋梁周翰、颢、适、焘、克家。”

《随吞陈》。吞他前切

随氏,姬姓随侯之后,以国为氏。汉有随何、随蕃、随昱。又晋士会受随邑,亦曰随会。隋文帝去辵为隋,《说文通释》曰:“隋,裂肉也,其不祥大焉。” 殊不知随从辵。辵,安步也,而妄去之,岂非不学之故。唐随德素《艺文志》:随翙吞氏,汉有吞景云,见《广韵》。陈氏,妫姓,舜后满封陈,后为楚灭,子孙以为氏。陈公子完奔齐,为陈氏。孔子弟子陈亢,孟子。陈良,《战国策》:陈轸,陈筮,魏陈馀,汉陈婴,平万年,汤宠,龟蕃实,魏群泰,晋陈寿,梁陈霸先,称陈,唐陈叔达。子昂,宋陈尧叟、尧佐、尧咨,恕瓘,康伯,俊卿,从《易》,襄荐,师道、师锡,与义、傅良。

宋《过唐》。过古禾切

宋氏,子姓。周封微子于宋,其后氏于国。《左传》:晋有宋勇,宋有宋牼,齐有宋郭,韩有宋赫,楚有宋玉、宋觚、宋义,汉有昌忠畴、畸弘,后魏宋弁凉、宋混、宋繇,北齐宋游道,唐有宋璟之问、务光,后唐有宋令询,南唐宋齐丘愈,宋有宋湜、白绶、敏求、庠、祁、偓、咸。过氏《世本》:“任姓,夏诸侯后为氏。” 《汉·百官表》有过期,《风俗通》有过栩,宋有过勗、唐氏,唐尧之后。又武王子叔虞封于唐。又春秋唐惠侯,亦姬姓国。魏有唐尚、唐睢,郑有唐苟,宋有唐鞅,梁有唐举,楚有唐狡、唐勒。汉有唐厉、唐蒙、唐郁,晋有唐彬,唐有唐俭、休璟,宋有唐介、询庚、仲友、《坰》。

《鲁春秋》。

鲁氏,姬姓,伯禽之后,悼公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公羊传》:鲁子,战国有鲁仲连、鲁丹、句践,汉有鲁伯、鲁赐、鲁恭、鲁奇,吴有鲁肃,晋有芝褒。充宗之;唐鲁炅,宋有鲁宗,道有开隋。鲁世达春氏,《尚书大传》:齐宣王时有春子。《吕氏春秋》:齐有春居。又《姓苑》云:“春申君之后。” 秋氏,《姓苑》:鲁有秋胡子,宋中书舍人秋当。

《左丘明》:明叶音芒

左氏,周有左儒。又左丘明,鲁之左史,继守其职,遂为氏。又楚左史,倚相末裔,亦为氏。又齐公族有左丘公子,后为氏。又商纣有谀臣左强,楚有左爽,周有左尚,秦有左成,《战国策》:魏左华,汉有左咸、左隆、左雄、左原、左承祖、左慈,晋左思,吴左奕,唐左震,后秦左雅、丘氏,陈有宛丘居者,以为姓。又邾有丘弱,后亦为氏。又《风俗通》:“鲁左丘明之后。” 又齐太公封营丘,支孙以地为氏,世居扶风。汉末丘俊持节江淮,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列子》丘邴章,汉有丘子明、丘常、丘季智,南齐丘灵鞠、宋丘渊之、梁丘迟。又后魏丘敦氏,改丘氏。丘堆又复姓。匈奴有丘林氏、唐丘行恭、丘为、丘悦、丘光庭、敬伯启期、宋丘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晋苟晞、从事明预,宋有僧绍、僧暠,梁有山宾,后魏明亮,齐有明慧昭,《唐志》《明氏世录》六卷、明粲;西域有明氏,唐有明崇俨,宋有明镐、明橐。

《易田何》?

易氏,齐大夫易牙之后。晋有易雄,宋有易元吉祓,唐李白诗有《赠易秀才》。田氏之先职赋田,因为氏。晋有田苏,宋田丙,鲁田饶,魏田子方、燕田光,又陈厉公子完奔齐,世为卿,遂篡国,其后亦为田氏,盖以陈、田声相近云。有穰苴、单骈巴,汉有田叔、田何、千秋、延年、丰翕、盛晏、终术。魏有田畴豫,唐田弘正季羔、游岩、仁会,宋田况锡画,后魏田益宗蛮也。

何氏,唐叔虞后,封于韩。韩灭,子孙分散江、淮间。

以“韩” 为何,字随音变,遂为何氏,又复姓公何氏。《左传》:“鲁公何藐” ,见《后汉》武敞休熙,临颙魏夔晏蜀何。

晋何曾充无忌,宋何承天尚之,隋何妥、唐易子彦先、蕃承天,撰《姓苑》,南唐何敬洙,宋何步去非,“《郯群》中立继筠。”

《费京房》:

费氏。《史记·夏纪》云:“禹姒姓,其后分封有费氏。” 又《秦纪》:“女华生大费,是为柏翳。大费生子若木,实费氏。” 元孙费昌,为汤御殷有费中。又鲁有费邑。《左传》有费庈父。又季父氏受费为上卿,其后亦为费氏。《孟子》有费惠公,楚费无极。战国费绁,汉费直治。《易》又有费连、费贻长房。蜀汉费祎《诗观》晋费慈恬。又后魏改费连氏为费氏,有费穆,隋费曜,唐费冠卿,宋费枢士寅京氏,《风俗通》云:“郑武子段封于京城,京城大叔其后氏焉。” 汉京房受《易》,本姓李,吹律自定为京氏。《儒林传》:又有一京房,梁丘贺从之受《易》。晋有京相璠,宋京镗。房氏出祁姓,尧子丹朱,舜封于房子陵,以父封为氏。周昭王娶于房,曰房后。战国有房喜,汉房凤、房植,南齐房伯玉,宋房崇吉,后魏房景伯、法寿、房谌,四子裕、垣、邃、熙,号四祖。裕孙法寿。又后魏屋引氏改为房氏。北齐房谟,隋房恭懿、房彦谦,唐有元龄、融琯。后唐房暠,宋房庶。

《诗申公》。

诗氏,《后汉·马援传》:“交阯女子征侧,嫁朱鸢人” 诗索。

申氏、姜姓国申伯之后。周有申向喜,晋有申书。

齐有申鲜虞、申蒯,郑有申侯,鲁有申𦈡丰须详,楚有申舟无宇、包胥鸣,孔子弟子有申枨,一作“党。” 齐将申缚吴。申胥,即伍子胥。申阳,为河南王。韩申不害,汉申培公申挽、申咸,宋申篡、申坦、申元吉,晋申永,魏申仪,后魏申徽,燕申绍、申引,宋有申颜公氏,汉有主爵都尉公俭,见《姓苑》。

韩婴苌。

韩氏,周武王子封韩,后为晋灭,因称为韩氏。晋大夫韩万,曲沃桓叔之子,晋灭韩令万食其地,后为氏。韩非,韩诸公子。《列仙传》:韩终,又复姓有韩馀氏。韩宣子之后有馀子,奔齐为氏。汉有韩信、安国、延寿、增昌、婴棱、韶,魏韩暨,晋韩伯,字康伯,延之,后魏韩茂、韩子熙,唐韩思彦、会愈、偓翃,后周韩通。宋有韩亿、绛琦、忠彦、世忠,元吉,溥。婴氏,《风俗通》:“晋大夫季婴之后。” 苌氏,周大夫苌弘。后汉:袁术将苌奴。唐苌总。《五代》苌从简。

《乐制窦》:

乐氏,宋戴公子衎,字乐父,元孙、乐毅,豫为乐氏,其后有乐喜。又楚有乐伯,晋有乐王鲋、乐征、乐霄,孔子弟子乐欬,郑有乐耳、乐成,鲁有乐颀,魏有乐羊、乐腾,燕有乐毅、乐间,赵有乐乘、乐池、乐祚,汉乐说、乐恢、乐松、乐闱;魏乐详,晋乐广、道融,隋乐运,唐乐彦玮、思晦、朋龟,宋乐史、乐京、亮臣。制氏,汉乐家有制氏,世在太乐官。窦氏,夏后相有穷之难,后缗逃出自窦,生少康,其后氏焉。晋有窦犨,魏文侯乐人窦公。又窦屡,汉有窦婴融;唐有窦威德、元易直。又窦常、牟群、序、庠、巩《联珠集》,五代窦仪、俨、侃、偁值,号“五龙。”

《礼戴庆》。

礼氏、卫大夫礼孔礼。至后汉礼震,受《尚书》欧阳歙。

戴氏、宋戴公子文之后,以谥为氏。有《戴恶不胜》。

盈之《韩诗外传》:“戴晋生见”《梁王庄子》:“戴晋人”,“汉有戴圣德,野崇长乐凭,良就恢宏,晋有邈逵,唐有胄,至德叔伦,庆氏,鬻子汤七佐,有庆辅,陈有庆虎,庆寅,晋有庆郑,齐有庆克,佐,封庆。”缺。《史记》:“赵将庆舍。”汉礼学有庆普,后汉庆鸿、庆纯,避安帝讳改为贺。隋有庆整、荆轲,卫人谓之庆卿。又复姓有庆师、庆忌、庆父,三氏,见《姓苑》,又见后。

《史苍颉》。

史氏,周史佚之后,子孙以官为氏。又有史籀、史伯,晋有史苏、史赵、史黯,秦有史颙,卫有史朝、史狗、史䲡,其后并称史氏。楚有史皇、史裨,魏有史起。《古今人表》:史举,韩有史疾,汉有史高丹、史弼、史举、史柱国,隋史万岁,唐史务滋,宋史浩。苍氏。黄帝史官苍颉之后。汉有江夏太守苍英,又复姓。《淮南子》苍吾绕,见后。颉氏。《风俗通》有颉卫,古之贤者。

《琴师襄》。

琴氏。《家语》:琴牢字子开,一字子张。《左传》《孟子》云“琴张。” 《列仙传》有琴高。《吴越春秋·陈音》曰:逄蒙传楚琴氏。师氏,晋有师服、师旷,鲁师己、师摰、师冕、师乙、师襄、师亥、师金,郑有师叔,楚师祁犁,其后皆为氏。汉有师丹、师史、师临雅。琴师氏,名中师旷。后魏师纂、宋师觉,授宋师颃浑甫。襄氏,鲁公子遂襄仲,子孙以谥为氏。又《左传》:齐有襄罢师、襄伊。《韩非子》:魏有邺令襄疵。楚有襄疆。汉人谒者襄章。后汉襄楷。《风俗通》:楚大夫襄老之后。又复姓公襄氏。鲁公襄昭见后。

宰我贡

宰氏,周宰孔之后,孔子弟子宰予,字子我。《吕氏春秋》鲁有宰让,《淮南子》:“鲁宰折睢。” 《汉艺文志》农家有宰氏。后汉有宰晁,晋孙拯门人宰意。我氏、《汉·艺文志》墨家有我氏。贡氏,孔子弟子子贡,其后以字为氏。汉有贡禹,高帝时亦有贡禹。

子《游张》。

子,姓契,以元鸟生,为舜司徒,封于商,赐姓子游氏。郑游吉,穆公子偃之孙,以王父字为氏。《左传》:周有游孙伯。《史记》:周有游腾,魏游楚,前赵游子远,前燕游邃。又《汉·艺文志》有游棣子,梁游君公,后魏游明根、雅肇古,唐游重彦,宋游酢侣。张氏自轩辕子少昊第五子挥,始造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庄子》:“黄帝张若,《前马》,周有张仲,晋有张倓老骼趯,宋有张丐,赵有张孟谈,魏张仪,韩张翠,秦、张唐,汉张耳、张良苍,相如、释之汤,后汉张湛,堪、霸、纯、敏,酺、纲、升,晋张华,唐张行成、说九龄、柬之、嘉、贞、镐,宋张、齐贤、咏、载、舜民、庭坚、浚、栻、焘、九成、孝祥、观、阐。”

《楚·屈原》

楚氏,以国为氏。晋赵襄子家臣楚隆,后唐楚匡祚,宋有楚昭辅建中屈氏,楚武王子瑕食采于屈,因氏焉。屈重、屈完、屈荡、屈建、屈申、屈生、屈平,其后新序:楚屈庐,韩有屈宜臼,宋有屈谷。《淮南子》有屈商,后汉有屈充、屈豫,吴有屈晃,后魏屈遵,唐屈贞筠。三辅诸屈,汉时所徙。宋临海屈元应。原氏,周文王之子,封原伯,其地在河内,后为晋所灭,迁于冀,因称原氏。晋更以原封大夫先轸号原轸,其后亦为原氏。又赵同亦曰原同,周之采地亦名为原。有原庄公、襄公、原伯鲁,其后亦命族。郑有原繁,陈有原仲,孔子弟子原宪、原亢、原壤,赵有原过,汉有原涉,后汉原展。后魏原灵度。

《赵荀卿》。

赵氏。周穆王封造父于赵城,后称赵氏。晋赵夙弟衰之后赵籍为侯。秦赵良,汉有赵尧充国、广汉禹后,汉有憙岐典、孝康晔,唐有赵憬宗儒,宋有赵普概、抃鼎、安仁。荀姓。《国语》“黄帝子十二姓有荀。” 又文王之子郇伯,其后去邑为荀。晋有荀息、荀林父,林父始将中军,称中行氏,其弟荀首,分族称知氏。赵有荀况、荀䜣,汉有荀彘、荀淑、爽、悦、彧,北齐荀士逊、荀济。卿氏,《风俗通》云:“赵相虞卿之后。” 燕有卿秦,后汉有卿仲辽。

先董、贾。

先氏,晋大夫先丹木友轸且居縠。《集古录》:“后汉先谠,今泸州有先氏。” 去声。董氏,本己姓。飂叔安之裔子曰董父,能扰龙,舜赐姓曰董。又周大夫辛有二子适晋,与籍氏俱董督晋之史籍,因为董氏。董因、董狐、董叔、董安于、董褐,皆其后也。《韩子》有董不识,汉三老董公、董仲舒、董子仪、董扶,蜀汉董允,魏董遇,后魏董琬,文《中子》董常,晋董养,宋董弅耘,汉牂柯大姓董氏。唐董、晋、贾氏,姬姓国,唐叔虞少子公明,为贾伯,晋灭之,后为贾氏。晋有贾华、贾伯、贾辛。又狐偃之子射姑,食采于贾,称、贾佗;又齐有贾举、贾寅,陈有贾获。赵贾偃。汉有贾山谊、捐之、安国、寿护、延逵、琮、彪。晋贾疋,后魏有贾思伯彝、显度,唐有贾耽至、贲、循岛,宋有贾黄中昌朝黯,同晋贾弼撰《姓氏簿状》传子匪之,匪之传子希镜,撰《姓氏要状》。希镜传子执,更作《姓氏英贤》,著《百家谱》。执传其孙冠,撰《梁国亲簿》。

后《班扬》

后氏五代汉有后匡赞。班氏、楚令尹斗子文之后。子文名谷於菟,楚人谓虎班,其子班亦为令尹。秦灭楚,迁晋、代之间,因氏班焉。汉有班伯彪、固超勇,唐有班景倩。宏扬氏,其先出自周伯侨,以支庶食采于晋之扬,扬在河、汾之间,汉有扬雄,英后也。华阴之族。从木。

宝慈俭。

宝氏见《姓苑》。慈氏,见《急就篇》。高辛氏才子之后,美其宣慈惠和,因为氏,唐慈州,因慈氏县名之。俭氏见《姓苑》。

帅典常。

帅氏,本师氏,避晋景帝讳为帅氏。晋有尚书郎帅昺,唐帅夜光,宋有道士率子廉,见《东坡集》。典氏,《魏志》有典韦、常氏,黄帝使常仪占月。又有常先、常从,《老子》师之。《庄子》有常季,齐有常之巫,越有常寿过,汉有常惠、河间中尉常丽,后汉有常冲、常少,魏常林、常雕,蜀常璩、冉闵臣、常炜,蜀汉常播,宋常珍奇,后魏常爽、景陟,后周常善。隋常得志。《唐世系表》:“卫康叔支孙,食采常邑,因以为氏。” 唐常何衮建敬忠伯熊达濬谦光。南唐常梦锡。宋常安民秩同,又复姓伯常氏。《庄子》伯常骞。

直,谅“友

直氏、楚人直躬之后。汉有直不疑。谅氏,《战国策》“赵辩士谅毅。” 后汉独行谅辅。友氏、《后汉·梁冀传》有友通期。

《箴谏防》:

箴氏,《风俗通》卫大夫箴,《庄子、左传》作“鍼” ,其廉反。谏氏,《风俗通》汉有谏忠防氏,后汉有防广,为父报仇。

清·伯夷

清氏。《汉历志·考德》曰:“少昊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 《左传》:晋有清沸魋。《古今人表》:舟人清涓伯氏。《风俗通》云:“氏于字。” 晋有伯宗子、伯州犁,宋有伯氏,齐有伯氏。《吕氏春秋》伯牙豉琴注云:伯姓,楚人,孔子弟子伯虔夷氏。《论语》逸民夷逸,周大夫夷诡诸夷采,地名。邾有夷射姑。《孟子》:墨者夷之后。汉有夷长公,庄子夷节楚臣,《世本》云:“夷牟作矢,黄帝臣。”

《狂接舆》。

狂氏,《左传》:宋大夫狂狡。《韩非子》:太公望杀狂矞。东海居士接氏,《史记》齐有接子。《三辅决录》有接昕子。《庄子》曰:接子之或使舆氏,周大夫伯舆之后。后魏有舆珍,《左传》:莱大夫正舆子。

列御寇。

列氏,《风俗通》云:“列山氏之后列御寇著书。” 《吕氏春秋·列精子高》,六国贤人御氏,《左传》:“鲁有御孙、御叔。” 注:御叔,御邑大夫。《史记索隐》《风俗通》有御氏,为汉司空御史,名长卿。寇氏,《风俗通》云:“苏忿生为武王司寇,其后以官为氏。” 后汉寇恂,后魏改若口引氏为寇氏。有寇赞,后周寇隽,后梁寇彦卿,宋寇准、寇瑊、寇庠。

路温舒。

路氏。《国语》:妘姓:陆终子求言之后,别封路。《广韵》《唐世系表》:“姬姓帝挚之后,封路以国氏。” 《急就篇》注:“路,水名,在涿郡界,居者氏焉。” 《吕氏春秋》有路说。汉有路中大夫路博德、充国、温舒、恭粹、贾执《英贤传》:“路中大夫之后,以路中为氏。” 魏路蕃,后魏路邕,唐有路敬淳嗣恭,隋路岩,宋路振允迪。温氏、己姓。周苏忿生以温为司寇。春秋时,狄灭温,温子奔卫,苏公之后也,国于温,故曰温子。其后晋取温大夫郤至,食采,号温季,子孙因氏。汉有温疥,后魏温子昇,北齐温君悠,汉有温顺、温序,晋温峤几,唐有温大雅彦博造,宋温仲舒益。舒氏,《姓苑》云:“出庐江。” 《春秋》有舒庸、舒鸠、舒蓼舒,又有龙舒,谓之群舒,皆偃姓皋陶后。《世本》云:舒鲍偃姓国。又云:舒,任姓。后汉舒仲应为沛相。又太史令舒承梵《诗疏》有舒瑗,唐舒元舆、元褒,南唐舒雅,宋舒亶、舒焕。

郑元乡。

郑氏,周宣王弟桓公友封畿内咸林子,武公徙新郑,其后以国为氏。宋有郑翩,孔子弟子郑国。魏有郑安平,韩有郑疆、赵、郑朱、韩王、郑昌。汉有郑当时、弘吉、崇子真、兴众、元纯。唐郑馀庆、珣瑜、覃畋。后周郑仁诲,宋郑起、文宝、戬、獬、樵侠、乔又复姓。晋郑丘缓,见后。元氏。《列仙传》:元俗,河间人。《博物志》:元石《千日酒》,宋玉《钓赋》有元渊,即蜎渊也。后汉宕渠卿佐元贺,南齐元元度。乡氏见《姓苑》。

段干闾。

段氏,郑武公子共叔段之后。《风俗通》云:“段干木之后。” 韩有段规、段乔,汉有段会宗、段嘉、段仲温、段彭、段翳、段志、段颖,后魏段承根,北齐段韶,隋段文振,唐段秀实,《志》元文昌平仲,宋段少连。又出辽西者,鲜卑檀石槐之后。晋有段匹䃅龛、干氏,宋有干犨,陈有干征师。《吴越春秋》:干将,吴人。楚有干象。《吕氏春秋》:干辛,桀之谀臣。又盰氏。《战国策》:盰夷,一作干。又复姓。汉有干己衍,见《姓苑》。后汉干吉,晋有干宝。闾氏,出卫国顿丘。《荀子》:梁王美人闾娵。后汉闾子真。《艺文志·五行家》有闾昭,吴广州刺史闾丰,晋闾和,后魏闾大肥、闾龙驹、闾根、闾文祖,唐宦者闾兴贵。《集贤注记》:闾知节,为详正学士。

南州“潜。”

南氏。《周雅》有南仲,《春秋》有南季,《左传》鲁有南蒯、南遗,《论语》南容、南宫,縚字子容,卫有南文子,楚有南公,晋南之威。《韩诗外传》南假子,《周书史记》篇有南氏。唐有南霁云、楚材、南卓、南巨川。州氏,国名。《春秋》州公,国在淳于县。又周有州邑,后属晋,以为氏。有州绰、州宾、州侯。汉有宦者州辅,魏有州泰。《司马贞三皇纪》州氏,姜姓之后。潜氏,见《姓苑》。临川人。宋有潜敷。

东《里居》。

东氏。舜七友东不訾。《汉·艺文志》兵家有东父里氏。晋里克、里凫须、郑里析、鲁里革,太史克也。居氏。汉有粤桂林监居翁、东城侯居服。

嗣羲献

嗣氏,《风俗通》云:“卫嗣君后,唐神策将嗣光审。” 羲氏,《风俗通》云:“尧卿羲仲之后。” 献氏,《风俗通》云:秦大夫有献则,见《战国策》。

绍充符。

绍氏见《姓苑》《韩子》“宋有绍积昧。” 充氏,出《周官》充人之后。《孟子》弟子充虞,《急就篇》注,“古仙人充尚之后” ,见《史记封禅书》。符氏,鲁顷公之孙雅,仕秦为符玺令,因氏焉,琅邪人。后汉有符融,《艺文志》符载,《唐忠义传》符令奇。

懿闵骞。

懿氏,《左传》“陈有懿氏” ,卫有懿氏,因姓以名城。《秦录》有懿横,后秦吏部郎。闵氏。鲁闵马父。闵损,汉闵仲叔堪。林纯业贡。闵鸿,后魏闵弼。闵湛,唐闵顼。骞氏,闵子骞之后。后汉骞宏,《吐谷浑》视熊博士骞包,唐相骞味道,《集贤注记》:处士骞无哲。

伟,《黔娄》。

伟氏。后汉有光禄勋伟璋。黔氏,《吕氏春秋》“黔如作虑首。” 《礼记》:“齐黔敖。” 《列女传·艺文志》:齐隐士黔娄,齐威王臣有黔夫。后汉方与人黔陵。娄氏,邾娄国之后。又遂国有工娄氏。汉有娄敬、娄发。《唐·世系表》:出姒姓,夏少康裔孙东楼公封杞,子孙食邑于娄,因以为氏。后汉元儒先生娄寿。又后魏改伊娄、匹娄、一那娄氏为娄氏,有娄悦。北齐有娄昭定远,唐有娄师德。《五代》娄继英,宋娄机。

《仰闳散》。

仰氏,见《姓苑》。《吕氏春秋》:舜时仰延益瑟八弦,为二十三弦。吴越有宁国节度使仰仁诠,宋仰忻,以孝称。闳氏,《急就篇》注云:“本周之闳人。一云周闳夭之后。” 汉佞幸有闳孺。散氏。《古今人表》:女皇,尧妃散宜氏,女复姓也。周有散宜生书。注:“散氏,宜生名。”

《钦隽疏》。

钦氏,见《姓苑》。隽氏,汉有隽不疑、隽舍。疏氏,汉有疏广、疏受,亦作“疏。” 《后汉·党锢传》有疏耽,广曾孙孟达自东汉避难元城去,疏之,足为束氏。

养吾真。

养氏,楚邑名以为氏。有养由基,邓有养甥。《后汉·五行志》:“养奋字叔高。” 又《孝子传》:吾氏,汉有广陵令吾扈,吴有吾粲,晋有吾彦。真氏,汉有太尉长史真祐,太医令真钦,《北史》:百济大姓有真氏,宋真德秀,本慎氏,避讳改。

遂《昔初》。

遂氏,《左传》“舜之后封遂国,在济北。” 四族有须遂氏,汉有遂义。昔氏,汉有乌伤令昔登,唐有《登科记》昔安仁。昔丰初氏,见《姓苑》。宋有初𬀩,初虞世。

卑管晏。管一作筦

卑氏《风俗通》:“郑卑谌之后。” 汉北平太守卑躬,议郎卑整。《史通》:西域人有卑氏。魏有辽东将卑衍。管氏、周文王子管叔之后。齐有管至父、管夷吾、管于奚、管修、管穆。《战国》齐有管燕,鲁有管周父。楚有筦苏。汉有筦路,魏有管宁、管辂,后魏管恬,宋管师仁、师常。晏氏、齐公族有弱婴、圉父、戎牦。汉有晏称,唐晏封,宋晏殊敦复。

訾孙、吴。

訾氏。《国语》:“晋范宣子家臣訾祐,汉有楼卢侯訾顺,后汉訾宝,宋有訾虎。” 《河东将。姓苑》:“齐人。本祭氏。唐有訾亮、訾嘉珍,桂州有訾家洲,见柳文。” 孙氏、“卫武公子惠孙曾耳为卫上卿,因氏焉。有良夫林父,楚有孙叔敖,齐有孙书、孙膑,吴有孙武,汉孙宝,魏孙该,晋孙楚绰,唐孙思邈、逖樵,宋孙何觉。” 洙。吴氏、周太王子太伯封吴,其后为氏。魏有吴起,汉有吴芮、吴公,汉良祐雄,晋隐之,唐兢融,宋吴育、充奎、遵路棫芾,赵孟姚吴,《广韵》:“舜之后。” 《史记索隐》:“舜后封虞。” 虞、吴音相近,故舜后亦姓吴。

《洛中程》。

洛氏,南凉洛肱,后魏有宦官洛,齐虎贲洛子,渊中氏。《吕氏春秋》:中尚,魏公子牟之后。魏得中山以邑之。《风俗通》:汉少府中京。《战国策》:秦有中期。《史记》:中旗。程氏,本重黎之后。周有程伯休父,因为氏。又晋程郑,荀驩曾孙程季之子。又有程婴。《韩诗外传》:齐程本子。秦程邈,汉程不识,《货殖传》程郑。魏程昱,后魏程骏,吴程普,唐程知节、异、务、挺、《千里晏》,宋程琳、颢、颐、迥、《大昌瑀》。

眉山苏。

眉氏,《少仪外传》有眉浩山氏。周有山师之官,掌山林,后以官为氏。一云烈山氏之后。晋有七舆大夫山祈。王莽封山遵,奉皋陶后。《列仙传》:山图,陇西人。后汉山冰、山昱,晋山涛简遐,宋山谦之后。魏有山伟、唐山行章,又复姓大山稽,黄帝师苏氏,己姓昆吾之后。苏忿生为周司寇,后为氏。战国苏秦代厉。燕有苏射,秦有“苏涓,汉有苏意、苏建、苏武,后汉苏章,魏苏则,西魏苏绰,北齐苏琼” ,《列仙传》苏耽。

唐苏味道瓌颋、源明、冕;宋苏易简舜钦、绅、颂、洵、轼、辙、安世、庠。

谈论《既》

谈氏,晋有征东将军谈巴,唐长洲尉谈戭,又谈佼,高州首领谈殿,宋有谈钥。论氏。西秦有论叔达,唐有论惟明,吐蕃相号大论,其大族禄东赞父子世居其位,因以官为氏。其孙归唐,故中国有武威论氏,蕃将论弓仁,惟贞惟明,宋有论程既氏,吴夫概王之后。

《悦忻》如:

悦氏,前燕悦明、悦希、悦绾,后燕悦真,南燕尚书悦寿。忻氏,见《姓纂》。如氏,卫有如耳,魏有如姬,《汉货殖》有平陵如氏,魏有如淳,又后魏如罗氏,改如氏。《王莽传》“谏大夫如普。”

浊猗顿。

浊氏,《汉·货殖传》“浊氏以胃脯而连骑。” 《元后传》“掖庭令浊贤。” 猗氏,河东县名。《货殖传》有猗顿。顿氏出顿子国,秦有顿弱,《魏华佗传》有顿子献,《广州先贤传》有顿琦,宋有顿起。

贱陶朱。

贱氏,《风俗通》:汉有北平大守贱琼。陶氏,陶唐氏之后,或单称陶。又虞阏父为周陶正,其后亦为氏。又成王封唐叔,殷民七族,亦有陶氏。周司徒陶叔,《风俗通》云:陶氏于事,晋有陶狐,汉有陶舍、陶青、陶谦,晋陶侃回、陶潜,梁陶弘景,唐陶沔公达。又宋陶谷,本唐氏,避石晋讳改。又陶弼朱氏,《急就篇》注:“舜臣朱虎之后。”《广韵》:本自高阳,后周封于邾,后为楚所灭,子孙去邑,氏朱焉。又《后汉·朱晖传》《东观记》曰:“其先宋微子之后,以国氏。周衰,诸侯灭宋奔砀,易姓为朱。”《论语》逸民朱张,齐有朱毛,魏有朱亥、朱仓,楚有朱英,《庄子》朱泙漫,汉有朱建家买臣,邑云博。字赣。《穆浮辅儁》《㝢震》,魏朱铄,后魏渴烛浑氏,改朱氏。唐有朱敬则子奢,宋有朱寿昌光庭、长文震熹,又复姓公朱氏,楚大夫宋高,见后。又邾氏,梁将军邾菩萨。

侠便儇。

侠氏,韩相侠累之后,见《急就篇》。便氏,《汉·恩泽侯表》有便乐成,枚乘《七发》。便蜎,即蜎子也。儇氏,《国语》:司空季子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 ,为十二姓,儇其一也。

《权利移》,

权氏出自殷,武丁之子封权,南郡当阳权城是也。周衰入楚,为权氏。《姓苑》云:“楚武王使斗缗尹权,后以为氏,居天水。” 后汉有左辅都尉忠苻。秦有权翼。后周权景宣,唐有权皋子德舆,又有权万纪寅献若讷,宋有权邦彦。利氏,汉有利几、利干,《史记·功臣表》轪侯利仓,宋有利师道令建昌军,有子利元吉,见《朱文公集》。《移氏,〈风俗通〉》:“汉有弘农太守移良,齐公子雍,食采于移,其后氏焉。”

誉,《渊生》。

誉氏。晋有平原太守誉粹。渊氏。《世本》有齐大夫渊湫,又复姓子渊氏。《左传》齐顷公之孙子渊捷,见后生氏,见《姓苑》。

《计晁危》。

计氏。粤有计然,濮上人。《史记》:文子姓莘,名妍,文子其字也,号曰计然。《吴越春秋》作计𥓋,一号计研。后汉有计子勋,宋有计用章、有功。衡晁氏,《风俗通》:卫大夫史晁。后汉有晁错,亦作晁。中常侍晁闳。后魏晁崇、晁清,唐晁良贞,宋晁迥、宗悫、补之、说之、咏之。公武危氏,南唐危全讽,吴越危仔倡,更姓元氏。宋危整、危稹。

《审富贵》,

审氏出周司空属官,主审曲面势者。汉审食,其后。汉审忠、审配,魏审固。富氏,周大夫富辰、富辛,郑大夫富子,卫富术,楚富挚,赵富丁,后汉陈留太守富宗,唐富嘉谟福信,宋富弼,孙直柔。贵氏出自陆终之后。《风俗通》:汉庐江太守贵迁。

安《佚遗》。

安氏,《风俗通》云:“汉有安成为太守。后汉末有安息国王子世高入朝,因居洛阳。” 后秦安鸾,后魏安颉、安原,唐安金藏,李抱玉本。武威安氏赐姓。后唐安重诲,胡人。宋有安德裕、守亮、焘、丙。佚氏,《左传》:郑有佚之。狐遗氏,鲁季氏家臣南遗之后。

万锺禄:

万氏,孟子弟子万章,汉鲁国万生,后汉万修,吴有万彧,晋长沙大守万嗣,宋万幼宗,燕万陵,后魏万安国,代人;隋万宝常,唐万敬儒、《国俊》,宋万适。锺氏,楚有锺仪、锺建,《列子》有锺子期,汉有锺元、锺皓、锺兴,魏有锺繇,晋有锺雅;《唐世系表》:“楚锺离昧次子接,居颍川长社,为锺氏。” 唐有锺绍京、锺传,南齐锺嵘。《五代吴》有锺泰章禄氏,纣子禄父之后。宋

有《禄禧》,为吴曦用。

印钮累。

印氏、郑穆公子宋子印,其孙印段以为氏。子《印癸》。

钮氏,见《姓苑》。吴兴人。东晋有钮滔,陈章,后本姓。

钮又有钮氏。隋有钮回,以孝称。子士雄。累氏。晋有七舆大夫累虎。

守不变,不甫鸠切

守氏,见《姓苑》。不氏,晋有汲郡人不准。变氏,见《姓苑》。

宁寒饥。

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氏。《史记》:甯越,赵人。《吕氏春秋》:楚有宁国,一曰宁甯本一姓,卫甯俞之后。《史记》甯成作“宁成。” 寒氏,《左传》寒浞,《吕氏春秋》寒哀作御。寒风相马。《汉·游侠传》寒孺,后汉有寒朗。晋地有寒氏。饥氏,《左传》:周分康叔殷民七族,有饥氏。《史记》:西伯伐饥国。

处。颜冉

处氏。《史记》:赵有处子。《汉·艺文志》法家。《风俗通》:汉有处兴,晋赖川处穆,又复姓。《韩诗外传》:“陈之富人处师氏。” 颜氏,鲁伯禽支庶,食采颜邑,因著族。又颛顼之后,封邾邾武公,名夷父,字颜。《公羊传》谓颜公,其后称颜。孔子弟子颜氏八人,回为四科之首,有颜无繇,幸高祖之仆哙何,鲁有颜阖、颜丁、鸣息羽;齐有颜庚,卫有颜仇由,赵有颜最、《庄子》、颜成子游。战国有颜率、颜斶,汉有颜驷、颜异、安乐。魏颜斐,晋颜含,宋有颜延之,南齐颜见远、北齐颜之推,后周颜之仪,唐颜师古、杲卿真卿,宋颜大初复冉氏。鲁有冉会、冉猛、冉竖,孔子弟子冉耕、冉雍、冉求、冉季、冉孺。汉冉弘、冉璆。颜师古曰:“今夔州开州首领多姓冉,西南裔种也。” 唐冉仁德。

《遇》“《皋》《夔》。”

遇氏,《风俗通》:汉有遇冲。皋氏,皋陶之后,越大夫皋如,《韩诗外传》有皋鱼,汉东平中尉皋丹,汉有皋弘、皋伯通,吴郡人,陈有皋文,奏。夔氏,𦬒姓国。熊绎六世孙熊摰,自弃于夔,其子孙有功,王命为夔子,后以国为氏。《吕氏春秋》:孔子学于夔靖叔,赵有夔腾、夔安,燕有夔逸。

卫《蘧甯》。

卫氏,姬姓。文王子康叔封卫,其后以国氏。宋有卫平,秦有卫先生号。汉有卫绾青、卫胠毋择广衡,后汉卫安、卫羽、卫兹,魏卫臻恂,晋卫瓘玠展,后魏卫冀隆,隋卫文昇,唐卫次公大经、包伯玉。北汉卫融,宋卫肤敏、《泾》、蘧氏。卫有蘧瑗,宋有蘧富猎,后汉中常侍蘧政,宋徐州典签蘧法生,又璩氏;《唐登科记》有璩抱朴。甯氏、卫武公之后有甯跪速、俞殖喜。又齐有甯戚,周有甯越,汉有甯成、甯寿、甯乘,《列仙传》:甯封子为黄帝陶正,隋钦州刺史甯猛,南平渠帅。有甯氏。唐有甯原悌嘉勗,宋有甯子仪。

殷箕微。

殷氏,商子姓。盘庚迁殷,于是殷商兼称。武王克纣,子孙分散,以殷为氏。又殷水在颖川,居者亦以为氏。《吕氏春秋》:“殷整甲” ,《战国策》:“卫殷顺且。” 秦有殷通,汉有殷仲、殷广德。殷周崇、陶肃谟,晋有殷浩、仲堪,宋殷景仁,后魏殷绍,唐有殷开山、仲容、践猷、寅侑、文圭,又复姓。《史记》:子姓分封,有北殷氏、箕氏。殷有箕子。箕,国名。《左传》“晋有箕郑、箕遗、箕襄。” 箕,邑名,太原阳邑。《新序》“魏有箕季。” 《王莽传》:“汉有箕闳。” 《周勃传》:“箕肄,臧荼将箕肆,晋代将军箕澹。” 微氏,殷有微子、微仲。微,国名。《左传》“鲁有微虎。” 《牧誓》:“微人,国在巴蜀。”

《展禽》是。

展氏,鲁孝公子,字子展。孙无骇,以字为展氏。后有展禽、展喜、展庄叔、展瑕、展玉父,又吴大夫展如彪。汉有展隆,后魏改辗迟氏为展氏。隋有展子度、禽氏,鲁有禽郑,秦有禽息,墨子弟子禽滑釐,汉有禽庆、禽坚是氏。吴有是仪,唐有是光,又赐姓齐氏,见《集贤记》注。

泄冶非。

泄氏郑有泄驾,陈有泄冶,鲁有泄声子,吴有泄庸,亦作“泄。” 鲁有泄柳,赵有泄钧,卫有泄姬,汉有泄公。

冶氏。《左传》:鲁有冶区夫,卫有冶廑非氏、柏翳。

之后有《非子》。汉有大司农非调。

尚父吕。

尚氏。吕望为周武王太师,号尚父,其后以为氏。《战国策》:韩有尚靳,汉有尚但、尚长,蜀汉尚充,唐有尚驰、尚衡。《方技传》尚献甫,《宦者传》尚衍、尚国忠。又蕃将尚可孤、尚延心,宋尚霖父氏。《吕氏春秋》:吴有父之仪。吕氏,姜姓。四岳为禹心吕之臣,赐氏曰吕,吕尚其后也。《世本》:“吕,姜姓。” 又晋吕锜。吕相,本魏氏。战国周相吕仓,齐相吕礼,秦相吕不韦,楚吕臣,汉吕季主《步舒》,吴有吕蒙岱,唐有吕元膺,《𬤇才渭》。

考证

温延祚:“宋有吕端、馀、庆诲、蒙正、夷简、公著、大防、大临、祖谦、颐浩、夏卿。”

阿衡伊。

阿氏《风俗通》。阿衡之后。又后魏阿伏干氏改阿氏。

衡氏。其先伊尹阿衡之后,因而氏焉。汉衡咸衡。

方衡胡,唐衡方厚、衡守直,宋衡规。伊氏,商伊挚、伊陟,其后为氏。《汉·儒林传》有伊推,御史中丞。伊嘉,王莽封伊元奉、伊尹,后魏伊馛,北齐有伊长游。蜀汉有伊籍,唐有伊慎、伊超,后蜀伊审微。皇甫谧云:“尧初生,寄于伊长孺之家。”

廉、蔺壮。

廉氏,孔子弟子卫人廉絜,赵有廉颇,《韩诗外传》:“越有廉稽,汉廉褒、丹范忠,魏廉昭,唐廉坦,宋廉正臣、廉布。” 蔺氏,晋穆公之后,韩献子元孙康,食邑于蔺,因氏焉。赵有蔺相如,汉马后母蔺夫人,《王莽传》有蔺包唐、蔺果,唐尚药直长蔺复珪,右武卫将军蔺谟,并州长史蔺仁基。又蔺兴粲。壮氏,《国语》:晋大夫壮驰兹。

良,平奇。

良氏、郑穆公子去疾,字子良,孙良霄,以字为氏。后汉有良贺,《王莽传》“羌豪良愿。”平氏、齐晏平仲之后。汉有平当、子晏,《王莽传》有平宪,燕有平规,北齐平鉴,唐有平缺。在安禄山幕府。“平曾”、平贞慎、平善政。平致美。奇氏,后魏改奇斤氏为奇氏。高车种有异。奇斤氏,后魏奇道显。

耿邓奋

耿氏。耿在河北,祖乙所都居者以为姓。又耿国,姬姓,晋灭之,其后亦称氏。又晋以耿赐大夫赵夙,亦为氏。汉有耿寿昌育丰,后汉有耿奄纯,唐耿仁智𣲗,宋耿传南仲秉。邓氏,曼姓国,其后为氏。一云:殷王武丁封叔父于河北,为邓侯,因氏焉。楚有邓析,陈有邓元,汉有邓弱、邓公、邓平、邓冯禹彪,魏邓艾,晋邓攸骞粲遐,汉有《邓氏官谱》。后魏邓渊。苻秦邓羌。唐有邓世隆、《景山恽》。宋有邓润甫,名世肃。奋氏。楚有奋扬。

冯汲迟。

冯氏,其先本归氏。又毕公高之后,食采冯城,因命氏。郑大夫有冯简子,齐有冯驩,魏有冯离,赵有冯忌,韩有冯亭,秦有冯章、冯毋择、去疾、勃劫。汉冯唐。奉世。商异、衍、勤鲂、绲良。晋冯怀,后魏冯元兴,隋冯慈明,唐冯宿,《五代》冯道,宋冯拯。元京、时行。康国汲氏、卫人。汉有汲黯,后汉汲廉,晋群盗汲桑。后魏汲固,唐汲嗣,宋汲靖,迟氏,《商书》迟任,古贤人。王莽时平原女子迟昭。平,晋湘东太守迟超。

依于义。

依姓:《国语》:黄帝之子十二姓,有依於氏,黄帝臣于则、造履。《汉功臣表》:涉安侯于单,唐初于士澄以魏州降义氏。《商书》有谊伯。《古今人表》云:义伯,汉有义纵,博士义倩。《吕氏春秋》:“周威公得义莳而礼之” ,唐有义逸。

俟厥时。

俟氏,《汉·艺文志》儒家有俟子乂,后魏俟奴氏改俟氏,复姓俟分氏。高车姓厥氏,京兆人,见《姓苑》。汉赐衡山王妾厥氏,《衡山王赐传》:美人厥姬。时氏。《世本》:子姓,《孟子》:“齐有时子,魏有时苗,晋时延祖,隋时德叡,唐时常春。” 《孝子传》:时惠珣,唐末时溥,宋时彦、时俊。时澜。

《巢由隐》。

巢氏,有巢氏之后。尧有巢父。又国名巢伯,殷诸侯。《左传》:楚有巢牛臣。后汉司空巢堪,宋巢尚之,隋巢猗。又巢元方,《著病源》,唐巢孝俭,宋巢谷。由氏,秦相由余之后。又楚大夫王孙由于,有忠勇之节,楚人亦谓其族为由氏。《风俗通》汉有由章隐氏,《风俗通》:汉有隐翁,吴有隐蕃。

彭薛归。

彭氏。陆终子曰:“篯封于大彭,谓之彭祖。” 楚有彭仲爽、彭名、彭生、彭阳,《孟子》弟子有彭更,《庄子》有彭蒙,《韩子》有彭喜,汉彭越、彭宣,后汉彭宠、彭闳、彭璆,唐彭景直,宋彭乘、汝砺、《思永》《龟年》。薛氏《世本》:任姓,夏奚仲封薛,周有薛侯,其后为氏。宋有薛居州,赵有薛公,《越绝书》:相剑、薛烛,《列子》:薛潭,汉有薛泽、薛广德、薛宣、薛方、薛包,吴薛莹,《后魏》薛聪,隋薛道衡,唐薛收,元超稷、逢存诚,宋薛奎、居正,田季宣、归氏,《春秋》:胡:归姓国,鲁昭公母齐归,唐有归崇敬、登融。

谌《靖虚》。

谌氏见《姓苑》。《南丰集》有谌郎中靖氏,齐靖郭君之后。《风俗通》又云:单靖公之后。隋靖德,元唐靖君亮,号“陈留八俊”,泾州别驾靖延,五代靖长官靖。𡷣

虚氏,见《姓苑》。《说苑》有“虚子羔。”

《道胜肥

道氏,国名。《左传》楚有道朔、胜氏。《吕氏春秋》“胜书说周公。” 《战国策》:齐有胜股目,《汉·艺文志兵技巧》“有公胜子。” 肥氏。白狄,国名。赵有肥义,后汉有肥亲,黥布将肥铢。

《集翁孺》。

《集氏风俗通》:“汉有外黄令集。”缺。翁氏,《汉货殖传》:“翁伯贩脂”墨子:“夏后开使翁难乙灼白若之。”唐翁承赞宋翁彦深蒙之孺氏,《论语》鲁人孺悲、唐少室山人孺登注《龙虎篇》。

临《园池》:

临氏,《公羊传》:“鲁有临南,后汉临孝存,前赵临深,隋临孝恭。” 园氏,《风俗通》云:“氏于四皓有园公。” 《陈留志》:“园庾,襄邑人,号园公。” 《列仙传》:有园客池氏,《风俗通》:“汉有中牟令池瑗,又有池仲鱼,宋池圣夫。”

宾《旅满》。

宾氏。周有宾滑、宾起,齐有宾胥、无宾媚人。旅氏,《汉·功臣表》有旅卿、旅罢师。满氏,《风俗通》:荆蛮有瞒氏,音舛变为满。一云:“陈胡公满之后。” 《庄子》有满苟得,汉有满昌、满宣、满黔、满殷,魏有满宠,晋有满奋,梁满骞,唐满存,宋满中行。

《征繇》希。

征氏,《列仙》有征伯侨,见司马相如《大人赋》,《宋登科记》有征复,处士。征君,见《荆公集》繇氏,咎繇之后。汉有繇延、希氏,《三辅决录》:希海,字子江,《战国策》希写,见赵建信君。又有希卑。

颂“难老。”

颂氏,见《姓苑》。难氏,百济人老氏,宋戴公五世孙老佐。韩子,魏有老儒。《史记》: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又复姓老莱子,著书,《列子》师老商氏,宋宦者有老氏。

《湛毋为》,

湛氏,后汉大司农湛重,晋湛方生,陶侃母湛氏,梁湛僧智海珍,又复姓湛。卢氏,见后。毋氏,毋丘或为母。唐集贤学士母婴,右补阙母景,五代蜀相母昭裔,宋有母守、母湜,沆为氏。《风俗通》:汉有常郡太守为昆,后赵始平人为勖,后魏改大洛稽氏曰为氏,又复姓公为氏,鲁昭公子公为之后。鲁士官公为珍,见后。

“篯”,《聃偓》。

篯氏《姓苑》云:彭祖姓篯,名铿。聃氏,周文王子聃季后以国为氏。《左传》:周有聃启,郑有聃伯,邓有聃甥偓氏。《列仙传》:偓佺,《广韵》韦昭云:姓偓,槐里采药父也。

《曼寿期》,

曼姓。《春秋》邓国。《左传》郑有曼伯,又复姓曼丘氏。汉韩王信将曼丘臣,见后。寿氏。吴王寿梦之后。《左传》:吴有寿越、寿于姚。又魏有寿馀,后汉有寿光、寿缉,《王莽传》有寿良期氏。《风俗通》有期。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