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第305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理学汇编 第三百五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
第三百五卷目录
尔雅部汇考一
周〈成王一则 敬王一则〉
汉〈文帝一则 武帝一则 平帝元始一则〉
晋〈武帝太康一则〉
隋〈炀帝大业一则〉
唐〈元宗天宝一则 文宗太和一则〉
后周〈太祖广顺一则〉
宋〈太祖开宝一则 太宗淳化一则 真宗咸平二则 景德一则 仁宗天圣一则 皇
祐一则〉
元〈顺帝至正一则〉
尔雅部汇考二
周周公尔雅〈晋郭璞序〉
魏张揖博雅〈陈振孙题〉
唐陆德明尔雅释文〈自序〉
宋邢昺尔雅疏〈自序〉
陆佃埤雅〈子宰序 张存性重刊埤雅序〉
郑樵尔雅注〈自序 又后序 明毛晋跋〉
罗愿尔雅翼〈自序〉
尔雅部汇考三
汉书艺文志〈孝经类〉
隋书经籍志〈论语类〉
唐书艺文志〈小学类〉
宋史艺文志〈小学类〉
尔雅部汇考四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
宋郑樵通志〈尔雅类〉
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尔雅〉
马端临文献通考〈小学考〉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小学考〉
焦竑经籍志〈小学〉
经籍典第三百五卷
尔雅部汇考一
[编辑]周
[编辑]成王 年周公作尔雅一篇以教成王
[编辑]按《史记·周本纪》不载。 按魏博士张揖上《博雅表》曰: “臣闻昔在周公,缵述唐虞,宗翼文武,克定四海,勤相 成王,践祚理政,日昃不食,坐而待旦。德化宣流,越裳 徕贡,嘉禾贯桑。六年制礼,以导天下,著《尔雅》一篇,以 释其义,传于后。”历载五百坟典散。唯《尔雅》恒存。 按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辩章同 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草木鸟兽之名, 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 《释诂》一篇,周公所作。
按《西京杂记》:“郭威以《尔雅》周公所制,而《尔雅》有张仲 孝友。”张仲,宣王时人,非周公之制明矣。以问扬子云, 子云曰:“旧传学者皆云周公所记也。张仲孝友之类, 后人所足耳。”
按《玉海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
〈注〉旧说此书始于周公,以教成王。
敬王之世孔子教鲁君学尔雅与门人子夏之徒增益之
[编辑]按:《大戴礼小辨篇》:“公曰:‘寡人欲学小辨以观于政,其 可乎’?子曰:‘昔者先王学齐大道以观于政,犹恐不济, 奈何其小辨乎’?公曰:‘不辨则何以为政’?子曰:‘辨而不 小。是故循弦以观于乐,足以辨风矣;《尔雅》以观于古, 足以辨言矣’。”
〈注〉迩,近也。谓依于《雅》《颂》。
按魏张揖上《博雅表俗传》三篇,“《尔雅》或言仲尼所增, 或言子夏所益。”
按《西京杂记》:扬子云曰:“孔子门徒游夏之俦所记以 解释六艺者也。”记言“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尔雅》之 出远矣。”
按《晁氏读书志》:“世传释《诂》,周公书也,馀篇仲尼、子夏、 叔孙通、梁文增补之。”
汉
[编辑]文帝 年置尔雅博士
[编辑]按:《史记》《汉书》《文帝本纪》皆不载。 按赵岐《孟子题辞》: “孝文皇帝欲广游学之路,《论语》《孝经》《孟子》《尔雅》皆置 博士,后罢传记博士,独立五经而已。”
按陈傅良跋《尔雅疏》:“古者重小学,《尔雅》所为作也。汉 兴,除秦之禁,置博士,列于学官,至今汉儒书行于世, 如毛氏《诗训》、许氏《说文》、扬氏《方言》之类,盖皆有所本 云。”
武帝 年上以终军能辨尔雅赐绢百匹
[编辑]按:《史记》《汉书》《武帝本纪》皆不载。 按《尔雅》,“豹文鼮鼠注:“鼠文彩如豹者。汉武帝时得此鼠,孝廉郎终军知 之,赐绢百匹。”疏:按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 博辨能属文。初入关,弃𦈡而去,至长安上书,拜为谒 者给事中,使南越,为吕嘉所杀,时年二十馀,故世号 之终童。武帝尝得豹文鼠,终军以《尔雅》辨其名,故受 赐也。
平帝元始五年征天下以尔雅教授者诣京师
[编辑]按《汉书平帝本纪》:“元始五年春正月,征天下通知逸 经、古记、天文历算、锺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 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 京师,至者数千人。”
晋
[编辑]武帝太康二年汲冢得竹书国语三篇似尔雅
[编辑]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 按《束晳传》,“太康二年,汲郡 人不准,盗发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冢得竹书数十 车,名《国语》三篇,言楚晋事”,名三篇,似《尔雅》《论语》。
隋
[编辑]炀帝大业 年令诸儒撰尔雅注藏于秘书
[编辑]按《隋书炀帝本纪》,不载 按《唐书儒学曹宪传》:“炀帝 令诸儒撰《桂苑珠丛》,规正文字,又注《尔雅》。学者推其 该博,藏于秘书。”
唐
[编辑]元宗天宝元年令明经进士习尔雅
[编辑]按《唐书元宗本纪》不载 按《旧唐书选举志》:“天宝元 年明经进士习《尔雅》。”
文宗太和七年敕于国子监立尔雅石经
[编辑]按《唐书文宗本纪》。不载 按《会要》,“太和七年十二月, 敕于国子监讲论堂两廊创立《九经》并《孝经》《论语》《尔 雅》。共一百五十九卷,字样四十卷。”
后周
[编辑]太祖广顺三年刻尔雅板成上之
[编辑]按《五代史周太祖本纪》,不载。 按《玉海》,“周广顺三年 六月丁巳,《十一经》及《尔雅》《五经文字》《九经字样》”板成, 判监田敏上之。各二部,一百三十册,四门博士李鄂 书。
宋
[编辑]太祖开宝五年判监陈鄂等校尔雅释文上之
[编辑]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玉海》,“开宝五年。判监陈 鄂与姜融等四人。校《孝经》《论语》《尔雅》释文上之。”〈按宋史作
陈谔
〉太宗淳化五年诏增刻尔雅
[编辑]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李至传》:“淳化五年兼判 国子监。至上言《尔雅》未备,岂副仁君垂训之意,今直 讲崔颐正、孙奭、崔偓佺皆励精强学,博经通义,望令 重加雠校,以备刊刻。从之。”
真宗咸平二年诏邢昺等校定尔雅义疏
[编辑]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邢昺传》:“咸平二年,始置 翰林侍讲学士,以昺为之。受诏与杜镐、舒雅、孙奭、李 慕清、崔偓、佺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穀梁春秋传》《孝 经》《论语》《尔雅义疏》,及成,并加阶勋。” 按《孙奭传》:“奭尝 奉诏与邢昺、杜镐校定诸经正义、《庄子》《尔雅》谬误及 律音义。”
按《玉海》,李至“请命李沆、杜镐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 《穀梁传》疏,及别纂《孝经》《论语》《尔雅正义》。咸平三年三 月癸巳,命祭酒邢昺代领其事,杜镐、舒雅、李维、孙奭、 李慕清、王焕、崔偓佺、刘士元预其事。《尔雅》取孙炎、高 琏疏约而修之。”〈按传作二年此作三年今从传〉 咸平四年九月,邢昺等表上重校定《尔雅》。
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咸平四年九月“丁 亥,翰林侍讲学士邢昺等及直讲崔偓。佺等表上重 校定《周礼》《仪礼》《公羊》《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七经义 疏,凡一百六十五卷。赐宴国子监,昺加一阶,馀迁秩。” 〈一本云一百六十三卷〉十月九日,命摹印颁行。于是《九经义疏》 具矣。
景德二年四月以吴铉言命杜镐孙奭等详定板本尔雅释文
[编辑]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景德二年四月丁 酉。吴铉言。“国学板本《尔雅释文》多误。命杜镐、孙奭详 定。”
仁宗天圣四年五月国子监请摹印陆德明尔雅音义颁行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天圣四年五月戊 戌。国子监请摹印陆德明《尔雅音义》二卷颁行。
皇祐元年九月所镌石经尔雅毕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玉海石室十三经》,孟蜀 所镌,“皇祐元年岁次己丑九月辛卯朔十五日乙巳 工毕。尔雅张德昭书。”
元
[编辑]顺帝至正元年注尔雅成赐危素金不受
[编辑]按《元史顺帝本纪》。不载 按《明外史危素传》:“至正元 年,用大臣荐,授经筵检讨,及注《尔雅》成,赐金及宫人不受。”
尔雅部汇考二
[编辑]周周公尔雅二卷
[编辑]按晋郭璞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者之潭奥摛翰者之华苑
[编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艸木之名者,莫 近于《尔雅》。《尔雅》者,盖兴于中古,隆于汉氏,豹鼠既辩, 其业亦显。英儒赡闻之士,洪笔丽藻之客,靡不钦玩 耽味,为之义训。璞不揆梼昧,少而习焉,沈研钻极,二 九载矣。虽注者十馀,然犹未详备,并多纷缪,有所漏 略。是以复缀集异闻,会稡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 之志,错综樊孙,博关群言,剟其瑕砾,搴其萧稂,事有 隐滞,援据征之,其所易了,阙而不论,别为音图,用祛 未寤。辄复拥篲清道,企望尘躅者,以将来君子,为亦 有涉乎此也。
魏张揖博雅十卷
[编辑]按陈振孙题博雅十卷魏博士张揖撰凡不在尔雅者著于篇仍用尔雅旧目馆阁书目云今逸但存音三卷今书十卷而音附逐篇句下不别行揖又有埤
[编辑]苍、三苍训诂,杂字。《古文字训》凡四书,见《唐志》,今皆不 传。
唐陆德明尔雅释文二卷
[编辑]按德明自序尔雅者所以训释五经辨章同异实九流之通路百氏之指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览而不惑者也尔近也雅正也言可近而取正也释诂一
[编辑]篇盖周公所作。《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足, 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张揖论之详矣。前汉终军始 受豹鼠之赐,自兹迄今,斯文盛矣。先儒多为亿必之 说,乖盖阙之意。唯郭景纯洽闻强识,详悉古今《尔雅 注》为世所重,今依郭本为正。
宋邢昺尔雅疏十一卷
[编辑]按昺自序夫尔雅者先儒授教之术后进索隐之方诚传注之滥觞为经籍之枢要者也夫混元辟而三才肇位圣人作而六艺斯兴本乎发德于衷将以纳
[编辑]“民于善。”洎夫醇醨既异,步骤不同。一物多名,系方俗 之语;片言殊训,滞今古之情。将使后生,若为钻仰。繇 是圣贤间出,诂训递陈。周公倡之于前,子夏和之于 后。虫鱼草木,爰自尔以昭彰;《礼》《乐》《诗》《书》,尽由斯而纷 郁。然又时经战国,运历挟书,传授之徒寖微,发挥之 道斯寡。诸篇所释,世罕得闻,惟汉终军独深其道。豹 鼠既辩,斯文遂隆,其后相传,乃可详悉。其为注者,则 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虽各名家,犹未详 备。惟东晋郭景纯用心几二十年,注解方毕,甚得《六 经》之旨,颇详百物之形,学者祖焉,最为称首。其为义 疏者,则俗间有孙炎、高琏,皆浅近俗儒,不经师匠。今 既奉敕校定,考案其事,必以经籍为“宗;理义所诠,则 以景纯为主。虽复研精覃思,尚虑学浅意疏。谨与尚 书驾部员外郎直秘阁臣杜镐、尚书都官员外郎秘 阁校理臣舒雅、太常博士直集贤院臣李维、诸王府 侍讲太常博士兼国子监直讲臣孙奭、殿中丞臣李 慕清、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臣王焕、大理评事国子 监直讲臣崔偓佺,前”知洺州永年县事臣刘士元等, 共相讨论,为之疏释。虽上遵睿旨,共竭于颛蒙;而下 示将来,尚惭于疏略。谨序。
陆佃埤雅二十卷
[编辑]按佃子陆宰序嘉祐前经义之未作也先公独以说诗得名其于鸟兽草木虫鱼尤所多识熙宁后始以经术革词赋先公诗讲义遂盛传于时学校争相笔
[编辑]受,如恐不及。元丰间,预修《说文》,因进书获对神考,纵 言至于物性,先公敷奏称旨,德音称善,且恨古未有 著为书者。先公又奏:“臣尝试为之,未成,未敢进也。”天 意欣然,便欲见之,因进《说鱼》《说木》二篇,自是益加笔 削,号《物性门类》。编纂将终,而永裕上宾矣。先公旋亦 补外,所至以平易临民,故其事简政清,因得专意论 撰。既注《尔雅》,乃赓此书。既就,名以《埤雅》,言为《尔雅》之 辅也。《埤雅》比之物性门类,益愈精详,文亦简要。先公 作此书,自初迨终,仅四十年,不独博极群书,而农父 牧夫、百工技艺,下至舆台皂隶,莫不诹询。苟有所闻, 必加试验,然后纪录。则其深微渊懿,宜穷天下之理 矣。后有博雅君子览之,当自识其美焉。宣和七年六 月旦谨序。
====按张存性重刊埤雅序昔周公著尔雅其事详矣而====有未备也。至宋元丰间,有尚书左丞陆佃撰《埤雅》若 干卷。埤,辅也,言为《尔雅》之辅也,则事愈备而文愈加 详矣。类非博极群书、深穷万物之理者,不能为也。书 成,授其子宰,始叙以传之,时宣和七年矣。其后五世 孙䪥,由秘阁修撰来知赣州,再用,刻于郡庠。历世既 久,悉毁于兵燹。间有遗编,多为世俗秘而藏之,人罕 得闻,岂非斯文之一厄欤?会奉议大夫江西按察司 佥事古闽林公瑜,字子润,巡按赣上,公莫遑他务,首 以兴起斯文为己任,乃访于耆民黄维,得是书以读 之,所谓释鱼兽鸟虫草木天地之文,皆有补于学也。 于是询于众曰:“吾欲散是书与四方学者共之,当今 属官谁可与者?”佥曰:“莫如太守陈大”本克承公意也。 乃命鸠工刻之。既告成,俾序于首简。余惟斯文之在 天下,未尝泯也。特以托于人者,大约时事多不齐,故 使斯文有显有晦耳。兹当文治大兴之日,公由庠序 历登要地,有德有文,为世仪表。则斯文之显,非公其 属谁哉?大抵学必出于孔子之门,不出于孔子者,非 正学也。颜渊曰:“夫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大学》曰:“致 知在格物。”陆氏学以说《诗》得名于时,多识鸟兽草木 之名,其为是书也,所谓开卷有益于博约格致之学, 呜呼!厥功岂小补哉!今公虽生晚,乃能推陆氏之学, 使天下后世家传而人诵之,可见公之心即陆氏之 心也,岂非斯文之一幸欤!虽然,周公著《尔雅》于先,不 能无待于陆,而事始备。陆氏撰《埤雅》于后世,必有待 于公,而传始广。其事相须,而其学互相发也。然是书 已经残毁之馀,而所存仅若是,其中阙简甚多。公欲 求别本补成全书,而遍历部中,卒无得者。此公复有 待于后之博雅君子以共成此书也。余既寡陋,终不 敢以私智补之,尚因托名于不朽,独非幸欤。故不辞 而叙之于此云。“是岁天运庚子八月中秋日。京口后 学张存性中序。”
郑樵尔雅注二卷
[编辑]按樵自序大道失而后有六经六经失而后有尔雅尔雅失而后有笺注尔雅与注俱奔走六经者也但尔雅逸笺注劳尔雅者约六经而归尔雅故逸笺注
[编辑]者,散《尔雅》以投六经,故劳有《诗》《书》,而后有《尔雅》。《尔雅》 凭《诗》《书》以作,往往出自汉代。笺注未行之前,其孰以 为周公哉?《尔雅》,释六经者也,《尔雅》明百家笺注皆可 废。《尔雅》应释者也,笺注不应释者也。人所不识者,当 释而释之,曰应释。人所不识者,当释而不释,所识者, 不当释而释之,曰“不应释。”古人语言,于今有变,生今 “之世,何由识古人语”,此释诂所由作。“五方言语不同 生于夷,何由识华语”,此释言所由作。物有可以理言 之,以理言之,有不可以理言,但喻其形容而已。形容 不明,故借言之训以为证,此释训所由作。宗族婚姻, 称谓不同,宫室器乐,命名亦异,此释亲释宫、释器,释 乐所由作。人之所用者,人之事尔,“何由知天之物?”此 释天所由作生于此土,识此土而已。九州之远,山川 丘陵之异,何由历此?释地,释丘,释山,释水,所由作动 物植物,五方所产各有名,古今所名亦异,谓此释草, 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所由作何物为《六经》, 集言语称谓、宫室、器服、礼乐、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 兽而为经,以义理行乎其间而为纬,一经一纬,错综 而成文,故曰“六经之文。”《尔雅》谓言语、称谓、宫室、器服、 礼乐、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所命不同,人生不 应识者也,故为之训释。义理者,人之本有,人生应识 者也。故婴儿知好恶,瞽者、聋者知信义,不凭文字而 后显,不藉训释而后知,六经所言,早为长物,何况言 下复有言哉?故《尔雅》不释焉。后之笺注家反是,于人 不应识者则略,应识者则详,舍经而从纬,背实以应 虚,致后学昧其所不识,而妄其所识也。盖人所不应 识者,经也,实也。不得释则惑,得释则明。若曰“关关雎 鸠,在河之洲”,不得释,则人知雎鸠为何禽,河洲为何 地哉?人所应识者,纬也,虚也。释则不显,不释则显。董 遇有言:“读百遍,理自见”者,为此也。若雎鸠河洲,不得 旨言,虽千诵何益哉?何谓释则不显?且如《论语》所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无笺注,人岂不识?《孟子》所谓 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无笺注,人岂不识?《中庸》 所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无笺注,人岂不识?此 皆义理之言,可详而知,无待注释。有注释则人必生 疑,疑则曰:“此语不徒然也。”迺舍《经》之言而泥注解之 言,或者复舍注解之意而泥己之意以为经意,故去 经愈远。正犹人夜必寝,旦必食,不须告人也。忽而告 人曰:“吾夜已寝矣,旦已食矣。”闻之者岂信其直如此 耳,必曰:是言不徒发也。若夜寝旦食,又何须告人?先 儒笺解虚“言,致后人疑惑,正类此。因疑而求,因求而 述,因而妄指南为北,俾日作月,欣欣然以为自得之 学,其实沈沦转徙,可哀也哉!此患无他,生于疑尔。其 疑无他,生于本来识者,而作不识者解尔。”《尔雅》训释 《六经》,极有条理,然只是一家之见,又多徇于理而不 达乎情状,故其所释《六经》者,《六经》本意未必然。樵酷爱其书,得法度。今之所注,只得据《尔雅》意旨所在,因 采经以为证,不可叛之也。其于物之名有拘碍处,亦 略为之摭正云尔。谨序。
按樵后序一字本一言一言本一义𫗴自𫗴餬自餬不得谓餬为𫗴讯自讯言自言不得谓讯为言襺自襺袍自袍不得谓袍为襺衮自衮黻自黻不得谓衮
[编辑]为黻,不独此也。大抵动以十数言,而总一义。今举此 四条,亦可知其昧于言理。《诗》云:“奉璋峨峨”,谓助祭之 士执圭璋峨峨然。《释言》:“峨峨,祭也。”“伐木丁丁。”丁丁者, 伐木声也。“鸟鸣嘤嘤”,嘤嘤者,鸟声也。奈何曰丁丁嘤 嘤,相切直也。此亦三条,亦可知其不达物之情状。《尔 雅》所释,尽本《诗》《书》,见《尔雅》自可见,不待言也。《离骚》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湅雨兮洒尘。”故释风雨云:“暴雨谓 之湅。”此句专为《离骚》释,知《尔雅》在《离骚》后,不在《离骚》 前。谓华为荂,谓草木初生为芛,谓芦笋为虇,谓藕绍 绪为茭,皆江南人语。又知作《尔雅》者,江南人。谨序。
按明毛晋跋旧有尔雅注什馀家如刘歆樊光李巡孙炎沈旋施干谢峤诸子为尤著先辈病其漏略湮而不传惟郭景纯考采二九载诠成三卷最为称首
[编辑]第晋代迄今,几千馀年,况本文多江南人语,而郭氏 居河东,古今世殊,南北俗异,意义音声之间,诚有未 尽合者迨?宋邢昺、杜镐九人疏之,非不详洽。渔仲又 惧后人舍经而泥笺注,复舍笺注而泥己意,别出手 眼,采经为证,不畔作者本旨,郭氏所谓“拥篲清道,企 望尘躅”者,其在斯乎?余家向藏抄本,未甚精确,客秋 从锡山购得残编数簏,独《斯帙》完好。实南宋善版。狂 喜竟日。亟授梓人。其间淆讹如𣂁蔤、密蚸、岸、鼫䶂 之类,一一更定。又如“弇同也”,苇丑、䒒、蛭、虮,仓庚、黧黄 也,及“由膝以下为揭,由膝以上为涉,由带以上为厉” 数条,俱已脱落,未见其注,不敢妄补,始信落叶难埽, 虽宋刻不无遗憾云。海虞毛晋识。
罗愿尔雅翼三十三卷
[编辑]按愿自序惟宋十一世淳熙改元罗子次尔雅翼定著五万馀言乃论古初造化始耑万汇芒芴并生其间民生如标枝鹿豕为群自以为一物不自贵珍有
[编辑]圣人者立,杰出其伦,使同类相收,异类区分,正名百 物,毛羽介鳞,圜首方趾,自别为民,乃佃乃渔,乃珡乃 焚,选百羞百谷,以为常珍,味其辛毒,俾相君臣。灵智 以为畜,猛虣服循异物,著之鼎,别奸与神,遂超万物, 莫之与邻。号名三才,与天地均,裁制万品,皆由于人。 物患既去,其利毕陈。智者用其实,因既其文,有所著 作,假之而论,故《诗》首《关雎》,《春秋》感麟,《易》八卦始画,仰 天俯地,穷鸟兽之文,书契因之,是生典《坟》,《礼》观象作 服,贽死生之物,以明卑尊,龡竹听凤,为乐本原;《鲁论》 贵多识讥,五谷不分,圣有所不语,亦有所常言。至《王 会》纪远,物则多异闻;《离骚》志洁,唯掇其芳芬,不若《尔 雅》博洽雅驯。起于汉世,学者自为颛门,欲辅成《诗》道, 广摭旁穿,万物异名,始著于篇。先师说之,义多不解。 由古学废绝,说者无所旁缘,风土不同,各据所偏。江 南之产,逾北而迁,至其语音,亦不相沿。郑人命死,鼠 儗于玙璠,六书之相假,鱓则为鳣,物亦固有难识,不 可汎观。恶莠乱苗,豫章须七年,非好古博雅,身履薮 泽,孰能究宣?野人能别之,不能见于传。至谓鸮女匠 鱼罟为筌,六驳,以为马不可驾牵。谓芍药无香,说芳 草者初不识蕙与兰。罗子疾之,乃探其源,因《尔雅》为 资,略其训,诂山川星辰,研究动植,不为因循。观实于 秋,玩华于春,俯瞰渊鱼,仰察鸟云,山川皋壤,遇物而 欣。有不解者,谋及刍薪农圃以为师,钓弋则亲,用相 参伍,必得其真。此书之成,为雅羽翰。其涵如海,其负 如山。其称物小,义炳而宽。不强所不知,义无不安。宇 中所有,目击而存。指毛命兽,见末知根。可用闳宽虞, 悦性情。玩化无穷,以观我生。率是佐时人主以裁成, 通之于六籍,疑义以明。千世之下,与《雅》并行。后有子 云、君山之畴,乃知其精。雅道复显,功亦宏矣。
尔雅部汇考三
[编辑]《汉书艺文志》
[编辑]孝经类
[编辑]《尔雅》三卷二十篇。
〈注〉张晏曰:尔,近也。雅,正也。
《小尔雅》一篇,《古今字》一卷。
《隋书经籍志》
[编辑]论语类
[编辑]《尔雅》三卷。〈注〉汉中散大夫樊光注。梁有汉刘歆、犍为文学、中黄门李巡《尔雅》各三卷,亡。
《尔雅》七卷。〈注〉孙炎注。
《尔雅》五卷。〈注〉郭璞注。
《集注尔雅》十卷。〈注〉梁黄门郎沈璇注。
《尔雅音》八卷。〈注〉秘书学士汪漼撰。梁有《尔雅音》二卷, 孙炎、郭璞撰。
《尔雅图》十卷。〈注〉郭璞撰。梁有《尔雅图赞》二卷,郭璞撰, 亡。
《广雅》三卷。〈注〉魏博士张揖撰。梁有四卷。
《广雅音》四卷。〈注〉秘书学士曹宪撰。
《小尔雅》一卷。〈注〉李轨《略解》。
《方言》十三卷。〈注〉汉扬雄撰,郭璞注。
《释名》八卷。〈注〉刘熙撰。
《辨释名》一卷。〈注〉韦昭撰。
《唐书艺文志》
[编辑]小学类
[编辑]《尔雅》李巡注三卷
樊光《注》三卷。
孙炎《注》六卷。
沈璇《集注》十卷。
郭璞《注》一卷。
《又图》一卷。
《音义》一卷。
《江瓘图赞》二卷。
又《音》八卷。
李轨《解小尔雅》一卷。
扬雄《别国方言》十三卷。
刘熙《释名》八卷。
韦昭《辨释名》一卷。
张揖“《广雅》四卷。”
曹宪“《尔雅音义》二卷。”
又“《博雅》十卷。”
刘伯庄《续尔雅》一卷。
《宋史艺文志》
[编辑]小学类
[编辑]《尔雅》三卷。〈注〉郭璞注。
孔鲋《小尔雅》一卷。
扬雄《方言》十三卷。
刘熙《释名》八卷。
孙炎“《尔雅疏》十卷。”
高琏《尔雅疏》七卷。
张揖“《广雅音》三卷。”
曹宪“《博雅》十卷。”
陆德明《尔雅音义》二卷。
李商隐《蜀尔雅》三卷。
裴瑜“《尔雅注》五卷。”
邢昺“《尔雅疏》十卷。”
刘温润《羌尔雅》一卷。
陆佃“《尔雅新义》二十卷。”
又《埤雅》二十卷。
郑樵“《尔雅注》三卷。”
《互注尔雅贯类》一卷。〈注〉不知作者。
尔雅部汇考四
[编辑]唐陆德明经典释文
[编辑]尔雅
[编辑]《犍为文学注》三卷一云“犍为郡文学卒史臣舍人,汉 武帝时待诏,阙中卷。”
《刘歆注》三卷与李巡《注》正同,疑非歆注。
《樊光注》六卷京兆人,后汉中散大夫云沈旋。〈按隋书作璇〉 疑非光注。
《李巡注》三卷汝南人,后汉中黄门。
孙炎《注》三卷,《音》一卷。
郭璞《注》三卷字景纯,河东人,东晋弘农太守、著作郎。 《音》一卷,《图赞》二卷。
右《尔雅》,梁有沈旋,约之子,集众家之注。陈博士施干、国子祭酒谢峤、舍人顾野王并撰。音既是名家,今亦采之,附于先儒之末。
《宋郑樵通志》
[编辑]尔雅类
[编辑]《尔雅》三卷。〈注〉汉中散大夫樊光。
《尔雅》七卷。〈注〉孙炎:
《尔雅》三卷。〈注〉刘歆。
《尔雅》三卷。〈注〉汉犍为郡文学“中黄门李巡。”
《尔雅》五卷。〈注〉《郭璞》:
《集注尔雅》十卷。〈注〉《梁黄门沈璇》。
右《注解》六部,三十一卷。
《尔雅图》十卷。〈注〉《郭璞》:
《尔雅图赞》二卷。〈注〉江瓘。
右《图》二部,十二卷。
《尔雅正义》十卷。〈注〉邢昺。《尔雅兼义》十卷。
《尔雅发题》一卷。
右《义》三部,二十一卷。
《尔雅音》八卷。〈注〉江瓘。
《尔雅音》一卷。〈注〉孙炎:
《尔雅音义》一卷。
《尔雅音略》二卷。〈注〉《郭璞》:
《音训》二卷。
右音五部十五卷
《广雅》四卷。〈注〉魏博士张揖。
《广雅音》四卷。〈注〉《隋秘书》学士曹宪。
《博雅》十卷。〈注〉曹宪撰。避炀帝讳,改曰“博。”
右《广雅》三部,十八卷。
《小尔雅》一卷。〈注〉楚孔鲋撰,李轨注。
《续尔雅》一卷。〈注〉刘伯《庄》:
《蜀尔雅》三卷。〈注〉《李商隐》。
羌《尔雅》卷。
右《杂尔雅》四部,六卷。
《释俗语》八卷。〈注〉刘霁。
《称谓》五卷。〈注〉后周,卢辩
《俗说》三卷。〈注〉《沈约》。
《古今训》十一卷。〈注〉张显。
右《释言》四部。二十七卷。
《释名》八卷。〈注〉刘熙。
《辨释名》一卷。〈注〉《韦昭》。
右《释名》二部,九卷。
《方言》十三卷。〈注〉扬雄撰,郭璞注。
《方言》十四卷。〈注〉王浩撰。
《方言释音》一卷。〈注〉吴良辅撰。
《河洛语音》一卷。〈注〉王长孙:
《列郡雅言》一卷。
《国语》十五卷。
《国语真歌》十卷。
《国语》十八《传》一卷。
《国语御歌》十一卷。
《国语杂文》十五卷。
《国语物名》四卷。〈注〉后魏侯伏侯《可悉陵》
《国语杂物名》四卷。〈注〉侯伏侯,可悉陵。
《国语号令》四卷。
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裔” 语,后染华俗,多不能通,故录其本言,相传教习,谓之“国语。”
《鲜卑语》五卷。
《鲜卑语》十卷。
《鲜卑号令》一卷。〈注〉《周武帝》。
《林邑国语》一卷。
《杂号令》一卷。
《辨鴂录》一卷, 《西蕃译语》一卷
《释梵语》一卷。
《译裔语录》一卷。〈注〉僧惟古。
《蕃尔雅》一卷。
右《方言》二十三部,一百一十六卷。
凡《尔雅》九种,五十二部,二百五十五卷。
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
[编辑]尔雅
[编辑]《尔雅》二卷。
《礼·三朝记》:“公曰:‘寡人欲学《小辩》以观于政,其可乎’?孔子曰:‘《尔雅》以观于古,足以辩言矣’。”《释诂》一篇,盖周公所作。旧说此书始于周公,以教成王。《释言》以下,或言仲尼所增,子夏所定,叔孙通所益,梁文所补。汉郭威谓《尔雅》周公所制,而有“张仲孝友”等语,疑之,以问扬雄。雄曰:“《记》有孔子教鲁哀公学《尔雅》,《尔雅》之出远矣。”自古学者皆云周公作,当有所据。其后孔子弟子游、夏之俦,又有所记,以解释六艺,故有“张仲孝友”等语。刘向谓史佚教其子以《尔雅》。艾轩林氏曰:“《尔雅》一书,六艺之户牖,学者之要津也。古人之学,必先通《尔雅》,则六籍百家之言,皆可以类求也。及散裂《尔雅》而投诸笺注,说随意迁,文从义变,说或拘”泥,则文亦牵合,学者始以训诂之学为不足学也。《释诂》《释言》、释训,亦犹《诗》之有六艺,小学之有六书。止斋陈氏曰:“古者重小学,汉尝置博士,如毛氏《诗训》、许氏《说文》、杨氏《方言》之类,皆有所本。隋、唐以来,以科目取士,此书寖废。韩退之尚以注虫鱼为不切,则知诵习者寡矣。”〈注:〉晁氏曰:《尔雅》、小学之类,附《孝经》,非是。
《小尔雅》一篇。
孔鲋撰。十三章申衍诂训,见《孔丛子》。〈注:〉李轨《解》一卷。
马端临文献通考
[编辑]===小学考===《尔雅》三卷。
晁氏曰:世传《释诂》,周公书也。馀篇仲尼、子夏、叔孙通、梁文增补之,晋郭璞注:“文字之学凡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纵横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杂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论体制之书,《说文》之类是也;论训诂之书,《尔雅》《方言》之类是也;论音韵之书,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 是也。三者虽各名一家,其实皆小学之类。而《艺文志》独以《尔雅》附《孝经》类,《经籍志》又以附《论语》类,皆非是。今依《四库目》置于小学之首。陈氏曰:晋弘农太守河东郭璞景纯注。按《汉志》《尔雅》二十篇,今书惟十九篇。《志》初不著撰人名氏。璞《序》亦但称“兴于中古,隆于汉氏” 而已。至陆氏《释文》始谓《释诂》为周公所作,其说盖本于魏。张揖所上《广雅表》,言“周公制礼以道天下,著《尔雅》一篇,以释其义。” 今俗所传二篇,或言仲尼所增,或言子夏所益,或言叔孙通所补,或言沛君、梁文所考,皆解家所说,先师口传,疑莫能明也。旧有刘歆、樊光、李巡、孙炎之学,今惟郭氏行于世。
《朱子语录》曰:《尔雅》是取传注以作,后人却以《尔雅》证传注 ,《尔雅》非是,只是据诸处训释所作。赵岐说孟子《尔雅》皆置博士,在《汉书》亦无可考。
《尔雅释文》一卷。
陈氏曰唐陆德明撰
《尔雅音训》二卷。
《崇文总目》:不著撰人名氏。以孙炎、郭璞二家《音训》为尚狭,颇益增之。
《尔雅疏》十卷。
晁氏曰:旧有孙炎、高琏《疏》。皇朝以其浅略,命邢昺、杜镐等别著此书。
陈氏曰:邢昺撰。其叙云:“为《注》者刘歆、樊光、李巡、孙炎,虽各名家,犹未详备,惟郭景纯最为称首。其为《义疏》者,惟俗间有孙炎、高琏,皆浅近。” 今奉敕校定,以景纯为主。共其事者杜镐而下八人。
止斋陈氏跋《尔雅疏》曰:“古者重小学,《尔雅》所为作也。汉兴,除秦之禁,尝置博士,列于学官。至今汉儒书行于世,如毛氏《诗训》、许氏《说文》、扬氏《方言》之类,盖皆有所本云。隋唐以来,以科目取士,此书不课于举子,由是寖废。韩退之以古文名世,尚以注虫鱼为不切,则知诵习者寡矣。国初,诸儒独追古,依郭氏注,为之疏” ,《尔雅》稍稍出。比于熙丰三经行,学者非《字说》不学。自先儒注疏皆罢绌,而《尔雅》益废。余忆为儿时入乡校,有以《尔雅》问题者,余用“能辨鼠豹,不识蟛蜝” 为对,其事至浅,诸老先生往往惊叹以为博也。郡有刊疏并《音释》若干卷,以久不就,字画多残阙,金华赵君子良来为推官,缮补之,始颇可读。赵征余言。因叙此书之所以废。且见子良之志。子良学于东莱吕伯恭氏,于余为同年进士,名善珍。
《尔雅音略》三卷。
晁氏曰:伪蜀毋昭裔撰。《尔雅》旧有释智骞及陆朗释文,昭裔以一字有两音或三音,后生疑千呼读,及释其文义最明者为定。
《小尔雅》一卷。
晁氏曰:《子子》,古文也,见于《孔鲋书》。
陈氏曰:《汉志》有此书,亦不著名氏。唐氏有李轨《解》一卷。今《馆阁书目》云“孔鲋撰。” 盖即《孔丛子》第十一篇也。曰《广诂》《广言》《广训》《广义》《广名》《广服》《广器》《广物》《广鸟》《广兽》,凡十章。又《度量衡》为十三章,当是好事者抄出别行。
《尔雅新义》二十卷。
陈氏曰:陆佃撰。其于是书,用力勤矣。《自序》以为虽使郭璞拥篲清道,跂望尘躅可也。以愚观,大率不出王氏之学,与刘贡父所谓“不彻姜食,三牛二鹿” ,戏笑之语,殆无以大相过也。《书》曰:“玩物丧志。” 斯其为丧志也弘矣。顷在南城传写,凡十八卷。其曾孙子遹刻于严州,为二十卷。
注《尔雅》三卷。
陈氏曰:郑樵撰。其言《尔雅》出自汉代,笺注未行之先,盖凭《诗》《书》以作《尔雅》。《尔雅》明,则百家笺注皆可废。《尔雅》应释者也,笺注不应释者也。言语称谓、宫室、器服、草木、虫鱼、鸟兽之所命不同,人所不能识者,故为之训释。义理人之所本有,无待注释。有注释则人必生疑,反舍经之言而疑注解之言;或者复舍注解之意而泥己之意以为“《经》意。” 此其为说虽偏,而论注释之害,则名言也。
《博雅》十卷。
晁氏曰:隋曹宪撰。魏张揖尝采苍、《雅》遗文为书,名曰《广雅》,宪因揖之说,附以音解,避炀帝讳,更之为“博” 云。后有张揖表宪后事唐太宗,尝读书,有奇难字,辄遣使问宪,宪具为音注,援验详覆,帝叹赏之。
《蜀尔雅》三卷。陈氏曰:不著撰人名氏。《馆阁书目》“按李邯郸云唐李商隐采蜀语为之,当必有据。”
《埤雅》 卷。
晁氏曰:皇朝陆佃农师撰。书载鱼虫、鸟兽、草木名物,喜采俗说。然佃,王安石客也,而学不专主“王氏” ,亦似特立者。
陈氏曰:释鱼、释兽,以及于鸟虫马木草,而终之以“释天” ,所以为《尔雅》之辅也。此书本号《物性门类》,其初尝以《说鱼》《说木》二篇上之朝,编纂将就,而永裕上宾,不及再上。既注《尔雅》,遂成此书。其于物性精详,所援引甚博,而亦多用《字说》。
《明王圻续文献通考》
[编辑]小学考
[编辑]《尔雅六义》 卷。
王柏著
焦竑经籍志
[编辑]小学
[编辑]《尔雅》三卷。〈注〉汉樊光注
《尔雅》七卷。〈注〉孙炎:
《尔雅》三卷。〈注〉刘歆。
《尔雅》三卷。〈注〉汉·李巡
《尔雅》五卷。〈注〉《郭璞》:
《集注尔雅》十卷。〈注〉《梁:沈璇》
《尔雅注》三卷。〈注〉郑樵:
《尔雅注》一卷。〈注〉王雱:
《尔雅图》十卷。〈注〉《郭璞》:
《尔雅图赞》二卷。〈注〉江瓘。
《尔雅正义》十卷。〈注〉邢昺。
《尔雅兼义》十卷。
《尔雅新义》二十卷。〈注〉陆佃:
《尔雅贯义》:〈阙〉卷。〈注〉陆佃:
《尔雅发题》一卷。
《尔雅略义》十九卷。〈注〉《危素》。
《尔雅音》八卷。〈注〉江瓘。
《尔雅音》一卷。〈注〉孙炎:
《尔雅音义》一卷。
《尔雅音略》二卷。〈注〉《郭璞》:
《音训》二卷。
《尔雅音略》三卷。〈注〉蜀:“毋昭裔。”
《广雅》四卷。〈注〉魏·张揖
《广雅音》四卷。〈注〉隋·曹宪
《博雅》十卷。〈注〉曹宪。
《小尔雅》一卷。〈注〉楚孔鲋撰,李轨注。
《续尔雅》一卷。〈注〉刘伯《庄》:
《要雅》二卷。〈注〉梁·刘杳
《蜀尔雅》三卷。〈注〉《李商隐》。
《羌尔雅》三十卷。〈注〉刘温润 《埤雅》二十卷。〈注〉陆佃:
《尔雅翼音注》三十二卷。〈注〉洪兴祖。
《尔雅翼》二十卷。〈注〉《罗愿》。
程端蒙《大尔雅》。〈阙〉卷。
《博雅志》十三卷。〈注〉《李文成》:
《骈雅》七卷。〈注〉朱谋㙔 《训林》十二卷。〈注〉朱《睦桔》。
《昆虫草木略》二卷。〈注〉郑樵:
《释俗语》八卷。〈注〉刘霁。
《称谓》五卷。〈注〉后周,卢辩
《俗说》三卷。〈注〉《沈约》。
《俚言解》二卷。〈注〉陈士元:
《古今训》十一卷。〈注〉张显。
《释名》八卷。〈注〉刘熙。
《辨释名》一卷。〈注〉《韦昭》。
《方言》十三卷。〈注〉扬雄撰,郭璞注。
《方言》十四卷。〈注〉王浩撰。
《方言释音》一卷。〈注〉吴良辅撰。
《河洛语音》一卷。〈注〉王长孙:
《列郡雅言》一卷。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