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说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深衣说
作者:韩百谦 高丽
本作品收录于《久庵遗稿/上

深衣之制。礼记本篇及玉藻所载。明白简切。本无难晓。而被注疏诸家曲生意见。纷纭穿凿。遂使经文本义为所掩。盖朱子晩年所服。与家礼不同。必有定说。而今其遗书。未见明证。仅出于门人蔡杨氏之说。而当时犹恨不得闻其详。但知一扫疏家之谬。不知并与注家而扫之。扫去一重。又有一重。其不得经文本义则一也。愚尝出于僭妄。每读经书。不用一字训诰参错其间。直将白本。平心玩索。积有年纪。庶几或得作者之意。一朝似见字义句法皆为恰当。移易不得。既而反以求之人身上。宜穿着便起居。可用于古。而亦可用于今。噫。圣人制作在易。而求诸难有如此夫。抱经尚友。恨不得与蔡,杨诸先达上下论辨。而献疑于朱夫子也。至于丧服领衽。先儒已有成说。虽不敢妄为容喙。而以深衣之制推之。亦不能无惑。如或好礼君子因此起疑。以为䌷绎之端。则其于复古之制。岂胜幸甚。

续衽钩边[编辑]

续。连也。仪礼丧服篇曰。袂属幅。续与属。古字通用。衽。衣前两襟也。古衣皆为上衣下裳。裳从一边围腰。前面固已不分开矣。别用一幅布。交解裁之。上尖下广。分缀于衣之两襟。左掩其右。俾免分开。古人所谓右衽敷衽敛衽。皆指此而言也。惟深衣。衣与裳连缀。自领下至裳末。一面分开。不用别幅为衽。只两襟对下。才相连续。故云续衽。两衽既不得交掩。则须用结纽。左右交钩。然后可无分开之患。故又云钩边。今之箕排领。即其遗制也。玉藻云。衽当旁。旁即布幅边旁也。郑氏错认旁为人身两旁。故说衽字。不去强解。凡裳幅交解处。皆谓之衽也。衽本衣襟交接之名。故凡两物连接。借以为喩则固有之。檀弓曰。衽每束一。释之者以小要银锭连合棺与盖之际。故亦名为衽。是也。何尝直以裳幅为衽乎。且衣裳连缀则裳之两边。皆在前面。左右缝合。更不须言也。既曰续衽。又曰钩边。何其文义之重叠烦复。别为致详于不必详之地耶。吾恐其必不然也。郑注既误释经文。而疏家又误释注文。愈往愈失。至以无用之剩幅。左右交垂。不有蔡,杨诸公推求朱子之意而改正之。则后世几不免服妖。而独惜其得注意。而不得经意。犹为隔壁之说也。

曲袷[编辑]

袷。领缘也。衣领两边当颐颔处。裁割取方。如今丧服前阔中之制以安项。而以二寸皂绢纯其边。故云曲袷。经曰。曲袷如矩以应方。郑氏云。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疏云。方领似今拥咽。司马温公曰。方领如今上领衣。但方裁之。本出胡服。须用结纽云云。郑氏所谓小儿衣领。今尚有之。与司马公所谓上领衣相似。疏家所证拥咽。虽未详其制。以文义见之。亦不过拥护咽项如上领衣也。隋炀帝游幸频数。百官取其简便服之。汉时未有。故郑以小儿领喩之。其实一也。然则司马氏以前方领之制。不至专失。但郑氏既误释续衽。而又欲以两襟交掩。故其领亦疑其向上绕项也。若知两襟对下布旁相当为续衽。则两领割处。左右交合。即成曲袷。虽欲引而上向。亦不可得也。经曰。抱方负绳。绳在背而方在前。不亦皎然明甚乎。盖为方领则不得不为续衽。为续衽则不得不为钩边。虽为三事。而实相因也。朱子曰。两襟交掩。衽在腋下。则两领之会自方。若不用别幅为衽。必欲牵引两襟。至于腋下。则将不胜其拘挛。便身之服。恐不如此。而虽强令交掩。亦未见曲袷如矩之状矣。然则裁割方领。其不着尺寸。何也。曰。人身肥瘠不同。但令阔狭随宜。不必拘也。且玉藻曰。深衣三袪。诸家皆以腰缝之围释之。窃详其文义。若云深衣腰三袪则诚如诸家之说。今只云深衣三袪。而指为腰围。岂非捏乎。恐其不然也。愚意以为袖口曰袪。左右袖既有袪。两袖中间。又有方领如袖口。故云三袪。盖欲以明深衣之为方领也。经曰袪尺二寸。则其空围。实二尺四寸也。今方领空围。亦二尺四寸。则足以安中人之项。而正如袖口之有袪。然则其尺寸亦不为无所据矣。曰。钩边之结纽。当用几个子耶。曰。于经无所考。此必有其制。而今缺不得矣。但仪礼士丧礼杀冒之制。君缀旁七。大夫五。士三。杀冒虽与深衣为异物。而钩边与缀旁。其用正相似。且古人于贵贱等级之数。必致其详。以此为准。恐为无于礼者之礼也。

[编辑]

袪。袖口也。檀弓曰。鹿裘横。长。袪。袪裼之可也。诗曰。羔裘豹袪。疏云。袂是袖口大者。袪是袖头小称。经曰。纯袂缘纯边。各广寸半。于袂必着缘字。然则袂口外别有缘寸半以为袪。而以皂绢纯其上。似非纯即为袪也。

[编辑]

袂口裳边。经无表里皆纯之文。恐或只纯其外也。惟曲袷。说文云。衣无絮为袷。即袷字之义。似当皂绢四寸。夹缝为二寸。且不云纯而云袷。则似当布外别缀如今上领。故亦云曲领也。或云袷。交领也。两领以交而合。故谓之袷。未知孰是。

负绳[编辑]

衣之背缝及裳之中缝。上下相接。故云负绳也。

大带[编辑]

玉藻。天子诸侯大夫士居士弟子之带皆不同。而其曰。凡带有繂无箴功。繂。说文云索也。尔雅云。以竹为索。所以维持舟者。盖编索为著。以帛褙起。不令贴屈。如今品带之质不用箴线为功也。又曰。诸侯素带终纰。大夫素带纰垂。士练带繂下纰。然则以带边所饰。为贵贱之等。诸侯。纰终其带。大夫。不纰其腰。纰其垂绅。士则惟繂下为纰。以此见之。带之有繂。亦不竟带。而未详其制。又曰。大夫。大带四寸。杂带。君朱绿。大夫玄华。士缁纰二寸。再缭四寸。然则惟大夫之大带为四寸。士及君大夫杂带。皆以二寸再缭之。为四寸。未知深衣之带。为大带为杂带也。或者谓冕服之带为大带。燕服之带为杂带。士贱无冕服。故无大带则深衣之带。亦恐以二寸再缭为是也。曰幷纽约。用组三寸。长齐于带。带之左右。屈而为纽。仍合幷其纽。用组约之。令不解也。组𬘓三寸。其博也。此则恐指大夫以上大带所用之组而言也。若大夫杂带及士带则本二寸。岂组博反广于带乎。恐以次而差细也。曰。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又引子游之言。以为三分带下。绅居二焉。绅、縪、结三齐。然则绅长下与裳齐。亦未知何所据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