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第097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历象汇编 岁功典 第九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第九十七卷
历象汇编 岁功典 第九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

 第九十七卷目录

 闰月部艺文一

  闰赋          唐张季友

  先王正时令赋       陈昌言

 闰月部艺文二诗词

  闰月折杨柳歌       晋阙名

  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

              唐宋之问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李峤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刘宪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李乂

  闰月七日织女诗       王湾

  闰春宴花溪严侍郎庄     戎昱

  闰月定四时         罗让

  闰月定四时         许稷

  闰月乐词          李贺

  闰九月九日独饮      白居易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     李商隐

  闰三月           刘威

  闰春            方干

  闰八月           黄滔

  闰月定四时        杜周士

  闰月定四时         乐伸

  闰月定四时         徐至

  闰十二月望日立春禁中作  宋宋郊

  闰正月十一日吕殿丞寄新茶  曾巩

  闰十二月自城东泛舟迁居城西安福寺舟中

  微雪           王庭珪

  丙戌闰七月九日登姑苏台避暑

               范成大

  闰二月二十日游西湖     陆游

  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 杨万里

  闰九            严粲

  闰月          元吴景奎

  闰十一月朔日山路见梅以上诗 郭钰

  鹧鸪天闰中秋    宋向子𬤇

  玉楼春中秋闰月     侯寘

  喜迁莺闰元宵     吴礼之

  鹧鸪天闰中秋     吴文英

  声声慢闰重九饮郭园   前人

  风入松闰元宵      张炎

  天净沙闰月      元孟昉

 闰月部选句

 闰月部纪事

 闰月部杂录

岁功典第九十七卷

闰月部艺文一

[编辑]

闰赋          唐张季友

[编辑]

闰之所起,自历而推,得馀日于终岁,爰稽候于正时。 其始也,日之行而疾,月之行而迟,躔次周流,运将穷 矣。毫厘奸度,失是远而“不归馀,何以定一岁之历?不 小正,何以序四时之纪?”于是太史授事,羲和敬理,以 日系月,积三年而成。原始要终,岂周月而已?天时由 之而式叙,国令于焉而合轨。春生夏长,不失其常;东 作西成,孰知所以?雪应冬而絮落,云识夏而峰起。秋 之夕湛露为霜,春之朝坚冰为水。岂不以律之克中, 闰之匪虚?以风以雨兮各得其序,曰寒曰燠兮无悖 于初。国家握乾符,正律书契洛下之言,算定乎一日 之设;考《容成》之律,闰生乎卒岁之馀。故得气正于今, 律移于昔,履端于始节,乃差而匪差,归馀于终,日虽 积而不积。昊天之历象咸若,重黎之职司有辟。候月 盈缺,岂资蓂荚而知;推日短长,不假土圭而测。且夫 夏有伏,冬有腊,匪闰则其气不顺;月有缩,日有盈,匪 闰则其气不成。故有慢时废朔,则曰“不常无艺。”请帮助识别此字。扉 听政,则曰:“假时来岁”,历前古之所重,绵后王之取制。 矧可昭翼翼,扇巍巍,百王之理是倚,庶绩之广焉依? 丕赫哉!我后之正时定历,《尧典》而同归。

先王正时令赋以四时渐差置闰以正为韵 陈昌言

[编辑]

天序运气,王统时纪,钦若是授人之初,履端为步历 之始,欲正时而罔忒,非置闰其何以?伊昔陶唐,五帝 之世,申明推策之术,表锡落蓂之异,羲和之职既分, 历象之文始备。于其寅亮帝图,式昭天事,其则伊迩其猷孔嘉。日月运行,故有迟速之异;晦朔循轨,因为 大小之差。立分至则寒暑不忒,积馀日而盈亏匪赊。 且正者王之丕训,时者天之大信。正得其序,则面离 而御干;时失其经,则夏雹而冬震。人殃于疫,年不为 顺。故时不得不正,岁不得不闰也。昔《周礼》在鲁,历法 可推,官或尸位,顺则迷时。良史为之追正,议士为之 兴辞。俾夫司历法者,罔或二事,建皇极者于焉慎思。 则序不𠍴而事不悖,沴可伏而祥可期。我唐百王居 盛,九叶伊圣,昧爽无忘乎顺序,动息必繇乎时令。兹 岁也,当仲秋而归馀;居位也,阖左扉以舒政。化灾为 祥,转忧作庆。南山之寿,闰月而潜弘;北户之甿,重译 而归正。于时金风半肃,雕云乍敛,野树丹舒,遥峰翠 点。燕溟海以驰归,鸿朔漠而方渐。正时之文,存乎往 志。舍之则玉烛不调,“得之则《铜仪安》次。可以使四夷 禀朔之君,万代守文之士,知我《正往》历奉天时而置 也。”

闰月部艺文二诗词

[编辑]

《闰月折杨柳歌       》晋阙名。

“成闰暑与寒,春秋补小月。”念子无时,闲折杨柳。“阴阳 推我去,那得有定主。”

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

[编辑]

唐宋之问

闰月再重阳,仙舆历宝坊。帝歌云稍白,御酒菊犹黄。 风铎喧行漏,天花拂舞行。豫游多景福,梵宇日生光。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编辑]

李峤

闰节开重九,真游下大千。花寒仍荐菊,座晚更披莲。 刹凤回雕辇,幡虹间彩旃。还将西梵曲,助入《南薰》弦。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编辑]

刘宪

重阳登闰序,上界叶时巡。驻辇天花落,开筵妓乐陈。 城端刹柱见,云表露盘新。临睨光辉满,飞文动睿神。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编辑]

李乂

清跸幸禅楼,前驱历御沟。还疑九日豫,更想六年游。 圣藻辉缨络,仙花缀冕旒。所欣延亿载,宁祇庆重秋。

闰月七日织女诗       王湾

[编辑]

耿耿曙河微,神仙此会稀。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

闰春宴花溪严侍郎庄     戎昱

[编辑]

一团青翠色,云是子陵家。山带新晴雨,溪留闰月花。 瓶开巾漉酒,地坼笋抽芽。彩缛承颜面,朝朝赋《白华》。

闰月定四时         罗让

[编辑]

月闰随寒暑,畴人定职司。馀分将考日,积算自成时。 律候行宜表,阴阳运不欺。气薰灰琯验,数扐卦辞推。 六律文明序,三年理暗移。当知岁功立,唯是奉无私。

闰月定四时         许稷

[编辑]

玉律穷三纪,推为积闰期。月馀因妙算,岁遍自成时。 乍觉年华改,翻怜物候迟。六旬知不惑,四气本无欺。 月桂亏还正,阶蓂落复滋。从斯分历象,共仰定毫厘。

闰月乐词          李贺

[编辑]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宫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 辔。

闰九月九日独饮      白居易

[编辑]

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 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 五年。

壬申闰秋题赠乌鹊     李商隐

[编辑]

绕树无枝月正高,邺城新泪溅云袍。几年始得逢秋 闰,两度填河莫告劳。

闰三月           刘威

[编辑]

三年皆一闰,此闰胜常时。莫怪花开晚,都缘春尽迟。 节分炎气近,律应惠风移。梦得成蝴蝶,芳菲幸不遗。

闰春            方干

[编辑]

羃羃复苍苍,微和傍早阳。前春寒已尽,待闰日犹长。 柳变虽因雨,花迟岂为霜。自兹延圣历,谁不驻年光。

闰八月           黄滔

[编辑]

无人不爱今年闰,月看中秋两度圆。唯恐雨师风伯 意,至时还夺“上楼天。”

闰月定四时        杜周士

[编辑]

得闰因贞岁,吾君敬授时。体元承夏道,推历法尧咨。 直取归馀改,非如再失欺。葭灰初变律,斗柄正当离。 寒暑功前定,春秋气可推。更怜幽谷羽,鸣跃尚须期。

闰月定四时         乐伸

[编辑]

圣代承尧历,恒将闰正时。六旬馀可借,四序应如期。 分至宁愆素,盈虚信不欺。斗杓重指甲,灰琯再推离。 羲氏兼和氏,行之又则之。愿言符大化,永永作元龟。

闰月定四时         徐至

[编辑]

积数归成闰,羲和职旧司。分铢标斗建,盈缩正人时节候潜相应,星辰自合期。寸阴宁越度,长历信无欺。 定向铜壶辨,还从玉律推。高明终不谬,委鉴本无私。

闰十二月望日立春禁中作  宋宋郊

[编辑]

闰历先春破腊寒,彩花金胜宠千官。冰从太液池边 动,柳向灵和殿里看。瑞气因风生禁仗,暖晖依日上 仙盘。须知圣运随生殖,万国年年共此欢。

闰正月十一日吕殿丞寄新茶  曾巩

[编辑]

偏得朝阳借力催,千金一銙过溪来。曾坑贡后春犹 早,海上先尝第一杯。

闰十二月自城东汎舟迁居城西安福寺舟中

[编辑]

《微雪           》·《王庭珪》

朔风吹雪江上来,急桨迎风荡不开。渡口云藏伏波 庙,山腰雾失楚妃台。移居自作《汎舟乐》,抱瓮还如载 酒回。岁晚浮家寄何处,两溪春水绿如醅。

丙戌闰七月九日登姑苏台避暑

[编辑]

范成大

“始贺火流西,还嗟斗斜闰。馀暑犹强颜,新凉颇难进。 燥刚渴欲坼,焦卷秃如烬。炎官扶日毂,辉赫不停运。 登临有高台,勇往得三俊。仍将王郎子,飞步凌劫仞。” 风从噫气来,云作坏山阵。乡如垂头鱼,忽已蛰虫振。 空明晚愈清,更要孤月印。书生乃易与,俛仰更喜愠。 凭阑天为高,举酒山欲近。奇书铁钩锁,丽句锦窠晕。 兹游我辈独,难挽软红轫。君看笼中鸟,宁识“咸池韵。”

闰二月二十日游西湖     陆游

[编辑]

西湖二月游人稠,鲜车快马巷无留。梨园乐工教坊 优,丝竹悲激杂清讴。追逐上下暮始休,外虽狂酲乐 则不。岂如吾曹淡相求,酒肴取具非预谋。青梅苦笋 助献酬,意象简朴足镇浮。尚惭一官自拘囚,未免匹 马从两驺。南山老翁亦出游,百钱自挂竹杖头。

闰六月立秋后暮热追凉郡圃 杨万里

[编辑]

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夕阳幸自西山 外,一抹斜红不肯无。

闰九            严粲

[编辑]

前月登高去,犹嫌菊未黄。“秋风不相负,特地再重阳。”

闰月          元吴景奎

[编辑]

若华煌煌萦日驭,气朔盈虚积馀数。低鬟敛黛拜孀 娥,孤负团圆十三度。生物趋功得岁长,山中独厄《黄 杨树》。

闰十一月朔日山路见梅    郭钰

[编辑]

蓓蕾微传春信真,几回梦想玉精神。不知月落参横 处,犹有孤眠惆怅人。

鹧鸪天闰中秋    宋向子𬤇

[编辑]

明月光中与客期。一年秋半两圆时。姮娥得意为长 计,织女欢盟可恨迟。 瞻玉兔,倒琼彝。追怀往事记 新词。浩歌且入沧浪去,醉里归来冷不知。

玉楼春中秋闰月     侯寘

[编辑]

今秋仲月逢馀闰。月姊重来风露静。未劳玉斧整蟾 宫,又见冰轮浮桂影。 寻常经岁暌佳景。阅月那知 还赏咏。庾楼江阔碧天高,遥想飞觞清夜永。

喜迁莺闰元宵     吴礼之

[编辑]

银蟾光彩。喜稔岁闰正,元宵还再。乐事难并,佳时罕 遇,依旧试灯何碍。花市又移星汉,莲炬重芳人海。尽 勾引,遍嬉游宝马,香车喧隘。 晴快。天意教、人月更 圆,偿足风流债。媚柳烟浓,夭桃红小,景物迥然堪爱。 巷陌笑声不断,襟袖馀香仍在。待归也,便相期明日, 踏青挑菜。

鹧鸪天闰中秋     吴文英

[编辑]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 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 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声声慢闰重九饮郭园   前人

[编辑]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露柳霜莲,十分 点缀残秋。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度墙头。愁送远, 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寡,掩庭花、长 是惊落秦讴。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输他翠涟拍 甃,瞰新妆、终日凝眸。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风入松闰元宵      张炎

[编辑]

向人圆月转分明。箫鼓又逢迎。风吹不老蛾儿闹,绕 玉梅、犹恋香心。报道依然放夜,何妨款曲行春。 锦 灯重见丽繁星。水影动梨云。今朝准拟花前醉,奈今 宵、别是光阴。帘底听人笑语,莫教迟了梅青。

天净沙闰月      元孟昉

[编辑]

七十二候环催。葭灰玉琯重飞。莫道光阴似水,羲和 迂辔,金鞭懒著龙媒

闰月部选句

[编辑]

唐元稹诗:“辨时长有素,数闰或馀青。”岁闰觉春长。 斗柄未回犹带闰,江痕潜上已生春。

白居易诗:“夏闰秋候早,七月风骚骚。”自中风来三 历闰,从悬车后几逢春。

李商隐诗:“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 陆龟蒙诗:“月方行到闰,霜始近来浓。”

《喻坦之》诗:“春兼三月闰,人拟半年游。”

宋司马光诗:“尔来凡六闰,转毂飞炎凉。”

苏轼诗:“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范成大诗:“幽怀青松独,直道黄杨闰。”

明高启诗:“天边暝为秋阴早,江上寒因岁闰迟。”今 年不是逢馀闰,已过春光半月程。

《李梦阳》诗:“春色闰冬后,元宵惊蛰边。”

闰月部纪事

[编辑]

《礼记·玉藻》:“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中。”陈注郑氏曰:“天 子庙及路寝,皆如明堂制。明堂在国之阳,每月就其 时之堂而听朔焉。卒事,反宿路寝。闰月,非常月也。听 其朔于明堂门中,还处路寝门终月。”

《周礼》:春官大史:“闰月,诏王居门终月。”订义胡伸曰:“周天 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天度之一,故岁则 周天;月小馀之一,故复减六。积三岁未周之度,与所 减之日,乃置闰。”郑锷曰:“治历明时,非置闰则四时无 自而能定,闰虽可以定四时,然斗指两辰之间,天无 是月也。大史则诏王居门何邪?以《月令》考之,王者之 位,春则青阳之左右个,夏则明堂之左”右个,秋则总 章之左右个,冬则元室之左右个。闰月,非常月也。《大 史》诏王居路寝之门,其意以为,门者往来不穷之地, 闰乃天道所由以变通也。王者终月听政于此,示变 通之意也。李嘉会曰:“十二月,天子各有所居者。”《月令》 之说。《月令》,吕不韦集诸儒而作,三代无明文。今曰诏 者,得非闰月不常?大史诏王居门以应之,以顺上天 裁成制度之义。其馀则有常居,不在所诏矣。王氏《详 说》曰:“《明堂位》曰‘大庙,天子明堂’”,其说出此。故黄氏亦 云:“明堂有四门,路寝亦有四门。闰月居门者,听朔于 明堂中,还处路寝门中终月。”以闰非常月,故无常月, 故无常居之处。案《玉藻》曰:“闰月则阖门左扉,立于其 中。”言立云者,是谓听闰月之朔于明堂门中。此云居 门,终月。言“居”云者,是谓听朔而退居于路寝门中。若 夫非闰之月,则听朔于路门之外,而寝于燕寝矣。杨 谨仲曰:“《孟子》曰:‘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是天子听政之 堂,故有四门八窗、七十二牖,取其明也,非独以祀上 帝而已。”令郑以此居门为路寝之门,《疏》复以为:“‘明堂、 路寝、宗庙,皆有五室,十二堂、四门,而曰十二月听朔 于十二堂’,以为听朔,疑其为宗庙。此既言居门终月, 非特听朔可知。况天子班朔于诸侯,藏之祖庙,至朔 告庙而受行之,此诸侯事也。今以天子居十二堂为 听朔,可乎?”又曰:“若在明堂,告事之时,立行祭礼,无居 坐之处。以为明堂无居坐之”处,疑其为路寝。此既言 居中门,与《月令》“居青阳大庙”,“居青阳左右个”通。闰月 不居大庙及左右个,乃明中门,则居明堂矣。惟于宗 祀明堂无居坐之处,若平时听政,焉得无居坐之义? 《史记秦始皇本纪》:“宣公居阳宫,初志闰月。”

《吕后本纪》:“代王后九月晦日己酉至长安,舍代邸。” 文颖曰:“即闰九月也。时律历废,不知闰谓之后九月 也。以十月为岁首,至九月则岁终,后九月则闰月。” 《汉书昭帝本纪》:“始元元年九月闰月,遣故廷尉王平 等五人,持节行郡国,举贤良,问民所疾苦冤失职者。” 汉旧仪,原庙一岁十二祠,有闰加一祠,皆用太牢。 《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十年夏四月闰月甲午,南巡 狩,幸”南阳,祠章陵。

《安帝本纪》:永初二年“七月闰月癸未,蜀郡徼外羌举 土内属。”

《顺帝本纪》:阳嘉元年“十二月闰月丁亥,令诸以诏除 为郎年四十以上,课试如孝廉科者,得参廉选,岁举 一人。”

《晋书武帝本纪》:太康三年“闰四月癸丑,白龙二见于 济南。”

《宋书符瑞志》:“元嘉二十二年闰五月丙午,白雀见华 林园,员外散骑侍郎长沙王瑾获以献。”

孝武帝孝建三年闰二月乙丑,白兔见平原,获以献。 大明五年闰九月,木连理生边城,豫州刺史垣护之 以闻。

《明帝本纪》:泰始三年“闰正月庚午,大雨雪,遣使巡行 赈赐。”

《南史齐文惠太子传》:穆妃薨,其年九月有闰,小祥疑 应计闰。王俭议以为“三百六旬,尚书明义,文公纳币《春秋》致讥。故先儒期丧岁数没闰,大功以下,月数数 闰。所以吴商云:‘舍闰以正期’。允协情理,没闰之理,固 在言先。”

《梁武帝本纪》:“天监十二年春正月辛巳,新作太极殿, 改为十三间,以从闰数。”

《玉海》:“梁武帝命陶弘景造神剑十三,以象闰月。” 《陈书。宣帝本纪》,“太建七年闰九月,甘露频降乐游园 苑。丁未,舆驾幸乐游苑采甘露,宴群臣。诏于苑龙舟 山立甘露亭。”

《魏书世宗本纪》:“世宗宣武皇帝,讳恪,高祖孝文皇帝 第二子,母曰高夫人。初梦为日所逐,避于床下,日化 为龙,绕己数匝,寤而惊悸,既而有娠。太和七年闰四 月,生帝于平城宫。”

《高祖本纪》:太和十有二年“九月闰月甲子,帝观筑圜 丘于南郊。”

《灵征志》:“太和十五年闰月,济州献三足乌。”

《世宗本纪》:延昌二年“闰二月辛丑,以苑牧之地赐代 迁民无田者。”

《隋书文帝本纪》:开皇九年“夏四月闰月丁丑,颁木鱼 符于总管、刺史,雌一雄一。”

《通鉴》:武德二年闰二月甲辰,上考第,群臣以李纲、孙 伏伽为第一,因置酒高会,谓裴寂等曰:“李纲差进尽 忠款,孙伏伽可谓诚直。朕视卿如爱子,卿当视朕如 慈父。”因命舍君臣之敬,极欢而罢。

《唐会要》:“武德七年闰四月十三日,长安古城盐渠水 中生盐,色红白而味甘,状如方印。”

《通鉴》:贞观元年三月闰月壬申,上谓太子少师萧瑀 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 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 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曏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 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 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实录》:“贞观六年闰八月乙卯,宴近臣于丹宵殿楼,赐 钱帛。”

《通鉴》:贞观六年秋八月闰月戊辰,秘枢少监虞世南 上《圣德论》,上赐手诏称:“卿论太高,朕何敢拟上古,但 比近世差胜耳。然卿适睹其始,未知其终,若朕能慎 终如始,则此论可传;如或不然,恐徒使后世笑卿也。” 《册府元龟》:贞观六年闰八月己巳,至庆善宫,宴三品 以上于渭滨,赋五言诗。

《唐会要》:贞观二十年闰三月四日,诏:“宜令修纂所更 撰《晋书》,铨次旧闻,裁成义类,如修《五代史》故事。”于是 司空房元龄、中书令褚遂良、太子左庶子许敬宗掌 其事,以臧荣绪《晋书》为本,为十纪、十志、七十列传,三 十载,记其太宗所著宣、武二帝及陆机、王羲之四论, 称制旨焉。

《唐书高宗本纪》:“显庆四年闰十月辛巳,赐民八十以 上毡衾粟帛。”

《历志》:“永昌元年十一月改元载初用周正,以十二月 为腊月,建寅月为一月。神功二年,司历以腊为闰。而 前岁之晦月见东方。太后诏以正月为闰十月。是岁 甲子南至,改元圣历。”

《唐会要》:“开元二年闰二月,祀龙池。”

开元十二年闰十二月,百官上表请封岳,手诏不从。 于是侍中源乾曜、中书令张说上言曰:“自古受命居 大宝者,必登崇高丘,行封禅之礼。高宗因文武之业, 盛岱亭之礼。《方策》所记,虞夏同风。陛下即位十有四 载,创九庙,礼二郊,睦九族,友兄弟,天平地成,人和岁 稔,可以拜于神明矣。”从之。

《通鉴》:开元二十九年,上梦元元皇帝告云:“吾有像在 京城西南百馀里,汝遣人求之,吾当与汝兴庆宫相 见。”上遣使求得之于盩厔楼观山间。夏闰四月,迎置 兴庆宫。

《旧唐书元宗本纪》:“天宝八载闰六月丁卯,上御含元 殿受册,大赦。”

《春明退朝录》:上元三年闰三月戊子敕:“制敕施行,既 为永式,比用白纸,多有虫蠹。自今已后,尚书省颁下 诸司及州下县,宜并用黄纸。”

《通鉴》:“大历十四年闰五月丙戌,诏曰:‘泽州刺史李’”请帮助识别此字。 上《庆云图》:“朕以时和年丰为嘉祥,以进贤显忠为良 瑞,如卿云灵芝,珍禽奇兽,怪草异木,何益于人!布告 天下,自今有此,无得上献。”先是,诸国屡献驯象,凡四 十有二。上曰:“象费豢养而违物性,将安用之!”命纵于 荆山之阳。又罢梨园使及乐工三百馀人,所留者悉 隶太常。

《唐书德宗本纪》:“大历十四年闰五月戊寅,罢山南贡 枇杷、江南甘橘非供宗庙者。癸未,罢剑南贡生春酒。 丙戌,罢献祥瑞贡器,以金银饰者还之。”

《旧唐书德宗本纪》:贞元十一年闰八月己丑,国子司 业裴澄表上《乘舆月令》十二卷《通鉴》:元和四年闰三月,魏徵元孙稠贫甚,以故第质 钱于人,平卢节度使李师道请以私财赎之。上命白 居易草诏。居易奏言:“事关激劝,宜出朝廷。师道何人, 敢掠斯美!望敕有司以官钱赎还后嗣。”上从之,出内 库钱二千缗赎赐魏稠,仍禁质卖。

元和四年三月,上以久旱,欲降德音。翰林学士李绛、 白居易上言,以为:“欲令实惠及人,无如减其租税。”又 言:“宫人驱使之馀,其数犹广,事宜省费,物贵徇情。”又 请“禁诸道横敛,以充进奉。”又言:“岭南、黔中、福建风俗, 多掠良人卖为奴婢,乞严禁止。”闰月己酉,制降天下 系囚,蠲税租,出宫人,绝进奉,禁掠卖,皆如二人之请。 己未,雨,绛表贺。

《唐会要》:“长庆二年闰十月甲寅,诏江淮水旱,以常平、 义仓出粜,以惠贫民。”

《旧唐书敬宗本纪》:“太和二年闰三月丙戌朔,内出水 车样,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缘郑、白渠百姓,以溉水 田。”

《唐会要》:宣宗大中元年,屯田奏:“应内外官请职田时 月,已准令式为定。然每遇闰月交替者,即牒诉纷纭, 令式之中,又不该说。公田给用,须用准程。今后望请 如交替者有闰,即以十五日为定式,十五日已前上 者入后人,已后上者入前人。”从之。

《旧唐书僖宗本纪》:“光启元年闰三月,镇冀节度使王 镕献耕牛千头,农具九千,兵仗十万。”

《唐六典》:“凡丁岁役二旬,有闰之年加二日。”

《唐会要》:“西蕃诸国通唐使处,悉置铜鱼,雌雄相合各 十二只,皆铭其国名。如贡使正月来赍第一鱼,馀月 推此,闰月则赍本月校其雌雄,合乃依常礼待之,差 缪则推案闻奏。”

《北梦琐言》:伪蜀后主王衍以唐袭宅,建上清宫于老 君尊像殿中,列唐朝十八帝真,乃备法驾谒之,识者 以为拜唐乃归命之先兆也。先是司天监胡秀林进 历,移闰在丙戌年正月。有向隐者亦进历,用宣明法, 闰乙酉年十二月。既有异同,彼此纷诉,仍于界上取 唐国历日,近臣曰:“宜用唐国闰月也。”因更改闰十二 月,街衢卖历者云“只有一月也。”其年十二月二十八 日国灭。胡秀林是唐朝司天少监,仕蜀别造《永昌正 象历》,推步之妙,天下一人。然移闰之事,不爽历议,常 人不可轻知之。

《宋史乐志》:中书省言:“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若 以左旋取之,如十月以应钟为宫,则南吕为商,林钟 为角,仲吕为闰征、姑洗为征、太簇为羽,黄钟为闰宫。 若以右旋,七均之法,如十月以应钟为宫,则当用大 吕为商、夹钟为角、仲吕为闰征、蕤宾为征、夷则为羽、 无射为闰宫。明堂颁朔,用左旋取之,非是。欲以本月 律为宫,右旋,取七均之法。”从之,仍改正。诏书行下。自 是而后,乐律岁月右旋。

闰月,御明堂,阖左扉,乐以其月之律。

《玉海》:太平兴国二年闰七月丁巳,有司言“八月一日 入阁,旧仪,军校等不入殿庭起居,文武官至位,踧踖 疾趋入沙墀,再拜鞠躬,不呼万岁。望如冬正朝贺例, 军校陪位拜舞,礼毕,先退,门外序立,文武官舞蹈如 中书门下班。”从之。

太平兴国二年闰七月二十八日,有司上诸州所贡 《闰年图》。故事,三年令天下贡地图与版籍皆上尚书 省。国初以闰为限,所以周知地理之险易,户口之众 寡。淳化四年,令诸州所上《闰年图》,至今再闰一造。咸 平四年,职方员外郎、秘阁校理吴淑言:“诸路所纳《闰 年图》,当在职方近者,并纳仪鸶司。伏以山川险要,皆” 王室秘奥,国家急务。《周礼》职方氏“掌天下图籍,又诏 土训以夹王车。汉祖入关中,萧何收秦图籍,由是周 知天下险要。请今闰所纳图,并上职方。又州郡地理, 犬牙相入,向者独画一州地形,何以傅合他郡?请令 诸路转运使从今闰各画本路诸州图一面上之。每 十年各纳本路图一,亦上职方。所冀天下险要,不窥 牖而可知;九州广轮,如指掌而斯在。”从之。

太平兴国五年闰三月丁卯,赐新及第举人宴于迎 春苑。

太平兴国七年闰十二月庚戌,诏“诸道州、府推择一 人,练地土之宜,明种植之法,补为农师,令相视田亩 沃瘠、五谷所宜。”

雍熙二年闰九月己亥,坊州献一角兽,左右皆曰:“麟 也。”上谓宰相曰:“时和年丰,兆民安泰,此为上瑞。鸟兽 草木,夫何足云!不必宣示中外。”

端拱元年闰五月丙申,赐高年百二十人爵为公士。 淳化二年闰二月戊寅,秘书监李至进《新校御书》三 百八十卷,上从容谓之曰:“人之嗜好不可不谨。人君 当澹然无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则奸佞无自入焉。 朕他无所欲,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 善者改之。”至拜舞称贺。

咸平二年闰二月三日,知扬州魏羽上唐李邕雩祀五龙祈雨之法。丁亥,攽诸路,令长吏精洁行之。 《宋史五行志》:“咸平二年闰二月,宣、池、歙、杭、越、睦、衢、婺 诸州箭竹生米如稻。”

景德四年闰五月四日,中书门下言:“考试应制科陈 绛等文论,陈绛、夏竦、史良三人,词理稍优,可预召试。” 上谓辅臣曰:“比设此科,欲求才识。若但考文艺,则积 学者方能中选。苟有济时之才,安得而知朕以为《六 经》之旨,圣人用心,固与子史异矣。今策问宜有经义, 参之时务。”王旦曰:“文风丕变,由陛下道化。”因命两制 各上策问而择用之。

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壬子,翰林天文邢中和言:“正 旦至二月终,日珥赤黄者十七,青赤者九,冠气八,承 气六,戴气五,日有黄色二、五色云见一,背气三。占曰: ‘国家有大庆之兆。愿进贤恤刑,治兵经武。其间背气, 宜谨边防’。”上嘉之。

《长编》:“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甲寅,冬官正韩显符造 铜浑仪成,并上所著经十卷。其制则本唐李淳风及 一行之遗法云。”

《玉海》:“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龟兹贡马、玉鞍勒。 大中祥符三年闰二月二十七日丁丑,召辅臣至宣 圣殿朝拜太宗圣容,帝作《赏景观花诗》以赐,从官即 席赋诗。又御水心殿垂钓,遂宴金华殿。小苑花皆太 宗命中黄门所植,滋茂异常,辅臣所未至也。”

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丙子,出玉宸殿新稻赐辅臣。 上曰:“禁中种稻,暇日临观刈获,见其劳力,愈知耕农 可念也。”并以圣制七言诗示之。丁丑,作《舒州瑞石符 应》七言诗,谒谢启圣院太宗神御殿。

《山堂考索》:“宋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以圣祖降诏,诣 太庙行告谢之礼,命置五使如郊礼。”

《宋史五行志》:“大中祥符八年闰六月,眉山县民杨文 继、邛州李义田禾,并一茎九穗。”

《玉海》:大中祥符八年闰六月庚寅,作七言诗赐童子 蔡伯俙。伯俙四岁,诵诗百馀篇,上召禁中,命为正字。 天禧三年闰四月丁未,醴泉出京师拱圣营。上谓辅 臣曰:“营卒初睹龟,建真武祠,今泉出其侧,有疾者饮 之多愈。”甲寅,命王钦若建观,名祥源。庚戌,幸玉津园 观刈麦。

天圣七年,夏竦执政,请复制举,广置科目,以收遗才。 上从之。闰二月二十三日壬子,上御延和殿,谓宰臣 曰:“近夏竦奏,自古得贤则治,失贤则乱。汉、唐之间多 选贤良文学之士,以条时政得失。朕亦欲天下英豪 皆登于朝,宜广科目,以收贤才。”于是置贤良方正直 言极谏科。博达坟典明于教化、才识兼茂明于体用 “科,详明吏理可使从政科,识洞韬略运筹决胜科,军 谋弘远才任边寄科,应内外朝官不带台省馆阁职 事、不犯赃罪及私罪轻者,许少卿监以上奏举,或于 逐处及阁门进策论十卷,每卷五道,下两制看详,词 理优长者召赴秘阁,试论六首,合格试制策一道。”又 置书判拔萃科,应选人除流外人,如“实有才业者,不 犯赃罪及私罪情理轻者,并于逐处及南曹投状。乞 应先录判词三十首为三卷,于流内铨或附逓投纳。 本铨差官看详,词理优长者召试,判十道,共限二千 字以上,合格即就御试。又置高蹈丘园、沉沦草泽、茂 才异等,通为十科,并许白衣举人非工商杂类、本路 转运司长吏奏举,或于本贯投状乞应仍授《策论》十 卷五十道,差官看详,委有文行可称,封送礼部选择 召试。”

《宋会要》:庆历二年闰九月,天章侍讲王洙言:“国子监 每科诏下品官子弟试艺,给牒充广文、太学、律学三 馆生或至千馀人,即随秋赋。既而生徒散归,讲官倚 席,但为游士寄应之所,殊无国子肄习之法。国子监 详定,请听学五百日,方许取解释奠陪位。又,国学惟 七品以上子孙试补,八品以下至庶人子不与,致容 伪妄。宜仿唐制立四门学,示国家育才之广。”诏可。 《宋史·律历志》。皇祐圭表,小寒测景,长一丈二尺四寸。 二年庚寅闰十一月十五日戊辰,云霠不测。

《乐志》:“皇祐二年闰十一月,中书门下集两制太常官, 置局于秘阁,详定大乐。”

《五行志》:“皇祐三年闰六月,资州麦秀两岐。”

《天文志》:嘉祐四年正月朔,日食。日官杨维德等欲移 闰以避,仁宗曰:“闰以正天时,授民事。”不许。

郑樵《金石略》:治平元年闰五月二日,耀州所献“受命 宝、玉简,赴都堂参验,命宰臣书玉简,以‘天授传国受 命之宝’为文,盖汉、魏间物也。”

《玉海》:治平元年闰五月辛未,诏“御史台、阁门旧十日 具文武细书班簿以进,自今大书为册,月上之。”又诏 枢密院季一进者,亦令为册。

《宋史河渠志》:“熙宁二年闰十一月,诏以府界道路积 水,妨民输纳,命都水监差官沟畎。”

《玉海》:元祐元年闰二月十九日丁未,诏曰:“汉家致孝, 有朝夕供御之廷;唐室承颜,严岁时庆贺之礼。逮于列圣,咸有旧章。建太皇太后宫曰崇庆,殿曰崇庆寿 康,皇太后宫曰隆佑,殿曰隆佑慈徽。”

《宋史河渠志》:“绍圣四年闰二月,杨琰乞依元丰例,减 放洛水入京西界太白龙坑及三十六陂充水匮,以 助汴河行运。”诏贾种民同琰相度合占顷亩及所用 功力以闻。

《礼志》:政和六年正月七日御笔:“今岁闰馀候晚,犹未 春和,晷短气寒,于宴集无舒缓之乐。景灵宫朝献,移 十四日东宫。十五日西宫毕,诣上清储祥宫烧香。十 六日诣醴泉观等处烧香。上元节移于闰正月十四 日为始。”

《河渠志》:“政和六年闰正月,知杭州李偃言,汤村、岩门、 白石等处,并钱塘江通大海,日受两潮,渐致侵啮,乞 依六和寺岸,用石砌叠。”乃命刘既济修治。

《玉海》:政和六年闰正月十二日,大晟府言:“神宗命儒 臣肇造玉磬,藏之乐府,久不施用。宜略加磨砻,俾与 律令并造金钟,专用于明堂,以荐在天之神。”从之。 绍兴五年闰二月二十三日丙寅,殿中侍御史张绚 言:“陛下复开经筵,宜仿仁宗时读《三朝宝训》,命侍读 之臣如李淑所请进读。”帝命讲筵录进读之。又上曰: “朕昨日见毛刚中所进《鉴古图》,乃仁宗即位之初,采 古人行事之迹,绘而成图,便于省阅,因以为鉴。” 绍兴十年闰六月丙子,诏三衙管军及观察使已上, 举智勇猛略、才堪将帅者二人。

绍兴十三年闰四月,礼官请玉辂并建旗常,四辂,各 建所载之旗。政和中,玉辂以太常大旗建于左右,而 去闟、戟。今玉辂左建太常,绣日月星辰;右建龙旗,绣 交龙,皆用青罗表里文绣。

绍兴十五年闰十一月,博士王之望请“《群经义疏》未 有版者,令临安府雕造。”

绍兴十八年闰八月二十三日,改熟药所为“太平惠 民局。”

《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二十六年“闰十月丙午,罢廉州 贡珠,纵蜑丁自便。”

《玉海》:绍兴二十六年间十月十八日,诏:“克敌弓射远 彻札,非弩可比,降样令建康都统王权军制造,以习 射。克敌弓斗力雄劲,可洞犀象,贯七札。”二十七日,御 书玉牒殿及殿门祖宗属籍堂榜。

乾道元年闰正月,御制《苏轼集赞》曰:“手抉云汉,斡造 化机。气高天下,乃克为之。猗嗟若人,冠冕百代。忠言 谠论,不顾身害。敬想高风,恨不同时。掩卷三叹,播以 声诗。”选德殿书赐苏峤。

乾道九年闰正月二十三日,敷文直学士胡铨言:“圣 训令臣进所解诸经,今先缮写《周易》《周礼》《礼记》《春秋》 四经解。”诏令投进。

范成大跋御书石湖下方:“淳熙八年三月庚戌,制书 擢臣居守金陵。闰月丁亥,朝行在所,庚寅,辞后殿。翌 日既望,诏赐清燕苑中,皇帝亲御翰墨,大书‘石湖’二 字以赐。天纵圣能,游艺超绝,典则高古,如伏羲画,体 势奇逸,如神禹碑。日光云章,垂耀缣素,环列改观,禁 籞动色。臣惊定喜极,不知抃蹈,谨奉觞上千万岁寿。” 奉宝书以出。越五日至于石湖藏焉。

《玉海》:嘉定元年闰四月二日,户部沈诜等条具估籍 田产,命有司掌之,岁收所入,贸金增充岁遗,名曰“安 边所。”以彦橚主管安边库。

《宋史律历志》:咸淳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至后为 闰。十一月既已颁历,浙西安抚使、准备差遣臧元震 言:“历法以章法为重,章法以章岁为重。盖历数起于 冬至,卦气起于中孚,十九年谓之一章。一章必置七 闰,必第七闰,在冬至之前,必章岁至朔同日。今算造 官以闰月在十一月三十日冬至之后,则此一章止” 有“六闰”,历法之差,莫甚于此。

《癸辛杂识》:“回回俗每岁无闰月,亦无大小,尽相承。以 每月岁首数三百六十日,则为一年。乙酉岁,以正月 十二日为岁首,大庆贺。”《回回》之历岁月,但以见月 为一月之首。每岁则以把斋满日为庆贺,谓之“开斋 节。”如把正月,则一并三年,皆把正月,次月则退把十 二月,又三年周而复始,凡三十六年则一周也,皆例 退。凡把斋月,但见新月则开斋。此非用古之礼,乃夷 俗也,何足尚哉?

《金史章宗本纪》:“承安二年闰月,出西横门观稼。” 《元史礼乐志》:至元二十二年“冬闰十有一月,太常卿 忽都于思奏大乐,见用石磬,声律不协。稽诸古典,磬 石莫善于泗滨。今泗在封疆之内,宜取其石以制磬。” 从之。选审听音律大乐正赵荣祖及识辨磬材石工 牛全诣泗州采之,得磬璞九十,制编磬二百三十。命 大乐令陈革等料简应律者百有五。

《续文献通考》:“元成宗元贞元年闰四月,兰州黄河清, 上下三百馀里,清凡三日。”

《元史英宗本纪》:“至治二年五月闰月戊戌,封诸葛忠

武侯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壬子,作紫檀殿
考证
《续文献通考》:“宣德五年冬闰十二月二十夜,含誉星

见于九斿,大如弹丸,色黄白,光耀有彗,群臣表贺。” 榜葛剌,本忻都州府西天东印度也,历有十二月,无 闰。

闰月部杂录

[编辑]

《书经舜典》:“三载考绩。”“三年一闰”,天道成,人亦可以 成功,故以三年考校其功之成否也。

《左传》:“晋人不得志于郑,以诸侯复伐之。十二月癸亥, 门其三门。闰月戊寅,济于阴阪。”以《长历》参校上下, 此年不得有闰月,戊寅是十二月二十日,疑“闰月”当 为“门五日”,“五”字上与“门”合为“闰”,则后学者自然转日 为月。晋攻郑,门门各五日,自癸亥至戊寅,凡十五日 也。

《春秋元命苞》:“三年一闰以起纪。”纪,法也。三年加以 一闰,以成岁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岐伯曰:‘行有分纪,周有道里,日 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 而成岁,积气馀而盈闰矣’。”

《史记历书》:“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 民是以能有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 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物”,事也,人皆顺事而享福也。

《汉书律历志》:“鲁历不正,以闰馀一之岁为蔀首。”当 以闰尽岁为蔀首。今失正未尽一岁,便以为蔀首也。 文公元年,距辛亥朔旦冬至,二十九岁,是岁闰馀十 三正。小雪。闰当在十一月后而在三月,故《传》曰:“非礼 也。”

《后汉书律历志》:“承圣帝之命,若昊天典历,象三辰以 授民事,立闰定时,以成岁功,羲、和其隆也。”

《朱浮传》,“五年再闰,天道乃备。天地之灵犹五载以成 其化,况人道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日行一度。一年十二月,除小月六日,即一岁三百五 十四日,是为每岁日行天馀一十一度四分度之一 不匝,一年馀十一日四分日之一,故三年即馀三十 三日四分日之三。闰月又小,是五年即得再闰。 《张纯传》:“三年一闰,天气小备。五年再闰,天气大备。故 三年一祫,五年一禘。”

《白虎通巡狩》篇:“所以五岁巡狩何?为太烦也,过五年 为太疏也。因天道时有所生,岁有所成,三岁一闰,天 道小备;五岁再闰,天道大备。故五岁一巡狩。”

《日月篇》:“月有闰馀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 一,岁十二月,日过十二度,故三年一闰,五年再闰,明 阴不足,阳有馀也。故谶曰:‘闰者阳之馀’。”

《说文》:馀分之月,五岁再闰。告朔之礼,天子居宗庙,闰 月居门中,从王在门中。《周礼》曰:“闰月,王居门中,终月 也。”

《独断》闰月者,所以补小月之减日,以正岁数,故“三年 一闰,五岁再闰。”

《宋书历志》:祖冲之改章法三百九十一年有一百四 十四闰。戴法兴议:“夫日有缓急,故斗有阔狭。古人制 章,立为中格,年积十九,常有七闰,晷或虚盈,此不可 革。冲之削闰坏章,倍减馀数,则一百三十九年二月, 于四分之料,顿少一日,七千四百二十九年,辄失一 闰。夫日少则先时,闰失则事悖。窃闻时以作事,事以 厚生”,以此乃“生人之大本,历数之所先。”愚恐非冲之 浅虑,妄可穿凿。

沈约《光宅寺刹下铭序》“大梁天监六年,岁次星纪,月 旅黄锺,闰十月二十三日戊寅仲冬之节也。乃树刹 元壤,表峻苍云,下洞渊泉,仰迫星汉。”

《齐民要术》:“凡田,欲早晚相杂,有闰之岁,节气近后,宜 晚田。”

《旧唐书礼仪志》明堂,“按书一年十二月并象闰,故高 一丈三尺。”

《历志》:“综中朔盈虚分累益、归馀之挂,每其月闰衰。” 凡归馀之挂五万六千七百六十以上,其岁有闰。因 考其闰衰,满挂限以上,其月及合置闰,或有进退,皆 以定朔《无中气》裁焉。

《唐书历志》:“前朔后朔,迭相推校,盈朒之课,据实为准, 损不侵朒,益不遇盈。定朔日名与次朔同者大,不同 者小,无中气者为闰月。”

《麟德历》有总法,《开元历》有通法,故积岁如月分之数, 而后闰馀皆尽。

《张齐贤传》,《穀梁氏》称:闰月天子不告朔,它月故告朔 矣。《左氏》言:鲁不告闰朔,为弃时政,则诸侯虽闰告朔 矣。《周太史》“颁朔于邦国。”《玉藻》:“闰月王居门。”是天子虽 闰,亦告朔《云南志》:和山花树高六七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 十二瓣,应十二月遇闰辄多一瓣,俗以为仙人遗种。 优昙花在安宁州西北十里曹溪寺右,状如莲,有十 二瓣,闰月则多一瓣。色白,气香,种来西域,亦婆罗花 类也。

《宋史律历志》:“观天地阴阳之体,以正位辨方,定时考 闰,莫近于圭表。”

《乐志匏部》有曰:“闰馀匏,八音之中,匏音废绝久矣。后 世以木代匏,乃更其制。下皆用匏,而并造十三簧者, 以象闰馀。十者,土之成数。三者,木之生数,木得土而 能生也。”

司马光集欧阳公作《正统论》,章民表作《明统论》以难 之。“先儒谓秦为闰者,以其居二代之间而非正统,如 闰居两月之间而非正月也。夫霸之为言伯也,齐桓、 晋文能帅诸侯以尊周室,故天子册命,使续方伯之 职,谓之伯主。”今章子以霸易闰,似未为得,恐不足遵 也。

《皇极经世》:“日以迟为进,月以疾为退。日月一会而加 半日、减半日,是以为闰馀也。日一大运而进六日,月 一大运而退六日,是以为闰差也。”

陈旸《乐书》:“琴徽,自古十有三,其一象闰,盖用螺蚌为 之。”

笙十三簧,象凤身。其簧十二,以应十二律;其一以象 闰也。

《埤雅》:“黄杨木性坚致,难长。俗云:岁长一寸,闰年倒长 一寸。”

《梦溪笔谈》:“开元大衍历法最为精密,历代用其朔法。 至熙宁中,考之历已,后失五十馀刻,而前世历官皆 不能知,《奉元历》乃移其闰朔。熙宁十年,天正元用午 时,新历改用子时,闰十二月改为闰正月。”

《国史纂异》云:“润州曾得玉磬十二以献,张率更叩其 一,曰:‘晋某岁所造也。是岁闰月,造磬者法月数当有 十三,宜于黄锺东九尺,掘必得焉’。”从之,果如其言。此 妄也。法月律为磬,当依节气,闰月自在其间。闰月无 中气,岂当月律?此懵然者为之也。叩其一,安知其是 晋某年所造?既沦陷在地中,岂暇复按方隅尺寸埋 之,此欺诞之甚也。

《正蒙》馀闰生于朔,不尽周天之气。

《物类相感志》:“梧桐树,闰月多生一叶。”

《尔雅翼》:“茈菰种水中,一茎收十二实,岁有闰则十三 实。”

《牡丹遇闰岁,花辄小》。

《朱子语类》:中气只在本月,若趱得中气在月尽,后月 便当置闰。

“周天之气”,谓二十四气也。月有大小,朔不得尽此气, 而一岁日子足矣,故置“闰。”

《容斋四笔》:“十五夜为半月,两半月为一月,三月为一 时,两时为一行,两行为一年,二年半为一双。此由闰, 故以闰月兼本月,此谓月双,非闰双也。以五年再闰 为闰双。”

沙随程氏《易解》:“七闰为一章,二十七章为一会,三会 为一统,三统为一元。”

《玉海》:天地之数,惟奇则无穷,置闰所以补奇数也。 《齐东野语推闰歌括》云:“欲知来岁闰,先算至之馀。更 看大小尽,决定不差殊。”谓如来岁合置闰,止以今年 冬至后馀日为率。且以今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冬至, 则本月尚馀八日,则来年之闰当在八月。或小尽则 止馀七日,则当闰七月。若冬至在上旬,则以望日为 断,十二日足,则复起一数焉。

《牡丹荣辱志》“花亨泰闰三月”

《学斋呫哔》:唐人作诗虽巧丽,然有浅陋可笑者。如李 贺《十二月》词,又有《闰月》一首,其中一句云:“天宫葭灰 剩飞。”是以闰通为十三个月也。不知葭灰之飞,每月 只是一次,而闰无中气,推置闰之年,只是十二个月, 二十四气节候,无十三个月气候之理。今官历自可 见葭琯岂有剩飞一月之理乎?

《游宦纪闻书》云:“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 时成岁。”是一岁三百六十有六日明甚。今以每岁十 二月计之,只三百六十日,又有小尽不与焉。世南尝 以此问学历者,所对皆未精切,其说当以今岁立春 数至来岁立春,恰三百六十有六日。世南始得其说, 未以为然,取百中经试加稽考,殊无差者,盖三百六 “旬有六日,言其凡也。其实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 度之一,日行一度,一岁一周天。”一岁云者,自今岁冬 至数至明年冬至,凡三百六十有五日奇三时,所奇 三时,即四分日之一也。若以十二月计之,不满三百 六十日者,月有小尽,又积其馀五度有奇,合之以置 闰。其所以有小尽有闰月者,以月行速二十七日有 奇,已周天进三十三度,与日合朔。合朔之际,即为一 月。凡一岁十二合朔,故曰“十二月。”若论期之一,当以 气周断,不当以十二月断也《文献通考》第五弦合乎五音,十二弦合乎十二律,而 十三弦其一,以象闰也。

《通考》:“按历法,月无中气为闰。凡闰月,节前作前月用, 节后作后月用。”

《纪历撮要》要知下年闰,且看冬至几日剩。

《真腊风土记》,大小尽与中国不同。闰岁,彼亦必置闰, 但只闰九月,殊不可晓。

《研北杂志》:“旧说闰年少蝉,验之果然。”

《性理大全》:“气则二十四气,自今年冬至至来年冬至 前一日计三百六十五日二百三十五分,是于三百 六十日外多五日二百三十五分者,为气盈。朔则十 二月朔自今年十一月初一至来年十一月初一前 一日计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是于三百六 十日内,少五日五百九十二分者,为朔虚。合气盈。朔 虚而闰生”者,一岁闰,积气朔之数,计十日八百二十 七分;三岁一闰,积气朔之数三个十日八百二十七 分,计三十二日六百单一分;五岁再闰,积气朔之数 五个十日八百二十七分,计五十四日二百七十五 分。

潜室陈氏曰:“古历十九年为一章,章有七闰。《人章》三 年闰九月,六年闰六月,九年闰三月,十一年闰十一 月,十四年闰八月,十七年闰四月,十九年闰十二月, 此据元首初章。若于后渐积馀分,大率三十二月则 置闰,不必同《初章》。”

《本草纲目》:“黄杨不花不实,四时不凋,其性难长。俗说 岁长一寸,遇闰则退,今试之,但闰年不长耳。”

《近峰闻略志》:藕生应月至,闰月益一节。东坡诗:“惟有 黄杨厄闰年。”

《日知录》:《左氏传》:文公元年:“于是闰三月,非礼也。”《襄公 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亥朔,日有食之,辰在申,司历过 也,再失闰矣。”《哀公十二年》,冬十二月螽,仲尼曰:“今火 犹西流,司历过也。”并是鲁历。春秋时各国之历亦自 有不同者,经特据鲁历书之耳。

《史记》“秦宣公享国十二年,初志闰月。” 此各国历法不同之一证。

成公十八年“春,王正月,晋杀其大夫胥童。”《传》在上年 闰月。上有十二月哀公十六年“春,王正月,己卯,卫世子蒯 聩自戚入于卫。卫侯辄来奔。”传在上年闰月。上有冬皆 鲁失闰之证。杜以为“从告”,非也。

《史记》周襄王二十六年闰三月,而《春秋》非之,则以鲁 历为周历,非也。平王东迁以后,周朔之不颁久矣,故 《汉书律历志》六历有《黄帝》《颛顼》、夏、殷、周及鲁历。其于 《左氏》之言失闰,皆谓鲁历,盖本刘歆之说。

《五行志》:“周衰,天子不班朔,鲁历不正,置闰不得其月,月大小不得其度。”

《通鉴》书闰月而不著其为何月,谓仿《春秋》之法,非也。 春秋时闰未有不在岁终者,自《太初历》行,每月皆可 置闰,若不著其为何月,或上月无事,则后之读者必 费于追寻矣。《新唐书》亦然,惟高宗显庆二年正月无 事,乃书曰“闰正月壬寅,如洛阳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