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续文献通考 (四库全书本)/卷03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十三 钦定续文献通考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四
  选举考
  等谨案马端临作选举考自举士以至赀选方伎辟举考课等门条分类聚固足见前代之章程矣宋之选举首重进士制科其次则三学选补至于教官武举童子等试以及遗逸奏荐贵戚公卿任子亲属与远州流外诸选虽委曲琐细咸有品式故得人称盛焉辽金元以武开国崇尚弓马辽景宗道宗亦行贡试金太宗世宗屡辟科场元初以科举选士至仁宗延祐间始斟酌旧制而行之当时褎然举首应上所求者皆彬彬辈出矣明制科目为上卿相皆由此出学校则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其径由学校通籍者亦科目之亚也外此则杂流矣然进士举贡杂流三途并用虽有畸重无偏废也兹纂续考于宋断自宁宗迄于明代其见于史志纪传各书者仍仿马氏之例依次编辑庶几存各朝之制而其间得失之故亦可征其梗概云
  举士
  宋理宗宝庆二年以士子弊窦日滋左谏议大夫朱端常陈防戢之策从之
  时举人之弊凡五曰传义曰换卷曰易号曰卷子出外曰誊录灭裂于是用端常言命试院申严门禁入试日一切不许传递士人暮夜投卷令弥封官躬亲封𫔎卷匮士人亲书簿历投匮中俟举人尽出院然后启封分类抄上即付誊录所明旦申逐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名数于御史台检核其撰号法上一字许同下一字各异以杜讹易誊录人选择书手充不许代名其考官容情任意者许台谏风闻弹奏至嘉熙二年又以类试卷封弥作弊不一命前期于两浙转运司临安府选见投吏胥共三十人差近上一名部辖入院十名专管诗赋馀分管诸经各随所管号于引试之夕分寻试卷各置簿弥封不许混乱别差一吏将号置历发过誊录所书写其簿历封弥官收掌不经吏手不许誊录人干预以革其弊
  绍定元年复知举参详差台谏御史旧制
  初省试奉敕差知贡举一员同知二员内差台谏官一员参详官若干员内差监察御史一员俾会聚考校微寓弹压纠察之意宁宗初韩侂胄用事将钤制士人遂于三知举外别差同知一员以谏官为之专董试事不复干预考校参详官亦不差察官于是约束峻切气焰薰灼嘉泰间更名监试制造簿历严立程限其失愈甚至是复旧制三知举内差一台谏十参详内差一御史至端平初侍御史李鸣复等又言台谏充知举参详既留心考校不能检柅奸弊乞仍旧差台谏为监试从之
  二年饬考官明示词赋题意各房分经考校
  臣僚言词赋命题不明致士子上请烦乱经义不分房别考致士子多悖经旨因有是命至三年臣僚又请学校场屋并禁断章截句破坏义理及春秋经越年牵合其程文本古注用先儒说者取之穿凿撰说者黜落
  定四月上旬廷试至期更不移展
  向廷试惟蜀士到杭最迟每展日以待会有言蜀士嗜利多引商货押船致留滞关津者故为定期至淳祐九年省试用三月廷试用八月远方之士往往滞留逆旅十二年乃诏来年省试仍用二月一日廷试用四月十五日以前度宗咸淳十年成都已失廷试拟五月五日蜀士至者绝少展至末旬又因覆试特奏名至部犹少展作六月七日复以隆暑命立秋后择日
  四年敕漕臣严选考官仍令有司量展揭封之期严治士子虚伪之罪
  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屋士子日盛卷轴如山有司不能遍观迫于日限去取不能皆当盖士人既以本名纳卷或别为名或易以字一人纳二三卷不禁挟书又许见烛浙闽诸郡又闲日引试中有一日之暇甚至次日午方出于是经义可作二三道诗赋可成五六篇幸皆中选往往以兄弟承之或转售同族奸诈百端乃命诸郡关防于投卷之初责乡邻核实严治虚伪之罪纵容之罚其弊稍息
  复四川类试遣官之制
  四川类试其事虽隶制司而监试考官共十员惟大院别院监司主文各一员从朝命馀听制司选差自安丙为四川制置大使差四员之外权委成都帅守临期从近取具是岁始仍旧朝命四员馀从制司分选
  诏避亲人与漕举及待补国子生到省者同试于别院旧制避亲举人与命官锁厅同试自绍熙三年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场各试其额太窄寒士惮之朝士之被差为大院考官者恐多妨其亲亦不愿差寒士于乡举千百取一之中得预秋荐以数千里之远辛勤赴省而省闱差官乃当相避遂有隐身匿名不认亲戚以求免者有愤懑忧沮狼狈旅邸者至是言者谓除大院收试外以漕举及待补国子生到省者与避亲人同试于别院亦将不下数百人数既多其额自宽寒士可不怨其亲戚朝士可不惮于被差从之既而以诸路转运司牒试多营求伪冒之弊罢之其实有妨嫌者收试每百人终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取一人各路州军解额窄者量与均添于是临安绍兴温台福婺庆元处池袁潮兴化及四川诸州府共増觧额一百七十名未几又命止许牒满里亲子孙及门客召见任官二员委保与有官碍格人各处收试五十人取放一人合牒亲子孙别项隔截收试不及五十人亦取一人凡涉诈冒并坐牒官保官至端平初有言门客及随侍亲子孙五十人取一临安府学三年类申人漕试七十取一别院分项收试已为烦碎兼之两项士人习赋习书之外习他经者差少难于取放遂命将两项混同收试考校均作六十取一京学行食职事生员二百二十四名别项发号考校不限经赋取放一名至嘉熙元年罢诸牒试凡郎官以上监司守倅之门客及姑姨同宗之子弟与游士之不便于归乡者并混同试于转运司各从所寓县给据赴司纳卷一如乡举之法家状各书本贯不问其所从来而定其名曰寓试以四十名为额满五千人则临时取旨増放二年言者又以类申门客满里子孙仍前漕试六十人取一较之他处虽甚优而取无定额士有疑心就试者少宜令额宽而试者众涂一而取之精遂依前例放行寓试亦以四十名为定额仍前待补其类申门客满里子孙及附试并罢四年以两浙转运司寓试终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满五千人特命増放二名后虽多不増如不及五千人止依元额
  诏唐邓二州类试襄阳如旧制复光州觧额
  唐邓二州尝䧟于金金灭复得其地因命仍旧于襄阳类试但别号考校以优新附之事光州解额旧制七名渡江后为极边士子稀少权赴试邻州孝宗淳熙闲本州自置科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权放三名至是已五六十年举人十倍于前遂命复还旧额
  端平元年诏士子发解三十年五到省许就特科以四分取一置前四等
  申定宗子锁厅应举解试之制
  宗子试法始于神宗熙宁十年高宗绍兴初行在宗室试国子监者有官锁厅七取其三无官应举七取其四无官袒免亲取应文理通为合格不限数而外任主宫观岳庙试于转运司者取放之额同进士十五年命诸路宗室愿赴行在试者依熙宁旧制并国子监请解不愿者依崇宁通用贡举法孝宗登极凡宗子不以服属远近人数多寡其曽获文解两次者并直赴廷试略通文墨者量试推恩习经人本经义二道习赋人诗赋各一道试论人论一首仍限二十五岁以上合格第一名承节郎馀并承信郎曽经下省入免量试推恩四川则附试于安抚制置司于是入仕者骤逾千人隆兴元年诏量试不中年四十以上补承信郎展三年出官馀并于后举再试四月御射殿引见取应省试第一人赐同进士出身第二第三人补保义郎馀四十人承节郎七人承信郎凡宗室锁厅得出身者京官进一秩选人比类循资无官应举得出身者补修职郎濮秀二王下子孙中进士举者更特转一秩乾道六年臣僚言比年宗子隽异者多或冠多士或登词科几与寒士齐驱而入仕寖繁未知裁抑非所以示至公也于是礼部请锁厅登第者旧于元官上转行两官自今止依元资改授馀准旧制十二年右正言胡卫请自今宗室监试无官应举照锁厅例七取其二省试则三举所放人数如取应例立为定额从之宁宗嘉定四年诏锁厅应举省试第一名殿试唱名授官日应得恩例外更迁一秩至是命宗子锁厅应举解试凡在外州军或寄居或见任随侍及见寓行在就试者各召知职官委保正身国子监取其出身训名生长左验以凭保收试仍于试卷家状内具保官职位姓名以防欺诈至度宗咸淳元年以锁厅应举宗子两请举人遇即位赦恩并赴类试其曽经覆试文理通者照例升等文理不通及未经覆试者则否第五等人特与免铨出官九年凡无官宗子应举初生则用乳名给据既长则用训名其赴诸路漕司之试因有一人前后用两据印二卷者乃命漕司并索乳名训名各项公据方许收试以杜奸弊
  嘉熙元年罢牒试仍申严冒牒国子之禁
  时牒试既罢士人又复冒求国子而士大夫为子弟计者辄牒外方他族利为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屋相资或公然受价以鬻及命遍谕百官司知杂司等如已凖朝廷辨验批书印纸批下国子监收试即报赴试人躬赴监一姓结为一保每保不过十人责立罪罚当官书押递相委保各给告示方许投纳试卷冒牒官降官罢任或一时失于参照误牒他族许自陈悔牒一次冒牒中选之人限主保官举人一月自首举人驳放主保官免罪出限不首者仍照前条罪之二年臣僚言国子牒试之弊冒滥滋甚今后令牒官各从本职长官具朝典状保明先期取本官知委状仍立赏格许人指实陈首冒牒之官按劾镌秩受牒之人驳放殿举保官亦与连坐专令御史台觉察都省勘会淳祐九年臣僚又言士子又有免解伪冒入试者或父兄没而窃代其名或同族物故而填其籍于是令自本贯保明给据类其姓名先申礼部各州揭以示众犯者许告捉依鬻举法治罪
  宝庆间礼部侍郎曹彦约奏曰科举之弊莫甚于牒试而牒试之弊莫甚于作伪盖解额之有广狭士子之有众寡广而寡者固已安其分则狭而众者必思所以为之计朝廷以承平日久士子日盛试为牒试之法宽其进取之门末节细故未暇深察于是改乡里以就他人之贯改三族以认他人之亲甚者改其父祖改其姓氏若得若失尚未可知而欺君之迹已昭昭不可掩矣今国子监牒试其弊尚少臣不知其本末未敢遽议惟是漕试之弊积习既久士大夫互相欺诈恬不为怪坏士子心术莫甚于此时举摘一二尤者而惩戒之于事无补律以科举之法无一可者则改而更张之不可缓也好事者深知其不便求其说而不得欲増解额则难立限制欲均解额则侵及他郡欲废漕额以益诸郡不特旧额不等极费区处而所部之亲戚故旧有决不可不避者变旧法以起争端终不可久无已则有一焉在内有职事官朝廷之所选用也在外有监司帅守朝廷之所责任也大郡之有通判小郡之有签判转运司之有主管文字诸路之有川广福建又远地之多士子处也与其诈伪避亲而使之冒试孰若严其保任而使之牒试随其官职分其差等若监司帅守可举十五人则大郡可举十人中下可举七八人通判可举五人主管文字与签判可举三人川广福建不在此位者不过一二人职事官之牒门客者当如其旧其以川广福建牒者郎官以上不得过下郡之数寺监丞以下不得过通判之数明载公牍参以法令如是行之不増发觧不拂人情而解额之狭处与士子之众处受其利如前日也但前之为法不许其保任而容其诈伪后之为法不容其诈伪而许其保任其利害相去何如哉然州县官之牒本路可以稽考而监司帅守之牒邻路容有泛滥且如两浙路与江东福建为邻而又与淮东为邻湖北一路与湖南江西为邻而又与淮西京西䕫路为邻若止许一处则地里有不便或分之数路则涣散而无统须合与之关防立为限制应监司帅守牒过员数并限九月三十日以前具申礼部礼部总其名数并限九月三十日具申部省偹牒御史台谏院则其弊可革矣
  初置绍兴安吉试院
  时以士子数多于礼部及临安转运司两试院外绍兴安吉各置一院从朝廷差官前诣同日引试分各路士人就试同在京不许见烛
  是年已失京西诸州军士多徙寓江陵鄂州命京湖制置司于江陵别立贡院取徳安府荆州军归峡复三州及随郢均房等京西七郡士人别差官混试用十二郡元额混取以优之
  二年命省试下第及游学人并就临安府给据赴两浙转运司混试待补国子生
  元年罢诸路转运司及诸州军府所取待补国子生命自明年并赴国子监混试至是遂有是命
  四年诏两淮经冦州郡已举未改免人与比荆襄例令赴来年省试一次
  淳祐元年复别院引试之制
  臣僚言既复诸路漕试合国子试两项科举及免举人不下千数宜复拨漕举胄举同避亲人并就别院引试使大院无卷冗之患小院无额容之弊从之三年仍令试别院者复归大院
  二年诏军功补授人愿就乡举者听
  三年申定试法科之制
  先是宁宗嘉定十一年五月申严试法官七等之制至是以试法科者皆取撰成见义挟入试场令刑部措置关防其考试则选差大理丞正历任中外有声望者不许止用新科评事未经作县之人逮其试中仍仿省试中书覆试之法质以疑狱观其谳笔明允始与差除所立等第文法俱通者为上径除评事文法粗通者为次其检法不通者驳放至度宗咸淳元年复申严选试之法凡引试刑法官命题一如绍兴式八年以试法科者少特命考试命题务在简严毋用长语有过而愿就试者照现行条法除私罪应徒或入已赃失入死罪并停替外馀犯轻罪者与放行收试或已经三试终场之人已历三考赴部参注命本部考核元试果有所批分数不须举状与注外郡刑法狱官差使一次旧制试法科者批及八分方在取放之数咸淳末有仅及二分以上者亦特取一名授提刑司检法官
  命淮东西诸州郡附近秋试
  时淮南诸州郡岁有兵祸士子不得以时赴乡举且漕司分差试官路梗不可径达乃命淮东州郡附镇江府秋试淮西州郡附建康试蕲黄光三州安庆府附江州试三处各増差试官二员别项考校照各州元额取放
  四年増点检雷同官
  绍定元年有言举人程文雷同或一字不差者其弊有二一则考官受赂或受暗记或与全篇各家分传誊写一则老儒卖文场屋一人传十十人传百考官不暇参稽于是命礼部戒饬前申号三日监试会聚考官将合取卷参验互考稍涉雷同即与点落或仍前弊以致觉察则考官监试一例黜退至是复添差点检雷同官一员仍命监察御史一人钤试度宗初以雷同假手之弊多由于州郡试院闲日引试以致继烛达旦或至次日辰己犹未出院遂一遵旧制连试三日咸淳九年又以臣僚条上科场之弊令大院别院参详官点检试卷官兼考雷同又监试兼专一详定雷同试卷不预考校遂罢帘外点检雷同官其国子监解试雷同官亦罢
  等谨按宋时省闱体例士人卷子先经点检官批定分数然后参详官审定其当否上之知举而决其去取高下则一卷凡经数人之手而雷同之不辨其踈玩亦太甚矣
  六年命三学在籍诸生并赴来年省试一次
  诏曰昨令三学各举经明行修气节之士而诸生合辞控免秉义甚高其令在籍诸生并赴来年省试一次临安府学长谕亦如之以称搜罗之意
  十年诏每举待补人先就郡庠试
  试曰国家以儒立国士习美恶治道所关端平初増诸郡解额寖漕闱牒试正欲四方之士安乡井修孝悌以厚风俗比岁殊失初意可令逐州于每举待补人数内分额之半先就郡庠校以课试取分数及格者同待补生给据赴上庠补试其大府一体施行次年又谓辅臣曰去岁罢京学类申欲令四方之士各归乡校以课试校定稍复乡举里选之意近览土著士人投匦之书谓犹有未还乡井者科举在近可令临安守臣晓谕士子早还本乡所有土著人自依此制行岁校之法其游士出学年久不能赴乡举者与赴浙漕试另行考校仍取待补以示优恤
  十二年诏广南分东西两路考试
  广南西路言所部二十五郡科选于春官者仅一二盖山林质朴不能与中土士子同工请援两淮荆襄例别考从之
  宝祐二年定发解给历之法
  监察御史陈大方言士风日薄文场多弊乞将发解士人初请举者从所司给帖赴省别给一历如命官印纸之法批书发解之年及本名年贯保官姓名执赴礼部又批赴省之年长贰印署赴监试者同如将来免解免省到殿批书亦如之如无历则不收试候出官日赴吏部缴纳换给印纸应合免解免省人亦从先发解处照此给历如省殿中选将元历发下御史台考察以凭注阙给告士子得历可为据证有司因历可加稽验目前伪冒之人可不却而自遁遂自明年始行之四年又命在朝之臣除宰执侍从台谏外自卿监郎官以下至釐务官各具三代宗支图三本结立罪状申尚书省御史台及礼部所属各置簿籍存留照应遇属子孙登科发解入学奏补事故并具申入凿后由外任登朝亦于供职日后具图籍记如上法遇胄试之年照朝廷限员于内牒能应举人就试以革胄牒冒滥之弊
  景定二年増胄子牒试员
  初宝庆元年诏胄试职事官牒同居五服内亲釐务官牒同居小功亲铨次三人取一至是复命宰执牒缌麻以上亲増作四十人侍从台谏给事中舎人小功以上亲増作二十七人卿监郎官秘书省官四总领小功以上亲増作二十人寺监丞簿学官二令大功以上亲増作十五人六院四辖省部门史馆校勘检阅大功以上亲増作十人临安府通判大功以上亲増作八人馀应牒亲子孙者一仍旧制
  三年以建储恩诏三学免觧外行食生员两赤县觧试终场人及临安府学职事生员特令赴省一次
  二月诏省试中选士人覆试于御史台为定制
  旧制乡贡监补省试皆有覆试其法令宰执出题不许都司干预仍日轮台谏一员帘外监试至是并士人中选者亦覆之度宗初又以州郡乡贡未有覆试易滋冒滥之弊命漕臣及帅守于解试揭晓之前点差有出身倅贰或幕官专充覆试尽一日命题考校解名多者斟酌分日但能行文不谬说理优通觉非假手即取非才不通就与驳放如将来省覆不通罪及元覆试漕守之臣及考校官又严省覆试法比校中省元卷字踪稍异者黜之
  五年正月诏三省详议取士之法
  诏略曰我国家因唐之旧进士一科得人为盛三百年闲所以保乂王家垂休亿载厥功懋哉弊久蠧滋近年尤甚非无佳士颕出由此其选然穷经学古者或病于词华植徳砺行者难究其蕴奥高才大器者往往局于纎悉绳墨之末是以官甚冗而才愈乏家殊俗而风益漓至于冒国法以茍营假儒冠而挟策俚言乱雅剿说趋时使习之者反贼其良而取之者莫任其咎人情至此咸欲变通尝阅先朝名臣奏议其论取士之法非一惟程颢程頥深知治道酌古通今纲目详明用意纯切令三省详议参酌其可行者条具以闻务于科举无大更张以安士心而于进士举之外所以崇尚经术考察徳行选用材能之道立为一代之典陶成四方之风庶几丰苞之仁垂之万世顾不美哉
  度宗咸淳七年十二月初置士籍
  丞相贾似道欲制东南士心令御史陈伯大请置士籍开具姓名年甲三代妻室令乡邻给勘于科举条例无碍方许纳卷
  周密癸辛杂识曰咸淳辛未正言陈伯大建议以为科场之弊极矣欲自后举始行下诸路运司牒州县先置士籍编排保伍取各家戸贯三代年甲娶谁氏兄弟男孙若干之数其有习举业者则各书姓名所习赋经子孙凭所书年甲如十五以上实能举业者自五家至二十五家而百家百家而里正许自召其乡之贡士结罪保明批书举历然后登士籍一様四本州县漕部各觧其一仍从县给印历俾各人亲书家状于历首以为字迹之验不许临期陈状改易或有随侍子弟合赴漕牒诸色漕试者各令赍历先赴县批凿前去各处状试每遇唱名后重行编排保伍取会如有新进可应举者续照前式保明付籍或有事故服制者并画时申闻批凿或毁抹如虚増人名妄称举子其犯人与里正保伍并照贡举条例施行自是严行天下或稍有瑕疵皆不敢有功名之望士论纷纷至贾似道溃师之后台中始首劾伯大焉
  九年以诸州郡乡贡终场人众而元额少命自今年为始视终场人数多寡每二百人取放一名
  是年省试亦以士子数多増参详官三员点检试卷官六员
  辽景宗保宁八年十二月诏复南京礼部贡院
  圣宗统和六年诏开贡举
  叶隆礼契丹国志曰太祖起朔漠之区倥偬干戈武事未戢何有科目延及数世承平日久始有开辟制限以三岁有乡府省三试之设乡中曰乡荐府中曰府解省中曰及第时有秀才未愿赴者州县必根刷遣之程文分两科一曰诗赋一曰经义魁各分焉每三岁辄一试进士贡院以二寸纸书及第者姓名于上给之号为喜帖明日举案而出乐作及门击鼓十二面以法雷震殿试临期取旨又将第一人特増一官授奉直大夫翰林应奉文字第二第三人授从事郎馀并授从事郎圣宗时止以词赋法律取士词赋为正科法律为杂科
  七年三月宋进士挈家来归者十七人命有司考其中第者补国子官馀授县主簿尉
  兴宗重熙十九年六月诏医卜屠贩奴隶及悖父母或犯事逃亡者不得举进士
  道宗大安五年三月诏析津大定二府精选举人以闻仍诏谕学者当穷经明道
  天祚帝乾统五年十一月禁商贾之家不得应进士举辽登科总目
  圣宗统和六年赐及第一人
  等谨按辽科目始见于统和而室昉传称会同初登进士第则进士之来远矣
  七年八月放进士高正等二人及第
  八年放郑云从等二人及第
  九年放进士石用中一人及第
  十一年十一月放进士王熙载等二人及第
  十二年放进士吕徳懋等二人及第
  十三年放进士王用极等二人
  十四年放进士张俭等三人
  十五年放进士陈鼎等二人
  十六年放进士杨文立等二人
  十七年放进士初锡等三人及第
  十八年放进士南承保等三人及第
  二十年放进士邢祥等六人及第
  二十二年放进士李可封等三人
  二十四年放进士杨信等二十三人及第
  二十六年放进士史克忠等一十三人
  二十七年御前引试刘二宜等三人
  二十九年御试放高承颜等二人及第
  开泰元年五月放进士史简等十九人及第
  是年诏裴元感邢祥知礼部贡举七月进士康文昭张素臣郎元达等坐论知贡举私曲皆杖而徒之
  二年放进士鲜于茂昭等六人及第
  三年放进士张用行等三十一人及第出身
  五年放进士孙杰等四十八人及第
  七年十二月放进士张克恭等三十七人及第
  九年十二月放进士张仲举等四十五人
  太平二年放进士张渐等四十七人
  四年放进士李烱等四十七人
  五年十一月试进士张昱等七十二人各授官有差时帝幸内果园宴京民聚观求进士得七十二人命赋诗第其工拙以张昱等一十四人为太子校书郎韩栾等五十八人为崇文馆校书郎
  八年放进士张宥等五十七人
  等谨按七年十一月纪云以杨又元邢祥知贡举而不言放进士
  九年十一月皇城进士张人纪赵睦等二十七人入朝试以诗赋皆赐第
  兴宗景福元年御宣政殿放进士刘真等五十七人先是圣宗太平十年七月诏来岁开贡举至是兴宗即位遂遵行之
  重熙元年放进士刘师贞等五十七人
  五年十月御元和殿放进士冯立等四十九人
  时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试进士于廷赐冯立赵徽四十九人进士第以立为右补阙徽以下皆为太子中舎赐绯衣银鱼遂大宴宰臣张俭请幸礼部贡院欢饮至暮而罢赐物有差
  七年六月御清凉殿试进士赐邢彭年以下五十五人第
  等谨按传言赵徽中重熙五年甲科王观中重熙七年乙科则辽时科第亦有甲乙之分也
  十一年六月御清凉殿放进士王实等六十四人十五年六月御清凉殿放进士王棠等六十八人十九年六月御金銮殿试进士
  道宗清宁元年御清凉殿放进士张孝杰等四十四人五年御百福殿放进士梁援等百一十五人
  八年六月御清凉殿放进士王鼎等九十三人
  等谨按王鼎传称清宁五年进士
  咸雍二年御永安殿放进士张臻等百一人
  六年六月御永安殿放进士赵廷睦等百三十八人九月以马希白诗才敏妙十吏书不能给召试之
  十年六月亲出题试进士
  太康五年六月放进士刘瓘等百一十三人
  九年御前放进士李君裕等五十一人
  大安二年五月放进士张毂等二十六人
  六年放进士文充等七十二人
  八年放进士冦尊文等五十三人
  寿隆元年放进士陈衡甫等百三十人
  六年放进士康秉俭等八十七人
  天祚帝乾统三年放进士马恭囘等百三人
  七年放进士李石等百人
  九年放进士刘祯等九十人
  天庆二年放进士韩昉等七十七人
  等谨按辽之进士皆汉人契丹人无举进士之条传载重熙中耶律富鲁举进士第帝怒其父庶箴擅令子就科目有违国制鞭之二百然天祚纪载耶律达实举天庆五年进士而纪于五年又不云放进士盖史之缺漏多矣
  八年放进士王翚等百三人
  后耶律淳于保大二年自立改为建福元年放进士李宝信等一十九人以医官李爽陈秘十馀人曽与大计并赐进士及第授官有差淳卒妻徳妃称制改元徳兴放进士李球等百八人
  金取士之制有词赋经义策论律科经童其试词赋经义策论中选者谓之进士律科经童中选者曰举人凡诸进士举人由乡至府由府至省及殿廷凡四试皆中选则官之至廷试五被黜则赐之第谓之恩例又有特命及第者谓之特恩
  词赋进士试赋诗策论各一道经义进士试所治一经义论策各一道
  策论进士选女直人之科也始大定四年世宗命颁行女直大小字所译经书每穆昆选二人习之㝷欲兴女直字学校明安穆昆内多择良家子为生诸路至三千人九年选异等者得百人荐于京师廪给之命温特赫吉达教以古书作诗策后复试得图克坦镒以下三十馀人十一年始议行策选之制至十三年始定每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策一道以五百字以上成免乡试府试止赴会试御试且诏京师设女直国子学诸路设女直府学拟以新进士充教授以教士民子弟之愿学者俟行之久学者众则同汉进士例三年一试二十年以女直学大振诏今后以策诗试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策用女直大字诗用小字程试之期皆依汉进士例二十八年以女直进士惟试以策行之既久人能预偹命于经内出题加试以论章宗承安二年敕策论进士限丁习学遂定制内外官员诸局分承应人武卫军若明安穆昆女直及诸色人戸止一丁者不许应试两丁者许一人四丁二人六丁以上止许三人三次终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不在验丁之限三年定制女直人以年四十五以下试进士举于府试十日前委佐贰官善射者试射其制以六十步立垛去射者十五步对立两竿相去二十步去地二丈以绳横约之弓不限强弱不计中否以张弓巧便发箭迅正者为熟闲射十箭中两箭出绳下至垛者为中选馀路委提刑司在都委监察体究如当赴会试御试者大兴府佐贰官试验三举终场者免之宣宗兴定元年制中都西京等路策论进士及武举人权于南京东平婆速上京四处赴试律科进士又称为诸科其法以律令内出题府试十五题每五人取一人其制始见于海陵正隆元年世宗大定二十二年定制会试每场十五题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共通三十六条以上文理优拟断当用字切者为中选临时约取之无定数二十九年章宗即位有司言律科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可使通治论语孟子以涵养其气度遂令自今举后复于论语孟子内试小义一道府会试别作一日引试命经义试官出题与本科通考定之
  恩例大定二十九年章宗即位始敕五次御帘进士皆不黜落止以文之高下定其次谓之恩榜明昌元年定制省元直就御试不中许缀榜末解元但免府试四举终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依五举恩例所试文卷惟犯御名庙讳不成文理者黜之仍一日试三题其五举者止试诗赋女直进士亦同此例承安五年敕进士四举该恩词赋经义当以各科为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数不得通数又恩榜人应授官者监试官于试时具数以奏特恩者授之泰和三年以经义会元与策论词赋进士不同若御试被黜则附榜末为太优若同恩例又与四举者不同遂定制依曽经府试解元免府试之例会试下第再举直赴御试
  太宗天会五年八月以河北河东初降职员多阙诏南北各因其素所习之业取士号为南北选
  熙宗天眷元年五月诏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両科取士
  海陵天徳二年始増殿试之制
  三年并南北选为一罢经义策试两科专试词赋贞元元年定贡举程试条理格式
  正隆元年命以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三年一举初太宗时急欲得汉士以抚辑新附无定数亦无定期故天会二年二月八月凡再行天徳二年始定试期至是定为三年一举
  世宗大定四年敕宰臣进士文优则取勿限人数十六年四月定宗室宰相子程式等第
  十八年谕宰相文士有偶中魁选不问操履辄授翰苑之职无行之士往往败露自今榜首先访察其乡行可取则授以应奉否则从常调
  至二十二年又谕宰臣汉进士魁例授应奉若行不副名不习制诏之文者即与外除
  十九年诏通场并答时务策
  二十八年复经义科申定试期
  乡试之期以三月二十日府试之期若策论进士则以八月二十日试策闲三日试诗词赋进士则以二十五日试赋及诗又闲三日试策论经义进士又闲词赋后三日试经义又三日试策次律科次经童毎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皆闲三日试之会试则策论进士以正月二十日试策皆以次闲三日同前御试则以三月二十日策论进士试策二十三日试诗论二十五日词赋进士试赋诗论而经义进士亦以是日试经义二十七日乃试策论若试日遇雨雪则俟晴日御试唱名后试策则禀奏宏词则作二日程试旧制试女直进士在再试汉进士后是年以复设经义科更定是制
  章宗明昌元年诏免乡试其府试以五人取一人会试依世宗制中格者取毋限数
  凡试以六经十七史孝经论语孟子及荀杨老子内出题皆于题下注其本传其举人程文所用故事亦自注出处至六年又命题注本传不得过五十字经义进士御试第二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试论日添试策一道
  二年敇官或职至五品者直赴御试
  其女直进士大定十六年命皇家两从以上亲及宰相子直赴御试皇家袒免以上亲及执政子直赴会试明昌元年又定制馀官第五品散阶直赴会试官职俱至五品直赴御试
  承安四年诏词赋经义科御试同日各试本业依旧分立甲次
  词赋第一名为状元经义魁次之恩例与词赋第二人同馀分为两甲中下人并在词赋之下先是一科有两状元至是改其制
  定诸路府试之地及考官员数
  府试策论进士大定二十年定以中京上京咸平东平四处明昌元年添北京西京益都为七处兼试女直经童凡上京合懒速频胡里改蒲与东北招讨司等路者则赴会宁府试咸平隆州婆速东京盖州懿州者则赴咸平府试中都河北东西路者则赴大兴府试西京并西南西北二招讨司者则赴大同府试北京临潢宗州兴州全州者则赴大定府试山东西大名南京者则赴东平府试山东东路则试于益都凡词赋经义进士及律科经童府试之处大定间大兴大定大同开封东平京兆凡六处明昌初増辽阳平阳益都为九处是年复増太原为十中都河北则试于大兴府上京东京咸平府等路则试于辽阳府馀各试于其境至考试官大定间府试六处各差词赋试官三员策论试官二员明昌初増为九处路各差九员大兴府则十一员是年又増太原为十处有司请省之遂定策论进士女直经童千人以上差四员五百人以上三员不及五百二员各以职官高者一人为考试官馀为同考试官词赋进士与律科举人共及三千以上者五员二千四员不及二千三员经义进士及经童举人千人四员五百以上三员百人以上二员不及百人以词赋考官兼之后又定制策论试官上京东平咸平各三员北京西京益都各二员律科监试官一员试律官二员隶词赋试院经童试官一员隶经义考试院与会试同其弥封誊录搜检怀挟等官并如会试之制其会试知贡举官同知贡举官词赋则旧十员承安五年省为七员经义旧六员承安五年省为四员诠读官二员泰和三年以弥封官渫语于举人敕自今女直司则用右选汉人封汉人司则以女直司封御试读卷官策论词赋进士各七员经义五员馀执事官各二员制举宏词共三员泰和七年礼部尚书张行简言旧例读卷官不避亲至有亲人或有不敢定其去留或力加营䕶而为同列所疑若读卷官不用与进士有亲者则读卷之际得平心商确遂命临期多拟其有亲者汰之
  泰和元年诏进士试策日自时务策外更以疑难经旨相参为问使发圣贤之微旨古今之事变著为令诏放良人不得应诸科举其子孙则许之
  先是敕乐人不得举进士而奴免为良者则许之尚书省奏旧称乐工为配隶诸色及倡优之家今少府监工匠太常大乐署乐工皆民也而不得与试前代令诸选人身及祖父曽经免为良者虽在官不得居清贯及临民今反许应举诚玷清论帝然之故有是诏
  定搜检之制
  初搜检制大兴府则差武卫军馀府则于近府猛安内差摘平阳府则差顺徳军府会试则每四举人差一人复以官一人弹压御试策进士则差弩手及随局承应人汉进士则差亲军人各一名皆用不识字者以䕶卫十人亲军百人长五十人长各一人巡䕶是年省臣奏搜检之际虽当严切然至于解发袒衣索及耳鼻则过甚矣岂待士之礼哉故大定二十九年尝依前故事使就沐浴官制衣为之更之既可防滥且不亏礼帝从其说命行之
  二年定会试取士数
  会试之数始分南北两选北选词赋进士一百五十人经义五十人南选百五十人凡三百五十人嗣后北选词赋进士七十人经义三十人南选百五十人凡二百五十人海陵罢经义科并南北通选不过六七十人世宗患入仕者少县令多缺员渐议多取然自大定二十五年以前取不过五百人二十八年复经义科以不限人数遂至五百八十六人章宗承安二年至九百二十五人时复加四举终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者数太滥乃命取数不得过六百人至是定制策论三人取一词赋经义五人取一五举终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年四十五以上四举终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年五十以上者受恩宣宗贞祐初诏免府试赴会试者几九千人取八百有竒御史中丞把古喇以为言诏集文资官议仍从泰和之例
  宣宗贞祐三年四月定诸进士登第授阶制
  策论词赋进士第一甲第一人特迁奉直大夫第二人以下经义第一人并儒林郎第二甲以下征事郎同进士从事郎经童将仕郎
  金史选举志曰金承辽后凡事皆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増损之其及第出身视前代特重而法亦密焉若夫以策论进士取其国人而用女直字为文斯盖就其所长以收其用又欲行其国字使人通习而不废耳终金之代科目得人为盛诸宫䕶卫及省台部译史令史通事仕进皆列于正班斯则唐宋以来之所无者岂非因时制宜而以汉法为依据者乎金治纯驳议者于是每有别焉宣宗南渡仕进之岐既广侥幸之俗益炽军伍劳效杂置令录门荫右职迭居朝著科举取士亦复汎滥而金治衰矣
  金登科总目
  太宗天会十年胡砺中进士第一
  熙宗天眷二年石琚中进士第一
  海陵天徳二年吕忠翰中进士第一
  三年杨建中中进士第一
  正隆二年郑子𣆀以天徳进士第三复就是年御试得第一
  是年中第者七十三人又王彦潜常大荣皆海陵时进士第一
  世宗大定三年孟宗献中进士第一
  宗献乡试府试省试皆第一时号孟四元特授奉直大夫第二第三人授儒林郎馀皆从仕郎命勿为例
  十三年策女直进士图克坦镒等二十七人及第时镒授两官馀授一官上三人为中都路教授四名以下除各路教授
  十九年张行简中进士第一
  又赵承元亦大定时进士第一人
  章宗明昌二年王泽中进士第一
  五年杨云翼中进士第一
  等谨按是年韩玉中经义词赋两科进士
  承安二年纳喇呼喇勒中进士第一
  又李俊民亦承安中进士第一商衡为卫绍王至宁元年特恩第一人
  泰和六年李演中进士第一
  宣宗贞祐元年张本中词赋进士高第
  三年李献能中词赋进士第一
  兴定二年赐经义进士王彪等十三人及第
  时帝谓宰臣曰从来廷试进士日晡后即遣出宫恐文思迟者不得尽其才令待至暮时及览彪程文爱其辞𦸼咨叹久之至五年三月省试经义进士考官于常格外多放乔松等十馀人有司奏请驳放帝以旱恐伤和气不许及廷试以进士卢元缪误滥放及第读卷官礼部尚书赵秉文翰林待制崔禧归徳治中时戬应奉翰林文字程嘉美当夺三官降职监试李复亨当夺两官帝怜秉文老以礼部尚书致仕复亨罢为安国军节度使
  金史赵秉文传曰兴定元年秉文拜礼部尚书明年知贡举坐取进士卢亚重用韵削两阶因请致仕金自泰和大安以来科举之文其弊益甚有司惟守格法所取之文卑陋陈腐茍合程度而已稍涉竒峭即遭黜落于是文风大衰贞祐初秉文主省试得李献能赋虽格律稍踈而词藻繁丽擢为第一举人遂大喧噪愬于台省以为赵公大坏文格且作诗谤之久之方息俄而献能复中宏词入翰林而秉文竟以是得罪兴定五年复为礼部尚书
  等谨按献能之中在贞祐秉文之得罪在兴定事本风马牛传以二事牵合非也卢亚及第纪在正大四年而传云兴定二年秉文以亚故削两官亦非是自当从复亨传为正
  哀宗正大元年五月赐策论进士孛术论长河以下十馀人经义进士张介以下五人词赋进士王鹗以下五十人皆及第
  四年六月赐词赋经义卢亚以下进士第
  七年五月赐经义词赋李瑭以下进士第
  李世弼金登科记序略曰金天会改元始设科举有词赋有经义有同进士省同三传有同学究凡五等词赋初以经传子史内出题次又令逐年改一经亦许注内出题以诗书易礼春秋为次循辽旧也天眷三年于析津府试天徳三年始亲试于两京贞元二年迁都于燕自后止试于析津府正隆二年以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明昌二年改令五经子史内出题仍与本传此词赋之大略也经义初试于真定府所放号七十二贤榜后及蔚州析津令易书诗礼春秋专治一经内出题盖循宋旧天徳三年罢此经义之大略也天眷三年令大河以南别开举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谓之南选贞元二年迁都遂合南北通试于燕正隆二年令每二年一开科立定程限月日更不择日府试初分六路次九路后十路此月日路分格也天徳二年诏举人乡府省御四试中第明昌三年罢去御试止三试中第府试五人取一依大定例不过五百人后以举人渐多会试四人取一得者常不下八九百人御试取奏旨此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数人数格也天眷二年析津放第于广阳门西一僧寺唱名迁都后于宣阳门唱名后为定例此唱名之格也明昌初五举终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人直赴御试不中者别作恩榜赐同进士出身会元御试不中者榜末安插府元被黜者许来举直赴部又贞祐三年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人年五十以上者即行该恩此该恩之格也大定三年孟宗献四元登第特授奉直大夫第二第三人授儒林郎馀皆从仕郎后不为例明昌间以及第者多第一甲取五六人状元授十一官第二人授九官馀皆授三官此授官之法也进士第一任丞簿军防判第二任县令此除授之格也等谨按金进士之制特重而诸纪中于廷试事多阙而不书孙承泽春明梦馀录及学典惟载李世弼一序而登科记不可得今据志传载一二以存其略至世弼之言与金史纪志颇有异同亦未知孰是而特赐人姓氏之可见者天徳前苏保衡以宗衡荐赐进士出身天徳中曹望之以戸部郎中特赐进士及第世宗朝则有完颜匡以太孙侍读试进士不中赐及第章宗朝则有吴光谦㳺总孔端甫魏汝翼刘震亨崔秉仁翟驹齐文乙孙可久陈信仁董戣李天祺康晋侯时琦刘摰升傅砺赵挚田扈方张介然李贞固等并以学行举光谦端甫汝翼介然赐进士及第馀俱赐同进士出身宣宗兴定五年康琚以林州行元帅府经历官乞赴廷试赐进士及第哀宗天兴二年王辅以下十六人并以终埸赐进士出身若海陵时孙梅以贵妃唐古定格家奴赐进士及第则滥甚矣
  元太宗九年八月命试诸路儒士中选者除夲贯议事官得四千三十人
  帝始取中原中书令耶律楚材即请用儒术选士至是始命断事官扎哈岱及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以不失文义为中选复其赋役令与各处长官同署公事时得东平杨英等若干人多一时名士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
  世祖至元四年九月翰林学士承旨王鹗等请行贡举法从之命中书左三部与翰林学士议立程式
  先是命丞相史天泽条具当行大事尝及科举而未果行至是始有此议至二十一年九月丞相和礼霍孙言天下习儒者少由刀笔得官者多惟开贡举凡蒙古之士及儒吏阴阳医术皆令试举则用心为学矣帝可其奏诏中书议会和礼霍孙罢事遂寝成宗时翰林学士王恽奏曰贡举之法宜先选教官定所明经史为所习科目以州郡大小限其生徒拣俊秀无玷污者充员数以生徒员数限岁贡人数期以岁月使尽修习之道然后州郡官察行考学极其精当贡于礼部经试经义作一场史试议论作一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廷试策兼用经史断以已意以明时务如是则士无不通之经不习之史进退用舍一出于学既复古道且革累世虚文妄举之弊必收实学适用之效矣
  仁宗皇庆二年十一月诏行科举定条制
  中书省臣奏科举事世宗裕宗屡尝命行武宗寻亦有旨今不以闻恐或有沮其事者夫取士之法经学实修已治人之道词赋乃摛章绘句之学自隋唐以来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今臣等拟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皆不用专立徳行明经科以此取士庶可得人帝然之乃下诏曰惟我祖宗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设官分职征用儒雅崇学校为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规模宏远矣朕以眇躬获承丕祚继志述事祖训是式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徳行为首试义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爰命中书参酌古今定其条制其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朕将亲策焉具合行事宜于后
  科场每岁一次开试举人从本贯官司于诸色戸内推举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结罪保举以礼敦遣咨诸路府其或徇私滥举并应举而不举者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体察究治考试程式蒙古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条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其义理精明文词典雅者为中选第二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策一道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汉人南人第一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尚书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已上三经兼用古注疏春秋用三传及胡氏传礼记用古注疏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第二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蒙古色目人作一榜汉人南人作一榜第一名赐进士及第从六品第二名以下及第二甲皆正七品第三甲以下皆正八品两榜并同所在官司迟悮开试日期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纠弹治罪流官子孙荫叙并依旧制愿试中选者优陞一等在官未入流品愿试者听若中选之人已有九品以上资级加一等注授若无品级止依试例从优铨注
  中书省详定科举条目乡试中选者各给解据录连取中科文行省移咨都省送礼部腹里宣慰司及各路关申礼部该监察御史廉访司依上录连科文申台转呈都省以凭照勘
  乡试八月二十日第一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二十三日第二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同二十六日第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试止汉人南人会试省部依乡试例于次年二月初一日试第一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初三日第二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初五日第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后或改用二月中旬至顺元年命仍旧制御试三月初七日前期奏委考试官二员监察御史二员读卷官二员入殿廷考试每举子一名集赛岱一人看守汉人南人试策一道限一千字以上成蒙古色目人等时务策一道限五百字以上成
  选考试官行省与宣慰司及腹里各路有行台及廉访司去处与台宪官一同商议选差上都大都从省部选差在内监察御史在外廉访司官一员监试每处差考试官同考试官各一员并于见任并在闲有徳望文学常选官内选差弥封官一员誊录官一员选廉干文资正官充之凡誊录试卷并行移文字皆用朱书仍湏设法关防毋致容私作弊省部会试都省选委知贡举同知贡举官各一员考试官四员监察御史二员弥封誊录对读监门等官各一员乡试行省一十一河南陜西辽阳四川甘肃云南岭北征东江浙江西湖广宣慰司二河东山东直隶省部路分四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内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蒙古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十五人上都六人河东五人真定等五人东平等五人山东四人辽阳五人河南五人陜西五人甘肃三人岭北三人江浙五人江西三人湖广三人四川一人云南一人征东一人色目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十人上都四人河东四人东平等四人山东五人真定等五人河南五人四川三人甘肃二人陜西三人岭北二人辽阳二人云南二人征东一人湖广七人江浙一十人江西六人汉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大都一十人上都四人真定等十一人东平等九人山东七人河东七人河南九人四川五人云南二人甘肃二人岭北一人陜西五人辽阳二人征东一人南人取合格者七十五人湖广一十八人江浙二十八人江西二十二人河南七人
  乡试会试许将礼部韵略外馀并不许怀挟文字差搜检怀挟官一员每举人一名差军一名看守提点擗掠试院差廉干官一员度地安置席舎务令隔远仍自试官入院后监押外门乡试会试弥封誊录对读官下吏人于各该衙门从便差设
  凡犯御名庙讳及文理纰缪涂注乙五十字以上者不考誊录所承受试卷并用朱书誊录正文实计涂注乙字数标写对读无差将朱卷逐旋送考试所如朱卷有涂注乙字亦皆标写字数誊录官书押候考校合格中选人数已定抄录字号索上元卷请监试官知贡举官同考试官对号开拆
  举人与考试官有五服内亲应回避而不自陈者殿一举
  国子监学岁贡生员及伴读出身并依旧例愿试者听中选者于监学合得资品上从优铨注
  科举既行之后若有各路岁贡及保举儒人文字到官并令还赴夲乡应试别路附籍蒙古色目人汉人大都上都有恒产住经年深者从两都官司依例推举就试
  邵远平续弘简录曰臧晋叔云元以曲取士设十有二科其说甚为无据自至元八年设国学出策题试问所对精通者为中选皇庆二年制科举皆用经书时务为题并无词曲一项此明证也
  延祐二年三月始开科分进士为左右榜
  蒙古色目人为右汉人南人为左仍用赵孟𫖯元明善所议贡试法凡蒙古由科举出身者授从六品色目汉人递降一级
  四月赐进士恩荣宴于翰林院
  赐会试下第人教授等官
  丞相特们徳尔等奏下第举人年七十以上者与从七品流官致仕六十以上与教授元有出身者视应得资品稍优加之无出身者与山长学正其来迟不及试者同之不为例至泰定帝泰定元年三月以改元恩蒙古色目人年三十以上并两举不第者与教授三十以下与学正山长汉人南人年五十以上并两举不第者与教授五十以下与学正山长先有资品出身者更优加之不愿仕者令备国子员后勿为格顺帝至正初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又増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录及县教谕三年因御史成遵言以终场下第举人及国子生会试不中者同充学正山长二十六年六月中书省奏江浙福建举人涉海道以赴京有六人者已后会试之期宜授以教授之职其下第三人亦以教授之职授之非徒慰其跋涉险阻之劳亦足以劝远方忠义之士
  顺帝至元元年十一月诏罢科举
  初彻尔特穆尔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会行科举驿请试官供张甚盛心颇不平及入中书首议罢之参政许有壬力争曰科举若罢天下人才觖望丞相巴延曰举子多以赃败又有假蒙古色目名者有壬曰科举未行台中赃罚无算岂尽出于举子巴延又曰科举取人实妨选法有壬曰科举取士岂不愈于通事知印等出身者今通事知印等天下凡三千馀名自四月至九月受宣者七十三人而科举一岁仅三十馀人太师试思之科举与选法果相妨耶巴延心然其言而议已定不可中辍遂罢之二年六月礼部侍郎呼喇台请复科举取士之制不听
  胡粹中曰古之人君患不能知贤才而用之以治天下故设科取士使怀才抱徳敦行者由之以进若汉之乡举里选察廉对策非一途也然人之徳行难知艺能易见徳行者多自晦艺能者毎自衒于是乎听其所言以察其所蕴即其所习以审其所向故唐之明经进士宋之制策词学非一科也犹以为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徳则又即其言以考其实若稽诸古典而夲于经不失乎先圣之旨则有取焉非但取其言语之工文藻之华而已也元之用人大抵偏于国族勲旧贵游子弟故选举之法久而未行仁宗决意行之由此中华缝掖之士仅得拔什一于千百若谓科举遗贤才则可谓妨选法则非也
  六年十二月复科举取士制仍稍变程式
  减蒙古色目人明经二条増本经义易汉人南人第一场四书疑一道为本经疑増第二场古赋外于诏诰章表内又科一道
  至正十九年三月诏定科举流寓人名额
  中书左丞成遵言淮南河南山东四川辽阳等处及江南各省所属州县避兵士民会集京师宜别设流寓乡试之科令其就试从之命礼部议定寓试解额蒙古色目各十五名汉人二十名南人十五名五月又诏今岁八月乡试河南举人及避兵儒士不拘籍贯依河南省元额数就陜州置贡院应试又是年福建行中书省初设乡试定取七人为额而江西流寓福建者亦与试焉乃命通取十五人充贡京师
  二十六年正月命増燕南河南山东陜西河东等处会试举人额进士及第以下递升官一级
  二十五年乡试以江南四川等处皆阻于兵其不废者惟燕南河南山东陜西河东数道而已乃培増乡贡之额至是所放进士复优其品秩第一甲授承直郎正六品第二甲承务郎从六品第三甲从仕郎从七品
  元登科总目
  仁宗延祐二年三月廷试进士赐呼图克岱尔张起岩等五十六人及第出身有差
  五年三月廷试进士赐呼图克岱尔霍希贤等五十人及第出身有差
  英宗至治元年三月廷试进士赐达噜噶宋本等六十四人及第出身有差
  泰定帝泰定元年三月廷试进士赐巴拉张益等八十四人及第出身有差
  四年三月廷试进士赐阿恰齐李黼等八十五人及第出身有差
  文宗至顺元年三月廷试进士赐笃列图王文煜等九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
  顺帝元统元年廷试进士赐同同李齐等百人及第出身有差
  是科左右榜各三人皆赐进士及第
  等谨按元之廷试皆以三月而顺帝以是年六月即位十月始改元元统则廷试当必改期纪阙未书
  至正二年三月廷试进士七十八人赐拜珠陈祖仁及第馀出身有差
  五年三月廷试进士七十八人赐布延布哈张士坚及第馀出身有差
  八年三月廷试进士一百八人赐阿噜呼木特穆尔王宗哲及第馀出身有差
  十一年三月廷试进士八十三人赐图烈图文允中及第馀出身有差
  次年三月诏省院台不用南人以有偏负宜依世祖时用人之法南人有才学者皆令用之自是累科南方之进士始有为御史为宪司官为尚书者矣
  十四年三月廷试进士六十二人赐薛朝晤牛继志及第馀授官出身有差
  十七年三月廷试进士五十一人赐侻征王宗嗣及第馀出身有差
  二十年三月廷试进士三十五人赐迈珠魏元礼及第馀出身有差
  二十三年三月廷试进士六十二人赐宝宝杨𫐐及第馀出身有差
  二十六年三月廷试进士七十二人赐哈喇布哈张栋及第馀出身有差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十四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