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乐大典/卷02406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二千四百五 永乐大典
卷之二千四百六
卷之二千四百七 

永乐大典卷之二千四百六  六模

洪武正韵楚鉏切。始也。舒也。从衣从刀。许慎说文。楚居切。裁衣之始也。徐锴通释礼之初施。衣以蔽形。从力裁衣会意。扬雄方言梁益

之问。谓鼻为初。丁度集韵初唐武后。作字。戴侗六书故刀始裁之初之义也。释行均龙龛手鉴并古文䃼并俗杨桓

六书统穿母裁衣也。今人犹言裁为初。借为始初之初。古文变与初同。或如此。并古文。熊忠韵会举要初次商次清音。又姓。俗作初。初并

非。赵谦声音文字通初。穿沽切。说文曰。裁衣之始也。从刀近衣为意。作非。借为凡事之始。韵会定正字切彻觚彻称𬊤初。

并始鼎。伯硕父鼎。仲考壶。并散季敦。敦。

宰辟敦。邛仲盘。并见杨钧锺鼎集韵。伯硕父鼎。义云章。并见杜从古集篆古文韵海。

绎山碑。徐铉篆韵并高勉斋学书韵总。

并六隶书统。书宗俱碑。刘宽碑。柳敏碑。并洪迈汉隶分韵。华山亭碑。

{{双行注文|铭武梁祠堂。田君断碑。并真见汉隶字源。书王羲之。王献之。永。果。

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蔡草襄。书草。琰。

永。旭。怀素。楮庭诲。黄庭坚。芾。

并张锦溪并鲜于枢。赵子昂。

古初庸斋学言学者见乾坤二卦。由伏羲而定。又见系辞言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又见学老庄者。有女娲錬石补天。共工氏怒折天

柱之说。遂谓伏羲之时。乃是太极初分之后。天地方自无而有。吁。是何以浅近探天地也。盖天地之大。乃阴阳自虚自实。前无始。后无终者也。大槩

有时而混沌。有时而开辟耳。伏羲之前。吾不知其几混沌。而几开辟矣。所谓混沌而开辟者。以阴阳之运有泰否。阴阳之气有通塞。方其泰而通也。

天以清而浮于上。地以凝而填于下。人物生息繁滋于其中。复有英君谊辟相继为主。而人极以立。以两间之开辟者如此。宜不至于再为混沌矣。

然阴阳之运。不能以常泰。阴阳之气。不能以常通上下。或历千万百年。或历数万年。泰者有时而否。通者有时而塞。至于。否塞之极也。则天之清以

浮者。浊而低。地之凝以填者裂而泄。人物之生息繁滋者。亦歇灭而萎败。当此之时。五行之用皆废。而水火之性独悖逆焉。火不为离虚之明。而偏

于沈伏。水不为坎陷之满。而偏于沸腾。二者虽皆反常。而成天地之混沌者水也。前日之开辟者。至此又成一混沌矣。天地每成一混沌所不死者。

有元气焉。惟其元气不死。故阴阳之否者终于泰。阴阳之塞者终于通。或历数百年。或数千年。天之低以浊者又复清而浮。地之裂以泄者又复凝

而填。人物之歇灭萎败者。又复生息而繁滋。此阴阳之运气已泰而通。则前日之混沌者。复为之开辟矣。然天地由开辟而混沌者。固以其渐。由混

沌而开辟者。亦以其渐。方开辟之初。又必有聦明神圣者。继天为王。而人极以复立。伏羲盖当一开辟之初也。方其混沌之时。三纲五常之教。斯民

日用饮食之道。皆汨。䘮于水。然此理之神。与元气俱不泯绝。及天地再开辟也。此复生于水。在伏羲时。水性以复其常。神易首出于河。至舜禹时。水

患悉平。故洪范复出洛。此理之神所以开物成务者。一显一晦。吾亦不知其几万古矣。故系辞十三卦。自乾坤离三卦之外。皆文王所未重而已。为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取用。则伏羲虽未画八卦。亦可见其为前古之民用矣。又如武王洛书之访箕子。首对以洪水斁坏九畴之意。且言此范天

不与鲧而以待嗣兴之禹。则是九畴亦皆前古所叙。岂待书出于洛而后见㢤。今谓天地肇判于伏羲之时。谓已前无天地岂理也邪。若谓伏羲时。

乃天地之初判。当时文籍既生。岂无一字埀载于后。借曰。三坟八索九丘之书已失其传。而尧舜去古未远。二典之书。君臣略无一语。及太极初分

时。事不过以治水为第一义。于六府则止言惟修。而相期于勿坏。及地平天成。乃以万世永赖相归美而已。且三圣人之为治也。皆以若稽古为首

称。今观其一政一治。似皆于古人之成法。固自三皇以来创制者。已可遵守。至如取乾坤以埀衣裳实始于黄帝尧舜氏。及舜欲作黼黻之服。亦曰

予欲观古人之象。施采已出于古人。则衣裳之制。又岂黄帝尧舜创意为之哉。由是推之。天理人文之盛。前古盖无一而不备也。但天地每一开辟

之初。则又成一朴略无文之世。必待圣人继天测灵揭为世教。以启迪民彝之固有也。愚故曰。天地之大不知其几混沌。而几开辟矣。

通鉴外纪庖牺氏。昔者天地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罗泌路史初三皇纪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太初者。气之始。古三坟

书两仪者。阴阳之形也。谓之太初。太初者。天地之交也。太平御览易干凿度曰。太初者。气之始也。帝王世纪曰。元气始萌。谓之太初。诗推度灾

曰。阳本为雄。阴本为雌。物本为魂。宋均注曰。本。即原也。变阴阳为雄雌。魂也。亦言未有形也。皆无兆朕。故谓之气。雄生八月仲节。号曰。太初行三节。

节。犹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必知生八月仲者。据此时荠菱生以为验也。阳生物行节者。须雌俱行。物乃著也。广雅曰。太初。气之始也。清浊未分。

庄子曰。太初有无。言太古之初。上下未形。所有者无。无有无名。既无有形。人无有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一谓道也。物得以生。谓之德。淮南子

曰。稽古太初。人生于无。当太初天地之始。人生于无形。无形生有形也。成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为物所制。扬雄檄灵赋曰。太易之始。太初之先。

冯冯沉沉。奋搏无端。王阜老子圣母碑曰。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

清浊之未分。陈思王魏德论曰。在昔太初。玄黄混并。浑沌蒙鸿。兆朕未形。阮籍孔子诔曰。养徒三千。升堂七十。潜神演思因史作书。考混元于

无形。本造化于太初。又大夫先生传曰。太初真人。惟太之根。专气一志。万物以存。又曰。驰骛乎太初之中。休息乎无为之宫。太初何始。无后无

先。邵子观物外篇太初。事之初也。升仙经云太初极于阳九。太素极于百六。庄子知北游泰清问乎无穷曰。子知道乎。无穷曰。吾不知。又问乎无

为曰。吾知道。曰。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曰有。曰其数若何。无为曰。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泰清以之言也。问

乎元始曰。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元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于是泰清中而叹曰。弗知乃知乎。知

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元始曰。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元始曰。有问道而应

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

是以不过乎崐崘。不游乎太虚。列御寇庄子曰。小夫之知。不离苞苴。竿牍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导物。太一形虚。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

不知太初。汉隽武帝太初元年。应劭曰。初用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故改元为太初。又汉哀帝。秦符登凉秃𩬇乌孤乞伏干归。宋元㓙劭俱改元太

初。而年号之重。实始于汉哀帝。群书足用事对浑沌选濛鸿淮胚浑选江文通江赋。胚浑未凝。混茫扬子云美新在乎混茫。注混沌之气。冯

冯沉沉。汉冥冥窈窈。淮清浊未分。广雅元黄混并。曹六经元气混而为一。是太初太一也。易系辞䟽诸子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

从生。故有太易。有太初。太易者。未见之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列子天瑞篇古未有天地之时。唯象无形。窈窈𡨋𡨋。芒芠漠闵。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淮精神训诸史外浑混元。注造化之气。斑孟圣典引。梁昭明太子。注用视太初。远见治风。文选序天地纪。先有太初。后有太始。白虎通体题

未判。无形。气始。无形。无名。莫测。太乙。混沌。未兆。未分。混沌之先。莫穷其用。赋偶有物未判。先天固存。小焉运法

象于𡨋莫。大则同胚胎于覆盖。大朴将散。三光欲萌。名曰希夷听弗闻。意有机缄不自已。噫大块于无形之表。转洪钧于未化之时。恍惚

未见。冲虚莫为。有名能肇于有形。妙用悉根于妙理。芒乎芴乎。孰测其兆朕。亭之毒之。莫究于胚浑。独居有象之先。潜播大钧之兆。赋隔

真机密运于洪濛。独超乎古。庶类悉资于坱圠。会有其元。彼哀帝改元。乌识探端之自。纵武皇名历。难穷极数之由。拦江网体字无名。混沌。

混沌初玉融新对文选。班固典引曰。太极之元。两仪始分。李周翰注云。太极混沌。气之初也。龙文经混沌之初。中含太虚。

卦象初郑滁孙中天述考上稽之卦象。一画者。有画之初也。二画者。成象之初也。三画者。成卦之初也。八卦。六十四卦之初

也。稽之先天以伏羲八卦一转移间。初画两仪匹。再画覆载形。三画天地交。高卑体叚已具。八卦二十四画。百九十二爻之内。邵子观物外篇初与

上同。然上亢不及初之进也。二与五同。然二之阴中。不及五之阳中也。三与四同。然三处下卦之上。不若四之近君也。无初

卦九五爻辞曰。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音初吕氏春秋音初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孔甲禹后十四年皋之父

发之祖桀之宗田猎也天大风晦盲。盲。瞑也。孔甲迷惑。入于民室。主人方乳。乳产或曰。后来见良日也。之子是必大吉。之作其或曰。不胜也。之子是

必有殃。后乃取其子以归曰。以为余子。谁敢殃之。子长成人。幕动拆撩。斧斫斩其足。遂为守门者。以其无足。遂为守门之官。向谓之子有殃也。孔甲

曰。呜呼。有疾命矣夫。乃作以为破斧之歌。实始为东音。为东阳之音。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遇。礼也。禹未之礼。而巡狩南行也。

省南方之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涂山。在九廽。近当涂也。山南曰。阳也。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南方。国风之

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取涂山氏女。南音为乐歌。周昭王。亲将征荆。周昭王。康王之子。穆王之父。荆。楚也。秦庄王。讳楚。避之曰荆。辛

馀靡长且多力为王右。右。兵车之右也。还反涉汉梁。败王及蔡公抎于汉中。抎坠。音曰颠陨之陨。辛馀靡振王北济。又反振蔡公。振。救也。传曰。齐桓

公伐楚让之曰。尔贡苞茆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没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敢不共乎。昭王之不复。召

其问诸水滨。由此言之。昭王为没于汉。辛馀靡焉得振王北济哉。周公乃侯之于西翟。实为长公。西翟。西方也。以辛馀靡有振王之力。故赏之为长

公。殷整甲徙宅西河。一作阿犹思故处。处居也实始作为西音长公。继是音以处西山。西音。周之音。秦缪公取风焉。实始作为秦音。取西音以为秦

国之乐音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成。犹重。饮食必以鼓。鼓乐。帝令燕往视一作劾之。鸣若谥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

之。少选。须臾。燕遗二卯。北飞遂不反。帝。天也。天令燕降卯于有娀氏女吞之。生契。诗云。天命玄焉。降而生啇又曰有娀氏女方将。立子生啇。此之谓

也。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北国之音凡音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荡动。音成于外而化乎内。内。化生内心。是故闻其

声而知其风。风俗。察其风而知其志。一作意下同。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土毙则草

木不长。毙。恶。水烦则鱼鳖不大。扰浑世浊则礼烦而乐淫。烦乱淫邪郑卫之声。桑间之音。说在孟春纪。此乱国之所好。衰德之所说。说。乐。流辟誂越

慆滥之音出。出。生也。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感则百奸众辟从此产矣。故君子反道以修德。修治也。正德以出乐。和乐以成顺。乐以和为成顺。

乐和而民。郷方矣。郷。仰方道。复初庄子缮性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滑欲于俗。思以求致其明。谓之蔽蒙之民。古之治道者。

以恬养如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

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躰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已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古之人有混芒之中。与一世而

得澹漠焉。当是时也。阴阳和静。鬼神不扰。四时得节。万物不伤。群生不夭。人虽有知无所用之。此之谓至一。当是时也。莫之为而常自然。逮德下衰。

及燧人伏戏始为天下。是故顺而不一。德又下衰。及神农黄帝始为天下。是故安而不顺。德又下衰。及唐虞始为天下兴治化之流。𣻏𣻏散朴。离道

以善。险德以行。然后去性而从于心。心与心识知而不足以定天下。然后附之以文。益之以博文㓕质博文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

复其初礼记曾子问文王之为世子。朝夕至于大寝之门外。问于内竖曰。今日安。世子乃有喜色。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世子。世子色忧不满

容。内竖言复初。然后亦复初。又亲疾之药。必亲尝之。常膳者苦。则世子亦能食。常膳寡。世子亦不能饱。以至于复初。然后亦复初。宋赵仪可青山稿

复初堂记人以生为初。天地以开辟为初。吾言初异也。昔者混沌之初。未始有一物也。天地而既开辟矣然后人与鸟兽草木生焉。于是有范金

合土凿泉嶷穴刊山垦田筑城浚隍。而又窥以浑仪。算以巧历。腥以杀伐。辱以偃溲。日中之火。月中之水。靡不智取力索。斵朴破圜。乃毒其天斸荒

䥴顽朴略不还。而天地烂熳矣。烂熳之极。而天地精英之气衰耗而无馀。其所钟日日趍于焦侥夭𨳨。然后山倾海运。日埋星沉。而向之五伯七雄

之所争。伯夷季扎之所让。一皆澌泯㓕化为黄流。盖自是息之。以至所不知何年之久。是为天地之复初。迨夫其气休息之久。盘礴𣡡积不能以不

发泄。则又一开辟如羲农皇帝出焉者。是乃天地忧患之始而非初也。人之未生也。所谓性者与一气同游于浑沦亭毒之表。耳目口鼻四肢且不

知其何所寄也。夫焉有所欲俄而有生矣。生者。贼性之始也。耳而声。目而色。口而味。鼻而臭。四支而安佚。而去未生之初远矣。然后有得则喜。失则

悲。以至于相靡以力。相戏以智。而去生之初。又远矣。人能返观内照。以游乎未始有生之初。然后知血肉之身。固未始有一物也。则亦可以萧然于

事物之外。而得吾之所谓性者矣。此之谓复初。刘君明国名其堂曰复初。而求记于余。明国尝有闻于吾书之外者。故乐以斯言就正焉。国朝贝

廷臣金陵集复初斋记宜兴强如心氏世居荆南山之遵义里。元季兵变。辟地永丰黄山者十年。而去亲戚远坟墓。中恒慊焉而不足。洪武初年。

始克归治茅斋于室之东偏。题曰复初。介国子生谢煜来求记。夫有失而后复当大兵四起焚烧屠戮。莫不东西奔窜。农失其田。工失其肆回望郷

里。皆狐兔之墟。而父子兄弟能相保以居者。曾无一二。咸谓不可得而复矣。幸而居复吾宅。田复吾地。水之淤者浚而复其清。涂之塞者辟而复其

广与夫。一草一木敷荣鬯逹。若冬而复春。境之胜亦不异乎前矣。盖乱极复平。数之必然。而人亦不久于荡析。如心之初志于此遂矣。向使攻战之

未息。疾疫之夭年。虽欲复于已失者。其能然乎。宜特表其所居也。若余之由檇李而钱唐。由钱唐而云间。由云间而金陵。未尝一日获复先人之弊

庐。宁无愧乎。虽然。君子所贵乎复者。复性为大。性固甚于物也。有宅之安。有地之美。利吾累也。必绝之。其至清。水也。义。吾由也。必从之。其至广。涂也。

残暴险贼之不可存。而一于仁恕忠厚焉。其生生之理。奚翅草木油然而长也。圣人之教人复此而已。而不远复者独称颜氏之子为近之。此复其

初之为近也。如心好学读书。必知复吾本然为事。非徒区区故业矣。子因而推之。且以自警云。唐杜工部集文章复古初。遂初𣈆

孙绰。传。绰有高尚之志。居于会稽。游放山水十有馀年。乃作遂初赋。以致其意。赋今无所考。太平御览𣈆书。桓温欲经纬中国。以河南初平。将移

都洛阳。朝廷畏温不敢为异。而北土萧条。人情危惧。孙绰上䟽言不可。温见表不悦曰。致意兴公何不寻君遂初赋。而知人家国事邪。元刘静修集

遂初亭说君子立心之初。曰为善。而不能为恶。曰为君子。而不为小人。如是而已。苟为善也。为君子也。则其初心遂矣。夫道无时而不有。无处而

不在也。故欲为善为君子。盖无时无处而不可。而吾之初心。亦无时无处而不得其遂也。若曰。吾之初心。将出以及物也。苟时命不吾与焉。则终身

不得其遂矣。如是则是道偏在乎出。而处也。无所可为者矣。若曰。吾之初心欲处。而适已也。苟时命不吾释焉。则亦终身不得其遂矣。如是则是道

偏在乎处。而出也。无所可为者矣。道果如是乎哉。詹事张公子有子知其心为最深。盖乐。为善。而惟恐其不为君子者也。今筑亭名以遂初。而其心

乃在乎闲适。而诸公为诗文以题咏之者。以子有朝望甚重。才业甚备。又皆责其心当在匡济。皆不可也。夫义当闲适时在匡济。皆吾所当必为者。

然其立心。则不可谓必得是也而后为遂。苟其心如此。则是心境本无外。而自拘于一隅。道体周遍而自滞于一偏。其为累也甚矣。子有其以吾言

思之。久之必有得也。至元壬辰重九日。刘某书。国朝苏平仲太史集遂初堂记郑君冝中夙奉亲命。游学燕京。用近臣荐补国子生。限于常员。

出从事宣慰使者府。历福建。广西。湖南。三道。遂擢华亭县尉。而君温人也。世家平阳之镜江里。其地钜海。前横。青华后拥。远若九凤新罗夹屿。近若

金字。诸峯层。见间出于其左右。一方之胜处也。以此君得意功名之途。而退休家林之心。未尝一日忘焉。自华亭来归绝口不言仕进。廷授钱塘县

簿。迓吏在门而不为起。兵兴之后。幕府争以得士相高。诸公雅知君不可屈。亦不敢烦以軄。经略。使便宜以江西理问所知事。强起。君迄不赴。乃作

遂初堂于镜江之西。复据要会大治亭馆以极游眺之美。盖超然与世相忘。久矣余过其里来请曰。吾之堂未有为之记者。愿托笔于子。嗟夫天下

熙熙。孰不为声利而驰。天下穰穰。熟不为声利而往。乃有抗思埃𡏖之表。寄迹山海之间。甘与鸥鹭同群。渔樵分席。揽烟云之变化。睇潮汐之往来。

以究观盛衰消长之理。不居其荣无患乎其辱。不必于得无忧乎其失。若君者乎。推此志也。虽谓之与太初为邻可也。不亦高世之士哉。然自至正

失德。海内横溃。室庐毁于寇攘。货赂匮于供亿。膂力疲于转输。朝虞而夕戒。愁居而慑处。盖二十年。孰不慨君之不得遂其初也。

大明削平僣窃。混一㝢县。施恩布惠。涵煦乎群生。使之安养休息于天日照临之下。鸟兽草木熙然同春。而君始获优㳺于此。共为太平之人。而无毫

发不如其欲。又孰不喜君之得遂其初也。然则初志之遂不遂。其不系于时之理乱㢤。名堂之意。岂曰退休之志遂。夙昔之愿偿。亦曰昭

上赐寓庆幸也。昔尝闻之。士大夫谢事而还其庐。徒御散矣。宾客去矣。百物之顺其欲者不足。人之群嬉属好之交不与约。居独游于闾里之间。未有不塪

然者也。是以老于位而不知归者。十尝八九。乐于归而无留禄者。十无二三焉。君壮盛时。宦业方兴。名誉日起。非迫于著令。非怵于清议。慨然遗簪

𥿈之荣。而从泉石之乐。其贤于人也远矣。此余不惟喜君初志之遂。且有不可及之叹。记之以彰君之清标雅致。以愧怀禄顾位而不知止者。又何

辞焉。宋陆放翁集遂初狂本类三闾。归仍慕二䟽。何由满人笑。但可遂吾初。奕奕沙堤马。栖栖下泽车。细看俱外物。俛首老犂锄。贫士善用短。屏

居常自如。出寻邻叟语。归读古人书。过店亦沽酒。登山时跨驴。非关傲尘世。聊欲遂吾初。述初文苑英华梁肃述初赋并序予幼

而漂流。遂寓于海之上。与凫雁为伍有年矣。或禄仕以代樵牧。其暇则以群籍自娱。又尝染重膇疾。每求长桑氏之术以为疗。其他未之思也。方俟

一疾间。则追尚平五岳之游。无几何。会明诏以监察御史征。俄转右补阙。羁守职次。未遑自免。江湖之思。漫如也。间一岁。加翰林学士。领东宫侍读

之事。既微且陋。载荷天眷。上不能宣令一作上德。通古今。当论思之任。次不足弘三善备教谕。充端士之列。每省名位。眄章绶。中心𢛁然。不欲寝食。

无一日而安一作忘者二年于兹。其愧畏乃如是。时步自中禁。休于里巷。病攻其外。神倦于中。嚣焉忘形。思及道本。然后知一动静。万化殊涂。寂然

同归。未始有物。且不知夫曩岁之浮㳺。与今之局东。彼乎此乎。是欤非欤。杳不得其倪矣。于是作述初赋以纪怀。且贻诸同志焉尔。𢛁然一本作

惄然我洪系兮。肇昭耿乎伊唐。始替禹以陈謩。末开国而为梁。遭暴嬴以㓕周兮。涉天汉而方彰。社一作祖郃阳而守九江。系祖汉廷尉。郃阳侯。讳

放。见汉书。武威九江太守。高山侯。讳方。见后汉书。逮七序而见光。后汉侍中褒亲愍侯。讳竦。作七序有传云耳。维京牧之豊融。后汉黄门侍郎凉州

刺史。侍中关内侯。讳宽。见魏书。谘散骑之徇节。晋散骑常侍。冯翊太守。扶风郷侯。讳廙。死愍帝之难。赠吏部尚书。益州刺史。见晋书。遭匡攘以迁逝。

遵河右以蝉蜕。晋蜀郡太守宁州刺史扶风乡侯。讳迪生。酒泉太守关内侯。讳秋。避乱居张掖。绵侯服以守业。传龟组而罔替。自酒泉以下。六世郡

守关内侯。炜司空之藩魏。弘茂德为表缀。魏大将军洛州刺史赠侍中司空郃阳公。讳越。见后魏书。翼翼尚书。允明且哲。司空之孙。隋御史大夫。刑

部尚书邯郸敬公。讳毗。隋书有传。纳言执法。乃遂乃逹。播五叶而逮予。𡸁慎一作奋。身之芳烈。伊孤曚一作蒙。之薄祐。抚生植之多艰。岂前修之将

坠。藐才菲一作下。而体孱。奉徙宅之善教。得带经之残编。谅不师而不训。乌一作焉。识立德与立言。泊章甫之在首。始砺志以就贤。思琢璞以解蔽。

终扞格而难前。升九一作孔。颢之宏轨。探干坤之大纪。求专直与翕辟。问性命之终始。曰君子之不用。寔未成之所拟。苟体健以立诚。夫何刚柔之

不履。慨寻绎以内省。观万动之攸归。若扪天而罔阶。知集木之匪危。何大道之汗一作坦。漫。悼一作惟。吾人之崎戏。一作𡾟。仰前哲二字一作哲贤。

之休风。屡惆一作怊。怅以忸怩。且自击以自考。亦三复而九思。庶初筮以发蒙。敢舍龟而观颐。美海岳之静深。援幽人以为二字一作而与。期。聿投

迹于林中。就拙者之所宜。属夫上有圣帝。旁求俊乂。载驰车乘。搜及琐细。彼执持宪简。与匡补阙。载宜乎。学该纪律。识洞经制。故一作胡。小人之备

官。幸不招损而速戾。一有斯字。时也天光。镜乎宇内。洪棱憺乎荒外。上躬祀于泰坛。先假庙以告配。百神受职以咸秩。万国骏奔而来祭。肆觐创五

月之吉。朝宗盛三朝之会。月窟日际。风行雨霈。谬参侍从之臣。获睹人神之泰。又感一作盛。夫翰苑崇秘。人文是经。乐正司业。元良以贞。讲艺承明。

莫不才侔。相如道博。桓荣何皇鉴之偏属。降湛恩于鲰生。若侧足以登涂。方饬躬以效诚。𢥵书绅之犹怠。虑数马之非精。昼兢兢以徊徨。夕㳺㳺以

屏营。嘻岂不以命重才轻。惕一有陨字。坠而不敢宁也。我寓一作㝢。我居。于彼南里。匪容车骑。实远朝市。羌归沐以斯憩。聊优㳺以休止。旁枕大道。

其平如水。南望南山。横空黛起。君子所履。小人所视。乍扫室以自安。殊塞门而不仕。于是有竹有梧。清风穆如。放怀端居。玄宇一作㳺。自虚。遗原宪

一作思。之贫病。忘㝤武之智愚。䘮我南郭之。尽性西域一作方。之书。悟幻有之迁斡。得环中之妙枢。合乃一指。流为万涂。审物我之同域。又遑遑

其焉如。何睿后之渥饰。宜克恭以忘劬。惟一作奚。少海之洪澜。岂勺水之云输。伊志虑之久旷。矧疲疴之集予。徒端直以勿贰。又焉能以一无此字。

为乎有无。冥冥飞鸿。其虚其徐。英英白云。亦卷亦舒。吾企夫物之未及。故浩然而述初。物初元吴澂攴言集题物初赋序诗后

吾游心于物初。此庄子之书。述老子之言云尔。后之人曰。物之初者。物之先也。未有物之时也。释初为先。训义乖矣。且未有物之时。而游心乎是。得

无近魏晋清谈放旷之习。而使人无所执守。莫可究诘乎。老庄之学不然也。物之初。盖有所指而言。谓一物之初。非谓万物之初也。在吾身之内。非

在吾身之外也。以吾生身之所从始。故曰物之初。游心物之初者。真人之守规中也。此人身要妙之境。而文士亦或拟之于天地之鸿濛。龙虎山陈

自诚嗣老庄氏之学。于此心知既其实。岂徒既其文而已哉。国朝朱伯贤白云稿物初论或问天地果有初乎。曰有。人物果有初乎。曰有。然则

有初。必有终。曰。恶乎无方。噫气之大息也。混混沌沌。冲漠无始。一气既复。阴阳遂判。清浊以分。高下以形。非天地之初乎。于时。万象森罗。已具有初。

而迹未形也。天地一阴阳而已。人物固囿于阴阳以生者也。阳生有六。是谓之干。阴生有六。是谓之坤。阳生子中极于午中。乾道立矣。阴生午中极

于子中。坤道成矣。乾坤者。万物之父母也。当一阳初复。二阳既临。阳在地中。草木生焉。故草木之本皆居下。而末反居上。阳在下也。三阳既交。四阳

渐壮。鳞介群生。羽虫次之。故鱼鳖身横。飞鸟两足。而昂首阳未足也。五阳徤。而决膏脂生焉。故兽形近人。至于六阳既全。乾道始备。人斯立矣。故人

首居上。足固在下。得天地之全气以生者也。阳以生之。阴以成之。自午至子。为六阴成物之气。故能全乾坤之德者为圣人。圣人得天地之全气。而

尽性践形者也。讵非人物之初乎。然则曷而终曰。生长敛蔵。一岁之终。滋育消㓕。一物之终。非吾所谓终也。若夫生物屏息。天地无有。斯为终矣。曰

终。当奈何曰。有终必有初。作物初论。游心物初庄子田子方孔子见老𣆀。老𣆀新沐方将被发而干慹。然似非人。

孔子便而待之。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老𣆀曰。吾游心于物之初。老𣆀曰。吾游于物之

初。孔子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尝与汝议乎其将。详𣆀心地初儒学警悟杜诗。有高妙语如云。

王侯与蝼蚁。同尽随丘墟。愿闻第一义。回向心地初。心地初。乃庄子所谓㳺心于淡。合气于漠之义。天地有初

路史䟽仡纪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乎。仲尼曰。古犹今也。曰。然则昔吾昭然。而今昒然。何也。曰。昔之昭然神者先受之。今之昒者。又且

为不神者求也。祗禂新袭。虮虱生之。洲沼创出。虫鱼产之。一气之易。万物自见。故虽天地必有初也。而况人乎。靡不有初

诗荡篇。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事必有初宋史勾龙如渊传。如渊擢中司上言。凡事必有初。及其初而为之则易。

无其端而发之则难。陛下即位。一初也。渡江。二初也。移跸建康。三初也。自建康复还临安。四初也。自赵鼎相刘大中王庶相继去。今复独任一相。召

一二名士。凡事有当行。而弊有当去者。又一初也。臣愿以正纪纲。辩邪正。明赏罚。谨名噐。审用度。厚风俗。去文具。七者为献焉。道之

龙文经不得而名。乃道之初。草昧之初宋唐仲友说斋集上张相公启。新造之国。与已成之业不同。

草昧之初。英雄无定主。生民无定志。事成则帝。不成则虏。亟战以决雌雄。诚不容缓。宾日之初宋杨诚斋集辞免召

赴行在奏状。伏念臣半生性蹇。薄暮时升。自逢宾日之初。宠朌芝检。首预客星之列。诞寘松阶。未瞻尺五天之清光。亟进十八人之逓直。

我生之初诗免爰。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初尚无庸。若帝之初书大禹谟。率

百官。若帝之初。登拜之初宋唐仲友说斋集定谋议。昔韩信之用兵也。项羽可图。三秦易并之计。已定于登拜之

{{双行注文|初。南面之初宋王与钧大道至论武帝南面之初。以大道之要未尝泯没。至论之极。著在简书。坦然明白。可举而行。

交政之初宋薛季宣浪语集湖州到任告文宣王庙文。某闻诸夫子曰。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某虽不敏

愿学焉。交政之初敢告。兴事之初宋范石湖大全集论勤政札子。兴事之初。必谨宪度。不兴事之初。固无可行

之理。宪度谨矣。而必继以屡省者。盖事不加省。虽成而必隳之矣。一气为初太上混元黄帝水经一气为初。三才

立。阿字为初宝积经此陀罗尼。而能遍入一切诸法。所谓语言演说谈论。皆由文字。表示宣说。是文字。阿字为初。


荷字为后。犹如入胎。受胎。持胎。以母为先。又如种子长养。以父为先。如蕴积集。以生为先。次后建立。馀分差别之处。诸根次第成熟。如是字母为先。

诸馀文字。在其中间。随彼相应。和合而转。此即能入演说语言陀罗尼门。易正为初宋景文公笔录宦者宫人言正

月与上名同音。共易为初月。王仅修起居注颇熟其闻。因上言秦始皇帝名政。改正音以正月为端月。以正为正。下音征今乞废正音一字不用。遂

下两制议两制共是其请表去其字。时曾公亮疑以问余。余曰。不宜废。且月外尚有射正。诗曰。不出正兮。不止正月矣。曾悟亟语丞相府罢之。

同一初韩昌黎诗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元程雪楼集一初诗。一从何处起。初自几时名。昨夜山中梦。梅花雪乍晴。

德至同于初庄子天地。泰初有元。元有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

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及德。德至同于初。罔不在初

甲。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注善恶之由。无不在初。欲其谨始也。书召诰。王乃初服若生子。罔不在厥

初生。自贻哲命。戒之在初吕本中官箴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矣。然事

常至于败而不能自已。故设心处事。戒之在初。不可不察。详官尽孝在初宋唐仲友说斋集代人上皇帝书。陛下

今日尽孝在初。懋德在初。奉天在初。敬民在初。用人在初。立政在初。谨厥初书蔡仲之命。王若曰。胡尔其戒哉。谨厥初。惟

厥终。终以不困。不惟厥终。终以困穷。注思其终者。所以谨其初也。无迷厥初韩昌黎集其无迷厥初。

克厥初书太甲。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力。图惟厥终。注不能修德于其初。不能厥

书君奭。惟乃知民德。亦罔不能厥初。圣质如初𣈆书和峤为侍中。见太子不令。因侍武帝坐曰。皇太

子有淳古之风。而季世多伪恐不了陛下家事。帝㳺然。后与荀𫖮荀勗同侍帝曰。太子近入朝。差长进𡖖我可俱谐之。粗及世事。既奉诏而还。𫖮勗并

称太子明识弘雅。峤曰。圣质如初耳。帝不悦。及惠帝即位。贾后使帝问曰。𡖖昔谓我不了家事。今日定何如。峤曰。臣昔事先帝曾有此言。言之不效。

国之福也。臣安敢逃罪乎。类说武帝语和峤曰。东宫顷似更成进𡖖。试往看问何如。答云圣质如初。母子如初

隐公元年。郑伯克叚。寘姜氏于城颕。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颕考叔为颖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颕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

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颕考叔。纯孝也。爱

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吾不如子初蜀志刘巴。字子初。先主曰。子初才智

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诸葛亮曰。运筹策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桴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众人议尔。

事如初周礼秋官小行人。王燕则诸侯毛。凡诸公相为宾主。国五积。三问皆三辞。拜受皆旅𢷤。再劳三辞。三揖。登。拜受。拜

送。主君郊劳。交𢷤。三辞。车逆。拜辱。三揖。三辞。拜受车送。三还。再拜。致飧。如致积之礼。及将币交𢷤。三辞。车逆。拜辱。宾车进。答拜。三揖。三让。每门止一。

相。及庙。唯上相入。宾三揖。三让。登。再拜。授币。宾拜送币。每事如初。宾亦如之。及出。车送。三请。三进。再拜宾。三还。三辞。告辟。日食如

月初相台志黄琼为魏郡太守。时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其孙琬

年七岁。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馀。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眉如月初光明经金龙尊赞佛云。眉细修扬。形

如月初。其色黑耀。过于蜂王。皆从其初礼记礼运。死者北首。生者南郷。皆从其初。不忘其

礼记礼运。礼也者。反本修古。不忘其初者也。当难其初宋杨诚斋集冗官上。圣人之。为天下。必与天

下难其初。难其初。犹病于末。而况易其初者乎。礼帅初礼记内则。适子庶子见于外寝。抚其首咳而名之礼帅初无辞。

惟初宋僧文珦潜山集惟初。惟初结发时。志气凌苍昊。飘然去园庐。名山纵幽讨。流光暗相催。于今已衰老。满眼皆少年。谁堪写

怀抱。潜蹝寂寞滨。萧飒同霜草。谓可安馀龄。异俗惊我倒。颇解空王宗。怀之以为宝。世故等浮尘。置置勿复道。时惟尔初

书多方。我惟祗告尔命。时惟尔初。不克敬于和。佚能思初史记乐书。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

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二南作于周初二南谱正义曰。郑答张逸云。文王以诸侯而有王者之化。

卒以受命。是受命之前。已行王德。当此之时。诗已作也。何则化被于下。则民述其志。何须待布王号。然后作歌。武王采诗之时。二公已有爵土。命其

行化。遂分系之。非由二公有土。此诗始作也。周召二十五篇。惟甘棠与何彼秾矣二篇。乃是武王时作。武王伐纣。乃封太公为齐侯。令周召为二伯。

而何彼秾矣。经云。齐侯之子。太公已封于齐。甘棠经云。召伯。召公为伯之后。故知二篇皆武王时作。非徒作在武王之时。其所行实之事。亦武王之

时也。见山堂考索。钓璜初唐钱起诗晓出青门望。终南别业庐。宁知鸣凤日。却意钓璜初。光初杨子重黎

篇。或问交曰。仁问馀耳。曰光初。窦灌曰。㓙终。𣈆书前赵刘曜即位。改元。曰光初。建初东汉书汉章帝成李特秦姚苌凉李暠。俱

改元建初。永初东汉书汉安帝宋高祖。俱改元永初。元初东汉书汉安帝。改元元初。姬知常云山集元初。聦明荐

取未言前。即是元初妙不传。却向个中分变态。下同幽壤上同天。本初汉书汉质帝。改元本初。黄初续后汉书

孙权传。曹丕废汉帝为山阳公。僣称尊号。改元黄初。杜工部集再闻诵新作。突过黄初诗。景初三国志魏明帝。改元景初。

延初前秦符洪。改元延初。皇初后秦姚兴。改元皇初。载初唐书则天武后时。安庆绪并改元载初。

广初五代史吴越王钱镠。改元广初。

汉初县旧唐书地理志。汉初县。后魏清居县。隋改汉初。

初氏国朝千家姓商音郓城姓氏急就篇初氏见姓苑。宋有初。𬀩初虞世千家姓编初出何氏姓苑。宋初房。举贤良方正氏族略宋

初房。举贤良方正。熙宁登科。初燮密州人。元丰初。西美郓州人。初汝为登州人。

洪武正韵楚鉏切。尔雅秆。谓之刍。又茭草。说文刈草也。又牛羊。曰刍。以所食得名。俗作蒭非。中从屮。音草。许慎说文#义愚切。象包束艸之形。徐锴

通释曰。此虽从艸。盖是象形字。阻虞反。小尔雅槁。谓之秆。秆。谓之刍。生曰刍。陆法言广韵楚居切孙愐唐韵测隅切。颜元孙干禄字𦭍𦱪刍。上中通

下正。唐玄度九经字样作蒭讹。宋重修广韵亦姓。出何氏姓苑。丁度集韵蒭。䆫俞切。或从艸。俗作𦱪非是。又甾尤切。吴棫韵补叶音初尤切。韩愈

驽骥诗。力小若。易制。价𢕄良易酬。渴饮一斗水。饥食一束刍。又叶音。楚九切。戴侗六书故#楚隅切。食牛马艸也。别作犓。郭守正紫云韵刍豢。牛羊

曰刍。犬豕。曰豢。郑之秀精明韵飞刍挽粟。释行均龙龛乎鉴俗或作刍正豢也。𦭍𦷝蒸旧藏作蒭并测于反。韩道昭五音集韵又侧鸠切。五

音类聚初俞切。杨桓六书统穿母#从艸。指于中也。熊忠韵会举要次商次清音。祭统士执刍。注稿也。又羊。曰刍。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集韵或作

䅳。按说文。刍字中。本从艸。又加艸。作蒭非也。赵谦声音文字通穿沽切。艸为束也。从二勹。束二屮为意。牛羊。曰刍。作𦭍𦱪䅳蒭非。双音见状音。韵

会定正字切彻篆觚彻称𬊤刍。书上林鼎杨銁锺鼎集韵。道德经注。徐铉篆韵。

锺草繇书并史鲜于枢并见草书集韵。


总叙陆佃埤雅刍。象草包束之形。故诗以况男女婚𡛸之相缠固。盖薪斧而析之。其束之宜也。束刍虽不析。然其体散乱。不可以不束

也。束楚则虽不束可也。然犹将束之也。夫薪也。刍也。楚也。犹将束之也。可以人而不如乎薪。曰三星在天。刍曰在隅。楚曰在户。在天据面言之。在隅

据地言之。在户则又据乎人矣。互相备也。白驹之卒章曰。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又言君子之道。贫贱不能移如此。西京杂记曰。夫人无幽显。道在则

为尊。虽生刍之贱也。不能脱落。君子故赠君生刍一束。诗人所谓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也。五丝扁𦈙。倍𦈙为升。倍升为緎。倍緎为纪。倍纪为緵。倍緵

为禭。此自少之多。从微至著也。士之立功勲。效名节。亦复如之。勿以小善不足修而不为也。故赠君素丝一禭。郑氏谭绮蒭。马草也。司马

陈刍仪礼聘礼。司马陈刍。注司马掌帅圉人养马。故陈刍圉人。职属司马。百县秩刍礼记月令。

季夏之月。命四监大夫。令百县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身。士执刍礼记祭义。君执圭瓉祼尸。大宗执璋瓉。

亚祼。及迎牲。君执纼。𡖖大夫从士执刍。宗妇执盖。从夫子荐豆。此之谓夫妇亲之。薪刍周礼地官。委人掌敛薪刍。使

民采薪刍有官龟鉴吴遵路知通州。天下蝗旱。使民采薪刍。官为收买。以为直籴官米。至冬大雪。取以元价易薪刍

与民。官不伤财。民且蒙利。束刍诗唐风绸缪篇。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隅。语口切。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

束。其人如玉。母金玉尔音。而有遐心。宋刘攽集束刍食骐骥。斗水活蛟龙。辕下虽可哀。泥蟠未必穷。解骥就衢路。借龙起雷风。寥寥四海广。去矣君

从。求牧与刍孟子公孙丑下。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

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负刍孟子离娄章。昔沈犹有负刍之祸。古史𣈆世家。曹公子负刍杀其世

子而自立。反裘负刍分门故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

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明年东阳上。计钱布十倍。大夫毕贺。文侯曰。此非所以贺我也。譬无异夫路人反裘而负刍也。将爱其毛不知其里

尽。毛无所恃也。今吾田地不加广。士民不加众。而钱十倍必取之士大夫也。吾闻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贺我。濯粪

取刍新唐书安禄山。传。庆绪因婴邺自固。使薛嵩以厚币求救于史思明。而王师围已固。筑城濬隍三周。决安阳水灌城。城中栈

而处。粮尽易口以食。米斗钱七万馀。一䑕钱数千。屑松饲马。𬯎墙取麦秸。古人切。濯粪取刍。城中欲降不得。见城字。均赋厩

新唐书韩休传。休出为号州刺史。号于东西京为近州。乘与所至。常税厩刍。休请均赋它郡。中书令张说曰。免号而与他州。此守臣为

私惠耳。休复执论吏白。恐忤宰。相意。休曰。刺史幸知民之弊而不救。岂为政哉。虽得罪所甘心焉。讫如休请。范讽均

宋史列传。范讽字补之。仁宗时。通判郓州。时知州李迪贬衡州副。使。宰。相丁谓戒使者持诏书促上道。讽辄留迪数日而为治装祖行。

诏塞决河州。募民入刍楗。而城邑与农户等。讽曰。贫富不同。而轻重相若。农民必大困。且诏书使度民力。今则均取之。此有司误也。即改符。使富人

轮三之二。因请下诸州以郓为率。朝廷从其言。徙知广济军民避水堤居。凡给徭于官者。讽悉纵使护其家。奏除其租赋。仁宗累迁太常博士。以疾

监舒州。灵仙观。饮泉饲刍宋曾巩元丰类稿秦论。秦割郡县于外。而敛其廪兵于内。尽收群子弟而縻之牢圈之

地。止于饮泉而饲刍。不使得闻世务。一匹夫知其可胜也。以豆荐刍宋曾巩元丰类稿曾判官墓铭。以衮补𥜗。以

豆荐刍。重器小施。齿马蹴刍唐贾谊策礼不敢齿君之路。马蹴其刍者有罚。所以预远不敬也。齿马

触刍西汉补遗孙会宗与杨恽书。齿马触刍。横贷之恩。何可复得。子幼顷立朝。诸吏上卿。朝夕殿户宿卫。领大夫郎谒者举法闻政。

㧞擢绝伦。儗孰君臣进退之分久矣。饥马争刍淮南鸿烈解说林训。饥马在厩。寂然无声。投刍其傍。争心乃生。

厌伐马刍南史剻道恩。宋武帝征孙恩县。差道恩伐马刍。常负大束兼倍馀人。每舍刍于地叹曰。大丈夫弯弓三石。

奈何充马士。武帝闻之。即给噐仗自征祅贼。常为先登。胆力过人。甚见爱信。后以战功封新宁县男。白饭青刍

工部集肯访浣花老翁无。与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白马卢刍王充论衡儒者称孔子与颜渊俱登鲁东

山望吴昌门。谓曰。尔何见。一疋练前有生蓝。孔子曰。噫。此白马卢刍。使人视之果然。挽粟蜚刍史记主父偃。传。偃

諌伐匈奴云。天下蜚刍挽粟起于东陲。琅琊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锺致一石。汉书注。师古曰。运载刍稿。令其疾至。故曰。蜚刍也。挽。谓引车船也。

军须茭刍惟扬志宋绍兴六年。诏提点淮南公事。张成宪别措置大军所须茭刍。毋令搔扰。时淮泗大军所须茭刍

甚夥。成宪均之。扬楚泰州曁高邮。每州十万束。民间津送每束有至五六百钱者。右司諌王缙奏乞令诸军愿得钱就便收买者听。馀令采之近地

雇人以官舟运之。故有是诏。徐稚置刍经远堂分门故事徐穉。字孺子。高尚不仕。陈蕃为豫章守。不接宾客。唯徐

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郭林宗有母忧穉。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穉字孺子诗不云

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箫鼓涂刍唐权载之集祭徐给事文。死生同途。力命难俱。焜耀终始恩

深礼殊。荣春官于夜壑。振箫鼓于涂刍。平昔谈笑。倏然虚无。含凄寄词。絮酒焚枯。愿执𥿈以莫寻。奠灵筵而涕濡。结刍为

孙子比事朱梁将刘𬩽潜师西趍太原。将行虑为晋军所追。乃结刍为人䌸旗于上。以驴负之。循堞而行。数日𣈆人方觉。追之不及。

刍灵周礼春官塜人及葬言鸾车象人。鸾。遣车也。象人。刍草为人。言问其不如法度也。礼记檀弓曰涂车刍灵。自古有之。刍灵。束茅

为人。马。谓之灵者。神之类。明器之道也。言与明噐同。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㢤。俑。偶人也。有面目机发。有似于生人。孔

子善古而非周。释名曰。束草为人。马以神灵名之也。续汉书。礼仪志曰。天子崩。刍灵三十六人。陆机士庶挽歌辞曰。埏埴为涂车。束薪作刍灵。

苾刍江少虞类苑尊胜经。号僧曰苾刍。本是草名。有五义。一生不背日。二冬夏常青。三体性柔软。四香气远腾。五引蔓旁布。为佛弟

子。理亦宜然。其精至者。号为沙门。汉言息心𣑽语。西沙迦瞒那中国译云。沙门。释氏要览苾蒭。𣑽语也。是西天草名。具五德。故将喻出家人。古师云。

苾蒭不译者。盖含五义。故一体性柔软。喻能折伏身语麄犷。故二引蔓旁布。喻传法度人连延不绝。故三馨香远闻。喻戒德芬馥。为众所闻。故四能

疗疼痛。喻断烦恼毒害。故五不背日光。喻常向佛日故。王刍吴仁杰离骚草木䟽菉。王逸注。王刍也吴氏本草王刍。一名黄草。神

农公生太山山谷。治身热邪气。小儿身热气。能改斋漫录黄朝英缃素杂记云。李济翁尝。论诗。淇奥云。绿竹猗猗。按陆玑草木䟽。称尔雅云。菉竹。王

刍也。郭璞注又云。菉。蓐也。今呼为鸱脚莎。互见竹字。宋朱翌猗觉寮杂记淇奥。卫诗也。绿竹猗猗。注云。绿。王刍。竹。篇竹也。䟽云。郭璞曰。似小𥠖赤节。

好生道傍可食。寇恂传云。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万。考此则绿竹。乃竹之可为矢者。绿。言其色耳。何至以绿。为王刍。竹。为篇竹乎。以绿竹之盛。比卫武

之美。有何不可。乃取道傍小𥠖乎。竹竿。亦卫诗也。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淇。即淇奥也。取淇竹为钓竿。与伐以为矢。皆今之竹也。注䟽陋矣。

龙刍本草神农本经名医别录。石龙刍。味苦微寒。微温无毒。主心腹邪气。小便不利。淋闭风湿。鬼疰恶毒。补内虚不足。痞满身无

润泽。出汗除茎中热痛。杀鬼疰恶毒气。久服补虚羸。轻身耳目。聪明延年。一名龙须。一名草续断。一名龙珠。一名龙华。一名悬莞。一名草毒。九节多

味者良。生梁州山谷湿地。五月七月。采茎暴干。陶隐居云。茎青细相连实赤。今出近道水石处。似东阳龙须以作席者但多节尔。唐本注别录云

一名方宾。主疗蛔虫。及不消食尔。宋开宝本按别本注别录云。温今之服除热。盖不温也。嘉祐本按蜀本图经云。茎如𫄧丛生。俗名龙须草。今

人以为席者。所在有之。八九月采根暴干。陈藏噐云。按龙须作席弥败有垢者。取方尺煮汁服之。主淋及小便卒不通。今出汾州。亦处处有之。绍兴

本草石龙刍。采茎入药。其草柔软细长。人或编之以为席者。是也。本经所载。主治虽众。但今方家稀见入药。本经微寒。复云微温。据别注云。今服用

除热者。盖不温也。当作味苦微寒无毒是矣。三山志石龙刍。业生。俗名龙须草。今人以为席。龙刍任昉述异记东海岛龙驹川。穆

天子养八骏处。岛中有草。名龙刍。马食之。日行千里。古语云。一秣龙刍。化为龙驹。缚刍翻译名义缚刍此云。青河西域记云。旧曰。

博义讹也。详水字。

文鉴陈瓘刍说。武帝征伐之意。虽汲黯之言在所不采。而主父偃以踈逖微贱。进言九事。乃以伐匈奴为谏。引尉它章邯明秦之所以

亡。严安亦曰。靡敝国家结怨匈奴。非所以子民而安边也。夫偃安之所陈。与上异意。以秦法。论之。是谓非上之建。立诛无赦。武帝乃见而谓曰。公等

皆在。何相见之晚也。夫言虽不用而其人见收。则非特足以进天下之材。亦可以来天下之言。一语不当。从而废之。则非特塞贤材之路。亦将钳天

下之口。武帝之异于始皇其斯乎。晁错为国远虑。身䘮家覆。世哀其忠。然其学以申商刑名为师。峭直刻深不纯乎道。论人主之所急。以临制臣下

为先。又曰。人主所以尊显功名。扬于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然则圣主之务。所以尊显而𡸁后者。果在于术数而已乎。唯其质不厚。而学非其师。

故其论如此。其荒唐也。访问于善。宜虚心而待之。主先入之言。怀决定之意。掠能问之美。无肯听之实。如是而问者。君子之所不对也。季孙欲以田

赋使冉有。访于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既而私于再有曰。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若欲苟而行。又何访焉。于是乎三发而不对。孔子曰。

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孔子岂固隐哉。为其有决定之意。而无肯听之实。则遂事不可以复谏。而空言适足以自咎。语㳺动静岂不度哉。人主于听

纳之际。尤当宽详尽下。不当使进言之士怀未毕之语。楚子革与王言如响析父讥之。及其摩厉以须之。得。间而讽焉。能使其馈不食。寝不寐。以思

其言。使灵王有自克之仁。改过之勇。则子革之言岂小补㢤。然方其言之如响而其意有未尽。则谓之讇谀。可也。吕蒙正对太宗曰。君子小人之盛

衰。系之时运。读其言者为之惊骇。然至于。论小人之害政。戒人主之不察。则言之发端。固有为也。君臣议。论之际。言脱于口。而四方传之。以警以劝。

所以作天下之术。常在于此。尧舜三代君臣相与之际。语言宣尽。何其坦然而无蔽隐也。盖君欲举事兴为。必谋乎下。而臣有嘉谋嘉猷。必告乎上。

上有所未逹。下有所未谕。亦必反复论难无失其和以趣于正。是而后已。夫岂有不尽之情。未毕之语。而使和口论言之士可得而间之也哉。至唐

之德宗则不然。谋议之际所询乎下者。情有不尽。所告乎上者。语有未毕。疑贰之意作。而刻核之心应。固未尝以本然之意告其大臣。岂不曰所以

密机事。而固主权也。然而言脱于口。而卢杞无不知焉。恶君子之尽忠。而显绝其言。甘小人之讇邪。而阴授其柄。然则德宗之术亦已踈矣。

佛说苾刍五法经西天译经三蔵朝散大夫。试鸿胪少𡖖。传教大师。法天奉诏译。如来应正

等觉。在舎卫国。为彼未来。观察而住。是时无量。诸天及人。知佛世尊。是人天师。恭信供。养。尊重讃叹。利乐名称。而得最上。波罗密多。各各奉上。名衣

妙馔。卧具汤药。尔时世尊。以利乐。故。咸皆受用。而无染著。如莲在水。但令人天。诸有情众。获胜福果。得妙庄严。为彼人天。而降甘露。使彼人天。久久

依住。复。令无量。俱胝那由他。百千有情。获得甘露。乃至令度生老病死。轮廽苦。难。乃至令脱地狱。大险。难故。使得安乐寂静。平正无怖无畏。获得𣵀

槃。又复不离摩伽陀国。嚩啰曼隶国。迦尸国。㤭薛罗国。俱噜半左罗国等。嚩嗟王么蹉王。戌啰细那王。尸尾王。那舎啰拏嚩王。是诸王等。见已以佛

智力。彼皆降。伏。又复能于天经行处。行梵经行处。行圣经行处。行空经行处。行寂静经行处。行佛佛经行处。行师师经行处。行能知者经行处。行正

遍知经行处。行得心开解。得最上波罗蜜多。世尊。复次一切。所有经行处。彼所求经行。悉能经行。尔时世尊。告苾刍众。言有五种法。当住具足。当

来苾刍。常行何等五法。此苾刍。不知阿钵帝不知非阿钵帝。不知轻阿钵帝。不知重阿钵帝。是新戒是。减五年苾刍。此五种法具足者。此苾刍不合

住劝事。苾刍五。种法具足知者。是苾刍。合住劝事。何等五法。此苾刍。知苾刍阿钵帝。知非阿钵帝。知轻阿钵帝。知重阿钵帝。得满五年。得馀五年。苾

刍此五种法。具足者。得住劝事。苾刍复有五法具足者。是苾刍不得离依止住。何等五法。此苾刍。不知波罗提木叉。不知说波罗提木叉。不知结界。

不知结界事。是新戒是。减五年。此苾刍。具此五种法。不得离依止住。苾刍此五法具足者。是苾刍得离依止住。何等五法。此苾刍知苾刍波罗提木

叉。知说波罗提木叉。知结界。知结界事。是满五年。是五年馀。如是苾刍。此五法具足者。得离依止住。苾刍别有五法具足者。是苾刍。不得离依止住。

何等五法。此苾刍不知宝沙他。不知宝沙他事业。不知结界。不知结界事业。是新戒是。减五年。苾刍此五种法具足者。不得。离依止住。苾刍此五法

具足者。是苾刍。得离依止住何等五法。此苾刍。知苾刍宝沙他。知宝沙他事业。知结界。知结界事业。是满五年是。馀五年。苾刍具足。此五法者。得离

依止住。复次苾刍。有五正念。云何为五正念。谓行报应命终。不为财利念出世。苾刍此为五正念。复次苾刍。别有五依止正念。何等为五。谓饮食礼

事。不过师界。师同住五年。分明此是五依止正念苾刍此五依止正念。报应等。当知阿钵帝。知何等阿钵帝。当知五阿钵帝。何等为五。谓波罗夷。僧。

伽婆。尸沙波。逸提戒。当知各四种说。五知阿钵帝。如是知阿钵帝。复次知非阿钵帝。云何知非阿钵帝相。常行非阿钵帝。如是知非阿钵帝。复次知

轻阿钵帝。云何知轻阿钵帝。谓行深怖轻阿钵帝。云何行。谓行四波罗夷法。轻阿钵帝行。十三僧伽婆尸沙法。轻阿钵帝行。三十舍堕波逸提法。轻

阿钵帝行。九十二波逸提法。轻阿钵帝行。九十二波逸提法。清净各四说。轻阿钵帝。其馀五十戒法。轻阿钵帝。如是所行。得轻阿钵帝。如是知轻阿

钵帝。次知重阿钵帝。云何知重阿钵帝。所行之。行。得重阿钵帝。其馀行五十戒法。重阿钵帝。各四说九十二波逸提汰。重阿钵帝。所行清净。九十二

波逸提法清净。三十舍堕波逸提法。重阿钵帝。所行清净。三十舍堕波逸提法清净。十三僧伽婆尸沙法。重阿钵帝。所行清净。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清净。四波罗夷法。重阿钵帝。如是所行之。行。得重阿钵帝。知是知重阿钵帝。是五年是。满五年是。五年馀。如是得信依止。复次知波罗提木叉。云何

知波罗提木叉。此是波罗提木叉。思惟见前。行住坐卧。过去见在。身口意等。观察妙。行。如是知波罗提木叉。次知说波罗提木叉。云何知说波罗提

木叉。有七波罗提木叉。何等为七。当云何说。说四波罗夷法。馀所闻当说。此第一说波罗提木叉。次说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馀所闻当

说。此第二说波罗提木叉。次说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三十舍堕波逸提法。馀所闻当说。此第三说波罗提木叉。次说四波罗夷法。十三

僧伽婆尸沙法。三十舍堕波逸提法。九十二波逸提法清净。馀所闻当说。此第四说波罗提木叉。次说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三十舍堕

波逸提法。九十二波逸提法清净。各四法解说。其馀所闻当说。此第五说波罗提木叉。次说四波罗夷法。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三十舍堕波逸提法

九十二波逸提法等清净。各四说五十戒法。馀所闻当说。此第六说波罗提木叉。次一一广说。此是第七说波罗提木叉。如是说波罗提木叉。如是

知说。波罗提木叉。知结界。云何知结界。谓今众十四日。十五日结界。如是知结界。次知结界事。云何知结界事。一受持。二请名。三请。四请。五众结界。

如是知结界事。是五年是。满五年是。五年馀。如是知。得念依止。次知宝沙他。云何知宝沙他。今众十四日。十五日。宝沙他。如是。宝沙他。次知宝沙

他事。云何知宝沙他事。一受持。二请名。三请四请。五众宝沙他。如是知宝沙他。次知结界。云何知结界。谓五种。五种集结界。如是知结界事。云

何知结界事。舍堕不得结界。当低小座饮食。当办食饮已。所作应作。如是知结界事。是五年是。满五年是。馀五年。如是得念依止。又行道。云何行道。

谓阿阇棃行道。自行道。如是是念依止。次分别行道。云何分别。知阿阇棃说戒。知自说戒。如是得念依止。又分别。过时。云何过时。谓阿阇棃过时。自

过时。如是得念依止。如是过时。不为财利。云何不为财利。谓彼僧伽蓝住。阿阇棃。不为财利。如是得念依止。如是不为利养。半月行。云何半月行。谓

阿阇棃半月。半月同懴悔。如是得念依止。如是半月行。无阿钵帝。云何无阿钵帝。谓阿阇棃。令去某甲处。受依止。如是得念依止。又言行。云何言行。

谓依阿阇棃言。不用汝依止行。如是得念依止。如是依行。不犯师界。云何不犯师界。谓不犯师众落界。如是得念依止。如是不犯师众落界。同师懴

悔。云何同师懴悔。谓半月半月。同师懴悔。如是得念依止。如是同师懴悔。五年分明。得念依止。苾刍当具足此五种法。此苾刍法。当依行彼法。无阿

钵帝。彼所有戒法。当日日得讷瑟讫哩二合多。尔时世尊。说是五种法已。诸苾刍众。及诸人天。瞻奉旋绕。作礼而退。

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经宋三蔵传教大师法天奉诏译。如来应正

等觉。在舎卫国。与诸苾刍众俱。是时如来。广为时会。人天及彼未来。而说师范。尔时如来。告苾刍众。言苾刍当具足十种法。得度人出家。受戒为苾

刍。得一生不依止住。得与他人。为依止。何等为十。一者得惭愧乐戒。二者得多闻法。三者得毗奈耶多闻。四者得力正行。犯生戒依法依毗奈耶正。

行。五者得力正。行。犯生罪邪行邪见。依法依毗奈耶正行。六者得力正。行。看病安住。七者得力正。行。爱乐定法。及毗奈耶法。自说。令他说。八者得力

正行。说身行戒。九者得力正。行说出家梵。行戒。十者得十年。得十年满得十年馀苾刍此十种注当具足住。云何苾刍得惭愧乐戒。谓此苾刍。如。得

是得。云何我未得。阿钵底。不速疾得。阿钵底。如法如毗奈耶。作为苾刍。是为得惭愧乐戒。云何苾刍。得多闻知法。谓此苾刍。得法。蔵所说得多闻

说。为得知法力。周四圣谛广略解说。苾刍是为得多闻知法。云何苾刍得多闻知。毗奈耶。此苾刍所说二毗奈耶说者。周二别解。解说广念诵。于

行住坐卧。口念心思。微细观察。苾刍是为得多闻。知毗奈耶。云何苾刍得力正行。犯生戒依法。依毗奈耶正。行。谓苾刍知阿钵底。知非阿钵底。知

轻阿钵底。知重阿钵底。知因业阿钵底。知非因业阿钵底。知中阿钵底。知前阿钵底。知后阿钵底。知己起阿钵底。知未起阿钵底。阿钵底起已。一一

能知。苾刍是为得力正。行。依法依毗奈耶正。行。云何苾刍。得力正。行。犯生罪。邪。行邪见。依法依毗奈耶正。行。苾刍此得力正。行。谓周縁生。广略解

说。所谓无明縁。行。行縁识。识縁名色。名色縁六入。六入縁触。触縁受。受縁爱。爱縁取。取有。有縁生。生縁老死。忧悲苦恼。如是得此一大苦蕴。集此

无明㓕则。行㓕。。行㓕则识㓕。识㓕则名色㓕。名色㓕则六入㓕。六入㓕则触㓕。触㓕则受㓕。受㓕则爱㓕。爱㓕则取㓕。取㓕则有㓕。有㓕则生㓕。生

㓕则老死。忧悲苦恼㓕。此如是㓕。则得一大苦蕴㓕。苾刍是为得力。正得生罪邪。行。邪见依法。依毗奈耶正。行。云何苾刍。得力正行。看承痛安住。

苾刍此得力正。行。看承病安住。谓随其病疾。而与汤药。满自住房。而不嫌厌。苾刍是为得力正。行。看承病安住。云何苾刍。得力正。行爱乐定法。及

毗奈耶法。自说令他说。苾刍此得力正。行。谓爱乐相非。相法。自说令他说。及满。乐欲说。苾刍是为得力正。行。爱乐定法。及毗奈耶法。自说令他说。云

何苾刍得力正。行。说身。行戒。苾刍此得力正。行。谓观犯过犯。已观察观见。谓见威仪。开僧伽梨。及受持钵。受饮食。乃至语言爱等。苾刍是为得力正。

行。说身行戒。云何苾刍。得力正。行。说梵行戒。阿钵底苾刍。此得力正。行。谓四念处。四正灭。四神足。四无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舍摩他。微钵

舍那。念戒无烦恼。无我。如是苾刍。是为得力正。行。说梵行戒。阿钵底。云何苾刍。得十年得。十年满得。十年馀苾刍。如是年满。是名具足。苾刍此

十种法具足。是苾刍得度人出家受戒。得一生不依止住。得与他为依止。若苾刍。此十种法减。度人出家受戒。不依止住。复与他为依止。彼日日戒

得讷瑟讫哩二合多彼所有法彼一一㓕得阿钵底彼所有法彼一一㓕彼日日戒得。讷瑟讫哩二合多。苾刍此十年戒。当信重持。三心一心。行何

等为三。谓度人依止。不依止。如是世尊。应正等觉。说此十种法。戒过犯。报应已是。会大众苾刍等。欢喜奉持。礼佛而退。

楚鉏切。许慎说文#以刍茎养牛也。从牛刍亦声。春秋国语曰。犓豢几何。侧愚切。顾野王玉篇测俱切。养牛羊也。今作刍。陆法言广韵楚居切。徐锴

通释阻虞反。丁度集韵䆫俞反。俗作非是。释行均龙龛乎鉴𤚄𤛃二俗犓正杨桓六书统穿母#从牛从刍。赵谦声音文字通穿沽切。俗但用刍。

孟犹刍豢篆之恱我口。书徐铉篆韵。

𠿝楚鉏切。升法言广韵楚居切。呵叱人也。韩道昭五篆音类聚初居切。杨桓六书统穿母原声隶书并六书统

楚鉏切。丁度集韵䆫俞切。广雅。㮲。秦枸也。司马光类篇又初尤切。牛鼻系绳。

楚鉏切。丁度集韵䆫俞切。女字。司马光类篇又崇刍切。嬼妇谓之㛀。崔子玉曰。惠于㛀孀。又菑尤切。说文妇人妊身。引周书至于㛀妇。又遵遇切。妊

也。又反遇切。又侧救切。好也。又鉏救切。娠也。熊忠韵会举要次啇次清音。𡠉。妇也。

楚鉏切。丁度集韵䆫俞切。叱声。司马光类篇又昵洽切。喢㗙。小人言皃。韩道昭五音类聚测隅切。又女洽切。

𤙟楚鉏切。韩道昭五音类聚音初牛角。杨桓篆六书统穿母。楚居切。从牛初声。隶书六书

楚鉏切。韩道昭五音类聚音初。

楚鉏切。韩道昭五音类聚音初。

楚鉏切。韩道昭五音类聚音刍。

楚鉏切。韩道昭五音类聚楚居切。左部。

楚鉏切。韩道昭五音类聚音初。

楚鉏切。韩道昭五音类聚初虚切。赌也。

楚鉏切。韩道昭五音类聚鼠上同。音初。

楚鉏切。韩道昭五音类聚上同。音初。

永乐大典卷之二千四百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