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的比较的研究法的一个例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歌谣的比较的研究法的一个例
作者:胡适

  研究歌谣,有一个很有趣的法子,就是“比较的研究法”。有许多歌谣是大同小异的。大同的地方是他们的本旨,在文学的术语上叫做“母题(motif)”。小异的地方是随时随地添上的枝叶细节。往往有一个“母题”,从北方直传到南方,从江苏直传到四川,随地加上许多“本地风光”;变到末了,几乎句句变了,字字变了,然而我们试把这些歌谣比较著看,剥去枝叶,仍旧可以看出他们原来同出于一个“母题”。这种研究法,叫做“比较研究法”。

  《读书杂志》第二期上有一首歌谣:

  沙土地儿跑白马,

  一跑跑到丈人家,

  大舅儿望里让,

  小舅儿望里拉。

  隔著竹帘儿看见他,——

  银盘大脸,黑头发,

  月白缎子棉袄,银疙疸。

  这首歌是全中国都有的;我们若去搜集,至少可得一两百种大同小异的歌谣:他们的“母题”是“到丈人家里,看见了未婚的妻子”,此外都是枝节了。比较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

  (1)某地的作者对于母题的见解之高低。

  (2)某地的特殊的风俗,服饰,语言等等——所谓“本地风光”。

  (3)作者的文学天才与技术。

  如我的邻县——旌德——的这一只歌谣,虽可以看出当时本地的服饰,在文学技术上就远不如上文引的北京的同题歌了:

  东边来了一位小学生,

  辫子拖到脚后跟,

  骑花马,坐花轿,

  坐到丈人家。

  丈人丈母不在家,

  帘子背后看见他。

  金簪子,玉耳挖,

  雪白脸,定粉擦,

  雪白手,银指甲,

  大红棉袄绣兰花,

  天青背心蝴蝶花,

  百襇裙子海棠花,

  大红缎鞋四面花。

  我回家,告诉妈:

  卖田卖地来娶他!

  我们再举一个例。第十六期《努力》上,登出一首北京附近的歌谣:

  蒲棂子车,(原注,大车上搭席棚的)

  呱达达,

  一摇鞭,到了家。

  爹看见,抱包袱;

  娘看见,抱娃娃。

  哥哥看见瞅一瞅,

  嫂子看见扭一扭。

  不用你瞅

  不用你扭

  今天来了明天走。

  爹死了,我念经;

  娘死了,我唱戏;

  哥哥死了,烧张纸;

  嫂子死了,棺材上边抹狗矢!

  这歌的“母题”是“小姑出嫁后回娘家,受了嫂嫂的气,发泄他对于嫂嫂的怨恨”。前天承常惠君给我抄了许多同类的歌谣,很可以供比较的研究。我们把他们都抄在这里:

  (一)

  蒲龙车,大马拉,

  哗啦哗啦到娘家。

  爹出来,抱包袱;

  娘出来,抱娃娃。

  哥哥出来抱匣子,

  嫂子出来一扭挞。

  “嫂子嫂子你别扭。

  当天来,当天走。

  不吃你饭,不喝你酒。”

  (二)

  小白菜,地里黄。

  奴打烧饼看亲娘。

  亲娘说,来了我的亲闺女。

  爹爹说,来了我的一枝花。

  哥哥说,来了我的小妹妹。

  嫂子说,来了我的搅蛐扒。

  哥哥说,打点酒儿。

  嫂子说,钱没有。

  哥哥说,买点肉儿。

  嫂子说,钱不够。

  姑娘闻听,套上车马徉徜走。

  爹娘送到大门口,

  嫂子送到锅台角儿,

  哥哥送到十里庄。

  十里庄,写文章:

  写咱爹,写咱娘,

  写咱嫂子不贤良。

  有咱爹,有咱娘,

  这条道儿走的长。

  没咱爹,没咱娘,

  这条道儿苦断了肠。

  (三)

  大麦穗,节节高。

  俺娘不好俺瞧瞧。

  进大门,见俺爹,

  俺爹穿著格登靴,

  格登格登上骡车。

  进二门,见俺娘,

  俺娘坐在象牙床。

  进三门,见俺哥,

  俺哥抱著书本儿不理我。

  进四门,见俺嫂,

  俺嫂一扭,扭到门格老。

  嫂嫂嫂嫂你别扭。

  不吃你的饭,

  不喝你的酒。

  剩下饭,你喂狗。

  剩下酒,你洗手。

  瞧瞧爹娘俺就走。

  爹娘在,俺还来。

  爹娘不在俺不来。

  

  爹爹坟上蒸馍馍,

  娘娘坟上炸油菜;

  哥哥拉上挂白纸。

  嫂嫂坟上拉泡屎。

  (四)

  秫楷裤儿,打滑揩。

  新娶的媳妇想娘家。

  想著想著哥来接,

  四套骡子蒲龙车。

  大绿袄,花云肩,

  红缎裙子锦镶边。

  指使丫头抱红毡。

  问问婆婆住几天。

  婆婆说

  “天又冷,地又寒。

  给你日子你作难。

  爱住几天住几天。

  爹见了,接包袱;

  娘见了,抱红匣;

  嫂子见了一扭挪。

  什么扭?

  不吃你家的饭,

  不喝你家的酒,

  看看爹娘俺就走。

  有俺爹娘来几趟,

  没了爹娘略过手。

  

  俺娘送到大门外,

  哭哭啼啼拜两拜。

  俺爹送到大门西,

  哭哭啼啼作两揖。

  哥哥送到枣树行,

  背著哥哥记一张。

  先写爹,后写娘,

  再写嫂嫂不贤良。

  爹死了,金棺材;

  娘死了,银棺材;

  哥哥死了油漆板;

  嫂子死了拿席卷。

  爹坟头,烧金子;

  娘坟头,烧银子;

  哥哥坟头烧钱纸;

  嫂嫂坟头拉泡屎!

  现在搜集歌谣的人,往往不耐烦搜集这种大同小异的歌谣,往往向许多类似的歌谣里挑出一首他自己认为最好的。这个法子是不很妥当的。第一,选的人认为最好的,未必就是最好的。第二,即便他删的不错,他也不免删去了许多极好的比较参考的材料。即如上文《蒲灵子车》一首,若单只有这一首,我们也许把他看作一个赶车的男子回家受气的诗。但有了这五首互相比较,他们的母题就绝无可疑了。参考比较的重要如此!

  十一,十二,三

  (原载1922年12月3日《努力周报》第31期,署名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