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第129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一百二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
第一百二十九卷目录
书家部艺文三〈诗〉
赠张旭 唐李颀
王右军 李白
草书歌行 前人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 孟郊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刘禹锡
怀素上人草书歌 戴叔伦
萧郸草书歌 顾况
马秀才草书歌 权德舆
高闲上人 张祜
怀素上人草书歌 王邕
题杨少卿书后 安鸿渐
山寺见杨少卿书壁因题其尾 冯少吉
送𧦬光大师 罗隐
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写法华经
僧齐己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著篆书 前人
观子玉郎中草圣 宋苏轼
赠龙岩上人草书 元蒲道源
题紫微老人大字歌 欧阳元
草书歌赐程南云 明宣宗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
缙绅之作不啻百篇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
墨而始废者因赋 贝琼
书家部选句
书家部纪事一
字学典第一百二十九卷
书家部艺文三〈诗〉
[编辑]《赠张旭》唐·李颀
[编辑]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 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兴来洒素壁,挥笔如流星。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诸宾且方坐,旭日临东城。荷叶裹江鱼,白瓯贮香秔。 微禄心不屑,放神于八纮。时人不识者,即是安期生。
《王右军》李白
[编辑]右军本清真,潇洒在风尘。山阴过羽客,爱此好鹅宾。 扫素写《道经》,笔精妙入神。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草书歌行》前人
[编辑]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 鱼,笔锋杀尽中山兔。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 高堂。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吾师醉后 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 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 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 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去不足数, 我师此艺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 娘浑脱舞。”
《送草书献上人归庐山》孟郊
[编辑]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元泉。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骤书云霮䨴,洗砚山晴鲜。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刘禹锡
[编辑]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迹龙虎腾。中国书流尚皇 象,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特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 伏膺。惟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怀素上人草书歌》戴叔伦
[编辑]《楚僧怀素工草书》,古法尽能新有馀。神清骨竦意真 率,醉来为我挥健笔。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 景迟,忽为壮丽就枯涩,龙蛇盘腾兽屹立。驰豪骤墨 剧奔驷,满座失声看不及。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 状翻合宜。人人细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
《萧郸草书歌》顾况
[编辑]萧子草书人不及,洞庭叶落秋风急。上林花开春露 湿,花枝濛濛向水泣。见君数行之洒落,石上之松松 下鹤。若把君书比《仲将》,不知谁在凌云阁。
《马秀才草书歌》权德舆
[编辑]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白眉年少未弱 冠,落纸纷纷运纤腕。初闻之子十岁馀,当时时辈皆不如。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艳彩芳姿 相点缀,水映荷花风转蕙。三春并向指下生,万象争 分笔端势。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乍疑 崩崖瀑水落,又见木古饥鼯愁。变化纵横出新意,眼 看一字千金贵。忆昔谢安《问献之》,时人虽见那得知。
《高闲上人》张祜
[编辑]座上辞安国,禅房恋沃州。道心黄叶老,诗思碧云秋。 卷轴朝廷饯,书函内库收。陶欣入社叟,生怯论经俦。 日色屏初揭,风声笔未休。长波溢海岸,大点出嵩丘。 不绝羲之法,难穷智永流。殷勤一笺在,留著看银钩。
《怀素人草书歌》王邕
[编辑]衡阳双峡插天峻,青壁巉巉万馀仞。此中灵秀众所 知,草书独有怀素奇。怀素身长五尺四,嚼汤诵咒吁 可畏。铜缾锡杖倚闲庭,班管狡毫多逸意。或粉壁,或 彩笺,蒲葵绢素何相鲜。忽作风驰及电掣,更点飞花 兼散雪。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拔山伸劲铁。君不见 张芝昔日称独贤,君不见近日张旭为老颠,二公绝 艺人所惜,怀素传之得真迹。峥嵘蹙出海上山,突兀 状成湖畔石。一纵又一横,一攲又一倾。临江不羡飞 帆势,下笔长为骤雨声。我牧此州喜相识,又见草书 多惠力。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题杨少卿书后》安鸿渐
[编辑]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更得孤卿老书 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山寺见杨少卿书壁因题其尾》冯少吉
[编辑]少卿真迹满僧居,祇恐锺王也不如。为报远公须爱 惜,此书书后更无书。
《送𧦬光大师》〈师以草书应制〉罗隐
[编辑]禹祠分首戴湾逢,健笔寻知达九重。圣主赐衣怜绝 艺,侍臣摛藻许高纵。宁亲久别街西寺,待诏初离海 上峰。一种苦心师得了,不须回首笑龙钟。
《送楚云上人往南岳刺血写法华经》
[编辑]僧齐己
剥皮刺血诚何苦,欲写灵山“《九会》文。”十指沥干终七 轴,后来求法更无君。
《谢西川昙域大师玉箸篆书》前人
[编辑]《玉箸真文》久不兴,《李斯传》到李阳冰。正悲千载无来 者,果见僧中有个僧。
《观子玉郎中草圣》宋·苏轼
[编辑]柳侯运笔如电闪,子云寒悴羊欣俭。百斛明珠便可 扛,此书非我谁能双。
《赠龙岩上人草书》元·蒲道源
[编辑]韩云“浮屠多技能,祇今复见龙岩僧。高闲怀素去已 久,肯向死灰求续灯。手追心慕忽有得,笔底涣然无 滞凝。云烟结暝鬼神泣,雷电索怪蛟龙腾。悬崖百寻 泻瀑布,老树千岁垂寒藤。铁为门限自兹始,但恐纸 价相仍增。我闻雪庵亦工此,好事往往输缣缯。都城 颜扁妙天下,骤得荣宠非阶升。龙岩更须追三昧,无” 俾斯人专美称。
《题紫微老人大字歌》欧阳元
[编辑]紫微老人射生手,挽强竟取黄金斗。骠骑营中拜骁 勇,凤凰池上称耆旧。时平腕力无所施,筋力犹能学 颜柳。纵横戎略结构体,杀活兵机屈伸肘。山庄刘氏 得最多,当日襜褕驻应久。高楼大扁曰明远,况又爱 山并尚友。我来后公五十年,主人酌我楼中酒。平田 野水凫雁集,重冈复岭蛟龙走。登高欲赋乏佳兴,忽 睹台躔照窗牖。家藏有此希世珍,取酒当为主人寿。 想当洗砚弢笔时,羽箑生风剑龙吼。焉知今人正传 玩,名与麒麟同不朽。峤南鼪鼯十五秋,老将如今安 得有。鄂公九原如可作,养寿清商为公奏。
《草书歌赐程南云》〈有序〉明·宣宗
[编辑]朕几务之馀,游心载籍,及遍观古人翰墨,有契于怀,尝赋《草书歌》以寓意焉。以尔日侍之劳,书以赐之。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当时作者最得 名,崔瑗杜度张伯英。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 羲献。”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风惊电掣 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 真亦绝奇。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固知 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古来篆籀今已讹,何 况隶草讹愈多。吾书岂必论工致,《诚悬》有言当默识。
苕溪陆文宝挟笔过云间持卷求余言而一时
[编辑]缙绅之作,不啻百篇。有论笔法“自赵松雪用落墨而始废” 者,因赋 《贝琼》
近代何人下笔精,吴兴《松雪》最知名。欲过大令归前 辈,竞学中郎耻后生。
吴兴松雪真奇士,书到《通神》逼《二王》。谩有儿童夸“并 驾”,更无弟子得升堂。
《石鼓》镌功元自缺,《秦碑》颂德久应讹。一时篆籀今谁 解,白发江南玉雪坡。
谩秃霜毫临北海,更救雪茧写《兰亭》。也知不改无盐陋,浪抹青红斗尹邢。
书家部选句
[编辑]唐卢纶《敩颜鲁公送挺赟归翠微寺》诗:“袖有颜徐真 草迹。”
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诗:“童心便有爱书僻,手指今 馀把笔痕。”
元稹《寄杨白二员外》诗:“彤管内人书细腻,金奁御印 篆分明。”
王建《霓裳词》:“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李商隐诗:“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 鲍溶《赠杨炼师》诗:“紫烟衣上绣春云,清隐山书小篆 文。”
曹唐王远《宴麻姑宅》诗:“大篆龙蛇随笔札。”
吴融《寄贯休上人》诗:“世上浮沈应念我,笔端飞动只 降君。”
宋王禹偁诗:“偶取毛郑古诗义,认得欧虞旧笔踪。” 刘子翚诗:“忽惊落笔散彤云。”
元虞集《赠杨益》诗:“洛阳杨友直,字拟汉中郎。”
书家部纪事一
[编辑]《山西通志》:“苍颉,黄帝左史,生而四目,能书,受《河图》绿 字,见鸟兽迹,体类象形,因制文字以代结绳。字有象 形,假借,指事会意,转注谐声,凡六义,以丙日死,故学 书者祀之,亦讳丙。今平阳府南门外西赵村地,相传 为苍颉故宅。”
《拾遗记》:“苏秦、张仪二人同志,佣力写书。行遇坟典无 所题记,则以墨书字于掌内及股间,夜还折竹写之。” 《汉书·卢绾传》:“绾,丰人也,与高祖同里。绾亲,与高祖太 上皇相爱。高祖、绾壮,学书,又相爱也。封为长安侯,立 为燕王。”
《元帝本纪赞》:“元帝多材艺,善史书。”〈注〉《应劭》曰:“周宣王 太史史籀所作篆。”
《洞冥记》:董谒字仲元,武都郁邑人也。家去京师三百 里,或乘牛驴,或蹑履,不日而至。常息人家,于座以笔 题掌,还家以竹箨写之,书竟则舐掌中,世谓之“董仲 元掌录。”常游山泽,负挟图书,患其繁重,家贫,拾树叶 以代书,简易卷怀也。
《后汉书恭宗孝安皇帝本纪》:“帝年十岁,好学史书,和 帝称之。”
《章德窦皇后本纪》:“后讳某,扶风平陵人,大司徒融之 曾孙也。年六岁能书,亲家皆奇之。”
《和熹邓皇后本纪》: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六岁能史 书,十二通《诗》《论语》,家人号曰“诸生。”是时方国贡献,竞 求珍丽之物,自后即位,悉令禁绝,岁时但供纸墨而 已。
《北海敬王睦传》:“睦少好学,博通书传,能属文,又善史 书,当世以为楷则。及寝病,明帝使驿马,令作草书尺 牍十首。”
《记事珠》:班、孟嚼墨,一喷皆成字,竟纸各有意义。 《魏志武帝本纪》注:“汉世安平崔瑗,瑗子寔,弘农张芝, 芝弟昶,并善草书,而太祖亚之。”
《高僧传》:“释支谦,字恭明,一名越,本月支人。博览经籍, 莫不谙究,世间伎艺,多所综习,遍学异书,通六国语。 孙权拜为博士。谦以经多梵文,集众本译为汉文,行 于世。”
《世说新语》:“夏侯太初常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 倚柱,神色无变,书亦如故。”
《晋书赵至传》:“至年十四,诣洛阳,游太学,遇嵇康于学, 写石经,徘徊视之不能去。”
虞龢二王书事,谢奉起庙,悉用棐材。右军取棐书之 满床。奉收得一大箦,子敬后往,谢为说:“右军书甚佳 而密,已削作数十棐板,请子敬书之,亦甚合。奉并珍 录。”后孙履分半与桓元用,履为扬州主簿。
《书断》:“王子敬好书,触遇造元。有一好事年少,作精白 纱裓著,往诣子敬,便取裓书之,草正诸体悉备,两袖 及褾略周,自叹比来之合。年少觉王左右有凌夺之 色,于是刺裓而走,左右果逐及于门外,斗争分裂,少 年才得一袖而已。子敬为吴兴,羊欣父不疑为乌程 令。欣时年十五六,书已有意,为子敬所知。子敬往县”, 入欣斋,欣适著新白绢裙昼眠,子敬乃书其裙幅及 带,欣觉欢乐,遂宝之。后以上朝廷。
献之尝与简文帝书十许纸,题最后云:“下官此书甚 合作,愿聊存之。”此书为桓元所宝,元爱重二王,不能释手,乃撰缣素及纸,书正行之尤美者为一帙,尝置 左右。及南奔,虽甚狼狈,犹以自随,将败,并投于江。 《蔡经传》:王方平至蔡经家,比舍有陈尉诣门求见。后 数十年,方平有书与陈尉真书,字廓落,大而不楷。陈 尉家世世存录。《王君手书》。
《神僧传》:“点点师者,不知何许人,恒若风狂,每日将夕, 辄市黄白麻纸笔墨,寘怀袖以归所居之室。入后阖 扉,人不得造。初邻僧小童蹑足伺之,见秉烛箕踞,陈 纸笔于前,诃责大书,莫晓其文字,往往咄嗟,如决断 处置。久之,从明暗闲熟视之,闪烁若有人森列,状如 曹吏襦裳,皆非世之服饰。观者怖惧而退,诘其故,怒” 而不答。
《宋书刘穆之传》:高祖举止施为,穆之皆下节度。高祖 书素拙,穆之曰:“此虽小事,然宣彼四远,愿公小复留 意。”高祖既不能厝意,又禀分有在,穆之乃曰:“但纵笔 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有所包,且其名亦美。” 高祖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
《南史宋文帝本纪》:“帝年十四,博涉经史,善隶书。” 《齐高帝本纪》:“帝博学,善属文,工草隶书,奕棋第二品, 虽经夷险,不废素业。”
《王僧虔传》:高帝与僧虔赌书毕,谓曰:“谁为第一?”对曰: “臣书第一,陛下亦第一。”帝笑曰:“卿可谓善自为谋。”或 云:“帝问我书何如卿?”答曰:“臣正书第一,草书第二,陛 下草书第二,而正书第三,臣无第三,陛下无第一。”帝 大笑曰:“卿善为辞。”僧虔尝自书《让尚书令表》,辞制既 雅,笔迹又丽,时人以比王子敬。
《南齐书郁林王昭业本纪》:“王字元尚,文惠太子长子 也。小名法身。少美容止,好隶书。世祖敕皇孙手书不 得妄出,以贵重之。”
《南史梁武帝本纪》:“帝博学多通,六艺备闲棋,登逸品, 草隶尺牍,莫不称妙。”
《唐诗纪事》:“梁元帝为湘东王时,好学著书,常纪忠臣 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或以金银雕饰,或用 斑竹为管。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德行精粹者用银 管书之,文章赡丽者以斑竹管书之。”
《珍珠船》高僧敬脱,善书大字,笔长三尺,其麤如人臂, 乞书者一字而已。
《唐书高祖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传》:“后工为篇章规诫, 文有雅体。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
《法书要录》: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真 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尝谓朝 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 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 耳。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唯在求其骨力, 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然吾之所为,皆先作意”, 是以果能成也。至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已上, 赐宴于元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醉就太 宗手中竞取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 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以付法。太宗笑 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宣和书谱》:太宗留心翰墨,雅好王羲之字,心慕手追。 出内帑金帛,购人间遗墨,得真、行、草二千二百馀纸, 万机之暇,不废模仿。先是释智永善羲之书,而虞世 南师之,颇得其体。太宗乃以书师世南,然尝患戈脚 不工,偶作“戬”字,遂空其落戈,令世南足之,以示魏徵。 征曰:“今观圣作,惟‘戬’字戈法逼真。”太宗叹其高于藻 识,然自是益加工焉。尝置弘文馆,选贵游子弟有字 性者,出禁中所藏书,令敩学焉。海内有善书者,亦许 遣入馆。由是十年间翕然向化。
《云仙杂记》:“虞世南书冠当时,人谓其有羲之鬼。” 《太平清话》:“欧阳询之长子名肃,次名通,皆工草隶书。” 《旧唐书高宗本纪》:“永徽七年夏四月,御安福门,观僧 元奘迎御制并书慈恩寺碑文。”
《法书要录》:龙朔二年四月,上自为书与辽东诸将,谓 许敬宗曰:“许圉师常自爱书,可于朝堂开示。”圉师见 甚惊喜,私谓朝官曰:“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以后,唯 称二王,然逸少多力而少妍,子敬多妍而少力。今观 圣迹,兼绝二王,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也。”
《宣和书谱》:“则天喜作字。初得晋王导十世孙方庆者, 家藏其祖父二十八人书迹,摹拓把玩,自此笔力益 进,其行书骎骎有丈夫胜气。”
《唐书睿宗本纪》:“帝好学,通训诂,工草隶书。”
《图画见闻志》:“延和元年七月,改故建国寺为大相国 寺,睿宗御书碑额为一绝。”
《唐诗纪事》:韦嗣立拜中书令,苏颋为之词,薛稷书,时 谓“三绝。”
《柳氏旧闻》:“元宗善八分书,将命相,先以御体书其姓 名置案上。”
《宣和书谱》:“明皇留心翰墨,初见《翰苑书体》狃于世习, 锐意作章草八分,遂摆脱旧学。”观其八分书“北京义 堂与东岳封禅碑,虽出于当时学士共相摹勒,然其风格大体,皆有所授也。”
《本事诗》元宗命李白为宫中行乐诗,二人张朱丝阑 于前,白取笔抒思,十篇立就。笔迹遒利,凤跱龙拏,律 度对属,无不精绝。
《开元天宝遗事》:“李白于便殿对明皇撰诏诰,时十月 大寒,冻笔莫能书字。帝敕宫嫔十人侍李白左右,令 各执牙笔呵之,遂取而书诏。”其受眷如此。
《澄怀录》:“张旭嗜酒,每大醉狂呼,走乃下笔,或以头濡 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
《唐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弃 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金壶记》:怀素嗜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凡一日九醉, 时人谓之“醉僧书。”
《酉阳杂俎》:“大历中,东都天津桥有乞儿,无两手,以右 足夹笔写经乞钱。欲书时,先再三掷笔,高尺馀,未曾 失落。书迹官楷,手书不如也。”
《旧唐书李晟传》:“晟与侍中马燧见于延英殿,诏有司 各图其像于旧臣之次,仍令皇太子书是命,纪于壁 焉。复命皇太子书其文以赐晟,晟刻石于门左 记事。珠,贞元中,许商舟行湖中,青衣迎入一府女郎 请书《江海赋》、碧玉砚、银水、玻黎为匣。”
《旧唐书宪宗本纪》:“元和四年七月,御制《前代君臣事 迹》十四篇,书于六扇屏风,出书屏以示宰臣。”
《李靖传》:“太和中,宋国公李令问孙芳诣阙,进高祖、太 宗所赐卫国公靖官告、敕书、手诏等十馀卷。内四卷 太宗文皇帝笔迹,文宗宝惜,不能释手。其佩笔尚堪 书,金装木匣,制作精巧。帝并留禁中,令书工模写本 还之。”
《下黄私记》:“白太傅女金鸾,十岁,忽书《北山移文》,乐天 方买终南紫石,欲开《文士传》,遂辍以录之。”
《宣和书谱》:“唐昭宗喜作书字,钱镠以节制领浙右,昭 宗以衣襟书赐镠。”
《书史会要》:曹文姬本长安娼,姿艳绝伦,尤工翰墨。欲 偶者请先投诗,岷山任生诗曰:“玉皇殿前掌书仙,一 染尘心谪九天。莫怪浓香薰骨腻,霞衣曾带御炉烟。” 女曰:“真吾夫也。不然何以知吾事邪?”遂事之五年,忽 对任曰:“吾本上天司书仙女,以情爱谪人寰,二纪将 归,子可偕行。”腾云而去。后以所居为书仙里。
梁末帝喜弄翰墨,多作行书批敕,大者盈尺,笔势结 密,有“王氏羲、献法。”
《十国春秋》:唐元宗尝作《浣溪纱》二阕,手书赐王感化。 后主即位,感化以词札上后主。后主感动,赏赐感化 甚优。
《后主保仪黄氏传》:“黄氏,江夏人,后主选为保仪。学书, 伎能多出于天性。后王属意,会小周专房,品秩不加, 第以掌墨宝而已。初,元宗、后主皆妙于笔札,博收古 书,有献者厚赏之。宫中图籍万卷,尢多锺王墨迹,皆 系保仪所掌。”
《书史会要》:“道宗喜作字,尝有所书秦越大长公主舍 棠阴坊第为《大昊天寺碑》及额,今在燕京旧城。 末帝亦能书,常奉道宗敕写《五子之歌》行于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