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永乐大典/卷11615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之一万一千六百三 永乐大典
卷之一万一千六百十五
卷之一万一千六百十六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一千六百十五 十四巧

〇老洪武正韵鲁杲切。年高。说文。七十曰老。许慎说文老。考也。从人毛七。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卢皓切。尔雅老。寿也。又鶨䳢老。郭

璞注。鸽鶨也。俗为痴鸟。小尔雅𠭍艾。老也。杨雄方言眉梨耋鲐。老也。东齐曰眉。言眉秀也。燕代之北鄙曰梨。言面色似冻梨。宋卫兖豫之内曰耋。八

十为耋。音绖。秦晋之郊陈兖之会曰耇骀。言背皮如鲐鱼耇音始。悈音草。鳃。干都耇草老也。皆毛皮。皮色枯形。皆南楚江湘代语也。凡以异语

相易谓之代。傁艾。长老也。东斋鲁卫间凡尊老谓之傁。谓之艾。周晋秦陇谓之公。或谓之翁。南楚谓之父老顾野王玉篇筃力𢭏切古文老陆法言

广韵鲁皓切。耆老。颜元孙干禄字𦒳老。上俗。下正。张参五经文字从人毛匕。毛象反毛。匕音化。徐锴通释勒抱反。宋重修广韵亦姓。左传宋有老佐。

郑樵六书略老去其下体而成字。耆考耇𦒸孝𦒻耋主义转注。吴棫韵补叶朗口切。释名。老者。朽也。史记。酉者万物之老也苟卿蚕赋。屡化而不

寿者与善壮而拙老者与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寿上声又叶音满蒲切。耆老姥当以此得声。班固西都赋。若臣者徒观迹于旧墟。闻之乎故老。十

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遍举也戴侗六书故人老而毛发变七也或曰毛声释行均龙龛手鉴𦒴音老。韩道昭五音类聚力道切又音老杨桓六

书统来母以为老人之状。而下以指之。者老人发变白背壮之意则老字之意始明。并古文省。。锺鼎文或从止。小篆省统指

隶老讹偏旁同熊忠韵会举要半征商音。周伯琦六书正讹从毛即化字老人发化白也会意隶作老字潫博义通作𦒴赵谦声音文字通

来杲切人七十曰老从人从毛从七人年高则毛发七而为白。老之意也。借草老。心乱也。作佬非又博雅黄也。俗字。当偕老。又柳器作栳荖非。

韵会定正字切来果来零连老。

并古论语不老鉴并见杨钩锺鼎集韵

秦诅楚文并古老子并汗希希裕纂

{{双行注文|古郭忠恕永安院殿记并见杜从古集篆古文韵海徐铉篆韵并见高勉

斋学书韵总并六书统六书类释

孔宙羊窦道碑祝眭子翁魏修老祠孔耽五老杯柈

并洪迈隶韵淮源庙碑老子石路𡊮良郭仲奇碑费凤

庙碑并汉隶字源王羲颜真黄庭

李建并章王羲

黄庭并张锦溪并鲜于枢赵子

总叙太平御览老释名曰六十曰耆。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七十曰耄。头发耄耄然也。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

也九十曰鲐背背有鲐文也。或曰黄耇𩯭发变黄也。耇垢也皮色憔悴恒如有垢也或曰胡耇皮如鸡胡也。或曰冻梨皮有班黑。如冻梨色也。或曰

儿齿。大齿落尽。更生细齿。如小儿齿也。百年曰期頥頥养也。老惽不复知服味善恶。孝子期于尽养道也。老。朽也。老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书

叙指南老耄衰弱。老人曰黄耇。师丹。又曰。齿危发秃之老。任昉。老人自称曰朽人。柳宗元老而谦曰无耆耇之德。隗嚣。老而芜道义人曰陈人。庄子

注。陈人之人也。衰老曰未暮。选十二。齿落曰年某齳然而齿堕矣。外传其岁数。老而任子曰归尔以事。郑玄。渐老曰年力颓侵。宋书范晔。又曰。年迈

齿𢧑。选二十。又曰。荏苒𡸁老。刘禹锡。老曰某日长矣。战国宋卫。又曰。姿年逝已老。陶潜。老于人曰年先矣。庄子。人年迈七十曰逾七望八。韩愈。又曰。

眉寿。又冻梨。说文。百年曰期頥。礼记。㧞白发曰朝生暮㧞。左思白楚赋。又曰㧞白就黑。上。发白曰鬒变。选十四。头白曰颠白成翁。李翺。尽老年曰尽

齿。崔。又曰。华发堕颠。新序。老贵官状曰绶紫须白。刘禹锡。老人状曰厐眉皓发。刘宠。又曰。鸡皮鹤发。廋信。叹年老曰年岁有讫。后孟尝。又曰。桑榆行

尽。上。谓百岁人曰旡千一焉。列子七。老不过自言曰贱与老相守。选十五。老扶策乃行曰挟夹廼行。蔡义。老病辞扶见曰位未及扶。语林。自言老曰

吾嵫崦既暮。徐陵。年老曰日薄西山。李密䟽下气息奄奄。年老有壮容曰面有光泽。似未某者。王真某岁数。又曰。年旦某状容。上。老不衰曰趋拜强

驶。赵景。自言老曰犬马气衰。后鲁公。又曰。犬马齿歼。班趍。歼又作索。年已长曰年亦度矣。李翺。年过若干曰年殊若干。梁竦。老軰曰丈人行。匈奴。老

年曰垂没之年。杨赐。老将死曰旦夕入地。班超。极老病人曰朝暮人也。杨敝。妇人老曰容貌改前。杜钦。骂老人曰死老魅。陈蕃。老不足恤曰何有于

二毛。左传。老而𫘤曰犹有童心左襄。叹发二色曰余发如此种种。左昭。又曰发有二色。孙权又曰二毛。潘岳寿过某人曰比某为得年矣。李翺。前軰

曰宿齿。唐韩涀。老小人曰垂发戴白。邓。论语子曰。老者安之。注。老者养之以安。又曰。安之安我也。又曰。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

注。老老。所谓老吾老也。庄子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涧泉日记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虽是俗语。也自有警。数类晋

史平吴之后。制户调之式男女年十六以上。至六十为正丁。十五以下。至十三。六十一以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十二以下。六十六以上为老小不事

远夷。唐制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广德中以二十五为丁。五十五为老以优民。

养老周礼地官党正注。民三时务农时阙于礼。至此农隙而教之尊长养老。见孝悌之道也。礼记射义。酒所以养老。册府元龟礼曰。年之贵乎

天下久矣故有虞氏养老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商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必以八月诸物老成。顺其时气以助养育。天子袒而割牲。侯王设酱。公

卿馔珍。所以老穷不遗。彊不犯弱。众不暴寡。明长幼之序。兴揖让之风。习郷土齿之义备矣。𨹓及后世。巡省风俗。则先问高年。时临旧都。乃宴衎故老。或

赐饮于端阙。或回舆于私室。而又因灵休之集。毕嘉祀之礼。则锡以鸠杖。贲之束帛。登板授之秩。开石窌之封。此皆介于景福。终之以仁。斯教化之大本

盛王之令典也。流于惇史。岂不美欤。 养老之道。三王以前尚矣。自皇纲解纽馀分闰位。虽乞言孝弟之义。不行于庠序。而训恭加惠之典。尚及于乡党。

其间以兵威相炽。礼用辽夏。至于因事存问以时优给假之爵秩异其服玩。亦有国之命猷也。陈祥道礼书礼记王制。天子出征。受成于学出征执有罪。反释奠

于学以讯馘告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大乐正以告于王。王命三公。九卿。大夫。元士皆入学不变。王亲视学。月令。仲春上

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季春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文王世子。凡大合

乐。必遂养老。大合乐。谓春入学合莱合舞。秋颁学合声。于是时也。天子则遂视学焉。遂养老者。谓用其明日也。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

乃命有司行事。与秩节。祭先师先圣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

道修之以孝养也。学记。未卜禘。不视学。㳺其志也。祭义曰。天子设四学。当入学而太子齿。诗泮水。鲁侯戾止。言观其旗。鲁侯戾止。在泮饮酒。又曰。在泮献

囚。在泮献功。在泮献馘。贾谊传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帝入太学。承师问道。后

汉明帝永平二年三月。临辟。痈。初行大射礼。十月幸辟痈。初行养老礼。儒林传。明帝即位。袒割辟痈之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

问。难于前。冠带搢绅之士。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礼曰。天子视学四。养老也。简不帅教也。出征受成也。以讯馘告也。养老必以仲春。季春。仲秋。而简

不帅教。出征受成。以讯馘告者无常时。虽有常时。其入学也亦必养老焉。文王世子曰。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适东序释奠于乡老。遂设三老

五更群老之席位焉。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祭义曰。天子当入学而太子齿盖天子将视学。以鼓征众序立以齿。及天子至

命有司行事。祭先师先圣于西学。有司卒事反命。乃适东。序养老焉。此视学之大略也。汉明帝袒割辟痈之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

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搢绅之士。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岂亦先王之髣髴乎。学记曰。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盖古者䘮毕则禘未卜禘而视学。非

所以示孝道而不足以游学者之志也。春秋传。称晋人曰以寡君之未禘祀。未禘祀犹不可务外事。况视学乎。诸侯视学之。盖有同于天子。诗曰。鲁侯

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此养老也。在泮献囚。此以讯馘告也。视学养老之礼。郑氏曰。席位之处。则三老如宾。五更如介。群老如众宾必也。

{{{caption}}}

{{双行注文|

外饔。邦飨耆老孤子。则掌其割烹之事。孤子者。死王事之子也。王制曰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正义曰。邦飨耆者。谓死事者之父祖。兼

有国老庶老国老者。谓卿大夫致仕者庶老。谓庶人之致仕者。经直言耆老对孤子。则耆老者死事之父祖可知。但此不见飨国老庶老之文。故郑

解耆老。谓国老庶老。酒正飨耆老孤子皆共其酒无酌数。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玄谓所秩者谓老臣。王制曰。七十不侯朝。八十月善存。九十日

有秩。大司徒。以保息六保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养老。七十养于郷。五十异粻之属。正义曰王制云。五十养于郷。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彼谓

大夫士也。王制又云。凡三王养老皆引年。注云已而引户校年。当行复除也。老人众多。非贤者不可皆养故食货志。六七十已上。上所养也。此云七

十养于乡。亦谓有贤行者也。五十异粻之属者。是王制文。礼记常法。庶人食根。士并食黍。大大又加以粱。今虽庶人至五十。或与士大夫同食。食黍

粱。遗人。门关之要积以养老孤。门关以养老孤。人所出入。易以取饩廪也。正义曰。门。谓十二门。关。谓十二关。门关出入皆有税。所税得者亦送粻多

少。足国用之外。留之以养老孤。司门。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财。所谓门关之要积也。死政之老。死国政事者之父母也。槁人。若飨耆老孤子。士

庶子共其食。正义曰。耆老。谓死王事者之父。国家春飨孤子。秋食者老。则亦稿人共其食。罗氏。仲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园老。行羽物。伊耆氏。共土之

齿杖。王所以赐老者之杖。郑司晨云。谓年七十当以王命受杖者。今时亦命之为王杖。玄谓王制曰。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

于朝。乡大夫以岁时登其夫家众寡。辨其可任者。园中老者皆舍。老者若今八十九十复羡卒也。司厉。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者。不为奴。曲礼

曰。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頥。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于其国则称名越国而问焉必告之以

其制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年五十始杖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君子式黄发。王制司徒养耆老以至孝。耆老皆朝于庠。耆老致仕。及乡中老贤者。朝

犹会也。此庠。谓郷学也。乡。谓饮酒也。乡礼。春秋射图蜡而饮酒养老。正义曰。总言耆老。其数则众。故知致仕及乡中老贤致仕则书传略说云。大夫

为父师士为少师是也。乡中老贤。谓乡人不仕。年老有德。行者故乡饮酒云以告于先生君子可也。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

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兼用之。备阴阳也。凡饮养阳气。凡一食养阴气。阳用春夏。阴用秋冬。正义曰。凡养老者。皇氏云。人君养老有四种。一是养三

老五更。二是子孙为国。难而死王事者父祖。三是养致仕之老。四是引户悛耳庶人之老。熊氏云。天子视学之年养老。一岁有七。谓四时皆养老故

郑此注凡饮养阳气。食养阴气。阳用春夏。阴用秋冬。是四时凡四也。按文王世子云。凡大合乐必遂养老。汪云。大合乐谓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颂学

合声。通前为六。又季春大合乐。天子视学亦养老。文王世子云。凡视学必遂养老。是总为七也。有虞氏以燕礼者。以虞氏帝道宏大。故养老以燕礼。

崔氏云。夏受禅于虞。是二王之首贵尚于礼。故养老以飨礼相敬养也。殷人素质。威仪简少。故养老以食礼周人修三代之礼而兼用之。春夏养老

之时。用虞氏燕礼。夏后氏飨礼之法。若秋冬养老之时。用殷人。食礼之法。西阳用春夏。阴用秋冬者。按郊持牡云。响禘有柴。而食尝无乐。是故春禘

而秋尝。飨与禘连文。故知飨在春。食与尝连文。故知食在秋。彼不云冬夏。彼是启礼。此言冬夏者。据周法也。或郑因春而言夏。因秋而言冬。虽周冬

夏不养老也。就如熊义志冬夏则一年有五养老也。又春合舞秋合声即是春秋养老之事。冬夏更无养老。通季春大合乐有三养老也。熊氏以为

春秋合再养老。故为一年七养老也。去冬夏为五义实可疑。皇氏云。春夏虽以饮为主。亦有食。先行飨。次燕。次食。秋冬以食为主。亦有飨。先行食。次

燕。次飨。一日之中。三事行毕。义或然也。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逹于诸侯。天子诸侯养老同也。国中小学。在王宫之左学。大学也。在

郊。小学在国中。大学在郊。此殷制明也。正义曰。养于国。与养于学。文相对。故知国亦是学也。六十少于七十者。六十者宜养于小学。七十者宜养于

大学。故云国。国中小学云在王宫之左者。据上文而知。云小学在国中。大学在郊。此殷制明矣者。以上文云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下文云。

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朲左学。贵左而贱左。小学在国中左也。大学在郊右也。与殷同也。故云此殷制明矣以此篇从上以来。虽解为殷制。无

正据可凭。因此小学大学是殷制不疑。故云明矣。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使人受。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二膳。八十常珍。九十饮

食不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修。唯绞衾紟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

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郷。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

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䘮之事弗及也。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䘮。有虞氏养

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商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

在国之西郊。正义曰。此四代养老之处。熊氏云。国老谓卿大夫致仕者。庶老谓士也。皇氏云。庶老兼庶人在官者。其致仕之老。大夫以上。当从国老

之法。士从庶人之法。故外飨云。邦飨耆老掌其割烹。郑注引此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是也。有虞氏深衣而养老。夏后氏燕衣而养老。

商人缟衣而养老。周人玄衣而养老。兄养老之眼。皆其时与群臣燕之眼。有虞氏质深衣而已。夏尚黑而黑衣裳。殷尚白而缟衣裳。周人则兼周之。

玄衣素裳。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斑白者不提挈。君子耆老不徒行。庶人耆老不徒食。月令仲秋之月养衰

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助老气也。文王世子。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乐正诏之于东序。学以三者之威仪也。养老乞言。养老人之贤者。因从

乞善言可行者也。合语。谓乡射乡饮酒大射燕射之属也。大乐正。学舞干戚。语说命乞言。皆太乐正授数。凡大合乐。必遂养老。大合乐。谓春入学释

合舞。秋颁学合声。于是时也。天子则视学焉。遂养老者。明其明日也。乡饮酒乡射之礼。明日乃息司正。唯所欲。以告于先生君子可也。是养老之

象类也。天子视学。大昕。鼓征。所以警众也众至然后天子至乃命有司行事。兴秩节。祭先圣先师焉。有司卒事。反命。始之养也。又之养老之处。凡天

合乐。必遂养老。是以往焉。言始视学也。适东序释奠于先老。亲奠之。已所有事也。养老东序。则是视学于上庠。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三老

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弟也。名以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群老照。数其礼亡。

以乡饮酒礼言之。席位之处。则三老如宾。五更如介。群老如众宾者也。适馔省礼。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也。发咏。谓以乐纳之。退修

之。谓既迎而入。献之以醴。献毕而乐𬮱。反登歌清庙。反谓献群老毕。皆升就席也。反就席。乃席反于西阶上。歌清庙以乐之。既歌而语以成之也。言

父子君臣。长幼之道。合德音之致。礼之大者也。下管象舞大武。大合众。以事逹有神。兴有德。正君臣之位。贵贱之等焉。而上下之义行矣。有司告以

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终之以仁也。群吏。乡遂之官。王于燕之末而命诸侯时朝会在此者。各反养老。如此礼是终

其仁心。孝经说。所谓诸侯归各帅于国。大夫勤于朝。州里𩧱于邑是也。礼。运。三公在朝。三老在学。内则。凡养老。五帝宪。宪。也。养之为法其德行。三

王有乞言。又从之求善言可施行也。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有善则记之为惇史。三王亦宪。既养老而后乞言。亦微其礼。皆有惇史。惇史。史孝厚

者也。微其礼者依违言之求而不切也。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三老五更互

言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冕而总干。亲在舞位也。周名大学曰东修。祭义。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昔者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

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贵谓有燕赐。有加于诸臣也。尚。谓有事尊之于其党也。虞。夏。殷周。天下之盛王也。未有遗年者。年之贵乎天

下久矣。次乎事亲也。言其先老也。是故。朝廷同爵则尚齿。七十杖于朝。君问则席。八十不俟朝。君问则就之。而弟逹乎朝廷矣。同爵尚齿。老者在上

也。君问则席。为之布席于堂上而与之言。凡朝位于庭。就之。就其家也。老而致仕。君或不许。异其礼而已。。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

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弟也。割牲。致爼实也。冕而总干。亲在舞位。。乐侑食也。教诸侯

之弟次事亲。天子巡守。诸侯待于境。天子先见百年者。注。问事国君以百年所在而往见也。八十九十者东行西行者弗敢过。西行东行者弗敢过。

欲言政者。君就之可也。一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父族。三命而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此谓乡射饮酒时也。齿者。谓以年次立若坐也。三命。列国

之卿也。不复齿席之于宾束。不敢光族之七十者。谓既一人举解乃入也。虽非族亦然。承齿于族。故言族尔。七十者不有大故不入朝。若有大故而

入。君必与之揖让而后及爵者。谓致仕在家者。其入朝。君先与之为礼。而后揖卿也。中庸。燕毛所以序齿也。燕。谓既祭而燕也。燕以发色为坐。祭时

尊尊也。至燕亲亲也。齿亦年也。大学曰。上老老而民兴孝。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

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出弟。民入孝出弟。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诗七月。为此

春酒。以介眉寿春酒。冻醪也眉寿。豪眉也。介𦔳也。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行苇忠厚也。周家忠厚。仁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养老乞

言以成其福禄焉。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兄弟之老者。既为设重席几。又有相续代而侍者。曾孙维主。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黄耇台背。以

引以翼。寿考维棋。以介景福。泮水。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閟宫。黄发儿齿。儿齿亦寿征书曰。播弃黎老弗迪。又曰。尚犹询兹黄发

又曰。耇德不降。我则鸣鸟不闻。孟子曰。西伯善养老。汉文帝具为养老令年八十以上赐粟䋈帛酒肉。东汉明帝赐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赐天

下之老。酒八一石。肉四十斤。书大传。宣王问于子春曰。寡人欲行孝弟之义。为之有道乎。子春曰。昔者卫闻之乐正子曰。文王之洽岐也。五十者杖

于家。六十者杖于乡。七十者杖于国。八十者杖于朝。见君揖君曰趣见客母俟朝以朝。乘车轜轮御为仆。送至于家。而孝弟之义逹于诸侯。九十杖

而朝。见君建杖。君曰趣见。母俟朝以朝送之舍。卜筮巫医御于前祝饐祝鲠以食。乘车轜轮胥与就膳。彻送至于家君如有欲问。明日就其室。以珍

从。而孝弟之义逹于四海。天子之于老也。其所养也三。国老也。庶老也。死政者之老也。岁养之也三。仲春也。季春也。仲秋也。周礼。罗氏。罗春鸟献

鸠以养国老在春。月令养衰老。授几杖。在仲秋。文王世子曰。凡大合乐。必遂养老。郑氏云。大合乐谓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合声。于是时也。天子

则视学焉。遂养老。此养老于仲春仲秋者也。月令。季春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大合乐亦必养老。此又养老

于季春者也。若夫简不帅教。出征受成。以讯馘告。凡天子入学。莫不养老。此又不在岁养之数也。夫贵胄谓之国子。则贵而老者。谓之国老。贱者谓

之庶人。则贱而老者谓之庶老。国子与庶人之俊者同其学所以一道德国老与庶老异其学。所以别分义。故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

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而又有死政者之老焉。故罗氏

献鸠以养之者。国老也。司徒以保息养之者。庶老也。司门以其财养之者。死政者之老也。若夫外饔酒正槁人所谓耆老者。总三者而言之也。郑氏

谓三老五更各一人。皆年老更事致事者也。名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皇氏谓人君养老有四种。一是养三老五更。二是子

孙为国难而死者父祖三是养致仕之老。四是引户校年庶人之老。熊氏云。天子视学养老。一岁有七。郑氏云。凡饮养阳气。凡食养阴气阳用春夏。

阴用秋冬。是四时养老几四也。文王世子凡大合乐必遂养老大。合乐。谓春入学舍菜合舞。秋颁学合声。又季春大合乐。天子视学亦养老。是七也。

然。则古者建国必立三卿。乡饮酒必立三宾。而养老必立三老。故礼曰。三公在朝。三老在学。三公非一人。则三老五更非各一人矣。汉志以德行年

高老者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故永平中拜桓荣为五更。建中初拜伏恭为三老。而郑氏以此为三代之制误矣。晋亦以王祥为三老。先王父事三

老。兄事五更。则三老五更乃群老之尤者。而致仕之老。固在其间。皇氏离而二之亦误矣。月令无冬夏养老之文。周礼礼记特言春养秋食而已。熊

氏谓养老岁有七。亦误矣。又礼记言天子视学。遂适东序养老。则视学养老皆同日也。郑云。谓用其明日亦误矣。养老之礼。外饔掌割烹。酒正共酒。

槁人共食。罗氏共鸠。方其养也必先释奠于先老。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适馔省醴。养老之珍具。遂发咏焉。登歌清庙。下管象武。天子袒而割

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则乞言宪。行之。养著。而孝弟之化行矣有司告以乐阕。王乃命公侯伯子男及群吏曰。反养老幼于东序而终之

以仁。此所谓一举事而众皆知其德之备也。礼言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而服深衣。夏后氏以享礼。而服燕衣。殷人以。食礼。而服缟衣。周人修而兼

用之。而服玄衣。盖虞氏以燕。则以恩胜礼。夏后氏以享。则以礼胜恩。殷人以食。则趣恩。礼之中。而周则文备。故修而兼用之。周官外饔。言飨耆老。此

周人以飨礼养老也。行苇言饮射而继之以祈黄耇。此周人以燕礼养老也。祭记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此周人以食礼养老也。然玄衣燕衣也。燕

衣非冕服及总干。而舞必冕服者以舞者乐之成。故特服冕以明至诚有加而无杀也。冕而总干。施于。食礼。而记称。食尝无乐者。考之于诗商颁。言

顾予烝尝。而有鞉鼓渊渊嘒嘒管声。小雅言以往烝尝。而有锺鼓既戒。锺致送尸则尝有乐矣。乐师飨食诸侯。序其事令奏锺鼓。锺师凡飨食奏燕

乐。籥师宾客飨食鼓羽籥之舞。则食有乐矣。其曰食尝无乐。盖非商周之制也。汉明帝养老之礼。其曰。来与先到辟。廱礼殿御坐东厢。遣使者安车

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交礼。道自阼阶。三老升自宾阶。至阶。天子揖如礼。三老升。东靣。三公设凡。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

酳。祝鲠在前。祝饐在后。五更南面。公进供。礼亦如之。明日皆诸阙谢其。养。特三老五更二人而已。群老不与焉。非古礼之意也。诗思齐雝雝在宫。笺

云。宫谓辟雍宫也。群臣助文王养老则尚和。孟子梁惠王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

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班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

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离娄章。伯夷避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

公避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注。二老。伯夷。太公也。大老。言非常人之老者。天下之父。言齿德皆尊如众父。既得其心。则天下之心不能外矣。萧何所谓养民致贤。以图天下其意

暗与此合。 尽心章。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间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间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尽归乎来。吾闻

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夫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

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

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注。赵氏曰。善养老者。教导之使可以养其老耳。非家眷而人益之也。管子凡国都皆有掌。

老年七十已上。一子无征。三月有馈肉。八十已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已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供棺椁。劝子弟精膳食。问所欲。求所嗜。

此之谓老老。史记周本纪。伯夷叔齐在孤竹。闻西伯善养老。盍往归之。太颠。闲天。散宜生。向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西汉书高祖二年冬十月。

汉王如陕。镇抚关外父老。师古曰。镇。安也。抚。慰也。文帝纪。元年三月。诏曰。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师古田。存。首视也。

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粥者。或以陈粟。师古曰。禀。给也。粥。津康也。给米使为麋粥也。陈。久旧也。小雅甫

田之诗曰。我取其陈。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师古曰。使其备为条制。有司请令县道。师古曰。或县。或道。皆用此制也。有蛮夷曰道。年八十已上。赐

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䋈三斤。师古曰䋈绵也。赐物及当禀粥米者长吏阅视丞若尉致。师古曰。长吏。县之令。

长也。若者。豫及之词。致者。送至也。或本或尉自致之也。不满九十。啬夫令史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如淳曰。都吏。今督邮是也。闲惠晓事。即为文无

害都吏。不称者督之。师古曰。循行有不如诏意者。二千石蔡视责罚之。刑者及罪有耐以上。不用此令。苏林曰。一岁为罚作。二岁刑以上为耐。耐能

任其罪也。师古曰。刑为先被刑也。有罪在吏未决者也。言八十九十之人。虽合加赐。其中有被刑罪者。不在此赐物令条中也。玉海。贾山至言。陛

下礼高年。九十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筭不事。武帝建元元年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筭。九十复甲卒。张晏曰。二筭后二口之筭也。后

甲卒。不豫草车之赋也。夏四月。诏曰。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然即于乡里。先耆艾。奉高年。古之道也。今天下孝子顺孙。

愿自竭尽以承其亲。外迫公事。内之资财。是以孝心关焉。朕甚哀之。民年九十已上。以有受鬻法。师古曰。给米粟以为麋粥。为复子若孙。令得身帅

妻妾。遂其供养之事。师古田。若者。豫及之辞也。有子即复子。无子即复孙也。遂。申也。元狩元年。诏遣谒者巡行天下。存问致赐曰皇帝使谒者赐县

三老孝者帛人五匹。乡三老弟。者力田帛人三匹。年九十以上及鳏寡孤独帛人二匹。䋈三斤。八十以上米人。三石。元封元年夏四月。登封太山还。

诏行所巡至加年七十已上帛人二匹。元朔元年十一月。诏旅耆老。复孝敬选豪俊讲文学。稽参政事。祈进民心。注。加惠于耆老之人若宾旅也。

宣帝地节三年三月诏曰。鳏寡孤独高年贫困之民。朕所怜也。其加赐鳏寡孤独高年帛。元康元年三月。以凤皇集泰山。赐三老帛。一年三月。以凤

皇甘露𨹓集。赐天下高年帛。三年春。以神爵集泰山。赐天下高年帛。四年春正月诏曰。朕惟耆老之人。发齿堕落。血气衰微。亦亡暴虐之心。今或罹

文法。拘执囹圄。不终天命。朕甚怜之。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佗皆勿坐。遣太中大夫彊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鳏寡。览观风俗。

察吏治得失。举茂材异伦之士。三月诏以廼者神爵嘉祥。赐三老帛人二匹。神爵元年三月。祠后土。赐天下高年帛。四年二月。诏以廼者凤皇甘露

降。及神爵集。赐天下高年帛。五凤二年三月。鸾凤集。赐高年帛甘露二年正月。赦天下。赐高年帛。三年诏以廼者凤皇集新蔡。赐新蔡二老帛。 元

帝本纪。初元元年四月。赐三老帛。四年祠后土。赦汾阴赐高年帛。五年四月。赐三老帛人五匹。 永光元年正月。郊泰时。赐云阳高年帛。三月赦天

下。赐高年帛。二年春二月。赦天下。赐天下高年三老帛。建昭五年三月。赐三老帛。 成帝本纪。建始元年二月。赐三老钱帛各有差。 鸿嘉元年

二月。赐天下高年帛。 哀帝本纪。以绥和二年四月即位。赦天下。赐三老帛。 平帝本纪。元始元年。诏天下吏。比二千石已上。年高致仕者。参分故

禄。以一与之。终其身。三年。赐三老帛。四年一月。大赦。赐天下高年帛。东汉书光武纪。建武十九年九月南巡狩。壬申幸南阳。进幸汝南南顿县舍置

酒会赐吏人。复南顿田租岁父老前叩头。言皇考居此日久。陛下识知寺舍。每来辄加厚恩。愿赐复。 曾褒传。褒受诏议立三雍大射养老礼仪。

儒林传序。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朝群后。登灵台。望云物。袒割辟雍之

上。尊养三老五更。射享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搢绅之人。围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礼仪志。明帝永平二年三月。上始帅

群臣躬养三老五更于辟雍。孝经后神契曰。尊三老者。父象也。谒者奉几。安车软轮供绥执事。五更宠以度。接礼交容。谦恭顺貌。宋均曰。三老。老人

知天地人事者。奉几授三老也。安车。坐乘之车。软轮。蒲裹轮。供绥。三老就车。天子亲轨绥授之。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之事者。度。法也。度以宠异之

也。郑玄注礼记曰。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名三五者。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玄又一注。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应劭汉官仪曰。

三老五更。三代所尊也。安车软轮。送迎至家。天子独拜于屏。三者。道成于天地人。老者。久也。旧也。五者。训于五品。更者。五世长子。更更相代。言其能

以善道改更已也。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完具。臣昭案桓荣五更。后除兄子二人补四百石。则荣非。长子矣。邓展曰。汉直以一公为三老五更

无常。蔡邕曰。五更长老之称也。行大射之礼。𡊮山松书曰。天子皮弁素积。亲射大侯。郡县道行乡饮酒于学校。皆祀圣师周公孔子。牲以犬。郑玄注

仪礼曰。狗取人。孟冬亦如之。石渠论曰。乡射合乐而大射不同也。韦玄成曰。乡人本无乐。故于岁时合乐以同其意。诸侯故自有乐。故不复合乐。

郑玄注乡饮酒礼曰。今郡国十月行乡饮酒礼。党正岁岁邦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之礼。凡乡党饮酒。必于民聚之时。

欲其见化知尚贤尊长也。玄冠衣皮升眼与礼异。服䖍应劭曰。汉家郡县飨射祭祀。皆假士礼而行之。乐县笙磬边爼皆如士制。于是七郊礼乐。三

雍之义备矣。养三老五更之仪。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一人为老。次一人为更也。卢植礼记注曰。选三公老

者为三老。卿大夫中之老者为五更。亦参五之也。皆服都纻大袍。单衣皂绿领袖中衣冠进贤。扶玉杖五更亦如之。不杖。皆斋于太学讲堂。月令章

句曰。三老。国老也。五更。庶老也。诗云。三寿作朋。其日乘舆先到辟雍礼殿。御坐东厢。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交礼。道自阼阶。三老

升自宾阶。至阶天子揖如礼。三老升。东靣。三公设几。九卿正履。天子亲𥘵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鲠在前。祝饐在后。礼记曰。天子适馔省醴。养

老之珍具。遂发咏焉。退修之以孝养。反升歌清庙。孝养之诗也。五更南面公进供礼亦如之。谯周五经然否。曰汉初或云三老答天子拜。遭王莽之

乱。法度残缺。汉中兴定礼仪。群臣欲令三老答拜。城门校尉重钧驳曰。养三老所以教事父之道也。若答拜。是使天下答子拜也。诏后钧议。无周沦

之曰。礼户服上服。犹以非亲之故答子拜。士见异国君亦答拜。是皆不得视犹子也。虞喜曰。且据汉仪于门屏交礼。交礼即答拜。中兴谬从钧议。后

革之。深得其意。明日皆诣阙谢恩。以见礼遇大尊显故也。前书礼乐志曰。显宗因祀九武皇帝于明堂。养三老五更于辟雍。威仪既盛矣。德化未流

洽者。以其礼乐未具。群下无所诵说。而庠序尚未设之故也。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黄。止吾止也。 本纪。永平二年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

之礼。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三朝。谓中元元年初起明堂辟雍灵台也。眇眇小子。属当圣业。眇眇。孺微微也。间暮春吉辰。初行大

射。令月元日。东观记曰十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祝哽在前。祝噎在

后。老人食多哽咽。故置人于前后视之。令其不哽噎也。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八佾具修。万舞于庭。朕固薄德。何以克当。易陈负乘。诗刺彼已。水念惭

疾。无忘厥心。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其赐荣爵关内侯。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

身。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同四十斤。有司其存耆耋。恤幼孤。惠鳏寡。称朕意焉。三年二月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炟为皇太子。赐三老爵

三级。八年冬十月丙子。临辟雍。养三老五更。十年闰月甲午。幸南阳。日北至祠旧它。礼毕。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埙篪和之。以娱嘉宾

还幸南顿。劳飨三老官属。十二年五月丙辰。赐天下三老爵人三级十七年五月。赐天下三老爵人三级。章帝纪。有司奏孝明备三雍之教。躬养

老之礼。 建初二年冬。行飨礼。以故司空伏恭为三老。侍中。骑都尉周泽为五更。三年立皇后。赐三老爵人三级。冯鲂。建初三年。以老病乞身

许之。其冬为五更。诏朝贺就列俟上。出本传。 四年四月。立皇太子。赐三老爵人三级。七年九月。幸邺。劳飨魏郡守令已下。至于三老。 元和二

年二月乙丑。帝耕于定陶。诏曰。三老尊年也。孝悌淑行也。力田勤劳也。国家甚休之。其赐帛人一匹。勉率农功五月。诏赐天下高年爵三级。 章和

元年七月壬戌。诏曰。秋令。是月养表老授凡杖。行麋粥饮食。月令。仲秋之令。其赐高年二人。共布帛各一匹以为醴酪。 和帝本纪。永元三年十月。

奉长安。诏赐行所过三老钱帛。 八年春二月。立皇后。赐三老爵人三级。十二年三月。赐三老爵人三级。 十五年九月南巡。赐所过三老官属

及民百年者钱布。 元兴元年十二月。赐天下三老爵人三级。 安帝本纪。永平三年正月。皇帝加元服。赐三老爵人三级。 元初四年秋七月辛

丑。诏曰。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方今案比之时。郡县不奉行。虽有麋粥。糠秕相半。长吏怠事。莫有躬亲。甚违诏书养老之意。其务崇仁恕。

赈护寡独。称朕意焉。杜氏通典。按此诏。汉代犹依月令施政事。 延光元年三月改元。大赦天下。赐三老爵三级。 李充传充为左中郎将。年八十

八。以为国三老。帝常特进见。赐以几杖。顺帝本纪。永建元年正月大赦。赐三老爵三级。 四年。帝加元服。赐三老爵人二级。 阳嘉元年正月。立

皇后赐三老爵三级。 三年五月大赦。赐民年八十以上米一斛。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以上加赐帛人二匹。䋈三斤。 桓帝建和元年正月大赦。

赐三老爵三级。 二年正月甲子。加元服大赦。赐年八。十以上米酒肉。九十以上。加帛二匹。绵三斤。 永兴二年十一月校猎。赐所过道傍年九十

以上钱各有差。 蔡邕灵帝熹平六年七月。上封事云。清庙祭祀。退往孝敬。养老辟雍。示人礼化。皆帝者之大业。祖宗所祗奉也。本传。 光和元年

冬。行辟雍礼。以光禄大夫杨赐为三老。太傅。东汉会要灵帝以𡊮逢为三老。赐以玉杖。 案比。 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玉

杖。𫗦之糜粥。八十九十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之不噎。玉海。一云取春物始化。以助土气。玉海东京赋日月

会于龙犹。恤人事之劳疚。因休力以息勤。致权忻于春酒。执鸾刀以袒割奉觞豆于国叟。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于三寿。敬慎威仪。示民不偷。我有

嘉宾。其乐愉愉。声教布濩。盈溢天区。辟雍诗。皤皤国老乃父乃兄册府元龟魏文帝黄初中。苏林为博士给事中。帝作典论所称。稣林者是也以老

归第。国家每遣人就问之。数加赐遗。年八十馀卒。魏志文帝黄初二年授杨彪光禄大夫。又云。公卿朝朔旦。并引故汉太尉杨彪待以客礼。诏曰。先

王制几杖之赐。所以宾礼黄耇。褒崇元老也。昔孔光卓茂。皆淑德高年。受兹嘉赐公故汉宰臣。乃祖以来。世著名节。年过七十。行不逾矩。可谓老成

人矣。所宜宠异。以彰旧德。其赐公延年杖及马。凡谒请之日。便使杖入。又可使著鹿皮冠。彪辞让不听。竟著布单衣皮弁以见。 高贵郷公甘露三

年八月。诏曰。夫养老兴教。三代所以树风化垂不朽也。必有三老五更以崇致敬。乞言纳诲。著在惇史。然后六合承流。下观而化。宜妙简德行以充

其选。关内侯王祥。履仁秉义。雅志淳固。关内侯郑小同。温恭孝友师礼不忒。其以祥为三老。小同为五更。车驾亲率群司躬行古礼焉。汉晋春秋曰。

帝乞言于祥。祥对曰。昔者明王礼乐既备。加之以忠诚。忠诚之发。形于言行。夫大人者。言行动乎天地。天且弗违。况于人乎。册府元龟。臣钦若等

曰。按晋书志。二年行养老礼。宋志云。今无其注。然汉礼具存。杜佑通典甘露二年。天子亲帅群司行养老之礼于太学。命王祥为三老。郑小同为五

更。详三老下。晋书叚灼传。武帝时。叚灼疏言明王圣主。无不养老。老人众多。未必皆贤。不可悉养。故父事三老。所以明孝。兄事五更。所以明敬。陛下

发仁惠之诏。广开养老之制。册府元龟晋惠帝永平元年五月。赐高年帛人三匹。 永兴九年三月。大赦。赐高年帛三匹。 明帝太𡩉三年闰三月

即位。赐孤老帛人二匹。 成帝咸和元年二月。大赦改元。赐孤老米人二斛。 孝武帝大元五年六月。赐孤老不能自存者米人五斛。宋书孝武帝

纪。大明七年二月。车驾巡南豫。南兖二州。诏历阳郡高年加以羊酒。十月月幸历阳郡。赐高年帛。 文帝元嘉初。沈道虔吴兴武康人。仁爱好老易。

郡州府十二命皆不就。文帝闻之。遣使存问赐钱米。南齐书武帝纪。永明七年正月。诏曰。诸大夫年秩隆重。禄力珠薄。岂所谓下车惟旧。趋桥敬老。

可增俸。详给见役。册府元龟明帝建武元年十一月。诏曰。日者百司耆齿。许以自陈。东西二省。犹沾微俸。辞事私庭。荣禄兼谢。兴言爱老。实有矜怀。

自今搢绅年及。可一遵永明七年以前铨叙之科。先是永明中御史中丞沈渊表百官年登七十者。皆令致仕。并穷困私门。故有是诏。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一千六百十五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