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正德云南志/卷3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正德云南志
◀上一卷 卷三十四 下一卷▶

云南外志引[编辑]

余既以云南建置沿革等类编为志,复以寺观、仙释、僣夷,殿诸后,名曰外志,合四十五卷。呜呼!正邪之辨,君臣之分,夷夏之防,自有天地来,根扵人心天命之正,而不可湏臾紊者,三代以前无容议矣。自杨墨考佛之遁兴,而邪得以害正;吴楚徐越之号僣,而臣得以奸君;猃狁匈奴之祸作,而夷得以乱华。世主谨此则治,忽则乱,亡则亡,明效大验,章章可考。有宋诸儒修明其说,忠臣义士扶伤奔走,死而不悔,顾时弗庸,为之奈何?

元以夷狄入主中华,列儒扵九等之末,髠首之徒坐天子右以临天下,百官䩄然化面朝之,世道至此,可胜痛㦲!天厌其德,命我太祖高皇帝驱而放之沙漠之外以死,四方𥨸位专土者次第组系阙庭,扵是大兴文教,环海内而学校之,诸生非孔子罔俾诵法,正邪之辨明,君臣之分正,夷夏之防严,百五十年上安下治,良有以㦲。或曰:若是,是亦足矣。子犹外之,不已过乎?曰:非也。三者在天下,不可一日而不讲也。况云南密迩西方,渐其教也已久,裔长乐谈故习而浮动细民,吾人不时有以讲明而告戒之,彼或悍然冥然䧟入其中,然后从而治之,是罔之也,忍乎㦲?呜呼,防微杜渐,谨世道之变,以正性命之理,虽过也,庸何伤?

正徳五年二月既望,修江主人季凤公仪识。

云南志卷三十四 外志一[编辑]

豫章周季凤编

寺观[编辑]

五华寺 在滇城中五华山,旧名悯忠寺,元至元初建。云南诸剥惟此为最,内有楼曰聚远、曰无边风景、曰旷怡竹梧深处,有堂曰泰然,亭曰真意,皆本朝定远伯暨都督同知沐璘修建,以为冥人游燕之所。

  • 太华寺 在滇城西碧鸡山腹,元僧玄鉴建。俯瞰滇池,傍近以寺名者曰华亭、曰太平、曰罗汉、曰普贤,以庵名首曰即心、曰松𨼆、曰悟空,而惟太华寺为最胜。寺内有碧莲方丈,赤玄鉴所建。一碧万顷阁、思召堂,俱僧人佛财建。都御史郑颙有思召堂记。
  • 圆通寺 在螺山卜盘谷间,穷幽极阻,内有轩曰翠微深处,有楼曰古木囬岩,有曰雪窟,有日最清处,谷依岩穴为之。又有心印堂、悠然斋,在殿西。后有潮音洞,深黒莫测,尝有人燃烟入其中,行两日阻水而返。元廉访使李源道有记。
  • 觉照寺 在滇城南,俗呼大东寺,内有僧纲司。
  • 常乐寺 在滇城南,俗呼东寺。
  • 慧光寺 在滇城南,俗呼西寺。二寺具唐贞元初弄栋节度使王嵯颠建,各有白塔,高十三丈。其慧光寺塔,弘治十二年冬地震揺倒,十七年太监刘㫤并滇人募众重建,二塔相峙而立,目四方来者莫不远见之,亦云南之望也。
  • 笻竹寺 在玉寨山,唐贞观初建。其寺深邃,花木竹石幽雅可掇。相传昔有人于此见数僧甚异,就之不见,但见笻竹数本,遂即地建寺。
  • 大德寺 在五华寺束。
  • 能仁寺 在府学西南。
  • 地藏寺 在城东,宋未蜀僧永照云悟建,宣德四年憎道真重修。
  • 妙应寺 在广威门外二里,寺西有接官厅。
  • 华亭寺 在碧鸡山,元延祐中僧玄峯建,本朝景泰四年太监黎义重修,请得赐今名。
  • 文殊寺 在城北五里许,五代时僧赞陀见文殊,现其地建寺。
  • 涌泉寺 在文殊寺北,居啇山之麓。
  • 圆照寺 在玉案山腹。有大杉三株,絜之数围。
  • 宝昙寺 在玉案山腹。
  • 宝印寺 在玉案山。永乐十三年,僧慧峯建。
  • 宝珠寺 在玉案山。寺前有暴布。
  • 云居寺 在玉案山。
  • 妙高寺 在西山。寺制宏境幽,太监梅忠建。内有净香亭,为云南士夫游赏之所。题咏见后。
  • 宝华寺 在西山普坪村。
  • 妙湛寺 在官渡。
  • 海源寺 在西山。元平章脱懽普化建。内有大悲阁,木刻千手观音像。下有龙湫,凡遇雨肠愆期,祈祷屡应。宣徳间,太传黔国公偕弟都督沐昻重修。
  • 龙华寺 在城西梨园村。前元平章政事荅鲁麻建。宣德乙卯重修。
  • 遍觉寺 在玉案山。又名小笻竹寺。
  • 黄龙寺 在西山。
  • 灵应寺 在金马山麓。正统二年建。
  • 归化寺 在金马山腹。成化间,黔国武僖公沐琮建。内又建礼賔亭,以为宦游往来迎送之所。有题咏。
  • 安国寺 在滇城南七里许。唐宣光五年建。
  • 法定寺 在官渡。永乐间建。
  • 西宁寺 在滇城东南十里许百虎岗。元宣光间,云南行省参知政事俞金闾建。本朝正统间重修。
  • 清真寺 有二:一在崇正门内,一在崇正门外一里许,俗呼礼拜寺。俱元平章赛典赤建。赛典赤,西域人,故不忘其教也。
  • 长春观 在按察司西。其址旧为王府,后废。始,观在府治西。景泰三年,右佥都御史郑颙、总兵官沐璘以今址宏敞,合众议,请允创建殿宇。翼以两庑,仪以重门,宏深壮丽,前墀可容万人。每遇圣节正至,黔国抚巡三司率属习侬于此。内有道纪司,各州县俱有寺观,为仪之所。
  • 昭灵观 在黔宁庙下。洪武庚辰年建,有道士主之,以奉王朝事。
  • 真庆观 在滇城东三里许。宣徳间道士日和即真武旧同改建。
  • 龙泉观 在龙泉东。旧名龙泉道,年戍年黔寕王有,见后。
  • 文昌宫 在广威门外。
  • 玉泉庵 在石鼻村。永乐五年建,𥙊酒胡俨有记。
  • 香山寺 在保顺门外。
  • 法明寺 在宜良所北。
  • 岩泉寺 在宜良县西。
  • 万福寺 在汤池巡检司北。
  • 灵芝寺 旧名慈胜。在冨民县西。
  • 应护寺 在县南。
  • 法轮寺 在晋宁州阳城堡东。特建。
  • 万松寺 在州东五里。元时。
  • 具足禅院 在州东五里。旧名盘龙寺,元时建。张𬘘有记,见后。
  • 元亨寺 在呈贡县西一里许。
  • 遍觉寺 在归化县南白邑村。元时进。
  • 曹溪寺 在安宁州西北葱山。傍有湖水一脉,潮汐如期,亦安宁之佳致也。
  • 法华寺 在洛阳山。叚氏建,即銮罗汉之所也。
  • 妙果禅院 在州北三里许虎丘山。山高一百馀丈。张𬘘有记,见后。
  • 圣化寺 在北城村。
  • 大营寺 在大营村。
  • 万寿寺 在昆阳州治西二里许。元时建。
  • 战胜寺 在州东。
  • 仙鹤寺 在州治北十里。峯峦嶻嶪,林木畅茂,常有鹤接止其间,因以名寺。元时建。
  • 普照寺 在州治西五里。元延祐七年建。
  • 宝镜寺 在嵩明州北蛇山顶。宋时建。
  • 观音寺 在州西北。
  • 安得寺 在州南依顺里。
  • 法界寺 在州西灵云山弥良里。○已上并云南府。
  • 无量寺 一名普宁寺,在府治南,内有僧纲司,凡遇庆贺,先于此习仪。其右有大我寺,贮藏经,内有阿哩僧纲司,其东南有大悲寺,皆古刹,盖蒙叚时所建。
  • 感通寺 在点苍山四峯之卒,旧名荡山,又名上山寺,唐僖宗乾宁三年僧波罗所创,内有巨佛,相传是飞来者。寺有十六院,林木葱蒨,幽雅深迥,甲于诸寺。有张统记及各题咏,见后。其南三峯下有金相、法真二寺,一峯下有法图寺,其东有神通寺。
  • 玉局寺 在点苍山六峯之半,相传蒙氏建,中有唐御史杜光庭祠,元李伯强有诗见后。
  • 弘圣寺 在点苍山七峯麓,中有塔高二十丈,又名一塔寺。其北有大光明寺。
  • 崇圣寺 在点苍山十峯下,有三塔峙立寺前,今名三塔寺。中塔高三百馀尺,崇十六,饭制精云。玄宗开元元年癸丑岁,大匠获朝义进。有高三丈馀,有巨钟,声韵宋。其去远者曰佛图、曰罗汉、曰灵、曰观音,而荣崇圣寺为最。题咏甚多,见后。
  • 无为寺 在点苍山十二半,寺左有晒经波澜,百岁色红,经年不生草木,相传以为唐僧晒经之处。
  • 鹤云寺 在点苍山十四峯之。相传尝有二仙乘云鹤来石上围棋,因名。十六峯有弘圭寺,十七峯下有峩崀寺。
  • 光胜寺 在点苍山下,元世祖征南时驻此,至大四年建。
  • 大慈寺 在府城北三十五里,内有卓锡泉,相传僧慧普以锡卓地而泉涌出。
  • 石云寺 在点苍山现佛峯下。相传昔有人见崖半有光,因至其处,掘得石佛,乃建寺峯,以此得名。祈嗣者多应。北有宝花龙泉寺,又十五峯下有盘龙玉䑓寺。
  • 普济寺 在赵州东二里许。蒙氏时建。其下有泉池,人不敢取其鱼。
  • 遍知寺 在州西北一里许。昔蒙氏时高将军所创也,今为僧正司。每遇庆贺,于此习仪。
  • 赦开寺 即今飞来寺,又名千佛阁,在州治之北五里。昔蒙氏时土人见佛飞来于此,因创寺焉。
  • 道胜寺 在白崖甸。唐玄宗时蒙氏张徤成入朝,赐浮图像并佛书,归建此寺。云南佛寺始此。
  • 龙华寺 在鸡足山之阿。清溪曲径,林木雾𨼆,人迹罕至。去龙华近者有福縁、石钟二寺,远者有寂照、观音、玉龙、慈济四寺。
  • 智光寺 在洱海卫西门外。内有僧会司,每遇庆贺,于此习仪。又有水目寺在其南,宝华寺在其西。
  • 万福寺 在邓川州治西卧牛山之麓。元至正间创,今为僧正司。凡遇庆贺,于此习仪。
  • 钟山寺 即顶佛寺,在州治左钟山下。蒙氏时创。此外有曰慈济、曰五佛、曰会真、曰观音、曰龙华、曰真济、曰真慈,相去远近不同,皆古刹云。
  • 护明寺 在浪穹县西。元时建,洪武间知县金文举重修。内有僧会司,凡遇庆贺,于此习仪。有题咏,见后。又有智光、鹤云、标楞三寺,皆古刹云。
  • 汉寺 在賔川州罗筌岛左岩。下有礼拜石,相传昔有僧名东师,修行坚苦,常于石上礼拜,后化去,手足迹尚存。
  • 崇福寺 在賔川州玉案山,其南有高兴寺。
  • 玄真观 在府治东南,有老君庙,西南有玉枢雷院。
  • 古灵观 在府治北门外五十里,内有朵兮薄道会司。
  • 栖霞观 在府治西北,宣徳七年刘渊然之徒芮道材受都纪创建,内有道纪司。已上并大理府。
  • 指林寺 在府治西,元元贞元年建,今为僧纲司。内有砖塔二座,又有环翠亭。洪武间都纲喜颜建,学士王景常有记。凡行庆贺礼于此习仪,定边伯有诗。各州县俱有寺观,以为习仪之所。
  • 仁王寺 在府治东南,内有砖塔一座。
  • 接待寺 在府治东,至正间有百户赵益者辞职为僧,以其所居之舎为庵,施祖田三叚,以瞻云水之僧,故名接待。而其左右又有观音、燃灯、诸天、十王、万明、无垢诸寺。
  • 华严寺 在府治北,而其近处又有普庵、地藏、西禅、化成、栖禅诸庵,内有阁。正统间知府赖扁曰江山一览。
  • 善觉寺 在石屏州北二里,元至元间建。
  • 圣安寺 在州西北三十里宝秀乡,其近又有观音、普庵二寺,而则治南有诸大寺。
  • 秀山寺 在石屏州治西三十里宝秀郷,正统六年建,其山顶有仙人足迹。
  • 大雄寺 在宁州西五十里,洪武间建。
  • 正觉寺 在宁州北五十里梅花析,洪武间建。
  • 宁寿寺 在宁州北二里,元时建,成化九年重修。旧名净慈,凡行庆贺礼于此习仪,故改今名。
  • 龙洞寺 在宁州治北七里石洞中,弘治九年土官知州禄安建楼于洞口,为一州土人游赏之所。
  • 灵泉寺 在阿述州北。
  • 善觉寺 在阿述州东,旧名东寺,又有南寺,弥陀万德而善觉其胜者也。
  • 正宗寺 在通海县秀山。
  • 慈云寺 在秀山半,元至正阁建。
  • 涌金寺 在秀山绝顶,又名宝林寺,学士王景常有记。
  • 普光寺 在通海县治南秀山腰,宋理宗巳酉年邑人建。
  • 妙高寺 在秀山腰,元大德间建,郭登有时。
  • 清凉寺 在秀山腰。
  • 大兴国寺 在河西县北,洪武乙卯进,凡行庆贺礼于此习仪。
  • 如是庵 在嶍峨县西南三里,洪武间建,王景常有记。
  • 鹿苑寺 在蒙自县南,元泰定四年建。
  • 东林寺 在县东,元泰定四年建。
  • 北极宫 在府治东北,元宣光六年建,成化间重修。
  • 文昌宫 在府治西,元至正间建。已上并临安府。
  • 广严寺 在府城西,曰有僧纲司。
  • 金龙寺 在府治西北三里,宣德元年建。
  • 云泉寺 俗呼高顶寺,在邵城西二里,有山曰文殊,中有一石,撃之有声,又号响石寺,洪武间建,汝南王改云泉寺,有二石井,四时不竭,其泉香美,佛殿后凿石为梯,有阁曰潮音,行人钱古训有诗。
  • 平南寺 在府治德胜门外,宣德十年内官黄觉心、夏福智等于佛殿后建观音阁。
  • 智明寺 一名甸寺,在府治东三十里曲甸村,古有大树,凡遇灾疫旱涝,祷之即应。
  • 古山寺 在府治西一里,洪武二十五年建。
  • 北山寺 在定远县治北,内有僧会司。
  • 真觉寺 在定远县万春山。
  • 七宝寺 在定远县治四十里。
  • 仁山寺 在定远县北二十里,有千叶山,茶色如胭脂,季冬冒雪而开。
  • 兴广寺 在广通县东一里,相传塑佛泥来自交阯。
  • 普福寺 在定边县治东一里,进为习仪之所。
  • 柴山寺 在南安州治东。
  • 紫石寺 在南安州紫石山南,凡遇庆贺,于此习仪。
  • 广福寺 在镇南州治东,永乐十一年建。
  • 普照寺 在镇南州白土城。
  • 龙门寺 在墨盐普山,有七上。
  • 玄真观 在府治东,长春真人刘渊然书额,观内有病疫者,饮之少愈,每行庆贺习仪。
  • 真武观 在广通县泊西,为习仪之所。
  • 紫谿庵 三十五里,紫谿山谷有龙潭,每岁旱,于此祈祷。已上并楚雄府。
  • 华藏寺 在府治北缺摩山,内有僧纲司。
  • 普照寺 在河阳北赐溥山,本府每遇庆贺,于此习仪,各州县俱有寺,为习仪之所。
  • 慈应寺 在普照寺北。
  • 金莲寺 在旸溥山上。
  • 清虚观 在府东旸溥山,有东皋亭。
  • 龙泉寺 在阳宗县东山,寺傍水泉清佳,林不幽胜。
  • 观音寺 有二,一在阳宗县南,一在江川县东五里,下有石塔,高八丈,蒙氏建。
  • 云岩寺 在江川县治西六里。
  • 云集寺 在江川县西。
  • 广法寺 在新兴州治西。
  • 龙泉寺 在新兴州治西。
  • 灵照寺 在新兴州东十里灵照山上。
  • 云集寺 在新兴州西山,此外又有宝光寺。瑞云寺在州西。观音寺在州北。
  • 正觉寺 在路南州白邑村。已上并澂江府。
  • 等觉寺 在府治东,蒙氏建,内有僧纲司,凡遇庆贺,于此习仪。
  • 伏虎寺 在伏虎山,蒙氏时,有西域僧俱卢弥与南国僧道葺役二虎拽木以创寺。寺成,乘二虎而去。
  • 云𨼆寺 在陇图山顶。元末顺宁府士官同知左青罗建。
  • 圆觉寺 在府城东东山中。蒙氏所建。成化初,寺僧慧俨募义官张聡等施财重修。
  • 玄珠观 在府城东。前有莲池,好事者构亭其上,以为游赏之所。已上并蒙化府。
  • 开化寺 在府治南。内有僧纲司。凡遇庆贺,干此昌仪。
  • 龙泉寺 在府治东四里。
  • 真武观 在府治西。已上并景东府。
  • 广福寺 在弥勒州东九十里灵龟山。洪武间建。凡行庆贺,于此习仪。
  • 观音庵 在师宗州治西八十里豆勿乡。洪武二十四年建。
  • 报国寺 在弥勒州西。已上并广西府。
  • 广福寺 在镇沅府东九十里矣邦村。
  • 永宁寺 在永宁府北三里必溪村。
  • 福恩寺 在府东南四里东邑村。
  • 礼拜寺 在东邑村。
  • 普光寺 在府治东约五里。叚氏时建。
  • 万庆寺 在府治北。内有僧纲司。每行庆贺礼,于此习仪。已上并顺宁府。
  • 报恩寺 在府治东青龙山。洪武十九年重建。内有僧纲司。凡遇行庆贺礼,则习仪于此。各州县俱有寺观,为习仪之所。
  • 龙华寺 在龙华山。
  • 天王寺 在城西北隅。洪武间建。
  • 正法寺 在府南一十五里南城村。
  • 观音寺 在府南一十五里观音山东。
  • 安国寺 在府南一十馀里真峯山下。
  • 崇真寺 晋时建。唐元和四年,蒙氏㝷阁劝重修。有碑。
  • 龙华寺 在霑益州南一百七十里龙华山。
  • 安国寺 在州城北。
  • 福泉寺 一名龙泉寺,在龙泉山。
  • 妙严寺 在州南一百七十里交水村。
  • 龙鳯寺 名正觉寺,在陆凉州东七里狂容山,元至正七年建。
  • 守护寺 一名报恩寺,在州西,正统五年建。
  • 犬觉寺 在六凉卫城内,洪武十四年重建。
  • 玉泉禅寺 在马龙州东南三十里安仁郷。
  • 观音寺 在罗雄州南一里喜旧村,永乐四年建。
  • 玄虚观 在府城东一里许。
  • 真武观 在马龙州治南。
  • 翠峯庵 在府城西北翠峯下。巳土并曲靖府。
  • 德丰寺 旧在城中,后遭兵燹,永乐二年移置城南,今为僧纲可,凡遇庆贺于此习仪。其东有慈应寺,南有云峯寺,西有观音寺,北有礼拜寺。
  • 妙光寺 在府城北五十里,元至元中有庆禅师住此,卓锡得泉,名妙光泉,欧阳玄有记。其寺近有圆镜、师禾、清凉、大达、吉祥、光严、兴宝诸寺,惟妙光为最盛。
  • 龙华寺 在府治西北二十里西山之上,其地幽迥,下有龙湫,岁旱祷之辄应,水厮二区灌田甚多。
  • 护国寺 在东山古城,或云张䖍陀筑城建寺以纪唐功徳,寺今尚存。
  • 兴宗寺 在城东。
  • 白鹤寺 在东山。
  • 兴善寺 在弥兴。
  • 南华寺 在东空。
  • 圣化寺 在乌鲁
  • 摩㱔和寺 在和村。
  • 诸葛寺 在州东南十五里东山之腹,昔诸葛武侯征南曽屯兵于此,遗庙在焉,今为诸葛寺。
  • 姚华寺 在白盐井提举司治右。
  • 观音寺 在大姚县治一里,内有僧会司,每遇行庆贺后于此习仪,通判苏章有诗。
  • 普照寺 在县治西三,上有白塔,高二十文,顶圆足方,下小卜大,形如磬推,外光而中实。
  • 佑圣寺 在大姚县治西北。已上并姚安府。
  • 玄化寺 在府城西南一里。前有钟楼,元时建。昔蒙氏劝丰佑时,有梵僧赞陀崛多以锡卓石穴,泄漾共川之水,民得奠居,遂建此寺。元世祖征南时,尝驻驆于此,锡以袈裟、火珠、珊瑚,每遇庆贺,于此习仪。初,寺有释迦像,每岁春初,无远迩争趋以金叶贴像,分巡副使林俊命销之,得金数百两入于官,而执事者所𥝠取又不在是,自是佛会遂已。正德四年正月内,军民奚儒等仍造前佛惑众,提学副使周季鳯移檄本府问罪,毁之。
  • 龙华寺 在府治东南一十八里。元至正间,土官总管高仲建。
  • 智镜寺 在城中。
  • 朝霞寺 在府治西南十八里。成化十年,僧人月庭子锺募縁重修。每晨有彩霞照映,故名。
  • 兴佛寺 在府治南一十五里。永乐间建。成化初,僧人能显募縁重修。
  • 广福寺 在府治南十里。永乐间,北胜州土官知州高瑛建。弘治间,僧人清亮重修。殿宇宏敞,花木清幽,部使者往来,每驻节焉。
  • 栖云庵 在府治东南二十五里龙华寺之右。景泰间,僧人德伦建。林幽泉冽,时有白云层见,故名。
  • 崇真寺 在剑川州治西。金碧煇煌,为一州之冠。叚氏时建。
  • 灵佛寺 在州南三里水寨村。唐蒙氏征摩㱔,渡金沙江,有一木逆流而上,取之,刻为佛像,号十光如来,遂建寺,至今灵应。
  • 广明寺 在州南一十里上登村,蒙氏时建。
  • 石宝寺 在州西四十里石宝山,唐时建。
  • 观音寺 在剑川州治西南三十里羊层村山麓,永乐间建。
  • 兴教寺 在剑川州治南六十里沙退郷,永乐间建。
  • 宝应寺 在剑川州治西一百二十里求仁甸邹,洪武间建。已上并鹤庆府。
  • 法明寺 在府治东,元至元二十八年土官总管安慈建。
  • 大法明寺 在府治北,凡遇行庆贺礼,习仪于此。
  • 正续寺 在府城西八里狮子山,一名狮子寺,至大四年蜀僧朝宗建。山有石,状类狮子,故名。定边伯沐游寺有诗。
  • 报恩寺 在元谋县治东,元至正间建。已上并武定府。
  • 报恩寺 在府治北,元至正间建,今为僧纲司。凡行庆货礼,于此习仪。
  • 圣严寺 在宣化坊,洪武二十一年建。又有观音寺在其北,相距仅四里。
  • 文昌宫 在府西,元时建。已上并㝷甸府。
  • 兴福寺 在府城西南三里。
  • 万德寺 在府北,凡行庆贺礼,于此习仪。
  • 妙莲寺 在府城西南一百三十里,因远郷。已上并元江府。
  • 大德寺 在州治西,但遇行庆贺礼,于此习仪。内古钟,叚氏时铸,建楼以栖之。境内有风电,撃之则止。
  • 西寺 在城西五里,有僧正司。已上并北胜州。
  • 开化寺 在卫城东门外,内有僧纲司。凡遇行庆贺礼,则于此习仪。
  • 真庆观 在卫城内。
  • 三真观 在卫城南门外。已上并澜沧卫。
  • 法明寺 在城内太保山麓,蒙氏时所建,今为僧纲司。内有栖云庵,有井泉清冽,烹茶甚香。有诗。
  • 泉寺 在城南门外。后有圆通阁。其前有池,泉从池底涌出,因以龙泉名寺。
  • 卧佛寺 在卧佛山东麓。
  • 天王寺 在司城北二十五里。
  • 卧狮寺 在卧狮山下。
  • 清真寺 在司治南。内有吁天楼,盖囬囬礼拜之所也。
  • 观音寺 在法明寺东。凡遇行庆贺礼,则于此习仪。内有藏经阁,贮大藏经。沙木河亦有观音寺。
  • 宝山寺 在司城南八里,诸葛堰之西。二寺左右时立,皆称宝山。林木森䕃,溪水荡漾,花木芬芳,四时不绝。
  • 圆通寺 在司城北十五里。
  • 光尊寺 在司城北二十里。
  • 百花寺 在司城北十五里。
  • 石碑寺 在沙木河驿西三里。
  • 地藏寺 在沙木河驿北一里。
  • 普济寺 在永平县治西。
  • 灵通寺 在永平城内。
  • 宝峯寺 在永平县治东十里。
  • 玉泉寺 在永平县治南十里。
  • 胜泉寺 在永平县里。
  • 真武观 在太保山南麓。宣德五年建。内有道纪司,今废。已上并金齿司。
  • 西盟寺 在城中。景泰三年建。内有僧纲司。凡遇庆贺,则于此习仪。
  • 华严寺 在司城南五里。
  • 龙门寺 一名来凤寺。在司城东七里。
  • 宝莲寺
  • 水月寺 俱在司城南旧城村。
  • 护珠寺 在司城北十五里。
  • 金轮寺 在司城北一十五里土山傍。内有济旱石,围一尺五寸。
  • 天应寺
  • 水尾寺
  • 玉泉寺 供在司城外。
  • 佑圣观 在司城内北隅。已上并腾冲司。

云南志卷三十四

◀上一卷 下一卷▶
正德云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