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文忠公文集 (四部丛刊本)/居士集卷第四十一
欧阳文忠公文集 居士集卷第四十一 宋 欧阳修 撰 宋 胡柯 撰年谱 景上海涵芬楼藏元刊本
|
居士集卷第四十一 欧阳文忠公集四十一
序七首
章望之字序
校书郎章君〈一作望之〉尝〈一无此字〉以其名望之〈一无二字〉来请字
曰愿有所教使得以勉焉而自勗者予为之字曰表
民而告之曰古之君子所以异乎众人者言出而为
民信事行而为世法其动作容貌皆可以表于民〈一作〉
〈皆有以为民表〉也故纮𫄧〈一作缨旒〉冕弁以为首容佩玉玦环以
为行容衣裳黼黻〈一作设色〉以为身容手有手容足有足
容揖让登降献酬俯仰莫不有容又见其宽柔温厚
刚严果毅之色以为仁义之容服其服载其车立乎
朝廷而正君臣出入宗庙而临大事俨然人皆望而
畏之曰此吾民之所尊也非民之知尊君子而君子
者能自修而尊者也然而行不充于内德不备于人
虽盛其服文其容民不尊也〈一作民弗尊也巳〉名山大川一
方之望也山川之岳渎〈一有则字〉天下之望也故君子之
贤于一郷者一郷之望也贤于一国者一国之望也
名烈著于天下者天下之望也功德被于后世者万
世之望也孝慈友悌达于一郷〈一作于州闾〉古所谓郷先
生者一郷之望也春秋之贤大夫随之季良郑之
子产者〈一作春秋诸侯之大夫郑之子产吴之季札之类〉一国之望也位于
〈二字一作居〉中而奸臣贼子不敢窃〈一作辄〉发于外如汉之
大将军出入将相朝廷以为轻重天下系其〈一作以为〉安
危如唐之裴丞相〈一有此二字〉者天下之望也其人巳没
〈一作死〉其事巳久〈一作矣〉闻其名想其人不可及者夔
龙稷契是也其功可以及百〈一作万〉世其道可以师百
王虽有贤〈一作后〉圣莫敢过之〈一作自谓莫及〉者周孔是也此
万世之望而皆所以为民之表也传曰其在〈一作在其〉贤
者识其大者远〈三字一作远大〉者〈一有此数者皆可自择而勉焉者也今十四字〉
章君儒其衣冠气刚色仁好学而有志〈三字一作志于古视〉其
絜然修乎其外而煇然充乎其内以发乎〈一作为〉文辞
则又辩博放〈一作宏〉肆而无涯〈一作不流〉是数者皆可以自
择而勉焉者也〈一无此十三字〉是固〈一无此字〉能识夫〈一作其〉远大
者矣虽予何〈何字一作信可〉以勗焉苐〈一作敢〉因其志广其
〈一作彊为之言〉以塞请庆历三年六月日序
释秘演诗集序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
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
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
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
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曼卿为人廓然有大
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
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猒予疑
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
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浮屠〈二字一作僧〉秘演者与曼卿
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相高二人懽然无所
间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
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一作临水望月〉歌吟𥬇呼以适
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一作之〉游予
亦时至其室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
合困而归曼卿巳死秘演亦老病嗟〈一作若〉夫二人者
予乃见其盛衰则余亦将老矣夫曼卿诗辞清绝
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
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
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曼
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巓崖崛峍
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
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庆
历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庐陵欧阳修序
释惟俨文集序
惟俨姓魏氏杭州人少游京师三〈一作二〉十馀年虽学
于佛而通儒术喜为辞章与吾亡友曼卿交最善曼
卿遇人无所择必皆尽其忻欢惟俨非贤士不交有
不可其意无贵贱一切闭拒绝去不少顾曼卿之兼
爱惟俨之介所趣虽异而交合无所间曼卿尝曰君
子泛爱而亲仁惟俨曰不然吾所以不交妄人故能
得〈一作得待〉天下士贤不肖混则贤者安肯顾我哉以
此一时贤士多从其游居相国浮图不出其户十五
年士尝游其室者礼之惟恐不至及去为公卿贵人
未始一往干之然尝窃怪平生所交皆当世贤杰未
见〈一作有〉卓卓著〈一作见〉功业如古人可记者因谓世所
称贤材不笞兵走万里立功海外则当佐天子号
令赏罚于明堂苟皆不用则绝宠辱遗世俗自高而
不屈尚安能酣豢于冨贵而无为哉醉则〈一作尝或〉以此
诮其坐人人亦复之以谓遗世自守古人之所易
奋身逢时欲必就功业此虽圣贤难之周孔所以穷
逹异也今子老于浮图不见用于世而幸不践穷亨
之涂乃以古事之已然而责今人之必然邪虽然惟
俨〈四字一作俨虽〉傲乎退偃于一室天下之务当世之利病
听其言终日不猒惜其将老也已曼卿死惟俨亦买
地京城之东以谋其终乃敛平生所为文数百篇示
予曰曼卿之死既已表其墓愿为我序其文然及我
之见也嗟夫惟俨既不用于世其材莫见〈一作显〉于时
考其笔墨驰骋文章赡逸之能可以见其志矣庐
陵欧阳永叔序
诗谱𥙷亡后序
欧阳子曰昔者圣人已没六经之道㡬熄于战国而
焚弃于秦自汉已来收拾亡逸发明遗义而正其讹
缪得以粗备传于〈一作于〉今者岂〈一有止字〉一人之力哉后
之学者因迹前世之所传而较其得失或有之矣
使徒抱焚馀残脱之经伥伥于去圣千百年后不见
先儒中间之而欲特立一家之学者果有能哉吾
未之信也然则先儒之论苟非详其终始而抵捂质
于圣人而悖理害经之甚有不得巳而后改易者何
必徒为异论以相訾也毛郑于诗其学亦巳博矣予
尝依其笺传考之于经而证以序谱惜其不合者颇
多盖诗述商周自生民玄鸟上陈稷契下迄〈一作讫〉陈
灵公千五六百岁之间旁及列国君臣世次国地山
川封域图牒鸟兽草木鱼虫之名与其风俗善恶方
言训故〈一作诂〉盛衰治乱美刺之由无所不载然则孰
能无失于其间哉予疑毛郑之失既多然不敢轻为
改易者意其为不止于笺传而恨己〈一作巳恨〉不得尽
见二家之书未能遍通其旨夫不尽见其书而欲折
其是非犹不尽人之辞〈一作辩〉而欲断其讼之曲直其
能果于自决乎其能使之必服乎世言郑氏诗谱最
详求之久矣不可得虽崇文緫目秘书所藏亦无之
庆历四年奉使河东至于绛州偶得焉其文有注而
不见名氏然首尾残缺自周公致太平巳上皆亡之
其国谱旁行易为讹舛悉皆颠倒错乱不可复考
凡诗雅颂兼列商鲁其正变之风十有四国而其次
比莫详其义惟封国变风之先后不可以不知周召
王𡺳同出于周邶鄘并于卫桧魏无世家其可考者
陈齐卫𣈆曹郑秦此封国之先后也𡺳齐卫桧陈唐
秦郑魏曹此变风之先后也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
齐𡺳秦魏唐陈曹此孔子未删诗之前周太师乐歌
之次第也周召邶鄘卫王桧郑齐魏唐秦陈曹𡺳此
郑氏诗谱次第也黜桧后陈此今诗次比也初予未
见郑谱尝略考春秋史记本纪世家年表而合以毛
郑之为诗图十四篇今因取以𥙷郑谱之亡者足
以见二家所世次先后甚备因据而求其得失较
然矣而仍存其图庶㡬以见予于郑氏之学尽心焉
耳夫尽其而有所不通然后得以论正予岂好为
异论者㢤凡补其谱十有五补其文字二百七〈一本注云〉
〈谱序自周公致太平巳上皆亡其文予取孔颕逹正义所载之文𥙷足因为之注自周公已下即用旧注〉
〈云〉増损涂乙改正者三〈一作八〉百八十三而郑氏之谱
复完〈一有矣字〉
集古录目序
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彊有力而不好好
之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致之象犀虎豹蛮夷山
海杀人之兽然其齿角皮革可聚而有也玉出昆仑
流沙万里之外经十馀译乃至乎中国珠出南海常
生深渊采者𦝫絙而入水形色非人往往不出则下
饱蛟鱼金矿于山凿深而穴远篝火糇粮而后进其
崖崩窟塞则遂葬于其中者率常数十百人其远且
难而又多死祸常如此然而金玉珠玑世常兼聚而
有也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汤盘孔鼎𡵨阳
之鼓岱山邹峄会稽之刻石与夫汉魏巳来圣君贤
士桓碑彛器铭诗序记下至古文籀分隶诸家之
字书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其
去人不远其取之无祸然而风霜兵火湮沦磨灭散
弃于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
幸而有好之者又其力或不足故仅得其一二而不
能使其聚也夫力莫如好好莫如一予性颛而嗜古
凡世人之所贪者皆无欲于其间故得一其所好于
斯好之巳笃则力虽未足犹能致之故上自周穆王
以来下更秦汉隋唐五代外至四海九州名山大泽
穷崖绝谷荒林破冢神仙物诡怪所传莫不皆有
以为集古录以谓转〈一作传〉写失真故因其石本轴而
藏之有卷帙次第而无时世之先后盖其取多而未
巳故随其所得而录之又以谓聚多而终必散乃撮
其大要别为录目因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
以传后学庶益于多闻或讥予曰物多则其势难聚
聚久而无不散何必区区于是哉予对曰足吾所好
玩而老焉可也象犀金玉之聚其能果不散乎予固
未能以此而易彼也庐陵欧阳修序
苏氏文集序
予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
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子美杜氏
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
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
于后世者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巳能常自
发见而物亦不能揜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一本〉
〈作困〉厄之时文章巳自行于〈一作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
及尝能出力而挤之死者至其文章则不能少毁而
揜蔽〈一无此字〉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
世犹此其伸于后世冝如何也公其可无恨予尝
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㡬乎三
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馀习后百有馀年韩
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
馀年而圣宋兴天下一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
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
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是欤岂
非难得其人欤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
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
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叹息流涕而
为当世仁人君子之〈一无此字〉职位冝与国家乐育贤材
者惜也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
圣之间予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偶
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兄才翁及
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颇共非𥬇之而
〈一无此字〉子美不顾也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
勉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稍趋于古焉
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
趋舎可谓特立之士也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
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
奇伟望之昻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慕其材虽
高而人亦不甚嫉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也
赖天子聦明仁圣〈四字一作圣明〉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二
三大臣而下欲以子美为根而累之者皆𫎇保全今
并列于荣宠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罪之人多一时
之豪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廷而子美独不幸死矣
岂非其命也悲夫庐陵欧阳修序
郑荀改名序
三代之衰学废而道不明然后诸子出自老子猒周
之乱用其小见以为圣人之术止于此始非仁义而
诋圣智诸子因之益得肆其异至于战国荡而不
反然后山渊齐秦坚白异同之论兴圣人之学㡬寽
其息最后荀卿子独用诗书之言贬异扶正著书以
非诸子以劝学为急荀卿楚人尝以学干诸侯不
用退老兰陵楚人尊之及战国平三代诗书未尽出
汉诸大儒贾生司马迁之徒莫不尽用荀卿子盖其
为最近于圣人而然也荥阳郑昊少为诗赋举进
士巳中第遂弃之曰此不足学也始从先生长者学
问然有好古不及之意郑君年尚少而性淳明辅
〈一有之字〉以彊力之志得其是者而师焉无不至也将更
其名数以请予使之自择遂改曰荀于是又见其志
之果也夫荀卿者未尝亲见圣人徒读其书而得之
然自子思孟子已下意皆轻之使其与游夏并进于
孔子之门吾不知其先后也世之学者苟如荀卿可
谓学矣而又进焉则孰能御哉余既嘉君善自择而
慕焉因为之字曰叔希且以勗其成焉
居士集卷第四十一
熙宁五年秋七月男发等编定
绍熙二年三月郡人孙谦益挍正
章望之字序著于〈一作著乎〉将相〈此下一有而字〉之表〈此下一有者字〉章
君儒其衣冠〈章君之下一有之耒也三字〉
秘演诗集序秘演隐于浮屠〈一无秘字下同〉江涛〈一作涛江〉
惟俨文集序其戸〈一无其字〉世俗〈一作世事〉文章〈一作文辞〉
诗谱补亡后序焚弃〈一无弃字〉去圣〈此下一有人字〉次比〈一作次第〉
苏氏文集序治矣〈此下一有其字〉冝与〈一作冝为〉而人〈一作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