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第065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经济汇编 食货典 第六十四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经济汇编 第六十五卷
经济汇编 食货典 第六十六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

 第六十五卷目录

 蚕桑部汇考二

  农政全书二养蚕法 栽桑法

食货典第六十五卷

蚕桑部汇考二

[编辑]

《农政全书二》

[编辑]

《养蚕法》

[编辑]

《务本新书》曰:“蚕必昼夜饲,若顿数多者,蚕必疾老,少 者迟老。”

二十五日老,一箔可得丝二十五两。二十八日老,得丝二十两。若月馀,或四十日老,一箔止得丝十馀两。

饲蚕者慎勿贪眠,以懒为累。每饲蚕后,再宜绕箔看 一遍。饲蚕叶要均匀。若值阴雨天寒,比及饲蚕,先用 干桑柴或去叶秆草一把,点火绕箔照过。请帮助识别此字。出寒湿 之气,然后饲之,则蚕不生病。一眠候十分眠,才可住 食,至十分起方可投食。若八九分起,便投叶饲之,直 到老决都不齐,又多损失,停眠至大眠,蚕欲向眠时 见黄光,便住食抬解,直候起齐,慢饲叶,宜薄掺厚,则 多伤慢食之病。盖因生蚕得食力,须勤饲,最忌露水 湿叶,并雨湿叶饲之,则多生病。

《韩氏直说》曰:“抽饲断眠法:蚕向眠时,量黄白分数,抽 减所饲之叶,渐次细切,薄掺频饲。”

如十分中有三分黄光者,即十分中减叶三分,比寻常稍宜细切薄掺,顿数亦宜稍频。如十分中有五分黄光,即减五分,比先次又细切薄掺,其顿数亦宜加频。如十分中有八分黄光,即减去八分,比先次切令极细,掺令极薄,其顿亦令极频。

候十分黄光,不问阴晴早夜,急须抬过,抬过时住食, 起齐时投食,此为抽饲断眠之法。谓抽减眠蚕之叶, 不致覆压,专饲未眠之蚕,使之速眠,不惟眠起得齐, 且无叶罨燠热之病。前人谓“学取抽饲断眠法,年年 岁计得丝”,蚕不可不知也。

《务本新书》曰:“抬蚕要众手疾抬,若箕内堆聚多时,蚕 身有汗,后必病损,渐渐随抬减耗。纵有老者,簇内多 作薄皮蚕沙,宜频除,不除则久而发热,热气熏蒸,后 多白僵。每抬之后,箔上蚕宜稀布,稠则强者得食,弱 者不得食,必绕箔游走。又风气不通,忽遇仓卒开门, 暗值贼风,后多红僵布。蚕须要手轻,不得从高掺下。” 如或高掺。其蚕身递相击撞。因而蚕多不旺。已后簇 内懒老翁赤。请帮助识别此字。是也。

《要旨》云:“蚕有白僵,是小时阴气蒸损。天晴急用簸箕三四具,转蚕中庭,使日气煦照,抬一箔则复布一箔,得日气则尽解矣。”

《野语》云:“蚕燠干松者,其蚕无病。蚕燠成片,湿润白积者,蚕为有病。速宜抬解,如正可抬,却遇阴雨风冷,则不敢抬。用茅草细切如豆,每一箔可用一斗或二斗,匀撒蚕上,上再掺叶,移时蚕因食叶沿上。” 其茅草能隔燠沙,天晴再抬,如无茅草,秆草次之。

《士农必用》曰:“分抬之便,惟在频款稀匀,使不致先湿 损伤也。”

蚕滋多,必须分之,沙燠厚,必须抬之。失分则不胜稠叠,失抬则不胜蒸湿,故宜频。蚕者,柔软之物,不禁触弄,小而分之,犹能爱护,大而抬之,莫能顾惜也。未免久堆乱积,远掷高抛,生病损伤,实由于此。故宜安款而稀匀也。

“或有不齐”,频饲以督其后者,使之相及,而各取其齐 也。

“蚕眠不齐,病原于初。” 今既然矣,当从此以治之。如于纯黄之中,杂见其退白而向黄者,是与纯黄不相悬远,频饲以督之,则犹得相及,饲频则可速其眠,故尔。如已见纯黄,又多青白,此与纯黄既远,虽饲之之频,则亦莫及。盖蚕之变色,为变之小,其眠则绝食退肤,为变之大也。为蛹为蛾,则变之尢大,而至于化也。凡至纯黄,则结嘴不食而眠,如人之大病,周身之气血一为变换,一昼夜安静不动,则眠为得所。今以青白者尚多,饲而乱之,动而蹂之,则眠而失其所矣。比其青白者,变黄而向眠,则此已过眠而动起。动起之初,欲得少食,亦如人之病起,欲得少食,以接气血也。以后者方眠,勒其食而不投以困以饿,又必待后者动起而饲之,多病少丝,端为可惜。故《蚕经》云:“眠起不齐丝减少。” 良谓此也。

务本《新书》曰:“初饲蚁法,宜旋切细叶微筛,不住频饲, 一时辰,约饲四顿一昼夜,通饲四十九顿,或三十六顿,懒者颇疑烦冗。”予曰:“新蚁止食桑叶脂脉,若顿数 不多,譬如寸乳,婴儿小时失乳,后必羸弱病生。蚁初 生,须隔夜采东南枝肥叶,瓮中另顿,旋取细切。” 《士农必用》曰:“饲蚁之法,第一日饲一复时,可至四十 九顿”,第二日饲至三十顿,第三日饲至二十馀顿。宜 极暖,宜暗。

《士农必用》曰:“擘黑法:第三日巳午时间,于别槌上安 三箔,微带燠薄,揭蚁款手擘如小棋子矣,布于中,箔 可盈满,可渐渐加叶饲。早晴可卷东窗苫及当日背 风窗,渐渐变色,随色加减,饲至纯黄则不饲。是谓头 眠,不以早晚抬过。”

《士农必用》曰:“抬头眠,别槌上布四箔,薄带沙燠,揭蚕 分如大棋子大,布满,中二箔一复时,可六顿,次日可 渐渐加叶,可开卷窗一半。初向黄时宜极暖,眠定宜 暖,起齐宜微暖, 抬头眠,饱食分如小钱大布满,三 箔。”

《士农必用》曰:“抬停眠,分如小钱微大,布满六箔,起齐, 头食宜薄,一复时可四顿,次日可渐加叶,或全开。卷 窗初向黄时,宜暖,眠定宜微暖,起齐宜温,抬停眠饱 食。蚕可拨可掺,不须分揭,可布满十二箔。”

《务本新书》曰:“大眠起,燠宜频除,蚕宜频饲。或西南风 起,将门窗帘荐放下,此际不宜抬解。箔上布蚕,须相 去一指,布蚕一个,取腊月所藏菉豆,水浸微生芽,晒 干,磨作细面,第四顿收食,拌叶匀饲,解蚕热毒。丝多 易缲,坚韧有色。蚕屋南檐外,先所架立搭棚檩柱,此 时搭盖。”

《士农必用》曰:“抬大眠分,如折二钱大布满,二十五箔, 起齐投食,一复时,可三顿。第一顿宜薄,第二顿比前 又薄,第三顿如第一顿,次日可渐加叶,可全开,卷窗 照,窗初向黄时,宜微暖,眠定宜温齐,宜凉,可落蓐,可 分至三十箔。正食时,每饲后,可挟叶筐绕槌巡之,但 见箔上有班黎处,即掺叶补,合拌米粉。至第七八顿 ‘食后,于巳午时间,将切下叶摊在箔上,新水洒拌极 匀,待少时,纳罗白粉子,拌令极匀,一筐可饲一箔’。”拌 桑面,切叶洒拌新水极匀,罗桑面拌匀,于大眠后间 饲三五顿,抬沙于大眠后饲食第十一二顿间,可抬 蚕。欲老,饲之宜细薄,宜频。

养老如养小,亦如人老,多食则伤。若不如此,则食叶不净。其叶蒸湿,带叶入簇,所结茧亦湿润如经盐水。此名“簇汁茧” ,难抽缲。

宜微暖。

“如人老不禁寒凉,然亦可相度当时天气凉暖消息,斟酌大意,比大眠后未老时,宜微暖也。” 依按其法,蚕自螘至老,不过二十四五日,过此日数愈多,桑愈费而丝愈少也。

《韩氏直说》曰:“蚕自大眠后,十五六顿即老,得丝多少, 全在此数日。见有老者,依抽饲断眠法饲之,候十蚕 九老,方可就箔上拨蚕入簇,如是则无簇汗蒸热之 患,茧必早作而多丝。”

《桑蚕直说》曰:“四眠蚕别是一种,与养春蚕同,但第三 眠止抬开十五箔,抬饱食二十箔,大眠抬三十箔。” 黄省曾曰:“蚕之自蚁而三眠也,俱用切叶。其替抬也, 用糠笼之,灰糁焉,则蚕体快而无疾,或布网而抬替。 其饲火蚕也,必勤,叶尽即饲,毋使饥吞火气而病。其 替蚕也,食半而替,则功省而蚕不劳。其三眠之起也, 斤分于一筐,一筐之蚕可以得茧八斤为丝一车而 十六两。其蚁之初出也,以蔷薇之叶焙燥揉碎之,糁 之蚁上,闻香而集之于上,乃以鹅翎拂下。其厝火也, 炭之团爇之,而灰以遏之,瓦以覆之,温温然而已。绵 被以隔之,而后置之于被之上焉。若炽焉,或饥焉,则 伤于火。其长也,焦黄,不食而死。勿食水”叶。食则放白 水而死。雨中之所采也。必拭干之。或风戾之。

簇以稻草为之杀,疏之必洁,则不牵丝,乃握而束之, 厚籍以所杀疏之草壳可以御地湿,可以承坠蚕,乃 以握许登之,勿覆以纸。至次日,少以稻秆糁焉,以属 其作缀之未成者。勿用菜箕,善绊扰而薄茧,七日而 摘,半月而蛾生。凡蚕色之青也,为老之候。其在簇而 有雷,则以退纸覆之,以护其畏。

茧长而莹白者,细丝之茧;大而晦色青葱者,粗丝之 茧。皆挦去其蒙茸之衣,其内溃而渍湿者,谓之“阴茧”, 及薄而杂者,绵之茧。可为粗丝,不可以经日,经日则 丝烂而难抽;不可以焚香,焚香则蛆穴而难抽。大者 谓之“粗工。”

缲之不可及也,淹而瓮之,泥之,至七日而蛾死。泥之 也,仍数视之,有少罅则蛾生。凡拈丝绵之线一分银, 是拈一两。其为绵也,蛾口为最,上岸次之,黄茧又次 也。茧衣者,为最下。蛾口者,出蛾之茧也。上岸者,缲汤 无绪,捞而出者也。茧衣,茧外之蒙茸,蚕初作茧而营 者也。

蚕不可以受油镬之气,不可以受煤气;不可以焚香,

亦不可以佩香,零陵香亦在所忌,否则焦黄而死;不
考证
可以入生人,否则游走而不安箔。蚕室不可以食姜

暨蚕豆,养之人后高为善,以筐计,凡二十筐,庸金一 两,看缲丝之人。南浔为善以日计,每日庸金四分,一 车也六分其上簇也,而无火则缲之也必不净。蚕妇 之手。不可以撷苦荬。手有苦荬之气。令蚕青烂。食之 者亦不可以入蚕之室。

《韩氏直说》曰:“稙蚕疾老少病,省叶多丝,不惟收却今 年蚕,又成就来年桑。稙蚕生于谷雨,不过二十三四 日老。方是时,桑叶发生,津液上行,其桑斫去,比及夏 至,可长月馀,其条叶长盛,过于往岁。至来年春,其叶 生又早矣。积年既久,其桑愈盛,蚕自早生。”

《韩氏直说》曰:“晚蚕迟老多病,费叶少丝,不惟晚却今 年蚕,又损却来年桑。世人惟知婪多为利,不知趋早 之为大利,压覆蚕连,以待桑叶之盛,其蚕既晚,明年 之桑,其生也尤晚矣。”

《务本新书》曰:“蚕有十体:寒热、饥饱稀密,眠起紧慢。” 《蚕经》曰:“蚕有三光,白光向食,青光厚饲,皮皱为饥,黄 光以渐减食。”

《韩氏直说》曰:“蚕有八宜,方眠时宜暗,眠起以后宜明, 蚕小并方眠时宜暖宜暗,蚕大并起时宜明宜凉,向 食时宜有风,宜加叶紧饲,新起时怕风,宜薄叶慢饲。” 蚕之所宜,不可不知,反此者为其大逆,必不成矣。 《蚕经》曰:“蚕有三稀,下蚁,上箔入簇。”

《蚕经》曰:“蚕有五广,一人,二桑,三屋,四箔,五簇。”

《务本新书》蚕忌曰:“忌食湿叶,忌食热叶。蚕初生时,忌 屋内扫尘,忌煎煿鱼肉,不得将烟火纸撚于蚕房内 吹灭。忌侧近舂捣,忌敲击门窗灶箔及有声之物。忌 蚕房内哭泣叫唤,忌秽语淫辞。夜间无令灯火光忽 射蚕屋窗孔。未满月产妇不宜作蚕母,蚕母不得频 换颜色。衣服洗手,长要洁净。忌带酒人将桑饲蚕,及” 抬解布蚕,蚕生至老,大忌烟熏,不得放刀于灶上箔 上。灶前忌热汤泼灰,忌产妇孝子入家忌烧皮毛乱 发,忌酒醋、五辛、鳣鱼麝香等物,忌当日迎风,窗忌西 照日,忌正热著猛风暴寒,忌正寒走令过热,忌不净 洁。人入蚕屋,蚕屋忌近臭秽。

《务本新书》曰:“簇蚕地宜高平,内宜通风,匀布柴草。布 蚕宜稀密则热,热则茧难成,丝亦难缲。东北位并养 六畜,处树下坑上,粪恶流水之地,不得簇。”

《士农必用》曰:“治簇之方,惟在干暖,使内无寒湿。”

簇中茧病有六:一簇污,二落簇,三游走,四变赤蛹,五变僵,六黑色。簇污之病,蚕老食叶不净,其叶蒸湿,带叶入簇,故茧亦湿润,此为簇污。其馀五病,皆地湿天寒所致。

元扈先生曰:“亦不止为地湿天寒,自择种至上簇无时,不可得病也。”

蚕欲老。可簇地盘,烧令极干。除扫灰净。于上置簇。

元扈先生曰:“此是北法,南方正值梅天,万难作此,所以皆须屋内簇定,须著火。”

《韩氏直说》曰:“安圆簇于阜高处,打成簇脚,一簇可六 箔,蚕十分中有九分老者宜少掺叶,就箔上用簸箕 般去,宜款手掺于簇上,务令稀匀,上复覆梢蒿,复掺 蚕如前,至三箔覆梢,倒根在上,自后蚕可近上,掺至 六箔覆蒿,令簇圆,上用箔围苫缴簇顶如亭子样。至 晚又用苫,将簇从下缴至上苫相接,日出高时卷去”, 至晚复缴。三日外茧成,不用晒簇。上蚕后,第三日辰 巳时间,开苫箔日晒,至未时,复苫盖如前。如当日过 热,上榰单箔遮日色,翻簇上蚕时,被雨霑湿,雨才止 才晴,即选一簇地盘,不以成茧不成茧,翻腾迁移,别 簇封苫如前。小雨则不须,但可曝晒。

又有一法,临簇有雨,只于蚕屋中本槌下地面上安簇,开了门窗,使透风气,早夜或阴雨变寒,则闭门窗,添牛粪火,比翻簇之法又为妙也。又一法,槌箔上虚撒蒿槌,周围簇梢,与蒿箔苫围之,蚕自作茧,犹胜于雨中簇也。

《务本新书》曰:“茧宜并手忙,择凉处薄摊,蛾自迟出,免 使抽缲相逼。”

《士农必用》曰:“缲丝之诀,惟在细圆匀紧,使无褔慢,节 核麤恶不匀也。热釜,釜要大,置于灶上。釜上大盆,甑 接口添水至甑中八分满,甑中用一板拦断,可容二 人对缲也。茧少者,止可用一小甑。水须热,宜旋旋下 茧。冷盆,盆要大,先泥其外,用时添水八九分。釜要小, 用突灶半破塼坯,圆垒一遭,中空,其高比缲丝人身 一半,其圆径相盆之大小,当中垒一小台,坐串盆于 小台上。其盆要比圆垒高一唇,靠圆垒安打丝头小 釜灶,比圆垒低一半。”揜火透,圆垒与揜火相对,圆垒 匝近上开烟突口,做一卧突,长七八尺已上。先于安 突一面垒一台,比突口微低,又相去七八尺外安一 台,高五尺。用长一丈椽二条,斜磴在二台上、二椽相 去阔一塼。坯许用塼坯泥成一卧突

二椽上平铺塼坯一层,两边侧立,上复平盖,泥了便成一卧突也。须与灶口相背,谓如灶口向南突。

“口向北” 是也,缲盆居中,火冲盆底,与盆下台,烟焰绕盆过,烟出卧突中,故得盆水常温又匀也,又得烟火与缲盆相远,其缲丝人不为烟火所逼,故得安详也。

軠车床高与盆齐,轴长二尺,中径四寸,两头三寸,或 四角,或六角,臂通长一尺五寸,须脚踏。又缲车竹筒 子宜细,铁条子、串筒、两桩子亦须铁也。

打丝头,小釜内添水九分满,灶下燃粗干柴,候水大 热,下茧于热水内,用著轻剔拨,令茧滚转荡匀,挑惹 起囊头,手捻住,于水面上轻提掇数度,复提起。其囊 头下即是清丝,摘去囊头。

如重手搅拨囊头,又于手枴子缠数遭,可长五七尺。将茧上好丝,十分中去了三二分,实为可惜。如轻手剔拨起囊头,长不过五尺也。

一手撮捻清丝。一手用漏杓窈茧款送入温水盆内。 将清丝挂在盆外边“《丝老翁》上。”

缲丝:将丝老翁上清丝,约十五丝之上,总为一处,穿 过钱眼,缴过䈏头蛾眉杖子上两缴,杖子下两缴,挂 于軠上。又取丝老翁上清丝,如前挂于軠子,右脚踏 軠,右转长切,照覰拨掠两丝窝于内。“有茧丝先尽,蛹 子沈了者,茧丝断了,茧浮出丝窝者,其丝窝减小,即 取清丝约量添加,务要两丝窝大小长均。”

眼专覰手,频拨频添,添不过三四丝,失添则细了,多添则麤了。如或手添不迭,脚慢踏軠,其丝较争麤。如或手添得多了,脚紧踏軠,其丝较争细,手脚相应,亦可取匀也 。元扈先生曰:“紧慢可为麤细,却无此理 。添丝搭在丝窝上,便有接头。将清丝用指面喂在丝窝内,自然带上去,便无接头也。此名全缴丝,圆紧无疙” 疸,上等也。中作纱罗;上等疋段,如蛾眉杖,上只两缴,名双缴丝,不甚圆紧,有小疙疸,中等也,不中纱罗。中中等疋段,如蛾眉杖,上只一缴,名单缴丝,又名歇口丝,褊慢,有大疙疸;不中疋段,只中绢帛,亦不坚壮。此单缴歇口丝,多只是热釜中缲也 。元扈先生曰:“今各处缫丝,皆只双缴,亦无蛾眉杖,而秦” 王诸家亦并不言“全缴” 、“双缴” 、“单缴” 之异。盖古法之废已久,著书者亦只抄写节略旧文而已,未见。今《北缫车》,不知有蛾眉杖否?宜索一具观之。

元扈先生曰:“愚意要作连冷盆釜,俱改用砂锅或铜 锅,比铁釜丝必光亮。以一锅专煮汤,供丝头釜二具, 串盆二具,缫车二乘,五人共作一锅,二釜共一灶门, 火烟入于卧突。以热串盆,一人执爨,以供二釜。二盆 之水,为沟以泻之,为门以启闭之。二人直釜,专打丝 头。二人直盆,主缫即五人,一灶可缫茧三十斤,胜于” 二人。一车一灶,缫丝十斤也。是五人当六人之功,一 灶当三缫之薪矣。并具图于后。 《韩氏直说》曰:“蚕成茧硬,纹理麤者,必缲快,此等茧可 以蒸馏。缲冷盆丝,其茧薄,纹理细者,必缲不快,不宜 蒸馏,此上宜缲热盆丝也。其蒸馏之法,用笼三扇,用 软草扎一圈,加于釜口,以笼两扇坐于上,其笼不以 大小”,笼内匀铺茧,厚三四指许,频于茧上以手背试 之。如手不禁热,可取去底扇,却续添一扇在上。亦不 要蒸得过了,过了则软了,丝头亦不要蒸得不及,不 及则蛾必钻了。如手背不禁热,恰得合,宜于《蚕房槌》 箔上,从头合笼内茧在上,用手微拨动。如箔上茧满, 打起更摊一箔,候冷定,上用细柳梢微覆了其茧,只 于当日却要蒸尽,如蒸不尽,来日必定蛾出。如此缲 丝,一月一般缲快。釜汤内用盐一两,油半两,所蒸茧 不致干了丝头。

务本《新书》曰:“凡养夏蚕,止须些小,以度秋种,虑恐损 坏萌条,有误明年春蚕桑叶。今时养热蚕,以纸糊窗, 因避飞蝇,遮尽往来风气。天晴⿱𠔿奄热病。生阴则湿,主 白醭,阴晴俱不便。当以纱糊窗,陈秆草作蓐,或用荻 帘。凡窗系定,不喦泥之,遮蔽飞蝇,透脱风气。另擗一 房,不令杂人出入,以剪剪叶,旦暮抬分,兼夜频饲。” 秋蚕初生时,去三伏犹近,暑气仍存。蚕屋多生湿润, 正要四通八达,风气往来。盖初生却要凉快,以陈秆 草作蓐,勿用麦鞂,一日一抬,失抬多生白醭。一眠宜 温,再眠如春。门窗俱挂荐帘,屋内须用无烟熟火。大 眠全要暄暖,大忌北风寒气,勿饲雨露冷叶。养秋蚕 法,首尾颠倒,深宜体测。

簇蚕时相次秋高,恐值夜寒风冷,不能作茧。可于簇 西北埋柱,系椽箔,遮御北风寒气,三两夜之间,便可 作茧。

《士农必用》曰:“夏蚕自蚁至老俱宜凉,忌蝇虫。先于蚕 生前,用麦糠拥于蚕房壁脚下烧之,擘黑后,须一日 早晨一抬。其馀并与养春蚕同。”

秋蚕初宜凉,渐渐宜暖,与养春蚕正相反。初可摘叶, 蚕大则捋叶。初用纱糊窗,渐渐天寒,上复用纸糊留 卷窗,簇与缲丝,法如前。

===
《栽桑法》
===桑:《尔雅》曰:“桑㸤有葚,栀。”

《郭璞》曰:“㸤,半也。葚与椹同,半有椹,半无椹者,名栀。”

“女桑”,“桋桑”,山桑,《檿桑》。

檿桑,即柘也。饲蚕丝中琴瑟,亦材之美者也 。《典术》云:“桑乃箕星之精 。” 徐锴曰:“叒音若,东方自然神木之名,乃蚕所食也。”

王祯《种植篇》曰:“《货殖传》云:‘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 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齐鲁千树桑’。其人 皆与千户侯等。”其言种植之利博矣。观柳子厚《郭橐 驼传》,称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他人效之,莫能如也。又知种树之不可无法也。考之 于《诗》,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周之所以受命 也。树之榛栗椅桐梓漆,卫文公之所以兴其国也。夫 以王侯之富且贵,犹以种树为功,况于民乎?《周礼》“太 宰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囿。之职, 次于三农。”其为民事之重尚矣。然则种植之务,其可 缓乎?种植之类伙矣,民生济用莫先于桑,故首述而 备论之。

王祯曰:“桑种甚多,不可遍举。世所名者,荆与鲁也。荆 桑多椹,鲁桑少椹。叶薄而尖,其边有瓣者,荆桑也。凡 枝干条叶坚劲者,皆荆之类也。叶圆厚而多津者,鲁 桑也。凡枝干条叶丰腴者,皆鲁之类也。荆之类根固 而心实,能久远,宜为树。鲁之类根不固,心不实,不能 久远,宜为地桑。然荆之条叶,不如鲁叶之盛茂,当以” 鲁桑条接之,则能久远而又盛茂也。鲁为地桑,而有 厌条之法,传转无穷,是亦可以久远也。荆桑所饲蚕, 其丝坚韧,中纱罗用。《禹贡》称“厥篚檿丝。”鲁桑之类宜 饲大蚕,荆桑宜饲小蚕。

《博闻录》曰:“白桑少子,压枝种之。若有子,可便种,须用 地阴处,其叶厚大,得茧重,实丝每倍常。”

《齐民要术》曰:“桑柘熟时,收黑鲁椹,即日以水淘取子, 晒燥,仍畦种,常薅令净。明年正月移而栽之,率五尺 一根。其下常㔉掘种菉豆、小豆。栽后二年,慎勿采沐, 大如臂许。正月中移之,率十步一树。行欲小,掎角不 用,正相当,须取栽者。正月、二月中,以钩弋压下枝,令 著地,条叶生高数寸,仍以燥土壅之。明年正月中截” 取而种之。

王祯曰:“《齐民要术》载,收椹之黑者,剪去两头,惟取中 间一截。盖两头者,其子差细,种则成鸡桑花。桑中间 一截,其子坚栗,则枝干坚强而叶肥厚。将种之时,先 以柴灰淹揉,次日水淘去轻秕不实者,晒令水脉才 干,种乃易生。”

《齐民要术》曰:“凡耕桑田,不用近树。其犁不著处,㔉断 令起,斫去浮根,以蚕矢粪之,十五年任为弓材,亦堪 作履。裁截碎木,中作锥刀靶,二十年好作犊车材。欲 作鞍桥者,生枝长三尺许,以绳系旁枝木,橛钉著地 中,令曲如桥。十年之后,便是浑成柘桥。欲作快弓材 者,宜于山石之间,北阴中种之。其高原山田,土厚水” 深之处,多摇掘深坑。于坑之中种桑柘者,随坑深浅, 或一丈五直上出坑,乃扶疏四散。此树条直,异于常 材,十年之后,无所不任。

柘叶饲蚕丝,可作琴瑟等弦,清鸣响彻,胜于凡丝远 矣。

《汜胜之书》曰:“种桑法:五月取椹著水中,即以手渍之, 以水灌洗,取子阴干,治肥田十亩。荒田久不耕者,尤 善好耕治之。每亩以黍、椹子各三升合种之,黍、桑当 俱生锄之,桑令稀疏调适,黍熟获之。桑生正与黍高 平,因以利镰摩地刈之,曝令燥。后有风调,放火烧之, 常逆风起火。桑至春生,一亩食三箔蚕。”

《王祯》曰:请帮助识别此字。桑“十二月为上,时正月次之,二月为下。”大 抵桑多者宜伐斫,桑少宜省。请帮助识别此字。《农桑要旨》云:“平原淤 壤,土地肥虚,荆桑鲁桑,种之俱可。若地连山陵,土脉 赤硬,止宜荆桑。”《士农必用》云:“种艺之宜,惟在审其时 月,又合地力之宜,使之不失其中。”盖谓栽培之宜,春 分前后十日及十月并为上时,春分前后以及发生 也。十月号阳月,又曰小春,木气长发之月,故宜栽培, 以养元气。此洛阳方佐千里之所宜,其他地方,随时 取中可也。大抵春时及寒月,必于天气晴明巳午时, 藉其阳和。如其栽子已出元土,忽变天气风雨,即以 热汤调泥培之。暑月则必待晚凉,仍预于园中稀种 麻麦为荫,惟十一月栽种不生活。

《四时类要》曰:“种桑土不得厚,厚即不生。待高一尺,又 上冀土一遍。”

务本《新书》曰:“四月种椹,东西掘畦,熟粪和土,耧平下 水,水宜湿透,然后布子,或和黍子同种。椹藉水力易 为生发,久遮日色。或预于畦南、畦西种檾后,藉檾荫 遮映。夏日长至三二寸,旱则浇之。若不杂黍种,须旋 搭矮棚于上,以箔覆盖,昼舒夜卷。处暑之后,不须遮 蔽。至十月之后,桑与黍鞂同时刈倒,顺风烧之,仍掺” 粪土蔽灰,春煖荣茂,次年移栽。

一法:“熟地先耩黍一陇,另卷草索,截约一托,以水浸软面饭汤更妙。索两头,各歇三四寸,中间匀抹湿椹 子十馀粒,将索卧于黍垄内,索两头以土厚压,中间 掺土薄覆,隔一步或两步,依上卧一索,四面取齐成 行。”久旱宜浇,十月刈烧,加粪如前,冬春拥雪盖粪,清 明前后扫去,霖雨时覰,稀稠移补,比之畦种旋移省 力决活,早二年得力。如旧有椹,春种更妙。后宜筑围 墙固护。或虑索繁碎,以黍椹相和,于葫芦内点种,过 处用帚扫勾。或虑天旱,宜就黍垄内拨土平匀,顺垄 作区,下水种之。

又法:春月先于熟地内东西成行,匀稀种檾,次将桑 椹与蚕沙相和,或炒黍谷亦可。趁逐雨后,于檾北单 耩或点种比之,搭矮棚与黍同种,缘檾阴高密,又透 风露,虽种十数亩,亦不甚委曲费力。

《士农必用》曰:“种子宜新不宜陈。桑芽出间,令相去五 七寸,频浇过,伏可长至三尺。至十月内,附地割了,撒 乱草走火烧过,粪草盖。至来春,耙耧去粪草浇。每一 科,自出芽三数个,留旺者一条。至秋,鲁桑可长五七 尺,荆桑可长三四尺。”

《务本新书》曰:“夫地桑,本出鲁桑,次以鲁桑萌条,如法 栽培,拣肥旺者,约留四五条,锄治添粪。条有定数,叶 不繁多,众叶脂膏,聚于一叶,其叶自大,即是地桑。”栽 地桑法:“秋地于热白地内深耕,一为如垄加粪,拨土 为区。如无牛,抠区亦可。春分前后,取腊月所埋桑条, 拣有萌芽处,各盘七八寸或一尺。”请帮助识别此字。区下水卧条栽 之,覆土约厚三四指,深厚则难生,以手按匀。区东南 西种檾五七粒,五月之后,芽叶微高,旋添粪土,已后 条高,便作地桑,或拣鲁桑箄儿。秋间埋头深栽,更疾 得力。

《士农必用》曰:“地桑之功,惟在治之如法,不致荒燥。”

无树桑之家,纯用地桑,则人力倍省。有树桑兼地桑之家,树桑既成,地桑可止而勿用,加“浇三” 之功,使之滋长。至其蚕大眠之后,或树桑不能时至,则可溉取地桑,使晚蚕至终者不致缺食。

《布地桑法》,墙围成园,将园内地,或牛犁,或䦆㔉熟,方 五尺内掘一坑,方深各二尺,坑内下熟粪三升,和土 匀,下水一桶,调成稀泥,将畦内种成鲁桑,连根掘出 一科,自根上留身六七寸,其馀截去,截断处,火鏊上 烙过。每一坑栽一根,将根坐于泥中,按至坑底,提三 五次,按桑身填与地平,拥周围熟土,令坑满。次日筑 实,上半坑拥熟土轻筑令平满,用虚土封堆,如大鏊 子样,可厚五七寸,周围自成环池。芽出于土四五指, 每一根止留一二条,次年附根割条叶饲蚕,割过处, 每一根盘周围数芽出,每一科可许留四五条,馀者 间去。年年附地割之,根渐旺,留条渐多。野鲁桑根科 栽之亦可。

全如前法也。桑三年后正长旺,五年后根相交,根交则不旺。春时将相交根斫断掘去,添上粪土,或浇过,或得雨即复长旺。次后斟酌,其根欲大,将压成栽子围别园,如前法栽之。三年后新桑茂盛。养蚕斫桑时,将旧桑根上只斫一条,隔年自成一根,分出栽为行桑,如此传转,无有尽期。然鲁桑斫饲蚕,其丝少坚韧,可斟酌。栽荆桑树于大眠后,以叶间饲之。

《韩氏直说》曰:“地桑须于近井园内栽之,有草则锄,无 雨则浇,比及蚕生,可浇三次,其叶自然早生。”

《锺化民》曰:“种桑在正二月至八月亦可种。根要理直, 泥要挨紧,当以水粪浇灌,方有生意。”

桑有二种:一种有桑椹,即以桑椹植地,一二月即出。 一种将桑树柔条攀至于地,以泥压于其上,每一桑 眼即发一枝,待至二三尺长,其桑有根,用剪剪下,移 种于地上,即成桑树。如今年压,明年起,明年又压,后 年又起,生生不穷。

黄省曾《艺桑总论》曰:“有地桑出于南浔,有条桑出于 杭之临平。其鬻之时,以正月之中上旬。其鬻之地以 北,新关内之江将桥旭旦也。担而至,陈于梁之左右, 午而散。其种也,耨地而粪之,截其枚谓之嫁留。近本 之枝尺馀许,深埋之。出土也寸焉。培而高之,以泄水 墨。其瘢或覆以螺壳,或涂以蜡,而沥青油煎封之,是” 防梅雨之所侵。粪其周围,使其根四达。若直灌其本, 则聋而死,未活也。“不可灌木,灌以和水之粪,二年而 盛。其在土也,月一锄焉,灌以纯粪,三年则其发茂,禁 损其枝之奋者。”桑之下无草木留则茂。蚕之时,其摘 也必洁净,遂剪焉,必于交凑之处,空其干焉,则来年 条滋而叶厚,岁岁剪条则盛。禁原蚕“之饲饲则来年 枝纤而叶薄。”“桑之壅也,以粪以蚕沙,以稻草之灰,以 沟池之泥,以肥土。其初艺之壅也,以水藻、以棉花之 子壅其本,则煖而易发。初春而修也,去其枝之枯者, 树之低小者,启其根而粪泥壅之,不然则叶迟而薄。” 凡择桑之本也,皱皮者,其叶必小而薄,白皮而节疏。 芽大者为柿叶之桑,“其叶必大而厚,是坚茧而多丝。 高而白者,宜山冈之地,或墙隅而篱畔,五月也,收桑椹而水淘少晒焉,畦而种之,至冬而焚其梢,及明年 而分种之。短而青者,宜水乡之地,正二月也,木钩攀 之土压,期年而截之,移而种之,岁粪也。二其压也,湿 土则条烂,焦土则根生。撒子而种,不若条而压,其为 桑之”害也。有桑牛寻其穴,桐油抹之则死。或以蒲母, 草草之状也,如竹叶,其桑叶之叶癞也,亦以草汁而 沃之。桑之下可以艺蔬,其艺桑之园不可以艺杨。艺 之多,杨甲之虫,是食桑皮而子化其中焉。二月而接 也,有插接,有劈接,有压接,有搭接,有换接。谷而接桑 也,其叶肥大;桑而接梨也,则脆美;桑而接杨梅也则 不酸。勿用鸡脚之桑,其叶薄,是薄茧而少丝。其叶之 生黄衣而皱者,木将就槁,名曰“金桑。蚕则不食先椹 而后叶者,其叶必少。有柘蚕焉,是食柘而早茧。其青 桑无子而叶不甚厚者,是宜初蚕。”望海之桑,种之术 与白桑同,是皆腊月开塘而加粪,即壅之以土泥,或 二或三,六七月之间,乃去其虫,开塘加粪,壅土宜迟。 紫藤之桑,其种高大,是不用剪,其叶厚大,尢早种之 也。宜迩于灶屋,不必开塘而粪壅,惟幼稚之时,待冬 而粪,或二或三,以腊月为佳。

《务本新书》曰:“桑生一二年,脂脉根株亦必微嫩。春分 之后,掘区移栽区北,直上下裁成土壁,壁底旁”请帮助识别此字。其 土,下水三四外,将桑箄儿靠壁栽立根科,须得匀舒, 以土坚覆土壁地区,地约高三二寸。大抵一切草木 根科,新栽之后,皆恶摇摆,故用土壁遮御北风,迎合 日色也。今时移栽小桑,微带根须,上无寸土,但经路 远风日,耗竭脂脉,栽后难活。纵活亦不荣旺,却称地 法不宜,此系拙谬。今后应栽小树,若路远移多,约“十 馀树,通为一束,于根须上蘸沃稀泥,泥上糁土,上以 草包,包内另用淳泥固塞,仍擗夹车箱,两头不透风 日,中间顺卧树身,上以席草覆盖,预于栽所掘区下 粪,树到之时,即便下水,依法栽培。”《秋栽法》:平昔栽桑, 多于春月。全树移栽,春多大风吹摆,加之春雨艰得, 又天气渐热,芽叶难禁,故多不活。“若是斫去元干,再 长树身,桑闻铁腥愈旺,地桑是其验也。”迤南地分,十 月埋栽。河朔地气颇寒,故宜秋栽。区深一尺之上,平 地约留树身一二指,馀者斫去。栽罢,地须坚筑,以土 封瘢。比及地冻,于上约量添粪。春煖之后,就粪拨为 土盆,雨则可聚,旱则可浇。树南春先种檾,比及霖雨 以来,芽条丛茂,就作地桑,或削去细条,存留旺者一 二枝,次年便可成树。或是就压旁条,一树,又引十馀, 比之全树栽者,树树必活,桑亦荣茂也。十月木迷,宜 栽埋头桑。冬月根脉下行,乘春并发,一年之间长过 元树,栽二年之上桑。谷雨其间,但有芽叶不旺者,以 硬木贴树身,去地半指,一斧截断,快锛更妙。糁土封 其树瘢,树南种黍五七粒,十馀日始出芽条,旱则频 浇。立夏之后,不宜此法。一岁之中,除大寒时分,不能 移栽,其馀月分皆可。

《农桑要旨》云:“凡新栽桑,斫科采叶须得宜。初栽后成 科时,中心长条上叶勿采,其馀在傍脚科,止捋其叶, 且勿剸斫,盖令枝条繁密,就为藩蔽,以防牛畜。”请帮助识别此字。咬。 请帮助识别此字。摆拖挽之患。后中心枝既粗,即可剸斫在旁科条, 本根既盛,脂脉尽归中心枝,便可长成大树,坚久茂 盛,不生糖心。

《士农必用》曰:“种艺之宜,惟在审其时月,又合地方之 宜,使之不失其中,栽培所宜,春分前后十日,十月内 并为上时,春分前后,以及发生也。十月号阳月,又曰: 小春,木生长之月,故宜栽培,以养元气。”

又曰:“桑者,易生之物。除十一月不生活,馀月皆可。仍 须于园内稀种檾,或麻黍为荫。每岁三月三日晴雨, 卜桑之贵贱。”

养树桑法,墙围成园,大小随人所欲。将园内地耕㔉 熟,方三尺许掘一坑,将畦内种出荆桑全条,连根掘 出,栽培亦如前法,但所筑实土与地平,上复用土封 身一二尺,周围自成环池。待桑身长至一大人高,割 去梢子,则横条自长,如浇治有功,至秋可长大如壮 椽。十月内或次年春,可移为行桑。野荆桑不成身者, 移根于园内,养之亦同。

《栽培如地桑》法,芽出留旺者,一条长至如大人高。其科养法如前。

《务本新书》曰:“压条法:寒食之后,将二年之上桑全树, 以兜橛袪定,掘地成渠。条上已成小枝者,出露土上。 其馀条树,以土全覆树根,周围拨作土盆,旱宜频浇。 如无元树,止就桑下脚窠,依上掘渠埋压,六月不宜 全压。”

《士农必用》曰:“春气初透时,将地桑边旁一条梢头折 了三五寸,屈倒于地空处。地上先兜一渠,可深五指, 馀卧条于内,用钩橛子即钉住悬空,不令著土。其后 芽条向上生,如细杷齿状,横条上约五寸留一芽,其 馀剥去。至四五月内晴天,巳午时间,横条两边取热 溏土,拥横条上成垄,横条即为卧根,至晚浇其根科”, 至秋,其芽条茁为条身。至十月际卧根,根头截断取出土,随间空处斫断一每一根为一栽。

《务本新书》曰:“栽条桑法,秋暮农隙时分,预掘下区,藉 地气经冬藏湿。又分减栽时,并忙区方深各二尺之 上,熟粪一二升,与土相和,纳于区内。土宜北高南下, 以留冬春雨雪。腊月内,拣肥长鲁桑条三二枝,通连 为一窠,快斧斫下,即将楂头于火内微微烧过,每四 十五条与秆草相间作一束,卧于向阳坑内,以土厚” 覆,春分巳后取出,却将元区跑开,下水三四升,布粟 三二十粒,将条盘曲,以草索系定,卧栽区内,覆土约 厚三四指。如或出露条尖三二寸,覆土宜厚尺馀,俱 当坚筑,仍以虚土另封条尖,已后芽生,虚土自脱。先 于区南种檾,地宜阴湿,时时浇之。若全卧栽者,已后 遂旋添土,芽条长高,斫去傍枝,三年可以成树,或就 作地桑。

栽桑梢据埋头栽桑,斫下桑梢相连,三二枝为一窠, 栽如前法。或于萝卜内穿过一枝,假藉气力更妙。掘 区坚埋,依前法。

垄种桑条,秋耕熟地,二月再摆匀,东西起畼,约量远 近,拨土为区。将腊月元埋桑条,栽依前法。或是单根 肥长桑条,依上栽之亦可。

栽种桑条者,若旧桑多处,可以多斫萌条。若是少处, 又虑斫伐太过,次年误蚕。故具“种椹”、“压条”、“栽条”之法, 三者,择而行之。

《士农必用》曰:“插条法,墙围成园,掘坑如地桑法,大叶 鲁桑,条上青眼动时,科条长一尺之上,截断两头烙 过,每一坑内微斜插三二条,待芽出,封堆虚土三五 寸,每一根科止留一条,至秋可长数尺。次年割条叶 饲蚕。如当处无可采之条,预于他处择下大叶鲁桑, 腊月割条,藏于土穴,候至桑树条上青眼微动时,开” 穴藏条上眼亦动。截烙栽培。用度如前。

元扈先生曰:“《齐民要术》云:‘种椹而后移栽,移栽而后 布行’。”务本《新书》云:“畦种之后,即移为行桑,无转盘之 法。二法皆可也。”

《士农必用》曰:“园内养成荆鲁桑,小树如转盘时于腊 月内可去,不便枝梢小树近上留三五条,碗口以上 树留十馀条,长一尺以上,馀者皆科去。至来春桑眼 动时,连根掘来,于漫地内阔八步一行,行内相去四 步,一树相对栽之,荆棘围护,当年横枝上所长条,至 腊月科令稀匀得所,至来年春,便可养蚕。”

《士农必用》曰:“科斫树桑,惟在稀科时斫,使其条叶丰 腴而早发,不致蚕之穉也。”

稀则条自丰,叶自腴。今年科不过时,则长条丰美,明年之叶自然早发,而又腴润也。

又科斫之利。

惟在不留中心之枝,容立人于其内,转身运斧,条叶偃落于外,比之担负高几绕树上。下科有心之树者,一人可敌数人之功。条不可冗,冗则费芟科之功,叶薄而无味。是故科斫为蚕事之先务,时人不知,预治干农隙之时,而徒费功力于蚕忙之日,人则倍劳,蚕复失所。如得其法,使树头易得其条,条上易得其叶,蚕不待食,叶以时至。又其叶润厚。《农语》云:“锄头自有三寸泽,斧头自有一倍桑。” 秦中一法,名曰“剥桑。” 腊月中悉去其冗,所存之条甚疏。又于所存条根之上,仅留四眼,馀皆去之。其所留者,明年则为柯。其眼中所发青条,可长三数尺,其叶倍常光润如沃蚕,逼老而手采之,独留一向外之条滋养。及秋,其长以至寻丈。腊月复科之如前。岁久则所留之科重繁,复从下斫去,既周而复始。洛阳、河东亦同,山东、河朔则异,于是必留明条,疑风土所宜,然欲一试此《剥桑》之法而未果也。

又斫树法,自移栽时,长五七尺高,便割去梢,既不留 中心,其条自向外长。树长大,中心可容立一人。如长 成树者,当中有身及枝者,亦可斫去也。科条法:凡可 科去者有四等:“一沥水条,一刺身条,一骈指条,一冗 脞条。”腊月为上,正月次之。

腊月津脉未上,又农隙人家春科只图容易剥皮,却损了津液也。欲用桑皮,将腊月、正月科下条,向阳土内培了,至二月中取之,自可剥。

《士农必用》曰:“接换之妙,惟在时之和融,手之审密,封 系之固,拥包之厚,使不至疏浅而寒凝也。”

“春分前十日为上时,前后五日为中时” ,然取其条眼衬青为时尤妙,此不以地方远近,皆可准也。然必待晴暖之日,以藉其阳和也。接不密,则气液难通,拥包不固厚,则风寒入而害之也。果之一生者,质小而味恶,既一接之,则质硕大而味美。桑亦如是,故接换之。

接时取远处有者,预先取下,可节气内割取其条。

其采取培养之法,全如《采条桑》内所说。如取接萌处过远者,可于未曾盛油新柿篓中,与蒲包穰一处桩了外,密封不透,虽行千里,不致冻损果木,宜三年条。其藏及接法亦同。

元扈先生曰:“莫如当年”条为妙,三年之说不然也。且

接时必待月暗,自下弦至上弦皆可晦,尤妙;自上弦 至下弦皆忌望,尤险。

劈接法:先附地平锯去身干,于砧盘傍向下一寸半 皮肉上,用快刀子尖向上左右斜批豁两道至平面, 其下尖,其上阔一指,中间批豁断者,剔去接头,可长 五寸。其粗细如一指许者,于根头一寸半内量留一 半,将其外一半左右削两刀子,成乔麦楞样,令头尖 口内噙养温煖,嵌于砧盘傍。所批渠子内,极要紧密, 须使老树肌肉与接头肌肉相对著于一砧盘上,如 此接至数个,用新牛粪和土成泥封泥,其接头周遭 又用新桑皮缠缴牢固,上又用牛粪土泥封泥了所 缴桑皮,然后用湿土封堆接头上,可厚五寸,周围棘 刺遮护,接头生条芽出土,长高一二尺,约量留三二 条用。依柱如前。

又曰:“接大桑宜劈接插接,小桑宜撘接、压接。附地接 者封泥拥培,如前半身截成砧盘接者,但其缝罅上 用纸封,又用破席片包系,如仰盆子样,内盛润土培 养其接头,勿令透风,土干则洒水,所包土上,条芽长 出,其所包土亦休取去,至秋条长成,接处长定,所包 土不用也。压接者,可就于横枝上截了,留一尺许于” 接头上眼外方半寸,刀尖刻断皮肉,至骨款,揭下带 眼皮肉一方,片口噙少时,取出印湿痕于横枝上,复 噙养之。用刀尖使湿痕四围刻断皮肉,揭去露骨,将 接头上靥皮嵌贴上,上下两头用新细薄桑皮系了, 用牛粪和泥,眼四边泥了,其所贴之靥多少可量其 树之大小。又接小芽条,就畦内将已“种出荆桑,隔年 芽条去地二寸许,向土削成马耳状,将一般粗细鲁 桑,接头亦削成马耳状,两马耳相搭,细桑皮系了,牛 粪泥封,湿土壅培,其芽条出土,可留一二芽,至秋长 如一大人高,明年可移入园中养之。”其法如前,取藏 接头,侧近有接头者,土中种之。其高原山田,土厚水 深之处,多掘深坑中种桑柘者,随坑深浅,或一丈丈 五直上出坑,乃扶疏四散。此树条直,异于常材,十年 之后,无所不任。

《博闻录》曰:“柘叶多丛生,𠏉疏而直,叶丰而厚。春蚕食 之,其丝以冷水缲之,谓之‘冷水丝。柘蚕先出,先起而 先茧。柘叶隔年不采者,春再生必毒。蚕如不采,夏月 皆要打落,方无毒’。”

《齐民要术》曰:“种柘法:耕地令熟,耧耩作垄柘子。熟时 多收,以水淘汰令净,曝干散讫,劳之,草生拔却,勿令 荒没。三年间㔉去,堪为浑心扶老杖。十年中四破为 杖,任为马鞭、胡床。十五年任为弓材,亦堪作履。裁截 碎木,中作锥刀靶。二十年好作犊车材。欲作鞍桥者, 生枝,长三尺许,以绳缚旁枝,木橛钉著地中,令曲如” 桥。十年之后,便是浑成柘桥。欲作快弓材者,宜于山 石之间,《北阴》

柘叶比桑叶涩薄,十减二、三,又招天水生牛蠹等虫。 若种薥黍,其梢叶与桑等,如此丛亦不茂。如种菉豆、 黑豆、芝麻、瓜、芋,其桑郁茂,明年叶增二三分种黍亦 可。农家有云:“桑发黍,黍发桑”,此大概也。

《务本新书》曰:“假有一村两家相合,低筑围墙,四面各 一百步,一家该筑二百步,墙内空地计一万步,每一 步一桑,计一万株,一家计分五千株。若一家孤另,一 转筑墙,二百步内空地止二千五百步。依上一步一 桑法,止得二千五百株。恐起争端,当于园心以篱界 断。比之独力筑墙,不止桑多一倍,亦递相藉力,容易 勾当。”

《务本新书》曰:“桑皮抄纸,春初剸斫繁枝,剥芽皮为上, 馀月次之。桑木为弓弩射则耐挽拽。桑莪,素食中妙 物。又五木耳,桑、槐、榆、柳、楮是也。桑、槐者为良,野田中 者恐有毒,不可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没有标点。标点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诗文断句 v2.1创建,并且经由维基文库用户编辑改善的。本站用户之编辑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发布。

欢迎各位持续修正标点,请勿复制与本站版权协议不兼容的标点创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