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第197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一百九十七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一百九十七卷目录
先圣先师祀典部汇考
周〈总一则〉
后汉〈明帝永平一则〉
魏〈齐王正始一则〉
晋〈孝武帝宁康一则〉
北魏〈太祖天兴一则 高祖太和一则〉
北齐〈总一则〉
隋〈总一则〉
唐〈总一则 高祖武德二则 高宗永徽一则 显庆一则〉
辽〈道宗清宁一则〉
宋〈徽宗大观一则〉
元〈文宗天历一则〉
明〈世宗嘉靖二则 穆宗隆庆一则〉
皇清〈康熙二则〉
先圣先师祀典部总论
文献通考〈祠祭先圣先师〉
先圣先师祀典部艺文一
祭先圣先师文 明会典
先圣先师祀典部艺文二〈诗〉
先圣先师歌 隋牛弘
礼仪典第一百九十七卷
先圣先师祀典部汇考
[编辑]周
[编辑]周制,先圣、先师有释奠、释菜礼。
按《周礼春官》:大胥“掌学士之版,以待致诸子,春入学, 舍采合舞。”
贾氏曰:“舍即释,采即菜也 。” 郑锷曰:“礼有释奠,有释菜,莫厚于释奠,莫薄于释菜。盖释奠有迎牲、有酌献、有授舞者器之礼,所以致恭于先圣。释菜则不舞、不授器、不杀牲,但以𬞟蘩蕰藻之类,告虔于先师而已 。” 崔氏曰:“先师,谓《礼》《乐》《诗》《书》之官。” 《周礼》:“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所谓知乐者也。若有” 《诗》《书》之德者,亦各祭于其所教之学。汉时,《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书》有伏生,《诗》有毛公,此之谓先师也。
按《礼记王制》:“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以讯馘告。”
〈陈注〉获罪人而反,则释奠于先圣先师,而告讯馘焉。讯,谓其魁首当讯。问者。馘,所截彼人之左耳。告者,告其多寡之数也。
《月令》:“仲春之月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 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 乐。”
〈陈注〉“习舞释菜”,谓将教习舞者,则先以释菜之礼告先师也。〈大全〉严陵方氏曰:“凡言释奠则有饮焉,言释菜则以芹藻之类而已,《学记》所谓‘皮弁祭菜’是也。于仲春释菜则以品物少故也,以事言则曰释,以礼言则曰祭,其实一也。” 马氏曰:“释菜用丁,为文明故也。”
《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
〈陈注〉官掌教《诗》《书》《礼》、乐之官也。若春诵夏弦,则太师释奠;教干戈,则小乐正及乐师释奠也。秋学礼,冬读书,则其官亦如之。释奠者,但奠置所祭之物而已。无尸,无食饮酬酢等事。所以若此者,以其主于行礼,非报功也。先师,谓前代明习此事之师也。〈大全〉严陵方氏曰:“释奠止言三时,而不及夏者,弦诵一师,夏则因春故也。” 新安王氏曰:“先师者,习《乐》有乐之先师,习《礼》有礼之先师,习《书》有书之先师。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
〈陈注〉诸侯初受封,天子命之教,于是立学,所谓“始立学”也。立学事重,故释奠于先圣先师。四时之教常事耳,故惟释奠于先师而不及先圣也。“行事”,谓行释奠之事,必以币,必奠币为礼也。始立学而行释奠之礼则用币,四时常奠不用币也。〈大全〉长乐陈氏曰:“四时释奠,止于先师;始立学释奠,则及于先圣。德之小者,亲而不尊,故其祭数;德之大者,尊而不亲,故其祭疏。” 马氏曰:“必以币者,有以加其礼也。
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有国故则否。凡大合乐,必遂养 老。”
〈陈注〉凡行释奠之礼,必有合乐之事。若国有凶丧之故,则虽释奠不合乐也。旧说合者,谓若本国无先圣先师,则合祭邻国之先圣先师。本国故有先圣先师,如鲁有孔、颜之类,则不合祭邻国之先圣先师也。未知是否。
《学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注〉《祭菜礼》“先圣先师。”菜谓芹藻之属。〈疏〉熊氏云:“始教,谓始立学教。皮弁祭菜”者,谓天子使有司服皮弁,祭先圣先师以𬞟藻之菜也。正义曰:熊氏云:“以注《礼》先圣先师之义解经,始教”,谓始立学也。若学士春始入学,唯得祭先师。故《文王世子》云:“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唯祭先师而已,不祭先圣。故《大胥》春释菜合舞。郑云:“释菜礼先师。”是春始入学,不祭先圣也。〈大全〉临川吴氏曰:“古者始入学,必释奠于先圣先师。故《大学》始初之教,有司先服皮弁服行释奠礼,盖示学者以敬先圣先师之道也。”
后汉
[编辑]明帝永平二年令郡县祀圣师周公孔子
[编辑]按:《后汉书。明帝本纪》,不载。 按《礼仪志》:“明帝永平二 年三月,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 子,牲以犬。”
郑元注《仪礼》曰:“狗取择人。”
魏
[编辑]齐王正始二年释奠先圣先师
[编辑]按:《三国魏志齐王本纪》:“正始二年,帝初通《论语》,使太 常以太牢祭孔子于辟雍。”
按《晋书礼志》:“魏正始中,齐王每讲经遍,辄使太常释 奠先圣先师于辟雍,弗躬亲。”
晋
[编辑]孝武帝宁康三年释奠于中堂
[编辑]按《晋书孝武帝本纪》,宁康三年十二月癸巳,帝释奠 于中堂。 按《礼志》,惠帝、明帝之为太子,及愍怀太子 讲经竟,并亲释奠于太学。太子进爵于先师,中庶子 进爵于颜回。成、穆、孝武三帝亦皆亲释奠。孝武时,以 学在水南悬远,有司议依升平元年,于中堂权立行 太学,于时无复国子生,有司奏应须复二学生百二 十“人,太学生取见人六十,国子生权铨大臣子孙六 十人,事讫罢”,奏可。释奠礼毕,会百官六品以上
北魏
[编辑]太祖天兴四年二月丁亥命乐师入学习舞释菜于先圣先师
[编辑]按:《北魏书太祖本纪》云云。
高祖太和十六年二月丁酉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甯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丁未改谥宣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
[编辑]按《北魏书高祖本纪》云云。 按《礼志》。太和十六年二 月丁酉。诏曰:“夫崇圣祀德远代之通典。”秩〈阙三字〉“中,古 之近规。故三五至仁,唯德配享;夏殷私己,稍用其姓。 且法施于民,祀有明典;立功垂惠,祭有恒式。斯乃异 代同途,奕世共轨。今远遵明令,宪章旧则,比于祀令, 已为决之。其孟春应祀者,顷以事殷,遂及今日,可令 仍以仲月而飨祀焉。”凡在祀令者,其数有五。帝尧树 则天之功,兴巍巍之治,可祀于平阳;虞舜播太“平之 风,致无为之化,可祀于广甯。夏禹御洪水之灾,建天 下之利,可祀于安邑。周文公制礼作乐,垂范万叶,可 祀于洛阳。其宣尼之庙,已于中省,当别敕有司飨荐 之礼。自文公已上,可令当界牧守,各随所近摄行祀 事。”皆用清酌,《尹祭》也。
北齐
[编辑]后齐制新立学必释奠礼先圣先师,每岁春秋二仲, 常行其礼。
按:《隋书礼仪志》云云。
隋
[编辑]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 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
按:《隋书礼仪志》云云。
唐
[编辑]唐制,中春、中秋释奠先圣先师。
按《唐书礼乐志》,“其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 皆以上丁上戊。国学以祭酒、司业、博士三献,乐以轩 县。前享一日,奉礼郎设三献位于东门内道北,执事 位于道南,皆西向北上;学官馆官位于县东,当执事 西南,西向;学生位于馆官之后,皆重行北上;观者位 于南门之内,道之左右,重行北面,相对为首。设三献” 门外位于东门之外道南,执事位于其后,每等异位, 北向西上;馆官、学官位于三献东南,北向西上。设先 圣神坐于庙室内西楹间,东向;先师于先圣东北,南 向。其馀弟子及二十一贤,以次东陈,南向西上。其馀 皆如常祀。
高祖武德二年六月戊戌立周公孔子庙于国子监按唐书高祖本纪云云
[编辑]按《阙里志》:武德二年诏曰:“大德必祀,义存方册,达人 命世,流庆后昆。爰始姬旦,匡翊周邦,创设《礼经》,大明 典宪。启生民之耳目,穷法度之本原。粤若宣尼,天姿 睿哲。四科之教,历代不刊,三千之徒,风流无斁。惟兹 二圣,道济生人,尊礼不修,孰明褒尚。宜命有司,立周 公、孔子庙各一所,四时致祭武德七年二月丁巳,释奠于国学。
按《唐书高祖本纪》云云。 按《礼乐志》,“高祖释奠,以周 公为先圣孔子配。”
按《册府元龟》,武德七年二月诏曰:“释奠之礼,致敬先 师,鼓箧之义,以明逊志,比多阙略,更宜详备。仲春释 奠,朕将亲览,所司具为条式,以时宣下。”是月丁巳,帝 幸国子学,亲临释奠。
高宗永徽 年复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
[编辑]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乐志》,“永徽中复以周 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颜回、左丘明以降皆从祀。”
显庆二年以孔子为先圣
[编辑]按:《唐书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乐志》:显庆二年,太尉 长孙无忌等言:“礼释奠于其先师,若《礼》有高堂生,《乐》 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又礼始立学,释奠于先 圣。郑氏注:‘若周公、孔子也。故贞观以夫子为先圣,众 儒为先师。且周公作礼乐,当同王者之祀。乃以周公 配武王,而孔子为先圣’。”
按《文献通考》:显庆二年,太尉长孙无忌等议曰:“按新 礼,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又准贞观二十一年,以 孔子为先圣,更以左丘明等二十二人与颜回俱配 尼父于太学。今据永徽令文,改用周公为先圣,遂黜 孔子为先师,颜回、丘明并为从祀。谨按《礼记》云:‘凡学, 春官释奠于其先师’。郑元注曰:‘官谓《诗》《书》礼乐之官’” 也。先师者,若《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 伏生,可以为师者。又《礼记》曰:“始立学,释奠于先圣。”郑 元注曰:“若周公、孔子也。”据礼为定,昭然自别。圣则非 周即孔,师则偏善一经。汉魏以来,取舍各异。颜回、夫 子,互作先师;宣父、周公,迭为先圣。求其节文,递有得 失。所以贞观之末,亲降纶言,依《礼记》之明文,酌康成 之奥说,正夫子为先圣,加众儒为先师,永垂制于后 昆,革往代之纰缪。而今新令不详制旨,辄事刊改,遂 违明诏。但成王幼年,周公践极,制礼作乐,功比帝王, 所以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为六君子。又说明王孝道, 乃还周公严配,此即姬旦鸿业合同王者祀之,儒官 就享,实贬其功。仲尼生衰周之末,拯文丧之弊,祖述 尧舜,宪章文武,弘圣教于《六经》,阐儒风于千世。故孟 轲称“生民以来,一人而已。”自汉已降,奕叶封侯,崇奉 其圣,迄于今日。胡可降兹上哲,俯入先师。且丘明之 徒,见行其学,贬为从祀,亦无故事。今请改令从诏,于 义为允。其周公仍依别礼,配享武王。诏从之。
辽
[编辑]道宗清宁六年六月命以时祭先圣先师
[编辑]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宋
[编辑]徽宗大观三年十一月丁未诏算学以黄帝为先师风后等八人配享巫咸等七十人从祀
[编辑]按《宋史徽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时又有算学。大观 三年。礼部太堂寺请以文宣王为先师。兖邹荆三国 公配享十哲从祀自昔著名算数者。画像两庑。请加 赐五等爵。随所封以定其服。”于是中书舍人张邦昌 定算学。封风后上谷公,箕子辽东公,周大夫商高郁 夷公,大挠涿鹿公,隶、首阳周公,容成平都公,常仪原 都“公,鬼俞区宜都公,商巫咸河东公,晋史苏晋阳伯, 秦卜徒父颖阳伯,晋卜偃平阳伯,鲁梓慎汝阳伯,晋 史赵高都伯,鲁卜楚丘昌衍伯,郑裨灶荥阳伯,赵史 墨易阳伯,周荣方美阳伯,齐甘德菑川伯,魏石申隆 虑伯,汉鲜于妄人清泉伯,耿寿昌安定伯,夏侯胜任 城伯,京房乐平伯,翼奉良成伯,李寻平”陵伯,张衡西 鄠伯,周兴慎阳伯,单飏湖陆伯,樊英鲁阳伯,晋郭璞 闻喜伯,宋何承天昌卢伯,北齐宋景业广宗伯,隋萧 吉临湘伯,临孝恭新丰伯,张胃元东光伯,周王朴东 平伯,汉邓平新野子,刘洪蒙阴子,魏管辂平原子,吴 赵逵谷城子,宋祖冲之范阳子,后魏商绍长乐子,北 齐信都芳乐城子,许遵高阳子,隋耿询湖熟子,刘焯 昌亭子,刘炫景城子,唐傅仁均博平子,王孝通介休 子,瞿昙罗居延子,李淳风昌乐子,王希明琅琊子,李 鼎祚赞皇子,边冈成安子,汉郎𫖮观阳子,襄楷隰阴 子,司马季主夏阳男,落下闳阆中男,严君平广都男, 魏刘徽淄乡男,晋姜岌成纪男,张丘建信成男,夏侯 阳平陆男,后周甄鸾无极男,隋卢大翼成平男。寻诏 以黄帝为先师。礼部员外郎吴时言:“书画之学,教养 生徒,使知以孔子为师,此道德之所以一也。若每学 建立殿宇,则配享从祀,难于其人。请春秋释奠,止令 书画博士量率职事生员,陪预执事,庶使知所宗师。 医学亦准此。”诏皆从之。
元
[编辑]文宗天历二年赐凤翔府岐阳书院额书院祀周文宪王仍命学官春秋释奠如孔子庙仪
[编辑]按:《元史文宗本纪》云云。
明
[编辑]====世宗嘉靖九年初祀先圣先师====按《明会典》,“嘉靖九年,初祀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禹、汤、 文、武、周公、孔子,凡十一位于文华殿之东间。位各有 主,主各有龛。伏羲至武王南向,周公西向,孔子东向。 岁以仲春。秋开讲前一日,上亲致祭。每月朔望具酒 果,上服黄袍行礼,间遣辅臣及大臣代拜。”
嘉靖十六年,移祀先圣、先师于永明后殿。
按《明会典》:“先圣先师,嘉靖十六年,移祀于永明后殿, 行礼如初。其后常遣官代行。”
穆宗隆庆 年仍于文华殿东室祭先圣先师
[编辑]按《明会典》:先圣、先师,隆庆初,仍于文华殿东室行礼。 一、前期一日,太常博士捧祝版于文华殿上填御名 讫,捧出。一、正祭日早,太常寺进笾豆、祝帛,陈设毕,候 上至,行礼。一、陈设皇师伏羲氏圣位、皇师神农氏圣 位、皇师轩辕氏圣位、帝师陶唐氏圣位、帝师有虞氏 圣位、王师夏禹王圣位、王师商汤王圣位、王师周文 王圣位,王师周武王圣位,每位铏一、笾、豆各二。礼神 制,帛一,白色。先圣、周公之位,先师孔子之位,每位铏 一、笾、豆二,帛一。一、正祭。是日,上具皮弁服,由文华殿 出。内赞对引官导上至拜位,奏“就位。”上就御拜位,内 赞导上至伏羲氏前。奏“搢圭。”奏“上香。”讫,诣各神位前, 俱奏“上香。”讫,奏“出圭。”奏“复位。”上复位,奏“再拜”讫。读祝 官启祝跪。内赞奏跪。上跪。赞读祝讫。奏俛伏、兴、平身。 读祝官安祝退。奏“再拜”讫。赞“焚祝帛。”上退拜位之东 立。捧祝帛官出门。奏“礼毕。”内赞对引官导上出还宫。
皇清
[编辑]康熙二十三年
[编辑]《大清会典》。康熙二十三年。
上幸阙里、特遣亲王及礼部尚书、致《祭周公》、祝文用
白纸糊版,黄纸镶边,墨书。供品白色,“礼神制帛一端,圆降真柱香一炷,细黄速香一觔,白磁爵三只,由太常寺预备。羊一、豕一、果品五、酒樽一,由地方官备办。”
康熙二十四年
《大清会典》:“康熙二十四年,始祀”
圣师十一位于
文华殿之东
传心殿内。其牌位神龛供器、俱礼部会同太常寺
陈设
皇师伏羲氏
皇师神农氏
皇师轩辕氏
帝师陶唐氏
帝师有虞氏
王师夏禹王
王师商汤王
王师周文王
王师周武王圣位,正设,南向。
先圣周公圣位左旁西向
先师孔子圣位右旁,东向
前期太常寺题请、遣礼部堂官一员致祭。凡遇仲春仲秋、经筵前一日、
皇上亲诣传心殿致祭。太常寺预行题请、派读祝官
祝文由内阁撰发。太常寺、用白纸糊版。黄纸镶边、墨书不填
御名。太常寺官补服捧举。御仗一对前导。自太常寺
送至传心殿祝版房、安设黄案上。一跪三叩头、退
皇师
帝师
王师每位前供品
礼神制帛一:白色圆降真柱香细降真块香白磁爵三铏一醓醢一盘、鹿醢一盘、圆眼一盘、栗一盘、酒三樽。
先圣周公
先师孔子每位前供品
礼神制帛一:白色圆降真柱香细降真块香白磁爵三铏一、圆眼一盘、栗一盘酒樽三。
祭日、太常寺堂官奏请诣祭。
上陞舆入。
文华殿门、至东旁门降舆。赞引官对引官迎导
驾由景行门入。
传心殿中门、于拜位前立。典仪唱“执事官各执其”
事。捧香官捧香盒、就各
圣位前旁立。赞引官奏“就位。”
上就拜位立。赞引官导
上诣
皇师伏羲氏位前。捧香官跪。赞引官奏“上香。”
上举柱香上炉内。又三上块香毕。次诣各
圣位前、照前上香毕。赞引官奏“复位。”
上复拜位立。赞引官奏“跪𨙫、兴。” 上行二跪六叩头礼。兴。读祝官前进一跪三叩头、捧
祝文至祝案左旁立。赞引官奏“跪。”
上跪。读祝官亦跪。赞引官赞“读祝。”读毕。捧祝版至
皇师伏羲氏位前跪、安帛匣内、三叩头退。赞引官
奏叩兴
上行三叩头礼。兴。赞引官奏“跪、叩、兴。”
上行二跪六叩头礼。兴。典仪唱“捧祝帛恭诣燎位。”捧
祝帛香官就各
圣位前跪。捧祝帛官三叩头。捧香官不叩、各捧起
上转至东旁、西向立。俟祝帛香过。
上复位立。焚祝帛。赞引官奏“礼毕。”
上乘舆还宫。
如遣官致祭、在殿外行礼。祝帛诣燎位时、转立西旁。其供献行礼俱同。
每月朔望,太常寺堂官供酒果、上香烛。
先圣先师祀典部总论
[编辑]《文献通考》。
祠祭先圣先师
[编辑]长乐陈氏曰:“周有天下,立四代之学。虞庠则以舜为 先圣,夏学则以禹为先圣,殷学则以汤为先圣,东胶 则以文王为先圣,各取当时左右四圣成其德业者 为之先师以配享焉。此天子立学之法也。”
临卭魏氏曰:“《记》曰:‘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释者曰: ‘若《礼》有高堂生,《乐》有制氏,《诗》有毛公,《书》有伏生’。又曰: ‘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曰若周有周公,鲁有孔子,各自 奠之,不合也。至于祀先贤于西学,祭乐祖于瞽宗,传 者亦谓‘各于所习之学祭先师’。夫周公、孔子,非周、鲁 之所得专也,而经各立师,则周典安有是哉?古者民” 以君为师,仁鄙寿夭,君实司之,而臣则辅相人君,以 师表万民者也。自孔子以前,曰圣曰贤,有道有德,则 未有不生居显位,没祭大烝者,此非诸生所得祠也。 自君师之职不修,学校废并,牧坏民散而无所系,于 是始有师弟子群居以相讲授者,所谓“各祭其先师”, 疑秦汉以来始有之,而《诗》《书》《礼》《乐》各立师,不能以相 通,则秦汉以来,为士者断不若是之隘也。此亦可见 世变日降,君师之职下移,而先王之道分裂矣。然而 春秋、战国之乱,犹有圣贤为之师;秦、汉以来,犹有专 门为之师,故所在郡国,尚有先师之号,奠祠于学,故 记人识于礼,而传者又即其所见闻以明之也。
先圣先师祀典部艺文一
[编辑]《祭先圣先师文》明·会典
[编辑]维年月朔日,皇帝谨告于先圣、先师暨周公、孔子曰: “予惟后学之资,必赖先圣遗集,以为进修。”兹于明日、 〈春秋〉开讲学,伏惟默运神机,觉我后学,俾诚正之功不 替,庶治平之至可臻,而圣道永有,霑民之惠矣。特用 奠告,惟圣师鉴焉。
先圣先师祀典部艺文二〈诗〉
[编辑]《先圣先师歌》隋·牛弘
[编辑]“经国立训,学重教先。三坟肇册,五典留篇。开凿理著, 陶铸功宣。东胶西序,春诵夏弦。芳尘载仰,祀典无骞。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