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第259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五十九卷 |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礼仪典
第二百五十九卷目录
朝贺部汇考三
周三〈成王三则 康王一则 穆王三则 夷王一则 宣王三则 桓王三则 襄王
一则 简王一则 敬王一则 烈王一则 显王三则 赧王一则〉
秦〈始皇一则〉
汉〈高祖三则 惠帝二则 高后一则 武帝建元一则 元鼎一则 元封二则 天汉
一则 后元一则 昭帝始元一则 元凤一则 宣帝元康一则 神爵三则 甘露三则
黄龙一则 元帝初元一则 建昭一则 竟宁一则 成帝建始一则 河平一则 元
延一则 哀帝建平一则 元寿一则〉
后汉〈总一则 世祖建武一则 中元一则 明帝永平五则 章帝建初一则 元和
一则 章和一则 安帝永初一则 建光一则 顺帝永建一则 永和一则 桓帝元嘉
一则 献帝建安二则〉
魏〈总一则 文帝黄初三则 明帝太和一则 景初二则 齐王正始一则 嘉平二则
高贵乡公正元一则〉
晋〈武帝泰始二则 咸宁三则 太康一则 惠帝永平一则 太安一则 元帝太兴一
则 明帝太宁一则 成帝咸康一则 康帝建元一则 穆帝永和三则 升平一则 孝
武帝宁康一则 太元二则 安帝义熙一则 恭帝元熙一则〉
宋〈武帝永初一则 文帝元嘉一则 孝武帝孝建一则 明帝泰始一则 泰豫一则〉
南齐〈武帝永明一则 明帝建武一则〉
礼仪典第二百五十九卷
朝贺部汇考三
[编辑]周三
[编辑]成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
[编辑]按《礼记明堂位》:“周公相武王以伐纣。武王崩,成王幼 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诸侯于明堂, 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
〈陈注〉《六年五服一朝》,盖始于此。
成王九年,“肃慎氏来朝。”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成王九年“春正 月,肃慎氏来朝。王使荣伯锡肃慎氏命。”
成王十二年,朝诸侯于方岳,行黜陟之典。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通鉴前编》云云。
康王元年诸侯朝于丰宫
[编辑]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康王元年“甲戌 春正月,王即位,命冢宰召康公总百官,诸侯朝于丰 宫。”
按《通鉴前编》:“元子钊麻冕黼裳,即位,朝见诸侯于应 门内。诸侯听命出,王释冕,反丧服。元年癸亥,遍告诸 侯,朝于丰宫。”
穆王六年春徐子诞来朝锡命为伯
[编辑]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云云。
穆王十八年春正月,王居祗宫,诸侯来朝。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云云。
穆王三十九年,王会诸侯于涂山。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云云。
夷王元年天子始下堂见诸侯觐礼废
[编辑]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通鉴前编》云云。
宣王四年韩侯来朝
[编辑]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宣王四年,“王命 蹶父如韩,韩侯来朝。”
宣王八年,鲁武公来朝。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宣王八年,鲁武 公来朝,锡鲁世子戏命。”
宣王十二年,鲁武公来朝。
按:《史记周本纪》:“宣王修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 复宗。周十二年,鲁武公来朝。”
按《通鉴前编》:“鲁侯来朝,以其二子括、戏见王,王命戏 为鲁世子。”〈按竹书纪年命戏为世子事作八年〉
桓王三年郑庄公来朝
[编辑]按《春秋》不书。按《左传隐公六年》:“郑伯如周,始朝桓 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 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蔇,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按《史记周本纪》:桓王三年,郑庄公朝桓王,不礼。 按《通志》,郑庄公乃桓公之孙,武公之子也。桓死幽王 之难,武公辅平王东迁,庄公欲修祖祢之好,而王不 礼之,郑始怨周。
桓王五年,郑伯以齐人来朝。
按《春秋》不书。按《左传》隐公八年:“八月丙戌,郑伯以 齐人朝王,礼也。”
桓王十三年,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按《春秋》不书。按《左传》桓公五年“夏,王夺郑伯政,郑 伯不朝。”
====襄王二十年鲁侯朝于王所冬王狩于河阳诸侯毕====朝。
按《春秋》,僖公二十有八年,“夏五月,公朝于王所。冬,天 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
按:《史记周本纪》:“襄王二十年,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会 之河阳、践土,诸侯毕朝。”
简王元年吴寿梦来朝
[编辑]按《春秋》不书,按《吴越春秋》:“寿梦元年,朝周适楚,观 诸侯礼乐。鲁成公会于锺离,深问周公礼乐,成公悉 为陈前王之礼乐,因为咏歌三代之风。寿梦曰:‘孤在 蛮彝,徒以椎髻为俗,岂有斯之服哉’?因叹而去曰:‘呜 呼哉,礼也’。”〈按史记年表吴寿梦元年为简王元年而吴与鲁会于锺离在简王之十年〉
敬王二年晋侯使士景伯朝于京师
[编辑]按《春秋》不书。按《左传》昭公二十四年:“三月庚戌,晋 侯使士景伯莅问周故。士伯立于干祭,而问于介众。 晋人乃辞王子朝,不纳其使。”
按:《通鉴前编:敬王二年》:“三月,晋侯使士景伯朝于京 师。”
烈王六年齐侯来朝
[编辑]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年表》,“烈王六年,齐威王朝 周。”
显王十二年鲁恭侯宋桓侯卫成侯郑釐侯来朝
[编辑]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云云。
显王十五年。东周与郑高都、郑釐侯来朝。中阳 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云云。
显王二十六年,诸侯贺秦。秦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 侯来朝。
按《史记周本纪》,“显王二十五年,秦会诸侯于周。”二十 六年,周致伯于秦孝公。按《秦本纪》,孝公十九年,天 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 侯逢泽,朝天子。
按:《通鉴前编》:“显王二十五年,诸侯会于京师。二十六 年,致伯于秦,诸侯贺之。秦使公子少官帅师会诸侯 来朝。”
赧王三年秦王来见于蒲坂关按史记周本纪不载按竹书纪年云云===秦。===
[编辑]始皇二十六年,始定朝贺自十月朔。
[编辑]按史记始皇本纪二十六年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 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 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 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 马
《汉》。
[编辑]高祖七年,始定朝仪。
[编辑]按史记高祖本纪不载按叔孙通传汉五年已并 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 号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 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 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臣愿征鲁诸生与 臣弟子共起朝仪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 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 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 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 吾所能行为之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馀人 与其弟子百馀人为绵蕞野外习之月馀叔孙通曰 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 肄会十月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仪 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 卫宫设兵张旗志传言趋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 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 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句传于是皇帝辇 出房百官执职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 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 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 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 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迺今日知为 皇帝之贵也迺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高祖九年大朝诸侯群臣
按史记高祖本纪九年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 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为太上皇寿曰始大 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 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按汉书高祖本纪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 王朝未央宫
高祖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卢绾荆 王刘贾楚王刘交齐王刘肥长沙王吴芮皆来朝长 乐宫
按史记高祖本纪云云
惠帝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来朝。
[编辑]按《史记惠帝本纪》:二年,楚元王、齐悼惠王皆来朝。十 月,孝惠与齐王燕饮太后前,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礼。太后怒,迺令酌两卮鸩置前,令齐王 起为寿。齐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为寿。太后迺恐, 自起泛孝惠卮。齐王怪之,因不敢饮。详醉去,问知其 鸩,齐王恐,自以为不得脱长安忧。齐内史士说王曰: “太后独有孝惠与鲁元公主。今王有七十馀城,而公 主迺食数城。王诚以一郡上太后,为公主汤沐邑,太 后必喜,王必无忧。”于是齐王迺上城阳之郡,尊公主 为王太后。吕后喜,许之。迺置酒齐邸,乐饮罢,归齐王。 惠帝六年,长安城就,诸侯来朝。
按:《史记惠帝本纪》:“三年,方筑长安城。六年,城就,诸侯 来会,十月朝贺。”
高后二年诏定列侯朝位
[编辑]按《汉书高后本纪》:“二年春,诏曰:‘高皇帝匡饬天下,诸 有功者皆受分地为列侯,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朕 思念至于久远,而功名不著,亡以尊大,谊施后世。今 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高庙,世世勿绝,嗣子 各袭其功位。其与列侯议定奏之’。”丞相臣平言:“谨与 绛侯臣勃、曲周侯臣商、颍阴侯臣婴、安国侯臣陵等” 议:“列侯幸得赐餐钱奉邑,陛下加惠,以功次定朝位, 臣请臧高庙。”奏可。
武帝建元元年议立明堂朝诸侯
[编辑]按《史记武帝本纪》:“元年,上乡儒术,招贤良,赵绾、王臧 等以文学为公卿。欲议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诸侯,草 巡狩封禅改历服色。”
按《汉书武帝本纪》,“建元元年秋七月,议立明堂。”
元鼎四年遣使喻南越入朝
[编辑]按《史记武帝本纪》,不载。按《南越尉陀传》:“元鼎四年, 汉使安国少季往谕王,王太后以入朝,比内诸侯,令 辩士谏大夫终军等宣其辞,勇士魏臣等辅其缺,卫 尉路博德将兵屯桂阳待使者。王年少,太后中国人 也,尝与安国少季通,其使复私焉。国人颇知之,多不 附太后。太后恐乱起,亦欲倚汉威,数劝王及群臣求 内”属,即因使者上书,请“比内诸侯三岁一朝,除边关”, 于是天子许之。
元封元年群臣上寿于明堂诏诸侯治邸泰山下
[编辑]按:《史记武帝本纪》:“天子从封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 寿。于是制诏御史,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又下诏曰: ‘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其 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
元封五年,朝诸侯王列侯于明堂。
按《汉书武帝本纪》:元封五年“春三月甲子,祀高祖于 明堂,以配上帝,因朝诸侯王列侯,受郡国计。”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
[编辑]按:《汉书武帝本纪》云云。
后元二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赐宗室
[编辑]按:《汉书武帝本纪》云云。
昭帝始元元年公卿上寿称贺
[编辑]按《汉书昭帝本纪》:“始元元年春二月,黄鹄下建章宫 太液池中,公卿上寿,赐诸侯王、列侯、宗室金钱各有 差。”
元凤五年广陵王来朝
[编辑]按《汉书昭帝本纪》:“元凤五年春正月,广陵王来朝,益 国万一千户,赐钱二千万,黄金二百斤,剑二,安车一, 乘马二驷。”
宣帝元康元年龟兹王及夫人来朝
[编辑]按《汉书,宣帝本纪》,不载。按《西域传》:“乌孙公主上书, 愿令女比宗室入朝。而龟兹王绛宾亦爱其夫人,上 书言得尚汉外孙为昆弟,愿与公主女俱入朝。元康 元年,遂来朝贺,王及夫人皆赐印绶,夫人号称公主, 赐以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绮绣杂缯,琦珍凡数千 万。留且一年,厚赠送之。”
神爵元年诏诸侯王蛮夷君长毋朝
[编辑]按《汉书宣帝本纪》:神爵元年“夏六月,诏曰:‘军旅暴露, 转输烦劳,其令诸侯王、列侯、蛮夷王侯君长当朝二 年者,皆毋朝’。”
神爵二年九月匈奴单于遣名王奉献贺正月始和 亲。
按:《汉书宣帝本纪》云云。
神爵四年“夏五月《匈奴》单于遣弟《呼留若》王胜之来 朝。”
按:《汉书宣帝本纪》云云。
甘露元年冬匈奴单于遣弟左贤王来朝贺
[编辑]按:《汉书宣帝本纪》云云。
甘露二年,单于请朝,诏以客礼待之。
按《汉书宣帝本纪》:甘露二年冬十二月,匈奴呼韩邪 单于款五原塞,愿奉国珍朝。三年正月,诏有司议,“咸 曰,圣王之制,施德行礼,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 后夷狄。《诗》云:‘率礼不越,遂视既发,相土烈烈,海外有 𢧵’。陛下圣德,充塞天地,光被四表,匈奴单于乡风慕 义,举国同心,奉珍朝贺,自古未之有也。单于非正朔”
所加,王者所客也,礼仪宜如诸侯王。称臣昧死再拜位次诸侯王。下诏曰:“盖闻五帝三王,礼所不施,不及以政。今匈奴单于称北藩臣朝正月,朕之不逮,德不 能弘覆,其以客礼待之,位在诸侯王上。”
甘露三年,单于稽侯来朝 按《汉书宣帝本纪》:“甘露三年春正月,行幸甘泉,匈奴 呼韩邪单于稽侯”来朝,赞谒,称“藩臣”而不名,赐以 玺绶冠带衣裳,安车驷马,黄金锦绣缯絮,使有司道 单于先行。就邸长安,宿长平,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 登长平阪,诏单于毋谒。其左右当户之群皆列观,蛮 夷君长、王、侯迎者数万人夹道陈。上登渭桥,咸称万 岁。单于就邸,置酒建章宫,飨赐单于,观以珍宝。二月, 单于罢归。
黄龙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礼赐如初二月单于归国
[编辑]按:《汉书宣帝本纪》云云。
元帝初元二年诏赐萧望之爵关内侯朝朔望
[编辑]按《汉书元帝本纪》:初元二年冬,诏曰:“国之将兴,尊师 而重傅,故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经书,厥功茂 焉。其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朝朔望。”
建昭四年诛郅支单于群臣上寿称贺
[编辑]按《汉书元帝本纪》:建昭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 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 贵人。”
竟宁元年匈奴虖韩邪单于来朝诏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
[编辑]按《汉书元帝本纪》,竟宁元年春正月,匈奴虖韩邪单 于来朝,诏曰:“虖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 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 改元为竟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
成帝建始二年秋罢太子博望苑以赐宗室朝请者按汉书成帝本纪云云
[编辑]河平四年春正月匈奴单于来朝二月单于罢归国按汉书成帝本纪云云
[编辑]元延四年定陶王中山王入朝
[编辑]按《汉书成帝本纪》,不载。按《哀帝本纪》:帝,元帝庶孙, 定陶恭王子也。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延四年入朝,尽 从傅、相中尉。时成帝少弟中山孝王亦来朝,独从傅。 上怪之,以问定陶王。对曰:“令诸侯王朝,得从其国二 千石,傅、相、中尉皆国二千石,故尽从之。”上令诵《诗》,通 习能说。他日,问中山王独从傅在何法令不能对。令 诵《尚书》,又废。及赐食,于前后饱起,下袜系解。成帝由 此以为不能而贤定陶王,数称其材。时王祖母傅太 后随王来朝,私赂遗上所幸赵昭仪及帝舅票骑将 军曲阳侯王根。昭仪及根见上亡子,亦欲豫自结为 长久计,皆更称定陶王,劝帝以为嗣。成帝亦自美其 材,为加元服而遣之。
哀帝建平四年匈奴单于上书请朝
[编辑]按《汉书,哀帝本纪》,不载。按《匈奴传》,“建平四年,单于 上书愿朝五年。时哀帝被疾,或言匈奴从上游来厌 人,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故。上由是难 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单于使辞 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天子寤焉,召还匈奴使 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
元寿二年春正月匈奴单于乌孙大昆弥来朝二月归国
[编辑]按《汉书哀帝本纪》云云。按《匈奴传》,单于遣使愿朝。 明年故事,单于朝从名王以下及从者二百馀人。单 于又上书言“蒙天子神灵,人民盛壮,愿从五百人入 朝,以明天子盛德。”上皆许之。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上 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上林苑蒲陶宫,告之以加敬 于单于。单于知之,加赐衣三百七十袭,锦绣缯帛三 万疋,絮三万斤,它如河平时。既罢,遣中郎将韩况送 单于。
后汉
[编辑]后汉每月朔、岁首为“大朝贺”,十月旦如故事。
按《后汉书礼仪志》:“每月朔、岁首为大朝受贺。其仪,夜 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及贽公侯璧,中二千石、二千 石羔,千石、六百石雁,四百石以下雉。百官贺正月,二 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举觞御坐前,司空奉羹,大司 农奉饭,奏食举之乐。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其每朔 唯十月旦从故事者,高祖定秦之月元年岁首也。
《决疑要注》曰:“古者朝会皆执贽,侯、伯执圭,子男执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汉魏麤依其制,正旦大会,诸侯执玉璧,荐以鹿皮,公卿以下所执如古礼。古者衣皮,故用皮帛为币,玉以象德,璧以称事,不以货役礼,庶羞不逾牲,宴衣不逾祭,服轻重之宜也。” 蔡质《汉仪》曰:“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将、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见,属郡计吏皆陛觐,庭燎,宗室诸刘杂会万人以上,立西面位定公纳荐,大官赐酒食,西入东出。既定上寿,计吏中庭北面立,大官上食,赐群”
“臣酒食贡事。御史四人执法殿下虎贲羽林弧弓撮矢陛戟,左右戎头偪胫,启前向后。左右中郎将住东西,羽林虎贲将住东北,五官将住中央,悉坐就赐,作《九宾彻乐》” ,舍利从西方来,戏于庭。极乃毕,入殿前,激水化为比目鱼,跳跃嗽水作雾。鄣日毕,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游戏于庭,炫燿日光。以两大丝绳系两柱“中,头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逄切肩不倾。又蹋局出身,藏形于斗中,钟磬并作。乐毕,作鱼龙曼延,小黄门吹三通,谒者引公卿群臣以次拜,微行出罢,卑官在前,尊官在后。” 德阳殿周旋容万人,阶高二丈,皆文石作坛,激沼水于殿下。画屋朱梁,玉阶金柱,刻镂作宫掖之好,厕以青翡翠,一柱三带,韬以赤缇,天子正旦节会朝百官于此。自到偃师,去宫四十三里,望朱雀,五阙德阳,其上郁嵂与天连。《雒阳宫阙传》云:“德阳宫殿,南北行七丈,东西行三十七丈四尺。”
按蔡邕《独断》:正月朝贺,三公奉璧上殿,向御座北面。 太常赞曰:“皇帝为君兴”,三公伏皇帝坐,乃进璧。古语 曰:“御坐则起”,此之谓也。旧仪,三公以下,月朝后省,常 以六月朔、十月朔旦朝,后又以盛暑省六月朝,故今 独以为正月、十月朔朝也。冬至阳气始起,麋鹿解角, 故寝兵鼓身,欲宁志欲静,不听事送迎五日。腊者,岁 终大祭,纵吏民宴饮,非迎气故,但送不迎。正月岁首, 亦如腊仪。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 道衰,故不贺。鼓以动众,钟以止众,夜漏尽鼓鸣则起, 昼漏尽钟鸣则息也。
世祖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大人来朝
[编辑]按《后汉书世祖本纪》,“建武二十五年春正月,辽东徼 外貊人寇右北平、渔阳、上谷、太原,辽东太守祭彤招 降之,乌桓大人来朝。”
建武三十年春正月鲜卑大人内属朝贺。
按:《后汉书世祖本纪》云云。
中元元年春正月东海王彊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赵王盱皆来丁卯东巡狩二月幸太山北海王兴齐王石朝于东岳
[编辑]按:《后汉书世祖本纪》云云。
明帝永平二年诸王来朝
[编辑]按《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二年秋九月,沛王辅、楚王 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东海王政来朝。按《中山简 王焉传》,“永平二年冬,诸王来会辟雍,事毕归蕃,诏焉 与俱就国,从以虎贲官骑。焉上书辞让,显宗报曰:凡 诸侯出境,必备左右,故夹谷之会,司马以从。今五国 各官骑百人,称娖前行,皆北军胡骑,便兵善射,弓不 空发,中必决眦。夫有文事,必有武备,所以重蕃职也。 王其勿辞。”帝以焉郭太后偏爱,特加恩宠,独得往来 京师。
永平六年,诸王来朝。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六年春正月,沛王辅、楚王 英、东平王苍、淮阳王延、琅邪王京、东海王政、赵王盱、 北海王兴、齐王石来朝。冬十月,行幸鲁。十二月壬午, 车驾还宫。东平王苍、琅邪王京从驾来朝。”皇太后 永平十一年“春正月,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东平 王苍、淮阳王延、中山王焉、琅邪王京、东海王政来朝。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云云。
永平十五年春,东巡狩,征会诸王。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十五年“春二月庚子,东巡 狩。辛丑,幸偃师,征沛王辅会睢阳,进幸彭城。三月,征 琅邪王京会良成,征东平王苍会阳都,又征广陵侯 及其三弟会鲁。”
《永平十七年》,公卿百官并集朝堂上寿。
按《后汉书明帝本纪》:“永平十七年,甘露仍降,树枝内 附,芝草生殿前,神雀五色,翔集京师。西南夷前后慕 义贡献,西域诸国遣子入侍。夏五月戊子,公卿百官 以帝威德怀远,祥物显应,乃并集朝堂,奉觞上寿。”
章帝建初七年春正月沛王辅济南王康东平王苍中山王焉东海王政琅邪王京来朝
[编辑]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云云。按《东平王苍传》:建初六 年冬,苍上疏求朝。明年正月,帝许之,特赐装钱千五 百万,其馀诸王各千万。帝以苍冒涉寒露,遣谒者赐 貂裘,及大官食物珍果,使大鸿胪窦固持节郊迎。帝 乃亲自循行邸第,豫设帷床,其钱帛器物,无不充备。 下诏曰:“《礼》云:‘伯父归宁乃国’。《诗》云:‘叔父,建尔元子’。敬 之至也。昔萧相国加以不名,优忠贤也,况兼亲尊者 乎!其沛、《济南》《东平》《中山》四《王赞》皆勿名。”苍既至,升殿 乃拜,天子亲答之。其后诸王入宫,辄以辇迎,至省阁 乃下。苍以受恩过礼,情不自宁,上疏辞曰:“臣闻贵有 常尊,贱有等威,卑高列序,上下以理。陛下至德广施, 慈爱骨肉,既赐奉朝请,咫尺天仪,而亲屈至尊,降礼 下臣。每赐䜩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臣 惶怖战栗,诚不自安。每会见踧踖,无所措置,此非所 以章示群下,安臣子也。”帝省奏叹息,愈褒贵焉。三月大鸿胪奏遣诸王归国。帝特留苍,赐以《秘书列仙图》、 道术秘方。至八月,饮酎毕,有司复奏遣苍,乃许之。手 诏赐苍曰:“骨肉天性,诚不以远近为亲疏。”然数见颜 色,情重昔时。念王久劳,思得还休,欲署大鸿胪奏,不 忍下笔,顾授小黄门,中心恋恋,恻然不能言。于是车 驾祖送,流涕而诀。复赐乘舆服御,珍宝,舆马钱布,以 亿万计。
元和元年春正月中山王焉来朝
[编辑]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云云。
章和二年春正月济南王康阜陵王延中山王焉来朝
[编辑]按《后汉书章帝本纪》云云。按《宋意传》:肃宗性宽仁, 而亲亲之恩笃,故叔父济南、中山二王每数入朝,特 加恩宠,及诸昆弟,并留京师,不遣就国。意以为人臣 有节,不宜逾礼过恩,乃上疏谏曰:“陛下至孝烝烝,恩 爱隆深,以济南王康、中山王焉,先帝昆弟,特蒙礼宠, 圣情恋恋,不忍违离。比年朝见,久留京师。崇以叔父 之”尊,同之家人之礼,车入殿门,即席不拜,分甘损膳, 赏赐优渥。昔周公怀圣人之德,有致太平之功,然后 王曰:“叔父加以赐币”,今康焉,幸以支庶,享食大国。陛 下即位,蠲除前过,还所削黜,衍食他县,男女少长,并 受爵邑,恩宠逾制,礼敬过度。《春秋》之义,诸父昆弟,无 所不臣,所以尊尊卑卑,彊干弱枝者也。“陛下德业隆 盛,当为万世典法,不宜以私恩损上下之序,失君臣 之正。宜割情不忍,以义断恩,发遣康焉各归蕃国,以 塞众望。”帝纳之。
按《通鉴纲目》:“济南王康、中山王焉来朝,帝崩,诸王始 就国。”
安帝永初四年春正月元日会彻乐不陈充庭车
[编辑]按:《后汉书安帝本纪》云云。
每大朝会,必陈乘舆法物车辇于庭,故曰“充庭车” 也。以年饥故不陈。
建光三年二月辛卯幸泰山齐王无忌北海王普乐安王延来朝
[编辑]按:《后汉书安帝本纪》云云。
顺帝永建二年春正月戊申乐安王鸿来朝
[编辑]按:《后汉书顺帝本纪》云云。
永和元年春正月夫馀王来朝
[编辑]按:《后汉书顺帝本纪》云云。
按《册府元龟》:“夫馀王来朝,帝作黄门鼓,吹角抵,戏以 遣之。”
桓帝元嘉元年诏加大将军冀殊礼朝会与三公绝席
[编辑]按《后汉书。桓帝本纪》,不载。按《梁冀传》:“元嘉元年,帝 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迺大会公卿,共议其礼。 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 比萧何;悉以定陶、阳成馀户增封为四县,比邓禹;赏 赐金钱、奴婢、彩帛、车马、衣服甲第比霍光。以殊元勋。 每朝会与三公绝席,十日一入,平尚书事,宣布天下, 为”万世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
献帝建安二十一年秋七月南匈奴单于来朝
[编辑]按《后汉书。献帝本纪》云云。按《南匈奴传》。“建安二十 一年。单于来朝。曹操因留于邺而遣去卑归监其国 焉。”
按《册府元龟》:“南单于呼厨泉将其名王来朝,待以客 礼,遂留内侍,而匈奴折节过于汉旧。是时,曹公破三 郡乌丸,还至易水、代郡乌丸行单于普富卢、上郡乌 丸行单于那楼将其名王来贺。”
建安 年,太史奏“正旦当日蚀。”以刘邵议,朝会 如旧。
按《后汉书献帝本纪》,不载。按《晋书礼志》,汉建安中, 将正会,而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朝士疑会否,共谘 尚书令荀彧。时广平计吏刘邵在坐,曰:‘梓慎、裨灶,古 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诸侯旅见天子,入门不 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然则圣人垂制,不为变异。预 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彧及众人咸 善而从之,遂朝会如旧,日亦不蚀,邵由此显名。
魏
[编辑]魏制“正会依汉旧仪。”
按《晋书礼志》:“魏氏承汉末大乱,旧章殄灭,命侍中王 粲、尚书卫觊草创朝仪。汉仪有正会礼,正旦夜漏未 尽七刻,钟鸣受贺,公侯以下,执贽来庭,二千石以上, 升殿称万岁,然后作乐宴飨。”魏武帝都邺,正会文昌 殿用汉仪,又设百华灯。
按《宋书礼志》,“魏国初建,事多歉阙。”何承天云:“魏《元会 仪》无存者。”案何祯《许都赋》曰:“元正大飨,坛彼西南,旗 幕峨峨,檐宇弘深。”王沈《正会赋》又曰:“华幄映于飞云, 朱幕张于前庭,緪青帷于两阶,象紫极之峥嵘。延百 辟于和门,等尊卑而奉璋。”此则大飨悉在城外,不在 宫内也。臣案魏司空王朗《奏事》曰:“故事,正月朔贺殿” 下设两百华灯,对于二阶之间,端门设庭燎火炬,端门外设五尺、三尺灯,月照星明,虽夜犹昼矣。如此则 不在城外也。何、王二赋本不在洛京。何云《许都赋》,时 在许昌也。王赋又云“朝四国于东巡”,亦赋许昌正会 也。
文帝黄初元年朝群臣于建始殿
[编辑]按《三国魏志文帝本纪》黄初元年注:“按诸书记,是时 帝居北宫,以建始殿朝群臣,门曰承明。陈思王植诗 曰‘谒帝承明庐’是也。”
黄初三年,始奉璧朝贺。
按《三国魏志文帝本纪》。不载按《宋书礼志》。“魏黄初 三年。始奉璧朝贺。”
黄初五年,始令公卿朝朔望日。
按:《三国魏志文帝本纪》:黄初五年“五月,有司以公卿 朝朔望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辨得失。”
明帝太和五年诏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适子一人朝
[编辑]按《三国魏志明帝本纪》,“太和五年八月诏曰:古者诸 侯朝聘,所以敦睦亲亲,协和万国也。先帝著令,不欲 使诸王在京师者,谓幼主在位,母后摄政,防微以渐, 关诸盛衰也。朕惟不见诸王十有二载,悠悠之怀,能 不兴思!其令诸王及宗室公侯,各将适子一人朝后。 有少主、母后在宫者,自如先帝令,申明著于令。” 按《晋书礼志》“魏制,藩王不得朝觐。魏明帝时有朝者, 皆由特恩,不得以为常。”
景初元年定历改年朝会建太白之旗
[编辑]按《三国魏志明帝本纪》: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 县言黄龙见。于是有司奏,以为魏得地统,宜以建丑 之月为正三月定历,改年为孟夏四月,服色尚黄,牺 牲用白,戎事建大赤之旗,朝会建太白之旗。”
景初三年,齐王即位,诏复用夏正朝贺。
按《三国魏志齐王本纪》,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立齐 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十二月诏曰:“烈祖明皇 帝以正月弃背,天下臣子永惟忌日之哀,其复用夏 正。”虽违先帝通三统之义,斯亦礼制所由变改也。 按《宋书礼志》,景初三年十二月,尚书卢毓奏,“‘烈祖明 皇帝以今年正日弃离万国,礼忌日不乐,甲乙之谓 也’。烈祖明皇帝建丑之月,弃天下,臣妾之情,于此正 日有甚甲乙。今若以建丑正朝四方,会群臣,设盛乐, 不合于礼。”博士乐祥议:“正日旦受朝贡,群臣奉贽,后 五日乃大宴会作乐。”太尉属朱诞议:“今因宜改之际, 还修旧则,元首建寅,于制为便。”大将军属刘肇议:“宜 过正一日乃朝贺大会,明令天下知崩”亡日不朝也。 诏曰:“烈祖明皇帝以正日弃天下,每与皇太后念此 日至,心有剥裂,不可以此日朝群辟,受庆贺也。月二 日会,又非故也,听当还夏正月。虽违先帝通三统之 义,斯亦子孙哀惨永怀。又夏正朔得天数者,其以建 寅之月为岁首。”
齐王正始六年诏太傅司马懿朝会乘舆上殿
[编辑]按:《三国魏志齐王本纪》,正始六年:“冬十二月乙亥,诏 曰:‘明日大会群臣,其令太傅乘舆上殿’。”
按:《晋书宣帝本纪》:“正始六年,天子诏帝朝会,乘舆升 殿。”
嘉平元年令太傅司马懿朝会不拜
[编辑]按《三国魏志齐王本纪》。不载按《晋书宣帝本纪》。“嘉 平元年冬十二月。加九锡之礼。朝会不拜。”
嘉平二年太傅司马懿以疾不任朝请。
按《三国魏志齐王本纪》。不载按《晋书宣帝本纪》。“嘉 平二年。帝以久疾不任朝请。每有大事。天子亲幸第 以谘访焉。”
高贵乡公正元元年大会群臣诏大将军司马师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编辑]按:《三国魏志高贵乡公本纪》:“正元元年冬十月癸巳, 假大将军司马景王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 上殿。”
按《晋书景帝本纪》:高贵乡公立,改元曰正元。及将大 会,帝训于天子曰:“夫圣王重始,正本敬初,古人所慎 也。明当大会,万众瞻穆穆之容,公卿听玉振之音,虽 礼仪周备,犹宜加之以祗恪,以副四海,颙颙式仰。”癸 巳,天子诏大将军进号大都督,入朝不趋。
晋
[编辑]武帝泰始 年定诸侯王入朝三岁一周
[编辑]按:《晋书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泰始中,有司奏,“诸 侯之国,其王公以下入朝者,四方各为二番,三岁而 周,周则更始。若临时有故,却在明年明年来朝之后, 更满三岁乃复朝,不得违本数。朝礼皆亲执璧,如旧 朝之制。不朝之岁,各遣卿奉聘。”奏可。汉以高帝十月 定秦,且为岁首。至武帝虽改用夏正,然每月朔朝,至 于十月朔,犹常飨会。其仪,夜漏未尽七刻,受贺及贽。 公侯璧,中二千石、二千石羔,千石、六百石雁,四百石 以下雉。三公奉璧上殿御坐前,北面。太常赞曰:“皇帝 为君兴。”三公伏。皇帝坐,乃前进璧。百官皆贺。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举觞,御食,司徒奉羹,大司农奉饭, 奏《食举》之乐。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如元正之仪。魏 晋则冬至日受方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 献岁之旦。
泰始三年冬十二月,《山阳公刘康》来朝。
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
咸宁 年定朝会之礼
[编辑]按《晋书》,武帝本祀,不载。按《礼志》,五礼之别,三曰宾, 盖朝、宗、觐、遇、会同之制是也。自周以下,其礼弥繁。自 秦灭学之后,旧典残缺。汉兴,始使叔孙通制礼,参用 先代之仪,然亦往往改异焉。汉仪有正会礼,正旦夜 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公侯以下执贽来庭,二千石 以上升殿称万岁,然后作乐宴飨。魏武帝都邺,正会 文昌殿,用汉仪,又设百华灯。晋氏受命,武帝更定元 会仪,《咸宁注》是也。傅元《元会赋》曰:“考夏后之遗训,综 殷周之典艺,采秦汉之旧仪,定元正之嘉会。”此则兼 采众代可知矣。《咸宁注》:先正一日,有司各宿设夜漏, 未尽十刻,群臣集到,庭燎起火,上贺起谒报,又贺皇 后还,从云龙东中华门入,诣东阁下便坐。漏未尽七 刻,百官及受贽郎官以下至计吏,皆入立其次。其陛 卫者如临轩仪。漏未尽五刻,谒者仆射、大鸿胪各各 奏群臣就位定。漏尽,侍中奏:“外办”,皇帝出,钟鼓作,百 官皆拜伏。太常导皇帝升御座,钟鼓止,百官起,大鸿 胪跪奏:“请朝贺。”掌礼郎赞“皇帝延王登”,大鸿胪跪。赞: “藩王臣某等奉白璧”各一,再拜贺。太常报,“王悉登。”谒 者引上殿,当御座。皇帝兴,王再拜;皇帝坐,复再拜,跪 置璧御座前,复再拜。成礼讫,谒者引下殿,还故位。掌 礼郎赞皇帝延太尉等,于是公特进、匈奴南单于金 紫将军当大鸿胪西,中二千石、二千石、千石、六百石 当大行令西,皆北面伏。鸿胪跪赞“太尉、中二千石等 奉璧、皮”、帛、羔、雁、雉,再拜贺。太常赞皇帝延公等登。掌 礼引公至,金紫将军上殿,皇帝兴,皆再拜。皇帝坐,又 再拜,跪置璧、皮帛御座前,复再拜。成礼讫,谒者引下 殿,还故位,公置璧成礼。时,大行令并赞殿下、中二千 石以下同。成礼讫,以贽授受贽郎,郎以璧、帛付诸谒 者,羔、雁、雉付太官。太乐令跪奏雅乐,乐以次作。《乘黄 令》乃出车。皇帝罢入,百官皆坐。昼漏上水六刻,诸蛮 夷胡客以次入,皆再拜讫,坐。御入后三刻又出,钟鼓 作,谒者仆射跪奏“请群臣上。”谒者引王公、二千石上 殿,千石、六百石停本位。谒者引王诣樽酌寿酒,跪授 侍中,侍中跪置御座前。王还,王自酌置位前。谒者跪 奏“藩王臣某等奉觞再拜,上”《千万岁》。四厢乐作,百官 再拜已,饮,又再拜。谒者引王等还本位。陛下者传就 席,群臣皆跪诺。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各于殿上上寿 酒,登歌乐升,太官又行御酒。御酒升阶,太官令跪授 侍郎,侍郎跪进御座前,乃行百官酒。太乐令跪奏奏, 登歌,三终乃降。太官令跪请具御饭,到阶,群臣皆起。 太官令持羹跪授司徒,持饭跪授大司农,尚食持案 并授持节,持节跪进御坐前,群臣就席,太乐令跪奏 “奏食举乐。”太官行百官饭案遍。食毕,太乐令跪奏“请 进乐”,乐以次作。鼓吹令又前跪奏“请以次进众妓。”乃 召诸郡计吏,前受敕戒于阶下。宴乐毕,谒者一人跪 奏“请罢退。”钟鼓作,群臣北面再拜出。然则夜漏未尽 七刻,谓之“晨贺。”昼漏上三刻更出,百官奉寿酒,谓之 “昼会。”别置女乐三十人于黄帐外,奏《房中之歌》。 咸宁二年,以疾疫废朝。
按《晋书武帝本纪》,咸宁二年春正月,以疾疫废朝。先 是,帝不豫,及瘳,群臣上寿。诏曰:“每念顷遇疫气死亡, 为之怆然。岂以一身之休息,忘百姓之艰邪?诸上礼 者皆绝之。”
咸宁四年以日食罢《元会》。
按《晋书武帝本纪》,咸宁四年春正月庚午朔,日有食 之。按《礼志》,汉建安中,将正会,而太史上言,正旦当 日蚀。朝士疑会否,共谘尚书令荀彧。时广平计吏刘 邵在坐,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 诸侯旅见天子入门不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然则 圣人垂制,不为变异豫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 术“谬误也。”彧及众人咸善而从之,遂朝会如旧,日亦 不蚀。邵由此显名。至武帝咸宁三年、四年,并以正旦 合朔,却元会,改魏故事也。
太康元年五月丙寅帝临轩大会引孙皓升殿群臣咸称万岁秋七月东夷二十国朝献
[编辑]按:《晋书武帝本纪》云云。
惠帝永平元年正月朔临朝不设乐二月楚王玮淮南王允来朝
[编辑]按《晋书惠帝本纪》,永平元年春正月乙酉朔,临朝不 设乐。诏曰:“朕夙遭不造,淹恤在疚,赖祖宗遗灵,宰辅 忠贤,得以眇身托于群后之上。乃者哀迷之际,三事 股肱,惟社稷之重,率遵翼室之典,犹欲长奉先皇之 制,是以有永熙之号。然日月逾迈,已涉新年,开元易 纪,礼之旧章。其改永熙二年为永平元年。二月癸酉镇南将军楚王玮镇东将军淮南王允来朝。
太安元年以太子丧未除元会废乐
[编辑]按《晋书惠帝本纪》,不载。按《礼志》,“武帝以来,国有大 丧,辄废乐终三年。惠帝太安元年,太子丧未除,及元 会,亦废乐。”
元帝太兴元年春正月戊申朔临朝悬而不乐
[编辑]按:《晋书元帝本纪》云云。
明帝太宁二年春正月丁丑帝临朝停飨宴之礼悬而不乐
[编辑]按:《晋书明帝本纪》云云。
成帝咸康二年立皇后杜氏群臣毕贺
[编辑]按《晋书成帝本纪》:“咸康二年春二月辛亥,立皇后杜 氏。”按《礼志》,“帝临轩遣使持节拜皇后杜氏,即日入 宫,帝御太极殿,群臣毕贺。贺非礼也。”
康帝建元元年正月朔日食以蔡谟议罢朝贺
[编辑]按《晋书康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康帝建元元年,太 史上元日合朔后,复疑应却会与否。庾冰辅政,写刘 邵议以示八坐。于时有谓邵为不得礼意,荀彧从之, 是胜人之一失。故蔡谟遂著议非之曰:“邵论灾消异 伏,又以梓慎、裨灶犹有错失,太史上言,亦不必审”,其 理诚然也。而云圣人垂制,不为变异豫废朝礼,此则 谬矣。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 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夫敬诫之事,与其疑而废之,宁慎而行之。故孔子、老 聃助葬于巷党,以表不见星而行,故日蚀而止柩,曰: “安知其不见星也?”而邵废之,是弃圣贤之成规也。鲁 桓公壬申有灾,而以乙亥尝祭,《春秋》讥之。灾事既过, 犹追惧未已,故废宗庙之祭。况闻天眚将至,行庆乐 之会,于礼乖矣。《礼记》所云诸侯入门不得终礼者,谓 日官不豫,言诸侯入见蚀乃知耳,非先闻当蚀而朝 会不废也。引此可谓失其义旨。刘邵所执者,《礼记》也, 夫子老聃巷党之事,亦《礼记》所言,复违而反之,进退 无据。然荀令所言,汉朝“所从,遂使此言至今见称,莫 知其误矣。后君子将拟以为式,故正之云尔。”于是冰 从众议,遂以却会。
穆帝永和 年议褚裒进见礼
[编辑]按《晋书穆帝本纪》,不载。按《礼志》,褚太后临朝时,议 褚裒进见之典,蔡谟、王彪之并以虞舜、汉高祖犹执 子道,况后乎!王者父无拜礼。尚书八座议以为纯子 则王道缺,纯臣则孝道亏,谓公庭如臣,私觌则严父 为允。
永和七年正月朔日食以王彪之议罢朝贺。
按《晋书穆帝本纪》,永和七年正月丁酉,日有蚀之。 按《礼志》,永和中,殷浩辅政,又欲从刘邵议,不却会王 彪之据咸宁建元故事,又曰:“礼云:诸侯旅见天子,不 得终礼而废者四。”自谓卒暴有之,非为先存其事,而 侥幸史官推术谬错,故不豫废朝礼也。于是又从彪 之议。
永和八年,获“传国玺”,百僚毕贺。
按《晋书穆帝本纪》:“永和八年八月,冉闵子智以邺降 督护戴施,获其传国玺送之,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 昌’,百僚毕贺。”
升平元年立皇后何氏群臣不贺
[编辑]按《晋书穆帝本纪》,升平元年秋八月丁未,立皇后何 氏。按《礼志》,升平元年,将纳皇后何氏,太常王彪之 惟以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而咸康群臣贺为失礼, 故但依咸宁上礼,不复贺。〈又〉王述云:“‘‘婚是嘉礼。《春秋 传》曰:‘娶者大吉’,非常吉’。又传曰:‘郑子罕如晋,贺夫人’。 邻国犹相贺,况臣下耶’?如此便应贺,但不在三日内 耳。今因庙见成礼而贺,亦是一节也。”王彪之议云:“婚 礼不乐不贺,礼之明文。传称‘子罕如晋贺夫人’,既无 经文,又传不云‘礼也。《礼》,娶妇三日不举乐,明三日之 后自当乐。至于不贺,无三日’”之断,恐三日之后,故无 应贺之礼。又云:“《礼记》所以言贺娶妻者,是因就酒食 而有庆语也。”愚谓无直相贺之体,而有礼贶共庆会 之义,今世所共行,于时竟不贺。
孝武帝宁康元年春二月大司马桓温来朝
[编辑]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太元二年秋八月壬辰车骑将军桓冲来朝
[编辑]按:《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太元十二年,议“皇太子既拜庙,朝臣奉贺及相见礼 仪。”
按《晋书孝武帝本纪》,太元十二年八月辛巳,立皇子 德宗为皇太子。按《礼志》,太元十二年,台符问:皇太 子既拜庙,朝臣奉贺,应上礼与不?国子博士车引云, 百辟卿士,咸预盛礼,展敬拜伏,不须复上礼。惟方伯 牧守,不睹大礼,自非酒牢贡羞,无以表其乃诚,故宜 有上礼。犹如元正大庆,方伯莫不上礼,朝臣奉璧而 已。太学博士庾弘之议:“按咸宁三年,始平濮阳,诸王 新拜,有司奏依故事,听京城近臣、诸王、公主应朝贺 者复上礼。今皇太子,国之储副,既已崇建,普天同庆谓应上礼奉贺。徐邈同又引‘一有元良,庆在于此封 诸王及新宫上礼,既有前事,亦皆已瞻仰致敬,而又 奉觞上寿,应亦无疑也’。”〈又〉太元中,尚书符问王公以 下见皇太子仪及所衣服。侍中领国子博士车引议: 朝臣宜朱衣褠帻拜敬。太子答拜。按经传不见其文, 故太傅羊祜笺庆太子,称叩头死罪,此则拜之证也。 又太宁三年,诏议其典,尚书卞壸谓“宜稽则汉、魏,阖 朝同拜,其朱衣冠冕,惟施之天朝,宜褠帻而已。”朝议 多同。
安帝义熙三年春二月己酉车骑将军刘裕来朝
[编辑]按:《晋书安帝本纪》云云。
恭帝元熙元年春正月壬辰朔以山陵未厝不朝会甲午征刘裕还朝庚申葬安皇帝于休平陵帝受朝悬而不乐
[编辑]按:《晋书恭帝本纪》云云。
宋
[编辑]武帝永初元年诏停庆冬使
[编辑]按《宋书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宋永初元年八月 诏曰:“庆冬使宜省。今可悉停,唯元正大庆不得废耳。 郡县遣冬使诣州及都督府者,亦宜同停。”
文帝元嘉十四年冬十二月辛酉停贺雪
[编辑]按:《宋书文帝本纪》云云。
孝武帝孝建三年二月丁丑始制朔望临西堂接群下受奏事
[编辑]按:《宋书孝武帝本纪》云云。
明帝泰始二年春正月己丑朔以军事不朝会
[编辑]按:《宋书明帝本纪》云云。
泰豫元年春正月朔帝以疾不朝会
[编辑]按《宋书明帝本纪》:泰豫元年:“春正月甲寅朔,上有疾, 不朝会。戊午,皇太子会万国于东宫,并受贡计。”
南齐
[编辑]武帝永明五年南郡王冠王俭议内外二品清官以上集贺
[编辑]按《南齐书武帝本纪》,不载。按《礼志》,永明五年十月, 有司奏:“南郡王昭业冠,求仪注,未有前准。”尚书令王 俭议:“皇孙冠礼,宜使太常持笛加冠,大鸿胪为赞,祝 醮之辞,别更撰立,不依蕃国常体。国官陪位拜贺,自 依旧章。其日内外二品清官以上,诣止车集贺,并诣 东宫南门通笺。别日上礼,宫臣亦诣门称贺,如上台 之”仪。诏可。
明帝建武二年朝会废乐
[编辑]按:《南齐书明帝本纪》不载。按《礼志》,建武二年朝会, 时世祖遏密未终,朝议疑作乐不祠。部郎何佟之议: “昔舜受终文祖,义非嗣尧,及放勋徂落,遏密三祀。近 代晋康帝继成帝,于时亦不作乐。怀帝永嘉元年,惠 帝丧制未终于时江充议云:‘古帝王相承,虽世及有 异,而轻重同礼’。”从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