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大清一统志 (四库全书本)/卷004
钦定大清一统志 卷四 |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四
顺天府〈东西距四百七十里南北距四百八十八里东至遵化州界二百四十里西至宣化府保安州界二百三十里南至天津府青县界三百一十三里北至边墙一百七十五里东南至天津府天津县界二百里西南至保定府新城县界一百七十里东北至喜峯口边界四百二十里西北至宣化府延庆州界一百三十里〉
分野天文尾箕析木之次〈春秋元命苞尾箕散为幽州分为燕国晋书天文志班固言自尾十度至南斗十一度为析木于辰在寅燕之分野属幽州费直周易分野析木起尾九度蔡邕月令章句析木起尾四度魏太史令陈卓云上谷入尾一度渔阳入尾三度涿郡入尾十六度广阳入箕九度〉
建置沿革禹贡冀州之域周为幽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燕国秦为上谷郡地汉初复为燕国〈史记二世元年九月韩广为赵略地至蓟自立为燕王汉元年项羽立臧荼为燕王都蓟五年更立卢绾为燕王十二年又立子建为王文帝元年徙琅琊王泽为燕王景帝六年国除汉书元狩六年封子旦为燕王元凤兀年国除为郡至本始初复以旦子建为广阳王〉元凤元年改为广阳郡本始元年又改广阳国属幽州后汉建武十三年省入上谷郡永元八年复置广阳郡〈按此见和帝纪郡国志刘昭补注作永平八年恭讹元为平也〉为幽州刺史治三国魏太和六年复为燕国晋初因之〈时幽州治范阳〉建兴后没于石勒永和六年前燕慕容儁尝都此〈七年移都于邺〉其后前秦苻坚后燕慕容垂相继有其地〈乐史太平寰宇记石勒于蓟置幽州燕郡历慕容儁苻坚慕容垂州郡之名如故〉后魏为幽州燕郡北齐置东北道行台后周建徳六年置幽州总管府隋开皇三年郡废大业初府废三年改幽州为涿郡〈按汉涿郡晋魏范阳郡皆治今涿州隋唐时始移其名于蓟〉唐武徳三年复曰幽州置总管府〈按隋大业中罗艺自称幽州总管至武徳二年归唐旧唐志乐史太平寰宇记皆云武徳元年改仍罗氏之旧也〉六年改大总管府七年改大都督府贞观初属河北道开元二年置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改幽州为范阳郡幽州节度使为范阳节度使乾元元年复改郡曰幽州宝应元年改范阳节度使为幽州节度使后又兼卢龙节度使〈干寕中为刘仁恭所据及子守光僣号称燕梁乾化三年入晋〉五代后唐仍置幽州及卢龙节度晋天福初割入辽辽会同元年改南京幽都府置南京道开泰元年改燕京析津府保大二年入金金天辅七年入宋宋宣和五年改燕山府广阳郡置永清军节度七年入金天会三年仍为燕京析津府七年为河北东路贞元元年改燕京为中都府曰大兴自会宁迁都于此元太祖十年置燕京路总管大兴府至元元年置大中都四年徙都之九年改曰大都二十一年置大都路总管府为中书省治明洪武元年改曰北平府隶山东行中书省二年置北平行中书省九年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治永乐九年建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十九年始称京师
本朝因之领州五县十九统于顺天府尹亦属直隶总督
大兴县〈附郭治府东偏东西距二十四里南北距一百七里东至通州界二十一里西至宛平县界三里南至东安县界七十二里北至昌平州界三十五里东南至通州界四十五里西南至固安县界一百十里东北至顺义县治六十里西北至宛平县界六十里本周初蓟国春秋时为燕国都秦置蓟县属上谷郡汉初为燕国都元凤中为广阳郡治本始后为广阳国治后汉初属上谷郡永元中复置广阳郡治三国魏为燕国治晋因之后魏为幽州燕郡治齐周因之隋为涿郡治唐为幽州治辽初改曰蓟北县开泰元年又改曰析津县为燕京析津府治宋宣和中为燕山府治金贞元二年始改曰大兴为中都大兴府治元为大都路治明洪武初为北平府治永乐中为顺天府治 本朝因之〉宛平县〈附郭治府西偏东西距一百九十三里南北距一百十一里东至大兴县三里西至良乡县界一百九十里南至固安县界九十里北至昌平州界二十一里东南至东安县治一百二十里西南至良乡县治七十里东北至顺义县治六十里西北至昌平州治七十五里本汉蓟县地唐建中二年析置幽都县与蓟县并治幽州郭下辽开泰元年改曰宛平为析津府治宋宣和中为燕山府治金为大兴府治元为大都路治明为顺天府治 本朝因之〉良乡县〈在府西南七十里东西距三十二里南北距六十里东至宛平县界二十里西至房山县界十二里南至涿州界四十五里北至房山县界十五里东南至固安县治七十里西南至涿州治七十里东北至宛平县治七十里西北至房山县界二十里汉置广阳县属广阳国后汉因之晋属范阳国后魏属燕郡北齐省入蓟县唐为良乡县地五代唐长兴三年始移良乡县来治属幽州辽属析津府宋宣和中属燕山府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固安县〈在府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五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十里东至永清县界二十五里西至涿州界三十里南至保定府雄县界九十二里北至宛平县界十八里东南至霸州界五十五里西南至保定府新城县界七十二里东北至宛平县治一百十里西北至良乡县治七十里汉置方城县属广阳国后汉属涿州晋属范阳国后魏属范阳郡齐废隋开皇六年改置固安县属幽州大业初属涿郡唐武徳中属北义州贞观元年属幽州大历四年改属涿州 辽金因之元宪宗九年改属霸州又改属大兴府中统四年升为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元年复降州为县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永清县〈在府南一百四十里东西距五十里南北距五十七里东至东安县界三十里西至固安县界二十里南至霸州界三十里北至东安县界二十七里东南至大城县治一百里西南至霸州界五十里东北至东安县治四十里西北至艮乡县治一百一十里本汉益昌县地晋以后为安次方城二县地唐如意元年分安次置武隆县属幽州景云元年改曰会昌天宝元年又改曰永清辽属析津府宋宣和中属燕山府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东安县〈在府东南一百四十里东西距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武清县界八里西至永清县界十二里南至天丰府静海县界六十里北至大兴县界九十里东南至小直沽海口一百十里西南至霸州治一百里东北至通州治一百里西北至固安县治八十里汉置安次县属渤海郡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后魏曰安城县属燕郡隋复曰安次县属涿郡唐属幽州𨖚属析津府宋宣和中属燕山府金属大兴府元太宗七年改属霸州中统四年升为东安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元年降为东安县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香河县〈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五十五里东至宝坻县界三十里西至通州三十五里南至武清县界二十五里北至三河县界三十里东南至武清县崔黄口营七十里西南至武清县治六十里东北至蓟州界九十里西北至通州治七十里唐武清县地辽析置香河县属析津府宋宣和中改曰清化金仍曰香河属大兴府元至元十三年分属漷州明洪武十年省入漷县十三年复置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通州〈在府东四十里东西距四十六里南北距八十里东至三河县界二十五里西至大兴县界二十一里南至武清县界六十里北至顺义县界二十里东南至香河县界五十里西南至永清县界四十五里东北至平谷县五十里西北至昌平州界三十五里本汉置潞县属渔阳郡后汉曰潞晋属燕国后魏仍属渔阳郡后为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属涿郡唐武徳二年于县置元州贞观元年州废仍属幽州辽因之宋宣和中属燕山府金大徳三年于县置通州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初省潞县入州属顺天府本朝因之顺治十六年省漷县入州〉三河县〈在府东一百十里东西距七十里南北距〉
〈九十里东至蓟州界二十里西至通州界五十里南至香河县界三十五里北至密云县界五十五里东南至宝坻县治九十里西南至通州界七十里东北至平谷县界十五里西北至顺义县治九十里汉潞县地唐武徳二年析置临泃县属元州贞观初废开元四年改置三河县属幽州十八年改属蓟州五代初废后唐长兴三年复置辽属蓟州宋宣和中属燕山府金改属通州元明因之本朝属顺天府〉武清县〈在府东南一百二十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五里东至宝坻县界五十五里西至东安县界二十五里南至天津府静海县界一百五十里北至通州界三十五里东南至天津府天津县治一百五十里西南至东安县治三十五里东北至香河县治六十里西北至通州治九十里汉置雍奴泉州二县属渔阳郡后汉因之晋俱属燕国后魏太平真君七年省泉州入雍奴为渔阳郡治隋属涿郡唐属幽州天宝初改曰武清辽属析津府宋宣和中属燕山府金属大兴府元属漷州明初改属通州 本朝属顺天府〉宝坻县〈在府东少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九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东至遵化州玉田县六十五里西至香河县二十五里南至天津府天津县一百三十里北至蓟州一十七里东南至寕河县界九十里西南至武清县界四里东北至蓟州界二十里西北至三河县治四十十里汉泉州雍奴二县地唐为武清县地辽为香河县地金大定十二年析置宝坻县承安三年升为盈州寻复为宝坻县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初改属通州 本朝属顺天府〉宁河县〈在府东南三百里东西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二里东至遵化州丰润县界四十五里西至武清县界九十里南至天津府天津县界一百二十里北至丰润县界九十里东南至丰润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天津县界一百五十里东北至丰润县界二十五里西北至宝坻县界二十里本汉雍奴县地唐为玉田武清二县地金为宝坻县地明永乐初置梁城千户所 本朝雍正九年分置寕河县属顺天府〉昌平州〈在府北少西七十五里东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二里东至顺义县界五十里西至镇边城一百里南至宛平县界三十三里北至边墙一百里东南至大兴县界五十里西南至宛平县界四十五里东北至密云县界一百里西北至宣化府延庆州界四十里汉置昌平军都二县地皆属上谷郡后汉改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后魏初省昌平入军都属燕郡天平中于军都城置东燕州及昌平郡昌平县北齐因之后周州郡俱废寻又置昌平郡隋初郡废县属幽州大业初属涿郡唐亦属幽州辽属析津府宋宣和中属燕山府金属大兴府元属大都路明正徳元年升为昌平州仍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顺义县〈在府东北六十里东西距八十里南北距五十里东至三河县界四十里西至昌平州界四十里南至通州界二十五里北至怀柔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三河县治九十里西南至大兴县治六十里东北至密云县治七十里西北至居庸关一百二十里汉置狐奴县属渔阳郡后汉因之三国魏景初二年废晋复置属燕国后魏废唐开元二十五年移置燕州于此天宝初曰归徳郡乾元初复曰燕州建中二年省燕州后改为顺州五代晋天福初入辽仍曰顺州置归化军宋宣和四年赐名顺兴郡金亦曰顺州元因之明洪武元年废州改置顺义县属顺天府正徳初又属昌平州 本朝仍改属顺天府〉密云县〈在府东北一百三十里东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五里东至墙子岭关界九十里西至怀柔县界二十里南至三河县界三十五里北至白马关一百里东南至平谷县治九十里西南至顺义县治七十里东北至古北口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怀柔县界三十里战国燕置渔阳郡汉兼置渔阳广平厗溪三县后汉因之晋时郡县俱废后魏复置渔阳县属渔阳郡皇始二年又分置密云县属密云郡北齐省渔阳县又废密云郡入密云县隋以县属安乐郡唐武徳元年于县置檀州天宝初曰密云郡乾元初复曰檀州属河北道五代晋天福初入辽曰檀州武威军属南京道宋宣和四年赐名横山郡升镇远军节度金废州以县属顺州后复置檀州元初以密云县并入隶大都路明洪武元年改州为密云县属顺天府正徳初又属昌平州 本朝属顺天府〉怀柔县〈在府东北一百里东西距二十五里南北距三十八里东至密云县界二十五里西至昌平州界五里南至顺义县界十里北至密云县界二十八里东南至平谷县界九十里西南至昌平州界五十里东北至密云县治四十里西北至昌平州界三十里汉渔阳县地唐初为密云昌平二县地贞观二十二年置弹汗州开元四年改曰归顺州治怀柔县天宝初曰归化郡乾元初复曰归顺州辽废州以县属顺州宋宣和中因之金明昌六年改曰温阳元废明洪武十三年复置怀柔县属北平府后属顺天府正徳初又属昌平州 本朝属顺天府〉涿州〈在府西南一百四十里东西距六十五里南北距五十五里东至固安县界三十里西至易州涞水县界三十五里南至保定府新城县界三十里北至良乡县界三十五里东南至霸州治一百十里西南至保定府定兴县治七十里东北至良乡县治七十里西北至房山县界三十里秦上谷郡地汉高帝置涿县并置涿郡属幽州后汉因之三国魏黄初中改曰范阳郡晋曰范阳国后魏仍为范阳郡齐周因之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以县属涿郡唐武徳初属幽州七年改县曰范阳大历四年析置涿州属河北道五代晋天福初入辽仍曰涿州置永㤗军属析津府宋宣和四年赐名涿水郡升威行军节度金仍曰涿州属中都路元太宗八年升涿州路中统四年复为涿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初以州治范阳县省入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房山县〈在州西南九十里东西距二百五十二里南北距八十二里东至良乡县界十二里西至易州涞水县界二百四十里南至涿州界三十二里北至宛平县界五十里东南至固安县治九十里西南至涞水县治一百里东北至宛平县治九十里西北至宣化府保安州治二百里汉置良乡县属涿郡后汉因之晋属范阳国后魏属燕郡北齐省入蓟县寻复置隋属涿郡唐属幽州圣历元年改为固节县神龙元年复曰良乡五代唐时徙废金大定二十九年改置万宁县明昌二年更名奉先属涿州元至元二十七年又改曰房山仍属涿州明因之 本朝属顺天府〉霸州〈在府南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十八里南北距四十里东至天津府静海县界一百里西至保定府新城县界十八里南至保定县界十五里北至固安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文安县治六十里西南至保定府雄县治九十里东北至永清县治五十里西北至涿州治一百二十里汉置益昌县属涿郡后汉废为安次县地唐为永清县地五代晋天福初入辽周显徳六年收复益津关置霸州仍置永清县为州治宋亦曰霸州景祐元年废永清县入文安政和三年赐名永清郡属河北东路金贞元二年改属中都路大定二十九年复置益津县为州治元亦曰霸州中统四年省益津县入州至元元年复置明洪武初仍省县入州属顺天府本朝因之〉文安县〈在府治南二百四十里东西距五十八里南北距七十里东至大城县界四十里西至保定县界十八里南至河间府任邱县界三十里北至霸州界四十里东南至大城县治五十里西南至任邱县治七十里东北至东安县治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保定县治四十里汉置文安县属渤海郡后汉属河间国晋属章武国后汉属章武郡隋属河间郡唐初属瀛州景云二年改属莫州五代周显徳六年割入霸州宋景祐元年移入州郭皇祐元年又还故地仍属霸州金元明俱因之 本朝属顺天府〉大城县〈在府南少东二百九十里东西距四十八里南北距六十五里东至天津府青县界二十三里西至河间府任邱县界二十五里南至河间府河间县界二十五里北至天津府静海县界四十里东南至青县治二十里西南至河间县治一百二十里东北至静海县治九十里西北至文安县治五十里汉置东平舒县属渤海郡后汉属河间国晋泰始元年于县置章武国后魏曰平舒仍为章武郡治隋开皇初郡废属河间郡唐武徳四年属景州贞观元年还属瀛州五代晋天福初入辽周显徳六年収复改曰大城属霸州宋金元明俱因之 本朝属顺天府〉保定县〈在府南二百里东西距三十三里南北距二十八里东至文安县界二十二里西至保定府雄县界十一里南至文安县界二十三里北至霸州界五里东南至文安县治四十里西南至河间府任邱县治九十里东北至永清县治七十里西北至保定府新城县治九十里汉涿郡易县地唐为涿州归义县地宋为归信县地太平兴国六年又置平戎军景徳二年改为保定军宣和七年废军为保定县隶莫州寻复故金复为县属雄州元至元二年省入益津县四年复置属霸州明洪武七年省入霸州十三年复置仍属霸州 本朝属顺天府〉蓟州〈在府东一百八十里东西距一百十里南北距一百十五里东至遵化州界六十里西至三河县界五十里南至宝坻县界六十五里北至密云县黄崖关五十里东南至遵化州玉田县治八十里西南至三河县治一百二十里东北至遵化州治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平谷县治七十里春秋山戎无终子国秦置无终县属右北平郡汉因之晋属北平郡后魏属渔阳郡置安州于城之北北隋开皇十六年徙置元州于此兼置总管府大业初府罢寻改置渔阳郡后又改县曰渔阳唐武徳初郡废县属幽州二年改属元州贞观元年还属幽州神龙元年又属营州开元四年复还幽州十八年始于县置蓟州天宝初曰渔阳郡乾元初复曰蓟州属河北道五代晋天福初入辽曰蓟州置尚武军属析津府宋宣和四年赐名广川郡金仍曰蓟州渔阳县属中都路元属大都路明洪武初以渔阳县省入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平谷县〈在府东北一百五十里东西距四十五里南北距五十里东至蓟州界三十里西至三河县界十五里南至三河县界二十五里北至密云县界二十五里东南至蓟州界六十里西南至香河县治九十里东北至蓟州界四十里西北至密云县治九十里汉置平谷县属渔阳郡后汉因之晋省复复置后魏太平真君七年并入潞县复改入渔阳县金大定二十七年复置平峪县属蓟州元至元二年省入渔阳十三年复置曰平谷仍属蓟州明因之 本朝属顺天府〉
形势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滹沱易水民虽不田作而足于枣栗此所谓天府者也〈国策〉南通齐赵勃碣之间一都会〈汉书地理志〉郤背沙漠进临易水西至军都东至于辽长蛇带塞险陆相乘〈张华博物志〉地博大以爽垲亘绳直而砥平〈范镇幽都赋〉形势有金汤之固膏腴号陆海之饶〈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右拥大行左汪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萦畿带甸负山引河壮哉帝居择此天府〈陶宗仪辍耕录〉形胜甲天下扆山带海有金汤之固〈桂萼舆地指掌图〉居庸障其背河济襟其前山海扼其左紫荆控其右雄山高峙流河如带〈谢肇淛五杂爼〉太行自西来演迤而北绵亘魏晋燕赵之境东极于医无闾重冈叠阜拥䕶万重形势全风气密其东则汪洋大海浴日月而浸乾坤其对面之案则泰岱万山之宗正当其前自古建都之地未有过此者也〈邱濬大学衍义补〉
风俗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然前代以来多文雅之士〈隋书地理志〉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序〉其人沈鸷多材力重许可〈杜牧集〉风俗朴茂蹈礼义而服声名〈范镇幽都赋〉劲勇而多沈静〈苏辍燕论〉
城池顺天府城〈详见京师〉良乡县城〈周三里二百二十步门四明隆庆中因旧土城甃砖 本朝乾隆元年修筑城南五里有郊劳台乾隆二十五年大将军兆惠等平定回部班师〉
〈皇上特命举行郊劳盛典筑台径五丈周围十六丈五尺高五尺三寸层级石栏至郊劳时陈得胜纛行礼于此四十一年大将军阿桂等平定两金川班师行礼如初并有〉
〈御制郊劳诗勒碑台之北〉固安县城〈周五里二百六十九步门四明正徳十四年土筑嘉靖六年凿濠二十九年甃砖至本朝乾隆十四年改筑〉永清县城〈周五里有奇门四明正徳五年拓筑隆庆二年甃砖 本朝 康熙十五年重修乾隆十四年改筑〉东安县城〈周七里有奇门四外有濠明弘治后相继增筑 本朝康熙十五年重修乾隆十四年改筑十八年又修〉香河县城〈周七里二百步门四城外有濠濠上土城甃筑 本朝以来屡经修葺〉通州城〈周九里有奇门四明洪武初砖筑正统间置西南二仓建新城䕶之周八里连接旧城西面为门二万历二十二年又引通惠河绕城为濠建闸一桥四 本朝康熙九年新旧两城并修乾隆三十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奏准改筑合新旧城为一城〉三河县城〈周六里门四相传五代时赵徳钧筑 本朝乾隆五年重修乾隆十年十七年又修〉武清县城〈周八里有奇门三明正徳嘉靖中土筑隆庆三年甃砖 本朝以来屡经修葺〉宝坻县城〈周六里门四明宏治中因旧土城砖筑 本朝屡经修葺濠深二丈广倍之乾隆七年濬〉昌平州城〈明景泰初筑周六里门三万历元年又于城南增筑新城周四里为门一越一年又请于上重筑砖城周十里门四外有濠广三丈乾隆十年重修〉顺义县城〈周六里门四濠广四丈明万历中砖筑本朝康熙十七年十八年重修乾隆九年修十七年又修〉密云县城〈有新旧二城旧城明洪武中砖筑周九里有奇门三新城在旧城东五十步明万历四年创筑周六里有奇门三皆有濠本朝康熙五十六年四月圣祖驻跸密云以山水骤发冲溢及县城〉
〈钦命修筑于城西开河四百六十馀丈引水归入白河又筑䕶城石堤八百馀丈雍正八年重修乾隆十年二十一年二十六年又修〉怀柔县城〈周四里有奇门三明洪武十四年土筑成化中甃砖宏治十五年改筑 本朝乾隆十六年十七年二十三年二十六年二十九年俱重修〉涿州城〈周九里有奇门四濠广二丈明景泰初因旧土城砖筑濠深一丈广如旧 本朝乾隆四年十十五年二十五年二十九年俱重修〉房山县城〈周四里有奇门四明隆庆五年因旧土城石筑外有濠 本朝以来屡重修〉霸州城〈周六里有奇门三池周八里明宏治正徳中修筑 本朝乾隆三年修筑二十一年重修〉文安县城〈周八里有奇门五濠广三丈外有堤明正徳九年修筑至本朝康熙中重修〉大城县城〈周四里有奇门四濠广六丈明正徳七年因旧址修筑 本朝顺治九年重修乾隆八年改筑〉保定县城〈旧城周六里六十九步导玉带水环城为池明嘉靖二十九年因旧址之西北隅改筑东南二面周八百八十九步门四本朝乾隆十八年重修〉蓟州城〈周九里有奇门四明洪武四年砖筑 本朝康熙中屡修〉
〈乾隆三年九年十六年俱重修〉平谷县城〈周三里门四濠广二丈明嘉靖中因旧址重筑本朝以来屡经修葺〉
学校顺天府学〈在府治东南明洪武初建为大兴县学永乐初以为府学大兴宛平二县学皆附焉大兴宛平二县入学额数各二十五名又大兴宛平并各州学皆拨入府学二十五名八旗满洲蒙古入学额数各三十名汉军三十名则另设满洲教授训导以司训课〉良乡县学〈在县治东南明洪武五年建入学额数十二名〉固安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三年建入学额数十五名〉永清县学〈在县治西南金明昌初建入学额数十二名〉东安县学〈在县治西明洪武五年建入学额数十二名〉香河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十四年建入学额数十五名〉通州学〈在州治西元大徳中建入学额数二十三名〉三河县学〈在县治西金泰和中建入学额数十五名〉武清县学〈在县治南旧在白河西明洪武中迁县治东嘉靖十六年又迁今所入学额数十五名〉实坻县学〈在县治东北元大徳中建入学额数十二名〉宁河县学〈在县治西南隅 本朝雍正十二年建入学额数十二名〉昌平州学〈在州治东旧在州治西明景泰三年与治俱徙入学额数八名〉顺义县学〈在县治西明洪武八年建入学额数十五名〉密云县学〈在县治东元至元中建入学额数十二名〉怀柔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十五年建入学额数八名〉涿州学〈在州城东南隅旧在治西南辽统和中建入学额数十五名〉房山县学〈在县治东南元延祐中建入学额数八名〉霸州学〈在州治东明洪武三年建入学额数十五名〉文安县学〈在县治西宋大观八年建元皇庆初重建入学额数二十三名〉大城县学〈在县治西元至正中建入学额数十五名〉保定县学〈在县治东明洪武十五年建入学额数八名〉蓟州学〈在州治西北明洪武初建入学额数十八名〉平谷县学〈在县治南元至元中建入学额数八名〉金台书院〈在 京师崇文门本义学康熙四十二年圣祖御书广育群才匾以赐乾隆十五年改为书院有府丞梅㲄成碑记 按 京城旧有太极书院元中书行省杨惟中建元名臣事略杨惟中立周子祠太极书院俾师儒赵复等讲授郝经有周子祠堂记今久废又宣武门内旧有首善书院为明都御史邹元标副都御史冯从吾讲学之所有大学士叶向高记董其昌书今为时宪书局现祀朱子暨邹元标冯从吾于金台书院中又昌平州旧有谏议书院元泰定间建祀唐刘蕡今为刘谏议祠本朝乾隆二十三年知州芮泰元于州城别建燕平书院霸州南十里宫家荘向有益津书院元宫君祺建黄清为记密云县东南旧有白礼书院明密云兵备王见宾建房山县旧有文靖书院祀元刘因因之弟子赵密贾壤建今为刘静修祠通州旧城东南潞河书院乾隆二十三年通永道王检建宁河县有渠梁书院乾隆四十四年知县关廷牧建其馀各州县咸设义学延师课诵以广文教〉
戸口〈原额人丁一十三万六千三十二又滋生人丁三万四千九百九十八〉
田赋〈田地五万二千二百五十二顷五十二亩零额徴地丁银十三万七千九百二十六两三钱七分零粽米一百九十六石一斗二升零黒豆三千四百三十一石一斗四升零高粮四十七石四斗五升榛栗三十六石〉
山川上西山〈在宛平县西三十里大行山支阜也巍峩秀拔为 京师右臂众山连接山名甚多总名曰西山金李晏碑西山苍苍上干云霄重冈叠翠来朝皇阙金图经西山亦名小清凉明张鸣凤西山记西山内接太行外属诸边磅礡数千里林麓苍黝溪涧镂错神皋奥区也〉平陂山〈在宛平县西三十里脉自香山分西支而东其上平原百里烟云树石皆称奇胜山顶有平陂寺下有宝珠洞明宣徳中更山名曰翠微山〉觉山〈在宛平县西三十里悬崕之上与卢师平坡鼎峙西有三泉曰清冷曰清音曰存至〉卢师山〈在宛平县西三十里相传隋末有神僧卢师居此能驯服二龙子曰大青小青山有潭覆以巨石其下深不可测二龙潜焉岁旱祷雨辄应按顾炎武北平古今记云唐书卢挺传挺遣燕州司马王安徳行渠作漕舻转粮自桑干水抵卢思台行八百里渠塞不可通以唐书考之今卢师山当即卢师台师乃思之误也〉聚宝山〈在宛平县西三十里东北去玉泉山数里〉五华山〈在宛平县西三十里一名夀安〉韩家山〈在宛平县西三十六里有汉韩延夀墓因名或讹作罕山俗呼黑山汇〉石径山〈在宛平县西三十七里元史河渠志大徳六年修卢沟上流石径山河堤明阮旻锡游记石径山孤峯特立洞皆凿石而成最上为金阙寺有浮图宜远眺亦名石景山〉
〈圣祖有驻跸石景山诗又有石景山东望诗望浑河诗皇上临幸有御制诗〉五峯山〈在宛平县西四十里五峯秀峙宛如列屏土人每望此山之云气以验晴雨〉双泉山〈在宛平县西四十里山有二泉其南有两家山东北二里许有黑龙湾〉翠峰山〈在宛平县西四十五里又名遮风山阴有岭横列如屏可以障风故名 按乐史太平寰宇记有垣墙山在蓟县西五十里一名万安山山有铁鼎其下有旧置冶处今无考〉戒坛山〈在宛平县西五十里有戒坛甃石为之相传创自隋唐间明正统中号为万夀殿孙国敉燕都游览志坛周遭皆列戒神出坛而南至波离殿殿前辽金碑各一皆波离尊者行实有太古洞最胜列炬而入百乳千螺皆成佛像山有极乐三慧朝阳观音厐涓等五洞山之东南有狮子岩自岩而上十八折始至戒坛东去浑河二十里两岸壁立中通一径多林木泉涧之胜上为极乐峯〉仰山〈在宛平县西七十里峯岚拱秀中有平顶如莲花心旁有五峯曰独秀翠微紫盖妙高紫微中有禅刹金章宗尝游此有诗刻石〉潭柘山〈在宛平县西八十里山势磅礡连拥三峯傍有二潭潭上有古柘因名自西山诸峯连绵而西潭柘为尤胜山有潭柘寺详后寺观东有九峯环抱其南潭水绕峯而出〉龙鳞山〈在宛平县西八十里又西有大驼山九渠山及管山龟石等山俱高耸〉九龙山〈在宛平县西九十里〉西湖山〈在宛平县西一百里又西三十里有青山〉凤凰山〈在宛平县西少南七十里其形回翔如凤〉万夀山〈在宛平县西北二十里东去海淀五里本名瓮山乾隆十六年恭逢皇太后六旬大庆〉
〈皇上于山麓建寺祝厘并〉
〈锡山名曰万夀因山为园曰清漪旧志山土色黒而兼赤童无草木山下有园静寺寺后石壁百尺步磴而上皛庵在焉亦名雪洞俯视湖曲平田远村绵亘无际山西北越横岭有白石如幢曰白鹿岩相传辽时有仙人骑白鹿往来于此〉𦘕眉山〈在宛平县西北二十里产石黒色浮质而腻理〉
〈曰画眉石山麓有黒龙潭旱祷辄应详见后〉金山〈在宛平县西北二十里万夀山之北蒋一葵长安客话明景泰帝葬金山口距西山十里又柏山亦在县西北二十里旁多产柏〉玉泉山〈在宛平县西北二十五里 静明园在焉玉泉出其下详见后王衡缑山集穿青龙桥得玉泉山土纹隐起作苍龙鳞其下为池潴泉而亭之曰望湖亭区怀瑞游业玉泉山麓有寺所谓玉泉寺也补陀寺在玉泉山半门内即吕公洞刘侗帝京景物略玉泉之南上下华岩寺毁于嘉靖存者二洞华岩七真纡西观音庵洞曰吕公洞又北金山寺有洞曰七宝径寺登山山洞有芙蓉殿金章宗行宫也昭化寺元世祖建也长安客话上下华岩寺俱正统中建〉香山〈在宛平县西北三十里许今为 静宜园磵掩壑重松柟荟蔚琳宫梵宇隐现诸天宝览胜之奥区修真之秘府 按李景香山记西山重冈叠翠中有道场曰香山则香山似以寺得名又有碧云卧佛洪光诸刹详见寺观帝京景物略香山多名迹有葛稚川丹井金章宗祭星台䕶驾松感梦泉又有棋盘蟾蜍香炉诸石〉百望山〈在宛平县西北四十里长安客话青龙斜界百望山背而去者百里犹见其峯故名其北十里为长乐河又北二里为玉斗潭深不可测〉雅思山〈在宛平县西北七十馀里旧志京西北诸山连缀一百八十里半隶昌平其宛平境与昌平接壤者出百望山北四十里入南谷有聚名漆园围之南即雅思山有池曰露池又自西出漆园十里许有高崖崖下有泉绕之又西北十里为清水涧两山如门行可二十里山皆奇峭巃嵸飞泉滮洒决地分流声激岩穴有岭曰鳌鱼又四里许山益峻有兰若二上曰松杨下曰金鹰下控大岩岩吐百穴汇而为湖决而东流是为清水之源〉十八盘山〈在宛平县西北八十里其山萦曲十有八盘旧志出百望西北六十里有陉曰十八盘山有汤泉又西有南北两湖小而深春夏之交山水增流清鉴毛发是为合抱河〉白铁山〈在宛平县西北一百八十里山多白石其坚如铁〉颜老山〈在宛平县西北一百九十里山之西南有石清洞东北有柳林水〉小龙口山〈在宛平县西北一百九十里山有两崖有泉东入卢沟河〉龙泉山〈在艮乡县西十五里下有石龙口出泉不竭东流入盐沟河〉黄土山〈在香河县北二里又县北四里有沙陀岭〉孤山〈在通州东二十里四面平旷一峯独秀高二十馀寻〉灵山〈在三河县北十五里山足三面有泉清冽可爱隆冬不冰〉华山〈在三河县北三十里一名兔耳山有水即香河县骆驼港之源水绕驼山而出故名又西北十里有凤凰山〉石城山〈在三河县北五十里上有石城故名相近有清凉山〉驼山〈在三河县北六十里〉圣水山〈在三河县西北三十五里上有圣水泉俗传可愈眼疾〉军都山〈在昌平州西北司马彪续汉书卢植隐居山谷军都山太平寰宇记山在昌平县西北十里又名居庸山旧志在今州西北二十里层冈叠障奇险天开太行第八陉也为燕京八景之一曰居庸叠翠按吕览九塞齐居庸于殽函井陉则是居庸本为山名而关以山得名也胡三省通鉴志汉志有军都居庸两县各有关而新唐书地理志以为军都即居庸顾炎武昌平山水记从其说谓汉立军都县关于山之南今州东四十里有军都村但既有两县两关之名不应同为一山当是就山之险要建置区分及军都关县俱裁后人遂混为一耳〉亢家山〈在昌平州东二里一作亢山亭亭孤立上如平掌〉平台山〈在昌平州东七里东山口内水中明成祖尝驻跸于此嘉靖中作亭于上名曰圣迹当口一小山曰影山〉绵山〈在昌平州东十五里一名宜山旧有绵山寺〉白石山〈在昌平州东二十里石多洁白〉温山〈在昌平州东三十里下有温泉〉
〈圣祖于其地建 行宫为㳺憩之所〉
〈皇上銮舆驻此屡有御制诗〉大驼寨山〈在昌平州东四十五里桃林麻谷二村之北山崕陡峻而顶平漫少东有石洞数十如屋庐洞内有泉〉凤凰山〈在昌平州南四里两山相峙如凤翥〉驻跸山〈在昌平州西二十五里绵亘而北凡二十里石皆壁立高可十馀丈其顶皆白山之南有栖云歗台高二丈许正北有石梯可登陟金章宗尝建亭于此〉天夀山〈在昌平州北十八里本名黄土山即军都诸山之冈阜叶盛水东日记旧名东榨子山明永乐七年卜建山陵因改今名诸帝陵寝皆在焉旧志诸陵自东西两峯而外或名各一山如大峪小小峪山石门莲华之类皆以天夀统之〉黑山〈在昌平州北六十里为黄花通衢山如列屏下有泉〉金柜山〈在昌平州北居庸关城西形如金柜〉龙泉山〈在昌平州东南五里山𦝫有洞可梯石而下初狭渐敞行里许有泉声汹涌山之北麓有龙潭深不可测潭东有数泉出石间清冽可濯旱祷辄应〉白浮山〈在昌平州东南十里上有二龙潭流经白浮村潭上有龙神祠长安客话元郭守敬筑堰引此水使西会马眼诸泉折而南流入于潞河以便漕运堰即以白浮名顾炎武昌平山水记郭守敬奉诏兴水利上自昌平县白浮村引神山泉西折而南过双塔榆河一亩玉泉诸水经〉
〈瓮山泊至西水门入都城〉牛山〈在昌平州西南三十里有泉水〉蟒山〈在昌平州东北八里绵亘舒长如蟒之状居明陵红门之左〉玉带山〈在昌平州东北十五里山腰有白石一路如带〉神岭山〈在昌平州东北三十二里山高百馀丈上有白石下有龙潭流入白浮堰即神山泉也〉狼山〈在昌平州东北四十里其东北有古阳夏州旧志一名昆山〉银山〈在昌平州东北七十里冈岚高峻冰雪层积色白如银因名半山有石崖皆成黑色谓之银山铁壁旧志银山度岭数折峯渐分为三左一峯石卓立如锥峯下为法华寺寺后为古佛岩再上为邓隐峯说法堂复蹑危磴五六里为中峯顶峰脊如刀背两旁如削下临万仞不可凝视山北四十里为井儿谷又一里为玉峯山山石尽白树多苹婆果昌平山水记中峯唐僧邓隐峯所居也下有法华寺有隐峯十诗曰白银峯佛顶峰古佛岩说法台佛觉塔懿行塔雪堂云堂茶亭蒙泉金大定六年立石〉小金山〈在昌平州西北六里是为西山口又南有小红门距州西门八里又西北十里曰徳胜口〉照壁山〈在昌平州西北十五里以形似名〉积粟山〈在昌平州西北十五里相传元时积粟于此〉虎峪山〈在昌平州西北十八里巍耸雄壮有如虎踞之势又三里有大虎峪山〉翠屏山〈在昌平州西北十九里山色苍翠如屏下出泉九穴潴为九龙池〉汤峪山〈在昌平州西北三十里下有温泉〉石缝山〈在昌平州西北三十里甚高〉幽都山〈在昌平州西北三十里相传古幽州以此名〉牛心山〈在昌平州西北七十里与镇远长峪相接〉牛栏山〈在顺义县北二十里辽史百官志置牛栏都统领司明统志牛栏山明改为顺义山昌平山水记牛栏山上有洞俗传金牛出焉洞前石壁有小槽形曰饮牛池山北里许有小山名灵迹山宋王曾上契丹事顺州至檀州渐入山牛栏是其要地也山之东麓潮白二河合焉〉福山〈在顺义县南五里〉龙山〈在顺义县南二十里下有龙泉〉孔山〈在顺义县南二十馀里〉呼奴山〈在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即古狐奴山也其北麓鸟道而上约里许渐涧渐平山有小石城其西南百步有汉狐奴县址〉鞋山〈在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以形似名〉桃山〈在顺义县西北三十五里山有五峯如𣑯花瓣巨石错落横亘数亩唐书谓之𣑯谷山元致和初上都兵入古北口留重兵屯燕乐城以轻骑进抵𣑯山燕特穆尔掩击之于白狼河追至𣑯山降其众即此 燕特穆尔旧名燕帖木儿今泽改〉史山〈在顺义县西北山十五里曹学佺名胜志山石戴土高百馀丈〉密云山〈在密云县南二十里一名横山名胜志山藏云雾县名取焉顾祖禹方舆纪要唐置横山城于山下因城置横山郡昌平山水记云石虎攻叚辽辽弃令支奔密云山即此旧志谓辽所奔之密云山又在东北塞下〉铁矿山〈在密云县东三十里山产铁汉书地理志渔阳有铁官盖置于此又元史至元十三年雾灵山伐木官言檀州大谷锥山产铁矿有司覆视之寻立四冶旧志大谷锥山在县北或云即铁矿山也〉清都山〈在密云县东五十里旧有清都寺故名〉龙门山〈在密云县东七十里有黄崕洞悬泉如瀑布相近有锤山一峯矗立如锤〉圣水山〈在密云悬南十里山下出泉水环抱而流为一县之胜〉银冶山〈在密云县南十五里一名银治岭旧产银矿宋王曾上契丹事顺州东北过白屿河望银冶山即白此〉檀山〈在密云县南二十里与怀柔县接界〉隗山〈在密云县南三十里唐书地理志密云县有隗山〉神山〈在密云县北十五里下有潭水〉九松山〈在密云县北二十七里康熙四十八年圣祖巡幸经此见山有松九株遂〉
〈赐名九松山建庵曰朝天皇上临幸屡有〉
〈御制诗〉柏山〈在密云县北三十里上多松柏按柏山距九松山仅三里似当与九松为一山旧志祗载柏山而九松以御赐得名故两存之〉钓鱼台山〈在密云县北四十五里〉驼骨山〈在密云县北七十里〉孤山〈在密云县东南八里独立平原旁无附丽〉铧山〈在密云县东南一百里〉黍谷山〈在密云县西南十五里刘向别录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榖邹子居之吹律而暖气生旧有邹衍祠在山上旧志黍谷山在怀柔县东四十里跨密云县界亦名燕谷山又谓之寒谷吴越春秋北过寒谷左思赋寒谷丰黍吹律以暖之是也山有风洞洞口风气凛冽盛夏人不敢入〉天门山〈在密云县西南三十里一作天盆山〉冶仙山〈在密云县东北八里上有塔有石洞深邃水四时不涸东有王府洞昔人淘金址尚存〉火突山〈在密云县东北二十五里岩谷嶒崚色如火焰〉清洞山〈在密云县东北五十里中有仙洞下有三教寺亦名三教山〉五峯山〈在密云县东北八十里五峯耸立如指亦名五指山〉四棱山〈在密云县东北百里方正有棱出银矿又窟窿山在县北少东一百里下有一孔前后通明〉雾灵山〈在密云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南距边四十里本名伏凌山后讹为雾灵郦道元水经注伏凌山甚高峻岩嶂寒深阴崕积雪凝冰夏结故世人因以名山也旧志一名万花台高峻为诸山之山上常有云雾𫎇之四时不绝山之左右峯岚攅立深松茂柏内地之民多取材焉元有雾灵山伐木官其绝顶可瞰塞内明正徳中抚臣王大用以山错在朵颜界议筑城守之以拒其险不果〉陈宫山〈在密云县东北一百八十里山下有土垠县故址又相近有观鸡山 按汉土垠县在今丰润县陈宫观鸡等山亦在其境密云之土垠乃后魏时侨置后人误以为即汉县因指无名之山而谓之陈宫观鸡非古迹也〉黑松山〈在密云县北少东七十里相传元时有黒松林今无〉平顶山〈在密云县西北三十里上有元太子寨〉水峪山〈在密云县西北四十里泉出其下〉鹿皮崖山〈在密云县西北五十四里又西北有鹦鹉崖山〉罗山〈在怀柔县东十八里〉龙王山〈在怀柔县西半里有城环其上下有龙潭深不可测〉石塘山〈在怀柔县西三里石供栏柱阶砌之用明永乐后有大工采石于此设工部厂今废〉红螺山〈在怀柔县北二十里高二百馀仞山下有潭潭中尝有二螺色殷红下流为红螺山水 按辽史地理志檀州有螺山金史地理志顺州有螺山王曾上契丹事顺州东北有螺盘山皆即此〉丫髻山〈在怀柔县东南七十五里两峯高耸形如丫髻上有碧霞元君祠及玉皇阁详后寺观山前建 行宫皇上时奉〉
〈皇太后安舆诣山括香即于此〉
〈驻跸焉〉栲栳山〈在怀柔县东南八十六里山前有云岩寺又有砙堂寺〉金灯山〈在怀柔县东北七十里相传山顶常有光焰射人因名又神山在县东北十九里〉卸里山〈在怀柔县东北三十二里又象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以形似名〉红石山〈在怀柔县西北三里山顶有泉出石窟中莹洁如玉一名玉泉山〉独鹿山〈在涿州西十五里下有鸣泽见后〉龙安山〈在涿州西五十里时有云气腾绕如龙盖大房诸山之支陇也〉石虎山〈在涿州西五十里有二石形如虎〉大房山〈在房山县西北亦作大防山水经注防水出大防山南魏书地形志良乡县有大房山太平寰宇记大防山在良乡县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石穴又有小防山亦与大防相近郎蔚之隋图经云防山上有仙人玉堂金史贞元三年以大房山云峰寺为山陵大定二十一年封大房山神为保陵公明统志大房山在房山县西十五里境内诸山唯此山最为雄秀古碑云乃幽燕奥室山下有圣水泉山西南有伏龙穴一名龙城谷旧志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上有摘星岭高入云霄有寺曰上方故亦名上方山又有连泉顶山在县西北三十里大房山之巅也㡬辅通志雍正八年正月二十日凤凰集于房山之沟山峯〉
〈皇上有望大房山作歌诸什〉留台尖山〈在房山县西二里有泉石之胜〉平峪山〈在房山县西二百里峪中平坦有水环流石田百馀亩〉三角山〈在房山县西二百里山峯有三角〉半壁山〈在房山县北三十里壁立千仞〉马鞍山〈在房山县北六十里两峯特起而中曰上有厐涓洞〉黄龙山〈在房山县西稍南四十里山下有大石碣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可供堦础之用𡹬下即白石塘也〉一堵墙山〈在房山县西南四十里石壁巉峭高三百馀寻长五百馀步俨若版筑山下平广可容数百家〉般州山〈在房山县西南四十里山有般州山寨〉石经山〈在房山县西南五十里本名白带山亦曰𢘿题山以山生𢘿题草也山峯岚秀抜俨若天竺又名小西天山东有石经洞下有云居寺〉
〈皇上有望石经山及云居寺诸诗太平寰宇记白带山在范阳县西北四十里郎蔚之隋图经智来寺僧静琬晃白带山有石室遂发心书经十二部刻石为碑明统志隋大业间法师静琬募縁凿石为板刻经一藏以𫝊于后迄唐贞观初仅成大涅槃经一部而卒后释徒相继历𨖚金始完孙承泽春明梦馀录经前后纳洞中者通千馀卷有石幢记其目甚悉洞皆以石为窗棂用铁固之石本之近窗者可以窥见字画〉五指岩山〈在房山县西南六十里有五峯高峻如指〉欢峪山〈在房山县西南七十里中有一踏宽平可居又白云山在县西南八十里绝顶曰白云窝〉三盆山〈在房山县西北十五里山巅平广约十馀亩下有流泉三曲状如仰盆〉三峯山〈在房山县西北二十里三峯并列高插云汉〉六聘山〈在房山县西北辽史地理志涿州有六聘山房山县志今在县西北三十里朱𢑴尊日下旧闻六聘之义地志不详疑即霍原教授之地霍原详后人物〉榖积山〈在房山县西北五十里峯岚突起形如积榖下有洞皆石壁可容四五十人〉黄山〈在居山县西北七十里上有玉室洞天相𫝊汉张良微时𨼆此〉大安山〈在房山县西北八十里上有龙湫山甚高险唐末刘仁恭筑馆于此〉台山〈在霸州东二十里旧为九河所经台基有山形如鼎峙〉南山〈在霸州东七十里乔木修竹周匝数十里为一州之胜〉莫金山〈在霸州南十二里宋设莫金寨于此 按州志旧有南山台山莫金雁头诸胜后为河水所冲皆成平陆兹特存其旧名耳〉雁头山〈在霸州东南二十五里宋时有雁头寨〉甘泉山〈在蓟州西五十里有泉极甘一名石獒山山巅有大石如犬故名〉岢岚山〈在蓟州西六十里山势险崚周围壁立间有小径可通亦名窠罗山〉翁同山〈在蓟州北即古无终山干宝搜神记阳雍伯洛阳人至性笃孝父母没葬于无终山遂家焉山高八十里上无水雍伯作义浆于坂头行者皆饮之三年有一人就饮与石子一斗使种之云玉当生其中后得白璧五双娶北平徐氏女水经汪无终山即帛仲理所合神丹处也山有阳翁伯玉田在县西北有阳公坛社即阳公之故居也阳氏谱叙言翁伯春秋之末爰宅无终爱人博施天祚玉田其碑文云居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后路徙于西山之下阳公又迁焉而受玉田之赐隋书地理志无终县有无终山太平寰宇记无终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阴山在渔阳县西北四里 按州志有空同山在州北五里即翁同之讹也诸志皆以无终山入玉田县据乐史太平寰宇记无终即翁同去州近去玉田少远今仍两见焉〉神山〈在蓟州东南八里馀山半有大道东西转折而上相传金章宗尝猎于此其后峯有浮图〉别山〈在蓟州东南三十里山形图秀透迤数十里自此至 京师无复山阜因名别山〉螺山〈在蓟州东南四十里〉燕山〈在蓟州东南五十五里高千仞陡绝不可攀与遵化州及玉田接界隋书地理志无终县有燕山〉桃花山〈在蓟州西南六十里山多𣑯花有清泉绕流其侧又州东十八里亦有桃花山山有寺寺傍今为 行宫〉
〈皇上有 御制八景诗〉鱼鼻山〈在蓟州东北二十里〉黄花山〈在蓟州东北四十五里雄踞平原路径屈曲多松林葱翠〉渔山〈在蓟州西北三里许形如圃邱景色苍翠山多泉冬夏歕涌成湖居民因之开为稻田菰蒲荇藻宛似江南〉盘山〈在蓟州西北二十五里图经盘山南距沧溟西尽泃水东放碣石自远望之层峦叠嶂崒嵂排空真为雄胜李仲宣佑唐寺碑盘山箕尾之巨镇也深维地轴高逼天门暖碧凝霄寒青压海旧志山势磅礡而盘桓因名姬志真云山集渔阳西北之山本名四正古有田盘先生自齐而来栖迟此山因名为盘山焉名胜志一名盘龙山高二千仞周百馀里释智朴四正山居志盘山一名东五台自来峯北台也先师台南台也紫盖峯中台也九华峯东台也舞剑台西台也晾甲石为下盘古中盘为中盘云□寺为上盘上盘之胜以松中盘以石下盘以水圣祖仁皇帝屡经临幸乾隆九年〉
〈皇上以兹山为谒陵经过之道臣工扈从劳勚创建 行宫以为憩息之所朴素不雕名曰静寄山荘御制有记及十六景诗 按晾甲石在 行宫西偏千尺雪上石势排连莹洁如砥相传唐太宗东征晾甲于此摩厓篆书唐文皇晾甲石六字〉
〈皇上有御制诗〉泉水山〈在平谷县南八里山下有泉逆流河发源处也灌田数十顷〉峨嵋山〈在平谷县北二十二里〉瑞屏山〈在平谷县北二十里连峯耸拔罗列若屏上有石台下有兴隆寺〉渔子山〈在平谷县东北十五里上有大塜俗传为黄帝陵〉妙峯山〈在平谷县东北二十五里峯峦秀拔下有九沽泉〉碣山〈在平谷县东北四十里峯岚峭拔陵谷深〉
〈邃上有双泉寺〉城山〈在平谷县东北五十里四山高耸中宽平如城有石室止容一人〉分水岭〈在宛平县西四十里形势广阔山涧诸水至此为二一入卢沟河一入房山县界〉罗㬋岭〈在宛平县西六十里径道极险可行二十里望见潭柘寺〉
〈皇上有 御制罗㬋岭诗刻石〉大寒岭〈在宛平县西一百四十里〉青山岭〈在宛平县西一百五十里中平坦四面高耸下临清泉多产杉漆及诸药〉旛竿岭〈在宛平县西一百八里里势极孤峭〉摘星岭〈在宛平县西二百馀里高出云外〉叚家岭〈在三河县东二十里官道傍与蓟州接界〉长城岭〈在昌平州西少南王嘉谟蓟邱集北山上平衍西五里有岭曰长城岭土有方堞遗址𫝊是秦皇所筑有泉曰马跑又西三里有了思台台下而西又十里皆峻岭也灰岭险倍于长城石如蛤粉下山有城是镇边之废邑又西八里有城是曰镇边两旁皆山围之南曰碧驾曰通明北曰鹰曰岑落碧驾之岩有小湖曰合抱河镇边西十里有堠曰唐耳背踞大山斜界居庸镇边废邑其南皆山中为衢路东曰六华岩西曰小神山青利山其第四岩有洞深黝是为鸣皋洞南十里有聚曰长峪又西五里有岩曰徳胜亦曰凤凰山下出泉流二十里逹于浑河山西有观音洞一名孤松岩山南岭曰西峪出山而北曰白鹤峯又折而东曰青华山高可万仞〉黄坎岭〈在昌平州东北七十二里〉八逹岭〈在昌平州西北六十五里〉梯子岭〈在密云县东南十五里其形如梯〉北屋岭〈在怀柔县东五十里有风台相传邹衍祭风之所上有风洞风出其中〉杀虎岭〈在保定县南高冈又黄犹冈在县南少西路疃东北隅多林木可登眺旁有清水环绕〉铁岭〈在蓟州北十里群冈稠叠悬涧深险上有石色如铁〉鞍子岭〈在蓟州东北五十里〉大岭〈在蓟州西北六十五里〉气鼓岭〈在平谷县南十五里山形如鼓上常有云气〉分水岭〈在平谷县西北五十里〉滴水岩〈在宛平县西四十里旧志出磨石口至三家村浑河倒映崖壁峭绝十馀里入军荘一峯侧出而腹藏洞者建阳洞也越仰山岭循山趾行夹壁中有村临谷口为桃源村复沿涧过仰山村折而西上黄牛冈口径愈仄转十八叠有滴水岩悬崖千仞岩洞皆削成无缝泉布石面旁有穴然炬以入广三十馀丈洞中石乳如莲花垂为象鼻右一石床幕以石龙再入则潭深莫测从岩侧曲径而上二十里至北顶可望居庸诸塞〉秘魔崖〈在宛平县西三十里一名避魔崖春明梦馀录卢师山山半为秘魔崖大石嵌空几二丈从石崖中出东行百馀步有池盖大小青龙所蛰处〉菩萨崖〈在宛平县西二百里小五台山崖畔有三石佛〉岣岣崖〈即沟沟崕在昌平州西北徳胜口西三里深山叠嶂秀石縁空三十馀里悉履石攀葛始达其巅清流缭绕奇树芬旁有兰若数区为州之胜〉红螺崄〈在房山县西北上方山东三十里循九龙峪度八岭寨入𣑯叶口为下崄过龙潭水有洞曰红螺为中崄复上半里许为上崄旧名幽岚一名宝金山〉卧龙冈〈在宛平县西四十五里冈石坚白蜿蜒二十馀丈状如卧龙五代梁乾化二年晋将周徳威攻燕擒刘守光将军单廷珪于卧龙冈即此〉伏龙冈〈在良郷县西十里形势蜿蜒如伏龙〉料石冈〈在良乡县东北里许当南北孔道金史贞元元年猎于良乡封料石冈神为灵应王旧志亦名燎石冈石赤色如燎石可以取火又有古城五座方围棋布冈顶有多佛塔隋建〉羊头冈〈在房山县北六十里即古羊头阜也〉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水流石罅声若弹琴相近有仙人枕道旁大石也皇上銮舆经此有〉
〈御制弹琴峡诗〉桃花峪〈在宛平县西四十里介翠峯遮风二山间多花卉〉石盆峪〈在密云县东北五十里有龙潭状如石盆周百步许其水清深无底下入潮河〉贾岛峪〈在房山县西内有石室相传贾岛所居〉中和峪〈在房山县北十八里山腰有涌泉常流不竭〉龙㟏峪〈在房山县西北二十里下有伏龙穴〉川方峪〈在蓟州东二十五里一名禅房峪明正统中设柴厂于此景泰中废峪中龙泉屈曲南流入沽河〉仙人洞〈在昌平州北中山石北一里洞在山麓可容二百许人洞口向东从口梯而下石皆倒垂下为平地洞内西北有一门门外一大石钟下悬长数尺门内有石罅如夹道深黒不可入〉金洞〈在密云县东八里元时尝采金于此〉广慧洞〈在密云县西北二十五里凿山开路人俯躬而行又仙洞在县北三十里〉冶仙洞〈在密云县东北二十里地名惊破罗山崖间有石门二扇不可开内有潺湲之声〉浆水洞〈在怀柔县东北百馀里深山中洞有水色白如浆汲之不绝不汲亦不溢〉孔水洞〈在房山县大房山东北水经注圣水迳大防岭东首山下有石穴东北洞开广四五丈入穴转更崇深穴中有水夏冷冬温春秋有白鱼出穴美逾常味是水东北流入圣水太平寰宇记孔水出大房山明统志大房山东北上有悬崖千尺下有石窟涧二丈许泉水从中涌出深不可测唐胡詹记尝有人篝火浮舟探之行五六日莫究其源但见山䑕昼飞赪鳞时见开元时每旱必遣使投金龙玉璧金泰和中忽有𣑯花流出其办大如五钱许〉蓟邱〈在宛平县北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曰蓟邱之植植于汶篁水经注蓟城内西北隅有蓟邱因邱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邱矣长安客话今都城徳胜门外有土城关相传古蓟门遗址亦曰蓟邱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一二土阜多林木背翳苍翠燕京八景有蓟门烟树即此〉百花陀〈在宛平县西一百二十里王平口外大汉岭沿河口之西四围皆山中有平川约数十亩产杉漆花草春夏之交百花烂然有金章宗石床尚存又铁石陀在县西百里 按旧志宛平山川下有百花山云上多花卉山顶有龙潭相近有鹤子山其西北有东西二灵山又西北有小五台山而孙承泽春明梦馀录祗载百花陀云山上有千佛山观音山其顶为百花山顶山中多花卉奇异不可名状坐顶上俯诸山搢如圭是东西两灵山其迎前壁立者为鹤子山与志所载百花山同宋启明长安可游记则云过鹤子山三里馀始蹑百花山腰西北两山秀甚东西二灵山也又西北为小五台山花多目所未睹红黄紫翠不可名状一色者附萼各殊刘侗帝京景物略亦云行百花中一里登菩萨顶由众说考之百花山即百花陀而小五台即陀之别岫朱彛尊日下旧亦亦祇载百花陀旧志前既列山后又载陀似为复误且王平口去 京师一百二十里度大汉岭至沿河口距 京师二百里已非宛平之境记载家特以王平口为入山初径故于宛平山川之下牵连及之今特删去百花山附说于此以正其讹〉牛心陀〈在平谷县北十五里〉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四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前117年 (提及)
- 前80年 (提及)
- 前73年 (提及)
- 96年 (提及)
- 65年 (提及)
- 577年 (提及)
- 583年 (提及)
- 620年 (提及)
- 619年 (提及)
- 618年 (提及)
- 714年 (提及)
- 913年 (提及)
- 1123年 (提及)
- 1215年 (提及)
- 1411年 (提及)
- 586年 (提及)
- 1259年 (提及)
- 1263年 (提及)
- 692年 (提及)
- 710年 (提及)
- 1276年 (提及)
- 1377年 (提及)
- 1659年 (提及)
- 716年 (提及)
- 446年 (提及)
- 1198年 (提及)
- 1731年 (提及)
- 238年 (提及)
- 737年 (提及)
- 648年 (提及)
- 1195年 (提及)
- 1380年 (提及)
- 1189年 (提及)
- 1191年 (提及)
- 1290年 (提及)
- 1034年 (提及)
- 1113年 (提及)
- 711年 (提及)
- 1049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981年 (提及)
- 1005年 (提及)
- 1125年 (提及)
- 1374年 (提及)
- 596年 (提及)
- 1187年 (提及)
- 1736年 (提及)
- 1760年 (提及)
- 1519年 (提及)
- 1527年 (提及)
- 1749年 (提及)
- 1676年 (提及)
- 1670年 (提及)
- 1765年 (提及)
- 1740年 (提及)
- 1745年 (提及)
- 1742年 (提及)
- 1678年 (提及)
- 1744年 (提及)
- 1717年 (提及)
- 1730年 (提及)
- 1381年 (提及)
- 1751年 (提及)
- 1739年 (提及)
- 1738年 (提及)
- 1514年 (提及)
- 1652年 (提及)
- 1743年 (提及)
- 1550年 (提及)
- 1753年 (提及)
- 1371年 (提及)
- 1372年 (提及)
- 1370年 (提及)
- 1537年 (提及)
- 1734年 (提及)
- 1452年 (提及)
- 1375年 (提及)
- 1382年 (提及)
- 1750年 (提及)
- 1758年 (提及)
- 1779年 (提及)
- 1302年 (提及)
- 1409年 (提及)
- 1709年 (提及)
- 912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