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第105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历象汇编 第一百五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
第一百五卷目录
晦朔弦望部汇考
书经〈武成 召诰〉
诗经〈小雅天保章 十月之交章〉
礼记〈月令 玉藻 祭义〉
周礼〈春官〉
尚书大传〈正朔〉
汉书〈律历志〉
大戴礼记〈夏小正〉
后汉书〈律历志〉
论衡〈是应篇〉
释名〈释天〉
说文〈月〉
参同契〈晦朔合符章〉
晋书〈律历志〉
宋书〈天文志〉
魏书〈律历志〉
隋书〈天文志〉
唐书〈历志〉
五代史〈司天考〉
宋史〈律历志〉
元史〈历志〉
性理会通〈象纬新编〉
观象玩占〈六子纳甲图 六子纳甲图说〉
三才图会〈盈虚纳甲〉
丹铅总录〈易卦纳甲〉
晦朔弦望部总论
性理会通〈天文〉
晦朔弦望部艺文一
朱草合朔赋 唐韦模当
晦朔弦望部艺文二〈诗〉
赋得三五明月满 陈江总
晦日汎舟应诏 北魏卢元明
晦日汎舟应诏 北齐魏收
月晦 唐太宗
正月晦日侍宴浐水应制赋得长字
宗楚客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宋之问
晦日宴游 杜审言
晦日置酒林亭 高正臣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崔知贤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彦昭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球
晦日宴高氏林亭 弓嗣初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瑾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王茂时
晦日宴高氏林亭 徐皓
晦日宴高氏林亭 长孙正隐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绍
晦日宴高氏林亭 郎馀令
晦日宴高氏林亭 陈嘉言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彦晖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峤
晦日重宴 前人
晦日宴高氏林亭 刘友贤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思钧
晦日重宴 前人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苏颋
晦日宴高氏林亭 陈子昂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 前人
晦日诏宴永穆公主亭子赋得流字
张说
晦日 前人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李乂
晦日浐水应制 沈佺期
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前人
晦日宴高文学林亭同用华字 张锡
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华字 解琬
晦日湖塘 孙逖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
韵 王维
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刘长卿
晦日处士叔园林燕集 韦应物
月晦忆去年与亲友曲水游䜩 前人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岑参 初月 杜甫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 王季友
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 李端
赋得九月尽 元稹
二月望日 徐凝
八月望夕雨 前人
八月九月望夕雨 前人
晦日送穷 姚合
二月晦日留别邺中友人 贾岛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前人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朱庆馀
十二月望日禁中作 宋宋郊
三月晦日 真桂芳
舟中杂书 元袁桷
浦阳旧有明月泉久而不应今乃疏导其源似
颇与弦望晦朔之间相为消长者遂作是诗
吴莱
七月望夜省中对月分韵 明赵宽
途中晦日 王廷相
晦日夜集 薛蕙
晦日非熊叔虞茂之同用雪字 曹学佺
九月望夜 释传慧
晦朔弦望部选句
岁功典第一百五卷
晦朔弦望部汇考
[编辑]《书经》
[编辑]武成
[编辑]惟一月壬辰,“旁死魄。”
〈蔡传〉一月,建寅之月,不曰正而曰“一”者,商建丑,以十二月为正朔,故曰一月也。壬辰,以《泰誓》戊午推之,当是一月二日,死魄,朔也。二日,故曰“旁死魄,
厥四月哉生明。”
〈蔡传〉“哉”,始也。始生明月三日也。
既生魄,
〈蔡传〉“生魄”,望后也。〈大全〉问:“生明生魄”如何?朱子曰:日为魂,月为魄,魄是暗处,魄死则明生,《书》所谓“哉生明”是也。老子所谓“载营魄”,载如人载车,车载人之载月,受日之光,魂加于魄,魄载魂也。明之生时,大尽则初二,小尽则初三,月受日之光常全,人望在下,却在侧边了,故见其盈亏不同。或云月形如饼,非也。《笔谈》云:“月形如弹丸,其受光如”粉涂一半。月去日近则光露一屑,渐远则光渐大。且如月在午,日在酉,则是近一远三谓之弦,至日月相望则去日十矣,故谓之望。日在西而月在东,人在下面得以望见其光之全。月之中有影者,盖天包地外地形小。日在地下则月在天中日甚大,从地四面光起,其影则地影也。地碍日之光,所谓山河地影是也。如星亦受日光,凡天地之光,皆是日光也。自十六日生魄之后,其光之远近,如箭之弦,谓之下弦。至晦则日与月相叠,月在日后,光尽体伏矣。 新安陈氏曰:“诸家多谓生魄望后也,而不察既字,以望与既望例之,则哉!”生魄十六日,既生魄十七日也。
召诰
[编辑]惟二月既望,
〈蔡传〉日月相望,谓之“望。”既望,十六日也。
《诗经》
[编辑]小雅天保章
[编辑]如月之《恒》。
〈朱注〉《恒》,弦也。月上弦而就盈。〈大全〉孔氏曰:“八日、九日,月体大率正半,昏而中,似弓之张而弦直,谓之上弦。”
十月之交章
[编辑]十月之交,朔日辛卯。
〈朱注〉“十月。”以夏正言之,建亥之月也。“交,日月交会”,谓晦朔之间也。历法,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左旋于地一昼一夜则其行一周而又过一度。日月皆右行于天,一昼一夜则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日一岁而一周天,月二十九日有奇而一周天,又逐及于日而与之会。方会则月光都尽而为“晦。”既会则月光复苏而为“朔。”朔后晦前各十五日。日月相对,则光正满而为“望。”〈大全〉安成刘氏曰:彭鲁叔曰:“月行与日对,相去百八十二度六十二分有奇,分天之中谓之望。望正十五日,其常也。或进在十四日,或退在十六日,其变也。望之无定日者,由合朔之日时有蚤暮也。然凡望时必各在其月朔后晦前之十五日也。”
《礼记》
[编辑]税于民轻重之法,贡职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 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
〈陈注〉刘氏曰:“合诸侯者,总命诸侯之国也。制犹敕也。百县,诸侯所统之县也。天子总命诸侯,各敕百县”,为来岁受朔日与税法贡数,各以道路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上之事,而不可有私也。言郊庙者,举其重也。
玉藻
[编辑]天子元端而听朔于南门之外。
〈陈注〉《听朔》者,听月朔之事也。“南门”,国门也。〈大全〉方氏曰:“听朔亦元冕者,敬朔事如祭故也。日月合于朔,阴阳交于南,故听朔于南门之外,即明堂是也。必曰门之外者,亦犹迎气之于郊欤。”
朔月大牢。
〈陈注〉《朔月》,月朔也。〈大全〉严陵方氏曰:“朔月大牢,则所以为丰俭之节,且重朔故也。”
《皮弁》以听朔于太庙。
〈陈注〉方氏曰:“天子听朔于南门,示受之于天;诸侯听朔于太庙,示受之于祖,原其所自也。”〈大全〉刘氏曰:“天子听朔于明堂,而颁其正朔于天下,诸侯受而藏诸太庙。每月之吉,则以饩羊告朔,祭于太庙,因而听其月朔之政,则服皮弁焉。”
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陈注〉常食二簋,月朔则四簋也。〈大全〉严陵方氏曰:“朔月《少牢》,固以降天子,亦以无故不杀牛故也。俎以荐鱼肉,则天产也,故用阳数之奇。簋以盛黍稷,则地产也,故用阴数之偶。五俎四簋,则以朔月,故倍常也。”
朝服而朝,卒朔然后服之。
〈陈注〉听朔重于视朝。诸侯之朝服,元端素裳,而听朔则皮弁,故卒听朔之礼,然后服朝服而视朝也。
祭义
[编辑]君召牛,纳而视之,择其毛而卜之吉,然后养之。君皮 弁素积,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
《周礼》
[编辑]春官
[编辑]大史“颁告朔于邦国。”
〈订义〉郑康成曰:“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 王昭禹曰:“《玉藻》曰:‘诸侯皮弁,听朔于太庙,吉月必朝服而朝’。则古人重朔如此。文公四不视朔,子贡所以欲去告朔之饩羊。”
贾氏曰:此及《论语》称“告朔” ,《玉藻》谓之“听朔” ,《春秋》。
《传》谓之“视朔。” 视者,君入庙视之。告者,使有司读祝以言之。听者,听治一月政令所从言之异耳。
《尚书大传》
[编辑]正朔
[编辑]夏以十三月为正,平旦为朔。殷以十二月为正,鸡鸣 为朔。周以十一月为正,夜半为朔。
《汉书》
[编辑]律历志
[编辑]朔望之会一百三十五。参天数二十五,两地数三十, 得朔望之会。
推正月朔,以月法乘积月,盈日法得一,名曰“积日”;不 盈者名曰“小馀。”小馀三十八以上,其月大。积日盈六 十,除之,不盈者名曰“大馀。”数从统首日起,算外,则朔 日也。求其次月,加大馀二十九,小馀四十三。小馀盈 日法得一,从大馀。数除如法。求弦,加大馀七,小馀三 十一。求望,倍弦。
《大戴礼记》
[编辑]夏小正
[编辑]《匽》之兴,五日望乃伏。其不言生而称“兴”,何也?不知其 生之时故曰“兴”,以其兴也,故言之兴。五日,翕也。望也 者,月之望也;而伏云者,不知其死也,故谓之伏。五日 也者,十五日也。翕也者,合也;伏也者,入而不见也。
《后汉书》
[编辑]律历志
[编辑]日月相推,日舒月速,当其同谓之“合朔。”舒先速后,近 一远三,谓之弦。相与为衡,分天之中谓之“望。”以速及 舒,光尽体伏谓之“晦。”
“日有九道,月有九行,九行出入,而交生焉。朔会望衡, 邻于所交,亏薄生焉。”月有晦朔,星有合见,月有弦望, 星有留逆,其归一也,步术生焉。
推天正朔日:置入蔀积月,以蔀日乘之,满蔀月得一, 名为积日,不满为小馀。积日以六十除去之,其馀为 大馀。以所入蔀名命之,算尽之外,则前年天正十一 月朔日也。小馀四百四十一以上,其月大。求后月朔, 加大馀二十九,小馀四百九十。小馀满蔀月得一,上 加大馀,命之如前。
推弦望日:因其月朔大小馀之数,皆加大馀七,小馀 三百五十九四分三,小馀满蔀月得一,加大馀,大馀命如法,得上弦。又加,得望次下弦,又复月朔。其弦望 小馀二百六十以下,每以百刻乘之,满蔀月得一刻, 不满其数近节气夜漏之半者,以算上为日。
《论衡》
[编辑]是应篇
[编辑]古者蓂荚夹阶而生,月朔日一荚生,至十五日而十 五荚。于十六日日一荚落,至月晦荚尽来月朔一荚 复生。
《释名》
[编辑]释天
[编辑]晦,灰也。火死为灰,月火尽似之也。朔,苏也,月死复苏 生也。弦,月半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张弓施 弦也。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在 东,月在西,遥相望也。
《说文》
[编辑]月
[编辑]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朒》。朔而月见东方,谓之“缩朒。” 朔,月一日始苏也。
《参同契》
[编辑]晦朔合符章
[编辑]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濛,牝牡相从。滋液润泽, 施化流通。天地神灵,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 始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萌。潜潭见象, 发散精光。昴毕之上,震出为征。阳气造端,初九潜龙。 阳以三立,阴以八通。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 和平有明。三五德就,干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 盛衰渐革,终还其初。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跃, 进退道危。艮主进止,不得逾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 九五飞龙,天位加喜。六五坤承,结括终始。韫养众子, 世为类母。上九亢龙,战德于野。用九翩翩,为道规矩。 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循环璇玑, 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可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晋书》
[编辑]律历志
[编辑]推朔置入纪年,外所求,以章月乘之,章岁而一,所得 为定积月,不尽为闰馀。闰馀十二以上岁有闰。以通 法乘定积月,为假积日,满日法为定积日,不尽为小 馀。以六旬去积日,为大馀。命以所入纪,算外,所求年 天正十一月朔日也。
推弦望,加大馀七,小馀五百五十七半。小馀如日法 从大馀,馀命如前,得上弦。又加,得望。又加,得下弦。又 加,得后月朔。其弦、望定小馀四百一以下,以百刻乘 之,满日法得一刻,不尽什之。求分,以课所近节气,夜 漏未尽,以算上为日。
《宋书》
[编辑]天文志
[编辑]月生三日,日入而月见西方,至十五日,日入而月见 东方。将晦,日未出乃见东方。
《魏书》
[编辑]律历志
[编辑]《推朔积日术》曰:“以通数乘积月,为朔积分,分满月法 为积日,不尽为小馀。六旬去积日,不尽为大馀。命以 纪,算外,则所求年天正十一月朔日。”
推上下弦望术曰:“加朔大馀七、小馀二万八千六百 八十、小分一,小分满四从小馀,小馀满日法从大馀 一,大馀满六十去之,即上弦日。又加得望,又加得下 弦,又加得后月朔。”
《隋书》
[编辑]天文志
[编辑]月者,阴之精也,其形圆,其质清,日光照之则见其明, 日光所不照则谓之魄。故月望之日,日月相望,人居 其间,尽睹其明,故形圆也。二弦之日,日照其侧,人观 其旁,故半明半魄也。晦朔之日,日照其表,人在其里, 故“不见也。”
《唐书》
[编辑]历志
[编辑]章月乘年,如章岁得一,为积月。以月法乘积月,如日 法得一,为朔积日;馀为小馀。日满六十去之,馀为大 馀。命甲子算外,得天正平朔。加大馀二十九、小馀六 千九百一,得次朔。加平朔大馀七、小馀四千九百七 十六、小分四之三,为上弦。又加,得望,又加,得下弦。
《五代史》
[编辑]司天考
[编辑]置气积,以朔率去之,不尽为闰馀。用减气积,为朔积。 统法而一,为日;盈周纪去之,命甲子算外,即天正常 朔日辰及分。杪以象策累加之,即各得弦望及次朔、 朔弦望定日。各以日躔、月离朓朒定数,朓减朒加朔 弦、望常分,为定日。定朔加时,日入后,则进一日;有交 见初,则不进;弦望加时,日未出,则退一日;日虽出,有 交,见初,亦如之。元日有交,则消息定之。定朔与后朔, 于同者大,不同者小,无中气者为闰朔望加时日度,各置日躔入历,以日躔、月离朓朒定 数朓减朒加之,为定朔加时入历。以历分乘其日损 益率,统法而一,损益其下盈缩数,为定数。置定朔历 分,通法约之,以定数盈加缩减之,各命以冬、夏至之 宿,算外,即得所求也。
《宋史》
[编辑]律历志
[编辑]求朔望常日月:置朔望日躔先后定数,进一位,倍之, 身外除之,以元法收为度分,先加后减朔望中日月, 为朔、望中常日月度分;用加冬至黄道之宿,命如前, 即得朔、望常日月所在每日加时黄道日度。以定朔、 望日所在相减,馀以距后日数除之,为平行分;二行 分相减,为合差;半之,加减平行分,为初行分;以距后 日数除合差,为日差;后少者,损;后多者,益。为每日行 分。累加朔、望日,即得所求。
《元史》
[编辑]历志
[编辑]日平行一度,月平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一昼夜 之间,先日十二度有奇,历二十九日五十三刻,复追 及日,与之同度,是为经朔。
《求弦望及次朔》:“置天正经朔日及分秒,以弦策累加 之,其日满纪法去之,各得弦、望及次朔日及分秒。”
《性理会通》
[编辑]象纬新编
[编辑]月之晦朔弦望,历于日之义也。月会日而明尽,故曰 “晦。”初离日而光苏,故曰“朔。”月日相去四分天之一,如 弓之张,故曰“弦。”月日相去四分天之二,相对故曰“望。”
《观象玩占》
[编辑]【六子纳甲图】
[编辑]&&图表=240171a:
六子纳甲图说
[编辑]今月初分,于庚见《震象》,八日丁上见《兑象》,十五日甲 上见《乾象》,十六日平旦,见《巽象》,二十三日旦丙上见 《艮象》,晦日见《离象》,朔日见《坎》象,皆于戊己中宫,此纳 音所由来也。
按此论“六子纳甲之由,取方月体盈亏,昏旦所见方向。”
《三才图会》
[编辑]盈虚纳甲
[编辑]坎,月体水之精,阳匿阴中,故光有盈亏。其行迟疾,借 日光。初三始生明,受一阳光,昏见庚上,象震,故《震》纳 庚。初八上弦,受二阳光,昏见丁上,象兑,故《兑》纳丁。十 五为望,日初入时,全受三阳光,昏见甲上,象乾,故《干》 纳甲。十六朝日初出,月在辛上,始死魄亏一阳光,象 巽,故《巽》纳辛。二十三日下弦,日初出,月在丙上,消二 阳光象艮,故“《艮》纳丙。”至晦日,月与日会于乙,全消三 阳,光尽象《坤》,故“《坤》纳乙。”
《丹铅总录》
[编辑]易卦纳甲
[编辑]纳甲之说,京房《易传》有之。魏伯阳《参同契》曰:“三日出 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干 体就,成满甲方东。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 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方丧其朋。节尽相 禅与,继体复生龙。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其疏云: “震象三日,月出于庚;《兑》象上弦,月见于下;乾象望日”, 月满于甲;《巽》象十六日,月亏于辛;《艮》象下弦,月消于 丙;《坤》象晦日,月没于乙。此指二八月昼夜均平之时。 若以历法言,则昼夜有长短。若昼短日没于申,则月 合于申,望于寅矣。若昼长日没于戌,则月合于戌,望 于辰矣。十二月之中,三日之月未必尽见庚,十五日 之月未必尽见甲。合朔有先后,则上下弦未必尽在 八日、二十三日望晦未必尽在十五、三十日也。又虞 翻《易传》曰:“日月悬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月出庚; 八日《兑》,象月见丁;十五日《干》象月盈甲壬;十六日旦, 巽象月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月消丙;三十日《坤》象月 灭乙癸。晦夕朔旦,则坎象水流戊;日中则离象火就 己。戊、己土位,而象见”于中,纳甲之说,虞氏比《参同契》 为备,而坎离戊己始有归著,故详记之
晦朔弦望部总论
[编辑]《性理会通》。
天文
[编辑]“月无盈阙”,人看得有盈阙。盖晦日,则月与日相叠了, 至初三方渐渐离开去,人在下面侧看见,则其光阙; 至望日,则月与日正相对,人在中间正看见,则其光 方圆。
“历家旧说,月朔则去日渐远,故魄死而明生;既望则 去日渐近,故魄生而明死;至晦而朔,则又远日而明 复生,所谓死而复育也。”此说误矣。若果如此,则未望 之前西近东远,而始死之明当在月东;既望之后东 近西远,而未死之明却在月西。安得未望载魄于西, 既望终魄于东,而愬日以为明乎?故惟近世沈括之 说,乃为得之。盖括之言曰:“月本无光,犹一银丸,日耀 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 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大抵如一弹丸,以粉涂 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也。”近岁王 普又补其说,月生明之夕,但见其一钩,至日月相望, 而人处其中,方得见其全明,必有神“人能凌倒景,傍 日月而往参其间,则虽弦晦之时,亦复见其全明,而 与望夕无异耳。”以此观之,则知月光常满,但自人所 立处视之,有偏有正,故见其光有盈有亏,非既死而 复生也。若顾兔在腹之间,则世俗《桂树》《蛙兔》之传,其 惑久矣。或者以为日月在天,如两镜相照,而地居其 中,四傍皆空,水也。故“月中微黑之处,乃镜中大地之 形,似而非真有是物也。”斯言有理,足破千古之疑矣。 或问弦望之义。曰:“上弦是月,盈及一半,如弓之上弦; 下弦是月,亏了一半,如弓之下弦。”又问:“是四分取半 否?”曰:“如二分二至,也是四分取半。”因说:“历家谓‘纾前 缩后,近一远三。以天之围言之,上弦与下弦时,日月 相看’”,皆四分天之一。
问:“‘月本无光,受日而有光’。蔡季通云:‘日在地中,月行 天上。所以光者,以日气从地四傍周围空处迸出,故 月受其光’。”曰:“若不如此,月何缘受得日光?方合朔时, 日在上,月在下,则月面向天者有光,向地者无光,故 人不见。及至望时,月面向人者有光,故见其圆满。若 至弦时,所谓‘近一远三,只合有许多光’。”又曰:“月常有 一半光似水,日照之则水面光倒射壁上,乃月照也。” 西山真氏曰:“月太阴也,本有质而无光,其盈亏也,以 受日光之多少。月之朔也,始与日合,越三日而明生; 八日而上弦,其光半;十五日而望,其光满,此所谓三 五而盈也。既望而渐亏,二十三日而下弦,其亏半;三 十日而晦,其光尽,此所谓三五而阙也。方其晦也,是 谓纯阴,故魄存而光泯,至日月合朔而明复生焉。” 临川吴氏曰:“古今人率谓月盈亏盖,以人目之所睹 者言,而非月之体然也。月之体如弹丸,其愬日者常 明,常明则常盈而无亏之时。当其望也,日在月之下 而月之明向下,是以下之人见其地之盈。及其弦也, 日在月之侧,自下而观”者,仅得见其明之半,于是以 弦之月为半亏。及其晦也,日在月之上,而月之明亦 向上,自下而观者,悉不见其明之全,于是以晦之月 为全亏。倘能飞步太虚,傍观于侧,则弦之月如望乘 凌倒景;俯视于上,则晦之月亦如望月之体常盈,而 人之目有所不见,以目所不见,而遂以为月体之亏, 可乎?知在天有常盈之月,则知人之曰“盈”曰“亏。”皆就 所见而言耳。曾何损于月哉。
晦朔弦望部艺文一
[编辑]《朱草合朔赋 》唐·韦模当
县官执大法,阐大猷,道惟行远,化必通幽。彼朱草以 合朔,示皇天之降休。月始而生,用资乎阴骘;月亏而 落,事契乎冥搜。其于作候,靡或不由。乃知天罔私亲, 神惟辅德,苟明智之有务,必冥报而无忒。或产水涯, 或生岩侧,布赤叶之蒨练,挺朱柯之翕赩,既周复而 莫穷,与乾坤而不极。谁究其义,吾知其为。美一人之 化洽,俾万国而泽被。由是节候不疑,生荣以时,依天 听以叶祉,顺月魄以呈姿。朔告合焉,表皇化之无异; 草名朱也,比丹心兮自持。较瑞不惭于蓂荚,称珍岂 让夫灵芝。观其光彩妍媚,文理密致,资亭毒以荣落, 以神祗之奥秘。三五之前,逐蟾光以潜长;二八之后, 与桂华之暗坠。匪权量之能侔,将刻漏而齐致。其气 芬芳,其色焜煌。圣帝攸感,灵仙是常。何纤芥之微物, 遇休明而效祥。谅君恩之克播,致天意之溥将。可以 同睹日月,共贯阴阳,岂止渍元醴,变金浆而已哉。懿 夫分茎灼烁,擢颖超遥,候朔自呈,讵比夫偶阳而动既望斯陨,宁同乎见𬀪曰消?幽元不测,神化孔昭。自 然泽浸有截,化行无外。三光并明,两仪交泰。于灵草 以配历,冠古今而为大。
晦朔弦望部艺文二〈诗〉
[编辑]赋得《三五明》,月满 陈江总。
三五兔辉成,浮阴冷复轻。只轮非战反,团扇少歌声。 云前来往色,水上动摇明。况复高楼照,何嗟揽不盈。
晦日汎舟应诏 北魏卢元明
[编辑]“轻灰吹上管,落蓂飘下蒂。”迟迟春色华,晼晼年光丽。
晦日汎舟应诏 北齐魏收
[编辑]袅袅春枝弱,关关新鸟呼。棹唱忽逶迤,菱歌时顾慕。 睿赏芳月色,宴言忘日暮。游豫慰人心,照临康国步。
月晦 唐太宗
[编辑]晦魄移中律,凝暄起丽城。罩云朝盖上,穿露晓珠呈。 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披襟》欢眺望,极目畅春情。
正月晦日侍宴浐水应制赋得长字
[编辑]宗楚客
御辇出明光,乘流泛羽觞。珠胎随月减,玉漏与年长。 寒尽梅犹白,风迟柳未黄。日斜旌骑转,休气满林塘。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宋之问
[编辑]《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晦日宴游 杜审言
[编辑]日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解绅宜就水,张幕会连沙。 歌管风轻度,池台日半斜。更看金谷骑,争向石崇家。
晦日置酒林亭 高正臣
[编辑]正月符佳节,三春翫物华。忘怀寄尊酒,陶性狎山家。 柳翠含烟叶,梅芳带雪花。光阴不相借,迟迟落景斜。
晦日重宴 前人
[编辑]芳辰重游衍。乘景共追随。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 水叶分莲沼。风花落柳枝。自符《河朔》趣。宁羡《高阳池》。
晦日宴高氏林亭 崔知贤
[编辑]“上月河阳地,芳辰景物华。”绵蛮变时鸟,照耀起春霞。 柳摇风处色,梅散日前花。淹留洛城晚,歌吹石崇家。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彦昭
[编辑]胜地临鸡浦,高会偶龙沙。御柳惊春色,仙筇掩月华。 门邀千里驭,杯泛九光霞。日落山亭晚,雷送七香车。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球
[编辑]温洛年光早,皇州景望华。连镳寻上路,乘兴入山家。 轻苔网危石,春水架平沙。赏极林塘暮,处处起烟霞。
晦日宴高氏林亭 弓嗣初
[编辑]“上序春晖丽,中园物候华。高才盛文雅,逸兴满烟霞。” 参差《金谷》树,皎镜碧塘沙。萧散林亭晚,倒载欲还家。
晦日重宴 前人
[编辑]年华蔼芳隰,春溜满新池。促赏依三友,延欢寄一卮。 鸟声随管变,花影逐风移。行乐方无极,淹留惜晚曦。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瑾
[编辑]试入山亭望,言是石崇家。二月风光起,三春桃李华。 莺吟上乔木,雁往息平沙。相看会处醉,宁知还路赊。
晦日重宴 前人
[编辑]忽闻莺响谷,于此命相知。正开彭泽酒,来向高阳池。 柳叶风前弱,梅花影处危。赏洽林亭晚,落照下参差。
晦日宴高氏林亭 王茂时
[编辑]践胜寻良会,乘春翫物华。还随张放友,来向石崇家。 止水分岩镜,闲庭枕浦沙。未极林泉赏,参差落照斜。
晦日宴高氏林亭 徐皓
[编辑]绮筵乘暇景,琼醑对年华。门多金埒骑,路引璧人车。 𬞟早犹藏叶,梅残正落花。蔼蔼林亭晚,馀兴促流霞。
晦日宴高氏林亭 长孙正隐
[编辑]晦晚属烟霞,遨游重岁华。歌钟虽戚里,林薮是山家。 细雨犹开日,深池不涨沙。淹留迷处所,岩岫几重花。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绍
[编辑]啸侣入山家,临春翫物华。葛弦调绿水,桂醑酌丹霞。 岸柳开新叶,庭梅落早花。兴洽林亭晚,方还倒载车。
晦日宴高氏林亭 郎馀令
[编辑]三春休晦节,九谷泛年华。半晴馀细雨,全晚澹残霞。 尊开疏竹叶,管应落梅花。兴阑相顾起,流水送香车。
晦日宴高氏林亭 陈嘉言
[编辑]公子申敬爱,携朋翫物华。人是平阳客,地即石崇家。 水文生旧浦,风色满新花。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
晦日重宴 前人
[编辑]高门引冠盖,下客抱支离。绮席珍羞满,文场翰藻摛。 蓂华雕上月,柳色霭春池。日斜归戚里,连骑勒金羁。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彦晖===砌蓂收晦魄,津柳竞年华。既狎忘筌友,方淹投辖车。 绮筵回舞雪,琼醑泛流霞。云低上天晚,丝雨带风斜。
晦日重宴 前人
[编辑]春华归柳树,俯景落蓂枝。置驿铜街右,开筵玉浦陲。 林烟含障密,竹雨带珠危。兴阑巾倒戴,《山公》下习池。
晦日宴高氏林亭 高峤
[编辑]“飞观写春望,开宴坐汀沙。”积溜含苔色,晴空荡日华。 歌入平阳第,舞对石崇家。莫虑能骑马,投辖自停车。
晦日重宴 前人
[编辑]驾言寻凤侣,乘欢俯雁池。班荆逢旧识,斟桂喜深知。 紫兰方出径,黄莺未啭枝。别有陶春日,青天云雾披。
晦日宴高氏林亭 刘友贤
[编辑]春来日渐赊,琴酒逐年华。欲向文通迳,先游武子家。 池碧新流满,岩红落照斜。兴阑情未尽,步步惜风花。
晦日宴高氏林亭 周思钧
[编辑]早春惊柳穟,初晦掩蓂华。骑出平阳里,筵开卫尉家。 竹影含云密,池纹带雨斜。重惜林亭晚,上路满烟霞。
晦日重宴 前人
[编辑]绮筵乘晦景,高宴下阳池。濯雨梅香散,含风柳色移。 轻尘依扇落,流水入弦危。勿顾林亭晚,方欢云雾披。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苏颋
[编辑]炎历事边陲,昆明始凿池。豫游光后圣,征战罢前规。 霁色清珍宇,年芳入锦陂。御杯兰荐叶,仙仗柳交枝。 二石分河泻,双珠代月移。微臣比翔泳,恩广自无涯。
晦日宴高氏林亭〈并序〉 陈子昂
[编辑]“夫天下良辰美景,园林池观,古来游宴,欢娱众矣。然而地或幽偏,未睹皇居之盛;时终交丧,多阻升平之道。岂如光华启旦,朝野资欢,有渤海之宗英,是平阳之贵戚。发挥形胜,出凤台而啸侣;幽赞芳辰,指鸡川而留宴。列珍羞于绮席,珠翠琅玕,奏丝管于芳园,秦筝赵瑟。冠缨济济,多延戚里之宾;鸾凤锵锵,自有文”雄之客,总都畿而写望。通汉苑之楼台,控伊洛而斜〈阙。〉临神仙之浦。溆则有都人士女,侠客游童,出金巿而连镳,入铜街而结驷。香车绣毂,罗绮生风;宝盖雕鞍,珠玑耀日。于时律穷太簇,气淑中京。山河春而霁景华,城阙丽而年光满。淹留自乐,翫花鸟以忘归;欢赏不疲,对林泉而独得。伟矣!信皇州之盛观也。岂可使晋京才子,孤标洛下之游;魏室群公,独擅邺中之会。盍各言志,以记芳游。《同探一字,以华》为韵
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主第簪缨满,皇州景望华。 玉池初吐溜,珠树始开花。欢娱方未极,林阁散馀霞。
晦日重宴高氏林亭 前人
[编辑]公子好追随,爱客不知疲。象筵开玉馔,翠羽饰金卮。 此时高宴所,讵减习家池。循涯倦短翮,何处俪《长离》。
晦日诏宴永穆公主亭子赋得流字
[编辑]张说
堂邑山林美,朝恩晦日游。园亭含淑气,竹树绕春流。 舞席千花妓,歌船五彩楼。群欢与王泽,岁岁满皇州。
晦日 前人
[编辑]晦日嫌春浅,江浦看湔衣。道傍花欲合,枝上鸟犹稀。 共忆浮桥晚,无人不醉归。寄书题此日,雁过洛阳飞。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李乂
[编辑]“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晦日浐水应制 沈佺期
[编辑]素浐接宸居。青门盛祓除。摘兰喧凤野。浮藻溢龙渠。 苑蝶飞殊懒。宫莺啭不疏。星移天上入。歌舞向储胥。
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前人
[编辑]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
晦日宴高文学林亭同用华字 张锡
[编辑]雪尽铜驼路,花照石崇家。年光开柳色,池影泛云华。 赏洽情方远,春归景未赊。欲知多暇日,尊酒渍澄霞。
晦日宴高氏林亭同用华字 解琬
[编辑]主第簪裾出,王畿春照华。山亭一以眺,城阙带烟霞。 横堤列锦帐,傍浦驻香车。欢娱属晦节,酩酊未还家。
晦日湖塘 孙逖
[编辑]吉日初成晦,方塘遍是春。落花迎二月,芳树历三旬。 公子能留客,巫阳好解神。夜还何虑暗,秉烛向城𬮱。
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四声依次用各六
[编辑]《韵 》:王维
“与子澹无事,自然江海人。”侧闻尘外游,解骖朱轮, 平野照暄景,上天垂春云,张组竟北阜,汎舟过东邻, 故乡信高会,牢醴及佳辰,幸同击壤乐,心荷尧为君, 郊居杜陵下,永日同携手。仁里霭川阳,平原见峰首, 园庐鸣春鸠,林薄媚新柳,上卿始登席,故老前为寿, 临当游南陂,约略执杯酒,归欤绌微官,惆怅心自咎。
冬中馀雪在,墟上春流驶,风日畅怀抱,山川多秀气雕胡先晨炊,庖脍亦云至。高情浪海岳,浮生寄天地。君子外簪缨,埃尘良不啻。所乐衡门中,陶然忘其贵。 高馆临澄波,旷然荡心目。淡荡动云天,玲珑映墟曲。 鹊巢结空林,雉雊响幽谷。应接无闲暇,徘徊以踯躅。 纡组上春堤,侧弁倚乔木。弦望忽已晦,后期洲应绿。
晦日陪辛大夫宴南亭 刘长卿
[编辑]月晦逢休澣,年光逐宴移。早莺留客醉,春日为人迟。 蓂草全无叶,梅花遍压枝。政闲风景好,莫比岘山时。
晦日处士叔园林燕集 韦应物
[编辑]“遽看蓂叶尽,坐阙芳年赏。”赖此林下期,清风涤烦想。 始萌动新煦,佳禽发幽响。岚岭对高斋,春流灌蔬壤。 樽酒遗形迹,道言屡开奖。幸蒙终夕懽,聊用税归鞅。
月晦忆去年与亲友曲水游䜩 前人
[编辑]晦想念前岁,京国结良俦。骑出宣平里,饮对曲池流。 今朝隔天末,空园伤独游。雨歇林光变,塘绿鸟声幽。 凋甿积逋税,华鬓集新秋。谁言恋虎符,终当还旧丘。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岑参
[编辑]“春池满复宽,晦节耐邀欢。”月带虾䗫冷,霜随獬豸寒。 水云低锦席,岸柳拂金盘。日暮舟中散,都人夹道看。
初月 杜甫
[编辑]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 王季友
[编辑]“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淑气同风景,佳名别咏歌。 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多。 花随春令发,鸟度岁阳过。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
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 李端
[编辑]晦日同携手,临流一望春。可怜杨柳陌,愁杀故乡人。
赋得九月尽 元稹
[编辑]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元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二月望日 徐凝
[编辑]长短一年相似夜,中秋未必胜中春。不寒不煖看明 月。况是从来少睡人。
八月望夕雨 前人
[编辑]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如练如霜在何 处,吴山越水万重云。
八月九月望夕雨 前人
[编辑]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一年怅望秋将 尽,不得嫦娥正面看。
晦日送穷 姚合
[编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二月晦日留别邺中友人 贾岛
[编辑]立马柳花里,别君当酒酣。春风渐向北,云雁不飞南。 明晓日初一,今年月又三。鞭羸去暮色,远岳起烟岚。
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前人
[编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 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省试晦日与同志昆明池泛舟 朱庆馀
[编辑]故人同泛处,远色望中明。静见沙痕处,微思月魄生。 周回馀雪在,浩渺暮云平。戏鸟随兰棹,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问理,岛树偶知名。自省曾追赏,无如此日情。
十二月望日禁中作 宋宋郊
[编辑]闰历先春破腊寒,彩花金胜宠千官。冰从太液池边 动,柳向灵和殿里看。瑞气因风飘禁仗,暖晖依日上 仙盘。须知圣运随生殖,万国年年共此欢。
三月晦日 真桂芳
[编辑]九十春光能有几,东风遽作远行人。樽前莫惜今朝 醉,明日莺声不是春。
舟中杂书 元袁桷
[编辑]挂席疏星外,停舟独柳边。团团风始阵,怗怗月初弦。 陇曲沙成雪,吴歌水拍天。行藏有如此,把卷独悠然。
浦阳旧有明月泉久而不应今乃疏导其源似
[编辑]颇与弦望晦朔之间相为消长者,遂作是诗。
吴莱
“大区何浑沦,元气乃潜泄。忽然为山水,无往不融结。 遥天偶一照,厚地空馀冽。盈将光共生,涸与魄同灭。 元机自消长,至理谁圆缺。发挥虽有在,窥测尚未决。 枯查曾几栖,断洑遽中裂。半倚岚翠云,微通海潮雪。” 昔人来推求,于此得表蕝。虚亭奚其敞,静甃独不啮。 岁年竟悠远,沙石渐填咽。宁加疏瀹功,肯使见闻亵。 恍疑合《图经》,环坐到椎耋。傥非蟹投碕,几类鲋处辙。 纤纤浮晶彩,湛湛浸寥泬。旧观方尔还,真源可吾㡭。 争言彼月行,岂为兹泉设。萧丘胡长寒,汉井或再热。 逝寻白兔公,直探神龙穴。狂歌《水仙》词,击碎如意铁。
七月望夜省中对月分韵 明赵宽
[编辑]团团月轮高,浩浩天宇阔。万里无片云,碧色净如泼。 开樽临前除,庭院颇轩豁。况复得佳友,发兴不可遏。 零露生微寒,惨淡满衣葛。留连肴核尽,盘礡巾帽脱。 庾楼足谈赏,谢赋深批抹。清光世所共,胜事吾人夺。 醉来吸沆瀣,可润喉吻渴。夜久闻秋声,长风起天末
途中晦日 王廷相
[编辑]水落轩皇国,天寒郭隗台。客程残月尽,岁事一花开。 雁向衡阳去,云从碣石来。乾坤无定迹,旅思若为裁。
晦日夜集 薛蕙
[编辑]晦日归休晚,良游惜后时。却𢬵长夜饮,更赋《早春诗》。 云雾窗中入,星河阁上垂。何须花与月,行乐始相宜。
晦日非熊叔虞茂之同用雪字 曹学佺
[编辑]艳阳已及时,晦日尚临雪。草色新未稳,柳条绽仍结。 啼莺閟雕窗,走马闻《金埒》。惟有素心人,相过慰愁绝。
九月望夜 释传慧
[编辑]节去愁衣薄,虫声渐近床。偶然林下坐,早见草头霜。 寒月明如此,浮云掩不妨。通宵照罗壁,忘却夜初长。
晦朔弦望部选句
[编辑]汉李陵诗:“安知非日月,弦望各有时。”
宋颜延之诗:“日完其朔,月不掩望。”
《谢灵运诗》:“月弦光照户,秋首风入隙。”
《鲍照诗》:“客行钩始悬,此夜月将弦。”
梁庾肩吾诗:“九江逢七夕,初弦值早秋。”
《吴均诗》:“别离未几日,高月三成弦。”
刘孝先诗:“夜楼明月弦,露下百花鲜。”
唐德宗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
骆宾王诗:“阴崖常结晦,宿莽竞含秋。”
陈子昂诗:“弦望如朝夕,宁嗟蜀道行。”
《储光羲诗》:“浓阴连晦朔,菰莱生邻里。”
李白诗:“荆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
杜甫诗:“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又〉云掩初弦月,香 传小树花。〈又〉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
《元稹诗》:“蓂叶标新朔,霜毫引细辉。”〈又〉微露上弦月,暗 焚初夜香。
司空图诗:“元朔华夷会,开春气象生。”
徐夤诗。“履朔求衣早,临阳解佩羞。”
宋韩维诗:“春辉东去月收弦,却拂凝埃敞北轩。” 苏轼诗:“白云何事自来往,明月长圆无晦朔。”〈又〉叹息 夜未央,屋角月上弦。
葛长庚诗。“胜负挨排三月朔,嫩晴将息百花天。” 明何景明诗。“今日孟冬朔,轻烟澹晓暾。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