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本)/全览7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全览6 钦定续文献通考 全览7 全览8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一
  经籍考
  子农家 谱录
  等谨案汉班固谓农家者流盖出于农稷之官播百榖劝耕桑以足衣食逮乎唐志著录取类斯杂马端临已议其非今祗择其应列于农家者按时代辑入而别増谱录一门次于后焉
  宋史艺文志农家类一百七部四百三十三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农家类二十三部一百九十一卷
  
  农桑辑要七卷
  元世祖时官撰颁行本
  等谨案是书前有至元十年翰林学士王磐序称诏立大司农司不治他事专以劝课农桑为务行之五六年功效大著农司诸公又虑播植之宜蚕缲之节未得其术于是遍求古今农家之书摭其切要纂成一书镂为板本进呈将以颁布天下考元史称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崇本抑末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即是书也书凡分典训耕垦播种栽桑养蚕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孶畜十门
  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二卷
  明善辉和尔旧作畏吾儿今改正人父字鲁遂以为氏名鐡柱以字行延祐甲寅出监寿郡撰此书
  等谨案是编循十二月令件系条别盖犹四民月令四时纂要诸书之遗意也
  王祯农书二十二卷
  祯字伯善东平人官丰城县尹
  等谨案是书凡农桑通诀六榖谱四农器图十二每图之末系以铭赞诗赋所载水器尤于实用有禆
  
  周王橚救荒本草二卷
  橚太祖第五子洪武十一年封十四年就藩开封建文中废徙云南永乐初复爵洪熙元年薨谥定等谨案明史称橚好学能词赋以国土坦衍庶草蕃庑考核其可佐饥馑者四百馀种绘图上之即此书也
  桂萼经世民事录十二卷
  萼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乃萼为武康令时所编
  王磐野菜谱一卷
  磐字鸿渐高邮人
  马一龙农说一卷
  一龙字负图溧阳人嘉靖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
  王世懋学圃杂疏一卷
  世懋见史类
  等谨案是编分花果蔬瓜豆竹六类各疏其品目及栽植之法大致以花为主而草木之类则从略
  王象晋群芳谱三十卷
  象晋见杂品类
  周文华汝南圃史十二卷
  文华字含章苏州人前有万历庚申陈元素序称为光禄
  等谨案是编分月令栽种花果木果水果木本花条刺花草本花竹木草蔬菜瓜豆十二门皆叙述栽种之法间以诗词
  王路花史左编二十七卷
  路字仲遵嘉兴人
  等谨案是书皆载花之品目故实分类编辑前有陈继儒序与路所作小引皆称二十四卷考是编第二十五卷花之友二十七卷花之器皆题潭云宣猷驭云子补二十二卷花麈题百花主人辑则此三卷乃后人所补入而刊书者并为一编耳又路小序称此书为左编别有右编为花之辞翰约一十二卷盖有其名而未成书者也
  徐光启农政全书六十卷
  光启见经类
  等谨案是编摠括农家诸书裒为一集凡农本三卷田制二卷农事六卷水利九卷农器四卷树艺六卷蚕四卷蚕桑广类二卷种植四卷牧养一卷制造一卷荒政十八卷别有陈子龙删补本四十六卷子龙所作凡例称删者十之三补者十之二今祇有传钞之本要不及光启原本之详悉也
  熊三㧞泰西水法六卷
  三㧞西洋人
  等谨案是书成于神宗万历壬子皆记取水蓄水之法
  鲍山野菜博录四卷
  山字元则号在斋婺源人尝入黄山筑室白龙潭上七年偹尝野蔬诸味因次其品类别其性味详其调制著为是编
  吴彦匡花史十卷
  彦匡爵里无考
  沈氏农书一卷
  题涟川沈氏撰
  等谨案是书成于崇祯末沈氏为湖州人故所述皆吴中土宜云
  古农家
  宋
  墨经一卷
  题晁氏撰
  等谨案何薳春渚纪闻云晁季一生平无他嗜独见墨喜动眉宇其所制铭曰晁季一寄寂轩造者不减潘陈又称其与贺方回张秉道康为章皆精究和胶之法其制皆如犀璧此书中论胶云有上等煤而胶不如法墨亦不佳如得胶法虽次煤能成善墨与所言精究和胶法亦合疑为晁季一作也季一名贯之晁说之之兄弟行尝为枢密院检讨官
  砚谱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编杂录砚之出产与其故实
  端溪砚谱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末有淳熙十年东平荣芑跂曰右缙云叶樾交叔传此谱
  陈敬香谱四卷
  敬字子中河南人
  蔬食谱一卷
  题清漳陈达叟撰达叟始末无考
  等谨案左圭百川学海所刻其序自称本心翁而书前标题乃作门人清漳友善书堂陈达叟编则达叟乃编其师之书非所自撰也
  宋祁益部方物略记一卷
  祁字子京雍邱人天圣进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谥景文
  等谨案是编乃祁知益州时所作
  刘蒙刘氏菊谱一卷
  蒙彭城人仕履无考
  等谨案是书前有𫎇自序称崇宁甲申为龙门之游访刘元孙所居相与订论为此谱盖徽宗时人
  赵时庚金漳兰谱三卷
  时庚魏王廷美九世孙
  陈仁玉菌谱一卷
  仁玉字碧栖台州仙居人擢进士第开庆中官礼部郎中浙东提刑入直敷文阁
  等谨案是编偹载菌所生之地所探之时与其形状色味凡十一种
  史铸百菊集谱六卷菊史补遗一卷
  铸字颜甫号愚斋山阴人
  周必大唐昌玉蕋辨证一卷
  必大见史类
  等谨案唐昌玉蕋辨证已载入平园集中此乃摘出别行之本
  陆㳺天彭壮丹谱一卷
  㳺字务观山阴人始以䕃补官孝宗初召见赐进士出身仕至宝章阁待制封渭南伯
  王贵学兰谱一卷
  贵学字进叔临江人
  兰易一卷附录兰易十二翼一卷 兰史一卷
  题鹿亭翁撰不著名氏
  陈思海棠谱三卷
  思临安人理宗时书贾也
  杜绾云林石谱三卷
  绾字季扬号云林居士山阴人宰相衍之孙
  
  陆友墨史二卷
  友字友仁亦字宅之平江人
  陈椿熬波图无卷数
  椿天台人
  等谨案是书乃顺帝元统中椿为下砂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盐司因前提干旧图而补成者也自各团灶座至起运散盐为图四十有七图各有说后系以诗
  忽思慧饮膳正要三卷
  忽思慧官饮膳太医元世祖时人
  易牙遗意二卷
  旧题韩奕撰奕字公望平江人生于元文宗时入明遁迹不仕终于布衣
  等谨案是编仿古食经之遗考奕与王宾王履齐名称吴中三高士未必屑屑于此疑好事者所伪托也
  贾铭饮食须知八卷
  铭海宁人自号华山老人元时尝官万戸入明已百岁太祖召见问其平日頥养之法对曰要在慎饮食因以此书进赐䜩礼部而还
  等谨案是书所载皆物性之相反相忌者
  馔史一卷
  题元人撰不著名氏
  等谨案永乐大典所载有天府聚珍妙馔集一卷不著时代名氏谨附识
  
  宣徳鼎彝谱八卷
  宣徳中礼部尚书吕震等奉敕编次
  沈继孙墨法集要一卷
  继孙洪武时人自署其籍为姑苏馀不可考
  等谨案是编为图二十有一图各有说自浸油以至试墨叙次详核具有条理
  陆深古竒器录一卷
  深见史类
  郭子章蠙衣生剑记一卷 蠙衣生马记一卷
  子章见经类
  钱希言剑䇲二十七卷
  希言见杂家类
  胡文焕古器具名二卷附古器总说一卷
  文焕见杂家类
  分宜清玩谱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编皆严嵩家藏弆书画器玩之目
  黄鹤槎居谱一卷
  鹤字修翎宜兴人嘉靖进士
  江贞歙砚志三卷
  贞字吉夫婺源人官绍兴府教授
  程君房程氏墨苑十二卷
  君房歙县人
  方于鲁方氏墨谱六卷
  于鲁字建元歙县人
  锺岳秀文苑四先生集四卷
  岳秀字泰华自署江左人
  顾孟容冠谱一卷
  孟容钱塘人
  朱术𡋕汝水巾谱一卷
  术𡋕字均焉自号汝水居士辽简王植七世孙由辅国中尉改授镇江府通判迁戸部主事
  严澂蝶几谱一卷
  澂字道彻常熟人大学士讷次子由䕃生官邵武知府
  周嘉胄香乘二十八卷
  嘉胄扬州人
  毛晋香国三卷
  晋见经类
  邓玉函竒器图说三卷 王徴诸器图说一卷
  玉函西洋人徴泾阳人天启进士官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府推官徴尝询西洋竒器之法于玉函玉函以其国所传文字口授之乃译为是书
  徐献忠水品二卷
  献忠见史类
  陆树声茶寮记一卷
  树声见杂家类
  田艺衡煮泉小品一卷
  艺衡见经类
  何彬然茶约一卷
  彬然字文长一字宁野蕲州人
  夏树芳茶董二卷
  树芳见史类
  屠本畯茗笈二卷 闽中海错疏三卷
  本畯见杂家类
  万邦宁茗史二卷
  邦宁奉节人天启进士
  许次纾茶疏一卷
  次纾字然明钱塘人
  汤品无卷数
  不著撰人名氏
  徐炬酒谱一卷
  炬杭州人
  冯时化酒史六卷
  时化字应龙里籍无考
  袁宏道觞政一卷
  宏道见杂家类
  沈沈酒槪四卷
  沈自署震旦醚民囦囦父履贯无考
  亳州牡丹志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是编列朱统□牡丹志后疑亦统□所作
  薛鳯翔牡丹史四卷
  鳯翔字公仪亳州人由例贡仕至鸿胪寺少卿
  张志淳永昌二芳记三卷
  志淳见杂家类
  等谨案是编以永昌所产山茶杜鹃二花为一谱
  杨端琼花谱一卷
  端字惟正鄞县人家居扬州
  王思义香雪林集二十六卷
  思义见史类
  等谨案是编凡梅图二卷诗词文赋二十二卷图谱二卷
  杨徳周澹圃芋纪一卷
  徳周见小说家类
  等谨案是编为徳周所撰而赵士骏复増定之士骏字西星鄞县人与徳周同里
  张谦徳瓶花谱一卷
  谦徳昆山人
  释真一笋梅谱二卷
  真一居江南法华山龙归坞其地多笋梅花亦极盛因各为作谱
  邓庆宷荔支通谱十六卷
  庆宷字道恊福州人
  陈诗教花里活三卷
  诗教字四可秀水人
  等谨案是编辑古来花卉故实书名盖取张翥诗蛱蝶一生花里活之意然殊不雅驯
  杨慎异鱼图赞四卷
  慎见经类
  等谨案是编凡鱼图三卷赞十六首海错一卷赞三十首词颇古隽
  袁达禽虫述一卷
  达字徳修闽县人正徳举人官贵溪县知县后为湖广都司经历
  陈继儒虎荟六卷
  继儒见史类
  沈宏正虫天志十卷
  宏正嘉定人
  等谨案是书集鸟兽虫鱼异事分为六部
  林有麟素园石谱四卷
  有麟字仁甫华亭人太仆寺卿景旸子由䕃生官龙安府知府
  郁濬石品二卷
  濬字开之松江人
  右谱录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
  经籍考
  子天文 推算 五行占筮 形法
  等谨案刘歆七略班固艺文志皆著阴阳家然班志所载二十一家之书无一存者隋书遂不立阴阳门故马考称隋唐已不能知其名义无由以后来所著之书续立此门也今仍分天文推算五行占筮形法五门以符马氏之例
  宋艺文志天文类一百三十九部五百三十一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𫝊中
  明史艺文志天文类五十部二百六十三卷
  
  王应麟六经天文编二卷
  应麟见经类
  等谨案是编裒六经之言天文者以易书诗所载为上卷周礼礼记春秋所载为下卷
  
  天文主管一卷
  题明昌元年司天台少监武亢校正
  等谨案亢为哀宗时人不应章宗时已为司天少监疑其出于托名故时代舛错也
  
  赵友钦革象新书五卷
  友钦字敬夫饶州徳兴人宋之宗室
  岳遐载天文精义赋四卷
  遐载官太史院管勾里贯无考
  李克家戎事类占二十一卷
  克家字肖翁南昌富州人官辽阳儒学提举
  天文秘略无卷数
  题新安胡氏撰不著名字
  明
  刘基清类天文分野之书二十四卷
  基见史类
  王祎删定革象新书二卷
  祎见史类
  天元玉历祥异赋无卷数
  洪熙中官撰前有仁宗自制序
  戈永龄太阳太阴通轨无卷数
  永龄宛平人官钦天监保章正
  韩万锺象纬彚编二卷
  万锺蕲州人
  魏濬纬谭一卷
  濬见经类
  柯仲炯宣夜经无卷数
  仲炯里贯无考
  赵宧光九圜史图一卷附六訇曼一卷
  宧光见经类
  许胥臣盖载图宪一卷
  胥臣见经类
  李之藻浑盖通宪图说二卷 圜容较义一卷
  之藻见史类
  梅文鼎订补浑盖通宪图说略曰浑盖之器以盖天之法代浑天之用其志见于元史札玛里鼎所用仪器中窃疑为周髀遗术流入西方然本书黄道分星之法尚缺其半故此器甚少盖无从得其制也兹为完其所缺正其所误可以依法成造之藻自序圜容较义略曰凡厥有形惟圜为大有形所受惟圜至多浑圜之体难名而平面之形易析试取同周一形以相参考等边之形必钜于不等边之形多边之形必钜于少边之形最多边者圜也最等边者亦圜也析之则分杪不亿是知多边聨之则圭角全无是知等边不多边等边则必不成圜惟多边等边故圜容最钜昔经利公按即西洋人利玛窦研穷天体因论圜名拈出一义次为五界十八题借平面以推立圜设角形以徴浑体
  徐光启测量法义一卷 测量异同一卷 勾股义一卷
  光启见经类
  利玛窦乾坤体义二卷
  玛窦西洋人
  等谨案利玛窦于明神宗时航海至广东是为西法入中国之始
  熊三拔表度说一卷 简平仪说一卷
  三拔西洋人
  阳玛诺天问略一卷
  玛诺西洋人
  王英明历体略三卷
  英明字子晦开州人万历举人
  等谨案是书所论皆天文之梗概未及于测量推步之法
  象纬全书无卷数
  不著撰人名氏
  刘孔昭星占三卷
  孔昭基之十三世孙天启三年龙封诚意伯
  柯洽天文书无卷数
  洽字九疑天台人
  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书徴引故实迄于元末盖明人所编辑而袭庾季才之书名者也
  注解祥异赋七卷
  不著撰人名氏
  天汉全占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按是书上卷为步天歌下卷为天汉经各绘图于上而载其说及杂占于下
  海上占候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军占杂事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占候书十卷
  不著撰人名氏
  天文诸占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右天文
  宋史艺文志历算类一百六十五部五百八十九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历算类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十一卷宋
  秦九韶数学九章十八卷
  九韶始末无考惟卷首自序称其籍曰鲁郡其时为淳祐七年鲁郡已久入于元盖署其祖贯也
  
  李冶测圆海镜十二卷 益古演段二卷
  冶字镜斋栾城人金末登进士入元官翰林学士
  
  贝琳七政推步无卷数
  琳官南京钦天监监副里贯无考
  朱载堉圣夀万年历八卷附律历融通四卷
  载堉见经类
  鲍泰天心复要三卷
  泰徽州人
  顾应祥测图海镜分类择术十卷 弧矢算术一卷应祥见史类
  邢云路古今律历考七十二卷 戊申立春考证一卷云路字士登安肃人万历进士官至陕西按察司副使
  等谨按是书详于推算而略于律法七十二卷中言律者不过六卷
  李之藻同文算指前编二卷通编八卷
  之藻见史类
  徐光启等修新法算书一百卷
  光启见经类
  利玛窦译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六卷
  等谨案此西洋人欧几里得所撰利玛窦口译而徐光启笔受之书
  林祖述星历释义二卷
  祖述字道卿鄞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广西提学佥事
  朱仲福折衷历法十三卷
  仲福灵夀人
  类编历法通书大全三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右推算
  宋史艺文志五行家八百五十三部二千四百二十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五行家一百四部八百六十一卷
  
  宋仁宗洪范政鉴十二卷
  前有仁宗自制序
  等谨按王应麟玉海称康定元年十一月丙辰内出御制洪范政鉴十二卷示辅臣即此本也
  徐子平徐氏珞琭子赋注二卷
  子平事迹无考
  等谨按珞琭子原书见马考
  释昙莹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二卷
  昙莹号萝月嘉兴人
  等谨按昙莹以谈易名一时故是编往往以命理附合易理
  三命指迷赋注
  旧题岳珂补注
  等谨按是编疑出术家所依托然书颇可采
  五星要录无卷数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书中多载乔行简真徳秀等命盖南宋人所辑也
  康莭内秘影一卷
  旧题邵子撰
  等谨案是书以八卦之数定人贫富贵贱后有总论一篇杂引古今事而有张南轩北门视草云云当是南宋人所作也
  河洛真数二卷
  旧题陈抟撰抟字图南事具宋史隐逸传
  等谨按是书盖术士伪托之书其说以易之卦爻配合人生年月日以定休咎
  邵子加一倍法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按是书以六十甲子积数以卜贵贱吉凶考程子谓邵子数学祇是加一倍法非谓占禄命也书名盖假其语以附会于邵子耳
  柴望丙丁龟鉴五卷续录二卷
  望字仲山江山人官至国史编校宋亡不仕而终等谨按续录二卷一为元人所撰一为明人所续记
  
  星命总括三卷
  旧题耶律纯撰
  等谨按辽史列传无纯名其原序所称统和二年奉使高丽议地界事亦不见于辽史殆依托也
  
  太乙统宗宝鉴二十卷
  题晓山老人撰不著名氏前有大徳七年自序
  李钦夫子平三命渊源注一卷
  钦夫字仁敬号五羊道人
  等谨按此外有寸金易鉴题西蜀易镜先生撰不著姓名旧以元李钦夫子平三命渊源注附于后又永乐大典载九宫八卦遁法秘书二卷成数大定一卷皆不著撰人名氏当是元以前书谨附识于此
  
  佐元直指图解十卷
  旧题刘基撰江之栋辑汪元标订
  等谨按世有佐元直指赋一篇传为基所著天启丁卯之栋因演为图式而纂注之元标则为刊刻以行者也
  演禽图诀无卷数
  旧题刘基撰
  等谨按明史艺文志不载是书殆出于依托也
  肘后神经大全三卷
  旧题涵虚子臞仙撰
  等谨按臞仙为宁王权自号权所著肘后神枢二卷运化元枢一卷见明史艺文志是编卷帙与史志不合疑为后人増益非原本也
  王巽遁甲吉方直指一卷
  巽自号秦台子兰阳人官钦天监五官司历
  李淑通五行类事占徴验九卷
  淑通河南人自序称赐进士前詹事府通事舎人
  张贲通五行类事占徴验六卷
  贲通里贯无考
  万民英星学大成十卷 三命通会十二卷
  民英字育吾大宁都司人嘉靖进士历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出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
  楼楷通书捷径无卷数
  楷号南沙鄞县人
  赵迎范围数无卷数
  迎巩县人嘉靖进士官南京工部主事
  黄一凤选择集要六卷
  一凤字时鸣峡江人万历进士
  钱春五行类应九卷
  春见史类
  胡献忠大统皇历经世三卷
  献忠自号六六道人婺源人
  郭仰廉竒门说要一卷
  仰廉里贯无考
  程道生遁甲演义二卷
  道生字可生海宁人
  池本理禽星易见一卷
  本理赣州人
  等谨按禽星易见明史艺文志作四卷此本仅作一卷盖传抄者所合并也
  汪三益参筹秘书十卷
  三益字汉谋贵溪道士
  等谨按是编采禽遁竒门诸书裒合成编
  吕氏摘金歌无卷数
  旧题吕氏撰不著其名
  演禽通纂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太乙成书八卷
  不著撰人名氏
  黄帝演禽七元三传心法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七元六甲天书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竒门要略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太乙遁甲専征赋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焦竑经籍志有明员卓遁甲専征赋其名与此相合疑即卓书
  将门秘法阴符经三卷
  不著撰人名氏
  五曜源流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五星考三卷
  不著撰人名氏
  星平会海十卷
  不著撰人名氏
  右五行
  宋史艺文志蓍龟类三十五部一百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列传中
  明史艺文志并入五行类
  宋
  刘启明六壬军帐赋一卷
  启明河南人始末无考
  徐道符六壬心镜要三卷后集一卷
  道符自号无欲子始末无考
  凌福之六壬毕法赋一卷
  福之履贯无考
  景齐神机相字法一卷
  齐始末无考
  元
  吴正皇极大定动数得一论一卷
  正字太初里贯无考
  李道纯周易尚占三卷
  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又号莹蟾子都梁人
  陆森玉灵聚义五卷
  森字茂林平江路人官阴阳教谕
  邵居敬龟鉴易影皇极数一卷
  居敬无考
  六壬五变中黄经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六壬开云观月经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大六壬无惑钤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六壬行军指南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竒门遁甲赋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六壬兵占二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皇极数三卷
  不著撰人名氏
  皇极生成鬼经数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九天元妙课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明
  韩邦竒易占经纬四卷
  邦竒见经类
  卢翰签易一卷
  翰见经类
  喻有功周易悬镜十卷
  有功字若无又字混初高安人
  乔中和大易通变六卷
  中和见经类
  易数总断无卷数
  题新安和玉山人程汝文撰
  六壬大全十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题怀庆府推官郭载騋校
  童轩纪梦要览三卷
  轩字士昂鄱阳人景泰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张凤翼占梦类考十二卷
  凤翼字伯起长洲人嘉靖举人
  陈士元梦林元解三十四卷
  士元见经类
  等谨按是编为何栋如重辑栋如见史类右占筮
  
  赖文俊催官篇二卷
  文俊字太素处州人尝官于建阳好相地之术弃职浪游自号布衣子
  蔡元定发微论一卷
  元定字季通建阳人㳺朱子之门庆元中伪学禁起坐党籍窜道州卒于谪所后韩侂胄败追赠迪功郎赐谥文节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廖瑀九星穴法四卷
  瑀字伯玉宁都人十五通五经人称廖五经建炎中以茂异荐下第卜居金精山自称金精山人
  天玉经外传一卷 四十八局图一卷
  旧题吴克诚撰其子景鸾续成之克诚徳兴人尝从学于陈抟景鸾字仲翔庆历中官司天监正
  等谨案是书似是明人赝作其四十八局附以经验各图如朱国祚黄洪宪之属皆明神宗时人伪托之迹显然矣
  
  张行简人伦大统赋一卷
  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礼部侍郎𬀩之子大定进士累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承旨太子太傅赠银青荣禄大夫谥文正
  
  玉尺经四卷
  旧题刘秉忠撰明刘基注秉忠初名侃字仲晦邢州人少补邢台节度府令史旋弃去隐武安山中从浮屠法更名子聪世祖在藩邸僧海云邀与入见大悦之留赞大计人称聪书记及世祖即位始创议建国号规模制作皆所草定至元元年拜光禄大夫太保参预中书省事赐今名十一年卒赠太傅赵国公谥文贞改谥文正追封常山王
  等谨案是书晩出盖依托也
  
  披肝露胆经一卷
  旧题刘基撰
  等谨案是书语颇浅陋殆嫁名于基者
  袁忠彻古今识鉴四卷
  忠彻鄞县人父珙字庭玉号柳庄精于相法尝决成祖当有天下及即位擢太常寺丞忠彻传其父术仕至尚宝少卿事迹见明史方技𫝊
  李国木地理大全一集三十卷二集二十五卷
  国木字乔伯汉阳人
  罗珏地理总括三卷
  珏字世美鄱阳人
  徐之镆罗经顶门针二卷
  之镆建阳人万历中诸生
  黄慎堪舆类纂人天共宝十二卷
  慎字仲修海阳人
  沈昇罗经消纳正宗二卷
  昇履贯无考
  寸金穴法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右形法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
  经籍考
  子兵家
  宋史艺文志兵书类三百四十七部一千九百五十六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兵书类五十八部一千一百二十二卷宋
  将鉴论断十卷
  旧题戴少望撰
  等谨案宋沈光作戴溪春秋传序称其字曰少望则此书当为溪作然溪以孝宗淳熙五年登第宁宗开禧中尚官资善堂说书而此书自序题绍兴辛酉为高宗十一年下距登科之岁已三十八年更六十五年而为开禧年代相隔太远疑别一人其名偶与溪之字同也是书采辑古来善用兵者始于孙武终于郭崇韬凡九十三人每人之下皆以一语标目评其得失大抵多为南渡时事而发此本为宋麻沙版明武定侯郭勋重刊之本前有正徳十年达宾序题曰将鉴博议与宋版不同
  许洞虎钤经一卷
  洞字渊夫吴兴人咸平进士官雄武军推官兔归㝷召试中书改乌江县簿
  等谨案是书卷首有洞进表及自序共二百十篇大都彚集前人之说而参以巳意惟第九卷所载飞鹗长虹重复八卦四阵及飞辕寨诸图为洞自创耳
  李舜臣江东十鉴一卷
  舜臣字子思井研人乾道进士官成都府教授擢宗正寺主簿
  等谨案是编搜辑江东战胜之迹上起三国下至六朝共得十事皆先叙其事次加论断大旨为高宗南渡偏据一隅而发明姚广孝等编辑永乐大典特录是书又复迁就其说不知明太祖之得天下实起于江北与汉高祖略同成祖篡立终于北迁则金陵之不为胜地明矣恭读
  皇上御题综括南北之大势洞烛往古之得失用以辟舜臣之虚谈揭广孝之私意经纬天地
  睿鉴高深实足为万古定评非㝷常管蠡之见所能窥
  测也永乐大典本有地图别本无之
  美芹十论一卷
  旧题辛弃疾撰弃疾字幼安历城人官至龙图阁待制进枢密都承旨卒谥忠敏
  等谨案是书皆论恢复之计卷末又载疏四篇则后人所附入也然史不言弃疾有是书考江西统志载临川黄兑字悦道绍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尝献美芹十策进取四论此或兑书而后人讹为弃疾欤
  李道传江东十考一卷
  道传字贯之舜臣子也官至太常博士知果州谥文节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等谨案是书前有自序大旨考六朝备具之实而补其父舜臣十鉴所未尽然皆儒生坐谈之见也
  南北十论一卷
  题许学士撰不著其名
  等谨案十论仅存其八曰吴曰蜀曰东晋曰宋曰齐曰梁曰陈曰元魏大约为讽南渡君臣而发
  张预百将传一百卷
  预字公立东光人
  等谨案是编有翟安道注安道字居仁安阳人其书采历代名将百人始于周太公终于五代刘词各为之传而综论其行事凡有一节与孙武书合者皆表而出之别以孙子兵法题其后盖欲述古以规时亦戴少望将鉴论断之类
  
  刘寅三略直解三卷
  寅始末未详据太学题名洪武辛亥有崞县刘寅盖即其人
  龙正八阵变合图说无卷数
  正武都人
  等谨案正徳中莱阳蓝章巡抚四川驻兵汉中遣人至鱼复江图八阵垒石正时在章幕中遂推演为图说刊于蜀中
  王琼北边事迹一卷 西畨事迹一卷
  琼见史类
  等谨案琼在嘉靖初总督三边军务因集历代守边得失及所条画奏疏合为一书西畨事迹一卷其出讨土鲁畨所作前有王九思序称关中士大夫作为诗歌以纪其盛题曰元老靖边属九思序而书中实无诗歌疑刊书者误取他序以冠此册也
  曹允儒辑握机经三卷 握机纬十五卷
  允儒字鲁川太仓人
  等谨案是书首载风后古文一十九字次载太公望増衍三百六十五字次载宋阮逸所撰李卫公问对中六十七字采辑诸家注释于衡冲风云诸阵皆绘为图凡三卷又以孙子十三篇吴子六篇为握机纬孙子辑诸家注释凡十三卷吴子惟用刘寅注凡二卷据王世贞序称昆山明斋王氏与念庵罗公荆川唐公因倭变力研穷之而以其说尽授之鲁川曹君云
  万表海冦议一卷
  表见杂家类
  等谨案嘉靖时海冦出没为浙江患表推原祸本以为奸民通畨所致因为此议上之当事者考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表海寇前后议一卷今已佚其后议
  尹耕塞语一卷
  耕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作于嘉靖庚戌皆言捍御塞北诸部之术
  唐顺之武编十卷
  顺之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皆论用兵指要分前后二集前集六卷凡五十四门后集四卷凡九十七门体例略如武经总要所录前人旧说凡兵家言及唐宋名臣奏议无不摭集
  何良臣阵记四卷 军权四卷
  良臣字惟圣会稽人官至蓟镇游击
  等谨案阵记皆述练兵之法凡二十三类共六十六篇军权分十七目为一百七十四篇中间有云募选之事付诸有司欺昧朦胧上下交蔽又云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卒然有事实无以支皆讥切时政之语盖有激而然也
  郑若曽江南经略八卷
  若曽见史类
  等谨案是编为江南倭患而作兼及防御土冦之事八卷之中每卷又各分上下多一时权宜之计福建林润为应天巡抚为评而刊之
  卜大同备倭记二卷
  大同字吉夫秀水人嘉靖进士由刑部主事累迁湖广按察使佥事布政司参议弭蕲黄盗及平苗有功终福建巡海副使
  等谨案是编乃大同官福建时讲求备倭而作上卷分八篇下卷分二篇所言颇简略不足以资考核其书本名备倭图记原本卷首尚有海图此本佚之
  李材将将纪二十四卷
  材字孟诚号见罗丰城人嘉靖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郧阳
  等谨案是书大旨专重御将而首卷至九卷详载汉唐宋七帝本纪之文殊无断制十卷至二十一卷分别得失自虞夏迄南宋各缀数条亦未完备二十二卷至二十四卷援摭经文旁及子史议论尤迂考材于隆庆万历中屡殱倭冦非全不知兵者而其书乃如是不可解也
  叶梦熊运筹纲目八卷 决胜纲目十卷
  梦熊字南兆归善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等谨案是编乃梦熊总督三边时所作运筹纲目为纲八为目八十纲目之下俱有统论各采史事以证之决胜纲目不立总纲目凡百条亦前缀统论证以史事惟运筹纲目列史事而评之决胜纲目先立说而以史事证之体为小异耳
  郭光复倭情考略一卷
  光复武昌人官掦州府知府
  等谨案嘉靖中东南屡中倭患而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当江海之冲被害尤甚光复因考次所闻为此编首总论次事略及倭患倭术倭语倭好倭船倭刀载其情状颇详盖以必得其情始可筹备御之术也考万历己丑进士别有一郭光复官至右副都御史辽东
  巡抚乃顺天固安人姓名适相同耳
  戚继光练兵实记九卷附杂集六卷 纪效新书十八卷
  继光字元敬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历官蓟州永平山海等处总兵官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进太子太保事迹具明史本传
  等谨案隆庆二年继光以都督同知总理蓟州昌平保定三镇上疏请浙东杀手礟手各三千再募西北壮士马军五枝步军十枝专听训练乃辑其练兵实政曰练伍练胆气练耳目练手足练营阵练将其附载杂集一储将通论二将官到任三登坛口授四军器制解五车步骑解其初到镇有䟽云教兵之法美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此书标曰实记征实用也又其登坛口授云时惟庚午夏六月而请刊此书移文云拟定教练已经二年今将条约通集成帙则书成于隆庆五年辛未矣纪效新书乃其官浙江参将练兵备倭时作首为请训练公移三篇次为或问其下十八篇曰束伍曰操令曰阵令曰谕兵曰法禁曰比较曰行营曰操练曰出征曰长兵曰牌筅曰短兵曰射法曰拳经曰诸器曰旌旗曰守哨曰水兵各系以图而为之说皆阅历有验之言故曰纪效盖继光为将精于训练传称其在镇十六年边备修整蓟门晏然所著书谈兵者皆遵用之则非泛摭韬略常谈者比也
  莅戎要略一卷 武备新书十四卷 长子心钤无卷数旧皆题戚继光撰
  等谨案莅戎要略即练兵实记中之条约而武备新书与纪效新书大同小异仍冠以继光纪效新书序其火器诸图下题曰崇祯庚午仲秋羽南彭翔谨录秘藏首有四明谢三賔订正字或即三賔所撰盖亦未可定中如雕木为虎豹使口中出火以木为人藏礟于腹以火爇马尾使之冲敌语同儿戏必非继光所作长子心钤中有对垒号令一条云南塘戚少保谓此为束阵第一法则亦非
  继光所自为矣
  侯继国两浙兵制四卷
  继国号龙泉金山卫人世袭指挥使
  等谨案是书第一卷首列全浙海图附以说并及沿革兵制第二卷载造战船及火器军器营操甲操等图第三卷载倭警始末第四卷为日本风土记于一时海防军政最为详悉惟日本记有录无书疑装葺者偶佚之耳
  冯时宁古今将略四卷
  时宁字以一桐乡人
  盛万年岭西水陆兵纪二卷
  万年字恭伯秀水人万历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迁云南布政使未上卒
  等谨案万年官广西按察使时值倭入冦而电白吴川二地东南滨海先受其害乃审度地势布置堡寨图其兵弁制度及巡船款式而成是编
  熊明遇剑草一卷
  明遇字子良进贤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等谨案是编摘取古今名将事迹为论断凡百馀条盖随笔札记之文不足当著述之目
  岭南客对一卷
  旧题粤西舜山子撰不著姓名
  等谨案是书以粤中猺獞啸聚时出劫掠为居民行旅之害有司不能制故设为贾容问答以推究其得失所陈方略虽未必切中事宜然亦可见当时疆吏措置之乖方矣
  陈禹谟左氏兵略三十二卷
  禹谟见经类
  等谨案是编取左传所叙兵事以次排纂又杂引子史证明之而断以已意书生迂滞之见无异锲舟求剑也
  董承诏类辑练兵诸书十八卷
  承诏武进人万历进士天启中官至浙江左布政使等谨案是书编辑戚继光谈兵诸书删其繁复分为十六类冠以汪道昆继光墓志及承诏所作小传
  顾斌火器图一卷
  斌字质夫晋江人万历举人官广东信宜县知县调蜀府左长史
  等谨案是编言军中火攻之具甚详然大抵斌以意造之无济于实用也如所制木人骑马之类颇近儿戏其火药噐具皆取天地星宿之数太极两仪之象亦殊迂阔前有火噐原火攻要二篇多书生纸上之谈又末有风雨赋一篇谓熟此以占天文百无一失是尤不必然之事也
  张龙翼兵机类纂三十二卷
  龙翼字羽明松江人
  等谨案是书取古今言兵事者分为三十二类毎类中又各析子目所载明事尤详第三十一卷专言阵势然陈法未载图式殊为缺略
  广名将谱十七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书卷首题黄道周注断前有崇祯癸未道周序词意弇陋殆书肆所伪托其目录后幅割裂亦非足本
  曽益左略一卷
  益字予谦山阴人
  等谨案是书专摘左传所言兵事凡五十六篇各标以名目
  谈兵髓七卷
  题西浙嚣嚣生撰不著名氏
  等谨案是编杂缀成书初无秘授前有王洽序洽字和仲临邑人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序作于天启甲子巡橅浙江时则嚣嚣生亦明末人矣
  李盘金汤十二筹八卷
  盘字小有扬州人
  等谨案是书以十二筹为名而今存其八非完本矣所言皆团练乡勇捍御土冦之计杂引古事以证之然多不切合
  宋征璧左氏兵法测要二十卷
  征璧原名存楠字尚木华亭人
  等谨案是书节略左氏所纪兵事而论其得失然引车战以谈兵殊为不谙时势也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四
  经籍考
  子医家
  宋史艺文志医书类五百九部三千三百二十七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眀史艺文志医书类六十八部一千六十四卷
  
  董汲旅舍备要方一卷
  汲字及之东平人
  夏徳卫生十全方三卷
  徳字子益里贯无考
  等谨案徳又有竒疾方一卷已见马考
  王执中鍼灸资生经七卷
  执中字叔权永嘉人据赵纶序称澧阳郡博士
  陈自眀妇人大全良方二十四卷
  自眀字良父临川人官建府医学教谕
  严用和济生方八卷
  用和始末无考
  吴澄古今通变仁夀方序曰世之医和不一惟有所传授得之尝试者多验予最嘉严氏济生方之药不泛不繁用之辄有功盖其方乃平日所尝试而验者也
  杨士瀛仁斋直指二十六卷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
  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福州人
  颅𩕄经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眀堂灸经八卷
  题西方子撰
  急救仙方六卷
  不著撰人名氏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
  不著撰人名氏
  太医局程文九卷
  等谨案是编皆宋时考试医学之制
  
  刘完素素问元机原病式一卷 宣眀方论十五卷伤寒直格方三卷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
  完素字守真河问人事迹具金史方技传
  本传略曰完素尝遇异人陈生饮以酒大醉及寤洞达医术以庸医多妄说乃注原病式二万馀言然好用凉剂以降心火益肝肾为主
  张元素病机气宜保命集三卷
  元素字洁古易州人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试经义进士不第乃去学医洞彻其术治病不用古方曰运气不侔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
  张从正儒门事亲十五卷 伤寒心镜一卷
  从正字子和睢州考城人兴定中召补太医㝷辞去事迹具金史方技传
  李杲内外伤辨惑论三卷 脾胃论三卷 兰室秘藏六卷
  杲字眀之自号东垣老人真定人以纳赀得官监济源税幼好医书捐千金从易人张元素学尽得其传当时以神医目之所著书多传于世
  
  王好古医垒元戎十二卷 此事难知二卷 汤液本草三卷
  好古字进之赵州人官本州教授其学出于李杲又尝受业于张元素
  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五卷
  沙图穆苏字谦斋由御史出为建昌太守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二十卷
  亦林字达斋南丰人官本州医学教授其高祖遇仙人董奉之二十五世孙传其秘方因据以成书详亦林所自序
  朱震亨格致馀论一卷 局方发挥一卷 金匮钩元三卷
  震亨字彦修金华人受业于罗守悌得刘守真之传黄虞稷曰彦修从许文懿学所居在丹溪学者称丹溪先生宋景濓言其得考亭正传为金华四贤之的嗣不徒以医名也
  滑夀难经本义二卷
  夀字伯仁自号撄宁生许州人寄居郑县从王居中学受素问难经又参会张仲景刘守真李眀之三家而贯通之所治无不愈天台朱右摭其治疾神效者数十字为作传
  王国端扁鹊神应鍼灸玉龙经无卷数
  国端婺源人
  邹𬭎夀亲养老新书四卷
  𬭎泰宁人
  等谨案是书第一卷即宋陈直之养老奉亲书已见马考第二卷以下皆𬭎所续增也
  齐徳之外科精义二卷
  徳之官医学博士充御药院外科太医
  戴启宗脉诀刊误二卷附录二卷
  启宗字同父金陵人官龙兴路儒学教授
  王履医经溯洄集一卷
  履字安道昆山人学医于朱丹溪尽得其术
  镏洪伤寒心要一卷
  洪都梁人始末无考
  何若愚添注指微赋一卷
  若愚爵里无考
  艾元英如宜方二卷
  元英东平人
  王珪泰定养生主论十六卷
  珪字均章自号中阳老人尝从仕弃官归隐虞山下慕丹术尤䆳于医
  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十卷
  题文江孙久贤撰
  等谨案是书本名医方集成后为坊贾增辑改题此名
  马宗素伤寒医鉴一卷
  宗素始末无考
  等谨案是书载河问六书皆采刘完素之说以驳朱肱南阳活人书
  
  周定王橚普济方一百六十八卷
  橚见农家类
  周文采医方选要十卷
  文采洪武时人
  戴原礼推求师意二卷
  原礼朱震亨门人
  熊宗立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一卷
  宗立见儒家类
  徐用诚玉机微义五十卷
  用诚字彦纯会稽人
  等谨案是书为用诚所撰而刘纯续增之纯字宗原咸宁人
  徐用宣小儿方十卷
  用宣衢州人
  徐谦仁端录十八卷
  谦字仲光嘉兴人
  等谨案是书専论治痘诸法
  刘宇安老怀幼书四卷
  宇字志大河南人成化进士官山西按察副使
  薛铠保婴撮要八卷
  铠字良武吴县人官太医院医士
  何瑭医学管见一卷
  瑭字柏斋怀庆人弘治进士官南京右副都御史谥文定事迹具眀史儒林传
  周宏卫生集四卷
  宏里贯无考
  刘纯杂病治例一卷 伤寒治例一卷
  纯见前其父橘泉翁受医术于朱震亨纯幼承家学又从其乡冯庭干许宗鲁邱克容㳺尽得其法
  蒋仪药镜四卷
  仪嘉兴人正徳进士
  丁瓉素问钞补正十二卷
  瓉字点白镇江人嘉靖进士官温州知府
  薛已薛氏医案七十八卷
  已字立斋吴县人正徳间以荐授御医擢南京太医院院判晋院使
  汪机读素问钞九卷 鍼灸问对三卷 外科理例七卷附方一卷 运气易览三卷 痘证理辨一卷附方一卷
  机字省之祁门人精通医术治病多竒中与吴县张頥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齐名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九卷
  莳字时化会稽人
  陈会神应经一卷
  会字善同里贯无考
  等谨案是书前有宗𣲖图称梓桑君席宏达九传至席华叔十传至席信卿十一传至会会传二十四人皆历历可据
  陈桷石山医案三卷
  桷字惟宜祁门人
  江瓘名医类案十二卷
  瓘字民莹歙县诸生因病学医子应宿世其业
  孙一奎赤水元珠三十卷 医旨绪馀二卷 孙氏医案五卷
  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休宁人医案五卷一奎辑其子泰来眀来编
  李时珍本草纲目五十二卷 竒经八脉考一卷 濒湖脉草一卷
  时珍字东璧蕲州人官楚王府奉祠正事迹具眀史方技传
  王世相医开一卷
  世相字季邻号清溪蒲州人官延川知县
  李濓医史十卷
  濓见史类
  虞抟医学正传八卷
  抟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徳老人义乌人其学以朱震亨为宗而参以张机孙思邈李杲诸家之说
  万表万氏家抄济世良方六卷
  表见兵家类
  等谨案是编乃表孙邦孚所增辑邦孚字汝永官都督佥事
  张时彻摄生众妙方十一卷 急救良方二卷
  时彻见史类
  胡嗣廉编校灵秘十八方加减一卷
  嗣廉济南人
  李汤卿心印绀珠经二卷
  汤卿里贯无考
  吴正伦养生类要二卷
  正伦字子叙自号春岩子歙县人
  高士志斋医论二卷
  士字志斋鄞县人
  陈仕贤经验良方十一卷
  仕贤字邦宪福清人嘉靖进士官副都御史
  方广丹溪心法附馀二十四卷
  广字约之号古斋休宁人
  董炳避水集验要方四卷
  炳字文化河州人父相字玉鹤以医得名柳应聘为作玉鹤翁传炳号怀鹤
  等谨案是编乃隆庆丙寅淮水决时炳避居楼上所集故以避水为名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八卷 本草钞一卷 或问一卷痉书一卷
  有执字中行歙县人
  王肯堂证治凖绳无卷数
  肯堂见经类
  本传略曰肯堂好读书尤精于医所著凖绳该括精粹世竞传之
  肯堂自序略曰余锐志医学采取古今方论参以鄙见而命高生隐次第录之先成杂病论与方各八巨帙
  缪希雍先醒斋广笔记 神农本草经疏三十卷希雍字仲醇常熟人附见明史方技传李时珍传中等谨案天启中王绍徽作点将录以东林诸人分配水浒传一百八人姓名称希雍为神医安道全朱国祯涌幢小品记天启辛酉国祯患膈病上下如分两截中痛甚不能支希雍用苏子五钱饮之即止亦可见其技之工矣
  张介宾类经三十二卷 景岳全书六十四卷
  介賔字会卿号景岳山阴人从名医金英游遂精医道叶秉敬序略曰景岳治病一以内经为主但恐内经资于自用而不能与天下共用乃著类经三十二卷犁为三百九十条益以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殚精极微有功于轩岐大矣
  冯时可上池杂说一卷
  时可见经类
  皇甫中伤寒指掌十四卷
  中字云洲仁和人
  杨继洲鍼灸大全十卷
  继洲平阳人万历中医官
  张三锡医学六要十九卷
  三锡字叔承应天人
  李中梓删补颐生微论四卷 雷公炮制药性解六卷中梓字士材华亭人
  刘应泰鲁府秘方四卷
  应泰官鲁王府侍医
  吴有性瘟疫论二卷补遗一卷
  有性字又可震泽人
  王化贞普门医品四十八卷补遗一卷
  化贞字肖干诸城人万历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事迹附见明史熊廷弼𫝊
  吴勉学编河间六书二十七卷
  勉学字肖愚歙县人
  黄承昊折肱漫录六卷
  承昊字履素号暗斋秀水人洪宪子万历进士官福建按察使
  董说运气定论一卷
  说见经类
  高武鍼灸聚英四卷 鍼灸节要四卷
  武里贯无考
  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十卷 痎疟论䟽一卷
  之颐字子繇钱塘人
  孙志宏简眀医彀八卷
  志宏字台石杭州人
  金鎞秘论十二卷
  题梁谿流寓李药师撰
  扁鹊指归图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类方马经六卷
  不著撰人名氏
  司牧马经痊骥通元论六卷
  不著撰人名氏
  喻仁喻杰同撰疗马集四卷附录一卷
  仁杰皆六安州马医
  痊骥集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五
  经籍考
  子神仙家 释家
  等谨案马端临通考仿班固艺文志之例道家之外复列神仙所谓道家者汉时黄老并称其大旨主乎清净无为而已赤松子魏伯阳之徒则言炼养而不言服食卢生李少君言服食而不言炼养张道陵寇谦之言符箓而不言炼养服食至杜光庭之流又惟以经典科教为事盖清净无为之指于是荡焉无存矣弃本逐末言人人殊宋史艺文志神仙家至为繁富辽金元三史亦间见旁岀明史则总道家神仙为一类今仍于道家之外别立神仙家一门以符马氏体例至释氏向列于神仙家之后今亦仍其序次云
  宋史艺文志神仙家三百九十四部一千二百十六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列𫝊中
  明史艺文志神仙家二十三部九十九卷
  
  按节坐功法一卷
  旧题陈抟撰
  等谨案是书宋史艺文志不著录盖后人托名也
  王钦若翊圣保德传三卷
  钦若字定国新喻人淳化进士累官司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
  陈显微周易参同契解三卷
  显微字宗道自号抱一子淮阳人嘉定端平间临安佑圣观道士
  王道古文龙虎经注疏三卷
  道自署保义郎差充恩平郡王府指挥使
  陈葆光三洞群仙录二十卷
  葆光江阴道士
  吕元素道门定制十一卷
  元素西蜀道士是书前五卷元素所撰后六卷为其弟子吕大焕所补
  杨智远梅仙观记一卷
  智远仙坛观道士
  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三卷释疑一卷 易外别传一卷 席上腐谈二卷 元学正宗二卷 炉火监戒录一卷
  琰见经类
  疑仙传三卷
  题隐夫玉简撰诸书或引作王简其人当是干徳开宝间人
  延夀第一绅言一卷
  题愚谷老人撰不著名氏
  
  王处一华山志一卷
  处一始末无考
  元
  陈致虚周易参同契分章注三卷 金丹大要十卷致虚字观吾自号上阳子
  等谨案是书凡分三十五章其所疏解皆明白显畅
  洪知常海琼传道集一卷
  知常太平兴国宫道士
  邱处机摄生消息论一卷
  处机登州栖霞道士自号长春子
  李道纯中和集三卷后集三卷
  道纯见占筮类
  李鹏飞三元参赞延寿书五卷
  鹏飞至元间人自称九华澄心老人
  余觉华修真捷径九卷
  觉华字荣甫建安人
  陈采清微仙谱一卷附录三卷
  采建安道士
  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十卷
  道谦元时道士
  李道谦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二卷附朱象先终南山说经台历代仙真碑记一卷
  道谦见前象先亦元时道士
  张雨元品录五卷
  雨字伯雨一字天雨别号贞居子钱塘人宋崇国公九成后也年二十馀弃家为道士自称句曲外史
  戴起宗悟真篇注疏三卷附直指详说一卷
  起宗字同甫集庆路人延祐中常官绍兴儒学教授等谨案悟真篇为宋时张伯端所撰见马考乾道中翁葆光始析为三篇作注以申绎其义又附以悟真直指详说一篇元至顺间起宗重加订正复为疏以发明之葆光字渊明号无名子象川人
  徐仙翰藻集十四卷附赞灵集四卷
  不著编辑名氏
  等谨案是书所载皆唐末徐温二子知证知谔诗文称降神于闽所作盖附乩书也后附赞灵集皆颂神之文
  
  明太祖周颠仙传一卷
  颠仙建昌人事迹详明史方技传洪武二十六年太祖亲制此传命中书舎人詹希庾书之勒石庐山
  宁王权神隐志二卷
  权见史类
  冷谦修龄要指一卷
  谦字启敬嘉兴人洪武初官太常寺协律郎
  蒋一彪古文参同契集解三卷
  一彪自号复阳子馀姚人
  郭本中步履常同编鹤林集无卷数
  本中履常皆道士
  等谨案是编述其师周元真之灵异也元真字元初吴县人以雨肠祈祷颇有应验一时文士多以诗文投赠本中等因萃为是编
  范应虚紫阳道院集二卷
  应虚字志敏号栖云杭州紫阳庵道士庵在吴山西南瑞石山上名流多有题咏应虚因裒辑为此编
  霞外杂爼一卷
  题铁脚道人撰有敖英序称嘉靖丁酉泊舟空舲滩遇仙翁所授又有后䟦称铁脚道人姓杜氏名巽才魏人
  朱载㙔诸真元奥集成九卷
  载㙔明之宗室也
  张位周易参同契注解三卷 悟真篇注解三卷位见经类
  李堪玊洞藏书四卷
  堪号楚愚应城人尝为诸生
  李文烛黄白镜一卷续黄白镜一卷
  文烛字晦卿自号梦觉道人丹徒人
  朱约佶观化集一卷
  约佶号云仙又号弄丸山人靖江王守谦之裔居于广西
  赵枢生含元子十二卷
  枢生字彦材太仓人
  陈继儒香案牍一卷
  继儒见史类
  段元一化机彚参五卷
  元一字思真号涵虚子又号永明道人自署北郡人尝官知县
  彭在份读丹录无卷数
  在份号从野逸人莆田人
  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四卷
  云霁字明之号在虚子上元人明季道士
  广胎息经二十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书第二十一卷中引罗洪先陈献章语审为明代道流所作旧题宋人者妄也
  至㳺子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群仙珠玉集成四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道书类钞无卷数
  不著编辑者名氏
  二六功课一卷
  题石室道人撰不著名氏
  右神仙家
  宋史艺文志释家类二百二十二部九百四十九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列传中
  明史艺文志释家类一百一十五部六百四十五卷宋
  释赞宁宋高僧传三十卷
  赞宁徳清人杭州龙兴寺僧吴越王钱镠署为两浙僧统宋太宗尝召对于滋福殿诏修高僧传咸平中加右阶僧录至道二年卒谥曰圆明大师
  释普济五灯会元二十卷
  普济字大川灵隐寺僧
  等谨案是书取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驸马都尉李遵朂天圣广灯录释维白建中靖国续录及释道明聨灯会要释正受嘉泰普灯录撮其要旨彚为一书故曰五灯会元
  释晓莹罗湖野录四卷
  晓莹字仲温江西人能诗绍兴时僧
  释志磐佛祖统纪五十四卷
  志磐咸淳时人住四明东湖
  释元敬元复同撰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一卷
  元敬西湖僧元复东嘉僧
  元
  释觉㟁释氏稽古略四卷
  觉㟁字宝洲乌程人
  释念常佛祖通载二十二卷
  念常号梅屋华亭人延祐中居嘉兴大中祥符禅寺
  神僧传九卷
  不著撰人名氏
  
  陈实原大藏一览十卷
  实原宁德人
  管志道觉迷蠡测三卷剰言一卷附录一卷
  志道见经类
  夏树芳法喜志三卷
  树芳见史类
  周永年吴都法乘十二卷
  永年见史类
  释可真长松茹退二卷
  可真字逹观吴江人世称紫柏大师
  右释家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六
  经籍考
  子类书上
  等谨案旧唐书以前之志但有杂家而无类书其以类书别为一类者自唐书始晁公武谓齐梁间士大夫之俗喜徴事以为其学浅深之候类书之起当在此时今考分类编纂之书实始于梁公武之言良信谨依马考例续辑如左其有抄录他书别标名目以欺世者本书已载即不复为采入以避穴复云
  宋史艺文志类书类三百七部一万一千三百九十三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类书类八十三部二万七千一百八十六卷
  
  徐晋卿春秋经传类对赋一卷
  晋卿自序称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里贯无考等谨案左传文繁词缛学者往往纬以俪语见于宋艺文志者有崔昇等十馀家今并佚惟此赋尚存凡一百五十韵
  刘攽文选类林十八卷
  攽字贡父与兄敞同举庆历进士历官秘书少监出知蔡州后终于中书舍人
  等谨案是编取文选字句可供词赋之用者分门标目共五百四十九类疑南宋时业词科者所赝托也
  吕祖谦诗律武库前后集三十卷
  祖谦见经类
  等谨案是编分类标题大抵皆习见之事考祖谦年谱及宋史艺文志皆不载盖后人依托也
  周守忠姬侍类偶二卷
  守忠见杂家类
  等谨案是书有朝奉大夫郑域中序及守忠自序仿侍儿小名录而以四言隔句用韵凡八十有八聫大抵以太平广记为槀本漏略不全
  刘达可璧水群英待问八十二卷
  达可爵里无考
  等谨案是书前有淳祐乙巳建安陈子和序分十六门大约为太学诸生答䇿而设
  祝穆事文类聚前集六十卷后集五十卷续集二十八卷别集三十二卷
  穆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前集之首有淳祐丙午穆自序毎集各分总部而附以子目条分件系盖沿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之体而略变其例
  刘应李翰墨大全一百二十五卷
  应李字希泌建阳人咸淳进士主本邑簿
  等谨案是书仿祝穆事文类聚之例分二十五门
  潘自牧记纂渊海一百卷
  自牧字牧之金华人庆元进士知龙㳺县事
  王应麟玉海二百卷附辞学指南四卷 小学绀珠十卷
  应麟见经类
  等谨案玉海有婺郡文学李垣序称其多识广闻淹贯博洽其为书精密渊深区分胪列靡所不载凡三百四卷总以二十二门析之为二百六十一类绀珠分门隶事与诸类书略同惟以数为纲而以所统之目系于下则应麟之创例
  林𬳶源流至论前集十卷后集十卷 黄履翁源流至论别集十卷
  𬳶字徳颂宁徳人尝以易冠乡荐履翁字吉父爵里无考
  章如愚山堂考索二百十二卷
  如愚字俊卿婺州金华人庆元进士官国子博士知贵州忤韩侂胄罢归
  等谨案是书分四集前集六十六卷后集六十五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二十五卷共二百十二卷事必有据言必有徴盖仿杜氏通典之例
  赵崇绚鸡肋一卷
  崇绚字元素简王元份八世孙
  方鳯野服考一卷
  鳯一名景山字韶卿浦阳人宋末授容州文学国亡不仕与谢翺吴思齐友善
  等谨案是书摭取经史及说部所记野服之制凡十六条
  陈思小字录一卷补录六卷
  思见农家类
  等谨案思本理宗时书贾而此书卷首题为成忠郎缉熙殿国史实录院秘书省搜访不知何时所授其书乃仿陆龟蒙侍儿小名录而稍加推广
  杨伯嵓六帖补二十卷
  伯嵓见经类
  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偹要前集六十九卷后集八十一卷续集五十六卷别集九十四卷外集六十六卷维新字去咎建安人始末无考自署胶庠进士盖太学生也
  等谨案是书成子宝祐丁巳前集四十一门后集四十八门续集六门别集六门外集十六门共三百六十六卷一百一十七门
  陈景沂全芳偹祖五十八卷
  景沂号肥遁天台人
  等谨案是书前有宝祐元年韩境序言理宗时曽进于朝前集二十七卷所记皆花后集三十一卷果卉草木农桑蔬药凡七部毎一物分事实祖赋咏祖二类
  詹光大群书类句二十七卷
  光大里贯无考
  等谨案是书凡分一千五百馀门前有蔡公亮序
  萧元登古今诗材八卷
  元登里贯无考
  等谨案是书取唐宋人诗分类编辑间有评注皆剽窃诸家诗话殆又出诗律武库之下
  裴良甫十二先生诗宗集韵二十卷
  良甫字师圣里贯无考
  等谨案是书见赵希弁读书附志卷末称淦川宋季用校正十二先生者唐杜甫李白高适韩愈桞宗元孟郊宋欧阳修曾巩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也
  徐伯益训女蒙求一卷
  伯益里贯无考
  等谨案是书仿李瀚蒙求之例类集妇女事迹括以四言韵语
  朱景元经学队仗三卷
  景元里贯无考
  永嘉八面锋十三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书卷末有都穆䟦谓宋时尝有刻本称永嘉先生相传为陈傅良所撰云
  群书会元截江网三十卷
  等谨案是书首题太学増修中有淳祐端平年号盖理宗时程试策论之本也前有元至正七年东阳胡助序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遂误以为助撰凡分六十五门每门各附子目
  翰苑新书前集七十卷后集上二十六卷后集下六卷别集十二卷续集四十二卷
  等谨案是书明陈文烛序第称宋人不著名氏他本题谢枋得撰者盖坊贾所伪托也
  四六膏馥七卷
  旧题杨万里撰
  等谨案是书殊浅陋当是坊贾所托名
  八诗六帖二十九卷
  题王状元撰不著其名
  等谨案是书盖坊贾所为之赝本摘李杜韩桞欧王苏黄之诗而窃白居易之书名也
  诸史偶论十卷
  等谨案是书题桞州计宗道校宗道明弘治进士马平人称校则非其所著考所引史事至五代而止审为宋人所作
  万卷菁华前集八十卷后集八十卷续集三十四卷不著撰人名氏
  三场通用引易活法九卷
  不著撰人名字
  等谨案是书盖宋人取说易之词分类排比以备场屋之用者也词虽解易而体则全是类书
  
  阴时夫韵府群玉二十卷
  时夫名㓜遇以字行奉新人登宋宝祐九经科入元不仕
  严毅増修诗学集成押韵渊海二十卷
  毅字子仁建安人
  等谨案是书卷首有顺帝至元庚辰张复序体例与韵府群玉相近
  高耻传群书钩元十二卷
  耻传临邛人
  等谨案是书前有耻传自序后附删节通鉴一卷题曰建置沿革又附陈骙文则一卷
  祝明声律发蒙五卷
  明字文卿原书二卷见高儒百川书志后三卷潘瑛所续明刘节校补瑛不知何许人节见经类
  胡炳文纯正蒙求三卷
  炳文见经类
  富大用事文类聚新集三十六卷外集十五卷
  大用字时可里贯无考
  祝渊事文类聚遗集十五卷
  渊字宗礼里贯无考
  敏求机要十六卷
  等谨案是书题月梧刘实撰鳯梧刘茂实注而撰人则于刘字下实字上空一字疑是兄弟二人本以实字连名旧本糢糊传写者因于撰者之名空一字也审书中所云当是宋遗民之入元者
  古赋题十卷后集五卷
  题天历己巳古雍刘氏翠岩家塾识盖元仁宗时所刊
  排韵増广事类氏族大全十卷
  不著撰人名氏
  
  宁王权原始秘书十卷
  权见史类
  张九韶群书拾唾十二卷一本作群书备数
  九韶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仿王应麟小学绀珠之例以数记事分十二门前有李登序
  杨信民姓源珠玑六卷
  信民江阴人永乐中官日照县知县
  袁均哲群书纂类十二卷
  均哲字庶明建昌人正统中官桞州知州
  等谨案是编补张九韶群书拾唾之阙加以注释凡十三门
  包瑜韵府续编四十卷
  瑜字希贤莆田人景泰庚午举人官教谕
  陈士元名疑四卷 姓汇四卷 姓觽十卷
  士元见经类
  等谨案名疑博采史传及百家杂说凡古人名字同异无不毕载虽间有讹误然采摭繁富颇广见闻其姓汇姓觽两书徴引殊多疏舛
  何乔新策府群玉三卷
  乔新见经类
  范泓典籍便览八卷
  泓字本涵婺源人
  群书集事渊海四十七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明史艺文志据高儒百川书志以是书为弘治时人编而李东阳怀麓堂集载有此书后序称国初人所辑内官左少监贾性捐赀镂版是此书本出明初百川书志悮据贾性重刻之本耳书分十门五百七十二子目
  王圻三才图会一百六卷
  圻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辑诸书图谱为一编凡十四类
  朱文涉览属比四卷
  文睢州人
  等谨案是书末有自䟦称书成于正徳乙巳考正徳纪年并无乙巳疑有讹误其书每条以古人二事相似者合而论之事皆习见议论亦极肤浅
  刘定之文安策略十卷
  定之见经类
  等谨案是书乃所拟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屋对策之作周荣作定之年谱记此书成于宣徳九年甲寅时定之年二十六岁盖其揣摩程试时也
  杨慎谢华启秀八卷 哲匠金桴五卷 均藻四卷慎见经类
  等谨案谢华启秀哲匠金桴皆摘取古人新隽句一则裁为对偶一则分韵编录均藻乃韵府群玉之流考许慎说文无韵字小学家以均字代之引鹖冠子五均为证慎书名盖取诸此
  可知编八卷
  旧题杨慎撰
  等谨案是书独不见于升庵书目殆坊贾所依托也
  李黼王制考四卷
  黼无锡人
  等谨案是书采经史中有关制度者分类纂辑统为七十四篇前有自序
  邹泉经史格要二十八卷
  泉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以周礼六官为纲而分隶故实于下大抵不出文献通考大学衍义补诸书
  罗颀物原一卷
  颀字仪甫浙江山阴人
  等谨案颀以宋高承事物纪原不能黜妄崇真故更订此编分十八门共二百三十有九条
  吴昭明五车霏玉三十四卷
  昭明始末无考
  等谨案是编为汪道昆増订道昆字伯玉歙县人嘉靖进士官兵部左侍郎明史附见王世贞传中
  浦南金修辞指南二十卷
  南金吴县人嘉靖举人官国子监助教
  等谨案是编取尔雅左腴汉隽书叙指南四书彚为一编分二十部四十类
  施仁左粹类纂十二卷
  仁字宏济长洲人嘉靖举人
  黄省曽骚苑四卷
  省曽见史类
  等谨案是编摘楚辞字句以供剽窃之用乃刘攽文选双字之类省曽原书三卷后一卷为张所敬补所敬字长舆自署曰清河从郡望也
  张之象楚骚绮语六卷
  之象见史类
  㳺日章骈语雕龙四卷
  日章字学䌹莆田人嘉靖进士官至知府
  等谨案是编以骈偶之词类隶古事分十七门晋安林世勤为之注释
  诗学事类二十四卷 韵学事类十二卷 韵学渊海十二卷
  题李攀龙撰攀龙字于麟历城人嘉靖进士官河南按察使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等谨案三书皆厐杂弇陋必坊贾所伪托也
  唐顺之荆川稗编一百二十卷
  顺之见史类
  等谨案是编仿章如愚山堂考索之例荟萃群言区分类聚始之以六经终之以六官六经所不能尽则条次九流诸家之学术凡为类二十有七六官所不尽则赅之以史传凡为类二十有五云
  耿随朝名物类考四卷
  随朝字敬庵滑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
  等谨案是书诠释名物分十五门盖尔雅之支流
  异物彚苑五卷 彚苑详注三十六卷
  旧题王世贞撰世贞见史类
  等谨案两书皆剽剟诸书而成疑托名世贞者也
  古今类腴十八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书前有吴一鹏序云是玉麟洲作麟洲王世懋别号也见史类是书凡分十门一百二十一子目皆采掇成语以备举业之用殆坊贾伪托必非出世懋手也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
  经籍考
  子类书下
  
  吴梦材彊识略四十卷
  梦材字国贤崇阳人
  况叔祺考古辞宗二十卷
  叔祺字吉甫高安人嘉靖进士官贵州提学佥事
  刘凤杂爼十卷
  鳯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摘录古书字句凡分八类
  王可大国宪家猷五十六卷
  可大字元简南京锦衣卫人嘉靖进士官台州府知府
  凌迪知文选锦字二十一卷
  迪知见史类
  徐元太喻林一百二十卷
  元太字汝贤宣城人嘉靖进士官刑部尚书
  等谨案是书采摭古人设譬之词彚为一编凡分十门五百八十馀类历二十馀年而后成
  徐时行群书纂粹八卷
  时行即申时行见经类
  等谨案时行初寄养于徐从其姓此盖其未复姓时作
  王荔正音攟言四卷
  荔字子岩高阳人嘉靖举人官青州府推官
  等谨案是书乃村塾对偶之本分二十二部前有李国桢序
  潘之恒亘史钞无卷数
  之恒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明史艺文志作九十一卷顾起元序称有内纪外纪杂纪为卷九百九十有六今仅存内纪盖残缺不完之本也
  潘埙楮记室十五卷
  埙见史类
  郑若庸类隽三十卷
  若庸字虚舟昆山人少为诸生以任侠不羁见斥客赵康王厚煜邸中厚煜给以笔札令其仿初学记艺文类聚越二十年而成此书
  赵枢生含元斋别编十卷
  枢生见神仙家类
  顾充古隽考略六卷
  充见经类
  庄元臣三才考略十二卷
  元臣字宗原归安人隆庆进士
  等谨案是书分十二门盖备科举对䇿之用者
  张元抃翰林诸书选粹四卷
  元抃见史类
  郭子章黔类十八卷
  子章见经类
  等谨案是编其巡抚贵州时所辑故曰黔类实隶事之书非黔志也凡分三十六门
  祝彦祝氏事偶十五卷
  彦字元美山阴人万历举人
  等谨案是书采史传所载古人事迹相同者仿世说新语门目分条徴引
  陈与郊广修辞指南二十卷
  与郊见经类
  屠隆缥缃对类二十卷
  隆见杂家类
  何三畏何氏类镕三十五卷
  三畏见史类
  等谨案是编取类书典故以骈语聨络成文即宋吴淑事类赋之属但不为韵语耳
  徐常吉事词类竒三十卷 六经类聚四卷
  常吉字士彰武进人万历进士官浙江按察司佥事等谨案类竒为类二十有四吴人陆伯元为之注类聚凡十八门内有陶元良续増者元良字乃永亦武进人
  樊王家春秋内外传类选八卷
  王家潜江人万历进士
  闵文振异物彚苑十八卷
  文振字道充浮梁人
  姚光祚广蒙求三十七卷
  光祚字允昌吴县人万历举人官保定府同知等谨案宋王逢原有十七史𫎇求光祚以其未备从而广之分三十七类
  陶涵中男子双名记一卷
  涵中字雪凡嘉兴人万历举人官建昌府同知等谨案是书记古人双名如殷七七王保保凡二十一人然以余阙为余阙阙不知何所据也
  吴道南秘笈新书十三卷别集一卷
  道南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据道南自序谓本宋谢枋得之书道南为之増补
  黄一正事物绀珠四十一卷
  一正字定父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人
  等谨案是书明史艺文志作四十六卷今以书考之乃四十六目也
  冯琦经济类编一百卷
  琦字琢庵临朐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敏等谨案是编为琦手录之稿琦没后弟瑗与其门人周家栋吴光仪重为排纂
  余寅同姓名录十二卷周应賔补录一卷
  寅见史类应賔见经类
  顾起元说略三十卷
  起元见史类
  等谨案是编明史艺文志作六十卷而起元自序止三十卷与今本合盖明史偶误也明史收入小说家类以与曽慥类说陶宗仪说郛相近然详考体例其分门排比编次之法实与类书相同
  陈耀文天中记六十卷
  耀文是经类
  等谨案是编乃其类事之书以所居近天中山故曰天中记
  章潢图书编一百二十七卷
  潢见经类
  等谨案是编取左图右书之义凡诸书有图可考者无不彚辑而为之说明人图谱之学惟此与王圻三才图会为巨帙然圻书门目琐屑不及潢书之有体要
  陈禹谟骈志二十卷
  禹谟见经类
  彭大翼山堂肆考二百二十八卷补遗十二卷
  大翼字云举一字一鹤江南通州人以岁贡判梧州等谨案江南志称大翼自梧州乞归因事翻阅积四十年而书成名曰山堂肆考凡分宫商角徴羽五集
  刘鸿训玉海纂二十二卷
  鸿训字默成长山人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
  时物典彚二卷
  旧题李日华撰日华见史类
  等谨案是书杂剽类书故实饾饤成帙舛谬百出当是伪托之作
  杜泾对制谈经十五卷
  泾西安人始末无考
  等谨案是书因宋叶时礼经会元旧文百篇分类排纂立十五门以统之
  徐鉴诸书考录四卷 诸经纪数十四卷
  鉴字观父丰城人万历进士官监察御史提督应天学政
  许獬八经类集三卷
  獬字子逊同安人万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八经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孝经小学也
  林瀌藻轩闲录补续词丛类采八卷
  瀌字元盛福州人官至昌化县知县
  杨德周舆识随笔一卷
  德周见小说家类
  陈懋学事言要元三十二卷
  懋学字希颜福唐人万历举人官兵马司指挥
  吴之俊狮山掌录二十八卷
  之俊字彦章号芝房歙县人万历进士官武强县知县
  杨聨芳诸经纂注三十四卷
  聨芳字懋赏漳州人
  徐应秋骈字凭霄二十四卷
  应秋见杂家类
  等谨案是书皆采辑经史骈连之字诠义十卷释名十四卷自注引王嘉拾遗记苍梧有鸟名凭霄能吐五色气名书之义盖取诸此
  陈子壮经济言十二卷
  子壮字集生南海人万历进士官礼部侍郎明亡殉难
  杨淙事文玉屑二十四卷
  淙始末无考
  江旭竒朱翼无卷数
  旭竒字舜升歙县人万历中官安岳县丞
  等谨案是书凡分六部捃摭诸书是非一以朱子为㫁故名朱翼
  黄以陞史说萱苏一卷
  以陞字孝义龙溪人
  等谨案是书取史事之相类者随笔记载自序谓皋苏释劳萱草忘忧故以萱苏为名
  俞安期唐类函二百卷 诗隽类函一百五十卷 类苑琼英十卷
  安期字羡长吴江人
  等谨案唐类函取唐人类书删除重复彚为一函分四十三部诗隽类函取皇古迄唐代之诗彚为一编分三十六部类苑分别事类每条止撮举二字中缺天文一类殆未成之书也
  刘嗣昌刘氏类山十卷
  嗣昌字燕及桐城人万历中官兴化府知府
  等谨案是书为目七十所载之书止于唐代
  卓明卿卓氏藻林八卷
  明卿字澂甫钱塘人万历中官光禄寺署正
  等谨案是编采撷群书分门辑录谈迁枣林艺篑谓是吴兴王氏之本明卿窃取之
  钱应充史学璧珠十八卷
  应充字子美绍兴人万历中贡生
  徐袍事典考略六卷
  袍字仲章婺源人
  王思义故事选要十四卷
  思义见史类
  刘仲达刘氏鸿书一百八卷
  仲达字九逵宣城诸生
  等谨案是书分二十四类卷端题汤賔尹删定
  注宗姬儒函数类六十二卷
  宗姬字肇邰歙县人
  等谨案是书明史艺文志作儒数类函盖刊本误也
  穆希文蟫史十一卷
  希文见杂家类
  等谨案是书专记鸟兽故实故以蟫名
  王志庆古俪府十二卷
  志庆字与游昆山人天启举人
  等谨案是书采摭汉魏赋颂六朝唐宋人骈体分十八门大槩仿欧阳询艺文类聚之例
  董斯张广博物志五十卷
  斯张见史类
  等谨按晋张华博物志南宋李石尝续之仍华旧目斯张更从而广之全改华之体例凡分门二十有二子目六十有七
  李肇亨妇女双名记一卷
  肇亨字会泰嘉兴人太仆卿日华之子
  彭俨五侯鲭十二卷
  俨字若思江西人
  李绍文艺林累百八卷
  绍文见小说类
  罗万藻十三经类语十四卷
  万藻字文止江西人天启举人福王时官上杭县知县唐王僭号擢礼部主事未几卒
  陈懋仁庶物异名疏三十卷
  懋仁见史类
  胡文焕诗学彚选二卷
  文焕见经类
  陈继儒文竒豹斑十二卷
  继儒见史类
  李琪枝清异续录三卷
  琪枝字云卿嘉兴人太仆卿日华之孙肇亨之子等谨案是书虽续陶谷之清异录然榖书体近稗官此则事多古典名同实异未可同类而观云
  凌稚隆五车韵瑞一百六十卷
  稚隆见经类
  等谨案是编因阴时夫韵府群玉而稍变其例毎韵之下先刊小篆然后随韵隶事前有谢肇淛序
  张云鸾五经总类四十卷
  云鸾字羽臣号泰岩无锡人崇祯时尝以所辑经书讲义献之阙下
  等谨案是编取五经及周礼孝经分门排比共为七十二类
  程良孺茹古略集三十卷
  良孺见杂家类
  吕一经古今好议论十卷
  一经字子传号非庵吴县人崇祯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
  刘侗名物考十卷
  侗见史类
  颜茂猷六经纂要无卷数
  茂猷见杂家类
  博岩事物考八卷
  岩字野清义乌人崇祯进士官监察御史
  文徳翼佣吹录首集二十卷次集二十一卷
  徳翼见史类
  何伟然四六霞肆十六卷
  伟然见杂家类
  方夏广韵藻六卷
  夏字南明自号飬春子长洲人
  许之吉丽句集六卷
  之吉爵里无考
  等谨案是编采前人俪偶之句分门编次亦杨慎谢华启秀之类
  孙丕显文苑彚隽二十四卷
  丕显字启周闽人
  刘叶事类通考十卷
  叶字芝华饶州人
  卓有见䇿统纲目三十九卷
  有见莆田人
  徐炬古今事物原始三十卷
  炬见谱录类
  韩孔赞古史彚编四卷
  孔赞字羲一里贯无考
  冯廷章子史彚纂二十四卷
  廷章字子建常熟人
  等谨案是书分二十四类卷首列徴引书目千馀种唐宋诸志不著录者十之六七明诸家书目不著录者十之九
  类雅二十卷
  不著撰人名氏
  万年统纪十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对类二十卷
  不著撰人名氏
  大政管窥四卷
  不著撰人名氏
  汲古编四卷
  不著撰人名氏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八
  经籍考
  子杂艺术
  等谨案马端临通考沿史志之例立杂艺术一门而以陈振孙书录解题列书品书断之类于杂艺讥其于义无当然书与射固均为六艺中之一事振孙谓诸书所论书法之工拙正与射御同科其说亦不为无见今续辑宋以来论书之作与论画者并列其琴谱之属有仅为山人墨客识曲审音之事者亦入焉自馀次序则仍从马氏之例云
  宋史艺文志杂艺类一百十六部二百二十七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眀史艺文志杂艺类四十九部四百五十七卷
  
  朱长文墨池编六卷
  长文字伯原吴县人登乙科官至秘书正字事迹见宋史文苑传
  等谨案是编论书学源流分为八门皆引古人成书而类次之
  米芾海岳名言一卷
  芾字元章襄阳人寄居京口官至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
  宣和书谱二十卷 画谱二十卷
  不著撰人名氏
  韩拙山水纯全集一卷
  拙字纯全南阳人官忠训郎
  姜䕫续书谱一卷
  䕫见经类
  岳珂宝真斋法书赞二十八卷
  珂见经类
  等谨案珂是书以其家所藏墨迹自晋唐迄南宋各系以䟦而为之赞
  陈思书小史十卷
  思见农家类
  董史书录三卷
  史字良史宋末人
  
  李衎竹谱十卷
  衎字仲贤号息斋道人蓟邱人起家将仕郎皇庆中为吏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谥文简
  赵孟𫖯曰吾友仲贤为此君写真冥搜极讨盖欲得画竹之情状二百年来以画竹称者皆未必能精深如仲贤也
  汤垕画鉴一卷
  垕字君载东楚人
  垕自序略曰采真子妙于考古在京师时与鉴画博士柯君敬仲论画遂著此书用意精到悉有据依惜尚缺略乃为删补编次成帙名曰画鉴
  郑枃衍极二卷
  枃字子经罗源人泰定中官南安县教谕
  盛熙眀法书考八卷
  熙眀其先曲鲜人后居豫章
  夏文彦图绘宝鉴五卷续编一卷
  文彦字士良其先吴兴人居于松江嗜古精绘事为杨维桢所称
  苏霖书法钩元四卷
  霖字子启镇江人
  刘维志字学新书摘抄一卷
  维志逹州人
  画纪补遗二卷 元画纪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陶宗仪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续编一卷
  宗仪见经类
  朱存理珊瑚木难八卷 鐡网珊瑚十六卷
  存理见史类
  张绅法书通释二卷
  绅字士行登州人洪武十五年以荐举授鄠县教谕累官浙江左布政使
  黄瑜书学会编四卷
  瑜字廷美华亭人天顺中官肇庆府知府
  周瑛书纂五卷
  瑛字梁石莆田人成化进士累官四川右布政使学者称翠渠先生
  杨慎墨池琐录四卷
  慎见经类
  等谨案此书极推重赵孟𫖯谓其一洗颜柳之病直以晋人为师右军之后一人而已
  丰坊书诀一卷
  坊见经类
  詹景凤曰坊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自魏晋以及国朝靡不兼通规矩尽从手出
  孙矿书画䟦䟦三卷续三卷
  矿见经类
  等谨案王世贞先有书画䟦矿又䟦其所䟦故名书画䟦䟦
  唐志契绘事微言二卷
  志契字敷五又字元生江都人与弟志尹并能画而志契尤以山水擅名
  张丑清河书画舫十二卷 真迹日录一卷二集一卷三集一卷 清河书画表一卷 法书名画见闻表一卷 南阳法书表一卷 南阳名画表一卷
  丑原名谦徳字叔益后改今名字青父号米庵吴县人
  朱彛尊曰青父精于鉴古所撰清河书画舫等书时人比之黄伯思周公谨云
  陆深书辑三卷
  深见史类
  刘璋眀书画史三卷 元朝遗佚附录一卷
  璋字圭甫嘉定人书画史末一卷同邑童时补正时字尚中
  陆树声平泉题跋二卷
  树声见杂家类
  王世贞书苑十卷 画苑十卷 弇州山人墨迹䟦三卷 墨刻䟦四卷
  世贞见史类
  詹景凤书苑补益八卷 画苑补益四卷
  景凤见杂家类
  李开先中麓画品一卷
  开先字伯华号中麓章邱人嘉靖进士累官太常寺卿眀史文苑传附载陈束传中
  徐渭笔元要旨一卷
  渭见杂家类
  王穉登吴郡丹青志一卷
  穉登见小说类
  穉登自序略曰吴中绘事自曹顾僧繇以来郁乎云兴萧疏秀妙余展所藏名画自吴都以迄昭代累累满箧图石疑云写川欲浪爰作吴中丹青志以信将来
  汪显节绘林题识一卷
  显节始末无考
  张凤翼海内名家工画能事二卷
  凤翼见占筮类
  释莲儒画禅一卷 湖州竹派一卷
  莲儒自称白石山衲子始末无考其湖州竹派一编皆抄取旧书而又不注眀出处
  李日华竹懒画媵一卷续画媵一卷
  日华见史类
  项穆书法雅言一卷
  穆字徳纯号贞元秀水人元汴之子元汴鉴藏书画甲于一时穆承其家学于书法特工
  项圣谟墨君题语二卷
  圣谟字孔彰秀水人
  莫是龙画说一卷
  是龙字云卿以字行更字廷辑华亭人布政使如忠之子万历中以贡入国学眀史文苑传附见董其昌传中
  何三畏曰廷韩摹大痴画一十年乃出以示人其潜心如是故神情秀润墨采淋漓试杂之大痴真迹中恐亦未易识别
  朱象衡笔道通会一卷
  象衡字朗初秀水人
  张泰阶宝绘录二十卷
  泰阶字爰平上海人万历进士
  赵宧光寒山帚谈二卷拾遗一卷附录一卷
  宧光见经类
  潘之淙书法离钩十卷
  之淙字无声号逹斋钱塘人
  朱谋垔画史会要五卷
  谋垔字隐之号厌原山人乐安靖庄王之曽孙封奉国将军
  周之士㳺鹤堂墨薮二卷
  之士字士贵自号四眀居士斋兴人
  陈继儒书画史一卷
  继儒见史类
  郁逢庆书画题䟦记十二卷续题䟦记十二卷
  逢庆字叔遇别号水西道人嘉兴人
  黄凤池唐诗画谱五卷
  凤池徽州人
  沈与文画志一卷
  与文自称姑馀山人
  画谱六卷
  不著撰人名氏
  草书集韵五卷
  不著撰人名氏
  以上书画
  顾煜射书四卷
  煜字铭伯无锡人
  程道生射义新书二卷
  道生海宁人
  以上射
  
  严澂松弦馆琴谱二卷
  澂见谱录类
  黄献琴谱正传六卷
  献字仲贤广西平乐人孝宗时中官
  等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原书十卷今本为宋仕校正杨嘉森编祇六卷仕嘉森俱无锡人
  杨表正琴谱大全十卷
  表正字西峯延平人
  胡文焕文会堂琴谱六卷
  文焕见杂家类
  张廷玉理性元雅六卷
  廷玉字汝光延安人万历进士累官工部郎中等谨案是编为所作琴谱琴凡四式曲凡百篇又别谱鼓瑟之法合一十有二曲为一卷以附于后
  林有麟青莲舫琴雅四卷
  有麟见谱录类
  杨抡伯牙心法一卷 太古遗音无卷数
  抡号桐庵江宁人
  以上琴谱
  
  吾邱衍学古编一卷
  衍见史类
  明
  徐官古今印史一卷
  官字元懋吴县人
  顾从徳印薮六卷
  从徳字汝修上海人
  何通印史五卷
  通字不违松江人
  以上篆刻
  元
  丸经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双陆谱一卷
  题丫角道人撰
  
  林应龙适情录二十卷
  应龙字翔之永嘉人礼部儒士
  等谨案是书前八卷载日本僧虚中所传奕谱三百八十四图第九卷以下为外篇补遗图说则应龙所蒐录也
  王穉登奕史一卷
  穉登见小说类
  王思任奕律一卷
  思任字季重山阴人万历进士累官江西按察司佥事
  秋仙奕谱十二卷
  不著撰人名氏
  李孝元壶谱一卷
  孝元字松桥滑县人官都司经历
  郭元鸿壶史三卷
  元鸿泰和人
  以上杂技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九
  经籍考
  集
  等谨案马端临通考集类凡七门曰楚辞曰别集曰诗集曰歌词曰章奏曰总集曰文史考隋志始以楚辞为一门其名最古今特因之别集所赅本广诗词之类即可统归其中今续通考以自宋而后名目益繁篇帙弥富仍依通考之例于别集外分诗集一门其章奏已归史类著录无庸赘入歌词本皆词集今増入词话曲谱等书以次于集类之末至总集则仍其旧而文史改为诗文评谨从四库全书之例云
  楚辞 别集一
  宋史艺文志楚辞类八家十二部一百四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不立楚辞类
  宋
  杨万里天问天对觧一卷
  万里字廷秀吉水人绍兴进士官至宝谟阁学士致仕卒谥文节
  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四卷
  仁杰见经类
  等谨案仁杰自序谓梁刘杳有草木疏二卷其书已亡杳疏凡王逸所集者皆在焉仁杰独取二十五篇疏之其大旨谓离骚之文多本山海经故书中引用每以山海经为断
  
  汪瑗楚辞集觧八卷蒙引二卷考异一卷
  瑗字玉卿歙县人
  屠本畯离骚草木疏补四卷 楚骚协韵十卷附读骚大旨一卷
  本畯见子类
  等谨案是书以宋吴仁杰离骚草木疏多有未备特于香草类増入麻秬黍薇稻粢麦粱八种于嘉木类増入枫梧二种其馀于仁杰疏多所删汰
  黄文焕楚辞听直八卷合论一卷
  文焕见经类
  等谨案文焕坐黄道周党下狱因在狱中著此书盖借屈原以寓感其曰听直取原惜诵篇中皋陶听直语也
  沈云翔楚辞评林八卷
  云翔字千仞庆城人
  右楚辞
  宋史艺文志别集类一千八百二十四部二万三千六百四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别集类一千一百八十八部一万九千八百九十六卷
  
  等谨案马端临通考于宋人别集载至嘉定以前较宋史艺文志阙者尚多盖据当日所见录之而未博徴志乘也今际四库全书告成海内藏书尽登
  秘府又检永乐大典各韵中凡湮没之书可以搜辑者悉加编缀于宋人佚集纂出甚夥兹于通考已载其目者不复重登外馀悉为著录俾后知斯文不朽其遭逢
  盛世良非偶然云尔
  赵湘南阳集六卷
  湘字叔𤫊其先自京兆徙越遂为西安人淳化进士等谨案湘即赵抃之祖宋史抃传不著世系故湘始末亦不具苏轼为抃作碑称湘官庐江尉其后追赠司徒则以抃贵推恩者也
  蒋堂春卿遗稿一卷
  堂字希鲁宜兴人大中祥符进士历官左諌议大夫改给事中两守吴郡以礼部侍郎致仕
  等谨案胡宿作堂神道碑称堂以皇祐六年卒赠吏部侍郎又本传载堂有吴门集二十卷今祗一卷乃明天启中其裔孙𨱑掇拾散佚成之题曰春卿盖仍致仕之官云
  赵抃清献集十卷
  抃字阅道西安人景祐初进士及第历官龙图阁直学士参知政事出镇越中再移蜀郡以太子少保致仕谥清献
  等谨案抃是集诗文各五卷乃从宋嘉定中旧本重刊前有天台陈仁玉序
  胡宿文恭集五十卷补遗一卷
  宿字武平晋陵人天圣进士历官枢密副使以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傅谥文恭
  金君卿文集二卷
  君卿字正叔浮梁人庆历进士官度支郎中
  等谨案宋艺文志载君卿集十卷江西通志作十五卷考永乐大典载是集有富临原序一篇称临川江明仲求遗稿编成十五卷号金氏文集则宋志称十卷者误矣
  黄庭坚山谷刀笔二十卷
  庭坚字鲁直分宁人官至著作佐郎知鄂州事迹具宋史文苑传
  等谨案马考以表赋䇿论四六尺牍统入别集盖每类仅止数种故不复区分今从其例仍归别集类是编为庭坚所著尺牍马考所未著录爰为补载馀仿此
  吕陶净徳集三十八卷
  陶字元钧号净徳成都人皇祐进士历官给事中改集贤院学士
  祖无择龙学文集十六卷
  无择字择之上蔡人累官龙图阁学士坐事谪忠正军节度副使
  等谨案无择集十卷附司马光梅尧臣等赠答之作曰名臣贤士诗文二卷又附无择叔祖岊叔士衡等传记敕书及诗曰家集四卷乃其曽孙行编次
  朱长文乐圃馀稿十卷附录一卷
  长文见子类
  等谨案乐圃集凡一百卷南渡后毁于兵其从孙知汉阳军思重加编次以非全集名曰馀稿而以墓铭表传为附录云
  游酢廌山集四卷
  酢字定夫建阳人元丰进士历官监察御史终知濠州事事迹具宋史道学传
  华镇云溪居士集三十卷
  镇字安仁会稽人元丰进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
  慕容彦逢摛文堂集十五卷附录一卷
  彦逢字淑遇宜兴人元祐进士累官刑部尚书
  张元干芦川归来集八卷
  元干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又曰芦川老隐
  宗泽忠简公集八卷
  泽字汝霖义乌人元祐进士靖康初知磁州勤王兵起以泽为副元帅累迁延康殿学士兼开封尹留守东京赠观文殿学士谥忠简
  汪藻浮溪文粹十五卷
  藻字彦章徳兴人崇宁进士历官显谟阁学士左太中大夫封新安郡侯事迹具宋史文苑传
  等谨案马考称藻浮溪集六十卷盖据陈振孙书录觧题所载又赵希弁读书附志増猥稿外集一卷龙溪文集六十卷共一百二十一卷宋艺文志并著于录今本为明胡尧臣所刊凡十五卷
  李光庄简集十八卷
  光字泰发上虞人崇宁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因争和议安置琼州移昌化军卒追复资政殿学士谥庄简等谨案光集载于绍兴正论者四十卷宋艺文志作前后集三十卷焦竑经籍志作二十六卷错互不合钱溥秘阁书目叶盛菉竹堂书目俱载有庄简集八册是明初尚存其后散佚今据四库全书著录
  孙觌内简尺牍十卷
  觌字仲益晋陵人大观进士政和中词科以荐为侍御史屡谪贬终于提举鸿庆宫
  等谨案觌所著鸿庆居士集马考已著录是编为觌门人李祖尧辑并注与觌集中所载尺牍时有不同
  刘才卲檆溪居士集十二卷
  才邵字美中庐陵人号檆溪居士宣和间中宏词科绍兴中官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加显谟阁直学士
  李正民大隐集十卷
  正民字方叔掦州人政和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徽猷阁待制
  王洋东牟集十四卷
  洋字元渤山阳人宣和进士绍兴中官起居舍人知制诰直徽猷阁
  黄彦平三馀集四卷
  彦平字季岑豫章人宣和进士建炎初宫吏部郎中提点湖南刑狱
  等谨案三馀集世无传本宋艺文志作黄季岑玉馀集经籍志作黄次山三馀集厉鹗宋诗纪事则云黄次山字季岑辗转异同不可究诘惟丰城县志于宋黄得礼传内载其世系名字逐一条晰知此集为得礼次子彦平所撰
  陈康伯文恭公集十三卷
  康伯字长卿弋阳人宣和中上舍丙科官至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谥文恭
  罗从彦豫章文集十七卷
  从彦字仲素沙县人以荐授博罗县主簿淳祐间追谥文质事迹具宋史道学传
  陈东少阳集十卷
  东见史类
  苏籀双溪集十五卷
  籀见子类
  廖刚高峯文集十二卷
  刚字用中顺昌人绍兴中官御史中丞以提举明道宫致仕
  邓肃栟榈集十六卷
  肃字志宏南剑人以荐赐进士建炎初官左正言等谨案王明清挥麈后录载栟榈遗文三十卷今本仅诗一卷词一卷文十四卷
  李流谦澹斋集十八卷
  流谦字无变徳阳人以父荫补将仕郎历官通判潼川府事
  曹勋松隐文集四十卷
  勋字功显阳翟人宣和进士绍兴中以韦太后北还迎銮功累官昭信军节度使卒赠少保谥忠靖
  张九成横浦集二十卷
  九成字子韶号无垢居士其先开封人徙居钱塘绍兴二年进士第一仕至刑部侍郎以忤秦桧谪居南安军桧死起知温州丐祠归卒赠太师崇国公谥文忠
  汪应辰文定集二十四卷
  应辰字圣锡玊山人绍兴五年进士第一历官敷文阁学亡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
  等谨案马考载应辰玉山翰林词草五卷而宋艺文志载其集五十卷流传已罕明弘治中程敏政于内阁本摘抄其要编为十二卷又附遗事志传等文二卷今据四库全书著录较多十之四五
  陈长方唯室集四卷附录一卷
  长方见子类
  郑兴裔忠肃奏议遗集无卷数
  兴裔字允锡显肃皇后外家三世孙由成忠郎历官武泰军节度使赠太尉谥忠肃
  等谨案是编虽以奏议为名实则裒辑杂文共为一集以其出于南宋之后故陈振孙书录觧题及宋艺文志俱未载
  郑樵夹漈遗稿三卷
  樵见经类
  等谨案樵当时以博洽著不以文章名其集自陈振孙书录觧题以下皆不著录此本乃后人所编
  范浚香溪集二十二卷
  浚字茂名兰溪人绍兴中举贤良方正辞不赴
  曽协云庄集五卷
  协字同季南丰人绍兴中以世赏得官历仕临安通判权知永州事
  吴儆竹州集二十卷附棣华杂笔一卷
  儆字益恭休宁人绍兴进士历官广南西路安抚使主管台州崇道观谥文肃
  晁公溯嵩山居士集五十四卷
  公溯字子西钜野人公武之弟仕履无考
  李侗延平文集三卷附录二卷
  侗见子类
  冯时行缙云文集四卷
  时行字当可璧山人绍兴间官提点成都刑狱公事等谨案时行集宋艺文志作四十三卷原本久佚明嘉靖中李玺访得旧抄残本编为四卷
  史尧弼莲峯集十卷
  尧弼字唐英眉州人举进士未仕
  等谨案焦竑经籍志载莲峯集三十卷今据四库全书著录原序二篇一作于乾道丙戍自署曰省斋无可考一为任济全序作于嘉定癸酉
  罗愿鄂州小集六卷附录二卷
  愿见经类
  等谨案淳熙甲辰愿由知南剑州改鄂州卒于官州佐刘清之为刊其稿名鄂州小集止六卷史称十卷误今所传本明人重刻后附愿兄颂弟颀及侄似臣之文二卷
  周孚蠧斋铅刀编三十二卷
  孚字信道济南人寓家丹徒乾道进士官真州教授等谨案集首有京口陈珙序称遗文共三十卷盖珙序専指诗文而言末二卷为非诗辨妄以郑樵作诗辨妄决裂古训汨乱经义南渡诸儒多为所惑孚陈二十四事以攻之其书原自别本单行后人取以附入故通为三十二卷
  崔敦礼宫教集十二卷
  敦礼见子类
  倪朴石陵书一卷
  朴字文卿浦江人居石陵村因以为号尝应进士举以事徙筠州会赦得还
  等谨案谢翺辑朴杂著其本久佚此则明嘉靖间毛鳯韶所辑不曰集而曰书者以编中拟上高宗书为主举其重也
  卫博定庵类稿四卷
  博里贯无考
  等谨案宋中兴百官题名记载乾道四年正月卫博为枢密院编修官四月致仕知其终于是职
  李吕澹轩集八卷
  吕字滨老光泽人
  等谨案吕行事不见于史传惟周必大平园续稿有吕墓志称其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至七十七而卒焦竑经籍志载澹轩集十五卷今本诗三卷词一卷杂文四卷末附周必大墓志
  虞俦尊白堂集六卷
  俦字夀老宁国人隆兴进士累官兵部侍郎
  等谨案俦行事不见于宋史而志乘所载颇详盖屡著治行不徒以文学见长者据陈贵谊原序集本二十四卷今本诗四卷文二卷
  袁说友东塘集二十卷
  说友字起岩建安人隆兴进士累官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
  彭龟年止堂集二十卷
  龟年字子夀清江人乾道进士累官湖北安抚使以宝谟阁待制致仕谥忠肃
  曽丰縁督集二十卷
  丰字幼度乐安人乾道进士历官知徳庆府
  等谨案丰集真徳秀尝板行于世岁久不传元元统间丰五世孙徳安购其遗集虞集为之序明嘉靖间詹事讲尝选录十二卷刊行谨附识于此
  王子俊格齐四六一卷
  子俊字材臣吉水人安丙帅蜀尝辟为制置使属官等谨案子俊所著有史论师友绪言三松类稿诸书马考载三松集十八卷均佚不传此本原题曰格齐三松集当即类稿之一种
  王炎双溪集二十七卷
  炎字晦叔婺源人乾道进士官至军器少监
  等谨案炎与淳熙中观文殿大学士王炎姓名相同非一人也所著总题曰双溪类稿今存者惟诗文集焉
  舒璘文靖集二卷
  璘字元质一字元賔奉化人乾道进士官宜州通判淳祐中追谥文靖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赵汝谈南塘四六一卷
  汝谈字履常太宗八世孙居馀杭淳熙进士宫至权刑部尚书
  刘爚云庄集十二卷
  爚见经类
  等谨案是集为祁承璞澹生堂抄本前有嘉定间李埴序又附真徳秀碑文乃明天顺间其十世孙梗所编
  员兴宗九华集二十五卷附录一卷
  兴宗见史类
  赵善括应斋杂著六卷
  善括为太宗七世孙宋史宗室表载其名
  等谨案集中迓黄枢密知隆兴府启有一㕓为氓语则籍隶隆兴祭汉阳赵守文有仙源同盟雁塔俱第语则尝登进士也
  陈造江湖长翁集四十卷
  造字唐卿高邮人淳熙进士官淮南西路安抚使参议
  孙应时烛湖集二十卷附编二卷
  应时字季和号烛湖居士馀姚人淳熙进士知常熟县移判卲武军
  等谨案是书末附应时之父介及其兄应求应符诗并应时父子志传行状子祖开补官省札诸篇为上下二卷
  李廷忠橘山四六二十卷
  廷忠字居厚号橘山于潜人淳熙进士历官䕫州通判
  李洪芸庵类稿六卷
  洪正民子寓海盐曽以侍从官知温州
  杨冠卿客亭类稿十五卷
  冠卿字梦锡江陵人举进士尝出知广州
  陈淳北溪大全集五十卷外集一卷
  淳见子类
  卫泾后乐集二十卷
  泾字清叔华亭人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累官参知政事封秦国公谥文节
  杨万里千虑䇿二卷 锦绣论二卷
  万里见楚辞类
  陈傅良止斋论祖五卷
  傅良见史类
  高似孙骚略三卷
  似孙见史类
  等谨案是编皆所拟骚赋等篇
  曹彦约昌谷集二十二卷
  彦约见史类
  薛季宣浪语集三十五卷
  季宣见经类
  刘宰漫堂集三十六卷
  宰字平国金坛人绍熙进士屡荐不起以直显谟阁终于家谥文清
  度正性善堂集十五卷
  正见史类
  等谨案宋史本传载正性善堂集不著卷数赵希弁读书附志列其目凡十五卷今本卷数与附志合
  程珌洺水集三十卷
  珌字怀古休宁人绍熙进士累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历端明殿学士致仕
  等谨案陈振孙书录觧题载珌集六十卷今本为明末其裔孙至远所刻仅三十卷
  陈文蔚克齐集十七卷
  文蔚字才卿上饶人尝举进士端平二年诏补廸功郎
  等谨案文蔚所著尚书类编已佚其文集亦无传本故陈振孙书录觧题宋艺文志俱不载今本乃明初其郡人张时雨及其裔孙良鉴掇拾而成者
  廖行之省斋集十卷
  行之字天民延平人徙衡州淳熙进士授宁乡主簿
  黄干勉斋集十四卷
  干字直卿号勉斋闽县人宁宗朝补将仕郎历官安庆府以主管亳州明道宫致仕谥文肃事迹具宋史道学传
  等谨案是集卷目与宋艺文志相合盖犹原本也
  魏了翁鹤山集一百九卷
  了翁见经类
  等谨案了翁文章极富本各自为集后人为之合编其板淹废今本乃明嘉靖间高翀等刻于卭州凡百十卷缺拾遗一卷
  袁甫蒙斋集十八卷
  甫字广微鄞县人礼部侍郎燮之子嘉泰进士累官兵部尚书赠少傅谥正肃
  吴泳鹤林集四十卷
  泳字叔永潼川人嘉定进士累官权刑部尚书宝章阁学士知泉州
  许应龙东涧集十四卷
  应龙字恭甫闽县人嘉定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刘学箕方是间居士小稿二卷
  学箕字习之崇安人隐居不仕自号种春子家有堂曰方是间故又号方是间居士
  杜范清献集二十卷
  范字成已黄岩人嘉定进士累官右丞相谥清献等谨案史载范所著古律诗五卷杂文六卷奏稿十卷外制三卷进故事五卷经筵讲义三卷共三十二卷今本祗二十卷盖后人重辑非其旧矣
  戴栩浣川集十卷
  栩字文子永嘉人嘉定进士累官湖南安抚司参议
  陈元晋渔墅类稿八卷
  元晋字明父崇仁人嘉定进士累官邕管安抚使
  程公许沧洲尘缶编十四卷
  公许字季与一字希颕宜化人嘉定进士累官权刑部尚书宝章阁学士知隆兴府
  李刘四六标凖四十卷
  刘字公甫崇仁人嘉定进士历官宝章阁待制等谨案刘所著四六有类稿续类稿梅亭四六皆未见今本乃其门人罗逢吉所编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
  经籍考
  别集二
  
  陈耆卿筼窗集十卷
  耆卿字夀老临海人嘉定进士官至国子司业
  汪莘方壶存稿八卷
  莘字叔耕休宁人嘉定间以布衣上封事不用自号方壶居士
  方大琮铁庵集三十七卷 壶山四六一卷
  大琮字德润号壶山莆田人开禧省试第三人除右正言累官集英殿修撰知广州调知隆兴谥忠惠等谨案壶山四六原本不著撰人名氏考南宋号壶山者有四一为宋自逊一为徐师仁一为黄士毅一为方大琮四人之中惟大琮曾任闽漕见周密齐东野语是编首篇即除福建漕谢启与大琮仕履相符当为大琮所作
  吴潜履斋遗集四卷
  潜字毅夫宁国人嘉定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参知政事右丞相兼枢密使进左丞相封许国公
  游九言默斋遗稿二卷
  九言字诚之建阳人官荆鄂宣武军参谋端平中赠直龙图阁谥文靖
  王迈臞轩集十六卷 臞轩四六一卷
  迈字贯之仙游人嘉定进士累官知邵武军赠司农少卿
  徐鹿卿清正存稿六卷附录一卷
  鹿卿字德夫号泉谷丰城人嘉定进士累官礼部侍郎谥清正
  包恢敝帚稿略八卷
  恢字宏父建昌人嘉定进士历官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以资政殿学士致仕赠少保谥文肃
  詹初寒松阁集三卷
  初字以元休宁人始为县尉以荐入太学为学录等谨案是集始名流塘集宋艺文志及诸家书目俱不载其子阳跋称旧有二十一卷毁于火后于族人处乞得残本藏之明嘉靖戊午间其十六世孙景鳯等始行刊版改名曰寒松阁集
  刘克庄后村集六十卷
  克庄字潜夫莆田人以荫入仕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谥文定
  等谨案后村集坊本所刻诗十六卷诗话诗馀各一卷毛晋津逮秘书又刻其题跋二卷而他作并阙今本前有淳祐九年林希逸序较坊刻多文集三十卷诗话亦较多后集二卷续集四卷新集六卷又按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刘克庄后村居士诗文集五十卷又文集六十卷大全集一百九十六卷又诗集十五卷祇以大全集论所存仅三之一其遗佚多矣
  许棐梅屋集五卷 献丑集一卷
  棐见子类
  孙梦观雪窗集二卷附录一卷
  梦观字守叔号雪窗慈谿人宝庆进士官吏部侍郎以集英殿修撰知建宁府
  徐经孙矩山存稿五卷
  经孙字仲立丰城人宝庆进士历官翰林学士知制诰谥文惠
  李𭥦英文溪存稿二十卷
  昴英字俊明番禺人宝庆进士累官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谥忠简
  幸元龙松垣集十一卷
  元龙字震父高安人理宗时官朝奉郎郢州通判
  赵汝腾庸斋集六卷
  汝腾字茂实号庸斋太宗七世孙居福州宝庆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学士承旨
  赵孟坚彜斋文编四卷
  孟坚字子固号彜斋太祖十一世孙居嘉兴宝庆进士官提辖左帑
  方岳秋崖集四十卷
  岳字巨山号秋崖歙县人绍定进士历官知南康军又知袁州
  等谨案岳集世有二本一为秋崖新稿凡三十一卷乃从宋宝祐间刻本影钞一为秋崖小稿凡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八卷乃明嘉靖中其裔孙谦所刻又有别行本题曰秋崖小简较之本集多书札六首今本删其重复并成一集
  张侃拙轩集六卷
  侃字直夫其先大梁人后居吴兴知枢密院岩之子监奔牛镇酒税迁上虞丞
  唐士耻灵岩集十卷
  士耻金华人尧封孙历任江右丞倅问刑等官等谨案士耻爵里始末诸书不载今从其集中诗文考得其大略如此灵岩山在金华山有灵岩寺为梁刘孝标故宅见金华志集以灵岩为名则士耻当为金华人也
  徐元杰楳埜集十二卷
  元杰字仁伯上饶人绍定进士累官国子祭酒迁工部侍郎谥忠愍
  高斯得耻堂存稿八卷
  斯得字不妄蒲江人绍定进士累官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
  林希逸鬳斋续集三十卷
  希逸见经类
  等谨案宋艺文志载希逸鬳斋前集六十卷久佚不传惟存续集竹溪十一稿即此三十卷
  王应麟四明文献集五卷
  应麟见经类
  等谨案应麟所著深宁集一百卷宋史艺文志及焦竑经籍志俱不载盖散佚已久今本乃明鄞县郑真采辑陈朝辅增益之捃拾残賸非其全本
  欧阳守道巽斋文集二十七卷
  守道字公权初名巽字迂父吉州人淳祐进士累官崇政殿说书迁都官郎中终著作郎
  阳枋字溪集十一卷附录一卷
  枋初名昌朝字宗骥号字溪巴川人淳祐进士仕绍庆学官
  刘黻蒙川遗稿四卷
  黻字声伯号质翁乐清人淳祐中由学官擢御史累官吏部尚书国亡从二王入广卒谥忠肃
  等谨案黻所著有谏坡奏牍薇垣制稿经帷纳献诸书航海时挟以自随遂散落不存此为其弟应奎裒集诗文残稿
  方逢辰蛟峯文集八卷外集四卷
  逢辰字君锡淳安人淳祐十年进士第一官至吏部侍郎德祐初征为礼部尚书未赴宋亡终于家等谨案逢辰宋史无传惟元黄溍集中有所作逢辰墓表略见其始末是集乃其五世从孙渊所辑正集八卷前七卷逢辰诗文末一卷附其弟逢振作逢振字君玉景定进士官太府寺簿宋亡不仕外集四卷其七世孙中续辑凡逢辰历官诰敕及酬赠诗文皆在焉
  李曾伯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八卷续后稿十二卷曾伯字长儒覃怀人丞相邦彦之孙南渡后流寓嘉兴由著作郎累官观文殿学士
  等谨案曾伯杂稿编于淳祐壬子续稿编于宝祐甲寅续后稿不著年月皆有曾伯自序其子杓尝彚三稿刻之荆州咸淳间书肆又有小板刊行其序即杓所作至元嘉禾志称为可斋类稿殊非宋刻之旧
  马廷鸾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
  廷鸾字翔仲乐平人淳祐进士官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谨案廷鸾集为其子端临所编宋史不载卷数已不可考今据四库全书著录凡二十三卷又廷鸾尝彷大事记作读史旬编以十年为一旬起帝尧元载甲辰迄周显德七年庚申为三十八帙今全书虽佚而绪论尚散见于永乐大典中并裒为一卷附后
  卫宗武秋声集六卷
  宗武字淇父华亭人淳祐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入元不仕
  姚勉雪坡文集五十卷
  勉字述之高安人宝祐元年廷试第一除校书郎兼太子舍人
  等谨案勉宋史无传其集艺文志不载是本为其从子龙起所编讹缺特甚今以永乐大典所载各为校补其不载者则仍其旧云
  文天祥文山集二十一卷
  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庐陵人宝祐进士第一官至少保右丞相兼枢密使封信国公督兵潮州被执死柴市
  等谨案天祥生平有文山随笔数十大册常以自随遭难后尽失之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搜访遗集编为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刊之世称道体堂刻本明初其本散佚尹鳯岐重加编次为诗文十七卷江西副使陈价庐陵处士张祥先后为之刊行附指南录一卷后录二卷则天祥于德祐丙子奉使入元营间道浮海誓师闽粤羁留燕邸患难中手自编定者又纪年录一卷亦天祥在狱时所述后人复集众说以益之
  王柏鲁斋集二十卷
  柏见经类
  谢枋得叠山集五卷
  枋得见经类
  等谨案枋得所著诗文原本六十四卷岁久散佚明嘉靖中林光祖以黄溥所辑叠山集刊行仅分上下二卷今本为谭瑄重订釐为五卷
  陈著本堂集九十四卷
  著字子微号本堂鄞县人宝祐进士官临安通判
  舒岳祥阆风集十二卷
  岳祥字舜侯宁海人宝祐进士官奉化尉终承直郎
  刘辰翁须溪集十卷 须溪记钞八卷
  辰翁见史类
  危昭德巽斋四六一卷
  昭德字子恭宝祐进士官至权工部侍郎
  何梦桂潜斋文集十一卷附铁牛翁遗稿一卷
  梦桂字岩叟号潜斋淳安人咸淳进士累官大理寺卿
  等谨案是集明成化中梦桂八世孙淳访旧本刊行后其远孙之论等又重刻之末附铁牛翁稿铁牛翁名景福字介之梦桂族孙
  何希之鸡肋集一卷
  希之乐安人咸淳进士官零陵教授宋亡遁迹以终
  胡次焱梅岩文集十卷
  次焱字济鼎号梅岩𭒀源人咸淳进士官贵池尉宋亡教授乡里以终
  黄仲元四如集五卷
  仲元见经类
  等谨案宋濂有仲元集序称其门人詹清子类次六经四书讲义为六卷其子梓又分记序墓铭字训为五卷其曾孙至又裒其遗文为十卷请濂序之是仲元原集实合讲义杂文共二十一卷今讲义单行而诗文卷数不合盖散佚之馀重为掇辑者也
  林景熙霁山集五卷
  景熙一作景曦字德阳平阳人咸淳中官礼部架阁宋亡不仕
  熊禾勿轩集八卷
  禾初名鉌字去非号勿轩建阳人咸淳进士授宁武州司户参军宋亡不仕
  陈仁子牧莱脞语十二卷二稿八卷
  仁子字同甫号古迂茶陵人咸淳中漕试第一宋亡不仕
  谢翺晞发集十卷晞发遗集二卷遗集补一卷 天地间集一卷 西台恸哭记注一卷 冬青引注一卷翺字皋羽一字皋父长溪人试进士不第文天祥署为咨议参军天祥兵败避地浙东终老于杭
  等谨案方鳯作翺行状称翺遗稿凡诗六卷杂文五卷唐补传一卷南史赞一卷楚词芳草图谱一卷宋铙歌鼓吹曲骑吹曲各一卷睦州山水人物古迹记一卷浦阳先民传一卷东坡夜雨句图一卷世远久佚今本为平湖陆大业所刻云从旧刻录出末附天地间集一卷皆翺所录故臣遗老之诗考宋濂作翺传称天地间集五卷此非完帙
  郑震菊山清隽集一卷附郑思肖题画诗一卷锦钱集一卷杂文一卷
  震字叔起连江人淳祐间为和靖书院山长思肖震子字所南以太学生应博学宏词科宋亡隐居以终
  心史七卷
  旧本题郑思肖撰
  等谨案此书明季始出凡咸淳集一卷大义集一卷中兴集二卷皆各体诗久久书一卷杂文一卷略叙一卷皆记宋亡时杂事后附自序自䟦世称其书出自井中乃明末好异之徒伪作以欺世者
  家铉翁则堂集六卷
  铉翁见经类
  赵必𤩪覆瓿集六卷
  必𤩪字玉渊号秋晓太宗十世孙居东莞咸淳进士任南康丞文天祥辟摄惠州军事判官入元不仕
  牟𪩘牟氏陵阳集二十四卷
  𪩘字献之湖州人子才子举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入元不仕
  等谨案是集凡诗六卷杂文十八卷前有至顺二年程端学序牟氏本蜀井研人世居陵山之阳故以陵阳名而冠以牟氏别于韩驹诗名耳
  俞德邻佩韦斋文集十六卷
  德邻见子类
  邓牧伯牙琴一卷
  牧见史类
  等谨案是集为牧自编前后皆自作序䟦谓知音难遇故以伯牙琴为名又牧所著洞霄图志大涤洞天记皆作于元成宗大德间故史类著录列于元人之内谨识于此
  赵偕宝峰集二卷
  偕字子永慈谿人自以宗宗室入元不仕隐居大宝山东麓
  方鳯存雅堂遗稿五卷
  鳯见子类
  王炎午吾汶稿十卷
  炎午初名应梅字鼎翁安成人宋太学生文天祥辟置幕府
  金履祥仁山集四卷
  履祥见经类
  黄公绍在轩集一卷
  公绍字直翁昭武人咸淳进士入元不仕
  葛长庚琼琯集十二卷
  长庚见子类
  杨至质勿斋集二卷
  至质字休文号勿斋阁皂山道士
  释契嵩镡津集二十二卷
  契嵩姓李氏字仲灵镡津人居杭州灵隐寺皇祐间入京师两作万言书上之赐号明教大师寻还山而卒
  等谨案是编为明弘治间嘉兴僧如巹刊凡文十九卷诗二卷附他人所作序赞诗题疏一卷首有陈舜俞所撰行业记称契嵩所著凡百馀卷盖兼语录言之而诗文止此数也
  释居简北磵集十卷
  居简字敬叟潼川王氏子嘉熙中敕住净慈光孝寺
  释道璨柳塘外集四卷
  道璨字无文姓陶氏南昌人咸淳间尝主饶州荐福寺
  等谨案是集宋以来书目皆不著录今本乃释大雷访得旧本释元宏为之校正刊行
  
  王寂拙轩集六卷
  寂字元老玉田人天德进士历官中都路转运使谥文肃
  赵秉文滏水集二十卷
  秉文字周臣自号闲闲道人滏阳人大定进士历官礼部尚书
  等谨案元好问中州集称秉文著易丛说十卷中庸说一卷扬子发微一卷太玄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子补注一卷删集论语孟子说各十卷资暇录十五卷今皆未见史称所著诗文三十卷此本乃二十卷与史异然刘祁归潜志云秉文为佛老二家所作另为一编号闲闲外集凡十卷则史传合而计之故云三十卷也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四十五卷
  若虚字从之号慵夫稿城人承安经义进士累官至翰林直学士金亡不仕事迹具金史文艺传
  等谨案史称若虚有慵夫集滹南遗老集今慵夫集已佚惟此集尚存
  李俊民庄靖集十卷
  俊民字用章泽州人承安经义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后隐于嵩山自称鹤鸣道人元世祖召见乞还山卒赐谥庄靖先生
  元好问遗山集四十卷附录一卷
  好问见子类
  元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十四卷
  楚材字晋卿辽东丹王八世孙从太祖平定四方太宗时官至中书令追封广宁王谥文正
  郝经陵川集三十九卷附录一卷
  经见史类
  张养浩归田类稿二十四卷
  养浩见史类
  等谨案养浩尝自序其集为四十卷名曰归田类稿焦竑经籍志作文忠集十八卷吴师道序称云庄集四十卷皆已佚散今本乃掇拾而成者
  王义山稼村类稿三十卷
  义山字元高丰城人宋景定进士知新喻县历永州户曹入元官提举江西学事
  方回桐江续集三十七卷
  回见子类
  等谨案回所著有虚谷集今未见是编皆元时罢官后作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本仅存十之七矣
  戴表元剡源集三十卷
  表元字帅初一字曾伯奉化人宋咸淳进士乙科入元以荐除信州教授事迹具元史儒学传
  张伯淳养蒙集十卷
  伯淳字师道崇德人宋末举童子科元至元间以荐除杭州路教授累官翰林侍讲学士
  陆文圭墙东类稿二十卷
  文圭字子方江阴人宋咸淳初中乡选入元再中乡举以老疾终于家事迹具元史儒学传
  赵文青山集八卷
  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人宋咸淳乡贡入元为东湖书院山长选授南雄儒学
  刘诜桂隐文集四卷诗集四卷
  诜字桂翁庐陵人延祐复科举后十年不第江南行御史台屡以教官馆职遗佚荐皆不报年八十三卒王荣禄为之请于朝谥曰文敏事迹具元史儒学传
  刘埙水云村稿十五卷
  埙见子类
  等谨案埙文集有二本一曰水云村氓稿乃洪武间其孙瑛手编一即此本乃其裔孙凝收拾遗佚较为赅备惟原目二十卷今本所存止十五卷自十六卷以下有目无书
  邓文原巴西文集一卷
  文原字善之一字匪石绵州人宋末应试中魁选入元为杭州路儒学正官至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致仕谥文肃
  等谨案文原所著有内制集素履斋稿皆未见今本仅录其杂文七十馀首盖出于后人摘选者
  王奕玉斗山人集三卷
  奕字敬伯玉山人宋儒生入元补玉山教谕
  胡祗遹紫山大全集二十六卷
  祗遹字绍闻磁州人中统初以荐授员外郎累官浙西道提刑按察使追赠礼部尚书谥文靖
  任士林松乡文集十卷
  士林字叔实号松乡奉化人以荐授安定书院山长
  赵孟𫖯松雪斋集十卷外集一卷
  孟𫖯字子昻宋宗室居湖州宋亡以荐授兵部郎中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追封魏国公谥文敏
  吴澄文正集一百卷
  澄见经类
  白珽湛渊集一卷
  珽见子类
  杨宏道小亨集六卷
  宏道字叔能淄川人生于金末尝仕宋为襄阳府学教谕入元不仕
  杨奂还山遗稿二卷附录一卷
  奂字焕然又名知章奉天人以荐授河南路征收税课长官兼廉访使
  等谨案奂集中自记所著各种共二百馀卷称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称还山集一百二十卷均不相符旧本久佚今本为明嘉靖间所刊以掇拾残賸名曰遗稿
  许衡鲁斋遗书八卷
  衡见经类
  刘因静修集三十卷
  因见经类
  魏初青崖集五卷
  初字太初号青崖顺圣人以征辟授国史院编修累官至南台御史中丞
  刘将孙养吾斋集三十二卷
  将孙字尚友庐陵人辰翁子授延平教官临汀书院山长
  许谦白云集四卷
  谦字益之号白云𭒀源人事迹具元史儒学传
  程端礼畏斋集六卷
  端礼见子类
  安熙默庵集五卷
  熙字敬仲稿城人
  胡炳文云峯集十卷
  炳文见经类
  王恽秋涧集一百卷
  惮见史类
  程钜夫雪楼集三十卷
  钜夫名文海以字行建昌人元世祖试以笔札授应奉翰林文字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追封楚国公谥文宪
  等谨案钜夫所著玉堂类稿奏议存稿及诗文杂著本各自为部其子大本合辑为四十五卷今本并作三十卷乃至正癸卯其曾孙溍所编
  徐明善芳谷集二卷
  明善字志友号芳谷德兴人历官江西儒学提举
  陈孚观光稿一卷交州稿一卷玉堂稿一卷附录一卷孚字刚中临海人历官台州路总管府治中
  王旭兰轩集十六卷
  旭字景初东平人
  袁桷清容居士集五十卷
  桷见史类
  刘岳申中斋集十五卷
  岳申字高仲吉水人以荐授泰和州判
  张之翰西岩集二十卷
  之翰字周卿邯郸人官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
  洪希文续轩渠集十卷附录一卷
  希文字汝质号去华莆田人官训导
  等谨案希文之父岩虎诗名轩渠集故希文集以续名岩虎字德章号吾圃宋末尝为教谕轩渠集断烂不存故摭遗诗附于卷末
  陈栎定字集十六卷别集一卷
  栎见经类
  刘敏中中庵集二十卷
  敏中见史类
  王结文中集六卷
  结字仪伯定兴人以荐充宿卫累官至中书左丞谥文忠
  刘鹗惟实集四卷外集一卷
  鹗字楚奇永丰人以荐授扬州学录累官江州总管江西行省参政守韶州赣冦围城被执不屈死
  萧𣂏勤斋集八卷
  𣂏字维斗奉元人历官集贤学士谥贞敏事迹具元史儒学传
  马祖常石田集十五卷
  祖常字伯庸世为农古部人居靖州天山入元家于汴延祐进士累官御史中丞转枢密副使谥文贞
  同恕榘庵集十五卷
  恕字宽甫太原人徙奉元举乡魁历官集贤侍读学士赠翰林直学士封京兆郡侯谥文贞事迹具元史儒学传
  虞集道园学古录五十卷 道园遗稿十六卷
  集见史类
  揭傒斯文安集十四卷
  傒斯字曼硕富川人延祐初以荐授国史院编修累官翰林侍讲学士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
  周闻孙鳌溪文集二卷
  闻孙字以立庐陵人举进士乙科为鳌溪书院山长改袁州教授
  等谨案闻孙所著凡二十卷日久散失明正统间其曾孙翰林侍读叙搜辑诗文为是编
  王沂伊滨集二十四卷
  沂字思鲁先世云中人徙于真定延祐进士累官礼部尚书
  吴莱渊颖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莱字立夫浦阳人延祐乡贡以荐署饶州路长芗书院山长门人金华宋濂等私谥为渊颕先生
  黄溍文献集十卷
  溍见子类
  等谨案宋濂序称溍日损斋稿二十五卷又有危素所编本二十三卷皆未见今本止十卷嘉靖间张俭删定卷首又题张维枢重选王廷曾补订是二人窜易又非俭本之旧
  欧阳玄圭斋集十五卷附录一卷
  玄见史类
  等谨案宋濂序称原集一百馀卷皆毁于兵惟存辛卯至丁酉七年之作二十四卷其孙祐持编录之今本诗文十五卷附录一卷题宗孙铭镛编集又非祐持之旧
  柳贯待制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贯字道传浦江人以荐为江山教谕累官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
  等谨案宋濂作贯行状载有西雝稿容台稿锺陵稿静俭斋稿西游稿蜀山稿至正十年余阙得稿于贯子𠧧属濂及戴良编次勒为二十卷阙及危素苏天爵各为之序濂为之后记天爵序又称有别集二十卷今未之见
  蒲道源闲居丛稿二十六卷
  道源字得之号顺斋兴元人皇庆中以遗逸征官国子博士
  许有壬至正集八十一卷 圭塘小稿十三卷别集二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
  有壬字可用汤阴人延祐进士历官集贤大学士中书左丞兼太子谕德谥文忠
  等谨案史称有壬所著至正集本一百卷有壬没即沦佚无传今本明弘治间出于杨士奇家尚缺十九卷圭塘小稿乃有壬自辑皆于至正集中选录者其弟有孚复编别集续集附录刊行
  吴师道礼部集二十卷
  师道见史类
  程端学积斋集五卷
  端学见经类
  朱德润存复斋集十卷
  德润字泽民睢阳人延祐末以荐授翰林应奉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寻授镇东行省儒学提举
  宋褧燕石集十五卷
  褧字显夫大都人泰定进士历官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谥文清
  陈旅安雅堂集十三卷
  旅字象仲莆田人以荐为闽海儒学累官应奉翰林文字迁国子监丞事迹具元史儒学传
  傅若金诗文集二十卷
  若金初字汝砺改字与砺新喻人以异材荐佐使安南除广州教授
  等谨案若金所著诗集至正间锓板名曰清江集明洪武中又刻其文集十一卷附录一卷此则其合编也
  朱晞颜瓢泉吟稿五卷
  晞颜字景渊长兴人以习国书为平阳州蒙古掾历仕长林丞司煮盐赋又为江西瑞州监税
  等谨案元有两朱晞颜其一吴人字名世一即著此稿者
  唐元筠轩集十三卷
  元字长儒歙县人泰定中以文学授平江路学录历仕徽州教授
  等谨案朱文选所作元行状载有敬堂杂著思乐杂著吴门杂著汾阳杂著金陵杂著老学丛稿几七千篇分为五十卷乃其子桂芳辑今本为程敏政编入唐氏三先生集者仅诗八卷文五卷
  李存俟庵集三十卷
  存字明远更字仲公安仁人传陆九渊之学
  苏天爵滋溪文稿三十卷
  天爵见史类
  等谨案天爵所著诗稿七卷文稿三十卷今所存者文稿其诗稿自顾嗣立元诗选外未见传本
  余阙青阳集四卷
  阙字廷心一字天心色目人世居武威徙合肥元统进士累官淮南行省左丞分守安庆陈友谅陷城自刭死赠行省平章谥忠宣
  李祁云阳集十卷
  祁字一初号希蘧茶陵人元统进士官江浙儒学副提举入明不仕
  李士瞻经济文集六卷
  士瞻字彦闻先世新野人徙居荆门至正进士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封楚国公
  胡助纯白斋类稿二十卷附录二卷
  助字履信一字古愚东阳人举茂才为建康路学录以荐充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授承信郎太常博士
  卢琦圭峯集二卷
  琦字希韩号立斋惠安人至正进士历官漕司提举除平阳州事迹具元史良吏传
  等谨案徐𤊹称圭峯集岁久弗传今本为元陈诚中所编明万历间邑人朱一龙序而刻之然多窜入他作
  李孝光五峯集六卷
  孝光字季和乐清人至正间诏征隐士授秘书监著作郎迁秘书监丞
  邵亨贞野处集四卷
  亨贞字复孺淳安人至正间为松江训导占籍华亭
  贡师泰玩斋集十卷拾遗一卷
  师泰字泰甫宣城人中江浙乡试以荐充应奉翰林文字累官户部尚书命督海运召为秘书卿
  等谨案师泰所著有友迂斋集玩斋集东轩集闽南集其门人谢肃刘钦类为一编总名曰玩斋集今未之见此本为明天顺间宁国守沈性重辑凡十卷又补遗年谱一卷附之
  刘仁本羽庭集六卷
  仁本字徳元天台人以进士乙科历官温州路总管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
  郑元祐侨吴集十二卷
  元祐见子类
  郑玉师山文集八卷遗文五卷附录一卷
  玉见经类
  吴海闻过斋集八卷
  海字朝宗闽县人元亡不仕
  舒𬱖贞素斋集八卷附录一卷 北庄遗稿一卷𬱖字道源绩溪人官贵池教谕调台州路儒学正
  李继本一山文集九卷
  继本名延兴以字行东安人占籍北平至正进士授太常奉礼兼翰林检讨
  谢应芳龟巢集十七卷
  应芳见史类
  甘复山𥦗馀稿一卷
  复字克敬馀干人元亡遁迹以终
  吴皋吾吾类稿三卷
  皋字舜举临川人宋丞相潜诸孙官临江路儒学教授元亡遁迹以终
  戴良九灵山房集三十卷九灵山房遗稿五卷
  良字叔能浦江人自号九灵山人至正中官江北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入明徴召至京辞不受职卒于京
  鲁贞桐山老农文集四卷
  贞字起元号桐山老农开化人
  杨翮佩玉斋类稿十卷
  翮字文举上元人初为江浙行省掾历江浙儒学提举迁太常博士
  吴会书山遗集二十卷
  会字庆伯金谿人至正中举乡荐第一入明不仕
  倪瓒清閟阁集十二卷
  瓒字元镇号云林无锡人隐居不仕
  等谨案瓒画居逸品诗文不屑屑苦吟明天顺间宜兴蹇朝阳曾为刊集万历中其八世孙瑾等复为彚刊凡十五卷岁久漫漶惟毛晋所刊本行世上海曹培廉重为编定校刊多所增补
  王礼麟原文集二十四卷
  礼字子尚更字子让庐陵人元末为广南元帅府照磨入明不仕
  汪克宽环谷集八卷
  克宽见经类
  沈梦麟花溪集三卷
  梦麟字昭原吴兴人举乡荐授婺源州学正迁武康令明初以贒良徴辞不起应聘入浙闽校文者三会试同考者再终不仕
  胡行简樗隐集六卷
  行简字居敬新喻人至正进士授国子监助教历翰林院修撰除江南道御史迁江西廉访司经历入明不仕
  沈贞茶山老人遗集二卷
  贞字元吉自号茶山老人长兴人入明不仕
  赵访东山存稿七卷附录一卷
  汸见经类
  等谨案汸集为其门人汪䕃范凖编辑汪仲鲁为之序不详卷数明嘉靖间鲍志定序称先世与汸为莫逆交故诸所撰述留其家最多其父总彚成集绣梓云云则此本乃志定之父所编非䕃凖之旧也
  杨维桢东维子集三十卷附录一卷 丽则遗音四卷维桢见经类
  陈基夷白斋稿三十五卷外集一卷
  基字敬初临海人至正中以荐授经筵检讨明初召修元史
  宋禧庸庵集十四卷
  禧初名元禧后改名禧字旡逸号庸庵馀姚人中乡试补繁昌教谕明洪武初召修元史不受职而还
  程从龙梅轩集四卷
  从龙字登云号汉章嘉鱼人隐居教授入明不仕
  吕不用得月稿四卷
  不用字则耕上虞人明洪武初举教谕以疾辞
  王祯农务集三卷
  祯见子类
  等谨案此集凡赋五首诗一百九十四首赞铭七首皆祯农书所已载盖后人从农书中抄出诡立此名也
  梁寅石门集七卷
  寅见经类
  赵天麟太平金镜策八卷
  天麟自称东平布衣始末无考
  欧阳起鸣论范二卷
  起鸣里贯无考
  等谨案是编皆取经史诸子语为题各系以论而史事为多
  释圆至牧潜集七卷
  圆至字牧潜号天隐高安人
  等谨案僧明河书后云初得抄本于武林前有方回序后有洪乔祖跋又有姚广孝序后得刻本多诗数首因校付毛晋刊之此即毛晋刊本也仅有乔祖跋及明河文无方姚二序殆失之矣
  释大䜣蒲室集十五卷
  大䜣字笑隐南昌陈氏子居杭之鳯山迁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
  等谨案是集前有虞集序考文宗入继大统改建康潜邸为集庆寺特起大䜣居之授大中大夫颇谙朝廷故典若所著王可毅尚书历任记证以文宗本纪皆相符合又杭州路金刚显教院记金陵天禧讲寺佛光大师徳公塔铭并题曰代赵魏公作则孟𫖯亦尝假手于大䜣知非俗僧矣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一
  经籍考
  集别集三
  
  太祖文集二十卷
  等谨案焦竑经籍志载太祖文集二十卷又三十卷今所存者与竑所列前一本合其三十卷者未见传本
  宣宗诗文一卷
  等谨案艺文志载宣宗文集四十四卷今本仅存记一首赋一首诗歌词曲三十九首编为一卷
  宋濓学士全集三十六卷未刻集无卷数
  濓见经类
  等谨案濓集三十六卷重刻于嘉靖中其未刻集共文三十八篇乃
  国朝顺治乙未濓裔孙实颕得文徴明家所藏旧稿择其全集未载者编为此集
  刘基诚意伯文集二十卷
  基见史类
  陶安学士集二十卷
  安字主静当涂人元至正中中浙江乡试入明官江西行省参知政事
  宋讷西隐集十卷
  讷字仲敏滑县人元至正进士入明为国子助教累官大学士迁国子监祭酒追谥文恪
  朱升枫林集十卷
  升见经类
  王袆忠文集二十四卷
  袆见史类
  张以宁翠屏集四卷
  以宁见经类
  危素说学斋稿四卷云林集二卷
  素见史类
  等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素文集五十卷明代已佚此本乃嘉靖中归有光从吴氏传抄其文不分卷帙于纸尾记所作年岁皆在元时有光跋称共一百三十六篇今缺三篇又王懋竑白田杂著有是集跋称赋三赞二铭二颂三记五十有一序七十有六共一百三十八首以有光跋为传写之误然据懋竑所列实止一百三十七首数亦不符也
  唐桂芳白云集七卷
  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歙县人元至正中任南雄路学正入明摄紫阳书院山长
  刘崧槎翁文集八卷诗集八卷
  崧字子高泰和人洪武中以荐累官至吏部尚书
  林弼登州集二十三卷
  弼字元凯龙谿人元至正进士入明官登州府知府
  王钝野庄集六卷
  钝字士鲁太康人元至正进士入明累官户部尚书后以布政使致仕
  刘驷爱礼集十卷
  驷字宗道龙谿人洪武初以秀才入试第一授都御史寻坐事徙滇卒门人私谥爱礼先生
  刘三吾坦斋文集二卷
  三吾字如孙号坦翁茶陵人洪武中官翰林学士
  朱善一斋集十六卷
  善见经类
  朱同覆瓿集七卷附录一卷
  同字大同休宁人翰林学士升之子洪武中以人材举为东宫官寻进礼部侍郎
  朱右白云稿五卷
  右字伯贤临海人洪武初召修元史除翰林院编修迁晋府右长史明史文苑传附见赵埙传中
  等谨案史称白云稿本十卷今世所传仅存五卷杂文之后有琴操而无诗
  张适甘白集六卷
  适字子宣苏州人明初以儒士徴授工部郎中旋放归
  黎贞秫坡稿七卷附录一卷
  贞字彦晦号秫坡新会人洪武中举邑训导不就坐事戌辽东寻放归明史文苑传附见孙蕡传中
  谢肃密庵集八卷
  肃字原功上虞人洪武中官福建按察司佥事
  贝琼清江诗集十卷文集三十一卷
  琼字迋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徳人元末领郷荐明初徴修元史除国子监助教
  等谨案徐象梅两浙名贤录载琼集二十卷万历中刻本止三卷今本凡诗集十卷文集分海昌集一卷云间集七卷两峯集三卷金陵集十卷中都稿九卷归田稿一卷桐乡金坛所刊
  苏伯衡平仲集十六卷
  伯衡见子类
  胡翰仲子集十卷
  翰字仲子金华人洪武初以荐为衢州府教授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徐一䕫始丰稿十四卷
  一䕫见史类
  王彛常宗集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
  彛字常宗其先蜀人后迁嘉定本姓陈氏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寻迁入翰林明史文苑传附见赵埙传中
  张孟兼白石山房逸稿二卷
  孟兼名丁以字行浦江人洪武初徴为国子监学录与修元史累迁山东按察司副使明史文苑传附见赵埙传中
  孙作沧螺集六卷
  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阴人洪武初召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寻迁国子监司业明史文苑传附见陶宗仪传中
  钱宰临安集六卷
  宰字子予号伯均会稽人元至正中中甲科明初徴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
  童冀尚䌹斋集五卷
  冀字中州金华人洪武初徴入书馆授湖州府教授
  赵㧑谦考古文集二卷
  㧑谦见经类
  刘炳彦昺集九卷
  炳字彦昺以字行鄱阳人洪武初献书言事授中书典签后除东阿县知县明史文苑传附见王冕传中
  高启大全集十八卷 凫藻集五卷
  启字季廸长洲人元末避乱居松江之青邱自号青邱子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至戸部侍郎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等谨案明史载启所著有吹台集江馆集鳯台集娄江吟稿姑苏杂咏凡二千馀首自选定为缶鸣集十二卷凡九百馀首永乐元年其侄立镂板行之景㤗初徐庸掇拾遗佚合为一编题曰大全集刘昌为之序凫藻集乃古文正统九年监察御史郑士昻命教授张素校刊之启天才高逸实出明一代诗人之上而古文则不甚著名然去宋未远犹有前軰轨度
  王行半轩集十四卷
  行字止仲长洲人洪武初有司延为学校师后坐蓝玉党伏诛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孙蕡西庵集九卷
  蕡字仲衍广东顺徳人洪武进士历任虹县平原主簿召入为翰林典籍坐蓝玉党伏诛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乌斯道春草斋集十卷附录一卷
  斯道字继善慈谿人洪武初官石龙县知县调永新坐事谪戌定远寻放还明史文苑传附见赵埙传中
  殷奎强斋集十卷
  奎字孝章号强斋昆山人洪武初以荐除咸阳教谕
  陈谟海桑集十卷
  谟字一德泰和人洪武初屡聘为江浙考官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王冕竹斋集三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
  冕字仲章诸暨人明太祖下婺州得之授谘议参军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吴伯宗荣进集四卷
  伯宗名佑以字行金谿人洪武辛未进士第一官至大学士后降检讨终
  龚敩鹅湖集六卷
  敩铅山人洪武中徴入为四辅官迁国子监司业等谨案明史不为敩立传惟太祖本纪载洪武十三年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杜佑龚敩赵民望吴源为春夏官又宋讷传称讷为祭酒与讷定学规者司业王嘉会龚敩云
  郑本忠安分斋集十卷
  本忠自号安分先生鄞县人洪武中以荐授昌国训导寻升秦府教授
  朱吉三畏斋集四卷
  吉字季宁吴县人洪武初官中书舍人
  陈诚竹山文集四卷
  诚见史类
  郑真荥阳外史集七十卷
  真字千之鄞县人洪武中乡试第一授临淮县教谕陞广信府教授
  王绅继志斋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绅字仲缙义乌人待制袆之仲子建文时官国子博士
  练子宁中丞集二卷
  子宁名安以字行号松月居士新淦人洪武进士建文时官左副都御史殉节死
  方孝孺逊志斋集二十四卷
  孝孺见子类
  等谨案原本凡三十卷拾遗十卷乃黄孔昭谢铎所编此本并为二十四卷则正徳中顾璘守台州时所重刊也史称孝孺殉节后文禁甚严其门人王稔藏其遗稿宣徳后始稍传播故其中阙文脱简颇多
  程通贞白遗稿十卷附显忠录二卷
  通字彦亨贞白其斋名也绩溪人洪武中举应天乡试迋对第一授辽府纪善进左长史建文时上书论战守大计永乐中械诣京师与二子俱论死
  王叔英静学文集一卷
  叔英名原采以字行黄岩人洪武中以荐官汉阳知县建文时召为翰林修撰燕兵至书绝命词自经死妻金氏及二女并殉
  等谨案叔英于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节
  周是修刍荛集六卷
  是修见子类
  程本立巽隐集四卷
  本立字原道号巽隐桐郷人洪武中以明经擢秦王府引礼舍人建文时累官右佥都御史燕王立自经死
  刘璟易斋集二卷
  璟字仲璟青田人诚意伯基之次子洪武中授谷王府长史燕王立召之不至逮下狱自经死
  等谨案璟于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节
  龚诩野古集三卷
  诩字大章昆山人洪武中父詧以言事遣戌诩遂隶军籍后调守金川门永乐初变姓名遁归正统间巡抚周忱屡荐为学官不就
  张𬘘冡宰文集一卷
  𬘘见史类
  王逹天游集十卷
  逹见子类
  黄福忠宣集八卷
  福字如锡号后乐翁昌邑人洪武举人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兼掌兵部机务
  梁本之坦庵文集八卷
  本之名混以字行号坦庵泰和人洪武中为溧阳教谕改鲁王府纪善
  林右公辅集三卷
  右字公辅临海人洪武中官中书舍人进春坊大学士辅导皇太孙以事谪中都教授
  解缙文毅集十六卷
  缙见子类
  姚广孝逃虚子集十一卷 类稿补遗八卷
  广孝长洲人初为僧名道衍字斯道洪武中选侍燕邸燕王谋逆资其策力居多永乐初乃使复姓赐今名爵至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封荥国公
  梁潜泊庵集十六卷
  潜字用之㤗和人洪武时举人官知县永乐初累迁右春坊右赞善陞侍读
  王洪毅斋诗文集八卷附录一卷
  洪字希范钱塘人洪武进士授行人以荐入翰林由检讨历官修撰侍读明史文苑传附见林鸿传中
  王賔光庵集二卷
  賔字仲光长洲人隐居奉母以孝行称
  胡俨頥庵文选二卷
  俨字若思南昌人洪武举人授华亭教谕永乐初擢翰林检讨迁国子祭酒洪熙元年加太子賔客致仕等谨案明艺文志载颐庵集三十卷今本诗文各一卷乃后人选本
  胡广文穆集二十卷
  广见子类
  高得旸节庵集八卷续编一卷
  得旸字节庵钱塘人洪武中以荐为校官永乐初擢为宗人府经历
  黄淮介庵集十一卷 省愆集二卷
  淮见史类
  赵友同存轩集无卷数
  友同字彦如浦江人徙居长洲洪武末官华亭训导永乐初用荐授御医预修永乐大典五经大全诸书
  黄钺给諌遗稿一卷
  钺字叔扬常熟人建文进士官刑科给事中永乐初被召投水死
  陈敬宗澹然集五卷
  敬宗字光世号澹然居士慈谿人永乐进士累官国子监祭酒赠礼部侍郎谥文定
  罗肃寅庵集三卷外集四卷附录一卷
  肃字汝敬以字行号寅庵庐陵人永乐进士官至陜西巡抚
  罗亨信觉非集十卷
  亨信字用实号乐素东莞人永乐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
  曾棨西墅集十卷
  棨字子棨永丰人永乐甲申进士第一官至少詹事
  章敝质庵文集无卷数
  敞字尚文会稽人永乐进士由庶吉士授刑部主事官至礼部侍郎
  魏骥南斋摘稿十卷
  骥字仲房号南斋萧山人永乐时举人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文靖
  杨士竒东里全集九十七卷别集四卷
  士竒见史类
  等谨案别本东里文集二十五卷不及是集之半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云杨文贞东里集手自选择刻之广东疑别本即士竒所自定者
  杨荣文敏集二十五卷
  荣见史类
  柯暹东冈集十卷
  暹字启晖建徳人永乐中领乡荐与修永乐大典选入翰林累迁云南按察使
  刘髦石潭存稿三卷
  髦见经类
  彭百錬若金集二卷
  百錬字若金㤗和人永乐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金㓜孜文靖集十卷
  㓜孜见史类
  孙瑀岁寒集二卷
  瑀字原贞以字行徳兴人永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夏原吉忠靖集六卷
  原吉字维喆湘阴人以乡荐游太学授户部主事永乐中官至戸部尚书谥忠靖
  王直抑庵集十三卷后集三十七卷
  直字行俭泰和人永乐进士正统问官吏部尚书谥文端
  李时勉古廉集十一卷附录一卷
  时勉本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永乐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谥文敬改谥忠文
  陈循芳洲集十卷 东行百咏集句九卷附芳洲年谱一卷
  循字徳遵泰和人永乐乙未进士第一累官至大学士
  萧仪袜线集十五卷
  仪字徳容乐安人永乐进士官吏部主事
  陈衡半隐集十卷
  衡字克平淳安人永乐时举人官亳州学正
  周叙石溪文集七卷附录一卷
  叙字功叙吉水人永乐进士官至南京翰林侍讲学士
  习经寻乐文集二十卷
  经字嘉言号寅清居士晩号寻乐翁新喻人永乐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
  曾鹤龄松臞集二十八卷
  鹤龄字延年一字延之㤗和人永乐辛丑进士第一官至侍讲学士
  唐文鳯梧冈集八卷
  文鳯字子仪号梦鹤歙县人永乐中以荐授兴国县知县改赵府纪善
  郑棠道山集六卷
  棠字叔美浦阳人永乐中官翰林检讨
  熊直西涧文集十六卷
  直字敬方吉水人永乐时举人以子槩贵赠右都御史
  郑楷鳯鸣后集十卷
  楷字叔度浦阳人官蜀府左长史
  曹端月川集一卷
  端见子类
  等谨案明初理学以端与薛瑄最醇瑄诗文集读书录等皆传于世而端之遗书散佚几尽其集亦不复存此本为张伯行裒辑殊失编次体例而吉光片羽掇拾于散失之馀亦足幸也
  陈益敝帚集二卷
  益字启行号行素高安人永乐间以六经教授其郷
  薛瑄文清集二十四卷
  瑄见子类
  刘球两溪文集二十四卷
  球字求乐更字迋振安福人永乐进士授礼部主事以荐入侍经筵改侍讲后忤王振下狱死赠翰林学士谥忠愍
  于谦忠肃集十三卷
  谦字廷益钱塘人永乐进士授御史历官兵部尚书英宗复辟为徐有贞石亨等诬䧟弃市成弘间追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太𫝊谥忠愍万历中改谥忠肃
  马愉澹轩集七卷
  愉字性和临朐人宣徳丁未进士第一官至礼部侍郎
  等谨案愉诗文没后均皆散佚今本乃成化间邢居正等裒集遗篇编次无序又别本澹轩集八卷则其乡人迟翔鳯补辑刻之故题曰续刻
  萧镃尚约居士集无卷数
  镃字孟勤㤗和人宣徳进士官至大学士
  廖庄恭敏佚稿一卷
  庄字安止号东山吉水人宣徳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恭敏
  等谨案庄所著旧名东山居士集后其稿散佚同邑李日东及其裔孙仲蔚搜辑是编仅存什一别以谕祭文诰敕行状碑铭附之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庄渔梁集二卷其名又与此不符云
  李贤古穰集三十卷
  贤见史类
  林文淡轩稿十二卷补遗一卷
  文字恒简莆田人宣徳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学士谥襄敏
  徐有贞武功集五卷
  有贞初名珵字元玉吴县人宣德进士官至大学士封武功伯
  吴节竹坡文集五卷诗集二十八卷
  节字与俭号竹坡安成人宣徳进士官至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
  锺复云川文集六卷附锺同恭愍遗文一卷
  复字彦彰号云川永丰人宣徳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子同字世京景㤗进士官监察御史以抗疏拷毙于狱
  姜洪松冈集十一卷
  洪字启洪号松冈乐安人宣徳进士官翰林院修撰
  倪谦文僖集三十二卷
  谦见史类
  等谨案李东阳序称谦所著有玉堂稿一百卷上谷稿八卷归田稿四十二卷南宫稿二十卷又有奉使朝鲜之作为辽海编别行于世皆未之见今本凡三十二卷盖谦所自编于平生著作汰存六之一者也
  韩雍襄毅文集十五卷
  雍字永熙吴县人正统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谥襄毅
  陈献章白沙集九卷
  献章字公甫新会人正统间举人以荐授翰林检讨追谥文恭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岳正类博稿十卷附录二卷
  正见子类
  周旋畏庵集十卷
  旋字中规号畏庵永嘉人正统丙辰进士第一官至左春坊左庶子
  刘定之呆斋集四十五卷
  定之见经类
  刘俨文介公集三十卷
  俨字宣化吉水人正统壬戌进士第一累官太常寺少卿春坊大学士掌院事谥文介
  姚䕫文敏集八卷
  䕫字大章桐庐人正统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敏
  沈彬兰轩集四卷
  彬字原质武康人正统进士官刑部郎中
  陈宜静轩集十三卷
  宜字公宜号静轩㤗和人正统进士官至兵部侍郎
  商辂文毅公集十卷一名素庵集
  辂见史类
  叶盛菉竹堂稿八卷
  盛见史类
  郑文康平桥稿十八卷
  文康字时又号介庵昆山人正统进士绝意仕进平桥其所居也
  彭时文宪集四卷
  时见子类
  刘珝古直集十六卷
  珝字叔温号古直夀光人正统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和
  柯濳竹岩诗集一卷文集一卷补遗一卷
  潜字孟时号竹岩莆田人景㤗辛未进士第一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王恕端毅文集九卷
  恕见经类
  王㒜文肃集十二卷
  㒜见史类
  王越太傅集二卷
  越字世昌濬县人景泰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以功封威寕伯赠太傅谥襄敏
  彭韶恵安集十卷附录一卷
  韶见史类
  等谨案韶所著诗文初名从吾滞稿散佚后嘉靖中重刻改题此名又别本恵安公文集七卷乃陈时周重编多所刊削其附录一卷则陈献章等赠言及府志传论也
  吴宣野庵文集十卷
  宣字师尼号野庵崇仁人景泰间举人授左军都督府经历后陞镇远府知府
  张宁芳洲集二十六卷附读史录四卷
  宁见子类
  等谨案是集首有夏时正序称芳洲集四十卷又有谢丕续集序称时正复拾林下之作为四卷今本止二十六卷合以所附读史录共三十卷又别本奉使录二卷乃出使朝鲜所作已见芳洲集中
  彭华文思集六卷
  华字彦实安福人景泰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入内阁谥文思
  徐溥谦斋文录四卷
  ⿰氵専 -- 溥字时用宜兴人景泰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靖
  邱濬重编琼台会稿二十四卷
  濬见经类
  等谨案濬集不一本其门人蒋冕等刻其诗曰吟稿续又裒其记序表奏曰类稿嘉靖中郑廷鹄合二稿所载益以所得写本为十二卷名曰会稿天启初其裔孙尔榖遴类稿十之二增会稿十之三并吟稿合刻曰重编会稿即此本也
  陈炜耻庵集十卷
  炜字文曜号耻庵闽县人天顺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
  左赞桂坡集十五卷
  赞字时翊南城人天顺进士官至广东布政使
  徐贯馀力稿十二卷
  贯字元一淳安人天顺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康懿
  郑环栗庵遗稿二卷
  环字瑶夫号栗庵仁和人天顺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张元桢东白集二十四卷
  元桢字廷祥南昌人天顺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掌詹事府天启初追谥文裕
  何乔新椒邱文集四十四卷
  乔新见经类
  张悦定庵集五卷
  悦字时敏松江华亭人天顺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谥庄简
  祁顺巽川集十六卷附录二卷
  顺字致和号巽川东莞人天顺进士官至江西左布政使
  郑纪东园文集十三卷续编一卷东园诗集续编八卷纪字迋纲号东园仙游人天顺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李东阳怀麓堂集一百卷
  东阳见史类
  彭教东泷遗稿四卷
  教字敷五号东泷吉水人天顺甲申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侍讲
  谢铎挑溪净稿八十四卷
  铎见经类
  张㤗沧洲集十卷续集二卷
  泰字亨父太仓人天顺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倪岳清谿漫稿二十四卷
  岳字舜咨钱塘人徙居上元南京礼部尚书谦之子天顺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毅
  吴与弼康斋文集十二卷
  与弼字子傅临川人天顺中以荐授左春坊左谕徳辞不就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谢复西山类稿五卷
  复字一阳祁门人吴与弼门弟子
  陈真晟剩夫集四卷
  真晟字晦徳改字剰夫本泉州人以父戌籍遂居漳州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祝淇履坦幽怀集二卷
  淇字汝渊号梦窗海寕人以子萃贵封刑部主事
  朱存理楼居杂著一卷野航诗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录一卷
  存理见子类
  桑悦思元集十六卷
  悦见子类
  文洪涞水集二卷
  洪字功大号希素长洲人成化间举人官涞水县教谕
  罗伦一峯集十卷
  伦字彛正号一峯永丰人成化丙戌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
  陆简龙皋文稿十九卷
  简字廉伯号治斋又号龙皋武进人成化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
  张弼东海文集五卷
  弼字汝弼华亭人成化进士官南安府知府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程敏政篁墩集九十三卷
  敏政见史类
  等谨案是集为敏政所自订据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尚有外集十二卷别集二卷行素稿一卷拾遗一卷杂著一卷今皆不在此编
  陆渊之东皋文集十三卷附录一卷
  渊之字克深上虞人成化进士官至湖南布政使
  张昇文僖公文集十四卷诗集二十二卷
  昇字启昭南城人成化己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
  等谨案邵宝序云此书本名柏厓集刻成而赐谥之命适至遂以名之然本传不言有谥或偶漏欤
  屠勲太和堂集六卷
  勲字元勲平湖人成化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康僖
  吴文度交石类稿三卷
  文度字宪之应天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章懋枫山集四卷附录一卷
  懋见子类
  文林温州集十二卷
  林见子类
  孙需清简公集二卷
  需字孚吉号冰蘗翁徳兴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清简
  张旭梅岩小稿三十卷
  旭字廷曙休寕人成化间举人历官孝丰伊阳高明知县
  马中锡东田集十五卷 东田漫稿六卷
  中锡字天禄号东田故城人成化进士官至左都御史
  苏章滇南行稿四卷附录一卷
  章字文简号云崖馀干人成化进士官延平府知府
  刘鸿七星诗文存十二卷
  鸿字云表㤗和人居七星坳因以自号成化间举人放游不仕
  黄仲昭未轩文集十二卷
  仲昭见史类
  杨守阯碧川文选四卷
  守阯字维立号碧川鄞县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左侍郎加尚书衔
  赵宽半江集十五卷
  宽字栗夫号半江吴江人成化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
  贺钦医闾集九卷
  钦字克恭其先浙之定海人以戍籍隶辽东义州卫成化进士授戸科给事中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周瑛翠渠摘稿七卷补遗一卷
  瑛见经类
  储巏柴墟斋集十五卷
  巏字静夫号柴墟泰州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吏部侍郎谥文懿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祝萃虚斋先生遗集十卷
  萃字维真海宁人成化进士官至广东布政司参政
  蔡清虚斋集五卷 文庄集八卷
  清见经类
  等谨案清虚斋集五卷见明艺文志盖正徳间葛志贞所辑林俊为之序其后清族孙廷魁重刊益以补遗附录釐为八卷名文庄集然冗滥不若原本之精择矣
  黄瓉雪洲文集十四卷
  瓉字公献仪真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侍郎
  吴宽家藏集七十七卷
  宽见史类
  谢迁归田稿八十卷
  迁字于乔馀姚人成化乙未进士第一官至大学士谥文正
  等谨案迁文集前稿嘉靖中倭乱被毁此集乃其致仕以后及再召时所作自题曰归田稿以授其子至者也
  周东雨村集四卷
  东字伯震号雨村阜城人成化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
  杨循吉松筹堂集十二卷 灯窗末艺一卷 攒眉集一卷
  循吉见史类
  庄㫤定山集十卷
  㫤字孔旸江浦人成化进士官南京礼部郎中
  张诩东所文集十三卷
  诩见子类
  李承箕大厓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承箕字世卿嘉鱼人读书大厓山因以自号成化时举人隐居不仕明史儒林传附见陈献章传中
  王鏊震泽集三十卷
  鏊见史类
  梁储郁洲遗稿十卷
  储字叔厚号厚斋晩号郁洲广东顺徳人成化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康
  费宏文宪集选要七卷
  宏字子充铅山人成化丁未进士第一官至大学士谥文宪
  等谨案宏所著鹅湖摘稿本二十卷此编乃徐阶刘同升所选录本也
  蒋冕湘皋集三十三卷
  冕字敬所全州人成化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定
  林俊见素文集二十八卷奏疏七卷续集十二卷俊字待用号见素莆田人成化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谥贞肃
  等谨案张诩序谓俊手编成集者五十馀卷此本共四十七卷数与诩序不符盖后人裒辑非俊自编原本又别本西征集无卷数已见全集内
  张吉古城集六卷
  吉字克修号翼斋又曰默庵曰怡窝晩乃自称曰古城馀千人成化进士官至贵州左布政使
  邵宝容春堂前集二十卷后集十四卷续集十八卷别集九卷
  宝见经类
  李堂堇山集十五卷
  堂字时升鄞县人成化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总理漕河
  等谨案鄞有赤堇山即越绝书所谓赤堇之溪涸而出铜者堂居其侧故以名集
  丁养浩西轩效唐集录十二卷
  养浩字师孟号西轩仁和人成化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
  罗玘圭峰文集三十卷
  玘字景鸣南城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肃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吴俨文肃公摘稿四卷
  俨字克温宜兴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肃
  毛纪鳌峯类稿二十六卷
  纪见史类
  夏𬭤赤城集二十三卷
  𬭤字德树天台人成化进士官南京大理寺左评事
  吴廷举西巡类稿八卷
  廷举字献臣梧州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谥清惠
  石珤熊峯集十卷
  珤字邦彦稿城人成化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隐改谥文介
  等谨案朱彛尊明诗综称珤所著名恒阳集皇甫汸删定为四卷今本熊峯集乃馀姚孙光惖为稿城知县得别集遗稿于其家又闻梁清标家有全稿乃购得续刊共为十卷校旧本颇为赅备又别本四卷题作熊峯先生集其名又不同亦非汸所选也
  杨廉月湖集四十八卷
  廉字方震丰城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恪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程楷念斋集十五卷
  楷字念斋饶州人成化进士改庶吉士
  邹智立斋遗文五卷
  智字汝愚合州人成化进士改庶吉士以直言谪广东石城千户所吏目
  史鉴西村集八卷
  鉴字明古号西村吴江人隐居不仕
  等谨案成弘时有两史鉴其一长洲人弘治己未进士见太学题名碑其一即明古也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二
  经籍考
  集别集四
  
  李承芳东峤集十五卷
  承芳字茂卿嘉鱼人弘治进士官大理寺评事明史儒林传附见陈献章传中
  靳贵戒庵文集二十卷
  贵字允遂号戒庵丹徒人弘治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僖
  胡居仁文敬公集三卷
  居仁见经类
  朱诚泳小鸣稿十卷
  诚泳号賔竹道人太祖五世孙弘治初以镇安王袭封秦王谥曰简
  黄傅白露山人遗稿二卷
  傅字梦弼兰谿人弘治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钱福鹤滩集六卷
  福字与谦松江华亭人弘治庚戌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
  方良永简肃文集十卷
  良永字寿卿莆田人弘治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除南京兵部尚书谥简肃
  郑满勉斋遗稿三卷
  满字守谦慈谿人弘治间举人官山东濮州知州
  毛澄文简集二卷
  澄号三江太仓人弘治癸丑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尚书
  祝允明怀星堂集三十卷
  允明见史类
  等谨案明史艺文志载祝氏集略三十卷怀星堂集三十卷小集七卷本𫝊称其诗文集六十卷朱彛尊静志居诗话载祝氏集略外又有金缕醉红窥帘畅哉掷果拂弦玉期等集今行于世者惟祝氏集略及此集
  吴一鹏文端集四十卷
  一鹏字南夫号白楼长洲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谥文端
  罗钦顺整庵存稿二十卷
  钦顺见子类
  顾清东江家藏集四十二卷
  清见史类
  等谨案是集凡山中集四卷乃未仕时作北游稿二十九卷乃既仕后作归来集九卷乃致仕后作皆清晩年手定故体例颇精当又留都稿四卷存稿十卷为其子孙所辑今不传
  姚镆东泉文集八卷
  镆字东泉慈谿人弘治进士官至右都御史总督两广
  李梦阳空同集六十六卷
  梦阳见子类
  郑岳山斋集二十四卷
  岳见史类
  汪循仁峯文集二十四卷外集一卷
  循字进之休宁人弘治进士官顺天通判
  王九思渼陂集十六卷续集三卷
  九思字敬夫鄠县人弘治进士官吏部郎中明史文苑传附见李梦阳传中
  陶谐南川稿十二卷 陶庄敏集八卷附兰渚遗稿一卷
  谐字世和号南川会稽人弘治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总督两广谥庄敏
  等谨案南川稿是其初刻后人重编为庄敏集兰渚遗稿乃其孙尚宝司丞允淳所撰
  顾潜静观堂集十四卷
  潜字孔昭昆山人弘治进士官至直隶提学御史
  顾璘浮湘集四卷山中集四卷凭几集五卷续集二卷息园存稿诗十四卷文九卷缓恸集一卷
  璘见史类
  边贡华泉集十四卷
  贡字廷实号华泉历城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刘璘清惠集十二卷
  璘字元瑞一字子振安仁人后迁长兴弘治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周玺垂光集二卷
  玺字天章号荆山合肥人弘治进士官礼科给事中
  张羽东田遗稿二卷
  羽字鳯举㤗兴人弘治进士官河南左布政使等谨案明初有张羽为吴中四杰之一此张羽姓名相同亦复工诗是集诗文各一卷为其季子桢所编
  孙绪沙溪集二十三卷
  绪字诚甫号沙溪故城人弘治进士官至太仆寺卿
  王守仁文成全书三十八卷
  守仁见史类
  等谨案守仁是集为隆庆间谢廷杰裒合诸集刊板以传仿朱子全书之例名之外多选辑别本如宋仪望阳明文粹十二卷王畿阳明文选八卷叶绍颙阳明要书八卷附录五卷其裔孙贻乐刊王阳明集十六卷张问达编阳明文抄二十卷俞璘编阳明全集二十卷传习录一卷语录一卷皆缺略不及是编之详备
  张鳯翔皮陵集七卷
  鳯翔字光世号皮陵子洵阳人弘治进士官戸部主事
  朱应登凌谿集十八卷
  应登字升之宝应人弘治进士官至云南布政司参政明史文苑传附见顾璘传中
  康海对山集十卷
  海见史类
  等谨案海诗文集别本凡十九卷为张太微所编此本为孙景烈删订去取谨严于诗汰之尤力较为精善
  张琦白斋竹里集七卷
  琦字君玉鄞县人弘治进士官兴化府知府加布政司参政
  㳺潜梦蕉存稿四卷
  潜见子类
  王廷相家藏集六十八卷一名浚川集内台集七卷
  廷相见子类
  鲁铎文恪存集十卷
  铎字振之号莲北景陵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赠礼部侍郎谥文恪
  何瑭柏斋集十一卷
  瑭见子类
  徐问山堂萃稿十六卷
  问见子类
  林魁白石野稿十七卷
  魁自号白石山人龙溪人弘治进士官至云南兵备副使
  潘希曾竹涧集八卷 竹涧奏议四卷
  希曾字仲鲁金华人弘治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
  陈霆水南稿十九卷
  霆见史类
  何景明大复集三十卷
  景明见史类
  周用㳟肃集十六卷
  用字行之吴江人弘治进士官吏部尚书谥㳟肃
  秦镗樗林摘稿三卷附录一卷
  镗字国和号乐易又号类樗子弘治时举人亲没不试嘉靖中授南京都察院都事衔
  顾鼎臣未斋集二十二卷
  鼎臣字九和昆山人弘治乙丑进士第一官至大学士谥文康
  严嵩钤山堂集三十五卷
  嵩字惟中分宜人弘治进士官至大学士事迹具明史奸臣传
  等谨案嵩诗在流軰之中虽为迥出然迹其所为佞宠擅权非他文士有才无行可以节取者比今四库全书仅存其目以昭彰瘅之义也
  崔铣洹词十二卷
  铣见经类
  等谨案集题洹词以铣家安阳境洹水故也此本十二卷编年排次而不分体又别本十七卷附录四卷分体类次而文则无所增损也
  湛若水甘泉集三十二卷
  若水见经类
  殷云霄石川集四卷附录一卷
  云霄字近夫寿张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明史文苑传附见郑善夫传中
  孟洋有涯集十七卷
  洋字望之号有涯信阳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卿
  刘节梅国集四十一卷 宝制堂私录二卷
  节见经类
  周广玉岩集九卷附录一卷
  广见史类
  倪宗正小野集二十二卷
  宗正字本端馀姚人弘治进士官兵部员外郎以言事廷杖后官南雄府知府嘉靖中赐祭葬赠学士谥文忠
  魏校庄渠遗书十二卷
  校见经类
  万镗治斋集十七卷
  镗字仕鸣进贤人弘治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王韦南原集七卷
  韦字钦佩上元人弘治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明史文苑传附见顾璘传中
  方献夫西樵遗稿八卷
  献夫见经类
  陆深俨山集一百卷续集十卷
  深见史类
  等谨案深续集有唐锦序陆师道䟦并称尚有外集四十卷通此二集为一百五十卷然外集皆其笔记杂著本自别行也又四库全书存目有行远集行远外集并无卷数盖深集散佚之后其曾孙起龙所编皆收旧刻散佚非续获于正续二集之外
  涂几类稿十卷
  几字守约又字孟规宜黄人以隐居著述称
  徐桢卿迪功集六卷附谈艺录一卷
  桢卿字昌谷一字昌国吴县人弘治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改国子监博士
  黄云丹岩集十卷
  云字应龙号丹岩昆山人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
  蒋焘东壁遗稿二卷
  焘字仰仁长洲人郡学生
  王烈寻乐堂集十一卷
  烈字正邦号寻乐乐安人弘治中诸生
  韩邦竒苑洛集二十二卷
  邦竒见经类
  夏良胜东洲初稿十四卷
  良胜见经类
  刘养微康谷子集六卷
  养微字敬伯广济人
  等谨案是集五卷以下附其弟养吉诗文及其远祖天行文焕等传又附刘秉𨱅石浪诗钞刘醇骏盟鸥集刘鹍化味闲轩遗稿数种盖刘氏一家之书也
  张含禺山文集一卷诗集四卷
  含字愈光永昌卫人正徳间举人
  杨慎升庵集八十一卷
  慎见经类
  等谨案是集为万历中张士佩所订盖取慎丹铅录谈苑醍醐诸书删除重复分类编次附其诗文之后而所分诸目颇有条理
  吕柟泾野集三十卷
  柟见经类
  方鹏矫亭存稿十八卷续稿八卷
  鹏见史类
  戴冠䆳谷集十二卷
  冠字仲鹖信阳人正徳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等谨案明有两戴冠其一长洲人有礼记集说辨疑已见经类此又其一也
  毛伯温襄懋集十八卷 东塘诗集十卷
  伯温见史类
  欧阳铎恭简集二十二卷
  铎字崇道㤗和人正徳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恭简
  胡纉宗鸟䑕山人集二十九卷
  纉宗见史类
  钱琦东畬集十四卷
  琦见子类
  孙玺峯溪集五卷外集一卷
  玺字朝信平湖人正徳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
  方豪棠陵集八卷
  豪见史类
  锺芳筠溪家藏集三十卷
  芳见史类
  丁奉吏部文选八卷
  奉字献之常熟人正徳进士官南京吏部郎中
  寇天叙涂水集八卷
  天叙字子惇榆次人正徳进士官至兵部侍郎
  邹守益东廓集十二卷
  守益字谦之安福人正徳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谥文庄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张璧阳峯家藏集三十五卷
  璧字崇象石首人正徳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简
  柴竒黼庵遗稿十卷
  竒字徳美昆山人正徳进士官至应天府尹
  尹襄巽峯集十二卷附录一卷
  襄字舜弼号巽峯永新人正徳进士官司经局洗马
  费宷文通集选要六卷
  采见史类
  夏尚璞东岩集六卷东岩诗集八卷
  尚璞字敦夫号东岩永丰人正徳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明史儒林传附见娄谅传中
  毛宪古庵文集十卷
  宪见史类
  齐之鸾蓉川集七卷
  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徳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
  王以旗襄敏集四卷
  以旗见史类
  陈寰琴溪集八卷
  寰字原大常熟人正徳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
  孙承恩瀼溪草堂稿五十八卷
  承恩字贞父松江华亭人正徳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谥文简
  周廷用八厓集十三卷
  廷用字子贤华容人正徳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
  郭维藩杏东集十卷
  维藩字价夫仪封人正徳进士官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掌院事
  顾磐海厓集十卷
  磐字子安南通州人正徳间举人
  林文俊方斋诗文集十卷
  文俊字汝英号方斋莆田人正徳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谥文修
  桂华古山集四卷
  华字子朴安仁人正徳间举人大学士萼之兄
  霍韬渭厓文集十卷
  韬见史类
  薛蕙考功集十卷 西原遗书二卷
  蕙见子类
  马理谿田文集十一卷补遗一卷
  理见经类
  吴仕頥山私稿十卷
  仕字克学号頥山宜兴人正徳进士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
  李濓嵩渚集一百卷 观政集一卷
  濓见史类
  李中谷平文集五卷
  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徳进士官至总督南京粮储都察院副都御史谥庄介
  陈九川明水文集十四卷
  九川字惟濬号竹亭临川人正徳进士官礼部郎中
  戴钦鹿原存稿九卷
  钦字时亮马平人正徳进士官刑部郎中
  黄宏纲洛邨集二卷
  宏纲字正之雩都人正徳间举人官刑部主事
  聂豹双江文集十四卷
  豹见子类
  崔桐东洲集二十卷续集十卷
  桐字来鳯海门人正徳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
  汪佃东麓稿十卷
  佃字友之弋阳人正徳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汪应轸青湖文集十四卷
  应轸字子宿山阴人正徳进士官江西提学佥事
  许相卿云邨文集十四卷
  相卿见史类
  陈琛紫峯集十三卷
  琛见经类
  王渐逵青萝文集二十卷
  渐逵字用仪号青萝子畨禺人正徳进士官刑部主事
  戴𬶨中丞遗集八卷
  𬶨字时仲号东石鄞县人正徳进士官至四川巡抚
  王鳯灵笔峯存稿五卷
  凤灵字应时号笔峯莆田人正徳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
  夏言桂洲集十八卷
  言见史类
  朱豹福州集六卷
  豹字子文上海人正徳进士官福州府知府
  吴鼎过庭私录七卷外集一卷
  鼎字维新号泉亭又号支离子钱塘人正徳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
  郑洛书思斋文集一卷
  洛书字启范号思斋莆田人正徳进士官监察御史提督南直隶学政
  林希元次崖集十八卷
  希元见经类
  唐龙渔石集四卷
  龙见经类
  常伦评事集一卷
  伦字明卿号楼居子沁水人正徳进士官大理寺评事
  张岳小山类稿十二卷
  岳字维乔惠安人正徳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掌都察院事总督湖广四川贵州谥襄惠
  陆𬬩少石集十二卷
  𬬩见史类
  曾梧楝峯遗稿二卷
  梧字于易江西广昌人正徳进士官至常徳府知府
  张治龙湖文集十五卷
  治字文邦茶陵人正徳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隐改文毅复改文肃
  张衮水南集十一卷
  衮字补之江阴人正徳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寺卿
  黄佐泰泉集十卷
  佐见经类
  张孚敬文忠集十九卷
  孚敬见史类
  邵经邦弘艺录三十二卷
  经邦字仲徳仁和人正徳进士官刑部员外郎等谨案经邦以讲学自任尝采古今论学语发明其旨为弘道录又删掇诸史为弘简录所著诗文则别为此录考其自作小𫝊称榷税荆州时裒所著为弘艺录故卷首自序题嘉靖四年乙酉而集中所载并及暮年绝笔则又后人续编非其手定之本矣
  李默群玉楼集八卷
  默见史类
  田顼秬山稿一卷
  顼字太素龙溪人正徳进士官至贵州提学副使
  朱纨甓馀集十二卷
  纨见史类
  李兆先徴伯存稿十三卷
  兆先字徴伯茶陵人大学士东阳子以䕃为国子生
  董沄从吾稿一卷
  沄字复宗一字子寿号石萝海盐人明史儒林传附见钱徳洪传中
  王廷陈梦泽集二十三卷
  廷陈字稚钦黄冈人正徳进士选庶吉士以言事廷杖出知𥙿州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薛章宪鸿泥堂小稿八卷续稿十卷
  章宪字尧卿自号浮休居士江阴人
  万表玩鹿亭稿八卷附录一卷
  表见子类
  詹泮少华集四卷
  泮字少华玉山人正徳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
  王相介塘文略一卷
  相号介塘鄞县人正徳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文徴明莆田集三十五卷附录一卷
  徴明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徴仲号衡山长洲人以岁贡荐授翰林院待诏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王宠雅宜集十卷
  宠字履吉自号雅宜山人长洲人终于诸生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徴明传中
  谭宝焕樵海集六卷附幽谷集一卷霜崖集一卷宝焕号樵海乐安人
  徐阶世经堂集二十六卷 少湖文集七卷
  阶见史类
  欧阳徳南野集三十卷南野文选四卷
  徳字崇一泰和人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庄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李舜臣愚谷集十卷
  舜臣字茂钦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乐安人嘉靖进士官至太仆寺卿
  朱淛天马山房遗稿八卷
  浙字必东号损岩莆田人嘉靖进士官湖广道监察御史
  潘恩笠江集十二卷
  恩字子仁上海人嘉靖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恭定
  章衮介庵集十一卷
  衮字汝明临川人嘉靖进士官至陜西按察副使
  张时彻芝园定集五十一卷别集十一卷
  时彻见史类
  高叔嗣苏门集八卷
  叔嗣字子业号苏门山人祥符人嘉靖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顾梦圭疣赘录九卷续录二卷
  梦圭字武祥号雍里昆山人嘉靖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
  蓝田北泉集无卷数
  田字玉甫号北泉即墨人嘉靖进士官河南道监察御史
  石英中比部集八卷
  英中字子珍上海人嘉靖进士官刑部主事
  吴鹏飞鸿亭集二十卷
  鹏字万里秀水人嘉靖进士官至吏部尚书
  叶良佩海峯文集一卷
  良佩见经类
  朱廷立两崖集八卷
  廷立见史类
  华钥水西居士集八卷
  钥字徳启号水西无锡人嘉靖进士官兵部郎中
  魏良弼水洲文集四卷
  良弼字师说别号水洲新建人嘉靖进士官至礼科都给事中追谥忠简
  王从善凤林文集四卷诗集三卷
  从善字承吉号凤林襄阳人嘉靖进士官吏部考功司主事
  王教中川遗稿三十三卷
  教字庸之祥符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
  黄桢北海野人稿一卷
  祯字徳兆号北海野人安邱人嘉靖进士官吏部文选司郎中
  李新芳漳埜文集八卷
  新芳字元徳号漳埜潞州人嘉靖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郑晓端简文集十二卷
  晓见经类
  娄枢子敬文集六卷
  枢字子敬河内人嘉靖时举人官广宗县知县
  陈鹤梅樵先生集二十一卷
  鹤字明野山阴人嘉靖时举人
  徐献忠长谷集十五卷
  献忠见史类
  袁袠胥台集二十卷
  袠见子类
  赵时春浚谷集十六卷 别本浚谷集十七卷
  时春见史类
  龚用卿云岗选稿二十卷
  用卿字鸣治怀安人嘉靖丙戌进士第一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
  陆垹篑斋集十卷外集二卷
  垹见子类
  田汝成叔禾集十二卷
  汝成见史类
  王慎中遵岩集二十五卷 玩芳堂摘稿四卷
  慎中字道思晋江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江以达午坡集四卷
  以达字于顺号午坡贵溪人嘉靖进士官至湖南提学副使明史文苑传附见王慎中传中
  冯恩刍荛录二十卷
  恩字子仁华亭人嘉靖进士官南京监察御史
  王格少泉集三十三卷
  格字汝化京山人嘉靖进士官至按察使佥事明史文苑传附见王廷陈传中
  苏祐榖原文草四卷 榖原集十卷
  祐见子类
  岳伦云石集五卷
  伦字云石怀安卫人嘉靖进士官工部郎中赠太常少卿
  陆粲子馀集八卷
  粲见经类
  罗洪先念庵集二十二卷
  洪先见子类
  等谨案是集初刻于抚州再刻于应天最后诸门人编为此本其六世孙继洪重刻又别本十三卷乃嘉靖癸亥胡松所编较之后刻仅得其半
  赵完璧海壑吟稿十一卷
  完璧字全卿号云壑晩号海壑胶州人由岁贡生官巩昌府通判
  等谨案是集凡诗五卷文五卷其第一卷为目录入之卷数盖唐以前例也
  程文徳松谿集十卷 文恭遗稿三十二卷
  文徳字舜敷永康人嘉靖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赠礼部尚书谥文恭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周显宗汉中集四卷
  显宗字子考濮州人嘉靖进士官汉中府知府
  杨爵忠介集十三卷附录三卷
  爵见经类
  唐顺之荆川集十二卷 南北奉使集二卷
  顺之见史类
  陈束后岗诗集一卷文集一卷
  束字约之鄞县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孙应奎燕诒录十三卷
  应奎字文卿号𫎇泉馀姚人嘉靖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后左迁山东布政使
  等谨案应奎明史附见建阳孙应奎传而以馀姚别之盖与胡松𫝊附载绩溪胡松均以同姓名合𫝊也
  胡松庄肃集六卷别本庄肃集八卷
  松见史类
  等谨案别本庄肃集八卷与六卷之本稍有增删而大致相同
  蔡云程鹤田草堂集十卷
  云程字亨之临海人嘉靖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熊过南沙文集八卷
  过见经类
  沈恺环溪集六卷
  恺见子类
  李开先闲居集十二卷
  𨳩先见子类
  蔡克廉可泉集十五卷
  克廉字道卿晋江人嘉靖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葛守礼端肃公集十卷
  守礼字与立徳平人嘉靖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端肃
  翁溥知白堂稿十四卷
  溥字徳宏诸暨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谥荣靖
  张选静思文集十卷附录二卷
  选字舜举无锡人嘉靖进士官至通政司参议
  蔡叆洨滨集十卷附录二卷
  叆见子类
  崔涯笔山文集十卷
  涯号笔山太平人嘉靖进士官监察御史
  罗虞臣司勲文集八卷
  虞臣字熙载广东顺徳人嘉靖进士官吏部稽勲司主事
  黄省曾五岳山人集三十八卷
  省曾见史类
  董燧蓉山集十六卷
  燧字兆时号蓉山临川人嘉靖时举人官南京刑部郎中
  孔天允文谷诗集十四卷 文谷文集十六卷续集四卷 别本诗集二十四卷 霞海篇一卷
  天允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汾州人嘉靖进士官陜西提学佥事迁浙江布政司参政
  皇甫涍少元集二十六卷外集十卷
  涍字子安长洲人嘉靖进士官浙江按察使佥事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皇甫汸司勲集六十卷
  汸见子类
  冯汝弼祐山文集十卷诗集四卷
  汝弼见子类
  谢少南粤台稿二卷
  少南字与槐上元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布政司参政
  来汝贤菲泉存稿八卷
  汝贤字子禹萧山人嘉靖进士官礼部主事
  白悦洛原遗稿八卷
  悦字贞夫武进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
  蒋信道林文粋九卷
  信见子类
  吕怀巾石遗编一卷
  怀见经类
  陈如纶冰玉堂缀逸稿二卷 兰舟漫稿一卷附二馀词一卷
  如纶字徳宣号午江太仓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
  包节侍御集六卷
  节见史类
  钱薇承启堂稿二十九卷
  薇字懋垣海盐人嘉靖进士官至礼科给事中赠太常寺少卿
  蔡汝楠自知堂集二十四卷
  汝楠见经类
  周复俊泾林集八卷
  复俊见史类
  王畿龙谿全集二十卷别本龙谿语录八卷
  畿字汝中号龙谿山阴人嘉靖进士官兵部郎中等谨案畿全集为其子应斌等所编凡语录八卷杂文九卷诗一卷祭文志状表𫝊二卷又别本龙谿语录为李贽所定虽名语录寔文集也
  苏志皋寒村集四卷
  志皋字徳明号寒村固安人嘉靖进士官至副都御史
  吕本期斋集十四卷
  本字汝立号南渠又号期斋馀姚人嘉靖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安
  马汝彰璞冈集三卷
  汝彰字存美号璞冈汲县人嘉靖进士官至云南右布政使
  许应元水部稿三卷
  应元字子春钱塘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
  王尚文荩心堂集二卷
  尚文字宝江真定人嘉靖武进士累官福建总兵官
  邱云霄南行集四卷 东游集二卷北观集四卷 山中集十卷
  云霄字凌汉号止山崇安人官柳城县知县
  高应冕白云山房集二卷
  应冕字文中仁和人嘉靖时举人官光州知州
  陈瀚求志斋言草三十卷
  瀚字龙岳秀水人嘉靖时举人官廉州府知府
  孙陞文恪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陞字志高馀姚人燧子嘉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等谨案陞集后附录一卷乃其继室杨文俪作文俪仁和人工部员外郎应獬女诸子成进士者四人鑨铤矿皆至尚书錝至太仆寺卿皆文俪教之也
  李玑西野遗稿十四卷
  玑字邦佐号西野丰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赵贞吉文肃集二十三卷
  贞吉字孟静内江人嘉靖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肃
  尹台洞麓堂集十卷
  台字崇基号旧山永新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骆文盛两溪集十四卷附录一卷
  文盛字质甫武康人嘉靖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张瀚奚囊蠧馀二卷
  瀚见史类
  陈尧梧冈集九卷
  尧字敬甫号梧冈南通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左侍郎
  赵统骊山集十四卷
  统字伯一临潼人嘉靖进士官户部郎中
  张永明庄僖文集六卷
  永明字锺诚乌程人嘉靖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改左都御史谥庄僖
  王立道具茨集五卷补遗一卷文集一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遗稿一卷
  立道字懋中无锡人嘉靖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二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
  经籍考
  集别集五
  
  薛应旗方山文录二十二卷
  应旗见经类
  靳学颜两城集二十卷
  学颜字子愚济宁人嘉靖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
  刘绘嵩阳集无卷数
  绘字子素一字少质光州人嘉靖进士官重庆府知府
  王维桢王氏存笥稿二十卷
  维桢字允宁华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
  何维柏天山草堂存稿八卷
  维柏字乔仲南海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端恪
  宋诺金斋集四卷
  诺字子重号金斋故城人嘉靖进士官兖州府知府
  陈斐文冈集二十卷
  斐字文冈鄢陵人嘉靖进士官至甘肃巡抚
  许榖省中稿二卷 二台稿二卷 归田稿十卷谷字仲贻上元人嘉靖进士官至尚宝司卿
  徐灿阳溪集六卷
  灿字文华一字本充号阳溪奉新人嘉靖时举人
  茅瓒见沧文集十五卷
  瓒字见沧钱塘人嘉靖戊戌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左侍郎
  陈昌积两湖集三十四卷 松风轩藏稿八卷
  昌积号两湖泰和人嘉靖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兼翰林院学士
  钱芹永州集八卷
  芹字懋文号泮泉海盐人锜之次子嘉靖进士官永州府知府
  章焕阳华漫稿十四卷
  焕见史类
  茅坤白华楼藏稿十一卷续稿十五卷 吟稿八卷玉芝山房稿二十二卷 耄年录七卷
  坤见史类
  杨载鸣大拙堂集九卷
  载鸣字虚卿泰和人嘉靖进士官至通政使
  陈绍儒大司空遗稿十卷
  绍儒字师孔南海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游震得让溪甲集四卷乙集十卷
  震得字汝濳𭒀源人嘉靖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以兴化失守罢归再起督辖南京粮储
  刘干鸡王集六卷
  干字仲坤号易庵保定人嘉靖进士官国子监丞等谨按是集诗词二卷赋记杂文四卷其以鸡土命名者自序谓梦入太极宫见玉鸡以为文章之兆其说颇荒诞不经
  汪柏青峰存集十二卷
  柏字廷节号青峯浮梁人嘉靖进士官至光禄寺卿
  刘熠同春堂遗稿四卷
  熠字元丽海盐人嘉靖时举人官至监察御史
  董份泌园集三十七卷
  份字用均号泌园乌程人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严讷文靖公集十二卷
  讷见经类
  高拱文襄公集四十四卷 玉堂公草十卷 外制集一卷 政府书答四卷
  拱见经类
  万衣万子迂谈八卷
  衣字章甫浔阳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左布政使
  万士和履庵集十二卷
  士和字思节宜兴人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谥文恭
  瞿景淳文懿制敕稿一卷 制科集四卷 诗文集十六卷
  景淳字师道号昆湖常熟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右侍郎
  朱曰藩山带阁集三十三卷
  曰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人嘉靖进士官至九江府知府
  魏文焲石室秘钞五卷
  文焲字徳章侯官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按察使
  沈錬青霞集十一卷年谱一卷
  錬字纯甫会稽人嘉靖进士除溧阳县知县迁锦衣卫经历疏劾严嵩为所构陷弃市追赠光禄寺少卿谥忠愍
  徐良傅爱吾庐集八卷
  良傅字子弼东乡人嘉靖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
  莫如忠崇兰馆集二十卷
  如忠字子良松江华亭人嘉靖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明史文苑传附见董其昌传中
  卢宁五鹊别集二卷
  宁字献子号冠岩南海人嘉靖进士官登州府知府
  李万实崇质堂集二十卷
  万实字少灵南丰人嘉靖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副使
  任环山海漫谈三卷
  环字应干号复庵长治人嘉靖进士官至山东右参政
  冯觐小海存稿八卷
  觐字晋叔号小海海宁人嘉靖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副使
  赵𬬩无闻堂稿十七卷
  𬬩见子类
  郭文周东山文集七卷诗集二卷
  文周字景复号东山福安人嘉靖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广东
  孙楼百川集十二卷
  楼字子虚常熟人嘉靖时举人官湖州府推官
  李春芳贻安堂集十卷
  春芳字子实号石鹿福建兴化人嘉靖丁未进士第一官至大学士谥文定
  王宗沐敬所文集三十卷
  宗沐见史类
  吴桂芳师暇裒言十二卷
  桂芳字子实新建人嘉靖进士官至工部尚书杨继盛忠愍集三卷附录一卷
  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人嘉靖进士官兵部员外郎以疏劾严嵩为所构陷弃市赠太常寺卿谥忠愍等谨案继盛本以经济气节自许不屑屑于文字后人重其人品掇拾成篇仰蒙
  世祖章皇帝御制序文表其忠荩虽蠧朽陈编弥深宝惜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七卷 读书后八卷
  世贞见史类
  等谨案四部者赋部诗部文部说部也续稿止赋诗文三部自古文集之富莫有过于世贞者读书后原本四卷吴江许恭复采读佛老二家之作并为八卷至黄美中编鳯洲笔记二十四卷续集四卷后集四卷沈一贯有弇洲稿选十六卷虽意主别裁而弃取未能皆当
  张居正太岳集四十六卷
  居正见经类
  陈嘉谟念初堂稿四卷续集二卷
  嘉谟庐陵人嘉靖进士官至四川按察副使
  汪镗馀清堂稿三十二卷
  镗字远峯鄞县人嘉靖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掌詹事府兼翰林院学士
  王时槐友庆堂合稿七卷
  时槐见子类
  周思兼叔夜集十一卷
  思兼见子类
  林燫文恪集二十二卷
  燫字贞恒闽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恪
  殷士儋金舆山房稿十四卷
  士儋字正夫号棠川历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庄
  章适道峰集六卷
  适字景南号道峰兰谿人嘉靖进士官礼科给事中
  王樵芳麓集十六卷
  樵见经类
  等谨案是集有二本一为文十一卷老子解一卷诗一卷一即此本凡诗文十四卷又戊申笔记一卷紫薇堂札记一卷较初本颇为完备
  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十七卷续集二卷华阳文集十二卷
  仪望字望之永丰人嘉靖进士官至大理寺卿等谨案仪望所著其文本名华阳馆集其诗别名河东集此本合为一编总题曰华阳馆文集盖后人所并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载华阳馆文集十二卷诗集十四卷今文集十二卷尚存而诗集未见考总集内仅诗五卷则十四卷之本已久佚矣
  汪道昆太函集一百二十卷 副墨五卷
  道昆见子类
  汪道贯次公集十二卷
  道贯字仲淹休宁人道昆弟
  邵圭洁北虞先生遗文八卷
  圭洁字伯如一字茂斋号北虞常熟人嘉靖时举人
  何涛平山文集八卷诗集八卷
  涛字仲平广昌人嘉靖时举人
  海瑞备忘集十卷
  瑞见史类
  刘鳯子威集三十二卷
  鳯见史类
  方宏静素园存稿十八卷
  宏静字定之歙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
  等谨案是集目录祗十六卷而书实十八卷目次亦与书内不合
  魏裳云山堂集六卷
  裳字顺甫蒲圻人嘉靖进士官济南府知府
  张佳允居采山房集六十五卷
  佳允字肖甫铜梁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总督蓟辽
  徐中行天目山堂集二十卷附录一卷 青萝馆诗六卷
  中行字子与长兴人嘉靖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明史文苑传附见李攀龙传中
  冯皋谟丰阳集十二卷
  皋谟字明卿海盐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政
  吴国伦甔甀洞稿五十四卷续稿二十七卷
  国伦见史类
  陈柏苏山集二十卷 苏山选集七卷
  柏字子坚一字宪卿沔阳人嘉靖进士官至井陉兵备副使
  等谨案苏山选集为莆田黄谦所定
  唐汝楫小渔遗稿十二卷
  汝楫字思济兰谿人吏部尚书龙之子嘉靖庚戌进士第一官至左春坊左谕徳
  徐学谟春明稿十四卷 徐氏海隅集四十卷归有园稿二十九卷
  学谟见经类
  潘季驯留馀堂集四卷
  季驯见史类
  李䞇温陵集二十卷
  䞇见经类
  等谨案䞇非圣无法以妖言逮治惧而自刭而焦竑等盛相推重大为风俗人心之害今存其目以正其为名教罪人使无识之士不至怵于虚名受其诬惑也
  周大章禹川集五卷
  大章字章之号禹川吴江人嘉靖中举人官瑞安县知县
  叶春及石洞集十八卷
  春及字化甫归善人嘉靖中举人官户部郎中
  张鸣鳯羽王先生集略无卷数
  鸣鳯见史类
  宗臣子相集十五卷 子相文选五卷
  臣字子相扬州兴化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参议迁提学副使
  郭汝霖石泉山房集十卷
  汝霖字时望号一厓永丰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
  马攀龙愧非集十四卷
  攀龙字冲霄号愧非子阳信人嘉靖时举人官礼部主事
  史桂芳惺堂文集十四卷
  桂芳字景实号惺堂鄱阳人嘉靖进士官至两浙盐运使
  曺大章含斋集十六卷
  大章字一程号含斋金坛人嘉靖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胡直衡庐精舍藏稿三十卷续稿十一卷
  直见史类
  姜宝鳯阿文集三十八卷
  宝见经类
  刘尧诲虚籁集十四卷
  尧诲号凝斋临武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孙应鳌学孔精言舍彚稿十二卷
  应鳌见经类
  厐尚鹏百可亭摘稿九卷
  尚鹏字少南南海人嘉靖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追谥惠敏
  李蓘子田文集四卷
  蓘见子类
  罗汝芳近溪子文集五卷
  汝芳见经类
  邓元锡潜学稿十二卷
  元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见经类
  耿定向天台文集二十卷
  定向见史类
  吴文华济美堂集八卷
  文华见史类
  姚汝循屏居集八卷 浪游集六卷 耕馀集八卷汝循字叙卿江宁人嘉靖进士官大名府知府
  陈瓉济美堂集六卷
  瓉字廷祼常熟人嘉靖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庄靖
  等谨案明有两陈瓉其一献县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即尝为杨继盛奏请恤典者此又其一也
  屠应埈兰晖堂集四卷
  应埈字文升刑部尚书勲之子嘉靖进士官左春坊左谕徳明史文苑传附见王慎中传中
  蔡国珍怡云堂集十卷
  国珍字汝聘奉新人嘉靖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恭靖
  佘翔薜荔园集四卷
  翔字宗汉号鳯台莆田人嘉靖时举人官全椒县知县
  何源心泉集二十五卷
  源字仲深号心泉广昌人嘉靖进士官至刑部左侍郎谥靖惠
  张卤浒东集十四卷
  卤见史类
  张祥鸢华阳洞稿二十二卷
  祥鸢字道卿号虚斋金坛人嘉靖进士官云南府知府
  王世懋奉常集六十九卷 关洛记游稿二卷
  世懋见史类
  申时行赐闲堂集四十卷
  时行见经类
  王锡爵文肃集五十二卷附录二卷
  锡爵见史类
  李材观我堂摘稿十二卷
  材见子类
  沈鲤亦玉堂稿十卷
  鲤见子类
  许孚远致和堂集八卷
  孚远字孟中徳清人嘉靖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周世选卫阳集十四卷
  世选字文贤故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郑普海亭集四卷
  普字汝徳号海亭南安人嘉靖进士官云南府知府
  林烃覆瓿草六卷
  烃字贞耀闽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穆文熙逍遥园集二十卷
  文熙见史类
  张鳯翼处实堂集八卷
  鳯翼见子类
  张献翼文起堂集十卷 纨绮集一卷
  献翼见经类
  等谨案纨绮集乃其早岁所作于文起堂集外别行者
  吴崇节狎鸥子摘稿一卷
  崇节见史类
  王宏诲天池草二十六卷
  宏诲字绍传琼州安定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陈吾徳谢山存稿十卷
  吾徳字有斋新会人嘉靖进士官至浙江按察司佥事
  温纯恭毅公集三十卷
  纯字希文三原人嘉靖进士官至左都御史谥恭毅
  归有光震川文集三十卷别集十卷 震川文集初本三十二卷
  有光见经类
  等谨案震川集旧本有二一为其族弟道传所刻凡二十卷为常熟本一为其子子祐子宁所刻凡三十二卷为昆山本去取多不相同是编为其孙庄所订正集凡二十四体别集凡十有一体盖以家藏钞本互相校勘又补入未刻之文彚为全集前有王崇简徐干学二序庄自作凡例极言旧本之讹然汪畹与庄二书反复论其改窜之非至著为归文辨诬以攻之是庄所辑亦未尽善特有光之文差为完备耳
  陈文烛二酉园诗集十二卷文集十四卷续集二十三卷
  文烛字玉叔沔阳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大理寺卿
  杨时乔端洁集无卷数
  时乔见经类
  王圻洪洲类稿四卷
  圻见史类
  卢柟蠛蠓集五卷
  柟字少楩濬县人国子监生明史文苑传附见谢榛传中
  许炯吾野漫笔十二卷
  炯字吾野新会人嘉靖时举人
  严果天隐子遗稿十七卷
  果字毅之震泽人嘉靖间布衣
  汪少廉山人集十八卷
  少廉字古矜休宁人嘉靖间布衣
  吴子玉大鄣山人集五十三卷
  子玉字瑞榖休宁人嘉靖间贡生
  何良俊翰林集二十二卷
  良俊见子类
  茅翁积芸晖馆稿十四卷
  翁积字穉延归安人副使坤子
  华善述被褐先生稿十七卷
  善述字仲逹无锡人
  王叔承吴越游草八卷
  叔承初名光允以字行更字承父晩更字子幻号昆仑山人吴江人明史文苑传附见王穉登传中
  俞安期翏翏集四十卷
  安期见子类
  江瓘山人集七卷
  瓘见子类
  郑若庸蛣蜣集八卷 北游漫稿二卷
  若庸见子类
  徐渭文长集三十卷 文长逸稿二十四卷
  渭见子类
  朱察卿邦宪集十五卷
  察卿字邦宪上海人福州府知府豹子国子监生
  戚继光止止堂集五卷
  继光见子类
  徐珊卯洞集四卷
  珊字三溪馀姚人官辰州府同知
  张重华沧沤集八卷
  重华字虞侯华亭人
  金瑶栗斋文集十一卷
  瑶见经类
  汪禔檗庵集二卷
  禔字介夫号檗庵祁门人
  孙堪孝子文集二十卷
  堪见史类
  田艺衡子秇集二十一卷
  艺衡见子类
  汪子祜石西集八卷附崇礼堂诗一卷
  子祜字受天号石西祁门人
  等谨案崇礼堂诗一卷乃宗豫父伯荐所作伯荐字士□崇祯时贡生
  汪坦石盂集十七卷
  坦字仲安号识环鄞县人
  王襞东崖遗集二卷
  襞字宗顺自号天南逸人泰州人
  孙鏊松菊堂集二十四卷
  鏊字端峯馀姚人江西巡抚燧孙工部尚书陞子官上林苑丞
  郑心材京兆集十二卷外集二卷
  心材字敬仲号思泉海盐人刑部尚书晓孙光禄寺少卿履淳子以荫官应天府治中
  朱珵堦沧海披沙集十三卷
  珵堦号玉源沈简王模七世孙昭定王恬烆子袭封泌水王谥康僖
  叶朝荣芝堂遗草七卷
  朝荣见经类
  朱孟震秉器集八卷
  孟震见子类
  胡应麟少室山房类稿一百二十卷续稿十五卷应麟见子类
  于慎行榖城山馆文集四十二卷诗集二十卷
  慎行见史类
  于慎思厐眉生集十六卷
  慎思字无妄号航隐东阿人慎行之弟
  程大约㓜博集六卷
  大约字㓜博休宁人
  韩世能云东拾草十四卷附录一卷
  世能字存录长洲人隆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侍郎召入兼翰林学士
  林景旸玉恩堂集九卷附录一卷
  景旸字绍熙华亭人隆庆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
  卢维祯醒后集五卷续集一卷附京省次五卷
  维祯字瑞峯号水竹居士漳浦人隆庆进士官至户部侍郎
  等谨案是集为维祯致仕后所自刊末附京省次一册中分地望次府州县次财赋次会状次甲科卿辅次类兔园册以备纪事刊入文集则滥矣
  朱赓文懿文集十二卷
  赓字少钦山阴人隆庆进士官至大学士
  王家屏文端集十四卷
  家屏见史类
  等谨案明艺文志载家屏文集二十卷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作复宿山房集四十卷与今本卷数皆不合
  沈思孝溪山堂集四卷
  思孝见史类
  徐显卿天远楼集二十七卷
  显卿字公望号检庵长洲人隆庆进士官至吏部侍郎
  华叔阳礼部集八卷
  叔阳字起龙无锡人隆庆进士官礼部主事
  张位闲云馆集钞六卷
  位见经类
  江以东岷岳文集四卷
  以东字贞伯全椒人隆庆进士官至江西提学副使
  田一㒞钟台集十二卷
  一㒞字徳万大田人隆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
  李维桢大泌山房集一百三十四卷
  维桢见史类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四
  经籍考
  集别集六
  
  刘元卿聘君全集十二卷
  元卿见经类
  张元忭不二斋文选七卷
  元忭见史类
  郭子章粤草十卷 蜀草七卷 晋草九卷 楚草十二卷 家草七卷 黔草二十一卷
  子章见经类
  李涞中丞文集二卷
  涞字源甫号养愚雩都人隆庆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
  邓以赞文洁集四卷
  以赞字定宇新建人隆庆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文洁事迹具明史儒林传
  方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初庵集十六卷
  扬字思善号初庵歙县人隆庆进士官杭州府知府
  陈大科如冈文集二卷
  大科字思进号如冈南通州人隆庆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两广
  吴中行赐馀堂集十四卷
  中行字子道号复庵武进人隆庆进士官至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
  邹徳涵聚所文集六卷外集一卷
  徳涵字汝海安福人隆庆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明史儒林传附见其祖守益传末
  万道光交翠馆集十卷
  道光字日章临川人
  卓明卿光禄集三卷
  明卿见子类
  等谨案明卿所著有卓澂甫诗集北游稿文集三山游稿诸编曹子念裒合删定名光禄集
  邹迪光郁仪楼集五十四卷 石语斋集二十六卷调象庵稿四十卷
  迪光字彦吉无锡人万历进士官至湖广提学副使等谨案江南通志载迪光集凡三百馀卷朱彛尊明诗综载迪光所著有郁仪楼集调象庵稿始青阁集今所传本有石语斋集而始青阁集未见盖明人刻本丛杂故著录互异
  李尧民快独集十八卷
  尧民字耕尧济宁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
  孙继皋宗伯集十卷
  继皋字以徳无锡人万历甲戍进士第一官至吏部侍郎赠礼部尚书
  陈与郊隅园集十八卷 薠川集八卷
  与郊见经类
  等谨案与郊集总名奉常佚稿凡分四种首为隅园集次为黄门集次为薠川集次为聆痴符今黄门集入章奏类聆痴符有录无书故以此二编著录
  吕坤去伪斋文集十卷
  坤见经类
  邢侗来禽馆集二十九卷
  侗字子愿临邑人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卿明史文苑传附见董其昌传中
  杨寅秋临皋文集四卷
  寅秋字义叔号临皋庐陵人万历进士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左江兵备道
  支大纶支子馀集五十二卷
  大纶见史类
  范守已御龙子集七十七卷 郢垩集十二卷
  守已字介儒洧川人万历进士官至山西提学佥事
  沈懋学郊居遗稿十卷
  懋学字君典宣城人万历丁丑进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追谥文节
  冯梦祯快雪堂集六十四卷
  梦祯见史类
  周汝登海门先生集十二卷 东越证学录十六卷汝登见史类
  张栋可庵书牍十卷
  栋字可庵昆山人万历进士官至兵科都给事中
  詹事讲养真集三卷
  事讲字明甫号养真乐安人万历进士官至北直隶提学御史
  等谨案是集初刻凡文三卷诗四卷后诗集散佚仅存文集其元孙道行重刊
  陈邦科片玉集四卷
  邦科字俊卿号警亭高安人万历进士官至河间府知府
  等谨案敖文贞作邦科墓志称所著尚有循良模范辨问录二书今皆未见
  庄履丰梅谷集十八卷
  履丰字中熙晋江人万历进士改庶吉士
  江东之瑞阳阿集十卷
  东之字长信歙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按贵州
  等谨案明别有洗马江朝宗字东之或混为一人非也东之尝筑室瑞金山中故以瑞阳阿名集
  王庭撰松门稿八卷
  庭撰字敬卿华州人万历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
  唐文献占星堂集十五卷
  文献字元徴华亭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翰林学士谥文恪
  余继登淡然轩集八卷
  继登见子类
  孟化鲤云浦集八卷年谱一卷附录一卷
  化鲤字叔龙号云浦新安人万历进士官吏部文选司郎中
  沈一中梅园集二十卷
  一中字长孺鄞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左布政使
  章嘉祯姑熟集二卷
  嘉祯字元礼徳清人万历进士官大理寺丞
  等谨案是集诗文杂编殊无体例盖未定之稿其集名姑熟以嘉祯尝为当涂知县故也
  锺羽正崇雅堂集十五卷
  羽正字叔濓益都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臧懋循负苞堂稿九卷
  懋循字晋叔长兴人万历进士官国子监博士
  余寅农丈人文集二十卷诗集八卷
  寅见史类
  邹观光孚如集无卷数
  观光字孚如云梦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兵部郎中擢太仆寺少卿
  曽维伦来复堂集二十五卷
  维伦字惇吾乐安人万历进士官嘉兴府同知
  萧良有玉堂遗稿无卷数
  良有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人万历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
  顾宪成泾皋藏稿二十二卷
  宪成见子类
  方应选众甫集十四卷
  应选字众甫号明斋松江华亭人万历进士官至卢龙兵备道
  史孟麟亦为堂集四卷
  孟麟字济明号玉池宜兴人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卿追赠礼部右侍郎
  葛曦太史集五卷
  曦字仲明号鳯池徳平人万历进士官翰林院检讨
  曹璜大云集无卷数
  璜字伯玉别号元素益都人万历进士官至通政使右参议
  丁元荐尊拙堂文集十二卷
  元荐见子类
  李日茂永思斋文集六卷
  日茂字文华号培吾青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副使
  顾允成小辨斋偶存八卷附事定录三卷
  允成字季时无锡人宪成弟万历进士官礼部主事
  张文柱溟池集十六卷
  文柱字仲立昆山人万历时举人官临清县知县
  高攀龙高子遗书十二卷附录一卷
  攀龙见经类
  等谨案攀龙自辑其语录文章为就正录是编为其门人嘉善陈龙正所编凡分十二类附录志状年谱一卷
  董其昌容台文集九卷诗集四卷别集四卷
  其昌见史类
  冯从吾少墟集二十二卷
  从吾见子类
  陈所蕴竹素堂藏稿十四卷
  所蕴字子有上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
  周如坻青藜馆集四卷
  如坻字季平号砺斋即墨人万历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
  郝敬小山草十卷
  敬见经类
  姜志礼同节集八卷
  志礼字立之丹阳人万历进士官至尚宝司卿致仕后加太常寺少卿
  刘文卿直洲集十卷
  文卿字徯如广昌人万历进士官兵部员外郎
  吴仁度继疏集十二卷
  仁度字君重金谿人万历进士官至工部侍郎
  叶永盛玊城全集四卷附录二卷
  永盛字子沐泾县人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
  毕自严石隐园藏稿八卷
  自严字景曽淄川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李腾芳湘洲集十卷补遗一卷
  腾芳字子实湘潭人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余懋衡关中集四卷
  懋衡字持国婺源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吴士竒绿滋馆稿九卷
  士竒见史类
  曹于汴仰节堂集十四卷
  于汴见子类
  汤兆京灵萱阁集八卷
  兆京字伯闳宜兴人万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董复亨繁露园集二十二卷
  复亨字元仲元城人万历进士官吏部郎中迁布政司参政
  等谨案是集凡文十七卷诗五卷乃复亨殁后其同里张铨序而刻之
  袁宏道中郎集四十卷
  宏道见子类
  杨一葵芙蓉馆集二卷
  一葵字翘卿漳浦人万历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等谨案蒋孟育序称一葵先有豫章集及画脂编行世今二书未见传本其自序二篇在此集中
  金忠士旭山集十六卷
  忠士字元卿宿松人万历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陈荐夫水明楼集十四卷
  荐夫名藻以字行更字幼儒闽县人万历时举人
  谢廷谅清晖馆集二卷 薄游草十五卷
  廷谅见史类
  娄坚学古绪言二十五卷
  坚字子柔长洲人万历间贡生
  来俨然自愉堂集十卷
  俨然字望之三原人万历进士官兵部主事
  骆日升台晋文集八卷
  日升字台晋泉州人万历进士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殉奢崇明之难赠光禄寺卿
  林秉汉尚友堂集二卷 忠谏遗稿一卷
  秉汉字伯昭一字聚立长㤗人万历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广东赠太仆寺卿谥文端
  李春熙元居集九卷附哀荣录一卷
  春熙字皥如号㤗阶建宁人万历进士官南京户部郎中
  顾起元蛰庵日录四卷
  起元见史类
  王畿樗全集七卷附录一卷
  畿字翼邑号慕蓼晋江人万历进士官至浙江布政使
  等谨案此与禅学之王畿同名非一人也畿视学浙江时拔施邦曜第一邦曜贫不能婚畿为备聘拜雁于官署邦曜即于是秋登第后殉节为完人其识见为世所推服
  邓渼大旭山房集一卷
  渼字远游自号箫曲山人建昌人万历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王衡缑山集二十七卷
  衡见子类
  陈第一斋诗集十三卷
  第见经类
  等谨案是集凡粤草一卷寄心集六卷五岳游草六卷据原序尚有塞曲一集此本不载盖佚之矣
  许獬锺斗集五卷
  獬见经类
  邹元标愿学集八卷
  元标见子类
  等谨案元标是集所载皆其讲学之语其乡人龙遇竒为之校刊
  刘永澄练江集七卷附录一卷
  永澄字静之宝应人万历进士官国子监学正
  陈勲元凯集五卷
  勲字元凯闽县人万历进士官户部郎中
  祝世禄尺牍三卷
  世禄见子类
  屠隆白榆集二十卷 由拳集二十三卷
  隆见经类
  汤显祖玉茗堂集二十九卷
  显祖见经类
  薛三省文介公文集四卷
  三省字鲁叔定海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介
  陈玉辉适适斋鉴须集七卷
  玉辉字逹卿号荆碧惠安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
  刘士骥蟋蟀轩草无卷数
  士骥字允良禹城人万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刘宗周蕺山集十七卷
  宗周见经类
  黄体元四然斋集十卷
  体元字长卿谷城人万历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副使
  魏纯粹隆徳堂诗文稿二卷
  纯粹字仲干柏乡人万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余懋孳荑言六卷
  懋孳字舜仲婺源人万历进士官至给事中
  李流芳檀园集十二卷
  流芳字长蘅嘉定人万历时人
  邹维琏逹观楼集二十四卷
  维琏字徳辉号匪石新昌人万历进士官吏部郎中
  刘锡元扫馀之馀四卷附归涂闲纪一卷
  锡元字玉受长洲人万历进士官至贵州提学佥事
  程正己湛园集十卷
  正己字道先号澄源长治人万历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
  高宏图太古堂集二卷
  宏图字子犹号硁斋胶州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福王时为大学士南京破殉节死
  张慎言泊水斋文钞三卷
  慎言字金铭阳城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马之骏妙远堂集四十卷
  之骏字仲良新野人万历进士官户部主事
  文翔鳯东极篇无卷数 太清文集二卷
  翔鳯见子类
  庄起元漆园卮言二十四卷
  起元字仲孺武进人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
  杨徳周铜马编二卷
  徳周见子类
  叶灿读书堂稿十二卷
  灿字以冲桐城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
  周顺昌忠介烬馀集三卷
  顺昌字景文号蓼洲吴县人万历进士官吏部文选司郎中以忤魏忠贤下狱死崇祯初追谥忠介
  吕维祺明徳堂文集二十六卷
  维祺见子类
  李国𣚴文敏遗集三卷
  国𣚴字元治号续溪高阳人万历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敏
  吴兆璧丰麓集七卷
  兆璧字文焕一字子谷号丰麓金谿人万历时副榜官连州学正
  范景文文忠集十二卷
  景文见史类
  曹履吉博望山人稿二十卷
  履吉字元甫当涂人万历进士官至河南提学佥事
  陈山毓靖质集六卷
  山毓字贲闻嘉善人万历时举人
  顾简蘧园集十卷
  简字默孙自号蘧园居士归安人万历时举人
  孙𫝊庭白谷集六卷 白谷诗钞二卷
  𫝊庭见诗类
  黄姬水白下集十一卷 高素斋集二十九卷 淳父集二十四卷
  姬水见史类
  葛昕集玉山房稿十卷
  昕字㓜明号龙池徳平人以䕃官尚宝司卿
  瞿汝稷冏卿集十卷
  汝稷字元立常熟人礼部侍郎景淳子以䕃官主事仕至太仆寺少卿
  方承训复初集三十六卷
  承训号鄈邖徽州人
  姚翼玩画斋杂著编八卷
  翼字翔卿归安人由岁贡生官广济县知县
  汪廷讷环翠堂坐隐集选四卷
  廷讷字无如休宁人
  吴文奎荪堂集十卷
  文奎字茂文歙县人
  宋登春布衣集三卷
  登春字应元新河人工诗画晚自号鹅池生
  等谨案登春年三十馀即弃家远游足踪几遍天下徐学谟为荆州守深敬礼之后游钱塘跃入江水以死其诗本名鹅池集文名燕石集学谟尝刻之荆州今本乃王培益并为一集刊之
  黄奂元龙诗集八卷附尺牍二卷
  奂见子类
  程可中仲权诗集十卷文集十二卷
  可中字仲权休宁人
  单思恭甜雪斋集二十卷
  思恭字惠仍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人
  谢兆申耳伯诗集八卷文集十六卷
  兆申字伯元号耳伯邵武人万历间贡生
  赵宧光牒草四卷
  宧光见经类
  王寰洽懒园漫稿五卷
  寰洽字仁子亳州人天启间贡生
  卢象昇忠肃集三卷
  象昇字建斗宜兴人天启进士官至兵部尚书督师钜鹿殁于阵
  等谨案象昇于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肃是集乃其子天驭孙声谐所编后其曽孙安节搜罗遗墨补辑此本末卷所附年谱其四世孙师俭所作旧题曰忠烈集盖用福王时旧谥今蒙
  特典褒荣谨改题忠肃以昭表章之至意
  胡敬辰檀雪集四十卷
  敬辰字直卿馀姚人天启进士官至江西驿𫝊道终光禄寺录事
  黄文焕赭留集一卷
  文焕见经类
  等谨案是集诗文共一卷乃其与黄道周同下诏狱时所作故名赭留词多感慨而不甚工
  谭元春友夏合集二十三卷 岳归堂集十卷 谭子诗归十卷
  元春字友夏天门人天启时举人
  倪元璐文贞集十七卷续编三卷 奏疏十二卷 讲编四卷 诗集二卷
  元璐见经类
  罗万藻此观堂集六卷
  万藻见子类
  唐汝询编篷集十卷后集十五卷
  汝询字仲言华亭人
  凌濛初国门集一卷国门乙集一卷
  濛初见经类
  殷仲春栖老堂集一卷
  仲春字方叔号东皋秀水人
  秦燢上生集八卷
  燢字曰上号上生无锡人
  孙奎曲涧遗稿十五卷
  奎字启文南城人
  凌义渠忠介集六卷
  义渠见子类
  魏学洢茅檐集八卷
  学洢字子敬嘉善人给事中大中子
  陈泰交赍志斋集十卷
  泰交见经类
  颜廷榘丛桂堂全集四卷诗集四卷
  廷榘字范卿永春人官岷府右长史
  王与允陇首集一卷
  与允字百斯新城人崇祯进士官监察御史后与妻子同殉国难
  黄端伯瑶光阁集十三卷
  端伯见经类
  凃伯昌凃子一杯水五卷
  伯昌字子期南丰人崇祯时举人
  等谨案是集名一杯水者自序云取澹然无味义集中多杂释老之说
  章正宸格庵遗书五卷
  正宸字羽侯号格庵会稽人崇祯进士官吏科给事中
  闪仲侗鹤和篇三卷
  仲侗字士觉永昌人
  文徳翼雅似堂文集十卷诗集三卷
  徳翼见史类
  王永积心远堂集二十卷
  永积字穉实无锡人崇祯进士官兵部员外郎
  黄淳耀陶庵全集二十二卷
  淳耀见史类
  余祚徴文斋文集十一卷
  祚徴字符之号文斋永丰人崇祯时副榜官鳯阳府推官
  程士鲲云樵文集八卷
  士鲲字天修号云山樵叟永丰人崇祯时副榜官乐平府推官
  施璜诚斋文集二卷 西铭问答一卷
  璜字虹玉休宁人
  杨思本榴馆初函集选十二卷
  思本见子类
  沈谦东江杂钞九卷别集一卷
  谦字去矜仁和人
  王业冠九文集无卷数
  业字蔚上号冠九里贯无考
  陶琰仁节遗稿无卷数
  琰字圭稚号别峯昆山人崇祯末诸生殉节死
  祝渊祝子遗书四卷附录一卷
  渊字开美海宁人崇祯举人殉节死
  等谨案渊扵乾隆四十年
  赐谥忠节渊事迹附见明史刘宗周𫝊柴绍炳省堂集载其始末甚详是集为其友陈确吴蕃所编附录一卷则刘宗周䟽及所作别渊序赠渊诗而以谈迁等所作小传缀末
  陈文涛征古堂类稿十八卷
  文涛字涛生广济人
  周益祥采芝堂集十六卷
  益祥字履吉侯官人崇祯末贡生
  张宇初岘泉集四卷
  宇初字子璿贵溪人张道陵四十三世孙洪武初袭掌道教
  释妙声东皋录三卷
  妙声字九皋吴县人洪武时与释万金同被召莅天下释教
  释宗泐全室外集九卷续集一卷
  宗泐字季潭临安人洪武初命住天界寺寻往西域求遗经还授左善世
  释方泽冬谿集二卷
  方泽字云望号冬谿嘉善人嘉靖中住秀水精严寺
  释洪恩雪浪集二卷
  洪恩字三怀上元人万历中住长干寺尝说法雪浪山中
  释如愚空华集二卷饮河集二卷止啼集一卷石头庵集五卷
  如愚字蕴璞江夏人万历中住金陵碧峯寺
  邹赛贞士斋集三卷
  赛贞当涂人赠监察御史谦之女翰林院编修濮韶之母
  徐敬徳花潭集二卷
  敬徳嘉靖中朝鲜生员
  等谨案敬徳贫居讲学其国提学金安国以遗佚荐授奉参力辞不就居于花潭因以为号是集诗文共二卷其学一以宋儒为宗而尤究心于周子太极图说邵子皇极经世集中杂著皆发挥二书之旨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四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五
  经籍考
  集诗集上
  等谨案马端临通考以无文而独有诗及有文而诗仍独行者别为诗集一类今所采录悉仍其例
  宋史艺文志不立诗集类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不立诗集类
  宋
  陶弼邕州小集一卷
  弼字商翁祁阳人庆历中以征猺功历官至东上阁门使康州团练使
  等谨案黄庭坚作弼墓志称所著诗文书奏十有八卷全集久佚仅诗七十三首尚存
  陈洎副使诗一卷
  洎字亚之彭城人师道之祖也皇祐中官至三司盐铁副使
  等谨案洎之遗文在宋时久佚此本仅诗十二首从厉鹗宋诗纪事増补二篇合为十四篇旧有颜复序张徽司马光苏轼任希夷李𡌴五跋仍并录之
  彭汝砺鄱阳集十二卷
  汝砺字器资鄱阳人治平二年进士第一历官权吏部尚书出知江州
  等谨案王称东都事略载汝砺所著经议奏疏诗文共五十卷宋史艺文志作四十卷此本止诗集十二卷
  李彭日渉园集十卷
  彭字商老建昌人
  洪朋龟父集二卷
  朋字龟父南昌人举进士不第卒与弟羽刍炎号四洪皆黄庭坚之甥
  郭印云溪集十二卷
  印成都人自号亦乐居士云溪其别墅也政和进士历官铜梁仁夀知县
  李处权崧庵集六卷
  处权字巽伯溧阳人淑之曽孙
  吴可藏海居士集二卷
  可里贯未详
  等谨案可集中年月当是宣和时人又有一官老京师及挂冠养拙之句知其尝官于汴京又有往时家分宁比年客临汝及避寇湘江外依刘汝水旁句知其尝居洪州建炎以后转徙楚豫之间所与酬答者如王安中赵令畤米友仁诸人皆南北宋间文士也
  阮阅郴江百咏一卷
  阅字闳休舒城人建炎初以中奉大夫知袁州
  邓深绅伯集二卷
  深字绅伯湘阴人绍兴进士知衡州擢潼川
  黄公度知稼翁集二卷
  公度字师宪莆田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官考功员外郎
  吴芾湖山集十卷
  芾字明可号湖山居士仙居人绍兴进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
  喻良能香山集十六卷
  良能字叔竒义乌人绍兴进士官工部郎中除太常寺丞出知处州
  陈棣蒙隐集二卷
  棣字鄂父里贯未详绍兴中以父䕃官漳州通判
  王阮义丰集一卷
  阮字南卿徳安人隆兴进士仕至抚州守
  许及之渉斋集十八卷
  及之字深甫永嘉人隆兴进士官至知枢密院事
  赵蕃乾道稿一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
  蕃字昌父号章泉信州人以恩䕃补官终于直秘阁
  曽极金陵百咏一卷
  极字景建临川人以江湖集事得罪谪道州卒
  刘应时頥庵居士集二卷
  应时字良佐四明人
  张镃南湖集十卷
  镃见子类
  戴复古石屏集二卷
  复古见子类
  等谨案复古㓜孤勉承家学尝搜访其父敏诗十首以冠已集
  裘万顷竹斋诗集四卷
  万顷字元量新建人淳熙进士官大理寺司直
  许尚华亭百咏一卷
  尚自号和光老人华亭人
  高翥菊磵集一卷附林湖遗稿一卷江村遗稿一卷疏寮小集一卷
  翥字九万号菊磵馀姚人
  等谨案翥所著菊磵集二十卷久佚今本乃其裔孙士竒搜采共得诗一百八十九首刻之后附林湖遗稿为翥侄鹏飞撰江村遗稿则翥父选叔迈之诗末附高似孙疏寮小集已见马考作三卷今仅存一卷
  薛师石瓜庐诗一卷
  师石字景石永嘉人隐居不仕筑屋会湖西题曰瓜庐
  刘过龙洲集十四卷附录二卷
  过字改之庐陵人以诗游谒江湖韩侂胃尝欲官之以轻率不果
  周文璞方泉集四卷
  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阳糓人
  葛绍体东山诗选二卷
  绍体字元承天台人
  赵汝燧野谷诗稿六卷
  汝燧字明翁太宗八世孙居袁州嘉㤗进士官分司镇江管榷
  汪晫康范诗集无卷数
  晫见子类
  华岳翠微南征录十一卷
  岳字子西贵池人登嘉定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
  郑清之安晩堂诗集七卷
  清之初名爕字文叔后改今名字徳源号安晚鄞县人嘉定进士累官太傅左丞相谥忠定
  等谨案清之安晩集本十六卷今存第六卷至十二卷有诗无文王士桢安晚集跋语亦同盖全集之佚久矣
  史弥宁友林乙稿一卷
  弥宁字安卿鄞县人丞相浩之从子官阁门宣赞舍人知邵阳
  戴昺东野农歌集五卷
  昺字景明号东野天台人石屏居士复古之从孙嘉定进士授赣州法曹参军
  等谨案是集有二本一本祗一卷附复古诗后以行者一本分五卷编次稍有条理而诗较少数篇因以五卷本著录
  严羽沧浪集二卷
  羽字仪卿一字丹邱邵武人自号沧浪逋客
  苏泂泠然斋集八卷
  泂字召叟山阴人右仆射颂四世孙
  韩淲涧泉集二十卷
  淲见子类
  岳珂玉楮集八卷 棠湖诗稿一卷
  珂见经类
  等谨案珂玉楮集编年起嘉熙戊戌迄于庚子盖坐谤闲居复召以后诗也棠湖诗乃汴京宫词一百首前人书目并不载其诗亦与玉楮集不类疑后人嫁名之作
  施枢芸隐横舟稿一卷芸隐倦游稿一卷
  枢字知言号芸隐丹徒人嘉熙时尝为越州府僚
  乐雷发雪矶丛稿五卷
  雷发字声远宁远人理宗召对赐特科第一终不仕自号雪矶先生
  宋伯仁西塍集一卷
  伯仁字器之湖州人嘉熙中为塩运司属官
  等谨案是编卷首题雪岩吟草下注西塍集是雪岩乃全集摠名西塍特其一种耳
  林同孝诗一卷
  同字子真号空斋福清人元兵至福州殉节死等谨案宋史忠义𫝊称林空斋失其名以空斋为同之子举进士历官知县今考是书刘克庄序知同未尝举进士为知县又刘林瑞昭忠逸咏称处士林同且有血书矮壁存吾节气贯长虹任汝烹句与史啮指血书壁自誓语合则史误分一人为二又曹溶学海类编载孝诗一卷题长乐林同季野著名同而地与字俱异不知何据编中皆摭拾古今孝事每一事为五言绝句一首亦间有両事合咏一首者
  文天祥集杜诗四卷
  天祥见别集类
  等谨案天祥被执赴燕狱中所作诗凡二百篇专集杜句而成每篇之首悉有标目次第题下叙次时事于国家沦丧之由生平阅历之境及忠臣义士之周旋患难者一一详志其颠末时称为文山诗史
  周弼汶阳端平诗隽四卷
  弼字伯臣汶阳人
  等谨案弼端平集十二卷是编为同里李龏选陈起刊行仅存四卷
  李龏翦绡集二卷
  龏字和父号雪林菏泽人
  等谨案是编集唐人之句上卷凡二十八首皆古体惟五律一首下卷凡九十首皆七言绝句
  刘辰翁须溪四景诗集四卷
  辰翁见史类
  胡仲弓苇航漫游稿四卷
  仲弓字希圣清源人举进士官知县
  吴锡畴兰皋集二卷
  锡畴字元伦休宁人广南西路安抚儆之从孙处士垕之子
  等谨案锡畴在咸淳间南康守叶阊聘主白鹿洞书院辞不肯赴盖笃寔潜修之士惟喜艺兰自号曰兰皋因以名集所存诗不多然皆晩年手自删定简汰颇严
  薛嵎云泉诗无卷数
  嵎字仲止一字賔日永嘉人宝祐进士官长溪簿
  张尧同嘉禾百咏一卷
  尧同秀水人仕履无考
  汪梦斗百游集无卷数
  梦斗号杏山绩溪人晫三世孙景定间以明经发解授江东制置司干官入元不仕
  柴望秋堂集三卷
  望见子类
  汪元量湖山类稿五卷 水云集一卷
  元量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人度宗时以善琴供奉掖庭宋亡随入燕久之为黄冠南归
  潘音待清遗稿二卷
  音字声甫天台人隐居不仕题所居曰待清轩入元后肥遁以终
  吴龙翰古梅吟稿六卷
  龙翰字式贤歙县人咸淳中贡士官编校国史实录院文字入元不仕
  董嗣杲庐山集五卷 英溪集一卷 西湖百咏二卷嗣杲杭州人度宗时尝为武康令入元隐于黄冠等谨案嗣杲所著三种以诗中自志岁月考之庐山集乃其于理宗景定间榷茶九江富池时所作英溪集则为武康今时所作中有甲戌大水诗盖度宗咸淳十年也其集诸家书目未载焦竑经籍志有嗣杲庐山集不载卷数今据四库全书著录其西湖百咏乃入道孤山四圣观时作附明陈贽和韵诗天顺间始以二家合刻其诗皆七言律每题之下各注其始未甚悉颇有宋末轶闻为诸书所未载者贽字维成馀姚人
  方䕫富山遗稿十卷
  䕫一名一䕫字时佐淳安人宋亡隐居以终
  等谨案䕫尝著汉论十卷富山懒稿三十卷岁久散佚其裔孙世德复裒辑其诗为是编
  真山民集一卷
  旧本题真山民撰山民始末未详
  等谨案山民于宋末窜迹隐沦以所至好题咏自呼为山民世因以称之或云李生乔尝叹其不愧乃祖文忠西山考真徳秀号西山谥文忠以是疑其姓真或云本名桂芳栝苍人宋末尝登进士则无可考矣其集宋艺文志及焦竑经籍志均未载江湖小集收之亦多未备此本较为完善
  连文鳯百正集三卷
  文鳯字百正号应山三山人仕履无考
  陈岩九华诗集一卷
  岩字清隐青阳人咸淳末屡举进士不第宋亡隐居不仕
  陈深宁极斋稿一卷附慎独叟遗稿一卷
  深见经类
  等谨案深诗仅存此本即顾嗣立元百家诗选所据后附诗一卷乃深子植所作嗣立元诗选题曰慎独叟陈植今仍之
  陈𤇍自堂存稿四卷
  𤇍字夀夫分宁人淳祐进士制置司属官宋亡不仕
  于石紫岩诗选三卷
  石字介翁兰谿人宋亡不仕因所居自号紫岩晚徙城中更号两溪
  等谨案石是编皆其中年以后之诗每卷题门人吴师道选仅古今体诗二百首
  蒲夀宬心泉学诗稿六卷
  夀宬泉州人咸淳中尝知梅州
  王镃月洞吟一卷
  镃字介翁括苍人尝官县尉宋亡不仕
  黄希旦支离子集一卷
  希旦一名晞字姬仲邵武人自号支离子熙宁中典太乙宫事
  释重显祖英集二卷
  重显字隐之遂州李氏子住明州雪窦寺
  释少嵩渔父词集句二卷
  少嵩字亚愚嘉定中尝往来鄱阳巴河间
  释永頥云栖诗集一卷
  永頥字山老仁和唐栖寺僧
  等谨案集中所与唱和者韩淲周靖赵师秀周弼等皆宁宗理宗间人则永頥当在南宋时也
  释文珦潜山集十二卷
  文珦於潜人
  等谨案文珦行迹游历浙东西及闽大抵居杭州为多临安志载咸淳三年贾似道显庆寺题名文珦与焉杭州荐福寺记有文珦至元乙酉遣兴诗称七十七岁潜山翁可证
  朱淑真断肠集二卷
  淑真钱塘女子自号幽栖居士
  
  元好问遗山诗集二十卷
  好问见子类
  等谨案是编乃毛晋从全集中录出刊于十元人集中者好问虽入元而未尝仕元晋以为元人殊误顾嗣立元百家诗选初集以好问诗为冠又沿晋之失也
  
  刘秉忠藏春集六卷
  秉忠见子类
  张宏范淮阳集一卷附录诗馀一卷
  宏范字仲畴定兴人汝南忠武王柔第九子官至镇国上将军累赠太师淮阳王谥宪武
  杨公远野趣有声画二卷
  公远字叔明歙县人
  黄庚月屋漫稿一卷
  庚字星甫天台人生于宋末入元不仕
  等谨案厉鹗宋诗纪事以庚为宋遗民今观其集首自序乃㤗定丁卯所作时元统已五十七年不得仍系之宋故从浙江通志文苑传题作元人
  艾性夫剩语二卷
  性夫字天谓抚州人官江浙道提举
  等谨案江西通志载性夫著有孤山诗集无传本今据四库全书著录
  张观光屏岩小稿一卷
  观光字直夫东阳人
  等谨案观光始末无考惟集中赠谈命姚月壶诗有试把五行推测看广文官冷几时春句盖必曽为学官有和仇山村九日吟当是元初人
  吾邱衍竹素山房诗集三卷
  衍见史类
  仇远金渊集六卷 山村遗集一卷
  远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人因居馀杭溪上之仇山自号曰山村民尝官溧阳教授
  赵雍仲穆遗稿一卷
  雍字仲穆孟𫖯子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总管府事
  龚璛存悔斋稿一卷补遗一卷
  璛字之敬平江人以荐累官江浙儒学副提举
  耶律铸䨇溪醉隐集八卷
  铸字成仲辽东丹王九世孙中书今楚材子累官中书右丞相赠懿宁王谥文忠
  杜本清江碧嶂集一卷
  本字伯原清江人隐居武夷山事迹具元史隐逸传
  滕安上东庵集四卷
  安上字仲礼定州人以荐除中山府教授累官国子监司业
  曹伯启文贞公诗集十卷后录一卷
  伯启字士开砀山人至元中以荐除冀州教授累官陜西行台御史中丞谥文贞
  陈孚安南即事诗一卷
  孚见别集类
  等谨案孚集已著录此本自集中抄出别行者
  元淮水镜集一卷
  淮字囦泉号水镜临川人至元初以军功官溧阳路总管
  陈秋岩诗集二卷
  秋岩爵里无考
  等谨案焦竑经籍志有陈宜甫秋岩集当即其人考集中接刘介臣书诗则当为闽人庚辰再随驾北行诗庚辰为至元十七年则世祖时尝为侍从又有读元贞改元诏诗丙申十月扈从晋王领降兵入京朝觐诗则成宗时又为晋王僚属原集焦竑志作一卷
  尹廷高玉井樵唱三卷
  廷高字仲明号六峯遂昌人尝掌教永嘉
  周权此山集四卷
  权字衡之号此山处州人尝荐为馆职报罢
  黄玠弁山小隐吟录二卷
  玠字伯成慈谿人宋黄震之曽孙乐吴兴山水因卜居弁山高隐不仕
  等谨案湖州府志载玠有卞山集知非稿唐诗选纂韵录等书独不载此集之目
  侯克中艮斋诗集十四卷
  克中字正卿真定人㓜䘮明聆群儿诵书辄能悉记年至九十馀卒
  何中知非堂稿六卷
  中见史类
  等谨案中自序所著有易类象三卷书传补遗十卷吴才老叶韵补遗一卷六书纲领一卷补六书故三十二卷苏邱述游录一卷搘頥录十卷今皆未见惟通鉴纲目测海三卷通书问一卷及此集存然序中称知非堂稿十七卷外稿十六卷是编止六卷仅存十之二矣
  贡奎云林集六卷
  奎字仲章宣城人官集贤直学士追封广陵郡侯谥文靖
  等谨案奎所著有云林小稿聼雪斋记青山漫吟倦㳺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凡百二十卷并佚不传惟宋濓所序云林小稿尚存明弘治间其裔孙元礼复采辑遗诗附益之是为今本
  郭豫亨梅花字字香前集一卷后集一卷
  豫亨自号梅岩野人爵里无考
  等谨案是编前后二卷咏梅七律至二百首皆集句而成者
  袁易静春堂诗集四卷
  易字通甫长洲人以荐署徽州路石洞书院山长
  王士熙鲁公诗钞一卷
  士熙字继学东平人翰林学士构子历官中书省参知政事
  杨载仲宏集八卷
  载字仲宏浦城人初以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后登延祐进士授饶州路同知浮梁州事终宁国路总管府推官事迹具元史儒学传
  范梈徳机诗七卷
  梈字亨父一字徳机清江人以荐授左卫教授历官湖南岭北廉访使经历
  等谨案梈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凡十二卷此本乃后人所并
  宋无翠寒集一卷 啽呓集一卷
  无字子虚苏州人尝举茂才不就
  等谨案翠寒集以无自序考之盖为晚年手定冯子振序而刻之啽呓集乃其咏史之作每事为七言绝句一章凡一百一首各有始末叙于诗后
  丁复桧亭集九卷
  复字仲容天台人延祐间被荐不就
  等谨案复诗稿多散佚其婿饶介之及其门人李谨之各搜辑成帙介所编称集谨所编称续集皆未见今本乃至正间御史张维远合编二集为九卷
  陈㤗所安遗集一卷
  㤗字志同号所安茶陵人延祐进士官龙泉簿
  黄镇成秋声集四卷
  镇成见经类
  袁士元书林外集七卷
  士元字彦章鄞县人珙之父以荐授县学教谕㝷擢翰林院检阅官不赴
  萨都拉雁门集三卷集外诗一卷
  萨都拉字天锡蒙古人祖父以世勲镇云代居于雁门故称雁门㤗定进士官闽海廉访知事进河北廉访经历案萨都拉原作萨都剌今改正
  洪焱祖杏亭摘稿一卷
  焱祖字潜夫歙县人官遂昌主簿
  等谨案焱祖尝作罗愿尔雅翼音释附愿书以行又有续新安志十卷今未见谨附志于此
  方澜叔渊遗稿一卷
  澜字叔渊莆田人至元间侨寓吴中
  华㓜武黄杨集三卷补遗一卷
  㓜武字彦清无锡人隐居不仕
  朱晞颜鲸背吟一卷
  晞颜字名世吴人
  等谨案晞颜自序称至元辛卯泛海至燕京舟中成七言绝句三十馀首诗尾各以古句足之其末章云早知鲸背推敲险悔不来时只跨牛因名鲸背吟
  周伯琦近光集三卷 扈从诗一卷
  伯琦见经类
  张翥蜕庵集五卷
  翥字仲举晋宁人以隐逸荐累官翰林学士承旨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
  等谨案金明昌承安间亦有张翥字曰仲掦刘祁归潜志记其诗句诸书援引或误为一人非也今本为朱彛尊所藏明初释大杼钞本有来复宗𪵶二人序䟦
  纳新金台集二卷
  纳新见子类案纳新原作迺贤今改正
  张仲深子渊诗集六卷
  仲深字子渊庆元路人
  等谨案子渊诗散见永乐大典中但题曰元人明文渊阁书目载之不著撰人姓名考纳新金台集有怀明州张子渊诗又有依韵奉答子渊诗今唱和诗俱载集中则子渊为张姓庆元路人也又铁釡中莲诗题下自注叙同时并赋诸人有暨仲深又有怀兄子益在横浦诗则其名当为仲深而子渊其字也
  陈镒午溪集十卷
  镒字伯铢丽水人官松阳教授
  吴景奎药房樵唱三卷附录一卷
  景奎字文可兰溪人以荐署兴化县学录
  岑安卿栲栳山人集二卷
  安卿字静能馀姚人所居近栲栳峯故以自号
  韩奕山人集无卷数
  奕见子类
  吴镇梅花道人遗墨二卷
  镇字仲圭自号梅花道人嘉兴人
  等谨案镇诗向无专集今本题曰遗墨乃其乡人钱棻捃拾题画之作荟萃成编失于决择伪作颇多又嘉兴志称其卒于明洪武中考墓碣乃卒于至正十四年甲午未尝入明则志误也
  陈高不系舟渔集九卷
  高字子上温州平阳人至正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未几免去自号不系舟渔者
  成廷珪居竹轩集四卷
  廷珪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掦州人隐居不仕
  谢宗可咏物诗一卷
  宗可金陵人仕履无考
  陈樵鹿皮子集四卷
  樵字居采东阳人隐居圁谷每衣鹿皮自号鹿皮子
  郭翼林外野言二卷
  翼字熙仲昆山人尝官训导
  胡天游傲轩吟稿一卷
  天游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岳州平江人隐居不仕
  王翰友石山人遗稿一卷
  翰字用文其先西夏人元初授领兵千户镇庐州因家焉累官江西福建行省郎中元亡殉节死
  吴当学古诗稿六卷
  当字伯常崇仁人澄之孙以䕃累官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入明抗节不仕
  许恕北郭集六卷补遗一卷
  恕字如心江阴人至正中荐授澄江书院山长弃去遁迹海上
  张宪玉笥集十卷
  宪字思廉山阴人家玉笥山因以为号为张士诚参谋元亡遁迹以终
  金涓青村遗稿一卷
  涓字徳原义乌人元季虞集柳贯交荐于朝皆辞不赴明初辟召不起教授乡里以终
  等谨案涓所著有湖西青村二集共四十卷久佚不存明嘉靖中其裔孙魁搜辑编为此本
  丁鹤年集一卷
  鹤年以名为字色目人遭乱不仕元亡隐武昌山中
  钱惟善江月松风集十二卷
  惟善字思复号曲江居士又号心白道人钱塘人领至正乡荐官儒学副提举
  周霆震石初集十卷
  霆震字亨远安成人以先世居石门田西自号石田子初省其文则曰石初隐居不仕
  王逢梧溪集七卷
  逢字原吉自称席帽山人江阴人元末被荐不就明洪武初徴召以老疾辞
  叶颙樵云独唱六卷
  颙字景南号云𩕢天民金华人元末隐居不仕
  郭钰静思集十卷
  钰字彦章吉水人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徴辞疾不就
  杨允孚滦京杂咏一卷
  允孚字和吉吉水人
  董养性高闲云集六卷
  养性见经类
  等谨案养性入明不仕作高闲云赋以自况因以名集前有王翌序盛推其文及诗此本仅诗五卷赋一卷文则已佚
  贡性之南湖集七卷
  性之字友初宣城人元季以胄子补闽省理刑官明初避居山阴躬耕以终
  倪瓒云林诗集六卷
  瓒见别集类
  等谨案瓒有清閟阁集已著录此本为明潘瓒校刊凡六卷専录其诗
  顾瑛玉山璞稿一卷
  瑛一名阿瑛又名徳辉字仲瑛昆山人举茂才署会稽教谕辟行省属官皆不就
  吕诚来鹤亭诗九卷补遗一卷
  诚字敬夫昆山人元末隐居不仕
  朱希晦云松巢集三卷
  希晦乐清人元末隐居瑶川与四明吴主一箫台赵彦铭游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
  周巽性情集六卷
  巽字巽泉吉安人尝官永明簿
  曹志拱和诗集一卷
  志字伯康自号拱和居士金华人明初以遗逸荐不起终于家
  杨维桢铁崖古乐府十卷乐府补六卷 复古诗集六卷
  维桢见经类
  等谨案维桢以乐府擅名此集其门人吴复所编又复古诗集其门人章琬所编
  张昱可闲老人集二卷
  昱字光弼自号一笑居士庐陵人元末官左右司员外郎旋去不仕明太祖召见悯其老曰可闲矣更号可闲老人年八十三卒
  邓雅玉笥集十卷
  雅字伯言爵里无考
  马臻霞外诗集十卷
  臻字至道号虚中钱塘道士
  等谨案臻是集为毛晋所刊跋称伯雨之后复有虚中令考诸家之序皆作于仁宗大徳初则臻实在伯雨前晋偶失检
  张雨句曲外史集三卷补遗三卷集外诗一卷
  雨见子类
  释英白云集三卷
  英字存实钱塘人唐诗人厉元之后号白云
  释善住谷响集一卷
  善住字无住号云屋尝居吴郡报恩寺往来吴淞江上与仇远白珽虞集宋无诸人相唱酬
  释徳净山林清气集一卷续集一卷
  徳净字如镜钱塘人
  释大圭梦观集五卷
  大圭字恒白姓廖氏晋江人至正间居泉州之紫云寺
  郑允端肃雝集一卷
  允端字正叔平江人宋丞相清之五世女孙归同郡施伯仁至正间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悒悒而卒
  张玉娘兰雪集一卷
  玉娘松阳女子字若琼少字沈佺未归而佺夭玉娘誓不更适寻卒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六
  经籍考
  集诗集下
  
  御制囘文诗一卷
  等谨案是集载朱当㴐国朝典故中惟题曰御制明艺文志亦未著录不知何帝作也
  朱橚元宫词一卷
  橚见子类
  汪广洋凤池吟稿十卷
  广洋字朝宗高邮人元末举进士太祖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官至右丞相封忠勤伯
  陶宗仪南村诗集四卷 沧浪櫂歌一卷
  宗仪见经类
  蓝仁蓝山集六卷
  仁字静之崇安人仕履无考明史文苑𫝊附见陶宗仪𫝊中
  蓝智蓝涧集六卷
  智字性之仁弟明初以荐授广西按察使佥事明史文苑传附见陶宗仪传中
  杨基眉庵集十二卷
  基字孟载其先嘉州人祖官吴中因家焉洪武中历官山西按察使
  张羽静居集四卷
  羽字来仪后以字行本浔阳人徙居吴中元末领乡荐洪武初徴授太常寺丞
  徐贲北郭集六卷
  贲字㓜文其先蜀人徙居平江洪武初以荐授给事中历官河南左布政使
  林鸿鸣盛集四卷
  鸿字子羽福清人洪武初以荐授将乐县训导历官礼部精膳司员外郎
  王恭白云樵唱集二卷 草泽狂歌五卷
  恭字安中闽县人自称皆山樵者永乐初以荐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
  王珙竹居集一卷
  珙字廷珪常熟人
  郭奎望云集五卷
  奎字子章巢县人尝为朱文正参赞军事后文正得罪奎亦坐诛明史文苑传附见王冕传中
  管时敏蚓窍集十卷
  时敏初名讷以字行华亭人洪武初徴为楚王府纪善
  董纪西郊笑端集一卷
  纪字良史以字行更字述夫上海人洪武中举贤良方正授江西按察使佥事
  李煜草阁集六卷拾遗一卷附筠谷诗一卷
  煜字宗表号草阁钱塘人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等谨案煜馆于东阳胡氏是集为胡伯宏所辑拾遗一卷其门人唐光祖辑未附筠谷诗一卷不著名氏考宋濓作煜诗序称其子辕字公载为诗能继其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亦载有李辕筠谷集注为李煜之子官宜纶县丞盖编录者以卷帙无多附其父集之后
  郑潜樗庵类稿二卷
  潜字彦昭歙县人元末官泉州路总管入明为宝应县主簿迁潞州同知
  袁华耕学斋诗集十一卷 可传集一卷
  华字子英昆山人洪武初官苏州府训导
  梁兰畦乐诗集一卷
  兰字廷秀一字不移泰和人赞善梁潜之父田居不仕以畦乐自号
  史谨独醉亭集三卷
  谨字公谨昆山人洪武初以事谪居云南后以荐为应天府推官降补湘阴县丞
  袁凯海叟集四卷集外诗一卷
  凯字景文华亭人洪武中由举人荐授监察御史以病免归
  王翰梁园寓稿九卷
  翰字时举禹州人元季隐居中条山明初出为周王橚长史后官翰林院编修谪连州教授夷獠乱城陷抗节死
  邓林退庵遗稿七卷
  林初名彛又名观喜字士齐成祖改今名新会人洪武时举人官吏部主事
  刘琏自怡集一卷
  琏字孟藻青田人诚意伯基长子官至江西布政司参政为胡维庸所胁堕井死
  胡奎斗南老人集六卷
  奎字虚白海寕人明初以儒学徴官寕王府教授
  虞堪希澹园诗三卷
  堪字克用一字胜伯长洲人元末隐居不仕洪武中为云南府学教授
  尹昌隆讷庵遗稿八卷附录二卷
  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进士官左春坊左中允改礼部主事
  唐之淳愚士诗二卷附会稽怀古诗一卷
  之淳字愚士以字行山阴人肃之子建文初以荐授翰林院侍读
  王偁虚舟集五卷
  偁字孟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水福人元潮州总管翰子洪武中领乡荐成祖征至京授国史院检讨充永乐大典副总裁
  王绂舍人诗集五卷
  绂字孟端无锡人别号友石生又号九龙山人洪武中征至京师寻坐累戍朔州永乐初以荐除中书舍人
  王燧青城山人集八卷
  燧字汝玉长洲人洪武时举人官左春坊左赞善
  周述东墅诗集六卷
  述字崇述号东墅吉水人永乐进士官左春坊左庶子
  李昌祺运甓漫稿六卷
  昌祺名祯以字行庐陵人永乐进士历官广西河南左布政使
  高棅啸台集二十卷 木天清气集十四卷
  棅一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长乐人永乐间以布衣征为翰林待诏陞典籍明史文苑传附见林鸿传中
  谢晋兰庭集无卷数
  晋字孔昭吴县人尝以布衣被征
  韩经恒轩集六卷
  经字本尝山阴人以行谊称于乡里屡荐不出家居教授以终
  沈行贯珠编贝集五卷
  行字履德钱塘人
  刘溥草窗集一卷
  漙字原博号草窗长洲人宣德间官太医院吏目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王伟桐山诗集十卷
  伟字士英攸县人正统进士官至兵部侍郎
  刘珏完庵诗集一卷
  珏字连美长洲人正统间举人官至山西按察使佥事
  卞荣郎中诗集八卷
  荣字华伯江阴人正统进士官户部郎中
  赵廸鸣秋集二卷
  廸字景哲怀安人自号白湖小隐
  孔承庆礼庭吟二卷
  承庆字永祚曲阜人至圣六十代孙未袭封而卒
  童轩清风亭稿七卷
  轩见子类
  闵珪庄懿集八卷
  珪字朝瑛乌程人天顺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左都御史
  沈周石田诗选十卷
  周见子类
  董越使东日录一卷
  越见史类
  等谨案是集乃弘治元年越为朝鲜颁诏使途中纪行之诗
  杨一清石淙稿十九卷
  一清见史类
  邓庠东溪稿十卷
  庠字宗周宜章人成化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杨循吉都下赠僧诗一卷 菊花百咏一卷 斋中拙咏一卷
  循吉见史类
  张诩南海杂咏十卷
  诩见子类
  杭淮双溪集八卷
  淮字东乡宜兴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总督粮储右副都御史
  童琥集古梅花诗四卷
  琥字连瑞兰谿人弘治进士官工部郎中
  何孟春燕泉诗四卷
  孟春见史类
  陈洪谟静芳亭摘稿八卷
  洪谟见子类
  黄衷矩洲集十卷附樗亭集一卷
  衷见史类
  周伦贞翁净稿十二卷
  伦字伯明号贞翁昆山人弘治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谥康僖
  湛若水白沙诗教解十卷诗教外传五卷
  若水见经类
  等谨案若水师陈献章号白沙著诗教一百六十六篇皆阐发性理之作诗教外传则皆语录之类足与诗相发明者献章于诗为别调若水务遵师说以为风雅正宗分类注释以行于世
  孙一元太白山人漫稿八卷
  一元字太初自称秦人或传为安化王孙尝栖太白之巅故称太白山人
  吴爰雪窗诗六卷
  爰字翼夫上海人本姓陆以父赘于吴遂冒其姓
  程诰霞城集二十四卷
  诰字自邑歙县人
  朱凯句曲纪游诗一卷
  凯字尧民长州人
  朱弥钳谦光堂诗集八卷
  弥钳号秋江翁唐庄王芝阯次子初封文城王后以子宇温嗣祖爵弥钳亦追封唐王谥曰恭
  刘魁省愆稿五卷
  魁字焕吾泰和人正徳间举人官工部员外郎
  韩邦靖五泉诗集四卷附录二卷
  邦靖见史类
  胡纉宗拟厓翁拟古乐府二卷拟汉乐府八卷
  纉宗见史类
  曽玙少岷拾存稿四卷附司徒大事记一卷
  玙字东玉泸州人正徳进士官建昌府知府
  管楫平田诗集二卷
  楫字汝济号平田又号竹木山人咸宁人正徳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
  汪文盛节爱府君诗集二卷
  文盛字希周崇阳人正徳进士官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进大理寺卿
  陈宪后斋遗稿二卷
  宪字伯度号后斋馀干人正徳进士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
  陆俸桃谷遗稿一卷
  俸字天爵吴县人正徳进士官至宝庆府知府
  赵汉渐斋诗草二卷
  汉字鸿逵平湖人正徳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参政
  顿锐鸥汀长古集二卷前集二卷别集二卷续集一卷渔啸集二卷 顿诗一卷
  锐字叔养涿州人正徳进士官代府右长史
  张𫄧南湖诗集四卷
  𫄧字世文高邮人正徳间举人官光州知州
  蒋山卿南泠集十一卷
  山卿字子云仪真人正徳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政
  刘天民函山集十卷
  天民字希尹号函山历城人正徳进士官至按察使副使
  顾可久洞阳诗集二十卷
  可久字与新无锡人正徳进士官至广东按察司副使
  林春泽人瑞翁集一卷
  春泽字徳敷侯官人正徳进士官至平畨府知府年百有四岁有司为建人瑞坊故以人瑞翁名
  陈器石居漫兴稿二卷
  器字徳器临海人正徳进士官刑部郎中
  马汝骥西元集八卷
  汝骥字仲房绥徳人正徳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谥文简
  张经半洲稿四卷
  经字廷彛侯官人正徳进士累官南京兵部尚书总督军务改都察院左都御史为严嵩构䧟弃市后追谥襄𢚓
  等谨案是集卷首题曰蔡经盖其未复姓时已板行于世
  朱朴西村诗集二卷补遗一卷
  朴字元素海盐人
  李璋嗜泉诗存二卷附录一卷
  璋字政虹海盐人
  谭宝焕性理吟二卷
  宝焕见别集类
  等谨案是编以四书及性理中字句为题前列朱子之说而以一诗括其意
  杜琼东原集七卷
  琼见子类
  佘世亨山人诗集四卷
  世亨广州人卜居粤秀山下嘉靖进士嘉诏之父也
  朱显槐少鹤诗集八卷
  显槐楚端王荣㳦第三子愍王显榕之弟嘉靖十七年封武冈王荣㳦尝自称黄鹤道人故显槐自号少鹤
  王周雁湖钓叟自在吟九卷附录一卷
  周字质斋嘉兴人自号雁湖钓叟
  王寅十岳山人诗集四卷
  寅字仲房一字亮卿歙县人
  边习仲子诗一卷
  习字仲学济南人户部尚书贡之次子
  狄冲春谿诗集四卷
  冲字仲虚溧阳人嘉靖进士官南京工部郎中
  黄金东游集一卷
  金号莘溪莆田人嘉靖进士官山东新城县知县
  吕希周东汇诗集十卷
  希周字师旦崇徳人嘉靖进士官至通政使
  章恩金陵览胜诗一卷
  恩字元之山阴人
  赵伊序芳园稿二卷
  伊字子衡平湖人嘉靖进士官至广西按察使副使
  闵如霖午塘诗集七卷
  如霖字师望号午塘乌程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王瑛侍御集七卷
  瑛字汝玉无锡人嘉靖进士官监察御史
  林应亮少峯草堂诗集一卷
  应亮字熙载侯官人嘉靖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
  顾存仁东白草堂集四卷
  存仁见史类
  李征元光漫稿五卷
  征字诚之湖广桃源人嘉靖进士官至布政司参议
  黎民表瑶石山人稿十六卷
  民表字维敬从化人嘉靖时举人授翰林院孔目后官至参议明史文苑传附见黄佐传中
  施峻琏川诗集八卷
  峻字平叔归安人嘉靖进士官青州府知府
  沈良才凤冈集四卷
  良才字凤冈泰州入嘉靖士官至兵部右侍郎
  袁炜文荣诗略二卷
  炜字懋中慈谿人嘉靖进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荣
  陈鎏已宽堂集四卷
  鎏字子兼号雨泉吴县人嘉靖进士官四川提学副使
  吴维岳天目山斋岁编二十四卷
  维岳字峻伯孝丰人嘉靖进士官至右都御史巡抚贵州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
  徐学诗石龙庵诗草四卷附刻二卷
  学诗字以言号龙川上虞人嘉靖进士官刑部郎中以劾严嵩罢职隆庆初起南京通政司参议未赴卒赠大理寺少卿
  沈淮三洲诗脍八卷
  淮字澂伯仁和人嘉靖进士
  彭辂比部集八卷
  辂字子殷海盐人嘉靖进士官南京刑部主事
  杨巍存家诗稿八卷
  巍字伯谦号梦山海丰人嘉靖进士累官吏部尚书赠少保
  祝世禄环碧斋诗集三卷
  世禄见子类
  张元凯伐檀集十二卷
  元凯字左虞吴县人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
  李先芳江右诗稿二卷 李氏山房诗选六卷
  先芳见经类
  等谨案邢侗作先芳行状称所著东岱山房稿三十卷此集总题为东岱山房诗录而子目则作江右诗稿盖其集中之一种其山房诗选乃皇甫汸所定间有评语亦非全集
  郭諌臣鲲溟集四卷
  諌臣字子忠长洲人嘉靖进士官至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而卒
  谢榛四溟集十卷
  榛字茂秦临清人以诗名终于布衣事迹具明史文苑传
  王叔承壮游编三卷
  叔承见别集类
  况叔祺大雅堂摘稿无卷数
  叔祺见子类
  余曰徳徳甫集十四卷
  曰徳初名应举字徳甫南昌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按察副使
  董传䇿采薇集四卷 幽贞集二卷 邕歈集六卷传策见史类
  王好问春煦轩集十二卷
  好问字𥙿卿号西塘乐亭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尚书
  何东序九愚山房诗集十三卷
  东序字崇教号肖山猗氏人嘉靖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张九一绿波楼诗集十四卷
  九一字助甫号周田新蔡人嘉靖进士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明史文苑传附见王世贞传中
  张錬太乙诗集五卷
  錬见子类
  朱慎锺宝善堂稿一卷
  慎锺号宗川晋王㭎第四子庆成王济炫之后袭封荣懿王
  王养端震堂集六卷
  养端字茂成遂昌人嘉靖时举人
  袁尊尼鲁望集十二卷
  尊尼字鲁望吴县人嘉靖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
  栗应宏山居集八卷
  应宏字道甫长子人嘉靖时举人屡试不第耕读太行山中
  等谨案应宏是集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作六卷又载有太行集十六卷今未之见
  俞允文仲蔚集二十四卷
  允文初名允执字仲蔚昆山人嘉靖间诸生
  曹干学兔园草六卷
  干学字叔骥太仓人
  黄惟楫说仲诗草十八卷
  惟楫字说仲天台人
  童佩子鸣集六卷
  佩字子鸣龙游人
  王伯稠世周集二十卷
  伯稠字世周昆山人
  孙七政松韵堂集十二卷
  七政字齐之常熟人
  潘之恒涉江诗选七卷
  之恒见史类
  等谨案之恒集本二十卷袁宏道删定为此本故名诗选
  姚兖尚元草八卷 咏物诗二卷
  兖字叔信号元岳秀水人
  项元淇少岳集四卷
  元淇字子瞻秀水人官光禄寺署正
  沈明臣豊对楼诗选四十三卷 越草一卷
  明臣见史类
  陈淳白阳集无卷数
  淳字道复以字行号复甫别号白阳山人长洲人以诸生援例入监
  彭年隆池山樵集二卷
  年字孔嘉长洲人号隆池山樵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明传中
  顾起纶句漏集四卷 赤城集三卷
  起纶字更生号元名无锡人官郁林州判
  傅汝舟山人集三卷
  汝舟本名舟字虚木号丁戊山人侯官人
  包大中参军集六卷
  大中字庸之号三川宁波人官建阳县丞以尝预征倭之役故称曰参军
  陈汝玚湛然堂诗稿无卷数
  汝玚字席珍南安人官广昌县知县
  董绪龟川诗集四卷
  绪字禹方乐安人刑部尚书𥙿之父
  等谨案绪集乃其裔孙以初刻板漶为之重刊然字多残缺据其目录尚附有志状亦佚之矣
  方于鲁建元诗集十二卷续集一卷
  于鲁见子类
  高瀫石门诗集一卷
  瀫字宗吕号石门又号髯仙侯官人
  赵志皋四游稿六卷
  志皋见史类
  方旴研山山人漫集一卷
  旴字文明改名大年苏州人
  方问孝苍耳斋诗集十七卷
  问孝字胥成歙县人
  汪淮禹乂诗集八卷
  淮字禹乂休宁人
  吴宗儒巢云轩诗集六卷续集五卷诗馀一卷
  宗儒字次鲁号黄麓晩号止耕休宁人
  朱翊□广䜩堂集二十四卷
  翊□字匡鼎自号隐真子荆王瞻堈六世孙袭封樊山王
  朱敬鑉梅雪轩诗稿四卷
  敬鑉字进父秦愍王樉八世孙万历中为奉国中尉
  姚舜牧乐陶咏草三卷
  舜牧见经类
  林章初文诗选一卷
  章字初文福清人万历时举人
  王邦俊征南草一卷
  邦俊字虞卿鄜州人万历进士官至贵州兵备参政
  林兆珂伯子诗草一卷
  兆珂见经类
  李化龙场居集二卷田居稿一卷河上稿一卷
  化龙见史类
  顾绍芳宝庵集八卷
  绍芳字实甫太仓人万历进士官至左春坊左赞善
  龙膺九芝集选十二卷
  膺字君御武陵人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太常寺卿
  杨于庭道行集十七卷
  于庭见经类
  董嗣成青棠诗集八卷
  嗣成字伯念乌程人万历进士官礼部郎中
  李沂中秘草三卷
  沂字景鲁嘉鱼人万历进士官吏科给事中赠光禄寺少卿
  石九奏伯成诗稿四卷
  九奏字伯成冀州人万历进士官至兵备副使进右参政
  华善继折腰漫草八卷
  善继字孟达无锡人官永昌府通判
  朱之蕃奉使稿无卷数
  之蕃字元介茌平人万历乙未进士第一官至吏部右侍郎
  邓云霄百花洲集二卷 解𡸅集一卷
  云霄字元度东莞人万历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参政
  叶秉敬叶子诗言志十二卷
  秉敬见经类
  等谨案秉敬自序称虞书诗言志论语志于学二语为作诗要领故以此名其集
  吴大经丛桂轩集二卷
  大经字元常常熟人万历间布衣
  樊良枢致虚诗集四卷
  良枢字尚植号致虚进贤人万历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
  等谨案良枢集中并其叔㑺弟尚燝良楹子重鹏等次和之作皆附存焉
  魏濬峡云阁存草七卷后存草七卷
  濬见经类
  陈完皆春园集四卷
  完字名甫号海沙南通州人万历时举人
  陈翼飞慧阁诗八卷
  翼飞字元明平和人万历进士官宜兴县知县等谨案翼飞所著有慧阁长梧二集己未庚申辛酉壬戍行卷此特其中一种馀并佚不传
  许光祚灵长集无卷数
  光祚字灵长陜西人
  鹿善继无欲斋诗钞一卷
  善继见经类
  耿志炜逸园新诗一卷 咏怀诗一卷
  志炜字明夫号逸园武功人万历进士官至提督四译馆少卿
  吴稼竳元盖副草二十卷
  稼竳字翁晋孝丰人官南京光禄寺典簿迁云南通判
  等谨案集名元盖副草者自序谓元盖天目山别名其藏书有在姑谓之副盖夸大之词非实另有正本流传也
  徐熥幔亭诗集十五卷
  熥字惟和闽县人万历时举人
  万达甫皆非集二卷附一枝轩吟草一卷
  达甫字仲章号纯初鄞县人都督佥事表之子少袭世职官至广东参将
  等谨案达甫集后一枝轩吟草乃其子邦孚所作邦孚亦以世䕃累官福建总兵官左军都督府佥事
  周履靖梅颠稿选二十卷
  履靖见子类
  高濓雅尚斋诗草二集二卷
  濓字深甫号瑞南仁和人
  等谨案是编题曰二集当有初集今未之见
  吕时甬东山人稿七卷
  时一名时臣字仲父鄞县人
  谢肇淛㳺燕集二卷 小草斋稿二卷
  肇浙见史类
  李生寅山人诗二卷
  生寅字宾父鄞县人
  朱师孔性灵稿二卷
  师孔字时行徽州人家于武昌万历间岁贡生
  莫是龙石秀斋集十卷
  是龙见子类
  段黼黄甫诗稿无卷数
  黼字黄甫号景山樵客曹州人万历间诸生
  汪逸遗民诗一卷
  逸字遗民歙县人
  金建中笑拙墅稿一卷
  建中字仲立海阳人万历间监生
  等谨案笑拙墅乃建中别业其诗多咏园中景物后附其子麟祥跋并志感诗
  朱多颎古雪斋近稿一卷
  多颎字以昭号斗斋南昌人宁藩之裔
  刘师朱江皋吟一卷
  师朱字仲文号嵩潭大名人万历间由贡生官至庐州府同知
  潘纬象安诗集四卷
  纬字仲文号象安歙县人万历间官武英殿中书舎人
  陈昻白云集七卷
  昂字尔瞻号云仲莆田人别号白云先生
  张汝元太初集八卷
  汝元字太初江宁人万历间诸生
  黄克晦吾野诗集五卷
  克晦字孔昭号吾野惠安人
  等谨案克晦是集乃其裔孙象潜掇拾家藏遗帙成编其全稿已佚不传
  胡镇梦草堂稿十一卷
  镇字子重歙县人万历间贾人
  丰越人正元集四卷
  越人字正元鄞县人坊之孙自号天放野人
  梅鼎祚禹金集二十卷
  鼎祚见子类
  翁任春益斋存稿一卷
  任春初名允璿字克生金华人
  李嵩白雪堂诗一卷
  嵩见史类
  汪膺寸碧堂稿二卷
  膺字元御号玉淙长洲人天启间举人
  项穆贞元子诗草无卷数
  穆见子类
  汪汝谦绮咏一卷绮咏续集一卷
  汝谦字然明歙县人
  黄应征自娱斋诗集二卷
  应征字君求江都人天启间诸生
  陈悰天启宫中词一卷
  悰字次杜常熟人
  等谨案朱彛尊诗话述徐昂发之言以为本秦征兰撰悰攘而有之征兰字楚芳亦常熟人
  柴惟道玩梅亭集诗二卷
  惟道字允中号白岩山人严州人
  吴兆非熊集八卷
  兆字非熊休宁人
  等谨案王士祯刻新安二布衣诗兆居其一仅存其诗四卷此则其原集也
  高名衡更生吟无卷数
  名衡字平仲号鹭矶沂州人崇祯进士官监察御史以守城功晋兵部左侍郎壬午靖节死
  等谨案名衡于乾隆四十一年
  赐谥忠节是编乃其巡按河南时李自成攻开封在围
  城中作
  纪坤花王阁賸稿一卷
  坤字厚斋献县人崇祯间诸生
  姜埰敬亭集十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
  埰字如农莱阳人崇祯进士官礼科给事中以建言谪宣州卫国亡流寓苏州以殁
  申佳允忠愍诗集六卷
  佳允字孔嘉永年人崇祯进士官至太仆寺丞
  等谨案佳允于明亡殉难
  世祖章皇帝赐谥忠愍
  朱芾煌文嘻堂诗集三卷
  芾煌字子衷号玉瑠别号濡须江渔无为州人崇祯进士官兵部武选司郎中
  欧阳铉野获园集二卷
  铉字子玉江西龙泉人崇祯进士官休宁县知县
  董养河罗溪阁韵语无卷数
  养河字叔会闽县人
  李永昌画响无卷数
  永昌字周生徽州人
  马宏道采菊杂咏一卷
  宏道字人伯号退山苏州人
  吴梦旸射堂诗钞十四卷
  梦旸字允兆归安人
  陈邦仪弹剑草无卷数
  邦仪字开甫高安人崇祯间诸生
  周道仁乐府一卷
  道仁字以修乌程人
  等谨案是编拟汉魏乐府凡一百三章原附于所刊孙一元太白山人稿后者
  董应扬黉中草一卷 蜀中草一卷
  应扬字于廷武进人官翰林待诏
  顾徳基七十二候诗一卷
  徳基字用晦常熟人
  释克新元释集一卷
  克新姓余氏字仲铭自号江左外史又称为雪庐和尚鄱阳人元末住嘉兴水西寺
  释德祥桐屿集四卷
  徳祥字麟洲号止庵钱塘人洪武中住持径山
  释睿略松月集一卷
  睿略字道𫞐号简庵苏州人洪武时人
  释宗贤僦寮集一卷
  宗贤字月堂杭州人
  释斯学幻华集二卷
  斯学字悦支号庾山万历间海盐慈会寺僧
  陈氏绣佛斋草一卷
  陈氏天台人崇祯间布衣冯元鼎妻年二十馀夫死守节
  等谨案马端临通考诗集之后有歌词一门今从四库全书之例改为词曲列于集类之末又章奏一门已于史类著录故不复载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六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七
  经籍考
  集总集上
  宋史艺文志总集类四百三十五部一万六百五十七卷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总集类一百六十二部九千八百一十卷宋
  常挺诸儒性理文锦八卷
  挺字方叔连江人嘉祐进士累官吏部尚书参知政事
  邓忠臣同文馆唱和诗十卷
  忠臣字慎思湘阴人熙宁进士官考功郎
  等谨案同文馆本以待高丽使人元祐间忠臣等同考校即其地为试院因录同舎唱和之作彚为一编其相为酬答者忠臣而外为张耒晁补之蔡肇余干耿南仲商倚曹辅桞子文李公麟孔武仲等十一人又有曰益曰向不著姓者二人已不可考
  二程文集十三卷附录二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此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合集也出自胡安国家刘珙张栻尝刻之长沙于原文颇有改削朱子深以为不可元至治间谭善心重刊悉从朱子更正并以朱子论胡本错误诸书别为二卷附之于后
  宋文选三十二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张邦基墨庄漫录称崔伯易金华神记编入圣宋文选后集中则是书乃其前集在南渡以前矣所选皆北宋文自欧阳修以下十四人
  邵浩坡门酬唱集二十三卷
  浩字叔义金华人
  等谨案是集录苏轼与弟辙及门下诸人属和之诗始名曰苏门酬唱后更名坡门酬唱
  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四十六卷
  积中里贯无考
  等谨案宋绶有岁时杂咏二十卷积中因其原本续为此书所増惟宋人之诗而目类一仍其旧自一卷至四十二卷为元日至除夕二十八目后四卷则凡祗题月令而无节序之诗皆附焉
  董棻严陵集九卷
  棻东平人逌之子绍兴间知严州
  朱子南岳唱酬集一卷附录一卷
  朱子见史类
  等谨案朱子与张栻林用中同游南岳倡和成编用中字择之号东屏古田人尝从朱子游是集作于乾道二年
  孙绍远声画集八卷
  绍远字稽仲自署曰谷桥爵里无考
  等谨案钱曽读书敏求记谓其书不著编者名氏今本卷首有淳熙丁未十月绍远自序谓择前贤之为画而作者编为一集名之曰声画则为绍远编集确有明证
  桑世昌囘文类聚四卷补遗一卷
  世昌淮海人世居天台
  魏齐贤叶芬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一百十卷
  齐贤字仲贤自署钜鹿人棻字子实自署南阳人等谨案是编皆录宋代之文题曰五百家而卷首所列姓氏实五百二十家朱彝尊常䟦此书惜无人为之删繁举要盖病其冗杂也
  袁说友成都文类五十卷
  说友字起岩建安人隆兴进士官至同知枢密院参知政事
  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
  叔夏庐陵人绍兴中乡贡进士
  等谨案叔夏是编因周必大所校文苑英华而作自序称必大命以校雠用功甚多散在本文览者难遍因荟萃其说大旨分承讹当改别有依据不可妄改义可两全不必遽改三例用意谨严考核精密其不轻易点窜古书亦于此可见
  林表民天台续集别编六卷 赤城集十八卷
  表民字逢吉临海人仕履无考
  等谨案表民父师蒧増修李庚原本为天台前集表民则辑补前集为别编师蒧又増补李庚原本为续集马考并已著录此续集别编又表民所辑以补其阙赤城集亦表民所编据吴子良序称分门会粹并诗为一今本有文无诗
  汤汉妙绝古今四卷
  汉见别集类
  等谨案是编甄辑古文起春秋左氏传讫眉山苏氏凡二十一家
  李龏唐僧宏秀集十卷
  龏见诗集类
  等谨案是编乃选唐代释子之诗凡五百首前有宝祐六年龏自序自皎然以下凡五十二人
  赵师秀众妙集一卷
  师秀见别集类
  等谨案是集录唐代五七言律自沈佺期讫王贞白凡七十六人
  陈起江湖小集九十五卷江湖后集二十四卷
  起字宗之钱塘人开书肆于睦亲坊亦号陈道人等谨案江湖小集所录自洪迈迄林同凡六十二家内惟姚镛周文璞吴渊许棐四家有赋及杂文馀皆诗也起以刻江湖集得名永乐大典所载有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续集中兴江湖集诸名大抵皆同时之人随得随刻往往一人之诗散见数集之内今从永乐大典裒辑合为一编统名之曰江湖后集二十四卷以补世传江湖集本之缺云
  章樵注古文苑二十二卷
  樵字升道临安人嘉定进士历官知涟海军授朝散郎知处州
  刘元高三刘家集一卷
  元高咸淳中官御史里贯未详
  等谨案元高是编乃辑其先世刘涣刘恕刘羲仲诗文涣字凝之天圣进士以太子中允致仕恕字道元涣之子举进士官和川翁源二县羲仲恕之子三世并刚直有史才而恕最优司马光尝称其博闻强记细大之事皆有稽考云
  周弼三体唐诗六卷
  弼见别集类
  柴氏四隐集三卷
  柴望及其从弟随亨元亨元彪诗文合集望见子类随亨字瞻屺登文天祥榜进士历知建昌军事元亨字吉甫与随亨同举进士官朝散大夫荆湖参制元彪字炳中号泽臞居士尝官察推宋亡俱遁迹不仕时称柴氏四隐
  论学绳尺十卷
  魏天应编林子长注天应号梅墅自称乡贡进士子长号华峰官京学谕皆闽人
  郑虎臣吴都文粹九卷
  虎臣字景兆吴县人官会稽尉
  古文集成前集七十八卷
  旧本题庐陵王霆震亨福编
  等谨案是编盖南宋书肆本也所录自春秋以逮南宋计文五百馀首而宋文居十之八
  罗黄裳发蒙宏纲三卷
  黄裳池州人咸淳中官番禺守
  谢枋得文章轨范七卷
  枋得见别集类
  吴渭月泉吟社诗一卷
  渭字清翁号濳斋浦江人官义乌令入元退居吴溪
  陈仁子文选补遗四十卷
  仁子见别集类
  苏门六君子文粹七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旧本传为陈亮所辑今无可考史称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为苏门四学士此称六君子者益以陈师道李廌二人也
  三国志文类六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编今流传有宋刊本考宋艺文志载此书注云集者不知名则当时已无可考矣
  诗家鼎脔二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卷首题词署曰倦叟无可考
  十先生奥论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书集程子张耒杨时朱子张栻吕祖谦杨万里胡寅方恬陈傅良叶适穆元戴溪张震陈武郑湜凡十六人之论分类编之题曰十先生所未详也且据其原目凡前后续集各十五卷此本止四十卷佚去尚多其作者不知凡㡬谨识俟考
  两宋名贤小集一百五十七卷
  旧本题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思世隆俱见子类等谨案是编所录宋人诗集始于杨亿终于潘音共一百五十七家有绍定三年魏了翁序即宝刻丛编序更易书名其为伪托无疑
  何无适倪希程诗准三卷附录一卷 诗翼四卷无适希程爵里俱未详
  群公四六续集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大全赋会五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启札锦绣一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宋遗民录一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元好问中州集十卷附中州乐府一卷 唐诗鼔吹十卷
  好问见子类
  等谨案好问中州集录金一代之诗在宋末江湖诸𣲖之上考集中小传皆兼评其乐府是二编本合而为一今仍之不别入词曲类焉唐诗鼔吹皆唐人七言律诗凡九十六家其门人中书左丞郝天挺注
  段克己成己二妙集八卷
  克己字复之号遁庵稷山人尝举进士成己字诚之号菊轩至大进士授宜阳主簿并入元不仕
  
  方囘瀛奎律髓四十九卷
  囘见子类
  杜本谷音二卷
  本见别集类
  冯子振释明本梅花百咏一卷
  子振字海粟攸州人官承事郎集贤待制明本姓孙氏号中峯钱塘人居吴山圣水寺
  等谨案是编乃子振与明本倡和之作有七言绝句一百首后附春字韵七律一百首仅有明本和章而子振原唱已佚
  房祺河汾诸老诗集八卷
  祺平阳人官大同路儒学教授自称横汾隐者
  金履祥濂洛风雅六卷
  履祥见经类
  周南瑞天下同文集五十卷
  南瑞里贯无考
  祝尧古赋辨体八卷外集二卷
  尧上饶人延祐进士官无锡州同知
  元朝野诗集无卷数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所录大抵仁宗以后顺帝以前之诗一名元风雅考当时别有元风雅二十四卷乃傅习孙存吾所辑视此较为完备顾嗣立元诗选序载有蒋易元风雅一书或即其残本欤
  吴宏道中州启札二卷
  宏道字仁卿金台人江西省检校掾史
  圭唐欸乃集二卷
  许有壬及其弟有孚子桢倡和之诗有壬见别集类有孚桢始末俱未详
  陈桱尺牍筌蹄三卷
  桱见史类
  赵景良忠义集七卷
  景良字秉善南丰人
  等谨案南丰刘埙作补史十忠诗一卷其子麟瑞撰昭忠逸咏凡四卷景良合二集为一编又采宋末遗老诸作续为二卷总名之曰忠义集
  汪泽民张师愚宛陵群英集十二卷
  泽民字叔志婺源人延祐进士累官礼部尚书至正中贼䧟宁国被执不屈死赠江浙行中书省左丞追封谯国郡公谥文节师愚字仲愚宁国人两领乡荐
  苏天爵元文类七十卷目录三卷
  天爵见史类
  傅习孙存吾元风雅二十四卷
  习字说卿清江人仕履无考存吾字如山庐陵人尝为儒学正
  等谨案是编前集十二卷习所采辑后集十二卷存吾所采辑
  杨士宏唐音十四卷
  士宏字伯谦襄城人
  左克明古乐府十卷
  克明豫章人自序题至正丙戌则顺帝时人也
  武夷山诗集一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缪思㳟等庚辛唱和诗一卷
  思㳟里贯未详
  等谨案至正庚子辛丒间思㳟等游嘉兴景徳寺分韵唱和之作共二十六人
  顾瑛玉山名胜集无卷数 草堂雅集十三卷 玉山纪游一卷
  瑛见诗集类
  赖良大雅集八卷
  良字善卿天台人
  等谨案是编良所裒辑杨维桢删定去取颇称精密盖维桢工于诗故鉴别终不茍焉又每人之下略注字号里贯元末诗人无集行世者亦颇赖以考见
  元音遗响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则张逹刘绍诗也三人皆元遗民而他书罕见故其出处莫详布字子申逹字季充皆旴江人绍字子宪黎川人
  刘履风雅翼十四卷
  履字坦之上虞人入明不仕号草泽闲民
  等谨案是编首为选诗补注八卷取文选各诗删补训释而各断以己意次为选诗补遗二卷取古歌谣词以补文选之缺次为选诗续编四卷取唐宋诸家诗词之近古者以为文选嗣音其去取大旨本于真徳秀文章正宗其训释体例则悉以朱子诗集传为凖
  谭金孙残本诸儒奥论策学统宗二十三卷
  金孙字叔金号存理里贯未详
  周砥马治荆南倡和集一卷
  砥字履道无锡人从张士诚死于兵治字孝常冝兴人入明官建昌知府
  等谨案周砥马治诗同一集人隔两朝遂无时代可归今以治虽入明而诗作于元砥死于兵未尝入明故以砥为主而附于元人之末
  赠言小集一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释圆至唐诗说二十一卷
  圆至见别集类
  释寿宁静安八咏诗集一卷
  寿宁字无为号一庵上海人居于邑西之静安寺
  
  世宗宸章集录一卷 辅臣赞和诗集一卷 翊学诗一卷
  等谨案以上三编系嘉靖五年六年七年赐大学士费宏杨一清等御制诗诸臣依韵和进随时编录者
  偶桓乾坤清气集十四卷
  桓字武孟号清翁因眇一目又自号瞎牛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
  孙原理元音十二卷
  原理宁波人仕履无考
  郑太和麟溪集十二卷别编二卷
  太和字顺卿浦江人世称义门郑氏
  叶翼馀姚海堤集一卷
  翼宁波人始末未详
  等谨案翼祖恒字敬常元天历间为馀姚判官筑堤捍海民赖其利至正末诏封仁功侯立庙祠之当时名人多有序纪诗文翼共编为一集
  沈易五伦诗五卷
  易字翼之华亭人
  等谨案是集前有钱惟善序其原目称内集五卷外集七卷今外集缺
  孔克学江陵百咏诗一卷
  克学字习之曲阜人尝为荆州府学官
  朱升风林类选小诗一卷
  升见经类
  等谨案是集所录始于汉魏终于晩唐分三十八体皆五言绝句也
  刘仔肩雅颂正音五卷
  仔肩字汝弼鄱阳人
  高棅唐诗品彚九十卷拾遗十卷
  棅见诗集类
  广州四先生诗四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乃明初广州黄哲李徳王佐赵介四人诗也哲字庸之以荐授翰林待制历官东平通判有雪蓬集徳字仲修官义宁知县有易庵集佐字彦举本河东人元末侍父官南雄遂占籍南海洪武中以荐授给事中有聼雨轩瀛洲二集介字伯贞不求仕进洪武中屡荐皆辞免后以其子纯官监察御史赠如其官有临清集
  周希孟周希䕫姑苏杂咏二卷
  希孟希䕫里贯俱无考
  等谨案是集乃希孟希䕫同编上卷为高启原唱下卷为其祖南老续作南老字正道号拙逸子明初人
  文章类选四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前有洪武三十一年凝真子序并庆府图章以史考之盖庆王㮵也太祖第十六子好学有文就藩宁夏序称暇日与诸儒将昔人所集文选文粹文鉴翰墨全书事文类聚诸书所载之文类而选之分五十八体
  钱氏三华集十八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为明初无锡钱子正及弟子义侄仲益合刻诗也子正录苔轩集六卷子义种菊庵集四卷仲益锦树集八卷初各自为书后仲益族子公善合刻子正子义出处无考仲益以元末进士知华亭县后为翰林院修撰见于魏骥序中朱彛尊载仲益永乐初以翰林编修转周王府长史与骥序互有异同
  王宾虎邱诗集一卷
  宾见别集类
  袁表马燮闽中十子诗三十卷
  表字景从燮字用昭皆福州人
  等谨案闽中十子为福清林鸿长乐陈亮高廷礼闽县王㳟唐泰郑定王褒周元永福王偁侯官黄元皆明初人也
  宋绪元诗体要十四卷
  绪字公传以字行馀姚人预修永乐大典授官不就辞归
  邹缉等燕山八景图诗一卷
  缉吉水人永乐中官左春坊左中允
  等谨案是编乃缉等唱和之作凡诗百二十首皆缉首唱胡广等十二人和之
  吴讷文章辨体五十卷外集五卷
  讷见史类
  怀悦士林诗选一卷
  悦字用和嘉兴人永乐中以纳粟官通判
  瞿暹兴观集一卷附三村遗诗杂著一卷
  暹钱塘人仕履无考
  金庠桥门聼雨诗一卷
  庠苏州人永乐进士官监察御史
  朱绍朱积鼔吹续编九卷
  绍字善继积字善庆皆江阴人
  等谨案是编盖续唐诗鼓吹而作皆宋元明人七言律诗
  杜桓桞黄同声集二卷
  桓字宗表徽州人仕履无考
  周泰周氏存存稿十卷周采续稿三卷
  泰宷里贯始末俱无考
  等谨案泰宷所编皆其先世遗集
  沧海遗珠四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前有正统元年杨士竒序称都督沭公所选又称其字曰景颙黔宁王之仲子考明史沐英次子晟字景茂序盖误称所录凡二十人之作皆明初流寓迁谪于云南者以其为刘仔肩王偁诸家诗选所不及故名曰遗珠二十人皆无专集今实赖此以传
  徐墺双桂集六卷
  墺无锡人始末未详
  等谨案墺是集盖录其祖环父允之诗环字伯枢洪武中官临桂县丞著有临桂集允字邦孝著有水南集
  张鳯翼文选纂注十二卷
  鳯翼见子类
  林兆珂选诗约注十二卷
  兆珂见经类
  刘昌中州名贤文表三十卷
  昌字钦谟吴县人正统进士官至广东参政
  等谨案是编所录凡许衡姚燧马祖常许有壬富珠理冲原作孛术鲁翀六人之集姚燧集本五十卷富珠理冲集本六十馀卷俱佚不传赖此仅存
  黄溥诗学权舆二十二卷
  溥字澄济自号石崖居士弋阳人正统进士官至广东按察使
  等谨案明有两黄溥其一鄞县人有简籍遗闻已著录其一即此黄溥也
  胡缵宗雍音四卷
  缵宗见史类
  王恕石钟山志八卷
  恕字尚忠湖口人景泰进士官至广东布政司参议等谨案湖口有上下石钟山即苏轼所记者恕以其为邑名胜因辑古今题咏赋传记䟦等文都为一编虽以志名实总集也又其时有两王恕其一三原人其一即此王恕也
  沈周等江南春词一卷
  周见子类
  等谨案周等追和元倪瓒作自周以下共五十三人
  金徳玹苏大新安文粹十五卷
  徳玹字仁本大字景元皆休宁人
  李东阳联句录五卷
  东阳见子类
  等谨案此集乃东阳官翰林时与同年进士及士大夫联句之作凡六十有九人
  康麟雅音会编十二卷
  麟字文瑞广东顺徳人天顺中官福建按察使佥事
  郑宣古栝遗芳四卷
  宣里贯未详
  等谨案是编所录皆处州之文止于英宗天顺则宣乃天顺以后之人也
  程敏政明文衡九十八卷 新安文献志一百卷 咏史集解七卷 唐氏三先生集二十八卷附录三卷敏政见史类
  等谨案明文衡皆明初人之文搜采颇富新安文献志录南北朝以后文章事迹之有关于徽郡者彚为一编咏史集解辑古人咏史之作仅七言绝句一体唐氏三先生集即唐元筠桂芳文鳯三人诗敏政为之合编缀以传记铭志为附录
  杨守阯浙元三会录无卷数
  守阯见别集类
  王鏊春秋词命三卷
  鏊见史类
  毛纪联句私抄四卷
  纪见史类
  卢濬古黄遗迹集一卷
  濬天台人成化进士官黄州知府
  李伯玙冯原文翰类选大成一百六十三卷
  伯玙上海人官淮王府长史原慈谿人官淮王府纪善
  群公小简六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戴豪戴颙二戴小简二卷
  豪字师文太平人成化进士官至广东布政司参政颙字师观豪之弟正徳进士官兵科给事中
  蔡炼太白楼集十卷
  炼字懋成馀姚人弘治进士官工部主事
  赵谏东甄诗集七卷补遗一卷续集八卷
  谏字士忠温州人
  赵鹤金华正学编十二卷金华文统十王卷
  鹤字叔明江都人弘治进士官至山东提学副使
  吴宗周来苏吴氏原泉诗集八卷
  宗周字子旦号石冈宣城人弘治进士官临江府知府
  贺泰唐文鉴二十一卷
  泰字志同吴县人弘治进士官监察御史巡按福建
  胥文相洞庭君山集三卷
  文相巴陵人弘治进士官至桞州府知府
  刘节广文选六十卷
  节见经类
  崔铣文苑春秋四卷
  铣见经类
  陆之箕之裘二陆集三卷
  之箕字肖孙一字汝瞻别号复泉弘治中贡生之裘字象孙官景宁县教谕俱太仓人
  方豪蓉溪书屋集四卷陈第续集五卷
  豪见史类第见经类
  等谨案蓉溪书屋为绵州金爵别业水通涪江擅林壑之胜刘春乔宇等首为赋咏和者甚多因裒集成编
  杨慎金石古文十四卷 古隽八卷 风雅逸篇十卷翰苑琼琚八卷 三苏文范十八卷
  慎见经类
  戚雄婺贤文轨四卷拾遗一卷
  雄字士英金华人正徳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黄鲁曽南华合璧集五卷
  鲁曽字得之吴县人正徳时举人
  王谔明珠玉八卷
  谔字秉忠江阴人仕履无考
  萧鸣鳯海钓遗风集四卷
  鸣鳯字子雝山阴人正徳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
  黄佐六艺流别二十卷
  佐见经类
  刘濂九代乐章二十三卷
  濂见经类
  郭𫓧石洞遗芳二卷
  𫓧金华人
  董遵滕王阁集十卷
  遵里贯无考
  邱吉吴兴绝倡集四卷续集二卷
  吉字大祐湖州人
  唐皋史道皇华集二卷续集一卷
  皋官翰林修撰道官兵科给事中里贯未详
  等谨案武宗正徳十六年皋等奉使朝鲜颁世宗即位诏国王李怿命书局编其唱和之作为此集
  皇华集十三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为朝鲜国所刊使臣唱酬之作系天顺元年二年三年四年八年成化十二年弘治元年五年正徳十六年嘉靖十六年诗也
  浦南金诗学正宗十六卷
  南金见子类
  石存礼等海岱会集十二卷
  石存礼蓝田冯𥙿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存礼字敬夫号来山益都人弘治进士官知府田见别集类𥙿字伯顺号闾山临朐人正徳进士官至按察副使澄甫字子静号山泉寿光人正徳进士官至布政使参议经字伯常号东渚益都人正徳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卿字时庸号海亭益都人正徳进士官至布政使参政渊甫字子深号苑泉澄甫之弟正徳时举人应奎字文涣号渑谷益都人官知府
  经义模范一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编所录乃宋张才叔姚孝宁吴师孟张孝四人经义共十六篇
  唐顺之文编六十四卷
  顺之见史类
  冯惟讷诗纪一百五十卷
  惟讷字汝言临朐人嘉靖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加光禄寺卿
  宋宏之戴鲸四明风雅四卷
  宏之仕履无考鲸字仕霖号南苍鄞县人嘉靖进士官至福建布政司参议
  张时彻明文范六十六卷
  时彻见史类
  徐献忠乐府原十五卷 金石文七卷 六朝声偶七卷
  献忠见史类
  五十家唐诗无卷数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自唐太宗玄宗至储光羲凡五十家
  陈克昌麻姑集十二卷
  克昌仁和人嘉靖进士官建昌府同知
  田汝成蔡汝楠武夷游咏一卷
  汝成见史类汝楠见经类
  杨仪骊珠随录五卷 古虞文录二卷 文章表录一卷
  仪见子类
  黄焯浯溪诗文集二卷
  焯自号龙津子爵里无考
  陈斗订补浯溪集二卷
  斗字民仰祁阳人官永宁簿
  杨名三贤集三卷
  名字实卿遂宁人嘉靖进士官翰林院编修
  秉忠定议集二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乃嘉靖十年巡抚四川宋沧平真州盗周天星等凡一时凯旋露布等篇都为一集其名秉忠定议取世庙玺书语也
  陈垲名家表选八卷
  垲馀姚人嘉靖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
  黎民表清泉精舎小志一卷
  民表见别集类
  朱泽平吴凯旋录四卷
  泽字东渔定海人
  王心郴州文志七卷
  心自号后隅子天长人嘉靖进士官郴州同知
  温新温秀二温诗集四卷
  新字伯明洛阳人嘉靖进士官户部主事秀字仲实新之弟由举人官襄阳府同知
  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六十四卷 玉峰诗纂六卷复俊见史类
  等谨案志中所载如宋罗泌姓氏谱元费著古器谱今多不传又李商隐重阳亭铭为文苑英华及本集所不载是集搜罗赅备足资考核玉峰诗纂采自西晋迄于明代皆昆山之诗也
  俞宪盛明百家诗三百卷
  宪字汝成无锡人嘉靖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
  陈鹤越望亭诗集二卷
  鹤见别集类
  王材黎川文绪四卷
  材字子难江西新城人嘉靖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掌国子监祭酒事
  曽佩名笔私抄六卷
  佩字元山临川人嘉靖进士官监察御史
  殷绮游峩集一卷
  绮里贯无考
  潘滋蓬莱观海亭集十卷
  滋婺源人仕履无考
  刘祐文章正论十五卷绪论五卷
  祐莱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大同巡抚
  徐师曽文体明辨八十四卷
  师曽见经类
  六李集三十二卷
  内乡李氏二世六人之诗李宗木杏山集八卷李蓘太史集六卷李荫比部集九卷李云鹄侍御集四卷李云雁白羽集二卷李云鸿秋羽集五卷中惟李蓘最知名
  李时渐三台文献录二十三卷
  时渐字伯鸿号磐石寿光人嘉靖进士官至按察司副使
  等谨案是编乃时渐守台州时采访一郡往哲遗文分类甄录
  俞允文昆山杂咏二十八卷 荆溪唱和诗一卷允文见别集类
  西湖八社诗帖无卷数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明嘉靖壬戍闽人祝时泰游杭州与其友结诗社于西湖凡会吟者八曰紫阳社曰湖心社曰玉岑社曰飞来社曰月岩社曰南屏社曰紫云社曰洞霄社时泰与仁和高应冕刘子伯沈仕钱塘方九叙童汉臣徽州王寅分主之此其唱和之作
  冯子京桃花源集三卷
  子京字南台钱塘人嘉靖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
  刘思温少林古今录二卷
  思温浑源人嘉靖中官登封知县
  徐楚李高青溪诗集七卷
  楚号清溪淳安人官至四川布政司参政高字抑中云南人官严州府通判
  等谨案青溪在浙之淳安即新安江也是集为徐楚编李高续辑
  万士和二妙集十二卷
  士和见别集类
  袁䅮泰山蒐玉二卷
  䅮字玉田怀远人官秦安州知州
  劳堪词海遗珠四卷
  堪字道亭徳化人嘉靖进士官至副都御史
  等谨案堪是编采录金石文字及诗词杂文不分体不叙时代又多删节原文殊多纰缪
  陈有守汪淮李敏徽郡诗八卷
  有守字逹甫淮字禹人敏字功甫皆休宁人
  郑履淳衡门集十五卷
  履淳见史类
  陈暹广中五先生诗选二卷
  暹爵里无考
  熊逵清江二家诗四卷
  逵清江人仕履无考
  张之象唐诗类苑二百卷 古诗类苑一百二十卷唐雅二十六卷 彤管新编八卷
  之象见史类
  等谨案唐诗类苑因宋赵孟坚分类唐诗阙佚不完复为辑录古诗类苑以冯惟讷诗纪为稿本凡汉以后箴颂赞采录増入唐雅皆唐君臣唱酬之作自唐武徳讫于开元以天宝后风格渐卑故不录彤管新编以世所传彤管集篇帙未备更为辑补自周迄元凡诗歌铭颂辞赋赞诔皆列焉
  赵志皋灵洞山房集二卷
  志皋见史类
  梅淳岳阳纪胜彚编四卷
  淳当涂人隆庆进士
  李攀龙古今诗删三十四卷 唐诗选七卷
  攀龙见子类
  王世贞尺牍清裁六十卷补遗一卷
  世贞见史类
  胡松唐宋元名表四卷
  松见史类
  文氏五家诗十卷
  长洲文氏四世五人之诗文洪字功大成化时举人官涞水教谕著括嚢稿诗文二卷其孙徴明著甫田集诗四卷徴明长子彭字寿承官南京国子监博士著博士诗二卷次子嘉字休承官和州学正著和州诗集一卷彭之子肇祉字基圣官上林苑录事亦著诗一卷
  李衮宋艺圃集二十二卷 元艺圃集四卷
  衮见子类
  凌廸知名公翰藻五十卷
  廸知见史类
  钱筠钱筛吴越钱氏传芳集二卷
  筠字飞卿筛字章卿皆绍兴人
  等谨案筠等是集皆录钱氏一家之诗
  王化醇百花鼔吹五卷 梅花鼓吹二卷
  化醇字和甫号应峰无锡人嘉靖中监生
  沈一贯经世宏辞十五卷
  一贯见经类
  沈明臣沈一贯余寅吴越游稿一卷
  明臣见史类一贯见经类寅见史类
  贾三近滑耀编无卷数
  三近字徳修峄县人隆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
  田艺蘅诗女史十四卷拾遗二卷
  艺蘅见子类
  吴琯唐诗纪一百七十卷
  琯漳浦人隆庆进士
  顾起纶国雅二十卷续国雅四十卷
  起纶见别集类
  姚浙市隐园诗文无卷数
  浙江宁人
  孙矿今文选十二卷
  矿见经类
  邹廸光文府滑稽十二卷
  廸光见别集类
  陈文焕钓台集六卷
  文焕字静庵临川人官严州府知府
  刘一相诗宿二十八卷
  一相字惟衡长山人万历进士官至陜西布政使
  郭惟贤三忠集十四卷
  惟贤晋江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
  等谨案是编乃惟贤巡抚湖广时所辑自序称屈原秭归人孔明南阳人岳忠武虽起家汤阴而封鄂王苖裔迄今在武黄间均以楚称故合为一编
  屠隆翰墨选注十二卷钜文十二卷
  隆见经类
  等谨案此二书乃坊贾托名之作非隆真本也
  臧懋循古诗所五十六卷唐诗所四十七卷
  懋循见别集类
  郭正域韩文杜律二卷
  正域见经类
  陈与郊文选章句二十八卷
  与郊见经类
  郑思明文选尤十四卷
  思明字见吾归安人
  王明嶅四六丛珠彚选十卷
  明嶅字懋良晋江人万历间举人官宁波府通判
  李天麟词致录十六卷
  天麟大兴人万历进士官监察御史巡按浙江
  周应治广广文选二十三卷
  应治见子类
  等谨案是书因嘉靖中刘节编广文选此又拾节之遗故曰广广文选
  程文潞顺则集八卷
  文潞字希古歙县人
  等谨案是编辑程氏先世遗诗自后唐程炳迄明程百教凡百有四人
  虞淳熙虞淳贞埙篪音二卷
  淳熙见经类淳贞字僧孺淳熙之弟
  刘兑频阳四先生集四卷
  兑官富平知县里贯无考
  等谨案兑是书录张𬘘李宗枢杨爵孙丕扬四人诗文以其皆富平人也富平古频阳地故称频阳四先生
  何乔远明文徴七十三卷
  乔远见史类
  袁黄评注八代文宗八卷
  黄见史类
  杨束钓台集二卷
  束建安人官桐庐县知县
  郑太原嵩少集四卷
  太原潞安人官登封县知县
  冯从吾古文辑选六卷
  从吾见史类
  焦竑中原文献二十四卷
  竑见经类
  吴逹可三忠文选三卷
  逹可见史类
  等谨案三忠者嘉靖时谏臣周怡杨爵刘魁也
  李日华四六类编十六卷
  日华见史类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七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
  经籍考
  集总集下 诗文评 词曲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六十四卷
  坤见史类
  孙梗世玉集选二卷
  梗字汝良丰城人
  等谨案梗是编次其先世诗文自明初国子监博士贞讫嘉靖中泰州知州樾凡二十有四人
  陈恪小孤山诗集一卷
  恪字克谨鄞县人万历进士官宿松县知县
  朱之蕃明百家诗选三十四卷
  之蕃见别集类
  米万锺湛园杂咏一卷
  万锺字友石一字仲诏宛平人万历进士官至太仆寺卿
  王思任百家论钞十二卷
  思任见子类
  骆骎曽谪仙楼集三卷
  骎曽字象先武康人万历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钱榖吴都文粹续集五十六卷补遗一卷
  榖字叔宝长洲人
  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五百六卷鳯山郑氏诗选二卷学佺见经类
  胡震亨唐音戊签二百一卷 闰馀六十四卷
  震亨见史类
  等谨案震亨撰唐音统签凡一千二十七卷以十千为纪卷帙浩繁均未锓板其曾孙颀始以戊签刊行凡二百一卷皆晩唐人诗闰馀六十四卷皆南唐吴越闽国之诗
  何炯清源文献十二卷
  炯晋江人官靖江县教谕
  张邦翼岭南献三十二卷
  邦翼蕲州人万历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
  华国才文瑑清娱四十八卷
  国才号鹤叟长洲人万历间举人
  汤绍祖续文选三十二卷
  绍祖字公孟海盐人东瓯王汤和之裔
  赵彦复梁国风雅二十七卷
  彦复字微生杞县人万历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
  傅振商缉玉录五卷 蜀藻幽胜集四卷 四家诗选四卷 古论元箸八卷
  振商汝阳人万历进士
  陈臣忠尺牍隽言十二卷
  臣忠字景周莆田人万历进士官南京刑部郎中
  杨瞿崃岭南文献补遗六卷
  瞿崃见经类
  蒋如苹豳风概一卷
  如苹见史类
  王志坚古文续编二十三卷 四六法海十二卷志坚见史类
  陈翼飞文俪十四卷
  翼飞见别集类
  陶珽四大家文选八卷
  珽见子类
  锺惺谭元春诗归五十一卷 明诗归十卷补遗一卷惺见经类元春见别集类
  锺惺周文归二十卷 宋文归二十卷 名媛诗归三十六卷
  惺见经类
  等谨案周文归删节三礼尔雅家语楚词逸周书共为一编刊削圣经其妄已甚宋文多朴实而惺以佻薄语评之其去取之不当更无论矣又名媛诗归旧本题锺惺编王士祯云坊间伪托之本然亦足见竟陵流弊
  凌𪷟初合评选诗七卷 陶韦合集十八卷
  𪷟初见经类
  等谨案合评选诗乃全录文选诗陶韦合集乃陶渊明韦应物二家诗也
  李賔八代文钞无卷数
  賔字烟客梁山人
  徐熥晋安风雅十二卷
  熥见诗集类
  徐𤊹闽南唐雅十二卷
  𤊹见史类
  潘基庆古逸书三十卷
  基庆字良耜松江人万历间贡生
  顾锡畴秦汉鸿文二十五卷
  锡畴见史类
  卲一儒删补六朝声偶七卷
  一儒字仲鲁海阳人
  蔡鹍蔡氏九贤全书九卷
  鹍仕履无考元定十五世孙
  等谨案是编自元定之父发及元定之子渊孙模等凡九人各载其遗诗而略纪其生平梗槩惟蔡发一卷皆形家言不应列之诗集
  萧自开奕世文集十六卷
  自开万安人由荫生官詹事府主簿
  等谨案自开是编乃辑其先世萧纉萧乾元萧旸萧廪萧中行五人之作
  汪士贤汉魏名家无卷数
  士贤徽州人
  等谨案是编所录自汉董仲舒讫周庾信凡二十二集
  张文炎玉屑斋百家论钞十二卷 经济文钞十一卷文炎字维谦杭州人
  等谨案百家论钞取明一代之文泛论经史疑义者合为一编经济文钞为场屋对䇿而设
  尚元斋三世诗十二卷
  姚悦及其子兖孙舜聪之诗悦字汝訚秀水人兖字叔信号元岳山人均以布衣终舜聪字伯达官休宁县训导
  吴勉学唐乐府十八卷
  勉学见子类
  屠本畯情采编三十六卷
  本畯见子类
  汪廷讷文坛列俎十卷
  廷讷字昌期号无我新都人
  赵宧光寒山蔓草十卷
  宧光见经类
  俞安期启隽类函一百九卷
  安期见子类
  陈继儒古文品外录十二卷 秦汉文脍五卷 古论大观四十卷
  继儒见史类
  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六十卷
  珽字无瑕海宁人
  冯有翼秦汉文钞十二卷
  有翼字君卿杭州人
  黄道周叶廷秀董养河西曹秋思一卷
  道周见经类廷秀字谦斋濮州人天启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养河见诗集类
  陈仁锡古文竒赏二十二卷续竒赏三十四卷三续竒赏二十六卷 明文竒赏四十卷 古文彚编二百三十六卷
  仁锡见经类
  倪元璐秦汉文尤十二卷
  元璐见经类
  李国祥古今濡削选章四十卷
  国祥字休徴南昌人天启中官开封府同知
  方岳贡国玮集六十一卷
  岳贡字禹修谷城人天启进士官至大学士
  陈其愫经济文辑二十三卷
  其愫字素心馀杭人
  唐汝询唐诗解五十卷
  汝询见别集类
  等谨案汝询五岁失明乃口授耳治博通群籍且能著书亦古所罕见者
  唐汝谔古诗解二十四卷
  汝谔见经类
  李嗣京滕王阁续集十九卷
  嗣京兴化人崇祯进士官南昌府推官
  阮元声金华诗粹十二卷
  元声见史类
  葛鼏古文正集二编无卷数
  鼏字端调吴县人崇祯间举人
  梅鼎祚皇霸文纪十三卷 西汉文纪二十四卷 东汉文纪三十二卷 西晋文纪二十卷 宋文纪十八卷南齐文纪十卷 梁文纪十四卷 陈文纪八卷 北齐文纪三卷 后周文纪八卷 隋文纪八卷 古乐苑五十二卷 汉魏诗乘二十卷 宛雅十卷 释文纪四十五卷 书记洞铨一百十六卷
  鼎祚见子类
  葛徴竒南园五先生集二卷
  徴竒字无竒号介龛海宁人崇祯进士官至光禄寺少卿
  等谨案是编即陈暹广中五先生之本徴竒巡抚广东时又为之订正重刊
  张一卿古表选十二卷
  一卿字次公自号求如居士里贯未详
  翰墨鼎彛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赋苑八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刘士𬭸文致无卷数
  士𬭸杭州人崇祯进士
  童养正史汉文统十五卷
  养正字圣功会稽人
  胡接辉三忠文选十六卷
  接辉字笃父庐陵人官监察御史
  等谨案是编选录宋胡铨周必大文天祥之文曰三忠者以铨谥忠简必大谥文忠天祥谥忠烈也
  钱孺谷锺祖述小瀛洲社诗六卷
  孺谷祖述皆海盐人
  成氏诗集五卷
  大名成氏四世五人之诗成宰有适和堂初集宰之子莲有适和堂继集莲仲子仲龙有东壁园诗集莲季子少龙有鹪鹩园集仲龙子象珽有永言集
  贺复徴文章辨体彚选七百八十卷
  复徴字仲来丹阳人
  江元禧玉台文苑八卷 江元祚续玉台文苑四卷元禧元祚皆钱塘人
  等谨案二书皆录女子之文间多采取小说传竒失之猥杂
  陆时雍古诗镜三十六卷 唐诗镜五十四卷
  时雍字仲昭桐乡人崇祯间贡生
  闵齐华文选瀹注三十卷
  齐华乌程人崇祯中以岁贡官沙河县知县
  张⿰氵専 -- 溥汉魏六朝一百三家集一百八十卷
  ⿰氵専 -- 溥见经类
  张运泰余元熹汉魏名文乘无卷数
  运泰元熹皆闽中书贾
  毛晋三家宫词三卷 二家宫词二卷 元四家诗二十六卷
  晋见经类
  董斯张闵元衢韩千秋吴兴艺文补四十八卷
  斯张见史类元衢见子类千秋字圣开乌程人
  陆云龙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卷
  云龙字雨侯钱塘人
  等谨案是编十六家乃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守道文翔鳯曹学佺陈继儒袁中道陈仁锡锺惺张鼐也
  施端教唐诗韵汇无卷数
  端教见史类
  米文治文字会宝无卷数
  文治字简叔钱塘人
  顾祖武集古文英八卷
  祖武字尔绳号纑塘无锡人
  许鸣远天台诗选五卷
  鸣远字有望天台人
  施重光唐诗近体集韵三十卷
  重光字庆徴里贯无考
  凌宏宪唐诗广选七卷
  宏宪里贯无考
  汪茂槐西园遗稿无卷数
  茂槐字廷植绩溪人以岁贡授宜阳主簿
  张应遴海虞文苑二十四卷
  应遴字选卿常熟人
  沈敕荆溪外纪二十五卷
  敕字克寅宜兴人
  郑文昂名媛彚诗二十卷
  文昂爵里无考
  董说汉铙歌发一卷
  说见经类
  吟堂博笑集五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以死节劝戒竒遇题咏寄情分为五类皆隋唐以来闺阃之作
  二十六家唐诗无卷数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诗甚寥寥前后无序䟦惟目录后题曰姑苏吴时用书盖明末书贾所集也
  三苏文粹七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凡苏洵文十一卷轼文三十二卷辙文二十七卷
  诸儒文要八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辑所录周子二程子张子朱子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
  释祖浩齐山诗集七卷
  祖浩与其徒道璼同编二人皆弘治中齐山寺僧等谨案齐山在池州贵池县自唐杜牧齐山登高有诗后之游者题咏遂多祖浩彚辑成编
  释道恂狮子林纪胜二卷
  等谨按元至正间天如禅师居寺中倪瓉为之叠石成山胜流来往题咏至多道恂裒辑以成是集
  三僧诗三卷
  等谨案三僧均不著其名一曰二楞诗稿一曰高松诗稿一曰中峯诗稿考千顷堂书目有智观中峯草注曰字止先号蔚然江都僧雪浪弟子居吴兴双髻峯其二僧无考
  释正勉普文性通古今禅藻集二十八卷
  正勉字道可普文字理庵嘉兴人性通字蕴辉应天人
  右总集
  等谨案诸文之说典论为首继之者则刘勰锺嵘也自唐以来评论之书日伙故唐书于集部之末别立文史一门马端临通考因之今辑诗文评彚为一编其有前人之集而后人为之评注者即以评注家时代为次如陶诗杜诗及韩柳集之类并从此例盖原集已见马考今续补以评注人为主既不得入之别集而所评注者又系一人专集不可入总集之内且通考文史一门即收入杜诗刊误韩文辨证等书今仿是例而改其名为诗文评云
  宋史艺文志文史类九十八部六百卷按宋史不立诗文评类原有文史一门此条仍从其旧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文史类四十八部二百六十卷按明史亦有文史一门并仍其旧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一卷
  泰字道辅襄阳人
  陈亮欧阳文粹二十卷
  亮见史类
  等谨案马考载欧阳修六一居士集一百五十二卷附录四卷年谱一卷今具存亮是编所选字句颇有异同可资参订以通考未载今著录于此
  吴幵优古堂诗话一卷
  幵字正仲滁州人中绍圣宏词科靖康中官翰林承旨
  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四十八卷后集五十卷
  阅见诗集类
  吕本中紫薇诗话一卷
  本中见子类
  张表臣珊瑚钩诗话三卷
  表臣字正民里贯无考官右承议郎通判常州军州事绍兴中终于司农丞
  洪迈容斋诗话六卷 容斋四六丛谈一卷
  迈字景卢鄱阳人皓季子绍兴中博学宏词科累官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致仕卒赠光禄大夫谥文敏等谨案是编诸家皆不载惟文渊阁书目有之今核其文盖于容斋五笔内掇其论诗论四六之语裒辑而成
  林越少陵诗格一卷
  越栝苍人
  等谨案越有汉隽十卷马考已著录又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栝苍林越处州府志亦作林钺此书则作林越未知孰是
  蔡传历代吟谱五卷
  传莆田人襄之子
  唐庚子西文录一卷
  庚见史类
  等谨案旧本题宋强行父撰凡三十五条皆述所闻唐庚论文之语然考行父序称宣和元年罢官京师眉山唐先生同寓于城东景德僧舍云云计是时庚没九年矣安得同寓京师其序不足据也
  吴可藏海诗话一卷
  可见别集类
  朱弁风月堂诗话二卷
  弁字少章婺源人建炎初授修武郎借吉州团练副王伦使金通问
  等谨案弁自序题庚申闰月考庚申为绍兴十年当金熙宗天眷三年弁以建炎元年使金羁留十九年乃还则在金时作也未有咸淳壬申月观道人䟦称得于永城朱伯玉家盖北方所传之本故晁陈二家皆不著录
  张戒岁寒堂诗话二卷
  戒正平人绍兴中以荐授国子监丞仕至司农少卿
  吟𥦗杂录五十卷
  等谨案是书旧题状元陈应行编盖依托之书鄙俗殊甚
  尤袤全唐诗话十卷
  袤见别集类
  等谨案周密齐东野语载贾似道所著诸书此居其一盖似道假手廖莹中而莹中又剽窃塞责后人恶似道之奸改题袤名遂致伪书之中又増一伪撰人也
  陈岩肖庚溪诗话二卷
  岩肖字子象金华人官至兵部侍郎
  计有功唐诗纪事十一卷
  有功字敏夫安仁人绍兴中提举两浙西路常平茶盐公事
  等谨案是集于唐一代诗人录至一千一百五十家详其世系爵里唐人诗集不传于世者多赖是以存
  周紫芝竹坡诗话一卷
  紫芝字少隐宣城人绍兴中登第历官枢密院编修右司知兴国军
  等谨案周必大称紫芝诗话首篇今本惟存八十条缺佚尚多
  陈骙文则二卷
  骙字叔进台州临海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一庆元初官至枢密院使兼参知政事忤韩𠈁胄提举洞霄宫谥文简
  周必大二老堂诗话一卷
  必大见史类
  等谨案是编论诗之语凡四十六条原载平园集中后人摘出别行者也
  杨万里诚斋诗话一卷
  万里见楚辞类
  王正德馀师录四卷
  正德爵里无考
  等谨案是书辑前代论文之语自北齐迄宋而止自序称绍熙四年盖光宗时人
  严羽沧浪诗话一卷
  羽见诗集类
  方岳深雪偶谈一卷
  岳字元善宁海人
  魏庆之诗人玉屑二十卷
  庆之字醇甫号菊荘建安人
  等谨案是编前有淳祐甲辰黄昇序称庆之有才而不屑科第惟种菊千丛日与骚人逸士觞咏于其间盖亦宋末江湖一𣲖也
  集千家注杜诗二十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黄希补注杜诗三十六卷
  希字梦得宜黄人登进士第官永新令
  等谨案希注杜诗未竟而殁其子鹤续成之书首原题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盖坊行原有千家注本鹤特因而广之故以补注为名考鹤是书成于嘉定丙子故附于此
  杨齐贤分类补注李太白集三十卷
  齐贤字子见舂陵人
  等谨案是编盖齐贤集注而元萧士赟所删补者士赟字粹可宁都人宋辰州通判立等之子所著有诗评二十馀篇及冰厓集俱已久佚谨附志于此
  史容山谷外集注七卷 史季温山谷别集注二卷容字公仪青衣人仕至太中大夫季温字子威容之孙举进士宝祐中官秘书少监
  等谨案任渊山谷内集注二十卷马考已著录此外集为容所注别集为季温所补
  赵与虤娱书堂诗话一卷
  与虤字威伯太祖十世孙
  刘克荘后村诗话前集二卷后集二卷续集四卷新集六卷
  克荘见别集类
  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四卷
  子良字明辅临海人宝庆进士官至太府少卿等谨案此书皆其论诗评文之语所见颇多精确旧本八卷今止四卷殆姚士粦所合并又曹溶学海类编中摘其论诗之语为吴氏诗话二卷题曰宋吴氏撰名字未详今核其文即此书也
  范晞文对床夜语五卷
  晞文字景文号药荘钱塘人咸淳中太学生
  陈日华诗话一卷
  日华见子类
  蔡梦弼草堂诗话二卷
  梦弼建安人仕履无考
  等谨按梦弼尝著杜甫草堂诗笺及此书今诗笺久佚惟此书存皆论说杜甫之诗采自宋人诗话语录文集说部而成者
  文章精义一卷
  旧题李耆卿撰耆卿里贯无考
  等谨案焦竑经籍志有李涂文章精义二卷书名及撰人之姓均与此本合耆卿疑即涂之字云
  竹荘诗话二十四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宋艺文志有何谿汶竹荘诗话二十七卷盖即此书特卷数少异耳
  周密浩然斋雅谈三卷
  密见史类
  竹𥦗诗文辨正丛说四卷
  等谨案旧题嚣嚣子编以书中所称引观之盖南宋人
  蔡正孙诗林广记前集十卷后集十卷
  正孙字粹然自号蒙斋野逸入元不仕
  罗椅刘辰翁放翁诗选前集十卷后集八卷附别集一卷
  椅字子远号涧谷庐陵人宝祐进士知信丰县迁提辖榷货辰翁见史类
  吴正子刘辰翁笺注李长吉歌诗四卷外集一卷正子里贯未详辰翁见史类
  方颐孙大学黼藻文章百段锦一卷
  颐孙福州人理宗时为太学笃信斋长
  答䇿秘诀一卷
  等谨案旧本首题建安刘锦文叔简编末有䟦语称相传以为贡士曽坚子白之作则又非锦文所辑矣
  魏仲举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 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二十二卷
  仲举见史类
  増广注释音辨桞集四十二卷
  等谨案是编旧题宋童宗说注释张敦頥音辨潘纬音义考宗说等本各自为书敦頥音辨马考已著录宗说南城人始末未详纬字仲宝云间人据乾道三年吴郡陆之渊序称为乙丑甲科官广文盖三人之书坊贾合为一编遂题是名故以附之宋末
  释文莹玉壶诗话一卷
  文莹字道温钱塘僧住荆州金銮寺
  等谨案文莹玉壶诗话十卷马考已著录今其书犹存此本为曹溶学海类编所载盖书贾摘其有涉于诗者另为一卷也
  
  方回文选颜SKchar谢诗评四卷
  回见子类
  杨载诗法家数一卷
  载见别集类
  范德机木天禁语一卷 诗学禁脔一卷
  德机见诗集类
  陈绎曽文说一卷 文筌八卷附诗小谱二卷
  绎曽字伯敷处州人寓居吴兴至顺中官国子监助教
  等谨案文说因延祐复行科举为程试之式而作考经籍志载绎曽古今文式二卷盖即此编今本据四库全书著录文筌体例繁碎殊无精理诗小谱据绎曽自序称亡支石桓彦威所撰石桓里贯无考
  徐骏诗文轨范二卷
  骏常熟人仕履无考
  方深道老杜诗评五卷
  深道晋江人官奉议郎知泉州
  王构修辞鉴衡二卷
  构字肯堂东平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谥文肃
  赵仁举吴师道许谦绛守居园池记注一卷
  仁举里贯未详师道见史类谦见别集类
  等谨案绛守居园池记乃唐樊宗师所著文辞僻涩不可尽解此仁举等先后所注而师道重加刊定者
  潘昂霄金石例十卷
  昂霄见史类
  等谨案昂霄是书述铭志之始又举韩愈所撰碑志以为括例且亦杂论文体以及史院凡例之类虽以金石例为名实不止于碑志也
  倪士毅作义要诀一卷
  士毅见经类
  陈秀民东坡文谈录一卷 东坡诗话三卷
  秀民字庶子四明人初官常熟后为张士诚参军历浙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翰林学士
  等谨案文谈录皆杂采诸家论苏文之语诗话皆杂采诸家之论苏诗者内有徴引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一条秀民元人何由见明著作盖伪书也
  张性杜律注二卷
  性字伯成金谿人
  等谨案是书旧题虞集撰今四库全书据曹安谰言长语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定为元进士张性字伯成所著性时代无考故以附元人之末
  
  单复读杜愚得十八卷
  复字阳元会稽人
  等谨案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作嵊县人洪武中为汉阳河泊官又云一名复亨举怀才抱德科授汉阳知县
  瞿佑归田诗话三卷
  佑见子类
  蒋冕琼台诗话二卷
  冕见别集类
  杨成玉诗话十卷
  成玉爵里无考
  王行墓铭举例四卷
  行见别集类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一卷
  东阳见史类
  安磐頥山诗话二卷
  磐字公石号頥山嘉定州人弘治进士官兵科给事中
  何孟春馀冬诗话三卷
  孟春见史类
  杨慎诗话补遗三卷
  慎见经类
  郑穆南濠居士诗话一卷
  穆见史类
  单宇菊坡丛话二十六卷
  宇字时泰号南坡临川人正统进士官侯官县知县等谨案是书采古今论文之语大旨欲配胡仔之书故仍以丛话为名然采辑不及其博又仔书多论文此书多记事仔书多考证此书但抄撮旧文例亦小异
  游潜梦蕉诗话二卷
  潜见子类
  陈霆渚山堂诗话三卷
  霆见史类
  徐泰诗谈一卷
  泰字子元海盐人弘治间举人官光泽县知县
  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一卷
  承爵见子类
  王世贞全唐诗说一卷诗评一卷
  世贞见史类
  谢榛诗家直说二卷
  榛见诗集类
  李攀龙诗文原始一卷
  攀龙见子类
  王世懋艺圃撷馀一卷
  世懋见史类
  张𫄧杜诗通十六卷本义四卷
  𫄧见诗集类
  林兆珂李诗钞述注十六卷 杜诗钞述注十六卷兆珂见经类
  颜廷榘杜律意笺二卷
  廷榘字范卿永春人官九江府通判终岷府左长史
  赵统杜律意注二卷
  统字伯一临潼人嘉靖进士官户部郎中
  傅振商杜诗分类五卷
  振商见总集类
  顾起经类笺王右丞集十卷附文集四卷
  起经字长济无锡人嘉靖中以国子监生官广东盐课副使
  王文禄文脉二卷
  文禄见子类
  郭云鹏欧阳遗粹十卷
  云鹏爵里未详
  等谨案云鹏自序以陈亮欧阳文粹所收太隘乃为补录然不及亮本之精
  刘世伟过庭诗话二卷
  世伟见子类
  皇甫汸解頥新语八卷
  汸见子类
  梁桥冰川诗式十卷
  桥字公济号冰川子真定人由贡生授四川布政司经历
  郭子章豫章诗话六卷
  子章见经类
  朱孟震玉笥诗谈四卷
  孟震见子类
  黄洪宪玉堂日钞二卷
  洪宪见史类
  康万民璿玑图诗读法一卷
  万民字无沴武功人海之孙
  朱宣墡诗心珠会八卷
  宣墡字曰厚自号味一道人蜀献王椿八世孙袭封华阳王
  邓云霄冷邸小言一卷
  云霄见诗集类
  陈仁锡苏文竒赏五十卷
  仁锡见经类
  周子文艺薮谈宗六卷
  子文字岐阳无锡人万历进士
  张之象楚范六卷
  之象见史类
  李日华恬志堂诗话二卷
  日华见史类
  胡应麟诗薮十八卷
  应麟见子类
  唐元竑杜诗攟四卷
  元竑字远生乌程人万历间举人明亡不食死
  杨德周杜诗解八卷
  德周见子类
  陈与郊杜律注评二卷
  与郊见经类
  顾元庆夷白斋诗话一卷
  元庆见史类
  叶廷秀诗谭十卷
  廷秀见别集类
  黄文焕陶诗析义二卷
  文焕见经类
  陈继儒佘山诗话三卷
  继儒见史类
  陈懋仁藕花居士诗话二卷
  懋仁见史类
  茅元仪艺圃甲编五卷
  元仪见史类
  朱荃宰文通三十一卷
  荃宰字咸一黄冈人
  等谨案是书取古人文章流别及诗文格律一一为之条析盖欲仿刘勰文心雕龙而作其末诠梦一篇酷摩勰之自序
  王昌会诗话类编三十二卷
  昌会字嘉侯上海人参议圻之孙
  蒋一葵尧山堂偶隽七卷
  一葵见子类
  胡震亨唐音癸签三十二卷
  震亨见史类
  等谨按是编乃震亨所撰唐音统签之第十集也九集皆录唐诗是编専录诗话采撷颇富又曺溶学海类编载胡震亨唐诗谈丛一卷盖即摘是编之谈丛一门别立名目耳
  陈云式诗脍八卷
  云式字定之钱塘人
  绿天耕舍燕钞四卷
  不著撰人名式
  等谨案是编署曰雪畴子辑无可考
  费经虞雅伦二十六卷
  经虞字仲若新繁人
  艶雪斋诗评二卷附词曲评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编自署曰石公无可考
  明人文㫁无卷数
  不著撰人名氏
  右诗文评
  等谨案马端临通考歌词一门所收皆词集也至王圻续通考则西厢记琵琶记之类并入其中殊失体裁不知词降而曲特为乐府之馀音祇可采择数种以备一格其他院本传竒不容滥及今酌取往例采列词曲二体特以种数寥寥不复区类统按时代编次而曲附词后仍稍分界画焉又如词话词谱词韵以及顾曲杂言中原音韵等书统归文史既失限制另立一门又嫌繁琐爰从四库全书之例即入词曲类庶相为比附云
  宋史艺文志不立词曲类
  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
  明史艺文志不立词曲类
  宋
  方千里和清真词一卷
  千里信安人官舒州签判
  等谨案周邦彦有清真词此集皆和邦彦所作据毛晋䟦云乐安杨泽民亦有和清真词或合为三英集今泽民和词未见
  李弥逊筠谿乐府一卷
  弥逊见别集类
  陈亮龙川词一卷补遗一卷
  亮见史类
  王灼碧鸡漫志一卷
  灼字晦叔遂宁人
  等谨按是编详述曲调源流自古初至唐宋声歌正变之由于此可见大槩
  洪咨䕫平斋词一卷
  咨䕫见别集类
  等谨案咨䕫父名铖号谷隐有诗名咨䕫在蜀时得书数千卷父子考论讽诵词注内所称老人即其父也其子勲焘熹亦皆能绍其家学
  李昂英文溪词一卷
  昂英见别集类
  汪莘方壶词三卷
  莘见别集类
  汪元量水云词一卷
  元量见别集类
  洪瑹空同词一卷
  瑹字叔玙自号空同词客
  沈义父乐府指迷一卷
  义父字伯时爵里无考理宗时人
  等谨案是编祇二十八条寥寥不成卷帙然其论词以周邦彦为宗评解颇多中理元明人之论词者往往祖其说焉
  程珌洺水词一卷
  珌见别集类
  刘克荘后村别调一卷
  克荘见别集类
  张榘芸窗词一卷
  榘字方叔南徐人
  吴文英梦窗稿四卷补遗一卷
  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庆元人
  赵长卿惜香乐府十卷
  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南丰人宋宗室子
  黄机竹斋诗馀一卷
  机字几仲一字几叔东阳人仕履无考
  戴复古石屏词一卷
  复古见子类
  黄昇散花庵词一卷 花庵词选二十卷
  昇字叔旸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
  等谨案朱彛尊词综于昇未详其里籍考胡德方词选序称昇与魏菊荘相友善并为闽帅所重按菊荘名庆之建安人又昇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九功建阳人是昇为闽人无疑
  张炎山中白云词八卷 乐府指迷一卷
  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循王五世孙家于临安宋亡不仕
  宋伯仁烟波渔隐词二卷
  伯仁见别集类
  蒋捷竹山词一卷
  捷字胜欲自号竹山宜兴人德祐进士宋亡不仕
  尊前集二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朱彛尊得明吴宽手抄是集定为宋人编辑之本
  黄大舆梅苑十卷
  大舆字载万爵里无考
  等谨案是集所录皆咏梅之词起于唐代止于南北宋集中兼采腊梅盖二花异种同时可以附见至兼及杨梅则务博之失矣
  林正大风雅遗音二卷
  正大字敬之号随庵开禧中为严州学官里贯无考
  周密绝妙好辞七卷
  密见史类
  等谨案是集取南宋歌词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凡一百三十二家去取精审在曾慥乐府雅词黄昇花庵词选之上
  乐府补题一卷
  不著编辑者名氏
  等谨案是集皆宋末遗民倡和之作
  朱淑真㫁肠词一卷
  淑真见别集类
  等谨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有是编世久不传今本为毛晋所刊其生查子一阕有月上桞稍头人约黄昏后句晋䟦遂指为白璧微瑕然此阕见欧阳修庐陵集中不知何以窜入晋不考正亦诬甚矣
  
  白朴天籁集二卷
  朴字仁甫一字太素号兰谷真定人金亡被荐不出
  
  张翥蜕岩词二卷
  翥见别集类
  陆辅之词旨一卷
  辅之见子类
  蕉窗蒠隐词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旧本题元吴琯撰琯里贯无考核其词皆明刘基之作盖书贾托名售伪者
  张可久小山小令二卷
  可久字仲远号小山庆元人
  杨朝英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八卷
  朝英自称青城人仕履无考
  等谨案是集前五卷为小令后五卷为大套凡当时士大夫所撰及院本之佳者皆选录之
  词品一卷
  不著撰人名氏
  等谨案是编旧题元涵虚子撰皆评论有元一代北曲人各拟以品目
  周德清中原音韵二卷
  德清字挺斋高安人
  等谨案德清是编前为韵书后为附论其音韵之例以平声分为阴阳以入声配隶三声分为十九部盖全为北曲而作北音舒长迟重不能作收藏短促之声其风土使然所以作北曲者沿用至今不改也
  
  瞿佑乐府遗音五卷
  佑见史类
  吴子孝玉霄仙明珠集二卷
  子孝字纯叔长洲人嘉靖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
  陈耀文花草粹编十二卷
  耀文见经类
  等谨案耀文自序称是集因唐花间集宋草堂诗馀而作故以花草粹编为名
  王九思碧山乐府五卷
  九思见别集类
  等谨案此九思所作杂曲小令也于填曲之四声颇为合法
  施绍莘花影集五卷
  绍莘字子野华亭人自号峰泖浪仙
  杨慎词林万选四卷
  慎见经类
  等谨案慎是编评注俱极疏漏所选亦雅俗杂陈毛晋䟦称尝慕此集不得一见乃得于金沙于季鸾疑慎原本已佚今本为后来伪托者
  陈霆渚山堂词话三卷
  霆见史类
  黄逢元唐诗纪十六卷
  逢元字善长常州人
  等谨案是编不以人序不以调分所列十六门割裂无绪至以郭茂倩为元人则他可概见
  王象晋秦张诗馀合璧二卷
  象晋见子类
  等谨案是书以宋秦观淮海词明张𫄧南湖词合为一编以二人皆产于高邮也
  毛晋宋名家词六卷
  晋见经类
  等谨案是编自晏殊珠玉词至卢炳哄堂词共六十一家每家之后各附䟦语考订厘正亦复不少
  张𫄧诗馀图谱三卷附录二卷
  𫄧见诗集类
  程明善啸馀谱十卷
  明善字若水歙县人天启中监生
  等谨案明善是书总载词曲之式以歌之源出于啸故名啸馀其著论殊多臆见
  雍熙乐府十三卷
  等谨案旧本题海西广氏编不著姓名其凡例谓声音各应宫律原分一十七调今阙其五惟存十二调其啇角般涉二调有目无词亦脱佚也
  朱权琼林雅韵无卷数
  权见史类
  彭致中鸣鹤馀音八卷
  致中里贯无考
  等谨案是编采辑唐以来羽流所著诗馀至元而止旧本题仙游道士彭致中编考朱存理野航存稿有此书䟦以为明初人也
  沈德符顾曲杂言一卷
  德符见史类
  沈宠绥度曲须知二卷 弦索辨讹三卷
  宠绥字君征吴江人
  右词曲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
  帝系考
  等谨按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帝系考凡十卷首帝号历年次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次后妃次皇太子皇子次公主次皇族起自轩顼以来迄乎有宋凡传世享祚之延促支分派别之远近悉著于篇诚为考古之助然皇族卷内仅标大略未尝数具命名釐其系属犹不免疏阙今采自宋末至明代辑为续考诸准旧式惟于皇族则备稽表𫝊登载靡遗视马书加详焉又辽金元明皆无太上皇明英宗当土木之变后迎还南内虽曾尊为太上皇帝然不数年间仍然复辟本非永称未为典要则以附入于帝号历年门云
  帝号历年
  宋孝恭懿圣皇帝讳㬎度宗嫡子咸淳六年生九年封嘉国公十年甲戍嗣立时年五岁本纪作四岁误徳祐二年丙子降于元降封瀛国公在位二年端宗即位遥尊为孝恭懿圣皇帝
  改元一  徳祐二
  端宗皇帝昰帝昺皆度宗庶子昰初封建国公昺初封永国公恭帝嗣位封昰吉王寻徙益王昺信王寻徙广王恭帝降元陈宜中陆秀夫张世杰等立昰于福州以为宋主改元景炎封昺卫王三年戊寅昰殂在位三年年十一岁号曰端宗又立昺为主改元祥兴二年己卯厓山兵溃陆秀夫负之投海死是年元至元十六年在位二年年九岁宋亡
  改元二 景炎 景炎元年即 祥兴 祥兴元三  徳祐二年  二  年即景
  炎三年

  等谨按宋东都九帝起太祖建隆元年庚申止钦宗靖康二年丁未共一百六十八年南渡九帝起高宗建炎二年戊申止帝昺祥兴二年己卯共一百五十二年前后共三百二十年
  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小字多尔济契丹徳哷勒部实喇伊色哩乡耶律密拉人徳祖皇帝长子唐咸通十三年天复元年岁辛酉哈陶津汗立以为本部额尔奇木专征伐岁癸亥拜裕悦总知军国事岁丙寅十二月哈陶津汗殂群臣奉遗命劝进明年丁卯正月即皇帝位上尊号曰天皇帝是为元年时年三十八至十年丙子贞明二年建元神册加上尊号曰大圣大明天显元年丙戍七月崩唐庄宗同光四年在位二十年年五十五
  帝即位九年以前未有年号十年始建元神册改元三 神册 天赞 天显六  四  一
  等谨按神册元年岁在丙子天显元年帝崩岁在丙戌正史与契丹国志纲目二书相符正史不书甲子以帝为额尔奇木在辛酉岁于丁邜岁已即皇帝位至十年始建元推之则神册元年为丙
  子岁也但神册正史共有六年契丹国志止有五年天赞正史止有四年契丹国志则有六年叶氏以丙戍为天赞六年以天显为太宗改元非太祖朝事去天赞之一以补神册而加天显一年故岁次相符耳今据正史书之而列其异同以备参考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讳徳光字徳谨小字耀库济太祖第二子唐天复二年天赞元年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天显元年七月太祖崩皇后摄军国事明年丁亥冬十月人皇王倍率群臣请于后乃即皇帝位群臣上尊号曰嗣圣皇帝天显十三年十月晋使刘煦卢重上尊号曰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徳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乃改元至大同元年丁未二月北汉高祖天福十二年改国号大辽是年四月崩在位二十一年年四十
  
  帝初即位群臣请改元不许仍以天显纪年至十三年始改元
  改元二 会同 大同九  一
  等谨按正史天显为太祖年号太宗仍之至十三年十一月始改为会同元年共九年又改大同以太祖天显元年丙戌数之则大同元年为丁未也契丹国志云丙戌岁即位丁亥改元天显丁酉改元会同会同十一年丁未夏四月崩岁次相符而年号大异又考纲目天福二年丁酉书契丹改号辽国志同改元会同明年戊戌书晋遣使上尊号是改元在前上尊号在后也正史云天显十三年十一月晋遣使上尊号大赦改元会同大同元年二月朔建国号大辽改元大同与纲目不符岂纲目天福二年所书或有误乎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乌云太祖之孙让国皇帝长子太宗爱之如子大同元年封永康王太宗崩即位纲目书自立为帝群臣上尊号曰天授皇帝天禄五年辛亥九月周太祖广顺元年自将南伐祭让国皇帝于行宫群臣皆醉察克反帝遇弑在位五年年三十四
  改元一 天禄 天禄元年即五  大同元年
  契丹国志曰太宗崩后燕王赵延夀恨太宗负许伐中国之约引兵入恒州帝领兵继入辽诸将密议奉帝帝乃以计锁延夀而自立以太宗有子在国已以兄子袭位又无舒噜太后之命内不自安太后闻帝立发兵拒之
  又曰帝引兵会北汉主与酋长议于九十九泉诸部皆不欲南帝强之行至新州之火神淀燕王述干等率兵作乱弑帝而述干自立齐王舒噜逃于南山大臣奉之以攻述干等杀之立舒噜为帝等谨按正史云帝即位即改大同元年为天禄故天禄共五年契丹国志云即位之年犹称会同明年戊申改天禄故止四年也前后俱无大同年号纲目于丁未年六月即书契丹改元天禄与史同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讳璟小字舒噜契丹国志曰后更名明太宗长子会同二年封夀安王世宗遇害察克等伏诛乃即位群臣上尊号曰天顺皇帝应历十九年己巳三月宋太祖开宝二年近侍霄格盥人华格庖人锡衮等反遇弑在位十九年年三十九
  改元一 应历 应历元年即十九 天禄五年
  等谨按正史帝遇弑在十九年二月是年为宋太祖开宝二年己巳纲目亦书之契丹国志则作十八年秋九月注云宋太祖开宝改元附录备考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讳贤字贤宁小字明扆世宗第二子穆宗遇害群臣劝进遂即位上尊号曰天赞皇帝乾亨四年壬午九月太平兴国七年崩在位十四年年三十五改元二 保宁 乾亨 保宁元年即十  四  应历十九年
  等谨按正史保宁十年乾亨四年其改元时当在保宁十一年冬至即改本年为乾亨也契丹国志保宁止有六年乾亨则有九年较正史多一年矣志中并不载崩于何月颇为疏漏今皆以正史为据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讳隆绪小字文珠努景宗长子乾亨二年封梁王四年景宗崩即位时年十二初上尊号曰昭圣皇帝继上尊号曰天辅皇帝开泰元年加上尊号曰弘文宣武尊道至徳崇仁广孝聪睿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太平元年又加尊号曰睿文英武遵此遵字当误道至徳崇仁广孝功成治定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太平十一年辛未崩天圣九年在位四十九年年六十一
  改元三 统和二 开泰 太平十九  九  十一
  等谨按契丹国志统和三十一年始改开泰帝崩于太平十年无十一年与正史小异合之皆得在位四十九年则相同也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讳宗真字雅布济小字济古尔契丹国志曰名珠巴克圣宗长子三岁封梁王太平元年册为皇太子十一年圣宗崩即位时年十六重熙元年群臣上尊号曰文武仁圣昭孝皇帝重熙十一年王圻续通考作十年误加上尊号曰聪文圣武英略神功睿哲仁孝皇帝二十三年王圻续通考作二十年误加上尊号曰钦天奉道祐世兴历武定文成圣神仁孝皇帝二十四年乙未崩至和二年在位二十五年年四十
  改元二 景福 重熙二 景福元年即一  十四  太平十一年
  道宗孝文皇帝讳洪基字纳琳小字扎拉兴宗长子六岁封梁王进封燕赵国王重熙二十一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预朝政二十四年兴宗崩即位清宁二年群臣上尊号曰天祐皇帝咸雍元年加上尊号曰圣文神武全功大略广智聪仁睿孝天祐皇帝夀隆七年辛巳崩建中靖国元年在位四十七年年七十
  改元五清宁 咸雍 太康 大安 夀隆 清十  十  十  十  七  宁
  元年即重熙二十四年

  等谨按契丹国志道宗清宁十年咸雍三十年无太康大安二年号夀隆作夀昌止六年无七年据云帝崩于六年时为宋元符三年今考续纲目于建中靖国元年书道宗崩是年为元符三年之次年夀隆固当有七年矣
  天祚皇帝讳延禧字延宁小字阿古道宗之孙顺宗之子太康元年生六岁封梁王后进封燕王大安七年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道宗崩奉遗诏即位群臣上尊号曰天祚皇帝乾统三年加上尊号曰惠文智武圣孝天祚皇帝保大五年乙巳宣和七年为金人完颜罗索等所获降封海滨王以疾终在位二十五年年五十四
  改元三 乾统 大庆 保大 乾统元年即十  十  五  夀隆七年右辽帝九人太祖神册以前未建元太宗会同以前仍天显年号自世宗以下诸帝惟圣宗即位逾年始改统和馀皆未逾年而即改元者也起太祖元年丁卯丙寅冬十二月劝进丁卯正月始行即位礼止天祚保大五年乙巳凡诸帝嗣位之事皆与纲目所书甲子相符共二百十九年契丹国志作起神册元年丙子止保大四年甲辰共二百十五年误王圻续通考以保大五年为甲辰亦误契丹国志曰太祖称帝国号大契丹太宗改元会同国号改辽圣宗开泰改元复改国号大契丹道宗咸雍二年复改国号大辽
  附录本纪曰耶律淳者世号为北辽小字聂哷兴宗第四孙保大二年天祚入夹山奚王和勒博林牙耶律逹实等立淳为帝上尊号曰天锡皇帝改元建福纲目作天福疑误降天祚为湘阴王淳未几病死年六十伪谥曰孝章皇帝庙号宣宗遗命遥立秦王定以存社稷淳妻徳妃为皇太后称制改元徳兴金兵大至徳妃奔天徳军见天祚天祚怒诛徳妃降淳庶人耶律雅里者天祚第二子也字萨兰保大三年天祚渡河奔夏队帅耶律迪里等劫雅里北走共立为主遂即位改元神历后以疾卒年三十耶律逹实者世号为西辽字重徳太祖八代孙也保大二年天祚播越达实与诸臣立淳为帝及天祚诛徳妃逹实不自安遂自立为王宵遁北行得精兵万馀整旅而西假道回鹘西至大食兵行万里归者数国以甲辰岁二月即帝位年三十八号格哷汗复上汉尊号曰天祐皇帝改元延庆后三年班师东归行二十日得善地遂建都城号和斯鄂尔多改元康国在位二十年殁庙号徳宗子伊兰年幼遗命皇后权国后名塔布延号感天皇后称制改元咸清在位七年子伊兰即位改元绍兴在位十三年殁庙号仁宗子幼遗诏以妹富僧额权国称制改元崇福号承天太后在位十四年为爱实拉所杀仁宗次子珠勒呼即位改元天禧在位三十四年为蛮王库楚类所擒而袭其位珠勒呼死辽绝自达实自立建号万里之外虽寡母弱子更继迭承几九十年
  等谨按淳与雅里史赞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者也达寔擅立茍延自雄绝域然皆辽之支属未尝不履帝位建鸿号故节录纪文附载于此又按王圻续通考凡追尊为帝者皆附载诸帝之后今以虽崇帝号并无历年载入殊不相称故仍详载于皇子门
  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徳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讳旻本讳阿古达其先为靺鞨氏附属于辽号女真后号女直明史云避辽兴宗讳故改始祖居完颜部遂以为氏帝为世祖第二子辽咸雍四年生岁癸巳帝兄康宗即世甲午辽使帝袭节度使是年举兵伐辽大胜之收国元年乙未正月朔宋徽宗政和五年辽天祚天庆五年即皇帝位建国号曰金二年十二月群臣上尊号曰大圣皇帝天辅七年癸卯八月崩宋徽宗宣和五年在位九年年五十六初谥武元皇帝皇统五年增谥
  改元二 收国 天辅二  七
  金史太祖纪曰帝曰辽以賔铁为号取其坚也賔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故号大金
  太宗体元应运世徳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讳晟本讳乌竒迈世祖第四子太祖母弟辽太康元年生太祖收国元年命为安班贝勒天辅五年诏贰国政七年太祖崩即皇帝位天会十三年乙卯崩宋高宗绍兴五年在位十三年年六十一初谥文烈皇帝皇统五年増谥
  改元一 天会 天会元年即十三 天辅七年
  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讳亶本讳哈喇太祖之孙景宣皇帝之子天辅三年生天会十年命为安班贝勒十三年太宗崩即皇帝位皇统元年群臣上尊号曰崇天体道钦明文武圣徳皇帝九年己巳十二月绍兴二十年为平章政事亮等所弑在位十五年年三十一降为东昏王世宗大定初追谥武灵皇帝庙号闵宗十九年増谥二十七年改号熙宗
  帝初即位仍称天会年号至十五年十二月始诏改明年为天眷
  改元二 天眷 皇统三  九
  熙宗本纪曰天会八年安班贝勒杲薨太宗意久未决宗干宗翰以哈喇先帝嫡孙当立请之再三迺许之安班贝勒者太宗尝居是官及登大位以命弟杲故定议为储嗣者以是命焉
  海陵本纪曰熙宗以太祖嫡孙嗣位亮意以为宗干太祖长子而已亦太祖孙遂怀觊觎萧裕揣知其意因劝举大事
  废帝海陵庶人讳亮字元功本讳都尔古讷辽王宗干第二子天辅六年皇统八年拜平章政事右丞相九年弑熙宗而自立天徳二年上尊号曰法天膺运睿武宣文大明圣孝皇帝寻诏去之正隆元年上尊号曰圣文神武皇帝六年辛巳绍兴三十一年自将兵伐宋兵马都统制完颜元宜反遇弑在位十三年年四十世宗大定二年降封海陵王谥曰炀二十年降为海陵庶人
  改元三 天徳 贞元 正隆 天徳元年即四  三  六  皇统九年
  世宗光天兴运文徳武功圣明仁孝皇帝讳雍本讳乌噜太祖之孙睿宗之子天辅七年生皇统间封葛王正隆三年封曹国公留守东京六年官属诸军劝进即皇帝位大定初群臣上尊号曰仁明圣孝皇帝五年加上尊号曰应天兴祚仁徳圣孝十一年又加曰钦文广武二十九年己酉崩淳熙十六年在位二十九年年六十七
  改元一 大定二 大定元年即十九  正隆六年
  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讳璟小字玛达格世宗之孙显宗之子大定八年生十八年封金源郡王二十五年进封原王二十六年诏立为皇太孙二十八年摄政世宗崩即皇帝位泰和八年戊辰十一月崩嘉定二年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一
  改元三 明昌 永安 太和六  五  八
  卫绍王讳永济更讳允济小字兴胜世宗第七子大定十一年封滕王章宗时进封卫王章宗崩无继嗣平章政事完颜匡等定策𫝊遗诏立为帝至宁元年癸酉为呼沙呼所弑嘉定六年在位五年宣宗即位降封东海郡王贞祐四年诏追复卫王谥曰绍
  改元三 大安 崇宁 至宁三  元  元
  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讳珣又赐名从嘉本名乌达布显宗长子大定三年生初封温国公泰和八年进封邢王昇王卫绍王被弑图克坦铭等迎立之乃即皇帝位元光二年癸未十二月崩嘉定十六年在位十一年年六十有一
  改元三 贞祐 兴定 元光 贞祐元年即四  五  二  至宁元年
  哀宗讳守绪初讳守礼又讳宁嘉苏宣宗第三子承安三年生宣宗即位封遂王贞祐四年以皇太子守忠皇孙铿相继薨乃立守礼为皇太子宣宗崩即皇帝位天兴三年甲午宋理宗端平元年宋元兵入𫝊位于宗室子承麟帝自缢于幽兰轩城溃诸禁近举火焚之在位十一年年三十七
  改元三 正大 开兴 天兴九  元  三
  等谨按天兴元年正大九年也是年正月改元开兴四月又改元天兴
  又按哀宗传位于东面元帅宗室子承麟世祖和里布之后也即皇帝位是为末帝称贺方毕而城已溃遂为乱兵所害此不成乎君者也故不书右金帝九人起太祖收国元年乙未终哀宗天兴三年甲午共一百二十年
  元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姓却特氏讳特穆津蒙古部人父为烈祖讳伊苏克依岁丙寅开禧二年太和六年即皇帝位于鄂诺河之源是为元年诸王群臣共上尊号曰青吉斯皇帝二十二年丁亥崩宋宝庆三年金正大四年在位二十二年年六十六
  太祖二十二年为丁亥太宗元年为己丑其中戊子一年皇子图类监国
  太宗英文皇帝讳谔格台太祖第三子太祖崩后岁己丑绍定二年正大六年以太祖遗诏即位六年甲午灭金十三年辛丑崩淳祐元年在位十三年年五十有六
  岁辛丑太宗崩壬寅春太皇后鼐玛锦氏称制起壬寅止乙巳凡四年
  定宗简平皇帝讳库𥙿克太宗长子太祖元年生太宗崩帝母六皇后鼐玛锦氏临朝至丙午秋七月淳祐六年会诸王百官议立帝始即皇帝位三年戊申崩淳祐八年在位三年年四十有三
  帝崩于戊申三月至庚戌年犹未议所立国中无君者三岁
  宪宗桓肃皇帝讳莽赉扣太祖之孙睿宗之长子太祖三年生太宗在潜邸养以为子定宗崩后久未立君辛亥夏淳祐十一年群臣共推即皇帝位九年己未崩开庆元年在位九年年五十有二
  以上诸帝俱未建元
  世祖圣徳神功文武皇帝讳呼必赉太祖之孙睿宗第四子宪宗同母弟太祖十年宪宗八年冬命帝伐宋九年九月师次江北知宪宗凶问中统元年庚申景定元年春三月还至开平诸王大臣劝进即皇帝位至元八年辛未建国号曰大元十六年己卯灭宋二十一年群臣上尊号曰宪天述道仁文义武大孝光皇帝三十一年甲午崩在位三十五年年八十国语曰色辰皇帝
  建元二 中统 至元三四  十一
  至元八年建国号诏曰诞膺景命必有美名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为秦为汉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因即所封之爵邑槩以至公不无少贬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号曰大元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咸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
  等谨按世祖至元十二年十二月丞相呼图克岱尔与百寮请上尊号不许是则上尊号之事迟至二十一年而始许之也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讳特穆津世祖之孙裕宗第三子至元二年生三十年受皇太子宝世祖崩即皇帝位大徳十一年丁未崩在位十有三年年四十有二国语曰鄂勒哲图皇帝
  改元二 元贞 大徳二  十一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哈尚世祖曾孙顺宗长子至元十八年大徳八年封怀宁王成宗崩无子帝总兵北边左丞相阿固岱等潜谋推成宗皇后巴约特氏称制安西王阿南达后妃传作阿南达寔哩辅之帝弟仁宗与太后塔济定计诛阿固岱等遣使迎帝即皇帝位至大二年群臣上尊号曰统天继圣钦文英武大章孝皇帝四年辛亥崩在位五年年三十一国语曰库鲁克皇帝
  武宗纪曰成宗违豫日久政出中宫成宗后布尔罕命仁宗与皇太后顺宗妃塔济出居怀州及仁宗闻讣与太后俱至京师安西王阿南达先至左丞相阿固岱平章巴特玛琳沁等潜谋推成宗后称制阿南达辅之仁宗言于太后曰大行晏驾徳夀已薨徳夀成宗皇太子诸王皆疏属而怀宁王在朔方此辈变在朝夕不若先事而发遂定计诛阿固岱等即遣使迎帝改元一 至大四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讳阿裕尔巴里巴特喇顺宗次子武宗之弟至元二十二年生武宗即位诏立帝为皇太子武宗崩即皇帝位延祐七年庚申崩在位九年年三十有六国语曰布延图皇帝
  改元二 皇庆 延祐二  七
  英宗睿圣文孝皇帝讳硕迪巴拉仁宗嫡子大徳七年延祐三年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位至治元年十一月群臣上尊号曰继天体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至治三年癸亥为齐勤特穆尔所弑在位三年年二十一国语曰格根皇帝
  改元一 至治三
  泰定皇帝讳伊苏特穆尔显宗长子至元十三年大徳六年袭封晋王英宗遇弑诸王谙达布哈及额森特穆尔奉玺绶迎帝即位致和元年戊辰崩在位五年年三十六帝虽裕宗长孙以自立故文宗不为立庙谥止称为泰定帝
  改元二 泰定 致和四  元
  王祎曰武宗以兄弟相及约继世子孙迭居大位而仁宗惑于憸言不践宿诺传位英宗乃使武宗二子明宗文宗出居于外及英宗遇弑而明宗在北文宗在南晋邸乘间入继大统或谓晋邸非所宜立虽然晋王于世祖孙也于次为长虽守藩服尝有盟书今国统之不继则求所当立者舍晋王之系将谁属耶然则谓晋王非所宜立亦过也旧传英宗之弑晋邸与闻焉故其殁不举请谥升祔之典明其为贼也然考之实录皆不得其实
  明宗翼献景孝皇帝讳和实拉武宗长子大徳四年生仁宗时封周王出镇云南未就镇西行至北边及泰定帝崩帝弟文宗先立遣使至北迎帝帝南还即位于和宁之北文宗天历二年己巳八月次翁果察图之地暴崩年三十国语曰呼土克图皇帝
  明宗纪曰成宗命武宗抚军北边成宗崩武宗入继大统立仁宗为皇太子命以次传于帝及仁宗时丞相特们徳尔议立英宗为皇太子又谮帝于两宫于是封帝为周王出镇云南遣就镇是年冬帝次延安图古勒尚嘉努博啰嘉珲皆周王常侍府官属及武宗旧臣皆以出镇之事由左右构间请以其故白行省俾闻之朝廷遂与数骑驰去先是阿斯罕出为陜西行省丞相及嘉珲等至即与平章政事塔齐尔行台御史大夫图鲁卜中丞托欢发关中兵分道自潼关河中府入已而塔齐尔托欢袭杀阿斯罕嘉珲于河中帝遂西行至北边金山西北诸王察克台等闻帝至咸率众来附至泰定帝立帝弟图卜特穆尔亦以怀王出居建康及泰定崩于上都都尔苏専权自用逾月不立君朝野疑惧时佥枢密院事雅克特穆尔留守京师遂谋举义召集百官号于众曰武皇有圣子二人当迎立之时帝方远在沙漠猝莫能至乃迎帝弟怀王于江陵且宣言已遣使北迎以安众心怀王入京师群臣请正大统固让不得乃即位是为文宗改元天历诏天下曰谨俟大兄之至遂朕固让之心时都尔苏在上都立泰定子阿尔济雅巴为帝改元天顺遣兵犯大都战屡败都尔苏乃奉皇帝宝出降两京道路始通文宗乃遣使迎帝诸王皆劝帝南还遂发北边天历二年正月文宗复遣使见帝于行幄以文宗命劝进帝即位于和宁之北四月立文宗为皇太子八月乙酉朔帝次翁果察图之地丙戌皇太子入见庚寅帝崩己亥皇太子复即位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讳图卜特穆尔武宗次子明宗之弟大徳八年至治元年英宗出帝居于海南泰定初召还京师封怀王二年又命出居建康致和元年迁江陵泰定帝崩雅克特穆尔迎帝至京师即位其明年帝兄明宗即位封帝为皇太子明宗崩帝复即位至顺元年群臣上尊号曰钦天统圣至徳诚功大文孝皇帝至顺三年壬申八月崩在位五年年二十有九国语曰济雅图皇帝
  改元二 天历 至顺 天历元年即二  三  致和元年
  顺帝本纪至元六年六月诏曰昔皇祖武宗升遐之后祖母太皇太后惑于憸慝俾皇考明宗皇帝出封云南英宗遇害正统寖偏皇考以武宗之嫡逃居朔漠宗王大臣以地近先迎文宗暂总机务继假让位之名以宝玺来上皇考推诚不疑即授以皇太子宝文宗当躬迓之际与其臣伊噜布哈阿哩雅明埒栋阿等谋为不轨使我皇考饮恨上賔又私图传子乃构邪言嫁祸于班布尔实皇后谓朕非明宗子遂俾出居遐陬内怀愧慊则杀阿哩雅以杜口上天不祐随降殒罚永惟鞠育罔极之恩忍忘不共戴天之义其命太常撤去图卜特穆尔在庙之主
  邱濬曰按顺帝纪至元六年诏则文宗弑逆明矣史以暴卒书何夫弑逆大罪也非真无毫发之疑何可轻加哉考文宗崩有子雅克特古斯其后舍己子而立明宗之子宁宗继又迎宁宗之兄而立之设使文宗果有弑逆之举后独不虑立所害之人之子报雠于我乎使己无子不得已尚求诸他况已有子乎当时同事雅克特穆尔辈亦不虑及此何哉意必顺帝憾文宗谓已非明宗子出于外欲逞其憾或者遂从而构之耶然则文宗谓顺帝非明宗子是欤曰顺帝生朔漠之外其事之真伪不可知若谓其为瀛国公之子则不敢信也
  等谨按明宗之崩元史本纪止云帝暴崩未尝明言其为文宗所弑也乃事涉暗昧群疑繁兴如胡粹中则曰闻之故老言明宗次翁果察图雅克特穆尔奉上壐绶明宗从官有不为之礼者雅克特穆尔且怒且惧既而帝暴崩雅克特穆尔闻哭声即奔入帐中取宝玺扶文宗上马南驰正史乃言皇太子入哭尽哀雅克特穆尔以皇后班布尔实命奉皇帝宝授于太子其说不合岂当时忌讳不敢明言欤明初权衡作庚申帝大事记曰文宗疾大渐召后太子大臣曰翁果察图之事朕生平大错我死迎立托欢特穆尔庶可见明宗于地下雅克特穆尔不可请立宁宗不逾月即崩久之乃奉太后诏迎托欢特穆尔于静江此皆与顺帝诏书所谓文宗稔恶不悛使我皇考饮恨上賔者相合由是而文宗弑兄之名千古无以自解续通鉴纲目书法亦隐然以篡弑为实惟王圻续通考所载邱濬语尚有不敢过信者盖明宗文宗本纪皆无定据与其过而信也不如阙疑之为愈矣
  宁宗冲圣嗣孝皇帝讳伊埒哲伯明宗第二子天历二年封鄜王文宗崩皇后导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末命申固让初志谓文宗固让大位之志传位于帝至顺三年壬申十月即皇帝位十一月崩年七岁
  顺帝名托欢特穆尔明宗长子延祐七年生帝于北方文宗至顺元年徙帝高丽居大青岛复诏天下言明宗在朔漠之时素谓非其己子移于广西之静江宁宗崩文宗后命使迎帝次年癸酉六月是年本纪尚称至顺四年十月始改元统即皇帝位至正二十八年戊申明兵逼京城帝北奔后二年殂于应昌在位三十六年年五十一明太祖以帝知顺天命退避而去号曰顺帝
  改元三 元统 至元 至正二二  六  十八
  顺帝纪曰文宗崩雅克特穆尔请文宗后立太子雅克特古斯后不从而立宁宗宁宗崩雅克特穆尔复请立雅克特古斯文宗后曰吾子尚幼托欢特穆尔在广西今年十三矣且明宗之长子礼当立之乃迎帝雅克特穆尔见帝并马徐行且陈迎立之意帝畏之一无所答雅克特穆尔疑之故久不得立太史亦言帝不可立立则天下乱故迁延者数月俄而雅克特穆尔死后乃定议立帝
  等谨按始谓顺帝非明宗子者文宗复即位至顺元年之诏也谓私图传子乃构邪言嫁祸于班布尔实皇后谓朕非明帝子者顺帝至元六年之诏也其谓为瀛国公子者庚申帝记之作于明初权衡者也至顺之诏既显诬之而不讳至元之诏自不得不直辨之以自明纶綍所宣昭著海㝢民间传播既久好事者从而傅会增益举其人以实之此稗官者流阴挟翰墨以快已意乃不经之尤苟采择之以惑观听无识甚矣是不可以不为之辨以正野史之谬
  右元帝十四人起太祖元年丙寅止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共一百六十三年起世祖至元十七年庚辰前一年为宋帝昺祥兴二年止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共八十九年
  历代建元考曰顺帝驻应昌一年而殂国人谥曰惠宗太子阿𥙿实哩达喇嗣立改元宣光称北元凡十一年谥曰昭宗高丽史云昭宗改元宣光时洪武十年也明年斗察酬特穆尔立改元天元朔漠图考云洪武元年八月元主携历代传国玺遁出塞三年殂于应昌太子称帝于漠北传位于子特古斯特穆尔后为其下伊苏岱尔所弑其臣复立衮特穆尔建文三年殂以果勒齐为汗永乐改元遣书招谕不服八年车驾亲征十二年再征二十年三征会部长阿噜台弑其主布尼雅寔哩而自立数侵塞上至宣徳九年为斡拉部所败阿噜台走死部落尽离散斡拉乃遣使入朝献传国玺而北元始亡
  明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徳成功高皇帝姓朱氏讳元璋先世家沛后居濠州之锺离元至正十二年时帝年二十四从郭子兴起兵二十四年自立为吴王二十六年以明年为吴元年十八年戊申相国李善长率百官劝进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至洪武三十一年戊辰崩在位三十一年年七十有一惠帝即位谥曰高皇帝成祖永乐元年改谥神圣文武钦明启运俊徳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世宗嘉靖十七年定谥
  建元一 洪武三十一
  恭闵惠皇帝讳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第二子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薨立帝为皇太孙太祖崩即位建文四年壬午六月燕王兵入京师宫中火帝不知所终在位四年
  改元一 建文四
  等谨按建文四年七月成祖即位革建文年号仍以本年为洪武三十五年至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始诏复年号然终明之世虽以诸臣请加庙谥曾下部议而上下因循迄不果行
  大清乾隆元年诏议定谥
  本朝之优崇先代固千古所未有也
  又按金川门之变实录称帝阖宫自焚中使出其尸于火越七日备礼葬之而逊国群书多云由地道出亡其指为帝尸者乃帝之马后也正统时帝复归京师大内久而后殂葬西山谷应泰纪事本末备书之矣然后之精于考核者皆斥之而不敢信考王世贞曰出亡与否未可知即果出亡必当灭迹以终所以有此纷纷者皆縁正统五年杨行祥事误之也顾起元曰逊位之事自郑晓薛应旗皆以为然余考之西山不封不树之说毫无髣髴若果有葬所洪熙而后禁网已弛何无一人志其处者且靖难师至日捕官搜奸爬梳亡遗当时谁敢指后尸以诳此两说者存疑焉可也盖当兵火扰攘之中而谓易服潜遁事出竒诡不可轻信革除之际一切野史所录举未可据以为实今
  御定通鉴纲目三编直书不知所终以之垂示万世尤
  得春秋传疑之意云尔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讳棣太祖第四子洪武三年封燕王建文元年七月举兵反以靖难为名四年壬午入京师自立为帝永乐二十二年甲辰北征至榆木川崩在位二十二年年六十有五上尊谥曰太宗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嘉靖十七年定谥号曰成祖
  改元一 永乐二十二
  等谨按王世贞弇州史料曰世宗欲罢太宗之配天而宗祀献帝于明堂以配上帝故更号成祖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徳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讳高炽成祖长子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燕世子永乐二年立为皇太子成祖数北征命之监国成祖崩即位洪熙元年乙巳崩在位一年年四十有八
  改元一 洪熙元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讳瞻基仁宗长子永乐九年立为皇太孙仁宗初立为皇太子仁宗崩即位宣徳十年乙卯崩在位十年年三十有八
  改元一 宣徳十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宣宗长子宣徳三年立为皇太子宣宗崩即位正统十四年亲征斡拉次土木师溃也先以帝北去景帝即位遥尊为太上皇帝景泰元年至自斡拉入居南宫景泰八年正月景帝有疾石亨徐有贞等迎太上皇帝复位天顺八年甲申崩前后在位二十二年年三十有八
  改元二 正统 天顺 天顺元年即十四 八  景泰八年
  通鉴纲目三编曰景帝不豫廷臣请立太子不报及将南郊召石亨摄祀事亨与张𫐄杨善及太监曹吉祥等谋立太子不如复上皇以告许彬共图之徐有贞有贞大喜曰此不世功也至辛巳夜时方有边警有贞令𫐄以备非常为名纳兵长安门外起四鼓启门纳之薄南宫城毁门入奉太上皇帝至奉天门陞座时百官以景帝将视朝咸待漏阙下忽闻南城呼噪震地咸失色须臾有贞出号于众曰太上皇复位矣
  恭仁康定景皇帝讳祁钰宣宗次子英宗即位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八月英宗北狩皇太后命郕王监国九月命即皇帝位天顺元年己丑仍废为郕王寻崩在位八年年三十谥为郕戾王宪宗成化十一年诏复皇帝号上尊谥
  改元一 景泰 八年正月八  即改天顺
  纲目三编曰初荆州训导高瑶上言追加景帝庙号章下廷臣议久不次遂寝其后御史杨守随亦请改谥下廷议大学士商辂极言当复至成化十一年十二月乃下诏曰朕叔郕王践祚戡乱保邦奸臣谗构请去帝号先帝寻知诬枉深怀悔恨以次折奸于法不幸上賔未及举正朕敦念亲亲用成先志郕王可仍旧皇帝号寻上尊谥曰恭仁康定景皇帝
  等谨按天顺时钦天监请革除景泰年号不从宪宗时虽复帝号而其后景帝实录仍书郕戾王附于英宗实录之后神宗万历十六年诏令改正而上下因循诏敕多不奉行终明之世卒未改也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徳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英宗留斡拉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英宗复位仍立为皇太子英宗崩即位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崩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有一
  改元一 成化二十三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徳敬皇帝讳祐樘宪宗第三子成化十一年立为皇太子宪宗崩即位弘治十八年乙丑崩在位十八年年三十有六
  改元一 弘治十八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徳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讳厚照孝宗长子弘治五年立为皇太子孝宗崩即位正徳十六年辛巳崩于豹房在位十六年年三十有一
  改元一 正徳十六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讳厚熜宪宗之孙兴献王之长子嗣封兴王于武宗为从弟武宗崩杨廷和定策启皇太后以遗诏迎立之嘉靖四十五年丙寅崩在位四十五年年六十
  改元一 嘉靖四十五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徳弘孝庄皇帝讳载垕世宗第三子嘉靖十八年封裕王世宗崩即位隆庆六年壬申崩在位六年年三十有六
  改元一 隆庆六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讳翊钧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立为皇太子穆宗崩即位万历四十八年庚申七月崩在位四十八年年五十有六
  改元一 万历四十八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常洛神宗长子万历二十九年立为皇太子神宗崩即位泰昌元年九月朔崩是年即万历四十八年因光宗立未逾年故以七月以前为万历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年三十有九
  改元一 泰昌 泰昌元年即万元  历四十八年
  等谨按光宗疾大渐鸿胪寺丞李可灼以红丸进帝服一丸觉暖润舒畅复进一丸明日崩阁臣方从哲拟旨赏李可灼银五十两御史王安舜首争之乃改票镌俸红丸之案遂与梃击移宫列成三案终明之世奸党借以荼毒清流者多由于此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长子光宗崩即位天启七年丁卯崩在位七年年二十三
  改元一 天启七
  庄烈愍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天启二年封信王熹宗崩即位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李自成陷京师帝崩在位十七年年三十有五明亡是年我
  大清兵破贼
  世祖章皇帝定鼎京师始定帝谥号
  改元一 崇祯十七
  右明十五帝起太祖洪武元年戊申止愍帝崇
  祯十七年甲申凡二百五十七年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九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
  帝系考
  太上皇辽金元明皆无 太皇太后 皇太后
  宋理宗即位尊杨皇后曰皇太后同听政宝庆三年上尊号曰夀明皇太后绍定元年加上慈睿三年又加仁福五年崩谥曰恭圣仁烈皇后
  等谨按此即马端临考所载夀明皇后也但彼列后妃门且略而未备今详载于此
  度宗即位尊皇后谢氏曰皇太后咸淳三年上尊号曰夀和皇太后五年加上圣福恭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宋亡降于元降封夀春郡夫人越七年终
  恭帝即位尊母全皇后为皇太后宋亡从恭帝入朝于燕京后为尼而终
  端宗即位册母杨淑妃为太后同听政及闻帝昺投海死亦自沈于海
  辽太祖即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太后字伊木沁约尼氏宰相塔喇之女太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天显八年崩兴宗重熙二十一年追谥宣简皇后
  等谨按此即后妃传所载徳祖宣简皇后萧氏也传称天显十一年崩祔徳陵而太宗纪八年十一月太皇太后崩遣使告哀于晋九年葬于徳陵则传文之误明矣又后妃传篇首云太祖称帝尊祖母曰太皇太后母曰皇太后王圻续通考采而载之今考太祖元年纪并无尊祖母之文契丹国志亦无可考太祖之祖母乃元祖简献皇后萧氏传中亦不详其崩于何年记载多疏弗可深考矣又按契丹国志与续纲目皆言太祖舒噜后有母有姑皆踞榻受其拜夫使舒噜后受姑之拜则姑之未尊为皇太后可知此契丹国志纲目所以无尊为皇太后之文也今以正史为据而载之且疑受拜之事或未可信
  太宗即位尊母萧氏为应天皇太后会同初晋使冯道韦勲上尊号曰广徳至仁昭烈崇简太宗崩世宗即位于镇阳太后遣少子鲁呼以兵逆撃相持数日各罢兵趋上京既而闻太后鲁呼复有异谋迁于祖州穆宗应历三年崩谥曰贞烈重熙中更谥淳庆
  世宗即位尊母萧氏义宗之妃为皇太后天禄五年察克作乱被弑兴宗重熙二十年谥柔贞
  等谨按义宗妃尊为后者二人一谥端顺一谥柔贞见义宗传端顺后应先薨义宗传与世宗纪皆不详载
  圣宗即位尊母萧氏为皇太后摄国政统和元年上尊号曰承天皇太后二十四年加上尊号曰睿徳神略应运启化契丹国志于睿徳神略应运启化下尚有法道洪仁圣武开统八字二十七年崩谥曰圣神宣献重熙二十年改谥睿知
  圣宗纪曰统和元年五月诏近臣议皇太后上尊号册礼枢密使韩徳度以后汉太后临朝故事草定上之
  等谨按后妃传云圣宗时皇太后摄国政明逹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才习知军政澶渊之役将士用命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契丹国志亦云圣宗年少太后専政武功殿圣宗居之文化殿太后居之
  兴宗即位母元妃萧氏自立为太后摄政重熙元年上尊号曰法天应运仁徳章圣二十三年加上尊号曰仁慈圣善钦孝广徳安静贞纯懿和宽厚崇觉仪天道宗立尊为太皇太后清宁三年崩谥曰钦哀
  契丹国志曰圣宗临崩属子宗真曰皇后事我四十年以其无子故命汝为嗣我死汝母子切毋杀之遗命以齐天为皇太后顺圣为太妃元妃匿之自为皇太后令人诬告齐天谋叛囚于上京缢杀之
  等谨按兴宗纪载尊母元妃萧氏为皇太后而后妃传则书自立为皇太后考纪文兴宗初年皇太后听政帝不亲庶务群臣表请不从重熙三年五月皇太后还政于帝躬守庆陵与传云重熙三年后阴欲立少子重元重元以所谋白帝乃收太后符玺迁于庆州七括宫之事相合则当兴宗初立未亲庶政传中自立之书法信矣苐纪载重熙八年始迎太后还京二十三年始上尊号曰仁慈圣善云云与重熙元年之尊号固两相异也今后妃传中乃以二十三年之尊号属之元年而谓六年秋即奉迎侍飬独不考七年二月尚有遣使庆州问安之事耶史笔舛错如此
  道宗即位尊母皇后萧氏为皇太后清宁二年上尊号曰慈懿仁和文惠孝敬广爱宗天前为后时已上尊号此是为太后尊号太康二年崩谥曰仁懿
  等谨按契丹国志云尊为睿圣洪慈顺天皇太后徽号与史传不同又云清宁五年崩与太康二年亦差十馀年矣
  金熙宗天会仍太宗年号十三年九月尊太祖后赫舍哩氏为太皇太后十四年正月崩谥曰钦宪
  又尊太宗后唐古氏为太皇太后皇统三年三月崩谥曰钦仁
  等谨按金太祖太宗之世虽正位建元而礼仪未备如太祖将伐辽入见肃宗宣靖皇后富察氏后命太祖正坐号令诸将自后太祖每出师还辄率诸将上谒献所俘获此岂非以太后之礼奉之者而名号未崇纪载阙如故今所纂辑断自熙宗时始
  海陵天徳二年正月尊嫡母图克坦氏为皇太后正隆六年八月弑之大定间谥曰哀及宗干降封辽王后亦追降为妃
  又尊生母大氏为皇太后贞元元年四月崩谥曰慈宪大定七年降封太妃削谥号及宗干降封辽王追降大氏与顺妃李氏宁妃萧氏文妃图克坦氏俱为夫人金史后妃傅曰图克坦氏宗干正室无子次室李氏生郑王充大氏生三子长即海陵也大氏事图克坦甚谨相得欢甚海陵以其母嫡妾之分心常不安及弑熙宗图克坦见海陵不贺海陵衘之至天徳四年海陵迁中都独留图克坦于上京大氏常思念之贞元元年大氏临终谓海陵必迎致之三年迎至中都海陵外极恭顺太后以为诚然及谋伐宋谏止之海陵益不悦枢密使布萨师恭征契丹辞谒太后太后言涉江伐宋疲弊中国我尝谏止之不听契丹事复如此奈何海陵意太后以充为子充四子皆成立恐师恭将兵在外太后或有异图乃使人弑太后并令杀太后同乳妹安图及郡君博索额噜温彻辰等自军中召师恭还杀之
  章宗即位尊母图克坦氏为皇太后显宗之妃明昌二年崩谥曰孝懿
  后妃传曰后父贞尚辽王宗干女梁国公主后生章宗明昌元年礼官议以五月奉上册宝后弗许帝屡为之请后曰世宗服未终遽衣锦绣佩珠玉于礼何安当俟服阕行之帝谕有司曰太后执意甚坚其待来年明昌二年正月崩
  哀宗即位尊母皇后温都氏本姓王氏赐姓温都氏为皇太后天兴元年京城破后北迁不知所终
  又尊生母元妃温都氏即王皇后之女兄为皇太后正大八年七月崩谥曰明恵
  元成宗即位尊太母元妃伯竒音济齐鸿吉哩氏裕宗之妃为皇太后大徳四年崩谥曰裕圣皇后至大三年加谥徽仁
  等谨按元史定宗纪与后妃传载太宗崩六皇后鼐玛锦氏称制摄国者五年定宗立朝政多出于后此岂非定宗所当尊为皇太后者乎定宗宪宗二朝本纪礼文未备无尊为太后之文惟宪宗二年正月纪有皇太后崩四字邵经邦弘简录以为此乃宪宗生母庄圣皇后缫勒噶塔纳竒唻氏也宪宗元年亦未尝有尊生母为皇太后之文皆无可详考又王圻续通考有世祖时尊后鸿吉哩氏为皇太后一条考世祖初年纪文并无此事且世祖与宪宗同母乃竒唻氏世祖之后二人则皆鸿吉哩氏王圻所载误甚故今所纂辑断自成宗朝始
  成宗即位尊太母元妃伯蓝也怯赤弘吉剌氏裕宗之妃为皇太后大徳四年崩谥曰裕圣皇后至大三年加谥徽仁
  武宗即位尊太母元妃塔济鸿吉哩氏为皇太后后为阿禅孙昆都特穆尔之女顺宗之妃至大三年上尊号曰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夀元仁宗延祐二年加上尊号曰全徳泰宁福庆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加上尊号曰徽文崇祐至治二年九月崩谥曰昭献元圣
  等谨按昭献元圣皇后后妃传书至治三年二月崩纪作二年九月崩今考纪文至治二年十二月已有定谥太皇太后曰昭献元圣之文是纪是而传非矣
  英宗即位尊母鸿吉哩氏为太后
  等谨按此即仁宗庄懿慈圣皇后鸿吉哩氏也传曰英宗即位上尊号为皇太后至治二年崩考英宗纪延祐七年正月仁宗崩三月帝即位颁诏天下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并无尊皇后为皇太后之语八月祔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庄懿慈圣皇后于太庙其明年始改为至治元年则传云至治二年崩之谬明矣表云延祐七年上尊谥与祔庙之事相符但传中备载即位时上皇太后尊号之册文皆是生前崇奉之语其至治二年上谥册中有云为天下母而养弗逮履天子位而报则丰则又似未曽身为皇太后者续通鉴纲目延祐七年七月既并书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皇后为皇太后矣后止书太皇太后崩而皇太后崩失载邵远平续弘简录载英宗嗣位尊为皇太后之册文与元史后妃传无异然后妃传止曰遣某官某奉册上尊号而已弘简录乃备书仪天兴圣慈仁昭懿夀元全徳泰宁福庆之尊号此乃仁宗延祐三年加上顺宗元妃为皇太后之号而英宗即位再加徽文崇祐尊为太皇太后者也其误滋甚王圻续通考不载此事当亦阙疑之意也苐思后果未曽为太后则必崩于仁宗朝而仁宗纪并未一书且后妃传所载尊为皇太后之册文语似可据意者仁宗崩时后犹未崩曽有尊为太后之事未几即崩距仁宗之崩不远故于八月同袝太庙乎今据传文书之而存其疑以俟考焉
  宁宗即位尊文宗皇后鸿吉哩氏为皇太后顺帝元统二年上尊号曰赞天开圣仁夀徽懿昭宣至元元年八月诏议加礼乃议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加上尊号曰赞天开圣徽懿宣昭贞文慈祐储善衍庆福元六年六月撤文宗庙主诏去太皇太后尊号安置东安州寻崩续通鉴纲目曰至元二年尊为太皇太后许有壬谏以为非礼且言推恩之法近重而远轻今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是推而远之乃反轻矣监察御史台哈布哈率同列上章言婶母不宜加徽称太后闻之怒欲杀言者既而怒解曰风宪有臣如此岂不能守祖宗之法乎命赐金币以旌其直至元元年诏曰永惟皇太后后其所生之子一以至公为心亲挈大宝畀予兄弟定策两朝功徳隆盛虽尝奉上尊号朕心犹为未尽命大臣特议加礼至六年六月诏曰叔婶布逹实哩恃其势𦦨不立明考之冡嗣而立孺稚之弟伊埒哲伯奄复不年诸王大臣以贤以长扶朕践位国之大政属不自遂者讵能枚举布逹实哩本朕之婶乃阴构奸臣弗体朕意僣膺太皇太后之号迹其闺门之祸罪恶尤重削其鸿名徙东安州安置
  明恵帝建文元年尊母妃吕氏兴宗妃为皇太后后夀州人太常卿本之女四年燕兵入太后随其子允熙居兴宗陵永乐元年复称皇嫂懿文太子妃
  等谨按吕后为兴宗继妃兴宗元妃常氏开平王遇春女洪武十一年薨谥敬懿恵帝即位追尊孝康皇后成祖复降称为太子妃见兴宗传
  宣宗即位尊母皇后张氏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十月崩上尊谥曰诚孝恭肃明徳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
  明史后妃传曰宣宗崩英宗方九岁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太后趣召诸大臣至乾清宫指太子泣曰此新天子也浮言乃息大臣请垂帘太后曰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时时朂帝向学委任股肱故终太后世王振不敢专大政
  英宗即位尊母皇后孙氏为皇太后景帝时尊为上圣皇太后英宗复辟上徽号曰圣烈慈夀天顺六年九月崩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后妃传曰英宗在迤北太后数寄御寒衣裘及还南内数人省视石亨等谋夺门先密白太后许之
  景帝即位尊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成化中薨
  宪宗即位尊母皇后钱氏为慈懿皇太后成化四年六月崩上尊谥曰孝庄献穆弘恵显仁恭天钦圣睿皇后钱皇后无子宪宗立上两宫徽号下廷臣议太监夏时希贵妃意欲独尊周贵妃为太后大学士李贤彭时持不可中官传贵妃旨岂有无子而称太后者言徳间有故事彭时曰宣徳胡后上表让位故正统初不加尊今日事异安得为比贤亦极言之议遂定彭时以两宫同称则无别钱皇后请加二字以便称谓从之越数日中官覃包至内阁曰帝意固如是但迫于太后不敢自主非二公力争几误大事
  又尊生母贵妃周氏为皇太后成化二十三年四月上徽号曰圣慈仁夀孝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弘治十七年三月崩上尊谥曰孝肃贞顺康懿光烈辅天承圣睿皇后
  孝宗即位尊母皇后王氏为皇太后至武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徳五年上尊号曰慈圣康夀十三年崩上尊谥曰孝贞庄懿恭靖仁慈钦天辅圣纯皇后
  等谨按宪宗后胡氏以杖万贵妃而废后孝宗生于西宫后保抱惟谨及即位念后恩命服膳皆如母后礼此亦以皇太后之礼事之者也但未复尊号故不载
  武宗即位尊母皇后张氏为皇太后正徳五年上尊号曰慈夀世宗入继称圣母加上尊号曰昭圣嘉靖三年加上康恵已改称皇伯母十五年复加恭安二十年崩谥曰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
  等谨按皇伯母之称由于张璁继统不继嗣之说当时议礼之大案千载而下自有公评至张后有定䇿迎立之功而世宗事之日薄兴国太后诞节特敕朝贺燕赉而后诞免贺诸臣争者皆得罪其后推怨张氏坐太后弟延龄谋逆论死太后敝𥜗席稿以请亦不见听延龄之罪终无确证即以待皇伯母之恩谊律之亦有愧多矣
  世宗即位尊祖母邵氏宪宗妃睿宗母为皇太后嘉靖元年上尊号曰夀安十一月崩谥曰孝恵康肃温仁懿顺恊天祐圣皇太后七年改称太皇太后十五年改称皇后又尊生母蒋氏睿宗妃为兴国太后后大兴人父为玉田伯敩嘉靖三年上尊号曰本生章圣皇太后是年秋用张璁等言去本生号尊为圣母七年上尊号曰慈仁十五年加上康靖贞夀十七年崩上尊谥曰慈孝贞顺仁敬诚一安天诞圣献皇后
  初议追尊礼礼臣咸谓宜考孝宗而称兴王为皇叔父妃为皇叔母不允进士张璁以继统不继嗣之说进命廷臣集议杨廷和等抗䟽力争皆不听会妃至通州闻考孝宗恚曰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留不进帝涕泣愿避位群臣以慈夀太后命改称兴献后元年改称兴国太后三年乃上尊号称本生皇太后寻用张璁等言定称孝宗为皇伯考昭圣太后为皇伯母献皇帝为皇考章圣皇太后为圣母至九年明伦大典成颁示天下
  神宗即位尊母皇后陈氏为仁圣皇太后万历六年加上徽号曰贞懿十年再加康静二十四年崩谥曰孝安贞懿恭纯温恵佐天弘圣皇后
  又尊生母贵妃李氏为慈圣皇太后万历六年加上徽号曰宣文十年再加明肃二十九年加贞夀端献三十四年加恭熹四十三年崩上尊谥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
  旧制天子立尊皇后为皇太后若有生母称太后者则加徽号以别之是时太监冯保欲媚贵妃因以并尊讽大学士张居正居正不能违也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一
  帝系考
  后妃
  宋理宗皇后谢氏讳道清天台人宝庆三年册为后馀见皇太后门
  度宗皇后全氏会稽人咸淳三年册为后馀见皇太后门淑妃杨氏端宗之生母咸淳三年册封馀见皇太后门
  等谨按马端临考载至宁宗后韩氏妃杨氏而止杨氏今详见皇太后门今考宋史后妃传宁宗有曹美人理宗有贾贵妃生周汉国公主阎贵妃度宗有帝昺之母俞修容史皆无传不可详考
  辽太祖淳钦皇后萧氏本为舒噜氏讳平小字鄂尔多其先回鹘人后为契丹右大部人后父曰渊神册元年册号应天大明地皇后太祖崩称制摄军国事馀详见皇太后门契丹国志曰太祖之崩后屡欲与身殉诸子泣后惟截其右腕置柩中朝野号为断腕太后
  辽史后妃传曰辽因突厥称皇后曰哈屯国语谓之多尔吉尊称曰纳额默盖以配后土而母之云后族唯伊苏济勒巴哩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俨称刘氏以伊苏济勒巴哩比萧相国遂为萧氏
  外戚表曰契丹外戚其先曰二舒敏氏曰巴哩曰伊苏济勒至太祖娶舒噜氏舒噜本囬鹘诺苏之后大同元年以外戚小汉为汴州节度使赐姓曰萧翰以从中国之俗国语解曰又有以汉字书曰萧以契丹字书曰纾穆噜由是巴哩伊苏济勒舒噜三族皆为萧姓巴哩二房曰大父少父伊苏济勒亦二房曰大翁小翁世宗以国舅塔喇噶为国舅别部圣宗合巴哩伊苏济勒二国舅帐为一与别部为二
  等谨按辽史后妃传肃祖后谥昭烈懿祖后谥庄敬元祖后谥简献徳祖后谥宣简皆萧氏宣简后见皇太后门肃懿元徳四祖帝号历年内所不载不应独于后妃直从其最初而书之也故断自太祖后始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小字温淳钦皇后弟舒噜之女初纳为妃生穆宗太宗即位立为皇后天显十年太宗本纪云皇后崩于行在时太宗自将南伐谥彰徳重熙中更谥靖安
  王圻续通考曰按太宗天显八年七月行纳后礼此时靖安后犹在不知所纳何人将纪载有误也按契丹国志曰后涿州人为辽兴节度使萧延思之女太宗崩于镇城后时在国后崩与帝合葬所载与正史殊异惟生穆宗同则又非别是一后也附录备考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小字苏克济淳钦皇后弟阿固齐之女帝为永康王时纳之生景宗天禄四年立为皇后五年察克作乱弑太后及帝后乘步辇直诣察克请毕收殓明日遇害谥曰孝烈重熙中更谥怀节
  妃甄氏后唐宫人世宗从太宗南征得之即位后立为皇后察克作乱遇害
  等谨按甄氏曽为皇后传文书之矣考世宗本纪天禄四年册皇后萧氏明年九月即遇弑无册甄氏为后之文疑皇后二字当为某妃字之讹又考契丹国志世宗朝止载甄皇后一人甄后生六子长曰明纪史作明扆后为景帝世宗既登位册为皇后则又似甄氏实尝为后矣考正史景宗乃怀节皇后所生非甄氏所生皇子表甄氏生一子扎穆字呼喇济非景宗与志大异今附录之以备考
  穆宗皇后萧氏内供奉翰林承旨知璠之女帝居藩纳为妃后正位中宫
  景宗睿知皇后萧氏讳绰小字燕燕北府宰相思温之女初选为贵妃寻册为皇后生圣宗馀详皇太后门
  契丹国志曰景宗后燕燕侍中守尚书萧守真之女志言以后父封魏王绩纲目又以守真为守兴或云北宰相思温之女按圣宗纪统和四年六月皇太妃诸王公主迎上岭表九月皇太妃以上纳后进衣服駞马以助会亲十二年诏皇太妃领西北路乌尔古等部兵据萧达林传因夏人梗边故讨之十五年皇太妃献西边捷二十四年幽皇太妃呼纽于怀州二十五年赐死幽所皇太妃据名而论当是景宗之妃也后妃传不载故其姓氏事迹莫得而详焉又圣宗纪统和元年赵妃进助山陵费赵妃亦无可考
  圣宗仁徳皇后萧氏小字菩萨格睿知皇后弟乌延之女㓜选入掖庭统和十九年册为齐天皇后生二子皆早卒开泰五年宫人讷木锦生兴宗后养为子圣宗崩纳木锦自立为皇太后迁后上京寻诬以罪弑之后妃传曰后养兴宗如己出纳木锦以兴宗侍之谨不悦圣宗崩䕶卫冯嘉努吉逊等希旨诬告北府宰相萧珠卜国舅萧必塔谋逆诏令鞫治连及后兴宗闻之曰皇后侍先帝四十年抚育渺躬当为太后今不果反罪之可乎讷木锦不从迁于上京车驾春蒐讷木锦虑帝怀鞠育思遣人加害
  元妃萧氏小字讷木锦淳钦皇后弟阿固齐五世孙生兴宗馀详皇太后门
  契丹国志曰后父托果追封陈王与史异
  等谨按后妃传止载圣宗仁徳钦哀二后钦哀于兴宗即位时由元妃尊为皇太后当圣宗时并未册为后也圣宗纪统和四年九月纳皇后萧氏十九年三月皇后萧氏以罪降为贵妃公主表于圣宗女有云贵妃生者不言何氏岂即此耶五月册萧氏为齐天皇后是齐天之前以罪降妃者别是一后而传中无有不可考又圣宗纪开泰旦年正月以马氏为丽仪耿氏淑仪尚寝白氏昭仪尚服李氏顺仪尚功艾氏芳仪孙氏和仪则宫中女官之制极为详僃马氏白氏李氏艾氏皆生女见公主表亦不可得而详考矣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小字塔拉钦哀皇后弟大丞相孝穆之长女契丹图志曰应州人帝即位入宫生道宗重熙四年立为后二十三年号贞懿慈和文惠孝敬广爱崇圣皇后馀详皇太后门
  贵妃萧氏小字伞察驸马都尉必鲁之女兴宗即位立为皇后重熙初以罪降为贵妃
  等谨按圣宗纪太平八年十一月诸族僃会亲帐十二月皇太子纳妃萧氏当即贵妃也兴宗纪景福元年七月谒神主帐时阿尔威萧氏始入宫亦命拜之当是仁懿后也据传文应是初立伞察为后重熙初降贬乃于重熙四年更立仁懿为后耳然本纪于重熙三年以前亦不载立后事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小字观音钦哀皇后弟枢密使惠之女重熙中纳为妃帝即位册为皇后清宁二年十一月上尊号曰懿徳皇后生太子濬太康元年十一月被诬赐死天祚帝乾统初追谥宣懿
  后妃传曰后好音乐伶官赵惟一侍左右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诬后与惟一私诏耶律伊苏与张孝杰劾状因而实之族诛惟一赐后自尽
  契丹国志曰道宗后平州人赠同平章事萧显然女生库济是为秦王名元吉道宗登位后正位宫中鲁王宗元之乱即皇太叔重元清宁元年与其子尼噜古谋叛道宗与同射猎本纪是年七月如太子山内外震恐未知音耗后勒兵镇帖中外甚有声称后崩
  等谨按契丹国志所载后事与正史迥不相同考道宗止一子即太子濬并无秦王元吉其人者正史云天祚为太子濬子志云天祚为秦王元吉子以一人而位号与名字之不同如是殊不可解
  惠妃萧氏小字塔斯驸马都尉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默之妺太康二年选入掖庭册为后八年降惠妃后贬为庶人幽于宜州天祚帝天庆六年召还封太皇太妃后二年奔黒顶山卒后妃传曰妃因伊苏誉之立为后居数岁未见皇嗣后妺额特埒先嫁伊苏子苏页后以宜子言于帝离婚纳宫中八年皇孙延禧封梁王据本纪是六年降为妃本纪亦在八年徙乾陵额特埒还其家顷之其母燕国夫人厌魅梁王伏诛贬庶人
  等谨按道宗纪太康二年六月册皇后萧氏封其父祗侯郎君必埒哩为赵王叔西北路招讨使额哩页辽西郡王汉人行宫都部署驸马都尉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默桞城郡王则后为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默侄女传作妺所载不同又按后妃传似降妃不久即有厌魅事而贬庶人也考大安二年书惠妃母燕国夫人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库以厌魅事觉伏诛是年距太康八年已四年矣终道宗世本纪无贬为庶人之文直至天祚帝纪乾统二年始书降惠妃为庶人纪传孰是孰非无由订正矣
  天祚帝皇后萧氏小字图鲁拉大安三年入宫寻封燕国王妃乾统初册为皇后女直乱从天祚西狩以疾崩等谨按契丹国志曰滨海王后萧氏平州人节度使萧和拉之女山金司之祸后并被擒纳罕纳为次室其后耶律伊都云中兵起乌克绅诛伊都并及于后所言与正史异
  徳妃萧氏小字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衮寿隆二年入宫封燕国王妃生子塔鲁乾统三年改徳妃以柴册礼封塔鲁为燕国王加妃号赞翼王薨以哀戚卒
  文妃萧氏小字色色国舅大父房之女契丹国志作渤海大氏人乾统三年立为文妃生晋王额噜温以柴册加号承翼保大元年诬以谋立皇子晋王事赐死
  元妃萧氏小字贵格燕国妃之妹册为元妃从天祚西狩以疾终
  等谨按天祚帝长子赵王母赵昭容史无传不可考
  又按义宗顺宗之妃皆追尊为皇后顺宗妃萧氏于天祚帝乾统初追尊为贞顺皇后义宗端顺后已附见皇太后门
  后妃传论曰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如应天之奋击室韦太祖尝渡碛击党项黄头臭泊二室韦乘虚袭之后知勒兵以待大破之承天之御戎澶渊圣宗时澶渊之役承天太皇后亲御戎车指麾三军赏罚信明将士用命仁懿之亲破重元道宗时太叔重元与其子尼噜古谋反太后亲督卫士擒之古所未有亦其俗也靖安无毁无誉齐天巧思乃奢侈之渐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令造清风天祥八方三殿既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餙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浮图各有巧思宣懿度曲知音岂致诬蔑之阶乎文妃能歌诗讽諌而谓谋私其子非矣若简宪之艰危保孤元祖为朗徳所害后婺居恐不免命四子往依邻家乃获安太祖生后以骨相异常惧有阴图害者鞫之别帐怀节之从容就义虽烈丈夫何以过之钦哀狠桀贼杀嫡后而兴宗不能防闲其母惜哉
  等谨按辽代后妃凡有传者皆已载入考皇子
  表太祖四子宫人萧氏生其二太宗五子宫人萧氏生其三圣宗六子布威氏生其二姜氏生其一公主表景宗女有渤海妃生者圣宗女有止言贵妃生者不言何氏又有云萧氏生二女萧氏为国舅伊勒希巴房之女不言封号又有白氏李氏艾氏皆生女当即开泰二年封昭仪顺仪芳仪者也又景宗本纪保宁三年四月世宗妃卓琳及普格以厌魅赐死以上诸妃皆无传不可考故类志于此使不全泯没云
  又按契丹国志止载太祖舒噜皇后太宗萧皇后世宗甄皇后穆宗萧皇后景宗萧皇后圣宗萧皇后兴宗萧皇后道宗萧皇后滨海王萧皇后文妃共十人较正史少其半与正史相参多有异同虽纂述自当以正史为据然纲目所载辽诸帝事往往采叶氏书为多则其书未可尽废也今一以正
  史为主而附载其同异以俟𠫵检焉
  金太祖圣穆皇后唐古氏熙宗天会十三年追谥金史后妃传曰金代后不娶庶族甥舅之家有周姫齐姜之义国初诸妃皆无位号熙宗始有贵妃贤妃徳妃之号海陵淫嬖后宫寖多大定后宫简少明昌以后大僃内官制度诸妃视正一品比三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视正二品比九嫔媫妤九人视正三品美人九人视正四品才人九人视正五品比二十七世妇宝林二十七人视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视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视正八品比八十一御妻又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皆内官也
  光懿皇后费摩氏熙宗天会十三年追谥
  钦宪皇后赫舍哩氏馀见太皇太后门
  宣献皇后布萨氏睿宗母也熙宗天会十三年追册徳妃世宗大定元年追谥
  崇妃萧氏熙宗时封贵妃海陵天徳二年正月封元妃是月尊封太妃诬以隐恶杀之世宗大定十九年追封崇妃
  后妃传曰海陵母大氏事萧氏甚谨海陵篡立尊大氏为皇太后毎有宴集太妃坐上坐大氏执妇礼海陵积不能平及杀宗义等诬太妃以隐恶杀之并杀所生子任王威赫大定十九年欲复太妃旧号下礼官议言前代称太妃者皆以子贵古者入称后繋夫在朝称太系子与今萧妃事不同恐不得称太止当追封妃号从之
  等谨按崇妃萧氏传云熙宗时封贵妃考熙宗纪不载追封崇妃世宗纪文亦不载皆作史者略之耳又按金始祖明懿皇后完颜部人年六十馀始嫁世祖徳帝思皇后安帝节皇后献祖恭靖皇后昭祖威顺皇后图克坦氏景祖昭肃皇后唐古氏世祖简翼皇后纳喇氏肃宗宣靖皇后富察氏穆宗贞惠皇后乌库哩氏康宗敬僖皇后唐古氏史皆有传今准辽代例断自太祖时始
  太宗钦仁皇后唐古氏馀见皇太后门
  熙宗悼平皇后费摩氏初封贵妃天眷元年立为皇后皇统元年册为慈明恭孝顺徳皇后九年杀之海陵篡立追谥为悼皇后大定间加谥悼平
  后妃传曰后干预政事熙宗内不能平久之积怒遂杀后而纳胙王常胜妃萨茂入宫继又杀徳妃乌库哩氏妃瓜尔佳氏张氏费摩氏熙宗遇弑海陵欲收人心以后死无罪故追谥之
  废帝海陵后图克坦氏初为岐国妃天徳二年封惠妃寻立为皇后海陵遇害归父母家大定十年
  后妃传曰正隆六年海陵幸南京僃法驾与后及太子光英共载而入海陵伐宋后与光英居守海陵遇害图们额哩页杀光英于汴后至中都居于海陵母大氏故宫顷之世宗怜其无依诏归父母家于上京岁赐钱二千贯奴婢皆给官廪
  元妃大氏初封贵妃进惠妃贞元二年进姝妃正隆二年进元妃
  宸妃萧氏初封昭容天徳二年封淑妃贞元二年进宸妃
  丽妃耶律氏初封修容天徳四年进昭媛贞元元年进昭仪三年进丽妃
  后妃传曰海陵即位之初后宫止此三人尊卑之叙等威之辨若有可观者及其侈心既萌淫肆蛊惑不可复振后宫诸妃十二位又有昭仪至充媛九位媫妤美人才人三位殿直最下其他不可举数
  等谨按海陵诸嬖如昭妃富察氏等后妃传中详载之今亦约载于左其不与诸代后妃同列者以淫宠溺惑皆多中冓之言固不得与正名定位之人连类而并观也
  昭妃阿里库姓富察氏初嫁宗盘子阿固岱阿固岱诛再嫁宗室囊嘉特囊嘉特死及海陵篡位以婚礼纳之封贤妃再封昭妃后缢杀之
  贵妃定格姓唐古氏崇义节度使乌逹之妻海陵令定格缢杀乌达而纳之贞元二年封贵妃后以取所私家奴阎乞儿入宫缢死
  丽妃实格者定格之妺秘书监文之妻海陵纳之封修容贞元三年进昭仪正隆元年进柔妃二年进丽妃
  柔妃密哷姓耶律氏天徳二年使礼部侍郎萧拱取之于汴初封充媛后封柔妃
  昭妃阿兰海陵叔曹国王宗敏妻也杀宗敏而纳之封昭妃后令出宫
  修仪高氏秉徳弟嘉哩妻也海陵杀诸宗室释其妇女宗本子萨尔拉妻宗固子呼喇勒妻和色哩妻及嘉哩妻皆纳之未几高氏封修仪后遣还父母家
  昭媛扎巴姓耶律氏尝许嫁奚人萧唐古特海陵纳之封昭媛后以事诛
  等谨按以上所述虽皆淫嬖然犹实有封号其他宗室戚属肆意淫乱史中已详载之兹不缕述
  世宗昭徳皇后乌凌阿氏世宗在济南海陵召后来中都行至良乡自杀大定二年追册昭徳皇后章宗时改谥明徳
  后妃传曰海陵召后时后念若身死济南海陵必杀世宗惟奉诏去济南而死世宗可以免谓世宗曰我当自勉不可累大王也行至良乡从者防之稍缓后得间即自杀
  元妃张氏世宗纳为次室早卒大定二年追封宸妃进惠妃十九年进元妃
  元妃李氏南阳郡李石女大定元年封贤妃二年进贵妃七年进元妃世宗感念昭徳皇后不复立后元妃下皇后一等在诸妃上大定二十一年薨卫绍王即位追谥光献皇后贞祐三年削皇后号
  等谨按后妃传元妃陪葬昭徳皇后坤厚陵所与俱者尚有贤妃舒穆噜氏徳妃图克坦氏柔妃大氏又豫王允成之母早卒上命为元妃养子豫王之母则昭仪梁氏也史皆无传不可考
  章宗钦怀皇后富察氏上京路和硕河人大定二十三年章宗为金源郡王僃礼纳之后进封妃帝即位遂加追册
  元妃李氏实勒其家微贱以监户女子入宫明昌四年封昭容明年进淑妃后进元妃章宗崩卫绍王即位以事赐自尽
  后妃传曰自钦怀皇后没中宫虚位久章宗欲立李氏而国朝故事皆图克坦唐古富察纳喇布萨赫舍哩乌凌阿乌库哩诸部长之家世为婚姻李氏微甚大臣固执不从仅封元妃泰和二年生皇子徳里二岁而薨大定八年承御贾氏及范氏皆有娠章宗崩元妃召平章政事完颜匡定䇿遗诏立王叔卫绍王即位俟内人有娠者二人生男立为储贰大安元年二月诏言贾氏乳期已过范氏胎形已失贾氏有娠本由李氏诈谋乃赐李氏贾氏自尽
  卫绍王后图克坦氏大安元年立为皇后至宁元年呼沙呼乱与卫王俱迁于卫邸宣宗即位削皇后号贞祐二年徙卫绍王家人于郑州
  宣宗皇后王氏中都人明恵皇后妹也宣宗封翼王章宗诏诸王求民家子以广继嗣后与厐氏偕入王邸又纳后姊贞祐元年封后元妃后无子姊淑妃生哀宗飬以为子二年赐姓温都氏立为后馀见皇太后门
  明恵皇后王皇后之姊也生哀宗初封淑妃及妹立为后进元妃馀见皇太后门
  后妃传曰或曰宣宗为诸王时庄献太子母为正妃及即位尊为皇后贞祐元年九月诏曰元妃某氏久奉侍于潜藩已赐封于国号可立为皇后其名氏盖不可考也或又曰自王氏姊妹入宫而后宠衰寻为尼王氏遂立为后皆明惠之谋也等谨按宣宗纪贞祐元年九月无立后之诏至二年七月诏立元妃温都氏为皇后此后妃传所云贞祐元年九月诏以元妃某氏为皇后固传疑之辞也又考荘献太子传其母未详元龄传云或曰庄献同母弟或曰丽妃史氏所生又传载厐氏与王皇后偕入邸后厐氏为真妃生荆王守纯又哀宗遣图克坦肆喜迎两宫时柔妃费摩氏等乘马出宫史氏厐氏费摩氏皆无传不可深考又载宝符李氏从至宣徳州居摩诃院将北行于佛像前缢死柔妃费摩氏宝符李氏不知为宣宗之妃哀宗之妃
  哀宗皇后图克坦氏正大元年立为皇后哀宗迁归徳遣后弟肆喜诣汴奉迎夜至陈留不敢进复归于汴城破北迁不知所终
  等谨按景宣皇帝睿宗显宗之妃皆追尊为皇后景宣帝妃富察氏熙宗即位追尊为惠昭皇后睿宗妃富察氏大宗之妺之女也世宗即位追尊为钦慈皇后又妃李氏世宗生母也世宗即位追尊贞懿皇后显宗妃二人章宗母图克坦氏已载皇太后门宣宗生母刘氏辽阳人宣宗即位追尊为昭圣皇后其辽王宗干之妃已详皇太后门
  元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名布尔特格勒津鸿吉哩氏托音色辰女后妃表作孛儿台旭真太皇后世祖至元二年追谥光献武宗至大二年加谥翼圣
  续弘简录曰太祖在沙汉时有哈喇齐伞扎尔都尔本塔塔尔伊竒喇斯鸿吉哩等部将合谋不利于太祖太祖起兵尽诛之惟鸿吉哩入降赐名色辰本名托音因从太祖起兵有功赐名色辰故兼称之其子阿禅从太祖征伐有功赐号诺延元史后妃传云赐号国舅封王爵以统其部族约曰生女世为后生男世尚公主托音色辰传曰每岁四时孟月听读所赐旨世世不绝以故诸后多出其族
  等谨按后妃传于光献翼圣之谥皆云世祖二年十二月所上僃载册文而弘简录则曰据武宗纪有至大二年追谥光献皇后之文又有上荘圣皇后尊谥册文体例正同且至元初百事草创未闻有制册之礼故依武宗纪而正之今考世祖至元二年十二月纪并无上谥之事武宗至大二年本纪则大书之且元史后妃表固云至元二年追谥光献至大二年加谥翼圣则传文之讹甚明邵氏之言得其实矣
  和拉衮皇后果勒济雅坦皇后托果斯皇后特默伦皇后额琳沁巴勒皇后巴延呼图克皇后呼实罕妃子右大鄂尔多
  呼兰皇后哈勒巴津皇后伊实琳沁皇后托欢彻尔皇后伊津妃子伊埒呼图克妃子彻辰妃子哈喇沁妃子右第二鄂尔多
  伊苏皇后和拉哈喇皇后阿齐兰皇后图勒古尔皇后彻尔皇后阿实克默色皇后鄂勒哲呼图克皇后呼噜古岱妃子呼噜古尔妃子拉拜妃子
  右第三鄂尔多
  伊苏肯皇后珲塔噶皇后哈达皇后鄂勒哲和斯皇后雅尔皇后托欢妃子鄂勒哲妃子金莲妃子鄂勒哲台妃子纳兰妃子玛尔沁妃子索隆噶妃子
  右第四鄂尔多
  巴拜岱妃子
  见岁赐录不知所守鄂尔多
  等谨按传云后妃有四鄂尔多四十馀人不记氏族其名悉见于表今表中所列止三十九人岂尚有阙佚耶又考金史本纪宣宗贞祐二年奉卫绍王公主归于大元太祖皇帝是为公主皇后不知是元史表中何后也
  元史后妃表曰元初因其国俗不娶庶姓非此族也不居嫡选盖有姫姜之遗意固可嘉也然其居则有曰鄂尔多之分没复有继承守宫之法位号之淆名分之凟则亦甚矣
  等谨按太祖之母名谔楞不详其氏世宗时追上尊谥曰宣懿皇后不知卒于何时今据元史后妃传表断自太祖时始
  太宗正宫巴喇噶沁皇后弘简录无沁字
  昭慈皇后托里格讷鼐玛锦氏号六皇后至元二年崩追谥昭慈
  等谨按后妃传六皇后崩于世祖至元二年追谥昭慈考世祖本纪后妃表皆不言六皇后崩年夫果至元二年则书法不当云追谥疑传文或有误耳
  昻辉二皇后克勒竒库塔纳三皇后塔纳竒纳六皇后额尔吉讷妃子
  等谨按宪宗纪曰太宗在潜邸养宪宗为子属昻辉皇后抚育之即二皇后也宪宗二年纪文云迁太宗皇后克勒竒库塔纳于库腾所居地之西即三皇后也但鼐玛锦氏既号六皇后何以塔纳竒纳又称六皇后哉不可得而考矣表言额尔吉讷妃子系默埒之母
  定宗钦淑皇后名乌拉海额实后妃表止载此后为三皇后定宗崩后以太宗尝有旨以皇孙实勒们为嗣抱之垂帘听政者六月诸王大臣皆不服议立宪宗宪宗二年后及实勒们母以厌禳事觉并赐死至元二年追谥钦淑等谨按实勒们为太宗第三子库春之子太宗尝抚之宫中称太孙遗命嗣立者也太宗后立定宗故实勒们不立
  宪宗呼尔察皇后果啰罗部人
  贞节皇后名呼图克台鸿吉哩氏阿禅之从孙孟克沁之女表作阿禅从孙女早崩至元二年追谥贞节
  约索尔皇后贞节后之妺也出卑三皇后岁己未宪宗九年从宪宗南伐七月宪宗崩九月后亦薨于六盘莾赉呼图克皇后泰定三年诏守巴图尔营帐
  等谨按莾赉呼图克皇后弘简录亦载之考宪宗长子为巴图尔大王所云诏守巴图尔营帐其即此乎但自宪宗时至泰定帝三年已几七十年矣考泰定帝纪亦无此文疑后妃表所载或误今据书之以俟考
  世祖大皇后名特古抡鸿吉哩氏济宁忠武王阿禅裔孙托里女
  右大鄂尔多
  彻伯尔皇后鸿吉哩氏济宁忠武王阿禅诺延女中统初立为皇后至元十年授册宝十八年崩本传作十四年今以世祖纪及后妃表改正成宗即位上尊谥曰昭睿顺圣
  等谨按后妃传表皆载彻伯尔后授册宝后寻上尊号曰贞懿昭圣顺天睿文光应皇后弘简录亦载之而存其疑曰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始受尊号而后以十八年崩恐无先受尊号之理今考传表所载尊号乃至元十二年群臣欲上而帝不许者定属误载
  又按后妃传云彻伯尔后济宁忠武王阿禅之女表则云鲁忠武王阿禅诺延女考托音色辰之子阿禅赐号诺延又考成宗纪元贞元年追封皇国舅阿禅诺延为济宁王谥忠武封驸马曼济台为济宁王后进封鲁王则阿禅当亦追进鲁王以此考之彻伯尔一后传与表究相符合矣特古抡后传不载表载之不云何氏何人之女惟弘简录则云亦鸿吉哩氏济宁王阿襌孙托里之女考特色辰传所载同故从之第彻伯尔为阿禅女而特古抡诺尔布又为托里仙童女何辈行相远若此是亦可疑耳
  诺尔布皇后鸿吉哩氏纳沁孙仙童之女至元二十年纳为皇后继守正宫
  右与彻伯尔后皆第二鄂尔多
  塔喇海皇后诺木欢皇后
  右第三鄂尔多
  巴延乌珍皇后库库楞皇后
  右第四鄂尔多
  巴拜哈斯妃子见岁赐录不知所守鄂尔多苏喀逹实皇后泰定三年诏守世祖鄂尔多萨巴罕妃子
  成宗布尔罕皇后巴约特氏驸马托里和斯之女贞元初立为皇后大徳三年授册宝大徳十年后谋贬顺宗妃塔济与其子仁宗往怀州明年成宗崩后谋立安西王阿南达实哩亦作阿南逹无实哩二字仁宗自怀州入清宫禁诛安西王并构后以私通事出居东安州赐死实哩达喇元妃鸿吉哩氏额埒春女生子徳寿早薨武宗至大三年追谥贞慈静懿皇后
  等谨按后妃传于实哩逹喇亦云大徳三年十月立为后弘简录亦载之表不载考武宗至大三年十月册文尚称惟先元妃鸿吉哩氏中云虽小星之逮下岂众曜之敢齐用是究成先志式阐徽称则其当成宗时位止元妃无疑也表云配享成庙盖巴约特氏既废成庙遂无配后故追尊元妃以配之今据年表及册文以正后妃传及弘简录之讹焉
  克勒竒库塔纳皇后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名珍格鸿吉哩氏托里子班巴尔之女至大三年册为后泰定四年崩谥曰宣慈惠圣苏喀实哩皇后鸿吉哩氏阿禅从孙哈尔吉之女珍格皇后之从妺也又有鄂勒哲岱皇后
  妃伊竒哩氏世宗子安西王莾噶拉之女所出传作纽伦公主之女公主即莾噶拉女生明宗天历二年追谥仁献章圣皇后至正六年改谥庄献嗣圣唐古氏生文宗天历二年追谥文献昭圣皇后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名阿南逹实哩鸿吉哩氏生英宗皇庆二年三月册为皇后崩言未详说见前皇太后门谥曰荘懿慈圣等谨按凡鸿吉哩氏之为后者皆依世次详载托音色辰传中独此后不载
  达尔玛实哩皇后
  英宗荘静懿圣皇后静表作靖名苏喀巴拉伊竒哩氏昌国公主伊勒噶雅女至治元年册为后泰定四年崩谥曰荘静懿圣
  雅本呼图克皇后多尔济巴勒皇后
  泰定帝巴拜哈斯皇后鸿吉哩氏阿禅孙鄂兰彻尔之女表作迈珠罕之女泰定元年册为后文宗天历初徙居乐安州呼喇皇后伊苏皇后布延库哩页额实皇后实喇特穆尔皇后塔纳皇后又有额琳沁巴拉皇后昌国公主伊勒噶雅女也又有萨都巴拉皇后弘简录作妃帝子寿宁公主女也泰定三年六月纳于中宫早卒
  妃二人一曰巴罕一曰苏喀达喇表皆作皇后皆鸿吉哩氏托里孙兖王迈珠罕之女文宗天历初俱安置东安州等谨按巴拜哈斯为阿禅孙鄂兰彻尔之女巴罕苏喀达喇为迈珠罕之女后妃传与托音色辰
  传所载相同弘简录亦同惟后妃表以巴拜哈斯亦为迈珠罕之女且以巴罕为巴拜哈斯之妹苏喀逹喇为巴罕之妹与传互异今姑从后妃传托音色辰传载之又按雅克持穆尔传有取泰定后为夫人事未详所取为何后
  明宗班布尔实皇后宁宗纪帝母曰皇后鼐玛锦氏成宗甥寿宁公主之女也按当与泰定所纳萨都巴拉为姊妹侍明宗潜邸生宁宗至顺元年四月文宗后布达实哩与宦者拜珠谋弑后后暴崩贞裕徽圣皇后名玛勒岱哈喇鲁特氏郡王阿尔斯兰之裔明宗北狩过其部纳焉生顺帝后妃传云生顺帝而崩顺帝至元二年追尊为贞裕徽圣皇后
  等谨按此后妃传之文哈喇鲁特氏实生顺帝与庚申帝记所载回回女子者迥异是岂可曲信草野讹传而反蔑正史耶其追尊在至元二年而后妃传则云文宗立即上谥册以理揆之当是上明宗谥册时已及后妃而顺帝正位后复追尊所自出以昭示天下故纪传两存之也
  温绰欢皇后伊埓实克皇后布延呼图克皇后伊苏皇后托果斯皇后
  等谨按元代后妃所守某鄂尔多多称皇后考文宗本纪至顺元年十月敕累朝宫分官署凡移文无得称皇后止称某位下娘子其委用官属并用中书拟闻始得定其称谓云
  文宗皇后布逹实哩鸿吉哩氏驸马鲁王多阿克巴拉女天历元年立为后生子雅克特古斯馀详皇太后门
  宁宗皇后塔哩雅图默色鸿吉哩氏不详为何人女至顺三年十月立为后时宁宗已即位至正二十八年
  等谨按此乃据后妃传书之也弘简录所载同第后妃表与托音色辰传皆不载考宁宗崩时年七岁本纪无立后事顺帝纪亦不载至正二十八年后崩升祔宁宗庙事考至正二十八年顺帝北奔元亡当此危急之秋何暇行升祔之礼传文所载疑其失实但一帝必有一后故存之以俟再考
  顺帝喇特纳实哩皇后钦察氏纪作巴约特氏太平王雅克特穆尔女帝即位立为后元统二年授册宝至元元年后妃传作元统三年是年十一月始改至元元年后之被杀在七月故尚称元统丞相巴延奏后兄腾吉斯弟塔喇海谋逆诛之迁后出宫巴延鸩杀后于开平民舍
  巴延呼图克皇后鸿吉哩氏武宗珍格皇后侄毓徳王博啰特穆尔女至元三年立为后至正二十五年崩鄂勒哲呼图克皇后竒氏高丽人起家微初进为宫女生皇太子阿𥙿实哩达喇巴延呼图克皇后崩立为后改赐索隆噶氏至正二十八年从帝北奔
  等谨按顺帝纪至正七年十二月隆福宫三皇后鸿吉哩氏薨史无传不可考
  又按睿宗显宗之妃皆追尊为皇后睿宗妃缫勒噶塔纳竒唻氏生宪宗世祖相继为帝至元二年追尊荘圣皇后至大二年加谥显懿显宗元妃名布延库哩页额实鸿吉哩氏生泰定帝泰定帝即位追尊宣懿淑圣皇后其裕宗顺宗之后已详皇太后门
  又按元代后妃多鸿吉哩氏仁宗裕宗显宗之后史传不言为何人女馀诸后每从其自出者言之矣第托音色辰传中世次已半不可考据后妃传参校往往不符如托里为阿禅之孙托音色辰传曰有托里者阿禅之裔孙也又曰世祖后特古抡阿禅孙托里之女孙字裔孙字亦不符武宗真格后为托里子班巴尔女苏喀实哩皇后为阿禅从孙哈尔吉女而谓即真格之从妹后妃传表皆然世次舛矣且托里称阿勒达尔图为族父阿勒达尔图即特穆尔系阿禅之孙琳沁之子则托里当为阿禅曽孙行以此班之真格与苏喀实哩之辈行尤远也举一以例其馀盖皆不可得而深考矣
  又按马端临考凡奉册皇太后皇太后临朝称制册后妃皇太子皇子公主公主下嫁诸仪注皆分载帝系考各门下今以此类礼仪无一非王礼也故仍王圻续通考本槩列于王礼考而此不录
  明大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为徐王马公后㓜时育于郭子兴子兴竒太祖以后归焉洪武元年册为皇后十五年崩永乐元年加上尊谥曰孝慈昭宪至仁文徳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加上尊谥曰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徳高皇后
  成穆贵妃孙氏陈州人年十八太祖纳之及即位册封贵妃位众妃上洪武七年
  淑妃李氏寿州人广武卫指挥杰之女洪武十七年册封淑妃摄六宫事未几薨
  宁妃郭氏濠人父为营国公山甫太祖微时山甫以相当极贵遣妃侍之后封宁妃李淑妃薨妃摄六宫事等谨按诸王公主传太祖有胡充妃逹定妃郭惠妃胡顺妃韩妃余妃杨妃周妃赵贵妃李贤妃刘惠妃葛丽妃高丽韩妃郑安妃或生皇子或生公主史皆无传不可考其肃王楧之母郜氏并无封号
  惠帝皇后马氏光禄少卿全之女洪武二十八年册为皇太孙妃建文元年册为皇后四年六月京城䧟崩于火
  成祖仁孝皇后徐氏中山王达长女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成祖即位册为皇后永乐五年崩仁宗即位上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
  昭献贵妃王氏苏州人永乐七年封贵妃十八年薨恭献贤妃权氏光禄卿永均女朝鲜所贡永乐七年封贤妃八年薨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人彭城伯麒之女洪武十六年封燕世子妃永乐二年封皇太子妃仁宗立册为皇后馀详皇太后门
  等谨按诸王𫝊仁宗有李贤妃张顺妃郭贵妃史皆无𫝊不可考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济宁人永乐十五年选为皇太孙妃后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立为皇后宣徳三年上表辞位至正统八年天顺七年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
  后妃传曰后无子又善病而孙贵妃有宠宣宗令后上表辞位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诸大臣张辅蹇义等皆不能争张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至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钱皇后为英宗言后贤而无罪因劝复其位号英宗问大学士李贤贤对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明年七月乃上尊谥并修陵寝
  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人安国公忠之女㓜入宫成祖选为皇太孙嫔宣宗即位封贵妃宣徳三年胡后废遂册为皇后馀详皇太后门
  后妃传曰册封故事惟皇后金宝金册贵妃以下有册无宝孙妃有宠宣宗请于大后制金宝赐焉贵妃有宝自此始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
  吴后景帝母也丹徒人彦名之女彦名应亦赠官史未详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徳三年封贤妃馀详皇太后门
  惠妃郭氏名爱鳯阳人入宫为嫔二旬而卒正统元年追赠皇庶母惠妃时又赠谥何氏为端静贵妃赵氏为纯静贤妃吴氏为贞顺惠妃焦氏为庄静淑妃曹氏为庄顺敬妃徐氏为贞惠顺妃袁氏为恭定丽妃诸氏为贞静淑妃李氏为恭顺充妃何氏为肃僖成妃皆宣宗殉葬宫妃也
  后妃传曰初太祖崩宫人多从死者建文永乐时相继优恤若张鳯李衡赵福张璧汪宾诸家皆世袭千户人谓之太祖朝天女户成仁宣三朝亦用殉及景帝以郕王薨犹用其制盖王府皆然至英宗遗诏始罢之
  英宗孝庄皇后钱氏海州人金吾右卫指挥使贵之女正统七年立为后馀详皇太后门
  贵妃周氏昌平人庆云侯能之女天顺元年封贵妃馀详皇太后门
  等谨按诸王公主传英宗有杨安妃魏徳妃万宸妃高淑妃韦徳妃史皆无𫝊不可考其嘉祥公主母刘氏并无封号
  景帝废后汪氏顺天人锦衣指挥佥事瑛之女正统十年册为郕王妃景帝即位册为皇后景泰三年废天顺时仍称郕王妃正徳元年薨二年上尊谥曰贞惠安和景皇后
  后妃传曰后生二女无子景泰三年妃杭氏生子见济景帝欲立为太子而废宪宗后执不可以是忤帝意故废景帝崩后英宗以其后宫唐氏等殉议及后李贤曰妃已幽废况两女㓜尤可悯乃已
  肃孝皇后杭氏锦衣卫指挥使昱之女初为妃景泰三年废汪皇后册妃为皇后七年崩英宗复辟削后号等谨按弇州史料后集载英宗天顺元年发都督唐舆充军以其女为郕王贵妃舆受郕王厚赏故也唐贵妃史无传不可考当即用以为殉者
  宪宗废后吴氏顺天人都督同知俊之女天顺八年七月立为皇后甫逾月以杖万贵妃而废正徳元年薨后妃传曰后薨刘瑾欲焚之大学士王鏊持不可乃以妃礼葬
  孝贞皇后王氏上元人阜国公镇之女吴后废遂册为皇后馀详皇太后门
  孝穆皇后纪氏贺县人本蛮土官女成化中俘入掖庭命守西藏帝幸之生皇子是为孝宗育于西内十一年帝遣使迎皇子颁诏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是年六月暴薨谥恭恪庄僖淑妃孝宗即位追谥为孝穆慈慧恭恪庄僖崇天承圣纯皇后
  后妃传曰妃生孝宗于西内时万贵妃专宠而妒使门监张敏溺焉敏藏之他室宪宗自悼恭太子薨后郁郁不乐敏乘间言之宪宗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迎皇子时已六岁矣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须者即儿父也及移居永寿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后孝宗时大学士尹直撰哀册有云睹汉家尧母之门増宋室仁宗之恸帝燕闲念诵辄欷歔流涕
  贤妃柏氏生悼恭太子为万贵妃所害
  孝惠皇后邵氏昌化人父林早没世宗立封其弟喜为昌化伯生兴王成化十二年封宸妃进封贵妃馀详皇太后门
  恭肃贵妃万氏诸城人锦衣卫指挥使贵之女㓜选入掖庭及长侍宪宗于东宫成化二年封贵妃二十三年暴疾薨谥曰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
  后妃传曰妃善迎帝意䜛废吴后六宫希得进御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及弘治初御史曹璘请削妃谥号鱼䑓县丞徐顼请逮治诊视纪太后诸医捕万氏家属究问当时薨状孝宗以重违先帝意已之
  等谨按诸王传宪宗有张徳妃姚安妃杨恭妃潘贵妃史皆无传不可考
  孝宗孝康皇后张氏兴济人昌国公峦之女成化二十三年选为太子妃是年孝宗即位册为皇后馀详皇太后门武宗孝静皇后夏氏上元人庆阳伯儒之女正徳元年册为皇后世宗嘉靖元年上尊称曰荘肃皇后十四年崩谥曰孝静荘惠安肃毅皇后十五年加谥温诚顺天偕圣
  后妃传曰后崩议谥大学士张孚敬曰大行皇后帝嫂也与累朝元后异宜用二字或四字李时曰宜用八左都御史王廷相吏部侍郎霍韬等曰均帝后也何殊礼部尚书夏言集众议因奏曰古人尚质谥法简称其行后人増加臣子情也大行皇后宜如列圣元后谥二四及八于礼无据帝不从再议群臣请如孚敬言帝曰用六合阴数焉于是上谥孝静庄惠安肃六字后帝觉孚敬言非是后谥不备不称配武宗乃增谥
  世宗孝洁皇后陈氏元城人泰和伯万言之女嘉靖元年册为皇后七年以触帝怒惊悸崩谥曰悼灵十五年改谥孝洁隆庆元年上尊谥曰孝洁恭懿慈睿安庄相天翊圣肃皇后
  废后张氏世宗第二后也初封顺妃陈皇后崩册为皇后嘉靖十三年废十五年薨
  孝烈皇后方氏世宗第三后也江宁人安平侯锐之女嘉靖十年三月册为嫔张皇后废册为皇后二十六年崩谥孝烈隆庆元年上尊谥曰孝烈端顺敏惠恭诚祗天卫圣皇后
  后妃传曰帝即位十年未有子张孚敬言古者天子并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所以广嗣也请博求淑女为嗣子计从之十年三月方后与郑氏王氏阎氏韦氏沈氏卢氏沈氏杜氏同册为九嫔冠九翟冠大采鞠衣圭用次玊榖文册黄金涂视皇后杀五分之一至期帝衮冕告太庙皮弁御华盖殿传旨遣大臣行册礼既册从皇后朝奉先殿礼成帝受百官贺盖创礼也张后废方氏立为后封沈氏宸妃阎氏丽妃旧制立后谒内庙而已至是下礼臣议庙见礼至期帝率后谒太庙及世庙颁诏天下
  端妃曹氏以宫婢杨金英谋弑帝被诛
  曹妃有色帝爱之册为端妃二十一年宫婢杨金英等谋弑逆帝赖后救得免时帝宿曹端妃宫后命内监捕宫人杂治言金英等弑逆王宁嫔首谋端妃虽不与亦知谋时帝病悸不能言后传帝命收端妃宁嫔及金英等悉磔于市并诛其族属十馀人然妃实不知也
  孝恪后杜氏大兴人庆都伯林之女穆宗生母也嘉靖十年封康嫔十五年进封妃三十二年薨谥荣淑穆宗立上尊谥曰孝恪渊纯慈懿恭顺赞天开圣皇太后等谨按诸王传世宗有阎贵妃王贵妃卢靖妃江肃妃赵懿妃陈雍妃赵荣妃史皆无传阎王卢三妃即嘉靖十年所册为嫔者江赵陈赵四妃则不知何年所选皆不可详考
  穆宗孝懿皇后李氏昌平人徳平伯铭之女穆宗为𥙿王选为妃嘉靖三十七年薨帝即位谥曰孝懿神宗即位上尊谥曰孝懿贞惠顺哲恭仁俪天襄圣庄皇后孝安皇后陈氏通州人固安伯景行之女嘉靖三十七年选为裕王继妃隆庆元年册为皇后馀详皇太后门
  孝定后李氏漷县人安国公伟之女神宗生母也侍穆宗于裕邸隆庆元年三月封贵妃馀详皇太后门
  神宗孝端皇后王氏馀姚人永年伯伟之女万历六年册为皇后四十八年崩谥孝端光宗即位上尊谥曰孝端贞恪荘惠仁明嫓天毓圣显皇后
  孝靖后王氏永宁伯天瑞之女光宗生母也隆庆十年封恭妃二十四年进封皇贵妃四十年薨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光宗即位诏议尊谥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允圣皇太后
  恭恪贵妃郑氏大兴人都督同知成宪之女万历初入宫封贵妃生皇三子进皇贵妃神宗崩遗命封皇后礼部侍郎孙如游争之乃止崇祯三年薨谥曰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
  等谨按传言妃有宠于帝以生皇三子即进贵妃而玊恭妃之子册为太子尚未进封外廷疑妃有立己子谋群争国本章奏累数千百嗣是而忧危竑议之书及疯颠梃击之案起矣
  昭妃刘氏封年未详崇祯时尚为太妃十五年薨
  神宗王皇后传曰妃于天启崇祯时居慈宁宫掌太后玺庄烈帝事之如大母
  等谨按诸王传神宗有周端妃李贵妃史皆无传不可考
  光宗孝元皇后郭氏顺天人博平侯维城之女万历二十九年册为皇太子妃四十一年薨谥恭靖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孝和后王氏顺天人父𨱆当追赠史未载熹宗生母也侍光宗东宫为选侍后进才人四十七年薨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和恭献温穆徽慈偕天鞠圣皇太后
  孝纯后刘氏海州人后籍宛平新乐侯应元之女庄烈帝生母也初入宫为淑女万历三十八年生庄烈帝后五年薨庄烈帝长追封贤妃及即位上尊谥曰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
  康妃李氏光宗选侍也光宗即位不豫命封为皇贵妃未举行熹宗即位敕停封号天启四年封为康妃久之始薨
  等谨按传言光宗力疾御煖阁命大臣封李选侍为皇贵妃未及封而帝崩时选侍以侍疾尚居乾清宫谋挟皇长子自重东宫伴读王安以刘一燝谁敢匿新天子之言入白选侍乃抱皇长子出于是一燝周嘉谟杨涟左光斗等䟽请选侍移宫议数日移居哕鸾宫既而御史贾继春以选侍失所具揭移宫一案遂成聚讼熹宗即位之初敕言选侍阻朕煖阁司礼监固请得出又使李进忠再三趣囬明欲要挟朕躬垂帘听政且选侍殴崩圣母自忖有罪不令朕与圣母旧侍交言今停封号以慰圣母在天之灵已复削贾继春籍是时委任王安故敕谕如此久之魏阉乱政遂矫帝命封为康妃复召继春与前旨大异矣
  庄妃李氏光宗选侍天启元年封庄妃以魏忠贤客氏用事愤郁而薨
  后妃传曰宫中有二李选侍故以东西别之封康妃者为西李此为东李庄烈帝失母光宗命东李抚视之
  选侍赵氏光宗时未有封号天启时为魏忠贤客氏矫旨赐自尽
  等谨按诸王传光宗有定懿妃王敬妃史皆无传不可考
  熹宗懿安皇后张氏祥符人太康伯国纪之女天启元年册为皇后庄烈帝立上尊号曰懿安皇后崇祯十七年流寇䧟都城后自尽
  后妃传曰后数于帝前言客魏过失客魏交恨遂诬后非国纪女几惑帝听三年后有娠客魏尽逐宫人异己者而以其私人承奉竟损元子后宫门有匿名书列忠贤逆状疑出国纪及被遂诸臣手奸党欲因此揺动中宫会有阻者事乃已据外戚传以大学士李国𣚴言而止熹宗大渐折忠贤逆谋传位信王者后力也
  朱彛尊曰甲申寇难朝野相传谓懿安皇后不死然我
  世祖章皇帝实录大书元年五月葬明天启皇后张氏于
  昌平州足以洗其冤矣
  𥙿妃张氏慧妃范氏成妃李氏
  张妃为客魏幽于别宫绝食而死范妃生悼怀太子不育复失宠成妃李氏于帝前密为乞怜客魏知之亦幽成妃于别宫以有豫藏食物半月不死斥为宫人崇祯初皆复妃号
  等谨按诸王传熹宗有范贵妃任容妃史皆无传不可考
  愍帝愍皇后周氏苏州人徙居大兴嘉定伯奎之女天启中选入信邸册为妃帝即位立为皇后崇祯十七年京城䧟帝命后自裁遂崩
  大清定京师谥后曰庄烈愍皇后
  贵妃袁氏父祐未详何封当京师䧟时帝令自尽绝而复苏
  大清定京师命有司给居宅赡养终其身
  贵妃田氏陜西人后家杨州左都督弘遇之女崇祯元年封礼妃进皇贵妃十五年薨谥曰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
  明史后妃传曰太祖鉴前代女祸首严内教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诫谕翰林学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为先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至于嫔嫱之属不过备职事侍巾栉恩宠或过则骄恣犯分上下失序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不为祸卿等其纂女训使后世知所持守五年命礼臣议宫官女职之制礼臣言汉设内官一十四等凡数百人唐设六局二十四司官凡一百九十人女史五十馀人皆选良家女充之帝以所设过多命加裁定于是立六局一司局曰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司曰宫正皆正六品每局领四司其属二十有四而尚宫总行六局之事戒令责罚则宫正掌之官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视唐减一百四十馀人诸妃位号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终明之代宫壸肃清论者谓其家法之善超轶汉唐矣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一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
  帝系考
  皇太子 皇子
  等谨按宋理宗无子以母弟荣王与芮之子为子即度宗也度宗子即恭帝端宗帝昺皆已详帝号历年今所纂断自辽始
  辽太祖四子
  太宗居二馀三人长为文献钦义皇帝倍三为章肃皇帝鲁呼皆淳钦皇后生四为雅尔噶宫人萧氏生倍小字托云神册元年立为皇太子后薨于太宗时谥曰文武元皇王其子世宗即位改谥让国皇帝统和中更谥文献兴宗重熙中定谥文献钦义皇帝庙号义宗其封为东丹王事详封建考鲁呼一名鸿观太宗天显五年立为皇太弟继册为寿昌皇太子世宗即位太后怒遣鲁呼将兵往击以耶律乌哲谏乃与世宗议和后因太后复谋废立徙祖州穆宗时其子喜隐反辞连及囚之死于囚所统和中追谥钦顺皇帝重熙中更谥章肃皇帝雅尔噶天显三年救耶律沙于定州为李嗣源所获石晋立始还后薨
  等谨按契丹国志曰自在太子名阮太祖第二子母曰舒噜氏从征渤海平封为自在太子寻薨谥曰恭顺皇帝一子伊喇赵王为景宗所害契丹国志世系图太祖惟三子一太宗一东丹王一自在太子与史言四子异自在太子不知何人恭顺之谥与鲁呼之谥钦顺相似馀皆迥异不可得而深考矣
  又按辽史皇子表自肃洽四子始至太祖已四世矣今断自太祖之子始而以上诸祖之嗣续则列之皇族太祖以下各帝之孙曾行亦俱列之皇族以皇子门止应载一世也
  太宗五子
  长为穆宗馀四人二为齐王雅斯哈靖安皇后生保宁四年薨三为天徳天禄二年以谋反诛四为冀王廸里乾亨初与宋师战殁于阵五为越王必舒皆宫人萧氏生
  等谨按皇族表于太宗系止书翼王廸里一支意雅斯哈天徳必舒皆无嗣也契丹国志世系图太宗子为穆宗𫎇古伊喇赵王三人蒙古不知何人伊喇志又言是自在太子子叶氏本书中亦多舛讹
  世宗三子
  二为景宗馀二人长哈勒布早薨景宗立追册为皇太子谥庄圣三宁王扎穆妃甄氏生皇子表曰旧史皇族传哈勒布列在第三木详所出景宗行居二而旧史本传云景宗亲𥙊于墓追册为太子当是世宗嫡长子也扎穆旧史书在第一景宗时封宁王保宁八年夺爵绕和元年复爵今考圣宗纪曰统和元年奉遗诏召先帝庶兄质睦复封宁王质睦当即扎穆实景宗庶兄旧史未为大悮又景宗纪云𥙊皇兄哈勒布墓则二人皆景宗兄哈勒布当是嫡长子但哈勒布之母并无明文可据今且依表书之而存其疑焉臣等谨按契丹国志世系图世宗六子长景宗馀为平王荆王吴王宁王河间王皆不书名惟宁王据史文当即扎穆馀不可考
  景宗四子
  长为圣宗馀三人次秦晋王隆庆薨后赠皇太弟三齐王隆佑皆睿智皇后生四药师努未详所出早卒等谨按景宗纪乾亨三年三月皇子罕巴卒罕巴表中无有岂卒在弱龄故不书抑即药师努耶又契丹国志世系图景宗有子曰郑格亦不知为何人
  圣宗六子
  长为兴宗馀五人二秦王重元钦哀皇后生兴宗立为皇太弟道宗册为皇太叔清宁九年其子尼噜古反军溃重元自杀三桞城郡王布古徳未详所出四燕王武格五格尔皆布威氏生六混同郡王海古勒姜氏生
  王圻续通考曰按圣宗纪开泰七年皇子宗真封梁王宗元永清军节度宗简右卫大将军宗愿左骁卫大将军宗伟右卫大将军宗真即兴名馀名与上不同又止五人盖名乃后时改易而格尔𭧂疾薨故止五耳
  等谨按契丹国志宗元即太叔重元又言其子曰洪孝同受诛洪孝其即尼噜古乎又志中世系图圣宗子晋王宗元齐王宗熙长沙王宗哲鲁王宗正豳王宗徳宗教徳尔吉与兴宗共八人宗熙宗哲等名与史中宗简宗愿又不同无从参考而合一之
  兴宗三子
  长为道宗馀二人皆仁懿皇后生二宋魏王和罗噶乾统三年册为皇太叔从猎于庆州薨三秦魏王阿林清宁时从秋猎薨
  等谨按契丹国志燕王洪道本名济噜海道宗同母弟又世系图载楚王洪孝晋王洪徳皆道宗弟洪孝与重元子同名岂即其人与是道宗之同祖弟耳其名爵皆与史异
  道宗一子
  皇太子濬宣懿皇后生清宁九年封梁王咸雍元年册为皇太子太康三年为耶律伊苏所诬杀后谥曰昭怀太子其子天祚帝即位上谥曰大孝顺圣皇帝庙号顺宗
  等谨按契丹国志作秦王元吉与正史异
  天祚六子
  长晋王额噜温文妃生出继大丞相耶律隆运后保大元年南军都统耶律伊都与文妃密谋立之不果伊都降金文妃伏诛额噜温不与谋得免耶律萨巴等复谋立之事觉缢死二梁王雅里元妃生元祚奔夏众推称帝三燕王塔噜早薨未详所出四赵王锡讷埒五秦王定六许王宁皆为金师所获并未详所出
  等谨按天祚纪有长子赵王母为赵昭容之语今表云赵王行居四而未详所出与纪又异
  金太祖子
  景宣皇帝宗峻丰王乌里赵王宗杰圣穆皇后唐古氏生辽王宗斡光懿皇后费摩氏生宋王宗望陈王宗隽沈王额鲁钦宪皇后赫舎哩氏生睿宗皇帝宗尧豳王鄂尔多宣献皇后布萨氏生梁王宗弼卫王宗强曹王宗敏元妃乌库哩氏生纪王锡讷埓息王宁嘉莒王雅逊崇妃萧氏生邺王斡珲娘子特讷克生又有任王威赫亦崇妃萧氏生
  等谨按金史载太祖十六子止有邺王斡珲以上十六人宗室表亦然王圻仍之考后妃传崇妃萧氏与其子任王威赫皆为海陵所杀海陵纪所书同则为太祖子无疑今特增入又岂即锡讷埒宁嘉雅逊三人中之一而有二名且封国亦有改易与
  宗峻本名胜额在诸子中最嫡天会二年薨其子熙宗即位追上尊谥曰景宣皇帝庙号徽宗海陵降之为丰王世宗复追尊之宗尧初名宗辅本名鄂尔多其子世宗即位追上尊谥曰立徳显仁启圣广运文武简肃皇帝庙号睿宗宗隽本名额尔衮天眷二年以谋反诛宗杰本名穆里延天会五年薨宗强本名阿噜皇统二年薨宗敏本名阿里布海陵篡立时杀之宗望本名斡喇布又作斡里雅布天会五年薨宗斡本名阿尔本太祖庶长子皇统时薨其子海陵篡立追谥宪古弘道文昭武烈章孝睿明皇帝大定二十二年削帝号追封皇伯太师辽王宗弼本名缊绰又作乌珠皇统八年薨馀不可悉考
  太宗十四子
  宋王宗磐本名富勒呼天眷二年以谋逆诛豳王宗固本名呼噜宗固兄 多因诬以谋逆诛详 所引传文代王宗雅虞王阿里布滕王呼沙呼薛王宗懿陈王宗本本名阿噜翼王呼兰天眷二年亦以逆诛丰王宗美本名呼尔察郓王实图美霍王哈必苏蔡王沃哩毕王宗哲徐王宗顺
  等谨按传曰太宗十四子冨勒呼呼噜呼拉布阿鲁岱阿里布呼沙呼阿林阿噜呼兰呼尔察实图美哈必苏沃里和硕今取表中所列合之哈必苏阿噜岱阿林和硕当是代王宗雅薛王宗懿毕王宗哲徐王宗顺苐不能分指其本名之所属矣又诸王之所自出亦皆无可考
  宗固宗本传曰海陵在熙宗时见太宗诸子势强而宗磐尤䟦扈与呼兰相继皆以逆诛熙宗厚于宗室礼遇不衰海陵尝私议之及篡立猜忌益深遂与秘书监萧𥙿谋杀太宗诸子诬以反状乃杀宗本宗美遣使杀东京留守宗懿北京留守卞继又杀益都尹毕王宗哲平阳尹禀左宣徽使京京宗固子本名和色哩卞本名克实禀本名呼尔哈卞与禀皆太宗孙未详何人之子而中京留守宗雅喜事佛世称善大王者亦竟杀之太宗子孙死者七十馀人太宗后遂绝太宗纪更有宗翰子孙三十馀人诸宗室五十馀人皆同时死
  熙宗二子
  皇太子济安悼平皇后生皇统二年三月立为皇太子十二月薨谥英悼魏王道济贤妃生皇统四年八月熙宗杀之
  熙宗子传赞曰国初制度未立太宗熙宗皆自安班贝勒即位熙宗立皇太子始正名位定制度焉
  海陵四子
  皇太子光英图克坦后生天徳四年二月立为皇太子海陵伐宋光英居守汴京命图们额里页䕶卫之及海陵遇害额里页遂杀之崇王元寿元妃大氏生天徳三年薨宿王舒苏鄂博柔妃唐古氏生正隆元年生三年薨滕王广阳才人南氏生正隆二年生三年薨
  等谨按光英之为皇太子事在天徳四年而天徳三年二月帝有谓侍臣昨日太子生日皇后献朕田家稼穑图朕甚贤之之语则光英未立以前当已称太子矣
  又按王圻续通考于海陵四子皆云母氏未详今考传中皆详载之
  世宗十子
  卫绍王居七馀九人显宗皇帝允恭赵王苏尼越王萨鲁昭徳皇后生镐王永中越王永功皆元妃张氏生郑王永蹈潞王永徳皆元妃李氏生豫王永成昭仪梁氏生䕫王永升才人舒穆噜氏生
  允恭后赐名永廸皇统六年大定二年立为太子二十五年薨谥宣孝其子章宗即位追谥体道弘仁英文睿徳光孝皇帝庙号显宗
  郑王永蹈传曰明昌三年冰蹈因崔温郭谏马太初私说䜟记灾祥言永蹈当得位乃阴结内侍伺帝起居其家奴上变诏鞠问赐永蹈及妃卞玉二子安春爱新公主长乐自尽后㤗和七年以卫王永济子阿禅为永蹈后
  镐王永中传曰初置王傅府尉官名为官属实检制之永中自以世宗长子且老矣动有掣制情殊郁郁明昌四年郑王永蹈以谋逆诛增置诸王司马一员检察门户后镐王傅尉以永中第四子鄂兰哈玛尔语渉不道又第二子实图美撰词曲有不逊语家奴徳格首永中与侍妾瑞雪言我得天下以尔为妃遣官覆按状同诏赐永中死实图美鄂兰哈玛尔等弃市贞祐二年徙永中妻子郑州安置四年徙南京子孙禁锢自明昌至正大末几四十年天兴初弛禁未几南京亦不守矣
  章宗六子
  绛王洪𥙿钦怀皇后生大定二十六年生二十八年薨荆王洪靖资明夫人林氏生明昌三年生四年薨荣王洪熙明昌三年生未弥月薨英王洪衍明昌四年生未几薨寿王洪辉承安二年五月生十月薨母氏皆未详葛王徳里元妃李氏生泰和二年八月生三年薨
  卫绍王六子
  皇太子从恪大安元年封胙王二年立为太子琚瑄璪母氏皆未详馀二人缺名至宁末呼沙呼杀卫王从恪兄弟皆废居中都又徙南京禁锢二十馀年哀宗开兴时崔立为乱勒兵入见太后传令立从恪为梁王后崔立送款于元至青城死焉
  等谨按传言大安元年封子六人为王胙王外有任王巩王不知为何人所封号
  宣宗四子
  袁宗居三馀三人皇太子守忠母氏未详贞祐元年立为太子三年薨谥庄献立其子铿为皇太孙始二岁寻薨谥冲怀元龄早卒或曰庄献太子母弟或曰丽妃史氏生荆王守纯真妃厐氏生守纯三子长肃国公额尔克次戴王某次巩王特伯天兴时额尔克出质后守纯及诸宗室皆死青城
  等谨按皇子门止应载帝之子一世馀当列之皇族今以守忠之子曾立为皇太孙则不宜与诸皇族并列守纯之子或早卒或国亡窜死未成族分故附见于此
  元太祖六子
  三为太宗馀五人长卓沁太子早薨次二察罕台太子次四睿宗图类次五乌拉齐次六科尔戬太子图类太宗同母弟太祖崩后监国者逾年太宗壬辰岁薨其子宪宗世祖相继为帝宪宗初立追谥英武皇帝世祖至元十一年改谥景襄庙号睿宗
  太宗七子
  长为定宗馀六人次二库腾太子次三库春太子太宗八年薨次四哈喇彻尔王次五哈斯大王次六哈坦大王次七默哷大王
  弘简录曰至元二年分四亲王南京属州郑州隶哈坦钧州隶明埓睢州隶博啰齐蔡州隶海都盖皆太宗子孙博啰齐乃库春之孙海都乃哈斯之子而明埓应即默哷音相通也
  宗室世系表曰按宪宗纪有云太宗以子裕隆不材故不立为嗣今考经世大典帝系篇及岁赐录并不见裕隆名故不敢列之世表
  等谨按今元史宪宗纪无此文表中所引当是元代国史
  定宗三子
  长呼察大王次二诺果太子次三和和大王
  宪宗五子
  长巴尔图大王次二乌苏岱大王次三玉隆哈实大王次四河平王锡里济次五瑸都
  世祖十子
  长多尔济王次二裕宗皇帝珍戬次三安西王莾噶拉至元十七年薨次四北安王诺木罕大徳五年薨次五云南王和克齐至元八年薨次六阿雅噶济大王次七西平王鄂啰齐次八宁王库库楚皇庆二年薨次九镇南王托欢大徳五年薨次十和搭拉特穆尔王按世祖诺尔布皇后传云有子一人名时默齐表中不载不可详考
  珍戬世祖嫡子至元十年立为皇太子后世祖春秋高南䑓御史请内禅帝震怒太子忧惧得疾薨帝追悔谥明孝太子其次三子成宗即位追谥文惠明孝皇帝庙号裕宗长子噶玛拉至元中出镇北边封梁王进晋王大徳六年薨泰定帝即位追尊光圣孝仁皇帝庙号显宗文宗时毁其庙室次子达尔玛巴拉至元二十九年薨武宗即位追谥昭圣衍孝皇帝庙号顺宗
  等谨按皇子门例止载一代今显宗顺宗不宜载入皇族故附载于此
  成宗一子
  徳寿大徳九年立为皇太子未几薨
  武宗子
  已详帝号历年门
  仁宗二子
  长为英宗馀一人安王温都逊布哈英宗即位后被杀
  泰定四子
  长阿尔济雅巴泰定元年立为皇太子泰定帝崩丞相都尔苏立以为帝齐王伊噜特穆尔举兵围上都都尔苏奉之出降后不知所终次二晋王巴特玛雅尔藏布次三苏苏太子次四允丹藏布太子俱早薨
  明宗二子
  已详帝号历年门
  文宗三子
  长喇特纳达哈至顺元年封燕王寻立为皇太子次年薨次二雅克特古斯初名古噜达喇顺帝至元六年被放高丽为从臣伊彻察喇所弑次三太平讷太子早薨
  顺帝三子
  长阿𥙿实哩达喇至元十三年立为太子后从帝奔应昌不知所终馀二子早世名无考
  等谨按弘简录附载明洪武三年元主之子苏都尔降于明不知即顺帝子否也
  明太祖二十六子
  成祖居四馀二十五人太子标奏王樉晋王㭎周王橚皆高皇后生楚王桢胡充妃生齐王槫潭王梓达定妃生鲁王檀郭宁妃生蜀王椿代王桂谷王橞郭惠妃生湘王柏胡顺妃生辽王植韩妃生庆王㮵余妃生宁王权杨妃生岷王楩韩王松同妃生潘王模赵贵妃生唐王桱李贤妃生郢王栋刘惠妃生伊王㰘葛丽妃生肃王楧母郜无名号赵王杞安王楹皇子楠皆未详所生母
  长子标太祖为吴王立为世子洪武元年立为皇太子二十二年薨谥曰懿文太子其子惠帝即位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成宗即位复降称太子等谨按史料止称二十四子岂以赵王杞生三岁而殇皇子楠逾月而殇故略之与王圻续通考引天潢玉牒亦有称二十四子者然王圻仍以二十六子为实又王圻封建考内所载诸王之母间有不同如以鲁王为郭贵妃生岷王为湘王同母亦胡顺妃生又代王之母郑晓云徐妃武寕王女或曰下邳人考代王传王妃乃武宁王徐达女也王圻之言误矣
  惠帝二子
  文奎建文元年立为皇太子燕师入年七岁矣莫知所终文圭年二岁成祖入幽之中都广安宫号为建庶人英宗复辟始释出之未几卒
  等谨按文圭之出在天顺复辟时聼居鳯阳婚娶出入自便年已五十七岁矣未几卒史不言其有子史料有录建庶人后人数之语岂文圭或有子抑兴宗子允熥允熞允熙之后裔与史传中无可详考王圻封建考亦云文圭卒建文嗣绝又附载传信录言成祖入宫时建文有㓜子老妪教之牵成祖衣哭跪而求食成祖育诸宫中此所载当不足信
  成祖四子
  长为仁宗馀三人汉王高煦赵王高燧俱文皇后生高爔未详所生母
  仁宗十子
  长为宣宗馀九人越王瞻墉襄王瞻墡昭皇后生郑王瞻峻蕲王瞻垠淮王瞻墺李贤妃生荆王瞻堈张顺妃生滕王瞻垲梁王瞻垍卫王瞻埏郭贵妃生等谨按王圻封建考既以高煦为成祖次子高燧为成祖三子又以仁宗子瞻峻瞻墉瞻墡瞻堈瞻墺瞻㙐即滕王名与史异瞻垍瞻埏八人皆以为成祖子而云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封子八人为王独不思成祖崩于是年之七月至十月仁宗已即位故封其子为王乎王圻之舛误甚矣
  宣宗子
  已详帝号历年门
  英宗九子
  长为宪宗馀八人崇王见泽周皇后生徳王见潾皇子见湜吉王见浚忻王见治万宸妃生许王见淳王惠妃生秀王见㴻高淑妃生徽王见沛韦徳妃生等谨按明史云英宗九子孙承泽春明梦馀录云英宗十子于史传所载九人外多荣王一人考郑汝璧皇明世系亦无荣王明史徳王传曰见潾于景泰三年封荣王天顺元年封为徳王则荣王即徳王也春明梦馀录列为二人误矣至史料仅书英宗七子今考其所不载者见湜见泽也见湜固早卒而见泽于成化十年就藩汝宁弘治十八年始薨其子袭爵史料亦缺之是不可解
  景㤗帝一子
  见济杭妃生始为郕王世子景㤗三年立为太子是年薨谥曰怀献天顺元年仍降称世子
  宪宗十四子
  孝宗居三馀十三人皇第一子万贵妃生悼恭太子祐极柏贤妃生兴献帝祐杭岐王祐棆雍王祐橒邵后生益王祐㯽衡王祐楎汝王祐梈张徳妃生寿王祐榰姚安妃生泾王祐橓申王祐楷杨恭妃生荣王祐枢潘端妃生皇第十子王敬妃生第一子第十子皆未名殇
  等谨按春明梦馀录作宪宗十三子缺第一子而以皇十子为皇八子与史异考录中载崇祯时谕徳许士柔上言帝系䟽内亦有宪宗纯皇帝十有三子之语史料虽云十四子而所列仍止十三人无第十子疑十三子为得其实耳
  祐杭第四子也成化二十三年封兴王正徳十四年薨谥曰献王薨二年而世子入嗣大统是为世宗初追尊为兴献帝嘉靖三年加称为本生皇考孝穆献皇帝㝷去本生字七年明伦大典成加上尊谥曰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十七年通州同知丰坊请加尊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九月加上尊号知天守道洪徳渊仁宽穆纯圣恭献敬文孝皇帝庙号睿宗
  孝宗二子
  长为武宗馀一人蔚王厚炜
  世宗八子
  穆宗居三馀七人哀冲太子载基阎贵妃生庄敬太子载壑王贵妃生景王载圳卢靖妃生颕王载□江肃妃生戚王载□赵懿妃生蓟王载㙺陈雍妃生均王载□赵荣妃生
  穆宗四子
  神宗居三馀三人宪怀太子翊钺孝懿李后生潞王翊镠孝定李后生靖王翊铃母氏无考
  神宗八子
  长为光宗馀七人福王常洵沅王常治郑贵妃生瑞王常浩周端妃生惠王常润桂王常瀛李贵妃生邠王常淑永思王常溥母氏无考
  光宗七子
  长为熹宗五为庄烈帝馀五人简王由㰒王皇后生齐王由楫王选侍生怀王由模李选侍生湘王由栩定懿妃生惠王由橏敬妃生
  熹宗三子
  怀冲太子慈然母氏未详悼怀太子慈焴范贵妃生献怀太子慈炅任容妃生
  愍帝七子
  太子慈烺怀隐王慈烜定王慈烱周皇后生永王慈炤悼灵王慈焕悼怀王及皇七子皆田贵妃生传曰慈烺将选婚以寇警暂停京师䧟贼获太子伪封宋王后不知所终及由崧在南京时有自北来称太子者验之以为驸马都尉王昺孙王之明者伪为之系狱中袁继咸刘良佐黄徳功皆上䟽争而左良玉兵起以救太子为名真伪莫能知也后降于我
  大清定王永王乱后不知所终慈烜慈焕皆早薨悼怀
  王及皇七子皆早殇名俱无考
  等谨按春明梦馀录云穆宗二子神宗潞王神宗五子光宗福王惠王桂王瑞王崇祯帝三子皇太子永王定王以史传证之其缺略多矣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二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
  帝系考
  公主
  宋理宗一女
  周汉国公主贾贵妃生景定二年下嫁杨太后之侄孙节度使镇四年薨谥端孝
  等谨按通考已载至宁宗女祁国公主今所采止理宗一女而已
  辽太祖一女
  济古尔下嫁淳钦皇后弟萧舒噜㓜为奥姑未封而卒
  辽国史语解曰凡纳后即族中选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以主其礼谓之奥姑送后者拜而致敬
  太宗女
  罗卜科下嫁北府宰相萧思温应历间封⿰氵幵 -- 汧国长公主保宁中进封燕国大长公主绰哈下嫁北府宰相萧哈里未封卒
  等谨按表云太宗二女考萧哈里传曰天禄间娶明王安图女阿雅翁主应历初察克乱阿雅连坐继娶绰哈翁主本汉书诸侯女之称故不曰尚而曰娶则绰哈当亦非太宗女也今且依表列之而据传以志其误
  世宗三女
  皆怀节皇后生长和克丹下嫁侍中萧卓琳保宁间封秦国长公主次观音下嫁萧实喇保宁间封晋国长公主三萨喇下嫁萧斡里未封卒
  等谨按圣宗纪统和元年正月公主和克丹进助山陵费四月幸公主和克丹第又怀节皇后传察克作乱时后生蒙古公主方在蓐蒙古公主馀无可考
  景宗四女
  睿圣皇后生三女长观音女下嫁北府宰相萧继先初封魏国公主进封齐国景福中封燕国大长公主次长夀女下嫁宰相萧巴雅尔封吴国公主统和初进卫国改魏国长公主三延夀女下嫁萧恒德封越国公主薨后追封赵国四淑格渤海妃生下嫁卢俊不谐改适萧实讷无封号
  王圻曰按圣宗统和元年二月以皇女长夀公主下嫁国舅布希子乌里十月以公主淑格下嫁国舅详衮珠克七年四月国舅太师萧达兰为子巴雅尔请上皇女延夀公主许之今考之公主表所适之人不同岂名异而人则一乎此不可晓矣
  圣宗十四女
  长雅克贵妃生贵妃不言何氏下嫁萧必鲁封随国公主进秦国兴宗时封宋国长公主二伊木沁钦哀皇后生下嫁萧绰班改适萧哈里不谐改适萧呼敦又不谐乃适韩国王萧惠开㤗七年封魏国公主后进秦国长公主改封秦晋国清宁初加大长公主三硕格钦哀皇后生下嫁萧孝忠封越国公主进晋国景福初封晋蜀国长公主清宁初加大长公主四吹巴勒萧氏生下嫁萧孝先封南阳郡主进封公主太平末东京大延琳反遇害五陶格萧氏生与吹巴勒同母下嫁萧扬鲁封长宁郡主进封公主六塔纳萧氏生与吹巴勒同母下嫁萧双宽封平原郡主进封荆国公主七玖格马氏生下嫁萧琏封浔阳郡主进封公主八长夀大氏生下嫁大力秋大力秋坐大延琳事伏诛改适萧缫固封临海郡主进封公主九巴格白氏生下嫁刘三嘏封同昌县主进封公主十实格白氏生下嫁奚王萧果济封三河郡主进封公主十一丕绅白氏生下嫁刘四端封仁夀县主进封公主十二泰格白氏生下嫁萧呼哩十三赛格李氏生下嫁萧托云封金乡郡主进封公主按萧托云传主本封金乡公主以杀家婢降封郡主与表异十四兴格艾氏生下嫁萧旺禄
  兴宗二女
  皆仁懿皇后生长巴戬下嫁萧萨巴不谐改适萧阿苏以妇道不修徙中京又嫁萧沃聂封魏国公主重熙末徙封晋国加长公主次乌拉台下嫁萧额哩页封郑国公主清宁间加长公主夀隆间加大长公主
  道宗三女
  皆宣懿皇后生长色克只下嫁萧末封郑国公主咸雍中徙封魏国二嘉哩下嫁萧托卜嘉封齐国公主进赵国三托里下嫁萧绰哈绰哈得罪离之改适萧特默初封越国公主乾统初进封秦晋大长公主又徙封梁宋国从天祚出奔后为金人所获
  公主表曰托卜嘉坐昭怀太子事被害其弟额都温欲逼尚嘉哩公主公主以其党伊苏恶之未几额都温伏诛天祚初伊苏用事公主每以匡救为心竟诛伊苏
  昭怀太子一女
  延夀下嫁萧罕嘉努封楚国公主徙许国乾统初进赵国加秦晋国长公主
  天祚六女
  一为额哩音文妃生封蜀国公主元妃即后也生三女宫人生二女俱阙名凡六人俱为金人所获
  等谨按金史宗望传曰太祖嘉宗望功以辽蜀国公主额哩音赐之又言望宗破辽时辽主女古裕额哩音乌里页大敖拉次敖拉皆降则天祚六女止缺一人名耳第额哩音外俱不能分考其行次及所生母矣
  又按辽代王姫皆下嫁萧氏之族列传与表互有详略如逆臣萧翰传天禄二年尚帝妹额伯哩公主疑为义宗女萧呼敦传与秦国长公主不谐复尚齐国公主萧托果传应历初始入侍诏尚朴谨公主又萧奉先传有驸马萧昱之名烈女耶律努妻萧氏传有其母呼都克公主之语求之表中俱不可考又据萧必塔传尚秦晋王公主萧阿拉𫝊重熙末尚秦晋国公主而萧托云之孙额都温尚三韩郡王赫噜女古裕公主则知辽代凡诸王之女亦得称公主也
  附录下嫁属国主
  圣宗统和七年以王子帐耶律襄之女封义成公主下嫁夏国王李继迁王本作五年又作李继迁为子求婚与史异不知何据今从史兴宗景福元年以兴平公主下嫁夏国王李德昭子元昊后不谐公主薨遣使持诏问之天祚帝乾统二年以族女南仙封成安公主下嫁夏国王李乾顺
  圣宗统和十四年高丽王治乞为婚姻以驸马萧恒德女下嫁之
  王圻曰恒德女不封公主史失之耳
  圣宗太平元年大食国王遣使为其子䇿格请婚以王子班郎君和索哩女噶老封公主降之
  等谨按以上诸公主王圻仿通考汉代下嫁单于之例题曰和番公主且云西夏高丽虽辽属国而叛服不常终非所乐与婚也故总谓之和番今按汉时娄敬之䇿盖以中国之力不足制外夷故借舅甥之情以息干戈之扰辽时西夏高丽岂能与辽抗衡况大食国之更小者乎故仍王本载之而削去和番之名且论其时势之不同如此
  金太祖女
  长名乌噜下嫁图克坦定格定格死其弟恭本名舍音强尚之海陵时恭妾呼达譛乌噜于海陵后被杀一下嫁实嘉努实嘉努自㓜养于太祖及长以女妻之一号毕国公主下嫁乌尔古额琳一为梁国大长公主馀未详
  等谨按乌库哩元忠传曰世宗大定十五年元忠为大兴府有僧犯法皇姑梁国大长公主为请元忠不听世宗为太祖孙则皇姑当为太祖女矣世宗本纪大定十八年御史中丞刘仲晦侍御史李瑜坐失纠察大长公主削官一阶大长公主不言何国王圻续通考云睿宗妹梁国公主下嫁布萨揆考揆本传世宗大定十五年尚韩国大长公主非梁国也
  世戚传曰图克坦纳喇唐古富察费摩赫舎哩布萨皆贵族也天子娶后必于是公主下嫁必于是
  太宗女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曰太宗女鄂国公主下嫁多科阿林今考图克坦绎传曰绎祖萨噶尔玛克国初有功授隆安府路合扎穆昆多科阿林眀安又曰绎母鄂国公主又曰绎家世贵宠自曾祖照至绎尚公主者四世所言止此而已绎父名某鄂国公主为何帝女并未详王圻以多科阿林为人名而即以为绎之父又以鄂国主为太宗女皆不知其何所据
  熙宗姊妹景宣帝女
  景宣皇帝女下嫁图克坦赛音
  等谨按思恭传父赛音尚熙宗妹当是景宣女也
  熙宗女
  一为代国公主下嫁唐古辩一为郑国公主下嫁富察鼎夀一为冀国公主章宗钦怀皇后传后为郑国公主女就食于姨冀国公主一为第七女沈国公主下嫁图克坦绎一下嫁图克坦富均努
  等谨按富察鼎夀传其长子希卜苏凡三尚定国景国道国公主皆不知为何帝女王圻本作世宗女不知何据又胙王元传有皇统七年富察额古德子尚主事不知所尚何主
  海陵姊妹辽王女
  辽王宗斡女辽国长公主都本下嫁富察阿固岱主薨继尚邓国长公主崔格二公主内当有一人即庆宜公主一为嘉祥县主下嫁图克坦克宁县主疑是后时降号一为平阳长公主海陵同母女弟也下嫁图克坦贞按世宗时降永平县主后妃传称梁国公主乃章宗时追封之号
  等谨按富察阿固岱传不言其子为某富察鼎夀传云鼎夀为海陵女弟庆宜公主子亦不言其父为某考后妃传海陵之嬖彻辰为富察阿固岱女海陵姊与女弟又不符庆宜公主所生海陵本纪所载同则鼎夀与彻辰同母当即阿固岱之子也苐阿固岱传以辽国公主为海陵姊邓国公主不言为姊为妹鼎夀传以庆宜公主为海陵女弟后妃传又以为海陵姊故不能定庆宜之为辽国为邓国耳王圻续通考以辽国邓国庆宜为三人则误矣
  海陵女
  一下嫁乌库哩谊谊本名雄名宣宗纪以驸马雄名第赐呼沙呼即谊第也一为荣国公主下嫁珠苏尔一下嫁萧玉子
  图克坦额哷楚克𫝊曰海陵将弑熙宗欲得额哷楚克为内应遂许以女娶其子海陵既立以荣国公主下嫁其子珠苏尔又萧玉传曰海陵谓玉曰朕始得天下常患太宗诸子方强赖社稷之灵卿发其奸朕无以报使朕女为卿男妇
  世宗姊妹
  睿宗女楚国长公主下嫁唐古德温冀国长公主下嫁乌库哩尼玛哈
  世宗女
  长为鲁国大长公主下嫁乌库哩元忠按张景仁传言元忠尚豫国公主当是公主初封豫国后进鲁国一为第二女唐国公主下嫁图克坦思恭一为息国公主下嫁图克坦公弼一为第四女吴国公主下嫁唐古贡一为第五女蜀国公主下嫁唐古鼎一为第七女宛国公主下嫁乌凌阿复一为韩国大长公主郑王永蹈同母妹下嫁布萨揆一为泽国公主长乐与郑王谋叛赐自尽一为第十四女下嫁赫舍哩志宁子诸神努一为卫国公主下嫁富察通子富色里
  等谨按诸神努所尚者为第十四女则世宗之女固有十馀人也今所搜辑不能得其全矣
  章宗姊妹
  显宗女邺国公主下嫁乌库哩谊谊初尚海陵女海陵女卒又尚邺国公主乌库哩谊传邺国又云薛国
  等谨按乌库哩元忠传其子谊尚显宗长女薛国公主事在大定十八年之前及谊传又云大定二十一年尚显宗女广平郡主章宗时进邺国长公主合而观之似薛国邺国为二人皆谊先后所尚也然谊传云大定八年尚海陵女海陵女卒大定二十一年尚广平郡主则中间又无更尚一主之事父子二人之传互异若此不可解矣
  卫绍王女
  岐国公主归于元
  等谨按宣宗本纪曰贞祐二年奉卫绍王公主归于元馀未详考元史太祖九年金主求和奉卫绍王女岐国公主以献则其国名可徴矣
  宣宗女
  温国公主
  宣宗纪曰帝初即位封皇女温国公主馀未详臣等谨按以上所载诸帝公主皆史有眀文者也外此尚有数人史不言何帝女王圻以其时事考之而断以为某帝女者盖以汉唐宋定制帝女为公主帝之女兄弟为长公主帝之诸姑为大长公主金史当亦循此称谓故耳苐恐辽金诸史未必体例画一若此故统列于后而节录纪传之文以示传疑云
  曹国公主
  等谨按世宗纪大定十二年有曹国公主家奴犯事之事不言何帝女疑即世宗女
  邢国公主下嫁布萨安贞
  等谨按布萨揆与其子安贞传皆言尚邢国公主而不言何帝女其尚主在章宗时王圻本属之显宗女者以长公主之名定之耳
  郜国公主下嫁乌凌阿琳
  等谨按本传不言何帝女王圻以为章宗女
  昇国公主
  等谨按章宗纪曰㤗和二年四月幸昇国长公主第问疾王圻以为显宗女
  沂国公主
  等谨按宣宗本纪曰兴定三年闰三月以沂国公主薨辍朝疑即宣宗女
  又按赫舍哩志宁传尚梁王宗弼女永安县主乌库哩布察呼传尚宋王宗望女昭宁公主实库则知金代诸王之女固亦有称公主者矣
  又按金史公主世戚皆无表世戚有传亦不详备凡某帝之有㡬女以及軰行之尊卑长㓜之次序生卒之年月往往缺略考熙宗天眷二年八月定公主郡县主及驸马官品其制度亦弗可考当海陵弑熙宗后宗室且斩艾殆尽其于公主可知矣今据王圻续通考而遍考正史纪传以补其缺焉又按百官志诸王诸公主所封国号皆掌于吏部又有封公主之县号三十乐安清平蓬莱荣安栖霞夀光灵仙夀阳锺秀恵和永宁闻喜秀容宜芳真宁嘉祥金乡华原志中所列未符三十之数今考之诸公主封号皆不见
  元太祖女
  昌国大长公主浩沁必济下嫁昌王巴图巴图初尚太祖妹昌国大长公主特穆尔特穆尔卒以浩沁必济为继室赵国大长公主阿拉克必济下嫁赵王布页赫高昌公主伊埒哈屯下嫁伊都呼巴哩珠阿勒坦德济伊都呼者高昌国主之号也
  太宗女
  苏哷肯公主下嫁萧宁忠武王阿禅之孙纳罕
  定宗女
  赵国大长公主伊哷默色下嫁布贝赫长子赵王凖布哈巴克巴噶尔公主下嫁巴哩珠阿勒坦德济曽孙伊都呼和尔齐哈喇德济
  宪宗女
  昌国大长公主巴雅尔罕和琳传作巴雅尔罕表作巴雅尔下嫁昌王扎古喇沁次子和琳表止作适扎古喇沁子今从弘简录
  等谨按弘简录采刘国杰传而云其子托欢尚宪宗女未详何名今考刘传托欢乃尚宪宗孙女也邵氏之言误矣
  世祖姊妹睿宗女
  鲁国大长公主伊苏布哈下嫁济宁忠武王阿禅子旺沁塔玛噶公主下嫁北平王镇国子尼古尔台布页赫之从侄也
  世祖女
  乌尔戬公主下嫁和琳从弟布哈公主表作特济根子布哈与和琳传异鲁国大长公主嚢嘉特章下嫁纳沁子额埒春后又适特穆尔弟曼济台赵国大长公主伊埓下嫁布页赫次子赵王阿尔布哈呼图克济延额实公主下嫁高丽王王愖愖后改名暙又改名昛成宗即位封皇姑安平公主
  等谨按托音色辰传曰阿禅之地纳沁袭万戸从世祖征伐皆以其子额埒春等十人自从额埒春尚鄂勒哲公主未详何帝女似世祖女而无眀文故不载入鄂勒哲公主薨继尚囊嘉特章公主额埒春卒无子其弟曰特穆尔袭万户特穆尔卒其子二人皆㓜乃以其弟曼济台袭万戸亦尚囊嘉特章公主至成宗即位封皇姑鲁国大长公主今公主表中乃作初适纳沁子特穆尔误矣又表于睿宗女塔玛噶公主作适巴哈弟鄃王尼古尔岱此赵国伊埒公主作适巴哈子赵王阿尔布哈巴哈当即布页赫也传载布页赫与镇国为从兄弟尼古尔台系镇国之子为布页赫之从侄与阿尔布哈为再从兄弟今表一曰巴哈弟一曰巴哈子亦误
  成宗姊妹裕宗女
  赵国大长公主呼图克坦额实下嫁赵王阿尔布哈子竒尔济苏蒙古台公主下嫁岐王拜特穆尔成宗大德十年封鄄国大长公主仁宗延祐四年加封皇姑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纳木喀巴拉下嫁曼济台为继室
  等谨按表以竒尔济苏为凖布哈子误𫎇古台公主表云郓国大长公主𫎇古台适阿尔布格子宁濮郡王昌吉大长公主僧格巴拉适阿尔布格子岐王托克托穆尔纪表互异若此未知孰是
  成宗女
  昌国大长公主伊勒噶雅下嫁和琳子昌王阿实克赵国大长公主阿哩雅实哩下嫁竒尔济苏为继室
  武宗仁宗姊妹顺宗女
  鲁国大长公主僧格喇实下嫁阿勒达尔即额埒春之弟特穆尔赐名阿勒达尔之长子鲁王多阿克巴拉武宗初封皇妹大长公主仁宗皇庆间封皇姊大长公主天历间加号皇姑徽文懿福真夀大长公主
  等谨按多阿克巴拉阿勒达尔子也额埒春无子故其弟阿勒达尔袭万户弘简录以多阿克巴拉作额埒春长子误
  仁宗女
  库库楞公主下嫁托音色辰孙托罗海为继室
  㤗定帝姊妹显宗女
  蓟国大长公主布达实哩下嫁沈王即高丽王王謜即王璋也臣等谨按㤗定三年以帝师兄索诺木藏布尚公主锡王爵未知所尚何主不可考
  明宗女
  布达锡勒公主顺帝至正元年加封皇姊眀恵贞懿大长公主
  弘简录曰顺帝纪至元元年封裕罗勒公主为皇姊昌国大长公主则疑其为明宗之女也
  等谨按以上诸公主皆合纪传与表而可考其为何帝之女者也外此表传所载有可考其为诸皇子之女者并有不可考其为何人女者仍循表中诸公主封位合叙于左
  昌国大长公主伊竒喇斯下嫁巴图子特济根继室以察喇亦封昌国大长公主皆不知何帝女公主表有巴图诸人传及弘简录皆无又昌国大长公主安图太宗子库春女下嫁巴图子缫勒噶表有缫勒噶传有库春又有伊孙展公主亲王阿齐台之女太宗命妻缫勒噶子扎古喇沁传表皆有又有王子赛音珠卜女弘简录云皇子内无此名未知何系哈达罕公主下嫁扎古喇沁长子伊埒台传有表无又有宪宗孙女布哷齐公主下嫁和琳为巴雅尔罕公主之继室亦称昌国大长公主又有纽抡公主安西王蒙果勒女下嫁和琳从弟索隆噶表传皆有索隆噶乃和琳从弟布哈之弟也表中止云和琳弟文木明晰今从传又宪宗曽孙女满达勒公主亦下嫁和琳子阿实克为伊埒哈雅之继室按泰定帝元年封巴拄实哩之继母为皇妹昌国大长公主今以世次考之宪宗之曽孙女与㤗定为姊妹行故亦称皇妹非显宗之女也表传皆有表中但言宪宗孙女且不言所适又有鲁尔干公主下嫁巴哈弟巴哈即巴围苏都尔格继室以罗垒公主又有布延库哩页额实公主下嫁苏都尔格子布琳济达又有雅克哈雅公主下嫁巴拉实哩又有裕罗勒公主弘简录疑为明宗之女下嫁巴拉实哩子实喇卜多尔济以上表皆有传皆无并未详何帝女凡此皆下嫁巴图之族而表列之昌国公主位者也赵国大长公主额琳沁木详何帝女下嫁凖布哈子嚢嘉特表有传无又有和和公主下嫁凖布哈弟竒凌彻尔表有传无布页赫传中止有三人曰凖布哈阿尔布哈珠尔布哈无所谓竒凌彻尔者又有晋王女喇特纳巴喇公主下嫁竒尔济苏子专竒尔济苏传有表无又有阿实克图噜公主不详何帝女下嫁阿尔布哈子鄃忠襄王摩和纳表有传无传中有摩和纳袭高唐王事未云尚主又有僧格巴拉公主不详何帝女下嫁囊嘉特子满济勒噶表有传无凡此皆阿勒古斯托克塔古哩之族而表列之赵国公主位者也鲁国长公主鄂勒哲未详何帝女下嫁额埒春在尚囊嘉特章公主之前传表皆有表以额埒春为旺沁子误太祖孙女色彻肯公主下嫁旺沁弟纳沁表有传无又有多尔济巴勒公主下嫁多阿克巴拉子阿哩雅实哩至顺间封肃雍贤宁公主表传皆有又有博诺公主下嫁多阿克巴拉弟僧格巴拉至顺间封郓安大长公主元统元年加号皇姑大长公主表传皆有又有博廸苏公主未详何帝女下嫁阿禅裔孙满济勒噶表传皆有又有台呼布延图公主下嫁阿禅次子之裔孙绰哈表传皆有又有鄂克沁公主下嫁和和之孙布扎尔表传皆有又有布尔罕公主下嫁托罗海在尚库库楞公主之前表传皆有凡此皆色辰之族而表列之鲁国公主位者也图们娄公主下嫁齐呼勒驸马昂吉拜呼公主下嫁齐呼勒孙辉图驸马彻辰公主下嫁图弟图弟疑当作辉图弟表中脱去辉字阿尔布格驸马大长公主僧格巴拉下嫁阿尔布格子岐王托克托穆尔恐有误详成宗姊妹蒙古台公主条下咱雅巴拉公主下嫁某表缺其名以上皆从传采载馀无可徴未详何帝女凡此皆表列之郓国公主位者也太宗孙女布尔罕公主下嫁和尔齐哈喇子纳琳德济公主薨以其妹巴拜彻尔公主继之又薨复以安西王阿南达女乌尔戬公主尚之表有巴尔珠阿勒坦德济传亦有又有库腾太子孙女多尔济斯满公主表作库腾之女误下嫁纳琳德济长子特穆尔布哈表传皆有按叶盛水束日记曰高昌王世勲碑特穆尔布哈长子布达实哩嗣高昌王尚阿哈额森呼图克公主令传中无有凡此皆巴尔珠阿勒坦德济之后而表列之高昌公主位者也世祖孙营王额森特穆尔女仆国长公主额琳沁巴勒下嫁高丽王王焘主薨以魏王阿穆尔克女曹国长公主戬通继之又显宗之子梁王松山女缺一字国公主下嫁焘弟暠凡此皆高丽王妃而表列之高丽公主位者也又有额苏抡公主位二人额苏抡公主下嫁阿陶绰斯满公主下嫁阿陶弟呼图克特默根公主位三人特默根公主下嫁察呼巴延章公主下嫁察呼子额森伊埓肯公主下嫁额森子特们德尔多罗干公主位二人多罗干公主下嫁巴图绰斯满公主下嫁巴图子阿穆尔图烈公主位三人图烈公主下嫁阿尔斯兰子额森布哈巴拜公主下嫁额森布哈子哈纳德勒特克缺一字公主下嫁哈纳德勒子拉喀雅尔鼐延安公主位六人和拉公主下嫁哈达库库罕公主下嫁伊木沁世祖孙女托克托呼公主下嫁图们岱尔延安公主下嫁延安王额布根又有二公主逸其名一下嫁巴尔默色一下嫁萨兰皆延安公主位更有仅称某公主不云其位何属者则有世祖孙女英夀大长公主托克托呼按弘简录云托克托呼元统二年封皇姑英夀大长公主不详何帝女公主表内世祖孙女托克托呼适图们岱尔又载英夀大长公主托克托呼亦称为世祖孙女鄂勒哲台公主下嫁永宁王玛展更有仅称公主而逸其名者八人一下嫁达春一下嫁达春子卓竒雅巴一下嫁卓竒雅巴子拜哈喇一下嫁拜哈喇子达巴一下嫁塔布岱一下嫁塔布岱曽孙达伞一下嫁达伞子哈坦一下嫁哈坦子多欢以上皆从表采载馀无可考盖合诸王之女而统称公主人数繁多记载缺略不可得而详核矣
  等谨按元史云秦汉以来惟帝姫得号公主而元则诸王之女亦概称焉故公主表中以所封国号为纲前后各公主封号同者皆从类叙王圻续通考所载全与表同第考各朝公主皆以某帝为纲分代登载不应于元代而独异其体且公主之称终当以帝之姑姊妹女子子而得至诸王之女系属略踈者岂宜概称故仍循各代例以诸帝之亲属为纲其系踈与未详为何帝女者别为类叙于后元史于公主有表无传惟错见于帝纪及诸人列传中弘简录彚为一卷今据之而仍取史文校参其互有疑误者则稍为订正云
  明太祖姊妹
  太原长公主下嫁王七一早卒七一赠驸马都尉曹国长公主下嫁李贞早卒贞封曹国公
  等谨按二公主皆太祖即位后追册为公主者王圻续通考云皆太祖姊也
  明史公主列传曰明制皇姑曰大长公主皇姊妹曰长公主皇女曰公主皆受金册禄二千石婿曰驸马都尉亲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县主孙女曰郡君曽孙女曰县君元孙女曰乡君婿皆仪宾郡主禄八百石馀逓减有差
  太祖十六女
  长临安公主洪武九年下嫁韩国公李善长子祺永乐十九年按王圻续通考曰善长赐死后公主寻薨与史异宁国公主孝慈皇后生洪武十一年下嫁汝南侯梅思祖从子殷永乐时进封长公主宣德时薨按王圻续通考主后称大长公主与春明梦馀录同当不误但云二十三年永乐无二十三年王本误矣崇宁公主洪武十七年下嫁牛城未㡬薨王圻续通考作第三女未详安庆公主宁国公主同母妹洪武十四年下嫁欧阳伦汝宁公主洪武十五年下嫁吉安侯陆仲亨子贤史作陆贾王圻续通考作陆贤春明梦馀录亦作贤故从之怀庆公主成穆孙贵妃生洪武十五年下嫁永春侯王宁大名公主洪武十五年下嫁滦城侯李坚宣德元年薨福清公主郑安妃生洪武十八年下嫁凤翔侯张龙子麟永乐十五年薨夀春公主洪武十九年下嫁颕国公傅友德子忠二十一年薨十公主早薨王圻续通考亦未详南康公主二十一年下嫁东川侯胡海子观正统三年王圻续通考云主于正统十一年薨与史异永嘉公主郭恵妃生洪武二十二年下嫁武定侯郭英子镇景㤗六年薨世宗时追谥贞懿十三公主早薨含山公主高丽妃韩氏生洪武二十七年下嫁尹清天顺六年王圻续通考十三公主十四公主皆未详十四公主即今所书含山公主也汝阳公主永嘉公主同母妹洪武二十七年下嫁谢达仁宗即位进称大长公主宝庆公主太祖最㓜女永乐时下嫁赵辉春明梦馀录作煇宣徳八年史载赵辉成化十二年卒与王圻续通考同王圻续通考云公主于正统中薨与史异
  传曰洪武九年二月定制公主未受封者岁给纻丝纱绢布线纻丝纱罗各一十疋绢页布棉布各三十疋绵二百两见史料已封赐庄田一区岁徴租一千五百石钞二千贯春寿公主为太祖所爱赐吴江县田一百二十馀顷皆上腴岁入八千石逾他主数倍及薨赐明噐仪仗以葬
  又曰仁宗即位汝阳公主以属尊与宁国怀庆大名南康永嘉含山宝庆七主皆进称大长公主自后诸帝即位进加长公主大长公主皆如制
  福成公主南昌王女庆阳公主𫎇城王女皆太祖侄女洪武元年册为公主福成主下嫁王克恭庆阳主下嫁黄琛庆阳公主王本云永乐二年
  传曰福成庆阳皆成祖从姊或谓太祖从姊者误
  惠帝姊妹兴宗女
  江都公主洪武二十七年下嫁长兴侯耿炳文子璿洪武时称江都郡主建文元年进公主永乐初复降为郡主以忧卒宜伦郡主永乐十五年下嫁于礼第三公主无考南平郡永乐十五年薨未下嫁
  等谨按史言兴宗四女第三女无考王圻续通考止云二女江都公主为长女第二女未详其缺略多矣
  成祖五年
  永安公主下嫁广平侯袁容永乐十五年按传云永乐十五年主薨停容侯禄宣宗即位复故卒王圻续通考云主以宣徳元年薨容以宣徳四年卒与史异永平公主下嫁富阳侯李让正统九年王圻续通考云宣徳初封长公主正统初加大长公主安成公主文皇后生下嫁西宁侯宋晟子琥正统八年按王圻续通考云正统元年进加大长公主八年薨与史合惟以为下嫁宋瑛则误矣咸宁公主安成主同母妹永乐九年下嫁宋琥弟西寕侯瑛正统元年薨常宁公主下嫁西平侯沐英子昕正统六年
  等谨按史载成祖五女王圻续通考作七女永安永平二主所载同其安成公主云为成祖第三女洪武三十五年下嫁宋瑛又以仁宗女清河公主真定公主皆云成祖女清河公主永乐四年下嫁驸马李铭真定公主下嫁驸马王谊正统十二年薨馀二公主无考据今明史考之王圻续通考之讹甚矣
  仁宗七女
  嘉兴公主昭皇后生宣徳三年下嫁井源正统四年薨庆都公主宣徳三年下嫁焦敬正统五年薨清河公主宣徳四年下嫁李铭八年薨王圻续通考误作成宗女真定公主李贤妃生宣徳四年下嫁王谊景泰元年王圻续通考误作成宗女徳安公主早殇延平公主徳庆公主俱未下嫁薨
  等谨按仁宗之女王圻续通考全阙
  宣宗二女
  顺徳公主正统元年下嫁石璟按顺徳主传云璟于成化十四年奉祀南京逾年卒但书驸马之卒年王圻续通考主以八年薨璟以成化十五年卒参订相合常徳公主章皇后生正统五年下嫁薛桓成化六年王圻续通考云主于正统十二年下嫁后进大长公主
  英宗八女
  重庆公主与宪宗同母天顺五年下嫁周景弘治十二年薨按重庆王圻续通考作惠庆史传云景以弘治八年卒主又后四年而薨王圻续通考作主以弘治元年薨景以八年卒亦异景王圻续通考作璟嘉善公主王惠妃生成化二年下嫁兵部尚书王骥孙増弘治十二年薨淳安公主成化二年下嫁蔡震史于淳安主薨年未详王圻续通考云弘治十二年薨今考王圻续通考所载驸马蔡震之卒年赠官赐谥皆与史合则主之薨年当亦不误崇徳公主杨安妃生成化二年下嫁兴济伯杨善孙伟弘治二年薨王圻续通考云主后进大长公主广徳公主万宸妃生成化八年下嫁樊凯二十年薨宜兴公主魏徳妃生成化九年下嫁马诚正德九年薨隆庆公主高淑妃生下嫁游㤗十五年薨嘉祥公主刘妃生成化十三年下嫁黄镛十九年薨王骥孙增王骥传作其孙添史料亦作添杨善孙伟杨善传作其孙増史料亦作増疑公主传内有误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崇德广德宜兴嘉庆嘉祥皆称长公主据史𫝊逓列之数宜兴为第六主隆庆第七主王圻则以隆庆为六宜兴为七
  景帝一女
  固安公主英宗复辟降郡主成化五年年已长以阁臣奏下嫁王宪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成化二年下嫁弘治四年主薨
  宪宗五女
  仁和公主弘治二年下嫁齐世美王圻续通考作齐世英嘉靖二十三年薨永康公主弘治六年下嫁京山侯崔元王圻续通考主累进大长公主嘉靖十一年德清公主弘治九年下嫁林岳林岳卒于正德十三年主孀居三十一年始薨长㤗公主成化二十三年薨仙游公主弘治五年薨等谨按史传宪宗止五女王圻云六女长仁和次永康次德清皆称长公主第四女无考五为长㤗六为仙游
  孝宗三女
  太康公主早薨永福公主嘉靖二年下嫁邬景和王圻续通考云嘉靖四年主薨永淳公主下嫁谢诏王圻续通考云嘉靖元年下嫁未㡬主薨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孝宗女全阙而云睿宗有四女长宁为长善化为二皆早薨又以孝宗女永福为三永安为四永安即下嫁谢诏之永淳主也取以相证大不符矣
  世宗姊妹睿宗女
  长宜公主善化公主皆早薨
  世宗五女
  常恵公主思柔公主皆早薨宁安公主嘉靖三十四年下嫁李和归善公主早薨嘉善公主嘉靖三十六年下嫁许从诚四十三年薨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世宗二女以宁安为成平云是长女以嘉善为安泰云是第二女且云安泰于隆庆五年薨与史云四十三年薨亦异
  穆宗六女
  蓬莱公主太和公主皆早薨寿阳公主万历九年下嫁侯拱长永宁公主下嫁梁邦端万历三十五年薨按史未详下嫁之年而但书主于三十五年薨王圻续通考称长公主而缺永宁封号云万历十年下嫁梁驸马  月馀卒以史文参考  驸马早卒也瑞安公主神宗同母妹万历十三年下嫁万炜王圻续通考作十五年崇祯时加大长公主十七年炜与其庶子长祚弘祚皆殉难延庆公主万历十五年下嫁王昺王圻续通考作十六年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于蓬莱太和二公主外皆缺封号其皆称长公主者在神宗朝固宜然也苐作穆宗七女而以史所载神宗之女下嫁杨春元者亦作穆宗女并称长公主当有误
  神宗十女
  荣昌公主万历二十四年下嫁杨春元夀宁公主万历二十七年下嫁冉兴让崇祯十七年兴让死于贼静乐云和云梦灵邱仙居㤗顺香山天台八公主皆早薨
  光宗九女
  怀淑公主七岁而薨馀五公主皆早薨宁德公主下嫁刘有福遂平公主天启七年下嫁齐赞元乐安公主下嫁巩永固
  传曰当贼䧟都城时乐安公主已薨未葬永固以黄绳缚子女五人繋柩旁曰此帝甥也不可污贼手举剑自刎阖室自焚死
  等谨按春明梦馀录云崇祯初追封皇姊悼淑公主至辛巳年五月御札追封慎嫔所生皇十妹为悼温公主是年七月又定十妹名徽姃九妹名徽妱明史中皆不载
  熹宗二女
  皆早世
  愍帝六女
  坤仪公主周皇后生早薨长平公主年十六选周显尚主未婚都城䧟帝挥剑斫断主左臂又斫昭仁公主越五日长平主复苏
  大清顺治二年上书愿归空门
  诏不许命显复尚故主逾年病卒
  赐葬馀三公主早世无考
  等谨按春明梦馀录载崇祯时皇女乐安长公主名徽娖乐安既为长公主徽娖之名亦与徽姃徽妱相类则当即光宗女而下嫁巩永固者也乃称为皇女且与愍帝子慈炯慈照同列误矣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三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
  帝系考
  皇族
  等谨按马端临考历代皇族止标大略其于宋代亦惟书某字軰若干人未尝一一数其命名稽其世系而胪列之也况当末季天属绝少求诸史文竟无可采故直断自辽始而凡辽金以下各代正史宗室世系表中所列人数无不备登其有错出于列传而表中不书者亦皆増入视马氏考为加详焉庶前代宗潢支派之盛衰可按籍而考矣
  辽皇族有五院六院横帐之分五院有额尔竒木房六院有郎君房额尔竒木房部锡里房横帐有孟父房仲父房季父房统谓之三父房自徳祖族属号三父房始称横帐乃宗室之尤贵者盖分益亲则名益贵也国族皆姓耶律有谓始兴之地曰世里译者以世里为耶律契丹国志曰世里上京东二百里之地名也以所居之地为姓译之则曰耶律又有言以汉字书曰耶律以契丹字书曰伊喇
  太祖元年诏皇族承约尼氏九帐散为十帐
  二年正月始置特哩衮典族属以皇弟萨喇为之即宗正职也互见职官考
  六年以皇弟苏为南府宰相
  南府宰相自诸弟构乱府之名族多罹其祸故其位久虚至是告于宗庙而后授之宗室为南府宰相自此始
  等谨按置特哩衮典族属及宗室为南府宰相皆取其初定制之事书之后不再书
  太宗天显五年三月皇弟鲁呼请赦宗室锡里郎君以罪系狱者诏从之
  兴宗重熙十一年赈恤三父族之贫者
  等谨按辽史加恩皇族之事止有以上数条故循通考例载之
  又按王圻续通考全录皇族表原文今据皇族表与皇子表互证已多舛讹及检列传相参则更多世数可证而表中皆阙者故以皇族表为主而参皇子表与列传条列之如左
  肃祖系
  肃祖四子懿祖居二馀三人一世学顺是为五院额尔竒木房噶拉是为六院郎君房辖哩亦为六院房学顺后五院额尔竒木达噜噶 达噜噶子北院大王图勒锦按表中以达噜噶为四世图勒锦为五世今考图勒锦传云学顺之孙其父达噜噶则当为二世三世矣但疑曽元軰亦皆可统谓之孙故未敢改正而阙其世数以存疑焉 九世噶拉后侍中辰嘉努传云噶拉八世孙 又不知世次太子太傅棠表云不知世次亦不载房分考本传亦六院郎君房噶拉之后
  等谨按皇子表有辖哩皇族表无意辖哩无嗣故阙之与
  懿祖系
  懿祖四子元祖居三馀三人一世六院额尔竒木房呼喇六院部锡里房尼固察又简献皇帝即元祖兄实默克皇子表作苏拉与实默克异 二世呼喇子额尔竒木阿固齐裕悦希达希达见逆臣传阿固齐其异母兄也 实默克子乌苏三世希达子特哩台 乌苏子阿勒达尔裕悦赫噜迪里伊济表缺从本传増传曰廸里父乌苏兄赫噜弟伊济盖赫噜为乌苏长子也但乌苏为实默克子而廸里传又云博果济额尔竒木之后岂实默克即博果济与传表中皆无可考四世赫噜子塔拉萨喇 伊济子哈里表缺从伊济传増五世赫噜孙太师色珍 廸里孙和克表缺从和克传増其父未详 六世色珍子格尔色珍格尔表皆列之不知世次之类今考色珍传系裕悦赫噜之孙格尔其庶子也色珍父无可考 和克子穆尔古表缺从本传増 又不知世次六院族北院额尔竒木实讷齐其侄为右皮室详衮隆科大王佛徳 又六院尼固察后政事令特烈本传云尼固察之后 又尼固察后北院大王赫噜赫噜弟南院大王乌页 又伊伯格勒亦尼固察后表缺从方伎传増
  等谨按懿祖子元祖外止三人皇子皇族载呼喇尼固察二人皆同馀一人皇子表作苏拉皇族表作实默克绝不相符且懿祖子皆元祖兄弟何独于实默克而冠以简献帝兄岂其与元祖为同母兄弟乎实默克表不书为何房当亦称六院房也
  元祖系
  元祖四子徳祖居四馀三人一世玛鲁早卒楚国王页穆是为横帐孟父房隋国王舒噜是为横帐仲父房孟父房二世页穆子徳哷勒部额尔竒木和尔郭
  勒济摩绰春布里 三世和尔郭勒济子塔玛辖实哷官名舒苏 春布里子廸里廸里表无今从安图传増 摩绰子漆水郡王托云表列之不知世次之类今从本传改 四世廸里子北院枢密使安图表作春布里子误今从本传改 五世安图侄萨结表作三世误今从安图传改 仲父房二世舒噜子华格哈斯乌苏表止华格无乌苏哈斯乌苏从干与休格传増哈斯从逆臣传増哈斯舒噜之庶子 三世华格子罕扎从表 乌苏子裕悦斡裕悦休格从本传四世休格子果巴果实表无果巴从传増 五世休格孙玛格从本传其父未详 斡孙学古额布勒从本传表作乌尔古巴误 果啰资忠昭资忠传曰兄果啰弟昭不言世次今从表列之于五世 孟父房不知世次特哩衮硕格 裕悦乌哲 乌哲庶子党项节度唐古 乌哲四世孙节度瑠嘉努 瑠嘉努子昭徳节度孟简乌哲下世数从唐古与文学孟简传増 又特哩衮和啰木萨噶迪里 廸里之孙萨喇苏 北院宣徽使达鲁 右皮室详衮希达 南院大王善补 侍中华格裕悦鸿观本传云华格弟 北院宣徽使玛鲁 玛鲁子南京宣徽使努克特从本传 又燕王贵音 贵音子裕悦仁先特哩衮许王义先南面林牙信先仁先传云三人皆贵音子 仁先子托卜嘉表无从传増 仲父房不知世次北院大王达鲁 北面林牙哈瑠 定武节度仙童 西北招讨使托卜嘉 开远节度穆济表缺从本传増 又太祖从侄不知所出者裕悦罗卜科 罗卜科子西平郡王贤适 贤适子大同节度观音从贤适传臣等谨按皇子表有玛鲁皇族表无岂早卒未成房分耶罗卜科贤适皇族表不属之孟仲两房而特标曰太祖从侄不知所出或者为玛鲁之后未可知也表列乌哲为第五世唐古为第六世瑠嘉努八世孟简九世考列传唐古为乌哲子瑠嘉努为乌哲四世孙则二人固非中间止隔一世者矣今皆据传改正
  徳祖系
  徳祖六子据皇族表当是七子太祖居长馀五人据皇族表当是六人一世埒克左大相达喇许王伊徳实明王安图南府宰相苏又有托音耶律雅克传曰季父房之后四世祖托音太祖异母弟也以上所传并为横帐季父房 二世埒克子萨布中京留守巴哩 伊徳实子瑠格布格和科里希斯 安图子察克 三世达喇孙镇国节度和卓 伊徳实孙中书令阿里表列阿里于三世是伊徳实孙也但不详为何人子 苏之孙尚父诺衮 四世托音后太师呼鲁苏 五世诺衮孙北院枢密使博廸其父未详 特哩衮布库本传云苏之四世孙其父未详呼鲁苏子特哩衮雅克 六世博廸子北院枢密
  使实默 布库子特哩 雅克子徳斯徳年扎克表无从奸臣传増 七世伊徳实后混同郡王额特埒表列之八世今按本传云伊徳实六世孙则当为七世也 其季父房不知世次者平章廸里 中京路案问使和尚 林牙果嘉果嘉子漆水郡王托卜嘉从传増 又南府宰相锡里哈锡里哈见能吏传曽为南府宰相 锡里哈子乌尔古部节度布库 又北面大王特默 又有扎拉其子先锋都监章努表作张努今按章努传曰天祚亲征女直萧呼图克为先锋都统章努为都监则章张字通用明矣今俱改章努扎拉表缺今从章努传増 又检校太师乌津乌津子林牙庶成郡林牙庶箴庶成弟庶箴子富鲁富鲁表无从传増 又有阿固齐表列之章努一軰今不可考其孙朗逆臣传朗为阿固齐孙
  等谨按皇子表徳祖止六子太祖居长苏居六皇族表于苏之右又有托音是共七子矣二表不符疑皇子表有误
  太祖系
  一世让国皇帝倍章肃皇帝鲁呼特哩衮雅尔噶二世倍子平王隆先晋王道隐隆科刷刷衣缺从传増 鲁呼子宋王喜隐卫王宛 雅尔噶子南府宰相廸里舒噜北院大王希达 三世隆先子辰格 喜隐子留礼夀 自倍兄弟以下皆系横帐
  等谨按皇子表元祖子后为孟仲父房徳祖子后为季父房自太祖子已下并系横帐房是三父与横帐各分房分也皇族表于孟父房上即冠以横帐考耶律佛徳传曰旧制肃祖以下宗室称院徳祖号三父房称横帐国语解所言同又考皇族表亦止言横帐五院六院更不别出三父房则知自元祖及太祖以后皆为横帐而就中元徳二祖之族属则于横帐中更别称三父房也
  太宗系
  一世冀王廸里 二世斡格
  景宗系
  一世皇太弟隆庆齐国王隆祐 二世隆庆子魏国王察克豳王苏克陈王谢嘉努辽西郡王埒富漆水郡王苏色 隆祐子周王呼都克魏王赫噜 三世苏色子祗候郎君旺嘉努罗汉努
  等谨按契丹国志曰晋王宗懿原名察克只隆庆之子始封中山王改王晋察克疑即察克封爵与正史不同又按圣宗本纪开泰七年五月封皇侄宗范昭义军节度使宗熙镇国军节度使宗亮绛州节度使宗弼濮州观察使宗奕曹州防御使宗显宗萧皆为防御使夫圣宗之侄当是景宗系隆庆隆祐子也而名皆不同无从参对
  圣宗系
  一世重元燕王武格 二世重元子尼噜古 五世武格后廸里珠拉珠拉后称帝
  等谨按珠拉称帝天祚本纪不载萧特烈传及续纲目皆书之萧特烈传以珠拉为兴宗之孙续纲目以为圣宗孙皆与表异
  兴宗系
  一世和啰噶 二世漆水郡王实都匡义节度远秦晋国王淳淳后称帝
  等谨按以上凡皇族之可考于正史表传及契丹国志者皆订正而数载之矣又列传中如都沁古图鲁卜兄弟三人六院部人其祖为博果济传云博果济于约尼时再为本部额尔竒木疑即呼喇子额尔竒木阿固齐乌鲁斯为六院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吼亦六院部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吼子曰博勒博吼之五世孙曰廸里吼传曾以功加采访使廸里传曰采访使吼五世孙彼此相符又博果济亦六院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其子曰约啰又有曰纽斡哩曰哈尔吉曰徳哷传中皆云六院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又有纳延亦云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其父曰斡其季父曰卓克算凡此诸人疑皆懿祖系二世额尔竒木阿固齐之后但表俱不载且二人并无传故不可考聊类志本末以见存疑之意云
  金制皇兄弟皇子为亲王给二品俸宗室封一字王者给三品俸
  大宗正府掌敦睦纠率宗属以皇族中属亲者充泰和中避睿宗讳改为大睦亲府互见职官考
  熙宗皇统四年诏以去年所得宋币赐始祖以下宗室海陵正隆二年改定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命追取存亡诰身存者二品以上死者一品参酌削降公私文书但有王爵字者立限毁抹坟墓碑志并发而毁之
  世宗大定十二年十一月帝谓宰臣曰宗室中有不任官事者若不加恩泽于亲亲之道未弘朕欲授以散官量与廪禄未知前代何如左丞石琚曰陶唐亲九族周家睦九族见于诗书皆美事也
  十六年正月诏宗室未附玉牒者并于编次
  四月诏定宗室子程试等第
  十七年正月帝谓宰臣曰宗室中年高往往未有官称其先皆有功于国朕欲稍加以官使有名位可称如何对曰亲亲报功先王之令则
  五月尚书奏定皇家𥘵免以上亲燕飨班次并从唐制二十四年帝如上京五月宴宗戚于皇武殿
  帝以上京祖宗兴王之地故与诸王往焉时宴饮极欢赐诸王妃主宰执百官命妇各有差宗戚皆沾饮起舞竟日乃罢至二十五年正月朔宴妃嫔亲王公主文武从臣于光徳殿宗室宗妇及五品以上命妇与坐者千七百馀人赏赉有差四月宴宗室宗妇于皇武殿大功亲赐官三阶小功二阶缌麻一阶年高属近者加宣武将军及封宗女赐银绢各有差宗室妇女及群臣故老以次起舞进酒帝曰吾来数月未有一人歌本曲者吾为汝等歌之命宗室子弟叙坐殿下者皆坐殿上听帝自歌其词道王业之艰难及继述之不易慨想祖宗宛然如睹歌毕泣下群臣宗戚奉觞上夀于是诸夫人更歌本曲如私家之会既醉帝复续调至一鼓乃罢
  等谨按帝于族属卫士有不娴女直语者必谆谆致训皆所以思缔造之艰难守土风之朴素而动以水源木本之思也其幸上京加恩宗族致为周渥至于亲歌本曲慨念祖宗能使人孝弟之意油然而生以视汉高故沛之游大风之咏胜之远矣小尧舜之名洵非诬也
  二十五年四月以会宁府即上京地官一人兼大宗正丞以治宗室之政互见职官考
  二十二年徙河间宗室于平州
  至二十三年十二月帝谓宰臣曰海陵自以不道恐上京宗室起而图之故不问疏近并徙之南岂非以汉光武宋康王之疏庶得继大统故有是心过虑若此何其谬也
  等谨按海陵命会宁府毁旧宫殿诸大族第宅甚至上京山陵亦皆迁徙则其尽徙宗室于南更不待言矣海陵纪中不载徙宗室事偶轶之也河间之宗室岂即海陵所徙者与
  章宗明昌元年六月定亲王家人有犯其长史府掾失觉察故纵罪互见刑考
  八月敕玛竒以王家𥘵免之亲特收充尚书省祗候郎仍为永制
  三年遣谕诸王府傅尉曰朕分命诸王出镇盖欲政事之暇有以自适耳然虑其举措或违于理所以分置傅尉使劝道弥缝不入于过失若公馀游宴不至过度亦复何害今闻尔等用意太过凡王门细碎之事无妨公道者一一干与赞助之道岂当如是宜各思职分事举其中无失礼体仍就谕诸王使知朕意
  四年诸王府增置司马一人
  时以郑王永蹈谋叛故也
  承安五年三月大睦亲府进重修玉牒九月修玉牒成等谨按本纪修玉牒乃一年内之事云王圻续通考云五年五年上脱承安年号九月修玉牒成太和六年三月进重修玉牒与本纪异
  是年又定王族收养异姓男为子者徒三年姓同者减二等立嫡违法徒一年互见刑考
  哀宗天兴元年四月释镐厉王卫绍王二族禁锢听自便
  等谨按百官志中有卫绍王家属镐厉王家属提举同提举各一人盖专为禁锢二族而设金史宗室表曰金人初起完颜十二部其后皆以部为氏史臣记录有称宗室者有称完颜者完颜亦有二有同姓完颜盖疏族若实图美都古噜讷是也有异姓完颜盖部人若罕都是也大定以前称宗室明昌以后避睿宗讳称内族其实一而已宣宗诏宗室皆称完颜不复识别焉大定㤗和之间袒免以上亲皆有属籍以叙授官大功以上薨卒辍朝亲亲之道行焉贞祐以后谱牒散失矣
  始祖系
  徳祖外馀一人一世斡鲁 八世孙赛音匡之兄表缺从匡传増申王完颜匡本名苏色 又不知世次完颜经实哀宗时奉御表缺从忠义传増
  始祖兄弟系
  始祖讳函普从高丽偕其弟博和哩来其兄阿库纳独留高丽太祖时呼实默以哈斯罕来归自谓阿库纳之后呼实默父曰托卜嘉子曰果实又有和卓亦阿库纳苖裔和卓子曰布呼富色克额哩页额哩页与呼实默同时归朝博和哩四世孙济噜海济噜噶子实图美阿索美都古噜讷即完颜忠实图美子察逊表缺从传増实实思敬思敬本名萨哈思敬孙乌呼肯札塔表缺从传改又有完颜萨布亦博和哩之后萨布子安春侄鄂伦表皆缺从萨布庆善努传増
  等谨按思敬传曰思敬为实图美之子希卜苏之弟今考金元人重名者极多实图美希卜苏皆别有一人希卜苏与思敬支派不合思敬传当作实图美子实实之弟或刊刻偶误耳
  徳宗系
  安帝外馀一人一世为博啰 三世和硕 四世和卓
  安帝系
  献祖外馀四人一世信徳锡赫特锡里布锡里库二世锡哩库子博诺 三世锡赫特孙巴达 又博勒和安帝五世孙其后博硕 威泰 博索 乌哲库 又有杲本名萨里罕 安帝六代孙其父和勒博⿰纟散其子宗安表缺从传増
  等谨按博勒和传曰子博硕袭明安天眷二年为㤗州副都统子威泰广威将军博索官特进子乌哲库又言博勒和与子博索俱为穆昆又言太宗赐博勒和衣一袭并赐其子博硕博硕博索既为其子馀二人当亦皆其子也表以博索一人为其子乌哲库一人为其孙而缺博硕威泰
  献帝系
  昭祖外馀六人一世巴图阿布哈图库次都古噜讷 萨里罕萨克苏其后无考
  昭祖系
  景祖外馀五人一世乌肯彻伯赫伯勒赫斡里延和硕台 二世乌肯彻之子希卜苏伯赫子咱斡表缺从传増 三世希卜苏子呼沙呼表缺从传増 咱斡子汉国公昂本名瑸都 四世希卜苏孙宗亨本名托卜嘉宗贤本名色哩其父无考疑即呼沙呼子而传无明文故缺之 昂子宗浩
  等谨按希卜苏传尾云子呼沙呼天会中为真定留守子托卜嘉即宗亨也金史一人数子者往往皆称子某子某似托卜嘉亦为希卜苏子矣今以宗亨宗贤其命名之軰行相同表皆作希卜苏之孙自当不误
  又有实古纳昭祖曾孙也实古纳子阿噜岱阿噜岱子襄本名安襄子思烈思烈表缺从传増 又有崇成为昭祖元孙
  景祖系
  世祖肃宗穆宗外馀六人一世韩国公和卓沂国公噶顺代国公赫色本虞国公满丕隋国公鄂兰哈玛尔郑国公满都布 二世和卓子金源郡王萨哈斡鲁噶顺子豫国公昱本名富察努 满丕子满都布们都鄂兰哈玛尔子晏本名鄂伦赛音赛音表讹作满丕子今从传改正 满都布子穆里延 三世萨哈子晋王宗翰本名尼玛哈扎巴台宗宪本名阿兰 斡鲁子萨巴 赛音子宗尹本名阿里罕鄂兰哈玛尔孙宗宁本名阿多古其父未详 晏子伊埒讷
  宗道本名巴克实 们都子素赫表缺从们都传増 四世宗宁子㐭 宗尹子尼楚赫表缺从传増 素赫子萨哈连表缺从𫝊増 五世萨哈曾孙佛们表缺从逆𦣞传増 宗翰孙秉徳色克图哩嘉哩图哩嘉哩表缺从逆臣𫝊増 萨哈连子惟镕表缺从𫝊増 昱曾孙阿噜 六世惟镕子从杰表缺从𫝊増又有伊克系出景祖不知世次伊克子阿里布固纳额尔古讷 萨塔 约罕约罕阿里布兄也表缺从阿里布𫝊増 固纳子喜格 萨塔子芬彻 又有阿里布亦系出景祖不知世次其子言方言即逆臣乌达乌达子乌达布表无从𫝊増乌达布子塘本名乌雅鄂博表无从𫝊増
  等谨按阿里布子方𫝊曰初阿噜当授穆昆未封而薨乌达受之乌达死乌达布袭之又考乌雅鄂博𫝊其父为乌达布祖为乌达曾祖为阿里布则方传所云当授穆昆之阿噜即是阿里布非别有一人也
  世祖系
  康宗太祖太宗外馀八人一世魏王威泰辽王杲本名舎音卫王乌色鲁王乌哲汉王阿库纳鲁王楝摩沂王扎拉郓王昻本名乌达布 二世杲子宗义本名博济 佛门博勒库 阿噜 威赫 阿古尔 乌色子宗永 乌哲子实图美 楝摩子宗叙本名徳夀 昻子郑嘉鹤夀本名沃哩布 三世实图美子璋本名呼密 郑嘉子承晖本名福兴 威泰孙呼尔察表缺从宗义传増父未详 四世承晖从兄子永怀以下表皆缺从承晖传増 五世永怀子苏色
  宗义与杲传曰海陵已杀太宗子孙尤忌舎音诸子盛强时左副元帅杲本名萨里罕在汴京都元帅府令史约索迎合海陵意诈为萨里罕与其子宗安家书谋反并及平章宗义尚书穆里延于是遣人杀萨里罕于汴萨里罕亲属坐是死者二十馀人潞王乌哲孙页噜候萨里罕于汴亦被杀潞王乌哲疑即鲁王乌哲无可详考故页噜亦不采入又杀宗义穆里延宗安及魏王威泰孙呼尔察杀舎音子孙百馀人穆里延子孙二十馀人舎音㓜子阿古尔得赦不死时天徳二年事也
  又有承𥙿本名博索系出世祖诸孙末帝承麟之兄也承麟子格尔表缺从博索传増又有世祖之孙衷本名绰哈其祖为巴噶布琳其父乌里表缺从衷𫝊増
  等谨按𮕵传为世祖曾孙其祖巴噶布琳封郓王是当为世祖子也世祖子封郓王者名昻其本名亦与巴噶布琳异岂别是一人而表与传俱失载抑岂即昻而本名又互异与是不可解
  肃祖系
  一世讷古库富勒呼其后无考
  穆宗系
  一世朂本名乌页本名达兰芬彻富尔丹算卓 二世朂子宗秀本名锡里库 昌子威泰乌达布表缺从昌𫝊増 又穆宗孙哈布尔其父未详 三世哈布尔子齐本名素赫
  康宗系
  一世宗雄本名摩啰欢腾格彻威赫 二世宗雄子额哩页富勒呼安塔哈又名鄂勒欢雅尔坚 阿林 三世富勒呼子和勒端 宗雄孙富徳表作额哩页孙今据宗雄富徳𫝊改正其父未详 四世和勒端子云辟 又有常春呼喇勒呼喇呼噜彻珍帕克巴 恩楚皆摩啰欢孙其父无考等谨按威赫传内有兄摩啰欢子和勒端之名似和勒端为宗雄子也又安塔哈传曰初袭父明安后以明安让兄子和勒端是和勒端为宗杰弟也宗雄传曰富勒呼袭明安卒其子和勒端袭是和勒端之袭受之于父非安塔哈所让诸传相参往往不尽符合
  太祖系
  一世景宣皇帝睿宗皇帝辽王宗斡宋王宗望梁王宗弼丰王乌里赵王宗杰陈王宗隽沈王额鲁豳王鄂尔多卫王宗强曹王宗敏纪王实讷埒息王宁嘉莒王燕孙邺王斡珲 二世景宣子胙王元本名常胜扎拉 睿宗子沃哩布 宗斡子代王了本名实图美本名梧桐本名承庆本名富勒坚 宗望子齐本名舒苏本名呼噜荆王文本名呼喇 宗弼子韩王亨本名伯特 宗杰子邓王奭宗强子荣王爽本名阿林克实阿苏 宗敏子舒国公褒本名萨哈连密国公阿里罕 三世邓王奭子阿兰达兰充子塔纳永元本名元努额布勒阿里布 兖子阿哈襄子应国公乐善本名和尚 齐子耀珠 胙王元子
  本名和卓表无从胙王传増 亨子扬徳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徳表作宗弼子今按宗弼传止曰子伯特亨传曰正隆六年杀亨妃图克坦氏次妃大氏及子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徳第三人则是亨子也
  世宗纪及宗望子京传曰大定五年夀王京谋反狱成世宗特免其死除名安置岚州楼烦后帝谓太子及赵王曰京尝谋逆不除恐为后患天下大器归于有徳海陵失道我乃得之但务修徳馀何足虑大定十二年文又谋反事觉亡命被获伏诛
  太宗系
  太宗子十四人惟宗本有子曰阿里库又有北京留守卞平阳尹禀皆太宗孙不称谁子当海陵剪除之后嗣续皆绝
  熙宗海陵系
  皆止一世已详皇子门
  世宗系
  卫绍王外馀九人一世显宗皇帝镐王永中赵王苏尼越王萨鲁越王永功豫王永成䕫王永升郑王永蹈潞王永徳 二世显宗子郓王琮本名承庆瀛王瓌本名罕都霍王瓒一名从彛本名阿林嬴王琦一名从宪本名乌里温王玠本名摩啰欢 永中子瑜本名实古纳本名实图美本名阿索美本名鄂兰哈玛尔 永功子璐本名福孙本名夀孙本名尼玛哈 永成子玮本名仁夀本名仁安 永升子琎本名罕都 永蹈子安春爱绅 永徳子琰本名鄂伦
  章宗卫绍王系
  止一世已详皇子门
  宣宗系
  已附见皇子门
  等谨按以上诸宗室凡其系出某帝有可征者皆本列传増入以补史表之缺略外此有传中仅言是宗室子而世系无考者表中仅载宗贤与尼楚赫一支馀皆不载今亦皆据各传类列其名于左
  宗贤本名阿噜太祖从侄表有 果布昭祖族人据本传 珠噜据本传实古纳呼实哈据呼实哈传实古纳为呼实哈之兄附见呼实哈传 特进达兰特进官名据本传 阿噜据本传 乌楞古亦作乌楞古贝勒据本传阇格附见乌楞古传以上表皆无 尼楚赫其子古云本名达兰 尼楚赫弟玛竒玛竒子乌色又巴尔斯亦尼楚赫弟表列巴尔斯于尼楚赫上一世误今据本传改正 以上表皆有 托克索据本传 伊喇道本名安据本传 乌苏埒克其子实图美据实图美传 承𥙿本名华沙布据本传 完颜额尔克同名者二人一曰草火额尔克一曰板子额尔克据本传 传曰时有两额尔克皆内族一每得贼好以草火燎之一尝误以官中牙牌为板子故各以是目之 阿噜岱附见额尔克传 萨哈连据本传 完颜罗索同名者三人以长㓜别之号大罗索中罗索小罗索据本传 布古徳据忠义本传 绰哈附见布古徳传 珊延据忠义本传 玖珠据忠义本传 从坦据忠义本传 诚绰木列女阿尔古传以上表皆无
  元始祖系
  始祖为勃端察尔其子孙一世巴噶哩台哈必齐二世玛哈多丹 三世济农达尔罕纳沁济农达尔罕兄弟七人惟纳沁之名可举馀俱阙 四世济农达尔罕子海都 五世拜星呼尔 柴布尔罕努尔 尼古察乌尔图徳格六世拜星呼尔子敦巴该 柴布尔罕努尔子昭
  纳苏昭纳苏辍耕录亦作拜星呼尔子今从表 七世敦巴该子噶济古海古勒齐哩克坦 浩沁 哈喇勒岱 格实衮噶布勒汗共兄弟六人 八世噶布勒汗辍耕录作噶布勒
  科尔戬巴勒喀巴尔丹 呼图克喇嘛鼐尔 和尔拉尔干 哈坦巴图鲁 多托额彻济 呼兰巴图鲁 九世巴尔丹四子其一为烈祖神元皇帝馀为蒙库图呼雅克 聂尔科达实 达尔扎自始祖子至此已九世其后系出某某而世次莫考者则有乌察乌尔图为纳沁之后弘简录纳沁子孙后为乌察乌尔图部馀如锡济尔敖拉以下亦皆添部字则是其子孙为某部耳非即人名也今从表与辍耕录书之故无部字 锡济尔敖拉为尼古察乌尔图徳格之后 岱尔超图为昭纳苏之后 纳克和尔为噶济古之后 大巴勒喇实为海古勒齐哩克坦之后 小巴勒喇实为浩沁之后 博廸额特为哈喇勒岱之后 阿达里坚为格实衮之后 伊勒锦为科尔戬巴勒喀之后烈祖弟达尔扎后一世为塔纳雅雅 二世为霄格大王宁王库库楚 三世宁王库库楚子伊尔根大王 四世哈勒珲王宁海王伊苏玛勒宁海王巴图尔宁海王阿哈 五世哈勒珲子宣靖王迈努阿噜大王
  等谨按泰定纪元年三月㤗宁王迈努卒以其子额琳沁多尔济嗣是又一世也考迈努初封泰宁王泰定二年由泰宁徙封宣靖后进益王毛贵䧟益都王遁诸王表中不载有子嗣位宗室世系表亦不载迈努子为谁故弘简录断以为纪文误也今从之亦不载
  弘简录曰按太祖本纪自云我兄色辰伯竒弟岱酬实我伯祖巴勒噶特之裔呼济尔实我伯父讷衮之子阿勒坦实我祖呼都拉之子众皆欲立之伊等固辞始推我为主其所自皆未详
  烈祖系
  太祖外馀四人一世楚齐格尔王哈准大王特默格鄂齐锦国王所谓皇太弟国王鄂齐尔诺延者也伯勒格台大王 二世楚齐格尔王子淄川王伊克伊逊克大王托欢大王 哈准大王子济南王昻吉济达 特默格鄂齐锦国王子鄂端大王济伯格大王 萨塔济大王哈斯岱大王察察哩大王夀王托里珠鄂啰台大王白虎大王辍耕录无萨塔济王至白虎大王六人其子孙皆无今从表列之 伯勒格台王子伊苏布哈大王昆布哈大王罕都呼大王三世淄川王伊克子阿尔噶额布根王 伊逊克大王子苏都尔王 济南王昻吉济达子哈坦大王齐呼勒大王呼鲁古尔王吴王图烈纳 鄂端大王子额苏伦大王阿雅噶齐王 济伯格大王子塔齐尔国王特们徳尔王辍耕录无特们徳尔王其子孙皆无今从表列之 夀王托里珠子阿雅噶齐大王 鄂啰台大王子哈巴尔图大王特克实大王竒都噶大王 伊苏布哈大王子广宁王卓多 昆布哈大王子穆尔济达大王昻吉尔岱王伯勒格台传岱字皆作台 罕都呼大王子呼喇济大王 四世苏都尔王子齐王班布尔实必埒古大王鸿和尔王 哈坦大王子陇王呼喇珠 齐呼勒大王子济南王伊埒济 呼喇珠王子吴王玛纳济吴王图烈纳子济阳王普尔普 塔齐尔国王子夀王奈满台额布根大王鄂兰济勒岱大王鄂斯欢大王察拉该大王博啰岱大王 特们徳尔王子博克绰大王锡哩玛勒大王伯勒齐大王 阿雅噶齐大王子必里克图特穆尔王 哈巴尔图大王子某大王逸其名 特克实大王子托迪大王 竒都噶大王子图卜特穆尔大王 广宁王卓多子特穆尔大王纳颜大王 穆尔济达大王子呼尔察大王茂哲尔王色埒默王库库楚大王 昻吉尔岱王子广宁王彻尔特穆尔 呼喇济大王子达春大王 五世鸿和尔王子拜穆尔王齐王伊噜音特穆尔巴尔特穆尔王 陇王呼喇珠子济南王实纳噶以下辍耕录皆多不载盖其成书在至正初固未及全备也 吴王玛纳济子西宁王阿勒达尔默色 夀王奈满台子博啰大王 博罗岱大王子西宁王珠勒玛 伯勒齐大王子巴哩雅大王三宝大王 必里克图特穆尔王子嚢嘉特大王乌噜斯哈勒王 某大王子实喇岱大王 图卜特穆尔大王子燕锡大王伊济鸿和尔王 纳颜大王子图卜特穆尔大王 库库楚大王子定王色彻肯 广宁王彻尔特穆尔子广宁王裕勒阿楚 六世齐王伊噜音特穆尔子齐王伊噜特穆尔 博啰大王子辽王托克托 西宁王珠勒玛子茂海大王本布大王伊济大王布扎尔大王 伊济鸿和尔王子实都大王 定王色彻肯子定王彻尔台
  太祖系
  一世卓沁太子察罕台太子睿宗皇帝乌拉齐科尔戬太子 二世卓沁太子子巴图大王萨喇达大王孟克特穆尔王托克托孟克王托克托宁肃王布呼大王伊济贝大王 察罕台太子子伊苏孟克王哈喇实喇大王 科尔戬太子子河间王呼察辍耕录于乌拉齐科尔戬下皆无世系呼察与默格苏都勒格苏布特同列似非科尔戬子今从表与弘简录载之睿宗皇帝子胡土克图胡土克图次居二其次三及次五者皆失其名
  里库大王额哷布格大王博绰大默格大王苏都勒格大王苏布特大王 三世宁肃王托克托子肃王库色 伊济贝大王子嘉鼐巴大王 哈喇实喇大王子阿勒呼木大王巴拉大王威远王阿济格特穆尔布哈王 河间王呼察子呼噜岱大王 锡里库大王子阿布哈王额琳沁多尔济王 额哷布格大王子威定王约木和尔鼐喇呼布哈大王拉尔干锡格大王 博绰大王子实喇卜嘉勒大王 默格大王子昌通大王 苏都勒格大王子苏克岱大王苏布特大王子某逸其名 四世巴拉大王子兖王
  满济勒噶 威远王阿济格子威远王呼图克特穆尔齐勒特穆尔 特穆尔布哈王子阿南达实哩王呼噜岱大王子额布根大王帕克巴拉大王额
  默根大王辍耕录无额默根王而以巴尔达噶王亦为呼噜岱王子今从表 阿布哈王子阿噜大王 额琳沁多尔济王子托克托穆尔王 鼐喇呼布哈大王子魏王巴延特穆尔鄂勒哲特穆尔王冀王博啰定王永和尔 拉尔干锡格大王子镇宁王诺海 实喇卜嘉勒儿大王子楚王伊克图 昌通大王子拜特穆尔大王 苏布特大王子荆王托克托穆尔海拉苏大王 苏布特孙伊噜特穆尔玛勒额森以其父失名故称其祖 五世齐勤特穆尔子越王图喇表中以威远王呼图克特穆尔齐勤特穆尔二人并作一格而下格则列越王图喇不辨为何人子矣今从辍耕录 额布根大王子巴拜大王 帕克巴拉大王子安定王托欢 额默根大王子巴尔达噶王 阿噜大王子靖远王格藏广平王哈喇班第 托克托穆尔王子某失名 冀王博啰子特穆尔图 定王永和尔子某失名 楚王伊克图子楚王托里特穆尔 拜特穆尔大王子永宁王布延穆尔荆王托克托穆尔子荆王伊苏伯竒 六世越王图喇子豫王喇特纳实哩安西王达尔玛按明监本图喇下无子字殿本则有之考图喇传与弘简录二人皆其子也 巴拜大王子乌塔苏特
  穆尔王哈布尔特穆尔王辍耕录巴拜王下无系以乌塔苏特穆尔王哈布尔特穆尔王为安定王托欢子今从表 安定王托欢子安定王多尔济巴勒辍耕录以多尔济巴勒为巴尔达噶王子今从表 广平王哈喇班第子豳王彻伯尔 托克托穆尔王孙额琳沁班第王定王永和尔孙燕大王 楚王托里特穆尔子楚
  王巴图鲁 七世豳王彻伯尔子豳王纳古尔 楚王巴图鲁子雅克特穆尔王苏克特穆尔王多罗布哈王
  太宗系
  一世库腾太子库楚太子哈喇彻尔王哈斯大王哈坦大王默哷大王 二世库腾太子子穆尔济达王孟格图大王哲伯特穆尔王特伯林大王竒尔娄大王 库楚太子子实勒们大宗当抚之宫中称太孙定宗崩后皇后乌拉海额实氏所抱之听政者也 哈喇彻尔王子托克托大王 哈斯大王子海都大王 哈坦大王子多尔济王额布根大王伊徳尔大王约苏图大王和尼大王 默哷大王子托和大王 三世穆尔济达王子伊苏布哈大王 孟格图大王子额琳沁大王 竒尔娄大王子汾阳王拜特穆尔 实勒们子博啰齐大王 托克托大王子伊伯格济 锡喇卜多尔济 海都大王子汝宁王彻伯尔 多尔济王子锡锡大王 额布根大王子陇王呼鲁苏 和尼大王子耀珠大王诺海大王 托和大王子温都尔大王 四世汾阳王拜特穆尔子荆王伊苏额布根 博啰齐太子靖远王哈达襄宁王鄂尔和 汝宁王彻伯尔子汝宁王鄂勒哲特穆尔 锡锡大王子桑节巴勒大王 温都尔大王子阿雅噶齐大王阳翟王图们 五世靖远王哈达子㐮宁王伊苏布尔罕 汝宁王鄂勒哲特穆尔子汝宁王呼喇台 阿雅噶齐大王子阳翟王太平 阳翟王图们子阳翟王库春 六世阳翟王库春子阳翟王特穆尔齐
  定宗系
  一世呼察大王诺果太子和和大王 二世呼察大王子雅尔嘉勒灿王鄂勒哲额布根王 和和大王子南平王图噜
  宪宗系
  一世巴尔图大王乌苏岱大王玉隆哈实大王河平王锡里济瑸都 二世玉隆哈实大王子色埒默王卫王鄂勒哲 河平王锡里济子乌鲁斯布哈王并王鸿和特穆尔 三世卫王鄂勒哲子郯王齐齐克图 并王鸿和特穆尔子嘉王和尔和 达实伊徳实王彻尔特穆尔王彻尔特穆尔王辍耕录无明北监本作鄂勒哲特穆尔王今从今殿本
  世祖系
  一世多尔济王裕宗皇帝裕宗子成宗外显宗顺宗皆附见皇子门安西王莾噶拉北安王诺木罕云南王和克齐阿雅噶齐大王西平王鄂啰齐宁王库库楚镇南王托欢和塔拉特穆尔王 二世安西王莾噶拉子安西王阿南达阿勒坦布哈 云南王和克齐子营王额森特穆尔 阿雅噶齐大王子额默根大王巴延特穆尔王西平王鄂啰齐子镇西武靖王特穆尔布哈辍耕录作
  额森特穆尔布哈西平王巴特玛徳沁 宁王库库楚子宁王色彻图宁王阿都齐辍耕录缺 镇南王托欢子镇南王娄章图卜布哈宣让王特穆尔布哈威顺王库春布哈文济王曼济宣徳王布达实哩按表以镇南王图卜布哈威顺平王库春布哈宣让王特穆尔布哈三人皆列之为娄章之子托欢之孙辍耕录则皆以为托欢之子而缺镇南王娄章今考库春布哈𫝊系托欢之子又特穆尔布哈传曰世祖第九子托欢封镇南王托欢薨子娄章袭娄章薨弟图卜布哈袭图卜布哈薨子博啰布哈㓜特穆尔布哈乃嗣为王特穆尔布哈托欢第四子也至天历二年博啰布哈已长特穆尔布哈请以其位还之乃改封宣让王则表之误列明矣和塔拉特穆尔子阿巴额布根王 三世安西王
  阿南达子伊噜特穆尔王 额默根大王子谔特古布哈王 镇西武靖王特穆尔布哈子云南王娄达罕武靖王绰斯巴勒 西平王巴特玛达沁子恭格巴勒大王 图卜布哈子博啰布哈表作四世误 库春布哈子拜特穆尔塔斯特穆尔报恩努节岱努佛嘉努义王和尚表皆缺从库春布哈传増 阿巴额布根王子巴拉多尔济王 显宗子梁王松山湘宁王徳勒格尔布哈 顺宗子魏王 四世云南王娄达实子豫王喇特纳实哩按太祖系中越王图喇子喇特纳实哩由安西王封䂊王今此䂊王喇特纳实哩其封爵既同名亦同恐有重列之误无可细考 武靖王绰斯巴勒子䇿巴大王伊尔哲伯大王娄逹罕绰斯巴勒子表中合作一格今从辍耕录晰之梁王松山子梁王旺沁辍耕录中缺松山一支之系 湘宁王
  德勒格尔布哈子湘宁王巴拉实哩 魏王子图卜布哈大王曼济大王西靖王阿噜魏王博啰特穆尔唐古特王达尔玛实哩王博啰大王
  等谨按成宗武宗以后皆止一世已载皇子门矣顺帝孙密迪哩巴拉先窜沙漠后为明将李文忠所获太祖封崇礼侯后仍听其北还当洪武时又获元代子孙恵王巴图布哈储王巴延布哈宗王子蛮王拜特穆尔又李文忠杀宗王托克托实哩此皆不知是何系属矣
  又按元史世祖本纪中统元年载赐亲王银与文绮金素绵绢诸物其数极厚自是岁以为常此即所谓岁赐也宗室世系表中未有不称王者则其时之加恩皇族固已优渥所以各帝本纪止书各人封拜分地䇿遣诛斥及殁后恤典诸政而凡如他代定宗室制度之事槩不多见弘简录系属门及王圻续通考皆无所纂述盖其事迹甚少无从采辑耳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五
  帝系考
  皇族
  明太祖洪武九年定诸王岁供之数
  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纻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绵二千两盐二千引茶一千斤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靖江王岁支米二万石钞一万贯馀比亲王减半马匹草料月支二十匹亲王子男未受封者岁支纻丝纱罗绢冬夏布帛同公主未封例女未封者半之男已封郡王者岁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疋纻丝五十疋罗二十五疋绢及冬夏布各一百疋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匹草料月支十匹女已受封及嫁者岁支米一千四百石钞一千四百贯亲王世子岁赐同郡王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比始封郡王减半郡王女为县主已嫁者岁米五百石钞五百贯后至二十二年以物力不给更为裁定自初封十王之外未有沾被者
  等谨按会典载宗藩支拨之数亲王定米一万石郡王定米二千石镇国将军定米一千石辅国将军定米八百石奉国将军定米六百石镇国中尉定米四百石辅国中尉定米三百石奉国中尉定米二百石公主及驸马二千石郡主及仪賔八百石县主及仪賔六百石郡君及仪賔四百石县君及仪賔三百石乡君及仪賔二百石皇太子次嫡子并庶子既封郡王之后必俟出阁毎岁拨赐与亲王已封郡王者同女俟及嫁毎岁拨赐与亲王女已嫁者同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者其岁赐比初封郡王减半支给此当即二十二年之定制也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互见职官考宗人府掌皇九族之属籍书宗室子女嫡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室陈请为闻于上达材能录罪过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二十二年改为宗人府并以亲王领之其后以勲戚大臣摄府事不摄官而所领尽移之礼部互见职官考
  成祖永乐二十二年九月时仁宗已即位増诸王岁禄
  史料后集曰亲王岁禄万石考宣徳元年周王岁禄加至二万石以太宗母弟也汉赵二王又各加至三万石以太宗亲子也若代王六千石唐王五千石韩王三千石伊王辽王二千石岷王一千五百石肃王一千石则以边饷之不继或多赐庄田草场以益之非有隆杀也
  孝宗弘治三年闰九月禁宗室奏请田土及受人投献世宗嘉靖三年定宗室毋得以媵子为嫡之例
  时东瓯王健楸无子上书言宗室所以蕃衍由诈以媵子为嫡縻费县官今臣无嫡请以所受府第屯厂尽归鲁府待给亲封省民财万一乞著为例报可其后又定宗藩条例亲王无后以兄弟及兄弟之子嗣不得以旁继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颁宗藩条例
  时宗室蕃衍岁禄不继礼部尚书李春芳考故事为书上之诸吉凶大礼及岁时给赐皆严为之制史料前集曰嘉靖九年礼部覆丰林王疏议处宗室事帝自为书赐诸王欲将帝之皇子皆封郡王亲王次子皆封镇国将军以张璁言宜量减禄而不降封乃止至是礼部议上宗藩条例于是秦晋周楚蜀赵庆襄淮德崇岁禄万石辞一千石鲁益衡岁禄万石辞二千石崇王万三百石与唐王六千五百石俱辞五百石而郡王以下至中尉皆有所减削矣二崇字当有一误无可考正
  等谨按周王楚王传载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润言天下财赋供京师采四百万石而各藩禄岁至八百五十三万石山西河南存留米二百三十六万三千石而宗室禄米五百四万石即无灾伤蠲免岁输亦不足供禄米之半年复一年将何以支事下诸王议明年周王睦楧条上七议请立宗学以崇德教设科选以励人材严保勘以杜冒滥革冗职以除素餐戒奔竞以息贪饕制拜埽以广孝思立忧制以省禄费诏下廷臣参酌之其后诸藩遂稍稍陈说利弊尚书李春芳集而上焉至四十三年楚王显槐复上书条藩政请设宗学择立宗正宗表督课亲郡王以下子弟十岁入学月饩米一石三载督学使者考绩陟其中程式者全录之五试不中课则黜之给以本禄三之二其庶人暨妻女月饩六石庶女勿加恩于是始颁宗藩条例多采睦楧显槐二王议云
  神宗万历七年更定亲王承袭之例
  亲王之子例封郡王若以支属嗣者自后长子袭封亲王外馀子仍照原封世次授以本等爵级不得冒滥郡爵郡王无子兄弟及兄弟之子不得请袭违者为冒封
  万历十八年六月更定宗藩事例始听无爵者得自便万历三十三年十二月开宗室科举入仕例
  郑世子载堉于二十二年正月上疏请宗室皆得儒服就试无论中外职中式者视才品器使诏允行奉国中尉以下入试辅国中尉以上爵尊不得与其后礼臣李廷机言封爵科目原自两途彼既愿从科目入仕应照士子出身资格铨除何拘原爵亦从之惟不得除京朝官
  熹宗天启五年行宗室限禄法
  等谨按王圻续封建考载神宗时定宗室之制诸条今择其不専指封建而事关睦族者移录二条于左王圻曰万历十年定各王府玉牒毎年八月投礼部宗人府收贮或有嫡庶混淆名位舛错那移封期増减岁月者驳回重缮
  又曰万历十年定宗室之子年十岁以上俱入宗学于宗室中推举一人为宗正领其事年至十五乃请封给禄米三分之一仍留学五年验有进益方出学始给全禄
  熙祖系
  仁祖外馀一人一世寿春王  二世寿春王子霍邱王下蔡王安丰王蒙城王  三世霍邱王子宝应王安丰王子六安王来安王都梁王英山王
  等谨按下蔡𫎇城及宝应六安诸王先卒皆无后诸王列传中于熙仁二祖之系毎多书爵而不书名者
  仁祖系
  太祖外馀三人一世南昌王兴隆盱眙王临淮王二世兴隆子山阳王文正  盱眙王子昭信王  三世文正子靖江王守谦  四世守谦子赞仪  五世赞仪子佐敬佐敏  六世佐敬子相承  七世相承子规裕 八世规裕子约麒 九世约麒子经扶十世经扶子邦苧 十一世邦苧子任昌任晟 十二世任昌子履焘 任晟子履祜 十三世履祜子亨嘉
  太祖系
  等谨按太祖子孙皇子楠早薨潭王梓赵王杞湘王柏谷王橞安王楹郢王栋虽皆得封而先后国除无宗属可考馀二十三王子姓蕃衍各历世十馀分国或至数十不等若仍照辽金元皇族例检阅断难明晰谨遵明史诸王世表以太祖系总其纲复以某王宗属分其𣲖成祖以后诸王宗属仿此
  兴宗子五人建文帝外虞怀王雄英早薨吴王允熥衡王允熞徐王允□嗣皆无考
  秦国宗属
  一世太祖嫡二子樉 二世樉子尚炳尚烈尚煜尚烐尚灴尚炌 三世尚炳子志堩志均志𡐤志堢尚烈子志㙸 尚煜子志垌 尚烐子志𡒄 尚灴子志埴 四世志𡐤子公锡公铭公镗公鏳 志堢子公鋺 志㙸子公鉐 志垌子公炼 志埴子公铤 五世公锡子诚泳 公镗子诚泓诚浍 公鏳子诚洌 公鋺子诚灌 公鉐子诚澜 公链子诚潢诚渌诚漖 公铤子诚淋 公铭子诚润诚澯六世诚澯子秉欆 诚浍子秉檄 诚洌子秉榛诚灌子秉楀 秉榉诚澜之从侄 诚漖子秉栈 诚淋子秉𣗋 诚润子秉柎 秉桦辅国将军祖父未详 七世秉欆子惟焯 秉榉子惟熣 秉𣗋子惟燿惟燱 秉柎子惟𤒄 八世惟燿子怀墡 惟𤒄子怀埢 九世怀墡子敬镛 怀埢子敬镕 十世敬镛子谊况敬镕子谊澏谊漶谊㳨 十一世谊况子存桑
  谊漶子存枢
  等谨按诸王世表中止书亲王郡王之名诸王列传中凡镇国将军以下或以其有贤行或有事迹冝载者间为附录今参合表传凡有名可举者一一载入封爵传世之事当详封建考槩不赘叙其人名偶见于传而祖父莫考者则注明之后皆仿此
  晋国宗属
  一世太祖嫡三子㭎 二世㭎子济熺济熿济煜济炫济焕济烺济熇 三世济熺子美圭美垸美垙美埻美垣美塎美堣美堛 济炫子美埥 济涣子美壤 济烺子美坞 济熇子美坚 四世美圭子锺铉锺铎锺鏸锺𬭎 美垸子锺鐻 美垙子锺鍑美埻子锺鑅 美垣子锺铤 美塎子锺鏶 美堣子锺鋋 美堛子锺镂 美埥子锺镒 美壤子锺鈵 美坞子锺铗 五世锺铉子竒源竒渶竒溶竒瀴 锺鏸子竒淮 锺鐻子竒淐竒滽竒洢 锺鑅子竒溯 锺鏶子竒湒 锺鋋子竒渲 锺镂子竒沄 锺镒子竒浈竒添 锺鈵子竒㶏 锺铗子竒淯 六世竒源子表荣表槏表椈表柣表栺表檈竒渶子表榇 竒溶子表梈 竒瀴子表楗 竒淮子表坊 竒滽子表杋 竒洢子表□ 竒溯子表相 竒湒子表柃 竒渲子表漳 竒沄子表楠竒浈子表栎 竒㶏子表樔 竒淯子表□ 七世表荣子知烊 表槏子知㸅 表柣子知焝 表栺子知𭵶 表檈子知□ 表榇子知爀 表梈子知炬 表枋子知炯 表相子知燧 表柃子知炪表楠子知□ 表栎子知熑 表樔子知爧 表□子知燠 知□锺镒之曽孙祖父未详 八世知㸅子新㙉新墧新墧镇国将军 知焝子新□ 知爀子新䵺 知炬子新涂 知炯子新墤 知燧子新甄 知□子新睚知熑子新□ 知爧子新垄 知燠子新墥 新
  系未详 九世新墧子慎镜慎鋷 新□子慎□新䵺子慎铄 新涂子慎镔 新墤子慎键 新□子慎锺 新垄子慎鐅 新墥子慎镭 十世慎鋷子敏淳 慎□子敏没 慎铄子敏漽 慎镔子敏洟 慎键子敏淴 慎锺子敏𦰫 慎鐅子敏济慎镭子敏䨟 十一世敏淳子求桂 敏漽子求橘敏淴子求杚 敏𦰫子求棆
  等谨按史料载晋府庆成王生百子俱成长自封长子外馀九十九人并封镇国将军毎会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识王圻续通考封建考亦书之考史言济炫始封庆成王其曾孙竒浈袭爵生子七十人嘉靖初尚书王琼闻于朝史文当得其实较南史所载梁鄱阳王恢男女百人为更盛矣今传表中惟嗣爵之表𣡵一人可举其名耳
  周国宗属
  一世太祖嫡五子定王橚 二世橚子有炖有爝有㷲有烜有熺有□有煽有爌有炥有颎有煴有熼有炯有燆 三世有爝子子垕子埅子埘子塈子坛子堰子垗子墟子圪子埯子塼 有光子子场 有煽子子壆 有爌子子堠 有颎子子墌 有煴子子堼 有炯子子□ 有燆子子壉 四世子埅子同镳同䥽同□同铌同钧同鉣同鐪同锵 子场子同䥺 子壆子同鋞 子堠子同䥸 子墌子同𨱓子堼子同铬 子□子同□ 子壉子同□ 子埘子同□ 子塈子同鋖 子坛子同镳名复 子墟子同□ 子圪子同鍱 子塼子同衔 五世同镳子安㶇安涘安泛安㴦安漨安渳安㵩安㳚安潧安漕安潨安□安涠安潏安㵼安濯安□安泾安汾传称惠王同镳有子二十五人今可纪者十九人 同䥽子安涪 同□子安瀼同铌子安□ 同钧子安瀺 同鉣子安㶠 同
  鐪子安沈安□ 同锵子安渤 同䥺子安法 同鋞子安澓 同䥸子安泭 同𨱓子安洛 同铬子安湜 同□子安潼 同□子安浏 同𨱖子安淇同鋖子安沅 同镳子安㳋 同□子安潪 同
  鍱子安汥 同衔子安洔 安河镇国将军镇平王有爌诸孙其父未详 安𣵿与睦㮮同时人称睦㮮为大山安𣵿为小山其祖系未详睦㮮见六世 六世安㶇子睦㰂睦桎睦楮睦椔睦楧 安涘子睦榉安㴦子睦梿 安漨子睦杲 安㵩子睦梒 安
  㳚子睦柯 安漕子睦桍 安潨子睦椤 安□子睦楃 安涠子睦□ 安橘子睦桄 安㵼子睦柊安濯子睦桴 安□子睦杉 安泾子睦栮 安
  涪子睦栲 安瀼子睦□ 安□子睦杫 安瀺子睦檠 安㶠子睦台 安□子睦棱 安渤子睦樒安法子睦橪 安澓子睦槿 安洛子睦檗 安
  湜子睦訸 安潼子睦檝 安浏子睦桅 安淇子睦㰋 安沅子睦枸 安㳋子睦橘 安潪子睦棌安汥子睦楪 安洔子睦檚 安河子睦㮮 七
  世睦㰂子勤熄勤炫勤熂勤炬勤烶勤焕勤烒勤烷勤烼勤烶名复勤𤊹勤然勤焞 睦桎子勤燝 睦楮子勤熤 睦椔子勤□ 睦榉子勤□ 睦梿子勤爁 睦杲子勤炵 睦梒子勤爟 睦柯子勤㶼睦桍子勤□ 睦椤子勤□ 睦楃子勤熩 睦□子勤荣 睦桄子勤暖 睦柊子勤焭 睦桴子勤煋 睦杉子勤□ 睦栮子勤□ 睦栲子勤㷒睦□子勤謶 睦杫子勤灰 睦檠子勤緂 睦台子勤炈 睦棱子勤熛 睦橪子勤烛 睦槿子勤烝 睦檗子勤□ 睦訸子勤□ 睦檝子勤烰睦桅子勤燇 睦□子勤爚 睦枸子勤炡 睦橘子勤□ 睦棌子勤□ 睦楪子勤□ 勤熨镇国将军祖系未详 八世勤熄子朝堈朝埴朝堵 勤炫子朝壁勤熂子朝垣 勤炬子朝坮 勤烶子朝型 勤
  焕子朝□ 勤烒子朝埫 勤烼子朝埢 勤烶子朝堋 勤渤子朝堤 勤然子朝埭 勤焞子朝□勤燝子朝均 勤熤子朝坛 勤□子朝□ 勤
  □子朝墷 勤爁子朝墉 勤炵子朝陞 勤爟子朝□ 勤㶼子朝基 勤□子朝坰 勤荣子朝□勤暖子朝□ 勤焭子朝堡 勤□子朝□ 勤
  □子朝郢 勤㷒子朝□ 勤謶子朝瞌 勤灰子朝垬 勤緂子朝望 勤炈子朝□ 勤烛子朝堛勤烝子朝䜃 勤□子朝墦 勤烰子朝□ 勤
  燇子朝□ 勤爚子朝𫭢 勤炡子朝㙡 勤□子朝䞢 勤□子朝壑 勤熨子朝□ 九世朝堈子在铤在銮在𫟹在钰 朝埴子在焊 朝堵子在鍜朝壁子在铢 朝垣子在□ 朝坮子在钤 朝
  型子在□ 朝□子在钠 朝埫子在𬬩 朝埢子在鍲 朝堋子在𫓶 朝堤子在凿 朝埭子在唫朝均子在锭 朝□子在錝 朝墷子在□ 朝
  陞子在镇 朝基子在□ 朝□子在𨱆 朝锤子在錋 朝堡子在鍢 朝郢子在□ 朝□子在锽朝垬子在銕 朝□子在鐻 朝堛子在镗 朝
  墦子在鉃 朝□子在□ 朝𫭢子在□ 朝㙡子在□ 朝壑子在鏶 十世在铤子肃溱 在銮子肃㴵 在𫟹子肃渣 在钰子肃瀳肃湑 在焊子肃潵 在鍜子肃潩 在铢子肃沛 在□子肃溡在□子肃济 在鍲子肃濠 在𫓶子肃㶟 在
  锭子肃菬 在□子肃㵰 在鍢子肃众 在銕子肃决 在鉃子肃□ 在□子肃汭 十一世肃溱子恭枵恭榨恭檥 肃㴵子恭枥 肃潩子恭肃沛子恭朴 肃□子恭权 十二世恭子绍□楚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六子昭王桢 二世桢子孟烷孟熜孟炯孟焯孟炜孟爚孟炤孟爟孟炬 三世孟烷子季堄季埱季塛季堧 孟坰子季塾 孟焯子季㘧孟炜子季堞 孟爚子季垟 孟爟子季境 孟炬子季㙱 四世季塛子均𨱂均钸 季塾子均□季㘧子均铁 季堞子均镦 季垟子均鏼 季㙱子均鋷 五世均𨱂子荣㳦荣淋 均钸子荣淑均□子荣澹 均镦子荣𤄷 均鏼子荣□ 均鋷子荣漠 六世荣㳦子显榕显樟显槐 荣淑子显梡 荣澹子显梧 荣𤄷子显休 荣□子显楀荣漠子显桔 七世显榕子英燿英𤈷 显梡子英燧 显槐子英槱 显梧子英焌 显楀子英炊显桔子英熼 八世英𤈷子华奎华壁 英槱子华増 英焌子华□ 英炊子华埌 英熼子华塇华越祖系未详 九世华□子蕴钟 华埌子蕴铉 华塇子蕴铗 蕴鑨父未详 蕴𨱅祖系未详 十世蕴钟子盛□ 蕴铉子盛渶 十一世盛□子容析 盛渶子容枘
  楚王传曰隆庆五年恭王英𤈷薨子华奎㓜万历八年始嗣爵至三十一年楚宗人华趆等言华奎与弟宣化王华壁皆非恭王子华奎乃恭王妃兄王如言子华壁则王如綍家人王玉子也华趆妻即王如言女知之悉礼部侍郎郭正域请行勘大学士沈一贯右华奎委抚按讯皆言事无左验廷议令覆勘中旨以楚王袭封已久宜治华趆等诬妄东安王英燧武冈王华増江夏王华塇皆言伪迹昭著诸宗人赴都投揭奉旨切责罚禄削爵有差华赿降庶人锢鳯阳未几华奎输贿入都宗人遮夺之巡抚赵可怀属有司逋治宗人蕴𨱅等方恨治狱不平遂大哄殴可怀死巡按以楚叛告一贯拟发兵会剿命未下诸宗人悉就缚于是斩二人勒四人自尽锢高墙及禁闲宅者四十五人时三十三年四月也自是无敢言楚事者久之禁锢诸人以恩诏得释而华奎之真伪竟不白
  齐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七子榑 二世榑子贤爀三世无考 四世榑曾孙长鑋 承彩世系无考按传称万历中有承彩者博裔孙齐宗人多凶狡独承彩好学其世系无考且所定齐府二十字内并无承字岂降为庶人之后不敢以所定字命名欤鲁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十子荒王檀 二世檀子肇煇 三世肇煇子㤗堪㤗墱㤗塍㤗坾㤗𡒊㤗 四世㤗堪子阳铸 㤗墱子阳蓥 㤗塍子阳鎕 㤗坾子阳鐆 㤗𡒊子阳錧 㤗子阳镡阳镖 五世阳铸子当漎当沘当滋当涊当沄当渍当㳻当湄当沍当泘 阳蓥子当涵 阳鎕子当潩 阳鐆子当澻阳錧子当渿 阳镖子当滰 当𣸣辅国将军钜野王泰墱诸孙其父未详 六世当漎子健杙 当沘子健楸 当沄子健檙 当渍子健樀 当㳻子健杫 当湄子健栻当沍子健□ 当泘子健楖 当涵子健櫏 健
  奉国将军钜野王阳蓥诸孙其父未详 当潩子健档 当澻子健朴 当渿子健概 七世健杙子观𤊟 健檙子观□ 健樀子观炜 健杫子观燃 健栻子观煐健楖子观煃 健櫏子观𬊈 健档子观爁 健朴子观熑 健概子观燔 健根子观𬉼镇国中尉 观□八世观𤊟子頥坦頥𫭢 观□子頥□頥□ 观
  炜子頥堄 观燃子頥埔 观煐子頥封 观煃子頥挂 观爁子頥在 观熑子頥堀 观燔子頥□頥□钜野中尉 頥墉安坵将军祖父并未详 九世頥坦子寿
  𨰜寿鏳寿𬭎寿镛寿𨱅寿铖寿錥寿钜 頥𫭢子寿锳 頥堄子寿鍑 頥埔子寿钞 頥在子寿碒頥堀子寿鏛 頥□子寿镐 寿□系未详 十世寿镛子以𣲖以海 寿锳子以源 寿鍑子以渶 寿钞子以澍 寿鏛子以 寿镐子以泛 十一世以澍子弘福 以子弘槚寿鏛之孙
  蜀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十一子椿 二世椿子悦熑悦𤉎悦燿悦燇悦炘悦烯 三世悦熑子友堉友□友附 悦□子友垓友墦友城友𡎴友㙴友墂 悦燿子友堚悦烯子友埐 四世友垓子申鈘申凿申锯 友
  墦子申鉘 友□子申𫓯 友𡎴子申鏄 友㙴子申销 友墂子申镦 友堚子申煃 五世申凿子賔瀚 申锯子賔漤 申鉘子賔沚 申𫓯子賔灉申鏄子賔清 申销子賔沙 申镦子賔沾 申
  煃子賔泟 六世賔瀚子让栩 賔漤子让樨 賔沚子让枌 賔清子让机 賔沙子让柂 賔沾子让檥 賔泟子让核 七世让栩子承爚 让樨子承㷄 让枌子承㷫 让机子承㷒 让柂子承烱让檥子承□ 让核子承爝 八世承爚子宣圻
  宣址 承㷄子宣䴞 承㷫子宣堮 承㷒子宣堄承炯子宣□ 承□子宣𡋹 承爝子宣墡 九
  世宣圻子奉铨奉𬬩奉𬭼奉锵 宣址子奉𨱅 宣䴞子奉□ 宣堮子奉鋚 宣□子奉鋂奉□ 宣墡子奉鈗 十世奉铨子至㴻至深至渌 奉𬭼子至□ 奉𨱅子至㳋 奉彩子至湘 奉鋚子至沂奉鈗子至潓
  谷王传曰蜀王子崇宁王悦燇得罪逃谷王橞所橞因诡众往年我开金川门出建文君今在邸中我将为申大义蜀王闻之上变成祖召橞入朝橞至伏地请死废为庶人
  代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十三子桂 二世桂子逊煓逊□逊□逊煁逊燂逊烇逊炓逊焴逊熮 三世逊煓子仕壥仕坛 逊□子仕□ 逊□子仕堜 逊煁子仕堸逊燂子仕㙺仕坯 逊烇子仕□ 逊炓子仕□逊焴子仕㙩 逊熮子仕𡑞仕□ 四世仕壥子
  成炼成𬭸成鐭成镘成鉖成釨成鋈 仕坛子成锾仕□子成□ 仕堜子成鑘 仙堸子成鍪 仕
  坯子成鍨 仕□子成𨱁 仕□子成钴 仕㙩子成钯 仕𡑞子成 仕□子成□成𨱓 成𨱖其父未详 五世成錬子聪沬聪㳙聪注聪□ 成𬭸子聪潏 成鐭子聪溙 成镘子聪潪 成鉖子聪滴聪泠 成釨子聪滋 成□子聪㵟 成锾子聪浕成□子聪汉 成鑘子聪蒗 成鍪子聪㴻 成鍨子聪瀺聪泈 成𨱁子聪滆 成钴子聪𤅊 成钯子聪淑聪洌 成子聪羕 六世聪沬子俊杖俊樻 聪涓子俊楅 聪注子俊槿 聪□子俊椐聪溙子俊𬃊 聪潪子俊㰍 聪泠子俊椂 聪滋子俊梾 聪㵟子俊榬 聪汉子俊槻 聪蒗子俊梭 聪㴻子俊栅 聪瀺子俊渠 聪滆子俊格聪𤅊子俊相 聪洌子俊榭 聪羕子俊柏 俊傩俊榷俊□俊杓俊噤其系并未详 七世俊杖子充燿充爔充熤充□充□ 俊樻子充炨 俊楅子充熏俊槿子充煟 俊椐子充□ 俊栊子充烰 俊梾子充燤 俊榬子充□ 俊槻子充煡 俊梭子充□ 俊栅子充熙 俊渠子充煌 俊格子充熼俊榭子充□ 俊相子充灿 充灼奉国捋军充□襄垣中尉充焞系并未详 八世充燿子廷埼 充爔子廷堄 充熤子廷埣 充炨子廷堷 充熏子廷壖 充煟子廷埢 充烰子廷城 充燤子廷坑 充煡子廷埘充□子廷堛 充熙子廷埋 充熼子廷址 廷
  其父未详 九世廷埼子鼐铉鼐钧鼐钰 廷埣子鼐链 廷壖子鼐□ 廷城子鼐䤤 廷坑子鼐鋽廷埘子鼐鈖鼐□ 廷堛子鼐鑏 廷址子鼐镰十世鼐钧子鼎渭 鼐钰子鼎浼 鼐链子鼎澵鼐䤤子鼎□ 鼐□子鼎灀 十一世鼎渭子彛鼎浼子彛棙 鼎□子彛橝 十二世彛子传
  
  肃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十四子楧 二世楧子赡熖 三世赡熖子禄埤 四世禄埤子贡錝 五世贡錝子真淤真泓真瀞真洵真润真滰 六世真淤子弼桓弼桄弼枳弼栋弼柿 真泓子弼果 真瀞子弼干 真洵子弼楏 真润子弼槛 真滰子弼栋名复 七世弼桄子缙炯缙焮 弼枳子缙燧 弼栋子缙㨏弼柿子缙𤏳 弼果子缙勲 弼干子缙□ 弼楹子缙剡 弼栋子缙□ 八世缙炯子绅堵 缙燧子绅 缙㨏子绅増 缙𤏳子绅尧 缙勲子绅在 缙□子绅郮 缙剡子绅域 缙□子绅封九世绅尧子识𬭎 绅子识鉴
  等谨按殷士儋传载肃怀王绅堵薨无子其大母定王妃请以怀王从叔辅国将军缙𤏳嗣爵穆宗许之非世宗所定宗藩旧例也士儋请封为郡王诸宗率以此令从事不从
  辽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十五子植 二世植子贵烚贵□遵诸王传世表作□贵燮贵煊贵炖贵燯贵烆贵烰贵焻贵㷂贵㸎贵㸅贵熠贵燏贵燠贵煘贵𤋏 三世贵□子豪墭贵烚子豪㙷 贵烆子豪堙 贵烰子豪㙨 贵
  焻子豪壧 贵㷂子豪㙫 贵㸎子豪□ 贵㸅子豪坅 贵熠子豪壂 贵燏子豪塶 贵𪣻子豪□四世豪墭子恩□恩鉹恩钾 豪㙷子恩钠 豪
  堙子恩钶 豪㙨子恩铜 豪壧子恩鍖 豪㙫子恩𬭬 豪□子恩镏 豪坅子恩铣 豪□子恩钱豪塶子恩铈恩鈼 豪□子恩钜 恩鑡松滋王贵烆宗
  人祖父未详 五世恩□子宠涭宠𤃆遵诸王传世表作瀼 恩鉹子宠汕 恩钾子宠泑 恩钠子宠游 恩钶子宠洌 恩铜子宠淄 恩鍖子宠湳 恩𬭬子宠淹恩铣子宠滨 恩钱子宠润 恩鈼子宠涞 恩钜子宠㴻 六世宠涭子致格致椹 宠𤃆子致榞宠汕子致栟 宠游子致楹 宠洌子致槺 宠淄子致橏 宠湳子致梠 宠滨子致枨 宠润子致樨 宠涞子致枇 宠㴻子致□ 七世致格子宪㸅 致椹子宪爀 致榞子宪□ 致栟子宪□致楹子宪焕 致槺子宪□ 致橏子宪熽 致梠子宪烟 致□子宪□ 八世宪爀子术□遵诸王传世表作垌 宪□子术堣 宪□子术□ 宪焕子术雅宪□子术䞓 宪烟子术获 宪□子术□ 九世术䕶子俨釨
  庆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十六子㮵 二世㮵子秩煃秩焘秩荣秩炵秩炼秩炅 三世秩煃子䆳□䆳塀䆳㙉䆳㙂秩荣子䆳垿 秩炵子䆳墁 四世䆳塀子寘錖
  寘钏 䆳㙉子寘镧 䆳㙂子寘□ 䆳垿子寘䥵䆳墁子寘𫔍 五世寘錖子台浤台濠 寘镧子
  台泙 寘□子台瀚 寘䥵子台涍 六世台浤子鼒𬃊鼒枋鼒槚 台濠子鼒㭿 台泙子鼒□ 台瀚子鼒樲 台涍子鼒㮿 鼒材寘𫔍孙父未详 七世鼒枋子倪𤏳倪焯 鼒槚子倪煋 鼒㭿子倪□ 鼒□子倪□ 鼒樲子倪爃 鼒㮿子倪□ 八世倪𤏳子伸域伸塇 倪焯子伸堣 倪□子伸□ 倪□子伸䌍 九世伸域子帅锌帅钾 伸塇子帅鎽伸堣子帅锐 伸□子帅□ 伸䌍子帅锽 十
  世帅锌子倬㴶倬㳮倬□
  宁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十七子权 二世权子盘烒盘煇盘烑盘炷盘㷬按盘字前拟名内书作磐考春明梦馀录亦作磐今表中皆作盘拟误 三世盘烒子奠培奠𫮃奠垒奠堵奠壏 盘煇子奠𫭢盘烑子奠坫 四世奠培子觐钧觐锥觐錬 奠
  𫮃子觐鐊 奠垒子觐鑉 奠堵子觐镐 奠壏子觐鍒 奠坫子觐𨱔 五世觐钧子宸濠 觐錬子宸㴋 觐鐊子宸㵾宸渠 觐盖子宸湔 觐镐子宸浮宸潣宸浦宸𣶩宸浫 觐鍒子宸𬇞 觐𨱔子宸浍 六世宸㴋子拱榐 宸㵾子拱栟 宸渠子拱枘拱榣 宸湔子拱椤 宸潣子拱梃 宸浫子拱槩 宸𬇞子拱樻 宸浍子拱樤 拱樛祖父未详七世拱榐子多㸅 多煴多燩多□多𤏳多煃多炘皆拱枘之子侄无可分考 拱椤子多焿 拱槩子多□ 拱樻子多焜 拱樛子多煪 多煡父未详 多□辅国将军系未详 多煌奉国将军戈阳王奠壏五世孙祖父未详 多炡奉国将军系未详八世多㸅子谋垅 多焿子谋□ 多□子谋㙔镇国中尉 多炡子谋堚 谋㬜系未详 九世谋垅子统镮岷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十八子楩 二世楩子徽焲徽煣徽煝徽煠徽焟 三世徽煣子音埑音□ 徽煝子音垫四世音埑子膺鉟膺铺膺锟膺鉖膺铇膺录 音
  □子膺鉙 音垫子膺𬭼 五世膺鉟子彦汰遵诸王传世表作法彦泥彦激 膺铺子彦滵 膺鉖子彦□ 膺铇子彦濎 膺录子彦淍 膺鉙子彦滨 六世彦汰子誉荣誉桔誉梴誉榛誉□誉橲 彦激子誉㭎彦滵子誉楖 彦□子誉枚 彦淍子誉栾 彦
  滨子誉橎 七世誉荣子定燿定光定燑定□定㸁誉桔子定焌 誉梴子定□ 誉榛子定烰 誉
  㭎子定□ 誉楖子定烷 誉枚子定㷢 八世定燿子干跬干垣干坤 定光子干址 定□子干蛙定㸁子干肿 定焌子干𡍪 定□子干墡 定
  □子干台 定烷子干理 定㷢子干𥗬 九世干跬子企𨱅企□ 干址子企錊 干蛙子企□ 干𡍪子企鋀 干墡子企□ 干台子企𫷷 干理子企錭 干𥗬子企锳 十世企𨱅子禋洪 企□子禋泞 企鋀子禋潬 企□子禋□
  韩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二十子松 二世松子冲𤊨冲秋冲□冲㷒 三世冲𤊨子范圮范□范堮范墅范壑 冲秋子范址 冲□子范场 四世范□子徴钋徴鍉范堮子徴钜 范墅子徴𨱇 范址子徴钤徴鑖范场子徴铔 五世徴钋子偕㳘偕灊偕滦偕瀞徴钜子偕沺 徴𨱇子偕浢 徴钤子偕浰 徴
  铔子偕渳 偕泆系未详 六世偕𤅬子旭櫏旭□旭栓旭横旭㮖旭㮁 偕滦子旭樽 偕瀞子旭枞偕沺子旭栏 偕浢子旭□ 偕浰子旭橦 偕渳子旭椻 七世旭櫏子融燧融焌融烄融焞 旭栓子融焕 旭横子融焯 旭㮖子融燓 旭㮁子融㶷 旭樽子融烇 旭枞子融□ 旭栏子融烝旭□子融□ 旭橦子融焚 旭椻子融熨 八世融燧子谟㙉谟□谟塨谟垫谟墆 融焌子谟墷融烄子谟埦 融焞子谟㘰 融焕子谟垙 融焯子谟𡎴 融㶷子谟堂 融□子谟填 融烝子谟垣 融□子谟埫 融焚子谟墡 融熨子谟□九世谟㙉子朗锜 谟□子朗镕 谟塨子朗镠谟垫子朗鐱 谟墆子朗□ 谟墷子朗鋎 谟垸子朗鏛 谟㘰子朗□ 谟垙子朗䥖 谟堂子朗鏔 谟埴子朗□ 谟埫子朗鉽 谟墡子朗鐀谟□子朗鎏 十世朗锜子璟浤璟清璟□璟□璟洛璟溭璟□璟渭璟□ 朗镕子璟浫 朗□子璟淮 朗鋎子璟□ 朗□子璟□ 朗䥖子璟□朗□子璟□ 朗鐀子璟洗 十一世璟浤子逵杞璟□子逵植 璟浫子逵朴 十二世逵杞子亶
  
  史料曰成化中追降韩府汉阴王徴键为庶人王母平氏妃周氏及冒封郡王县主者皆赐死妃父周恂凌迟处死盖以王无子将死令宫人若有娠者以托韩王及诸王既薨妃父恂与王母及妃谋取其妻之女与他人男抱纳宫中既长请于朝受封帝恶其冒乱宗支故特以异法处之
  等谨按冒宗事韩王传不载表中略载之事关世系故采史料详载于此汉阴王之名表作徴鍉史料作徴键当从正史
  沈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二十一子模 二世模子佶焞佶煃佶煟佶燏佶焆佶煴佶㷆 三世佶焞子㓜㙾㓜㘧㓜墏㓜□㓜□㓜墧㓜塨 佶煃子㓜□ 佶煟子㓜□ 佶燏子㓜□ 信焆子㓜垬 佶煴子㓜塐佶㷆子㓜埼 四世㓜㙾子诠钲诠鉌诠鏋诠鎀诠铿诠鑨诠□ 㓜㘧子诠鏴 㓜墏子诠钺 㓜□子诠鋷 㓜墧子诠铍 㓜塨子诠𨰜 㓜□子诠□ 㓜垬子诠鋈 㓜塐子诠鐟 㓜埼子诠钟五世诠钲子勋□ 诠鉌子勋潪 诠鏋子勋渥诠鎀子勋泽 诠铿子勋淯 诠鑨子勋沄 诠鏴子勋瀳 诠钺子勋澄 诠鋷子勋漴 诠铍子勋澂 诠𨰜子勋浚 诠□子勋瀼 诠鋈子勋㳋诠鐟子勋瀶 诠钟子勋凑 勋涟辅国将军系未详六世勋□子允桤 勋潪子允栘允梃遵诸王传世表作榳勋渥子允櫆 勋泽子允柠 勋淯子允栿 勋沄子允櫏 勋瀳子允㭁 勋澄子允杞 勋漴子允柲 勋澂子允楀 勋浚子允橚 勋瀼子允杲勋㳋子允柯 勋瀶子允欀 勋凑子允杨 允杉允析系并未详 七世允栘子恬烄恬焯恬爖 允梃子恬燇 允櫆子恬燍 允柠子恬烟 允栿子恬□允櫏子恬䱏 允㭁子恬□ 允杞子恬煇 允柲子恬熙 允楀子恬熇 允橚子恬定定字不取火旁疑有悮允杲子恬燆 允柯子恬炠 允欀子恬烆 允
  杨子恬炜 恬烷镇国将军系未详 八世恬烄子珵尧珵坦珵㙨珵垲珵埏传称珵尧弟六人封郡王者二馀例不得封朝廷奨王恭皆封郡王而不与禄是珵尧兄弟皆当有封号矣今诸王世表仅列珵坦以下四人馀二人不可考 恬爖子珵垣 恬燇子珵□ 恬燍子珵壅 恬䱏子珵㭙 恬炗子珵□ 恬煇子珵地 恬熙子珵勲恬熇子珵鄄 恬定子珵封 恬燆子珵墉 恬炠子珵埍 恬烆子珵堦 恬炜子珵墀 珵圻系未详九世珵尧子效镛 珵坦子效鑍 珵□子效鋾珵埙子效锂 珵鄄子效钯 珵埍子效钛 珵
  堦子效鋞 珵墀子效鎍效□ 十世效锂子回灞唐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二十三子桱 二世桱子琼烃琼炟琼炜 三世琼坦子芝址芝垝芝坦芝垠芝𤬪 琼炜子芝城 四世芝址子弥鍗弥铲弥钳弥鈱弥銄芝垠子弥鋠 芝𤬪子弥锷 芝城子弥镐 五世弥钳子宇温 弥鈱子宇清 弥銄子宇漳 弥鋠子宇渊 弥锷子宇澄 弥镉子宇沪 六世宇温子宙栐 宇清子宙桃 宇漳子宙桐 宇渊子宙枝 宇澄子宙棨 宇沪子宙梳 七世宙栐子硕熿 宙桐子硕焕 宙枝子硕鳔 宙㭇子硕灿八世硕熿子器墭器塽器埏器埈器増器培器圻器䵺 硕灿子器坰器□ 九世器墭子聿键聿镆聿𨮁诸王传崇祯时聿键嗣封以勤王违制降庶人弟聿镆嗣而死又立聿𨮁为王袭封者共三人表中失载聿镆一人
  伊国宗属
  一世太祖庶二十五子㰘 二世㰘子颙炴 三世颙炴子勉堡勉坍 四世勉堡子𬤊钒𬤊鋢𬤊□𬤊钦 五世𬤊鋢子𬣙渊𬣙淳 𬤊□子𬣙注 𬤊钦子𬣙漈 六世𬣙淳子典楧典𬃊 𬣙注子典榕七世典楧子褒㸅 典𬃊子褒□ 典榕子褒熇八世褒□子珂佳 褒熇子珂墦 九世珂佳子采□ 珂墦子采鋂 十世采鋂子鳯□
  成祖系
  仁宗外高爔未封
  汉国宗属
  一世成祖嫡二子高煦 二世高煦子瞻圻
  赵国宗属
  一世成祖嫡三子高燧 二世高燧子瞻塙 三世瞻塙子祁镃祁鋆祁□祁锃祁𬬮祁𫟹祁鏓 四世祁镃子见灂见淇见洽 祁鋆子见淔 祁□子见准 祁锃子见滃见沂 祁𬬮子见渥 祁𫟹子见澜 祁鏓子见洸 五世见灂子祐采祐枳 见淇子祐桐 见淔子祐杙 见沂子祐榉 见渥子祐架 见澜子祐槚 见洸子祐楸 祐□辅国将军系未详六世祐采子厚煜厚炼厚煇厚炯 祐枳子厚熽祐桐子厚焆 祐杙子厚炣 祐榉子厚燔 祐架子厚焀 祐槚子厚□ 祐楸子厚燝 七世厚煜子载培载垸 厚炼子载墣 厚熽子载堂 厚焆子载□ 厚炣子载□ 厚焀子载墝 厚□子载墲 厚燝子载坋 八世载培子翊锱 载垸子翊錝 载墣子翊□ 载堂子翊鎀 载滋子翊鎙载墝子翊鏴 载墲子翊□ 九世翊锱子常清翊錝子常㳛 翊□子常淰 翊鎙子常海 翊鏴子常渲 翊□子常汰 十世常清子由松由桂常㳛子由朴 常渲子由䂰 十一世由桂子慈□由䂰子慈□
  仁宗系
  宣宗外蕲王瞻垠越王曕墉滕王瞻垲梁王瞻垍卫王瞻埏皆无宗属可考
  郑国宗属
  一世仁宗庶二子瞻埈 二世曕埈子祁锳祁锐祁銧祁镕 二世祁锳子见滋见濍见𣹟见沩见泿见汌见□见湳见淕见渻 祁铣子见溢 四世见滋子祐枔 见濍子祐橏 见𣹟子祐檡 见□子祐㭶 见湳子祐㭿 五世祐檡子厚烷厚炯 祐橏子厚炜 祐㭶子厚爃 祐㭿子厚光 六世厚烷子载堉载堼载陞 厚烱子载墽 厚炜子载壐厚□子载墱 厚光子载堙 七世载堉子翊锡翊钛 载堼子翊□ 载墽子翊铠 载壐子翊钟载堙子翊𣘴 八世翊钛子常洁 翊铠子常□九世常□子由彬
  襄国宗属
  一世仁宗嫡五子瞻墡 二世瞻墡子祁镛祁𨱑祁钲 三世祁镛子见淑见淓见瀷 祁钲子见沔四世见淑子祐材祐𬃊 见淓子祐楬 见瀷子祐檽 见沔子祐楒 五世祐楬子厚颎 祐檽子厚□ 祐楒子厚爥 六世厚颎子载尧载䵺载圻厚□子载埢 厚爥子载□ 七世载尧子翊铭翊镐 载䵺子翊铃 载□子翊铻 八世翊铭子常澄常法常淦遵诸王传世表作洤
  荆国宗属
  一世仁宗庶六子瞻堈 二世瞻堈子祁镐祁鉴三世祁镐子见㴋见漙见澋 祁鉴子见潭 四世见㴋子祐柄 见溥子祐橺 见澋子祐构 见潭子祐㮧 五世祐橺子厚烇厚焜厚熿 祐构子厚焌 祐㮧子厚熙 六世厚烇子载墭 厚焜子载垬 厚熿子载壕 厚焌子载埁遵诸王传世表作坅 厚熙子载塎 七世载墭子翊钜翊䦃 载垬子翊鍉载壕子翊键 载埁子翊□翊□翊□ 载镕子翊铧 八世翊钜子常泠常□常泴 翊䦃子常𤀰翊鍉子常湢 翊键子常渭 翊□子常沧 九世常泴子由樊 常湢子由檽 常渭子由沄 十世由樊子慈烟
  淮国宗属
  一世仁宗庶七子瞻墺 二世瞻墺子祁铨祁镔祁钺 三世祁铨子见濓见淀见湁见㴫见□见洵祁𨱆子见浄 四世见淀子祐棨祐楑 见湁子祐柌 见浄子祐栶 见㴫子祐梿 见□子祐枞见洵子祐干 五世祐楑子厚焘厚炅厚熻厚㸋厚□厚爖厚爀 祐柌子厚㷫 祐栶子厚秋 祐梿子厚□ 祐枞子厚熍 六世厚焘子载坮载坚载塨载域 厚炅子载堾 厚熻子载塙 厚㸋子载堁 厚□子载堡 厚爖子载炯 厚爀子载封厚㷫子载□ 厚炢子载址 厚□子载堢 厚熍子载圭 七世载坚子翊□遵诸王传世表作钜与荆国复翊镜载塨子翊铕 载堡子翊錬 载堾子翊铗 载塙子翊□ 载堁子翊□ 载封子翊□ 载□子翊䤩 载址子翊𨱁 翊銂系未详 八世翊□子常清常洪 翊铕子常㵑 翊铗子常淇 翊𨱁子常𣿖九世常𣿖子由桐
  英宗系
  宪宗外见湜未封许王见淳秀王见澍忻王见治并无嗣
  德国宗属
  一世英宗庶二子见潾  二世见潾子祐榕祐樬祐桪 三世祐榕子厚炖厚㸅厚爔厚𤐨  祐樬子厚燌 四世厚炖子载墱载塐载㘧  厚爔子载堠厚燌子载□  五世载墱子翊錧翊鐖翊铄  载塐子翊鋑 载㘧子翊铎 载堠子翊鈝 六世翊錧子常邦清常安清常㴻常泩常濊 翊铄子常滽 翊鋑子常沥 翊铎子常沺  翊鈝子常湸 七世常邦清子由□由枢由㮊由椅  常澍子由棌 常濊子由喿
  崇国宗属
  一世英宗嫡六子见泽  二世见泽子祐樒祐桓祐椐 三世祐樒子厚燿厚熑  祐桓子厚熛  祐椐子厚焞 四世厚燿子载境载壃  厚熑子载坰厚熛子载填 厚焞子载圿 五世载境子翊𨰜载坰子翊锧 六世翊𨰜子常𣶏常□ 翊锧子常㶄 七世常□子由樻 常㶄子由札 八世由樻子慈煇
  吉国宗属
  一世英宗庶七子见浚 二世见浚子祐枎 三世祐扶子厚焨 四世厚焨子载均 五世载均子翊镇翊銮翊鋋翊铉 六世翊銮子常淳常汶常□翊鋋子常淠 翊铉子常灆 七世常淳子由楝八世由栋子慈煃
  徽国宗属
  一世英宗庶九子见沛 二世见沛子祐台祐檖祐樌祐椀祐槿祐栎 三世祐台子厚爝厚焃厚燇厚灿厚焴 祐檖子厚炬 祐樌子厚熂 祐椀子厚焮 祐槿子厚𤊟 祐𣡵子厚爦 四世厚爝子载𫭢载埻载垙载𡌦载塛载堦载□载塔载埙载□载□ 厚焃子载㙐 厚燇子载墇 厚灿子载壂厚炬子载□ 厚熂子载垿 厚焮子载墋 厚𤊟子载塨 厚爦子载坒 五世载𫭢子翊锜翊钫载塛子翊𫔍 载堦子翊铬 载塔子翊□ 载埙子翊铮 载□子翊□ 载□子翊□ 载□子翊釨 载塨子翊𬭎 载坒子翊□ 六世翊铬子常浵 翊□子常漦 翊铮子常湌 翊□子常□翊𬭎子常沄
  宪宗系
  孝宗外悼恭太子及皇十子俱殇兴王后已入帝系岐王祐棆雍王祐橒寿王祐榰汝王祐梈申王祐楷俱无嗣
  益国宗属
  一世宪宗庶六子祐㯽 二世祐㯽子厚煜厚炫厚煌厚㷷 三世厚炫子载増载□载𡊿载㙫载壤厚煌子载㙾 四世载増子翊鈏 载□子翊镞载𡊿子翊锒 载㙫子翊铤 载壤子翊鈓 载㙾子翊铄 五世翊鈏子常□常溱常浆常汭常汎常涞常湑常漈常□常洞常湖常溡常淄常湡常漴常泫常涟 翊镞子常澄 翊锒子常泔 翊铤子常□ 翊鈓子常浱 翊铄子常湁 六世常□子由本由条由橦由□由橞由柽 常浆子由楌 常汭子由栻 常汎子由□ 常湑子由□ 常漈子由棅 常□子由楬 常洞子由枘 常泔子由□常浱子由榳 常湁子由檑 七世由条子慈魶衡国宗属
  一世宪宗庶七子祐楎 二世祐楎子厚燆厚烃厚熑厚煐厚炳厚煃厚□ 三世厚燆子载圭载封载垹载垿载堭载䵺载塨 厚烃子载塘 厚熑子载壐 厚煐子载墀 厚炳子载垢 厚煃子载増厚□子载尘 四世载封子翊镬 载垹子翊𨫼载垿子翊𨱒 载塨子翊□ 载塘子翊键 载壐子翊镕 载墀子翊镶 载垢子翊□ 载増子翊錑 五世翊镬子常㵂 翊𨫼子常湍 翊镶子常泽 翊□子常泛 翊錑子常溸
  泾国宗属
  一世宪宗庶十二子祐橓 二世祐橓子厚烇荣国宗属
  一世宪宗庶十三子祐枢 二世祐枢子厚勲厚熹厚□厚烮厚然厚□ 三世厚勲子载墐 厚煦子载塾 厚烈子载垍 厚然子载壔 厚□子载堺载𤬪 四世载墐子翊𨱅 载塾子翊鏕 载壔子翊䥰 五世翊𨱅子常溒 六世常溒子由枵由桢
  世宗系
  穆宗外诸子俱无嗣
  穆宗系
  神宗外宪怀太子及他皇子俱殇未封
  潞国宗属
  一世穆宗嫡四子翊镠 二世翊镠子常淓常□
  神宗系
  光宗外邠王沅王永王俱早殇瑞王惠王并无宗属福国宗属
  一世神宗庶三子常洵 二世常洵子由崧由榘桂国宗属
  一世神宗庶七子常羸 二世常羸子由□由榔等谨按光宗熹宗愍帝之子多早殇间有得封者皆无子孙可考
  明史诸王世系表曰太祖建藩子孙世系预锡嘉名以示传世久远当神宗中叶仅及祖训之半而不亿之丽宗禄亏乏议者遂有减岁禄限宫媵且限支子之请由是支属承祧者亲王无旁推之恩群从继世者郡封绝再袭之例以及名婚不时有明禁本折互支无常期启祯时军饷告绌大农蒿目安能顾瞻藩维亲王或可自存郡王以至中尉空乏尤甚矣
  诸王列传曰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䕶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诸子授镇国将军孙辅国将军曽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其生也请名其长也请婚禄之终身丧葬予费
  洪武中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东宫拟名曰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秦府曰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晋府曰济美锺竒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燕府后为帝系曰高瞻祈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廸先猷周府曰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恵润昭格广登庸楚府曰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齐府曰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春明梦馀录作同与周府第三字复鲁府曰肇泰阳当健观頥寿以和振举希兼春明梦馀录作廉与秦府第十四字复误逹康庄遇本宁蜀府曰悦友申賔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湘府曰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代府曰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彛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肃府曰赡明史表传皆误作赡与燕府第二字复今从春明梦馀录改正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䂀晖跃冨明史作当与鲁府第四字复今从春明梦馀录改正运凯谏处恒隆辽府曰贵豪恩宠致宪衍俨尊儒云礽祺保合操翰丽龙舆庆府曰秩𮟏寘台鼒倪伸帅倬竒适完因巨衎隲眷发需毘宁府曰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𠂻𡶗府曰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镕喜贲从谷府曰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韩府曰冲范徴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春明梦馀录作合与连府第十五字复误绪价藩维沈府曰佶㓜诠勋允性珵效回春明梦馀录作回当是回字瑝湜源𬤇晳𬀩圭璧澈澄昂安府曰斐序斌延春明梦馀录作延明史作廷与代府第七字重误赏凝覃濬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唐府曰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郢府曰伟闻参望奭箴诲泊皋䕫麒麟馀积兆奎颕𣋓璿玑伊府曰颙勉𬤊𬣙典褒珂采鳯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靖江王曰赞佐相规约经邦任履亨若依纯一行远得袭芳名考明代帝系熹宗庄烈二帝名始及由字其他王府亦多不出十字王世贞处宗室䇿曰国家待宗室自亲王至中尉凡八等其支子历八世至于庶人而禄始绝王国所属长史卫校百千人而止耳不得臣他吏民干有司事亲王常禄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以至于庶人亦百石而他婚嫁居第资送导从之费不与焉亲王米万石军校官僚居第婚丧之费又不下数万下至于庶人而人各岁百石居第二百金婚娶百金此不可已也尝观嘉靖二十八年宗正籍见存者已万馀人今又十馀年矣人益其半而合之当为二万人又十馀年而人益其半而合之当为四万五千人酌禄之中人各得五百石益万人是益五百万石粟也大司农何以应之官又为厉禁俾不得从农商之业其贤者又不得偕寒士从有司之荐非所以明亲亲用贤之道也今请自将军以上少裁其禄数而务实其恵中尉以下毋赐爵禄而宽其禁使其贤者得与寒士角才而受仕不肖者从事于南亩以其力周其身而官弗与焉庶乎其犹有支也
  等谨按史料载隆庆万历之际宗室极为蕃衍因举其见在者详志其数自高皇帝子所封下至纯皇帝子所封及靖江王一支共郡王二百五十一镇辅奉国将军七千一百镇辅奉国中尉八千九百五十一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七千七十三庶人六百二十而未封未名者与齐府之庶高墙之庶皆不与焉诚可谓极盛矣春明梦馀录中载宗籍一条与此皆同当即据史料其毎国人数具载本书兹不备录又史料中别载宗人府上玉牒亲王至庶人一万九千八百九十三其外阳曲永和二府及南京齐庶人建庶人后总不下一千此与上条所载或前或后未可知大约皆在嘉隆之际也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五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六
  封建考
  等谨按古封建之制自汉而还渐乖其旧去古日远规模尽易然历代帝王子弟多膺封爵非惟重天潢之支派亦尚有屏翰王室之义焉若异姓公卿间列五等然生前晋锡为洊历之官阶身后褒崇乃恩加之恤典绝非封建初意是以马端临考叙唐封建止及诸王而凌烟功臣封公侯者更不叙录顾考屡朝异姓世袭之封亦有不可全削者但不当如王圻续通考之漫无别白耳马端临于宋代事迹纂至宁宗亦不载异姓一人王圻起而续之増载宁宗以后异姓及外戚封爵数十人前无所承甚乖体例又以魏了翁文天祥二公之议立藩镇一门冀以续唐代藩镇之例空言何足以当实事欤又以李璮陈日照二人立外国封爵不知李璮倏南倏北反复无常且其所据之地实在中原不可以云外国安南僻在南徼之外自王其国虽受册封不足以云封建赘此二门尤为舛谬今所续纂于宋代则全准马端临之例王圻所増槩为削去辽金而下四朝则同异姓并载一以生前之实膺封号者为据其追封加赠者即属皇子亦止从附注槩不列入正文马端临于历代皇子追赠国号者多采列王圻凡远年追赠者悉登载今则皆更其例或一人之身生既封而殁又赠者亦止以所封为正庶乎得循名核实之义焉总而论之辽之东丹制度毕具屹然各树一国元则幅陨广远诸王出镇之地胥能总其军赋辟置官僚明之诸王亦皆出就藩封给以䕶卫是皆有古者封建之馀意然不靖之徒迭生事端其弊亦根乎此馀则徒拥虚号取给于食邑之户而已此则四朝封建之大略可按籍而稽者也
  宋秀王后嗣封太祖第四子秦康惠王徳芳五世孙曰子偁子偁之子曰伯琮即孝宗孝宗既被选入宫立为太子绍兴中赠子偁太师中书令追封秀王长子伯圭袭自伯圭传子师禹凡三袭封师禹薨在宁宗嘉定十六年具见前考
  师嵒宁宗嘉定十七年嗣封 师弥理宗宝庆元年嗣封 与泽当是宝祐六年师弥薨后嗣封纪文未详 与睾当是咸亨七年十月封纪未详
  濮王后嗣封太宗第三子商王元份之子曰允让英宗本生父仁宗嘉祐四年赠太尉中书令追封濮王子宗晖元丰中嗣王宗晖传至不凌凡二十一袭封不凌薨在宁宗嘉定十七年具见前考
  不熄理宗宝庆元年嗣封 不擅封年未详 善珊淳祐十年嗣封珊或作珘善奂淳祐十二年嗣封 善腾当是宝祐三年十二月封纪文未详
  等谨按马端临考载嗣秀王者至师禹而止嗣濮王者至不凌而止宋史秀王濮王传亦至此二人而止今据帝纪并参王圻续通考续载之如右
  沂王后嗣封徽宗子㮙初封冀国公积封至沂王具见前考
  贵谦理宗近属宝庆三年命继沂王后淳祐元年嗣封沂王
  荣王后嗣封太祖曽孙从式初封安定郡王后追封荣王熙宁中更封燕王徳昭曽孙世清为嗣
  自世清传至伯泽凡二十一袭封具见前考

  与芮理宗同母弟淳祐元年嗣封荣王度宗咸淳三年进封福王
  益国公宪度宗子咸淳五年封六年薨
  等谨按宪为度宗子从本纪载之纪又有咸淳四年子锽生未见有封号故不列再考帝纪理宗绍定三年追封皇子缉永王绎昭王系追封嘉熙四年子夀国公薨景定三年皇孙资国公焯薨皆一见于纪文而无可详考故亦不列至王圻续通考又载希怿至善湘等数人虽皆宗室然由进士起家而历官以得封号非亲王及皇子可比通考例皆不载故竟削去
  又按马端临考宋代亲王载至宁宗之世厥后天属寡少求之纪文仅得如上所列诸人已为续载又端临于宣祖太祖太宗之传系其亲王之子孙袭爵赠爵者附载各王之下今以史传参考每多缺略同异如秦王元美十子惟徳文于庆历间特封东平郡王馀徳恭等九人皆止封公侯或身后追赠端临既已全列则徳钧之子承简袭封徐国公徳雍子承亮袭封昌国公至熙宁二年改承亮为秦国公徳文子承显亦以王后袭封康国公其后克愉与叔牙嗣焉此秦王后裔所宜详述者魏王徳昭之裔惟忠子从信卒以惟忠之孙从恪之子世规袭封崇国公端临并缺焉惟吉之子守节守节之子为世永世延世延赠彭城郡公端临载之而世永身袭邢国公之封后赠南康郡王反缺而不载岐王徳芳之裔惟叙子从煦史传作从照惟能子从贽端临载其为温州团练使赠南阳侯而史传则止为内殿崇班惟宪子从演端临载其为登州防御使赠遂宁侯而史传则止为礼賔副使其惟叙孙世逸惟宪孙世奕惟能孙世瑞端临皆云赠爵而史传并阙其名惟宪子从式既封安定郡公乃封从式子世恩为楚国公以主徳芳之祀此亦宜录其事而端临阙之汉王元佐之裔初以允言之子宗说为元佐长孙封祁国公皇祐中除名熙宁时以允升子宗惠袭封魏国公寻见黜以允言子宗立嗣封传载其传仲来不傥彦清三世端临皆未一载允升有子十三人传言宗礼宗旦宗悌宗惠四人知名端临则载宗礼宗道宗楷宗回宗默宗秀六人并允升之孙仲翘一人与史传显晦互异且如元丰时封华阴郡王后赠滕王之宗旦亦竟缺焉昭成太子元僖无子仁宗时以允成子宗保为之后袭封燕国公端临亦不载陈王元份之长子允宁有子宗谔宗敏宗孟宗肃宗谔封虢国公进封豫章郡王宗肃封鲁国公端临止载宗敏宗孟宗敏赠会稽侯宗孟史不言何封前考作赠临汝侯而宗谔宗肃不列元份之次子濮王允让其子宗晖神宗时嗣封濮王传至不凌而止允让之长子宗懿封和国公前考皆载之与史传合而允让之次子宗朴封岐国公治平中改濮国公神宗时进濮阳郡王宗朴薨宗谊袭封端临考独不载其为越王元杰之后之宗望史以为元佐之孙允言之子端临则与宗懿等并列为允让子世系亦多岐出镇王元偓子允弼封北海郡王又改东平王其子宗缋封韩国公宗景封济阴郡王曹王元偁再传而无子以平阳懿恭王之子宗逹为后袭封蔡国公端临皆不载周王元俨之子允迪史言其无行诏绝朝请而前考云赠永嘉郡王史言允良封华原郡王其子宗绛亦于熙宁中嗣封吴国公前考亦不载自仁宗之世以下前考本止载皇子一世故所阙轶不更补述凡此皆宣祖太祖太宗之裔端临于诸亲王下皆附载其子姓者而缺略仝异之处指不胜屈何哉岂端临著书时宋室谱牒或未能得观欤抑修史者有舛讹欤续通考本断自宁宗而下然既续端临之绪且同属宋代之事故据正史追补所未偹并为之考证云同姓封爵
  辽东丹国人皇王倍太祖长子天显元年封五年时太宗即位之四年仍称天显年号倍浮海适唐
  天显元年太祖破渤海改渤海国曰东丹名其辉罕城曰天福册皇太子倍为人皇王以主之赐天子冠服建元甘露称制置相以皇弟达喇为左大相渤海老相为右大相渤海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耶律羽之为右次相建台省百官一用汉法岁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太宗既立见疑以东平为南京徙倍居之尽迁其民倍因浮海适唐其追尊为义宗事已详帝系考
  等谨按太祖第三子李胡太宗时册为太子薨后追尊为帝第四子雅尔噶未封爵故皆不列以后各帝之子凡生前未膺封者皆不入正文
  齐王雅斯哈太宗次子会同二年封太平王表作元年误穆宗时以谋乱事觉贬戍景宗保宁元年召还封齐王保宁四年
  冀王迪里太宗第四子景宗保宁元年封乾亨初殁于阵
  越王必舒太宗第五子景宗保宁元年表作穆宗封误后以疾薨
  宁王长没世宗第三子当即质睦详帝系考中景宗时封王保宁八年夺爵除名圣宗统和元年复爵
  秦晋王隆庆景宗第二子乾亨二年封恒王圣宗统和十六年封梁国王开泰元年进封秦晋国王后以疾薨齐王隆祐景宗第三子乾亨初封郑王圣宗统和十六年封吴国王十九年封楚国王开泰元年徙封齐国王是年薨
  秦王重元圣宗第二子太平三年馀见帝系考道宗清宁九年其子尼噜古叛军溃重元自杀
  柳城郡王布古徳圣宗第三子兴宗重熙十七年封后讨夏军还薨
  燕王武格圣宗第四子封年未详后薨于南京
  混同郡王海古勒圣宗第六子兴宗重熙十七年表作七年误封饶乐郡王道宗咸雍中封混同郡王八年薨宋魏王和啰噶兴宗第二子重熙十七年封越王道宗即位徙鲁国王清宁时进宋魏国王道宗纪清宁二年封宋国王其加魏国未详何年后从猎于庆州薨
  秦越王阿林兴宗第三子重熙十七年封许王道宗即位进陈国王清宁时进秦越国王清宁二年封秦国王其加越国不知何年大安三年
  梁王濬道宗子清宁九年馀详帝系考
  晋王额噜温天祚帝第一子天祚六年封保大初缢死详帝系考
  梁王雅里天祚帝第二子封年未详馀见帝系考
  燕国王逹鲁天祚帝第三子天祚三年由梁王进封早薨道宗纪云梁王逹鲁进封燕国王其封梁王表不载封年未详
  赵王锡讷埒天祚帝第四子天祚六年封饶乐郡王寻进封赵王后从天祚至泉泺为金师所获封赵王事纪文不载封年未详封郡王事表亦不载
  秦王定天祚帝第五子许王宁天祚帝第六子封年未详后俱至青冡泺为金师所获
  等谨按同姓封爵先叙皇子之封而皇族之封后焉皇族及异姓之封皆以第一次受封年月先后为序辽皇族中元祖子蜀国王叶木隋国王锡噜徳祖子许国王伊徳实皆系重熙二十一年追封故不列又辽时有南院大王北院大王乙室部大王奚六部大王考百官志会同元年改额尔竒木为大王北南二王其职视户部与乙室部奚六部共为四大部族则大王乃官名非封爵也
  明王安图徳祖第五子太祖弟世宗天禄元年以之主东丹国赐号明王穆宗应历二年薨
  等谨按太宗纪会同五年有明王温恩考安图字猥隐恩隐声相似其时已有明王封号
  泰宁王察克安图子天禄元年封后以弑逆伏诛燕王徳哷六院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天禄二年封后以弑逆伏诛
  漆水郡王托云孟父房之后天禄三年封穆宗应历初薨
  平王隆先义宗倍子景宗保宁元年封后讨高丽军还薨
  荆王道隐义宗倍子保宁元年封蜀王乾亨元年徙封荆王圣宗统和初薨
  吴王稍义宗倍子保宁元年
  宋王喜隐章肃帝李胡子初封赵王保宁元年封宋王六年以谋反废赐死
  卫王宛章肃帝李胡子保宁元年
  西平郡王贤适元祖之裔景宗乾亨初疾笃得请二年封旋薨
  宋国王休格元祖之裔圣宗统和四年封十六年薨漆水郡王耶律穆济仲父房之后封年未详圣宗纪统和六年有以漆水郡王穆清为大同军节度使之文传中不载封郡王事统和末薨
  等谨按圣宗纪统和十二年又有封耶律景为漆水郡王之文景无传不可考其何系
  魏国王察克秦晋国王隆庆之子圣宗开泰五年封中山郡王太平九年进封潞王兴宗重熙二十一年进封越国王道宗初进赵国王清宁二年徙封魏国王豳王苏克隆庆子圣宗开泰五年封乐安郡王后进豳王封年未详兴宗重熙十二年纪已有豳王苏克之文疑亦太平中所进
  陈王谢嘉努隆庆少子圣宗开泰六年封长沙郡王兴宗重熙十七年进封陈王后又进鲁王道宗纪清宁五年有鲁王谢嘉努之文封年未详
  辽西郡王图芬漆水郡王苏色皆隆庆子封年未详
  等谨按兴宗重熙十七年纪有封旅坟为辽西郡王事他无可考旅坟曽为惕隐则是皇族可知且名字之音相同当即一人也故旅坟于兴宗朝不再列
  周王呼图克齐国王隆祐子圣宗开泰三年封广平郡王后进封周王太平三年纪有周王呼图克之文封年未详
  魏王赫噜亦隆祐子封年未详
  三韩郡王宗范圣宗太平三年纪云封皇侄宗范为三韩郡王其父不可考皇族表中无此名
  等谨按圣宗纪开泰八年以广平郡王宗业为中京留守当与宗范同辈无可详考又自查葛至宗范凡七人皆见于表纪而无传故其薨时亦无可考矣
  豳王华格孟父房之裔圣宗开泰二年纪作二年传作元年寻削
  楚王尼噜古重元子兴宗重熙十一年封安定郡王十七年进封楚王道宗清宁九年以叛诛
  卫王塔布齐国王隆祐子初封豫章王兴宗重熙十七年进汉王道宗清宁间进魏国王又进吴王又进卫王与重元同叛削爵
  晋王耶律仁先孟父房之后父瑰引封燕王系追封故不列见信先传兴宗重熙十八年封吴王兴宗纪云十九年封宋王与传异当误道宗清宁四年徙封隋王九年徙封许玉寻进封宋王后又封辽王咸雍元年又徙封晋王八年薨
  富春郡王义先仁先弟兴宗重熙十六年封武昌郡王二十一年进封富春王未几薨
  漆水郡王达噜噶曽为惕隐则是皇族可知第不知何系兴宗重熙十二年
  许国公耶律仙童仲父房之后道宗清宁时封蒋国公咸雍初徙封许国寻薨
  豳国公耶律哈里只六院额尔竒木博果济之后道宗清宁七年封后致仕薨
  漆水郡王实都兴宗子和啰噶之子道宗太康七年封混同郡王额特埒许王伊徳实之后道宗夀隆元年封漆水郡王传作大康中封今从纪天祚帝乾统初封混同郡王寻致仕薨
  吴国公博廸季父房之后道宗太康中封大安中致仕薨
  秦晋国王淳兴宗子和啰噶之子初封北平郡王天祚帝乾统元年进封郑王三年进越国王六年进魏国王天庆五年进封秦晋国王馀详帝系考
  等谨按以上同姓之封皆据纪表列𫝊考正但辽时皇族与民族皆有耶律之姓史所书某院部人则同姓不宗之民族仍宜列入异姓者也史笔多踈每有不能辨其为同异姓者如圣宗开泰二年封耶律昆为幽王太平三年封耶律哈噶为漆水郡王太平四年有漆水郡王廸里之名不知即太祖子雅尔噶之子否无可详考道宗即位时有宿国王陈留王圻续通考云是隋国王释鲁曾孙未知何据与陈王图伯特进封吴王之事疑是同姓重元叛逆之党中有陈国王陈六大安四年封耶律阿苏为漆水郡王后封赵王又耶律哈里传云令公巴尔岱之长子封漆水郡王传中不言其系此疑是同姓太祖弟埒克之子曰巴尔岱恐此处援字有讹但巴尔岱传文又无为令公之事此则纪传中皆无可考其世系者故类志于此
  晋王耶律隆运本姓韩名徳让圣宗统和四年封楚国公七年封楚国王后进齐国王十九年赐名徳昌二十二年皇太后赐姓耶律徙晋王出宫籍籍横帐季父房后位亲王上二十八年赐名隆运二十九年薨
  等谨按隆运本异姓然改籍横帐且营卫志载隆运无子以魏王塔布子叶鲁为嗣天祚帝又以晋王额噜温继之终辽之世直以同姓之最亲者视之较耶律仲禧之赐姓亲踈亦迥异矣故列入同姓之末
  漆水郡王耶律制心隆运之侄圣宗开泰六年封太平中徙封燕王
  等谨按圣宗纪开泰九年有漆水郡王韩𢛁为南京留守制心本姓韩𢛁字即制心二字之误
  汉王耶律达鲁隆运弟徳威之孙兴宗重熙初封漆水郡王十九年改封混同郡王道宗清宁初徙封邓王后更封汉王太康中薨
  异姓封爵凡姓耶律而非皇族者亦俱列入此类
  鲁国公韩延徽太宗时封穆宗应历九年卒
  魏王赵延夀太宗初封燕王会同初封魏王世宗天禄二年卒
  悊郡开国公高模翰太宗会同间封穆宗应历九年卒郑国公耶律舒噜南京人圣宗统和八年
  秦王高勲世宗应历初封赵王景宗保宁元年封秦王八年除名
  赵国公韩徳枢延徽子当在穆宗时封封年未详景宗保宁元年卒魏王萧思温景宗保宁元年封从帝猎闾山为贼所害邺王韩匡美初封魏国公景宗保宁三年进封
  彭城郡王刘继文继文汉蒋也与宋战败汉亡来奔景宗乾亨元年封秦王韩匡嗣耶律隆运父初封燕王景宗乾亨元年十二月降封秦王二年卒
  楚国公耶律鸿观约尼氏之后圣宗统和十三年封开泰初卒
  兰陵郡王萧达林圣宗统和十四年封二十年伐宋中伏弩卒
  韩王耶律舒噜六院部人圣宗统和二十九年封岐王耶律世良六院部人圣宗开泰二年封五年卒兰陵郡王萧宁圣宗开泰元年纪有北宰相驸马兰陵郡王萧宁之文封年未详豳王萧排押圣宗统和末封兰陵郡王开泰五年进封东平郡王太平三年封豳王寻卒
  等谨按兰陵郡王萧宁惟见于圣宗之纪馀无可徴至开泰八年纪又有东平王萧韩宁之文韩宁当即宁也其二次封号与排押相同封年亦为近似但纪有韩宁与排押同征高丽之事则的是二人也以列传考之辽之封号不妨同时重复耳
  楚王王继忠圣宗开泰五年传中脱年号以时考之当是开泰五年封琅琊郡王六年进封楚王赐国姓太平三年致仕卒炖煌郡王曺顺回鹘人沙州节度使圣宗开泰八年
  兰陵郡王丁振圣宗太平三年
  齐王萧孝穆圣宗太平三年封燕王十年封东平王传缺载封东平事从纪増兴宗即位徙秦王重熙六年进吴国王九年徙楚王十一年徙齐王寻卒
  陈王张俭圣宗太平六年封韩王兴宗立徙封陈王重熙十二年
  兰陵郡王萧必塔排押子圣宗太平十年封钦哀皇后摄政被杀
  晋王萧布古兴宗初即位时纪文有此人名馀无可考封年未详
  魏王萧朴圣宗太平中封兰陵郡王进恒王兴宗重熙初改韩王又改楚王四年改魏王寻卒
  晋王萧孝先孝穆弟兴宗重熙初封楚王四年徙晋王赵国王萧贯宁兴宗重熙十年纪有此人名馀无可考封年未详
  丰国王萧孝友孝穆弟兴宗重熙元年封兰陵郡王八年进陈王十年进吴王后进赵王燕王秦王道宗清宁初进封丰国王坐子胡睹逆谋伏诛
  楚王萧孝忠当亦是孝穆弟兴宗重熙十二年
  魏国王萧惠圣宗开泰二年封魏国公兴宗初进郑王重熙六年徙赵王后又徙封齐王进韩王十九年封魏国王道宗清宁二年
  陈王萧敖拉孝穆子兴宗重熙二十一年封西平郡王道宗清宁元年进封韩王二年徙封陈王后为萧革所譛帝缢杀之
  郑国王萧革兴宗重熙二十一年封吴王进郑王道宗清宁四年更封楚王八年进楚国王后封郑国王以附重元之乱伏诛
  武宁郡王萧萨巴孝穆子兴宗重熙末封道宗清宁初卒
  郑王萧锡里库𠅤之弟兴宗重熙二十一年虚烈之名附见萧恵传
  辽西郡王杨晳道宗清宁初封赵国公咸雍初徙封齐国又改封晋国又改封赵国太康五年例改辽西郡王旋卒
  等谨按道宗纪太康五年诏惟皇子仍封一字王馀并降削故一时杨晳伊苏及萧韩嘉努皆降封也
  辽西郡王杨绩初封赵王太康中例降辽西郡王致仕卒
  等谨按道宗纪太康五年降封者止载杨绩无杨晳名二人皆有传然其历官彷佛相同绩与晳音亦相似细按当是一人而误作两传今姑存疑依传列之
  兰陵郡王萧韩嘉努道宗清宁初封韩国公进封兰陵郡王九年进封荆王太康初徙封吴王五年仍例降兰陵郡王寻卒
  汉王萧徳道宗清宁元年封鲁国公九年进封汉王咸雍时卒
  混同郡王耶律伊苏五院部人道宗清宁五年封赵王九年进魏王太康五年例降混同郡王以罪伏诛韩王萧唐古咸雍三年纪文封年未详
  柳城郡王萧珠展道宗清宁十年封咸雍时卒
  陈国公张孝杰道宗咸雍八年封后以罪削爵
  赵王萧必埒哩道宗太康二年
  辽西郡王萧额哩页敖拉子道宗太康二年
  柳城郡王萧锡默道宗太康二年
  等谨按必埒哩额哩页锡默皆以后之父与叔得封此专因外戚而贵者然止此数人不再立外戚门
  兰陵郡王萧乌纳一名挞不也道宗纪太康五年所封即兀纳也道宗太康五年封天祚帝天庆末卒
  韩国公耶律仲禧本姓李道宗咸雍八年赐国姓封传作六年封今从纪
  漆水郡王俨仲禧之子道宗夀隆初封越国公天祚帝乾统三年徙封秦国六年改封漆水郡王天庆中卒兰陵郡王萧倬哈必埒哩子道宗太康五年封寻以事除名
  陈国公窦景庸道宗大安初封九年卒
  兰陵郡公萧阿噜帯道宗夀隆元年封天祚帝乾统时卒
  兰陵郡王萧徳勒岱天祚帝天庆三年封国亡后死兰陵郡王萧奉先天祚妃之兄也天祚帝时封以罪赐死
  等谨按辽代耶律与萧世为婚姻凡萧氏封爵之人无一非戚畹也但萧氏实世世与其国事其中一无功业仅以外戚封者固有而实縁名业得封非由恩泽者亦不少王圻续通考槩列之外戚固属非宜若以一族之人分为异姓外戚二门亦滋烦琐故统列于异姓焉
  又按王圻续通考有外国封爵如册石敬塘为帝诸事乃一时南北朝大势使然岂可降为封建之制西夏亦各为一国非可以分茅列土论故竟从删
  金熙宗天眷元年定封国制
  等谨按纪文止此一语其详不可考大约与皇统中所定相同耳
  皇统二年定制皇兄弟及子封一字王者始祖以下子孙朂传亦有此文但无封一字王者五字为亲王给二品俸馀宗室封一字王者以三品俸给之
  亲王正一品钱粟二百二十贯石郡王在从一品内减二十贯石麹米麦各三十五称石郡王减五称石春衣罗三十五匹秋衣绫三十五匹郡王各减五匹春秋绢各一百二十匹郡王减二十匹绵六百两郡王减百两正二品钱粟一百五十贯石麹米麦各二十二称石罗绫各二十二匹绢各八十匹绵三百五十两正三品钱粟七十贯石麹米麦各十六称石罗绫各十二匹绢各五十五匹绵二百两等谨按详绎志文旧制亲王支正一品俸郡王支从一品俸当即天眷初所定至此时则定支二品三品俸也又章宗即位时诏亲王到任各给钱二十万互见职官考
  海陵正隆二年改定亲王以下封爵等第详见帝系考皇族门封王大国号二十曰辽梁宋秦晋汉齐赵越殷楚鲁冀豫唐兖吴蜀陈曺次国三十曰隋郑卫韩潞豳沈岐代虞志误作泽徐滕薛纪原邢翼丰毕邓郓霍蔡瀛按金格葛当在此沂荆荣英夀温小国三十曰濮济道定景后改为邹申崇宿昔莒邺郜舒溜郕宗郧郯杞按海陵子传云因太子名光英而国号有英国应国故改英国为夀国应国为杞国今国名无应当是改杞矣而英与夀两存岂海陵之后仍不讳英且与夀国并例欤向郇密胙任戴志误作载巩葛萧莘芮封王之郡号十曰金源广平平原南阳常山太原平阳东平安定延安
  章宗明昌二年敕有司国号犯昔有天下者之号不得封臣下
  有司议以辽为恒梁为卲宋为汴秦为镐晋为并汉为益齐为彭殷为谯楚为郢唐为绛吴为鄂蜀为䕫陈为宛隋为泾虞为泽
  等谨按宗后改莱避宗峻与睿宗之名也郇后改管兴定二年避宣宗嫌名也葛又改蒋考章宗元妃李氏传曰葛王世宗初封大定后不以封臣下由是三等国号无葛及皇子徳里封葛王尚书令奏请于瀛国下附葛国号从之则知葛之改蒋在大定后事也原后改昇济后改遂史无明文当是章宗曽为原王故同葛改蒋之例济则当是避卫绍王之名耳
  同姓封建
  梁宋国王宗干太祖庶长子海陵之父熙宗天眷二年皇统元年馀详帝系考
  越国王宗弼太祖子熙宗天会十五年封沈王天眷二年进封越国王皇统八年
  兖国王宗隽太祖子熙宗天眷元年封陈王二年进封兖国王以谋反伏诛
  卫王宗强太祖子熙宗天眷元年封纪王三年进封卫王皇统二年
  等谨按传云天眷三年进封卫王而熙宗纪皇统元年六月仍书纪王宗强薨封号与薨年皆小有互异
  曹国王宗敏太祖子熙宗天眷元年传作三年误封邢王皇统三年封曹国王海陵时被杀
  任王威和太祖子熙宗皇统六年封海陵天徳二年被杀
  等谨按太祖子赵王宗杰宋王宗望考本传皆系薨后追封太宗纪天会五年书汉国王宗杰薨传无汉国封号但以前无封国事馀如丰王乌里沈王额鲁豳王鄂尔多纪王实讷埒息王宁吉莒王燕孙邺王布古七人皆无传封年未详惟熙宗纪皇统六年有封太祖子孙为王之语而是年正月又专书封威和为王无馀人名则此七人疑与宗杰宗望皆系追封故皆不列
  宋国王宗磐太宗子熙宗即位封天眷二年以谋反伏诛
  豳王宗固太宗子熙宗即位封代王宗雅虞王阿鲁补滕王呼沙呼薛王宗懿陈王宗本翼王呼兰丰王宗美郓王神土门霍王哈必苏蔡王沃哩兾王宗哲徐王宗顺皆太宗子熙宗天眷元年天眷二年呼兰以谋反伏诛宗雅宗懿宗本宗哲皆为海陵所杀
  等谨按宋国王宗磐之号与宗固之封为王皆见于熙宗初即位之纪馀人封爵虽纪传中无一一指名然纪云天眷元年封太宗子斛鲁补等十三人为王据纪文宗固已于前一年封则此十三人当有宗磐在内而当世宗大定二年追封太宗子十人为王时其封号皆与表中所书不同则表必系据熙宗时所封者书之明矣熙宗天眷二年纪又书降封太宗诸子盖因宗磐呼兰谋叛之故皇统二年八月又书复太宗子呼噜为王宗固本名鲁音相类也疑当时复王者或不止呼噜一人史略之耳海陵时宗雅四人被杀之外其时太宗子孙死者七十馀人则诸王固皆不免矣
  魏王道济熙宗子皇统三年封未几被杀
  等谨按熙宗子济安封皇太子已见帝系考故不列凡历代册封皇太子者皆不载入此门
  崇王元夀海陵子天徳元年封传作二年三年薨
  滕王广阳海陵子正隆三年七月封九月薨
  等谨按光英为太子宿国王舒苏鄂博乃追封故皆不列
  镐王永中世宗子大定元年封许王七年进越王纪书由越王进许王误十一年进赵王章宗即位进汉王明昌二年改并王三年进镐王六年以罪赐死
  越王永功世宗子大定四年封郑王七年进隋王十一年进曹王章宗即位进冀王明昌二年改鲁王承安元年进郢王卫绍王大安元年进谯王二年进越王宣宗兴定五年
  郑王永蹈世宗子大定十一年封滕王寻进徐王章宗即位进卫王明昌二年改郑王以谋逆赐死
  豫王永成世宗子大定七年封沈王十一年进豳王章宗即位进吴王明昌二年改兖王承安改元进豫王泰和四年
  䕫王永升世宗子大定十一年封徐王寻进虞王章宗即位进隋王明昌二年改曹王久之改宛王卫绍王即位徙䕫王宣宗祯祐元年薨
  潞王永徳世宗子大定十七年封薛王传作二十七年封误章宗即位进沈王明昌二年改豳王承安二年进潞王宣宗兴定后薨
  等谨按显宗初封楚王寻立为皇太子已详帝系考又有赵王苏尼越王舒噜史称早卒当是追封也
  夀王洪辉章宗子承安二年五月生即封十月薨葛王徳里章宗子泰和二年生即封三年薨
  等谨按章宗子传洪裕封绛王洪靖封荆王洪衍封英王皆追封也又卫绍王即位大安元年封子六人为王从恪初封胙王二年即立为太子卫绍王被弑从恪兄弟皆废居至哀宗末崔立作叛胁太后封从恪为梁王此时国事已溃并非册封正典故不列馀有任王巩王之号亦皆不可考其为何人
  荆王守纯宣宗子贞祐元年封濮王兴定三年进英王哀宗正大元年进荆王国亡时与诸子及宗室皆死晋国王宗翰景祖之鲁孙韩国公劾者之孙撒改之子熙宗即位封天会十四年薨熙宗即位之次年
  沂王晕熙宗之叔祖熙宗即位时封天眷二年与宗磐谋反伏诛
  等谨按熙宗纪称晕为皇叔祖则是世祖之子宗室表有世祖子沂王扎拉应即晕也但史中不载晕本名扎拉之文
  鲁国王昌穆宗子熙宗天会十五年封天眷二年与翼王呼兰谋反伏诛
  某王昱景祖之孙劾孙之子熙宗天眷二年封为王以宗磐等辞连及夺爵寻薨
  邓王奭太祖之孙宗杰之子熙宗天眷元年皇统三年
  蜀王熙宗纪作蜀国公误尼楚赫宗室子天会十三年封太宗于是年正月崩当是熙宗即位封熙宗天眷三年
  等谨按太祖太宗开国伊始未暇行分封之典至熙宗天会十四年始大封宗室凡已薨者无不追封王爵至海陵正隆二年改定亲王以下封爵等第其已薨者亦皆追取告身毁其铭志史中纪表往往以追封之爵叙入生前今皆详考其身膺封号者载之故较史中所列止得其半其本封尊爵而卒后例降者亦以生前之爵为据
  金源郡王安塔哈康宗之孙宗雄之子熙宗天眷中封金源郡王进谭王海陵时进郓王改魏王正隆二年例夺王爵世宗时封兰陵郡王复进金源郡王大定十四年
  郓王昻世祖最㓜子熙宗皇统元年封漆水郡王二年封郓王是岁薨
  谭国公阿里布景祖之裔世次未详熙宗皇统三年封六年薨
  某国王杲安帝六代孙熙宗皇统三年封应国公海陵时进封国王为海陵所杀
  等谨按杲之进国王与后舒国公褒之进封王史传中皆无国号以意揣之当即𫎇其旧号但易公为王耳然传无明文故作某国王以存其疑
  胙王元太祖之孙景宣帝之子熙宗皇统六年封九年被杀
  等谨按熙宗纪与胙王元传皆不言何时封今考皇统六年纪有封太祖子孙为王一语则受封必在此时矣
  金源郡王朂穆宗子熙宗皇统八年封鲁国王九年进汉国海陵篡立加封秦汉国王进封周宋国王正隆二年例降金源郡王是岁薨
  代王充太祖之孙宗干之子熙宗皇统间封淄国公进封代王九年薨
  豳国公宗贤昭祖裔习不失之孙熙宗皇统四年封海陵篡立时遇害
  芮王亨太祖之孙宗弼之子熙宗时封海陵时被杀景国公宗贤宗室子此又一人未详何系海陵天徳初封定国公后封广平郡王正隆例夺王爵世宗大定初封景国公后致仕薨
  萧王秉徳景祖裔晋王宗翰之孙与海陵谋弑熙宗海陵即位封后为海陵所杀
  许国王乌逹景祖之裔与海陵同弑熙宗海陵即位封后海陵使其妻杀之
  广平郡王宗秀朂之子海陵天徳初封宿国公后封广平郡王正隆二年是年例夺爵
  宗国公乌舍康宗子海陵天徳四年封广平郡王正隆例夺王爵世宗大定元年封宗国公为劝农使薨于官某王褒王号未详太祖之孙宗敏之子海陵天徳三年封舒国公后进封王正隆时当亦夺爵传不载
  密国公阿喽罕亦宗敏子海陵时封封年未详当亦是天徳三年正隆六年被杀
  钜鹿郡王宗宪景祖系撒改之子海陵天徳初封河内郡王进封钜鹿郡王正隆例夺王爵世宗大定六年薨齐国公思敬始祖弟之裔石土门之子海陵天徳时封河内郡王进钜鹿郡王正隆例夺王爵世宗大定二年封济国公十三年薨
  广平郡王晏景祖之孙阿离合懑之子海陵天徳初封葛王进宋王又改豫王许王越王贞元初进封齐王正隆例夺王爵世宗初封广平郡王大定二年
  夀王京太祖之孙宗望之子海陵天徳时封曹王正隆例降沈国公世宗即位封夀王以谋反免死除名荆王文亦宗望子海陵贞元时封正隆例降郧国公世宗大定时封英王徙荆王十二年以赃罪夺爵寻以谋反伏诛
  某王衮王号未详太祖之孙宗干之子海陵天徳初封后被杀
  等谨按宗干诸子中有兖有衮衮传云天徳初封王而海陵纪不载海陵纪天徳二年四月有司徒兖封王之文兖传又不载又传云天徳四年薨后始进兖王爵薨年与纪文合纪传相参皆不符合
  定国公突合速宗室子海陵天徳间封正隆初薨汉国公昻昭祖曽孙海陵时封沈国公进楚国公又累进莒卫齐世宗大定二年进汉国公三年薨昻本名奔睹与前郓王为二人
  等谨按宗义传宗义世祖之孙杲之子载海陵杀宗义时杲㓜子阿虎里以赦不死后封为王不知即海陵时所封否也无可详考故附志于海陵时所封诸人之末
  荣王爽太祖之孙宗强之子世宗即位封温王后进夀王又进英王又进荣王大定二十三年
  代国公宗尹宗室子世宗大定八年封二十八年薨南阳郡王襄昭祖之裔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封萧国公徙封戴章宗明昌元年改封任王纪作六年承安元年封常山郡王又进南阳郡王泰和二年
  应国公和尚宗干之孙襄之子世宗时封后以罪诛郓王琮世宗之孙显宗之子大定十八年封道国公章宗即位封郓王明昌五年
  瀛王瓌世宗之孙显宗之子大定二十二年封崇国公章宗即位封瀛王明昌三年
  霍王从彛世宗之孙显宗之子大定二十五年封宿国公章宗即位封沂王明昌四年以从彛为永功后封赵王时追封永功为赵王承安元年改封蔡八年封霍王宣宗贞祐二年薨瀛王从宪世宗之孙显宗之子章宗即位封夀王承安元年进英王四年改封瀛泰和八年
  温王玠世宗之孙显宗之子章宗即位封明昌三年薨申王完颜匡始祖九世孙章宗泰和七年封定国公卫绍王时封申王大安元年
  荣国公宗浩昭祖裔昻之子章宗承安四年纪作崇国公泰和七年
  萧国公璐世宗之孙永功之子章宗时封泰和五年薨密国公璹世宗之孙永功之子宣宗贞祐中封胙国公正大初进密国公哀宗天兴时薨
  任国公玮世宗之孙永成之子封年未详宣宗贞祐四年薨巩国公按春世宗之孙永蹈之子封年未详宣宗贞祐三年以罪黜
  等谨按宣宗纪贞祐三年四月艾国公从厚薨此亦世宗孙也但其名宗室表中不载王圻续通考云是瀛王琦子不知何据琦本名从宪不应与从厚名軰行
  定国公承晖世祖之裔宣宗贞祐初封邹国公二年徙定国中都破殉难
  曹王额尔克宣宗之孙守纯之子初封肃国公哀宗天兴元年三月封曹王议质于元国亡时死
  戴王某巩王伯特亦守纯之子封年未详国亡时死
  夀国公萨布始祖弟之裔哀宗时封国亡时死
  异姓封建
  濮王韩企先太宗天会七年封楚国公熙宗皇统元年封濮王六年卒
  隋国公和尼完颜部人罗索之子熙宗天眷时封广平郡王海陵正隆二年例改代国公后进隋国公卒陈王希尹完颜部人欢都之子熙宗天眷二年封后为熙宗所杀
  郇国公卢彦伦熙宗天眷时封海陵天徳三年卒任国公李师䕫封时已致仕
  等谨按张邦昌于天会五年立为帝后为宋所杀刘豫亦于天会八年立为帝十五年废降封蜀王皇统元年进曹王其子麟亦封韩国公此僣窃之徒又非五等列爵可比故不载
  曹王刘筈彦宗次子熙宗皇统九年封吴国公海陵天徳元年封滕王二年进郑王又进曹王是岁卒
  郑国公时立爱初封陈国公封年未详熙宗天会十五年致仕加封郑国公卒
  越国王萧仲恭熙宗皇统初封兰陵郡王后封济王又封曹王海陵天徳二年封越国王是岁卒
  冀国公高桢熙宗时封戴国公又封任国公进河内郡王海陵时封莒王进代王正隆例改冀国公桢固辞旋卒
  郓国公韩昉熙宗皇统六年封海陵天徳初卒
  申国公赵兴祥海陵时封广平郡王改封钜鹿正隆例改申国公世宗大定十五年
  吴国公萧玉海陵逆党封陈国公进封吴国公世宗即位降爵
  等谨按萧𥙿徒单阿里出虎仆散师恭徒单贞唐括辩五人皆海陵逆党传中皆言海陵时封王后皆先后伏诛又萧怀忠传亦云海陵时封王其封号皆不可详考
  韩国公锡默阿里海陵天徳初封王正隆例降韩国公后以疾卒
  荣国公特嘉晖海陵天徳二年封河内郡王进封戴王正隆例降景国公又封济国公又封荣国公寻卒豳国公乌雅富埒珲海陵时封世宗大定二年卒汉国王大㚖海陵时封神麓郡王贞元三年封汉国王是岁卒
  广平郡王王伯龙海陵天徳三年封是岁卒
  景国公耶律怀义海陵时封漆水郡王进封莘王又进萧王正隆例降景国公六年卒
  曹王张通古海陵天徳初封谭王改郓王又封沈王正隆元年进曹王是岁卒
  温国公耶律安礼海陵时封谭国公进郕国公又封温国公
  广平郡王诺延温思忠海陵时封郜国公进沂国公又进齐国王又改封广平郡王正隆六年
  诺延温思忠传曰海陵欲定封爵制度令思忠建白之封王者皆降封异姓或封公或一二品阶惟封思忠广平郡王
  卫国公蔡松年海陵时封郜国公又封卫国公正隆四年
  戴国公左泌企弓子海陵贞元初封年六十一致仕又十四年卒
  南阳郡王张浩海陵贞元元年封潞王改蜀王正隆例降鲁国公进秦国公世宗立封南阳郡王大定三年卒崇王张中孚海陵贞元元年封南阳郡王三年封宿王又进封崇王寻卒
  广平郡王赫舍哩呼喇海陵正隆元年封是岁卒舒国公高彪海陵正隆时封旋卒
  齐国公李成海陵正隆间由郡王王号未详例降
  等谨按孔彦舟传初封广平郡王正隆时例降传中不言所降何号或仅改一二品阶也故不列
  广平郡王李石世宗初封道国公大定九年进封平原郡王又进广平郡王十六年卒
  宗国公张中彦中孚之弟世宗初年封后以疾卒于官冀国公完颜元宜本姓耶律赐国姓弑海陵世宗大定二年封久之致仕卒
  荣国公默音完颜部人罗索之子世宗大定七年封十一年卒
  芮国公瓜尔佳沃哩布封年未详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任国公雅富埒赫封年未详世宗大定十九年
  莘国公张汝霖浩之子世宗大定二十八年封芮国公进封莘国公章宗明昌元年
  金源郡王赫舍哩志宁世宗时封定国公后封广平郡王进封金源郡王大定十二年
  沂国公布萨忠义世宗时封荣国公改封沂国公大定六年
  定国公图克坦合喜世宗时封大定十年
  宗国公赫舍哩良弼世宗初封大定十八年
  莘国公石琚世宗大定十七年封二十二年卒
  申国公唐古安礼世宗时封芮国公大定二十一年进封申国公是年卒
  莘国公伊喇道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封二十四年卒淄王徒单克宁世宗大定十二年封密国公十九年徙谭国公二十一年徙定国公二十八年封延安郡王又封东平郡王章宗立改金源郡王明昌元年封淄王二年卒
  任国公富察通世宗时封章宗承安三年
  密国公瓜尔佳清臣章宗明昌二年封芮国公四年进封戴国公六年封密国公泰和二年
  萧国公完颜守贞希尹之孙章宗明昌四年承安五年
  济国公布萨揆忠义之子章宗时封泰和七年卒芮国公钮祐禄额特埒章宗承安二年封寻卒
  英国公瓜尔佳衡章宗承安四年封寻卒
  夀国公张万公章宗承安四年泰和七年
  广平郡王图克坦镒章宗承安五年封济国公宣宗即位进广平郡王贞祐二年
  申国公布萨端章宗泰和七年封宣宗兴定元年卒崇国公孙即康卫绍王即位封大安三年
  泽王赫舍哩执中弑卫绍王宣宗即位封寻为术虎高琪所杀宣宗乃诏削其官爵
  申国公穆延尽忠宣宗贞祐二年封以谋逆伏诛密国公完颜弼宣宗贞祐四年封元光末卒
  夀国公高汝砺宣宗兴定四年传作贞祐误正大元年卒英国公胥鼎宣宗兴定元年封莘国公四年进温国公哀宗正大二年进英国公三年卒
  滕阳公时青本贼党宣宗兴定四年招降受封寻叛去萧国公侯挚哀宗天兴元年封国变时死
  芮国公完颜哈达哀宗正大四年封死于战
  沧海公王福河间公伊喇仲嘉努恒山公武仙高阳公张甫易水公靖安民晋阳公郭文振平阳公胡天作作元史作祚上党公张开赐姓完颜东莒公燕宁皆宣宗兴定四年
  等谨按此所谓九公也据苖道润及王福九人传载兴定四年议封建公府以固屏翰募威望服众者假以方面重权使分守州郡于是王福等九人封焉皆赐宣力忠臣之号并诏除已画定所管州郡外如能收复邻近州县亦聼管属时王福则清沧观州盐山无棣乐陵东光宁津无极将陵阜城蓚县隶焉后福又叛去移刺众嘉努则献蠡安深州河间肃宁安平武强饶阳六家庄郎山寨隶焉武仙则中山真定府沃冀威镇宁平定州抱犊寨栾城南宫县隶焉后仙走泽州为泽之戍兵所杀张甫则雄莫霸州高阳信安文安大成保定静海宝坻武清安次县隶焉靖安民则涿易安肃保州君氏川季鹿三保河北江矾山寨青白口朝天寨水谷懽谷东安寨隶焉后安民与元兵战死郭文振则河东北路皆隶焉胡天作则平阳晋安府隰吉州隶焉后天作降元为元所诛宣宗以史咏权行平阳公府事后亦封平阳公张开则泽潞沁州隶焉后开为民家所杀燕宁则益都府路皆隶焉后以战死史传据宣宗实录所载如此又言他书载沧安公张进河间公移刺中哥又易水公张进晋阳公郭栋此必正大间继封如史咏继胡天作者然不可考矣
  临淄郡王张惠东平郡王王义深胶西郡王范成进又有某郡王夏全皆宋人哀宗正大三年来降受封兖王国用安本贼党也哀宗时来降受封
  等谨按史传中是时又有所谓十郡王者李明徳封仙张瑀张友卓翼卓翼据完颜仲徳传是东平郡王馀人无考康琮杜政吴歪头刘安国也国事既棘惟冀以封爵为激劝之具故遂多滥锡云
  外戚封建
  兰陵郡王实嘉努熙宗时封
  某王裴满达后妃传作呼达熙宗时以后父封徐国公海陵篡立以悼后死非其罪封其父为王天徳三年卒
  梁晋国王图克坦恭天眷时封谭国公海陵以后父进封王又进梁晋国王贞元二年
  葛王富察阿固岱尚海陵姊熙宗皇统时封卒
  任国公乌库哩元忠尚世宗女世宗时封章宗承安二年
  萧国公唐古贡尚世宗女章宗时封莘国公改封萧国公泰和二年
  定国公图克坦公弼尚世宗女卫绍王至宁初封宣宗兴定五年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六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七
  封建考
  元太宗八年七月诏以中原诸州民户分赐诸王贵戚宪宗二年七月诏以中州封同姓
  宪宗六年春定拟诸王岁赐钱榖
  元史诸王表曰元兴宗室驸马通称诸王岁赐之颁分地之入所以尽夫展亲之义者既优且渥然初制简朴位号无称惟视印章以为轻重厥后有国邑之名而赐印之等犹前日也
  食货志曰元制凡诸王及后妃公主皆有食采分地其路府州县得荐其私人以为监秩禄受命如王官而不得以岁月通选调其赋则五戸出丝一斤不得私徴之皆输诸有司视所当得之数给与之其岁赐则银币各有差始定于太宗之时而增于宪宗之日及世祖平江南又各益以民戸时科差未定每戸折支中统钞五钱至成宗复加至二贯其亲亲之义若此可谓厚之至矣至于勲臣亦然又所以大报功也
  等谨按元制惟视印章以为等级表中所列其封一字王者最贵如燕秦晋梁越营鄃宁齐楚豳济魏鲁定陇赵嘉荆昌卫兖吴寿周安辽冀恩岐并怀豫肃郯邠鄜庆沈以上共三十九封号以及驸马高丽国王至元时立沈州以处高丽降民故沈王类由高丽国王龚封缅国王安南国王又有按只吉歹大王无国名皆金印兽纽其次二字封号如安西北安镇南怀宁北宁湘宁阳翟云阳恩平北平安远汝宁宣德文济保恩武宁威顺威靖西安宣让西宁柳靖西靖广宁保宁共二十五国号又有伊逊克大王无国邑名皆金印螭纽其次如河间河平云南济南威武西宁镇宁卫安威定宁肃襄宁安南武阳安定永丰永丰表中独称郡王安德永宁汾阳威远武平宁海昭武顺阳延安济宁高唐高昌白兰共二十七国号又有伊苏布哈王玉隆哈实大王达实特穆尔王纳默古哩王鄂罗木乌逊王察必达尔王怕克巴拉大王巴克实特穆尔王表中所列共八人无国邑名皆金印驼纽其次西平镇西武靖云南威顺宣靖绥宁靖安广平靖㳟懿德宁海南平广宁建昌共一十四封号又有巴尔达噶大王旺丹大王特穆大王拜特穆尔大王博啰齐大王伊噜特穆尔共六人无国邑名皆金镀银印驼纽其次宁远镇远靖远定远肃远镇东泰宁共七国号又有无国邑之完泽大王完泽后改封卫安王其初封无国邑皆金镀银印龟纽其次南平永丰宁昌宣宁怀仁保德宁濮濮阳南平濮阳止称王馀皆称某郡王共八国号又有布哈驸马伯竒特穆尔王齐哩克台郡王阿古特穆尔王鄂勒哲额布根王纳默古哩大王哈必济大王巴拜大王其子哈布尔特穆尔王和塔拉特穆尔王彻伯尔大王后改封威武西靖王昌吉驸马后改封宁濮郡王乌呼讷王无国邑名皆银印龟纽凡此以上皆表中所列也其中往往有彼此重列者如云南王一见于金印驼纽则为和克齐表中止书和克齐人名无封年额森特穆尔罗丹三人所封一见于金渡银印驼纽则亦先列和克齐表于此处书至元五年而又列旺沁与特穆尔布哈二人威顺王一见金印螭纽一见金渡银印驼纽皆为库春布哈宁海王一见金印驼纽则为库库楚伊苏玛勒巴图尔阿哈四人一见金渡银印驼纽所封之人阙载南平王一见于金渡银印驼纽所封之人阙载一见于银印龟纽则为秃刾所封永丰郡王一见于金印驼纽则为丑汉驸马初受之封一见于银印龟纽则为博啰所封广宁王一见于金印螭纽则为卓多彻尔特穆尔阿固察三人所封一见于金渡银印驼纽则亦为卓多所封表中于金渡金印驼纽下则仅注卓多中统二年封其在金印螭纽类者则亦注中统二年至元十三年赐印大约诸人封号虽同而印章有别或一人之身前后同此封号而赐印自有等差故皆为之重列而表所谓惟视印章以为轻重者于此更可见矣
  同姓封建
  等谨按辽金同姓封建皆先叙皇子次及皇族以其分益亲则位益贵也然辽金二代袭封者甚少而元明二朝袭封者多且人数尤繁故仍照元史世表系以各帝之子孙悉按其支分派别为之叙列庶便观览明代亦准此例元史于宗室惟伯勒格台卓沁太子越王图喇楚王伊克图威顺王库春布哈淮王布哈特穆尔六人有传馀概无传其事迹之湮没者不知凡㡬邵远平续弘简录以宗室系属合为一卷然亦止据纪传中所可徴者而彚集之非能别有所增益也今本元史与卲氏书互为𠫵订其所缺略不可得而他求矣
  宁海王巴图尔表作㧞图尔始祖之裔达尔札之四世孙封年未详王名见延祐五年三月纪
  等谨按系表始祖之裔有达尔札之孙寕海王库库楚世系表误作宁王今从诸王表改正库库楚之孙则有宁海王伊苏玛勒宁海王巴图尔宁海王阿哈三人诸王表亦列其名而封爵之年俱缺虽巴图尔之名偶见于延祐五年之纪馀则绝无可徴故专书巴图尔而以馀人附见焉
  益王迈努达尔札之五世孙泰定帝初立封泰宁王以泰宁县五千户为食邑三年封宣靖王镇伊都顺帝至元二年二月进封益王至正十七年毛贵䧟伊都迈努遁
  等谨按泰定纪英宗南坡之变诸王迈努自㧞逆党迯赴晋邸故封泰宁王至泰定元年三月泰宁王迈努卒以其子额琳沁多尔济嗣至三年正月并书封诸王库春布哈为威顺王镇湖广迈努为宣靖王镇伊都顺帝纪至元二年进封宣靖王迈努为益王邵经邦弘简录以表中由泰宁进封宣靖之语直断泰定元年三月之纪为误未为无见第史中凡改封进封之事皆本其原封之爵书之其初未有封号者则仅书诸王今泰定三年之纪并不云改封泰宁王为宣靖王而直以诸王贯之则疑封泰宁封宣靖者或是二人且凡纪中所载有封号诸王其失载于世系诸王二表中者颇为不乏或别有一迈努而表中之文反为错误未可定也今以世系表中又并无迈努子额琳沁多尔济之系睿宗子锡里库大王之子有额琳沁多尔济王与此名相似然纪表中皆不见其事迹而邵氏著书时或更有所考故姑据之而存其疑亦以见尚论之宜慎焉
  太祖叔达尔札官人位岁赐银三十锭縀一百匹五户丝丙申年分拨宁州一万戸延祐六年实有四千五百三十二戸计丝一千八百一十二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拨南丰州一万一千戸计钞四千四百锭
  右系出始祖
  齐王班布尔实烈祖次子柴济萨哈勒大王之裔大德十一年七月时武宗已即位封齐王
  齐王伊噜音特穆尔柴济萨哈勒之裔据表是班布尔实之侄延祐三年七月封保恩王赐金印进封恩王又改齐王齐王伊噜特穆尔伊噜音特穆尔子延祐六年
  封恩王给印泰定三年七月嗣封齐王赐金印纪于次年七月又复书给印文宗天历二年薨
  等谨按顺帝至正十二年八月有齐王实勒们献马事不知即以上齐王诸人之系否无可详考
  太祖弟柴济萨哈勒大王淄川王位淄川王惟见于食货志而纪表皆无考淄与齐同一地当即齐王又称淄王柴济萨哈勒当亦是追封淄川王岁赐银一百锭縀三百匹五戸丝丙申年分拨般阳路五万四千四百九十三戸延祐六年实有七千九百五十四户计丝三千六百五十六斤江南戸钞至元十三年分拨信州路三万戸计钞一千二百锭
  吴王图烈纳烈祖第三子和实衮大王之孙大德十一年七月时武宗已即位封济王仁宗皇庆元年正月改封吴王吴王玛纳济和实衮大王之曾孙初封济阳王文宗至顺元年徙封吴王
  济阳王普尔普图烈纳之子初封吴王文宗至顺元年徙封济阳王
  等谨按文宗纪云徙封济阳王玛纳济为吴王吴王普尔普为济阳王事在至顺元年三月但以前天历二年三月已有称玛纳济为吴王之文且其初封济阳王之事纪又不载史中之阙讹多矣表以玛纳济普尔普为兄弟行而天历二年八月本纪又有徴吴王普尔普及其诸父玛纳济赴京师之文軰行亦不尽符皆无可详订
  济南王星纳噶尔和实衮大王之裔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十月封
  等谨按至元二十四年纪曰俗格言诸王星纳噶尔印文曰皇侄贵宗之宝宝非人臣所能用因其分地改为济南王为宜从之则星纳噶尔之初封为济南王明矣诸王表中于济南王位下不载星纳噶尔而专书伊埒济至元二十四年封与纪不合王圻本又载和实衮之子昂吉济达至元二十四年封济南王诸王表亦有济南王昂吉济达之名耳无封年不知何所据而云二十四年封也
  西宁王和塔拉默色和实衮大王之裔表作吴王玛纳济之子文宗天历二年封文宗纪天历二年二月有西宁王和塔拉默色之文不言封册事今据表书臣等谨按文宗纪天历二年十二月有给豳王呼图克台默色王傅印之事世系表无此人诸王表豳王位下亦无之考西宁王和塔拉默色是年二月封与此名字相类而次年三月又封诸王斯隆玛为西宁王以此参度疑和塔拉默色由西宁进封豳如豳王彻伯尔由威武西宁王进封之类故次年又别封斯隆玛为西宁王未可知也西宁王和塔拉默色为烈祖第三子和实衮之四世孙斯隆玛表作色埒默为烈祖第四子特默格鄂齐锦之四世孙軰行正齐但支派徴别耳附录于此未敢臆断
  太祖弟和实衮大王子济南王位岁赐银一百锭绵六百二十五斤小银色丝五千斤縀三百匹羊皮一千张五戸丝丙申年分拨济南路五万五千二百戸延祐六年实有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五戸计丝九千六百四十八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建昌路六万五千戸计钞二千六百锭
  等谨按岁赐录有哈坦大王位五戸丝戊午年分拨济南漏籍二百戸延祐六年实有一百九十三戸计丝七十七斤一条考世系表中有二哈坦一为太宗子已别著其岁赐之数则此哈坦似当为和实衮之孙世系表亦作哈坦但史言哈坦从乃颜为叛屡入冦不当仍有岁赐且世系表以济南王星纳噶尔为其孙岁赐录已有和实衮子济南王位下一条何又有此终不辨其为何系也
  又按岁赐中有鄂尔根彻尔大王位下五戸丝丁巳年分拨广平三十戸延祐六年实有五戸计丝二斤一条鄂尔根彻尔世系表中无考不知何系类志于此
  寿王奈曼台烈祖第四子特默格鄂齐锦之曾孙武宗至大元年七月封
  辽王托克托奈曼台之孙仁宗延祐三年封年据表书纪文无考
  㤗定帝崩后托克托附丞相都尔苏上都破时被杀等谨按文宗纪天历二年八月封雅尔鼐实哩为辽王以故辽王托克托印赐之考世系表中失载此人不知其何系续弘简录亦载之疑即托克托之后
  西宁王斯隆玛特默格鄂齐锦之裔文宗至顺元年三月封
  寿王托里齐特默格鄂齐锦之子名号见文宗至顺二年纪封年未详
  太祖弟旺沁诺延位岁赐银一百锭绵五千九十八斤縀三百匹诸物折中统钞一百二十锭羊皮五百张金一十六锭四十五两五戸丝丙申年分拨益都路等处六万二千一百五十六戸延祐六年实有二万八千三百一戸计丝一万一千四百二十五斤江南户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建宁路七万一千三百七十七戸计钞二千八百五十五锭
  广宁王卓多烈祖季子伯勒格台之孙世宗中统三年至元十三年赐驼纽金镀银印
  等谨按广宁封年纪文无考世祖纪云中统三年正月赐广宁王卓多驼纽金镀银印至至元十三年三月又书赐郡王卓多银印同为银印前后两赐疑有误诸王表则书中统三年至元十三年赐印与伯勒格台传合得其实矣
  又按伯勒格台传曰伯勒格台太祖时以腹心遇尝立为国相又长札尔固齐别授之印世祖至元九年二月诏札尔固与火通齐乃太祖开创之始所置位百司右赐银印立左右司即伯勒格台之所部也此虽无国号而实元初封建之制故追录于此
  广宁王彻尔特穆尔伯勒格台之曾孙封年未详
  广宁王阿固察彻尔特穆尔之子文宗至顺元年七月封赐金印
  等谨按顺帝纪至正十三年九月广宁王呼图克特穆尔薨十四年正月命特穆尔布哈袭封当即阿固察之后但世系诸王二表皆无可考
  定王色彻肯伯勒格台之曾孙至治三年
  等谨按泰定纪即位之年十二月时尚称至治三年书授诸王色彻肯以其父故金印不言封定王事表则书至治三年封当是泰定初封也
  定王彻尔台色彻肯子泰定四年封年仅据表书纪文无考太祖弟巴勒噶岱大王子广宁王位巴勒噶岱即别里古台岁赐银一百锭縀三百匹五戸丝丙申年分拨恩州一万一千六百三戸延祐六年实有二千四百二十户计丝一千三百五十九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鈆山州一万八千戸计钞七百二十锭
  呼喇济大王世系表作呼喇济五戸丝丁巳年分拨广平等处一百五十户延祐三年实有八十七戸计丝三十四斤
  等谨按呼喇济未见国邑之号故考中不载以其亦为伯勒格台之孙故附录于此
  右系出烈祖
  宁肃王托克托太祖长子卓沁太子之子武宗至大元年据表书纪文无考二年十一月赐金印
  等谨按卓沁传曰国初以亲王分封西北其地极远去京师数万里驲骑急行二百馀日方达京师以故其地郡邑风俗皆莫得而详焉此亦封建之得其实者第无王号耳
  肃王库春托克托之子文宗天历二年封
  太祖长子卓沁大王位岁赐缎三百匹常课缎一千匹五戸丝丙申年分拨平阳四万一千三百二戸戊戌年真定晋州一万戸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永州六万戸计钞二千四百锭
  兖王迈珠韩太祖第二子察罕台之曾孙武宗至大三年十月封
  威远王呼图克特穆尔察罕台之曾孙英宗至治三年七月封赐金印
  等谨按世系表书呼图克特穆尔之父为威远王阿济格今以纪文无考诸王表威远王位下亦止书呼图克特穆尔一人故不列
  越王图喇察罕台之裔大德十一年七月时武宗已即位封赐金印以越州路为分地至大二年二月以罪赐死哈喇哈斯传曰初仁宗之入也阿固台有勇力人莫敢近诸王图喇实手䌸之以功封越王哈喇哈斯力争之曰祖宗之制非亲王不得加一字封秃剌疏属岂得以一日之功废万世之制哉不聼
  豫王喇特纳实哩越王图喇子初封西安王表作天历元年封考秦定帝初崩时已有西安王之号疑封年尚在前也文宗天历元年十二月进封豫王赐南康路为食邑二年正月赐黄金印十一月以其有功并以其父越王图喇印与之出镇云南至顺元年五月遣镇西番赐金印
  文宗至顺二年四月纪曰中书省言越王图喇在武宗朝以绍兴路为食邑岁割赐本路租赋钞四万锭今其子袭王爵宜岁给其半从之
  等谨按顺帝至正十三年以喇特纳实哩已为豫王其弟达尔玛讨贼有功以西安王印与之命镇成格勒之地止言与印未言即封为西安王表于西安王位下亦无达尔玛之名故不列
  太祖次子察罕台大王位察罕台即察合台岁赐银一百锭缎三百匹绵六百二十五斤常课金六锭六两五戸丝丙申年分拨太原四万七千三百三十戸戊戍年真定深州一万戸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七千二百一十一戸计丝六千八百三十八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沣州路六万七千三百三十戸计钞二千六百九十三锭
  喇特纳实哩豫王天历元年分拨江西行省南康路
  靖远王哈达表作格藏太祖之裔睿宗睿宗为太祖第四子第六子锡里库之后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正月赐涂金银印广平王哈喇班第亦锡里库之后诸王表于广平王位下止载二人无此人名
  豳王彻伯尔哈喇班第之子世祖至元二十年赐印时仅称诸王成宗大德八年十二月封威武西宁王赐金印十一年进封豳王进封事纪文不载今据表书
  豳王纳古尔彻伯尔之子武宗至大元年十一月赐诸王纳默古哩金印当即纳古尔先赐印也袭父封封年未详
  等谨按诸王表云延祐七年袭封续弘简录亦同今考仁宗皇庆二年六月纪已有豳王纳古尔之文后亦屡见则其非迟至延祐七年袭封审矣故缺之又按明史洪武十三年五月濮英进兵齐勤站获故元豳王额琳沁此当即彻伯尔纳古尔之后但世系人名皆无可考
  睿宗子实喇大王位岁赐银一百锭缎三百匹五户丝丁巳年分拨彰德路二万五千五十六戸延祐六年实有二千九百二十九户计丝二千二百一斤
  定王永和尔太祖之裔睿宗第七子额哷布格之孙成宗大德三年正月封定远王赐金印九年二月徙封威定王赐金印武宗至大元年六月进封定王赐金印
  等谨按世系表额哷布格之子威定王玉木忽尔纪文无考诸王表于威定王位下止书永和尔疑即一人也苐子与孙则互异
  冀王博啰额哷布格之孙世祖至元十三年七月赐印时尚称诸王成宗大德十年二月封镇宁王赐金印仁宗延祐四年闰正月进封冀王世祖成宗仁宗纪参世系诸王表
  镇宁王诺海亦额哷布格之孙武宗至大三年封年据诸王表纪文无考
  魏王巴延世系表作颜诸王表作罗特穆尔亦额哷布格之孙封年纪表皆无考
  太祖第四子睿宗子额哷布格大王位岁赐银一百锭缎三百匹五户丝丙申年分拨真定路八万戸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五千二十八戸计丝五千一十三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抚州路十一万四千户计钞四千一百六十锭
  楚王伊克图太祖之裔睿宗第八子博绰之孙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封镇远王赐涂金银印成宗大徳十一年时武宗已即位进封楚王赐金印封镇远王事表作二十一年今从续弘简录楚王图烈特穆尔伊克图之子武宗初袭封镇远王牙忽都薨仁宗命袭封楚王延祐中以明宗出封兵变事坐累徙西番明宗即位诏复封楚王
  楚王巴图尔图烈特穆尔之子封年无考
  等谨按牙忽都传云巴图尔薨其子雅克特穆尔嗣封楚王时年十一诸王表中不载纪亦无考附志于此
  睿宗子博绰大王位岁赐银五十锭缎三百匹五戸丝丁巳年分拨真定蠡州三千三百四十七戸延祐六年实有一千四百七十二戸计丝六百一十二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耒阳州五千三百四十七戸计钞二百一十三锭
  永宁王巴延穆尔太祖之裔睿宗第九子末哥之曾孙封年无考
  等谨按诸王表于永宁王位下书巴延特穆尔之名而缺其封年纪文中亦无可考惟英宗至治三年七月有永宁王布木特穆尔为不法事当即此一人也
  睿宗子默格大王位岁赐银五十锭缎三百匹五戸丝丁巳年分拨河南府五千五百五十二戸延祐六年实有八百九戸计丝三百三十三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茶陵州八千五十二戸计钞三百二十四锭
  荆王伊苏伯竒太祖之裔睿宗第十子苏都勒格之后泰定帝元年九月封荆王赐金印
  荆王托克托穆尔苏都勒格之后顺帝至元元年闰十二月诏袭封荆王赐金印
  等谨按世系表以托克托穆尔为苏都勒格之孙伊苏伯竒为托克托穆尔之子诸王表于荆王位下先列伊苏伯竒次列托克托穆尔俱无封年今考一在泰定帝时封一在顺帝时封年分迥分先后则必托克托穆尔为伊苏伯竒之子世系表中误为颠倒耳以他处无明文可据故统书作苏都勒格之后又表中更列苏和齐一人考托克托穆尔于至元元年受封而三年十一月又诏托克托穆尔袭托和齐荆王位而托和齐之封当在顺帝至元之前可知矣又按顺帝至正十四年五月有命荆王达尔玛实哩镇河西之事表中荆王位下无此人名世系表亦无之不可考其何系
  睿宗子苏都勒格大王位五戸丝壬子拨济南等处五千戸延祐六年实有五十戸计丝二十斤
  河间王乌噜克岱太祖第六子科尔戬之后世祖至元二年二月赐印
  等谨按诸王表云乌噜克岱至元二年封河间王世系表则又书河间王呼察二表不符考呼察为科尔戬之子呼察之子曰呼噜古岱当即乌噜克岱袭其父之河间王封者也呼察封事纪文无考故以乌噜克岱赐印之事为据
  安定王托欢科尔戬之裔仁宗皇庆二年八月封赐金印
  安定王多尔济巴勒托欢之子爵名见泰定二年纪封年无考
  太祖第六子科尔戬太子子河间王位岁赐银一 百锭缎三百匹五戸丝丙申年分拨河间路四万五千九百三十戸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一百四十戸计丝四千四百七十九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衡州路五万三千九百三十戸计钞二千一百五十七锭
  右系出太祖
  汾阳王拜特穆尔太宗第二子库腾太子之孙仁宗延祐四年闰正月封表作七年疑误
  荆王伊苏额布根汾阳王拜特穆尔之子封年无考
  等谨按此仅据世系表书之也诸王表荆王位下列伊苏伯竒托克托穆尔托和齐三人无伊苏额布根之名惟泰定四年纪有岐王索诺木衮布诉荆王伊苏额布根事稍有可徴第其时去伊苏伯竒之封荆王不远岂同时有二荆王耶
  太宗子库腾太子位岁赐银一十六锭三十三两缎五十匹五戸丝丙申年分拨东京路四万七千七百四十一戸延祐六年实有一万七千八百二十五戸计丝三千五百二十四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常德路四万七千七百四十戸计钞一千九百九锭
  靖远王哈达襄宁王鄂尔和皆太宗第三子库春太子之曾孙封年无考
  襄宁王额布根库春五世孙武宗至大二年
  续弘简录曰鄂尔和乃实勒们之孙太宗尝抚实勒们于宫中称太孙定宗崩后皇后抱之聼政宪宗立禁锢实勒们于摩多齐之地鄂尔和封襄宁王从纳颜叛大德十年来降至大二年以也不干袭封
  太宗子库春太子位岁赐银六十六锭三十三两缎一百五十匹五戸丝丁巳年分拨汴梁路在城戸至元三年改拨睢州五千二百一十四戸延祐六年实有一千九百三十七戸计丝七百六十四斤
  汝宁王彻伯尔太宗第五子哈斯大王之孙仁宗延祐二年四月表作元年疑误
  汝宁王鄂勒哲特穆尔彻伯尔之子封年未详
  汝宁王呼喇台鄂勒哲特穆尔之子泰定元年袭封此据表书纪文有是年正月赐诸王呼喇台金印事
  太宗子哈斯大王位岁赐银一十六锭三十三两缎五十匹五戸丝丁巳年拨汴梁路在城戸至元三年改拨蔡州三千八百一十六戸延祐六年实有三百八十八戸计丝一百八十四斤
  陇王呼鲁苏太宗第六子哈坦大王之孙武宗至大元年十二月封赐金印
  太宗子哈坦大王位岁赐银一十六锭三十三两缎五十匹五戸丝丁巳年分拨汴梁路在城戸至元三年改拨郑州延祐六年实有二千三百五十六户计丝九百三十六斤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常宁州二千五百戸计钞一百锭
  阳翟王图们太宗第七子默哷大王之曾孙武宗至大元年九月封赐金印镇北藩图们传库春库春传太平太平世系表作阿雅噶齐之子秃满之侄弘简录亦作图们子当是表误太平于泰定元年袭封此据表书纪于是年亦有赐金印事泰定崩后党附都尔苏以战被诛特穆尔齐袭封阳翟王特穆尔齐世系表作库春之子人名亦见至顺二年阳翟王阿勒呼木特穆尔默哷之裔于特穆尔齐后袭封世系表中载至特穆尔齐而止弘简录云距太平 又三世也不知是特穆尔齐之子否封年亦无可考顺帝至正二十年以叛逆伏诛
  阳翟王呼图克特穆尔阿勒呼木特穆尔之弟顺帝至正二十一年袭封
  太宗子默哷大王位岁赐银一十六锭三十三两缎五十匹五戸丝丁巳年分拨汴梁路在城戸至元三年改拨钧州一千五百八十四戸延祐六年实有二千四百九十六戸计丝九百九十七斤
  右系出太宗
  大名王定宗㓜子见耶律希亮传失其名馀俱无考
  等谨按耶律希亮传曰世宗中统二年希亮以避乱迯至密里城乃定宗潜邸汤沐之邑也时以皇后之妹主后政三年定宗㓜子大名王闵其不能归遗以币帛鞍马乃从大名王至呼济尔之地大名王不知何年封号世系表定宗止有三子其第三者曰未忽大王岂即大名王欤
  南平王图噜定宗第三子和和大王之子世祖至元九年封赐金印
  右系出定宗
  卫王鄂勒哲宪宗第三子玉隆哈实之子成宗元贞二年七月赐印时尚称诸王大德九年二月封卫安王赐金印武宗至大三年五月进封卫王
  等谨按顺帝纪至元二年七月赐卫王库春格尔卫辉路为食邑至正十一年亦有此人名而世系诸王二表皆无之不知即鄂勒哲之裔否并不可辨其为同异姓矣
  郯王齐齐克图鄂勒哲之子英宗至治二年十二月封武宁王授金印泰定元年七月命袭其父鄂勒哲所部仍给故印泰定帝崩后齐齐克图附于明宗文宗至顺二年正月以淮安路之海宁州为其食邑二月改封郯王赐以金印宁宗即位又赐以胊山赣榆沐阳三县纪文于三县上冠以海宁州名当即其属县也命出镇辽阳顺帝至元二年四月诏以太平路为其食邑五年为太师巴延构䧟死等谨按齐齐克图之名同时有相近者二人一为此齐齐克图一为世祖子宁王库库楚之子宁王色辰图纪文中随时纪载乍阅殊难分晰续弘简录不载库库楚之子事而于此齐齐克图传内则书延祐七年封宁远王至治二年改封武宁王入朝请印帝不允泰定元年赐永福县戸若干为食邑至顺时改封郯王今细检元史颇彰其误考宁王库库楚薨于皇庆二年延祐七年四月时英宗已即位纪书封诸王齐齐克图为宁远王不言赐印至至治三年七月齐齐克图入朝请印帝不允盖宁王库库楚有谋逆之事故于其子赐印亦甚慎重若此即为后封郯王之齐齐克图则至治二年封武宁王时已赐金印矣何烦重请为耶泰定元年三月书赐诸王齐齐克图永福县戸时仅称诸王与后至顺二年书以淮安路海宁州为武宁王齐齐克图食邑书法不符则卲氏之误以库库楚之子为此齐齐克图审矣又诸王表于宁远王位下书齐齐克图延祐七年封宁远王与纪文合又云十一年进封宁王既脱去年号而延祐七年之后惟顺帝至正始有十一年考是年纪亦无封宁王之文又书薛彻秃皇庆二年由宁远王进封与延祐七年封宁远王之文大相刺谬仁宗英宗纪文皆无可据则表之误明甚今亦附为辩正于此
  河平王锡里济纪作习怯吉宪宗第四子世祖至元五年六月表作四月误封赐驼纽金印同北平王诺木欢出镇阿力麻里之地劫北平王以叛十九年为诸王色埒默所执又为元帅李庭等袭擒被诛
  并王鸿和特穆尔锡里济子仁宗延祐五年二月表作四年封封嘉王赐印泰定帝二年六月改封并王文宗至顺三年三月赐安陆府为食邑是年纪作鸿和尔布哈顺帝至元元年以谋逆自杀
  抚宁王彻尔特穆尔鸿和特穆尔之子顺帝至正二年十二月弘简录作至元六年与史不符
  等谨按诸王表无抚宁王国号而于嘉王位下又有和尔和之名世系表鸿和特穆尔之子有嘉王火儿忽等三人亦无彻尔特穆尔考抚宁王封事见于顺帝纪而和尔和封嘉王事纪既不见诸王表亦不载受封之年故附志于此
  睿宗长子宪宗子乌苏台大王位岁赐银八十二锭缎三百匹又泰定二年鸿和特穆尔大王改封王增岁赐银一十锭班秃大王银八锭五戸丝癸丑年查过卫辉路三千三百四十二戸延祐六年实有二千二百八十戸计丝九百一十六斤
  等谨按乌苏台为宪宗第二子世系表内不载其有嗣班秃乃宪宗长子亦无嗣当日岁赐之物大约付其宪宗系下族人或其妃配耳志又言泰定三年明里忽都鲁皇后位下添岁赐中统钞一千锭缎五十匹绢五十匹此盖守巴图营帐者
  右系出宪宗
  燕王真戬世祖第二子中统三年馀详帝系考
  等谨按封燕王事元史于中统二年三年十二月复载续弘简录则专书在三年
  晋王噶玛拉世祖之孙裕宗之长子燕王真戬追尊为裕宗世祖至元二十七年正月封梁王赐金印出镇云南二十九年进封晋王移镇北边更给晋王金印成宗大德六年正月薨馀详帝系考
  等谨按故事诸王皆置传世祖以晋为太祖肇基之地视诸王有加特置内史以宠之后㤗定帝袭封晋王时尚有以晋府内史而封公者
  梁王松山世祖曾孙显宗长子晋王噶玛拉追尊为显宗世祖至元三十年时噶玛拉已进封晋王诏皇曾孙出镇云南以皇孙梁王印赐之武宗至大二年有风疾命老的罕代镇其地梁王王禅松山子延祐七年五月时英宗已即位封云南王往镇其地以代娄达罕故封云南王泰定帝元年十月徙封梁王食邑益阳州六万五千戸泰定崩后王禅附丞相都尔苏上都破后赐死
  云南王特穆尔布哈旺沁子泰定元年十月时旺沁徙封梁王命袭封云南王赐金印旺沁赐死后流于吉阳军湘宁王德勒格尔布哈世祖曾孙显宗第三子大德十一年七月时武宗已即位封北宁王至大四年四月时仁宗已即位改封湘宁王赐金印食邑湘乡州宁乡县六万五千戸湘宁王巴拉实哩德勒格尔布哈之子至治三年袭封是年十二月时泰定已即位给印袭封之文惟据表书纪于十二月赐印尚称诸王袭封当在此月也泰定元年三月命出镇察罕诺尔泰定崩后以兵应上都兵败被执
  裕宗长子晋王噶玛拉位岁赐缎一千匹绢一千匹又多尔济延祐元年为始年例支中统钞一千锭五戸丝库库布哈所管益都二十九戸江南戸钞皇庆元年分拨南康路六万五千戸又德勒格尔布哈湘宁王分拨湘乡县六万五千戸计钞二千六百锭
  魏王阿穆尔克二表俱作魏王纪与弘简录皆作卫王世祖之曾孙裕宗之孙顺宗之长子封年未详仁宗皇庆元年正月赐庆元路定海县六万五千戸为食邑延祐五年以罪贬高丽后徙大同泰定元年诏还薨
  西靖王阿鲁阿穆尔克子文宗至顺元年九月封魏王博啰特穆尔阿穆尔克子封年无考
  顺宗子阿穆魏王位江南戸钞皇庆元年分拨庆元路六万五千戸计钞二千六百锭
  秦王莽噶拉世祖第三子至元九年十月封安西王统河西土番四川诸处赐京兆为分地十年进封秦王佩金印二至十七年薨
  安西王阿南达莽噶拉子世祖至元十七年袭封成宗崩后无子皇后布尔罕将以阿南达继统文宗入平内难执之赐死
  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十二月僧格言先是皇子莽噶拉封安西王置王相府后封秦王绾二金印今嗣王阿南达仍袭安西王印弟谙达布哈别用秦王印其下复以王传印行一藩而二王于制非宜诏以阿南达置为安西王仍置王傅而上秦王印谙达布哈所署王傅罢之至成宗元贞二年安西王傅请立王相府帝曰去岁阿南达已尝面陈朕谕以世祖定制今复奏请岂欲以四川京兆悉为彼有耶今姑从汝请惟许行传事
  等谨按元代诸王毎得开邸置傅其蒙恩深厚者则置王相府具载纪文考中不及备书采此一事其他可推矣
  安西王伊噜特穆尔阿南达之子至治三年九月时泰定帝已即位袭封文宗至治三年四月以谋逆诛
  世祖次子安西王莽噶拉位岁赐缎一千匹绢一千匹江南戸钞至元十八年分拨吉州路六万五千戸计钞二千六百锭
  北安王诺木欢亦作诺摩罕世祖第四子至元三年六月封北平王以印给之建幕庭于和林北阿里玛图之地十四年为叛王锡里济所劫改封北安王二十一年三月自北边归朝赐螭纽金印二十三年三月以临江路为分邑成宗大徳五年薨
  等谨按弘简录云十九年改封考二十一年三月纪尚书北平是年闰五月乃书赐北平王印恐卲氏有误
  世祖次子北平王诺摩罕位岁赐缎一千匹绢一千匹江南戸钞至元二十二年分拨临江路六万五千戸计钞二千六百锭
  云南王和克齐世祖第五子至元四年八月封赐駞纽金镀银印遣镇大理等处八年二月大理等处宣慰都元帅宝合丁与王傅库库岱毒杀之
  等谨按和克齐薨于八年而十七年十月纪又书赐云南王和克齐印其误显然表云十七年额森特穆尔袭封或此时赐印而误书和克齐名耳然二十五年纪又有赐涂金驼纽印事十七年赐印又疑未的矣
  营王额森特穆尔和克齐子世祖至元十七年袭封云南王此据表书纪文不载二十五年赐涂金驼纽印命帅兵镇大理等处武宗至大元年正月进封营王表作大徳十一年与纪异仁宗皇庆元年二月赐福州路福安县一万三千六百有四戸食其岁赋泰定帝四年出镇北边
  梁王巴咱尔斡尔密云南王和克齐之裔封梁王封年无考镇云南元亡后明太祖遣王袆谕降为梁王所杀洪武十四年傅有德下普定王走普宁州自经明史巴咱尔斡尔密傅世祖次子云南王和克齐位岁赐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缎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江南戸钞皇庆元年分拨福州路福安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戸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西平王鄂啰齐世祖第七子封年未详至元六年十月赐駞纽金镀银印时尚称诸王则封西平当在此时九年正月命征建都蛮镇西武靖王特穆尔布哈鄂啰齐子成宗大德元年三月封赐驼纽金镀银印
  云南王罗丹特穆尔布哈子武宗至大二年三月以梁王在云南有疾命罗丹代镇赐驼纽金印
  镇西武靖王绰斯本特穆尔布哈子王名见文宗天历二年正月纪袭封之年无考臣等谨按世系表有罗丹之子豫王喇特纳实哩与太祖系下越王图喇之子名爵皆同诸王表于豫王位下止载一人乃图喇之子此世系表中所列当有误故不列
  西平王巴特玛德沁鄂啰齐之子封年无考
  世祖次子西平王鄂啰齐位岁赐缎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江南戸钞大徳七年分拨南恩州一万三千六百四戸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宁王库库楚世祖第八子至元二十六年十二月封宁远王大德十一年时武宗已即位封宁王赐龟纽金镀银印以清州为食邑武宗至大三年二月谋不轨诏徙高丽仁宗皇庆元年赐还二年正月薨
  宁王齐齐克图库库楚之子延祐七年四月时英宗已即位封宁远王至治三年七月入朝请印帝以其政绩未著不允泰定帝元年赐永福县戸一万三千六百为食邑后进封宁王英宗泰定纪参世系谒王表
  等谨按续弘简录误以此齐齐克图事属之郯王彻彻秃已详前按内
  宁王阿都齐库库楚之子泰定帝三年七月封绥宁王给金印后进封宁王
  等谨按齐齐克图与阿都齐二人之封宁王事纪文皆无可徴齐齐克图进封之年表虽书之而多误已附见郯王条下按内至阿都齐进封之年表亦不载今姑据世系诸王二表载之无可详考又顺帝至正十三年十二月纪书宁王苏默格尔还大鄂尔多赐物疑亦为库库楚之后二表俱无更不可考
  世祖次子平远王库库楚位平远疑宁远之讹岁赐缎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江南戸钞泰定元年分拨永福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戸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镇南王托欢世祖第九子至元二十一年闰五月封赐涂金银印驻鄂州七月诏征占城后引兵还二十八年二月移镇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大德五年
  弘简录曰托欢征占城道出安南为交兵所败世祖怒其辱国终身不许入朝
  镇南王娄章托欢子成宗大德五年袭封封年见诸王表镇南王图卜布哈亦托欢之子表作娄章子误老章薨后袭封封年未详王名见至治二年十二月纪泰定帝二年十二月薨
  淮王特穆尔布哈亦托欢子泰定三年十一月封时图卜布哈已薨而其子博啰布哈㓜故代袭爵及博啰布哈长特穆尔布哈固请还爵文宗天历二年十二月改封宣让王赐金印移镇庐州顺帝至元五年巴延矫制贬之至正元年三月托克为相言其无罪给还宣让王印二十七年进封淮王赐螭纽金印顺帝北奔留命监国城破殉难
  镇南王博啰布哈图卜布哈子文宗天历二年四月袭封镇扬州
  威顺王库春布哈托欢之子表作娄章子误泰定帝三年正月封镇湖广赐螭纽金印顺帝至元五年巴延矫制贬之至正初托克托言其无罪命复还镇后以兵败至成州而殁
  等谨按库春布哈传言其镇湖广时湖广行省岁供米三万石钞三万二千锭又日给王子诸妃饮膳此大约出镇诸王中供亿繁者也
  义王和尚库春布哈子顺帝时封京城将破遁走不知所之
  文济王曼济亦托欢之子顺帝元统二年四月封诏镇大名至元二年十二月赐螭纽金印
  等谨按顺帝至正十三年八月命布哈特穆尔袭封文济王考世系诸王表中皆无此人以袭封事论之当为蛮子之子
  安德王布达实哩亦托欢之子仁宗皇庆元年二月赐福州路宁德县戸一万三千六百有四食其岁赋二年十月封安德王
  等谨按王名纪作安德世系表作宣德弘简录亦作宣徳诸王表于金印螭纽内列宣德王于金印驼纽内列安德王皆云不答失里皇庆二年封当有重列之误考后至元元年又有封太保中书平章政事鼎珠为宣德王事表失载其名故此处王名竟从纪作安德
  世祖次子镇南王托欢位岁赐银五十锭缎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江南戸钞皇庆元年分拨福州路宁徳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戸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世祖长子多尔济太子位腹里江南无分拨戸世祖次子阿雅噶齐大王位岁赐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缎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江南戸钞皇庆元年分拨卲武路光泽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戸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世祖次子和塔拉特穆尔太子位岁赐银五十锭折钞一千锭缎匹物料折钞一千六百五十六锭江南戸钞皇庆元年分拨泉州路南安县一万三千六百四戸计钞五百四十四锭
  等谨按以上三大王皆无国邑封号今附录于此
  右系出世祖
  顺阳王乌噜斯布哈仁宗子延祐二年封安王七年七月时英宗已即位表作十年误降封顺阳王寻被杀
  右系出仁宗
  晋王巴特玛雅尔藏布泰定帝子泰定元年三月嗣封泰定由晋邸继统故曰嗣封天历元年薨于上都
  右系出泰定帝
  燕王喇特纳达喇文宗子至顺元年三月封馀见帝系考
  右系出文宗
  等谨按以上世系皆合纪表所书而确有可徴者也外此或纪或表偶见封爵人名窃疑其当为某帝之系而无可互证者如天历二年豳王和塔拉默色辽王雅尔实哩至正十三年袭封文济王之布哈特穆尔以及诸王表中嘉王和哩呼纪中卫王库春格尔广宁王呼图克特穆尔宁王苏默格尔诸人俱已因类附见于前其馀纪中所刻或诸王表有而世系表无者或二表俱无之者仅据史文书之其中有疑为同姓者则附于同姓之后亦有不辨其为同异姓者元时宗室驸马统称诸王不可以诸王之称断为同姓则附于异姓之后如肃远王特穆尔布哈以下所列是也又按元时诸王专以印章为重轻故有虽无国邑而曾赐印者较之未赐印之诸王又为稍贵如世祖中统三年四月赐诸王伊苏克金印烈祖子柴济萨哈勒之子表云金印螭纽 至元二年七月给诸王伊苏布哈印烈祖子伯勒格台之子与太宗子库腾之孙皆有此名不知为谁表作金印驼纽赐诸王玉隆哈实印宪宗之子表作金印驼纽三年二月以卫辉路为其分地七年七月赐诸王巴尔达噶印世系无考不知同异姓表作金镀银印驼纽十三年四月赐诸王图噜金印世系无考诸王表无十七年五月赐诸王伯竒特穆尔银印世系无考不知即仁宗时封汾阳王之拜特穆尔否表作银印龟纽二十二年十一月赐皇子阿雅噶齐银印世祖第六子诸王表无二十八年正月给诸王阿雅噶齐印此非世祖子考太宗子默畴之曾孙有曰阿雅噶齐大王当即此但恐世次太远又烈祖子特默格鄂齐锦之孙有两阿雅噶齐或是此二人中之一止多一哈字耳诸王表无成宗大德四年正月赐诸王达实特穆尔金印世系无考表云金印驼纽四年四月赐诸王额默根鋈金印赐印事表不载五年七月额默根薨以其子帕克巴拉嗣此太祖子科尔戬之曾孙也世系表以也灭干帕克巴拉列作兄弟据此可订其误又诸王表云帕克巴拉延祐元年赐金印驼纽纪文不载泰定帝元年正月赐诸王 克实特穆尔金印世系无考表云金印驼纽文宗至顺元年五月赐诸王托欢金印世系无考托欢之名甚多不知为谁诸王表无赐印事顺帝至正十四年十一月赐亲王诺木达实金镀银印世系无考亲王必为宗室疑为太祖子察罕台之曾孙阿南达实里王也诸王表无之以上皆纪中所列者也又诸王表所列而纪文不载者则有延祐二年鄂罗木乌逊王四年察必达尔王列在金印驼纽世系皆无考又旺丹大王世系无考特穆尔大王烈祖子伯勒格台之曾孙有是名不知是否拜特穆尔大王睿宗子末哥之孙博啰齐大王大宗子库春之孙以上皆列在金镀银印驼纽又有阿古特穆尔王世系无考鄂勒哲额布根王定宗子呼察之子有此名不知是否纳默古哩大王世系无考哈必济大王世系无考考世祖纪至元三年十二月有赐诸王哈必济行军印事恐专为行军而设巴拜大王延祐四年诏以世祖所赐印赐其子哈布尔特穆尔王此太祖子科尔戬之四世五世孙也和塔拉特穆尔王世祖第十子以上皆列在银印龟纽类以上皆表中所列而纪不书者也统为类叙于此以见当时封爵之制度等差云尔
  肃远王特穆尔布哈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二月以诸王封赐印
  等谨按此诸王表有世系表无无可详考太祖系察罕台之孙有特穆尔布哈王不知即此人否也
  镇东王额森特穆尔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等谨按此仅见诸王表馀无可考表中仅称至元亦不云是世祖之至元然顺帝时所封表中往往不列则此必世祖时可知也此人疑其为同姓
  靖安王扣布哈泰定帝四年正月封诸王表有出镇陜西文宗天历初据陜西以叛寻即降服顺帝至正十五年六月薨降服事见阿尔哈雅传无后命其侄袭封十六年二月以满满为靖安王诸王表无赐金印
  西平王巴勒玛尔西平王衮布巴勒
  等谨按巴勒玛尔仅见于表而纪文无考管不八仅一见于文宗至顺二年三月纪文此岂皆世祖子西平王鄂啰齐之后裔欤又顺帝至元三年七月有赐衮布巴勒西平王印事诸王表并无其名更不可考
  威武西宁王阿哈玛特封年无考其子伊尔格齐顺帝元统二年五月诏袭其父爵
  等谨按世系诸王二表皆无考睿宗子锡里库之裔豳王彻尔伯先封威武西宁王后进封豳王此岂其后裔欤
  云南王阿噜顺帝元统二年五月命镇云南
  等谨按此世系诸王二表皆无岂世祖子鄂啰齐后云南王娄达罕之裔欤
  吴王绰斯戬见顺帝至元二年六月纪吴王绰斯戬至正十三年六月纪臣等谨按此世系诸王二表皆无之岂烈祖子和实衮后吴王玛纳济诸人之苗裔欤二人名音相近或即一人未可知也
  又按二人封年纪文无考绰斯戬见至正十三年六月有赐金银钞币事当是时有奸臣绰斯戬者曽从托克托平徐州后于十六年拜丞相十八年加太保诏封其曾祖孛曾海为云王祖额森布哈为瀛王父额琳沁为冀王追封三代王事见本传而绰斯戬之本身纪传皆无封号窃疑其三代既追封自身应亦受封或即是此吴王但纪传皆无可据不敢臆断弘简录亦无可考且号为奸臣则或为异姓未可知也
  西宁王英实顺帝至正十二年二月命镇四川
  等谨按此世系诸王二表皆无顺帝纪文中有时或称宁王岂其为西宁王阿尔达勒默色与斯隆玛之后裔欤或为宁王库库楚诸人之后裔欤皆不可详考
  益王呼图克特穆尔见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十月纪馀无可考
  等谨按此世系表无诸王表并无益王名位不可详考疑其为益王迈努之裔
  异姓封爵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所载元代异姓封建之事追封者十居六七考元史选举志正从一品例封赠国公二品例封赠郡公三品例封赠郡侯凡追封之勲爵官阶毎与易名之制并行非可以云封建今已全为删去止以生前锡爵者为断但元自世宗以前开国佐治之臣垂名汗简者指不胜计特以时方用武典礼未暇举行故往往仅袭万戸总管达噜噶齐之类而无国邑封号及成宗武宗而后始追赠王分之爵今因不叙追封故凡如博尔济耶律楚材察罕史天泽张弘范廉希宪刘秉忠之俦姓名皆不列于考内或有于其子孙封爵之事一为追述否则竟缺焉后之欲考有元一代之开国名臣者固自有全史在也其一门之内子孙相继袭爵者皆从类列以便检阅不以受封之先后为分至色辰一门虽本因有功故世为外戚之选然自阿禅之后其子孙亦未见有冠世之勲故直列之外戚云
  国王穆呼哩姓札拉氏事太祖以忠勇称十二年八月诏封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赐大驾所建九斿大旗以出号令又赐誓劵黄金印曰子孙传国世世不绝十八年三月卒于军
  穆呼哩卒子博啰袭博啰卒子塔斯袭塔斯卒其子苏都尔㓜以其弟博啰次子苏肯彻尔袭苏肯彻尔卒子和尔齐袭苏都尔既长别赐民三千戸为食邑得建国王旗帜以五品印七品印赐其家臣置官属如列苏都尔卒子呼塔噶袭呼塔噶卒子呼图克特穆尔袭呼图克特穆尔卒子宝格袭宝格卒子道通袭又博啰之子曰巴图尔其子曰和通亦袭国王又穆呼哩五世孙奈曼台之父和斯和哩亦嗣国王又穆呼哩六世孙多尔济多尔济为苏肯彻尔之孙托克托之子亦于文宗天历二年袭国王先是天历元年嗣国王多啰台附见多尔济传当是和斯和尔之子以附大都兵被诛故多啰台袭爵至顺帝至元四年朵罗台弟奈曼台贿太师巴延夺其爵至至正九年复为国王十五年多尔济卒子阿木喀实哩袭其中承袭世次毎有不能细考者奈曼台以先受郡王封封故别列于后又穆呼哩之弟曰岱逊者为郡王无传不可详考
  国王奈曼台穆呼哩五世孙文宗至顺元年知岭北行枢密院事封宣宁郡王赐金印镇北边顺帝至元三年诏袭国王赐金印至元八年
  等谨按自穆呼哩至多尔济生前皆止称国王其称鲁国王鲁王及东平郡王鲁国公者皆薨复追赠之名也续弘简录于太祖十二年丁丑八月即书封穆呼哩鲁国王似为小误
  又按廉希宪传世祖至元十一年以嗣国王特讷克行省辽阳扰民不便命希宪往代之又洪竒俊传至元六年高丽权臣林衍叛诏以其军三千从国王特讷克讨平之嗣国王之称惟见于穆呼哩之子孙者为多而并无特讷克之名不知其为何族矣附志于此
  辽王耶律瑠格契丹人当太祖癸酉年辽东未定众推瑠格为王以其属耶厮不为郡王乙亥年与其子色彻入觐太祖仍封为辽王自瑠格纳款后辽东反复伊实布金山通古喊舎四人𨔛相僣号至已卯春瑠格复定之庚辰年卒
  等谨按瑠格之为辽王本由众人推立太祖纪言其改元元统传不载至伊实布僣称帝号改元天威金山又自称国王改元天德似非元初所能臣属然瑠格仗义纳款不从称帝之请挈子入觐时曾赐金虎符仍命为辽王则其臣服于元可谓无贰心者故据元史列传载之又本传载其后太祖命其子色彻为第三千戸凡其子孙袭爵当是千戸而非其旧封明矣
  濮国公耶律图尔哈辽之故族与其兄阿哈由金归元封图尔哈为太傅濮国公
  卲国公舒穆噜明安桓州人由金归元元破金中都加太傅邵国公丙子年卒
  郡王孟克姓莽畏氏父鄂约逹尔太祖时以战死太宗思其功故以北方万户封其子为郡王丙申年授泰安州民二万户为食邑孟克卒孙此当是鄂约逹尔孙非孟克之孙珠尔噶岱竒塔特鲁斯呼图克乌纳和啰噶齐俱袭封为郡王又鄂约逹尔之五世孙尼玛僧格亦袭郡王
  德清郡王竒塔特姓鄂尔和达氏卓沁台之子自太宗及世祖历事四朝以劳封德清郡王赐金印丙申年赐德州戸一万为食邑世祖至元十八年增食邑二万一千戸肇庆路连州德州洎属邑皆隶焉竒塔特卒其子都沁袭爵
  竒塔特二子曰都沁曰哈达哈三子曰托欢曰额琳沁巴勒曰庆通托欢二子曰达实特穆尔曰托廸达实特穆尔一子曰推勒布哈自竒塔特而下凡九人皆封郡王
  等谨按成宗纪元贞二年六月书郡王庆通有疾以其子伊埒布哈化之不知即此九人中之庆通否伊埒布哈之名传又不载无可详考
  蔡国公张柔易州定兴人弘略弘范皆其子自金来归战功最多官至顺天等路万戸世祖中统二年请致仕封安肃公至元四年进封蔡国公五年卒
  济南公张荣济南历城人有战功官济南万戸世祖中统二年封致仕卒
  鄂国公史弼一名塔尔珲蠡州博野人成宗元贞三年官至平章政事封
  秦国公托克托大德十一年八月时武宗已即位官御史大夫封见武宗纪馀无可考
  郓国公特们德尔大德十一年十月时武宗已即位官御史大夫封见武宗纪馀无可考
  句容郡王绰和尔其先钦察国人从武宗时未即位与海都战胜尚雅苏图楚王公主察球尔武宗即位由知枢密院事封容国公赐金印至大二年加封句容郡王改赐金印仁宗纪延祐三年六月重书封绰和尔为句容郡王误英宗至治二年卒文宗天历二年正月以其子达朗达赉传止作达赉今从纪袭封句太平王雅克特穆尔绰和尔第三子泰定帝崩后定策迎明宗文宗文宗即位封太平王加达尔罕之号子孙世袭以太平路为其食邑赐黄金印卒后顺帝元统元年命其子腾斯吉袭太平王旋以谋逆诛
  荣王萨敦亦绰和尔子顺帝元统元年十月官中书省等谨按绰和尔曾尚主雅克特穆尔其女为顺帝后然绰和尔所尚主公主表不载当是踈属雅克特穆尔文宗时已有大功非由后父锡爵故不列入外戚门也以下泰王巴延一门亦同此例
  淇阳王伊彻察喇国初功臣博尔济之曾孙武宗初命为和林等处行中书省右丞相太师封淇阳王至大三年以清州民戸万七千九百一十九为其食邑赐黄金印四年卒
  等谨按仁宗纪皇庆元年正月授太师录军国重事知枢密院事托里济延开府仪同三司嗣淇阳王未知即伊彻察喇子否又泰定帝即位之年九月纪文有淇阳王额森特穆尔之名亦不知是其子否又按至大元年淇阳王伊彻察喇请置王傅中书省谓异姓王无置傅例不许此可以见元时同异姓王之制
  康国公阿实克布哈本康里国王族也武宗时官中书右相行平章政事至大元年三月封康国公二年卒应国公库春西土人武宗入平内难拜平章政事加特进应国公
  賔国公希沙武宗至大元年四月封以下皆见武宗纪馀无可考魏国公嘉珲武宗至大元年四月官平章政事授太子太保太尉平章军国重事封至正二年九月为江南行省所劾夺爵
  楚国公三宝努武宗至大元年四月封渤国公六月加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改封应国公三年五月又改封楚国公以常州路为分地仁宗即位尚书省言其变乱旧章伏诛
  义国公托克托武宗至大三年十一月官太师录军国重事封仁宗即位尚书省言其变乱旧章伏诛
  宣宁王特穆尔布哈至大四年四月时仁宗已即位官知枢密院事封赐龟纽银印
  安远王伊苏丹至大四年六月时仁宗已即位封怀仁郡王赐银印后进封安远王
  等谨按伊苏丹进封之文纪表皆不载然仁宗纪皇庆二年七月有安远王伊苏丹之名其去至大四年仅二年耳名既相同年亦相近其为一人无疑
  永丰郡王博啰至大四年六月时仁宗已即位官枢密使封泽国公皇庆元年二月进封永丰郡王
  等谨按纪中虽无进封之文然同在一时当为一人可知表于永丰郡王位下亦有博啰名但不云何时封
  又按安远王与永丰王皆曾为特色辰之裔绰哈所封爵且其封亦在皇庆元年不应同时有二安远王是不可解伊苏丹与博啰或亦是绰哈之族皆无可考
  赵国公穆苏至大四年十一月时仁宗已即位由司徒封见仁宗纪馀无可考
  泰国公温普至大四年十二月时仁宗已即位由宣政会福使封等谨按百官志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及吐番之境其用人则军民通摄僧俗并用至元初立总制院领以国师后更名宣政又有大禧宗禋院掌享祀典礼天历时罢会福殊祥二院改置大禧院志虽不言僧俗并用而二院职守相通当亦兼用缁衣也考世祖至元三十年二月从阿喇布丹燕公楠之请以嘉木扬喇勒智子宣政使温普为浙江行省此时所封当即其人考中于僧人封爵概不载入而此由居官得封故仍为列之且以见一时用人之制其由徽政院等官得封者恐尚有僧人不可得而详辨矣
  韩国公李孟潞州上党人仁宗初官中书平章政事封泰国公授以印章皇庆二年奏还国公印延祐二年改封韩国公英宗初立为太师特们徳尔所构尽收前后封拜制命降授集贤侍讲至治九年卒
  等谨按此据本传载之也仁宗纪止书封秦国在即位之年七月不载改封韩国至英宗纪书夺李孟所受秦国制命亦无韩国字盖纪视传多踈略矣
  广平王穆哩库阿尔拉氏国初功臣博尔济之曾孙仁宗皇庆元年四月知枢密院事封文宗天历二年十二月毁广平王穆哩库印命喀巴代之更铸印以赐顺帝至元三年以穆哩库子阿噜图为中书右丞相袭封广平王卒无后嗣
  等谨按博尔济于太祖时赐广平路一万七千三百有竒为分地故其子孙为广平王然自博尔济与子博啰台孙伊实特穆尔皆于薨后追封广平王而生前止袭万戸博尔济传末亦止书穆呼库仍袭爵为万戸则身膺广平之封者其必始于皇庆初可知矣喀巴当亦博尔济之裔但传中无考诸王表于广平王位下书穆哩库驸马考穆哩库并无尚公主事而公主表赵国公主有下嫁鄃忠襄王摩和纳者表以其名相似而讹作广平王穆哩库驸马王圻续通考遂以外戚封事中列之且作天历二年封无稽甚矣又英宗纪即位之年六月书收图塔哈广平王印考博尔济呼喇珠之弟托琳曰托克托呼为御史大夫当即此人而亦曾袭爵故有收印之事特传中不载耳又顺帝纪至正十三年九月以集赛官广平王约约征讨慢功削其王爵当亦即其族属也
  河南王布琳济达仁宗皇庆元年官河南行省丞相封等谨按仁宗纪延祐元年六月书封河南省丞相布琳济达为河南王而王约传曰皇庆改元约奏河南行省丞相布琳济达勲阀旧臣不宜久外召至封河南王郝天挺传亦载之在皇庆二年之前则纪文之误明甚故从传
  赵国公常布哷齐仁宗皇庆元年三月由同知徽政院使封
  吴国公伊克穆苏辉和尔人世祖时屡奉使招谕海外诸国家居仁宗念其劳诏封之
  秦国公阿锡叶西域茀林人成宗大德时为平章政事仁宗时封仁宗纪不载以也里牙封事论之疑当在前寻卒皇庆元年正月以其子崇福使阿里雅为秦国公
  等谨按文宗至顺元年正月以太医院使阿里雅封秦国公人名封号皆与皇庆所封同且阿锡叶工星历医药故掌二司事则太医院是其世职史或因其兼官误作二人而前后复载耳其封年孰是孰非不可得而订矣弘简录止书文宗所封之人曰阿尔哈雅而仁宗时所封不载
  安吉乞塔特布济克武宗至至大三年五月赐安吉州民戸五百仁宗皇庆二年正月以前尚书右丞相封延祐五年四月卒
  等谨按封安吉王事纪书在仁宗皇庆二年然武宗纪至大三年赐民戸时已称安吉王则当是武宗时封恐仁宗纪有误
  浚都王囊嘉特奈曼人仁宗初官河南江北行省平章政事封
  等谨按此事纪文不载传文则云仁宗即位以其家河南特授河南江北平章政事佩金虎符终其身封索多王则疑其卒后追封也今以无追封追赠明文姑列之
  威宁郡王托果齐仁宗延祐二年十月封赐金印以下皆仁宗纪馀无可考
  赵国公和尔齐特穆尔布哈仁宗延祐二年十月封寿国公呼图克岱尔仁宗延祐三年正月以前中书左丞相封
  鲁国公阿尔坦绰克仁宗延祐四年十二月以晋王即泰定帝内史特加金紫光禄大夫封
  鲁国公迈珠仁宗延祐五年正月以湖广平章封桓国公实德哩仁宗延祐五年三月以晋王内史加荣禄大夫封
  蓟国公达实特穆尔延祐七年六月时英宗已即位以知枢密院事封以下皆英宗纪馀无可考
  等谨按泰定二年十二月又书封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达实特穆尔蓟国公当即此人未知何年所封为是
  和国公布哷齐英宗至治元年七月以大尉封
  兰国公塔齐尔英宗至治二年正月封
  翊国公彻伯尔都王保赛音之家臣泰定帝元年十月保赛音言其有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封翊国公赐银印以下皆泰定帝纪馀无可考
  和国公阿里尔默色泰定帝二年二月封
  蔡国公张珪弘范之子官中书平章政事泰定二年封刻印以赐四年卒
  昭武王和硕泰定二年七月以知枢密院事封郡王止称郡王无国号文宗天历二年正月封昭武王时亦称封知枢密院事和硕为昭武王恐泰定帝纪或误书也诸王表于昭武王位下无此人
  梁国公图烈纳泰定三年正月封
  等谨按泰定纪止云封国公无国邑之号考文宗天历二年九月有元帅梁国公图烈纳之名都朵音近其为梁国无疑
  惠国公诺海齐泰定四年三月皇子允丹藏布出镇北边命诺海齐商仪内史府事故封泰定帝纪馀无可考
  国公库春泰定四年三月封泰定帝纪馀无可考
  岐王索诺木衮布名号见泰定帝四年七月纪诸王表岐王位下亦有此名馀无可考宁国王必克楚喇实泰定四年八月有给以印事馀无可考
  秦王巴延默尔吉济特氏文宗至顺元年以迎立功尚世祖阔出太子女孙曰布延德济二年封浚宁王赐金印以下梁路尉氏县为食邑三年又赐陈州顺帝元统元年以高邮府为食邑进封秦王赐金印至元二年四月又以集庆庐州饶州图塔哈民戸赐之至元六年二月以罪黜寻安置南恩州阳春县死
  忠王满济尔噶台巴延之弟顺帝至元三年议封王爵以兄弟不宜并王辞七年以其子托克托为右丞相有功封满济尔噶台为忠王至正七年以䜛安置甘肃卒申国公哈喇章托克托子托克托得罪时哈喇章亦安置肃州至正二十三年御史张冲等讼托克托冤乃召还封申国公
  等谨按巴延虽有迎立翊戴之功而骄纵专恣有无君之罪赖其侄托克托明于大义灭亲之旨为顺帝除之至正四年五月诏封托克托为郑王食邑安丰赐金印俱辞不受惟加达尔罕之号后以䜛言安置其父于甘肃托克托同行及后召还以治河功赐淮安路为食邑十四年又以讨张士诚老师费财削官爵安置淮安又流云南哈麻矫诏鸩之二十三年始以御史言召封其子而托克托前后俱无封号当时国事已急故不暇追封耳
  保徳郡王特穆尔文宗天历二年五月以明宗之命锡封诸王表于保德王名下无此人
  柳城郡王额琳沁人文宗天历二年封诸王表有馀无可考兴国公雅克布琳文宗天历二年九月以知枢密院事封以下皆文宗纪馀无可考
  梁国王图沁特穆尔文宗天历二年十月以太禧宗禋使封
  昌宁王伊苏额布根文宗至顺元年四月封桓国公顺帝元统二年二月封昌宁王赐金印见文宗顺帝纪馀无可考臣等谨按纪中虽无进封之文然其名全同必即一人也表中无昌宁王之位
  宣宁郡王奈曼台文宗至顺元年闰七月官甘肃平章政事封赐金印以下皆文宗纪馀无可考
  等谨按表于宣宁郡王位下有二人其一书额琳特穆尔至顺元年封与乃马台之名迥异无可详考额琳特穆尔纪传中皆不载
  武平郡王布哈特穆尔文宗至顺元年以知枢密院封
  蓟国公托音文          至顺元年五月以宣政使封
  靖㳟王托琳和塔拉文宗至顺元年八月封给以涂金银印
  鲁国公赵世延雍古族人阿勒楚尔之孙文宗时官中书平章政事至顺元年封鲁国公二年改凉国公顺帝至元改元仍封鲁国公二年卒
  等谨按纪文止载初封鲁国事馀皆缺
  丰国公齐哩克文宗至顺元年八月以内史封文宗纪馀无可考
  豳国公齐特班文宗至顺二年十一月封见文宗纪馀无可考岐阳王鄂勒哲特穆尔人名见顺帝至元元年八月纪馀无可考
  宜国公竒尔济苏顺帝至元元年八月以知枢密院事封见顺帝纪馀无可考
  宣德王鼎珠顺帝至元元年八月以太保中书平章政事封见顺帝纪诸王表宣德王位下无定住名馀无可考
  顺国公实保齐寒食顺帝至正元年十月封顺帝纪馀无可考岐王阿尔竒亦称阿尔齐顺帝至正九年十月命镇西畨顺帝纪馀无可考
  等谨按诸王表岐王下无此人名又明史冯胜传胜帅兵出西塞外时元岐王多尔济巴勒遁去此不知即岐王阿尔竒之后裔否也
  邠王乌呼见顺帝至正十二年纪与岐王阿尔齐巴同赐物馀无考
  武国公伯嘉努顺帝至正十三年五月以知枢密院事封见顺帝纪馀无可考
  营国公和尼齐顺帝至正十八年官江西左丞已升平章政事加封营国公夏四月陈友谅来攻江西和尼齐见城将䧟遁去附见道童传
  和宁王娄章顺帝至正二十一年官少保知枢密院事以讨平叛王阿尔呼木特穆尔封和宁王岭北行省丞相镇北藩
  蓟国公和尼齐人名见顺帝至正二十三年纪馀无可考
  梁王鄂尔根颍州沈邱人察罕特穆尔之父也顺帝时察罕特穆尔被救死追封忠襄王封其父鄂尔根为汝阳王后又进封梁王明太祖洪武元年四月围河南鄂尔根以河东降
  河南王库库特穆尔颕州沈邱人察罕特穆尔之甥养以为子至正二十二年山东贼刺杀察罕特穆尔诏继领其兵二十五年封河南王总天下兵以汝州为食邑二十八年以䟦扈不臣削爵邑寻复之及明兵至太原库库特穆尔遁走沙漠
  邠国公李思齐顺帝至正二十五年正月封许国公皇太子又加封邠国公
  賔国公五十八人名见顺帝至正二十五年十月纪馀无可考
  赵国公丁好礼真定蠡州人官中书平章政事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封明兵入京城殉难
  云国公迈珠人名见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二月纪馀无可考
  永平王巴咱尔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以太师封以下皆顺帝纪馀无可考
  沂国公王宣顺帝至正二十七年以司徒淮南行省平章政事封
  许国公关保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十月以平章内史封秦国公平章知院温普人名见至正二十八年馀无可考
  等谨按以上异姓封爵皆已载入其有不能辨其为同异姓者附载于左以见存疑之意又前所列王名有仅见于各帝之纪而馀无可考者亦多不能确知其为异姓如威宁郡王托果齐保德郡王特穆尔之类是也
  郡王法喇王
  等谨按世祖至元二十一年闰五月纪云封法喇王为郡王不知其为何族人
  恩平王塔斯布哈仁宗皇庆元年三月封
  等谨按此世系诸王二表皆无之不可考其为同异姓
  武平王图们特穆尔仁宗延祐五年二月封赐印又泰定时有武平王特古斯布哈泰定纪封年无考
  等谨按此诸王表有世系表无考延祐五年纪云封诸王鸿和特穆尔为嘉王图们特穆尔为武平王并赐印或疑其为同姓然或为驸马亦未可知特古斯布哈亦仅见于泰定三年正月之纪至以枢密院得封之布哈特穆尔则当的是异姓故已列入前矣
  保宁王汪济文宗至顺二年十一月以诸王封赐印并以其先所受印赐诸王呼图克特穆尔之子庚兀台等谨按此诸王表有世系表无不能辨其为同异姓封年表作天历二年误
  邠王布延特穆尔文宗至顺二年
  等谨按此世系表无之不可辨其为同异姓外戚封建
  河西王阿禅姓布斯格尔鸿吉哩氏托音色辰之子也为太祖国舅从征伐有功岁丁亥赐号国舅阿禅诺延壬辰封河西王赐银印以统其国族仍授万戸使领之后卒
  等谨按阿禅之子孙多封济宁王鲁王而按陈生前止封河西王其济宁王之号则元贞元年追封故从其身膺之实书之
  济宁郡王特穆尔阿禅之孙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以征乃颜有功封
  等谨按特穆尔传中并不载其尚主事公主表作尚囊嘉特章公主误也世祖纪又书二十四年十一月封驸马特穆尔为济宁郡王则又似曾尚主者今以传文为断故不书驸马
  济宁王曼济台亦阿禅之孙尚囊嘉特章公主继尚裕宗女纳木喀巴拉公主成宗元贞元年正月封赐金印鲁王雕阿多阿克巴拉之子尚僧格喇实公主成宗大德十一年时武宗已即位赐金印至大三年
  鲁王阿哩雅实哩多阿克巴拉子至大四年时仁宗已即位袭封尚多尔济巴勒公主元统元年
  等谨按文宗纪至顺元年闰七月有鲁王阿拉克实喇之名当即此人
  鲁王僧格巴拉多阿克巴拉之弟成宗时尚普纳公主即郓安大长公主至顺间封郓安王授金印元统二年加封鲁王
  懿国公德哷勒阿禅弟册之曾孙至元四年封赐银印传中止云至元四年封当时世祖之至元也但按其世次不应早封若此岂封时年尚㓜耶
  毓德王传作也德今从纪博啰特穆尔阿禅裔孙名托里者之孙顺帝至元二年封赐金印
  等谨按泰定帝纪二年七月有封驸马博啰特穆尔为郡王之文当即此人先封郡王后加毓德之号但传中不载耳
  安汉王绰哈阿禅次子伯克之裔孙尚怠和塔拉公主仁宗皇庆元年封永丰郡王旋改安远王以兵守莽来威靖王浩里乌齐尔泰定帝后之父泰定二年四月封等谨按此以后父得封诸王表亦称驸马列在金印螭纽类公主表无此人考泰定帝后鸿吉哩氏其父为阿禅孙鄂兰彻尔特色辰传其名与纪中所书小异然后妃传中泰定帝止此一后则浩里乌齐尔当即鄂兰彻尔也故从其族属附载于此
  初鸿吉剌氏族居于库呼勒温都尔肯德哷穆尔额尔古纳河之地岁甲戍太祖在特默格尔时有旨分赐阿禅及其弟和和册等农土农土犹言经界也至元七年按陈之孙袭万戸额埒春及其妃囊嘉特章公主请于朝曰本藩所受农土在上都东北三百里塔喇海子实本藩驻夏之地可建城邑以居帝从之遂名其城为应昌府二十二年改为应昌路元贞元年济宁王曼济台亦尚囊嘉特章公主复与公主请以应昌路东七百里驻冬之地创建城邑复从之大德元年名其城为全宁路弘吉剌之分邑得任其陪臣为达噜噶齐者有济宁路三州一十六县济宁汀州永平各州县地名全见传中此不录丙申岁所赐也汀州路六县至元十三年所赐也永平路六县至大元年所赐也若平江稻田一千五百顷则至大二年所赐也其应昌全宁等路则自达噜噶齐总管以下诸官属皆得专任其陪臣而王人不与焉此外复有王传府自王传六而下其郡属官以署计者四十馀以员计者七百馀其五戸丝全钞之数则济宁路三万戸汀州路四万戸丝以斤计者岁二千二百有竒钞以锭计者岁一千六百有竒此所谓岁赐者也
  昌王阿实克伊竒喇斯氏追封昌王巴图之四世孙尚成宗女伊埒哈雅公主复尚宪宗曾孙女满达勒公主成宗时封昌王置王府官属纪作武宗至大元年六月封与传异其赐金印传又不载赐金印阿实克卒其子巴拉实哩袭封尚雅克哈雅公主泰定元年四月命往镇阿南达昔所居地
  懿德王实喇卜多尔济巴拉实哩之子尚伊噜公主文宗至顺二年八月封赐涂金银印后进袭昌王
  等谨按巴图传生前止以功封冠懿二州不言何官殁后始进昌王其子缫勒噶孙扎古喇沁曾孙和琳皆于薨后始袭封昌王直至阿实克始身膺封爵观置王府官属事其以前并未开府可知故皆不列至实喇卜多尔济之进封昌王纪文不载考文宗至顺二年三月尚有昌王巴拉实哩之名则当其父在时先封懿德父殁后进袭昌王也
  宁昌郡王苏都尔格巴图之后其兄为布哈布哈之父为特默格表中有巴图子特济根不知即特默格否尚鲁尔干公主又尚罗垒公主世祖至元二十二年正月封赐龟纽银印其子布琳济达尚卜颜竒尔默色公主亦封宁昌郡王不怜吉歹封年纪文无考专据表书北平王镇国翁观部人阿勒古斯托克塔古哩此追封高唐王者之侄太祖时封镇国卒子尼固尔台袭尚睿宗女塔玛噶公主
  阿尔古斯托克塔古哩纳款太祖后归镇本部为人所杀其妻携㓜子巴约特与侄镇国来巴约特尚㓜故先封其侄
  北平王巴约特㓜从攻西域还封北平王尚阿拉克必济公主
  鄃王尼固尔岱镇国之子尚塔玛噶公主由北平王进封两次封年纪传皆无考
  高唐王竒尔济苏巴约特次子阿尔布哈之子尚呼图克台默色公主继尚阿裕实哩公主有战功成宗即位封给金印大徳二年以乘胜深入为西北敌兵所执不屈死之
  高唐王摩和纳竒尔济苏之弟尚阿实克图噜公主兄殁兄之子㓜故诏令袭封成宗大德三年十二月纪书赐诸王乌呼讷银印或亦即此人也赐银印
  等谨按诸王表鄃王位下载哲古讷驸马至大二年袭封考此事纪传皆无之哲古讷当即此木忽难鄃与高唐二号名异而实同其必先封高唐后又袭鄃王之一字王也至大二年则又当进赵王而以让专云
  赵王专竒尔济苏之子尚晋王女喇特纳巴拉公主武宗至大二年摩和纳当进封赵王即以让专遂封赵王等谨按诸王表赵王位下书主忽驸马至大元年封当即摩和纳之误
  赵王阿噜图世系无考仁宗延祐元年三月封赵王满济勒噶巴约特之曾孙凖布哈之孙囊嘉特之子泰定元年封天历元年承上都之命起兵南侵被执又有赵王博啰至顺二年三月有赵王巴哩纳食邑事馀俱无考
  等谨按阿尔古斯托克塔古哩之族公主表中皆称赵国然阿尔古斯托克塔古哩与其子巴约特皆薨后始追封高唐王巴约特则又进赵王竒尔济苏亦于薨后追封赵王直至专始得身膺赵王之号也又公主表中载巴约特子凖布哈阿尔布哈凖布哈之子囊嘉特又凖布哈之弟察克布哈传中巴约特子无察克布哈名皆称赵王考之纪传皆不见其受封事故不列至博啰一人其名仅见于纪他无可徴然既称赵王则必其一族故亦附书
  高昌王纳琳德济巴哩珠阿尔坦德济伊都呼之四世孙也尚太宗女孙布尔罕公主巴拜彻尔公主又尚安西王女乌拉戬公主武宗朝嗣为伊都呼赐金印仁宗始封为高昌王别以金印与之设王传官其王印行诸内郡伊都呼印行诸辉和尔之地延祐五年
  高昌王特穆尔布哈纳琳徳济长子也大徳中尚库腾太子孙女多尔济斯满公主延祐时袭封
  高昌王沁结亦纳琳德济子文宗时封年未详袭兄之封至顺三年五月薨其弟太平奴袭
  高昌王伊噜特穆尔封年未详顺帝至正十三年六月薨诏其子僧格袭见顺帝纪又有高昌王舒苏徳济其子为荆南王多喇徳济
  等谨按高昌国主本号伊都呼巴哩珠阿尔坦徳济与其子伊啰勒徳济孙茂穆尔徳济曾孙和尔齐哈喇徳济是为纳琳徳济之父虽皆继世袭爵然止循旧号未有高昌王之名故皆不载其后袭高昌王之事传中叙至篯吉而止公主表亦无可考其太平奴以下五人皆专据纪文与忠义传载入惟是传中止言纳琳徳济有子二人而纪文又云桑莭薨后其弟袭位诸王表载至太平奴而止则当不止二人矣伊噜特穆尔之上距太平奴行軰封年皆无可徴中间不知更有传袭之人否忠义巴延布哈徳济传云是驸马都尉中书丞相封高昌王舒苏徳济之孙驸马都尉江浙行省丞相封荆南王多喇徳济之子舒苏德济之軰行封袭亦无可考又水东日记载高昌王世勲碑云特穆尔布哈长子布达实哩嗣高昌王此则纪传表中皆无一载者故不以列入而存其语于此
  宁濮郡王昌吉尚郓国大长公主孟克台成宗纪作下嫁岐王围卜特穆尔非昌吉也未知孰是世祖至元二十四年二月封
  岐王图卜特穆尔公主表云尚僧格巴拉公主成宗纪作尚孟克台公主不知孰是昌吉与图卜特穆尔公主表皆列在郓国公主位成宗大徳十年五月封濮阳王赐金印仁宗皇庆元年十一月进封岐王
  等谨按濮阳王图卜特穆尔与岐王托克托穆尔分见于成宗仁宗之纪不云进封诸王表云由濮阳进封岐王自当不误但仁宗皇庆元年十一月书封驸马托克托穆尔为岐王而诸王表作延祐四年进封则异矣
  昭武郡王驸马赫伯成宗大徳十年正月封其所尚主及氏族皆不可考
  齐国公约苏武宗至大三年二月以尚书左丞相驸马都尉封仁宗即位尚书省言其变乱旧章伏诛见武宗仁宗纪馀无可考
  永宁王玛展尚鄂勒哲台公主文宗至顺元年闰七月封赐金印
  郓国公驸马锦济勒文宗至顺元年闰七月封
  等谨按此仅见文宗纪馀无可徴其所尚主当亦是郓国公主位但表中不载
  雍王娄达实顺帝时官御史大夫因监察御史劾宦官保布哈事为帝所怒以帝之母舅故封为雍王遣归国匿于叛臣博啰特穆尔军中同称兵犯阙复命为中书平章寻伏诛
  等谨按元时崇尚释教封帝师国师而下即有王公之封如武宗至大二年十二月封西僧玛尔布久则为宁国王赐金印三年十月封伊琳沁策喇实为文国公赐金印英宗至治元年十二月封索诺木藏布为白兰王赐金印泰定三年四月又复书锡王爵文宗天历二年十一月西夏僧总持封国公琼布卒以其弟嘉勒灿巴勒藏布袭仍赐印章之类虽皆见于纪文然非由居官得封终不可入之列爵分土之内故皆不载
  又按元代于乳保之劳加恩优渥如成宗即位之年六月封乳母夫巴延巴延为冀国公武宗即位之年五月封皇太子乳母夫杨燕家努为寿国公仁宗即位之年五月改封乳母夫杨徳荣即燕家努为云国公虞集传文宗时封乳母夫为营都王奸臣哈玛尔传其父为秃鲁其母为宁宗乳母故封图噜冀国公之类出自私恩原非令典至若英宗至治三年二月封鹰师布哈为赵国公则更无稽矣故亦不载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七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八
  封建考
  同姓封建
  明太祖洪武二年四月编祖训录定封建诸王之制太祖既正大位诏封众子为王置相傅设官属定礼仪列爵而不临民分土而不任事外镇边圉内控雄域洪武三年封建礼成告于太庙遂定亲王等封爵册宝之制至二十八年更定封爵册宝之制封爵册宝之制皆详见帝系考皇族门
  皇子为亲王亲王之众子为郡王凡亲王郡王世子必以嫡长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窜之远方若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子者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
  六年三月颁昭鉴录训诫诸王
  二十六年十二月又颁永鉴录于诸王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洪武二十五年太祖御奉天门手敕以赐诸王云常岁训将练兵临视周回险易造军器务精坚堪用因顾长孙即惠帝曰当使边尘不惊贻汝以安也自是诸王得专制国中提兵防御地大权重易生骄僭时叶居升应诏陈言极论分封太侈下狱瘐死后遂无敢言者双溪杂记云国初诸王皆置䕶卫握兵权成祖靖难后遂皆革罢其亦有感于居升之言耶
  惠帝建文元年二月诏诸王毋得节制文武吏士成祖永乐三年颁祖训于诸王
  等谨按封爵岁禄册命之制明史所载其大略俱采入帝系考皇族门矣中叶而后谱牒滋繁岁禄之费不能遍给于是广设科条苛为考核其见于王圻本者颇详如万历十年定亲王无子以伦序相推进封者其子孙袭亲王外馀俱照未进袭前世次授以本等爵级不得加封其进封之王所支禄米仍照未进封前本身之爵级支如原系郡王则支郡王禄原系将军则支将军禄其子孙袭王亦照始进封之禄支给郡王故绝者俱不得以宗属袭封其宗支或奉亲王约束或推伦序相应之人请敕奉祀以与亲王同城不同城为断若以郡王进封亲王郡爵不得补袭请敕奉祀如前例若先年有冒封者许各自首姑准本爵终身其子止授本等爵级隐匿不首者即行削夺又凡有罪革爵者其未封之子女概不得请封其请封在前者视所犯轻重奏请轻则子孙免革重则一体降为庶人以上略见帝系考凡此皆本嘉靖时条例而加严密矣
  太祖二十六子懿文太子外皇子楠未封成祖封燕馀二十三王曰秦王樉晋王㭎周王橚楚王桢齐王榑潭王梓赵王杞鲁王檀蜀王椿湘王柏代王珪肃王楧辽王植庆王㮵宁王权岷王楩谷王橞韩王松沈王模安王楹唐王桱郢王栋伊王㰘而靖江以南昌嫡孙受封郡王
  秦国传授世次
  秦王樉太祖嫡二子洪武三年四月封十年就藩西安府二十八年薨
  传 尚炳洪武二十八年永乐十年志堩永乐十年袭二十二年薨无子志均永乐二十二年由渭南王进袭宣徳元年薨无子志𡐤宣徳三年由富平王进袭景泰六年公锡天顺二年成化二十二年诚泳弘治元年由镇安王袭十一年薨无子秉欆诚泳从侄弘治十三年由临潼王进袭十四年薨惟焯正徳四年袭嘉靖二十三年薨无子怀埢惟焯从弟嘉靖二十七年由镇国中尉进袭四十五年薨敬镕隆庆三年由隆徳王袭万历四年薨谊澏万历九年袭十四年薨无子谊漶万历十五年由紫阳王进袭薨年缺存枢万历年袭后至崇祯末䧟于贼
  永兴王尚烈樉嫡二子成祖永乐元年封十五年薨传 志㙸永乐十九年景泰五年公鉐景泰六年袭弘治元年薨诚澜弘治四年袭正徳二年薨无子秉榉正徳六年由奉国将军进袭嘉靖十二年薨王以从侄进封据例为冒惟熣嘉靖十七年袭万历二年薨王自首冒封不再袭国除
  保安王尚煜樉嫡三子永乐元年封七年薨
  传 志垌永乐十九年正统元年公錬正统十一年成化十一年诚潢成化十四年袭弘治八年薨无子诚渌弘治十年以镇国将军进袭十四年薨无子诚漖正徳三年以镇国将军进袭十四年薨秉栈嘉靖六年由镇国将军袭因王父冒封例不再袭国除
  兴平王尚炿樉庶四子永乐初封十四年薨
  传 志□景泰三年
  永夀王尚灴樉庶五子永乐初封十八年薨
  传 志埴宣徳六年成化六年公铤成化八年袭九年薨诚淋成化十二年以镇国将军袭弘治八年薨秉𣗋弘治十年以镇国将军袭嘉靖十七年惟燿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怀墡袭爵追封怀墡嘉靖二十八年袭二十九年薨敬镛嘉靖三十一年袭薨年阙谊况万历三十三年袭四十二年薨存桑万历四十五年袭
  安定王尚炌樉庶六子永乐初封十六年废为庶人国除
  宜川王志堢尚炳庶三子宣宗宣徳元年封英宗正统十三年
  传 公鋺景泰二年成化二十年诚灌弘治三年由镇国将军袭九年薨秉楀弘治十三年袭嘉靖元年薨无子国除
  临潼王公铭志𡐤庶三子正统七年封宪宗成化十年
  传 诚澯成化十三年袭弘治五年薨以其子秉欆嗣秦封其郡爵不再袭国除
  郃阳王公镗志𡐤庶四子正统七年成化七年薨传 诚泓成化十二年以镇国将军进袭弘治七年薨子秉柔早卒诚浍弘治七年以镇国将军进袭本年薨秉檄正徳三年以辅国将军进袭本年薨无子国除
  汧阳王公鏳志𡐤庶五子正统十一年封孝宗弘治八年薨
  传 诚冽弘治十年袭十五年薨秉榛正徳三年袭嘉靖三十三年薨二子俱夭国除
  崇信王谊㳨怀墡庶一子神宗万历二十三年以奉国中尉加封
  等谨按王世贞史料后集备载各府郡王之号与史传多同间有一二同异今皆以史为据
  晋国传授世次
  晋王㭎太祖嫡三子洪武三年四月封十一年就藩太原府三十一年薨
  传 济熺洪武三十一年永乐十二年宣徳十年济熿永乐初封平阳王济熺废遂袭封以通高煦事发革爵美圭宣徳十年正统六年铉正统七年由榆社王袭弘治十五年薨竒源封世子先卒以孙知烊袭爵追封表荣封世孙先卒亦以子知烊追封知烊弘治十六年袭嘉靖十二年薨无子新㙉知烊从弟嘉靖十五年袭万历三年薨慎鋷万历七年由辅国将军进袭本年薨敏淳万历十三年袭三十八年薨求桂万历四十一年袭崇祯末国除
  高平王济煜㭎庶二子永乐初封无子国除
  平阳王济熿㭎庶三子
  晋王传曰平阳王济熿使庆成王济炫等构晋王济熺永乐十二年帝夺济熺爵及其世子美圭皆为庶人俾守恭王㭎园而立济熿为晋王济熿遂幽济熺父子空室凡十年永乐末年帝知济熿罪恶始释济熺父子封美圭平阳王使奉父居平阳赐济熺王者冠服济熿益怨望后遂与高煦谋不轨宣徳二年四月召至京示以诸所发奸逆状废为庶人幽鳯阳晋国绝封凡八年至英宗即位之二月乃进封美圭为晋王还居太原
  庆成王济炫㭎庶四子永乐元年封别城汾州宣徳四年
  传 美埥宣徳七年以镇国将军袭景泰七年锺镒正统十二年袭弘治九年薨竒浈弘治十二年袭嘉靖十二年表栾嘉靖十四年袭三十九年薨知熑嘉靖四十一年隆庆三年新□封长子卒以子慎锺袭爵追封慎锺隆庆六年袭万历三十四年薨敏𦰫万历三十七年以镇国将军袭薨年阙求纶万历三十八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宁化王济焕㭎庶五子永乐八年封景帝景泰元年薨传 美壤景泰三年以镇国将军袭成化七年锺鈵成化八年袭弘治四年革爵锢高墙竒㶏封长子先卒以子表樔袭爵追封表樔嘉靖八年以辅国将军进袭隆庆四年知爧万历三年袭十三年薨新垄万历十九年袭二十一年薨慎鐅万历二十七年袭三十八年薨敏济万历四十四年袭
  永和王济烺㭎庶六子永乐九年封别城汾州正统八年
  传 美坞正统九年袭十四年以事取回京锺铗成化五年以奉国中尉进袭十年薨竒淯成化十三年袭弘治元年薨表□弘治四年袭正徳十三年知燠嘉靖元年袭二十八年薨新墥嘉靖三十二年隆庆六年慎镭万历五年袭二十六年薨敏䨟万历二十九年袭
  广昌王济熇㭎嫡七子永乐初封宣徳二年
  传 美坚宣徳七年景泰五年薨无子国除
  交城王美垸济熺庶二子正统三年封别城平阳府成化十一年
  传 锺鐻成化十五年袭弘治十年薨竒昌弘治十二年以镇国将军袭十四年薨无子竒滽镇国将军以子表杋嗣交城王追封竒□镇国将军以子表□嗣交城王追封表杋正徳五年由辅国将军进袭六年薨无子表□嘉靖二十六年以辅国将军进袭以从弟承兄爵自首冒封不再袭隆庆四年薨国除
  阳曲王美□济熺庶三子正统二年封别城平阳府成化十一年
  传 锺鍑成化十九年以镇国将军袭二十年革爵国除
  西河王美埻济熺庶四子正统二年封别城平阳府景泰七年
  传 锺鑅天顺元年成化二十年竒溯弘治四年袭嘉靖三十六年表相嘉靖三十八年袭万历十五年薨知燧万历十八年袭薨年阙新甄万历二十五年封长子
  等谨按王爵当以长子长孙袭封诸王表中有先书封长子长孙既而袭爵者中叶而后遂有书封长子长孙而终未袭爵者考诸王传亲王郡王之长子年及十岁则授册宝封为世子世孙虽未袭爵而继世之绪已有攸属故亦载入世表其终未袭爵之故亦由于朝政废弛久而不行耳如西河王新甄诸人是也后仿此
  方山王美垣济熺庶五子正统二年成化六年薨传 锺铤成化八年以镇国将军袭十六年革爵国除
  临泉王美塎济熺庶六子正统二年封三年薨
  传 锺鏶景泰七年成化五年竒湒成化八年正徳九年表柃镇国将军未袭卒知炪正徳十五年准袭未拜命卒无子国除
  云邱王美堣济熺庶七子正统二年成化十六年薨传 锺鋋成化十七年袭弘治九年薨竒渲弘治十二年由镇国将军袭正徳十三年表樟嘉靖元年以镇国将军袭五年薨无子国除
  宁河王美堛济熺庶八子正统二年成化二十二年
  传 锺镂弘治元年袭十四年薨竒沄正徳三年袭嘉靖三十八年表楠嘉靖四十年隆庆六年知□万历三年袭二十年薨新睚万历二十三年袭二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徐沟王锺铎美圭庶二子正统六年景泰元年薨无子国除
  河东王锺鏸美圭庶三子正统十三年成化二十年
  传 竒淮成化二十三年正徳九年表枋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知烔袭爵追封知烱正徳十三年以辅国将军袭嘉靖四十三年新墤隆庆元年袭四年薨慎键万历三年袭三十年薨敏淴万历三十三年袭薨年阙求汔万历三十四年封长子
  太谷王锺𬭎美圭庶四子正统十四年天顺二年薨无子国除
  义宁王竒渶锺铉庶二子天顺二年封弘治九年薨传 表榇弘治十年袭正徳四年薨知爀正徳七年袭嘉靖四年新䵺嘉靖十一年袭四十四年薨慎铄隆庆五年袭万历十三年薨敏漽万历十六年袭三十八年薨求橘封长子未袭卒无子国除
  河中王竒溶锺𬭎庶三子成化元年封二十年薨传 表梈弘治二年袭嘉靖十二年知炬嘉靖十四年以镇国将军袭万历十九年薨新涂镇国将军未袭卒慎镔万历二十二年袭四十二年薨敏洟万历二十七年封长子
  襄阴王竒瀴锺𬭎庶四子成化五年封弘治九年薨传 表楗弘治十三年袭正徳十三年薨无子国除
  新化王表槏竒源嫡二子正徳五年封八年薨
  传 知㸅正徳十年嘉靖四年薨子新㙉嗣晋王郡爵例不袭
  等谨按世表有安溪王表椈系竒源庶三子以镇国将军卒后乃追封故不列
  靖安王表秩竒源庶四子正徳六年以镇国将军追封世宗嘉靖三十三年
  传 知焝嘉靖三十六年袭万历七年薨新□万历十年袭薨年阙慎□封长子先卒以子敏没袭爵追封敏没万历三十年封长孙既而袭封
  旌徳王表栺竒源庶五子正徳五年封嘉靖十年薨传 知𭵶嘉靖十一年隆庆二年薨无子国除
  荥泽王表檈竒源庶六子正徳七年封嘉靖十二年薨传 知□嘉靖十五年袭二十八年薨无子国除
  周国传授世次
  周王橚太祖嫡五子洪武三年四月封吴王十一年正月改封周王十四年就藩开封府二十二年十二月有罪将徙云南寻罢徙留居京师二十四年十二月复国仁宗洪熙元年
  传 有炖正统元年袭四年薨无子有爝正统四年由祥符王进袭景泰三年薨郡封例不袭子垕景泰六年袭七年薨无子子埅天顺元年由通许王进袭成化二十一年薨郡爵不再同镳成化二十三年由睢阳王进袭弘治十一年薨安㶇封世子先卒以子睦㰂袭爵追封睦㰂弘治十四年以镇国将军袭嘉靖十七年勤熄封世子先卒以子朝㭎袭爵追封朝堈嘉靖十九年袭三十年薨在铤嘉靖三十一年袭万历十一年薨肃溱万历十四年袭薨年阙⿰木𠮲万历十七年封世子既而袭封
  汝南王有㷲橚嫡二子永乐初封宣徳三年以罪削爵国除
  顺阳王有烜橚庶三子永乐初封十三年薨无子国除新安王有熺橚庶五子永乐初封宣徳三年以罪削爵国除
  永宁王有光橚庶六子永乐初封成化二年
  传 子场成化三年袭十二年薨同䥺成化十四年以镇国将军袭弘治九年薨安法弘治十三年袭嘉靖元年睦橪嘉靖二年以镇国将军袭三年薨勤烛嘉靖五年以镇国将军袭十六年薨朝堛嘉靖二十年袭四十五年薨在镗隆庆五年袭万历二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汝阳王有煽橚庶七子永乐初封正统九年
  传 子壆正统十一年以镇国将军袭成化六年同鋞成化八年正徳十年安澓嘉靖三年以镇国将军袭四年薨睦槿嘉靖七年以镇国将军袭十一年薨勤烝嘉靖十七年袭四十五年薨朝䜃隆庆四年袭无子国除
  镇平王有爌橚庶八子永乐初封成化七年
  传 子堠成化九年以镇国将军袭十八年薨同䥸成化二十一年以镇国将军袭弘治十八年薨安泭正徳六年以镇国将军袭十五年薨无子国除
  宜阳王有炥橚庶九子永乐初封成化六年薨无子国除
  遂平王有颎橚庶十子宣徳元年正统元年薨传 子墌正统四年成化四年同𨱓成化七年袭弘冶元年薨安洛弘治四年以镇国将军袭嘉靖二十四年睦檗镇国将军先卒以子勤□袭爵追封勤□嘉靖二十七年袭万历十五年薨朝墦镇国将军先卒以孙肃□袭爵追封在鉃封长孙未袭卒以子肃□袭爵追封肃□万历二十二年袭薨年缺恭权天启元年
  封邱王有煴橚庶十一子宣徳二年成化三年薨传 子堼成化五年以镇国将军袭弘治十五年薨同铬正徳七年以镇国将军袭嘉靖三年安湜嘉靖六年袭三十一年薨睦訸嘉靖三十四年以镇国将军袭隆庆三年勤□万历七年袭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罗山王有熼橚庶十二子宣徳二年封四年薨无子国除
  内乡王有炯橚庶十三子宣徳二年天顺八年薨传 子□镇国将军先卒以子同镇袭爵追封同□成化元年袭弘治十六年薨安潼弘治十七年袭嘉靖二十二年睦檝嘉靖二十六年袭三十六年薨勤烰嘉靖二十八年袭万历二十二年薨朝□万历二十六年袭薨年阙在□万历二十九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胙成王有燆橚庶十四子宣徳二年景泰四年薨传 子壉景泰七年以镇国将军袭成化十三年同□成化十五年以镇国将军袭弘治元年薨安浏弘治四年袭嘉靖二年睦桅嘉靖五年以镇国将军袭十八年薨勤燇嘉靖二十年袭万历八年薨朝□封长子未袭卒无子国除
  原武王子埘有爝庶三子正统六年成化八年薨传 同𨱖成化五年袭弘治七年薨安淇弘治十三年以镇国将军袭嘉靖三十七年睦㰋嘉靖三十九年袭万历七年薨勤爚万历十年袭十六年薨朝𫭢万历十九年袭三十五年薨在□万历三十八年袭
  鄢陵王子塈有爝庶四子正统六年成化二十一年
  传 同鋖弘治元年以镇国将军袭正徳十年安沅正徳十六年嘉靖十八年睦枸嘉靖二十一年袭三十六年薨勤炡封长子未袭卒朝㙡万历十九年袭薨年阙在□万历三十年袭薨年阙肃汭天启元年
  河阴王子坛有爝庶五子正统六年封十二年薨传 同镳天顺元年袭弘治十四年薨安㳋弘治十六年袭嘉靖三十三年睦橘嘉靖三十六年隆庆三年勤□万历二年袭四十五年薨朝䞢天启元年袭封
  项城王子堰有爝庶七子正统元年成化十九年薨无子国除
  宜阳王子垗有爝庶八子天顺元年封二年薨无子国除
  颍川王子墟有爝庶九子天顺元年成化二十一年
  传 同□弘治二年袭嘉靖六年安潪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睦棌袭爵追封睦棌嘉靖十五年袭万历十四年薨勤□封长子未袭卒朝壑万历二十年袭薨年阙在鏶万历二十九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义阳王子圪有爝庶十子天顺元年封弘治十二年薨传 同鍱弘治十六年袭正徳二年薨安汥嘉靖元年袭薨年阙睦楪嘉靖二十五年袭万历二十四年薨勤□万历三十七年袭
  汝阴王子埯有爝庶十二子天顺元年成化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临汝王子塼有爝庶十三子天顺三年封弘治九年薨传 同衔弘治十四年袭嘉靖二十一年安洔嘉靖三十二年袭薨年阙睦□万历三十二年袭
  沈邱王同䥽子埅庶二子成化元年封武宗正徳元年薨
  传 安涪正徳三年袭嘉靖三年睦栲嘉靖七年袭二十八年薨勤㷒嘉靖三十一年袭万历十七年薨朝□万历二十年袭薨年阙在锽万历二十三年先封长子既而袭封
  上洛王同□子埅庶三子成化三年成化十二年薨传 安瀼正徳三年袭嘉靖二十九年睦□嘉靖三十二年袭四十年薨勤謶万历二年以镇国将军袭薨年阙朝瞌万历三十二年袭
  鲁阳王同铌子埅庶四子成化三年嘉靖元年薨传 安汞嘉靖四年袭二十一年薨睦杫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勤灰袭爵追封勤灰嘉靖二十一年袭万历二十四年薨朝垬封长子先卒以子在銕袭爵追封在銕万历二十七年袭薨年阙肃决万历四十六年袭
  临湍王同钩子埅庶五子成化七年封弘治四年薨传 安瀺弘治十年袭正徳十五年睦檠嘉靖十四年袭二十六年薨勤緂嘉靖三十二年袭三十四年薨三子俱夭四子朝望贱妾所生万历十年降封奉国将军国除
  堵阳王同鉣子埅庶六子成化十年嘉靖二十一年
  传 安㶠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孙勤炈袭爵追封睦台辅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勤炈袭爵追封勤炈嘉靖二十七年袭万历五年薨朝□万历十三年袭二十二年薨在□万历四十年袭
  河清王同鐪子埅庶七子成化九年封弘治七年薨传 安沈弘治七年袭十五年薨无子安□正徳六年以镇国将军进袭嘉靖二十五年睦棱嘉靖二十八年袭三十三年薨勤熛嘉靖三十六年袭此后表不载
  新会王同锵子埅庶八子成化二十三年嘉靖二年
  传 安渤嘉靖八年袭四十二年薨睦樒隆庆二年袭万历十二年罪废国除
  义宁王安涘同镳庶四子弘治二年封十二年革爵正徳二年复嘉靖十年
  传 睦榉嘉靖五年袭十五年薨勤□嘉靖十八年袭万历十六年薨朝墷封长子先卒以子在□袭爵追封在□万历二十二年袭
  平乐王安泛同镳庶五子弘治二年封十三年以罪废为庶人国除
  崇善王安㴦同镳庶六子弘治二年封正徳十一年薨传 睦梿嘉靖元年袭本年薨勤爁封长子未袭卒朝墉嘉靖二十年袭二十八年薨无子国除
  海阳王安漨同镳庶七子弘治二年封正徳七年薨传 睦杲嘉靖二年袭二十六年薨勤炵嘉靖三十五年袭万历二十三年薨朝陞万历二十四年袭三十九年薨在镇万历四十四年袭
  安定王安渳同镳庶十子弘治二年封四年薨无子国除
  曲江王安㵩同镳庶十一子弘治二年封正徳十二年
  传 睦梒正徳十六年嘉靖十七年勤爟嘉靖二十一年袭万历六年薨朝□万历三十八年袭
  博平王安㳚同镳庶十三子弘治二年封嘉靖三年薨传 睦柯嘉靖五年袭万历三年薨勤㶼万历九年袭十一年薨朝基万历十五年袭薨年阙在□万历三十四年袭薨年阙肃㵰万历三十六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聊城王安潧同镳嫡十五子弘治二年封六年薨无子国除
  汾西王安漕同镳庶十六子弘治二年封嘉靖二年薨传 睦桍嘉靖七年袭二十八年薨勤□嘉靖二十二年袭三十五年薨朝垧嘉靖三十九年隆庆六年薨无子国除
  鲁阳王安潨同镳庶十七子弘治三年封嘉靖三年薨传 睦椤嘉靖七年袭三十七年薨勤□嘉靖四十年袭四十三年薨无子国除
  信陵王安□同镳庶十八子弘治五年封正徳十年薨传 睦楃正徳十六年嘉靖二十四年勤熩嘉靖二十九年袭本年薨无子国除
  邵陵王安涠同镳庶十九子弘治十年封嘉靖十一年
  传 睦□嘉靖二十一年袭万历十六年薨勤荣镇国将军万历十六年薨表不书袭疑有误朝塍万历二十七年袭薨年阙在钺封年阙
  莱阳王安潏同镳庶二十子弘治十年封嘉靖十三年
  传 睦桄嘉靖十九年袭二十九年薨勤暖嘉靖三十七年袭万历二十年薨朝䮔万历二十三年袭薨年阙在錋万历三十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东会王安泻同镳庶二十一子弘治十年封嘉靖五年
  传 睦柊嘉靖八年袭万历五年薨勤焭封长子未袭卒朝堡万历十七年袭薨年阙在鍢万历二十一年封长子既而袭封肃眔万历四十年封长孙既而袭封
  富阳王安濯同镳庶二十二子弘治十六年封嘉靖二年
  传 睦桴嘉靖八年袭十七年薨勤煋嘉靖二十二年袭万历元年以罪废国除
  会稽王安□同镳庶二十三子弘治十六年封寻薨传 睦杉嘉靖二十五年袭三十四年薨勤□嘉靖四十一年隆庆六年朝□万历中袭薨无子国除表不载袭薨年
  浦江王安泾同镳庶二十四子弘治十六年封嘉靖六年
  传 睦栮嘉靖十二年袭二十五年薨勤□嘉靖三十年袭薨年阙朝郢万历十九年袭薨年阙在叙万历四十二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丽水王安汾同镳庶二十五子弘治四年封正徳十五年薨无子国除
  等谨按信陵王乃十八子弘治五年封丽水王乃二十五子先于四年封且会稽浦江俱长皆于弘治十六年封其先后之故不可考
  应城王睦桎安㶇庶四子正徳六年封嘉靖三十九年
  传 勤燝嘉靖四十一年袭薨年阙朝均万历十七年袭十八年薨在锭万历二十一年袭薨年阙肃菬万历二十二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益阳王睦楮安㶇庶五子正徳六年封嘉靖二十年薨传 勤熤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朝坛袭爵追封朝坛嘉靖二十八年袭四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奉新王睦榴安㶇庶六子正徳六年封嘉靖十五年薨传 勤□嘉靖十八年袭万历四年薨朝埏万历二十二年袭二十九年薨在錝万历三十二年袭四十四年薨
  等谨按明自中叶而后检核宗藩日加严密其例得请封请袭者亦往往故为稽迟不以时行表中每多某王薨后国并未除而遂无承袭者求之传文亦无可考大约阻于部臣之因循迟缓册命之礼终不举行耳此则国未除而爵已绝如奉新王在錝之类是也后俱仿此
  南陵王睦楧安㶇庶九子正徳八年封穆宗隆庆元年薨无子国除
  京山王勤炫睦㰂嫡三子正徳十二年嘉靖四十五年
  传 朝壁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在株袭爵追封在株隆庆六年袭万历三十五年薨肃沛万历三十八年袭薨年阙恭朴万历二十八年封长孙既而袭封
  华亭王勤熂睦㰂庶四子正徳十四年嘉靖三十一年
  传 朝垣嘉靖三十四年袭万历二十四年薨在□万历二十七年袭薨年阙肃溡万历三十年封长子四十年卒
  宝坻王勤炬睦㰂庶五子正徳十四年封神宗万历元年薨子朝坮封长子孙在钤封长孙皆未袭卒
  汤溪王勤烶睦㰂嫡六子嘉靖二十年封三十年薨传 朝型嘉靖三十六年袭万历二十三年薨在□万历二十六年袭三十五年薨肃济万历三十八年袭四十二年薨
  瑞金王勤焕睦㰂嫡七子嘉靖二年封三十二年薨传 朝㙥嘉靖三十五年隆庆三年在钠万历元年袭二十九年薨
  商城王勤烒睦㰂庶九子嘉靖三年封四十四年薨传 朝埫隆庆三年袭万历九年薨在𬬩万历九年袭三十二年薨无子国除
  临安王勤烷睦㰂嫡十子嘉靖六年封七年薨无子国除
  柘城王勤煫睦㰂嫡十一子嘉靖九年
  传 朝埢万历十六年袭二十年薨在鍲封长孙未袭卒肃濠万历三十一年袭崇祯五年
  修武王勤烶睦㰂庶十二子嘉靖九年封三十七年薨传 朝堋嘉靖四十年袭万历二十六年薨在𫓶封长子未袭卒肃㶟万历四十年袭
  安吉王勤𤊹睦㰂庶十三子嘉靖十三年封万历十七年薨
  传 朝堤万历二十二年袭薨年阙在凿万历三十三年袭
  汝宁王勤然睦㰂嫡十四子嘉靖十四年隆庆二年
  传 朝埭隆庆六年袭万历二十二年薨在唫万历二十五年袭三十五年薨
  彰徳王勤焞睦㰂庶十五子嘉靖二十一年封万历二十二年薨
  传 朝□万历二十七年袭三十一年薨
  顺庆王朝埴勤熄庶二子嘉靖二十年封万历二十二年薨
  传 在焊万历二十五年袭薨年阙肃潵天启元年
  保宁王朝堵勤熄庶三子嘉靖二十年封二十九年薨传 在鍜嘉靖四十一年袭万历二十年薨肃潩万历三十四年袭薨年阙名阙袭封薨年阙绍□袭封年阙
  仪封王在銮朝堈庶一子嘉靖三十年封万历四年薨传 肃㴵万历九年袭二十四年薨恭枥万历三十二年袭
  安昌王在𫟹朝堈嫡三子嘉靖三十六年封万历二十五年薨
  传 肃渣万历二十八年袭封
  遂宁王在钰朝堈庶四子嘉靖三十七年封万历二十一年薨
  传 肃湑万历二十八年以兄肃瀳未受册与未封郡爵者同乃以镇国将军袭封
  洧川王恭榨肃溱庶四子万历二十七年封三十五年薨无子国除
  宁阳王恭檥肃榛庶九子万历四十七年封
  楚国传授世次
  楚王桢太祖庶六子洪武三年封十四年就藩武昌府传 孟烷永乐二十二年正统四年季堄正统中由武陵王袭八年薨无子季埱正统九年由黔阳王进袭天顺六年薨无子均𨱂季塛子成化元年封薨年未详荣㳦正徳七年袭嘉靖十三年显榕嘉靖十五年由长乐王袭二十四年为世子英燿所弑燿旋伏诛英𤈷嘉靖三十年隆庆五年华奎万历八年袭
  巴陵王孟熜桢庶一子洪武三十年封是岁薨无子国除
  永安王孟炯桢庶二子建文元年宣徳七年薨传 季塾正统二年成化四年均□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荣澹袭爵追封荣澹成化八年袭正徳五年薨显梧嘉靖六年袭本年薨英焌嘉靖二十八年袭薨年阙华□万历三年袭薨年阙蕴锺封长子袭年无考盛□封长子未袭卒容析万历三十八年封长孙既而袭封
  夀昌王孟焯桢嫡四子建文元年正统五年薨传 季㘧正统十四年袭弘治十五年薨均铁弘治十八年袭正徳五年薨无子国除
  荥阳王孟炜桢庶五子永乐二年正统十四年薨传 季堞景泰二年袭五年薨均镦景泰六年正徳九年荣𤄷镇国将军先卒以子显休袭爵追封显休嘉靖元年袭二十八年以罪死国除
  通山王孟爚桢庶六子永乐二年
  传 季烊正统十二年成化六年均鏼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荣□袭爵追封荣□成化九年正徳十一年显楀正徳十六年嘉靖十八年英炊嘉靖二十二年袭万历九年薨华埌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蕴铉袭爵追封蕴铉万历七年袭薨年阙盛渶万历三十一年袭薨年阙容枘万历三十九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景陵王孟炤桢庶八子永乐二年封无子国除
  岳阳王孟爟桢庶九子永乐二年宣徳元年薨传 季境宣徳五年天顺七年薨无子国除
  江夏王孟炬桢庶十子宣徳三年成化十年薨传 季㙱成化四年袭本年薨均鋷成化二十一年袭弘治十三年薨荣漠弘治十六年袭本年薨显桔嘉靖二十七年袭万历中薨英熼万历十一年袭十七年薨华塇万历三十一年袭薨年缺蕴铗万历三十九年袭
  东安王季塛孟浣庶三子正统二年天顺七年薨传 均钸成化元年袭正徳三年薨荣淑嘉靖二年袭四十一年薨显梡隆庆元年袭万历十五年薨英燧万历二十四年袭
  大冶王季堧孟浣庶四子正统九年景泰元年薨无子国除
  缙云王荣淋均𨱂庶二子弘治十五年封正徳三年薨无子国除
  保康王显樟荣械庶二子嘉靖六年封十年薨无子国除
  武冈王显槐荣㳦庶三子嘉靖十七年封万历十八年薨
  传 英槱封长子未袭卒华增万历二十八年袭
  宣化王华壁英𤈷庶二子万历九年封
  汉阳王蕴鑨华奎庶一子万历二十四年封
  齐王榑太祖庶七子洪武三年四月封十五年就藩青州府建文元年永乐元年复封永乐四年夺爵安置庐州子孙俱为庶人国除
  潭王梓太祖庶八子洪武三年四月封十八年就藩长沙府二十三年以妃坐事召王王惧自刎无子国除赵王杞太祖庶九子洪武三年四月封明年殇国除等谨按太祖二十六子封王者二十三子其无传国世次者为齐王榑潭王梓赵王杞谷王橞安王楹郢王栋凡六人
  鲁国传授世次
  鲁王檀太祖庶十子洪武三年四月封十八年就藩兖州府二十二年薨
  传 肇煇永乐元年成化二年泰堪成化三年袭九年薨阳铸成化十二年嘉靖二年当漎封世子未袭卒以孙观𤊟袭爵追封健杙封世孙未袭卒以子观𤊟袭爵追封观𤊟嘉靖七年袭二十八年薨颐坦嘉靖三十年袭万历二十二年薨夀鏳万历二十四年由富平王袭二十八年薨无子夀𬭎万历二十九年由常徳王进袭崇祯九年薨无子夀镛崇祯九年由泰兴王进袭十二年薨以𣲖崇祯十三年以海崇祯十七年
  钜野王泰墱肇煇嫡二子宣徳二年天顺八年薨传 阳蓥成化五年袭弘治十八年薨当㴠正徳元年袭嘉靖八年健櫏嘉靖十年袭三十四年薨观𬊈嘉靖三十六年隆庆六年薨无子国除
  邹平王泰塍肇煇嫡三子宣徳四年天顺八年薨传 阳鎕成化三年袭正徳四年薨当潩正徳九年嘉靖十八年健档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观爁袭爵追封观爁正徳九年嘉靖十八年頥在隆庆二年袭万历三十年薨夀碒万历三十三年袭
  安邱王泰坾肇煇庶四子宣徳十年成化八年薨传 阳鐆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当澻袭爵追封当燧成化十二年袭弘治十八年薨健朴正徳元年袭嘉靖二年观熑嘉靖二年袭十四年薨颐堀嘉靖十八年袭万历二十七年薨夀鏛未袭卒以 万历中袭名袭薨年俱缺弘槚万历四十四年封长子
  乐陵王泰𡒊肇煇庶五子宣徳二年天顺五年薨传 阳錧成化八年正徳九年当㴎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健概袭爵追封健概嘉靖十六年袭三十二年薨观燔嘉靖三十六年隆庆六年颐□万历十八年袭十九年薨夀镐万历二十七年袭薨年阙以泛天启元年
  东阿王泰肇煇庶六子宣徳四年封弘治八年薨传 阳镡封长子未袭卒无子阳镖弘治十二年袭正徳六年薨当滰正徳九年嘉靖四十三年薨无子国除
  东瓯王当沘阳铸嫡二子成化二十二年嘉靖二十二年
  传 健楸嘉靖二十六年袭四十四年薨无子国除
  郯城王当滋阳铸嫡三子弘治十三年封嘉靖二十年薨无子国除
  馆陶王当涊阳铸嫡四子弘治十六年封嘉靖二十二年薨无子国除
  翼城王当沄阳铸嫡五子正徳四年封嘉靖二十二年
  传 健鐤嘉靖二十六年袭万历二十三年薨观□万历中袭薨年亦阙颐□封长孙未袭卒颐□封长孙未袭卒
  滋阳王当渍阳铸庶六子成化十四年嘉靖十八年
  传 健樀镇国将军先卒以子观炜袭爵追封观炜嘉靖三十二年袭四十三年薨颐堄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夀鍑袭爵追封夀鍑隆庆四年袭万历间薨以渶万历四十二年袭
  阳信王当㳻阳铸庶七子成化十四年嘉靖四年薨传 健杫嘉靖七年袭三十三年薨观燃嘉靖二十七年袭本年薨颐浦嘉靖三十一年袭三十七年薨夀钞隆庆三年袭万历二十九年薨以澍万历三十四年袭薨年阙弘福万历四十三年封长子
  高密王当湄阳铸庶八子成化十九年封正徳四年薨传 健栻正徳七年袭嘉靖十五年观煐嘉靖十八年袭十九年薨颐封嘉靖二十六年袭三十二年薨无子国除
  归善王当沍阳铸庶九子弘治元年封正徳九年废传 健□嘉靖二十年袭二十二年薨无子国除
  新蔡王当泘阳铸庶十子弘治九年封嘉靖二十六年
  传 健楖嘉靖二十九年隆庆四年观煃万历二年袭三十七年薨颐挂万历四十四年袭薨
  东原王颐𫭢观𤊟庶二子嘉靖三十六年封万历二十七年薨
  传 夀锳万历三十三年以镇国将军袭薨年阙以源万历四十年封长子
  福安王夀𨱅颐坦庶五子万历八年封二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宁徳王夀铖颐坦庶八子万历十一年封
  长泰王夀錥颐坦庶十一子万历十四年封二十年薨无子国除
  永福王夀钜颐坦庶十二子万历十八年封四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蜀国传授世次
  蜀王椿太祖庶十一子洪武十一年正月封二十三年就藩成都府永乐二十一年
  传 悦熑封世子未袭卒友堉永乐二十二年宣徳六年薨无子友□宣徳七年由罗江王进袭九年薨无子悦□椿庶五子宣徳十年以友□无嗣由保宁王追袭天顺五年友垓天顺七年袭本年薨申鈘天顺八年成化七年薨无子申凿成化八年由通江王进袭弘治六年薨宾瀚弘治七年袭正徳三年薨让栩正徳五年袭嘉靖二十六年承爚嘉靖二十八年袭三十七年薨宣圻嘉靖四十年袭万历四十年薨奉铨万历四十三年袭薨年阙至澍万历四十四年封世子既而袭封
  华阳王悦燿椿庶二子永乐二年洪熙元年别城武冈州寻迁澧州宣徳八年
  传 友堚正统二年成化九年申鍷成化十二年袭二十年薨宾泟弘治五年袭嘉靖七年让核封长子未袭卒以子承爝袭爵追封承爝嘉靖十四年袭二十五年薨宣墡万历十三年袭二十五年薨奉鈗万历二十八年袭四十年薨至潓万历四十三年袭
  崇宁王悦燇椿庶三子永乐二年封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崇庆王悦炘椿庶四子永乐二年封九年薨无子国除永川王悦烯椿庶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天顺四年子友埐未袭卒
  黔江王友附悦熑嫡二子永乐二十二年宣徳元年未婚薨国除
  内江王友墦悦□庶二子正统十一年封正徳七年薨传 申鉘封长子未袭卒宾沚正徳十年嘉靖二十三年让枌封长子未袭卒承㷫嘉靖二十一年袭四十五年薨宣堮隆庆四年袭万历三十六年薨奉鋚万历四十年袭薨年阙至沂万历四十一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徳阳王友□悦□庶三子正统十一年成化十一年
  传 申𫓯成化十三年正徳十六年宾灉嘉靖三年袭二十七年薨子夭国除
  石泉玉友𡎴悦□庶四子天顺四年封正徳六年薨传 申镈正徳十二年嘉靖十九年宾清嘉靖二十四年袭四十四年薨让机隆庆四年袭万历十一年薨承堣万历十四年袭三十六年薨宣堄万历三十九年袭
  汶川王友㙴悦□庶五子天顺四年成化九年薨传 申销成化十四年嘉靖二十一年宾沙嘉靖二十五年袭四十年薨让杝封长子未袭卒承炯嘉靖四十五年袭万历二十六年薨宣□万历二十八年袭薨年阙奉鋂封长子未袭卒奉□万历三十六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庆符王友墂悦□庶六子天顺八年封弘治十八年薨传 申镦正徳四年袭嘉靖十一年宾沾嘉靖十六年袭四十五年薨让檥隆庆二年袭万历二十二年薨承□万历三十二年袭薨年阙宣𡋹万历四十年封长子
  南川王申锯友垓庶四子成化七年嘉靖十一年薨传 宾漤镇国将军未袭卒让樨嘉靖十五年袭万历五年薨承堁封长子未袭卒宣䴞万历十年袭三十年薨奉□万历三十二年袭四十年薨至湘万历四十五年袭
  江安王宣址承㷍庶二子嘉靖四十一年封万历二十一年薨
  传 奉𨱅万历二十年袭四十三年薨至㳋天启元年
  新宁王奉𬬩宣圻嫡二子万历十二年封未婚薨国除东乡王奉𬭼宣圻庶五子万历二十八年封寻薨传 至□天启元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隆昌王奉锵宣圻庶七子万历三十一年封
  富顺王至深奉铨嫡三子万历四十四年封
  太平王至渌奉铨庶四子万历四十四年封
  湘王柏太祖庶十二子洪武十一年正月封十八年就藩荆州府建文元年以告反遣讯自焚无子国除代国传授世次
  代王桂太祖庶十三子洪武十一年初封豫洪武二十五年改封是年就藩大同府建文元年废为庶人永乐元年复封正统十一年
  传 逊煓封世子未袭卒以子仕壥袭爵追封仕㙻正统十三年天顺七年成錬成化二年袭弘治二年薨聪沬封武邑王寻废以子俊杖袭爵追封俊杖弘治十二年袭嘉靖六年充燿嘉靖九年由泰顺王袭二十六年薨廷埼嘉靖二十八年由泰兴王袭万历元年薨铉万历九年由太平王袭二十二年薨无子鼐钧万历二十四年由新宁王进袭薨年阙鼎渭阙年袭崇祯二年缺年袭崇祯间薨传㸄崇祯间袭
  广灵王逊□桂庶二子永乐二年天顺二年薨传 仕□天顺七年袭弘治九年薨成□弘治十二年袭嘉靖二年聪汉嘉靖四年袭九年薨俊槻嘉靖十一年袭二十五年薨充煡嘉靖二十八年袭四十五年薨廷埘隆庆三年袭薨年阙鼐鈖封长子卒无子鼐𨱌封长子未袭卒鼎灀万历三十一年封长孙
  潞城王逊□桂嫡三子永乐二十九年封成化七年薨传 仕埬成化九年袭弘治三年薨成鑘弘治五年袭十二年薨聪蒗弘治十四年袭嘉靖元年俊梭嘉靖三年袭三十四年薨充熀嘉靖三十六年袭万历十一年薨廷堛万历十五年袭薨年阙鼐鑏万历三十六年袭
  山阴王逊煁桂庶四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别城蒲州成化三年
  传 仕堸成化六年袭弘治十六年薨成鍪正徳元年袭嘉靖十四年聪澍嘉靖十六年袭三十四年薨俊栅嘉靖三十七年袭万历三十一年薨充熙万历十年封长子既而袭封薨年阙廷理万历三十一年封长孙
  襄垣王逊燂桂庶五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别城蒲州天顺六年
  传 仕㙺犯十恶囚死子孙废不袭仕坯逊坛庶二子成化十七年袭十八年薨成鍨成化二十一年隆庆二年薨子聪瀺孙俊渠俱先卒曾孙充煌隆庆三年请袭廷议仕坯弟冒兄爵不准承袭依世次降封辅国中尉奉祀
  灵邱王逊烇桂庶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天顺五年别城绛州成化十一年
  传 仕□成化十三年袭弘治六年薨成𨱁弘治七年袭十年薨聪滆弘治十二年袭嘉靖三十四年俊格封长子未袭卒以曽孙鼐镰袭爵追封充熼封长孙未袭卒以孙鼐镰袭爵追封廷址封曽长孙未袭卒以子鼐镰袭爵追封鼐镰嘉靖四十二年隆庆三年坐非刑致死曾叔祖降为庶人国除
  宣宁王逊炓桂庶七子正统二年天顺五年别城泽州成化六年
  传 仕嬴成化八年袭弘治四年薨成钻弘治七年袭正徳五年薨聪𤅊正徳十六年嘉靖七年俊相嘉靖十五年隆庆五年充灿万历八年袭十八年薨无子国除
  怀仁王逊焴桂庶八子景泰七年封弘治三年薨传 仕㙩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成钯袭爵追封成钯弘治五年袭十五年薨聪淑弘治七年袭正徳十二年薨无子聪洌镇国将军卒以子俊榭袭爵追封俊榭嘉靖二十二年由镇国将军进袭隆废五年薨长子充𡌧因父冒封照世次以奉国将军奉祀
  隰川王逊熮桂庶十子正统七年天顺五年别城泽州成化十年
  传 仕𡑞成化十三年袭二十一年薨阙年月无考聪羕弘治七年袭正徳十二年俊柏嘉靖元年袭三十四年薨子夭国除
  昌化王仕镡逊煓庶二子正统十三年成化二十年
  传 成锾成化二十三年袭正徳八年薨聪浕正徳九年嘉靖二十年薨无子国除代王传曰嘉靖二十四年总督侍郎翁万达疏言大同瘠狭禄饷不支代宗曰繁衍众聚而贫且地近边易生反侧请量移和川昌化诸郡王于山陜隙地诏改迁于山西先是景泰间昌化王仕坛乞移封景泰不许至是乃迁
  定安王成𬭸仕㙻嫡二子景泰元年封别城忻州成化五年
  传 聪潏封长子居䘮失礼停封子孙递以将军中尉奉祀
  博野王成鐭仕㙻嫡三子景泰五年成化五年薨传 聪溙成化九年袭弘治五年薨俊𬃊弘治十三年袭嘉靖二十八年薨无子国除
  和川王成镘仕㙻庶四子天顺三年成化十四年薨传 聪潪成化十六年袭弘治十八年薨俊㰍正徳四年袭嘉靖二十一年充烰嘉靖二十四年袭二十五年薨廷城嘉靖二十九年袭万历八年薨鼐䤤万历十五年袭三十四年薨鼎□万历三十八年袭薨年阙彛橝万历三十三年封长孙既而袭封
  宁津王成鉖仕㙻庶五子成化九年封二十二年薨传 聪滴弘治三年袭四年薨无子聪泠弘治九年由镇国将军进袭十八年薨俊椂正徳十六年袭万历三年薨
  枣强王成釨仕㙻庶六子成化九年封弘治九年薨传 聪滋弘治十七年袭嘉靖二十六年俊梾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充燤袭爵追封充燤嘉靖二十八年袭万历十三年薨廷坑万历十一年袭三十五年薨鼐鋽天启三年崇祯七年
  饶阳王成鋈仕㙻庶七子成化九年封十九年薨传 聪㵟成化二十三年嘉靖十五年俊榬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充□袭爵追封充□嘉靖十八年袭三十二年革爵
  乐昌王充涓成炼庶二子成化十九年封别城朔州嘉靖二十六年
  传 梭楅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充□袭爵追封充□嘉靖三十年袭万历七年薨廷壖万历十年袭四十三年薨鼐□万历四十六年袭
  吉阳王聪注成炼庶三子成化十九年嘉靖三十三年
  传 俊槿嘉靖三十六年袭万历十一年薨充煟万历十四年袭四十一年薨廷埢万历四十三年袭
  溧阳王聪□成炼庶四子弘治三年封嘉靖三十六年
  传 俊椐嘉靖四十年袭万历九年薨充□封长子先卒
  进贤王俊樻聪沬庶二子正徳五年封嘉靖二十九年
  传 充炨嘉靖三十二年袭三十六年薨廷堷嘉靖四十三年袭四十四年薨无子国除
  河内王光爔俊杖庶四子正徳五年封嘉靖二十八年
  传 廷堄嘉靖三十二年袭三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富川王充熤俊杖庶五子嘉靖元年封七年薨
  传 廷埣嘉靖二十年袭万历元年薨鼐链封长子未袭卒鼎澵万历二十六年袭
  宝丰王充□俊杖庶十一子嘉靖九年封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砀山王充州俊杖庶十二子嘉靖九年封十年薨无子国除
  永庆王鼐钰廷埼庶三子嘉靖四十年封万历九年薨传 鼎浼万历十二年袭四十一年薨彝棙天启元年袭封
  肃国传授世次
  肃王楧太祖庶十四子洪武十一年正月封汉王二十五年三月改封肃王就藩甘州建文元年乞内徙遂移兰州永乐十七年
  传 赡焰永乐二十二年天顺八年薨赡表误作瞻禄埤成化四年由洵阳王袭十五年薨贡錝成化二十三年由汾州王袭嘉靖十五年真淤封世子未袭卒以子弼桄袭爵追封弼桄嘉靖十八年袭四十一年薨缙炯封世子未袭卒以子绅堵袭爵追封绅堵嘉靖四十二年袭四十三年薨无子缙𤏳弼柿子隆庆五年由辅国将军进袭万历十六年薨绅尧万历十九年袭四十六年薨识𬭎天启元年
  等谨按肃王传言绅堵无子缙𤏳以属近宜嗣礼臣言分居从父不宜袭诏以本职理府事上册宝罢诸官属穆宗即位弼桄妃吴氏及延长王真滰又以为请部议以郡王理藩政帝不许至隆庆五年特命嗣肃王设官属之半史料曰时命袭封肃王仍支辅国将军禄礼部请封郡王著为令帝不许竟封肃王盖太监陈洪入其贿力主之故也
  淳化王真泓贡錝庶二子弘治十三年封嘉靖三十一年
  传 弼果嘉靖三十五年袭万历十一年薨缙勲封长子未袭卒绅在万历二十三年袭
  铅山王真瀞贡錝庶三子正徳十三年
  传 弼干嘉靖四十年袭万历六年薨缙□万历十一年袭二十六年薨绅郮万历二十七年以继母杨妃守节植孤虽滥妾所生特予袭封
  金坛王真洵贡錝庶四子嘉靖四年隆庆五年薨传 弼楏封长子嘉靖四十五年罪废国除
  会宁王真润贡錝庶五子嘉靖十年隆庆二年薨传 弼楹封长子未袭卒以子缙㔂袭爵追封缙㔂万历四年袭二十四年薨绅域万历二十七年袭
  延长王真滰贡錝庶六子嘉靖十年封万历十八年薨传 弼栋封长子未袭卒以子缙□袭爵追封缙□万历二十一年袭薨年缺绅封万历二十三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开化王弼枳真淤庶六子嘉靖中封旋薨
  传 缙燧封长子未袭卒阙万历四十二年袭薨年阙识鉴万历二十年封长孙改封长子既而袭封
  会昌王弼栋真淤庶七子嘉靖四十二年封旋薨传 缙㨏万历十九年封长子既而袭封薨年阙绅增万历二十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延安王缙焮弼桄嫡二子嘉靖二十九年封三十七年薨无子国除
  辽国传授世次
  辽王植太祖庶十五子洪武十一年正月封卫王二十五年改封辽表作二十六年误今从纪就藩广宁州永乐二年迁荆州府仍称辽王二十二年薨
  等谨按辽王传言建文中靖难起兵诏植及宁王权还京植渡海还朝改封荆州永乐元年入朝帝以其初贰于己嫌之十年削其䕶卫留军校厨役三百人备使令则荆州之徙乃在建文时表作永乐二年迁荆州府误矣大约至是年始就藩耳
  传 贵烚由长阳王进袭正统四年以罪降为庶人贵□正统四年由兴山王进袭成化七年薨□表作燰今从传作□豪墭成化九年袭十四年薨恩鑙成化十六年袭弘治八年薨宠涭弘治十年袭正徳十六年致格嘉靖三年袭十六年薨宪㸅嘉靖十九年由句容王袭隆庆二年以罪降为庶人国除
  长阳王贵烚植庶二子初封长阳王洪熙元年进袭辽王以罪降为庶人
  传 豪㙷成化十年比弋阳永和事例以辅国将军袭封正徳五年薨恩钠正徳九年嘉靖二十年宠游嘉靖二十三年隆庆三年致楹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宪焕袭爵追封宪焕万历二年袭薨年阙术雅万历三十四年封长子
  远安王贵燮植庶三子建文元年洪熙元年以不孝降庶人不准袭国除
  巴东王贵煊植庶五子建文二年洪熙元年罪降不准袭国除
  潜江王贵炖植庶六子永乐二年封无子国除
  宣都王贵燯植庶七子永乐二年封无子国除
  松滋王贵烆植庶八子永乐二年正统七年薨传 豪烟正统十一年袭弘治十一年薨恩钶弘治十三年袭嘉靖元年宠洌嘉靖四年袭二十五年薨致槺嘉靖二十九年袭万历六年薨宪□万历十年袭二十四年薨术䞓万历二十七年袭
  益阳王贵烰植庶九子永乐二十二年正统十三年
  传 豪㙨景泰三年成化五年恩铜成化九年正徳十六年宠淄嘉靖三年袭八年薨致橏嘉靖十二年袭三十六年薨宪熽嘉靖三十九年袭万历十年薨
  湘阴王贵焻植庶十二子永乐二十二年成化四年
  传 豪壧成化六年袭弘治十三年薨恩鍖弘治十六年袭正徳四年薨宠湳正徳七年袭嘉靖二十四年致梠嘉靖二十八年隆庆三年宪烟隆庆六年袭万历二十八年薨术获镇国将军未袭卒俨釨万历三十四年袭
  衡阳王贵㷂植庶十二子永乐二十二年天顺元年
  传 豪㙫天顺四年袭弘治元年薨恩𬭬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宠淹袭爵追封宠淹弘治六年袭嘉靖十八年薨无子国除
  应山王贵㸎植庶十三子宣徳七年正统十一年薨传 豪环正统十四年袭弘治二年薨恩锱弘治四年袭八年薨无子国除
  宜城王贵㸅植庶十五子宣徳七年成化十一年薨传 豪坅成化十五年袭弘治十一年薨恩铣弘治十三年袭正徳十三年宠滨嘉靖元年袭十五年薨致枨嘉靖十九年袭二十九年薨无子国除
  枝江王贵熠植庶十六子宣徳七年景泰四年薨传 豪壂景泰六年天顺六年恩钱成化元年袭弘治七年薨宠润弘治十年袭正统十六年薨致樨嘉靖十三年袭四十四年薨无子国除
  沅陵王贵燏植庶十七子宣徳八年成化八年薨传 豪塶成化十三年袭弘治四年薨恩铈弘治六年袭十年薨无子恩鈼弘治十三年以镇国将军进袭十六年薨宠涞正徳八年袭嘉靖三十年致枇嘉靖三十三年以镇国将军袭无子国除
  麻阳王贵燠植庶十八子宣徳八年封无子国除衡山王贵煘植庶十九子正统二年封无子国除蕲水王贵𤋏植庶二十子正统二年成化四年薨传 豪□成化七年袭弘治十二年薨恩钜弘治十四年袭嘉靖九年宠澍嘉靖十二年袭十五年薨致□嘉靖十九年袭万历七年薨宪□万历十年袭三十一年薨术□万历三十三年袭
  肃宁王恩鉹豪墭嫡三子成化十三年封十九年薨传 宠汕成化二十三年嘉靖十四年致栟嘉靖二十三年袭万历四年薨宪□万历七年袭薨年阙术□崇祯中袭
  长垣王恩钾豪墭嫡四子成化十三年封正徳八年薨传 宠泑正徳十二年嘉靖三十九年薨无子国除
  光泽王宠瀼恩鑙嫡二子成化二十三年嘉靖二十五年
  传 致榞嘉靖二十九年袭三十一年薨宪□隆庆五年袭万历三十一年薨术堣万历三十四年袭
  广元王致椹宠涭嫡三子正徳八年封嘉靖三十年薨传 宪爀嘉靖三十三年袭万历十年薨术垌万历十三年袭三十七年薨无子国除
  庆国传授世次
  庆王□太祖庶十六子二十四年四月封王圻续通考云是时封庆阳故国名庆二十六年就藩韦州建文三年迁宁夏正统三年
  传 秩煃正统四年成化五年䆳□成化七年由平原王袭十五年薨无子䆳塀成化十七年由岐阳王进袭弘治四年薨寘錖弘治七年由落交王袭十一年薨台浤弘治十六年袭后革为庶人以子鼒枋袭爵追封鼒𬃊封世子未袭卒鼒枋嘉靖三十一年由桐乡王进袭万历二年薨倪𤏳万历五年袭十六年薨伸域万历十九年袭本年薨帅锌万历二十三年袭薨年阙倬㴶万历四十五年封世子既而袭封
  靖宁王秩焘㮵庶二子封后薨无子国除
  真宁王秩荣㮵庶三子景泰六年成化三年薨传 䆳垿天顺元年成化十二年寘䥵弘治三年袭十五年薨台涍正徳元年袭十年薨鼒㮿正徳十六年嘉靖三十一年倪□嘉靖三十三年袭万历五年薨无子国除
  安化王秩炵㮵庶四子永乐十九年封弘治十五年薨传 䆳墁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寘𫔍袭爵追封寘𫔍弘治五年袭正徳五年四月叛逆伏诛国除
  庆王传曰安化王寘𫔍以相者言当大贵觊望非分正徳五年大理少卿周东度宁夏屯田希刘瑾意以五十亩为一顷又敛银为瑾贿将卒愤怨巡抚安惟学数杖辱将士妻寘𫔍知众怒乃饮诸武臣酒以言激之多愿从宁夏指挥周昂千户何锦丁广卫诸生孙景文孟彬史连辈多往来寘𫔍所遂杀总兵姜汉及太监李增邓广又杀安惟学周东焚官府释囚系撒黄河渡船于西岸以绝渡者遣人招杨英仇钺皆佯许之英以众溃奔灵州钺引还伪署何锦等官令孙景文作檄以讨刘瑾为名陜西总兵官曹雄遣指挥黄正驻灵州檄杨英督灵州兵防黄河都指挥韩斌总兵官侯勲参将时源各以兵会英密约钺为内应令史墉浮渡夺西岸船营河东焚大小二坝寘𫔍惧令锦等出御独留昂守城使使召钺𨱆称病昂来问病钺刺昂死令亲兵驰寘𫔍第系杀景文连等十馀人遂擒寘𫔍寘𫔍反有十八日而擒赐死诸子弟皆论死孙鼒材逃为僧后自归帝免其死安置鳯阳
  岐山王秩炼㮵庶五子封后薨无子国除
  安塞王秩炅㮵庶六子正统九年封无子国除
  弘农王䆳㙉秩煃庶三子天顺三年封弘治三年薨传 寘镧弘治五年袭正徳三年薨台泙正徳十年嘉靖二十八年鼒□嘉靖三十三年隆庆六年倪□万历三年袭十七年薨伸䌍万历二十一年袭薨年阙帅锽万历三十二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丰林王䆳㙂秩煃庶六子成化八年封正徳六年薨传 寘□正徳十年嘉靖五年台瀚嘉靖九年袭二十六年薨鼒樲嘉靖三十一年袭万历六年薨倪爃封长子未袭卒无子国除
  巩昌王寘銂䆳塀庶二子弘治三年封嘉靖十二年革爵发高墙国除
  夀阳王台濠寘錖庶二子正徳三年封十二年薨传 鼒㭿嘉靖十四年袭二十年薨倪□嘉靖三十二年袭万历四年薨伸捏封长子未袭卒帅□万历四十六年袭
  延川王鼒槚台浤庶二子嘉靖十八年封四十二年薨传 倪煋封长子未袭卒
  华阴王倪焯鼒枋嫡二子嘉靖四年封万历十一年薨传 伸堣万历二十二年袭薨年阙帅锐万历四十三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镇原王伸塇倪𤏳庶二子万历元年封天启五年薨传 帅□天启五年
  蒙阴王帅钾伸域嫡三子万历二十年封旋薨
  龙祥王倬㳮帅锌嫡二子天启二年
  潭水王倬□帅锌嫡三子天启二年
  宁国传授世次
  宁王权太祖庶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二十六年就藩大宁建文元年八月召宁王归京师不至削䕶卫永乐元年移封南昌府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权以封国大宁故称宁王成祖时乞改南王欲得苏州杭州成祖皆不许后因不得已乞封南昌从之洪熙初又言江西非其封国请改封仁宗不从
  传 盘烒封世子未袭卒以子奠培袭爵追封奠培正统十四年袭弘治四年薨觐钧弘治五年以上高王袭十年薨宸濠弘治十二年以上高王袭正徳十四年六月反逆伏诛国除
  宁王传曰武宗末无子群臣数请立宗室子南昌王宸濠属疏顾深结左右于帝前称其贤结嬖人钱宁臧贤为内主及复䕶卫宸濠益恣日谋不轨副使胡世宁请朝廷裁之宸濠连奏世宁罪坐谪戍巡抚孙燧凡七上章言之皆为所阻正徳十四年御史萧淮疏言其罪大学士杨廷和谓宜遣勲戚大臣宣谕令王自新帝令驸马都尉崔元都御史颜颐夀太监赖义持谕往收其䕶卫宸濠乃定计称奉太后密旨令起兵入朝杀孙燧及副使许逵伪以致仕都御史李士实举人刘养正为左右丞相参政王纶为兵部尚书集兵号十万破九江南康七月宸濠出江西帅舟师蔽江下攻安庆汀赣巡抚佥都御史王守仁与吉安知府伍文定等檄诸郡兵先后至直攻南昌破之宸濠大恐觧安庆围而还守仁逆击之败之黄家渡别遣知府陈魏等复九江南康明日复战大败之宸濠及诸叛人俱就擒自举事至败盖四十有三日时帝将亲征而守仁捷奏至檄止之帝留南京守仁械系宸濠至浙江以付内臣张永十五年十二月帝受所献俘回銮至通州诛之
  临川王盘煇权庶二子宣徳元年天顺五年罪降庶人鳯阳居住成化二十一年嘉靖三十五年追复王传 奠𫭢盘煇嫡一子正徳七年封长子天顺五年罪降庶人嘉靖二十五年追封王子孙不袭国除
  等谨按追复追封宜在一年表中追复则云三十五年追封则云二十五年当有一误
  宜春王盘烑权庶三子宣徳三年封弘治五年薨传 奠坫弘治八年袭九年薨觐𨱔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宸浍袭爵追封宸浍弘治十一年袭十三年薨拱樤正徳二年袭十五年从宸濠反死国除
  新昌王盘炷权庶四子宣徳五年封无子国除
  信丰王盘㷬权庶五子宣徳七年封无子国除
  瑞昌王奠𫮃盘烒庶二子景泰二年加封成化十三年
  传 觐鐊成化十四年袭弘治元年薨宸㵾镇国将军未袭卒追封王拱栟弘治十二年袭正徳十五年坐宸濠反死国除
  乐安王奠垒盘烒庶三子景泰二年加封弘治元年薨传 觐鑉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宸湔袭爵追封宸湔弘治四年袭嘉靖二十一年拱椤嘉靖二十四年袭三十八年薨多焿嘉靖四十年袭万历间薨谋□天启二年袭封
  石城王奠堵盘烒庶四子景泰二年加封成化二十二年
  传 觐镐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宸浮袭爵追封宸浮弘治二年袭十二年革爵嘉靖二十四年奏复冠带无子国除
  弋阳王奠壏盘烒庶五子景泰二年加封天顺五年薨传 觐鍒成化二年袭弘治十年薨宸𬇞弘治十七年袭正徳九年拱樻嘉靖二年袭三十年薨多焜嘉靖三十三年袭万历五年薨无子国除
  锺陵王觐锥奠培庶三子成化九年封弘治十八年罪降庶人送鳯阳国除
  建安王觐錬奠培庶四子成化十七年嘉靖十七年
  传 宸㴋嘉靖二十一年袭三十三年薨拱榐嘉靖三十六年隆庆四年多㸅万历元年袭二十九年薨谋垅万历三十一年袭薨年阙统镮万历四十五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岷国传授世次
  岷王楩太祖庶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二十八年就藩云南建文元年削籍永乐元年复二十一年迁武冈州景泰元年
  等谨按岷王传二十四年封国岷州二十八年以云南新附宜亲王镇抚改云南建文时废徙漳州洪熙元年徙武冈州以初封之地故称岷王也表中失载封岷州事其徙武冈表作永乐二十一年传作洪熙元年互异王圻续通考作永乐二年则更误矣
  传 徽煣景泰三年由镇南王袭天顺七年音埑成化元年袭十六年薨膺鉟弘治元年袭十三年薨彦法弘治十七年由江陵王袭嘉靖二十三年誉荣嘉靖二十五年袭三十一年薨定燿嘉靖三十四年袭薨年阙干跬初封南充王改封世子未袭卒企𨱅封世孙未袭卒禋洪天启二年崇祯元年薨无子叔企继立企□崇祯四年由郡王进袭
  江川王徽煝楩庶三子宣徳四年成化五年薨传 音垫成化十六年嘉靖元年膺𬭼嘉靖三年袭万历二十五年薨子孙先卒国除
  广通王徽煠楩庶四子宣徳四年景泰三年罪降庶人国除
  阳宗王徽焟楩庶五子宣徳四年景泰五年罪降庶人国除
  南渭王音□徽煣庶二子景泰四年封弘治五年薨传 膺鉙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彦滨袭爵追封彦滨嘉靖三年袭二十二年薨誉橎嘉靖二十六年袭三十九年薨无子国除
  安昌王膺铺音埑嫡二子成化二年封十八年薨传 彦滵弘治二年袭正徳九年誉楖嘉靖元年袭四十一年薨定烷镇国将军未袭卒干理隆庆三年封长孙既而袭封薨年阙企调万历二十七年封曽长孙既而袭封
  充城王膺锟音埑嫡三子成化五年封二十二年罪送鳯阳无子国除
  黎山王膺鉖音埑嫡四子成化六年封弘治十一年薨传 彦□弘治十六年袭嘉靖六年誉枚嘉靖十一年袭三十七年薨定㷢嘉靖四十一年袭万历十一年薨干□万历四年封长子既而袭封薨年阙企锳万历二十一年封长孙
  沙阳王膺铇音埑嫡五子成化十三年正徳十二年
  传 彦濎正徳十四年袭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唐年王膺录音埑庶六子成化十三年嘉靖十八年
  传 彦淍嘉靖二十二年袭四十年薨誉栾封长子木袭卒无子国除
  南安王彦泥膺坯庶二子弘治十一年封嘉靖五年罪降庶人国除
  南丰王彦激膺鉟庶三子正徳十二年嘉靖四十年
  传 誉㭎隆庆四年袭万历十九年薨定□封长子未袭卒干台封长子未袭卒企𫷷万历四十五年封曾长孙既而袭封
  善化王誉桔彦法嫡二子正徳九年嘉靖三十年薨传 定焌嘉靖三十三年袭万历二年薨干𡍪万历九年袭薨年阙企鋀万历十二年封长子既而袭封薨年阙禋潬万历三十六年封长孙
  建徳王誉梴彦法嫡三子正徳六年封嘉靖二年薨传 定□嘉靖十二年袭万历三年薨干墡万历三十五年颁册未受命卒企□隆庆六年封长孙禋□万历二十二年封曾长孙
  汉川王誉榛彦法嫡五子嘉靖元年封万历七年薨传 定烰万历十九年袭薨无子国除
  遂安王誉□彦法庶七子嘉靖十七年封无子国除长夀王誉橲彦法庶八子嘉靖十七年封无子国除绥宁王定光誉荣庶三子嘉靖二十七年封万历二十年薨
  传 干址万历三十五年颁册未受命卒企錊万历十七年封长孙
  南漳王定潼誉荣庶六子嘉靖三十二年封无子国除祁阳定王□誉荣庶七子嘉靖三十一年封旋薨传 干蛙万历二年封长子既而袭封企□封长孙未袭卒禋泞万历四十五年封曾长孙既而袭封
  广济王定𭶅誉荣庶八子嘉靖三十六年封万历二十七年薨
  传 干肿万历三十六年颁册未受命卒无子国除
  青林王干垣定燿庶三子嘉靖四十五年封无子国除常宁王干坤定燿庶四子万历十五年封无子国除谷王橞太祖庶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二十八年就藩宣府传曰宣府上谷地故曰谷王成祖即位改封长沙永乐十五年坐谋逆自焚死国除
  韩国传授世次
  韩王松太祖庶二十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国开原未就藩水乐五年薨
  传 冲𤊨永乐八年袭二十二年就藩改封平凉府正统五年范圯正统七年由开城王袭九年薨无子范□正统十一年由四乡王进袭景泰元年徴钋景泰元年由高陵王袭成化五年偕㳘成化五年由广安王袭十年薨无子偕灊成化十二年由彰化王进袭弘治十四年薨旭櫏弘治十七年由渭源王袭嘉靖十三年融燧嘉靖十五年袭四十四年薨谟㙉封世子未袭卒以子朗锜袭爵追封朗锜隆庆三年袭万历三十四年薨璟浤封世子未袭卒逵杞封世子未袭卒亶塉万历三十九年袭
  襄陵王冲秋松庶二子永乐二年成化十三年薨传 范址成化十七年袭正徳元年薨徴钤正徳六年袭嘉靖十七年偕浰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孙融焚袭爵追封旭橦封长孙未袭卒以子融焚袭爵追封融焚嘉靖二十二年袭万历十年薨谟墡万历十年袭十一年薨朗馈万历十五年袭四十五年薨璟洗万历三十三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乐平王冲焚松庶三子永乐二年成化二十二年薨传 范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徴铔袭爵追封徴铔弘治三年袭嘉靖二十二年偕渳嘉靖二十六年袭三十八年薨旭椻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融熨袭爵追封融熨嘉靖四十一年袭万历四年薨谟□万历十一年袭四十二年薨朗鎏万历四十五年袭
  临汾王冲㷒松庶四子封后薨无子国除
  褒城王范堮冲𤊨庶三子正统二年成化二十年薨传 徴钜景泰二年袭弘治十二年薨偕沺弘治十四年袭正徳五年薨旭栏正徳十年嘉靖十六年融□嘉靖二十年袭三十一年薨谟垣嘉靖四十七年袭万历年间无子国除
  通渭王范墅冲𤊨庶四子正统十二年成化五年薨传 徴𨱇成化八年袭弘治十二年薨偕浢弘治十五年袭正徳五年薨旭□正徳七年袭嘉靖十八年融烍嘉靖二十二年袭三十三年薨谟埫嘉靖三十五年袭万历二十四年薨朗鉽封长子木袭卒无子国除
  平利王范壑冲𤊨庶五子封后薨无子国除
  汉阴王徴缇范□庶二子封后薨无子取他人子纳之受封事发死国除
  高平王偕泺徴钋庶六子成化七年封正徳七年薨传 旭樽弘治三年袭正徳十五年融烇嘉靖五年袭十五年革爵国除
  西徳王偕瀞徴钋庶七子成化八年封正徳七年薨传 旭枞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融□袭爵追封融□嘉靖元年袭万历十年薨谟埴万历十四年袭二十九年薨朗□万历三十九年袭薨年阙璟□天启二年
  陇西王旭林偕灊嫡三子弘治十三年封无子国除宁远王旭栓偕灊嫡四子弘治十三年封正徳十一年
  传 融焕嘉靖四年袭万历九年薨谟垙隆庆二年袭本年薨朗䥖万历四年袭薨年阙璟□万历二十三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长泰王旭横偕灊庶六子弘治十七年封嘉靖十三年
  传 融焯嘉靖十七年袭万历九年薨谟𡎴镇国将军未袭卒无子国除
  永福王旭㮖偕灊庶七子弘治十七年封嘉靖二十六年
  传 融燓万历十六年袭三十九年以越□革爵国除
  建宁王旭㮁偕灊庶八子弘治十七年封嘉靖十二年
  传 融㶷嘉靖十七年袭三十七年以黾废谟堂万历二十四年辨准复爵二十五年袭二十八年薨朗鏔万历三十二年袭
  长洲王融焌旭櫏庶二子正徳十年隆庆五年薨传 谟墷封长子未袭卒以子朗鋎袭爵追封朗鋎万历二年袭薨年阙璟□天启二年
  昆山王融烄旭櫏庶四子嘉靖元年封四十三年薨传 谟埦隆庆二年袭万历七年薨朗鏛万历十六年袭二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长乐王融焞旭櫏庶嘉靖十二年封四十三年薨传 谟㘰隆庆四年袭万历三十五年薨朗□封长子未袭卒璟□万历三十九年袭
  高淳王谟□融燧庶二子嘉靖十九年封四十年薨传 朗镕万历三年袭薨年阙璟浫万历九年封长子既而袭封逵朴天启三年
  休宁王谟塨融燧庶三子嘉靖十九年封三十二年薨传 朗镠嘉靖三十七年袭万历十四年薨无子国除
  庆阳王谟垫融燧嫡四子嘉靖二十四年封三十八年薨
  传 朗鐱隆庆四年袭万历七年薨无子国除
  通安王谟墆融燧庶六子嘉靖二十七年封万历二十一年薨
  传 朗□万历二十四年袭薨年阙璟淮万历三十五年封长子既而袭封薨
  崇明王璟清朗锜嫡二子隆庆四年封万历十一年薨长吉王璟□朗锜庶三子万历二年封二十四年薨传 逵植万历二十八年袭
  保徳王璟□朗锜嫡四子万历四年封二十年薨无子国除
  绥平王璟洛朗锜嫡五子万历五年封二十年薨无子国除
  咸阳王璟溭朗锜庶六子万历十一年封旋薨无子国除
  商邱王璟□朗锜庶七子万历十四年封薨无子国除固原王璟渭朗锜庶八子万历二十年封薨无子国除汶阳王璟□朗锜庶九子万历二十三年封薨无子国除
  沈国传授世次
  沈王模太祖庶二十一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永乐六年就藩潞州后改潞安府宣徳六年
  传 佶焞宣徳七年由武乡王袭天顺元年幼㙾天顺三年正徳十一年诠钲正徳十三年由西阳王袭嘉靖六年勋□初封福山王未袭薨以从侄允栘袭爵追封允桤未袭卒以再从弟允栘袭爵追封允栘嘉靖十年由灵州王进袭二十八年薨恬烄嘉靖三十一年袭万历十年薨珵尧万历十二年袭效镛万历十三年封无子
  陵川王佶煃模庶二子永乐二十二年成化十年薨传 幼壏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诠□袭爵追封铨□成化十三年嘉靖十年勋瀼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允果袭爵追封允果嘉靖十四年袭三十九年薨恬燆隆庆元年袭万历二十七年薨珵墉万历三十年薨
  平遥王佶煟模庶三子永乐二十二年正统十一年
  传 幼□正统一年袭成化间薨无子国除
  黎城王佶燽模庶四子宣徳三年正统九年薨传 幼□正统十二年成化十三年薨无子国除
  稷山王佶焆模庶五子宣徳三年正统七年薨传 幼垬正统十二年天顺六年诠鋈成化五年正徳九年勋㳋正徳十三年嘉靖二十年允柯嘉靖二十四年袭四十五年薨恬炠隆庆四年袭万历十四年薨珵埍万历间袭薨年亦阙效钛天启二年袭封
  沁水王佶煴模庶六子宣徳三年正统四年薨传 幼塐正统十三年成化七年诠鐟成化十二年袭正徳元年薨勋瀶正徳三年袭十二年薨允欀嘉靖元年袭二十一年薨恬烆嘉靖二十五年袭四十年薨珵堦隆庆元年袭万历二十九年薨效鋞万历三十三年袭封
  沁源王佶㷆模庶八子宣德三年正统十四年薨传 幼埼景泰四年成化十一年诠钟成化十三年正徳九年勋凑正徳十一年嘉靖二十一年允杨封长子未袭卒以子恬炜袭爵追封恬炜嘉靖十五年袭万历十年薨珵墀万历十三年袭三十五年薨效鎍封长孙万历十五年罪废效□万历四十三年袭封
  清源王幼㘧佶焞嫡三子正统十一年封弘治十四年薨
  传 诠鏴弘治十年袭正徳十年勋瀳正徳十一年嘉靖三十七年允㭁嘉靖四十年袭万历八年薨恬炗万历十一年袭三十九年薨珵□万历中袭封
  辽山王幼墏佶焞嫡四子正统十二年封弘治十三年薨
  传 诠钺弘治十七年袭正徳十三年勋澄嘉靖十年袭万历三年薨允杞万历八年袭四十年薨恬煇封长子未袭卒珵地万历四十年封长孙既而袭封
  内邱王幼□佶焞嫡六子景泰四年正徳十二年薨传 诠鋷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勋漴袭爵追封勋漴嘉靖元年袭二十二年薨允柲嘉靖二十五年颁册未受命卒以子恬熙袭爵追封恬熙嘉靖三十年袭万历十一年薨珵埙万历十五年袭薨年阙效锂万历十八年封长子既而袭封回□万历四十三年封长孙
  广宗王幼□佶焞嫡七子景泰五年天顺八年薨无子国除
  唐山王幼燆佶焞嫡八子景泰五年成化十七年薨传 诠铍成化十九年袭弘治四年薨勋澂弘治七年袭嘉靖三十九年允楀封长子未袭卒恬熇隆庆三年袭万历二十年薨珵鄄万历二十三年袭薨年阙效釲万历四十年封长子
  永年王幼塨佶焞嫡十子景泰五年封正徳三年薨传 诠𨰜封长子未袭卒以孙允橚袭爵追封勋浚封长孙未袭卒以子允橚袭爵追封允橚正徳十六年嘉靖十二年恬定嘉靖十七年袭三十七年薨珵封嘉靖四十年隆庆二年
  灵川王诠鉌幼㙾庶二子成化十九年封正徳四年薨传 勋潪正徳八年袭嘉靖三年薨后子允栘嗣沈封郡爵例不袭
  宜山王诠鏋幼㙾庶三子成化二十一年嘉靖十六年
  传 勋渥嘉靖二十年袭万历十六年薨允櫆封长子未袭卒恬燍封长孙未袭卒珵壅万历二十八年封曾长孙既而袭封
  宿迁王诠鎀幼㙾庶四子弘治三年封嘉靖二十二年
  传 勋泽嘉靖二十六年袭三十二年薨允柠封长孙未袭卒恬烟嘉靖三十六年隆庆六年薨无子国除
  吴江王诠铿幼㙾庶五子弘治四年封正徳七年薨传 勋淯嘉靖五年袭万历二十五年薨允栿封长子未袭卒恬□万历二十九年袭三十九年薨无子国除
  定陶王诠鑨幼㙾庶六子正徳二年封嘉靖三十一年
  传 勋沄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允櫏袭爵追封允櫏嘉靖三十四年袭万历三十八年薨恬䱏封长子未袭卒珵㭙万历三十六年封长孙既而袭封
  云和王诠□幼㙾庶七子正徳八年封嘉靖三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徳平王允榳勋潪嫡二子嘉靖三十七年封万历十年薨
  传 恬燇万历十三年袭三十二年薨珵□万历三十六年袭薨年阙效鋾万历四十四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镇康王恬焯允栘嫡一子嘉靖三十一年封万历八年薨无子国除
  安庆王恬爖允栘嫡七子嘉靖三十一年封万历二十二年薨
  传 珵坦万历三十五年袭薨年阙
  保定王珵坦恬烄嫡二子嘉靖三十八年封万历二十八年薨
  传 效鑍万历三十三年袭薨
  徳化王珵㙨恬烄庶三子隆庆六年封万历二十七年薨无子国除
  灵夀王珵垲恬烄庶五子万历二十二年封二十八年薨无子国除
  六合王珵埏恬烄庶六子万历二十二年封
  等谨按恬烄子珵尧之袭封沈王在万历时其弟六人封郡王者二馀例不得封朝廷以珵尧恭慎故皆封其弟为郡王而不与禄互见帝系考
  安王楹太祖庶二十二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永乐六年就藩平凉府十五年薨无子国除
  等谨按安王就藩平凉无子国除后韩王冲𤊨改封平凉就安王邸以居
  唐国传授世次
  唐王桱太祖庶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永乐六年就藩南阳府十三年薨
  传 琼烃永乐十九年宣徳元年薨无子琼坦宣徳三年成化十一年芝坵成化十三年由舞阳王袭二十一年薨弥鍗成化二十三年由颍昌王袭嘉靖二年薨子夭侄宇温嗣宇温嘉靖四年由文成王进袭三十九年薨宙栐嘉靖四十一年袭四十三年薨硕熿隆庆五年崇祯五年器墭封世子未袭被谗卒后追封聿键崇祯五年袭九年降为庶人聿𨮁聿键立封为唐王
  新野王琼炜桱庶二子宣徳三年正统元年薨传 芝城正统九年成化十一年弥镐成化十四年袭弘治十一年薨宇沪弘治十二年袭嘉靖三十二年宙□嘉靖三十五年隆庆六年薨长子硕煜未袭卒硕灿万历六年袭薨年阙器垌万历四十二年以其父硕灿弟冒兄爵照世次降封辅国将军器□万历四十六年器垌革袭器□请嗣郡爵例以奉国将军奉祀国除
  三城王芝垝琼炟庶三子成化七年封正徳六年薨无子国除
  新城王芝坦琼炟庶四子成化九年封弘治十三年以罪革爵正徳十年卒无子国除
  承休王芝垠琼炟庶五子成化七年封二十年革爵弘治七年复正徳十五年
  传 弥银嘉靖二年袭二十一年薨宇渊嘉靖二十四年袭万历十四年薨宙枝封长子未袭卒以子硕鳔袭爵追封硕鳔万历十八年袭
  荡阴王芝𤬪琼炟庶成化九年正徳十六年薨传 弥锷嘉靖三年袭三十五年薨宇澄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宙棨袭爵追封宙棨嘉靖三十八年袭万历十九年薨无子国除
  浙阳王弥铲芝址庶一子成化十五年封正徳六年薨无子国除
  文城王弥钳芝址庶三子成化十五年正徳十一年薨后子宇温嗣唐爵例不袭
  郾城王弥鈱芝址庶四子成化二十一年嘉靖三十一年
  传 宇清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宙桃袭爵追封宙桃嘉靖三十五年袭三十七年薨无子国除
  卫辉王弥銄芝址庶五子成化二十一年嘉靖二十六年
  传 宇漳嘉靖二十九年袭四十一年薨宙桐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硕焕袭爵追封硕焕嘉靖四十三年袭四十五年薨无子国除
  福山王器塽硕熿庶五子万历二十五年封旋薨清源王器埏硕熿庶六子万历二十五年封二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安阳王器埈硕熿庶七子万历二十七年封旋薨宝庆王器增硕熿庶八子万历三十一年封旋薨永乐王器培硕熿庶九子万历二十七年封三十八年薨无子国除
  永夀王器圻硕熿庶十子万历三十七年封旋薨徳安王器䵺硕熿庶十一子万历二十四年封
  郢王栋太祖庶二十四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永乐六年就藩安陆州十二年薨无子国除
  郢王传曰宣徳四年以郢故邸封梁王瞻垍移郢宫人居南京
  伊国传授世次
  伊王㰘太祖庶二十五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水乐六年就藩河南府十二年薨
  传 颙炴永乐二十一年天顺六年勉堡洛阳王未袭卒以子𬤊釠袭爵追封𬤊釠成化二年袭十一年薨无子𬤊鋢成化十三年由郏城王进袭正徳三年薨𬣙渊正徳六年袭嘉靖五年薨无子𬣙淳嘉靖六年由济源王进袭二十一年薨典楧嘉靖二十三年袭四十三年罪废国除
  等谨按表载伊王建文三年封考太祖本纪一十四年四月有封㰘伊王之文而建文本纪中并无此事应是表中误书
  光阳王勉坍颙炴庶二子成化四年封正徳七年薨无子国除
  方城王𬤊□勉堡庶二子成化四年封二十一年薨传 𬣙注弘治二年袭嘉靖三年典榕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褒熇袭爵追封裦熇嘉靖九年袭三十六年薨珂璠嘉靖四十年袭万历二十三年薨采鋂万历二十六年袭薨年阙鳯□万历四十四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西鄂王𬤊钦勉堡庶三子成化四年封十五年薨传 𬣙漈弘治元年袭正徳七年薨无子国除
  万安王典𬃊𬣙淳庶二子嘉靖七年隆庆四年薨传 褒□万历二年袭二十六年薨珂佳万历二十九年袭以就府营福藩别城永宁寻薨采□袭封年阙
  安乐王褒㸅典楧庶五子嘉靖二十九年封三十二年革爵四十三年卒无子国除
  靖江王传授世次
  靖江王守谦太祖嫡兄南昌王兴隆子文正之嫡一子于太祖为侄孙洪武三年四月封九年就藩桂林府寻废为庶人七年复爵使居云南还鳯阳后召锢京师二十五年卒
  史料后集曰高祖念皇侄文正终不忍忘故其子守谦虽封郡王冠止七旒禄止二千石而特设内外承奉长史等官宫城庄田宗社之类皆与亲王等
  传 赞仪建文二年永乐六年佐敬永乐九年成化五年相承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规裕袭爵追封规𥙿成化七年袭弘治二年薨约麒弘治三年袭正徳十一年经扶正徳十三年嘉靖四年邦苧嘉靖六年隆庆六年任昌万历五年袭十年薨履焘万历十三年袭二十年薨无子叔任晟立任晟万历二十年以辅国将军进袭三十八年薨履祐万历四十年袭薨年阙亨嘉崇祯中袭
  惠帝建文初封弟允通为吴王允熞为衡王允熙为徐王皆懿文太子子又有虞王英雄系追封故不列
  吴王允熥懿文太子嫡三子建文元年二月封未就藩成祖入京降封广泽王居漳州其年九月废为庶人国除水乐十三年卒
  衡王允熞懿文太子庶四子建文元年二月封未就藩成祖降封怀恩王居建昌旋废为庶人国除
  徐王允熙懿文太子庶五子建文元年封未就藩成祖降封敷惠王永乐二年改封欧宁王奉懿文太子祀四年卒无子国除
  成祖四子仁宗外高爔未封其得封者二王曰汉王高煦赵王高燧
  汉王高煦成祖嫡二子洪武二十八年封高阳王永乐二年进封十五年就藩乐安州宣徳元年八月反削爵锢西内焚死国除
  汉王传曰高煦初封云南不肯行从成祖北征力请并其子归南京永乐十三年改封青州又不欲行成祖赐敕谕之迁延自如十五年乃徙封乐安州趣即日行至宣徳元年八月高煦反议遣阳武侯薛禄将兵往讨大学士杨荣劝帝亲征从之高煦惧大军驻东安壁其四门城中人多欲执献高煦者煦大惧遣人诣行幄愿假今夕诀妻子即出归罪帝许之遂从间道出见帝废其父子为庶人
  赵国传授世次
  赵王高燧成祖嫡三子永乐二年洪熙元年就藩彰徳府宣徳六年
  传 瞻塙宣徳七年由安阳王袭景泰五年祁镃景泰六年天顺四年见灂成化元年袭弘治十五年薨祐棌弘治十六年由清流王袭正徳十三年厚煜正徳十六年嘉靖三十九年载培封获嘉王未袭薨以孙常清袭爵追封翊锱封世孙未袭卒以子常清袭爵追封常清嘉靖四十四年袭万历四十二年薨由松封世子未袭卒无子慈□由桂嫡一子万历四十五年嗣封
  临漳王祁鋆瞻塙嫡二子正统九年封二十一年薨传 见淔成化二十三年正徳十一年祐杙镇国将军先卒以子厚炣袭爵追封厚炣正徳十六年嘉靖八年载□嘉靖十七年袭万历十八年薨翊鎙万历二十一年袭薨年阙常海天启二年
  汤阴王祁□瞻塙嫡三子正统九年成化二十一年
  传 见准成化二十一年袭弘治六年以罪赐死国除
  襄邑王祁锃曕塙嫡四子正统九年成化元年薨传 见滃成化四年袭十二年薨无子见沂成化十三年袭弘治六年薨祐榉弘治七年袭正统十一年厚燔嘉靖三十八年袭万历十一年薨子翊钐擅婚例不准袭国除
  洛川王祁𬬮瞻塙嫡五子正统十年成化十九年薨传 见渥成化二十年正徳十二年祐架嘉靖元年袭十九年薨厚焀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载墝袭爵追封载墝嘉靖二十三年袭三十三年薨翊鏴嘉靖三十八年袭四十四年薨常渲万历九年袭三十二年薨由䂰万历三十六年袭薨年阙慈□天启三年袭薨
  南乐王祁𫟹瞻塙嫡七子天顺元年封弘治十六年薨传 见澜正徳十一年嘉靖元年祐槚嘉靖四年袭十八年薨厚□嘉靖二十二年袭万历八年薨载墲万历十二年袭十三年薨翊□万历十六年袭薨年阙常汰万历三十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平乡王祁鏓瞻塙庶八子天顺元年成化十二年薨传 见洸弘治元年袭嘉靖七年祐楸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厚燝袭爵追封厚燝嘉靖十二年袭万历四年薨载坋万历四年袭十一年罪革半禄子孙降封国除
  汝源王见淇祁镃庶二子成化三年嘉靖八年薨传 祐桐封长子未袭卒以子厚焆袭爵追封厚焆嘉靖十年袭二十八年薨载□未袭卒无子国除
  昆阳王见洽祁镃庶三子成化三年封正徳元年薨无子国除
  广安王祐枳见灂庶五子弘治五年封十五年薨传 厚熽正徳十年嘉靖三十五年载堂嘉靖三十八年隆庆五年翊鎀万历二年袭三十四年薨
  江宁王厚炼祐棌庶三子正徳十六年嘉靖四十一年
  传 载墣嘉靖四十四年袭万历九年薨翊□万历十二年袭二十八年薨无子国除
  光山王厚煇祐棌庶四子嘉靖二年封三十年薨一子夭国除
  秀水王厚炯祐棌庶六子嘉靖九年封十九年薨一子夭国除
  成皋王载垸厚煜庶四子嘉靖十九年封万历十二年薨
  传 翊錝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常㳛袭爵追封常㳛万历十五年袭薨年阙由朴万历二十九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夀光王由桂常清庶七子万历二十七年封三十六年薨子慈□嗣赵封
  按表云郡爵例不袭封盖以既嗣赵封则夀光之郡爵例不得袭也
  仁宗十子宣宗外瞻垠止封郡王未进亲王其得封亲王者八人曰郑王瞻埈越王瞻墉襄王瞻墡荆王瞻堈淮王瞻墺滕王瞻垲梁王瞻垍卫王瞻埏
  等谨按郑王越王等八人王圻续通考皆作成祖子误甚
  郑国传授世次
  郑王瞻埈仁宗庶二子永乐二十二年宣徳四年就藩鳯翔府正统九年移怀庆府成化二年
  传 祁锳成化四年袭弘治八年薨见滋封世子未袭卒以子祐衿袭爵追封祐枔弘治十四年袭正徳二年薨无子从弟祐檡立祐檡正徳四年由东垣王进袭十六年薨厚烷嘉靖六年袭二十九年削爵隆庆元年复万历十九年薨载堉万历三十三年让爵载玺奏准其子孙仍封东垣王以接见𣹟之统载玺盟津王见濍曽孙厚烷再从侄以载堉让爵万历三十四年进袭薨年阙翊钟万历三十五年袭崇祯十三年以罪赐死国除
  等谨按祁锳之世子见滋先卒故以孙祐枔嗣祐枔薨无子伦序宜以盟津王见濍之子祐墡袭因见濍已前有罪革为庶人其子不得袭爵故以东垣王见𣹟之子祐檡袭祐檡薨子厚烷袭而祐橏求复郡爵怨厚烷不为奏遂乘世宗怒时厚烷以土木神仙为谏故帝怒摭拾其罪以叛逆告削爵锢之鳯阳及复爵而薨以厚烷之子载堉固让乃以祐橏孙载玺袭爵而今载堉与其子翊锡以世子世孙禄终其身子孙仍封东垣王
  新平王祁锐瞻埈嫡二子正统七年景泰七年薨无子国除
  泾阳王祁铣瞻埈庶三子正统八年封弘治元年薨传 见溢弘治四年袭八年革爵十六年卒无子国除
  朝邑王祁镕瞻埈嫡四子正统八年成化二十二年薨无子国除
  盟津王见濍祁锳庶三子成化十年封二十年罪降庶人子孙俱庶人其曾孙载玺以载堉让进袭郑爵东垣王见𣹟祁锳庶四子成化十年
  传 祐檡郑嗣进封见前厚炯正徳十二年嘉靖三十八年载墽嘉靖四十二年袭万历十一年薨翊铠万历中袭薨年亦阙常□万历三十七年袭四十二年薨由彬万历四十六年袭崇祯八年薨以载堉之孙常洁袭封常洁载堉孙万历中诏仍封东垣崇祯八年值由彬死遂以辅国将军进袭
  河阳王见沩祁锳庶五子成化十二年封十五年薨无子国除
  信阳王见泿祁锳庶七子成化十七年封明年薨无子国除
  宜章王见汌祁锳庶八子弘治元年封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繁昌王见□祁锳庶九子弘治元年封嘉靖十二年薨传 祐㭶嘉靖十六年隆庆六年厚□万历十二年袭二十七年薨载墱万历二十四年袭
  庐江王见湳祁锳庶十子弘治三年封嘉靖十六年薨传 祐㭿嘉靖二十二年袭四十三年薨厚灮万历二年袭薨年阙载禋万历中袭薨年亦阙
  丹阳王见淕祁锳庶十一子弘治四年封正徳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真邱王见渻祁锳庶十二子弘治十年封正徳十二年薨无子国除
  徳庆王载堼厚烷庶二子嘉靖三十年封万历十六年薨
  传 翊□万历中袭薨年阙无子国除
  崇徳王载陞厚烷庶四子隆庆一年封五年薨无子国除
  越王瞻墉仁宗嫡三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建邸衢州府未就藩正统四年薨无子国除
  静乐王瞻垠仁宗嫡四子初封静乐王永乐十九年仁宗时追封蕲王无后
  襄国传授世次
  襄王瞻墡仁宗嫡五子永乐二十二年宣徳四年就藩长沙府正统元年移襄阳府成化十四年
  传 祁墉成化十五年袭弘治元年薨见淑弘治二年袭三年薨祐材弘治四年袭十七年薨无子祐𬃊正徳三年由光化王进袭嘉靖二十九年薨无子从侄厚颎嗣厚颎嘉靖三十一年由阳山王进袭四十五年薨载尧隆庆三年由安福王袭万历二十三年薨翊铭万历二十九年袭崇祯十四年张宪忠陷襄阳遇害常澄崇祯十七年由福清王进袭
  宁乡王祁𨱑瞻墡嫡二子正统八年成化七年薨无嗣国除
  枣阳王祁钲瞻墡庶三子正统八年成化十二年薨传 见沔成化十六年袭弘治六年薨祐楒弘治十六年袭嘉靖四年革爵十八年复三十四年薨厚爥嘉靖四十年袭万历二十一年薨载□封长子未袭卒以子翊铻袭爵追封翊铻万历二十六年袭二十九年未婚薨国除
  阳山王见淓祁镛庶二子成化十六年正徳十一年
  传 祐褐嘉靖元年袭十四年薨后子厚颎嗣襄封郡爵例不袭
  镇宁王见瀷祁镛庶三子弘治四年封嘉靖元年薨传 祐檽嘉靖五年袭万历四年薨厚□万历九年袭二十三年薨载埢万历中袭薨年亦阙无子国除
  郧城王载䵺厚颎庶二子嘉靖四十四年封隆庆王隆庆三年以同朝廷年号改封寻薨
  传 翊铃封长子天启六年
  永城王载圻厚颎庶三子嘉靖四十四年封万历四年薨无子国除
  兰阳王翊镐载尧庶二子万历三十一年封
  贵阳王常法翊铭庶三子受封崇祯十四年贼张宪忠陷襄阳与襄王同遇害
  进贤王常洤翊铭庶四子受封
  荆国传授世次
  荆王瞻堈仁宗庶六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初就藩建昌正统十年移蕲州景泰四年
  传 祁镐景泰六年天顺五年见㴋天顺八年袭弘治五年坐不法降为庶人侄祐橺立祐橺弘治七年由都梁王进袭十七年薨厚烇正徳二年袭嘉靖三十二年载墭初封永定王未袭卒以子翊钜袭爵追封翊钜嘉靖三十四年隆庆四年常□万历三年由泰宁王袭四年薨无子常泴万历七年由安城王进袭二十五年薨由樊万历三十八年袭天启二年慈烟天启六年
  都昌王祁鉴瞻堈嫡二子正统八年成化十三年薨传 见潭成化十六年袭十九年薨祐㮧弘治九年袭十一年薨厚熙正统五年嘉靖八年载塎嘉靖中袭薨年亦阙翊铧封长子先卒无嗣国除
  都梁王见溥祁镐嫡二子成化二年封子祐橺袭荆封郡爵不袭
  樊山王见澋祁镐庶三子成化三年封正徳元年薨传 祐构正徳四年袭嘉靖七年厚焌嘉靖十一年袭三十年薨载坅嘉靖三十六年袭万历二十五年薨翊□万历二十八年袭薨年阙常沧万历三十三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富顺王厚焜祐橺庶二子正徳九年封万历四年薨传 载垬万历十年袭十二年薨翊鍉万历十六年袭薨年阙常湢天启三年袭薨年阙由檽万历三十四年封长孙
  永新王厚熿祐橺庶三子正徳十一年嘉靖三十七年
  传 载壕嘉靖四十一年袭万历十一年薨翊键封长子未袭卒常渭万历十六年袭薨年阙由沄万历三十四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徳安王翊䦃载墭嫡二子嘉靖三十六年封万历中薨传 常濡万历三十年袭
  淮国传授世次
  淮王瞻墺仁宗庶七子永乐二十二年宣徳四年就藩韶州府正统元年移饶州府十一年薨
  传 祁铨正统十三年袭弘治十五年薨见濓封世子未袭卒无子侄祐棨嗣祐棨弘治十八年袭嘉靖三年薨无子祐楑嘉靖四年由镇国将军进袭十六年薨厚焘嘉靖十八年袭四十二年薨载坮嘉靖四十五年袭万历五年薨一子封郡王未袭卒载坚万历八年由建昌王进袭二十三年薨翊钜万历二十六年袭薨年阙常清万历四十四年袭
  鄱阳王祁镔瞻墺庶二子正统九年封十三年薨无子国除
  永丰王祁銊瞻墺庶三子正统九年成化十一年薨传 见净成化十三年袭弘治三年薨祐梱弘治八年袭嘉靖二十二年厚炢嘉靖二十五年袭四十一年薨载址封长子未袭卒翊𨱁万历三年袭十五年薨常𣿖万历二十六年袭薨年阙由桐万历三十五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清江王见淀祁铨嫡二子成化二十二年封子祐棨嗣淮封郡爵不袭
  南康王见湁祁铨嫡三子弘治二年封嘉靖二十四年
  传 祐柌镇国将军未袭卒以子厚㷫袭爵追封厚㷫嘉靖三十二年袭万历二十四年薨载□万历二十八年袭薨年阙翊䤩万历三十一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徳兴王见㴫祁铨庶四子弘治三年封正徳十年薨传 祐梿正徳十六年嘉靖二十六年厚□嘉靖三十年袭万历十八年薨载堢万历二十一年袭薨年阙翊炼天启二年
  顺昌王见漽祁铨嫡六子弘治九年封嘉靖二十二年
  传 祐枞嘉靖二十五年袭四十五年薨厚熍万历三年袭十八年薨载圭万历三十五年薨
  崇安王见洵祁铨庶七子弘治九年封嘉靖三年薨传 祐干嘉靖六年袭二十一年薨子夭国除
  高安王厚炅祐揆嫡二子嘉靖十九年封四十五年薨传 载堾隆庆四年袭万历十五年薨翊铗万历十八年袭薨年阙常淇万历三十四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上尧王厚爚祐楑庶三子嘉靖十九年封万历十七年薨
  传 载塙万历二十年袭薨年阙翊□万历三十五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吉安王厚□祐楑庶四子嘉靖二十二年封四十二年薨
  传 载堁万历二十年袭薨年阙翊□万历四十三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广信王厚□祐楑庶五子嘉靖二十二年封万历五年薨
  传 载堡万历三十五年袭四十三年薨无子国除
  嘉靖王厚爖祐楑庶七子嘉靖二十五年封万历三年薨子载垌系擅婚之子降封辅国将军爵除
  绍兴王厚爀祐楑嫡八子嘉靖二十五年封万历二十一年薨
  传 载封封长子未袭卒翊铨万历三十年袭四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金华王载塨厚焘庶三子嘉靖三十九年封旋薨传 翊铕万历三十七年袭薨年阙常㵑万历三十九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华容王载域厚焘庶四子嘉靖三十三年隆庆元年薨无嗣国除
  荣昌王翊镜载坚庶子万历元年封八年薨无嗣国除
  滕王瞻垲仁宗庶八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建藩云南未之国仁宗洪熙元年薨无嗣国除
  梁王瞻垍仁宗庶九子永乐二十二年宣徳四年就藩安陆州故郢邸也正统六年薨无子国除
  卫王瞻埏仁宗庶十子永乐二十二年封建藩怀庆府未就藩正统二年薨无子国除
  英宗九子宪宗外庶三子见湜未封殇其得封者七王曰徳王见潾许王见淳秀王见澍崇王见泽吉王见浚忻王见治徽王见沛
  徳国传授世次
  徳王见潾英宗庶二子景泰三年封荣王天顺元年封徳王初国徳州改济南府成化三年就藩正徳十二年
  传 祐榕正徳十六年嘉靖十八年厚炖封世子未袭卒以子载墱袭爵追封载墱嘉靖二十年袭万历二年薨翊錧万历五年袭十六年薨常□万历十九年袭崇祯五年由□封世子未袭卒由枢崇祯中由郡王进袭
  泰安王祐樬见潾庶一子成化十六年嘉靖十三年
  传 厚燌嘉靖十六年袭二十五年薨载□嘉靖三十八年袭三十九年薨无子国除
  济宁王祐桪见潾庶三子成化十七年封正徳七年薨子夭国除
  历城王厚㸅祐榕庶三子嘉靖二年封七年薨无子国除
  临朐王厚燨祐榕庶七子嘉靖十五年封二十三年薨传 载堠嘉靖三十六年袭四十三年薨翊鈝隆庆六年袭万历三十七年薨常湸万历三十三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高唐王厚𤐨祐榕庶八子嘉靖二十二年封二十六年薨无嗣国除
  临清王载塐厚炖庶三子嘉靖二十二年封万历二年薨
  传 翊鋑万历五年袭三十年薨常沥万历三十八年袭
  宁海王载㘧厚炖嫡四子嘉靖二十二年隆庆二年
  传 翊铎万历二年袭四十五年薨常沺天启元年
  堂邑王翊鐖载墱庶二子嘉靖三十八年封万历十六年薨无嗣国除
  利津王翊铄载墱庶三子嘉靖三十八年封万历十年薨
  传 常滽封长子未袭卒无子国除
  安陵王常□翊錧嫡二子万历十年封四十年薨无嗣国除
  纪城王常澍翊錧嫡三子万历十年封旋薨
  传 由棌万历三十七年袭
  嘉祥王常注翊錧嫡四子万历十年封
  清平王常濊翊錧嫡五子万历十一年封三十九年薨传 由喿万历四十三年袭
  永平王由楙常□庶八子万历四十二年封旋薨无嗣国除
  宁阳王由椅常□庶九子万历四十五年封
  许王见淳英宗庶四子景泰三年封未就藩明年薨国除
  秀王见澍英宗庶五子天顺元年成化六年就藩汝宁府八年薨无子国除
  崇国传授世次
  崇王见泽英宗嫡六子天顺元年成化十年就藩汝宁府故秀邸也弘治十八年薨
  传 祐㰂正徳三年袭六年薨厚燿正徳九年嘉靖十六年载境嘉靖十八年袭三十六年薨翊𨰜嘉靖三十七年袭万历三十八年薨常𣶏封世子未袭薨无子常□封世子未袭薨由樻万历四十年袭
  瑞安王祐垣见泽庶二子成化二十一年嘉靖十五年
  传 厚熛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载填袭爵追封载填嘉靖十八年袭二十七年薨无子国除
  庆元王祐椐见泽庶三子弘治七年封嘉靖二十五年
  传 厚炖封长子未袭卒以子载圿袭爵追封载圿嘉靖二十八年袭二十九年薨无子国除
  怀安王厚熑祐樒嫡二子正徳十一年封万历六年薨传 载垌万历十一年袭三十一年薨翊锧万历三十四年袭薨年阙常㶄封长子未袭卒由札天启元年
  归徳王载壃厚燿庶五子嘉靖二十八年封万历十八年薨无嗣国除
  吉国传授世次
  吉王见浚英宗庶七子天顺元年成化十三年就藩长沙府嘉靖六年
  传 祐枎由常山王封世子未袭薨以子厚煟袭爵追封厚焨嘉靖八年袭十八年薨载均嘉靖十九年由光化王袭四十年薨翊镇嘉靖四十二年隆庆四年薨无子翊銮隆庆六年由龙阳王进袭万历四十六年薨常淳封世子未袭卒由栋天启元年崇祯元年慈煃崇祯十二年
  长沙王翊铤载均庶三子嘉靖三十六年
  传 常淠天启元年
  榖成王翊铉载均庶四子嘉靖三十八年封万历二十年薨
  传 常灆万历二十四年袭
  徳化王常汶翊銮嫡二子万历二十四年以镇国将军加封
  福清王常□翊銮嫡三子万历二十四年以镇国将军加封
  忻王见治英宗庶八子成化二年封未就藩八年薨无嗣国除
  徽王传授世次
  徽王见沛英宗庶九子成化二年封十七年就藩钧州正徳元年薨
  传 祐台正徳三年由兴化王袭嘉靖四年厚爝嘉靖五年由安邑王袭二十九年薨载𫭢嘉靖三十年由浦城王袭三十五年罪降庶人国除
  太和王祐檖见沛庶二子弘治五年封嘉靖十五年薨传 厚炬嘉靖十九年袭万历六年薨载□万历十五年袭三十六年薨翊釨万历三十九年袭
  遂昌王祐樌见沛庶三子弘治十二年封嘉靖三十年
  传 厚□封长子未袭卒载垿嘉靖三十八年袭四十三年薨无子国除
  景宁王祐椀见沛庶四子弘治十二年封嘉靖十五年
  传 厚焮嘉靖十九年袭三十四年薨载墋嘉靖三十八年隆庆三年罪降庶人国除
  建徳王祐槿见沛庶五子正徳元年封嘉靖十四年薨传 厚𤊟嘉靖十九年隆庆六年载塨万历四年袭二十四年薨翊𬭎万历二十七年袭四十三年薨常沄万历四十六年袭
  阳城王祐栎见沛庶六子正徳六年封嘉靖三十八年
  传 厚爦嘉靖四十二年袭万历三年薨载坒万历三十七年由镇国将军进袭薨年阙翊□万历四十四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嘉定王厚焃祐台庶二子厚灿□庶四子此应是表中讹二为四正徳十六年嘉靖三十三年
  传 载㙐嘉靖三十八年袭万历二年薨
  新昌王厚燇祐台庶三子嘉靖元年隆庆五年薨传 载墇万历中袭薨年亦阙
  庆云王厚灿祐台庶四子嘉靖七年封十五年薨传 载壂嘉靖二十六年袭三十七年薨
  隆平王厚焴祐台庶五子嘉靖七年封九年薨无嗣国除
  伍城王载埻厚爝庶一子嘉靖十一年封二十一年薨无嗣国除
  太康王载垙厚爝庶三子嘉靖十七年封万历十二年薨
  阳夏王载𡌦厚爝庶四子嘉靖十七年封万历二十一年薨
  徳平王载墂厚爝庶五子嘉靖十九年封万历三十八年薨
  传 翊𫔍万历三十五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荣阳王载堦厚爝庶六子嘉靖十九年封万历十五年薨
  传 翊铬万历二十年袭三十年薨常浵万历三十四年袭
  怀庆王载□厚爝庶七子嘉靖三十二年封万历元年薨
  咸平王载塔厚爝庶八子嘉靖三十二年封万历三十三年薨
  传 翊□封长子未袭卒常漦万历三十六年袭
  延津王载埙厚爝庶九子嘉靖三十三年封万历七年薨
  传 翊铮万历二十七年袭薨年阙常湌万历四十三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孟津王载□厚爝庶十子嘉靖四十年封万历三十七年薨
  传 翊□万历四十年袭
  上蔡王载□厚爝庶十一子嘉靖四十年封万历三十三年薨
  传 翊□万历三十五年袭三十八年薨常□万历四十一年袭
  安阳王翊锜载𫭢庶一子嘉靖中封三十五年以父载𫭢有罪降庶人国除
  万善王翊钫载𫭢庶二子嘉靖中封三十五年以父载𫭢有罪降庶人国除
  宪宗十四子孝宗外及他皇子俱未名殇其得封者十王曰兴王祐杬岐王祐棆益王祐槟衡王祐楎雍王祐橒夀王祐榰汝王祐梈泾王祐橓荣王祐枢申王祐楷兴王祐杬宪宗庶四子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七年就藩安陆州正徳十四年薨后其子世宗入嗣大统追尊为帝详帝系考
  岐王祐棆宪宗嫡五子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八年就藩徳安府十四年薨无子国除
  益王传授世次
  益王祐槟宪宗庶六子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八年薨藩建昌府故荆邸也
  传 厚□嘉靖二十年袭三十五年薨无子厚炫嘉靖三十六年由崇仁王进袭万历五年薨载增崇仁王未袭卒以子翊鈏袭爵追封翊鈏万历八年袭三十一年薨常□万历三十三年袭四十三年卒由本万历四十五年由嘉善王袭封
  金谿王厚煌祐槟庶三子正徳十二年嘉靖三十九年
  传 载㙾嘉靖三十三年袭三十九年薨翊铄隆庆五年袭万历十六年薨常湁万历十九年袭薨年阙由檑天启元年
  玉山王厚㷷祐槟庶四子正徳十三年嘉靖三十一年薨无子国除
  东安王载□厚炫嫡二子嘉靖三十八年封万历三十九年薨
  传 翊镞封长子未袭卒常溰万历四十三年袭
  舒城王载𡊿厚炫嫡三子嘉靖三十八年封万历六年薨
  传 翊银万历九年袭十一年薨常泔万历十四年袭二十八年薨由权万历四十三年袭
  阜平王载㙫厚炫嫡四子嘉靖三十八年封万历十年薨
  传 翊铤万历十三年袭薨年阙常□万历十八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铜陵王载壤厚炫嫡五子嘉靖三十八年封明年薨传 翊鈓嘉靖四十四年袭万历六年薨常浱万历十九年袭薨年阙由榳万历二十九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黎邱王常溙翊鈏嫡三子万历九年封旋薨
  浦阳王常浆翊鈏嫡四子万历九年封二十九年薨传 由楌天启元年
  淳河王常汭翊鈏嫡五子万历九年封二十年薨传 由栻万历三十年袭
  华山王常汛翊鈏嫡六子万历九年封旋薨
  传 由□嘉靖三十二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筠谿王常涞翊鈏嫡八子万历九年封薨
  罗川王常湑翊鈏嫡九子万历九年封二十九年薨传 由□万历三十一年袭
  安仁王常漈翊鈏嫡十子万历九年封二十九年薨传 由棅万历三十三年袭
  徳化王常□翊鈏嫡十一子万历十八年薨
  传 由楬万历三十八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徳安王常洞翊鈏嫡十二子万历二十三年封薨传 由枘万历三十一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郧西王常湖翊鈏庶十三子万历二十五年封薨丰城王常溡翊鈏庶十四子万历二十八年封薨泸溪王常淄翊鈏庶十五子万历二十九年封薨峡江王常湡翊鈏庶十六子万历三十年封四十二年薨无子国除
  安义王常漴翊鈏庶十七子万历三十一年封
  新建王常泫翊鈏庶十八子万历三十四年封
  奉新王常涟翊鈏庶十九子万历三十四年封
  仁化王由条常□庶四子万历三十九年封
  传 慈魶天启二年
  兴安王由橦常□庶五子万历三十五年封
  和顺王由□常□庶八子万历三十五年封
  永宁王由□常□庶十子万历三十九年封
  嘉祥王由柽常□庶十一子万历四十年封
  等谨按自徳化王而下表或但书薨或并不书薨其年则俱不可考矣
  衡国传授世次
  衡王祐楎宪宗庶七子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十二年就藩青州府嘉靖十七年
  传 厚燆嘉靖十九年由江华王袭隆庆六年载圭万历三年由东昌王袭七年薨无子载封万历元年由武定王袭十四年薨翊镬万历十七年袭二十年薨常㵂万历二十四年袭
  玉田王厚烃祐楎庶二子嘉靖元年封二十二年薨传 载塘嘉靖二十六年袭万历四十三年薨翊键万历十六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新乐王厚熑祐楎庶三子嘉靖三年封三十二年薨传 载玺嘉靖三十六年袭万历二十一年薨翊镕万历二十四年袭四十二年薨无子国除
  高唐王厚煐祐楎庶四子嘉靖中封万历十一年薨传 载墀封长子万历二年未袭卒以子翊镶袭爵追封翊镶万历十六年袭四十年薨常泽万历四十六年袭
  齐东王厚炳祐楎庶五子嘉靖九年封三十七年薨传 载垢嘉靖四十一年隆庆六年翊□万历三年袭薨年阙常泛万历二十五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邵陵王厚煃祐楎庶六子嘉靖十八年封万历十八年薨
  传 载增封长子未袭卒翊錑万历三十四年袭薨年阙常溸万历三十五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汉阳王厚□祐楎庶七子嘉靖三十五年封万历十年薨
  传 载尘封长子未袭卒无子国除
  平度王载垹厚燆庶四子嘉靖二十四年隆庆五年
  传 翊𨫼万历五年袭二十八年薨常湍万历三十二年袭
  宁阳王载垿厚燆庶五子嘉靖二十五年
  传 翊𨱒万历三十九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昌乐王载堭厚燆庶六子嘉靖二十六年隆庆六年薨无嗣国除
  寿张王载䵺厚燆庶七子嘉靖二十九年封三十四年薨无嗣国除
  商河王载塨厚燆庶八子嘉靖三十五年封万历二十三年薨
  传 翊□万历二十三年袭四十四年薨无子国除
  雍王祐橒宪宗嫡八子成化二十三年封弘治十二年就藩衡州府正徳二年薨无子国除
  夀王祐榰宪宗庶九子弘治四年封十一年就藩保宁府十七年移徳安府嘉靖二十四年薨无子国除等谨按夀王传曰正徳元年以岐王世绝改就岐邸于徳安表中作弘治十七年互异王圻续通考亦作正徳元年
  汝王祐梈宪宗庶十一子弘治四年封十四年就藩卫辉府嘉靖二十年封无子国除
  泾王祐橓宪宗庶十二子弘治四年封十五年就藩沂州嘉靖十六年薨无子国除
  荣国传授世次
  荣王祐枢宪宗庶十三子弘治四年封正徳三年就藩常徳府嘉靖十八年
  传 厚勲封世子未袭薨以子载墐袭爵追封载墐嘉靖十九年袭万历二十二年薨翊𨱅万历三十六年袭四十年薨常溒万历四十二年袭薨年阙由枵万历四十四年封世子既而袭封慈炤慈炤表阙从传増
  福宁王厚熹祐枢嫡二子正徳十年嘉靖十四年薨无子国除
  惠安王厚煦祐枢嫡三子嘉靖元年封二十三年薨传 载塾嘉靖二十七年袭四十二年薨翊鏕隆庆六年袭万历四十二年薨
  永春王厚烈祐枢庶四子嘉靖八年薨万历十六年薨传 载垍封长子未袭卒无子国除
  富城王厚然祐枢庶五子嘉靖十年封万历四年薨传 载壔万历七年袭三十九年薨翊□万历四十三年袭
  贵溪王厚□祐枢庶六子嘉靖十年封万历九年薨传 载琾封长子未袭卒无子载𤬪万历三十三年由镇国将军进袭
  肇庆王由桢常溒嫡五子天启六年
  申王祐楷宪宗庶十四子弘治四年封国四川之叙州十六年未就藩薨无子国除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载武宗子蔚王厚炜睿宗即兴献帝长子岳王厚熙今以皆系进封故不列
  世宗八子穆宗外哀冲庄敬二太子及他皇子俱殇其得封者一王曰景王载圳
  景王载圳世宗庶四子嘉靖十八年二月封四十年就藩徳安府四十四年薨无子国除
  穆宗四子神宗外宪怀太子及他皇子殇其得封者一王曰潞王翊镠
  潞国传授世次
  潞王翊镠穆宗嫡四子隆庆五年封万历十七年就藩卫辉府四十二年薨
  传 常淓万历四十六年袭
  宝丰王常□翊镠庶二子天启三年
  神宗八子光宗外三子未封其得封者四王曰福王常洵瑞王常浩惠王常润桂王常瀛
  福国传授世次
  福王常洵神宗庶三子万历二十九年封四十二年就藩河南府
  传 由崧常洵庶一子初封徳昌王崇祯十六年进袭福王
  颍上王由榘常洵庶二子万历中封
  瑞王常浩神宗庶五子万历二十九年封天启七年就藩汉中府
  惠王常润神宗庶六子万历二十九年封天启七年就藩荆州府
  桂国传授世次
  桂王常瀛神宗庶七子万历二十九年封天启七年就藩衡州府
  安仁王由□常瀛嫡三子崇祯时封
  永明王由榔常瀛嫡四子崇祯时封
  愍帝六子献愍太子慈烺外嫡第二子庶第五子第六子俱殇其封而未建藩邸者二王曰定王慈炯永王慈炤
  定王慈炯愍帝嫡三子崇祯十四年
  永王慈炤愍帝庶四子崇祯十五年
  等谨按太祖初年令诸王皆得精器甲时训练以备不虞其王封并塞居者尤被重寄燕晋二王数将兵出塞及筑城屯田大将如冯胜傅友徳皆受节制揆其立法之意原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而其势积重酿成内难成祖心知前弊始加禁戢自是终明之世分封而不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上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矫枉鉴覆意诚善矣然防闲过峻法今日增出城省墓请而后许二王不得相见以至稽留封袭吹索百端国命授柄于权阉天宗辇货于赃史凡兹瞀乱至神宗朝而极以是为强干弱枝失之弥远然则推之以恩裁之以法准今酌古仁至义尽自非圣人其孰能与于此乎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八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九
  封建考
  异姓封建
  明制封功臣及外戚公侯伯凡三等皆有流有世功臣则给铁劵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馀曰奉天翊运推诚曰奉天翊卫推诚武臣曰宣力武臣文臣曰守正文臣岁禄以功为差已封而又有功仍爵或进爵增禄其才而贤者充官营总督五军都督府掌佥书南京守备或出充镇守总兵官否则食禄奉朝请而已年幼而嗣爵者咸入国子监读书
  史料曰太祖初下建业草创未遑吴元年始拜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为国公而其他之死勤事者有国郡公侯伯子男之赠然往往一循元旧洪武三年大启封建太祖纪云是年十一月告武成于郊庙大封功臣功臣则公侯伯三等罢子男不置公侯位正一品上伯位正二品有世袭有流爵世袭者颁铁券流爵则否当是时封伯者仅二人忠勤之禄仅当侯三之一诚意至不能当六之一十年以后封东筦徽光禄遂与侯等永乐初始定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阶勲皆与侯等而伯益重矣凡公侯伯之任入则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领将军印为大帅督留都筦钥辖漕纲运独不得与九卿事公侯伯子孙不世袭者谓之流公流侯流伯大抵流公为侯流侯为伯流伯则指挥使耳俟其更有大功方许世袭其袭爵之公侯伯非有竒功异能没不得追封王公侯后有追赠王公侯者或以死事或出特恩
  明史功臣世表曰自昔帝王受命驱策群力以有天下迨区宇既宁论功崇报剖符析珪爰及苗裔徳意厚矣唐宋以来房乔首让世封是以英卫子孙齿于甿隶宋代勲阶祗崇虚号祖孙父子各拟名邦初无世及之文非复承家之旧明祖开基旷然复古宿将谋臣生著号而没袭封茅土之颁殆逾百数虽党狱蔓延刬削芟除存者不及三四然观铁榜所列训诫之辞则河山之誓白马之盟初意固不其然高危满溢亦其自取焉耳乃若靖难之劳夺门之赏迹祭佐命籍次元功以视开国诸臣亦曷可同年而语乎世宗中叶修继绝之典于是鄂曹卫信之裔复列通侯延其世绪虽宋颍韩淇终于剿绝而自馀推诚宣力名载丹书者奕叶貂蝉保守禄位典宿卫领京营镇陪京督漕运寄隆方岳阶晋公孤家分典瑞之荣朝无酎金之罚较诸西京世胄殆将过之
  太祖洪武三年十一月告武成于郊庙大封功臣洪武二十五年九月给公侯岁禄归赐田于官
  明初勲戚皆赐官田以代常禄其后令还田给禄米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侯千五百石至千石伯千石至七百石此据食货志书当是洪武时定制如此其后所给各臣禄数载在史表与王圻续通考者其羸缩每不尽符
  等谨按此二条以一代定制之始故本纪文录之自后以论某功封建者已详诸人事内不再录王世贞弇州集曰明初起自淮甸旋定江东收拓疆宇统一华夏灭汉之功为最取幽燕次之次汴洛秦晋齐鲁次吴次闽越次蜀又次滇南当是时功臣封者食租衣税虽不得分土临民而铁劵宝纶天盟庙授追崇之礼过于商周世宥之恩宽于汉魏矣革除之后辉祖以守义释囚景隆以负国淹系江阴失律辽西长兴丧师真定越隽安陆之流乍承收复终归氓隶故其存者魏西平武定三家耳成祖靖难以九门坝上白沟沧州稿城夹河灵壁七战论功已而北征沙漠南缚交趾西靖羌番东捕倭韩旧恩新绩登封实多洪熙宣徳文教渐张九伯皆特辕款塞合骑从征咸称不僭正统景泰天顺间却寇夺门剖符益众未几诛夺存亦无几成化时国家治平屯细柳出居胥虽师律尚严而检覆多滥以故传世者鲜弘治御极慎名器封者无闻正徳间典章颇滥世宗登极之诏首录擒反谓新建伯已而悼念元勲兴灭继绝五姓续封于斯为善述矣
  功臣传国世次
  魏国公徐达佐太祖平天下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信国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进封魏国公禄五千石予世劵十八年二月卒初封公时位次第二后李善长得罪进位第一
  等谨按魏国公卒后追封中山王子孙仍袭公爵后凡追封王者仿此
  传 辉祖洪武二十一年袭成祖即位削爵永乐五年永乐五年袭十九年削爵二十二年复是年卒显宗洪熙元年正统十三年承宗显宗之弟正统十三年天顺七年成化元年正徳十二年鹏举俌之孙正徳十三年隆庆五年卒 传言鹏举曽以事夺禄未详何年邦瑞隆庆六年袭万历十七年卒维志一作继志万历十七年袭二十一年卒弘基万历二十三年袭崇祯十四年文爵崇祯未袭
  鄂国公常遇春佐太祖平天下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洪武二年七月卒于军卒后追封开平王
  传 郑国公茂洪武三年以开国功臣第三改封郑国公禄三千石予世劵二十年有罪安置龙州二十四年卒开国公昇茂之弟洪武二十一年改封开国公永乐初死自昇死后子继祖安置云南弘治六年授继祖孙复南京锦衣卫指挥使复之曽孙元振得复封中间失公侯爵凡五世怀远侯元振嘉靖十一年续封怀远侯予世劵禄千石二十八年卒文济一作文清嘉靖二十八年袭万历八年卒允绪万历九年袭崇祯十三年延龄允绪之孙崇祯未袭臣等谨按常遇春传元振为复之孙表作曽孙今考世宗实录与表同故从表又表以延龄为允绪之孙传作元振曽孙时当崇祯之末不可详考又鄂国曹国卫国信国之后裔弘治时先授指挥表传皆作弘治五年今据实录则皆六年事也
  韩国公李善长佐太祖定天下吴元年九月论平吴功封宣国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一进封禄四千石予世劵九年以罪削禄千八百石二十三年五月坐胡惟庸党赐死爵除
  曹国公李文忠太祖甥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四封禄三千石予世劵十七年三月获谴卒追封岐阳王
  传 景隆洪武十九年袭成祖初以降附功加禄千石永乐二年削爵禁锢自景隆削爵后其曽孙璿弘治六年授南京锦衣卫指挥使璿之孙性始续封中间失封者凡三世 按璿表作景隆孙误临怀侯性嘉靖十一年续封予世劵禄千石十三年卒无子叔沂袭嘉靖十三年袭十五年卒庭竹嘉靖十五年袭万历三年卒言恭万历三年袭二十七年卒其子宗城以使朝鲜逃归论死不得袭乃以宗城子邮镇袭邦镇万历三十八年袭天启二年卒弘济崇祯十二年以临淮侯遣代祭馀无考
  宋国公冯胜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五封禄三千石予世劵二十八年二月赐死爵除
  卫国公邓愈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六封禄三千石予世劵十年十一月卒追封宁河王传 申国公镇洪武十三年袭改封申国公坐李善长亲党死自镇死后其曽孙炳弘治六年授锦衣卫指挥使炳子继坤续封中间失封者凡三世定远侯继坤嘉靖十一年续封定远侯禄千石予世券三十五年卒祖锡嘉靖三十六年袭三十八年卒世栋祖锡之孙隆庆六年袭万历十六年卒绍煜一作达煜万历二十五年袭天启七年文明崇祯元年
  信国公汤和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七封中山侯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禄千石十一年正月进封公禄三千石予世券二十八年八月卒追封东瓯王
  传 和子鼎早卒赠信世子至和之六世孙绍宗始续封中间失封者凡四世灵璧侯绍宗弘治六年先授南京锦衣卫指挥嘉靖十一年续封灵璧侯予世券禄千石佑贤嘉靖十四年袭二十九年卒世隆嘉靖二十九年袭万历十四年卒之诰万历十五年袭三十五年卒国祚万历四十年袭国祥 文琼以上二世袭年无考崇祯中尝以侯代祭臣等谨按世隆卒于万历十四年传言其历政四十馀年则封年当为嘉靖二十九年表作三十九年误
  又按王圻续通考载世宗嘉靖十一年以吏部尚书王琼言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特命袭封仅与侯爵盖常李流徙禁锢汤邓寝袭百年一旦爵以上公恐难负荷故拟侯封勲阶诰劵食禄皆如初封今考禄数比开国公初封固大减矣
  延安侯唐胜宗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八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禄千石削爵久之复爵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诛爵除
  吉安侯陆仲亨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九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禄千石与唐胜宗同削同复二十三年坐胡党诛爵除
  江阴侯周徳兴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禄千石二十五年八月以其子罪坐诛爵除
  淮安侯华云龙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一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六月自北平召还道卒
  传 中洪武九年袭爵坐贬死追论胡惟庸党爵除
  济宁侯顾时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二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禄千石十二年十一月卒追封滕国公子孙仍世侯
  传 敬洪武十五年袭二十二年追论胡党坐死爵除
  长兴侯耿炳文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三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永乐二年以嫌自杀爵除
  临江侯陈徳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四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十一年十一月卒追封杞国公
  传 镛洪武十四年袭二十年从征纳哈出卒于军已坐胡党除
  巩昌侯郭兴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五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十七年十一月卒追封陜国公
  传 振洪武二十二年袭坐胡惟庸党除
  六安侯王志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六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七年加禄至二千五百石十九年八月卒追封许国公
  传 威洪武二十二年袭二十三年坐事谪指挥使又追坐胡惟庸党爵除
  荥阳侯郑遇春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七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七年加禄至二千五百石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平凉侯费聚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八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一千石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江阴侯吴良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十九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十四年十一月卒追封江国公
  传 高洪武十七年永乐十二年以罪免卒爵除
  靖海侯吴祯良之弟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二十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十二年卒追封海国公
  传 忠洪武十七年袭二十三年追论祯胡党死爵除
  南雄侯赵庸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二十一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徳庆侯廖永忠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二十二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八年三月以事赐死
  传 权洪武十三年袭十七年卒其子不得嗣侯封
  南安侯俞通源通海之弟通海事见后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二十三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二十三年三月卒其明年附党事发以死不问爵除
  广徳侯华高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二十四封禄六百石四年四月卒追封巢国公无子爵除
  等谨按开国功臣皆予世劵独华高传中无予世劵明文然其卒后以无子故纳诰劵墓中则其亦曽予世劵可知矣
  营阳侯杨璟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二十五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十五年八月卒追封芮国公
  传 通洪武十七年袭二十年降指挥使已追坐璟胡党爵除
  蕲春侯康铎茂才之子茂才佐太祖有开国功洪武三年八月卒追封蕲国公铎以父功得封洪武三年十一月以父为开国功臣第二十六得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十五年从征云南卒追封蕲国公其子未袭爵以获谴卒爵除
  永嘉侯朱亮祖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二十七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八年五月镇北平十三年九月坐罪死爵除
  颍国公傅友徳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二十八封颍川侯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十七年四月以平云南功进封公禄三千石予世劵二十七年十一月赐死爵除
  临川侯胡美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二十九封豫章侯予世券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十三年四月改临川侯十七年有罪赐死爵除东平侯韩政佐太祖平天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三十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七年加千石十二年二月卒追封郓国公
  传 勲洪武十九年袭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死爵除
  宜春侯黄彬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三十一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七年加至二千五百石二十三年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宣宁侯曹良臣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三十二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五年六月与元兵战于阿鲁浑河没于阵二十三年十月追封安国公
  传 泰洪武六年袭七年加禄至二千五百石坐蓝玉党死爵除
  汝南侯梅思祖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三十三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七年加至二千五百石十五年十月卒已追坐胡党爵除
  河南侯陆聚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功臣第三十四封予世劵禄九百石七年加至二千五百石已坐胡惟庸党死爵除
  忠勤伯汪广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文臣封禄三百六十石七年加至一千九百石十二年十二月贬广南死
  诚意伯刘基洪武三年十一月以开国文臣封禄二百四十石八年四月卒二十三年予世劵
  𫝊 廌基之孙洪武二十四年袭増禄至五百石二十五年谪戍赦还永乐间卒自后失封至廌之四世孙禄景泰间授五经世袭禄之孙瑜弘治间初授指挥使后续封中间凡失封者五世基九世孙弘治十三年诏授处州卫指挥使嘉靖十一年续封诚意伯禄七百石二十年卒世延基十一世孙嘉靖二十八年袭万历三十四年坐罪论死荩臣世延之孙万历三十六年袭孔昭天启三年
  永城侯薛显洪武三年十二月以开国功臣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十九年卒于军无子弟纲幼后追论胡党爵除
  等谨按纪于三年十一月书汤和等侯者二十八人数至陆聚已符其数薛显表云十二月封纪文不载此亦是开国功臣但在汤和等二十八人之外
  西平侯沐英洪武十年十月封予世劵禄二千五百石讨西番有功十四年征云南二十五年六月卒于云南追封黔宁王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沐英以征西番封考英于十年十一月封十一年十一月始率仇成蓝玉讨西番传中书英勲号亦有开国字则非仅以征番封明矣若以下自仇成至王弼共十二人则皆以征番封者
  传 春洪武二十五年袭三十一年卒黔国公晟春之弟洪武三十一年袭侯永乐六年以征安南功进封黔国公禄三千石予世劵正统四年卒追封定远王正统五年景泰元年成化元年袭弘治九年卒无子晟兄昻之四世孙弘治十年袭正徳十四年绍勋正徳十六年嘉靖七年益岁禄十五年卒朝辅嘉靖十五年袭二十六年卒嘉靖二十六年袭给半禄二十八年卒融之弟嘉靖二十八年袭给半禄夭叔朝弼袭朝弼朝辅之弟嘉靖三十三年隆庆四年削爵论死昌祚隆庆五年袭给半禄万历十二年以破缅兵功悉食故禄二十三年以病免子叡袭叡以罪废复袭爵天启五年卒万历二十三年袭三十七年死于狱启元天启五年崇祯元年天波崇祯元年
  等谨按有明一代以沐氏世镇云南正统时斌幼居京师春弟昻往代镇昻卒后赠定边伯斌始之镇成化时以琮幼命昻子璘与瓒代镇成化三年琮始之镇朝辅卒后子融与巩皆幼故以朝弼代镇而融巩皆给半禄也
  安庆侯仇成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十七年四月予世劵加禄五百石二十一年七月卒追封皖国公
  传 正洪武二十三年袭以事除
  𫝊曰洪武十二年论蓝玉等征西功当封帝念成旧勲封之
  凉国公蓝玉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永昌侯禄二千石十七年四月予世劵加禄五百石二十一年十二月以北征功进封公又加禄五百石二十六年二月谋反伏诛
  等谨按传言十二年已予世劵表则云十二年世袭指挥使十七年始予世侯彼此小异考谢成张龙传十二年皆止世指挥使则当以表文为正
  永平侯谢成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二十六年坐事死
  鳯翔侯张龙洪武十二年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后以从征云南功予世劵加禄五百石三十年卒
  传 杰龙之孙建文时袭永乐初除
  安陆侯吴复洪武十二年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十六年十月以从征云南卒于普定追封黔国公十七年予世劵加禄五百石
  传 杰洪武十九年袭建文中谪南宁卫指挥使爵除
  宣徳侯金朝兴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十五年七月从征云南卒于军追封沂国公十七年予世劵加禄五百石
  传 镇洪武十九年袭二十三年追坐父朝兴胡党降指挥使爵除
  怀远侯曹兴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二十六年二月坐蓝玉党死
  靖宁侯叶昇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二十五年八月坐胡惟庸党死
  景川侯曹震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二十六年二月坐蓝玉党死
  会宁侯张温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二十六年二月坐蓝玉党死
  雄武侯周武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三十三年三月卒追封汝国公
  定远侯王弼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以征西番功封禄二千石十七年以从征云南功予世劵加禄五百石二十六年赐死爵除表作十七年十二月卒误
  崇山侯李新洪武十五年十二月以营孝陵封禄一千五百石二十八年九月以事诛
  普定侯陈桓洪武十七年四月以平云南功封予世劵禄二千五百石二十六年二月坐蓝玉党死爵除东川侯胡海又名海洋洪武十七年四月以平云南功封予世劵禄二千五百石二十四年七月卒
  武定侯郭英兴之弟洪武十七年四月以平云南功封予世劵禄二千五百石永乐元年二月卒追封营国公传 玹英之孙永乐二十二年正统十二年卒诸子以争袭停珍之子天顺元年弘治十五年袭正徳二年卒翊国公勋正徳三年袭嘉靖十八年进封翊国公前后加禄四百石二十八年有罪下狱明年卒于狱守干嘉靖二十九年袭侯三十九年卒大诚嘉靖四十四年袭万历四十四年卒应麒万历四十五年袭寻卒应麟应麒之弟万历四十五年袭崇祯元年培民崇祯初袭
  等谨按英子曰镇曰铭镇尚永嘉公主铭之女孙为仁宗贵妃当袭爵时以仁宗妃故铭之子玹得嗣侯英宗初永嘉公主乞以其子珍嗣侯不允玹卒其子聪与珍争嗣遂并停昌为珍之子表作玹子误天顺元年昌以诏恩得袭表作三年亦误昌卒子良当嗣聪又争之遂并停后以良为英嫡孙诏袭爵至翊国公勋之晋封则以督营造且右张璁之故传言明兴以来勲臣不与政事惟勋以挟宠为奸致败表言嘉靖二十九年勋死守干即于二十九年袭而传言勋死数年其子始嗣封以事势论之当无罪人方死子即袭爵之理疑表中有误也
  鹤庆侯张翼洪武十七年四月以平云南功封予世劵禄二千五百石二十六年二月坐蓝王党死
  航海侯张赫洪武二十年十月以督海运功封予世劵禄二千石二十三年八月卒追封思国公子停袭
  舳舻侯朱夀洪武二十年十月以同张赫督海运功封予世劵禄二千石二十六年二月坐蓝玉党死爵除
  海西侯纳哈出元木华黎裔孙元亡聚兵守金山洪武二十年六月冯胜兵逾金山乃降九月封二十一年七月从𫝊友徳征云南卒扵军
  传 沈阳侯察罕洪武二十一年袭改封沈阳侯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死臣等谨按纳哈出以来降受封表故列之至崇礼侯买的里八剌终系故君之嗣且后仍归北他若陈友谅子归徳侯陈理明玉珍子归义侯明昇系降王后徙高丽皆不可与功臣并列是以史表不载今亦不列而附志于此
  东莞伯何真洪武二十年七月封时已致仕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二十一年三月卒
  等谨按史料云以降附封考本𫝊元末真聚众保广东数郡廖永忠征南真遂奉表以降故得封也
  传 荣洪武二十年袭二十六年坐蓝玉党死
  全宁侯兴恪兴祖子兴祖死于战追封燕山侯洪武二十一年八月以从蓝玉北征功封予世劵禄二千石二十六年二月坐蓝玉党死爵除
  西凉侯濮玙英之子洪武二十年闰六月战殁金山追封金山侯进封乐浪公洪武二十一年以父英死事封予世劵禄二千五百石二十六年坐蓝玉党谪戍死爵除
  徽先伯桑敬世杰子世杰死于战追封永义侯洪武二十三年九月以父死事封予世劵禄一千七百石已坐蓝玉党死爵除
  永定侯张铨洪武二十三年十月以征蛮功封禄一千五百石
  越嶲侯俞渊廷玉之子通海之弟通海以战时中流矢卒追封虢国公廷玉先卒亦追封河间郡公洪武二十五年六月帝追念廷玉通海功故封予世劵禄二千五百石明年削爵还里建文初召复爵征燕战没白沟河永乐初爵除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渊以征南封误
  又按以上诸人皆身膺封爵者也若追封之爵考中例皆不载惟明代与他代不同往往有因追封而子孙始世袭者非他代之止追封一人而止故不得不为附见其他追封而无世系者史表中皆以五等为次列于各朝所封诸之后今皆不列即东胜侯汪兴祖追封后曽予世劵终以子幼停封惟其中有廖永安于乙巳年使于张士诚不屈遥封为楚国公卒于吴追封郧国公此其生前虽不在朝而实膺楚国之号故为附志于此
  以上洪武朝
  弇州集曰明初封公者六人而魏国功最大禄秩亦最重中山侯宿将也以一言之悖而不获公徳庆侯钜勲也以一事之疵而不获公永城封而贬东胜封而夺训词盖凛乎斧𨱆焉然至吉安江夏临川东平之类抑何其殱夷狼藉也三年而后续侯者独西番之役最盛平云南次之其他以旧勲相错封然至蓝氏之诛累而几若扫矣夫以冯宋公传颍公之雄而卒不免死又不置后至嘉靖百馀年间初所封六公仅一公在二十八侯进为公者亦绝而馀二十六侯亡里土乘驷之奉后封 四公二十一侯二伯亦仅西平武定在耳是时下诏追考故实鄂曹卫信之后俱为彻侯诚意之后仍为伯増其秩天下翕然归厚焉
  滦城侯李坚尚太祖女大名公主建文初以伐燕功封予世劵已战败被执㝷卒
  传 庄建文中袭永乐初除
  等谨按传与表皆无禄数王圻续通考云禄千石
  历城侯盛庸建文二年九月以守济南功封禄千石永乐元年削爵寻自杀
  以上建文朝
  淇国公邱福成祖入立以靖难功第一封予世劵禄二千五百石永乐六年加千石七年八月北征战没追削爵封除
  成国公朱能以靖难功第二封予世劵禄二千二百石永乐二年加禄千石四千十月卒于军追封东平王
  传 勇永乐六年袭加禄千石正统十四年战没于土木于谦等追论勇罪夺爵天顺初追封平阴王景泰三年以立东宫恩得嗣爵椂二千石弘治九年卒弘治九年袭嘉靖二年嘉靖四年三月袭六月卒麟之弟嘉靖八年袭十五年卒希忠嘉靖十五年袭二十六年加禄百石万历元年卒追封定襄王时泰万历二年袭九月卒应桢万历八年袭十四年自杀鼎臣万历二十八年袭明年卒无子叔应槐袭应槐万历二十九年袭三十八年卒纯臣万历三十九年袭
  等谨按能之加禄千石传有而表无勇之加禄千石传无而表有疑其以一次所加分为两事然考焦竑人物考云永乐四年能讨安南加禄千石卒于师子勇嗣定禄三千石则二次所加当均有之能之岁禄合原给之数得三千五百勇则定数三千耳传言仪减禄至千石而表云二千石据人物考云初止食禄一千石后又加千石也传言希忠嘉靖时益禄七百石而表止云百石不相符传言希忠之赠定襄万历十一年追夺表亦不书
  成阳侯张武以靖难功第三封予世劵禄千五百石永乐元年十月卒赠潞国公无子爵除
  泰宁侯陈珪以靖难功第四封予世劵禄千二百石永乐十七年四月卒追封靖国公
  传 瑜永乐十七年袭二十年北征失机下狱死瑜之兄子永乐二十二年宣徳五年宣徳五年袭七年卒灏之弟宣徳十年正统十四年没于土木追封宁国公瀛之弟正统十四年天顺八年成化八年袭禄一千石弘治七年卒弘治七年袭禄千石正徳元年卒正徳六年袭十二年卒无子叔琏袭嘉靖十三年袭禄千石二十三年卒琏之弟嘉靖二十四年袭二十一年卒良弼嘉靖四十一年闻礼天启中袭延祚天启中袭臣等谨按传云泾于天顺七年镇广西大藤峡蛮入梧州泾不救征还下狱论斩寻宥之卒而表中仅言镇广西移镇淮安总漕运其事当在总漕运之后耳
  武安侯郑亨以靖难功第五封予世劵禄一千五百石宣徳九年二月卒追封漳国公
  传 能宣徳十年正统七年正统十一年成化十三年成化十三年正徳十一年正徳十二年嘉靖二十八年嘉靖二十八年袭万历八年卒维忠万历八年袭二十六年卒维孝维忠之弟万历二十六年袭天启二年之俊天启二年袭
  保定侯孟善以靖难功第六封予世劵禄一千二百石永乐十年六月卒追封滕国公
  传 瑛永乐十一年袭仁宗即位以罪夺爵毁其劵流云南宣徳十六年召还不复爵天顺元年以承天门灾诏复予伯爵禄八百石四年卒天顺四年成化八年卒子达仍授指挥使伯爵除
  同安侯火真以靖难功封第七予世劵禄千五百石永乐七年八月北征战没爵除
  镇远侯顾成以靖难功第八封予世劵禄千五百石永乐十二年五年卒追封夏国公
  传 兴祖成之孙永乐十三年正徳十四年削爵景泰中以立东宫恩复封伯天顺元年复侯爵七年卒兴祖之孙天顺八年成化九年淳从弟成化九年袭以支庶减禄止八百石弘治五年以破贵州叛苗加禄二百石十五年卒仕隆弘治十七年嘉靖七年嘉靖七年袭万历九年卒承光寰从子万历十年袭二十六年卒大理万历中袭肇迹天启中袭
  靖安侯王忠以靖难功第九封禄千石永乐七年八月北征战没无子爵除
  武城侯王聪以靖难功第十封予世券禄一千五百石永乐七年八月北征战没追封漳国公
  传 琰永乐七年袭伯
  等谨按李远王忠王聪火真四人皆附邱福传后李远传云予世伯劵盖聪等之世袭是袭伯非袭侯人物考亦云琰袭伯与李远传互证相符此所谓流侯为伯也王聪传之无予世劵字当是偶疏王忠𫝊亦无世劵字或以其无子故耶人物考则云王忠以北征失机故国除也
  永康侯徐忠以靖难功第十一封予世劵禄一千一百石永乐十一年八月卒追封蔡国公
  传 安永乐十六年成化十七年安之孙成化十八年袭弘治十五年卒弘治末袭正徳四年卒溥庶兄正徳八年袭嘉靖三十三年乔松嘉靖三十四年袭万历十年卒文炜万历十一年袭三十七年卒应坤万历三十七年袭四十三年卒锡印天启元年崇祯二年卒叔应垣袭应垣崇祯三年锡登崇祯中袭
  隆平侯张信以靖难功第十二封予世伯劵禄千石永乐二十二年九年时仁宗已即位予世侯劵正统七年五月卒追封郧国公
  传 淳信之孙正统八年袭十一年卒正统十二年天顺二年卒弟祐袭福之弟天顺二年成化十七年福之从弟正徳三年袭四年卒正徳十三年嘉靖二十三年以罪削爵玮之侄嘉靖三十七年袭万历三年卒万历三年袭四十五年卒国彦炳之孙万历四十六年袭拱薇袭年无考
  安平侯李远以靖难功第十三封予世伯券禄千石永乐七年八月北征战没追封莒国公
  传 安永乐七年袭伯宣徳二年以征交阯失律下狱夺劵英宗时复起用正统时又以战败谪戍卒
  等谨按传言安自宣徳时夺爵之后英宗天顺初起用虽充总兵官未复原爵人物考中所载大略相同世表作天顺元年复则误矣
  成安侯郭亮以靖难功第十四封予世伯劵禄千二百石永乐二十一年三月卒追封兴国公
  传 晟永乐二十二年时仁宗已即位特命袭侯禄千石天顺二年天顺三年袭伯成化二年成化六年袭弘治五年卒弘治六年袭嘉靖元年宁从子嘉靖二年应干嘉靖二十八年袭万历十四年卒邦柱万历十四年袭邦相邦柱之弟万历十七年袭二十六年卒祚延万历三十八年袭四十年卒祚久祚延弟万历四十年袭天启元年卒以叔邦栋袭邦栋天启元年祚永崇祯中袭
  思恩侯房宽以靖难功第十五封禄八百石永乐七年十一月卒
  兴安伯徐祥以靖难功第十六封禄千石永乐二年五月卒
  传 亨祥之孙永乐二年袭伯宣徳元年以征交阯无功夺爵英宗即位复之正统九年以征兀良哈功追封侯加禄百石天顺四年天顺四年袭伯给半禄成化五年成化十六年袭弘治十七年卒盛再从弟正徳三年袭以忤刘瑾革禄二百石嘉靖十二年嘉靖十三年袭十四年卒旸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嘉靖二十年袭万历三十一年卒继荣旸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之孙万历三十一年袭三十三年卒无子叔汝孝袭汝孝万历三十七年袭继本袭年无考治安崇祯末袭臣等谨按徐祥传与世表皆无予世劵字然其子孙袭爵甚远人物考则有世袭字当是史中偶遗之耳徐理等之无世劵字亦同此
  武康伯徐理以靖难功第十七封禄千石永乐六年二月卒
  传 桢永乐七年袭伯正统九年景泰四年袭其年卒无子爵除
  襄城伯李濬以靖难功第十八封禄千石已进封侯永乐三年十一月卒
  传 隆永乐四年袭伯正统十二年正统十三年袭十四年没于土木赠侯珍之弟景泰元年成化四年以平都掌蛮功进封侯弘治二年卒追封苪国公弘治二年袭伯十一年卒隆孙黼从兄弘治十一年袭正徳四年卒全礼正徳四年袭嘉靖十八年应臣嘉靖二十年袭万历十年卒成功一作承功万历十年袭三十六年卒守锜万历三十八年袭国桢崇祯三年
  英国公张辅玉之长子玉从成祖起兵战死于东昌永乐时追封荣国公仁宗洪熙元年进河间王以靖难功第十九封信安伯予世劵禄千石永乐三年加封新城侯加禄三百石表连前数作一千五百石并云世袭六年以平安南功进封英国公予世劵禄三千石宣徳无年以从征高煦事平加禄三百石正统十四年殁于土木追封定兴王
  传 懋景泰元年袭公正徳十年卒追封宁阳王万历九年削王号懋之孙正徳十年嘉靖十四年嘉靖十四年元功万历十年袭二十四年卒元徳元功之弟万历二十四年袭二十六年卒维贤万历二十六年袭之极崇祯十年袭年无考世泽崇祯十六年
  新昌伯唐云以靖难功第二十封禄千石永乐元年七月卒
  新宁伯谭忠渊之子渊从成祖起兵战死于夹河永乐初追封崇安侯成祖即位封禄千石宣徳三年从征交阯失律下狱论死已得释八年卒
  传 璟宣徳十年正统十四年𥙿正统十四年景泰三年𥙿之弟天顺元年嘉靖四年嘉靖四年袭二十七年卒功承嘉靖二十七年隆庆元年国佐隆庆元年袭万历二十七年卒懋勋万历二十七年袭天启三年弘业天启中袭臣等谨按表传于成祖朝所封每阙予世劵之文如谭渊传亦无之然传言璟袭封时部臣言忠以罪死不当袭帝曰劵有免死文其予嗣则其予世劵可知矣
  又按成祖纪靖难功徐祥等伯者十一人自徐祥至刘才是也但谭忠与刘才何以不列于功臣叙次之内王圻续通考于刘才亦云靖难广恩伯于谭忠封号则亦无靖难字
  应城伯孙岩以靖难功第二十一封禄千石永乐十一年以罪夺爵已而复之十六年六月卒追封侯
  传亨永乐十八年袭伯二十一年卒永乐二十一年袭明年卒英之弟永乐二十二年景泰二年继先景泰三年袭弘治十六年卒𨱆弘治十六年袭嘉靖十八年永爵钺之孙嘉靖十九年袭三十五年卒文栋嘉靖三十五年袭万历十七年卒允恭万历十七年袭二十八年卒廷勲万历三十三年袭
  富昌伯房胜以靖难功第二十二封禄千石永乐四年十月卒
  忻城伯赵彝以靖难功第二十三封禄千石宣徳元年正月卒
  传 荣宣徳元年成化三年成化四年袭弘治十七年卒槿溥从子弘治十八年袭正徳十三年正徳十三年嘉靖三十五年祖允嘉靖三十七年袭四十年卒祖征祖允之弟嘉靖四十二年袭万历元年夺禄五年卒泰修万历六年袭二十五年卒世新万历二十六年袭之龙泰昌元年
  云阳伯陈旭以靖难功第二十四封禄千石永乐四年从征交阯有功加禄五百石八年三月以疾卒于军无子封绝
  广恩伯刘才永乐元年封禄九百石宣徳五年三月卒忠诚伯茹瑺以文臣推戴功封禄千石已坐事下狱死顺昌伯王佐以推戴功封禄千石永乐三年八月有罪下狱死
  平江伯陈瑄以推戴功封禄千石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时仁宗已即位予世伯劵宣徳八年十月卒追封侯
  传 佐宣徳十年袭正统初卒止统二年袭后以讨福建贼有功进封侯天顺元年益禄百石天顺七年卒赠点国公天顺八年袭伯弘治六年以治河功加禄二百石十二年以不御火筛寇夺禄弘治十五年卒弘治十六年袭正徳中以忤刘瑾削爵瑾败复六年卒以幼给禄寻卒熊绝以从子圭袭垚从弟嘉靖元年袭镇两广时以击安南寇功加禄四十石三十三年卒王谟嘉靖三十四年袭万历二年卒允兆允兆表无袭年一作启嗣万历三十二年袭治安崇祯元年优给侯爵馀无考
  定国公徐景昌増夀之子増夀成祖后弟建文末以通燕诛成祖入追封武阳侯进定国公予世劵永乐二年袭父封禄二千五百石二十二年以罪停禄洪熙元年正统二年
  传 显忠正统三年袭十三年卒永宁景泰六年袭弘治十七年卒光祚永宁之孙弘治十五年袭嘉靖五年延徳嘉靖八年隆庆元年文璧隆庆二年袭万历三十六年卒希皋文璧之孙万历三十年袭崇祯三年允祯崇祯三年
  永春侯王宁尚太祖女怀庆公主建文中以通燕下狱成祖入以款附功封侯予世劵禄千石永乐六年有罪下狱已见原九年九月卒停袭
  广平侯袁容尚成祖女永安公主永乐元年五月以再论靖难功封予世券禄千五百石宣徳三年十二月卒追封沂国公
  传 祯宣徳中袭寻卒祯之弟天顺元年以承天门灾复予侯成化十四年瑄之弟成化十五年祯从子成化二十二年袭弘治三年卒停袭
  等谨按瑄于天顺初复予侯则祯之卒后已停袭二十馀年矣若下条李舆之袭伯当亦因承天门之灾故也
  富阳侯李让尚成祖女永平公主以再论靖难功封予世券禄千石二年八月卒追封景国公
  传 茂芳永乐二年袭仁宗即位以旧嫌削爵天顺元年袭伯成化十五年卒除
  丰城侯李彬以再论靖难功封予世券禄千石六年以平安南功加禄五百石二十年正月卒追封茂国公
  传 贤永集二十一年袭景泰二年卒追封丰国公景泰四年成化十八年成化十九年袭禄千石十七年仍加前禄正徳二年卒玺庶兄正徳三年袭嘉靖十年旻从子嘉靖十年袭三十二年卒熙从子嘉靖三十六年袭禄五百石隆庆四年万历元年袭二十九年卒承祚万历三十年袭崇祯元年以附魏党下狱遣戍开先崇祯三年
  宁阳侯陈懋亨之子亨有战功先卒成祖即位追封泾国公以再论靖难功兼论父亨归附功封宁阳伯禄千石七年进封侯益禄二百石洪熙元年予世侯劵宣徳中以罪夺禄久之还禄英宗天顺初益禄二百石七年卒追封濬国公
  等谨按传言懋禄初止千石是后二次所加共止四百石耳表中则云进侯后加禄至三千石与传不符人物考内所载与传略同惟永乐七年之禄加三百石亦去三千石之数尚远也
  传 润懋之次子天顺七年润之弟时当以懋长子晟之子辅袭爵因辅幼故以瑛借袭减禄之半懋之长孙晟之长子成化二十二年袭弘治元年有罪下狱无子继祖瑛之孙正徳元年袭嘉靖三十五年维藩嘉靖三十七年隆庆二年大纪隆庆二年袭六年卒应诏万历十年袭四十八年卒光𥙿泰昌元年
  成山侯王通真之子真从成祖起兵死于战追封金乡侯仁宗时又进宁国公以父死事故封武义伯予世劵禄千石永乐七年营长陵十一年进封成山侯成山之号当以营陵故加禄二百石仁宗即位予世侯加禄至二千二百石宣徳三年以弃交阯论死系狱夺其券正统四年复起未复爵景泰三年卒传 琮天顺元年诏复嗣成山伯成化五年成化十年袭赐原券嘉靖四年嘉靖四年袭二十四年卒维熊嘉靖二十五年隆庆四年应龙隆庆五年袭万历二十三年卒允忠万历二十四年袭三十七年卒国柱万历三十七年袭道宁崇祯四年袭九年卒道允道宁之弟崇祯十年
  清远伯王友以再论靖难功封禄千石六年七月以安南功进侯予世券加禄五百石十二年九月坐诽谤削爵除
  荣昌伯陈贤以再论靖难功封禄千石予世劵十三年十一月卒
  传 智永乐十四年宣徳元年削爵除
  安乡伯张兴以再论靖难功封予世券禄千石五年正月卒
  传 勇兴兄子永乐中袭八年以北征失律谪戌后赦还复爵卒永乐十五年正统十四年安之弟景泰三年袭弘治五年卒宁之弟弘治六年袭正徳二年卒正徳二年袭嘉靖三十三年嘉靖三十三年袭四十年卒𬭎铎之弟嘉靖四十年袭万历十七年卒世恩 光灿以上二世袭年无考
  遂安伯陈志以再论靖难功封禄千石予世劵八年五月卒
  传 英志之孙永乐九年宣徳七年正统十一年袭十四年没于土木埙之弟正统十四年袭弘治十七年卒韶之孙弘治十七年袭隆庆六年万历二年袭崇祯元年秉衡袭年无考长衡秉衡之弟崇祯十四年
  永新伯许诚一作成永乐三年十月以发奸封禄一千石十六年二月卒
  西宁侯宋晟永乐三年十一月以征西功封禄一千一百石五年七月卒
  等谨按表于宋晟封时即云世袭传言初止世指挥以琥尚主故得嗣侯予世券
  传 琥尚成祖女安成公主永乐六年洪熙元年削爵琥之弟尚成祖女咸宁公主洪熙元年正统十四年战没于阳和追封郓国公景泰元年景泰六年天顺元年诚之弟天顺二年成化八年成化十一年良臣正徳十六年嘉靖三十四年天驯嘉靖三十四年公度嘉靖四十五年五月袭闰十月卒世恩万历中袭二十五年卒光夏万历三十四年袭天启七年裕本崇祯初袭裕徳裕本之弟崇祯十一年
  安远侯柳升永乐六年七月以安南功封安远伯予世券禄千石八年以北征功进封侯仍世伯爵加禄五百石二十年又以从北征功予世侯宣徳二年九月败没于交阯正统中追封融国公
  传 溥宣徳十年天顺五年溥之孙天顺五年袭弘治七年削爵十二年复十五年卒弘治十六年袭嘉靖十一年嘉靖十二年袭禄千石十八年加禄三十石二十二年卒嘉靖二十四年懋勋 昌祚天启元年绍宗以上三世诸书止称安远伯袭卒无考
  建平伯高福士文之子士文以征交阯战死追封建平伯永乐六年袭父伯爵予世券禄一千三百石十二年卒
  传 远洪熙元年袭弘治元年卒远之弟弘治二年袭六年卒远之子弘治七年袭嘉靖初卒无子以义子为嗣事觉爵除
  宁远侯何福永乐七年九月以北征功封禄千石明年八月以罪自杀除
  恭顺伯吴允诚蒙古人永乐三年来归十年十月以北征功封予世劵禄千二百石十五年四月卒
  传 克忠永乐十六年洪熙元年以戚里恩进封侯世袭正统十四年战没于宣府追封邠国公土木之难瑾被执逃归嗣侯天顺五年死于曹钦之难赠凉国公天顺六年袭正徳元年卒世兴正徳二年袭继爵嘉靖二十七年袭万历二十七年卒汝荫万历二十七年袭崇祯四年惟业崇祯四年维英惟业之弟袭年无考
  广宁伯刘荣永乐十七年九月以捕倭功封予世券禄千二百石十八年四月卒追封侯
  传 湍永乐十八年宣徳九年湍之弟宣徳十年袭景帝初下狱三年复天顺元年进封侯世袭加禄三百石成化中卒追封峄国公淮之子安之侄成化十二年袭十六年卒瓘之弟成化十六年袭弘治二年卒弘治二年袭嘉靖元年嘉靖二年袭二十六年卒允中嘉靖三十一年嗣徳袭年无考万历十八年卒无子叔允正袭允正万历十九年袭三十三年卒嗣爵万历三十八年袭嗣恩嗣爵之弟崇祯十二年
  等谨按成祖纪十七年六月刘江殱倭寇于望海埚封江广宁伯即刘荣也荣初冒父名江封伯后始改名荣
  安阳侯郭义永乐十八年十二月封禄千一百石十九年正月卒
  阳武侯薛禄与郭义同日封禄千一百石仁宗即位予世券洪熙元年以御塞外寇功加禄五百石宣徳五年追封鄞国公
  等谨按表言初封禄千五百石洪熙时又加五百石人物考内所书与传文合故从传
  又按薛禄传曰永乐中从北平起兵积功至大将封公侯伯而不以靖难功者薛禄及郭义金玉刘荣朱荣五人今考表中金玉刘荣朱荣三人不载
  勲号而义与禄之勲号亦有奉天靖难字当由既封之后亦授以此号耳
  传 诜禄之孙宣徳七年正统四年景泰四年成化四年成化十二年袭禄千石嘉靖九年袭自翰卒后无子族人争袭久之不得请绝封者三十馀年𬬮翰族子万历五年复封为侯𬬮之弟袭年无考袭年无考
  惠安伯金玉与郭义同时封禄八百石十九年卒等谨按惠安表作会安八百石传作九百石今以人物考内亦作惠安八百石故一从传一从表
  永顺伯薛斌蒙古人洪武中来归与薛禄同日封禄九百石十九年九月卒
  传 绶仁宗初即位念其父功命袭伯正统十四年鹞儿岭战没追封侯景泰元年成化十二年成化十二年袭正徳六年卒
  等谨按表言世指挥使传言绶以战没故子孙皆嗣伯至勲子始如券文嗣指挥
  武进伯朱荣永乐二十年九月以北征功封禄千二百石世袭洪熙元年七月卒追封侯
  传 冕洪熙元年正统十四年战没阳和追封侯正统十四年天顺四年天顺五年成化九年云之弟成化十年袭弘治二年卒弘治三年袭给岁禄八百石正徳三年卒正徳三年袭十二年卒无子叔江袭正徳十三年嘉靖十二年江之弟嘉靖十八年袭二十七年卒承勲嘉靖三十七年世雍隆庆六年袭无子天爵世系无考万历二十七年袭三十九年卒自洪万历四十年袭
  安顺伯薛贵斌之弟永乐二十二年此据传书表作二十年九月与朱荣同时封从北征功封禄九百石洪熙元年予世伯宣徳元年七月进封侯加禄三百石五年二月卒追封滨国公无子传 忠贵之从孙天顺元年袭伯六年卒一作珤龙天顺七年袭弘治三年卒自后仍照永乐初封袭指挥使
  忠勇王金忠𫎇古王子永乐二十一年十月以其部属来归封赐姓名宣徳六年八月卒
  史料曰其禄俸傔从在公之下侯之上
  以上永乐朝表有姚广孝等七人皆系追封又无传世故不列
  保定伯梁铭初从仁宗守北平仁宗即位之年十二月追论城守功封予世券禄千石宣徳二年九月卒于交阯军中
  传 珤宣徳十年景泰三年以讨贵州由进封侯益禄五百石世袭伯成化三年卒追封蠡国公成化四年袭禄千石十七年卒传之弟成化十八年永福正徳八年袭嘉靖九年继藩嘉靖十四年世勋万历初袭天秩以上二世袭卒无考
  忠勤伯李贤本元臣洪武时来归洪熙元年正月念其旧劳封禄千一百石寻卒
  等谨按史料忠勤作忠宪且言没后追封丰国公表传皆不载王圻续通考载贤以北征封误表云洪熙元年正月戊申封考本纪是年正月壬申朔数至戊申得三十七日其非正月可知以仁宗实录核之是正月戊寅封也
  广义伯吴管者允诚之子洪熙元年正月以北征功封禄千石世袭
  传 玘正统四年景泰七年玘从弟天顺二年成化五年以罪谪戍爵除
  清平侯吴成辽阳人洪武初来归洪熙元年七月时宣宗已即位录旧劳封伯予世券禄一千一百石宣徳四年二月以从北征进封侯八年十二月卒追封梁国公
  传 英成之孙宣徳十年天顺八年成化十四年玺之弟成化十五年袭弘治十七年卒正徳三年袭嘉靖十年家彦嘉靖二十年国干万历四年袭三十七年卒遵周万历三十八年袭
  等谨按表云进侯时加禄四百石传云进侯禄如故人物考内亦无加禄事故从传至进侯之年表作四年传作三年亦小异
  以上洪熙朝
  崇信伯费𤩽宣徳元年八月以边功封予世劵禄千一百石三年二月卒
  传 钊宣徳三年天顺四年成化八年弘治十一年袭嘉靖九年柱之弟嘉靖十年袭十七年卒嘉靖十八年嘉靖三十五年甲金万历二年袭天泽万历四十三年袭崇祯十一年尚檝崇祯十一年
  会宁伯李英西番人洪武中来归宣徳二年九月以边功封并封其父南哥如子爵禄千一百石镇西宁七年以罪夺爵论死正统二年始释稍给以禄寻卒
  等谨按表云正统二年有罪革爵据传则是先已革爵至是始释之出狱耳
  新建伯李玉宣徳四年二月以边功封禄八百石正统六年八月卒
  奉化伯滕定本元臣洪武时来归宣徳四年七月以边功封禄八百石正统六年十一月卒追封侯
  顺义伯金顺瓦刺人永乐时来归宣徳四月七月以边功封禄八百石八年九月卒
  以上宣徳朝
  会安伯赵安英宗正统三年以边功封禄千石九年十二月卒
  宁远伯任礼正统三年四月以边功封禄千二百石十一年予世劵成化元年正月卒追封侯
  传 夀成化元年袭镇陜西四年以罪戌边爵除
  定西侯蒋贵正统三年以边功封定西伯禄千二百石予世劵七年五月以平麓川功进封侯世袭益禄三百石九年又加禄五百石十四年正月卒追封泾国公
  传 琬贵之孙正统十四年袭侯二十三年卒追封凉国公成化二十三年袭正徳四年卒正徳四年袭嘉靖十一年袭三十四年卒传之弟嘉靖三十五年袭万历三年卒建元万历三年袭承勲万历三十九年袭维恭天启二年崇祯十三年秉忠崇祯十三年
  修武伯沈清正统六年十月封禄千石世袭八年四月卒
  等谨按表不言得封之由王圻续通考云以营建封人物考亦云以营宫殿得封也表言禄千石人物考云千一百石乂人物考言煜时减禄三百石与表中八百石之数相符疑一千一百石为得其实矣
  传 荣正统八年袭十四年殁于土木追削爵天顺初追封侯景泰三年以立后立储恩准袭禄八百石成化十三年罪削爵成化中袭卒无子祺之弟成化二十三年袭弘治六年卒
  永宁伯谭广正统六年十一月以边功封禄千二百石九年十月卒成化三年追封侯
  靖远伯王骥正统七年五月以平麓川功封骥系文臣以兵部尚书总督军务禄千二百石九年加禄三百石景泰元年冬乞世劵予之天顺四年五月卒追封侯
  传 瑺天顺四年成化二年成化八年袭十五年卒成化十九年正徳九年正徳十年学诗万历元年袭学礼学诗弟万历四年袭四十一年卒继芳万历四十一年袭逾年卒永恩一作承恩万历四十三年袭
  平乡伯陈怀正统九年三月以边功封十四年没于土木追封侯
  传 辅正统十四年景泰六年成化二十一年成化二十二年袭弘治六年卒臣等谨按怀之初封流爵而非世爵故表𫝊皆无
  世袭字传云子辅乞袭爵部臣以非世劵不许景帝以怀死事特许之政之请袭部臣亦不许中旨许之政镇两广久自陈军功乞世劵部臣执不可亦以特恩许之然信卒无子其弟仍嗣指挥使矣又表传于陈怀马亮皆无禄数王圻续通考则云皆千一百石人物考云怀千一百石亮一千石大略相同也
  招远伯马亮与陈怀同日封十一年七月卒
  忠勇伯蒋信蒙古人金忠之甥正统中封从帝陷土木后从驾还诏复给其禄景泰五年追封侯
  传 善景泰五年袭弘治中卒无子爵除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信以边功封禄千石今
  表中信无禄数而于善云増禄千一百石当是信本有千石而善又増百石耳
  以上正统朝
  昌平侯杨洪景帝即位八月以御瓦剌功封昌平伯寻进封侯予世劵二年九月卒追封颖国公
  传 杰景泰二年袭四年卒无子杰之庶兄景泰四年袭以盗军储论死轮赎还爵久之又以阴事免死夺爵命其子珍袭景泰七年袭英宗复辟以事下俊诏狱坐诛并夺珍爵戍广西宪宗成化十七年诏袭爵
  等谨按表与传皆无禄数王圻续通考云禄千石未知是否又传言俊初守永宁怀来密戒将士毋轻纳上皇上皇既还俊又言是将为祸本及复辟张𫐄言于帝故杀之而夺珍爵表则云珍以附于谦除当是以附于谦显彰其罪名耳表又云珍于成化十七年诏许袭爵而传云宪宗立授珍指挥使以后不书许袭字以实录考之珍实于成化十七年同南和伯方毅之子夀祥特许袭爵也
  定襄伯郭登英之孙景泰元年闰正月以败瓦刺功封予世劵禄千二百石天顺初坐罪夺爵宪宗即位复成化八年四月卒追封侯
  传 嵩登从子成化八年袭禄七百石以非登嫡嗣伯爵及身而止十四年卒
  抚宁伯朱谦景泰元年九月以御瓦刺功封二年二月卒天顺元年追封侯
  传 保国公永景泰二年袭伯予世劵成化二年以平荆襄贼进封侯六年以边功予世侯十五年进封保国公禄二千石十七年赐世袭公弘治九年卒追封宣平王六年以后皆以边功进爵弘治九年袭公子孙仍世侯正徳六年卒正徳七年袭侯嘉靖十七年加禄三百石卒嘉靖十七年岳之弟隆庆二年袭万历十八年卒继勲万历十九年袭三十七年为临清关使所逼自杀国弼万历四十六年袭天启中以忤魏忠贤停其岁禄崇祯初复十一年又以劾温体仁停禄后复
  等谨按传中前后俱无禄数表于谦之初封亦无禄数王圻续通考云谦禄千二百石人物考所书同当不误表云永以保国公得禄二千石麒以袭侯加三百石当是视谦之伯禄加三百非视永之公禄加三百也传言国弼崇祯时以劾奸相停禄如初而表竟云革爵十六年复此亦小有互异
  南和侯方瑛景泰五年四月以平苖功封伯予世劵天顺元年进封侯表作追封误子孙仍世伯禄千二百石三年十一月卒
  传 毅天顺四年袭伯以罪革爵夀祥成化十七年嘉靖十七年嘉靖十八年袭三十年卒嘉靖三十三年应奇隆庆二年袭卒无子叔□袭隆庆六年袭万历二十七年卒万历四十三年袭
  南宁伯毛胜其先蒙古人洪武中来归景泰五年以讨贵州湖广贼封予世劵天顺二年八月卒追封侯
  传 荣天顺三年袭坐石亨党谪广西成化二年复六年卒成化七年袭弘治六年卒弘治七年袭嘉靖十九年重器嘉靖二十一年袭三十四年卒邦器重器弟嘉靖三十四年袭四十年卒国器邦器弟嘉靖四十一年祖徳万历二十三年袭孟龙天启中袭崇祯九年茂龙孟龙弟崇祯十年
  等谨按毛胜传与表皆无禄数王圻续通考云禄千石人物考所书同当不误
  溧阳伯纪顺宁广之子广于景泰四年正月卒追封溧阳伯景泰四年七月袭父封
  等谨按实录纪广镇宣府病殁此外又有钜鹿侯井源任邱伯梁成俱殁于土木沭阳伯金濓以文臣又有山阳伯武兴皆系追封而无世及之爵故不载
  以上景泰朝
  忠国公石亨景帝即位之年八月以御瓦刺功封武清伯进封侯景泰元年予世劵天顺元年正月以夺门首功进封忠国公禄千五百石四年正月以罪瘐死狱中爵除
  太平侯张𫐄辅之弟天顺元年正月以夺门功封禄二千石世袭二年三月卒追封裕国公
  传 瑾天顺二年袭成化初革夺门功除
  文安伯张𫐐𫐄之兄以夺门功封禄千二百石世袭六年二月卒追封侯
  传 斌天顺六年袭七年有罪除
  兴济伯杨善以夺门功封予世劵禄千二百石五年五月卒追封侯
  传 宗天顺二年成化元年以革夺门功降世指挥
  等谨按明一代功臣勲号文则称文武则称武独杨善传言以夺门功封宣力武臣后以追论迎驾功改守正文臣也表中止书武臣
  海宁伯董兴以夺门功封予世劵禄千一百石成化十二年十一月卒除
  传曰兴与曹吉祥结姻故得冒夺门功后议革夺门者爵兴以守边得免吉祥诛乃夺兴爵又以锦衣李贵荐复爵总兵宣府再予世劵宪宗即位罢还停世袭
  怀宁侯孙镗以夺门功封怀宁伯予世劵五年以讨平叛贼曹吉祥曹钦进侯世袭成化七年正月卒追封涞国公传 辅成化七年袭十六年卒成化十六年袭弘治十四年卒应爵弘治十五年袭正徳十二年正徳十三年嘉靖十八年瑛之弟嘉靖十八年袭二十三年卒秉元嘉靖二十三年袭三十七年卒世忠嘉靖三十八年袭万历二十年卒承恩万历二十九年袭承䕃承恩弟继濬崇祯四年维藩继濬弟崇祯中袭
  等谨按传言辅靖嗣爵时部臣言夺门功例不得世传帝以镗曽捕反者故特予之也传表皆无禄数王圻续通考云禄千三百石
  丰润伯曹义天顺元年二月封予世劵禄千三百石四年正月卒追封侯
  传 振义之孙天顺四年袭弘治二年卒弘治三年袭嘉靖五年嘉靖五年袭七年卒栋庶兄嘉靖七年文炳嘉靖四十年允成万历二十三年袭四十三年卒匡治崇祯元年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曹义施聚皆以御寇功封考二人亦皆有战功然孙镗传曰镗之冒夺门功封伯爵时董兴曹义施聚皆冒封予世劵则亦当以冒夺门功故也若焦礼则自边召入觐封之断非兼夺门矣
  东宁伯焦礼蒙古人洪武中来归天顺元年二月以守边有功封禄千二百石世袭七年正月卒追封侯
  传 夀礼之孙天顺七年成化八年卒无子寿之弟成化九年袭弘治十三年卒弘治十四年袭正徳六年卒淇之弟正徳八年袭十四年卒洵再从子正徳十六年袭三十六年卒文耀嘉靖四十二年梦熊文耀之弟袭无考
  怀柔伯施聚天顺元年二月封禄千一百石予世劵六年九月卒追封侯
  传 荣天顺七年成化元年成化元年袭四年有罪夺爵十三年复弘治八年卒弘治八年袭嘉靖八年嘉靖中袭嘉靖十五年袭三十四年卒嘉靖三十五年隆庆三年光祖隆庆四年壮猷万历三十四年袭崇祯七年兆麟崇祯十年
  武功伯徐有贞天顺元年三月以文臣夺门有功封禄千一百石七月以罪谪于金齿除
  武平侯陈友天顺元年七月以随方瑛平苖功封伯予世劵禄干一百石三年四月以边功进封侯子孙仍世伯加禄百石四年三月卒弘治三年追封沔国公
  传 能天顺四年成化十九年成化二十年袭禄千石弘治八年卒弘治九年袭正徳四年卒勲之弟正徳五年卒大策嘉靖十三年袭万历五年卒永夀万历五年袭 按实录有武平伯陈如松者见万历十九年其世次袭年无考世恩袭年无考
  定远侯石彪亨从子天顺元年七月以边功封定远伯禄一千一百石予世劵三年四月以西北战功第一进封侯加禄百石四年二月以罪诛爵除
  高阳伯李文英之从子天顺元年冒迎驾功又以御边寇得封禄千石四年以孛来入寇文按兵不战下狱论死既而宥之弘治二年十二月卒仍追封伯爵
  武强伯杨能洪从子天顺元年七月以破寇功封禄千石四年十一月卒
  等谨按表云卒后以无子爵除而传云能以流爵弗世表中本无世袭字则即有子亦不嗣伯也
  宣城伯卫颍天顺元年十月以夺门功封予世劵禄千一百石宪宗时尽革夺门功世爵颍以天顺间战功自愬得如故弘治十一年卒追封侯
  传 璋弘治十一年袭𬭚正徳十三年嘉靖三十六年守正嘉靖三十六年隆庆二年国本隆庆二年应爵万历二十八年袭三十五年卒时泰万历三十九年袭
  彰武伯杨信亦洪从子天顺二年以破寇封禄千石宪宗即位信自陈前后战功予世劵成化十三年十二月卒追封侯
  传 瑾成化十四年袭弘治二年卒弘治十年袭给禄千石嘉靖十七年嘉靖十八年袭四十一年卒嘉靖四十一年袭万历十四年卒世阶袭年无考万历四十八年卒崇猷泰昌元年
  以上天顺朝
  武清侯赵辅宪宗成化二年十一月以克大藤峡蛮封伯禄千二百石四年正月以征迤东功进侯八年以玩寇为言官所攻辅辞侯乞世伯帝许其世伯侯如故减禄二百石二十二年六月卒追封容国公
  传 承庆成化末袭伯正徳初以忤刘瑾削半禄三年卒弘泽正徳三年袭世爵嘉靖八年袭二十二年卒国斌世爵之孙嘉靖二十三年光远万历二年袭祖䕃万历二十四年袭四十年卒祖芳祖䕃弟万历四十二年袭邦镇世系袭年无考
  伏羌伯毛忠其先西陲人洪武时来归成化三年四月以边功封禄千石四年十一月讨固原贼战殁追封侯予世劵
  传 锐忠之孙成化五年袭弘弘治九年以破广西贼増岁禄二百石正徳三年刘瑾革其岁禄五百石嘉靖二年嘉靖三年袭十三年卒江之弟嘉靖十三年汉从子嘉靖三十三年袭三十七年卒嘉靖三十九年袭万历二十年卒承祚崇祯四年袭自登至承祚世系无考
  顺义伯罗秉忠成化四年八月以讨山都掌蛮功封十六年十二月卒
  等谨按罗秉忠和勇传表皆无禄数王圻续通考云秉忠禄千石勇一千一百石
  靖安伯和勇孛罗和宁王之孙其父款塞来归成化五年六月以讨大藤峡功封十年二月卒
  宁晋伯刘聚大监永诚从子成化七年三月以却寇功且有内援得封八年予世劵禄千石十年四月卒追封侯传 禄成化十年禄之弟成化十一年袭禄八百石弘治十四年卒弘治十五年袭岳之弟嘉靖六年良玺嘉靖二十三年袭无子叔斌袭嘉靖三十五年隆庆四年应芳万历三年袭天锡万历三十年袭光溥崇祯十一年
  兴宁伯李震成化十二年九月以征苖功封禄千石十四年以被汪直等所谮下狱夺爵二十年九月复爵二十二年八月卒
  威宁伯王越成化十六年以边功封世袭岁禄一千二百石十七年加禄四百石寻又益五十石十九年以交结汪直夺爵谪居安陆后复起用弘治十一年卒于甘州
  等谨按越本文臣而知兵事传言明制文臣不得封公侯越封伯后从勲臣例掌都督府自是实为武人然终不得进侯
  昌宁伯赵胜成化十九年十月封二十三年七月卒等谨按孙镗传言镗封伯时董兴曹义施聚赵胜皆冒封予世劵考胜是时仅超迁都督佥事其后胜屡督大师未见敌无功成化十九年之封以夤縁得冒边功耳其卒则以营万贵妃茔堕崖石间死王圻续通考云胜以营建封误也又云禄千石传表皆不载
  以上成化朝
  泾阳伯神英武宗正徳五年四月以附刘瑾自陈边功得封禄八百石是年秋瑾败夺爵越二年卒
  咸宁侯仇𨱆正徳五年九月以平寘𫔍封伯予世劵禄千石七年十月以平河南江北贼进爵世侯増禄百石十六年卒
  传 鸾钺之孙嘉靖九年袭侯三十一年死以通边罪追戮之
  新建伯王守仁世宗即位之年十一年录前平宸濠功以文臣封世袭禄千石不予劵禄亦不给卒后诏停世袭隆庆元年追封侯予世伯
  传 正亿隆庆初袭万历五年卒承勲万历五年袭天启五年卒先通承勲从子崇祯十二年
  等谨按桂萼不善守仁守仁卒后萼等言其讨捕軬贼禽获叛藩功有可录然创为异说号召门徒传习转讹背谬弥甚宜免夺爵以彰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遂诏停袭恤典俱不行隆庆初始予世袭及万历十二年则并从祀孔庙矣
  宁远伯李成梁神宗万历七年五月以边功封禄八百石八年予世袭九年至十三年递加岁禄五百石三十四年六月卒
  传 尊祖成梁之曽孙崇祯十年得嗣伯
  等谨按表列如松于成梁后似亦封伯然如松死事时成梁犹在也后如松子显忠当嗣爵朝臣方恶李氏无为言者直至尊祖方得嗣伯
  宁南伯左良玉愍帝崇祯十七年
  定西伯唐通与左良玉同时封
  靖南伯黄得功与良玉同时封
  以上自弘治至崇祯朝
  王世贞弇州集略曰成祖差次靖难功臣封淇国等二公城阳等十三侯兴安等十一伯已又录降附功増曹公岁禄封永春一侯忠诚等三伯明年封驸马都尉袁容等二侯遂追旧功封丰城一侯宁阳等五伯三年复追旧功进封新城侯至是靖难封始究六年论平安南功进封新城西平二侯皆为公増丰城侯云阳伯禄各五百石已进封清远一侯安远建平二伯终成祖之世凡再大封至睿皇帝之元年论夺门迎驾功进封武清侯为忠国公封太平一侯兴济文安等四伯已又封武功一伯自是终诸帝世仅一大封而其他破军杀将戡乱僝工之特封者不与焉夫靖难诸将其绩诚钜然成祖实在军中皆由神授又大战不过十馀所定军府不过三四毋论不能比中山开平即视曹卫宋颍而下亦已大相迳庭其时凡高帝之盟白马指黄河而誓者罕有存焉以此况彼盖亦滥矣自孝宗而后执政者始知爱惜名爵不轻𢌿然不能无畏于首尾未暇一一厘正之独至新建之取叛王世宗当时犹或靳之宁远之功岂与他彻侯等而缙绅大夫犹有后言者何也
  外戚恩泽封爵世次
  外戚恩泽表曰古恩泽封者有三曰外戚曰中官曰嬖幸明兴高后外家不奉朝请家法之严由来尚矣自文皇后而外率由单门儒族入俪宸居第拥侈富之资曽无凭藉之势制防之微意深矣肃宗申明功令裁抑世封戚畹周亲一不得与汗马馀勲为齿上视汉唐殆相悬绝惟是中涓预政祖训维严甫及数传而宦官子弟滥列金貂又若方士义儿均从班爵骋文成之丕诞踵养子之倾辀稽古证今乱政一辙不亦可叹也欤
  曹国公李贞尚太祖姊曹国长公主太祖洪武元年二月封恩亲侯后以子文忠功进封曹国公十二年卒追封陇西王
  等谨按史料言太祖最重公封独李曹公得进封然与其子文忠同爵无甚异也至洪武二十三年都督佥事胡显以胡充妃从子侍楚王征蛮洞功甚微而进封梁国公则甚异矣胡显封爵建文中削今考表中不载岂以其早削故耶
  彭城伯张昶骐之子成祖昭皇后之兄骐于永乐九年追封伯仁宗即位时追封侯仁宗即位封世袭正统三年
  传 瑾昶之孙正统三年成化十六年成化十七年正徳三年袭嘉靖十七年嘉靖十七年嘉靖三十年守忠万历中袭嘉猷万历四十年袭光祖崇祯元年
  会昌伯孙忠宣宗恭皇后父宣徳四年三月封世袭景泰三年九月卒追封侯天顺初加封安国公
  传 继宗景泰时袭伯天顺初以夺门功进侯予世袭宪宗时薂夺门功惟继宗侯如故成化十五年卒追封剡国公继宗之孙成化十六年正徳十六年袭嘉靖中以革外戚封除
  惠安伯张昇骐之子㫤之弟英宗正统五年封世袭时㫤已前卒太后念外氏惟昇一人故封六年卒
  传 琮昇之孙正统六年成化三年卒无子琮之弟袭未几卒无子瑛庶兄成化十六年袭弘治十六年卒弘治七年袭正徳六年以玩寇下狱论死遇赦停禄十年给半禄嘉靖十四年嘉靖十七年袭二十九年卒元善镧从子嘉靖三十四年袭万历三十七年卒庆臻万历三十七年袭崇祯元年以事停禄后复起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张㫤禄千五百石孙忠禄千二百石张昇禄千一百石表传俱不载自后传中止书停禄加禄等事当是侯伯本有应得之定数不必人人书也世宗嘉靖八年革外戚世爵时魏定二公实佐命元勲彭城惠安亦军功参半故张氏二伯得存
  安平伯吴安景帝母太后兄景泰中封天顺元年除昭武伯曹钦内臣曹吉祥嗣子英宗天顺元年十二月以吉祥夺门功封五年七月谋反伏诛
  庆云侯周夀能之子英宗孝肃皇后弟能于成化三年封庆云侯十七年加封宁国公宪宗成化三年封庆云伯世袭十七年进侯弘治元年加禄百石正徳四年卒追封宣国公
  传 瑛正徳四年袭后以例除
  安昌伯钱承宗英宗睿皇后弟锺之孙成化十五年正月封弘治二年予世袭嘉靖四年
  传 维圻嘉靖五年袭后以例除
  瑞安侯王源镇之子宪宗纯皇后弟镇于弘治五年追封阜国公成化二十年十一月封伯世袭弘治元年加禄百石六年进封侯武宗即位増禄至七百石嘉靖三年
  传 桥嘉靖三年袭伯后以例除
  长宁伯周彧能子夀弟成化二十一年封世袭弘治元年加禄百石正徳三年十二月卒
  传 瑭正徳四年袭十四年卒大经正徳十四年嘉靖三十八年卒以例除
  夀宁侯张峦孝宗敬皇后父弘治四年二月封伯五年三月以立储进侯八月卒追封昌国公
  传 鹤龄弘治五年袭侯嘉靖元年以定策功进昌国公十二年以罪除
  建昌侯张延龄峦子鹤龄弟弘治八年四月封伯十六年九月进侯嘉靖十二年十月下狱论死爵除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张峦禄千五百石延龄禄千六百石表传皆不书
  崇善伯王清镇之子源之弟弘治十五年封世袭嘉靖中以例除
  安仁伯王濬清弟武宗正徳二年封是年十月卒追封侯传 桓正徳三年袭嘉靖中以例除
  庆阳伯夏儒武宗毅皇后父正徳二年封世袭十年四月卒
  传 世臣正徳十六年袭嘉靖中以例除
  泰安伯张富内臣张永兄正徳五年九月以永平寘𫔍功封十六年除
  安定伯张容永弟与富同封同除
  永夀伯朱徳赐姓与张富同封同除
  等谨按朱徳佞幸传中不载当亦以义子赐姓
  平凉伯马山内臣马永成兄与张富同封同除
  镇安伯魏英内臣魏彬弟与张富同封同除
  高平伯谷大宽内臣谷大用兄与张富同封同除等谨按以上六人皆以冒平寘𫔍功封其十六年之除爵则世宗初即位时也
  永清伯谷大亮大用弟正徳八年二月以讨贼功封十六年除
  镇平伯陆永内臣陆訚弟与大亮同封同除
  安边伯朱泰本姓许正徳中以义子赐姓十三年九月冒应州功封十六年时世宗已即位
  等谨按朱泰王圻续通考亦无禄数明史世表曰永定伯朱泰本姓许正徳中以义子赐姓封十六年除又曰安边伯朱泰彬弟与彬同日封十六年除明以朱泰为有二人也考佞幸传正徳七年江彬许泰皆由宣府将留京八年皆赐国姓为义子十三年录应州功封彬平虏伯泰安边伯武宗本纪亦止书江彬许泰二人并不云同时又有一朱泰其为误作二人可知今故据佞幸传专书安边伯朱泰一人又考王圻续通考止载一朱泰而爵名则曰安定伯不云安边岂当时朱泰之爵有二号即是不可考
  平虏伯朱彬本姓江正徳中以义子赐姓十三年九月录应州功封十六年时世宗已即位伏诛
  等谨按自朱泰至朱彬其九人王圻续通考皆云禄千石江彬传又云十五年平宸濠时诏岁加彬禄米百石表俱不载
  京山侯崔元尚永康公主世宗嘉靖元年五月以迎立功封世袭二十八年卒后停袭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禄千五百石史表不载又按明史职官志言驸马都尉位在伯上不得与政事如梅殷李坚诸人有出镇典兵等任外馀惟奉祀孝陵摄行祭事而已若恩亲侯李贞永春侯王宁京山侯崔元以恩泽封侯非制也
  昌化伯卲喜世宗祖母孝惠太后弟嘉靖元年五月封明年卒
  传 蕙嘉靖二年袭六年卒无子喜兄安之孙嘉靖七年寻以不应袭除
  传曰蕙卒后令其弟萱嗣蕙侄茂表作从弟以萱非嫡𣲖争之议冬不决帝必欲为邵氏立后乃以喜兄安之孙杰嗣表作蕙从弟茂子后郭勋讦杰实他姓而言官陆粲又论桂萼受杰赂使奴隶冒封帝怒下粲狱因尽革外戚封杰亦夺袭
  玉田伯蒋轮世宗母宪皇后弟嘉靖元年五月封世袭五年卒
  传 荣轮从子袭隆庆五年卒以例停
  等谨按嘉靖八年尽革外戚世封徐氏张氏得仍世袭外馀皆以例革其偶得袭一二世者出自特恩也荣之袭后表云隆庆五年卒以例停疑是以例停在前而荣之卒则在隆庆五年
  泰和伯陈万言世宗肃皇后父嘉靖二年八月封十四年卒袭停
  安平侯方锐世宗孝烈皇后父嘉靖间封伯二十一年进封侯二十五年五月卒
  传 承𥙿嘉靖二十六年袭伯隆庆元年罢袭
  恭诚伯陶仲文嘉靖二十九年八月以方术见幸得封禄千二百石又増百石三十九年卒隆庆初追削
  庆都伯杜继宗穆宗母孝恪太后弟隆庆元年二月封徳平伯李铭穆宗孝懿皇后父隆庆元年二月封等谨按史表于外戚恩泽之封多不载禄数今据王圻续通考中凡多寡不一者俱已分载各人条下馀如吴安周寿钱承宗王原周彧王清王濬夏儒邵喜蒋轮陈万言方锐李铭诸人王圻续通考皆云禄千石以表所书周夀王源周彧三人加禄之事证之当是额给千石而此三人以特加故书之馀则不必书耳
  固安伯陈景行穆宗安皇后父隆庆元年二月封万历中卒
  武清侯李伟神宗母慈圣太后父神宗即位封伯寻进侯十一年卒追封安国公
  传 文全万历十二年袭侯三十六年卒铭诚万历三十七年袭伯四十五年进侯崇祯十一年国瑞崇祯中袭㝷以借饷悸死存善崇祯末袭

  等谨按王圻续通考云李伟于万历三十年以帝疾痊加禄三百石
  永年伯王伟神宗端皇后父万历五年封
  传 栋万历中袭三十四年卒明辅万历孙万历三十五年袭
  永宁伯王天瑞光宗母孝靖太后父光宗即位封崇祯十四年
  传 长锡崇祯十四年
  博平侯郭维城光宗元皇后父泰昌元年九月封伯天启元年闰二月进封侯

  传 振明天启元年封伯
  等谨按郭氏无传不可考以表所书度之当是
  维城进侯其子即封伯非卒后袭爵也
  新城侯王昇熹宗母孝和太后弟熹宗天启元年闰二月封伯寻以皇子生进侯崇祯八年
  传 国兴崇祯九年
  太康侯张国纪熹宗懿安皇后父天启元年封太康伯崇祯末以输饷进侯
  宁国公魏良卿内臣忠贤从子天启六年三月以冒边功诡言获敌间封肃宁伯颁铁劵进侯又以三殿工成进忠贤上公良卿亦进封公愍帝即位伏诛
  安平伯魏鹏翼忠贤从孙天启七年七月以宁远奏捷封愍帝即位伏诛
  东安侯魏良栋良卿弟天启七年八月以叙三大工封愍帝即位伏诛
  新乐侯刘效祖愍帝母孝纯太后弟愍帝即位封崇祯八年追封侯
  传 文炳崇祯九年
  嘉定伯周奎愍帝庄烈后父崇祯三年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九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
  象纬考
  等谨按马端临象纬考本郑樵通志谓汉晋诸志所载诸星名数灾祥丛杂难举惟隋丹元子所作步天歌句中有图言不见象故取其歌列于前而采诸家之言以释之又参之宋两朝天文志及中兴天文志二书以补诸星去极入宿之度数固已得其大要矣于是附以往代之占验上自春秋下迄宋泰定之世分条析缕又极赅备然我
  朝熟精天文如宣城梅文鼎则有诗云通考述占验未及算家言亦有续文献缺略不足存盖以马氏祇载天文而不及数术不能无遗憾也臣等细绎象纬一门推步占验原相为表里占验尚虚而无据推步则信而可征如交食凌犯皆可预知而不谬不必定有人事应之而运会所值时亦适相符合是以君子惟尽人事以待天修省之道无时可懈不因休征而少怠茍遇咎征益当加警尤足见克谨之至意爰合五朝史志所载揆以今法校异订讹备详按语亦仍前考体例详列诸象休咎之征庶推步得所指归而占验亦未尝偏废云古法因革
  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命太史局重创浑仪
  宁宗庆元四年更造统天历
  先是靖康之变测验之器尽归于金高宗南渡因秘书丞严仰之请重创浑仪至是年九月太史言月食于昼草泽上书言食于夜及验视如草泽言乃更造统天历命秘书正字冯履参定
  等谨按宋史天文志宋初承五代之季用显徳锓天旧书建隆二年以推验少疏诏王处讷等别造新法四年书成赐名应天未几气候渐差太平兴国四年改行乾元历法未几气候又差继作者曰仪天曰崇天曰明天曰奉天曰观天曰纪天迨靖康丙子百六十馀年而八改南渡之后曰统元曰乾道曰淳熙曰会元曰统天曰开禧曰会天曰成天至徳祐丙子百五十年而又八改由此观之宋承五季衰乱之后靖康兵燹之馀算法多疏草泽中専家之学又多不在史局故施行纷错如此善乎史氏之论曰使其初立法吻合天道则千岁日至可坐而致奚必数数更法以求幸合元象乎哉
  辽太宗大同元年国始有历
  圣宗统和十二年颁行大明历
  初太宗自晋汴京收百司寮属伎术历象迁于中京实始有历即晋天福四年司天监马重绩所上乙未元历是也其后穆宗时司天王白李正等复进是书至是汗州刺史贾俊进新书曰大明历大明历宋武帝大明六年祖冲之所上之书未及施用高丽所志大辽古今录称统和十二年始颁正朔信矣
  等谨按辽史志言大同元年得晋刻漏浑象后唐清泰二年已称损折不可用其至中京者槩可知矣据此则是辽虽得晋浑象仍未施用故不书
  金太宗天会十五年正月朔颁行大明历
  先是天会五年司天杨级进大明历至是始颁行之
  世宗大定二十一年十一月诏比校历书
  先是海陵正隆三年三月辛酉朔司天言日当食而不食大定十三年五月壬辰朔日食十四年十一月甲申朔日食加时皆先天十七年九月丁酉朔食乃后天由是占候渐差乃命司天监赵知微重修大明历书既成未行时翰林应奉耶律履亦造乙未历至是年十一月望太阴亏食遂命尚书省委礼部员外郎任忠杰与司天官验所食时刻分秒比校知微履及见行历之亲疏以知微为亲遂用之明昌初司天又改进亲历礼部郎中张行简言请俟日月食覆校无差然后用之事遂寝终金之世惟用知微所定书元初亦遵用焉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诏前中书左丞许衡等改治新历是年平宋诏许衡及太子赞善王恂都水少监郭守敬与南北日官陈鼎臣邓元麟毛鹏翼刘巨渊王素岳铉高敬等参考累代历法复测候日月星辰消息运行之变区别同异酌取中数以为历本其法用二线窥测宿度馀分纎微皆见又立海内测验所凡二十有七详下极度门
  十七年授时历成十八年颁行天下
  元初承用金大明历庚辰岁太宗西征五月望月食不效二月五月朔微月见于西南中书耶律楚材以大明旧法后天又以中元庚午岁国兵南伐天下略定乃表上西征庚午元历不果颁用至元四年西域扎玛里鼎撰进万年历世祖稍颁行至是年冬至许衡等新书成诏赐名曰授时明年颁行之惟万年历不复传而庚午元历虽未颁用其书犹在具见本史
  明太祖洪武三年初定岁上历书
  先是洪武元年改太史院为司天监又别置回回司天监至是改司天为钦天设四科曰天文曰漏刻曰大统历曰回回历设监令少监统之岁造大统民历御览月令七政躔度六壬遁甲四季天象占验御览天象录各以时上其日月交食分秒时刻起复方位先期以闻
  等谨按此岁上各书即用刘基所上凖元授时旧法别名为戊申大统历者是也吴元年十一月乙未冬至太史院刘基率其属高翼实进是书大祖谕曰古者季冬颁朔太迟今于冬至亦未善宜以十月朔著为令是明祖颁书不自洪武三年始矣但吴元年犹是顺帝正朔未可以颁朔予明故戊申大统历之名号不得正书附见于此俾览古者于授时大统书名更替之际有所考焉
  黄瑜双槐岁抄曰世所谓回回历者传为西域玛伊克之地异人玛哈穆特之所作也以今考之其原实起隋开皇十九年己未之岁其法尝以二百五十日为一岁按回回书只以春分起算耳何至缩岁为二百五十日殆传者误也岁有十二宫宫有闰日凡二百十有八年闰三十有一日又以三百五十四日为一周周有十二月月有闰日凡三十年闰十有一日阅千九百四十一年而宫月甲子再会其白羊宫第一日日月五星之行与中国春正定气日之宿直同其用以推分步经纬之度著凌犯之占星家以为最密元之季世其法始东明造大统历以其法与中国参用之或曰岁之为义于文从步从戍谓推步从戌起也白羊宫于辰为戍岂推步在戍时见星为始故欤
  十七年闰十月监令元统著大统历法通轨四卷漏刻博士元统言历以大统为名而积分犹踵授时之旧非所以重始谨正也况授时以至元辛巳为历元至洪武甲子积一百四年年远数盈渐差天度合修改闻有郭伯玉者精明九数之理宜征令推算以成一代之制报可擢统为监令统乃取授时历去其岁实消长之说析其条例得四卷以洪武十七年甲子为历元命曰大统历法连轨至二十二年改监令丞为监正副二十六年监副李徳芳言监正统改作洪武甲子历元不用消长之法以考鲁献公十五年戊寅岁天正冬至比辛巳为元差四日半强今当复用辛巳为元及消长之法疏入元统奏辨太祖曰二说皆难凭但验七政交会行度无差者为是自是大统历元以洪武甲子而推算仍依授时法
  神宗万历十二年诏以回回历纂入大统备考
  先是弘治中月食屡不应日食亦舛正统十二三年连推日食起复皆弗合漏刻博士朱𥙿言至元辛巳距今二百三十七年岁久不能无差若不量加损益则愈久愈误中官正周濓等言日躔岁退之差一分五十秒今正徳乙亥距至元辛巳二百三十五年赤道岁差当退天三度五十二分五十秒不经改正推步岂能有合皆为时议所格不行至是年十一月癸酉朔日食大统推食九十二秒回回推不食已而回回历验礼科给事中侯先春因言回回科推算精密何妨纂入大统中以备考验从之
  二十三年郑世子载堉进圣寿万年历及纬历通融二书诏以其书付钦天监参验
  从礼部尚书范谦之请也其书首曰步发敛次曰步朔闰次曰步日躔次曰步晷漏次曰步月离次曰步交道次曰步交食次曰步五纬合应
  愍帝崇祯二年九月开历局以礼部侍郎徐光启进本部尚书督修历法
  先是万历三十八年五官正周子愚言大西洋归化远臣厐迪峩熊三拔等携有彼国历法多中国所未备乞取知历儒臣率同监官将诸书尽译以补典籍之缺盖是时大西洋人利玛窦进贡土物而迪峩三拔及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等先后至皆精究天文礼部因奏请令精通历法河南佥事邢云路职方郎中范守已翰林院检讨徐光启南京工部员外郎李之藻与迪峩三拔等同译西法参订修改后因循未遑开局至是五月乙酉朔日食礼部侍郎徐光启依西法预推顺天府见食二分有竒琼州食既大宁以北不食大统回回所推与光启互异已而光启法验馀皆疏帝切责监官五官正戈丰年等言大统乃国初所定实即郭守敬授时历也二百六十年毫未增损向从不能无差于是以光启督修历法光启言近世言历诸家大率宗郭守敬至若岁差环转岁实参差天有纬度地有经度别宿有本行月五星有本轮日月有真会视会皆古所未闻惟西历有之宜取其法参互考订使与大统法合同归一巳而光启上修历十事一议岁差二议岁实小馀三每日日行经度四每夜月行经纬度数五列宿经纬行度六五星经纬行度七推变黄道赤道广狭度数密测二道距度及月五星各道与黄道相距之度八日月去交远近及真会视会之因九测日行考知二极出入地度数以定周天纬度因月食考知东西相距地轮经度十依唐元法随地测验二极出入地度数地轮经纬以求昼夜晨昏永短以正交食因举南京大仆少卿李之藻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报可九月癸卯开历局三年玉函卒又征西洋人汤若望罗雅谷译书演算进光启尚书仍督修历法
  四年正月徐光启进书二十四卷又进书二十一卷五年又进书三十卷六年以病解局务以山东参政李天经代之
  光启进新书奏言日食随地不同则用地纬度算其食分多少用地经度算其加时早宴月食分秒海内并同止用地经度推求先后时刻臣从舆地图约略推步开载各布政司月食初亏度分盖食分既天下皆同则馀率可以类推不若日食之经纬各殊必湏详备也先是巡按四川御史马如蛟荐资县诸生冷守中精历学以所呈书送局光启力驳其谬并预推次年四月四川月食时刻令其临时比测已而四川报守中所推月食实差二时而新法密合冬十月辛丑朔日食新法预推顺天见食二分一十二秒应天以南不食大漠以北食既至期光启率监臣预点日晷调壶漏用测高仪器测食甚日晷高度又于密室中斜开一隙置窥筒远镜以测亏圆画日体分数图板以定食分其时刻高度悉合惟食甚分数未及二分于是光启言今食甚之度分密合则经度里差已无烦更定矣独食分未合原推者盖因太阳光大能减月魄必食及四五分以上乃得与原推相合然此用密室窥筒故能得此分数倘止凭目力或水盆照映则炫燿不定恐少尚不止此也时有满城布衣魏文魁进历元历测之书送局考验光启摘论七事文魁反复论难光启更申前说著为学历小辨未几光启入阁又进书三十卷
  七年李天经缮进书二十九卷星屏一具
  光启卒后魏文魁上言官推交食节气皆非是于是命文魁入京测验是时言历者四家大统回回外别立西洋为西局文魁为东局言人人殊纷若聚讼天经乃缮进书并星屏皆故相光启督率西人所造也天经预推五星凌犯会合行度又推水星退行顺行两经鬼宿其度分晷刻已而皆验于是文魁说诎天经又进书三十二卷并日晷星晷窥筒诸仪器八年四月又上乙亥丙子七政行度又参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七政之议七垣星之议四太阳之议四太阴之议四交食之议四五纬之议三九年正月十五日辛酉晓望月食天经及大统回回东局各预推亏圆食甚分秒时刻惟天经所推独合十年正月辛丑朔日食天经等预推京师见食一分一十秒大统推食一分六十三秒回回推食三分七十秒东局所推止游气侵光三十馀秒而食时推验惟天经为密十一年进天经光禄卿仍管局务十四年十二月天经言大统置闰但论月无中气新法尤视合朔后先今所进十五年新历其十月十二月中气适交次月合朔时刻之前所以月虽无中气而实非闰月盖气在朔前则此气尚属前月之晦也至十六年第二月止有惊蛰一节而春分中气交第三月合朔之后则第二月为闰正月第三月为二月无疑时新法书器俱完屡测交食凌犯俱密合但魏文魁多方阻挠内官实左右之以故帝不能决然帝已深知西法之密至十六年三月乙丑朔日食测又独验八月诏西法果密即改大统历法通行天下未几国变竟未施行等谨按以上古法因革各据五朝史志标为纲目大抵以元书为最善盖其时史官郭守敬所创简仪仰仪及诸仪表悉诣精妙前所纪用二线推测及二十七测验所皆守敬所为自是八十年间遵而用之至明大统书出犹仍其法第行之既久测候不能无差亦自然之理也明史志曰后世法胜于古屡改益密唐志谓天为动物久则差忒不得不屡变其法以求之其说似矣而不然也天行至徤确然有常本无古今之异其岁差盈缩迟疾诸行古无而今有者因其数甚微积久始著古人不觉而后人知之非天行之忒也使天果久动而差忒则必参差凌替而无典要安从修改而使之益密哉此论甚笃大统志成化后交食往往不应由是西法寖显史称其发微阐幽运算制器前此未有然终明之世迄未施用此以知法无久而不变而良法亦有待而后兴非偶然矣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