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四库全书本)/卷153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百五十二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五十三
  翰林院
  一
  经筵每岁春秋二仲举行由院列讲官名奏请钦定满汉各二人直讲官同掌院学士会拟所讲经
  书奏定撰讲章缮清汉文进呈
  钦定后缮正副夲恭俟
  御论发出翻译清文进呈届期
  驾御文华殿讲官同诸臣赴阶下行礼毕入
  殿讲官出班至讲案前行一跪三叩礼起立进讲讲毕恭聼
  御论礼成夲院官恭进
  御论及讲章正夲○康熙十四年
  旨讲章内书写称颂之言虽系定例但凡事皆宜以实如秉至诚以御物体元善以宜民固已嫓美三王跻隆二帝等语似属太过著改奏○二十一年奉
  旨讲章须有勘诫箴规之意乃称启沃今讲章内有道备君师功兼覆载二语太过其易之○二十二年
  谕经筵大典自大学士以下九卿詹事科道皆侍班所讲之书必君臣交儆上下相成方有禆于治理向来进讲皆切君身此后当兼寓训勉臣下之意钦此○
  五十年
  谕従来经筵之设皆帝王留心学问勤求治理之意但当期有实益不可止饰虚文朕观前代讲筵人主惟端拱而聼默无一言如此则虽人主不谙文义臣下亦无由而知之朕御极五十年聼政之暇勤览书籍凡四书五经通鉴性理等书皆经研究每儒臣逐日进讲朕辄先为讲解一过遇有一句可疑一字未协之处即与诸臣反复讨论期于义理贯通而后已盖经筵夲系大典举行之时不可以具文视也钦此○
  乾隆五年
  谕经筵之设原欲敷宣经旨以献箴规朕观近日所进讲章其间颂扬之辞多而箴规之义少殊非责难陈善君臣咨儆一堂之意盖人君临御天下敷政寕人岂能毫无阙失正赖以古证今献可替否庶收经筵进讲之益若颂美过甚不能实践躬行反滋朕心之愧此后务剀切敷陈期有禆于政治学问勿尚铺张溢美之虚文而无当于稽古典学之实意钦此
  
  经筵讲官顺治十四年定满汉各八人○康熙十年定满讲官以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侍读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少詹事暨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之曾任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读讲学士者充补汉讲官以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侍读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少詹事国子监祭酒暨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官由翰林官升任者充补均由院具题恭候
  𥳑用
  
  日讲顺治十二年
  谕朕惟自古帝王勤学图治必举经筵日讲以资启沃今经筵已定于文华殿告成之日举行日讲深有禆益不宜刻缓尔等即选满汉词臣学问淹博者八人以原衔充讲官侍朕左右以备谘询钦此乃定日讲之礼毎岁自二月
  经筵后始夏至日止八月
  经筵后始冬至日止毎日于部院官奏事后进讲讲章缮正副二夲以正夲先期进呈夲日掌院学士率讲官二人或三人以副夲进讲岁终彚录成帙进
  御○康熙十四年
  谕日讲原期有益身心增长学问今止讲官进讲朕不覆讲但循旧例日久将成故事不惟于学问之道无益亦非所以为法于后世也嗣后进讲时讲官讲毕朕仍覆讲如此互相讨论庶㡬有禆实学钦此○十
  六年
  谕帝王之学以眀理为先格物致知必资讲论向来日讲唯讲官敷陈讲章朕躬默聼即不谙文义讲官无由得知此虽系循行旧例然而经史精义未能研究印证朕心终有未慊前曾谕内阁诸臣或朕自讲朱注或解说讲章内阁诸臣奏讲朕宜随便发明书旨不必预定规程今思讲学必互相阐发方能融会义理有禆身心嗣后日讲或应朕躬自讲朱注或解说讲章仍令讲官照常进讲著大学士会同内阁诸臣翰林院掌院学士议奏钦此遵
  旨议准讲官进讲时候
  圣意或先将四书朱注讲解或先将讲章讲解或先将
  通鉴等书讲解使得仰瞻
  圣学讲毕讲官仍照常进讲○十七年奉
  旨日讲讲章停止岁终彚写止具夲奏闻○二十二年
  
  旨斋戒日照例停讲如不亲诣行礼则仍进讲
  
  日讲官满八人汉十有二人兼
  起居注除满汉掌院学士兼摄外其馀以夲院官与詹事府坊局各官充补由院题请
  简用○三十九年奉
  旨嗣后题补汉日讲官开列人员内有由一甲进士出身者注明夲人名下○雍正元年议准嗣后如讲官出差即将应开列之人通行开列题请
  钦点署理俟差满回京日署理之人仍回夲任
  一撰文顺治十六年
  尊崇
  册立
  册封
  
  嫔各
  册宝印文恭上恭加
  尊谥
  升祔
  册谥各
  册宝文均由院撰拟进
  呈酌委夲院官会同内阁官监视镌刻
  册封王贝勒贝子公将军
  册诰文由院题定文式填名咨送中书科祭告祝文
  
  谕祭内外文武官祭文碑文夲院遵照礼部来文撰
  拟翻译进呈
  钦定后仍交礼部转行封赠内外文武各官
  诰敕文由院开列撰拟官职名送内阁具题○康熙
  十年题准
  诰敕文按品刊刻文式停止撰拟○二十四年议准诰敕文各照官职撰定文式颁给○二十八年
  谕大学士翰林掌院一官职任𦂳要必文学淹通众所推服者始克胜任凡翰林院撰拟之文亦须掌院详加删润然后成章闻明代大学士有兼管掌院之例大学士徐元文著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掌院不设専员
  以重臣兼领始此
○三十四年
  谕翰林院専委以文章之事撰拟文字外更无他务嗣后凡碑文祭文其撰拟之姓名并奉有俞允之旨及申饬之旨皆书于册三奉俞允之旨三奉申饬之旨者具以闻钦此○四十三年议准凡入八分公以下奉恩将军以上兼大臣侍卫等官闲散宗室补授大臣侍卫等封赠
  诰敕文各照官职撰定文式颁给
  一纂修书史恭纂
  实录
  圣训掌院学士充副縂裁官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充纂修官典簿待诏孔目充收掌官笔帖式充誊录官亦间充收掌官恭修
  玉牒以满洲蒙古汉军修撰编修检讨职名移送宗人府充纂修官亦间以庶吉士拟送○纂修书史掌院学士充正副縂裁官侍读学士以下编检以上充纂修官亦充提调官庶告士亦间充纂修官典簿待诏孔目充收掌官笔帖式充誊录官亦间充收掌官○编纂诸书刊刻告竣皆得奏请
  颁赐其与纂诸臣及告竣时已出馆局者并许列衔
  一入直侍班顺治十七年
  谕翰林各官原系文学侍従之臣今欲于景运门内建造直房令翰林官直宿朕不时召见顾问兼以观其学术才品应分㡬班毎班酌用㡬人即列名具奏钦
  此遵
  旨奏准分翰林官为三班毎班用读讲学士二人读讲二人编检四人依次入直周而复始○康熙三十三年
  谕翰林乃近侍之臣向因日讲时时进见是以犹知其言语举止近来进见稀少讲官侍班不过顷刻难以悉其贤否著翰林詹事官毎日以四人进南书房侍直令学习文章字画亦可以知其人之高下以备擢用著即定议具奏钦此遵
  旨议准夲院读讲学士以下编检以上与詹事府詹事
  以下中赞以上毎日四人一班进
  南书房侍直四十七年停止○五十三年
  谕翰林官员朕多不识其学问之高下亦不能悉知嗣后朕驻跸畅春园时著四人一班与南书房翰林一处行走五日一更代六十一年停止○五十七年
  谕毎逢奏事令翰林官五人侍班六十一年停止雍正三年谕毎逢聼政著翰林院满汉编修检讨四人侍班班在科道之上○乾隆五年定毎逢夲院直日引
  见编修检讨等十人
  一
  行在扈従康熙五十年
  旨翰林院满洲汉军翰林甚多毎行围著二人学习行走
  一升除夲院满掌院学士由吏部开列题补读讲学士以下由吏部以应升官拟正陪题补汉掌院学士由吏部开列题补读讲学士暨国子监祭酒司业由院会同詹事府以应升官职名咨送吏部题补考选监察御史以编检保送○康熙四十八年议准凡夲院暨詹事府官一应升转均以编检任内俸通论○雍正二年定凡遇升转由院会同詹事府以应升官及其次应升官职名一并咨送吏部题请
  简用○又定汉官奉差如遇升转仍照例咨吏部题补降补别官复回任者以见补官品为序不序前俸
  一馆选授职顺治三年定进士
  殿试毕即
  简授庶吉士先由吏部移咨到院题请日期至期驾御便殿
  御座前设案陈朱笔砚掌院学士豫以新科进士名
  单进
  呈次第引
  见伏候
  钦选大学士依次跪
  御案左西靣掌院学士在大学士后跪讲官立殿西东靣选毕由院以选中诸进士并一甲进士籍贯及乡试会试
  殿试名次与所习夲经开明进呈
  御览得
  旨后交内阁钦遵
  上谕分别读清汉书具夲启奏○九年奏准按直省大小取汉进士四十人满洲四人蒙古二人汉军四人一同读书自此以后因地取才递有增减累科沿之雍正元年
  谕新科进士于引见之前朕欲先行考试知其学问再行引见选㧞庶人才不致遗漏目令天时寒冷考试之日一应仍照殿试豫备考试题目朕将诗文四六各体出题视其所能或一萹或二三萹或各体皆作悉聼其便钦此试卷钤夲院印由院备馀会同礼部办理○又
  谕新科进士著问九卿有知其居家孝友人品端方者各就所知举出毋得隐而不言亲戚相识亦不必回避问眀即注于进士姓名之下一并奏闻钦此○又
  谕选庶吉士著照依文字入选有保举无保举名次引见其文字不入选与无保举者仍照殿试甲第引见
  钦此○又
  谕昨引见新科进士有记名者十七人皆正壮年将来还可望其进益传问伊等有情愿在各馆效力及在内阁学习者令各自陈若行走勤谨学问优者朕仍㧞置翰林钦此○五年定试诸进士以论诏奏议诗
  各一萹○乾隆二年
  谕新科进士著縂理事务王大臣验看分别三等具奏候朕亲加简选钦此○十六年试诸进士论奏议诗赋各一萹
  一教习庶吉士由院以应开列各官职名奏请
  钦定满汉各一人
  国初定内院学士掌教习侍读等亦与○康熙九年定以掌院学士或内阁学士领其事○三十三年奏准汉庶吉士学习汉书亦于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内择学问优长者为小教习教习诗文四六雍正八年停止○六十一年定大学士尚书侍郎之不兼掌院事者并得掌教习事○雍正元年
  谕向来庶吉士学习清书散馆之后毎至荒废以三年学习之功置之无用殊为可惜嗣后清书散馆之翰林不可令其荒废今年新科进士选㧞庶常朕意学习清书者少点数人令其尽心学习务期通晓或在翰林或用部曹即令与满官一同翻译如此方实有禆益钦此○乾隆十年
  谕会典开载康熙年间选㧞庶吉士后有选读讲修撰编检数人为小教习之例教习庶吉士诗文四六今科之庶吉士著掌院暨教习庶吉士之大臣于见任读讲修撰编检内选数人为小教习钦此○十六年
  谕庶吉士分习清书例由翰林院掌院学士分习惟量其年力不拘省分旧时清汉各半自雍正年间分习清书者渐少毎科尚有十四五人十七八人不等朕思边省之人选馆夲少声律亦素所未娴既习国书自必専意殚精惟清文是务非天分优而学业勤者不能兼顾汉文致日就荒落迨散馆时或以清书优等授职而留馆后遇通行考试往往绌于诗赋列入下等改令别用究其所肄清文自散馆一试外别无职分应用之处微独边省即北五省庶吉士类然翰苑中江浙人员较多而远省或致竟无一人者非所以均教育而广储才也嗣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庶吉士不必令习清书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亦视其人数若在三四人以上酌以年力少壮者一二人其江浙等省人数在五六人以上者酌以二三人率以三十岁以下者充之毎科通计在十人内外寕𮤑无滥循举旧章备国朝典制足矣钦此一散馆庶吉士读书三年满汉教习学士引庶吉士等行三跪九叩礼吏部官散卷内阁满汉学士以题分授满汉教习学士随分授庶吉士等试毕吏部官收卷进呈
  钦定甲乙引
  见分别除授留馆者二甲出身授编修三甲授检讨
  馀改用有差○雍正元年
  谕朕特恩开科人才軰出将来选㧞庶常朕当亲加考试至日后散馆仍照旧例以三等分用钦此○又议准满洲庶吉士散馆文理优者除授编修检讨平常者照满洲散进士例以通政使司知事等官补用
  一馆舎饩廪康熙四十二年定长芦两淮两浙两广河东福建等处塩差及浒墅芜湖崇文门等处税差各八十两湖口淮安等处税差各七十両北新鳯阳闽海太平桥龙江关等处税差各五十両掦州赣关天津粤海浙海临清关等处税差各四十両山海关江海南新等处税差各三十両共计银千四百有四両毎年解交户部送院除丁忧告病回籍者不给外见在馆庶吉士均得分给
  御试授职之后停其给发○雍正十一年
  谕翰林院教习庶吉士所以造就人材使之沉潜经籍涵泳艺林可以典制诰之文鸣国家之盛也従前庶吉士皆就翰林院读书教习诸臣不时策励是以身心约束学殖易増馆阁之间蔚然称盛朕意今科选㧞庶常仍令在衙门读书俾教习诸臣得以朝夕训课兼厚给廪饩资其膏火庶㡬枕经葄史文藻可观克称词臣珥笔之职应稽考前例及如何加与禀给之处其酌议以闻钦此遵
  旨议准庶吉士廪饩毎人月给银四両五钱器用什物由工部支取并拨给官房一所为教习馆令庶吉士肄业其中颁给经史诗文各种存贮馆内以资课习
  一出使外国顺治初年朝鲜用满官安南琉球用汉官○康熙二十三年安南琉球等国兼差满汉官由院开职名移咨礼部题请
  钦定
  一丁祭
  国初定毎岁春秋上丁释奠于
  先师以大学士具名上请以修撰编修检讨资深者
  二人分献致祭夲院
  先师祠以夲院官之资深者一人主祭馀均助祭一选录墨卷雍正元年议准乡试会试墨卷于侍读侍讲修撰编检内酌委数人会同礼部秉公选录进呈
  御览裁定颁行刊刻
  给假囘籍顺治十六年题准掌院学士以下
  检讨以上有请假省亲终飬迁葬告病者均令自行陈奏○康熙十四年题准掌院学士自行陈奏馀均送吏部具题
  一稽察史书录书雍正八年
  谕史书录书毎年点出满汉翰林官各二人悉心稽察専司其事倘有玩忽潦草之处该翰林据实奏闻如徇隐不奏后经察出将该翰林官一并议处钦此
  一専员理事雍正元年
  谕部院衙门均设司官専管定稿说堂笔帖式専管翻译厅官専管收发文书翰林院衙门亦有钱粮出纳升迁议叙并各衙门文移往来事务繁琐关系不轻乃皆出笔帖式典簿之手故迟速轻重多有弊端当于俸浅编检内择才守优长者汉满各二人専主定稿说堂庶小吏不得作弊而衙门永清矣所委司事之编检如果实心任事办理公敏者据实奏闻加以殊恩钦此
  起居注馆
  一
  起居注官均兼
  日讲官自掌院学士詹事以下坊局编检以上皆得开列请
  𥳑以原官充补○康熙九年初置
  起居注馆于
  太和门西廊设满汉记注官○五十六年停起居注官○雍正元年
  谕自古帝王临朝施政左史记言右史记动盖欲使一举动一出言之微无不可著为法则垂范百世也
  皇考圣祖仁皇帝英年践祚即设日讲起居注官于词臣中择其才品优长者以原官充补钜典茂昭度越前代诚为圣帝哲王之盛事
  御极六十一年绍精一执中之统励敬
  天勤民之心文谟武烈经纬万㡬盛徳日新大业丕显天下臣民仰瞻至治不啻日月丽天江河行地莫不敬信悦服记注之臣美不胜书
  皇考圣祖仁皇帝谦徳弥光圣不自圣惟恐史官或多溢美之辞故康熙五十六年裁省记注祗令翰林五人于理事时轮侍班行凡有重务要旨仍令诸臣记而存之意至周密也兹朕纉承大统夙夜兢业日昃不遑思所以上继
  皇考功徳之隆下至四海晏安之治顾惟凉徳甚惧负荷之难今御门聼政之初益当寅畏小心综理庶事咸期举措允冝簪笔侍臣何可阙欤当酌复旧章于朕视朝临御
  郊祀
  坛
  庙之时令满汉讲官各二人侍班不独记载谕旨政务或朕有一言之过一事之失皆必据实书诸简策朕用以自警冀寡尤悔庶㡬凛渊冰之怀以致久安慎枢机之动而图长治其仍复日讲起居注官如康熙五十六年以前故事钦此遵
  旨奏准复设满汉
  日讲起居注官○乾隆元年增设满
  日讲起居注官二人
  一侍直康熙九年定满汉各一人侍直事毕以夲日应记之事用清汉文记注○十四年
  谕朕向诣
  両宫问安尔等常随行记注朕思昏定晨省问安视膳为子孙者之恒礼嗣后朕诣
  両宫问安侍直官不必随行钦此○十八年
  谕朕毎日聼政一切折出票签应商酌者皆国家切要政务得失所关今后起居注官除照常记注外遇有折夲启奏令侍班记注惟会议机密重情暨召诸臣近前靣谕记注官不必侍班钦此○雍正元年定侍
  直记注官满汉各二人恭遇
  御门聼政记注官先于西堦下东靣立俟
  驾御座记注官升堦去
  御前丈许东靣立大学士学士敷奏折夲时近前二
  尺许恭聼
  玉音以备记载大学士学士退记注官亦退○毎御殿日记注官昧爽至
  太和殿内西次间前楹东靣立
  赐茶时记注官亦
  赐坐
  赐茶
  驾还宫乃退凡
  颁诏
  册封文武传胪诸典礼记注官侍立同前○元旦冬
  
  皇太后圣夀
  万夀圣节
  皇上先诣
  皇太后宫行礼记注官豫入
  永康左门至
  慈寕门外西阶下东靣立俟礼成
  驾还宫至隆宗门记注官由右翼门入俟于
  中和殿外丹陛之西
  驾御中和殿记注官随执事各官行礼毕由
  太和殿后门趋至
  殿内侍班如常仪
  殿试读卷记注官与读卷官恭候于
  乾清门俟
  驾御便殿记注官先入至
  殿内西立东靣读卷官乃入
  赐茶记注官亦
  赐坐
  赐茶
  太和殿
  阅祝版香帛记注官在殿外丹陛西东靣立
  中和殿
  阅祝版
  阅祭文香帛
  阅耒耜均在殿外丹陛西东靣立
  躬祭
  坛
  
  视学释奠记注官侍班均按右翼豹尾班之次经筵
  御文华殿同诸臣入殿西侍班于九卿之次
  躬耕耤田记注官于耤田外随右翼豹尾班行暨御观耕台于台上右翼豹尾班之次东靣侍立大阅侍班如
  耕耤仪○上元及岁除燕外藩蒙古记注官与燕坐
  于右翼豹尾班之次
  赐坐时行一跪一叩礼侍卫行酒至亦如之燕毕降
  自西阶随众行礼○出师
  命将记注官于
  太和殿内侍班凯旋
  迎劳侍立于
  黄幄外右翼豹尾班之次受俘礼侍立于
  午门楼前檐下右翼豹尾班之次○勾决日记注官同大学士内阁学士刑部尚书侍郎祗候
  召入
  驾东向坐记注官负北序立
  一扈従
  驾谒
  陵
  校猎暨
  驻跸南苑
  巡狩方岳记注官皆扈従均于右翼豹尾班之次一记注毎月记注清汉文各二册书日月及该直官姓名凡侍班所记下直时备载于册卷末彚为縂䟦册中毎叶钤以翰林院印贮之铁匦扄𫔎封识岁终题眀送内阁会同内阁学士监视藏之内阁大库○雍正二年议准凡各衙门奉有训励奖劝所降
  谕旨各于月终详录原由月日移送记注馆该直官补入记注册○六年奏准八旗具奏事件及补授官职等事均移送到馆以备记载○七年奏准令各省题奏夲章均增掲帖一通送馆记注后移交内阁收贮



  詹事府
  一兼衘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衘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左庶子兼侍读右庶子兼侍讲洗马兼修撰中允兼编修赞善兼检讨正字以中书舎人鱼摄
  一日讲康熙二十五年议准
  皇太子讲官满二人汉四人以詹事府坊局官暨翰林院官充补日以讲官满一人汉二人轮直进讲正夲先期送进副夲由司经局正字誊缮讲官恭奉进讲毎日早讲官进至内左门外坐
  赐茶候内监出引至
  毓庆宫
  惇夲殿行一跪三叩礼进至讲案前
  皇太子先讲夲日书毕满汉讲官以次进讲先讲四子书后讲五经讲毕各退
  皇太子日讲之期新岁开印后请
  旨开讲遇
  躬祭
  
  庙与三大节庆贺日停讲忌辰停讲外虽寒暑斋戒日期及封印后均不停讲至岁暮祫祭斋戒日始暂停
  一会讲康熙二十五年奏准毎岁二月八月
  驾御经筵后钦天监择吉具题
  皇太子行会讲礼是日
  皇太子恭诣
  传心殿祗告礼成陞
  主敬殿座各大臣官员排班序立行二跪六叩礼退立原班满汉讲官诣讲案前一跪三叩以次进讲先四子书后五经讲毕同大臣官员等退出
  殿外丹墀下序立仍行二跪六叩礼毕各退讲章由詹事府先期送进讲官满汉各二人
  一集议詹事府职掌均与翰林院同惟验看月官毎岁朝审詹事少詹事皆入班詹事坐于大理寺卿之次少詹事坐于右通政大理寺少卿之次九卿会议大政有奉
  旨令九卿詹事科道议者班次与前同
  一升除顺治九年题准詹事以下正字以上由内院题补主簿以下由吏部题补○十一年题准詹事府坊局等官均移咨吏部题补○康熙十四年议准满汉詹事由吏部开列题补满少詹事坊局等官由吏部以应升官以正陪题补汉少詹事坊局等官由府会同翰林院将应升官拟出咨送吏部题补○四十八年议准凡夲府官一应升转均以従前编检任内俸通论○雍正二年定凡遇升转由府会同翰林院以应升官并其次应升官职名一并咨送吏部题请
  简用○乾隆十八年
  谕会典馆进呈纂修詹事府会典则例多沿𥫄旧文未加更定詹事乃东宫僚佐储贰未建其官原可不设苐以翰林叙进之阶姑留以备词臣迁转地耳古称建储为国夲计朕酌古准今深知扵理势有所难行载在史册者姑置弗论即如理密亲王当
  皇祖圣祖仁皇帝时
  圣慈钟爱初无间言嗣以东宫既建狎昵匪人陷于失徳再致废黜其先所置宫僚何常非一时之选如汤斌即所称当代醇儒然亦何禆万一盖别立宫府即僚属多人贤否参杂㫁难保其不滋事端夫以
  皇祖之包含宏大尚迫于
  宗社之重必不可容可见建储一事亦如封建井田固
  不可行之近世也是以
  皇考鉴于前事默定
  宸衷不事建储分府惟择老成宿望大臣如朱轼鄂尔
  泰傅敏张廷玉蔡世远等劝读内廷
  圣谟深远
  慈覆如天朕纉承以来恪遵
  家法今皇子等读书内廷亦惟慎简师傅俾之薫陶徳性讲习经书日有程课其视出阁就傅有名无实者相去为何如耶要之豫教固所当重实亦存乎其人此则
  苍穹之敷佑
  宗社之贻庥景运灵长有非人力所致者矣会典载春秋进讲虚文缛节甚为无谓又如皇太子贺笺论体制当由内阁拟乃由詹事颁发此亦前明坊局闲曺藉以招事示权已耳果尔则贺
  皇太后
  皇后表笺亦当内务府颁发耶此皆沿袭之谬著该縂裁官改正进呈钦此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百五十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