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第239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经济汇编 考工典 第二百三十八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二百三十九卷
经济汇编 考工典 第二百四十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

 第二百三十九卷目录

 椎凿部汇考

  释名释用器

  本草纲目研朱石锤主治

  事物原始椎 凿

  天工开物椎 凿

 椎凿部纪事

 椎凿部杂录

 椎凿部外编

 铃柝部汇考

  易经系辞下传

  诗经小雅蓼萧篇 信南山篇 周颂载见篇

  礼记礼器 明堂位 经解

  左传桓公二年

  周礼天官 春官 夏官 秋官

  尔雅释天

  汉书五行志

  古今注銮辂

  宋书乐志

  博古图汉旗铃图考

  明会典禁城夜递

 铃柝部艺文一

  击柝赋          唐崔琪

  振木铎赋          王起

  振木铎赋         白行简

  振木铎赋         罗立言

 铃柝部艺文二

  齐宫词         唐李商隐

  闻柝          明冯惟敏

 铃柝部选句

 铃柝部纪事

 铃柝部杂录

 铃柝部外编

考工典第二百三十九卷

椎凿部汇考

[编辑]

《释名》

[编辑]

《释用器》

[编辑]

《凿》,有所穿凿也。

《本草纲目》

[编辑]

《研朱石锤主治》

[编辑]

陈藏器曰:“妒乳,煮热熨乳上,以二锤更互用之数十 遍,热彻取瘥。”

《事物原始》

[编辑]

《椎》

[编辑]

《说文》:“椎,击也。”秦围赵之邯郸,魏公子无忌窃符,矫魏 王令代晋鄙。鄙疑之,使朱亥袖出铁椎四十斤椎鄙。 又张良得力士,持铁椎一百二十斤击始皇。

《凿》

[编辑]

《古史考》曰:孟《庄子》作“锯凿”,《大学注》云:“琢以锥凿是也。”

《天工开物》

[编辑]

《椎》

[编辑]

凡匠斧与椎,其中空管受柄处,皆先打冷铁为骨,名 曰“羊头。”然后热铁包裹,冷者不沾,自成空隙。凡攻石 椎,日久四面皆空,镕铁补满平填,再用无弊。

《凿》

[编辑]

凡凿熟铁锻成,嵌钢于口,其本空圆以受木柄,斧从 柄催入木透眼,其末粗者阔寸许,细者三分而止。需 圆眼者,则制成剜凿为之。

椎凿部纪事

[编辑]

《史记信陵君传》:“魏安釐王二十年,秦破赵,围邯郸。公 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请救于魏,魏王使 晋鄙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诸侯敢救者,必移 兵先击之’。魏王恐,止晋鄙,留军壁邺。魏公子请如姬 盗晋鄙兵符,朱亥与俱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鄙合 符疑之,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 遂将晋鄙军,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战国策》:齐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故四十馀年不 受兵。始皇尝使使者遗后玉连环曰:“齐人知解此否?” 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 “谨已解矣。”

《汉书张良传》:“秦灭韩,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 报仇,以五世相韩,故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 皇帝东游,至博狼沙中,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 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良乃更名姓,亡 匿下邳。”狼音浪。狙,谓密伺之。

《龙城录》:“尹知章字文叔,绛州翼城人。少时性懵,梦一赤衣人持巨凿破其腹,若内草茹于心中,痛甚惊寤。 自后聪敏为流辈所尊。”

椎凿部杂录

[编辑]

《晋书祖逖传》:“逖兄纳有名理。时梅陶及锺雅数说馀 事,纳辄困之曰:‘君汝颍之士利如锥,我幽冀之士钝 如槌,持我钝槌,捶君利锥,皆当摧矣。陶雅并称有神 锥不可得槌。纳曰:‘假有神锥,必有神槌’。雅无以对’。”

椎凿部外编

[编辑]

《酉阳杂俎》:太和中,郑仁本表弟尝与一王秀才游嵩 山,扪萝越涧,境极幽敻,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 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 白枕一襆,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 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 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 “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 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襆,有斤凿 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与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能长生, 可一生无疾耳。”乃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 已不见。

铃柝部汇考

[编辑]

易经

[编辑]

《系辞下传》

[编辑]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大全杨氏曰:川途既通,则暴客至,故取诸《豫》。重门以御之,击柝以警之,则暴客无自而至。二阴在前,重门之象也。一阳在下,击柝之象也。三阴安于内,《说豫》之象也。 司马氏曰:“《豫》者,怠惰之意。重门击柝,所以警怠惰也。”

诗经

[编辑]

《小雅蓼萧篇》

[编辑]

和鸾雝雝。

“在轼”曰“和”,在镳曰“鸾。”在轼曰和,和亦铃也。以其与鸾相应和,故载见曰和,“铃央央”是也。在镳曰鸾,谓鸾铃置于马之镳。郭璞曰:“镳,马勒傍铁也,言置铃于马口之两傍。”此无文也,故郑不从之。《礼记》注云:“鸾在衡。”《驷铁笺》云:“置鸾于镳,异于乘车。”是郑以乘车之鸾不在镳矣。此笺不易之者,以驷铁已明之,此从可知也。

《信南山篇》

[编辑]

执其鸾刀。

鸾刀,刀有鸾者。

《周颂载见篇》

[编辑]

和《铃央央》。

《和》在轼前,铃在旗上。

礼记

[编辑]

《礼器》

[编辑]

“鸾刀”之贵。

陈注鸾铃也。刀镮有铃,故名“鸾刀。”

《明堂位》

[编辑]

“振木铎于朝”,天子之政也。

《木铎》“金口木舌。发政令则振之。” 所以警动众听。

《经解》

[编辑]

升车则有《鸾和》之音。

《鸾》《和》,皆铃也。鸾在衡,和在轼。

左传

[编辑]

桓公二年

[编辑]

“《钖鸾》和铃”,昭其声也。

钖在马额,鸾在镳,和在衡,铃在旗,动皆有声。

周礼

[编辑]

《天官》

[编辑]

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之官府、次舍 之众寡,为之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国有故,则令宿。 其比亦如之。”

订义郑司农曰:“柝,戒守者所击也。《易》曰:‘重门击柝以

待暴客。《春秋传》曰:“鲁击柝,闻于邾,故谓祸灾。” 令宿卫王宫。《春秋传》曰:“忘守必危,况有灾乎?” 王氏曰:“夕击柝而比之,若今酉点 。” 贾氏曰:“令宿,其比亦如之,亦如夕击柝已上之事 。” 王昭禹曰:“先王之于宿卫,其比之也以时,其待之也以版,固已详矣。而又夕击柝而比之,以宿卫于王宫者,宜致其严故也。”

《春官》

[编辑]

《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

郑康成曰:“鸡人主呼旦鸣铃以和之,声且警众,必使鸣铃者,车有和鸾相应和之象 。” 项氏曰:“铃,和铃也。《诗》和铃央央,升车则马动,马动则鸾鸣,鸾鸣则和应,则和。铃主应,故大祭鸡人呼旦,以铃应之。铃在旗,亦以将巾玉路以行礼。”

《夏官》

[编辑]

《大驭》,凡驭路仪以鸾和为节。

郑康成曰:“鸾在衡,和在轼,皆以金为铃。”

《秋官》

[编辑]

野庐氏“掌达国道路,至于四畿,比国郊及野之道路、 宿息、井树。若有宾客,则令守涂地之人聚𣝔之。”

王昭禹曰:“先王之时,涂地皆有人以为之守,有宾客则令其人聚而击柝,所以待暴客也。”

修闾氏“掌比国中宿互𣝔者与其国粥,而比其追胥 者而赏罚之。”

易氏曰:“比谓检柅夜士之守宿者 。” 贾氏曰:“宿互𣝔者,宿者所互守卫,复击𣝔持更也 。” 郑锷曰:“闾之门以为往来者之防,故命国中之人宿守其互𣝔。或有奸盗之变,当用人以追胥;而守闾之人不可以往,则使国粥之人任其追胥之事。” 郑康成谓:“粥,养也。国所粥养,谓羡卒也。正卒守闾而不动,则羡卒之行,亦其宜也。” 每闾各有互柝,以防寇盗。“《修闾氏》掌比校其人,使先后相代。” 又校羡卒、追胥之事,以赏罚待之,一闾之政无不举,而人自安于里闾矣。

尔雅

[编辑]

《释天》

[编辑]

有铃曰《旗》。

县铃于竿头,画蛟龙于旒。有铃曰旗者,郭云:“县铃于竿头,画蛟龙于旒。”《司常》云:“交龙为旗。”又曰:“诸侯建旗。”然则旗者,画二龙于上,一升一降相交。又县铃于竿头,是诸侯之所建也。

汉书

[编辑]

《五行志》

[编辑]

《登车》有“和鸾”之节。

师古曰:“和,铃也,以金为之,施于衡上。鸾亦以金为鸾鸟而衔铃焉,施于镳上,动皆有声,以为舒疾之节也。”

古今注

[编辑]

《銮辂》

[编辑]

銮者,所谓和銮也。《礼》云:“行前朱雀。”或谓朱鸟也。銮辂 衡上金爵者,朱雀口衔铃,铃谓之銮,所谓和銮者也。 前有鸾鸟,故谓之鸾。鸾口衔铃,故谓之鸾铃。今或谓 为銮,事一而义异也。

宋书

[编辑]

《乐志》

[编辑]

铎,大铃也。《周礼》“以金铎通鼓。”

《博古图》

[编辑]

汉旗铃图

汉旗铃图

《汉旗铃图考》

[编辑]

右,长五寸,径一寸三分,重六两有半,无铭。按《左氏》曰: “钖、鸾和铃,昭其声也。”盖钖在马额,鸾在镳,和在衡,铃 在旗,皆动而有和声。今此虽作铃状,然未知其所设 果何如。今观铃之为饰,其数有七,而九旗名物,其斿 数盖亦有等。是以交龙之旗,其斿有九;鸟隼之旟,其 斿有七;熊虎之旗,其斿有六;龟蛇之旐,其斿有四。然 则铃之多寡,若拟旗之斿数,当是旟之数耶?

==明会典==

《禁城夜递》

[编辑]

凡内皇城、四围四十铺。设铜铃四十一个

每更初,自阙右门发铃,传递至阙左门第一铺止。次日,纳铃于阙右门第一铺,夜递如初。

外皇城四围七十二铺、铜铃七十八个。

每更初,自长安右门发铃,传递至长安左门止。次日,纳铃于长安右门第一铺,夜递如初。

铃柝部艺文一

[编辑]

《击柝赋》以封守勤固御暴为韵
唐·崔琪

[编辑]

严城暮兮绝人踪,君门深兮开九重。清矣击柝,出彼 高墉。候铜壶而发箭,杂凫氏之鸣钟。响以声应,按更 筹而宣九陌;内以达外,禁奸慝而清四封。何斯违斯, 是击是扣。声参投壤之击,知甚挈缾之守。风雨如晦, 不假鸡鸣;夙夜在公,但见牛斗。至若卫尉奉职,金吾 克勤。盖欲惩寇暴,亦以戒昏昕。夜如何其?岁聿云暮, 阶凝冬雪,月满蟾兔。是时也,哀响稍动,寒声转布,窈 窕凤凰之楼,萧瑟铜驼之路,于焉巡警,自成险固。复 有空闺怨别,幽客飘寓,心驰辽阳之戍,衣化陆生之 素。闻一声莫不阑干,听万籁悉以横注。当今六合肃 清,四夷即叙,时无暴客,邑空囹圄。彼干楯之事,击柝 之所,尚行于方隅,犹用于军旅者,盖取诸豫备,固吾 守御,则知自我垂法,宁云“待暴”至矣哉。“居安思危”,亦 从吾君之所好也。

《振木铎赋》
王起

[编辑]

国家敷文教,布时令,爰振铎于九衢,将采《诗》于万姓。 上立其典,将兴咏之必闻;下听其音,知从谏而则圣。 事且彰于岁首,礼无亏于《春孟》。所以下训是崇,《周官》 克敬。亦既戒止,居然可珍。赫赫奕奕,烂烂燐燐。以金 为铃,且尝巧于懿匠;剡木为舌,将托音于下人。及夫 拂拭光生,提携彩发。顺一人之施令,采四海之箴阙。 鐬鐬于遐迩之路,杳若和銮;煌煌于前后之车,烂如 明月。于以阐幽,于以冥搜。知政教之兹始,表申严之 所由。动素手而知音愈出,注清耳而其义可求。色耀 皇衢,映迟迟而日丽;声摇紫陌,随猎猎而风遒。昭彰 有仪,掌握成韵。因木德之将盛,怀金声而载振。或聆 之而胥悦,或仰之而旅进。岂比夫“鼓有节而斯通,雷 发声而先徇。可以展六义,可以陈《四诗》,在道途而无 壅。致朝廷之允釐,惊百众以泠泠。昭其声也,沃九重 于翼翼;失则革之,铎之为义也深,铎之为用也固。虚 其中而不屈,圆其外而合度。可以扬天之声,可以遵 王之路。令出不返,知遒人之是司;道之将行,幸夫子 之可喻。故其镕铸式珍,错磨永新。旧典斯考,英声克 振。既有符于元化,斯永保夫青春。

《振木铎赋》
白行简

[编辑]

国家古典。修时令顺命遒人之职;执木铎以徇。本其 教在每岁之发生;听其音知群物之始振。于是官师 倾听,道路咸闻。采讴谣于多士,延讽刺于大君。外振 金声,将发号而施令;中含木德,贵偃武而修文。所以 应之如响,从之如云。道达天和,契宫商而成韵;揄扬 帝命,献《诗》颂而为群。懿夫一器维则,万人是效;儆于 有位,伫从善而如流。慎乃攸司,固匪怒而伊教。百官 奉职而奔走,万族寻声而腾趠。观乎四会五达,举而 摇之;溥天率土,孰云远而?期赫赫于永代,每锵锵于 此时。响不闻空,能同诽谤之木;听犹在耳,将陈诵谏 之诗。莫不献其词而谔谔,帅其属而师师。靡其荒怠, 曷不肃祗。士传言而戾止,工执艺而畴咨。足以播祥 风于地末,阐皇明于天垂。故夫圣之䜣合,询刍荛而 听纳。动而悦随,谋卿士之箴规。乃知我武不施。司马 之执奚为。斯文未丧,封人之喻攸宜。徒云击石拊石, 曷若恩斯勤斯。与德音而共畅,载仁声而远驰。则六 变通神,九成感物,不足擅美而标奇也。故我后振铎 以耸善,喜人之敢谏。俾夫下不渎,上不慢。由《和铃》之 昭其声致朝野之清晏。

《振木铎赋》
罗立言

[编辑]

上方继统大宝,发号初年,俾木铎是徇,彰皇恩而宣。 清韵乍分,庶道乎无远不浃;长声始振,将表乎有开 必先。盖欲由旧章,布新令,使有闻而必戒,如审乐以 知政。德音爰降,义符招谏之君;大典允敷,道契多能 之圣。“洪纤手运,断续风移,始条贯以遐远,终激扬而 广施。发千门以浏亮,儆三条而逶迤。”将警乎群心,斯 乃有伦有要,言提乎众耳。孰可不识不知。且夫洞然 谐音,锵尔立号。岂比官师之职,无劳有司之告。则知 君立教,非铎而不宣;金有声,非木而奚道。所以酌彝 古典,稽法前王。范乎金盖,取乎刚德示利;振以木,期, 在乎直言有章。罔匪舌而是出,信有声而必扬。鄙伐 鼓之坎坎,小和铃之央央。节奏中规,周旋有序。合椌 楬,谐律吕。侈弇之制自异,陶匏之音不举。动而逾出, 击且殊于𬭚釪;虚以和鸣,悬匪劳于《簨簴》带。未央晨

漏,时与俱来;混南山殷雷,乍迷其所。于以明盛礼,于
考证
以扬王猷。日闻四方,听思聪而广被;教覃万国,泽咸

霈而周流。或乃妙响清越,绵绵将歇,敢烦手于再振, 冀骇耳于一发。客有观光以成文,愿刊《象魏》之阙

铃柝部艺文二

[编辑]

《齐宫词》
唐·李商隐

[编辑]

永寿兵来夜不扃。金莲无复印中庭。梁台歌管三更 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闻柝》
明·冯惟敏

[编辑]

“野柝鸣沙岸,渔灯照白波。凄凄风不定,隐隐夜如何。” 历落乡心碎,依微客梦多。“江声还自击,展转动悲歌。”

铃柝部选句

[编辑]

梁简文帝《贺洛阳平启》:“亭塞寝兵,关堠罢柝。”

《洛阳伽蓝记》:“玉凤衔铃,金龙吐佩。”

唐王勃《白鹤寺碑》:“锵锵檐铎,声传桂叶之风;焰焰山 炉,气结松阴之霭。”

顾况《上节度使启》:“边烽息焰,寒柝沉声。”

齐王融诗:“高门夜不柝。”

梁刘孝绰诗,“风轮和宝铎。”

唐宋之问诗,风铎喧行漏。宝铎摇初霁。

李白诗:“城上击柝复乌啼。”

《李绅诗》:“抽弦度曲新声发,金铃玉佩相磋切。”

《韩愈诗》:“月暗秋城柝。”

白居易诗:“夜雨闻铃肠断声。”

《张祜》诗:“旁收拍拍金铃摆,却踏声声锦袎催。”

李商隐诗:“鹰掣撼金铃。”空闻虎旅传宵柝。边柝 西悬雪岭头,

温庭筠诗:“湘君宝马上神云,碎佩丛铃满烟雨。”风 飘晚吹摐金铎。

司空曙诗:“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

李洞诗:“风铃乱僧语。”

唐彦谦诗“风铃作檐语。”

《韩偓诗》:“栈转时闻驿使铃。”

韦庄诗:“金铃犬吠梧桐月。”夜来江雨宿篷船,卧听 “淋铃”不忍眠。

宋苏舜钦诗:“数声疏铎月明中。”

孔平仲诗:“睡回清梦戍墙铃。”

苏轼诗:“仙风锵然韵流铃。”

文同诗:“一夜满山铃铎风。”

张耒诗:“击柝山城闭。”

吕祖谦诗:“檐铎无声鸟语稀。”

《陆游》诗:“残漏声中听曳铃。”塔檐风铎乱疏更。桐 阴清润雨馀天,檐铎摇风破昼眠。

元萨都剌诗:“愁声换出塔铃语,三十六宫散秋雨。” 明刘基诗:“山城几时罢击柝,愁见海云蒸晚霞。” 杨基诗:“旗灯秋塞雨,铃柝夜沟潮。”

王微诗:“神霄堕碧铃。”

宋张先词“晴鸽试铃风力软。”

铃柝部纪事

[编辑]

《鬻子》禹之治天下也,以五声听门,悬钟鼓铎磬,而置 鼗,为铭于簨簴,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教寡人以义 者,击钟;教寡人以事者执铎;告寡人以忧者,击磬;语 寡人以狱讼者,挥鼗。”

《左传·哀公七年》:“秋,伐邾。茅成子请告于吴,不许。曰:‘鲁 击柝,闻于邾。吴二千里,不三月不至,何及于我?且国 内岂不足’?”成子以茅叛,师,遂入邾。《柝》,两木相击,以 行夜也。鲁邾击柝相闻,言其近。

《国语》:“吴王夫差会晋公午于黄池,吴王陈士卒百人 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帅𢹬铎拱稽。”𢹬,抱也。抱 铎者恐有声也。

《史记李广传》:“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 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程不识正部曲行 伍营阵,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孟 康曰:“以铜作𨱓器,受一斗,昼炊饭食,夜击持行,名曰 刁斗。”荀悦曰:“刁斗小铃,如宫中传夜铃也。”苏林曰:“形如𫓶,以铜作之,无缘,受一斗,故云刁斗。”𫓶即铃也。 《拾遗记》:“文帝美人薛灵芸至京师,帝以文车十乘迎 之。车皆镂金为轮辋,丹画其毂,轭前有杂宝为龙凤, 衔百子铃,锵锵和鸣,响于林野。”

《三国吴志甘宁传》:“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 年为之渠帅,群聚相随,挟持弓弩,负眊带铃,民闻铃 声,即知是宁。”

《晋书荀勖传》:初,勖路逢赵贾人牛铎,识其声。及掌乐, 音韵未调,乃曰:“得赵之牛铎则谐矣。”遂下郡国,悉送 牛铎,果得谐者。

《清河康王遐传》:遐子覃,齐王冏表立为皇太子。既而 河间王颙胁迁大驾,废覃复为清河王。初,覃为清河 世子,所佩金铃,欻生隐起如麻粟,祖母陈太妃以为 不祥,毁而卖之。占者以金是晋行大兴之祥,覃为皇 嗣,是其瑞也。毁而卖之,象覃见废不终之验也。 《郭璞传》:元帝初镇建邺,王导令璞筮之,遇咸之井,璞 曰:“东北郡县有武名者,当出铎以著受命之符。”其后 晋陵武进县人于田中得铜铎五枚。

《石勒载记》:“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馀小学于 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馀人以教之,且备击 柝之卫。”

《佛图澄传》:澄能听铃音,以言吉凶,莫不悬验。石勒信 之。鲜卑段末波攻勒,众甚盛,勒惧,问澄,澄曰:“昨日寺 铃鸣云,明旦食时,当擒段末波。”勒登城望末波军,不 见前后,失色曰:“末波如此,岂可获乎!”更遣夔安问澄, 澄曰:“已获末波矣。”时城北伏兵出,遇末波,执之。刘曜 攻洛阳,勒将救之,其群下咸谏以为不可。勒以访澄, 澄曰:“《相轮铃》音云:‘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此羯语 也。秀支,军也。替戾冈,出也。仆谷,刘曜也。劬秃当,捉也。 此言军出捉得曜也。勒甚悦,遂赴洛距曜,生擒之。勒 死之年,天静无风,而塔上一铃独鸣,澄谓众曰:“铃音 云:国有大丧,不出今年矣。”既而勒果死。

《五行志》:“海西公时,庾晞喜为挽歌,自摇大铃为唱,使 左右齐和。”

《异苑》:晋义熙三年,山阴徐琦出门,见一女子,貌极艳 丽。琦便解银铃赠之。女曰:“感君佳贶,以青铜镜与琦, 便结为伉俪。”

《隋书礼仪志》:“齐永明制玉辂,上施重屋,栖凤凰,缀金 铃。”

《南史齐东昏侯本纪》:“庄严寺有玉九子铃,以施潘妃 殿饰。”

《陶弘景传》:弘景大同二年卒,遗令因所著旧衣上加 生裓裙及臂衣靺冠中法服左肘录铃,右肘药铃。 《任昉传》:昉母河东裴氏,高明有德行。尝昼卧,梦有五 色采旗盖,四角悬铃,自天而坠,其一铃落入怀中,心 悸,因而有娠。占者曰:“必生才子。”

《谢灵运传》:“灵运曾孙几卿免官居白杨石井宅,时左 丞庾仲容亦免归,二人意相得,并肆情诞纵,或乘露 车,历游郊野,醉则执铎挽歌,不屑物议。”

《魏书陈留王虔传》:“虔武力绝伦,每以常槊细短大作 之,犹患其轻。腹缀铃于刃下,以其殊异于世,代京武 库常存而志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有承露金盘三十重,周匝皆垂 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锁上亦有金 铎,铎大小如一石瓮子浮图九级,角角皆悬金铎,合 上下有一百二十铎。”

《北史齐世祖本纪》:“河清四年三月,有物陨于殿庭,如 赤漆鼓,带小铃。”

《波斯国传》:“城外有人别居,若入城市,摇铃自别。” 《周书。长孙绍远传》:“初绍远为太常,广召工人,创造乐 器,土木丝竹,各得其宜。为黄钟不调,绍远每以为意。 尝因退朝,经韩使君佛寺前过,浮图三层之上,有鸣 铎焉。忽闻其音,雅合宫调,取而配奏,方始克谐。” 《法苑珠林》:酰罗城中有小塔而多灵异,人以手触塔 铃,便大震动。

《开元天宝遗事》:“宁王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 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 之上。每有乌鹊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盖惜 花之故也。诸宫皆效之。”

《五王宫中》,各于庭中竖长竿,挂五色旌于竿头,旌之 四垂,缀以小金铃,有声。即使侍从者视旌之所向,可 以知四方之风候也。

《太真外传》:上至斜谷口,属霖雨弥旬,于栈道中闻铃 声隔山相应。上既悼念贵妃,因采其声为“《雨霖铃曲》, 以寄恨焉。”

《碧鸡漫志:雨淋铃》:世传明皇宿上亭,雨中闻牛铎声, 怅然而起,问黄幡绰作何语,曰:“谓陛下特郎当。”特郎 当,俗称不整治也。明皇一笑,遂作此曲。

《羯鼓录》:宋沇一日早于光宅佛寺待漏,闻塔上风铎 声,倾听久之,朝回复止寺舍,问寺主僧曰:“上人塔上 铎皆知所自乎?”曰:“不能。”沇曰:“其间有一,是古制,某请登塔历叩以辨之。”僧许,乃叩而辨焉。寺众言:“往往无 风自摇,洋洋有闻,非此耶?”沇曰:“是耳,必因祠祭考本, 悬钟而应也。”因求摘取而观之,曰:“此姑洗之编钟耳。 请独缀于僧庭。”归太常令乐工与僧同约,其时彼叩 乐悬,此果应之,遂购而获焉。又曾送客出通化门,路 逢度支运,驻马俄顷,忽草草揖客别,随至左藏,认一 铃,言亦编钟也。他人但觉镕铸独工,不与众埒,莫知 其馀,及配悬钟,音形皆合其度。

《唐书李愬传》:“愬定袭蔡之谋,于时元和十一年十月 己卯,师夜起,会大雨雪,愬夜半至悬瓠城。雪甚,城旁 皆鹅鹜池,愬令击之,以乱军声。贼恃吴房郎山戍,晏 然无知者。祐等坎墉先登,众从之,杀门者,发关留持, 柝传夜自如。黎明雪止,愬入驻元济外宅。”

《翰林壁记》:李德裕镇蜀时,谓幕宾韦绚云:“翰林院有 悬铃,以备夜直警急,文书出入,皆引之,以代传呼也。” 长庆中,予为学士时河北用兵,一夜铃有声如人引 其索者,使视之,则无人,后往往如此。使人持棒潜伺 于下,终无所睹,而数数鸣动不已。院中诸公私共准 其鸣,皆应。用兵处耗声,则急缓亦如之,曾莫之差,众 咸异之。

《酉阳杂俎》:济南郡张公城西北有鹅浦,昔有渔人居 水侧,常听鹅声,中有铃声甚清亮,候之,见一鹅咽颈 极长。罗得之,项上有铜铃,缀以银锁,隐起“元鼎元年” 字。

《五代史吴越世家》:“杨渥将周本、陈章围苏州,镠遣其 弟锯镖救之。淮兵为水栅,环城,以铜铃系网,沉水中, 断潜行者。水军卒司马福多智而善水行。乃先以巨 竹触网,淮人闻铃声,遂举网,福乃过入城中。其出也 亦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 遂大败之。”

《辽史太祖本纪》:“神册元年春二月,上在龙化州,百僚 请上尊号。丙申,群臣及诸属国筑坛州东,上尊号曰 ‘大圣大明天皇帝’。”初,阙地为坛,得金铃,因名其地曰 “金铃冈。”

《礼志》:正旦,国俗令巫十有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 谓之“惊鬼。”

《东京梦华录》:东京搬载车,大者曰“太平”,上有箱无盖。 车两轮与箱齐,后有两斜木脚拖,夜中间悬一铁铃, 行即有声,使远来者车相避。

《宋史孟宗政传》:“宗政差权枣阳军,金帅完颜赛不拥 步骑围城,宗政与再兴合兵角敌,历三月,大小七十 馀战,金人辄败,忿甚,周城开濠,四面控兵列濠外飞 锋镝,以绹铃自警,铃响则犬吠。宗政厚募壮士,乘间 突击,金人不能支。”

《礼志》:“明堂门不设戟,殿角皆垂铃。”

《仪卫志》:“氅制,有青、绯、皂、白、黄五色,上有朱盖,下垂带, 带绣禽羽,末缀金铃。”

《元史兵志》:“凡铺卒皆腰革带悬铃,持枪挟雨,衣赍文 书以行。”

《天启宫词》注:“宫人有罪,罚提铃。”每夜自乾清门至日 精门、月华门,仍还乾清宫前方止,高唱“天下太平声。” 请帮助识别此字。而长与铃声相应。

铃柝部杂录

[编辑]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谓武王曰:“女何梦?”武王对曰:“梦 帝与我九龄。”皇氏云:“龄,谓铃铎,谓天以九个铃铎 而与武王。”遍验《书》本,“龄”皆从齿,解为铃铎,于理有疑, 亦得为一义。

《法言》“好说而不见诸”仲尼说铃也。铃以喻小声,犹 《小说》不合《大雅》。

《籁记》:“城柝者,逻卒之柝声也。”

《艾子杂说》:营丘士性不通慧,每好折难而不中理。一 日造艾子问曰:“凡大车之下,与橐驼之项,多缀铃铎, 其故何也?”艾子曰:“车驼之为物甚大,且多夜行,忽狭 路相逢,则难于回避,以藉鸣声相闻,使预得回避尔。” 营丘士曰:“佛塔之上亦设铃铎,岂谓塔亦夜行而使 相避耶?”艾子曰:“君不通事理,乃至如此。凡鸟鹊多托 高以巢,粪秽狼籍,故塔之有铃,所以惊鸟鹊也,岂车 驼比耶?”营丘士曰:“鹰鹞之尾,亦设小铃,安有鸟鹊巢 于鹰鹞之尾乎?”艾子大笑曰:“怪哉,君之不通也。夫鹰 鹞击物,或入林中,而绊足縚线偶为木之所绾,则振 羽之际,铃声可寻而索也。岂谓防鸟鹊之巢乎?”营丘 士曰:“吾常见挽郎秉铎而歌,虽不究其理,今乃知恐 为木枝所绾,而便于寻索也。抑不知挽郎之足者,用 皮乎?用线乎?”艾子愠而答曰:“挽郎乃死者之导也。为 死人生前好诘难,故鼓铎以乐其尸耳。”

《竹坡诗话》:顷年游蒋山,夜上宝公塔,时天已昏黑,月 犹未出。前临大江,下视佛屋峥嵘,时闻风铃,铿然有 声。忽记杜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珰。”恍然如 己语也《碧鸡漫志》:《雨淋铃》,《明皇杂录》及《杨妃外传》云:“帝幸蜀, 初入斜谷,霖雨弥日,栈道中闻铃声,帝方悼念贵妃, 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时梨园弟子惟”张野狐 一人善筚篥,因吹之,遂传乎世。予考《史》及诸家说,明 皇自陈仓入散关,出河池,初不由斜谷路。今剑州梓 潼县地名上亭,有古今诗刻,记明皇闻铃之地,庶几 是也。

铃柝部外编

[编辑]

《真诰》:“太极有四真人,老君处其左,佩神虎之符,带流 金之铃。”

《异苑》:“苻坚建元年中,长安樵人于城内见金鼎,走白 坚。坚遣载取到,化为铜鼎。入门又变成大铎。”

晋义熙中,虞道施乘车出行,忽有一人,著乌衣迳来 上车,云寄载十许里。道施试视,此人头上有光,口目 皆赤,面悉是毛,异于始时。行十里,如言而去。临别语 道施曰:“我是驱除大将军,感汝相容。”因赠银铎一双 而去。

《集异记》:广陵士甲市得一宅,但闻中有捶铃声,夜辄 止。后遂见其真形,乃是其故人。问曰:“何以常捶铃?”答 曰:“我典使君药物,故夜持时耳。”问曰:“昼日何以不持 时?”曰:“白日是死道之夜。”因别而去。

《吉安府志》:“宣德间,安福华严寺僧忽于月夜见矮男 子行吟云:‘梵语无多语,空门即善门。夜深风露冷,有 口不能言’。后顷之,渐没入地,循迹掘之,得无舌铜铃 云。”

《昌平州志》:“木铃庵在旧县地,水木阴森,花竹葱蒨,为 禅栖佳处。传有比丘卓锡于此,迺以木铃募都市,人 竞痴之,比丘自若。一日铃声琅琅彻大内,后遣小黄 门踪迹之,即木铃声也。于是敕为建庵,遂以木铃额 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