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第234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三十四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三十四卷目录
陵寝祀典部汇考二
辽〈太宗天显六则 会同一则 穆宗应历三则 景宗保宁二则 圣宗统和九则 开
泰二则 太平二则 兴宗景福一则 重熙四则 道宗清宁二则 咸雍一则 太康四
则 太安一则 天祚帝乾统五则〉
宋〈太祖乾德一则 开宝一则 太宗雍熙一则 至道一则 真宗景德三则 大中祥
符三则 仁宗天圣一则 景祐二则 皇祐一则 英宗治平一则 神宗熙宁一则 元
丰二则 哲宗元祐一则 徽宗政和二则 高宗建炎二则 绍兴十则 孝宗乾道一则
淳熙一则 光宗绍熙一则 宁宗庆元一则 理宗端平一则〉
礼仪典第二百三十四卷
陵寝祀典部汇考二
[编辑]辽
[编辑]太宗天显二年葬太祖于祖陵命置节度使以奉陵寝
[编辑]按《辽史太祖本纪》:“天显元年七月上崩,皇后称制,权 决军国事。二年八月丁酉,葬太祖皇帝于祖陵,置祖 州天城军节度使,以奉陵寝。”
天显四年夏四月甲寅,幸《天城军》,谒祖陵。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天显五年,诏“人皇王赴祖陵。”
按《辽史太宗本纪》:“天显四年,人皇王倍来朝。五年夏 四月乙未,诏人皇王先赴祖陵,谒太祖庙。”
天显六年五月壬午谒太祖陵。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天显七年五月壬午朔幸祖州谒太祖陵。
按《辽史太宗本纪》云云。
天显十一年夏四月,谒祖陵。
按《辽史太宗本纪》:“天显十一年夏四月,庚谒祖陵, 戊辰,还都,谒太祖庙。”
会同九年谒祖陵
[编辑]按《辽史太宗本纪》:会同九年六月“戊子,谒祖陵,更閟 神殿为长思”
穆宗应历四年十二月辛酉朔谒祖陵
[编辑]按《辽史穆宗本纪》云云。
应历六年。夏五月丁酉。谒怀陵。九月戊午。谒祖陵 按《辽史穆宗本纪》云云。
应历十年。夏五月乙巳。谒怀陵。丙寅。至自怀陵 按《辽史穆宗本纪》云云。
景宗保宁八年九月己巳谒怀陵
[编辑]按《辽史景宗本纪》云云。
保宁十年三月庚寅祭显陵。
按《辽史景宗本纪》云云。
圣宗统和元年有事于诸陵
[编辑]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元年二月甲午,葬景宗皇帝 于乾陵。丙申,皇太后诣陵置奠,命绘近臣于御容殿, 赐山陵工人物有差。辛亥,幸圣山,遂谒三陵。夏四月 辛丑,谒三陵,以东京所进物分赐陵寝官吏。壬寅,致 享于凝神殿。癸卯,谒乾陵。秋七月,司徒娄国坐称疾 不赴山陵,笞二十。八月,上西巡。己丑,谒祖陵。癸巳,上” 与皇太后谒怀陵。己亥,猎赤山,遣使荐熊昉鹿脯于 乾陵之凝神殿。九月辛酉,幸祖州,谒祖陵。壬戌,还上 京。十一月庚辰,上与皇太后祭乾陵。十二月壬午朔, 谒凝神殿,遣使分祭诸陵,赐守殿官属酒。
统和三年。上谒凝神殿及乾陵皇太后谒显陵 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三年八月庚辰。至显州。谒凝 神殿。辛巳幸乾州。观新宫。癸未谒乾陵。甲申命南北 面臣僚分巡山陵林木。及令干显二州上所部里社 之数。癸巳皇太后谒显陵。庚子谒乾陵。辛丑西幸。闰 九月癸酉命邢抱朴勾检显陵。”
统和四年三月乙亥。以亲征告陵。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十五年十一月丙戌。幸显州。戊子。谒显陵。庚寅。 谒乾陵。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十六年六月戊子朔。致奠于祖怀二陵。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二十年,谒显陵告捷。
按《辽史圣宗本纪》:统和二十年九月“癸巳朔,谒显陵, 告南伐捷。冬十月癸亥朔,至自显陵。”
统和二十六年。夏五月庚午。致祭祖怀二陵。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二十八年。八月丙寅。谒显干二陵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统和二十九年二月己酉。谒显干二陵。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开泰五年八月有事于诸陵
[编辑]按《辽史圣宗本纪》:开泰五年八月“丙子,幸怀州,有事 于诸陵。”
开泰六年三月有事于显干二陵。
按《辽史圣宗本纪》:开泰六年三月“乙巳,如显州,葬秦 晋国王隆庆有事于显、干二陵。”
太平九年十一月乙卯朔如显陵
[编辑]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按《礼志》:“孟冬朔拜陵仪,有 司设酒馔于山陵。皇帝、皇后驾至敌烈麻都,奏仪办, 阁门使赞皇帝皇后诣位,四拜讫,巫赞祝燔胙及时 服,酹酒荐牲,大臣命妇以次燔胙四拜。皇帝、皇后率 群臣命妇循诸陵冬三匝还宫。”翼日,群臣入谢。 太平十年夏四月,如乾陵。
按《辽史圣宗本纪》云云。
兴宗景福元年谒庆陵
[编辑]按《辽史兴宗本纪》:“景福元年秋七月,建庆州于庆陵 之南,徙民实之,充奉陵邑。九月戊申,亲视庆陵。十一 月丙申,谒庆陵,以遗物赐群臣,名其山曰庆云,殿曰 望仙。”“十二月癸丑,至自庆陵。”
重熙八年谒庆陵
[编辑]按《辽史兴宗本纪》:“重熙八年秋七月丁巳,谒庆陵,致 奠于望仙殿,迎皇太后至显州,谒园陵,还京。”
重熙十二年八月丙申,谒庆陵。九月壬申,谒望仙殿。 壬午,谒怀陵。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重熙十四年闰五月丁卯,谒庆陵。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重熙二十三年。六月丙申。如庆州。己亥。谒庆陵 按《辽史兴宗本纪》云云。
道宗清宁元年十一月甲戌谒祖陵
[编辑]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清宁三年谒祖陵。
按《辽史道宗本纪》:“清宁三年五月己亥,如庆陵,献酎 于金殿同天殿。冬十月己酉,谒祖陵;辛酉,奠酎于玉 殿。”
咸雍十年秋七月癸亥谒庆陵
[编辑]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太康三年秋七月丁丑谒庆陵八月辛丑谒庆陵九月壬申修乾陵庙
[编辑]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太康七年七月,谒庆陵。九月命皇后谒怀陵及祖陵 按《辽史道宗本纪》。太康七年六月甲子。诏月祭观德 殿。岁寒食。诸帝在时生辰及忌日。诣景宗御容殿致 奠。秋七月戊子。如秋山。丙申谒庆陵。九月戊子。次怀 州。命皇后谒怀陵。辛卯。次祖州。命皇后谒祖陵。” “太康八年九月庚寅。谒庆陵。冬十月丙子。谒乾陵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太康九年秋七月丁巳谒庆陵。
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太安七年八月壬寅幸庆州谒庆陵
[编辑]按《辽史道宗本纪》云云。
天祚帝乾统元年八月甲寅谒庆陵冬十月壬辰谒乾陵
[编辑]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云云。
乾统三年夏五月丙午,谒庆陵。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云云。
乾统五年秋七月,谒庆陵。九月乙卯,谒《乾陵》。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云云。
乾统七年冬十月,谒乾陵。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云云。
乾统十年秋七月辛丑,谒庆陵。闰月辛亥,谒怀陵己 未,谒祖陵。
按《辽史天祚帝本纪》云云。
宋
[编辑]太祖乾德三年始令宫人谒陵上冬服
[编辑]按《宋史太祖本纪》不载。 按《礼志》,“乾德三年,始令宫 人诣陵上冬服,岁以为常。”
按《文献通考》,乾德四年九月,命内人诣巩县安陵荐 寒衣,遂为定式。自是寒食亦往。其后定制,每岁春秋 仲月,遣太常宗正卿朝拜祖宗及后陵,先斋三日,牲 用少牢,一献服本品祭服,奉御书祝版,逐陵复上起 居表。其仪:祭日质明,礼生引奉礼先升奉币,次卿诣 褥位,解剑脱履,升奉币,跪奠讫,再拜,降复位。次诣罍 洗讫,升诣神座前,执爵奠酒,俛伏,兴。俟太祝读文讫, 再拜,降阶,佩剑、纳履,复位。礼生赞“拜”,在位皆再拜。诣 焚板币位,东向,俟焚火半,退。次诣诸陵奉行,皆如仪。 后以卿阙,分遣宗正寺、太常礼官常参行。故事。〈按礼志作
三年,《通考》作“四年” ,今从《礼志》。
〉开宝九年有事于安陵
[编辑]按《宋史太祖本纪》,开宝九年三月“丙子,幸西京。己卯, 次巩县,拜安陵,号恸陨绝者久之。庚辰,赐河南府民 今年田租之半,奉陵户复一年。”
按《文献通考会要》:“《汉仪》,乘舆谒陵,太官荐食,太常荐 乐舞,如吉祭。国朝谒陵,皆辍乐举哭,素服行事。”
太宗雍熙二年议定陵寝祀典
[编辑]按《宋史太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雍熙二年,宗正少 卿赵安易言:“昨朝拜安陵、永昌陵,有司止设酒、脯香, 以未明行事,不设烛燎。又先赴永昌陵,后赴安陵。及 帝后二位不遍拜,颇愆于礼。”事下有司议曰:“按《开元 礼》,春秋二仲月,司徒、司空巡陵,不设牲牢之祀。今请 如宗庙荐享少加裁减,除不设登铏、牙槃食及太常 登歌外,馀悉如大祠。朝拜日,有司豫于陵南百步道 东设次,具翦除器以备洒扫。设宗正卿位于兆外之 左,西向;陵官位于卿之东南,执事官又于其南,俱西 向北上。设祭器、礼料、酒馔于兆门内。宗正卿以下各 就位再拜,盥手奠酒,读祝册,再拜。先赴安陵,次永昌 陵,次孝明、孝惠、懿德、淑德皇后陵”,从之。〈又〉上陵之礼, 古者无墓祭,秦、汉以降,始有其仪。至唐,复有清明设 祭,朔望时节之祭,进食、荐衣之式。五代,诸陵远者令 本州长吏朝拜,近者遣太常宗正卿,或因行过亲谒。 宋初,春秋命宗正卿朝拜安陵,以太牢奉祀。
至道三年真宗即位作殿于太宗陵朝暮上食四时致祭
[编辑]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至道三年,太宗崩。 真宗即位。十一月置卫士五百人于陵所,作殿以安 御容。朝暮上食,四时致祭焉。”
真宗景德二年契丹遣使修好遣官奏告诸陵
[编辑]按:《宋史真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云云。
景德三年九月,置诸陵斋宫,十二月朝陵。
按《宋史真宗本纪》。景德三年二月甲申。禁民间开近 陵域地。九月甲子。置诸陵斋宫。十二月辛卯。朝陵。缘 路禁乐 按《礼志》。景德三年真宗将朝诸陵。以宰臣 王旦为朝拜诸陵大礼使。太常礼院言,“朝陵故事。合 排小驾卤簿。唐太宗朝献陵宿设黄麾仗。周卫陵寝。 今请周设黄麾仗。又唐制,前一日。陵令以玉册进御。 亲书,近臣奉出,陵令受之。今请造竹册四幅,祝毕焚 之。其百官位,旧设陵所,从祝官及皇亲客使,分于神 道左右,贞观中并陪列司马门内,今望准旧仪施行。 又《旧仪》诣寝宫,至大次之时,设百官位,奏请行礼,望 令先入,赴寝殿立班。贞观中,皇帝至小次,素服乘马。” 检会今年正月车驾朝拜明德攒宫,止“素服白衣,当 时皇帝在大祥之内,今既服除,望止服淡黄袍。又按 贞观、永徽故事,朝陵皆先亲后尊,拜辞讫出,还大次, 便进发。今望先朝永熙陵行事及辞皇帝,皆两次再 拜,陪位官每陵亦各两次再拜。今请皇帝诣安陵参 辞,四度再拜,永昌、永熙陵各两度设拜。旧仪,逐寝殿 上食,备太牢之馔,珍羞庶品,近以羊豕代太牢。今请 备少牢之祭,设奠读册毕,复诣寝宫,上珍羞庶品,别 行致奠之礼。又旧仪,前发二日,太尉告太庙。今请依 礼遍告六室。”诏特素服白衣行事,次序如告太庙,馀 依所请。
按《文献通考》:“景德三年八月,诏以来春朝拜诸陵,凡 百费用,以官物充,增修馆驿,以备行宫。从臣百司储 拟供御,并从省约。诸司需索,非有敕命,州县不得供 给道路不得广役夫丁,修治邻近州府,长吏不得擅 离本任赴行在,诸道不得以进奉为名,科配起居表 章,附厩置以闻。” 景德四年至陵所,素服行事。
按《宋史真宗本纪》。景德四年春正月“乙巳。以丁谓为 随驾三司使。己未车驾发京师。庚申次中牟县。除逋 负。释系囚。赐父老衣币。所过如之。丁卯。帝素服诣诸 陵。减西京及诸路系囚罪。”己亥。诏置永安县及三陵 副使都监 按《礼志》。“景德四年正月,车驾次巩县。罢 鸣鞭及太常奏严。金吾传呼。既至,斋于永安镇行宫。 太”官进蔬膳。是夜漏未尽三鼓,帝乘马,却舆辇伞扇, 至安陵,素服步入司马门,行奠献礼。诸陵亦然。又诣 下宫,凡上宫用牲牢祝册,有司奉事。下宫备膳,差内 臣执事,百官陪位。又诣元德太后陵奠献,别于陵西 南设幄殿,祭如下宫。礼毕,遍诣孝明、孝惠、孝章、懿德、 淑德、明德、庄怀七后陵,遂单骑从内臣“巡视陵阙而 亲奠夔、魏、𨙸、郓、安周六王及恭孝太子诸坟。其三陵 陪葬皇子、皇孙、公主之未出阁者,及诸王夫人之蚤 亡者,各设位次。诸陵下宫之东序,安陵百二十一坟, 量设三十位,男子女子共祝版二。昌陵十五坟,量设 十位,熙陵八坟,量设五位,并祝版一,以致祭焉。”辰后, 暂诣幄次更衣,复诣诸陵奉辞。有司以“朝拜无辞礼。” 帝不忍,故复往。仍遣官祭一品皇亲、诸亲。
====大中祥符三年奉安宣祖太祖圣容于二陵诏自今祀汾阴还朝拜二陵====按《宋史真宗本纪》:“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庚寅,遣内臣奉安宣祖、太祖圣容于二陵。”
按:《文献通考》:“大中祥符三年,诏将来祀汾阴还时朝 拜诸陵,大略如景德四年之礼。”
大中祥符四年,祀汾阴,有事于三陵。更定遣官朝陵 仪注。
按《宋史真宗本纪》,大中祥符四年“春正月辛丑,陈幄 殿于訾村,望拜诸陵。三月壬辰,诏朝陵自西京至巩 县,不举乐。甲午,发西京。丙申谒安陵永昌诸陵” 按 《礼志》,“大中祥符四年正月,祀汾阴,经巩县,有司请于 訾村王喜设幄殿,置三陵神坐,皇帝靴袍就幄,设香 酒时果、牙菜食奠献,而命大臣以香币酒脯诣诸陵 致告。驾还,复行亲谒之礼。帝素服乘马至永安县,斋 于行宫,夜漏未尽二鼓,诣三陵及元德太后、明德皇 后陵奠献。”哀恸未明。礼毕,复诣四陵奉辞,省视几筵, 奠献如初礼。又遍诣诸后陵、诸王坟致奠,命中使遍 祭皇亲、诸亲坟及汝州、秦王坟。是岁,命礼官定春秋 二仲遣官朝陵仪注,以祭服行事,专差宗正卿一员 朝拜三陵,别遣官二员分拜诸陵。又制长竿檐床二 副,置陵表祝版,遣宽衣军士三十二人,舆送陵下。其 后添差陵庙行礼官四员,选朝官、京官宗姓者充。翰 林学士钱惟演言:“《春秋》朝陵,载于旧式,公卿亲往,盖 表至恭。唐显庆中,始诏三公行事,天宝以后,亦遣公 卿巡谒,盖取朝廷大臣,不必须同国姓,后参用太常、 宗正卿。晋开运中亦命吏部侍郎。近年以来,止遣宗 正等官,人轻位卑,实亏旧制。望自今于丞郎诸司三 品内遣官,阙则差两省谏、舍以上。所冀仰副追孝之 心,以成稽古之美。”
大中祥符六年,以圣像至,遣官奏告诸陵。
按《宋史真宗本纪》:“大中祥符六年三月乙卯,建安军 铸玉皇圣祖、太祖、太宗尊像成,以丁谓为迎奉使。五 月甲辰,圣像至。乙卯,谒圣像,奉安于玉清宫。丁巳,遣 使奏告诸陵。”
仁宗天圣七年秋七月癸亥以玉清昭应宫灾遣官告诸陵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纪》云云。
景祐四年减诸陵柏子户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景祐四年减柏子 户,安陵、永昌、永熙各留四十户,永定五十户,会圣宫 十户。”
景祐 年,始令宗室正刺史以上一员拜陵。
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景祐初,沧州观察 使守节言,“寒食节例遣宗室拜陵,而十月令内司宾 往,非所以致恭。”乃诏宗室正刺史以上一员朝拜。
皇祐三年诏祀安陵昭宪皇后准太庙同室礼更令县官朔望朝诸陵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皇祐三年,太常博 士李寿朋奏,帝后诸陵荐飨皆有时,独昭宪皇后以 合葬安陵,不及时祭。礼院言:“朝拜仪注、牲牢并如太 庙常飨例,诸陵止奠一爵,而安陵奠两爵,两赞再拜, 惟祭馔不兼设,盖有司相承失之。”于是诏安陵昭宪 皇后祝版、牲币、御封香依太庙同室礼,更造诸陵祭 器,贮别库。三陵皆置卒五百人,惟定陵以章献太后 故,别置一指挥。昭陵使甘昭吉引定陵例,请置守陵、 奉先两指挥。京西转运司请减定陵卒半,以奉昭陵。 诏选募一指挥额五百人。初,永安县官月朔朝定陵, 望朝三陵。韩琦言昭陵未有朝日,乃令县官朔望分 朝诸陵。
英宗治平三年诏濮安懿王园庙置园令一人并定飨祭之仪
[编辑]按《宋史英宗本纪》,“治平三年春正月丁丑,皇太后下 书中书门下,封濮安懿王宜如前代故事。诏遵慈训, 以茔为园,置守卫吏,即园立庙,俾王子孙主祠事,如 皇太后旨。” 按《礼志》:“濮安懿王园庙,治平三年,诏置 园令一人,以大使臣为之。募兵二百人,以奉园为额, 置柏子户五十人。庙三间二厦,神门屋二所,及斋院、 神”厨、棂星门。其告祭濮安懿王及诸神祝文,并本宫 教授撰。河南府给香币、酒脯、礼物。太祝、奉礼,则命永 安县尉主薄摄。如阙官,以本府曹官。凡祭告及四仲 飨,并依此制。奉安神主,三献,命西京差判官一员;亚 献朝臣一员;终献摄知园令出纳神主。庙制用一品 夫人任氏,坟域亦称为“园。”
神宗熙宁五年诏寺观奉陵寝神御者免役钱文武大臣过陵朝拜又诏臣僚朝陵唯执政官许进汤又建昭孝院奉永昭永厚二陵
[编辑]按《宋史神宗本纪》,熙宁五年十二月戊寅,诏寺观奉 圣祖及祖宗陵寝神御者免役钱 按《礼志》:熙宁中, 诏文臣及两省武臣阁门使以上经过陵下,并许朝 拜。又诏自今臣僚朝拜诸陵,除见任、尝任执政官许 进汤,馀止奠献荐新,不特拜。
按《文献通考》,“熙宁五年建昭孝院,奉永昭、永厚陵,以官田给。始诏文臣两省、武臣阁门使以上过陵下听 朝谒。故事,岁遣朝陵官,自宣祖至真宗、章惠皇后总 以太常、宗正卿二人,其馀九陵通遣郎中或清望官 二人分诣。太常、宗正卿阙,以尚书省四品、两省五品 以上或大卿监充,又阙,遣以次官。独永定陵轮宗寺” 及太常礼院官一员,春秋朝享,因之检察陵事,以陵 台令陪位。若非时祭,则遣朝官。其永厚陵准永定陵 故事,应诸陵奉祀。牙床什器,各以东阙庭藏之。
元丰六年何洵直请定陵寝祀仪
[编辑]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元丰六年,太 常博士何洵直言,“自秦汉即陵为寝。有事生之具。令 祠陵官具牲牢俎豆。以祭服行礼。而朝献景灵宫纯 用时王之制。陵寝义当一体。其朝陵荐牙盘食。献官 止以常服。六陵下宫及会圣宫门各视庙社,宫门列 戟二十四。”皆从之。复诏:朝陵自今各遣官,太常寺轮 长贰,馀以宗室遥郡防御使。永安陵下宫之南,令加 旧地十步三尺,仍视其制度增修永厚陵。其永昌、永 熙陵亦缮治之。陵官辄离陵所以擅去官守法论。若 宫人朝陵,毋以伎乐迎送。
元丰七年,诸陵始设后位。
按:《宋史神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昭陵下宫,帝 后同幄荐献,安陵以合祔及昌熙、定陵,悉无诸后神 像。长至元正、清明节,帝后异宫,酌献上食,皆不豫飨。 元丰七年,因何洵直之请,乃命各设后位,遂选官定 荐献供奉式焉。”
哲宗元祐八年八月太皇太后疾乙亥祷于诸陵
[编辑]按:《宋史哲宗本纪》云云。
徽宗政和三年诏以天赐元圭告诸陵
[编辑]按《宋史徽宗本纪》,政和三年春正月“甲子,诏以天赐 元圭,遣官册告永裕永泰陵” 按《礼志》,政和三年二 月,以太平告成,册告诸陵。
政和四年,以皇太子冠,告诸陵。
按《宋史徽宗本纪》,政和四年二月癸酉,长子桓冠。 按《礼志》,政和四年二月,皇太子冠,告诸陵。
高宗建炎元年诏西京留守及台臣一员省视陵寝又诏河南镇抚使翟兴保护
[编辑]按《宋史高宗本纪》,建炎元年五月,命西京留守司修 奉祖宗陵寝 按《礼志》,宋初故事,车驾诣陵,谓之亲 谒。南渡之后,此礼不举,故上陵或曰省视,或曰保护, 或曰荐献,或曰祭告,或曰致祭,或曰望祭,或曰修奉。 悉遣官不专于行礼也。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诏:“应永 安军祖宗陵寝可差西京留守及台臣一员躬亲省 视,如有合修奉去处,措置奏闻。”仍诏鄜延路副总管 刘光世充省视陵寝使。又诏河南府镇抚使翟兴团 结本处义兵,保护祖宗陵寝。
建炎四年。诏礼部给降度牒一百道。充祭陵礼料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建炎四年六月。诏 令礼部给降度牒一百道。充祭告诸陵礼料。仍令翟 兴所差来人。赍祭告表以行。
绍兴元年诏昭慈献烈皇后欑宫遣官行礼又诏列圣陵邑每半年遣官省视
[编辑]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绍兴元年六月,太 常寺言,“昭慈献烈皇太后欑宫在越州会稽县,合依 四孟朝献礼例,差宰执一员,前一日赴欑宫泰宁寺 宿斋,至日行朝拜之礼。”诏同知枢密院事李回行礼。 〈又〉九月,起居郎陈兴义言:“陛下躬履艰难之运,驻跸 东南,列圣陵邑,远在洛师,顾瞻山川,未得时省。虽欲 遣使,道路不通,圣怀日愤。近闻道路少通,差易前日, 愿诏执事每半年择遣使臣两员,往省诸陵。”诏令枢 密院每半年差使臣两员前去。
绍兴二年。张守请朝谒昭慈献烈皇后欑宫。许之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绍兴二年三月。知 绍兴府张守言。“昭慈献烈皇后欑宫。近在府界。望许 臣以时朝谒。”从之。自是守臣皆许朝谒。
绍兴三年正月。诏春秋二仲。于行在法惠寺荐献诸 陵。二月诏春秋望祭。五月诏任直清祭告诸陵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三年正月庚辰。诏春秋望祭 诸陵 按《礼志》。绍兴三年正月。礼部太常寺“言春秋 二仲荐献诸陵。乞于行在法惠寺设位望祭行礼。”从 之。自是每岁荐献。率循此制。五月诏令户部支金一 百两。付河南府镇抚使司干办公事任直清,充“祭告 永安军诸陵。”
绍兴九年,以金人归地,遣使修奉诸陵,上徽宗陵名 曰《永固》。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九年春正月戊子,遣判大宗 正事士㒟、兵部侍郎张焘诣河南修奉陵寝。 按《礼 志》,绍兴九年正月,上谓辅臣曰:“祖宗陵寝久沦异域, 今金国既割还故地,便当遣宗室使相与臣僚前去 修奉洒扫。”寻命同判大宗正事士㒟、兵部侍郎张焘 前去河南府祗谒修奉。六月,太常丞梁仲敏等言,“春
秋二仲,遣宗室遥郡防御使荐献诸陵,太常少卿荐献永祐陵,权宜于行在设位行礼。今道路既通,望依旧遣官前诣。”诏令西京留守司候仲秋就便选官前 诣诸陵荐献。士㒟、张焘回,言:“诸陵下石涧水,自兵兴 以来,涸竭几十五年,二使到日,水即大至,父老惊叹, 以为中兴之祥。”
按《文献通考》:“绍兴九年正月,太常寺言,徽宗及显肃 皇后将及大祥,虽未置皇堂,若不先建陵名,则春秋 二仲,有妨荐献。请先命宰臣上陵名。宰臣秦桧等请 上陵名曰永固。诏恭依。又以金人归河南地,命大宗 正士㒟、兵部侍郎张焘祗谒陵寝。二人至西京朝拜, 陵寝,民夹道驩迎,遂入柏城,披荆履糵,随宜葺之而” 去。及还,上问陵寝如何?焘不对,惟言“万世不可忘此 贼。”上为之黯然。时方庭实为三京淮北宣谕使,至西 京,先朝谒陵寝,见永昌而下皆遇惊犯,泰陵至暴露, 庭实解衣覆之,归日痛哭流涕,为上言之,由是大忤 秦桧。
绍兴十年。诏修诸陵。尽斥金玉珍宝。播告天下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绍兴十年三月。礼 部言。池州铜陵县丞吕和问进宫陵仪制。望付太常 寺。以备检照。永安军等处今已收复。遂委知军诣诸 陵逐位检视。除永定、永昭、永厚、永裕、永泰陵园庙并 无损动。内永安、永昌、永熙陵神台璺裂。未敢擅行补 修。伏饬“太常寺看详,若行补修,合就差所委修饰官 奏告行礼。”诏令河南府委官如法补饰,不得灭裂。其 后兵部侍郎兼史馆修撰张焘言:“伏见宣谕官方庭 实有请,乞将来先帝山陵,一依永安陵等制度。臣区 区愚忠,愿明诏有司,异时永固陵凡金玉珍宝,尽斥 不用,播告天下,咸使闻知。如是,自然可保无虞。”上纳 之。
绍兴十三年。令郊祀毕。权于法惠寺望祭诸陵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文献通考》。绍兴十三年 十月。礼部太常寺言。“将来郊祀礼毕。合奏谢诸陵。昭 慈圣献皇后欑宫。永祐陵欑宫已差官行礼。内诸陵 权于临安府法惠寺设位望祭。差南班宗室二员行 礼。”从之。
绍兴十七年,“命春秋荐献欑宫,又每月遣官永祐陵 行礼。”
按《宋史高宗本纪》:绍兴十七年冬十月丁未,命太常 岁以春秋二仲荐献欑宫,季秋遣御史按视。 按《礼 志》:绍兴十七年十一月,殿中侍御史佘尧弼言,“望举 行旧制,于春秋二仲遣官诣永祐陵欑宫荐献。”臣僚 又言,“陵庙之祭,月有荐新,著在令典。方今宗庙久已 遵奉,惟是永祐陵阙而未讲,望令有司讨论举而行 之。”太常寺讨论:“欲依《政和五礼》依典故,令两欑宫遵 依,每月检举差官行礼。其新物令逐宫预行关报绍 兴府排办。”从之。
绍兴二十七年,诏设检察宫陵所。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绍兴二十七年六 月,诏永祐陵及昭慈圣献皇后欑宫检察承受,以“检 察宫陵所”为名。
绍兴三十年,诏“会稽知县兼主欑宫事务。”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绍兴三十年九月, 吏部言,“绍兴府会稽知县,依仿陵台令典故,于阶御 内带兼主管欑宫事务,量加优异。”
绍兴三十二年。诏祖宗陵寝。令本处官吏朝谒 按《宋史高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绍兴三十二年六 月。诏祖宗陵寝。令本处招讨使同本处官吏。躬亲朝 谒。如法修奉。务在严洁。以称孝思之意。
孝宗乾道六年遣使于金请归陵寝地特转刘湛等官以保护陵寝
[编辑]按《宋史孝宗本纪》,乾道六年闰五月戊子,遣范成大 等使金求陵寝地。 按《礼志》,乾道六年八月,诏承信 郎刘湛特转两官,右迪功郎刘师颜特与右承务郎, 升擢差遣,秦世辅特转一官,升充正将。以湛等归正 结义,保护陵寝故也。
按《文献通考》:乾道六年,以起居郎范成大为祈请使, 之金,请陵寝地。先时,上赐宰臣陈俊卿手札曰:“朕痛 念祖宗陵寝,迥隔四十馀年,今欲特遣使就彼祈请, 卿以为何如?可密奏来。”俊卿以为未可,坐罢相知福 州。乃遣成大行令学士院草国书,以陵寝所在,欲求 河南地为辞。成大将行,秘书少监李焘等皆以为不 然,国子博士丘崇轮对,论其无益启侮,上不乐曰:“卿 家祖先坟墓为人占据,莫不须理会否?”答云:“臣但能 诉之,不能告之。”上赫怒。成大既出疆,使还其国书云: “和约既成,界山河以如旧;缄音遽至,指巩、洛以为言。 援曩时无用之文,渎今日既盟之好。既云废祀,欲伸 追远之怀;止可奉迁,即俟刻期之报。至若未归之旅 柩,亦当并发于行涂。”既而遣赵雄贺金主生辰,复附 国书,其略曰:“惟列圣久安之陵寝,既难一日而骤迁, 则靖康未返之衣冠,岂敢先期而独请?”其后金人徙 葬钦宗于巩原,而荆、襄谍报乃谓金以十万骑奉迁陵寝以来,中外汹汹,边帅咸请增戍,后卒无事。
淳熙元年诏春秋二仲以太常少卿荐献永祐陵以太常丞代之
[编辑]按《宋史孝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淳熙元年正月,礼 部太常寺言,“春秋二仲,差太常少卿荐献永祐陵欑 宫,并周视陵域。如遇少卿有阙,乞从本寺前期取指 挥,差本寺以次官充摄。所有今年仲春荐献即日见 阙少卿。”诏差太常丞钱良臣。自后春秋遇少卿阙,率 以为例。
光宗绍熙元年有司请秀安僖王园庙典礼如濮安懿王故事从之
[编辑]按《宋史光宗本纪》。绍熙元年三月丁卯。诏秀王袭封 置园庙 按《礼志》。秀安僖王园庙,绍熙元年三月,诏 秀王袭封等典礼,礼部、太常寺乞依濮安懿王典礼, 避秀安僖王名一字。诏恭依,仍置园庙。四月,诏皇伯 荥阳郡王伯圭除太保,依前安德军节度使,充万寿 观使,嗣秀王,以奉王祀。六月,礼部太常寺言濮安懿 王“园庙制度,庙堂、神门宜并用兽,所安木主石埳于 室中西壁三分之一,近南去地四尺,开埳室,以石为 之,其中可容神主趺匮。今来秀安僖王及夫人神主, 欲乞并依上件典礼。四仲飨庙,三献官并奉礼郎等, 系嗣秀王充初献,本位侄男摄亚、终献,其奉礼郎等 乞湖州差官充摄行礼,合用牲牢、羊、豕,湖州排办祭 器、祭服,工部下文思院制造,每遇仲飨,本府前期牒 报湖州排办。所有行礼仪注,乞从太常寺参照《濮安 懿王仪注》修定。”并从之。其园庙,差御带霍汉臣同湖 州通判一员相度闻奏。八月,霍汉臣暨通判湖州朱 僎言:奉诏相度园庙,以图来上。十月,诏委通判一员 提督修造祠堂,如法修盖。十一月,礼工部、太常寺言: “濮安懿王园庙三间二厦,神门屋二所,斋院、神厨、棂 星门,欲令湖州照应建造。”从之。
宁宗庆元元年诏永阜陵秋季遣御史朝拜检察诸陵亦如之
[编辑]按《宋史宁宗本纪》不载 按《礼志》,庆元元年六月,诏 “永阜陵孝宗皇帝欑宫,每岁秋季一就,令所差监察 御史恭诣朝拜检察。从御史台申请,诸陵亦如之。”
理宗端平元年以金灭汛扫诸陵遣官朝谒
[编辑]按《宋史理宗本纪》,“端平元年春正月,史嵩之露布告 金亡,谨遣郭春按循故壤,诣奉先县汛扫祖宗诸陵。 三月辛酉,诏遣太常寺主簿朱扬祖、阁门祗候林拓 诣洛阳省谒八陵。四月辛未,诏遣朱复之诣八陵相 度修奉。八月甲戌,朱扬祖、林拓朝谒八陵回,以图进。 上问诸陵相去几何,及陵前涧水新复,扬祖悉以对”, 上忍涕太息。 按《礼志》:端平元年正月,京西湖北安 抚制置使史嵩之露布以灭金闻。二月,御笔:“国家南 渡以后,八陵迥隔,常切痛心。今京湖帅臣以图来上, 恭览再三,悲喜交集。凡在臣子,谅同此情。可令卿监、 郎官以上诣尚书省恭视集议。”遂遣太常寺主簿朱 扬祖、阁门祗候林拓朝谒八陵。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