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通志 (四库全书本)/卷038
浙江通志 卷三十八 |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三十八
关梁〈六〉
严州府〈建徳县附郭〉
县治桥 建徳县志在县前明万历十一年知县俞汝为建
三元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郡治南严陵志旧名卧龙明洪武初改名宣威正统十三年知府黄澍以郡人商辂中三元立坊其上桥亦以名
建徳县〈城外关梁〉
乌石关 严陵志在县东十五里
〈谨按乌石关以乌石山而名江流所经下有乌石滩又有三河关在府南四十里即东阳江渡口也唐置三河戍于此宋为三河驿当金华大道〉
鲍公桥 建徳县志在城西和义门外龙山之水从北门绕城至武定门以达西湖向有砖桥跨其上
国朝康熙九年协镇鲍虎易以石梁左右皆竖石楯故
名
吕公桥 严州府志在城西一里为徽宁及淳遂夀经行之要路当山谿之水直入大江行道患涉明万历三十八年知府吕昌期捐俸倡成
余浦桥 新定续志在朝京门外宋景定辛酉建圮于水郡贡士王炎重筑严陵志明洪武初重建成化七年知府朱暟复拓而新之
国朝康熙七年协镇鲍虎改建石桥围以石栏
苔溪桥 建徳县志在城东南十五里通浦江为浙东要冲明万历三十五年建复于桥之西建一庵以䕶之知府吕昌期题扁曰长虹永镇
国朝康熙元年重建后山水冲决桥圯为木筏以渡行
人
胥村桥 严陵志在县东北三十二里胥村旧名朱紫桥明洪武三十二年建正统间圯弘治五年知府李徳恢劝谕邑人王景贵捐赀重建长二十馀
丈改今名〈李徳恢为记〉
风硎桥 新定续志在陪郭坞有亭八楹宋景定辛酉圮于水严陵志明永乐十六年九峰寺僧重建
济川桥 明一统志在府城东北五十里白马泽严陵志元至正七年里人吴元俊重建〈贺方为记〉
招贤桥 建徳县志在城西六十里嘉靖浙江通志汉会稽太守朱买臣尝寓此筑室读书凿池为涤砚所后人因名曰朱池又名其里与桥皆曰招贤
乌石渡 紫溪渡 严州府志二渡在东关下五里风涛最险时有覆舟之患明万历四十年知府吕昌期捐造船二只分为上下两渡令其遇风覆舟协力相救闲则渡人往来仍置田六亩以给工费淳安县
锦溪关 旧浙江通志在县东六十里
〈谨按锦溪关其地有小溪岩怪石巉削水陆俱险嘉靖间知县洪英明设关于此以御矿寇〉
青溪桥 严陵志在县南跨溪为浮梁旧名百丈桥宋淳熙六年知县陈晔建〈胡南逢百丈桥记淳安旧名青溪以濒溪而名也源自黟歙东注浙江旁连衢信瓯闽诸郡以趋吴会往来栉比朝夕不绝旧有浮梁规模狭小车马之蹂轥雨旸之剥蚀漫不加饬至布板以渡渡者凌兢或垫溺以葬鱼腹令尹慨然捐俸以先之邑人皆喻欢趋乐助命僧如海总焉自始庀工越五月而竣南北百丈因以名桥坚厚平夷如通衢轨道行者叹因循之久而作新之速又念风雨燥湿之不齐腐朽波荡之不保于后也市田百亩有奇岁收其入使修者有继较夫粉饰目前而不计异时以传舍梯荣者相去亿万乡父老属予为记乃次第其语题于桥之础庶几遒人过之或摭以上闻也〉庆元三年知县郑擢新之淳祐丙午知县虞兟改令名〈王遂青溪桥记淳祐六年淳安县青溪桥成知县事凌阳虞君兟求文以志不朽淳邑山溪上受歙流下过钱塘而注之海比岁邑多水患屋庐漂荡津梁之设屡修辄毁虞君捐俸钱四十万为之倡官吏人士骈首聚财长桥贯之为节一十有八浮桥跨之为节二十有七絙铁聨舟其数一倍始于秋七月成于十月妄费尽省而徒杠舆梁之病不闻易名青溪废兴之故曷可以不记因采民之歌而系以诗〉
马踏桥 严陵志在县东一里相传昔有仙人骑马过此马迹犹存
西硎桥 严陵志在县西三里上有戈府君祠又名〈阙〉安桥淳安县志一名武安桥邑人洪本美重修
惠人桥 新定续志在龙山乡跨合洋溪长三十丈累石为趾架屋其上严陵志宋淳熙二年重建一名合洋桥〈陈𣋌合洋惠人桥记合洋有溪冲衢络绎行李问津憧憧不绝异时编新独木以济投步惴心若春夏淫潦狂湍坌来则荡析委波而逝咸逾旬阻绝无以济不通民病涉久矣今为桥其上修三百尺广十二尺负干甚隆布版则密覆以长廊掖以朱阑坚缜杰丽长虹卧波若济巨川毋假舟楫予尝揆诸易凡履险者必曰涉川所以利涉而济险者莫桥若岂惟桥哉凡尔民处心惠济毋行险而胥溺毋薄人于险能如是桥以通往来无彼此隔阻之虞居斯世也岂不砥如坦如永底荡平哉是为记淳熙二年徒杠舆梁告成之月也〉
平水桥 严陵志在县南五十里溪流峻急涉者每有垫溺之患明成化间知府朱暟通判刘永宽始为木桥以济之名平水桥
聚星桥 渊鉴类函在县东南五十里相传宋时近桥有邵氏前后五人登第故名
魁星桥 明一綂志在县东北六十里以其地有魁星石而名
马岩桥 新定续志在安福乡制如合洋桥而其长过之
仙人桥 严陵志在县西八十里尹山铜源古有汪圣僧庵桥居庵前其北一石俨立若人乡民因以祷祠焉
青溪渡 严陵志在县南一名县前渡〈杨彜过青溪渡诗天阔衔江雨濛濛上客衣潭清鱼可数沙晚雁争飞川谷留云气鹈鹕傍钓矶飘零江上客欹侧一帆归江晖青溪夜渡诗月沉河静水无烟独倚中流欲进船两岸山光涵夜色数声渔唱白云边〉桐庐县
水关 严陵志在县东二里桐江口
〈谨按水关当桐溪入江之口合江巡司置于此又有浮桥关在县北五里桐溪上柴埠关在县东南二十里柴埠滩旧有兵戍亭〉
宝庆桥 新定续志县市桥桐庐县志宋嘉定间令赵汝惮建桥成适改元宝庆因名俗呼县桥
进贤桥 严陵志在儒学前明宣徳间邑人姚惟可甃石为桥教谕陈钧训导胡如旸等复高广之大使蓝致甃路桐庐县志俗呼为新桥
龙津桥 桐庐县志在上坑埠一名逻浦桥又名杨家桥明洪武元年洪水冲圯弘治间邑人王希哲义民王孔昭重建
丁桥 严陵志在县东北十三里相传昔有丁丞相者养马于此为涧所隔因造桥以渡后人遂以名之
济川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北十五里桐庐县志宋嘉定年里人重建易以石今名雾露桥
安福桥 桐庐县志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明弘治年义士柴溥率众建寻圯正徳间溥独重建万历三十五年又圯王应徳募建
国朝顺治十二年大水坏邑人柴文卿王家臣等募建
石梁二洞
朝京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三十里当驿路要冲宋淳熙十三年建
世济桥 明一綂志在县西北三十里元至正六年里人姚寿翁建翰林学士承旨欧阳玄书额
朱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汉朱买臣尝负薪于此故名严陵志一名朱家桥元至正三年里人重建
月梁桥 桐庐县志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桥湾如月故名
袁阐桥 严陵志在县西北三十五里路当溪险岁久坏宣徳间里人喻叔良募縁重建
国朝顺治十八年圮皇甫应谷募修康熙十一年复圮
皇甫一璋等重建
凝紫桥 严陵志在县西北四十五里元大徳二年建
浮桥渡 桐庐县志在县北三里宋名里口渡景定五年令胡太古建浮桥以船为之徳祐末文丞相溃军数万至东溪县令李友仁撤浮桥拒之遂废自元迨今设舟以济犹呼浮桥埠有渡田若干亩遂安县
锺义桥 严陵志在县南跨溪为浮梁邑士王总得捐田五十亩命永济庵僧掌其入随圯即修往来者徳之庵废桥毁邑人为舟以济遂安县志一名南韩桥明嘉靖间邑民王思洪倡义建桥墩十一架屋覆之十八年大水墩屋尽坏隆庆间知县周恪建木桥万历辛亥知县韩晟修复石墩架板成桥壬子大水复坏自后仍用板桥岁岁修易以为常〈王穉登寄题南韩桥诗山县桥成带郭斜诗传雁足寄天涯虹蜺跨汉波千顷乌鹊浮空邑万家晓涉不劳歌瓠叶春流还许泛桃花济人谁似神明宰溱洧乘舆莫漫夸〉
龙渡桥 万历遂安县志在县东三里洪武二十八年建〈姜石安题龙渡桥诗龙溪远与大江连驱石为桥不记年虹影静摇波底月雁行斜渡涧湄烟风清客使归骢马日落渔人系钓船愧我自非题柱客也应从此去朝天〉
买仪桥 严陵志在县南十里明景泰元年里人王智荣建地名买仪因名
豹石桥 严陵志在县西十五里溪旁有巨石如豹故名
东亭桥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二十五里其水自北来者出于松源自东北来者出于东坞自西北来者一出于燕源一出于霞岭四水流至东亭之地始合为一万历遂安县志成化十三年严州府通判刘永宽修建邑令朱福董成之〈萧彦立重建东亭桥记东亭在邑东仅一舍许旧有桥年久倾圮大尹朱福少尹张敏卢端幕仲士高各辍俸资以倡改作上其事于郡邑之耆庶欣然助费于八月癸未始事其制中为二墩墩之形南则正方北则斜锐其上以杀水怒两崖皆为石堤而中拱其脊仍设扶阑于上以防颠坠其崇一丈八尺广如之修五倍于崇之数而加强焉冬己卯讫工〉
风沂桥 万历遂安县志在县西三十里旧名丰沂元至元间改今名明天顺间里人毛希诚重修正徳三年毛彦恭因其颓用石添砌
马石桥 遂安县志县西三十里相传明太祖略地新安过连岑至此旋师于石间上马因名
龙峯桥 严陵志在县西四十里一名寿春桥明正綂间重建
黄村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北四十里万历遂安县志以村名宋宣和间邑人詹安建明嘉靖时安十二世孙詹廷辉重建并创屋九间于上〈陆希和为记〉
宋家桥 严陵志在县南五十里宋家坞故名明成化八年里人徐叔宾重建
罟网渡 遂安县志在县东南三十里路通西安明崇祯间余兼善捐田十亩造渡船木桥往来利之夀昌县
会通桥 新定续志在县西市中跨湖表为之严陵志唐县令戴筠建宋理宗时里人刘仕重建明洪武六年知县彭子冲累石酾水为二道仍建瓦屋五间万历寿昌县志景泰中复坏义官翁志常建嘉靖乙亥志常后人翁徳静翁如皋重建
宋公桥 新定续志在县西二里长一十五丈宋郡守宋钧倡建因名寿昌县志后圮元静庐寺僧镇重建绘千佛于上又名千佛桥后圯明嘉靖三十六年广安寺僧太祥募建累石酾水为十二道
至仁桥万历寿昌县志在县东五里以居至孝仁丰二乡界故名
翠溪桥 严陵志在县东南七里累石酾水为三道上布石䦨宋端平间里人叶常管建〈周养吾翠溪桥晩眺诗晚步翠溪上恐惊鱼乌知看云偶成颂洗砚欲题诗雨润花生笔风轻絮眉忽听莺语好不觉立多时〉
广济桥 万历寿昌县志在县南十里景泰三年邑人徐彦铭建后圯邑人李亲等重建
颜公桥 新定续志在县西十里曰航头长四十二丈累石酾水为十道宋郡守颜頥仲建因名严陵志后圮于水元静庐寺僧镇重建〈翁洮春日题航头桥诗故园桥上绝埃尘此日凭阑兴自新云影映将仙掌曙水光迷得武陵春薜萝烟里高低路杨柳风前去住人莫怪马卿题姓字终期云雨化龙津〉
玉虹桥 明一统志在县东二十里严陵志宋嘉定间邑人郑执信建〈郑以耕过王虹桥诗玉虹跨水久知名南北驱驰此问程风雪䇿驴天上下凉秋月夜虚明荷花隔岸薰残照柳絮撩人弄晚晴爱有四时桥畔景酒旗茅屋更书声〉
梅川桥 严陵志在县西南三十里累石酾水为三道宋南渡后建
皆喜桥 寿昌县志在县西北四十里明成化十一年僧净圆募建西有皆喜亭
龙峄桥 严州府志一名寿春桥在县西四十里明正统间余公茂徐士敏建
淤堨渡 严陵志在县东十里〈周养吾淤堨渡诗野水滔滔此会通往来行色见孤篷桃花锦鲤千层浪柳絮黄鹂两岸风明月满船天上下青云万里客西东如今岁暮无人渡闲却溪头簔笠翁〉
分水县
庆云桥 严陵志在县南一里庆云坊
双桂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一里宋王缙子日休日勤同登进士因以名桥
定安桥 分水县志旧名顺安桥在河头溪系东门孔道向建石桥圮于洪水后易石以木
国朝康熙二十年知县李檠重建石梁比旧增高五尺洞桥 严陵志在县西二里县丞李徳固重建濯仙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四里严陵志月溪院前相传昔有仙人濯足于溪石上故名
蓝田桥 严陵志在县北二十五里明正统三年知县陈贞重建
观桥 严陵志在县西三十里邑人章高建
宝定桥 严州府志在县西北生仙乡
河头渡 嘉靖浙江通志即天目渡路通新城临安温州府〈永嘉县附郭〉
新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府治前正徳丁丑郡守陆鳌开新街始建
华盖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府治东王光荐重建惠民桥 温州府志在府治西明嘉靖庚子郡守郝正创察院于城隍庙西始建
五福桥 明一綂志在府城谯楼前温州府志又名本州桥
蜃川桥 永嘉县志在平水王庙西明万历间建今俗名虹桥
洗马桥 温州府志在府治西宋洗马陈龟年建永宁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少保坊〈杨蟠永宁桥诗过时灯火夜箫鼓正喧阗三十六坊月一般今夜圆〉
慈湖桥 嘉靖浙江通志宋郡守慈湖先生杨简立乡校于此故名
上安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象门宋高宗旋驾问何名知州卢知原以上安对高宗悦命金书桥额永嘉县〈城外关梁〉
双莲桥 永嘉县志在永宁门外旧有莲花并蒂之瑞故名
国朝康熙十二年里人林兆斗等募縁重建〈蔡兆丰募建双莲桥序盖闻秦帝东巡始留鞭石周王西幸爰有造舟津堠有阻而必通川泽非梁而莫济是以夏阳当险寔铸铁牛河北冲流用沉石鳖岸非千里曽表大夫之名桥异七星亦是崔公之惠岂非骞崩不葺责在长人启塞从时关于王政者哉唯兹双莲桥者肇基典午传瑞累朝直通白鹿城南横跨玉蟾河上人家夹岸烟水横塘洵五邑之要津八闽之孔道也三千波浪漂摇木客之巢十二阑干零落老人之齿匪但提盈荷重愁从雨后经过即教倚杖扶舆怕向风中逆度险惊游骑漫云雪尽马蹄轻坦异板桥最苦霜多人迹滑余目击危梁情悲折柱重修有愿独力未能唯冀达官贵人分东阁西园之费素封巨室捐钟鸣鼎食之资俾选石以鸠工始乘时而竭作看虹飞断岸彩映斜阳龙卧清流势连隐雾庶几万安渡口千年犹诵君谟七里山塘百代惟传居易矣〉
青云桥 永嘉县志在永福门外旧名绿野里人方铨建
国朝康熙十一年铨裔孙大茂等修
状元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六都宋状元赵建大建宝庆桥 永嘉县志在镇海门外
国朝顺治十五年圯后置木桥潮流奔激每致倒坏康熙十八年总戎陈世凯倡率僚属重建
乐清县
黄华关 海防图略属乐清县去府城八十五里〈谨按黄华关在黄华水寨东其地有黄华山因名明嘉靖中倭尝登此黄华之外为下马洋嘉靖三十二年参将汤克宽追黄华贼战于是洋海防考云倭犯黄华必由邳山大麂山及黄大嶴而入黄华关迫临海口汛守最要〉
惠政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鼓楼前乐清县志元至正间毁明洪武五年知县邬珏重建
宝带桥 明一綂志在县治前万历温州府志旧有吴家桥在东七八步宋令王传以桥北居民塞县治前乃以桥址易民居增创大桥接前郭路名市心桥元至正丙午重建改今名
姜公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澄清坊邑令姜光建〈黄诜重修姜公桥记乐成为邑负山濒海东西两溪左右阙治其委甚远入于东海民居介乎其旁鳞集栉比旧有桥以接通衢淳熙己亥倾于洪涛令尹袁公重修复坏于淳熙丁未几二十年渡以略彴行者惴焉公来宰是邦力自撙节百废具兴迺视旧址斥而广之尉商硕赞其议为桥五间雄壮轩伟往来憧憧如行康庄虽阴雨晦冥不吾蹶惊飚怒涛不吾怖经始于嘉泰壬辰之良月成于明年之孟夏为钱二百万敛不及民而用度足役不违时而工力备邑父老取公姓镌于桥以示无穷之思诗所谓恺悌君子公其有焉〉
文峯桥 温州府志在东山下外有登瀛桥在城内东小河上
八接桥 明一统志在县南门外宋时方腊党俞道安来寇先锋将张理同李振出门迎敌渡此桥桥断马蹶溺死
胡公桥 乐清县志在县治西南又名文虹桥明天启丙寅县令胡良臣建其高略与城齐层级以上中广而坦旁有石䦨游者憩息焉时有耆民李廷芳捐资助建
迎恩桥 万历温州府志又名寿宁桥在西皋驿路嘉靖间里人赵景裴重建万历间景裴子裒修
万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县东二十五里以宋万规建故名〈万规万桥记涉沧海者先虞其险不可以届其达登泰山者先忧其危不可以造其高是岂忘高远哉无高远之志不㧞之诚乐于须㬰而忽于持久故耳吾于兹桥之谋始也患力之未济思有同志者偕成既不可得越三年而谋独成方靖其趾未逾岁月以洪湍奔突而颠仆者几半再越三年更募海民运石以趾之民方惮其险而不应募者数日会海乏鲜食濒海民无以为生翕然相率就工日不下百馀艘凡两月积五千馀运遂筑成东西两滩上下一百寻截江三千丈方秋雨大集山溜盘涌复冲坏其滩众皆曰劳而无成愚亦甚矣吾亦不惮劳复增石以固之加二十馀艘厥址固矣乃累横石为四柱其形锐而大一柱之广纵二寻横二寻有半共三寻有畸埋滩淤之下出滩之上者裁二寻有半上跨木为梁其柱疏以立其间迂而阔以石不能跨故也经始于岁之丁卯讫工癸酉之春凡费钱三百有馀万而桥成〉
行春桥 雁山志在能仁寺前西谷诸水由桥下出筋竹涧入于海
星桥 雁山志在浄明寺前傍视桥下空明如星极其精固至今略无震动俗传昔僧富镕铜铸作而成者
柽冈渡 温州府志在十六都即清江本名缆与渡明嘉靖间改于山内十里曰金沙渡〈洪垣柽冈渡记东乡旧有柽江渡当山外海口每遇风辄哮激中流篙子索钱往往罹溺朱公諌建议易巨艘复往视谓必迁于山内今王汝襄度其处南金鸡山北沙步山去前渡近十里许江狭水缓成路二十馀里马道八十馀丈〉
石门渡 温州府志在县东百里石门潭去潭百步溪浅可涉或遇暴涨则令溪旁居民以竹筏济之〈章可象石门渡诗海国天初霁群峰翠欲浮舟横春水渡人倚夕阳楼岩屋缠青蔓江沙起白鸥杖藜何处叟扶醉过溪头〉
横春渡 乐清县志又名馆头渡江船旧有帆每多覆溺邑侯俞文荣令悉去帆存橹于是渡者鲜溺人便之〈袁业泗横春渡诗画舫冲寒待晓光淡烟笼水碧茫茫黄茅野店鸡号月红叶山村犬吠霜到枕钟声催客梦眠沙鸥鸟笑人忙为官三载成何事嬴得新诗满锦囊〉
平阳县
江口关 海防图略属平阳县去府城一百三十里〈谨按江口关下临横阳江为往来冲要明设江口水寨在县南金乡卫东南临大海控五屿等嶴外接琵琶长腰陌成洋屿等大洋为平阳门戸嘉靖三十一年倭犯平阳前仓泾口诸处从此港入南至舥阙炎亭北至瑞安飞云凤凰皆其哨探处也〉
镇下关 海防图略属平阳县明弘治年间因蒲壮二所船料缺额故废隆庆四年军门谷中虚题设〈谨按镇下关坐临大海其东有官嶴舟师驻泊处也出嶴直冲台山小洋倭犯镇下关必取道官嶴守御最切〉
县前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治前平阳县志即州桥
抗云桥 温州府志在县治北即鼓楼桥
飞龙桥 温州府志在学前知县胡宾造
文昌桥 平阳县志在儒学南七弦水经其下即荡洋桥
水仓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东门外
元扈桥 平阳县志在北门外署县同知姚棨因县治水直冲捐俸筑埭并建桥后令许光岳竟其事
白石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西门外
西浦桥 万历温州府志系浙闽通津潮势迅疾屡筑屡圯成化间令王岳修万历二十一年令朱邦喜重修
河峥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江口巡检司后
萧家渡 万历温州府志在凤林乡宋侍郎萧振创故名明天顺间渡者索钱商旅病焉坡南周尚志妻曹氏置义渡以济邑人孙崇祥建亭于渡之北涯以便行旅憩息扁曰雨旸一憩亭〈王十朋萧家渡诗渡头问舟子此渡何名萧舟子笑答我使君家匪遥岂不闻侍郎名徳重本朝屡为二千石两置万里桥渡旁乃其宅人亡木惟乔阴徳满乡闾佳话传渔樵近同池号谢远类江称姚赧颜谢舟子讲闻非一朝恨生晩且贱无由际清标苏公不识欧韩子思之侨敬瞻通徳门魂往不可招〉
平安渡 嘉靖浙江通志旧名江口渡在东乡九都平阳县志元大徳十年滕天骥因两岸石道倾圯捐修北岸长一百二十丈南岸倍之高广各七尺两岸各为石门颜曰平安渡延祐四年郡守赵凤仪重修明弘治四年坏令王约重筑置官船佥渡夫四名给以工食
国朝顺治十八年迁弃马道又倾南岸尤甚康熙十七年左营守汛把总胡大倡捐兵民乐助重砌南岸马道五十馀丈建天妃宫于渡旁
瑞安县
飞云关 海防图略属瑞安县去府城八十里〈谨按飞云关在飞云渡安阳江津济处也波流汹涌横截南北往来者必出于此渡西有中洲东出为飞云水寨海防考云飞云水寨西去金乡卫百三十里此为温州适中之地南临海港外接凤凰山内逼府城郡境之冲要也〉
睂石北隘 两浙海防类考续编东至大海南会陌城寨西平阳所北会𨺗门极为冲要
太平桥 瑞安县志在治前新街西
广济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东门内广济庙前仓桥 瑞安县志俗名谢婆桥在秀岘街西仓前通济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南瑞安县志旧名通津
新渡桥 万历温州府志原在永安市洪水冲坍万历十五年邑令章有成改筑清风山畔上有桥屋行人便焉
平安桥 瑞安县志在飞云江南岸河头大路西锦湖桥 嘉靖浙江通志北湖在城北一名锦湖有锦湖桥
云聚桥 瑞安县志在筼筜河内为沙塘上下庄及筼筜三嶴要路
国朝康熙丙寅六月有龙乘黑云至此坏石桥今复修
建
穗丰桥 瑞安县志跨官塘河旧有水则刻桥柱上飞云渡 名胜志安阳江在县南旧名安固又名罗阳又名瑞安又名飞云渡瑞安县志在城南门外浙闽要津明嘉靖间额设官渡十只止存其四揽载多人屡有覆舟之患令刘畿察知其弊造官渡十只分布两岸岁久舟坏
国朝康熙十六年民陈克受等募民制为义渡副将刘顺复捐俸创渡舟八只往来称便〈林景熙飞云渡诗人烟荒县少澹澹隔秋阴帆影分南北潮声变古今断碑僧塔远初日海门深小立芦风起乘槎动客心〉
中洲渡 万历温州府志在横山邑令刘畿重建〈林桴中洲渡记瑞邑濒江而城南门有飞云渡迤西上游七八里许地名中洲其视飞云也形势减五之一湍涛杀十之二道路之所出足迹之所经其为要且剧者如之但居民辽鲜林莽萧条暑无所休雨无所庇风波簸荡无所信次势必冒涉没溺之患时亦有焉刘侯廉其状叹曰兹民病也廼为之益舟分济典司稽核之规悉凖飞云仍召耆民李允宪等谓曰中洲为渡古矣北涯有基旧名千秋椽宇草创汝其饬之南涯之野荒閴无依行道艰勚汝其营之遂捐资聚财十日鸠工建亭三间乃辇巨石筑甬路十数丈起自亭前而下属之江经始于甲寅季冬不逾月而工告成〉
泰顺县
分水关 泰顺县志在八都〈马森分水关诗出关闽土尽征路楚山迎晓雾连空暗炎天过雨清人来千树杪鸟杂百泉声每憾箯舆阔难从石罅行徐阶分水关诗峻岭开闽服重关限楚氛星随分野异地渐燠凉分人语听难辨山名得未闻所嗟南逝水不似北归云谨按分水关与平阳县西南之松山相接泉发陇上东西分流以限闽浙山下地名平水达前仓江可通舟楫吴越尝守此以与闽人相拒海防考云分水岭隘当浙闽之交自闽而东必由此至平水过牛皮岭一路由萧家渡至县东自县抵瑞安道二百五十里一路由莒冈至县西自县抵青田道二百馀里又由县东北达桐岭可竟至府城此控扼之要也〉
罗阳第一关 泰顺县志在洪口东渡之西明隆庆二年令吴敦本建
〈谨按罗阳第一关在县东四十里道出瑞安其地有㓋溪汇入龙潭谓之洪口溪流环达有东西二渡水陆往来者多出于此又有桂峯东南关在县南七十里其地有桂岭旁立两关以路通闽栝故设置于此〉
太平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县东正徳间洪水冲坏令刘桐重建嘉靖二十六年令蔡芝复建〈吴国器重修太平桥记泰顺治之北有溪流发源于栝苍迂迥曲折绕泮宫之右湍流而号不息直走闽地正徳十有四年邑人张琏伐木为桥久之而颓且圮矣嘉靖己酉秋蔡侯至举废兴坠乃语张氏之后曰太平桥之建也始于汝祖汝其新之以继汝祖之美耆民曰张坦医官曰张赞咸驩然趋事侯乃取能于其工焉取力于其壮焉木者石者陶者咸中式经始于八月四日告成于十月望日更题曰登云桥〉泰顺县志崇祯二年圮知县潘仲兰重建
仙居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治东十五里万历温州府志令郭显宗建成化十九年洪水冲坏令范勉重建嘉靖三十九年复坏四十二年令区益重建〈董坎为记〉
国朝康熙十二年里人复造
镇东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宣阳门外泰顺县志明隆庆四年造
镇南桥 泰顺县志在迎薫门外半里明正徳间知县刘桐建万历间署县通判车登云重建知县凃鼎鼐重修
爱薫桥 万历温州府志在迎薫门外旧名平溪嘉靖三十年令区益建泰顺县志崇祯三年知县潘仲兰建知县凃鼎鼐完其功改名兴文
国朝康熙六十年知县张仕骧重建
东渡桥 泰顺县志在城东四十里明正徳间训术陶器创建嘉靖己未毁隆庆五年知县王克家重建〈曽申为记〉崇祯四年知县凃鼎鼐重修
国朝雍正九年知县朱国源重修
桂峰桥 泰顺县志在四都旧桥狭隘明隆庆四年陶汝仁改立大桥舍租四十贯赡守者使备商旅薪水之需
南院水尾桥 万历温州府志隆庆四年令王克家建
东溪渡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南八十里泰顺县志旧以漂没为患饶文始倡首告县岁编夫船仍自募众置田以赡渡夫
洪口渡 温州府志在县东四十里
国朝雍正六年知县朱国源设渡船并添给船夫工食
处州府〈丽水县附郭〉
应星桥 明一统志在府治东南名胜志界在南明行春二门之间以郡应处士星故名
耐心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府治前以讼者至此宜惩忿自抑而止其竞心也
树徳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前百馀步
丽水县〈城外关梁〉
清香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通惠门西五十步引丽阳溪支水从壕河入城过桥为浄池以潴水即古放生池宋绍兴十五年郡守徐度建放生亭于上植荷池中清香芳郁故名
黄灵桥 括苍彚纪在放生池东唐李邕于此撰叶慧明神道碑云徇赤松之游踪黄灵之术故名
张公桥 括苍彚纪在放生池西南名胜志旧传吕洞宾洗楮被于此故桥下水不臭秽
济川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括苍门外跨大溪造舟为梁崇祯处州府志宋乾道五年郡守范成大刻铭及桥规于石〈范成大平政桥石刻括苍带郭浮桥岁久不葺民苦病涉乾道四年冬郡守范成大实始改作郡从事张彻惠利民丽水县留清卿调其工费以授州民豪长者四人使董役吏毋得有所与凡为船七十有二聨续架梁为梁三十有六筑亭溪南以莅之岁十一月桥成名之曰平政亭成名之曰知津又得废浮图之田五十亩于缙云以其租属亭岁时治桥俾勿壤明年正月大合乐以落之众请铭其事于石使后有考铭曰孰梁斯兮踏渊若衢我维新之栉栉其舻工庥于亭有粟在耨岂维新之永以不朽〉明初参军胡深镇栝改建于通惠门外桃溪下因水势迅激徙括苍门外洪武间郡守袁敬重造永乐八年荡于洪水景泰间郡守张祐议请照依驿逓事例于各县田额科取修葺其法颇良万历五年郡守熊子臣重建二十二年郡守任可容裁革増置渡船供济二十八年郡守李淳因民称不便通详重建复置南明门外系以石柱甃以巨埠规制井然三十五年郡守陈见龙复建于括苍门外岁久复废以渡船代济其渡租又入官无船可渡民甚苦之崇祯元年守道张福臻命同知马承绪复造渡船给租如前未及一载租复入官船并废郡守朱葵捐俸重造
国朝康熙甲寅后屡坏雍正八年知府曹抡彬重建〈李卫重建济川桥碑记事有偶举一端而可以观为政之大体泽有仅被一隅而可以觇急公之实效则必为之综其初终核其经费稽其工作简其劳勚而勒诸贞珉使吾民知今日之鼓舞懽欣获享利济之乐而异日之所以绸缪保䕶传之永久而不致有飘摇圮废之虞者胥于是乎在予荷〉
〈圣恩畀以节钺重任专阃两浙六载于兹矣凡地方利弊民生休戚靡不悉心体访及时修举至于一郡一邑之中耳目所未及亲历者则付之所属守令相与讲求缔造而一以利便生民为要约处之栝苍门外为各属往来孔道俯临大溪宽深莫测每当雨水骤涨奔湍冲激势若望洋旧有浮梁绵亘数十丈以渡行者自康熙甲寅后一毁于兵燹再没于洪流基址荡然无存民之设筏代涉而惴惴于胥溺者垂五十馀年岁在己酉曹守莅是䢴廉知小民之苦于厉揭而又重虑斯桥之工钜费繁猝难兴复于崇朝也爰是相度经年多方拮据匝岁而桥成因以其事上白于予而丐一言为记予惟凡民之情可与安享其利于目前而顿忘共守其成于久远尔处民亦念此日之长虹卧波幸脱褰裳之厄而坦然于视履周行之下者伊谁之力耶令斯桥及今不治其病于涉者将何所底也脱令今日治之而异日不以时修葺之其病于涉者安知不又犹夫昔也窃念我〉
〈皇上嘉恵元元徳洋恩溥凡山陬海澨以暨草木昆虫物靡不得其所而浙民之涵濡膏泽沐浴太平者尤深且厚际此席丰履豫之时宜益凛坠薄临深之惧舍岐趋而遵大道去陷溺而就康庄一如斯桥之艨艟横系轨步徐行几忘其在惊波怒涛之上也讵非至乐欤而又念官斯土者果能勤求民隐呼吸相通弘纲不废百度皆兴俾斯民之咏乐郊而熙攘交错于途者视桥且不啻什伯焉则是杠梁之为惠虽非广济博施而由此类推可以睹为政之全体觇急公之实效仅区区事举一端而泽被一隅也哉是役也费不取诸帑力不贷于民经始于庚戌之秋旬落成于辛亥之桂月规模制度悉中法程鼎建者曹守抡彬督理者署丽水令王钧监修则经历司包文琦括苍驿驿丞张荣显均有成劳例得备书〉
桑溪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西北五十里因圮里人何钢捐赀造今名延福桥
广济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二十里维舟为之下河渡 崇祯处州府志去城五里有埠万历三十七年洪水冲没郡守陈见龙重砌
石牛渡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西二十里
青田县
县桥 崇祯处州府志去治南五步青田县志明正徳间知县洪儒重建
惠济桥 青田县志在东郭仓前宋宝庆间运使郑刚建
龙门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一里青田县志宋绍定辛卯国子正留棋二子重建旧名城门桥
永济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北隅崇祯处州府志一名上店桥一名通济桥架木为之青田县志庆元初待制郑汝谐以石为之〈郑汝谐永济桥记青田为邑介于川谷之间西北隅有桥曰济宁未数岁即圮令尹黄君由已莅官之始一日过余曰桥据往来之冲坏久勿葺民病于涉利无急于是县窘于用不敢取诸民姑即旧以本扶持之可乎予曰不为则已为则必以石虽艰于始能永其利乡人素啬于施试为出数语且捐金以为率黄君即集士夫而觞之合席无难色有捐钱五万者其次或三万或二万转率士夫之乡居者数亦如之合所得几百万乡官赵希慥刘陟首任其事于是诹日度地补空増卑始于庆元二年之七月阅四朔而告成邑士请予识其颠末遂记其略黄君易其名曰永济其意又可嘉也〉后暴流冲坏中书舍人陈希更造以木甃以砖覆以亭岁久复坏明洪武庚辰知县谢子襄重建改名遵化成化癸卯知县杨麟县丞李思贤耆老王孔觐重修复名永济嘉靖癸丑知县李楷再修崇祯间复为水坏知县杨文骢重建
大地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芝溪口宋崇宁二年朱文显建明正统间义门梅尹逊重建成化间采石为之
百丈漈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南水口崇祯处州府志其漈去桥里许高峻百馀丈半漈有大石柱瀑流飞激其声如雷傍有石室故老云陶真人炼丹于此
黄奥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三都河南成化间义官叶宠建
鹤昇大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西五十里旧名康济至大三年建
问津桥 青田县志在县西七十里石门洞侧古名活活桥
缙云县
桃花隘 名胜志冯公岭亦名木合岭岭上为桃花隘
〈谨按冯公岭亦名桃花岭即古桃枝岭也陈天嘉三年留异据东阳遣侯安都讨之异以台军必自钱塘上既而安都由诸暨出永康异大惊奔桃枝岭于岩口树栅以拒之安都进攻因其山势迮而为堰会潦水涨满安都引船入堰起楼舰与异城等发炮碎其楼堞异脱身奔晋安即此岭也宋杨亿比之蜀中之剑阁明初耿再成驻兵黄龙山处州将石抹宜孙分兵屯桃花岭葛渡樊岭及龙泉胡大海自金华南出军樊岭与再成合攻之再成取间道出桃花岭后连㧞桃花葛渡二寨遂薄处州城下宜孙败去盖山势嵯峨险仄上接云霄咽喉之地一夫可守诚一郡之锁钥也〉
龙津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五十步詹适建亭其上名曰巽亭
国朝康熙二十二年知县霍维腾捐资造船民无病涉东渡桥 崇祯处州府志旧架木成梁计二十九间知县雷叔闻改为浮桥在县南五里许缙云县志知县霍维腾重建
荆坑桥 缙云县志在县南二十里累被山水冲废知县霍维腾捐资督造
猛将桥 旧浙江通志在县东北六十五里下潜地方有石长数丈广一丈厚五尺许世传为潜猛将手挟其石顿之桥成傍有猛将庙
长澜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二十二都废久万历间邑人朱昌建石步洪水冲坏崇祯辛未御史李洊改建又壤缙云县志知县戴名振捐造
溪头桥 缙云县志在县东六十里知县霍维腾重修
松阳县
洞阳桥 名胜志在县东里许桐溪水所经与岩塘五赤浄居裕溪诸水合
光华桥 旧浙江通志在县东二里
济川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南三里旧有浮桥今改板桥
毓秀桥 名胜志在清溪水西相传宋高宗为金人所迫航海由温州过青田海潮直送至此
仙人桥 括苍彚纪在白云山上崇祯处州府志白云山前双石耸矗顶有石桥人不可渉俗云仙人桥〈詹宝仙人桥诗翠微隐隐径迢迢丈室春深趣更饶满院松花金席地半山云带玉横腰竺天飞出西湖寺秦石驱来东海桥何处天风送灵籁不堪清耳听箫韶〉
竹客桥 名胜志在竹客岭路通宣平故称险塞水出东西坑为龙潭而桥翼于其上
浄居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东四十里括苍彚纪浄居之水出焉西山王子敬作十咏题其胜
裕溪桥松阳县志在县东五十里水出黄家田有裕溪桥括苍彚纪明万历六年知县罗应兆建
义渡桥 括苍彚纪旧名五赤桥明弘治间邑人詹守之建隆庆六年圮知县杨维新重建
遂昌县
新岭隘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北六十里山势峻绝两山如门北至衢州龙游唯一道可通明正徳间知县张钺以江西姚源之变因设寨焉
〈谨按县南八十里有贵义岭隘县西一百三十里有龙鼻头隘皆明正徳间知县张钺设寨处又有砻口隘在县西一百四十里坑西隘在县西一百八十里因嘉靖间矿徒窃发故设寨守之〉
双溪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邑东一里旧名迎恩遂昌县志元至大元年主簿杨廷瑞建后圯明宣徳五年御史潘岳改建又圯正徳初知县邵文忠鸠石经始未几代去知县张钺治之下为三洞门上覆以瓦屋凡五间〈郑还为记〉
国朝康熙五十年知县缪之弼重建
瑞仙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邑南七十步旧名登瀛又名披仙元至大三年达噜噶齐安达拉建
国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县缪之弼重修
安定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南半里明正徳间里民成之桥首建亭扁曰清趣外复构小亭以憩行旅
国朝康熙五十年县学生李琼藻等协力重建
永安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北一里遂昌县志俗称东梅宋嘉定间知县陈逵因木桥易朽募民叠石为址改书济川之梁〈陈逵济川桥记县北二百步有大溪焉昔人为桥以济涉岁久木腐前令欲改造无所费而止有献䇿许富民输金赎罪为费者予谓幸人有过以集吾事非政也济人之心谁独无之期日会议人徳吾语咸赍金来会一日得钱三十万闻者愿出所费以后为愧乃择士之廉而才者司其事以有位望者董之抡工相地谋易以石中流沙濑基下实则不崩工人欲尽屏去交木飞梁而虚其下唯两石累土与木相资为固予然其言使画成规修二十五步广十分之一屋十有三间中与两端为亭馀为庑翼为栏栋縻钱百九十万而赢费日十二旬有奇不藉官助如期而成既壮且丽可经久远桥旧名永安无所取义改题曰济川之梁〉明万历十年知县王有功修四十一年知县林刚中重修崇祯丁丑桥坏知县何廷栋修后邑令韩武复修至今坚固
平政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碧栏桥下明隆庆元年知县池浴徳因碧栏桥改建万历中令锺宇淳复于旧所筑石垒址鼎新建造改名通惠
国朝康熙四十九年知县缪之弼修
三峰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十里崇祯处州府志明嘉靖九年道人募筑石梁甫成随圯道人复竭诚普化以成之有亭在桥东俗名三墩桥
好村桥 崇祯处州府志一名攀桂桥在邑西二十五里即好川也
永通桥 旧浙江通志古名桃溪桥在邑北四十里
龙泉县
小梅隘 龙泉县志在南一都距县七十五里界庆元明正统间立
〈谨按小梅隘在小梅岭上东至庆元县七十里南至福建松溪县六十里为入闽之间道又吴岱隘在县北七十里吴岱岭上接松阳遂昌县界正统中重置县西七十里又有供村隘接浦城庆元县界嘉靖中置又西二十里有鸦春隘亦接浦城界正綂中重置又武溪隘在县东七十里武溪岭上亦正綂中置接云和县界〉
披云桥 括苍彚纪今名凌云龙泉县志旧在县西万寿宫西元庚子春指挥章蕴徳徙基于宫之东明洪武癸丑毁道会季道宗重建弘治间邑令潘祖绅重建嘉靖元年洪水漂没三年邑令朱世忠募众重建
济川桥 名胜志去县三百步崇祯处州府志跨双溪枕中洲南北两岸旧名清化宋何执中易今名米元章书额桥之上有阁何才翁与眉山苏轼游西湖隅谈及此苏遂大书留槎阁三字贤良陈舜俞续题诗时谓阁之雄伟字之遒劲诗之警㧞号称三绝元戊寅火后皆草桥明成化壬辰火正徳癸酉又火嘉靖戊子知县朱世忠捐俸鼎建㑭义民管晟等为倡无何陞福州府同知乃以阁属邑指挥吴克泰成之〈张裕济川桥记龙泉治南旧有桥跨双流计数百武始名清化今以济川名中涌沙成洲构阁于上先已摧毁者再建正徳癸酉复罹孽焰长湖朱侯来宰斯邑召父老计乃廉各隅淫祠香田羡金翼以馀俸经始于嘉靖戊子春俾义民管晟等分任其事甃石以固址度木以植楹架柱而䕶楯垒墩使高以防水患砌墙间市以虞火灾斧斤版干子来聿兴越岁馀侯擢福州少伯去以阁属吴克泰己丑冬十有二月落成仍命曰济川阁仍命曰留槎俯仰峦壑吞吐光景隐若鳌负望如蓬瀛由是往来称便侯可谓说以使民知为政矣〉续处州府志万历二十七年夏坏于洪水是秋知县章文标重建
三思桥 括苍彚纪去济川桥数十武东荷池中有古龙坛池水紫碧色独湫涡方广仭许清冽宋嘉定戊辰四月湫中有异物如员鱼俄而云滃风怒骤雨倾盆鱼跃去尾类白蛇雨雹特甚后有投牒石马龙井中祈雨者翼日牒出此湫雨亦随足自后祈雨必先于此
武溪桥 龙泉县志在东二十一都括苍彚纪明万历间知县刘一德建乡人郑惟谊倡首
雁川桥 龙泉县志在东二十一都白雁口明正德间知县叶竦委义民管晟重建
松衢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四十里龙泉县志明正徳八年义民叶恺张宏募建
独山桥 龙泉县志在县西十三都黄山明正徳丁丑张宏建
永和桥 括苍彚纪明万历五年邑人项训等建永庆桥 龙泉县志即井水桥在笔峰岭下明永乐间义官季伯宗建
庆元县
兴贤桥 庆元县志在云龙门外为泉水之汇元大徳间达噜噶齐于崇建于石龙寺门颜曰兴贤明天顺间坏知县沈鹤因龟石为梁名曰咏归嘉靖二十七年坏知县朱芾重建万历三年知县沈维龙再建十六年又啮于水崇祯十五年知县杨芝瑞建改名杨公桥〈陈函煇杨公桥记邑治之北距城数武而近在昔虽有桥梁其再创于天顺间者嘉靖末为河伯所溃迨万历初年复拓之寻就圮垂六十年于兹无有继者姑熟杨公莅任之期月毅然引为己任经始于癸未岁孟夏以是年秋仲告成中竖一巍阁东北分建两桥架屋计十九间其长计二十四丈广计二丈一尺栋宇庄严丹彩宏丽势若长虹横挂于绝壁危渊之间盖自是而舆马可通商旅可行褰裳之患息矣遂颜之曰杨公桥俾后之人顾名思义不且千百年犹如见公乎〉
国朝顺治五年左桥毁知县郑国位重建康熙八年邑人余世球修右桥及阁邑人姚铎重建
太平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西旧名坑桥庆元县志元至正十年火二十六年重建改名太平明嘉靖二十五年筑城桥毁四十三年知县张应亮从民请増开小水门改名水门桥崇祯间火续建
攀龙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南庆元县志明隆庆二年里人吴道揆建万历三十六年子俸重建
国朝康熙二年孙丽明王眷王宾王锺再建
濛洲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二都元至元间建庆元县志明嘉靖五年邑人叶享重建
棘兰桥 旧浙江通志在棘兰司侧庆元县志明万历三年知县沈维龙建
黄荆桥 庆元县志在寨后坑明洪武十八年建后坏永乐十六年邑人吴均平重建隆庆四年坏知县朱芾重建
槎溪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八都宋淳熙间建庆元县志明嘉靖四十三年知县张应亮修万历二十二年坏于水知县邓建邦重建改名通济〈郑汝璧槎溪桥记庆括岩邑也地当闽浙之交而八都离城二十里水势回旋盖水口所阏为邑孔道旧有桥兴废不一正徳间邑令何公鳌架木为之至万历甲午蜃水大发桥坏无存春夏之交溪流迅驶垫溺者众往来病焉知县邓公捐俸首倡而乡之士民咸乐于助叠石为墩者五每高二丈阔比高之数缩其半覆屋三十七楹砻甃精密结构坚固民有攸济矣桥成征予为记〉寻坏今建草桥
阜梁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九都竹口庆元县志明永乐九年里人周喜初建嘉靖十一年通判周绅重建万历四年坏知县沈维龙修建
国朝顺治间竹口居民重建
云和县
县前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南云和县志知县刘琛建
桂林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万寿宫前
步月桥 括苍彚纪在凤山麓旋带学宫县治沙令桥 旧浙江通志在休寺西括苍彚纪桥南倚溪之侧有觉是亭邑人吴浩建
梯云桥 括苍彚纪与沙令桥近
祈丰桥 云和县志知县林汪远建祈年有应故名石门桥 旧浙江通志在县东五里
兼济桥 括苍彚纪通景宁邑人陈良言柳仲楷建七尺渡 嘉靖浙江通志在四都云和县志县编渡夫四名
〈谨按七尺渡在县西三十里尺一作赤西至龙泉县之武溪隘十里两县接境处也群山四合溪流横亘其中叠石架梁以通行者有间道达石塘及松阳至为险要〉
石塘岭根渡 云和县志在八都旧无船往来阻涉明嘉靖壬午知县胡希铨岁编渡夫一名
宣平县
三元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南一里宋景定初建明正徳甲戌重建〈王埙重修三元桥记距城一百二十里为宣慈乡北抵金华南通瓯海沿流浚源于樊冈春湍夏潦冲激悍驶涉者病焉宋景定间乡之祝氏王氏郑氏协力以建二桥历年多坏于水火岁甲戌松坡王君子文好善勇义慨然勉承旧绪复捐金谷崇址于渊酾流为三道梁驾其上每长二十丈有奇每一丈有四翼以扶楯如其长之数而倍之翚飞辏集烟火相望普照寺觉庵圆上人白业宏愿协众皆乐施舍而王君子仁克敦祖训又子以地遂捐衣钵建佛堂于岸左又助田若干资汤茗暍日以饮行者于是桥与堂相与为无穷矣〉
槐溪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东五里天顺六年道士高希度建
通济桥 括苍彚纪在县南宋里人郑嘉遁建岁久屋坏明景泰间同知郑建主簿练敬同修寻坏于水嘉靖间知县张僎县丞宋镐为石址桥屋改旧名通徳为通济癸卯夏洪水复圮其半知县萧彦重修〈萧彦重修通济桥记宣平县南有通济桥初以木为之而屡废嘉靖五年县尹张君僎来宰是邑乃与二尹宋君镐谋修之鸠材命工以石为基者五以木为桥屋者二十四梁成而张君擢兴化府判宋君亦更馀姚去予至宣平县之三年癸卯夏暴雨荡溪而桥圯者半是秋予议重修捐俸金付诸尚义之士市木石趁寒沍而急举焉甲辰夏四月桥则焕然复新矣〉
杉坑桥 栝苍彚纪始建前湾潘仪倡明隆庆三年大水冲圯署县事缙云教谕刘瓒捐俸命仪之子正忠重修
济民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南六十里明洪武初里人祝伯思架木为梁景泰间推官黎谅重建天顺四年奉御杨均保重修嘉靖间知县萧彦重建
思恩桥 旧浙江通志在县南六十里括苍彚纪明成化初县丞温润重建寻废置舟以渡
通仙渡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南三十里即三港渡路通郡城崇祯处州府志邑人祝宗舍田给之〈王深源三港渡记隶栝之县七丽水为之冠隶县之乡十宣慈为之冠其途四通五达有津曰三港行者必经焉凡乡之水皆会于兹素无舟梁之备是以旱干水溢行人莫不告病有祝君希圣者乡之好义君子也见而悯焉乃筑室于津之阳择谨厚者居之籍良田三十亩俾岁收其入水缩则架木为梁以利徒涉溢则具舟楫济险滩且设茶以饮憩息之劳者于是行者若履平陆无垫溺沾濡之患莫不咨嗟叹息共称其贤属余为之记〉
赤𡌧渡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西北二十里路通白㟁坑及松阳
景宁县
龙首关 景宁县志在六都黄水坑去县东二十五里
〈谨按龙首关地名黄木坑悬崕绝壑最为险要关即龙脑桥水流峡中两㟁陡绝架桥其上明嘉靖中以倭乱故设关以备之又有龙汇关在县二都白鹿关在县一都俱嘉靖三十六年备倭知县锺夏嵩建〉
黄垓隘 青草隘 崇祯处州府志俱可防御过此为庆元县
〈谨按青草隘东有绿铜隘去县东五十里与青田八都相接正綂间黄坛盗起守此拒之冦不能上又卢栖隘在县东八十里与泰顺县小堰相接蜂桶隘在县东南八十里又南十里为石佛隘与泰顺之平寮相接明嘉靖间倭陷泰顺莒冈守此三隘以却之〉
上桥 景宁县志在县治左
下桥 景宁县志在县治右相传有仙人卧桥上以扇挥蚊至今上下半里蚊皆不集遭焚久废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重建改名睡仙桥
聚仙桥 括苍彚纪在县南十里汤夫人灵应仙迹在焉
洪岭桥 景宁县志在县北十里适府必由之路山水暴溢民艰于涉明隆庆五年知县陈严之始设木桥民便之
白鹤桥 崇祯处州府志在县南四十里建时有群鹤来集故名
渤海桥 旧浙江通志在县北四十里
沈庄桥 景宁县志与云和接壤适府必由之路明隆庆间邑民黄五掘地得金捐建
浮伞渡 括苍彚纪在县西大均潭马女仙常以伞渡故名〈锺夏嵩浮伞渡诗古渡春雷动桃花浪欲生片云三岛远孤屿一潮平树绕神仙国溪通锦绣城横舟频击楫莫负济川名〉
浙江通志卷三十八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1448年 (提及)
- 1471年 (提及)
- 1418年 (提及)
- 1347年 (提及)
- 1179年 (提及)
- 1197年 (提及)
- 1246年 (提及)
- 1175年 (提及)
- 1655年 (提及)
- 1186年 (提及)
- 1346年 (提及)
- 1343年 (提及)
- 1661年 (提及)
- 1672年 (提及)
- 1264年 (提及)
- 1395年 (提及)
- 1450年 (提及)
- 1477年 (提及)
- 1472年 (提及)
- 1373年 (提及)
- 1557年 (提及)
- 1452年 (提及)
- 1475年 (提及)
- 1681年 (提及)
- 1438年 (提及)
- 1673年 (提及)
- 1658年 (提及)
- 1679年 (提及)
- 1553年 (提及)
- 1372年 (提及)
- 1552年 (提及)
- 1306年 (提及)
- 1317年 (提及)
- 1677年 (提及)
- 1547年 (提及)
- 1629年 (提及)
- 1483年 (提及)
- 1560年 (提及)
- 1551年 (提及)
- 1630年 (提及)
- 1721年 (提及)
- 1631年 (提及)
- 1731年 (提及)
- 1728年 (提及)
- 1145年 (提及)
- 1169年 (提及)
- 1168年 (提及)
- 1410年 (提及)
- 1628年 (提及)
- 1730年 (提及)
- 1196年 (提及)
- 1103年 (提及)
- 1310年 (提及)
- 562年 (提及)
- 1683年 (提及)
- 1572年 (提及)
- 1308年 (提及)
- 1430年 (提及)
- 1711年 (提及)
- 1712年 (提及)
- 1710年 (提及)
- 1530年 (提及)
- 1522年 (提及)
- 1548年 (提及)
- 1642年 (提及)
- 1648年 (提及)
- 1669年 (提及)
- 1350年 (提及)
- 1546年 (提及)
- 1663年 (提及)
- 1526年 (提及)
- 1385年 (提及)
- 1564年 (提及)
- 1411年 (提及)
- 1532年 (提及)
- 1462年 (提及)
- 1705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