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淳熙三山志 (四库全书本)/全览1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淳熙三山志 全览1 全览2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一
  淳熙三山志目录    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卷一
  地里类一
  叙州
  卷二
  地里类二
  叙县
  卷三
  地里类三
  叙县
  卷四
  地里类四
  子城
  罗城
  夹城
  外城
  城涂
  子城坊巷
  罗夹城坊巷
  内外城壕桥梁
  卷五
  地里类五
  驿铺
  渡
  卷六
  地里类六
  江潮
  海道
  卷七
  公廨类一
  府治
  转运行司
  提点刑狱司
  提举行司
  西外宗正司
  帅属廨舎
  通判厅
  职官厅
  曹官厅
  教授厅
  驻泊都监监押厅
  将官厅
  监务廨舎
  监甲仗库廨舎
  巡检厅
  巡辖马铺厅
  试院
  都仓
  盐仓
  安抚司盐仓
  军资库
  公使库
  安抚司公使库
  安抚司抵当库
  经总制库
  作院
  使院
  衙院
  都税务
  临河务
  楼店务
  修造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抽木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窑务
  船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灰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炭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卷八
  公廨类二
  启运宫
  社稷坛
  庙学
  祠庙
  卷九
  公廨类三
  诸县官厅
  诸县社坛
  诸县庙学
  诸县仓库
  诸县镇务
  诸县祠庙
  卷十
  版籍类一
  垦田
  户口
  僧道
  卷十一
  版籍类二
  官庄田
  卷十二
  版籍类三
  赡学田
  职田
  沙洲田
  海田
  卷十三
  版籍类四
  州县役人
  卷十四
  版籍类五
  州县役人
  海船户
  炉户坑冶
  卷十五
  版籍类六
  水利
  卷十六
  版籍类七
  水利
  卷十七
  财赋类
  岁収
  他司应副钱物
  岁贡
  卷十八
  兵防类一
  诸厢禁军
  卷十九
  兵防类二
  诸寨土军
  卷二十
  秩官类一
  郡守
  卷二十一
  秩官类二
  郡守封君诸使附唐至后周
  卷二十二
  秩官类三
  郡守诸使附本朝
  卷二十三
  秩官类四
  安抚司官
  州司官
  安抚司兵官
  州司武官
  卷二十四
  秩官类五
  十二县官
  安抚司使臣
  州司使臣
  提刑司使臣
  归明等官
  卷二十五
  秩官类六
  启运宫官
  西外宗正司
  提刑司官
  转运使副
  提举常平茶事
  提举学事
  走马承受
  卷二十六
  人物类一
  科名唐 后唐本朝
  卷二十七
  人物类二
  科名本朝
  卷二十八
  人物类三
  科名本朝
  卷二十九
  人物类四
  科名本朝
  卷三十
  人物类五
  科名本朝
  卷三十一
  人物类六
  科名本朝
  卷三十二
  人物类七
  科名本朝
  卷三十三
  寺观类一
  僧寺山附
  卷三十四
  寺观类二
  僧寺山附
  卷三十五
  寺观类三
  僧寺山附
  卷三十六
  寺观类四
  僧寺山附
  卷三十七
  寺观类五
  僧寺山附
  卷三十八
  寺观类六
  僧寺山附
  道观山附
  卷三十九
  土俗类一
  土贡
  戒谕
  谣䜟
  卷四十
  土俗类二
  岁时
  卷四十一
  土俗类三
  物产
  谷
  货
  丝麻
  果实
  菜蓏
  药
  卷四十二
  土俗类四
  物产
  木
  竹
  草
  藤
  畜扰
  兽
  禽族
  水族
  虫
  等谨案淳熙三山志四十二卷宋梁克家撰克家字叔子泉州晋江人绍兴三十年廷试第一授平江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乾道中累官右丞相封仪国公卒谥文靖事迹具宋史本传史称其为文浑厚明白自成一家辞命尤温雅多行于世今所作已罕流传惟此书尚有写本凡分九门一曰地理二曰公廨三曰版籍四曰财赋五曰兵防六曰秩官七曰人物八曰寺观九曰土俗朱𢑴尊曝书亭集有是书跋议其附山川于寺观未免失伦今观其人物惟収科第土俗特出谣䜟亦皆于义未安然其志主于纪录掌故而不在夸耀乡贤侈陈名胜固亦核实之道自成志乘之一体未可以常例绳也其所纪十国之事多有史籍所遗者亦足资考证视后来何乔远闽书之类门目猥杂徒溷耳目者其相去远矣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陆 费 墀
  淳熙三山志原序
  予领郡暇日访无诸以来遗迹故俗闻晋太康既置郡之一百一十三年太守陶䕫始有撰记又四百五十六年至唐郡人林谞复増为之皆散逸无存者独最后一百九十二年至本朝庆历三年郡人林世程所作传于世自言视前志颇究悉然不过地里人物土俗物产之大概裒次亦复缺略迄今又一百三十九年兴废増改率非旧制故阙不书者十九夫追惟往昔之事不可复记窃常以为恨至耳目所接谓未遽泯没则又不急于纪录岁月因循忽莫省意使来者复恨之斯亦守土者之责也乃约诸里居与仕于此者相与纂集讨寻㫁简援据公牍采诸长老所传得诸闾里所记上穷千载建创之始中阅累朝因革之由而益之以今日之所闻见厥类惟九靡不论载岂惟使四方知是邦于是为盛抑向古者有考焉书成为四十卷名曰三山志淳熙九年五月八日丁丑清源梁克家序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一
  宋 梁克家 撰
  地里类一
  叙州
  周礼职方掌天下之图与其地七闽与焉七者所服国数也初夏少康封庶子于会稽二十世至句践又六世无彊为楚所灭通鉴周显王三十五年子孙播越海上七世至亡诸摇姓驺氏一曰骆氏秦始皇二十六年既并天下置三十六郡乃使尉屠睢平百越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按史记始皇帝纪二十六年分三十六郡三十二年使蒙恬破胡三十三年置桂林南海象郡东越传秦巳并天下皆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盖在置诸郡之后史阙其年诸侯伐秦亡诸摇帅闽中兵从畨君灭秦项羽主命弗王以故佐汉伐楚高帝五年封亡诸为闽越王王故地都冶苏杖注严助传曰冶山名今名东冶林魏黄初人当得之今瓯冶池山是也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南辟为球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即山为亭作诗题于其壁自为序大略云场北有山维石岩岩峰峦巉峭耸其左林壑幽邃在其右是用启涤高深必尽其趣建创亭宇咸适其宜勒为二十咏有望京山观海亭双松岭登山路天泉池翫琴台筋竹岩枇杷川荻芦岗桃花䲧芳茗原山阴亭含清洞红蕉坪越壑桥独秀峯筼筜坳八角亭椒盘石白土谷诗各一章章六句内望京山云积高依郡城迥㧞凌霄汉盖始以望京名之也时观察推官冯审为记刻石大略言次元报政之暇燕游城之东偏曰左衙营遂命开治化硗确为夷址去荆棘于丛薄以为球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其北乃连接山麓翳荟荒榛公日一往或再往焉扪萝蹑石不惮危峭转石而峯峦出濬坳而池塘见为潭为洞为岛为沼窈窕深邃安可殚极凡二十有九所声于歌咏者二十篇盖又有涟漪亭东阳坡分路桥乾岗岑木𠂢亭石堤桥海㨨亭松筠陌夜合亭未为诗也至大中十年亭壁之诗已无存者刺史杨发访于邑客得其本为镵诸碑阴而识之其后碑石埋没洎皇朝熙宁二年夏新子城役人裒土于宣毅营北将军山下得之乃辇而置于郡中日新堂之西庑有程大卿师孟题记今存其言宣毅营即旧左衙营今广节营也将军山即唐望京山旧冶山也按治平图则曰泉山熙宁图名为将军未详所始经累代营造修筑山形今卑小矣然观唐元和中犹巉峭幽邃如许则秦汉间益可知闽越王故城即此山西北孝惠三年立闽越君摇为东海王都东瓯应劭注东海曰在吴郡东南滨海徐广注东瓯曰今之永宁也永宁即今永嘉师古曰今泉州盖指福州非也吴王濞败子驹亡闽越怨东瓯杀其父屡劝击之建元三年闽越围东瓯帝遣严助发会稽兵浮海救之闽越闻风而遁其年东瓯举国徙江淮六年其王郢擅击南越严助传闽王以八月举兵于冶南盖兵已离所都由南路以往复遣王恢韩安国两道击之弟馀善𫓩杀郢遣使者上符节请所立严助传云不敢自立以待天子之明诏馀善意欲汉立之耳汉以繇君丑独不与谋张晏曰繇邑号使立为繇王奉亡诸祭祀馀善威行国中民多属遂窃自立为王帝闻之因立为东越王汉只封丑王繇邑以奉闽祀有意于郡县之矣及馀善自立以继郢乃因而封之按司马迁作东越传总闽越东瓯为名立为东越王者尽王此闽越东瓯之地也自秦以会稽郡之南皆为闽中郡汉高惠始分为二建元三年东瓯既徙江淮其地无所属闽越并有之至此乃尽以封馀善故曰东越王班固汉书用迁之文乃以东瓯请举国徙中国改为东越请举国徙中国其名始不辨矣盖汉惟有东越南越此则东越其统名也与繇王并处既立馀善亦不废繇王故曰与繇王并处元鼎五年馀善请从击南越不至汉将请伐之兵临境乃反朱买臣传时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可破灭也是时元鼎六年馀善之立已二十五年矣买臣故言旧时东越王只守泉山之险今乃去之而南可直指其巢穴而取之盖谓所都之地颜师古曰即今泉州之山谓福州也自隋文平陈改丰州为泉州唐开元置福州折冲亦号泉山府兵皆即今瓯冶山为名尔唐裴次元作天泉池诗题其山亭云鱼鳞息枯池广之使涵泳䟽凿得蒙泉澄明睹秦镜今山下犹有泉一泓绍兴间薛殿撰弼创泉山堂其侧盖识古也旧城在此山西北越王山之南越山寺记乃云山本泉山因迁今城乃指故都以越王名之非也后之人又不详究始末以馀善与丑为共王其地疑各别在一处有以泉山为在莲华山下有指鼔山为说皆失之买臣言更徙处南去泉山五百里即所谓泉南犹言冶南也泉山堂侧有龙王祠王参政之望因祷雨获应更名喜雨诏朱买臣与韩说出句章今慈溪浮海东往杨仆出武林今钱唐王温舒出梅岭今䖍化越侯出若邪白沙今会稽有若邪溪击之汉时东越四境民物稀旷史言守武林田馀干入寻阳可见矣元封元年入东越繇王居股杀馀善以其众降帝以其阻悍数反复改封居股东成侯万户汉表东成在九江郡迁其民江淮间遂虚其地或窜山谷后稍稍出因自立为冶县前后汉及晋以来地理志并无此县名前汉志虽有治县疑是冶字然考之后汉志乃是章安今台州临海县地也惟晋志云武帝灭之徙其人名为东冶旧唐志云其逃亡者自立为冶县得之汉置会稽南部都尉于塞上以禁备之治回浦鄞县南回浦乡汉边县有障塞尉掌禁备羌夷犯塞者自武帝既废东越遂于塞上置治县以处近境之民又置回浦以为南部都尉治所故前汉志此两县最在会稽郡诸县之后颜师古注治县曰本闽越地注回浦曰南部都尉治是也治县在今临海旧东瓯地闽王郢至馀善皆得而有之又秦统名为闽中谓之本闽越地可也而宋书志沈约所作乃引司马彪云章安故冶地然则临海亦冶地也又引张勃吴录云闽越王冶铸地盖以治字为冶字后人因之遂以汉尝置冶县于此且无诸都冶摇都东瓯自是两处若置冶县岂于东瓯界中又冶今州治去临海一千二百里若置县在此其界至临海则前汉表县大率方百里又安得一县如此之远乎况治县始改为章安续又分章安南为永宁不将永宁介乎其中而南北断为两境皆名冶县故今前后汉志及唐元和郡国志皆作治字宋志又云后分冶地为东南二部都尉东部临海是也南部建安是也此固后汉至吴时所分吴时多指东越之地呼为东冶故云尔以为汉尝置冶县于此则误光武时罢都尉时遂废回浦县后复置南部建安元年孙䇿令永宁长韩晏领南部都尉将兵讨东冶时方立此名及晏败以贺齐代之八年始置府于建安建安初始有候官等五县旧记谓光武以为东候官未见其据建安元年孙䇿渡浙江会稽太守王朗浮海奔东冶候官长商升不纳赖虞翻说之乃为起兵䇿复遣将击之是时县皆豪杰自立可知也未几升降于贺齐建安南平汉兴三县复反又其后东冶五县反四县名见前其一史阙书自孙氏时五县既平始随立为县或者乃以遁逃者出汉复立为冶县亦误矣吴景帝时置曲那都尉领谪徒造船于此旧记开元寺东直巷吴时都尉营号船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治建安候官属焉时建安属县吴兴东平建阳将乐邵武延平建衡元年李朂从建安海道击交趾太康三年始以候官为晋安郡严高为守初治故都迁今城县八原丰新罗宛平同安候官罗江晋安温麻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史时东越已虚矣吴时以丹阳郡为刺史治所今建康晋因之元康元年隶江州时以疆土旷远统理尤难分置江州以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七郡荆湖之武昌襄阳安成三郡置刺史治所初在豫章咸康六年移治浔阳今江州泰始四年改为晋平郡旧记云元嘉中改晋平考宋书无县五按宋志晋安太守领县五候官原丰晋安罗江温麻而无新罗宛平同安者并省也或以为是时析置南安郡非也宋志即无此南安郡其晋安县即今南安之地故知是并省寻复故宋书晋安王子勋败遂改为晋平以封休祐似嫌其名称六年休祐死明年徙其十三子于晋平齐建元四年封王子懋为晋安王相距十馀年史阙更复梁天监中置南安郡以晋安县地置时始置龙溪县遂以晋安县为南安郡而属焉按隋志梁武帝天监十年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其后频事经略开拓闽越谓此普通六年遂以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属东扬州先是宋武帝恶江州彊大常欲分之孝建元年因讨平臧质遂分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之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为东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州刺史治所在会稽至是遂以三郡属之从其近也陈永定初升为闽州领三郡始为刺史治所时以陈宝应为闽州刺史天嘉六年州罢以宝应败故废还属东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光大元年复升为丰州隋开皇九年平陈改为泉州废建安南安二郡来属大业初改为闽州三年改为建安郡治闽县县四闽建安南安龙溪武德元年改为建州四年移建州于建安是时闽县属建州六年析置泉州旧唐志云贞观初为泉州非也四年移建州五年以南安为丰州六年置泉州宜以新唐为正县五闽候官长乐连江长溪八年置都督府领建丰三州寰宇记云武德四年为丰州置都督领泉建潮会要云武德八年改为丰州都督府按新唐武德四年未有泉州五年始置丰州于南安寰宇记年与州名及所领皆误会要州名误冝以元和志为正贞观初隶岭南道废丰州来属县六万安今福清圣历二年置景云二年改为闽州都督府是岁六月分天下置汴齐兖魏冀并蒲鄜泾秦益绵遂荆岐通梁襄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越安润洪潭二十四郡都督闰六月置按察使七月停新置都督府是时二十四郡都督之命并不行惟闽州都督乃是岁正月指挥不在停废之列领泉建漳潮五州先是垂拱二年析置漳州圣历二年以旧丰州为武荣州是岁以武荣州为泉州开元十三年改为福州都督府或曰以董奉福上名十九年置泉山府兵治平志按察使席豫奏福泉等州山洞僻远江海广深请于福州置上折冲府兵千二百人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治平志有八月十二日𠡠二十二年以漳潮归岭南督泉建汀四州二十一年置汀州天宝元年改隶江南东道寻改为长乐郡改刺史为太守仍为长乐经略使县八古田尤溪复领漳潮二州十载复以漳潮归岭南旧记云二年非至德二载置经略军宁海军乾元元年改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复为福州都督府改太守为刺史置防御使以治军事刺史兼之上元元年升节度使领州六旧记云代宗时领温州治平记云宝应元年袁鼂反攻陷台温明三州李承昭率兵破之遂以温州来属未几归越州按唐书台州人袁鼂僣号改元宝胜李光弼遣将破之于衢州广德二年鼂伏诛免越州今岁田租之半三州给复一年其间来属未详何时县九永泰析候官尤溪置大历六年罢节度置都团练观察处置使以潮州归岭南乾符五年黄巢入闽焮荡几尽中和四年陈岩逐其帅郑镒自称观察使光启二年王潮据泉州岩表为刺史岩卒其妇弟范晖自称留后骄暴失众心众道潮以来潮遣弟审知攻之景福二年入福州干宁元年授潮观察使三年唐表作四年升为威武军拜节度使四年卒潮自光夀南渡由赣川入漳浦据泉福十二年葬晋江审知立初潮未至民谣曰潮水来岩头没潮水去矢口出至是验开平三年封闽王县十乾化元年以梅溪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闽清县贞明六年升为大都督府唐同光三年卒子延翰立天成元年伪建国称大闽国王十二月延禀杀延翰推延钧为节度观察留后长兴四年僣号改元龙启升为长乐府县十四是岁以罗源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罗源县感德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宁德县归化场为德化县建州永顺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为顺昌县咸属子继鹏为尹清泰二年继鹏弑立改元通文晋天福四年朱文进等害之季父延羲立改元永隆明年延政始贰后三年延政僣号于建州国号殷以将乐为镛州延平镇为镡州开运元年文进杀延羲自立晋因授以节度国人寻杀之迎延政于建州明年延政称闽王以福州为东都领州七县十三是岁析出顺昌子继昌留守列校李仁达杀继昌立僧卓岩明雪峯僧莆田人未几杀之自立其年延政为南唐所灭光启二年丙午入闽有神僧黄涅槃人就问之僧云骑马来骑马去灭之明年岁复丙午盖六十年乾祐元年仁达举国归吴越县十一是岁改镡州为剑州以尤溪隶之三年又以徳化归泉州广顺元年改为彰武军避周太祖名今法祥院有建隆三年石阙殿记功德主上军散兵马使充彰武军省勾院使徐廷镐迨我皇朝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复为威武军领州六军一镛州失所废年月是岁析建州之邵武为邵武军属两浙西南路四年领军二是岁析泉之莆田置兴化军六年县十二是岁析闽县九乡置怀安雍熙二年始为福建路嘉祐四年带钤辖大观元年升为帅府四年罢建炎三年复升为帅府自太康置守至今淳熙八年凡九百年考占星土盖斗牛须女之分也周礼以经星十二次辨九州之地以观妖祥内吴越属星纪前汉志谓交趾南海等郡皆其分野志自斗十二度至女七度为吴越特言其大界也非止谓本州广轮之数具列于后
  东西四百五十里  南北五百七十八里
  东南西北四百九十四里 东北西南干八十里东百九十里至海
  西二百六十里至界首又百二十五里至南剑州南百七十八里至界首又六十三里至兴化军北四百里至界首又百三十里至建宁府政和县东南二百八里至海
  西南五百四十里至界首又四百二十五里至南剑州
  东北五百四十里至界首又三百二十里至温州西北二百八十六里至界首又百十八里至南剑州







  淳熙三山志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
  宋 梁克家 撰
  地里类二
  叙县
  闽宅东南负山而䑛海由建剑至嵩谿岩壑夹驶不留其间州县若镇虽仅启廓竟不能容与十数里道出甘洲山川揖逊乃百里如掌海潮涨卤至东峡激淡潮而西脉络敷贯委蛇详缓州治其中有中州气象县十二濒海七福清距海六十里长乐二十里闽五十里连江二十里罗源十五里宁徳县东长溪十里依山三古田闽清永福挟江二𠋫官怀安按国初吏部格户二千以上为望千五百以上为𦂳千为中五百为下今中县并主客户皆万以上姑以建置先后为次云望闽县州东南隅闽越故都冶汉末为候官吴属建安晋太康三年置晋安郡省典船校尉立原丰置原丰县郡治在焉候官仍旧隋平陈郡废改县曰原丰与候官俱为原丰开皇十二年改为闽至大业初置郡复治闽县伪闽龙启元年长兴四年改为长乐三年仍旧永隆三年天福六年又为长乐四年仍旧
  东西九十三里  南北八十里六十步
  东连江县界九十二里
  西候官县界一里
  南福清县界八十里
  北怀安县界县治后绝河
  东南长乐县界七十五里
  西南怀安县界十七里
  东北怀安县界二十里
  西北怀安县界一里
  十二乡三十七里
  凤池西乡县东南旧名䨇桂乡有都尉聨荣上仁棠阴崇贤五里今并为崇贤
  崇贤里县治在城
  凤池东乡县东二十里旧无东字有清谨新昌与今三里为五今并焉
  归善里前后屿
  鼓山里阮洋 魁﨑 磕下石剑山石如剑痕临江
  桑溪里猎岭
  晋安东乡县东七十里旧无东字
  海曲里湖江山在海中
  合浦南里浮﨑 洋屿猴屿 闽安镇
  北里旧名海滨里 鐡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殷屿 翁﨑
  海畔里王晡山海中 海雷石波涛所穿其下成窍风摇则訇然有声
  晋安西乡县东五里旧名灵芝有清平永乐习贤暨易俗孝义为五里今并为三里闽越王郢塜县
  东田乡

  孝义里鹧鸪 秋竹鹅鼻岭
  瑞圣里大乘前 竹屿 横屿
  易俗里舶塔头 东岳前 奉真桥元丰三年道士颜象环作 草参亭桥靖国年作 茶园山王延禀为王仁达败奔之茶山馆旧闽县尉廨也崇宁三年敕以常平钱置漏泽园遂于此创今为东禅菜园即鸡公巷口也
  高盖南乡县南十五里旧无南字有仁德方胜与今三里为五今并焉
  时昇里旧龙政里 浮桥头 下渡
  仁丰里盖竹 高盖仙人井
  光德里高湖
  高盖北乡县南十里旧鸟石乡有周鼎下惟令徳与今二里为五今并焉
  加崇里王坂洋横山头 河口 鸟石洋上中下航钓龙台闽王时江边号新市堤翁承赞还朝审知饯行于此
  高惠里木道 河口五龙塘
  崇善东乡县南七十里旧名希福东乡凡四里
  还珠北里扈屿
  南里横屿
  荣绣里麻溪旧名西集里淳祐戊申待制侍𭅺陈公瑄为乡帅告词云荣哉此行何殊昼绣知闽县师舆从士民之请立荣绣坊于大义盖陈氏世居此地乡贵观文殿学士毅斋郑公性之书扁里遂以荣绣名
  方岳里
  崇善西乡县南七十里旧名希福西乡有永庆慕贤与今三里为五今并焉
  待仕里塔林方山
  清廉里叚塘虎
  灵岫里馆前刘屿
  开化东乡县东九十五里旧无东字有受善里与今二里为三今并焉
  光俗里营前 筹崎竹屿
  至徳里洞江澧渎
  开化西乡县东南三十里旧温泉乡有归化崇信与今三里为五今并焉
  归仁里卢螺石步
  永福里旧永安里城门山
  高详里
  赞贤乡县南百里
  绍惠里琅琦
  钦仁里蕉溪
  归义里蔗崎枕屿
  积善里青布苦竹
  安仁乡县东十七里
  接贤里白浮
  仁惠里城门 龙泉坑 卢下
  永盛南里石鳖后为雷所震断之今半犹存
  北里旧胜残里 磕下 劲竹石山有自然井水甘美
  开化里洋下 连坂 林浦边 郡﨑 上下董
  望连江州东北九十里旧记百六十里太康四年以温麻船屯立晋志宋志皆有温麻县隋开皇中省入闽县唐武德六年复析置其年改为连江以县治连接江水故名崇宁三年尚书省以系万户拟差京朝官知
  东西九十五里  南北百十五里
  东海二十里
  西怀安县界四十里
  南闽县界二十五里
  北罗源县界四十五里
  东南海三十五里
  西南闽县界二十五里
  东北罗源县界百二十里
  西北怀安县界九十里
  七乡旧五乡二十四里
  宁善乡县东南四十里旧有丰邑后并
  钦平上里东塘村
  下里白沙浦 通津桥初梁石为步中流以舟济号中济政和甲午为十八梁
  崇德里桑屿 东路 上下竽塘在海中关岭 蛤沙 北交旧有镇今废大小亭山昔黄氏兄弟载宝没于此遂二处立庙
  永福乡县南二十四里
  新安里荻芦
  安庆里赤沙渡 赤沙馆 郑﨑
  永贵里旧有上下里亭并 船步渡 荻芦寨有渡 二沙镇今废 后浦
  太平乡县西四十里
  光化里罗仑渡潘渡
  清河里
  临江里泗口 ⿰冫昜 -- 汤洋 长圆卢溪旧有北岭镇后废
  安仁里上屯 东岸 白岩 中屯 陂西 天凿长溪 下屯 菜洋 东岸渡 七猴渡
  名闻下乡县西北七十七里
  安义里辛洋溪 丹洋下屯洪路
  中鹄里南坂山 黄岩村 旧名通化唐张莹尝有诗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景德中以更里名
  敦贤里翠林山
  安定里洋尾东充
  名闻上乡
  加贤里九弯溪西际
  下里麦浦
  进贤里东塘黄坑
  归仁里旧属太平乡米令桥头
  五贤上乡县东北百五十里
  集政里上洪 白鹄 下廉 麻村 临海
  安德里状元坊以郑侍讲鉴两优释褐名
  招贤下里旧不分上下里峡口镇今废
  五贤下乡
  保安里甆窑管渎
  建兴里浮曦赤石村
  招贤上里
  望候官县州西南百步唐武德六年置治州西江岸水陆三十一里贞观五年省入闽县长安二年析闽县西十二乡复置贞元五年洪水漂坏后团练观察使郑叔则奏移入州城元和二年省五年复置先是同长乐省仍置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徴民不便遂复置伪闽龙启元年改为闽兴以长乐为候官三年皆复旧
  东西百八十里  南北二百九十里
  东闽县界五十步
  西永福县界八十里
  南闽县加崇里二里
  北怀安县﨑山界五里界首至县二十里
  东南闽县宁越门一里
  西南永福县笻溪村五十里界首至县五十里东北怀安县界二里
  西北闽清县仁溪埕百里界首至县三十里
  十乡五十里
  桂枝乡县西南二里以唐陈去疾登元和十四年科第改名刘若虚作陈淑唐登科记无陈淑有陈蜀
  闽县人

  荣亲里旧名延福咸平五年刘若虚登第授大理评事知温州永嘉县解任归乡时王父母父母俱无恙谢侯泌因改今名以宠之若虚自记仍赋诗
  聚星里城内
  永平里城内
  东孝悌乡县南八十里旧无东字
  安平里陈湖
  驯翚里小目溪
  永钦里柳桥
  处仁里旧属桂枝乡
  孝顺里城西草市
  美宅里祭酒岭俗呼为进酒湛温光州人事王延翰官至御史大夫国子祭酒时延禀守建州与延翰有隙遣使觇之延翰命温往饯因鸩之温叹曰唇亡则齿寒吾宁以一身代万人肝脑涂地引卮独酌毙于岭下
  西孝悌乡县西百里旧修文乡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名里赤岸
  惠化里赤岸
  齐礼里塘岸
  招贤里石门
  顺平里石门
  胜业乡县西十五里
  新安里瓦埕
  孝成里新道 玊山宿猿洞之西南伪闽望祀之所
  正节里廊回
  方兴里后坞
  方乐里洪塘
  修仁乡县西南七十里
  永康里横棣
  迁蝗里南屿
  绥平里坎下
  灵凤里高﨑
  海平里昙﨑
  永安乡县西北百六十里
  嘉祥东里大湖洋
  西里白沙
  保安上里大目溪 崇庆院前丰泽潭相传有龙二年一兴兴则暴雨涨溪冲梁突岸乃以鐡䌫䌫之上铸铁佛缝鏬皆藏铁自此不为患
  下里蒙溪
  永兴里鼋村
  清化里鼋村
  守仁里仁溪汤溪
  石门乡县西北八十五里
  九功上里甘蔗
  下里甘蔗
  归德里唐举
  万安里彭蜞
  东太平乡县西北百二十里
  兴禾里屿头
  东安里黄沙岭
  安仁里雷峯汤院
  加川里后尾
  畴川里后尾
  西太平乡县西北百二十里旧原丰
  仁德里大小若
  旗亭里
  志节里
  惇和里
  永宁里己上四里地名候官镇
  五芝乡县西南百里旧令善乡
  闽光里方舆记月屿出蟟蛤号蟟沙
  清政里旧曰贞正避仁庙讳改 白鹤
  三秀里黄岸江口
  新兴里古灵
  吉壤里龙湖
  望长溪县州东北水陆五百四十五里旧记八百五十六里武德六年析连江置寻省以为宁远镇长安二年复置县南有溪数十里通海宁远故城遗址今尚存或言长溪唐尝升为松州按旧唐志武德中括州管松嘉合三州七年废松州为松阳则长溪未尝为松州也
  东西八百四十五里 南北六百三十里
  东海十里自海至榆星屿二百里
  西建宁府界二百三十里界首至政和县百七十里南海百里
  北处州界三百六十里界首至龙泉县三百里东南海十里
  西南宁德县界百五十里界首至县三十五里东北温州界二百里界首至平阳一百里
  西北处州界四百里界首至县三百里
  四乡二十二里
  劝儒乡县东北 唐林嵩登乾符二年第观察使李晦表请改乡里因敕赐今名
  擢秀里赤岸 盐埕 文翁桥 饭溪 沙江渡 龙首桥 三沙峯 火寨
  望海里敛村 太姥山 文村 三陁九岭益溪大小圆塘 白露 盐埕六十六灶遥香里白林桥 翁潭 王孙 雁溪 三尖
  育仁里南北镇 后埕沙埕县四里
  廉江里桐山 骆驼岭 百秤
  灵霍乡县西南六十里
  万安里大小黄沙 狮头 盐埕与擢秀里百二十五灶 金波桥 宣化桥 戢田 县北龙首山西胁有清泉病者饮辄愈
  温麻里石背 东湾 盐田
  柘阳里盖竹 蝉洋重鱼 罗浮
  沿江里古漏 苏洋大流港
  秦溪东里东属 下杯 才良
  西里大小籰 黄﨑 深浦
  永乐乡县西北二百里
  仁风里龙皋 茜洋 黄兰秦溪口 白沙 大海
  西兴里白沙 廉村 薛家坂唐进士薛补阙令之所居其孙芳杜为人正直既死乡人为立祠与令之同祠立亭曰清风
  钦德里缪洋 鸡屿 牛岭
  平溪里大小鱼溪 西溪麻竹 斜滩
  归化东里察洋湖边
  西里松潭溪船潭
  安东乡县东南九十里
  安民里县南十里地形饮海中作蜂要东名上限西名下限往尝截之通潮以不能而止岁春夏交有跨鱼掩至其积如山 盐埕 沙舌高平山俗传葛洪尝游其上有丹鼎丹灶
  新南里吒﨑 旧有浙津驿在八尺琅玕头今废
  新北里南北炉坑 虎曲 虎跳岭
  连海里蚶砚石 苦竹 滨海之民多沪业舆地志海滨渔捕张两翼潮上即没以取鱼谓之沪业
  招贤里旧无 上下角 西𦥑 蛎澚大小金盐埕同安民里输宁德县
  紧长乐县州东南百里曽师建记百二十里潮信也武德六年析闽县地为新宁县在敦素里平川距今县十五里寻改为长乐上元元年防御使董玠以其卑湫移治吴航头元和三年省入福唐县五年复置伪闽龙启元年改为候官县三年仍旧永隆三年改闽县为长乐长乐为安昌明年仍旧
  东西百二十里  南北六十五里
  东海澚三十五里
  西闽县界一里水路百二十里至县
  南福清县界五十里
  北山外大海去连江县界百二十里
  东南千零里至东洛水路百二十里
  西南泉元里至尤岭三十五里福清县界
  东北新开里至当西澚水路百二十里外连江县界西北宾兴里至闽县苦竹溪小路十五里
  四乡旧七乡三十二里
  善政乡县西一里并永泰乡为之廉风建兴崇德敦素崇贤旧属永泰
  宾贤里旧徳致里因邹异中经明行修科改河南临水渡 出首石 县主山高二十馀丈广数十里中有泉四望皆水也又名四水口 县驿县南十五步 临水驿县西一里吴航头相传夫差略地至此未必然
  逍遥里黄弹岭
  进贤里桃坑源出董平山
  廉风里董平山
  建兴里距海半里
  清平里沙坑距海半里 县滨海处多沙风飏蜚积小成坡大成山岁岁迁徙无定扑面眯目无所不至而米榖饮食中殊无之亦异也
  崇德里北湖距海三里
  敦素里旧县治距海五里
  崇贤里晁石
  仁义里获溪桥源出大山阳流入演江潭阔九里深十一丈东流二十里入海昔有二龙起于江中白归山阳则白龙潭也黒居山阴则祥云潭也有人于潭侧获卵壳大如斗
  昌化乡县东南十里并依徳乡为之海滨崇化良田千零旧属依德
  弦歌里石梁
  海滨里东石
  崇化里流水
  良田里江田
  千零里社下 锺门驿今无
  崇仁里湖东
  和风里何下双髻石
  招贤里竹□
  永胜里干历
  二难乡县西南五里旧崇丘郷以潘循潘衢同发祥符元年第改后并安时乡昆由依福灵石泉元归
  义里

  同荣里疑更归义为之 参溪破石潭下有石柱庙抟纱潭深不可测尝有以纱一抟测之不至其底
  崇丘里大边洋门
  信徳里小边
  嵩平里白□
  上三里旧属闽县咸平二年以煎盐之乡与闽县惟界一岭私贩丛至逾境即非所部闽之弓手仓卒莫至遂以隶之
  泉元里石尤岭白岩山
  依福里前曽村
  灵石里小门
  昆由里百石堰 黄新潭岁旱雩之昔有巫者妻沤麻潭侧见黄龙首藉其上驰以告其夫夫以告县往祈之俄而大雨
  芳桂乡东北二十五里
  新开里梅花村
  方乐里东皇村
  大宏里以林慎思中宏词奏名 大石渡桥
  万安里相村 祥云潭旧名玄云祥符中避圣祖名改旱祷即应
  敦化里古烂岭




  淳熙三山志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三
  宋 梁克家 撰
  地里类三
  叙县
  望福清县州东南百二十里旧记百七十七里唐圣历二年析长乐南八乡置万安县因乡为名天宝元年改为福唐梁开平二年改为永昌唐同光元年复为福唐伪闽龙启元年改为福清或曰晋天福初改为南台县考未见
  东西百二十里  南北百四十七里
  东大海五十里
  西兴化军百丈岭分水为界六十里
  南大海百二十里
  北长乐县石尤岭分水为界二十五里
  东南海
  西南莆田县县岭分水为界六十里
  东北长乐县薛田岭分水为界五十里
  西北闽县常思岭分水为界六十五里
  七乡旧十乡三十六里
  太平乡县东五里旧有龙兴崇宾里后入永东永西海坛三里
  永东里通海桥俗名河头舟楫所萃天圣五年以木为之元祐中増十三间名坦履绍兴中知县黄童以桥南势卑増筑八梁
  永西里
  修仁里旧属永乐乡
  海坛里海中间八百里户三千
  万安乡县西南四十里旧有文秀乡以翁谏议承赞得名嘉祐省隶万安
  万安里
  新丰里旧属太平乡
  灵徳里
  苏田里旧属文秀有里外今并万安桥 铁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光贤里旧属文秀乡翁承赞之居
  安香里旧属文秀乡相传雪峯真觉僧归莆中囊山僧妙应迓之举香问讯
  崇徳乡县东南五十里山亭乡旧有遵义遵教灵瑞时和里今并附近诸乡
  钦唐里
  惇和南里旧有惇和北里今并
  归化北里
  安夷北里旧属山亭乡
  拜井里闽王审知筑占计洋凿井无水拜而得之
  安夷南里旧属山亭乡
  孝义乡县南二十五里旧有万夀桑里后并
  栖仁里
  江阴里旧属崇徳乡
  临江里径江蹑云桥元丰初作名鳌江桥政和五年为亭淳熙初改今名
  南匿里旧属万安乡
  归化南里旧属崇徳乡
  长东乡县西四十里旧有长乐西乡此为东乡后并西乡此遂去乐字
  文兴里旧无
  清元里旧半属西乡
  永夀里
  新宁里旧属西乡有里外里今并
  方兴里
  感徳乡县东二十五里旧有鳣庭里今并
  仁夀里
  浔洋里旧属孝义乡
  新安里
  方成里
  永宾里
  方乐南里旧有北里今无 龙江桥阔五里中浮六丈政和中増四十二间林舍人遹记以连沧巨浸名刘提刑峤改名永平绍兴中林少卿栗改今名
  永乐乡县西十二里旧有常乐元福立徳里后并
  永福里
  清远里旧属万安乡
  善福里旧属长乐东乡士林桥水陆院之左开宝五年创治平元年修 无患桥近林真君炼丹之地相传饮其水者无疾患今改为龙津林枢密希记 交溪桥宣和四年
  遵义里旧属山亭乡
  望古田县州北二百八十里唐开元二十八年洞豪刘彊等三人以土地人民归于都督李亚丘乃遣杨参军招致林镕记作溢等千馀户咸曰祖父咸亨中来此潜焉因古昔田亩垦辟而居以闻于朝明年立县双溪之汇屏山之南平陆三十五里新唐书永泰二年析候官尤溪置误皇朝太平兴国五年从转运使杨克让之请乃迁治于水口今嵩溪驿乃县庭端拱元年仍旧转运使崔䇿请从之东西八十三里  南北二百五十里
  东连江县界百四十里界首至县二百里
  西南剑州界百四十里界首至县二百里
  南水口镇八十里
  北建宁府界百四十五里界首至府二百里
  东南候官县界百七十里界首至县百九十里西南闽清县界八十里界首至县六十里
  东北罗源县界三百里界首至县六十里
  西北建宁府界八十里界首至府九十里
  四乡十三里
  东乡
  保安里东溪 感溪 屈斗 转水 鸣玉桥下有磨剑石戴星洲 平沙桥 龙津桥 劝农桥 温泉桥 仙岩 花岩井 尖峯 小尖峯醴酬山 上坊龙潭 下坊龙潭 古城山 环屏山花山
  崇礼里白沙 凌桥 茶亭 螺坑 风伯林 龙井 桃花坞 五花山 玉山 大仙峯濑溪里破石 车竿 寰宇记云濑溪积善二里南唐阙 六年隶南剑今有濑溪 白银峯后溪龙潭
  和平里神前 芋洋 小鲎 谷口 黄田 林洋皆驿路 潮鱼桥 汤桥半属闽清 凊潭桥旧从朱坑铺前渡
  恩惠乡旧有长安里今无
  慕仁里天宫岭 羊角 洪头 筋竹 黄柏口 桃洲 高家游 覆船岭
  新兴里左㧞 副㧞平湖 石﨑山
  横溪里横口东西溪 银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窟黄柏造山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栗木洋
  新俗里旧名洛阳出牡丹芍药建中靖国元年改今名 包地 白溪 庵溪 青溪
  元和乡
  邵南里金坑 倒坑 胭脂笼牛头岭 甘溪 潭溪
  安民里辜洋 廖洋 苏洋
  青田乡
  安乐里西寮 盖竹 杉洋 徐坂皮寮 西溪 潭书皆造竹纸
  移风里旧无 竿舟 嵩舟 西溪 白籰 若洋造山场 石龟口眼悉具长二丈广八九尺一人登其上亦微动 宝泉山
  顺委里犯御名改为顺 黄柏 茶洋造竹纸
  紧永福县州西百二十里唐永泰二年节度使李承昭析候官尤溪县各一乡置号永泰新唐志咸通二年析连江及闽置误皇朝崇宁元年改今名避哲庙陵名
  东西百五十五里  南北百二十里
  东候官县界六十里
  西南剑州尤溪县界六十五里
  南兴化军兴化县界七十里
  北闽清县界四十五里
  东南兴化军界八十五里
  西南泉州德化县界百里
  东北候官县界七十五里
  西北闽清县界六十里
  三乡十四里
  丰和乡县东七十里旧里五后并永泰为唐元
  待旦里抵候官皆危居斜耕之地东新桥旁有款骖亭 汤泉
  保安里大小妃山越王葬二妃于此铸鐡盖以掩之 汤泉
  永安里大樟 大霄观猎 东洋
  唐元里创岭 石人坑 岩村 郭店 龙屿 福清十八溪路
  通化乡县南三十步
  开平里县市 平政桥在重光寺前以木作十八盘用舟三十六乘之盘长一丈四尺阔一丈舟长三丈阔四尺绍圣四年作 通凉桥 宣和桥政和桥 太原滩下石刻太原二字相传唐大中初王令罢秩舣舟于此邑中饯行莫夜未返其夫人题诗一章何事潘郎重别筵君心未断妾心悬太原滩下相思处猿叫青山月满船政和三年知县陈武佑以刻石方广岩 极乐岩 六洞仙岩永泰镇今废县南五里有大汤小汤 陈山
  光德里大小洋 北山 锺山古烂  圆埕 苏坑
  新丰里鱼坑 辜洋 黄坑口 汤泉 白面
  平盖里高盖山下 黄柏洋 花林庄东坑口  上下㧞 谢洋
  安乐里杉洋 永安桥通兴化尤溪白腰 胡鼻 毗坑 朱洋
  和平乡县西南九十五里
  归义里洑口 龙湘 石瀬登冲 溪东 葛洋
  龙津里旧曰新津 居人沿溪 峬岭 阳井溪流石上六尺
  义仁里洪面 拏板后池 辜岭
  感应里五十 鳌坑大狶 柳园
  保德里浊水 塘贯尾际门 冲口
  中闽清州西北百二十里唐贞元中徐绛记元和中观察使王雄析候官县十里置梅溪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新唐书云置县误乾化元年王审知以为闽清县县路僧法笺开治通逼峻颇有条理
  东西八十里  南北百二十里
  东候官仁德里十五里界首至州百二十里
  西南剑尤溪县松阳里七十里
  南永福县新丰里五十里界首至县五十里
  北古田县和平里七十里界首至县三十里
  东南候官县守仁里十五里界首至州百二十里西南永福县平盖里百里界首至县五十里
  东北古田县邵南里六十里界首至县六十里西北尤溪县松阳里七十里
  二乡十里
  奉政乡县东北三十里
  宣政里天王渡 白塔渡 锺湖山半内有湖泥如浦溆生芦荻相传中有积水应海潮盈缩旱祷雨于此 石竹山县南二十里山半有灵坛石巧如画屏相传山下有穴水流相通猴猿多居之有佛迹盘石上 鹊仙桥
  安仁里白面山天晴望之岩石隐隐如人面而白 温泉
  金沙里
  贺恩里唐乾符中有池锡家天雨钱数万夜梦人送铁鏁二至旦果得后有鹤盘旋下庭号其山曰朱顶林曰白鹤至今子孙家焉
  永宁乡县西山五十里
  盖平里石屋山岩下有石屋仙人棋局
  护仁里薛丕山产石花异果相传逸人薛丕于此居
  仁夀里大帽山峯接永福界有鼔声或一月三五鸣或不鸣经年云常覆其上旱则祷之 龙爪桥溪旁四爪㾗犹在旱祷即雨
  孝顺里龙都岩高百丈常有云气不散时闻仙乐声侧有灵洞院
  苑丘里
  居仁里仙人迹入溪岸盘石上长一尺五寸阔八寸入石一寸傍有石白深八寸
  中宁德县州东北三百里唐开成中析长溪古田二县地置感德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伪闽龙启元年升为县
  东西二百里  南北三百二十里
  东长溪县盐田江松门为界三十五里亦至海西古田县安乐里百二十里
  南罗源县飞泉岭十五里
  北政和县秦溪西里二百三十里
  东南海
  西南罗源县兴成里百里
  东北长溪县二百二十里
  西北建宁府四百五十里
  三乡十里
  安东乡县东南五里
  陵山里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蚶﨑 殊溪 三焦飞泉镇今废 梅花 钓﨑
  临海里杯竹
  金溪里赵公桥旧在横山淳熙以䜟移于渡船 赤鉴浦渡 石碧村 百丈际 龙潭灌田数十顷
  霍山乡县北七十里
  水漈里长境渡 西溪渡 霍山溪 关埭镇今废
  霍童里黄大夫湖旁 程党渡 霍山井霍童山中广五丈相传中有海䲡久晴昇木为雨久雨昇之必晴
  安乐里龟村 赤溪 斑竹
  青田乡县西百五十里
  东阳里芹溪 外渺东渺 显圣岩
  安远里章溪桃花溪
  感徳前里穹窿村 柽湖 杯竹
  后里福辇 石唐常斛 葛仙翁岩
  中罗源县州东北百六十里唐大中元年观察使韦岫以连江县一乡为罗源场伪闽龙启元年升为永贞县皇朝天禧五年改为永昌避皇太子名乾兴元年改为罗源溪名亦姓也初治水陆寺西双溪之间地庳潦官物陷溺即配富民偿庆历八年土民陈智津倪昱等击登闻鼓奏理之乃移今治于旧县东北
  东西七里  南北一百里
  东宁德县界四十五里
  西连江县界二十五里
  南连江县界三十五里
  北古田县界六十里
  东南连江县界抵海四十里
  西南连江县界二十五里
  东北海十五里
  西北古田县界六十里
  三乡十二里
  崇德乡县东南五里旧与北社为八里
  安金里四明山 双石桥名金钗三石桥名崇德 鲫鱼屿
  拜井里松﨑山
  梅溪里旧有上下里山居
  新顺里石鳖
  善化里旧有上下里最险僻
  常熟乡县东北十五里 旧有迁明新丰里后置招贤里遂并之
  招贤里旧无 镜様濒海险僻
  徐公里仙茒山
  临济里白岩山下濒溪
  罗平里洪福山
  同乐乡三屯县西七十五里旧曰屯今曰里
  霍口里梧桐山下濒溪
  黄重里罗汉山下濒溪
  林洋里山□
  望怀安州西北二十里皇朝太平兴国六年郡守何允昭奏闽县画疆不啻百里户仅二万吏患簿籍繁徴输远请析九乡八千户置初治芉源江北三十里咸平二年转运使丁谓奏移石岊民便之始广故驿为今治
  东西八十五里  南北二百一十里
  东连江县界七十五里
  西候官县界十里
  南候官县界四十里
  北古田县界一百七十里
  东南闽县界二十六里
  西南候官县界三十里
  东北连江县界八十里
  西北候官县界三十五里
  九乡四十四里
  敦业乡州城北
  钟山里广顺二年林嗣宗钟山记螺涌千峦奇木秀耸
  择善里
  开化里以上三里附城
  太平里城北 十国纪年王延翰葬闽县太平山即太平地藏也为普同坟绍兴十一年乡民请为之张丞相浚乃令芙蓉僧营于北门之外男左女右各广二丈二尺深二丈为四穴以待不能葬者乾道六年黄监簿启宗请于府为三坟于天王院之东则谓之义冡
  忠信里兴圣坑 陶穴有九十五家佃官池 唐相王抟谪朱逹回卒于此因葬闽山塔院西
  感应乡县下以西十八里
  赞城里
  西安里后浦
  清平里旧曰清义 后山旧为陶灶政和初知县吴与乃禁之今陶迹犹隐于荒莽之中安康里旧曰安义县市
  钦德里文山 郑山人居黄尚书裳石其路往谒之
  八座乡县东北二十里
  观风里附城 东渎 东湖严高筑城日与西湖同开凿今皆为田人犹呼之亦有湖塍之号孝仁里
  温泉里多汤泉龙窟山
  高迁里盘石相传越王时运米至浮仓此石在湖中因号 炭田
  稷下里北岭
  灵山乡县东北二十五里
  越城里
  立德里
  怀贤里十国纪年葬夫人任氏于闽县凤池山后忠懿王亦葬焉今凤池寺山也唐同光四年改葬永福山则遵化里莲华山也后唐赐神道碑张文宝撰王氏在闽者无噍类今惟甥刘氏岁时祀之
  宁碁里桑畬 旧记馀善塜在闽县西北十一里今隶怀安
  遵化里桃枝岭
  候官乡县西北二十五里旧有崇江里后并
  清泰里
  北平里
  灵运里桐口 伪闽通文四年王昶奔至梧桐岭
  安定里
  德风里
  超胜里
  江阳里
  承平乡县南三十里
  接下里
  黄信里
  顺安里
  孝悌里以上四里跨江南洲 黄江
  安上里
  移风乡县西南四十里
  长夀里
  崇福里
  清善里
  匀化里
  杨﨑里以上五里在江南
  积德乡县南五十里
  恭顺里湖襄
  胜平里仙﨑
  高阳里
  待宾里
  孝廉里
  同乐乡县北四十里
  施化里
  兴城里二里界古田闽清罗源龙迹石 寿山石







  淳熙三山志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四
  宋  梁克家 撰
  地里类四
  子城
  闽越王故城今府治北二百五步晋太康三年既诏置郡命严高治故城招抚昔民子孙高顾视险隘不足以聚众将移白田渡嫌非南向乃图以咨郭璞璞指其小山阜曰是冝城后五百年大盛于是迁焉唐中和中观察使郑镒始修广其东南隅先是开城南河有人得石记云五百年城移东南本地合出连帅自太康至是适五百年闽川名士传以为陈岩闽人为连帅之应旧记作七百年文徳元年陈岩复修岩传云恢其形势甃之砖石旧有观察支使林嵩为重修子城记在作院内王氏国闽壁垒翳山楼橹庇马城益坚致矣乾宁四年王潮筑永平城梁乾化二年审知筑内城恐即此城后归吴越至皇朝太平兴国三年钱氏入朝诏堕其城不用四海混同人无外虞断垣荒堑往往父老徒指故迹以悲旧子城二百三十三步有小墙周围在皇祐之后始有建请修筑外城者寻亦寝议熙宁元年章大卿岷奏窃见州城四十馀里自属天朝官吏因循岁岁毁圯茅墙数尺霖雨连澍遄至倾颓亦有居民冒盖屋宇者今来相度欲只就旧基修筑子城便愿委本路转运使同共计度若允所请乞降度牒三二百道添助支费有旨令转运提点刑狱各具相度以闻寻复奏交趾蛮人闻自廉雷将趋广州本州边海万一乘风奔冲何以御捍乞检寻前状许令修筑子城从之仍给度牒一百五十道每道许卖一百贯足是岁六月也会岷移海州议者犹以子城故狭而表犹六七里费与役广恐不能成程大卿师孟谓转运使曰第得钱二千万半岁可就乃以二年四月始事益以西南隅周九百五十丈旧子城西至冝兴门今又广至丰乐门厚五寻而閷其半崇得五之四表里累以甓石上设女墙其下覆以攘瓦为台名威武以抗其隅创九楼城上时师孟奏女墙用灰餙开箭窗结流道水沟井敌楼角楼记言创楼九见府治下负墙为亭三一曰雅歌二曰吏隐三曰春风濬其隍为桥十二见内外城壕门拒以一⿰钅𦥛 -- 锸䟽以二门费𦈏钱一万九百七十四用工十一万七千三百八十九日卒功时于后圃草中得朴石乃陈岩修城记岁适三历已酉矣九年许门下将为记三年敕知通都监常务点检修葺俾勿坏转运提点刑狱遇巡历检察之八年元郎中积中以女垣善坏乃悉撤其覆本欲为屋并覆女墙会交趾叛白御暴不待屋也乃并撤其旧所覆城面椽瓦甃以重甓密置候楼皆得瞰临之势绍兴元年范汝为据建州程待制迈乃发巷石累虎节定安丰乐康泰为四瓮门设敌楼阅月乃成三年八月张参政守毁虎节瓮门复旧门明年正月复定安十五年四月莫尚书将复二门其敌楼各从门毁之今门七
  南虎节门双门祥符九年严侍御辟疆新而名之嘉祐四年元给事绛重作熙宁二年修政和六年黄尚书裳重修
  门外还珠门双门旧龟头门伪闽龙启元年作严侍御辟疆改今名宝元二年范都官亢修政和六年黄尚书裳修绍兴七年居民火拆榜以禳之寻重立
  东南定安门闽王审知作严侍御辟疆更名今梁间有八月庚戌树立六字乃闽王时题至是修政和六年黄尚书裳重修
  东康泰门乾化二年八月十九日闽王作名东康治平元年元给事绛重作更今名上有楼名东山
  西丰乐门旧罗城门初严侍御辟疆更名乐输以近都仓也至是拓子城遂为子城门建炎间建寇攻城恶输字更今名淳熙改元郑提刑良嗣重修
  门内冝兴门旧子城门也嘉祐八年元给事绛作至是拓子城不撤今仍存
  西南清泰门
  罗城
  唐天复元年王审知创筑罗城四十里旧记云五十二里设大门及便门十有六水门三旧有观察判官刘潞作修罗城碑在利涉门外熙宁二年既増筑子城西南罗城西门缺不复作丰乐门已为子城西门政和五年利涉门灾罗城南门复废不治二方雉堞堙没断绝遂与夹城通矣门今存者六
  南利渉门双门上有重楼挟阁前安泰桥政和五年
  东南通津门严侍御辟疆名兼济康定二年沈都官邈更今名
  东海晏门严侍御辟疆名熙宁六年丁耸修淳熙五年沈枢密复修今俗呼鸡鸭门东北延远门崇宁二年王秘监祖道重作门外桥栏石刻通远必旧名也
  北永安门熙宁三年程大卿师孟重作门外絤柳桥西千骑桥
  西北安善门闽王王审知作上有楼熙宁三年修绍兴七年复修废楼内有鹿项门今西湖旁熙宁废其外城距子城数步正伪闽为复道处
  西南清远门今俗呼鸭门崇宁三年修旧以丰乐为罗城与清远城接故中间又有金斗门熙宁拓子城遂自金墉桥以南皆无城门亦废
  夹城
  梁开平元年伪闽录云二年王审知初筑南北夹城南夹城今宁越门东西一带北夹城今严胜门遗爱门一带谓之南月城北月城黄滔万岁记新城似月圆南城大门累塼甓设悬门外楼橹七十间便门六水门二濬壕以通潮汐北城大门二便门五南城大壕百五十步北城□壕通西湖黄滔记后渐湮塞今多豪右租占李仁达时唐兵攻之不下初王氏筑城令陶者印塼悉为钱文及兵退仁逹果归钱氏今门六
  南宁越门双门梁开平二年闽王审知作名登庸以协郭璞迁城之䜟长兴二年延钧改为闽光严侍御辟疆更今名
  东南美化门门内水步门水步门内西通登瀛坊有横门俗呼上门有土墙南走至美化门西遂逾九仙之麓抵宁越门宣和四年摄州事俞提刑向修旧临河务美化门
  东北井楼门
  北严胜门崇宁四年叶吏部棣修
  西北遗爱门旧名昇山治平元年元给事绛作明年移尹南京父老请于府愿以公之政绩名之遂更今名
  西迎仙门门外通冶山
  外城
  皇朝开宝七年钱昱筑东南夹城东夹城今行春门南北南夹城今合沙门东西即今外城也按钱昱自作记题作重筑云晋开运三年丙午江南举兵大侵疆境当矢石之地最甚东南二城周显徳六年巳未始増土补其缺坏累石立其欹邪既欲速成堕颓低下至是始经度修筑则是自王氏以来有此城矣南自光顺门而西即合沙门城三百二十九丈其门楼六间敌楼三十间记不言光顺门以东恐是时不曽筑今东边城具存东至东武门而北即行春门安边临江门楼皆五间便门二一汤中一船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敌楼九间城二百七十四丈开沿城河二千九百尺自东武门而南门楼三间敌楼二十四间城三百一十丈开沿城河三千六百尺凡城高丈有六尺而厚半之石其基累甓而覆以屋二年乃毕记云凸则为基坳则为洫今两城东南皆遇水而止乂云东临大江西接平陆见当时沙洲未合城犹近江也三年而堕之因其址茨小垣以周焉王氏自忠懿在位既久遭五季兵革为其国深虑重壁累堑至于三四周回缭绕外城西北遂与罗夹楼堞相属益完固矣一经毁废迄未能复皇祐四年诏曹待制颕叔以渐开修乃自严胜门始甓百五十丈时蔡襄作颕叔知福州诰词有尔其缮除兵械补完城堞之语今所甓尚存嘉祐元年蔡密学襄奏本路建剑汀邵地连两浙江南乘舟下水至州城不过三二日东南边海温莆泉漳诸郡船皆可至今城墙高止数尺顷侬贼之变尝诏本路修葺城垒近曹颖叔复只筑数十丈愿计度卒城之时重惜民力有旨沿海分界有盗贼可窥伺之处令擘画防备见端明文集有知福州自乞相度开修城池奏状云福州外城周围约二十里工料极大若行修筑湏至科点丁夫配约物料収拾备足一两月间便要了当若候兵士功役空延岁月乞降旨挥检计如重惜民力亦系朝旨熙宁九年交趾叛提刑司奏福州以土垣为罗城缓急无以守御乃下本路相度仍命兵马都监郝永徳提举修之转运使徐亿奏本司岁入所积支用殆尽时诏沿海州军修筑城壁令转运钤辖司同共检计人工物料已有见阙以闻亿奏泉州添修外城已约八万馀贯外福漳州兴化军并系创新开筑细计湏五十馀万贯本司逐年所収杂纳等钱只及八十万贯粗了年计惟常平苖役岁宽剩十五万贯已应副安南军与支遣修城之役本为保民今城三千四百馀丈用物料二十万二千九百馀缗十九万九千二百馀贯砖石灰竹木价钱三千七百馀贯系楼橹用锯木匠雇工钱兵夫三百三十七万三千四百馀工十一万三千四十工本州军工自备三百二十六万三百七十一工每工每日攴米二升计六万五千二百七石四斗二升盐菜钱十文计三万二千六百三贯七百十文足愿借民力以成之寻以岁未丰稔遂罢宣和三年方腊反州乡老李全等复以外城为请廉访司奏本路有封桩钞旁定贴钱十五万缗望行取拨与居民愿出备钱物并力完筑有旨令壮城厢军以渐开修时余太宰深复奏乞依元丰法制建创外城乃下转运提点刑狱钤辖司审度诸司以元丰法边城高二丈广加四之一閷其半为上之广壕三重又有瓮城羊马城钓桥之属今打量外城长三千三百七丈高二丈底阔二丈五尺上収一丈共用人匠八十一万三千一百馀工物料十五万三千四百馀贯既而以贼平复罢建炎二年诏诸路城壁令守令劝诱官民户助修不足申省给降钱物本州计度当用缗钱二十万民贫产薄助者实鲜乞给度牒一千三百道寻降五十道遂止绍兴二年十一月臣寮建言闽在今日实作屏翰泉福皆号巨镇泉城稍固望特诏福唐度修城池仰宽南顾之忧有旨令帅臣相度张参政守奏城周六千八百馀步颓基废址占佃者众重以地多沙砾所费不赀略行细计缗钱约七十万米六万斛军兴以来公私困竭夏秋大旱米斗千钱乞候丰岁为之乃寝今壕隍湮塞半为民田矣外城门六
  南合沙门嘉祐八年元给事绛作名远南政和二年张殿撰劢修更今名宣和三年摄郡事俞提刑向修 自南台渡江十里合沙门次宁越门次利涉门次还珠门次虎节门次威武军次都督府门丽谯凡七程大卿诗七重楼向青霄动王尚书诗七楼遥直钓龙台政和五年利涉灾今六谯矣
  东南通仙门美化门之南严侍御辟疆名乐郊后更今名
  东行春门严侍御辟疆更名景祐二年梁比部逸修
  东北汤井门外汤路 即安边楼门也
  船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恐即临江楼门也
  西怡山门治平元年元给事绛作
  城涂
  州城九轨之涂四州至宁越门凤池坊至行春门依仁坊至开元遵义坊至丰乐门六轨之涂三行春门至天庆观宁越门至合沙门兴贤坊至罗山寺东四轨之涂八清泰门至儒宗坊拱星坊至罗山寺西侯官坊至延祥前丰乐门至迎仙门夀帅坊至旌隐坊登瀛坊至水步门庆成寺前至乾元寺前三轨之涂七美政坊至通仙门聚英坊至登俊坊忠顺坊至闽县棣华坊安善门至鹿顶门其他率増减于二轨之间虽穷僻侧足皆石也伪闽以来涂多凹弊石亦未遍康定元年乡民黄浩然等砌东渎熙宁以后道士颜象环劝募周更营干凡三十一年至夷康山铁塔二岭道左刻施者姓名与其岁月东门刻元丰八年陈奕砌东路刻熙宁十年众砌河西刻蔡宗与众砌南门刻何日华男亮成砌陈植赠象环诗销整新堦绕郡城知师才智善经营为怜世路多倾侧故使行人尽坦平一府轮蹄还往便干门箕帚扫除清乐游桥上红尘接未免区区事送迎政和二年林瑶与众砌永安门州产榕木河堤官廨多植之陈□赠元给事诗榕叶堂前坐昼阴治平四年张郎中伯玉令通衢遍户濬沟六尺外植榕为樾岁莫不凋熙宁以来绿阴满城行者自不张盖程大卿诗苍烟巷陌青榕木政和中黄尚书裳莳补其阙今定安冝兴新河无恙东南数里仅存数株矣
  子城坊巷
  由仪门而东入东康门抵康泰门州便门路也
  由仪门而西入西园门折出威武营冝兴门内
  由仪门而南威武军门又南虎节门旧街东民居于沟外设店铺中为廊以便行者往来乾道四年灾吴宪龟年摄郡以街南北与谯门相望不冝偏狭今拆入近里架造廊路遂塞
  东依仁坊子城厢治平记东定安坊西冝兴坊各以其方之门名之
  西遵义坊后更今名仁义表东西也庆历中苏提刑舜元开井号苏公井锓之石栏子城九外城五今随方具之由丰乐至定安其井三由台门至虎节门其井六台门第一井以铜为□水用之漏壶轻重适平岁久多堙建炎四年程待制迈悉濬之
  由依仁抵定安循城出虎节之东曰东衙旧官𪠘所在也其南有东
  总门今皆为民居小巷经纬二

  由遵义抵冝兴循城出虎节之西曰西衙旧有西总门出其南小巷经纬三蔡公襄于西总门之东创医学东总门之西掲示圣惠方见治平图
  由冝兴抵丰乐即都仓前熙宁二年筑子城环城下内外甃甓为涂登新城诗云白昼兔探汤冝兴坊南并渠抵清泰门西中
  罗夹城坊巷
  由虎节南至合沙门又南至江
  
  凤池坊地名十字街头旧号左通街许公将迁右丞郡守叶吏部棣昜今名以期之凤池亦乡名也
  大隐坊旧号都市韩通直召之祖之居崇宁间举八行黄尚书裳昜今名
  使旌坊地名大石井李大夫浼尝任漳守乡人因名云
  嘉荣坊地名南营政和间李大夫俯知婺州后其子提举衙东乡人荣之故名内苏公井一旌隐坊地名馆前沈郎中舍五十致政还乡隐于城南宿猿洞三召不起以为转运判官元始事因名其坊
  内北发政坊旧内有居养院安济坊元符元年置以处不能自存者月以丐者之半给之骁骑坊驻泊营名
  涟漪坊临河
  朱紫坊地名新河旧号三桥朱通奉敏功之居昆仲四人皆登仕版通奉享年九十馀子孙繁盛朱紫盈门乡人因以为名
  内南乡行坊陈祖武政和二年特恩转运使欲举其行实力辞之乃名其坊为乡行仍手札以旌之
  兴贤坊内州学旧曰进德政和行舎法改今名学之东有闽时太妃宅今犹呼苏公井一
  西
  登俊坊地名杨桥旧曰右通衢宣和间改名春风楼前有苏公井一
  𭅺官坊以刘涛子孙皆为𭅺故名陈先生烈之居
  兴文坊地名塔巷旧曰修文其中举人数不利陈知县肃改修为兴其年登科
  新美坊旧黄巷永嘉南渡黄氏巳居此乾符六年黄巢儳路围福州观察使韦岫败而遁遂暑𤑔城中至崇文馆校书郎黄璞之居曰此儒也灭炬弗焚惟此一巷以璞免黄巷名因此益著崔大夫及第因改今名
  元台育德坊旧安民巷刘中奉藻以孝闻郡上其事诏赐粟帛以旌之因号其坊曰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类余太宰深登庸以其旧居改今名
  聚英坊内紫极宫故名仙居后崔李二姓咸显贵因改名
  利涉坊利渉门之旁
  桂枝坊以乡名安泰桥下苏公井一万夀寺前一
  候官坊内候官县近里人以候阙日久改为宫贤将官衙前苏公井一
  内南道山坊以道山亭名之内有道士井初晋时林氏入闽有华阳道士谓之曰可凿井于南山下遇磐石则止乃如其言俄有白豕跃入其中泉遂涌至今旱不涸
  西儒宗坊北名山兜郑司业南所居旧名延平
  由凤池东抵行春门外
  北
  介福坊内元明王祠乡人祈祷之所
  振名坊并地名后河陈太丞以方医名京师既而彭文嗣登第因名
  太平公辅坊地名坊门旧以通太平寺名坊绍兴末朱公倬拜右相王尚书师心加公辅二字以名之坊尾旧有开元坊今无开元寺前苏公井一
  高行坊地名乡习营以骁勇名坊盖内有驻泊营也后赵伯尚举八行改今名
  秀实坊旧曰升秀士人有累举不第者后有登科故名
  内夀宁坊通井楼门
  忠顺坊旧名延庆以庆成寺前延庆桥名陈奉议景参三世登科郡守欲号显裔以其私讳乃询其字或曰字子孝守曰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故名之庆成寺东旧有南禅坊今无寺前苏公井一
  闽都坊旧曰闽会县治在焉
  海晏坊海晏门之旁
  喜寿坊卓推官之居其母陆侍郎藻之姊也侍郎治郡日年八十馀尚宁健因以为名棣华坊地名汤巷郑氏兄弟三人中武举杜廷试为第一因为名
  温泉坊地名内汤
  
  思义坊旧曰阜财交易所也通大隐坊地名厂下
  连桂坊地名梳行黄给事唐传之居兄弟继登科第延康名之
  清泰坊地名石井大观中李殿撰畸立识时也
  朝士坊地名小石井以朱大夫敏元之居名
  仁庆坊旧曰捉生伪闽营黄尚书裳以其非雅改之
  拱星坊闽王时号新路口
  华萼坊闽王时号新市
  美政坊旧名施攻地名河西出通仙门外冠贤坊黄国录伦两优释褐立罾浦坊地名河东天圣中李屯田正登第子述继之叶吏部名其坊曰世显初郡人有诗云疑是分开浑沌初奔奇走秀两相于等闲开圃多栽竹到处人家尽读书宴饮直尝千户酒盘飧唯侯两潮鱼九华峯顶真仙宅罾浦坊中出辅车乡人以久无第进士者乃剽诗以更其名今又为罾浦
  状元坊旧曰团练坊嘉祐八年因许将状元改
  尊儒坊蔡伯俙字景蕃祥符九年应童子科真宗赐诗七闽山水多奇俊四岁儿童出盛时家世旧传清白裔婴孩自得老成姿才方学步来朝谒未及能言便赋诗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授东宫侍讲暇日画村民以嬉目而蒿且有菜色帝适见而询焉对曰臣所居州盖瘴乡也故其人皆然帝叹久之
  东岳行宫坊行春门外地名舶塔头通天庆观
  继韦坊高县尉介卿与子安世同年登科故立
  南入拱星坊直抵通津门由通津门至罗山寺角西出兴贤坊
  东举廉坊地名黄兼仓黄郑初入闽所居后陈尹举八行改名
  润泽坊闽横冲营内义井二叶吏部阙名
  高节坊旧名严师因林提学徽之名后杨通判干引年致仕更其名
  至喜坊胡氏兄弟文炳文炜同时登科因名
  濯缨坊通使君
  化成坊旧铁冶坊冶铸之所
  登瀛坊旧九仙坊地名仙迹水步门大路
  仙迹坊亦通九仙山
  西积货坊近市黄尚书名内过捉生营
  连荣坊通小石井旧曰既富以樊氏兄弟仁逹仁远登科改名
  岳临坊内嵩岳行宫丁戌山之巅南旧有安福寺崇庆塔号新塔
  夀帅坊王端明祖道之居端明两知乡郡移知桂府故名西通旌隐坊地名馆前盖闽越时五州诸侯馆所至今犹呼云
  兼济坊通津门之旁门旧名兼济
  坦履坊西通朱紫坊沿河一带地名新河
  中状元坊绍兴十二年因陈状元诚之立
  全胜坊地名罗山寺角今法海寺也以旧营名
  由丰乐门至迎仙门
  中亮功坊余太宰深府第政和中赐贤弼亮功扁郡人因以名坊
  南永和坊地名小排营
  北西湖坊旧有赞城坊以城里为名今无
  由丰乐城而北西逾冝秋桥
  宜秋坊通西湖坊
  不逾桥而北出安善抵遗爱
  拱辰坊州北
  熙然坊政和中黄尚书裳再任日立亦识时也
  由清泰门出清远门外地名后街东通大街
  中丰盈坊旧杨桥坊
  西大水流坑
  小水流坑并通浦尾
  棣锦坊旧通潮巷以二陆皆知乡郡改今名
  文儒坊旧山阴巷后改儒林以郑祭酒穆之居改为文儒
  甘液坊地名方井即苏公井也
  中光禄坊旧曰闽山光禄卿程公师孟游法祥寺置光禄吟台因以名之
  西风宪坊清远门外余太宰之兄待制清之居擢为御史俄改今名
  由康泰门东行折而南出井楼之西
  北丽景坊地名东渎
  由丽景坊北行出延远门抵严胜门
  昭利坊
  祐正坊俱以昭利王祠故
  内外城壕桥梁附
  旧记州东帯沧溟百川丛会控清引浊随潮去来吴都赋所谓潮汐池几是也今城东南地势卑平潮上大江自南台城南有越王钓龙台故名东北入河口津经通仙门旧乐郊门后以土人嫌乐落音同改美化门之东至临河务入南鏁港水门北过德政桥古渡也绍兴十四年僧觉渐作阔九丈为三门号曰新桥曩时大义白田诸渡至河津及城南有东适者皆出澚桥欲径者此渡焉或曰自桥立东走者免百步之迂然北山七十里之水会于澚桥之北驻而后进行未百步复逡巡于是桥之下时潦暴至尾泄不逮东湖数十里田亩莽为水病由此故也今考旧记则不然东湖自晋开凿正欲受北山之水民自堙塞而为田岂桥之罪哉乾道二年创亭至去思桥为罗城大壕即澚桥也南从江岸开河口通潮北流至澚桥浦遂通东湖直如沟渎号直渎浦相传亡诸时四面皆江水此如屋奥舟楫所赴北会山原东逹行路其时已有桥惟木性喜腐更革莫得详闽王时始以澚名桥至皇朝开宝中钱昱修景德元年谢𭅺中泌谋昜以石州民陈祐等奔走营集泌去三年而桥始成后泌死州民相与缟素严侍御辟疆问之曰我皇朝刺史十四人而尔独拳拳于兹何于是严尚严故祐等皆曰侯于吾民天地也不张权不恃威兄弟而争者训之顽梗者责之讼几乎息矣严闻其言刑亦为宽祥符七年改曰通津崔轲记熙宁八年元𭅺中积中慕谢之政于是举何武故事改曰去思大书于桥左后五十年陆侍𭅺藻守乡郡始措民居而亭之朱栏雁齿缥碧凌空亦一时壮观也俞提刑向记植于桥右过桥北出鏁港非水路但设水门散入东湖旧记在州东北周回二十三里晋严高筑城日与西湖同时开凿今渐堙塞为民田庆历中作记只曰渐堙塞是犹有湖也其西分为三一自通仙门之南入通仙桥乾道三年始创亭西行经洗马桥合沙门外时洗省马于此桥之东别分一支南横通韭菜桥又东西分为两支而南名曰玉筋水而西会于夹城壕之西南隅一自美化门之西入教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南过宁越门外九仙桥景德四年林洪范为闽光门合沙新石桥记大略言南城之壕实要津焉先是壕梁造以官籍之数岁理日葺军什即役相顾其咨虞部袁公召缁流地民好善者示以石梁之议人乐其便逾时告成或曰梁开平二年闽王作名合沙按开平四年翁承赞同闽王有登水阁诗轧轧朱轮下九霄登庸门内驻星轺他时若问今时事只有南边是旧桥注桥名合沙然则二年盖修之也迨皇朝元符二年颜象环亭其上更今名桥东有湖闽王筑南月城因设大壕百五十步后为莲池宣和五年榜曰南湖今多堙为田矣旁薫风亭禊游亭秉兰堂西逾宿猿洞趾过西门迎仙桥乃北通西湖至遗爱门池桥旧记西湖在州西三里蓄水成湖可䕃民田伪闽又益广之迤逦南流接城西大壕直通南莲池父老相传闽时湖周回十数里筑室其上号水晶宫时携后庭游不出庄陌乃由子城复道跨罗城而下不数十步至其所今宫迹犹存民田其上而湖尽为民田及菱池矣异时太守出西湖观竞渡则知与南湖通也旧记云亡诸时湖中山一夕飞往临海其说诞一自德政桥之西南至河西桥以西大中祥符二年绍兴二十六年乡人更名使君以闸名之也置闸旧名清水堰今名使君闸吸大河水贯城而西经通津门桥旧名兼济旧记从清水堰开河通澚桥浦㧞潮贯城横度兼济门盖伪闽筑罗城时所凿也咸平中陈象舆重濬之并门改名俗号新河通大船往来次安泰桥利涉门外旧有重修津渠记在利涉门下掌书记陶岳文宣和七年陆侯藻创亭次清远门桥次板桥次金斗门桥直抵浦尾罗城壕在金斗门东桥近之故名 横出金斗门以西乃是外城壕壕通迎仙门外桥至西湖观治平图水从外壕入城至金斗门西入至浦尾通澚桥潮水相传自晋时有堰今湮塞折而东经金墉桥五云楼下保一营门南与甘棠闸潮相遇其东别为一自通仙门之东北行至临河务水门分支壕绕外城而北过行春门外乐游桥元祐中颜象环作又绕而西至汤井门接去思桥河尾其北又分为二一自去思桥北西入甘棠闸旧记晋严高筑城日从今迎仙馆前开水口通澚桥浦观治平图馆在甘棠闸侧今转运东行衙是也闸旧有之政和中黄裳修绍兴二年夏旱程迈命知闽县王陔重修陔曰凡闸必设二以迭为启闭今但修一其泄必利或遇启放驰驶昜涸冝増一以节其势启前闭后于水无损此真法也乃从之使君闸六月二十四日兴十有八日成甘棠八月十三日兴十日成今法海庆成二寺管之以潮大小为启闭之节淳熙元年史丞相浩复修又西行过延庆桥庆成寺前次师桥寿宁坊前次经院前桥次长利桥由三山楼下桥之北又有一桥旁有闸基犹存前通仁爱桥通阛桥左院后后河新瓦路次虎节门大桥旧记云前大桥河晋严高开舟楫往来因名大航相承去航字直曰大桥后五百年至唐元和中观察使薛蹇再开以油杉作提限熙宁三年程大卿师孟改为乐土次清泰门雅俗桥清泰门外门东迫子城有小桥名众乐下有水门至子城西南隅发苖桥髢也俗呼苖为尧昔有妪于此卖发髢因名今普明庵傍旧桥侧有水闸基石犹有后又创为桥与清水堰潮相遇北行至丰乐门义和桥今俗呼定远桥恐旧名次冝秋桥至鹿项门墙止相传伪闽时凿渠引西湖清水贯城而入㳂丰乐门城隅与浦尾潮接为浴马之所且以涤滓秽今无清水潮尾或时至先时尚容小舟今不复有犹名西湖一自去思桥北北行稍不附城至严胜门并石泉而北乃东折至安国之左旧记云由渠一支自严胜门通潮西至遗爱门四面设壕堑通潮凭高望之如小蓬瀛是亦言其大槩耳未必实抵遗爱门也伪闽时尝穿龙腰术家以为主山蜂腰之脉竟不敢而罢所谓至遗爱门者谅第底龙腰而止今自石泉西折至龙腰之东皆为民田若其子城之东南自长利桥北走经定安门仁爱桥并开元而北逾康泰门乐游桥趋将军山之南自长利桥至定安门渠旁民多侵为浮舎熙宁二年程大卿筑城始撤之寻其源而复濬焉乃北趣将军山之麓西南自清泰门东众乐桥水门入子城旧以冝兴为子城是渠浴城而北熙宁拓子城遂为水闸经开通桥与众乐桥隔墙次便民桥大中寺东次冝兴门桥桥东退木埸西旧冝惠坊磨务治平犹有之今为安抚司客邸沿都仓至威武堂西澄澜阁阁临水今废通西园池园在府治之西左亭而右库忠义堂前池旧通潮凡府右诸窦之水皆归焉巳上嘉祐二年蔡密学襄开河有记立于左院之碑亭自清水堰口至兼济门桥南岸百五丈九尺五寸北岸百五丈七尺泥面三丈六尺底二丈四尺深三尺兼济至利涉门桥南岸百七十六丈北岸加一丈八尺𭰖面三丈三尺底二丈二尺深四尺利涉至清远门桥南岸百四丈一尺北岸加八尺泥面三丈三尺底二丈二尺深三尺清远门至发苖桥南岸四百八十一丈六尺北岸四百六十八丈二尺𭰖面三丈底二丈深六尺发苖桥至清泰门桥南岸四十八丈五尺五寸北岸四十二丈六尺𭰖面二丈底一丈四尺深六尺清泰门至后河口开元寺前小石桥南岸九十二丈九尺五寸北岸百八十九丈二尺𭰖面二丈底减六尺深五尺小石桥至经院前桥十八丈八尺𭰖面三丈底二丈深五尺经院桥至南禅寺斗门南岸百七十六丈二尺五寸北岸百八十七丈七尺泥面三丈深四尺发苖桥至乐输门桥百六丈五尺五寸𭰖面二丈底丈有四尺深六尺乐输门至鹿项门墙九十八丈四尺𭰖面二丈底丈有四尺深六尺清泰门至冝兴门桥东岸九十五丈八尺西岸加五寸𭰖面丈有五尺底丈深六尺冝兴门至州衙墙七十八丈𭰖面丈有五尺底丈深六尺小石桥至定安门六十三丈六尺𭰖面八尺底六尺深六尺定安门至东康门桥百九丈六尺泥面丈有五尺底减三尺深六尺又自西北绕郡城之后东入瓯冶池今将军山之北昔冶山之麓也亦名东冶及俗呼瓯冶皆以东越故耳程大卿师孟创瓯冶亭作诗又为后序云予至州之明年新子城城之东北隅灌木阴翳因为开通始问此水或对曰瓯冶池予窃喜其迹最古且爱其平阔清泚又池之南陇阜盘迁乔林古木沧洲野色郁然城堞之下于是亭阁其上而浮以画舫可燕可游亭之北跨濠而梁以通新道既而州人士女朝夕不绝遂为胜槩程以为迹最古者谓瓯冶子善为剑者事载越绝书颇详此池乃瓯治子铸剑之地然无所稽考州虽有剑池寺唐元和中僧惟干濬之得铜刀剑环数枚犹有冶灶在竹林间又隔在将军山之南南去尚百馀步非此池也或恐铸剑者因此以自号则有之矣然池非以铸剑者得名伪闽时州北无渠从州西北西湖庙南十五步罗城开渠外吸西湖水源东入沿子城以通此池长三百步上立木桥四西湖楼下恱济桥直通安善门次玉垒桥次永安桥正北天王堂下盖主山之经脉初开遇石恐伤其气故渠不甚深次龙泉桥入欧冶池政和中廉访以其地植花修贡宣和五年俞提刑向摄郡事移瓯冶亭木植于禊游堂之东为秉徳堂绍兴四年复亭于故址又有喜雨堂城阴馆
  西湖旧记在州西三里伪闽时湖周回十数里筑室其上号水晶宫其后尽为民田淳熙十年待制赵公汝愚奏请兴复开浚而朝廷从之今尽复旧制公奏曰契勘本州元有西湖在城西三里迤逦并城南流接大壕通南湖潴滀水泽灌溉民田事载闽中记甚详父老相传旧时湖周回十数里天时旱暵则发其所聚高田无干涸之忧时雨泛涨则泄而归浦卑田无弇浸之患民不知旱涝而享丰年之利后来人户夤縁请射岁纳些小课利谓之池户官中但见其丝毫之入而不知其为民户永远之害岁月浸久填淤殆尽各立封畛以为己物或塞为鱼塘或筑成园囿甚至于违法立劵相售如祖业然西湖南湖不复相通而古人积水利民之地尽为豪民猾户所有虽潮水不住往来而上下阻隔无由通济臣照得本州地狭民贫全仰岁事丰登田畴广殖小有荒歉难以枝梧况田并湖弥望尽是负郭良田自从水源障塞之后稍遇旱干则西北一带高田凡数万亩皆无从得水至春夏之交积雨霖淫则东南一带低田发泄迟滞皆成巨浸致使一方人户白纳税租而所谓池户者公然坐享重利第以圭撮之入其为利害大不相侔矣今来若不申明恐向后转见堙废难以兴复并湖之三闸高六尺长二丈四尺板二重各五片高五尺长一丈一尺五寸开元寺㸔管 第四闸高六尺长二丈三尺板二重各五片高四尺五寸长九尺安国寺㸔管 第五闸高六尺五寸长三丈五尺板二重各四片高四尺长一丈七尺东禅寺㸔管 右五闸各以板数为凖滀水灌溉常冝扄鏁不可妄启惟大潮候日初三十八遇有小舟乘载往来听启闸一次 一凤池桥堰一座高五尺长二丈四尺遇上斗池涸竭听民户从便车湖水入池以助灌溉 一西湖巡铺屋三所凤池桥鼋潭三桥毎所差延祥寨兵士四人守宿十日一替近湖居民以农为业并不许置捕鱼网具 一西湖新买官地砧基簿十本内四本藏之本州及三县架阁库六本藏之雪峯鼓山东禅西禅支提寺紫极宫常住永远照用一三县承食水利民田总计一万四千四百五亩 西湖闽县三千五百九十八亩候官县一千六百八十三亩怀安县二千三十亩 东湖怀安县七千九十四亩一浦三道凤池桥浦阔一丈五尺 道士洋官亭下浦阔五尺 道士洋房廊屋后浦阔一丈七尺右系引水灌田之处各有水窗禁鱼出入













  淳熙三山志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五
  宋 梁克家 撰
  地里类五
  驿铺
  驿铺古亭邮也州南出莆田北抵永嘉西达延平车旌之所宿会文檄之所往来求其安便迅驶而无阻绝沉滞之忧故更易废置迄今始定由南以往凡五驿十铺旧由方山渡宣和六年乃出西峡由北以往经十一驿绍兴元年以建寇故道路梗绝亦尝命置铺由西以往驿四铺十三崇宁初以岭峻狭废西门路从北门铺历雪峯直抵富沙又从古田谷口刺出南剑五年复西门路西路旧无车道抵中国縁江乘舟奡荡而溯凡四百六十二里始接邮道唐元和中岁歉宪宗纳李播言发使赈济观察使陆庶为州二年而江吏籍沦溺者百数乃铲峯湮谷停舟续流跨木引绳抵延平富沙以通京师有洪文馆袐书李叔夏为记盖谓此路也其古田路亦自开元二十八年洞豪刘彊等纳土始渐有之今冠盖旁午负戴四达三方驿馆听所投足独传致期会取西南二十三所设立铺兵国初犹役递未曽迭命诸卒已乃许就置营房然犹未立额元丰六年郑居简始添定人数仍创急递居简时催刷本路军器奏福建递铺未曾兴置急脚兵士文字违滞乞每铺以十五人为额内二名充急脚转运司申本路除偏僻递铺四十三所不消添置外有一百六十二所乞添急递一名兵部看详各添急递二名元祐元年减罢急脚兵士改作马铺剩数拨填厢军崇宁二年十二月复依元丰法施行崇寕三年以行北门十四铺各增厢军二人罢横山惟二十二铺北铺率三南铺五置将校一名初给印历考其稽慢者时有旨近来递铺稽留盗匿缓急报应有失事机本路下州遣司户窦㳟祖相度寻施行五年行西门复横山罢土𫭟大观元年土𫭟复置自横山至营顶十四铺复塘急递二人门许置曹司政和元年更议存减时有旨以大观添置兵马未便再行相度州委签判杜思巡铺曹䀭措置存减除横山急递不减馀悉损其半军兴之后警报益急増额浸多以至于今旧有铺马至和二年章柬之奏罢柬之时知漳州以山径险僻递送转见迟回乞抽収官马差急脚兵士时本州有马四十五匹并罢嘉祐二年薛纶请复之纶时知建州奏急脚兵士止传送递角使命经过州县临时借马于人户不无搔扰乞每铺量置马两匹复罢急脚隆兴二年乃尽罢其详具见于后云
  城中
  使星馆海安门内街北旧为使星驿州著衙前主官员驿料绍兴中火因为宅子店俄复为馆闽候官
  典押更主之今批给驿券犹以驿名

  迎仙馆南禅寺东景祐中范都官亢所造治平图有之其后为转运行衙
  崇轺驿南门内西旧置翁承赞𠕋闽王馆于登庸门内是时已有驿治平图为路分厅元丰中为东南
  第十将公𪠘

  如归馆威武军门外西治平图修造务自迎仙馆废始为如归馆后尝为醋库令司户厅皇华馆还珠门外旧春风楼地淳熙十四年安抚贾选创建候官县丞欧阳光祖为记
  西路
  迎恩馆旧迎仙门内北有送客亭淳熙元年史丞相浩始置馆于门外之南为迓接御香及恩赐之所西门铺国初置东取州城半里西取土𫭟十八里旧本州及南路递角并从西门至剑建及官员驿料经水口嵩溪驿支给久以为便崇宁元年因本州申请以古田不当驿路及西门一去水口中间有号倒羊猪猔岭和尚盂一帯路不通轿乘及小若安仁两溪置渡子三人古田置解子三人岁支雇钱七十八贯以为费多乃废西门路遂从北门铺雪峯路而去不由南剑直抵建州又从古田县西南刺从谷口出南剑五年复以北门路支费不赀仍旧行西门葛崎陈湖等至芋洋十一铺通接营顶至南剑元丰中马𨔛四人步𨔛六人急𨔛二人大观元年添马递三人步𨔛三人急𨔛二人曹司一人政和元年减急𨔛一名后额管二十四人今供申一人节级二人铺兵三十人
  土𫭟铺西取葛崎铺十八里崇宁五年罢大观元年复置元丰中添定马递三人步递四人急递二人大观元年添急递二人递马一匹政和元年减急递一人留递马并元额共二匹以监司巡历将官巡教不可阙也今额管十四人供申一节级一铺兵十二
  葛崎驿怀安县北旧在芋源村置驿取州六十里后移此于使星虽近亦作一程驿券批支元祐八年转运司以使星至大濑七十里大瀬至小若七十里遂罢葛崎驿不批支按程大瀬至小若五十五里使星至大濑实九十里
  葛崎铺西取陈湖二十里
  陈湖铺西取丰田二十里大目渡熙宁九年置投充不支钱
  丰田铺西取大瀬二十里已上三铺元丰六年并定马递三人步递四人急递二人大观元年并添急递二人递马一匹惟葛﨑崇寕三年行北门路添厢军二人政和元年并减急递一名罢添马今并额管十四人供申一节级一铺兵十二
  大濑驿候官保安里距城九十里临江下水口值风多暂憩于此
  大濑铺西取汤背三十里
  汤背铺西取小若二十五里安仁渡熙宁八年置
  小若驿闽清县东北五里祥符二年重建
  小若铺西取嵩滩二十五里熙宁八年置绍兴中以安仁小若二渡归汤背
  嵩滩铺北取常濑二十五里
  常濑铺西取朱坑十五里已上五铺人数更改及递马存减并与丰田司
  高溪驿古田县南九十里水口镇已上三驿熙宁六年并省并后独嵩溪驿批支
  朱坑铺西取芋洋三十里
  芋洋铺西取使华亭二十里又十里至营顶
  使华亭地名黄日宣和六年创为星轺食息之所
  营顶铺西取南剑界首五里又八里至武步去金沙六十里金沙至南劔五十里已上三铺惟营顶崇宁三年行北门路増厢军二人其元丰大观人数及今额并同前五铺
  南路
  横山铺州南九里取江南铺十五里旧有马递兵士三人元丰六年独不置急脚大观元年増步递三人急递二人政和元年罢步递三人后额管二十四人今除供申节级外铺兵二十五人
  临津馆唐名南台梁开平中翁承赞册王审知为闽王有南台路书事诗今馆天圣五年章频作馆之西南隅榜合沙亭是时以䜟诸方望沙合皇祐间江东西始有洲元祐四年洲犹中断而为二林中散积又即馆之东南楹望合沙临水开轩仍旧名亭是岁许公将为尚书右丞
  浮桥由郡直上南台有江广三里扬澜浩渺涉者病之元祐以来江沙颇合港䟽为二中成楞严洲八年癸酉七月郡人王袐监祖道为守相其南北造舟为梁北港五百尺用舟二十号合沙北桥南港二千五百尺用舟百号南桥衡舟从梁板其上兾以扶栏广丈有二尺中穹为二门以便行舟左右维以大藤䌫以挽直桥路于南北中岸植石柱十有八而系之以备痴风涨水之患縻金钱千万一出于施者明年绍圣元年甲戌十月成以其馀钱三千九百缗分给负郭三县僧寺以为本钱俾岁取息以待缺弊修造十一月落成自为文记之寻又为屋以覆䌫柱架亭于其侧以憩行者中亭之北又有泗洲堂一所命僧守之施熟水亭下而守桥军房亦在焉南亭之南复即山为亭以济川名之创庵其西有齐礼九功驯翚嘉祥四里产钱二贯二百八十八苖米一十五石二斗七升轮大院三十主之以管干桥事再岁一替有水手二十一人隶焉朝夕巡视白所当修造者以报逐寺崇宁二年公复守是邦乃于桥南建天宁寺以庵之田产并归之命天宁主僧为三十院都管是时港已分为三矣北港舟十有六中港七十有三南港十有三凡一百二只僧寺产钱初自五贯以上令独任其一不及则合一二或三四院以为助盖受船板本钱者二百一十三所而受置大藤䌫本钱者又其内三十所公命籍本钱之日及其要束一蔵之郡案一付之桥司使相授受其略曰桥船及板本钱三千三百九十贯正桥门船四只板六间四院主之各受本钱六十贯南港南岸马头船一只板二间一院管认本钱亦如之桥门第二船四只板四间四院主之各受本钱五十贯北港中港两岸南港北岸马头船五只板五间五院管认本钱亦如之其馀每船一只板一间各受本钱三十贯自北而南船以千文为号后有废坏永历息钱兴修常取坚固大藤䌫本钱五百一十贯鼓山雪峯神光西禅芙蓉法海乾元安国夀山开元大中精严等觉九峯囷山万岁报恩白鹿天王太平贤沙昇山灵峯仁王双峯大沩圣泉衡山兴福广因凡三十寺各十七贯岁出息一分令桥庵经官置簿拘纳分轮两院管置䌫一次及属架之蓬悉交割乃得替凡桥门船长四丈六尺面一丈五尺头各八尺板二间长各四丈四尺阔一丈直梁八围各三尺六寸轮木阔各一尺三寸厚一尺两头鐡䌇各四并四斤其次桥门第二船三港马头船长四丈四尺面一丈一尺头六尺其馀船长三丈九尺阔一丈头五尺五寸板每间长二丈三尺阔一丈直梁七围各二尺四寸轮木阔一尺厚八寸鐡䌇二各四斤勾栏每扇各二柱高二尺五寸方五寸上下压枋阔五寸厚三寸短柱四高一尺七寸阔五寸厚三寸凡大藤䌫于船左右常各存新旧二条围各二尺五寸五岁一昜不许以退䌫旧藤间杂収使如三港西岸马头时有流刷倾侧或𭰖地淤长可堪増筑及桥亭军房屋宇井蓬䌫盖架等损弊悉仰管干桥院画时修葺其鐡䌇常备六十具以待去失急用于守桥兵士名下勒填馀船板碇石有一不备刷染更换有一灭裂以时巡察报逐院増修不得别有率敛其措置纎悉尽盖如此寻复岁以三院轮入管干其后间以故获免受役者至十八院先是水手各认管船五只月米一石钱二千四百从逐院赴桥司输送然后给之后浸为弊乃悉罢去轮诸寺行者代其役给官舟与来往护视遇夜则守桥绍兴十一年都管主僧僧珵立䂓式庵中课督群行者甚力辍前所给水手钱米入长生局为度牒之本以劝勉之是时北港已为石墩桥道十五座矣船惟中港七十四南港十三拘纳二分息钱复散寄逐寺収息愈广其后藤䌫乃不以时治二十三年僧圆觉住天宁寺募作铁䌫每节为钱三百越一月遂办藤䌫始废二十四年提点刑狱赵公令𬣳摄郡事睹桥道寖坏命闽县丞黄昭祖因旧制度复一新之会圆觉以事罢估籍衣物金银等钱一千二百八贯有奇及桥司所椿置䌫息钱二百三贯有奇用旧例复命以其钱分为九十二分半均给诸寺其桥门船及南港南岸马头船凡三只各给二分桥门第二船及中港两岸南港北岸马头船凡五只各给一分半馀各一分増为本钱申严旧式凡尺寸悉以官省尺为度梁木湏劲直者板必厚一寸六分募置水手复仍旧役惟船头抛碇藤䌫务要紧实各长一十五丈不许水手打揽以旧䌫添造亦置籍二本一藏郡案一付桥司明年梁山等十七院复为石墩桥道于是庵中既无所拘纳都管之职亦渐衰弛向所输送水手钱米遂从逐院自取之上下懈怠莫有统属桥事以是愈坏今铁䌫断裂仅存寘庵舎藤䌫息钱枉増诸寺船板之数本钱虽散在三十寺未有兴复者石墩桥道寻又増置今为船者六十二耳中亭项赁会户以匿税故乾道中并拆其屋逐之泗洲堂淳熙元年一夕爇尽往时营干桥僧既交替以有劳率得院住持近乃无闻水手昔属闽尉后有尉适不振职因属县丞云
  江南铺南取方北十五里元丰六年添定马递三人步递三人急递二人大观元年添递马二匹政和议存减独不罢后额管十四人今供申一节级一铺兵十二
  西峡北驿名济川北馆宣和六年
  方北铺南取方南隔江折二十里异时驿路出方山渡江面弥漫无风只二十里有风七十里沿两沙洲随潮涉二时乃至既有倾覆之患又有候次之劳风潮弗律候或一二日甫登南岸即涉方山岭又有佛岭白蒲岭热隔岭而后逹太平驿宣和六年俞提刑向以西峡水面五里私商往来之地命本邑治道由玉泉院之尾鼓楼入新路经弥院庵西方院五里真隐又五里峡江北岸亭渡五里枕峯十八里白鹿寺逾岭十二里抵福清界行者便之乃植木以庇行人寻自枕峯前良步角梁山院十里通麻溪桥五里瀬溪桥过常思五里通旧路遂不登白鹿履道尤坦因名峡江二亭俱曰济川有记合沙亭之右于是以方北铺移于西峡路石铺桥头方南铺移于枕峯院前大田铺移于大义驿下接常思铺绍兴六年申明以为经久可行九年峡江路旁诸寺赂州吏请遵故道张丞相浚召驿兵质之遂不复昜铺仍旧名今于城门村渡以避峡流之迅且约里数也
  方南铺南取大田铺二十里
  西峡南驿宣和六年作旧方山驿移此
  大田铺南取常思二十三里
  大义临津驿河口渡次
  常思铺福清南取太平七里高一里相承为相思故王文公珪赠元公绛诗颁春莫向相思岭
  太平驿福清县西四十里熙宁六年省并方山太平渔溪三驿不批支驿券七年犹雇衙前主持给马草八年除渔溪外复罢绍圣元年转运提刑司状以方山至迎仙只一百二十七里辄作三程乞减罢太平一驿移渔溪驿于石堘马铺盖造寻留渔溪驿为憩息亭馆折太平驿材料盖造于石堘
  太平铺南取假面十七里
  假面铺南取渔溪十八里
  渔溪驿有蔡密学襄梅诗
  渔溪铺南取蒜岭二十三里
  蒜岭铺南至莆田县界三里至迎仙二十八里至兴化军五十里或曰山形如蒜亦其间多蒜苖由建剑汀邵武至此方见涨海烟波万顷岭头有照海亭宣和间有唐运使留题隆兴初废今送迎时寓民家已上八铺元丰六年并添马步急递共八人今并额管十二人常思见阙三人假面二人蒜岭一人内供申节级各一人
  北西取建宁路
  出州北门由沙溪别往新蓝鸡菜距县百里极𡺼恶觜于旁而啄衣牙于中而啮足蹲于前而梗步嘉祐三年知怀安县樊纪昜而夷之自记云雪峯至古田县一出西门经石岊至葛崎与北门路通
  鸣玉驿古田县东初溪有洪濑滩知县李堪以其非雅改为鸣玉遂以名桥亦以名驿前有㴠碧亭绍
  兴七年移于县西北旧学基

  通建驿县北
  镇安驿县北地名孤镇村西至建宁府七十里崇宁元年废西门路行北门由土𫭟葛崎别仕鸡菜雪峯杉仓北望青田□岭中馆龙爬林换营顶凡十四铺至建州三年以山岭危险里数隔远每铺各増厢军二人五年以改路后雪峯一带山岭既峻道旁绝少人家每铺几三十里或七八十里始至馆驿实有未便其水口下虽有倒羊猪猔等岭然官员并行水驿独铺兵往来而已况自行北门六驿十四铺添厢军二十八人一岁请给衣粮约一千五百馀贯匹石此之西门添置渡子古田解置解子费绝不等今将六驿十四铺及古田县西南刺从谷口出至南剑一驿二铺并行废罢仍旧行西门路
  北取温州路
  出井楼门经四明亭盘石陟北岭一路出井楼门经安国寺透马溪抵北岭下岭高一千八百步十五里属连江界顽石根互沿崖而跻嘉祐三年知怀安县樊纪僦工致治乃奠高为夷正曲为直陷者培回者续迄今利之主簿王知微记又治路自北门入岩溪抵青山又培土筑趋府道积德承平移风三乡地库洼悉砌石以便民至谿涧或江浦之阻梁石以渡者五十一木为桥十有六皆利民之著者周希孟记下汤岭谚云阳岭兜北岭头志险也
  温泉馆距连江三十二里旧名汤泉驿淳熙元年重作因改名
  潘渡桥东取连江二十三里道罗源即绝渡而北异时溪涨需渡者病之绍兴十四年知连江阮珪始创桥焉未几水淙啮以坏乾道三年晁子阖更新之长六十五丈柱趾十九名恵政
  陀驿北取罗源四明驿七十五里
  四明驿南取飞泉驿四十里建炎三年淳熙三年重作
  飞泉驿有渡熙宁七年置过官井洋百八十里逹长溪盐田元祐八年移置焦门頬绍兴三十年以风海险恶禁渡驿今佃为民居陆行出宁德县白鹤岭岭头有白鹤亭半有憩亭泉眼清澈可处多留题下即县也
  宁川驿宁德县南绍兴二十八年以主簿王置乾道八年重作深浦渡元丰三年置渡头有康济亭十里至双岩双岩岭五里至黄崎黄﨑镇滩头渡元丰三年置陆路径绝经环坞村秦家山路如马齿旁无逆旅行者多过渡至下杯
  下杯驿长溪县西出七十里有渡一潮至监田准陆二十五里
  盐田驿县西三十五里有渡元祐八年移于析埭置
  温麻驿县海晏门内今废
  倒流溪驿
  饭溪驿县东五十里有渡
  白林驿县东北百里去桐山五十里今废只憩天王院牌岭
  桐山驿去泗洲驿二十五里今废只憩栖林院骆駞岭 平阳二十里泗洲院过分水岭是路国初置驿自使星至陀驿罗源县下驿白林驿饭溪驿支给驿券熙宁六年咸并陀驿盐田驿白林驿饭溪驿并归所过州县批支绍兴六年本路陈运使国瑞请立马递铺招置土兵承传文字寻罢
  
  州东南门河口登舟
  大义渡乘退潮东经古山尾憩程水港候潮西入峡门旁入港即此渡贞观中别驾卫总持见其处西旅宾主有序故名之
  长乐航头渡百二十里
  洋门渡百五里
  白田渡百十五里
  洋下渡百八里皆退潮一初临水洋门洋下白田四渡皆贫民以私船渡载志在遂利安弊不修中经鸡屿风涛最险多方难之必厚获而后渉桨无宿手惟取于所渡之人操纵不调以此昜致漂溺嘉祐中长乐始置三渡于临水创官船以渡之募善水者为桨夫渡者人输钱七籍给募之馀为船具及补败之资后因循不举元祐六年知县丁掌乞奏举行明年敕以白田距临水十五里洋下相距八里洋门相距五里且同岸又三渡水路皆避征者所由遂罢之止于临水造官船四大船所载止百人水手十五人小者五十人水手八人渡者人输钱五均给之绍兴元年流寓民姜子清乞収江淮河港溪渡钱遂令日収岁终较额为殿最今渡人输钱一十
  洞江 营前 洋屿 筹﨑 浮崎 翁崎皆一退潮王峬渡河口渡抵翁﨑由翁崎渡三十里乃至入城亦然
  出西门十五里度桥旧有之岁久颓甚霖潦艰涉绍兴七年汪义和知怀安举一讲僧更
  造之六批五间

  灵光桥旁有灵光寺至怀安县
  石岊亭县之右建炎间置亭东有石异时岁觉増长后因火乃止
  闽越亭县前闽越王游憩之地旧有记相传为雷震飞入水中
  石岊渡驿路百六十里至水口水路经甘蔗衙大小目福院小若大若亦百六十里至水口渡风或跨二日尝有监司诗云朝辞虎节门暮宿牛头寺江神也世情一送三程路
  又西门十五里洪塘高﨑渡即石岊江东流分为二自洪塘渡至水西高﨑江南杨﨑渡大樟渡杨﨑属怀安大樟属永福相去三十里由大樟至永福县越峯渡永福县下元丰元年造桥
  重光渡
  五十口渡皆县下
  洪面渡县南七十里南取溪东渡四十里熙宁十年置渡阔十五丈涨准十五里
  溪东渡县北百一十里北去洑口东渚渡二十里渡阔七丈涨准三里熙宁十一年置
  洑口埕阙       剑阔十丈阙    绍兴二十六年
  淳熙三山志卷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六
  宋  梁克家 撰
  地里类六
  江潮
  水路视潮次停泊犹驿铺也循州境东出涨海万里潮随月长昼夜至如符契道闽安而上江面澄阔别为西峡逾于南台皆会于怀安进而至汤背止以与溪流接自爱津东下萦纡数百里危陉狭道行者茧足轻舟朝发乃一夕可至南望交广北睨淮浙渺渺之尘乘风转柁顾不过三数日伪闽时蛮那放椿且次江岸国初六县盐舸径输州仓以达于四方郡今福清长乐涵头岁运未尝停民无酤其来醸作两溪糯粒舳舻相衔岁小俭榖价海涌南北舰囷载歘至城外其诸货宝回往不可名计浮于海达于江以入于河莫不有潮次云
  初一十六    初二十七
  初三十八    初四十九
  初五二十   初六二十一
  初七二十二  初八二十三
  初九二十四  初十二十五
  十一二十六  十二二十七
  十三二十八  十四二十九
  十五三十已末午初此潮入州城内河之候也江潮常缓海潮三刻至入河则又少迟耳
  海道
  自迎仙至莆门平行用退潮十有五海不计里
  一潮迎仙港乘半退里碧头
  迎仙港源自兴化三百里合桃源水为大溪过迎仙市为子鱼潭三百步历福清黄茅墩墩南江上三千馀家属兴化人烟如海口镇其墩溪涨海涌皆不能没合蒜溪东流过浮山三里合径江入海潮至子鱼潭径港源出兴化县界金支大泽至里洋合黄蘖山南水十里名渔溪过应天院一源出黄蘖山北过铁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边北流东折合渔溪入径港南至绵亭东出乌屿门又南至双屿头为二东出白屿西出后屿合于昭灵庙前会迎仙港入海潮至应天院前
  东 南匿 草屿 塘屿昭灵庙下光风霁日穷目力而东有碧拳然乃琉球国也每风暴作钓船多为所漂一日夜至其界其水东流而不返莎蔓错织不容转柁漂者必至而后已其国人得之以藤串其踵令作山间盖其国刳木为盂乃能周旋莎蔓间今海中大姨山夜忌举火虑其国望之而至也
  二潮过洛化洋牛头门泊寄沙多水劫
  三潮至燕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泊婆弄澚一名暴露声相近
  东草屿
  四潮半退至银盏舷乘半涨取钱藏出止马门为过浅溯潮不
  克所以必持半涨也元丰二年尝移海口巡检于此

  西 海口镇
  海口源出兴化县界流为百丈溪二百馀里至假面为横路溪即无患溪也东流二十里合石堘溪至水陆院合东溪经福清县河头潴为琵琶洋十八里至海口入海潮至水陆院西盐埕岁管纳海口仓七百万斤经南交输怀安仓叶𨓍珪记埕有三等沙埕为上夹沙次之泥埕为下沙埕喜受潮信退则昜干实漏坵则昜淋故为上半沙半泥故为次泥湿距潮且难干淋故为下大埕一二亩小者半亩大水取信小水暴干盖海水咸卤过埕则卤归土中日暴则咸乃凝白花取海水淋之炼为盐亦犹胆水浸铁水中自有铜性遇铁涩住故烹铁而得铜也一月之间大水六日初一至初三十六至十八晴明则土信可収雨濯则土信败矣一年之间惟五六七八月土信特厚盖烈日之功也故旧法六月起火八月住火
  东 盐屿 苏屿 钟门昔人没钟于此潮退蒲牢微见
  五潮半退过石帆洋状如帆泊大小练二练门相去十里无便风停留或逾
  

  西北 松林塞
  六潮出练门至东西洛止虽近过此无泊所
  七潮泊慈澚敕号慈孝洋
  西 长乐㯍过港长乐溪源极微大槩潴为陂湖溢则泄而入海
  八潮转南交山峙海中港内沙浅大潮二丈六尺小潮丈有九尺最为险厄舟人多于慈澚候便及晨潮方挟橹而济便风则自外洋纵繂伪闽时蛮舶至福州城下至国朝以南交之险遂置司温陆时有飘风入港者
  岭口盐埕于历屿头永丰石马砂坑郑胡闾山岁纳二百四十二万斤旧三百万斤陆运二十里避南交之险输长乐仓
  西梅花澚 闽安镇港源出处州龙泉东流经松溪政和一出建宁之浦城一出于崇安其间小溪数十汇于建城出南剑之东曰东溪一出邵武之光泽北流经顺昌至沙溪北一出汀州之宁化西至清流沙县之西合流至南剑与东溪合百八十里至水口左合古田县源出建宁界东南流号横溪至上生院南合荐溪潭水数里合桃溪东流至县东北隅龙津桥合东北溪知县李堪名曰润泽南经戴星洲鸣玉滩磨剑石下百丈漈入大溪故曰水口过大小淫乃无滩平流至猴山右纳闽清水源自盖平里合仁寿孝顺金沙等里小溪土人多以小艇力胜至江口瞻于巨舟乃浮江而下小溪有三桥良石普贤宝山通尤溪黄洋诸场尤小者土民堰以溉田次鼋溪唐大历中有女子浣纱溪次为鼋所食其父哭之哀既而得鼋乃烹以释愤名士多为记述其山源深险多不逞民盗贩茗卤官莫谁何俗号七村鼋里次左纳大目溪次右小目溪源出闽清界六七十里入江次螺女江候官县西北三十里搜神记闽人谢端江滨得大螺一蓄之家每出归盘飧必具乃密伺见一姝丽甚遂突入问之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帝哀卿少孤遣为卿具今已悉不可止卿宜以居粮可使尽而更盈言讫化去端如其言资给数世今足迹尚存或曰江形如螺至甘蔗北分数里复合至石门南分赤岸山尾与沩山尾相迎如门水中有石阈过石门为马渎江中流至洪塘岐为二北行者为南台江纳北山众流桑溪自鹅鼻岭经大坑岭出东峯后至茶焙浦通潮鳝溪至浦东桥通潮过鼓山南行者合马渎江纳永福溪源自南剑尤溪县西流至泉州徳化县南流至永福洑口埕会溪流行七十里合兴化县游洋青桐溪至重光寺前六十里合闽清县界水至大章六十里合福清县界十八溪入江县以西有师姑等六滩东有太原等十滩不为害潮至保安里溯三十里至县金﨑江闽县东西南七十里昔渔者此钓得金鏁因见金牛急挽至岸俄而鏁绝犹得二尺许因名金崎江寰宇记晋康帝诏于此立庙螺洲洲形也在大义西北纳龙泉坑溪合大义江濑江出西峡门合琅琦江西浦溪出福清县界经𭰖屿至琅琦接潮一星溪出长乐界至白田接琅琦潮会鼓山之𣲖经石马鸡屿洋中有石号师子对方山巨浸未尝没俗谓水浸方山鼻不到师子耳抵东峡二十里入海潮由西峡上者先至洪塘由南台上者差逢大潮至大若南台江中有洲数里潮至鼔山分为二南广而北狭由北上者入直渎浦由南上者涉洲尾反东流而与之遇谚谓南台江水颠倒流以此
  东 刘﨑 王峬 湖江
  九潮至埕角每岁二月乌头数万至自东海萃于此泊关澚
  西萩芦连江东南四十里有九龙江根连鼓山相传秦始皇以东南气王自江而南秀㧞者皆凿之至是得芦根长可数丈朝㔉暮合终不殊执役者梦有告曰锹钵可夕置勿収乃如其言血流而绝通水成峡蛤沙 万海小港赤﨑 连江港源出古田林洋界至七猴渡之北合小溪南流至潘渡桥一出罗源界号曰岩溪南至朱令桥合宝山院前丹阳溪西南流至兴宁庙前与潘渡溪合西南流合参溪水至峡口镇入海
  东 郑﨑  官屿  双髻焦
  土花盐场今废
  十潮转北交聚石为滩连接海岸比南交差昜泊东西洛
  西罗源港源自蒋山溪经白塔院至四明桥合龙潭溪过务前合古弄溪至栏头铺入江又下倪南北溪经观前桥至栏头铺前与蒋山溪合入松﨑江入海潮过四明观廉湾俗呼林为廉中多林姓南湾寨
  东黄土山
  十一潮至水澚
  西官井洋港西源出处州龙泉界首溪东流百里至斜滩过载首合松潭溪白沙镇绍兴初废至廉首村一出政和县界经麻岭至缪洋三十里至廉村会龙泉溪南流为江过甘棠港旧有巨石屹立波间舟多溺覆唐宝祐元年琅琊王审知具牢礼祷于神将刊之其夕雷雨暴作石皆柹觧迟明安流如砥昭宗诏奖之赐号甘棠神曰显灵侯三年赐徳政碑五代史谓闽人私号误 黄﨑岭潮东至白沙西至廉首各距四十里舟行一潮至由镇陆行各百里白沙溪船至斜滩廉首溪船至缪洋北源出政和界至外渺程家渡南合甘露溪甆溪经深浦渡至长境平水分为二潮至金垂一出古田山谷合周仙湖东流为穹窿溪又东为晡溪又东为淀尾经赤鉴门一出古田至游溪合罗源山溪至溪口村同出于三屿寨之左一出罗源飞泉渡出于三屿之右汇于官井洋风涛险恶号三港口东入于海
  东 浮膺山
  十二潮转驴头山泊斗米
  近有大小金澚 盐埕宁徳县纳
  十三潮泊桃门䈥竹山
  西松山港古□松山沙径合朱紫出其间西源号长汀溪自白岩十五里经建善寺至沙塘北源自赤岸澚村龙潭至大桥经盐埕合沙塘而东入海潮北行者至大桥西行者至斗门次西乌﨑港源出西乡蔗洋八十里至七溪南流七十里至饭溪出乌﨑向峯火入海小船至饭溪大船至杨门潭
  东三沙峯火寨
  十四潮泊圆塘
  西敛港出𠮷坑十里入海
  怯港俗谓恶为怯合小溪水至上洋五里灵峯十里至圆塘入海船至圆塘止
  东 榆山
  十五潮至钱夯头谚云钱夯头无风自球流言荡漾也白露门或曰即白水江也白
  水𭅺停船之处
泊莆门寨前
  西南 沙埕港源出温州界至桐山东入海船至桐山白水江旧记县东北百七十里寰宇记白水𭅺夷户也亦曰游艇干或曰卢循馀种散居海上唐武徳中王义童招其首领周造麦细陵等授骑都尉以船为居寓庐海旁船首尾尖高中平阔冲波逆浪略无惧怛名了鸟乾符间有陈⿺辶𦮔者驾舟从海来家于后﨑号白水仙有诗云水篱踈见浦茅屋漏通星又云石头荦确高低踏竹户彭亨左右闻尝留䜟曰东去无边海西来万顷田松山沙径合朱紫出其间蔡学士杂记福唐水居船举家聚止一舟寒暑食饮疾病昏娅未始去所谓白水郎者其斯人之徒欤











  淳熙三山志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七
  宋 梁克家 撰
  公廨类一
  府治
  州自严高大相兹土告卜于晋乃定宅方位迄今不移矣遐服列邦初作郡宇宫室规制可知也暨为刺史加都督进节钺改连帅皆号会府自陈至唐三百馀年间创立营筑往往易庳陋为高广更坏复葺亡所纪载唯衙门唐上元军门元和所建天王堂咸通所造尚有遗迹然是时衙门止为都督军门止为州门也乾宁锡军号威武遂作重镇梁贞明复陞府大都督势望雄伟盖与岐益杨越齐列伪闽僣号改作逾制通文永隆之间宫有宝皇大明长春紫薇东华跃龙殿有文明文德九龙大黼明威门有紫宸启圣应天东清安泰金德钱氏内附废撤无留者独面衙门一殿故址犹在至今呼为明威国初守臣避不敢居以为设厅凡敕设宴集乃就焉而即其西建大厅以为视事之所旧纪节度观察使衙在府中近西北今呼为常厅天圣五年始于其东创都厅今修令堂自公堂九年以大厅毁敝摧剥斥而新之景祐四年又于其西创便坐今三清堂有以接僚属治政事临见吏民矣庆历八年乃大新衙门嘉祐中又更军门为双门于是重谯杰丽邃宇闳固翚飞云矗望者肃服名公钜人剖符开藩官崇地重佥曰惟称其馀燕室闲馆虚堂华阁巍楼广榭离亭别圃自公之暇据胜临眺乐丰馀而壮吟观盖又开宝以来间有作者夷荒理废感兴寓怀更名易额不一而足仕四方者阅历孔多独目此为善部姓名岁月于是悉书焉
  威武军门本唐元和十年观察使元锡所建州门也乾宁三年州升为威武军遂为威武军门周改为彰武皇朝太平兴国三年复旧名吕权书嘉祐八年元给事绛更为双门上建楼九间楼上梁题作是年岁次癸卯五月壬寅朔二十有七日戊辰重建熙宁二年始创滴漏建州门之岁置推昼夜刻元给事绛改筑威武军台门至熙宁二年程大卿师孟始作滴漏推测昼夜盖祥符中刘承珪之制也今漏室中有程大卿诗牌二一云科漏新成因成二篇呈监官叶左院台门新漏一声闻从此朝昏百刻分他日郡人思太守也湏谈及叶参军风雨虽昏漏不移百年应未失毫厘湏知万户千门里正得人间㓙吉时一云晓登威武军鼓角楼百尺谯门戍万兵黄昏初动尽龙声铜钲犹是闽王点银秤才悬汉守更四面僧夸金作界半年人看玉为城官程稍近千馀里不到侬家向此行于第四句下自注云旧无滴漏予至始创建炎二年江待制常申明约束一守漏人四分为两畨直日放漏水候鱼珠落铜盘乃移秤刻即告户外报时者一诸衙报牌人九日通以鼓角匠轮差于户外祗应告报一直漏人五夜分直五更并以挝鼓人轮差其奁具等物五十日一濯有鼓角国朝军防格节镇鼓角各十有二旧有十二角建炎二年江待制常约束云昏时吹角八人各二十六声为三叠挝鼓八人角声止乃各挝鼓千为三通凡三角三鼓而毕四更三点及申刻各吹角三叠为小引点说云更以鼓点以钲今钲间款识云梁开平五年岁次辛未七月壬午朔十三日甲辰造重百二十觔所谓闽王点即此下为亭以翼之左宣诏右班春内府廊三十五楹时元给事绛移南都代者未至间建
  大都督府门唐武德八年州始升为都督府上元二年创门梁贞明六年升为大都督钱氏归朝凡伪世门额悉废毁惟威武军与大都督门仍旧庆历八年成郎中戬修有潮阳从事丘濬为记云蔡公时方欲新之俄诏为本路转运使成公至以是年六月始事九月告成旧额蔡正言襄书绍兴七年南市火拆以禳之张待制致远重书列㦸十有四㦸衣长一丈二尺以朱白苍黄玄为次谓之仪门亦曰衙门
  设厅衙门内旧有之庆历六年蔡正言襄重建伪闽时明威殿旧基国初改为设厅至是颓敝蔡公始重创今梁间有公自书庆历六年岁次丙戌春正月壬午朔二十有七日戊申新作使厅二十五字后太守许大夫懋为锓板碑立日新堂右嘉祐八年元给事绛修宣和五年俞提刑向权州事复修有通判黄琚为记设厨在今自公堂之地见熙宁图后移于设厅西南隅大厅之东厢
  大厅设厅之西治平图题为大厅自设厅西过都厅是旧有之天圣九年十一月郑职方载重建十年十月建大厅东门于中庭之东西创御书二阁
  都厅大厅之东治平图题为都厅今所谓签厅也天圣五年章兵部频创隆兴元年汪侍郎应辰移都厅见止戈堂项内乾道二年王参政之望始立今额前修令堂后自公堂王参政有自公堂诗丛石当轩峙横池傍砌深还将修竹绕半入古榕阴昼赏风澜皱宵怜月影侵𦕅纾江海志寄此小山林小厅大厅之西景祐四年范都官亢创治平图题为小厅熙宁中更名清和堂见熙宁图时以设厅为大厅以大厅为小厅于是以小厅为清和堂靖康后始塑三清像于此为三清堂旁有观音堂
  日新堂设厅之北庆历六年蔡正言襄创治平图有之熙宁二年程大卿师孟题球场碑额云辇而置之日新堂西庑今碑在堂下之西廊建炎三年改钤辖为安抚使以为安抚厅
  春野亭日新堂东南庆历六年蔡正言襄创元丰四年刘待制瑾修治平图有之蔡公留题古风两篇首云太守职名治诏书劭吾农载酒事缅邈作室当廨中况恁轩牖高中视田野功澹沲沐新泽依微生柔风江潮涨晚绿山麓延朝红耕锄时节动歌语声意通惭非共理才幸遇频年豊未厌畎亩乐驾言谁相从观此可见命名之意也后有苏舜钦刘瑾王子京林颜字上交王伯虎范伯玉吴拭余授陈粹诗各一篇若曰翰林遗创久欹𬯎又曰镂额奇踪蔡翰林知亭公所创额公所书也又曰天章馀力起倾𬯎知刘公所修也前有池亭淳熙三年陈丞相俊卿创
  九仙楼楼下东衣锦阁西五云阁旧小厅之西南有清风楼爽心阁即此也见治平图蔡公襄有登清风楼诗郭外清溪溪外山溪云飞上破山颜晴明天气琉璃色何处峯头带雨还楼旧有之阁嘉祐八年元给事绛创州有元给事诗碑乃元公自题云嘉祐八年癸卯建威武军门又建远南门宜兴门使院作院公使七库作会稽亭流觞亭佚老庵爽心阁修转运司明年建忠义堂信美堂筼筜轩又修城隍庙本城八营作戍兵三营门怡山门昇山门康泰门杪冬讫役厚之记又有移镇南都留别福唐诗二首观此知爽心阁为公所作楼即旧有之熙宁间更名九仙楼赏心阁见熙宁图程大卿师孟有九仙楼观塔灯诗宣和元年孙龙图俟于阁西增名五云唐李若初尝登城西望有五色云当王霸宅遂作冲虚宫至此既楼南对九仙遂以西对五云为阁名今五云阁下有安抚司印书库五年俞提刑向权州事以余太宰典乡郡于阁东更赏心名衣锦安抚司签厅置衣锦阁南寻移春野亭乾道元年王参政之望复旧淳熙五年移自公堂六年复旧燕堂大厅之北嘉祐四年燕司封度建安民堂见治平图序燕公所建也安民堂在大厅北又创甲仗库于安民堂东亦见熙宁图熙宁间又创谈笑轩于安民堂北见熙宁图后皆更名燕堂堂之西庑有舫斋元祐四年林中散积作舣阁其上阁上有林公诗牌云州宅之东北有燕堂堂之西庑旧有舫斋今又新舣阁遂作小诗以纪之济川须用楫罔水戒行舟四海风波路安眠是胜游时四月十五日也大观三年罗殿撰畸䟦其后云因登舣阁视梁间尺板见字画奇劲语简思远超然有収身寕迹谢脱世患之意遂呼匠理其栋宇而刻其诗于石今斋阁皆废六年柯龙图述修宣和七年权州事俞提刑向重修绍兴十三年叶观文梦得以校书黄伯思慕索靖急就章千四百五十字镂板于堂之壁
  使宅治平熙宁图皆题为使宅燕堂之西南今眉寿堂雅歌堂和乐堂之地也绍兴十年张丞相浚为其母秦国太夫人名其南为眉寿堂堂中有辛待制次膺留题云多病相如故倦游四年纡缓到三州君恩乞与归岩壑何啻将军得罢休时丐祠得请也乾道间王参政之望名眉寿之北为雅歌堂额签判吴□稽淳熙五年又重创雅歌之北为和乐堂旧眉寿之西庑嘉祐八年元给事绛建信美堂堂西南为筼筜轩通忠义堂东庑并见熙宁图后废绍兴十五年莫尚书将于其北为堂曰庆雨以祷雨获应名二十六年李待制如冈于其南为堂曰爱山
  万象亭燕堂之北绍兴十四年叶观文梦得创十六年薛殿撰弼修立石
  止戈堂今安抚厅后架阁库之北旧甲仗库置大厅东厢见治平图上有凝翠楼庆历初王祠部达有诗今楼存嘉祐四年燕司封度增置甲仗库于安民堂东见熙宁图今燕堂东自庆历后设厅之北惟日新堂而止元丰四年十一月刘待制瑾始创架阁库于堂北旧架阁库在使院之东见熙宁图前作大门谨启阖之时绍兴间以门东西两间为安抚司钱库复辟库后为堂曰武备东西北列甲仗库又为大门其南而旁为便门二扄𫔎严固于是旧甲仗二库皆废大厅东厢库今楼下便路燕堂东库今为廊屋矣建炎四年建寇猖獗程待制迈乞师于朝乃出禁旅命孟参政庾韩少师世忠讨之绍兴二年贼平遂更名堂曰止戈有秦桧李纲孙近汪𧁑许份张致远李弥逊辛炳张觷洪炎邓肃李芘朱松等诗咏程公之功今为止戈堂集初州签厅建长官厅侧隆兴元年汪侍郎应辰命移使院赵侍郎子㴋继之以不便遂移今所盖由架阁库及通止戈堂门也今签厅即止戈堂门南东为直司即架阁库东庑西为职官直舍即架阁库西库甘棠院今忠义堂之西按熙宁图在忠义堂西会稽亭南后废其额只寄于流觞亭西屋檐间开宝九年钱昱创昱之记曰予自下车数月适因巡城观隙地高下景趣俯迩郡斋乃命芟去荒芜开辟基址至是车书既同戈甲皆罢乃卜筑处花心者曰梦蝶亭瞰水际者曰枕流亭迎爽气者曰临风亭眺夕照者曰绮霞亭嘉祐八年元给事绛建会稽亭时签判乔孝本作诗云元侯选胜重经营地取园心正且平揆日募工逾再浃创亭合乐落初成面开西向縁忠孝榜揭新封纪宠荣隐隐湖山藏故国漫漫烟水隔都城低迷叠嶂回峯抱缭绕芳丛列艶迎台上临风共潇洒花间梦蝶助凄清枕流小槛欹前沼散绮幽轩接后甍旧景周环如有待夕阳偏照似多情萦纡碧沚通潮浦左右修篁拂𦘕楹自昔甘棠虽足爱会稽从此擅佳名则是时四亭皆在也治平图有梦蝶亭在会稽亭西临风亭在梦蝶亭西枕流亭在梦蝶亭北绮霞亭在威武堂西南临风亭南绮霞亭北又有望京楼至熙宁图则临风绮霞亭望京楼皆废矣而又别创小斋甲于四亭不独用之待宾亦可处兹为政乃目之曰甘棠院程大卿师孟有甘棠院招签判小饮诗签判和云甘棠深院百花香后院始废今甘棠院额挂檐间者徐兢篆程迈立盖存古也其南为门榜曰甘棠治平图尚有甘棠门今春台馆门是也天圣中陈郎中绛重修男说之为记皇祐四年刘待制䕫于其东建逍遥堂大观三年罗殿撰畸修绍兴二年程待制迈重修额徐兢篆嘉祐八年元给事绛于逍遥堂西作流觞亭元公流觞亭诗春风流水出岩扉载酒轻舟飏彩旗把得玉杯还自笑老翁真令似童儿旧有流觞木槽后汪枢密彻移双松亭作石槽亭西北作佚老庵初名佚老后改为隐几见治平图元公隐几庵诗分得藩符近海滨溪山清处养天真幅巾隐几春庵静直是羲皇已上人后又改为净名庵见熙宁图今废庵西南作会稽亭以元公开国会稽名公出守厐公籍王公珪范公镇王公安石司马公光等五十三人赋诗五十七章以宠其行刻其显者置壁间公亦自有诗治平元年建忠义堂于逍遥堂南堂东西壁绘像凡四十七圣人一人周公社稷忠臣十六人张良以下节义忠臣十九人申包胥以下谏争忠臣十一人樊哙以下庭间有池作亭其上曰熙熙治平图见政和元年黄尚书裳更名得象自为记后废池存熙宁八年元𭅺中积中更甘棠门名为春台馆其后钱公四亭摧坏绍兴十年张丞相浚理梦蝶故址为偃盖亭二十三年张侍𭅺宗元改创为秀野亭取东坡独乐园诗花木秀而野之句有教授徐士龙记又创清风亭于秀野亭之南
  双松亭秀野亭之东北有蔡公襄隶书额后刻石立日新堂左公为守时所创也宣和七年俞提刑向修绍兴二年程待制迈重修治平熙宁图亭西有火箭库后废
  威武堂忠义堂之西有蔡公襄所书额公为守时所创也绍兴二年程待制迈修前有教场西有敦教埸庙熙宁图作永安王庙今永安王庙在逍遥堂东
  坐啸台逍遥堂之北旧养和亭也见治平图熙宁二年程大卿师孟筑为台初名翫月见熙宁图宣和五年俞提刑向以得象亭材创更名月榭绍兴二年程待制迈重修改今名有刘峤所书额
  威武台城隍庙东今兴福庵之东熙宁二年程大卿师孟筑城日封其址为之今基犹存时又负城为三亭春风亭在东山楼之北吏隐亭在城隍庙西北雅歌亭在城隍庙西南各有诗今皆废
  蕃宣楼城西北隅旧碧峯亭也见治平图熙宁二年筑子城改创城上凡九楼西湖楼蕃宣西五云楼城西南下金墉桥三山楼城东南下长利桥清微楼清泰门上东山楼康泰门上堆玉楼城东北隅今观风亭缓帯楼城北今超览亭望云楼城西今怡山阁并见熙宁图今惟清微东山与此存楼东有亭曰野云淳熙五年
  怡山阁坐啸台之东旧望云楼阅射亭荔枝楼之地也治平图只有阅射亭在其东熙宁图増荔枝楼于亭西而中为望云楼元祐五年柯龙图述创绍兴二年程待制迈修
  怀隐庵和乐堂之后州宅墙之南绍兴十四年叶观文梦得创沈括有怀隐集载居山之式后归休于梦溪叶公慕之以名庵自题云春风的的为谁来绕舍闲花亦谩栽庵内不知庵外事夜来微雨小桃开庵东小亭曰归意亭之东有元明王庙相传闽王时灶神西小亭曰柏恱
  清閟亭自九仙楼下涉石桥而南为南园绍兴十六年薛殿撰弼创亭曰清閟今废又创亭于其东曰与春后改名清虚
  观风亭城东北隅旧堆玉楼地绍兴十年额张丞相兄滉书十六年薛殿撰弼修
  超览亭天王堂西旧缓帯楼地淳熙五年亭西有亭曰流憩同时作
  澄澜阁旧西湖楼基待制赵公汝愚创建公题于柱曰按熙宁图西湖楼在州治直西鹿项门之南久废不存矣澄澜阁在旧子城之西跨古渠南向秋风亭下有败屋数椽犹在或是其处也湖事既兴俯视众役乃即楼之故基为屋十楹将因楼之名则太质而阁顾不可缓营也遂以澄澜易之亦存古之义云
  天王堂城北旧有门唐贞元中军悖南甸师乘而入阎济美塞之后咸通七年李瓉乃版筑其上作天王堂有馆驿巡官乡贡进士卢标作修筑城北门及创天王楼记今存僧史略云天宝元年西蕃寇安西明皇诏不空三蔵诵经不空因言北方毗沙天王神通可以御之会安西亦奏将战有神丈馀金甲而来因敕诸道州府城东北及营寨并设其像
  威武营威武堂教场之南旧驻泊广勇营之地也见治平熙宁图淳熙五年为营以居衙兵
  转运行司
  国初诸路置转运使太平兴国三年钱氏纳土闽为两浙西南路置使副寻省独使一贠五年始命太子左赞善大夫贾昭明为本路转运判官无副者置天圣六年罢之七年复置庆历五年复罢嘉祐二年后置雍熙改福建路将输举刺自端拱明道之际诏所属郡不辍巡按端拱诏或端坐本司或故留诸郡深彰旷职殊不尽心自今并须不住巡按所部明道𠡠今后并一年之内遍巡辖下州军将带本司公人兵士不得过二十人司属不得过二人故逐州皆有行司旧记转运行衙在府西南隅置司建州盖旧矣考治平图府西南公宇东为运判司西为转运司而于其南同一门曰西总盖旧行部所舍也虎节门内之西有西总门南向即俗呼西衙蔡公襄自知福州除本路转运使有移居转运署诗熙宁既筑子城并二司为一并运判司转运司为一更其门东向时提刑司同提刑司实在其北见熙宁图时大街西有提刑司同提刑司转运司盖始以同提刑及转运厅门东出寻罢同提刑司政和间始并转运司为提刑司属宫厅吏舍省马院架阁库等而迁转运行司于府东迎仙馆治平图南禅寺东曽师建记政和五年三月撤旧迎仙馆増而广之靖康元年罢廉访使者又以其廨为之今试院西是也廉访衙本驻泊厅地其东有隆道侯庙庆历八年乡贡进士翁定基为记驻泊都监杨永庆刻石今存建炎二年以建寇故移司福州绍兴二年还建州三年复移福州寻仍旧其厅事之东有绣采堂恕堂公明堂乾道间武宪权寓此所修而名之又其东涉池桥有清和堂而迎仙馆遂为转运东行司两漕所舍各趋其近东行司亦浸摧圯矣
  提点刑狱司
  淳化二年诏诸路转运司以常参官一人紏察刑狱事于是以司门贠外𭅺董循等分充诸路转运司提点刑狱四年罢之独委转运使盖始隶漕台也景德四年乃命与转运使分路提点选朝臣及诸司使副至阁门祗候明干者充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丁逊为本路提刑供奉官王守元为同提刑两贠自是始天圣六年并罢交割与转运使讫赴阙公人归元差来处明道初复置旧记公宇在府西南有上下衙盖今所也范迁图经上下衙俱虎节门内治平图运判司东北嘉祐五年罢同提刑熙宁元年复置二年既筑子城乃以同提刑司与提刑司各为大门东出见熙宁图寻罢同提刑政和间遂以其廨与转运司皆为提刑司属官厅吏舍省马院架阁库等宣和三年増置武臣靖康元年绍兴三年四月移司建州十一月仍旧乾道六年复増武臣初寓转运行司淳熙三年乃于提刑司中门之内分公宇为东西两厅武宪叶南仲修建自为记旧治有前后厅事两所皆明道二年刘比部立之所建后厅之西有池创阁其上池阁之北有一堂焉熙宁五年提刑宋道为记云廨有东堂甚壮旧不名四隅凿小牖前后二户至卑乃撤去辟为四轩高其后闳前不设戸名曰幸堂后更名虚静俞龙图时询幸堂所在巳更此名矣而宅堂在其西宋提刑记廨有东堂则旧宅堂在其西可知宣和时巳废俞龙图记不载后厅之北故有堂也宣和时已为宅堂又于其后为亭曰双桂康定元年李都官敷于堂之北复建两堂前堂解龙图向名曰澄清后堂俞龙图向名曰宪堂后更名中庆于中庆之东有小轩曰静寄嘉祐七年王郎中陶创两亭于堂左右左亭俞龙图向名曰熙春后颓废吕敷文企中重建于看楼西南右亭俞龙图向名曰藏春梁上题嘉祐七年壬寅正月提点刑狱职方贠外郎王陶建后更名留春八年复创亭后厅之东北旧名绣衣更名薫风吕敷文企中修熙宁五年宋𭅺中道既修建幸堂遂辟其旁为轩北轩俞龙图向名曰清逸其东有小轩俞龙图后名曰幸轩东轩之左附以便室俞改名曰山斋宣和二年俞龙图向乃皆葺而新之各为之命名又建两楼于两亭东西旧熙春之东名曰斑衣楼藏春之西名曰荔支楼东楼后更名宿云绍兴中灾改创看楼緫而榜曰乐圃俞作乐圃记曰熙宁五年宋公作宪于此尝为幸堂记予言和巳空询幸堂所在易名虚静是也自虚静之北园馆连属明年更新缮完之名其北曰宪堂南曰澄清廊庑映带为乐圃之冠庭之南有二木栖故亭其下曰双桂回廊之外左右二亭东曰熙春西曰藏春熙春之东楼额宏丽时可奉亲为㳺览之地目之曰斑衣藏春之西有楼遍植荔攴命之曰荔支面楼一轩北顾诸亭左右二沼手植瑞莲名曰清逸幸堂既易不欲废其名虚静之东曰幸轩幸轩之左乃治事之便室小山耸翠题之曰山斋宣和四年俞龙图向记异时乐圃作门威武军西南每岁二月府开西园与民游玩至三月提刑司亦开乐圃各一月顷三十年乐圃始罢开矣及分为两厅也毁塞池阁移前厅建后厅之西后厅遂为东厅前厅遂为西厅武宪所治也其西有椤木亭未名西厅之后遂为燕寝之宅清逸轩额移榜东厅之东偏不欲废其名也小轩便室乃撤去之为仁亭于两厅之间馀则如故也若夫签厅置中门之外属官公廨即外门之内检法其左提干其右皆旧所建云
  提举行司
  崇宁三年诏诸路置提举学事四年始建司州南街东旧都作院地也见曽师建记五年正月罢七月复置宣和三年建炎三年建卒叛移提举茶事司于此绍兴五年移泉翊遂废七年火
  西外宗正司
  绍兴三年诏西外宗正置司福州知宗正司事廨舍始寓太平寺属官二贠即其东庆成寺居之主管敦宗院今寺西南宗学教授今寺东北
  帅属廨舍
  州作帅府自建炎三年始置机宜抚干为属以监务厅为机宜廨舍今旌隐坊北是也见治平图地名镇前绍兴五年増置通判以为通判厅十一年初置参议犹寓他所至十九年通判移威武军之东后乃以为参议廨舍机宜旧占僧寺抚干贠多所居不一后省各一贠今累政机宜南禅抚干神光
  通判厅
  州旧通判一贠厅于威武军门内之西熙宁九年通判方蓁建宅堂元祐四年通判雷豫建厅门建炎四年通判叶拟建长乐堂于其东绍兴五年増一贠始居旌隐坊北十九年通判叶仁以日趋都厅不便乃请于朝以威武军之东故知录司户厅合而为廨舍秦呼门内通判为东通判门外通判却为西通判淳熙五年复置添差釐务通判寓转运行司之东偏
  职官厅
  庆历旧记本府幕官三其廨并府东廊治平间移察推厅今定安门内之北府东廊独为节推签判厅并见治平图元祐既建试院察推厅复仍旧府东廊今签判厅察推之东节推厅察推之北
  曹官厅
  庆历旧记府院在威武军门外东偏六曹官舍附之两司理院在虎节门外左右观治平图威武军门外之东先府院次司法次司戸厅熙宁初移府院门出威武军门之内见熙宁图政和间罢府院更两司理院为左右狱而府院南为知录廨舍如故建炎初移司法厅府东廊旧厅之北曽师建记建炎元年重立额寻以府院北为抚干廨舍与司法厅相对门亦出府东廊绍兴十九年合知录司户所居为増置通判厅曽师建绍兴甲寅増广记知录司戸厅并在威武军门外东偏于是知录移寓大中寺迁易不定后抚干省贠乃得今所司尸先僦民居后治威武军门外西偏故如归馆惟两司理院即其旧无改作
  教授厅
  教授旧选仕于州有文学者兼居于乡有德行者充故未立廨舍熙宁三年程大卿师孟重建府学乃即园为宅以居之见林希州学记教授有厅自此始今学东是
  驻泊都监监押厅
  驻泊旧总一道戍卒都监监押主本城兵其始责重故驻泊兵马都监厅在府东偏治平图在职官厅之东熙宁图门出府东廊在签判厅之东南政和中以为廉访治所移还珠门外今春风楼地见绍兴甲寅曽师建记绍兴七年火遂僦居后治雄略指挥教场官厅都监厅旧宁越门内之东监押厅旧利渉门内之东见治平熙宁图元丰间以都监厅为东南第十将公廨绍兴九年移副将建州正将始迁其西因以为犒军库监押厅不知何时圯废今旌隐坊内桥东绍兴间巳为士大夫居宅今都监监押増四贠皆僦居
  将官厅
  今宁越门内之西旧崇轺驿庆历四年以为路分厅见治平熙宁图元丰间改副将廨绍兴九年始为正将厅
  监务廨舍
  初监务两员都务官廨舍旧旌隐坊北临河务官廨舍旧法海寺北见治平熙宁图建炎以来旌隐坊北迭为机宜通判参议厅法海寺北尝为登瀛馆近亦添差签判所寓监务后増三员皆僦居
  监甲仗库廨舍
  旧康㤗门内之南乾道元年以展拓试院移瓯冶池南庵舍淳熙八年复为庵舍始僦居
  巡检厅
  旧在城巡检以都监监押兼天禧中尝令南台监仓兼管四城门外巡检公事故巡检厅在盐仓之西今闽县尉厅是也见治平熙宁图后移置辜岭
  巡辖马铺
  旧在南台横山之西见治平熙宁图天圣九年移白田渡景祐二年移水口寻仍旧
  试院
  长乐大府祥符以来文物岁盛自景祐建学大比例为集试所生员逡巡邸宿于外先圣释奠亦移他所元祐五年柯龙图述谋所以易之会朝廷下学及孔子庙不得试进士之制五月乃择州治之东南公廨及隙地治平图有察推厅及作院广二百三十尺有奇而深倍之乃増筑厥址崇其旧三尺穹堂延庑中辟旷除后敞公堂缭以重屋以为考校之舍外门之内监门巡铺弥封誊录之所皆具旬五十而成凡为正屋百有二十区是时举士才三千峩冠鹄袖雍容而入其后寖増至于五倍侧肩争门坐不容膝绍兴十七年乃假漕司行台以杀其溢然犹病其隘也三十二年王尚书师心以就试人益来奏请増考试官三员为十员乾道元年郡学诸生乡士林丙相率以请于王参政之望乃相其西北隅官舍易之如监甲仗库廨舍之类得其地东西二十有八丈南北四之三増为屋百二十有七楹是岁秋试王参政有戒谕文云福唐今年秋赋投家状于有司者几一万七千人乡举之众天下莫比亦闽中昔日之所未有也可谓盛哉前榜自大魁而下聫甲科者五人与胪唱者六十七人国家于此邦人士诚无负矣本州仰体朝廷之意以宾兴为重事开斥贡院编排坐次増添内外执事等人种种如法州郡于此邦举子亦不茍矣诸君盍修身砺行思所以称副者父兄戒其子弟长上训其后生朋友之间更相劝约咸趋礼义尽革嚣浮毋怙众以作非毋党恶以长乱绝博塞之戏息锥刀之争出为里巷之游必有矜持之色众庶归重儒服自尊凡所观瞻谁敢干侮士风如此顾不美哉或有败群不靖之徒多士共疾之盖岁历三更科诏一下贤才皆待时藏器指日奋身岂容一夫猖狂以致众人颠沛且大开选举精考艺能乃功名富贵所由之途非凶暴强豪兴争之地正使捷如庆忌勇若孟贲何取于翰墨之场乎一犯严科自有公法三木被体二物加威屏于远方编之罪籍与夫鹿鸣开宴黄堂享劝驾之仪豹变还乡绿袂耀观光之宠者荣华僇辱乌可同日道哉又况闾步既腾亨衢甚坦稽古所获不止于此而巳夫以万七千人群考于此其间琐碎宁无短长在于宽通所宜阔略三日借路岂责其全一忿亡身虽悔何及至如将来引试切忌搀先盖缘题目出颁必俟举人尽入何须竞进以冒隘途虽少迁延未晓晷刻远于践蹂方免忧危宅心既宁下笔孰御又按设既定尺寸有分移徙乱行扰动实深我欲自便人将谓何若其有知必不为此呜呼在丑不争先圣之格言畏威如疾前贤之明戒凡我应书之众勿屑细故以远大自期鸿鹄秋天一飞万里安可量也惟诸君勉之淳熙元年应诏者二万人史丞相浩讲求累举之弊乃复假签判察推知录司法四厅以益之以大厅两廊坐负城两县举子旧坐三县人以添四厅故只坐两县而怀安福清罗源于行衙长溪永福古田于旧展试院乾道元年所増屋宇连江长乐闽清宁德于新展四厅就试试之日四其门以入之而出以二时晓示闽县候官士人并于定安门入试院门晚出中门纳卷毕出试院大门怀安福清罗源并于依仁坊门入行衙兴贤堂桂堂外长溪永福古田从东康门入旧展试院入讫关闭不许出入连江长乐宁德从鼓门内东廊入新展四厅入讫关闭不许出入凡十县并出行衙中门纳卷毕出行衙大门先是行下诸县士人有讼在官除事干人命外其他并与结绝或召壮保许试遂约束结保投纳家状以七月十五为限以凭类保排定试按限满射保或改姓名不许収受寻有在外游学方归续射保者别就他处排坐内闽候官士人从鼓门里东廊棘门入司法厅宁德长溪古田永福士人从东康门入旧展试院就试晚出并由行衙大门异时试院街南一带人户各安泊举人入试每候开门率争先突入至是帖厢官刷具姓名禁止有后门者亦权织断不许通东衙巷初令监门官公服立门左右肃揖而后入巡按者唱坐巳定不许徙案只许保头起身取卷始罢卒名编拦号为祗应逐间榜揭姓名以待需唤猝有疾患批历至府不移时给药以时警其怠慢者时以为礼闱当如此置巡按官抄附祗应功过历一道取药历一道应兵级供应从早至夜合不住火常将沸汤顿贮令温以备呼唤有不到巡按官行遣毕上历候开院勘断不违慢者犒赏凡外门有所传入常切机察先是告示官私屋赁士人就试及卖试按人并不许长价纳卷吏贴不得邀觅钱物其试院诸官厅祗应人及杂职狱子并使府诸官厅虞侯当直人等不得循习更就吏贴乞取常例及其他各巳优待举人又自作劝谕文以戒争门先入毁弃卷按鼓噪场屋者至是又关防上件逮晚设燎门道列十四幕为纳卷所闽候官分六幕新旧展拓试院分七幕其续射保人别置一幕是岁䇿问始命工锯板分雕防漏泄也逐篇目限以一纸期趣办也旧䇿题并连黏三篇方卷入试卷分俵多是临期不办今只将纸作様造板如问目稍长计会试官细字书写只以一幅为限叠三纸卷入不须连黏凡纳卷有号簿弥封官手自封押逐场弥封毕即以号簿入匝封押永不得开其单号簿逐夜缴入监试处不得漏泄如将来有行先报姓名并根究増誊录为三百人十人为甲置交卷历一道功过历一道有节去文理添注杂一拆换卷头或别行抄上白卷者悉许人告其同甲能自举首与免誊录或课写不辨依指挥牒院展日考校初禁两司官人来往旧弥封誊录两处官吏不禁往来别差对读官旧就委誊录官始选楷书十名分诸考官位以备抄写每位楷书一名送纸五百张欲再誊以归者自令抄写遇再誊卷独许关监试躬点簿混以五号批下从弥封官措置贴号监写封入前已誊录却以正卷发过弥封所今只委弥封官封贴字号监临誊写拘収正卷纎悉严密讫试无违犯者至今行之州自国初举子尚少钱氏归朝解额未有定法天禧四年诏节镇州府取进士二人累増至天圣七年为十八人明道二年増为四十一人景祐四年明道二年所増人数太多令十取二州该四人并天圣七年额为二十二人庆历五年贡举所以元年就试人数解二分不得过元额之半州该増十一人并景祐四年所解总三十三人嘉祐二年以四岁科场时颇淹久自今间岁一试三年礼部因请减诸州解额之半遂减一十六人五年増解额以就试人数为率旧一十七人増为二十五人元给事绛劝驾诗英□五五出南闽盖谓是也治平元年严挟书之禁
  都仓
  州都仓旧名西版仓闽王审知创子城外皇朝熙宁二年拓丰乐门城为子城仓乃在内元祐四年建仓厅治敖廥翼以旁屋大小凡二百一十区政和八年重修建炎元年复修列仓敖于两庑凡三十八眼以千文题其号绍兴四年石甃两廊以便输纳常平仓旧在仓内
  盐仓
  国初转运司置仓南台储福清长乐等县长溪宁德罗源连江运置至天圣六年盐给州县务州有盐税务县各置盐税务及仓听民自买今闽尉厅东教场其地也见治平熙宁图在武胜王庙之南按祥符五年转运司奏盐仓在城外十里有一二千家接连城内大中祥符五年以水口嵩溪驿増为仓移运上四郡纲盐于此以便搬卖明道二年元丰元年复之政和八年诏移水口仓于怀安县创盖时兴化军以㴠头仓运盐到此搬剥留滞奏移怀安始在县治西一里黄石﨑山置宣和四年复归水口时科卖民户盐始不给还于是南台仓亦废矣徐成忠铨私记此年产盐每觔添一文为十九文无盐给还建炎间停水口仓复创盖于怀安绍兴十一年转运使余应求贺允中自县西移置东北地名郭埕即今所
  安抚司监仓
  绍兴初帅奏置回易后始运卖官盐以宁越门内之东旧将官廨积贮号犒军库乾道八年转运司行钞盐法以合沙江南旧济川亭为仓寻罢钞盐遂归安抚司
  军资库
  府衙门内东偏天圣七年尹屯田锡重建曽师建记庆历六年蔡正言襄修治平图序常平库旧附之有转运司上供库在其西北
  公使库
  大厅前过西园路之南嘉祐八年元给事绛作公使七库按元公自书记云是年建公使七库治平图在西园门南有四库东酒库西醋库又西省库又西进奉库熙宁图东银器库次帐设库南公使库又南醋库西进奉库今东公使醋库库南公使钱库西公使酒库又南有一库内元系公使杂物库公使银器库公使帐设库后移三库于忠义堂西以为安抚司钱物库馀为公使煮酒库宣和二年俞提刑向修俞公自书再任使事两领帅辖㡬及二年经营补整仓库军营城门公宇亭榭池馆为之一新公帑什物帟幕𨱔爼粗亦偹具
  安抚司公使库
  帅司钱库在大厅之南与架阁库门之东西为三若公使钱物酒库初皆即忠义堂西为之既而钱物移使院门北惟忠义堂西廊南酒库如故
  安抚司抵当库
  安泰桥北之东旧利涉门下今抵当库也又时设于威武军门西及还珠门外凡三所州抵当库起元丰七年属常平后寖废绍兴初帅奏行回易此始置
  经总制库
  经制钱起宣和三年建炎三年诏守臣桩管令提刑司变转轻赍起发绍兴四年专委通判五年初取总制钱主管官如经制法十年敕经总制钱通判厅置库别无当职官干预以是专库侵盗其令发纳军资库别为库眼椿管许通判不时检察十五年兼委知通十六年独委通判二十一年改行十五年之制三十一年复诏通判厅置库出纳委提刑司检察之今经制库置内通判厅总制库绍兴十七年自军资库移外通判厅置今内通判厅又有牛皮库
  作院
  嘉祐八年元给事绛建定安门内之北见治平熙宁图元祐初建试院其所移南街东崇宁中以其地置提举学事司乃迁今开元寺南绍兴初寺为启运宫奉迎所于是别置铁作院清远门内之东谨火禁也
  使院
  大厅前过西园路公使库之南嘉祐八年元给事绛建其门出府西廊立使院额与东廊节推厅对见治平图熙宁后以不严密移额北向大厅见熙宁图隆兴间尝迁签厅于院中厅复辟府西廊门既而以不便仍旧今为吏舍
  衙院
  旧在府东廊职官厅之南今不废
  都税务
  旧额茶盐商税务国初茶盐有㩁官自设市于此収税官通领之熙宁三年罢科卖茶故至今只称盐商税务虽产浮盐久不给其名不废也旧务还珠门外西偏今春风楼见治平熙宁图政和间以为驻泊治所遂移今安㤗桥北之西旧驻泊广勇营地绍兴七年灾再创
  临河务
  州东南美化门内庆历记治平图绍兴甲寅曽师建记同古南锁港凡百货舟载此入焉故务于是置
  楼店务
  治平记左厢属州东兵马监押治所右厢属州南兵马都监治所后合为一以都监主之淳熙元年以隶司法厅
  修造场
  旧威武军门外西偏见治平图后为如归馆复为醋库今司戸厅是也场后隶都监
  抽木场
  治平图有退木场在宜兴门外之北旁有磨务熙宁图场与务皆废矣淳熙五年为安抚司客邸惟抽木场附临津馆后凡抽木七分变转以归经制此主焉三分入河以备州用修造今权就忠懿王庙内收管
  窑务
  庆历旧记务在南台主造塼瓦凡官有修筑营缮命流役人充作治平图南瓦窑巡检厅之西今闽尉厅后是也后并为闽尉厅窑遂废
  船场
  庆历旧记场在南台旧盐仓之东今闽尉教场东也治平图复在井楼门外州东北古有船场门谓此今皆废官造舟率就河口弥勒院之旁
  灰场
  旧在窑务之西见熙宁图后废
  炭场
  旧宜兴门外之北治平图无熙宁图有





  淳熙三山志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八
  宋 梁克家 撰
  公廨类二
  启运宫奉迎神御所
  神御七殿今州东开元寺始景德四年真宗诏西京建院艺祖诞圣之地迎奉神御祥符中赐名应天天禧以后至建中靖国六圣神御相继为前后殿前曰继明后曰会真政和七年诏三门外立额曰应天启运宫建炎元年十二月迁东京景灵宫四年二月令干办官李𡹘迎自温州权奉安福州三月至自温州七殿神御四殿御容遂奉安开元寺大殿绍兴三年九月敕以启运宫奉迎所为名
  社稷坛风师雷雨师坛附
  旧社稷坛州南七里并城以西地污湿遇祭报趣戒闽候官县吏办治唐大中十年观察使杨发始迁于其西今南涧寺之东为社稷及风雨师坛四天宝四载诏风伯坛置社之东雨师坛置社之西各稍北三数十步卑小于社坛五载诏遇祭雨师宜以雷师同坛共牲别置祭器时盖用此制也广狭高下有制度斋庐皆具周回三十有九丈七尺缭以崇墉为门东乡其外辟二室南立双表既成命摄巡官濮阳宁为之记以防改易闽迁新社记摄馆驿巡官前乡贡进士濮阳宁撰大中十年夏六月公命迁社于州坤凡筑四坛坛社稷其广倍丈有五尺其高倍尺有五寸主以石坛风师其广丈有五尺其高尺有五寸坛雨师广丈而高尺自初献讫终献专一室有厦横附二室皆南乡备牺币西乡之楹凡二室龟塼脊道凡十有三条其萦折则三百九十有七尺缭垣凡百堵其高迭寻苞巨榕凡二十本南北行延崇甍展阶揭双扉以东乡具扄钥焉其外北东辟二室有厦其南立双表及逵功以十七日戊子起冬十一月庚子毕谨案闽故坛坫南邪西隙蛙蟹洿辏负蒲苇之濠家禽野牧触践无禁至祈报时率戒闽候官责办与胥哗尼权事其晴也虽重菅不免于濡舄其雨也必撑蓬以护緌凟神劳人未尝有寤者元侯关西公既莅闽其春具郡仪即社喟然顾曰吾曏理苏厥坛惟更仍岁穰穰苏人宜之今闽浇讹期将不革首在兹乎由是择谨事者行故坛西躬取其地授之节饩严帑非隐者除鸠工以掉畚斵材以陶坏肩有欢讴杵无怨筑故擘钱垂十万不徭一丁不敛一户而爽洁开拓四坛镂焉夫迁社于州坤右位也不书稷风雨尊社也礼称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而厉山氏之农弃辄隆焉共工氏之后土勾龙兼飨焉风秩雨班光昭旧典盖先圣王尊以示本均以行政未之改也惟我元侯敬恭于上抚临于下戢苛薙慢显晦咸宁繁条阴森如肃其享自然克灵克序德致元侯而施于一方也是月牙将翁行全牍其绩归成于公公曰坛迩浮屠祠争出眉睫吾患将来有醉浮屠者或易于迁徙焉茍非䥴𤥨则本末无所彰遂以记徴百僚宁宁不得辞且拜命之辱谨用二十九日戊辰献记云其碑隶书今存伪闽时乃以其地为佛祠而迁坛于乌石山之阴今道凊寺之侧皇朝元祐六年柯龙图述辟而新之建斋厅中门外之西为祭器库政和元年诏立州县社稷风雨雷师坛之式颁图于天下是岁四月江东提举沈延嗣奏天下州县社稷坛壝大率皆不如法乞按式作图镂板颁下仍于坛壝之外别为大墙围之外建一门常加封鏁于斋厅立石刊刻増立法制守令上之三日躬诣坛所按图修治从之九月孙龙图琦立碑社坛今存于是移风师坛西门外龙山寺之西移雨师雷师坛北门外法云寺之东惟社稷坛仍旧政和五礼新仪州县社坛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出陛稷坛如社坛之制四门同一壝二十五步风师雨师雷师坛皆卑小于社四出陛四门皆一壝二十五步疗坛于神坛之左壝之外稍高于神坛瘗坎于坛之北壬地南出陛方深取足容物
  庙学
  庙学旧州西北一里唐大历七年观察使李锜移城南始补生徒三十独孤及记成公始至礼先圣先师叹其湫隘乃助其地而大之贞元元和间学者益盛乾宁元年王鸿于州四门置义学梁龙德元年忠懿置四门学以招徕四方之秀吴越时作新宫号使学逮属皇朝学制废坏太平兴国中转运使杨克让始作孔子庙景祐四年权州事谢微表请于庙立为府学从之是年八月二十九日敕福州奏据试助教黄洵武及进士郑洙等一百一十三人状伏见节镇旧规许将宣圣庙立为府学颁国监之坟史给官籍之田畴虽庙貎攸存尚亏工葺乞修门宇陈请监书许从建立当州体量所管一十二县仅二十万馀户文物弥盛仕进实繁虽严宣圣之学堂未兴府学之制度伏望特颁芝检许复杏坛建立儒宫恢张圣域候敕旨牒奉𠡠许将文宣王庙立为府学所乞经书仰依近降指挥备钱于国子监赎置五年二月一日敕令本州勘会于远年系官荒闲逃田内量拨五顷充州学支用诏下微适罢去范都官亢许驾部宗夀踵其事历五载乃成糜公帑钱千万植宇六十楹中设孔子与其徒高弟者十人像又绘六十子及先儒以业传世者于壁有九经阁三礼堂黉舍斋庐旁翼两序庖次井饮百用皆给康定二年沈都官邈増赐田延旧儒敷讲经术乃立课程要束以示学者是年朝奉𭅺秘书省著作佐𭅺充馆阁校勘蔡公襄撰庙学记并书治平图进德坊内之北有文宣王殿今兴贤坊是也熙宁二年图进德坊之北又二州学坊坊内之北为文宣王庙是时庙学皆从西出也元祐外门自中门之南于是南出熙宁三年灾郡人韩昌国刘康夫等二百人以状言于府请自创盖无费县官一钱程大卿师孟许之既而十二县之士各以状请于令如昌国等不一月集钱三百万为门为殿为公堂环列十斋以居学者如其旧公堂之后又别为室以藏书为堂以讲议为斋以处师长盖合百有三十间自孔子以下至十哲塑像冕服更请制度自朝廷颁䧏熙宁四年五月中书批送下提点福建刑狱沈𭅺中状福州文宣王庙州学为火延烧净尽及百姓人家一百三十七间州司见将本学官物収买材植盖造次伏见至圣文宣王及亚圣十哲从祀之人诸州塑像冕服之制多有不同盖是朝廷未曽颁降制度乞明降指挥后批送太常礼院检坐牒报学成之数年编修林希为记然自是以前养士岁才十数人元丰初始増至数十时孙公觉奏増安福寺籍没田范扩为记元祐八年王袐监祖道始至顾视狭隘不足以处多士乃斥东西序之北二百四十尺増为斋十合旧斋十而小学在中门外之左客次在中门外之右外门直中门之南岁补生员五百绍圣改元王公祖道自为记崇宁元年舍法行始自朝廷选择教授増养士之额益广为三百五十一区是年十一月准转运衙牒准敕罢开封府觧额除量留五十名取土著人外馀并改充天下贡士之数约度所在应举人数多寡别立定额所有诸州军额各取三分之一添充贡士郡大或应举人多则度地之宜或因旧増广量合教养人数置立舍屋自朝廷选择教授分教天下以太学三舍校试法删立颁降其升补上舍者听每二年贡入太学每州知通依发觧条管勾每路选委监司二人提举知通每十日一诣学监司一岁巡遍所部州学有御书稽古阁二即旧九经阁也后改名经史大观二年御笔比闻诸州学有阁藏书皆以经史名者方今崇八行以迪多士尊六经以黜百家而史何足云应已置阁处可赐名稽古今书阁一养源议道驾说堂三今养源堂一斋二十有八审礼由智祖义隆仁崇德事道兴能宾贤尚志逢原爱日誉髦久中端身通理嗣音明善抜萃逊志依仁养浩育英致道烝髦壮猷制胜小学自讼其后舍法罢寻省为十二斋养士二百人兴能事道崇德时习祖义由智在东庑明善嗣音通理端身隆仁誉髦在西庑外职事位四祭器乐器库各一印书库一有先贤堂庆历皇祐间陈先生襄郑先生穆刘先生彛皆已登仕籍乡人尊师之与周先生希孟陈先生烈同号五先生绍圣初贤良陈赐始与提举陈敦夫请置祠于学郡守温公益从之遂立五先生祠政和中黄尚书裳复以闽清校勘陈公祥道解经以悟学者宣和中余太宰深复以候官刘公康夫教授诸生为多其后又以福清郑公侠节义著间并图像于学先是唐观察使常衮配享学官政和中柯旸为漕自试院迁其父龙图述生祠于学遂并称为十先生又其后王端明祖道亦以有功于学祀焉绍兴九年张丞相浚言常公首倡儒风不可与后来者并列乃位常公于中益以欧阳詹与诸公列左右乾道间有言陆公祐亦乡先生宜祀者于是为十三人 襄字述古候官古灵人气古行高与郑先生穆周先生希孟陈先生烈为友时学者方溺于雕篆之文所谓知天尽性之说皆指以为迂而莫之讲四人者独以斯道鸣闻者笑之不为变守之益坚躬行于其家而达于州闾皇祐初知河阳县富郑公弼移镇河阳厚遇之会入相以文学政事荐召试秘阁校理判尚书祠部权贵人奏乞寺观名额且度僧道上令议先生执奏言近年以来自宫阙宧官以及要近一例陈乞盖秉政大臣不为陛下爱惜典刑臣不敢奉行寻知常州熙宁初召修起居注知谏院管勾国子监荐常秩陈烈管师常程頥经明行修宜召为太学官迁知杂侍御史论青苗可罢召试知制诰先生言论事未能开悟圣意不敢就请外补上批其䟽曰朕慕卿经术行巳深惜远去遂复修注寻知制诰兼直学士院适河决河北有诏先生视草以水不润下为言中书改之乞知陈州召还知通进银台司除枢密直学士判太常寺兼侍读卒年六十四有文集三十卷绍兴初上得先生所荐司马光以下三十三人奏草降诏褒嘉焉穆字闳中笃学修饬历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熙宁中为岐王侍讲陈先生襄为台杂䟽言府僚不可不谨择人神宗曰如郑穆德行乃宜左右王也出知越州元祐初入为国子祭酒时杨王荆王请为侍讲除直集贤院杨王赞善太学诸生复上书乞为师范除祭酒未㡬请解职许之五年除宝文阁待制复为祭酒逾年乞骸骨提举杭州洞霄宫阙 中范祖禹上疏穆年虽过七十祭酒为国子师非藉其筋力愿留之以示朝廷贵老尊贤之意太学诸生请留者亦数百人皆不报公卿大夫太学之士设祖道供张于东门外辞决而去卒年七十五 希孟字公辟通五经尤邃于易取孟子辟杨墨之义以为名而字焉初与郑先生穆为同志友后得陈先生襄陈先生烈相与讲贯力主斯道既而刘先生彛以问学显名复与定交学者师慕之知州刘公䕫曹公颕叔蔡公襄皆亲至学舍质问经义既而部使者相继论荐诏赐粟帛授将仕郎试国子监四门助教充本州学教授先生三表力辞不许寻以病终年四十二门人曽伉陆宣朱敏中许将曽默范镗陆术王晦林璋等七百人相与塑像立祠堂于崇福寺元符中太守率寮属致奠焉有诗义十卷易义十卷春秋义三十卷杂文二卷 烈字季慈甫年十四继失怙恃水浆不入口五日自壮迨老恪奉如事生特立独行非礼不言不践虽御童仆如对大宾庆历中蔡公襄为守下车之始以书问闽俗利病先生条利害二十篇献之尝谒襄留建溪滩诗以讽之襄为霁威严先生通三代之礼凡㛰冠䘮祭悉遵行之虽博学如陈先生襄刘先生彛皆问礼焉皇祐五年周先生希孟及郷老柯怀祚等举先生文行太守以闻诏授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本州教授三表辞不许复授守安州司戸参军充国子监直讲又辞元祐元年授宣德郎致仕其后监司复荐落致仕为州学教授改京秩凡六考不愿磨勘不受廪禄敝衣粝食裕如也卒年七十六有孝报经三卷授其子丞 彜字执中少师事安定胡先生初为朐山县令恤孤寡平赋敛作陂池教种艺振㳺惰或类其事为一书曰治范熙宁二年召对言圣人之道有体有用自文取士不以体用而尚声律浮华则风俗偷薄上恱授都水监除两浙运判移知䖍州岁饥民多不举子俗尚巫狱讼尤多彜为三劝以谕之在任四年奏课连㝡加直史馆知桂林以元祐六年卒年七十先生著书以皇极为本述七经中义有文集三百二十卷 侠字介夫尝从王安石学举进士调光州司法秩满至京师会安石秉政为具言青苖免役用兵之害不答复数以书论之亦不报久之监在京安上门时初行免役及収市利钱会大旱河东北陜西流民入京师先生画图为书勾马递以闻曰如行臣之言十日不雨乞斩臣以正欺罔之罪又自劾擅发马递上览疏叹息终夕不寐翌日诏韩维等体量发常平仓放商税务及诸门税钱三十文以下市利钱二十文以下青苗免役方田保甲并罢凡此类十八事民间讙呼相庆遂下诏责躬求言越七日大雨上出图示宰执且责之安石遂力求去荐吕惠卿执政先生上书言安石本为惠卿所误今复相㧞援以遂前非不为宗社计又疏切谏用兵他语讥大臣甚众并诋台谏如刍灵木偶惠卿怒以为谤讪编置汀州移英州先生徒步赴贬所居十年陈先生襄在经筵荐司马光而下㝡后言先生忠直哲宗登极放还用苏轼孙觉等荐除泉州教授秩满诸生借留州奏得再任元符元年再贬英州徽宗登极遇赦东归复为泉州教授崇宁初又勒停寻复将仕郎卒年七十八建炎间诏录熙宁元祐忠谠子孙中书舍人林遹以闻绍兴初赠朝奉郎授孙嘉正官嘉正终朝散郎知建昌军 祥道字用之博学尤精于礼尝著礼书王安石以闻诏尚书给笔札以进除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兼太常博士卒年五十二有论语解行于世 康夫字公南从周先生希孟学知州张公伯玉元公绛程公师孟皆慕重之熙宁中五路置学官有请以康夫主畨禺学进志述二十七篇其文皆羽翼诗书根柢仁义元祐三年以六举该恩先唱名二日卒年五十三郑先生侠表其墓 祐字亦颜刻意学问为莆田簿荆湖广南路宣抚司准备差遣福建茶事司干办公事所至有惠爱察识冤枉于茶法讲究尤不苟每谓㩁无良法能以仁恕存心宽其禁网使公家不失大利之源足矣与使者论辨不屈泉南当海舶运输之冲使者欲复市易公曰此渔夺之术言之切至乃止尽心职事不求荣进或劝以治生笑不答读论语尚书中庸大学反复玩味究其止归居毋忧终䘮不忍去坟墓不随俗之好尚亦不顾人之是非率以礼经从事既老里居士大夫状其质德乞添差教授本州帅叶公梦得以闻从之命下而卒绍兴十年张丞相浚増养士为二百四十人绍兴九年十月张丞相浚奏据州学学生陈备中等三百三十八人状窃见本州科场赴试至七千馀人补试终场二千五百五十五人今繁籍学生五百馀人本学养士止二百人额每人食钱止一十九文馀皆供给不到乞别给田五七顷仍以五百人为额不报明年奏以宁德芹溪院籍没田入学许之遂増养二百四十人教授张洙为记乾道改元王参政之望定三百人为额教授冯摅为増田广士额记淳熙四年陈丞相俊卿始创射圃南北十三步东西五十步有奇仍创亭以序宾今岁春秋补终场各五千馀人取五百人养士三百人
  祠庙
  武烈英护镇闽王庙钓龙台山之西昔汉遣使封王为闽粤王授册命于此其后即此立庙武帝既诛郢封繇君丑奉王祭祀居股继之及杀馀善以降祀遂废至唐大中十年建祠后唐长兴元年闽忠懿王复追封为闽粤王皇朝因之号显圣武勇王见庆历记庙有左右二王相传王二将也不显姓氏英灵间发惠祐一方土人世事之熙宁中闽兵出戍熙河二王现云端大战获捷政和间复戍桂府征蛮之际二王复现降大雹飞黄蜂以退蛮兵宣和二年浙冦窃发连陷数郡将及境俞提刑向自建安领兵南下黄蜂数万随舟蔽江居民咸谓神兵之助境内帖然迺五月大新祠宇建楹之日有青红二小蛇蜿蜒香几间累日暨上梁俄又见其两端举首北向移时即隐六月以仪曺陈琎奉二王像入庙二蛇又现七月庙成俞公向临奠前夕梦有神人青色谢以迁祠者祀事毕青蛇忽现左王前神色如所梦瞻叹久之祷右王曰愿赐临降寻亦现邦人信敬益笃州以其实闻于朝十一月敕赐庙号武济并见俞提刑向庙记六年进封闽粤王为镇闽王二王左封灵应侯右封显应侯建炎四年王加封武烈灵应侯加广惠显应侯加嘉泽绍兴三十一年胶西之役舟师祷战获捷王加封英护夫人封赞灵左侯加协威右侯加翊忠州诸庙惟此庙夫人坐东王坐西以庙尚循汉制汉尚右故也
  明德赞福王庙西湖之旁后隔城墙城外为湖昔闽粤王郢开州西大路畚土成丘后人即其地立庙郢塜在闽县东田中血食不衰自唐大历以前闽城通得祀者四南台善溪城隍与此而巳见检校太傅陈郯乌石庙记累封至本朝为明德赞福见庆历记善溪冲济广应灵显孚佑王庙鼓山之北大乘之南山峡间有二潭下潭广六丈深不可计距上潭五里昔闽粤王郢第三子有勇力射中大鳝于此潭其长三丈土人因为立庙号白马三郎唐贞元十年观察使王翃旱祷得雨崇饰庙貎自后太守躬祷辄应太和元年观察使张仲方祈祷回届圣泉寺雨巳至遂题诗曰入门池色净登阁雨声来团练副使李贻孙和云旌斾忧民至风云逐马来圑练判官李敬彛和云雨随青障合云拂画旗来内供奉彭城侍御和云云阴随雨度桂馥逐风来今诗牌在圣泉咸通六年观察使李瓒奏封龙骧侯梁贞明中闽忠懿王奏封弘润王本朝建隆二年知闽县江文秉葺庙有记庆历六年六月旱蔡公襄斋戒自为文祷读彻大雨乃命知县贾太冲新其祠文学范宗韩作记熙宁八年敕封冲济广应王绍兴十一年以张丞相浚奏増封灵显仍赐庙额曰永宁十七年秋大雨中夜水暴出声闻数十里诘朝有石高广可二丈峙庙后如堵水左右注庭除无恙人异之绍定五年李大卿骏以灵应如响奏増封孚佑淳祐八年陈侍𭅺垲为乡帅以田畴缺雨率知闽县师舆致祷有验因阅庙前华表扁曰鳝溪询其故则土俗疑传以鳝为灵不知王亲杀鳝以为灵也其可以鳝名溪乎遂判云善溪龙潭以神能体天而福善利泽可苏焦槁故以善得名方言误以为鳅鳝之鳝鳝微物也岂能化为龙近乎诬神矣帖县宜与改正闽令承命易扁以善溪名锓梓祠下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山水之性是岂专乎仁知哉亦惟人之所乐然耳故易曰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智闽之东旧有鳝溪分三潭神实居之雨旸祷必应今帅守侍郎可斋陈公以旱亲谒于上潭之石坛精忱洞彻疑其称谓之讹遂舍鱼而取诸善善嘉号也心善渊也字心画也兹非善者见之谓之善乎退而考诸庙谍则鳝之为说前守尚书郎王公陶尝辨析之谓其类野老言不足据可斋之名斯溪也一洗痼陋善与人同千古在后德厚流光越王之宅斯土也一灵如在福善好直百世在前有德必祀柳子省愚溪之对昌黎寝恶溪之文吉水廉泉慈湖直渎盖将齐声并价而不得颛美矣岂惟人乐斯称吾意神亦歆是名矣昔唐人守古栝有善政改恶溪名好溪后世美谈今溪以善名事有类是用敢并书眉山师舆立郡人马载书梓刘自书扁
  忠懿王庙庆成寺之东王讳审知字详卿姓王氏本琅琊人高祖𣋌唐贞元中为光州定城令遂世为固始人黄巢之乱王与兄潮从王绪入闽景福初攻福州兵马使范晖杀之诏授潮廉帅乾宁三年拜威武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明年潮卒王代立天复初敕列十二㦸于私门天祐元年封琅琊郡王三年闰十二月敕立王德政碑铭礼部侍𭅺于兢之文也碑今立庙中开平二年加封琅琊王寻进封闽王后唐同光三年薨年六十四册赠尚书令谥忠懿王奉身俭约至蹑敝屦聚书建学以养闽士之秀者属诸邦僭窃独遣使出海道奉朝贡民不见兵革殆三十年晋开运三年地入吴越钱氏始命即正旧第立庙开宝七年刺史钱昱复缮新之塑故都押衙建州刺史孟威等二十六人配飨自为记政和元年罗殿撰畸命雪峯太平主僧重修畸自为记云过忠懿王祠叹其陋甚窃自惟曰浮屠氏好谈因果以动世而忠懿喜营塔庙其功德在佛之徒为多若使反其所施以治其庙像是使浮屠氏之说益信也闻雪峯太平主僧足以任事乃谕之未阅月而成绍兴二年州官吏以庙摧圯宜致严饬请于郡张参政守乃出公帑令知闽县李公彦董其役既讫功率官吏祗谒祠下四年何大圭记自唐以来碑记铭今存
  东岳行宫伪闽所建东华宫之太山庙也淳化四年节度掌书记承直郎试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裴询所作福州东华宫太山庙记首云四时代谢东方立生杀之权五岳辨方泰山掌生死之籍盖本宫中之庙也钱氏时庙祀始盛记云王氏既灭斯师治民斯庙也玉宇恢廓金殿峥嵘乞福人多纸钱飞雪祭神客众竹叶成池阴司之部从克全地府之曹寮毕备大中祥符中既以东华宫为天庆观庙乃独为东岳行宫自是祈献愈多屋宇浸广
  城隍庙府治之东古有之元祐戊辰长乐人林通作本县图经内县东北城隍庙曰庙之神西汉御史大夫周苛也守荣阳为项羽所烹高祖休兵思苛忠烈乃令天下州县附城而立之庙以时祀之晋太康迁城即建今所绍兴二十七年沈待制调増创厅宇寻置兴福庵其东淳熙五年前作更衣亭肃仪亭今十二邑皆旧附县治置
  五通庙通津门之外河南岸旧记亦名龙官庙相传王氏入闽州邑闾井许民咸得立祠斯庙之址昔怀远驿之地也景德中叶扆陈熙等所建康定元年陈绍济僧怀轸与其徒复创屋七间有进士方暠为记记云古笔峯之上游宅石渠之左界厥地广表周回十寻时所至庙祀郡大姓咸世事之今不衰
  惠安明应王庙乌石山之西王姓陈氏旧隐是山庙碑云心游典坟性爱山水游息于宿猿之洞窥临乎落景之平注山下旧有古迹结石垂藤号宿猿洞山号朝阳顶落景平没而显灵唐元和后始立庙凡水旱疾疫必祷焉大中时罗中丞祈雨霰立应咸通间李大夫运饷湖湘亦获阴佑至闽王忠懿乃表其事曰宁远将军封武宁侯増至显应王后唐长兴三年改服远昌运王后五年改振义保成王又十年改贞闽安吉王后归吴越封宣威感应王先是石人娘旧庙于城西忠懿王移以配享别创闺阁永隆庚子骁卫长史彭城文遇又于堂东北隅为寝室属检校太傅陈郯撰碑铭犹存皇朝熙宁八年改封今号
  刚显庙乌石山之巅公姓周氏讳朴本吴人唐末隐居于此与僧灵观薛长官逢友善双峯寺法主大沩寺懒安更为禅恱之交黄巢之乱求公得之曰能从我乎公曰我尚不仕天子安能从贼遂遇害后人即其山立三贤祠观逄与公为三双峯寺亦有三贤堂法主李中丞瓉及公也绍兴初张丞相浚谪福州将游双峯夜梦一僧与一金紫人及白袍士来谒翌日登山堂见三公容貌如梦中异之及为帅游乌石至公祠叹公死节三百年未有庙额何以激厉当世乃奏之诏赐号刚显郡人郑昂记而序之曰东汉之衰陈蕃李固孔融之徒相与标榜以节义名世故虽以曹公之阴贼终身睥睨汉室不敢取唐末名节扫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朱温以斗筲穿窬之才谈笑而攘神器士大夫亦欣然与之莫敢正议使公得志其肯以国与人乎乃为诗以贻来者俾歌以祀公诗曰公昔隐居乌石冈老观禅师同道场法主懒安共徜徉李薛咨参互击扬摆脱利欲心清凉是以能全此至刚黄巢兵乱来福唐公力抗之不肯降欣然引颈齿剑铓白乳上涌如雪霜老贼自谓暴无伤才杀半人于南方巢斩公白乳高一尺五寸时懒安闻巢至坐蜕去巳入塔以剑斫塔白乳高三尺巢与人言自入闽才杀一人半而已公无爵位在周行史臣不书名不彰后三百年丞相张夜梦三贤与迎将翌日游山登公堂宛如梦中貎昻蔵再来为州剡奏章赐名刚显烈有光葺祠为庙饰栋梁普与州人奉肴觞于荐荔丹与蕉黄岁时来享以为常我作铭诗刻其旁千万亿载死不亡
  北庙遗爱门之外去州十里王姓刘氏讳行全唐末事其妻兄王绪为将绪为秦宗权所逼㧞其军南徙以王为兵锋至漳州绪忌而杀之忠懿有国悼其死非罪为立庙州北时乌石庙号南山庙故指此为北庙乾宁四年奏封武宁侯梁初累封昭感王凡出师捍敌阴助显著贞明五年备以闻于朝进封崇顺王栋宇宏丽有果园稻田岁殖其利祀事以给时移事变庙宇圮坏皇朝政和二年知怀安县吴与始召祠旁寺僧谕之乃筑高寝其后设重扉于前周垣修庑㸑濯皆具旧有从祀三人亡其名氏始迁于外示有别也既成与自为之记时帅张殿撰劢为书其额
  石头庙严胜门之东北旧记无诸王时民转漕往浮仓于此祈福因有磐石故名之今东湖地形是浮仓近莲蕐山下闽粤转漕以备东瓯之地或者遂以为旧尝建府治于此非也
  昭利庙东渎越王山之麓故唐福建观察使陈岩之长子乾符中黄巢陷闽公睹唐衰微愤巳力弱莫能兴复慨然谓人曰吾生不鼎食以济朝廷之急死当庙食以慰生人之望既没果获祀连江演屿本朝宣和二年始降于州民遂置祠今所五年路允迪使三韩渉海遇风祷而获济归以闻诏赐庙额昭利建炎初建寇犯西𬮱吏民奔走乞救于神俄顷雨雹交下盛夏如冬时平地水尺贼惶怖而遁道连江欲掠之见士马云布而去四年封褒应王子侄九人皆赐列侯知西外宗正嗣濮王仲湜为记
  锺山肃安王庙子城西梁普通二年袁士俊舍宅为锺山寺王其寺之土地也后唐长兴三年闽惠宗始崇建庙宇龙启初封感化将军永隆二年改玄应将军明年进封洪音侯塑立夫人像晋开运三年江南兵至攻城王有神助李仁达升拜武灵王夫人封号昭德汉天福十二年改肃安王建堂三间亭一间周广顺二年林嗣宗为记皇朝以来寺遭爇者再火及庙辄灭元丰五年里人复修之
  龙迹山广施庙怀安县兴城里唐林谞记广德中一日清书云雷腾震有飞龙自地出骤雨石上遗迹可数寸岁为大丰遂名其地为龙迹山太平兴国之后遇水旱有恳辄应民立庙祠之竹椽茅屋盖草创也嘉祐四年春不雨知县樊纪初祷祠下还未五里甘泽倾澍于是撤屋为堂易茅以瓦修廊崇宇庙貎俨肃绍圣元年知县洪子著祷之复然而所润不过邑境洪以白帅王祖道谒之即日大雨乃创亭其右为驻节之地三年复旱又以白帅叶伸请与签判偕行是日于炎烈之中倏然变为滂沱者继日大观三年知县吴与以祠迫通衢属有祷亟得乃命僧营葺基山为殿即亭之背列斋室设庖厨前临大溪又建亭其上名曰沛然自为文记之又有西湖陈文伯为记政和五年以转运司奏赐额广施
  武胜王庙今南台教场之北见治平熙宁图旧记南台节后知此旧别有馆也今犹呼馆前庙旧传陈九郎神伪闽通文二年封宁应侯永隆五年改昭义侯寻升武胜王熙宁中丁少卿竦重建见曽师建记宣和二年既大新武济庙钓龙台西复迁左右二侯像于武胜王庙以便民祠祭七年俞提刑向乃新庙宇靖康初江待制常立额为武胜王左右二侯庙灵泽庙通仙门外庙旧号五龙顺化王塑位五方配以方色相传伪闽王氏所建本朝因之载在祀典皇祐中久旱邑人祭于庙云雾昼瞑暴雨大霔即殿中视之北位黒龙鳞甲犹带池萍如乍出水灵迹显异绍圣四年温公益命知闽县叶默因其旧増葺之重堂夹庑轮奂一新元符改元庙告成有神光发于殿屋是冬大旱麦苗将枯井泉㡬涸率僚属祷祠下读祝未毕阴云四合飞洒随至命候官尉王寿刻石书之大观三年敕应天下有五龙会应庙处合依原封王爵称呼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应王黄龙神封孚惠王白龙神封义凊王黒龙神封灵泽王乾道二年夏不雨王公之望一祷而应岁则大稔邦人曰庙未有额无以彰神之灵乃为请于朝诏赐号灵泽知闽县丁长卿为记庙旁有田及莲塘二十馀亩州许蠲租以僧掌之淳熙十四年安抚贾选奏以旧制改作会应庙事见后
  九仙安境侯庙光孝观之北伪闽永隆元年封光威振远将军是年十一月牒九仙龟七𭅺可封上件或云本龟灵也元有青白石二片盛贮木座见在会同十年加封安境侯制词云闽府苦于多难近致承平得非神福其善而善者兴祸其淫而淫者败九仙山光威振远将军夙严祠宇久尊是邦幽赞伊人炳然慕义是致封疆大肃黍稷长馨苟虚褒美之恩曷报感通之惠告牒今存时庙祝皆命官先是龙启二年敕太祝院祝生陈兴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上柱国制词云敕祝生陈仁遇等每修祀典常睹正辞告天地以诚䖍致神祗之响应宜行奖擢岂吝官荣可依前□至永隆元年牒兼殿中侍御史馀如故三年牒兼侍御史馀如故告牒今并存可以见当时之政矣
  效节护君侯庙南涧寺开运二年卓岩明所封告今存制词云奉宣昔当国山名乌石地布黄金乃西干释子之居曰南涧去山之寺寺有龙神善护神于像代㝡灵从他社䑕稷蜂应难托附任尔心猿意马终被区分但予隐憾之时往还斯境受五通之加备致万姓之推思亦尝许与封崇报于昭感今则因追旧诺爰沛新恩俾阴德之为侯处名蓝而作圣所宜初中后夜𡨋扶三宝以勤拳过现未来无怠双林之付嘱前件天王寺土地可封效节护君侯开运二年五月日
  利泽庙瓯冶池之南绍兴四年有龙昼见于池郡为立祠乾道二年王参政之望以祷雨获应为请于朝赐是额
  威胜侯庙馆前治平熙宁图有南殿庙
  河伯保胜侯庙汤巷
  资利成宝灵应侯庙钱作前伪闽铸钱监所
  姑娘庙西湖见治平熙宁图
  应圣侯庙河口
  惠民侯庙河口
  镇宁侯庙怡山门内
  镇武侯庙浦尾
  保安王庙河东
  竹林通应庙仁庆坊丁戊山之麓竹林之墟神兴于此立祠
  广赡侯庙闽县前
  会应庙通仙门外旧号灵泽淳熙十四年安抚贾选祈求屡有感应乃新庙宇教授许衍为记是岁九月奏改今额淳熙十四年十二月二日礼部状准都省批下福建安抚使贾选状照得福州去岁自入冬以来亢旱日久麦不入种遍走群祀寂无感应按之图籍本州通仙门外旧有五龙庙塑位五方配以方色灵迹显异选遂具辞致祷一念方启雨势顿作奠祭未彻大雨随至连夕霶霈四郊霑足又于十二月二十八日并今年正月二十日以大小麦垂熟阴雨不解遣官致祭皆一祷而晴二麦悉获収刈选缘是时拘于近制不敢陈乞恩典止给钱委官新其庙貎自是节次祈祷无不响答又今年六月初三日本州以早禾巳熟晚田阙水亦一祷而雨至六月二十日选斋捧御香躬诣祈雨感应稍迟选详思其由再以图籍考之见得大观三年礼部符备坐敕命天下应有五龙会应庙处自合依已封王爵称呼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应王黄龙神封孚惠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黒龙神封灵泽王今福州五龙庙亦是五方龙神其庙号封爵自合遵用大观三年指挥而今来庙额乃因乾道二年守臣祷雨有应失于检照遂请于朝以灵泽名额而邦人又止以伪世旧号呼为五龙顺化王度神之意恐或在是乃于二十六日具此意默祷且约如获感通当为奏请乞正大观庙号封爵是夕大雨倾霔累日高下之田悉赖以济兼福州诸县所在多是高仰山田水泽易涸逾旬不雨即以旱告前月二十九日选又因阙雨遣官祈祷方书祝文雨势大至日夜不止今月初二日告谢甫毕即渐开霁次日晴明越十日又雨两日而止非独晚禾赖以成熟而一岁再插之田皆有剰水悉得秀茂丰登可望委是有功于民一邦之人倚以为命欲望特赐敷奏照大观三年指挥正其庙号封爵给䧏诰命并旧额敕牒以彰灵异以慰邦人之愿伏候指挥后批送部勘当由尚书省本部寻行下太常寺检照到国朝会要东京会应庙春明坊五龙祠元祐四年七月赐额先是熙宁十年八月信州言州有五龙庙祷雨有应赐庙额曰会应自是五龙庙皆以此为名额大观二年十月诏天下五龙神皆封王爵青龙神封广仁王赤龙神封嘉应王黄龙神封孚惠王白龙神封义济王黒龙神封灵泽王本寺今勘当欲乞将福州五龙庙从国朝会要大观二年巳封王爵庙额一体称呼本部勘会今来本官奏照得福州去岁入冬以来亢旱日久麦不入种遂具致祷一念方启雨势顿作奠祭未彻大雨随至又今年六月内晚田阙水一祷而雨及今年七月内又阙雨遣官祷祈雨势大至委是有功于民欲望特降眷旨照大观三年指挥正其庙号封爵给赐诰命并旧额敕牒本部照得今来本官奏到前项事理应得国朝会要合行一体称呼其本官奏陈乞给降告命敕牒于本部虽无似此条法指挥今来本官奏福州诸县高仰山田悉得雨秀茂丰登可望委是有功于民一邦之人倚以为命本部今勘当欲乞朝廷特䧏指挥从大观二年巳封王爵庙额指挥给降敕札下本州照会施行申闻事十一月三十日奉圣旨依礼部勘当到事理施行











  淳熙三山志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九
  宋 梁克家 撰
  公廨类三
  诸县官厅
  国初诸县惟有令尉间置主簿后始置丞县视民㝡亲近去郡远者至六七舍民望得贤县官吏束手请命即百里蒙福临莅听决可不先治其所哉自县立官设厅事室宇随备岁久更葺或易地迁创往不可记巳矣见于文籍不可略也闽县厅嘉祐七年重建后陈知县凿池开轩名曰鱼乐有曺伟翁谷陈渐留题长篇熙宁四年知县吕百能始立题名记仍创主簿廨县东隅崇宁间始置丞即县东南故驻泊杭越苏营地为视事所崇宁四年也绍兴壬申县丞林亮功始立题名记尉旧治城东今漏泽园地绍圣元年既造浮桥乃移置南台故城外巡检厅盖今所也宣和甲辰尉丘立之重建候官自唐贞元徙治郡城天圣初大创厅宇令据西南主簿居其东崇宁中又分取主簿之东以为丞治所县所梁题天圣元年正月二十八日建主簿及丞厅梁并是年闰九月二十八日建尉厅旧出怡山门西建寇焚烬旋为教场至今寓龙山寺今丰乐门外怀安以石岊为县自咸平始天禧改元才二十一年栋宇倾颓令与簿尉协力毕新之更建敕书楼其南吴延年为记三年新作大门设漏鼓警昏旦陈恺为记政和二年吴与为令易置犴狱于县西旧在县东以异天下郡邑之式乃移于西増创宴息之地为十六所旧止熙春堂及东斋而巳至是堂曰日休曰难老曰秋兴厅曰海棠亭曰邃芳曰锺乐曰正巳阁曰归云曰碧芦轩曰洞隐曰竹轩楼曰清辉斋曰西斋曰清虚禁绝陶灶通道南浦作新亭仙迹山之巅并见教读张读记旧县门内左簿右尉熙宁中尉方叔完迁廨于邑之东簿始居右崇宁中置丞治于其左建寇之难威𬋖无遗其明年令黄卓簿唐允创复其旧绍兴十七年尉张䕫乃能新之惟丞至今寓灵光寺连江邑廨重建于治平四年其西主簿厅熙宁辛亥再创崇宁三年増丞职辍居之而更置簿治于县西南今丞厅熙宁四年十月建时未有丞知是簿旧厅也今簿厅乃崇宁三年三月建尉厅在县东南如故改造之日元祐六年也长溪四履旷远县治广四十步袤一百一十步元
  丰改号所建循旧址也县故有丞其廨大门内之右庆历六年所重创虽元祐暂省至崇宁复旧簿在东门之内尉在东门之外簿治久废寓资寿院西庑尉治则庆历三年再葺也元祐増置一尉曰西尉自始即以西门外西禅院为廨建炎二年六月建寇叶侬攻福州宁德罗源县皆遭焚荡时潘中为长溪宰提兵䇿应道遇贼战死县治赖以全蒙恩赠五品得朝请大夫与二子恩泽长乐名县在郡名之先天宝始以州为长乐郡自上元移县今所始建厅事于西北隅为燕室皇祐中令吴仲举创惜阴轩其西熙宁五年令萧竑即燕室东南作堂曰求诲竑自为记曰古之君子莫不克巳以求天下之善言纳之以宽思之以静择之以正然后行之以果焉虽其所行有小大所造有远近而未尝用明以忽人之是作气以拒人之忠也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孔门之能是计非一人而孟子独称子路然者爱其刚勇过人而自克以从善矣修身且然况治人乎夫治人者心虽无愧而事有未察行虽无失而人或见欺不能师古训以广其智资诸人以禆其不逮则毫厘之差有莫大之谬又况自贤以求胜人者乎以予之愚于修身未能有得而又辱一邑之寄恐惧修省安敢怠遑凡退息是堂庶几阅图籍以探圣贤之意接寮友宾客之论以益见闻至于匹夫匹妇辨讼之际其言或中于理而可申与夫悖于理而可戒以退息之静皆得以谨思而审求之以为愚者之诲元丰中权令施闻于其北作望云轩元祐二年令袁正规又于厅堂东西创憩息之所厅之东尽心轩西弦歌堂求诲堂之东仰止轩西乐古堂西北月台簿始置自曽孝杰始初建厅事县西南隅东为亭曰清心西为阁曰待月时元丰七年也尉旧治县市今文行坊尉厅故基也旁有高隍庙乃昔尉高氏尝事神曰高将军下车日于廨宇之侧立庙今犹存后迁县东南隅前有吟石大中祥符中尉陈伯孙所立有闲亭熙宁中尉陈师韩所立有揽翠轩又元祐三年立并见元祐县志元祐初省主簿尉复徙其廨后再置遂即东南为主簿厅今主簿厅县东南尉厅西南福清虽县号数易厅治不改熙宁三年崔宋臣为令始大新之后迁主簿廨于县门内之东旧在县右鹫峯路口明年置丞又明年令胡景道为创厅中门内之右七年重建尉厅中门外之左古田自唐归化于环峯复障间得平陆版垣墉三百步立官廨太平兴国徙水口端拱复旧景德初李堪为宰在县墙西甃义井一宣和二年创便坐厅事之旁曰静轩曰舫斋曰阳春亭曰飞舃堂乾道初令杨汝南复创斋其东曰不欺自为记云客曰三不欺者皆古之贤令尹公欲兼而有之乎曰予所谓者不欺于心求在我而已县初有令尉簿簿廨县之侧淳化中废诏以尉兼焉后复置尉厅本县东南绍兴十年移行衙右元丰二年増置西尉建治教场间绍兴八年郭昭仲辟所舍之西为堂曰隐史乾道六年迁教场西门外重架厅事居之崇宁置丞于县西为廨永福旧令尉二贠止尉厅县鼓门内之西元丰二年始置簿厅即县东隅四十步创崇宁置丞又拓鼓门内之东为厅建炎三年火沿县以东丞簿厅皆灾陈炎为宰趣调二役仅措立县宇绍兴改元王禹同继之乃建外鼓门楼至二十一年令叶秉彛补葺盖造乃备是时丞簿寓重光寺二十三年矣吴庭表为丞秉彛仍与创复旧治独簿至今犹寄重光西庑若尉治则无所改易崇宁三年尉江信摄县事所重建也闽清以税场为县近起乾化草创陋狭大中祥符初史温为令上事之月守严辟疆适至一见而知之于是去宿弊兴滞利不一岁称治县记云征口之耗登戸输之损益金榖之逋负辞牒之稽留胥吏之侵渔兼并之骄僣冦壤之聚集巫觋之淫祀缁流之伪滥契劵之欺诈封洫之交争称责之倍息俾自陈而改张责伍保而督察又列为簿领制以关防彊则抑之弱则举之惩之顽恶诲之孝悌戒之游惰劝之播种养生送死莭用知方未逾期月一境咸格既为之建学立社设市井置射场表分闾巷界定村落陆涂则布石水渡则造舟置越客舟以备迎送又为双舟名曰仙槎亭亭之行有二小舟从焉民大说之矣大姓者四十四人乃鸠财以愿葺公宇为请首新令廨次置敕书楼有台曰励俗斋曰无惑阁曰退食楼曰将归有亭二内曰北堂外曰星徽至于官僚釐务之所靡不修盖其外则鼓门之右有南昌阁公圃之内有波心亭廓开公庭彻视通路民有讼诉罔有不达时民有诉告令相追究未尝遣一吏摄一民面自穷理至则遣之以是囹圄多空招携疲瘵给以旷土宽以租赋树以室庐因其登榖诲其储蓄不急之用无或为者秩满去官所有惟琴书所得惟民谣皆祥符三年温自为记时主簿已废坏宇犹在后复建治平改元尉廨以州司户沈安国摄邑乃修复之熙宁元年五月霖雨荐作山谷百水争出前去数百步大江复涨溢民庐漂没官舍亦遂荡然有僧远思等馀八十人以住院遗积请任其役阅四月为屋五十七楹规模始大于前故狱舍在东南隅远不可察视迁创于内时知县徐绛也绛自为记淳熙四年十二月灾其明年正月令朱棨视事以二月调役闰六月告成令簿尉廨以次悉复宁德县本盐场令簿尉丞旧四厅建炎二年建冦皆焚之绍兴改元令赵诜之更创丞县西尉又在其西簿二十八年始移治故驿舍地今馆驿即旧主簿厅今县南罗源自庆历八年移廨宇县北时令陈偁也偁延平人开渠以膏民田人号永利渠作亭以来商征且燕息于是人号陈公亭新孔庙以劝民学数年学优而仕知名者众人曰陈公之门人既去而人思之元丰中守温陵士人父老越境迎之数十人争奏酒肴陈诗云壶浆压境来迎拜犹记溪山旧主人元祐中闻其讣邑人相与聚哭者三日元符改元为立祠堂余太宰深时为太学正为记旧令尉二厅尉兼簿亦坐建冦建炎三年令吴贤始建县宇尉犹草创其厅事淳熙六年尉施炎乃克为之簿自绍兴四年初置寓水陆寺淳熙二年灾其明年王葵为簿始即寺建厅事此其诸县兴造废革之大㮣也若县故各有回车院县官率先后秩满移此以俟代者怀安天禧初改创古田祥符初以废簿厅为之长乐元祐初簿废尉迁入其廨以所居立斯见于碑志者他可知矣今皆无之
  诸县社坛
  社稷宰邑有之从古然也风伯雨师附社稷坛左右雷师之祭寓雨师坛自唐州县同制五代干戈蹂践无禁洁夷缮饰取具临时皇朝景德祥符以来申戒严饬诸县以次修举至政和颁降图式或乃改创焉闽县故坛南台尉厅之西绍兴二年始移于西南今法海寺北候官乌石山下于县亦为西南政和元年始建斋厅怀安在县东北旧矣政和二年吴与为宰援据礼典正位西南见教授张读记长乐福清皆去县西南一里如故古田坛今县西南景德二年李堪始立坛二于县东记云廨垣东趾曰县学学左顾曰县社正厅一祭器房四自初献至终献与陪位者斋宿有所祀事毕引乡老秀民效乡饮酒歌丰年时人称之闽清大中祥符二年史温亦始置社稷坛县西南隅坛左右风伯雨师坛各一其南植双表北为亭以待三献堪温皆自为文记之宁德自有县以来建于白鹤岩西政和二年徙西南置惟连江长溪永福各分置坛近县三所如郡之制连江社稷坛县西南风伯坛县西雷雨师坛县东北长溪社稷坛县西南惠海山下风伯坛县西明宗山下雷雨师坛县东北龙泉山下永福方位如二县皆政和后作也
  诸县庙
  唐制县学立孔子庙释奠以令丞主簿若尉为三献本州唐以前诸邑故行之矣巢冦之后毁废殆尽皇朝始渐建庙景德中诏定县令丞主簿三献之礼是时令之贤有才者间请于郡自建学然作者尚寡庆历四年诏诸郡置学二百人以上许更置县学若民力未给许姑就孔子庙或系官屋宇于是建学者始众然教养规约人自为之职事生员大率略具耳崇宁初行舍法乃诏学置学长一人学谕一人学长掌一学之事学谕以经术训导诸生委州知通教授选老成有行艺为闾里所推服者各给俸禄县以不系省杂収钱充诸生在学一年从学长谕考选以报令佐审验升州学仍置小学择可为教谕者十岁以上愿入学者听之惟倚郭县皆不置时学各増建斋宇逮舍法罢重以兵火圯坏者相继后率更创犹有旧制焉闽候官盖倚郭县闽县以万岁寺补山下候官以县治之东为宣圣庙庆历后皆尝修完闽县庆历中始建治平甲辰重修候官县先圣神座自熙宁九年正月二十八日县令方叔完塑像并建庙后崇宁三年知县庄谊重修舍法行二县学并寓府学西北后罢今为府学房廊今春秋释奠即庙行事而巳怀安故有亭北门道南为祭所大中祥符四年主簿陆东乃于县东隅为庙自为记嘉祐二年知县樊纪复移于县西择地之胜崇建学宫讲堂敞严斋室閟静中尊夫子殿配享以十哲图七十二弟子传经诸儒于壁塑孟荀扬韩王五贤于堂辟小学祭器庖廪咸具周先生希孟为之记舍法行増至八十一区建炎中建寇焚毁绍兴初改创县东斋二资深日新与小学为三连江嘉祐三年修庙为学政和初广之凡四十三区有善养堂斋三笃信好信武士及小学军兴久废绍兴七年林觉为县之三月改作于县东南背长汀靣云居邑人林日华率陈元礼林芘林𬭚等缗钱万有奇助之重门修廊巍殿中峙有翻经阁驾说堂更为四斋富文能信移忠怀忠邑人李侍𭅺弥逊为记淳熙八年以学与夫子东向非宜改为靣南用邑人郑侍讲鉴之言也陈惇宗率生徒为之长溪学县东南庆历中筑菱湖地以建元祐二年移东门外以建善寺地为之五年仍旧大观二年知县叶安节重创为屋八十八间大风㧞毁明年复葺凡四十六区斋四近智养智崇智好智外小学长乐学㝡古起唐乾符四年建于县东南皇朝宰董渊吴仲举萧竑施闻踵缮治莫能就元祐戊辰袁正规既视事亟议修建邑人林通者作县图经命鬻之得钱二十万县富民皆相与出力乃仍旧殿新之背殿有堂翼以两序为斋十二岁种田十二斛更盖房廊后圃馀十间以佐给费时养士几一百人见林通图经及林勰学记崇宁初増至五十三区后舍法罢多省废今斋二依德进德与小学为三福清学县东元丰元年广庙地作崇宁初増至八十四区有稽古堂邑宰方叔完市钱塘书籍以储斋三亲仁依仁武士及小学古田旧学廨垣东趾其地也景德二年李堪为宰毁淫祠三百一十五撤佛宫四十九取其材植为县庙学位先圣列十哲绘七十二子二十一贤及孔伋以下大儒至唐韩愈氏九十六人有亭一曰函丈台一曰舞雩又阁一曰草玄校典一人主缃牍礼生二人主奠谒蹑𪨗赢粮来就学者盖多国初时视诸邑独盛堪自为记嘉祐二年陈昌期领邑事复修之昌期自为记崇宁初増至九十一区有九经阁会道堂左右序为斋八精义达义遵义思义抱义由义摩义喻义外小学绍兴元年建寇尽焚之寓讲所于佛屋三年令周彦耀始作创于邑西郊七年诸生林好古陈鬲卓冠与其邑人裒金钱百馀万请还学景德旧址于令二十四年汤选许之岁终告成像塑绘事讲堂斋室祭器庖廪皆备李广又为记讲堂之侧有应沙轩林好𠮷为记永福学在县东崇宁元年修凡五十二区有养士堂斋三敦行修行武士及小学建炎三年火绍兴间复修建有四斋传文敏行履信怀忠闽清学县东南令史温上事之三日谒庙无所即议建礼殿于县东南废廪地召乡之秀民谋之既建塑先圣十哲像其壁画六十子及大儒乃营楼阁斋室庖廪以来诸生隶业讲堂一谈经楼三阁五续创学舍三十区外又创善养堂祭器库严奉轩大中祥符二年温自为记绍圣元年祝圣为宰陈公旸初擢制科第邑人同请于令
  以小学作堂以祀其兄馆阁校勘兼太常博士至崇宁二年増为四十一区有养士堂又为斋三教中教和有造淳熙五年火令赵巩之复创为斋十二教中教和进道经德有造能信移忠敏行会文兴能升俊养正宁德学县南嘉祐三年以省地建崇宁二年増为四十二区又建创斋四东富文移忠西敏行能信复于学内省地建小学罗源庙学县西南庆历中令陈偁创延郑先生穆为师以劝民元祐六年令袁符移于县东为今所崇宁初増至九十九区斋五笃礼彰礼由礼善礼好礼及小学建炎间遭𬋖建兵后重创
  诸县仓库
         二曰省仓三曰常平仓
  于此其旁置场听民
  既多随产科卖无产者谓之      从多
  寡于此取给闽侯官怀      此六县者由南台仓搬请以
  连江
       长乐福清此六县者各地产盐
  馀运纳南台仓虽海仓逐邑
  纳至县给卖则又各置仓场县东西连江在县西南罗源在县西之侧建炎二年知县吴确重创宁德在县门内之西亦兵火后重创长溪福清皆县门内之西长乐县内天圣六年四县罢煎漕课犹命鬻县盐惟长乐岭口福清海口二海仓如故岭口仓去县东二里旧在临水渡侧熙宁中运使贾青移此海口仓去县东二十五里岭口有监仓一贠廨舍在县尉厅之西海口仓以监镇兼管政和中盐本不给官吏趣办漕额谓民产浮盐可米偿因仍至今仓场皆在也省仓者咸平四年始置初诸邑输米悉趋都仓至是大理寺丞马易从奏诸郡外县合销粮草令顺便受纳于是敕各置仓闽候官怀安以倚郭不置馀九县皆置连江永福皆县内之西福清县门外之右长乐去县西半里长溪县之东南罗源宁德皆在县东建冦焚毁其明年罗源再创宁德至绍兴二十八年乃更造古田闽清皆在县侧古田兵火后再创闽清淳熙四年灾明年更造其后水口鸡菜两镇置寨又分两仓凡十一所隆兴二年以连江民赴都仓输米便自后科拨岁止十仓常平仓者皇祐元年始置初诏州置常平翰林侍读学士宋祁以为远县乡保力农之家无繇霑被是岁州始以常平都数量戸口多寡分九县置仓连江县西庑福清县门内之左永福在县东隅去县四里崇宁三年建长乐县西长溪县东寕德县门内之西绍兴元年创六厫乾道七年増创一厫罗源古田闽清与省仓同康定二年复义仓法元祐中许于常平仓别项桩管隆兴元年州始拨还逐县义仓合管数目明年连江既并赴州仓常平独八县受纳若县钱库有省库国初州县钱物悉以系省始置有常平库与仓同置于皇祐元年有免役库熙宁五年起催免役钱置闽候官省库各县厅西常平免役移丞厅置馀十县并县门内福清县厅西街上长乐县厅侧旧建连江县东乾道三年重建罗源常平库在县厅西省役库在县厅东建炎三年重建宁德省役库在县西绍兴元年淳熙六年并归省库以免役库为架阁库常平库旧在县西绍兴二十八年移在县东古田怀安皆县厅西皆建炎兵火后建其后有经制总制扺当米价钱各并就库眼惟长溪运司免役常平抵当库县西经总制米价库县东元丰元年重建永福省役常平库县东经总制抵当杂交库县西建炎三年重建钱库外各置架阁库
  诸县镇务
  祖宗时州城都务临河务号里外税务二务之外惟九县十务而巳闽清长乐罗源宁德长溪永福连江福清与古田里外二务是也是时闽安镇特遣赴临河务输税尔非别立征课也黄崎镇虽自闽时为税场实属长溪县务海口镇乃福清主簿兼监西自渔溪地名渔溪径有径港东及海口皆入县额水口镇即古田外务也自太平兴国至明道景祐间州较亏剰只十二务见于文籍如此景祐二年水口镇始以兼辖马铺巡监四年闽安镇始轮里外务官兼监治平二年海口镇始以锺门巡检兼监其后或复用县官或别差官然税额如故熙宁初乃増置怀安县务十县务旧并号茶盐南税务后罢科卖茶只号盐商税务今虽民产钱盐不支给其务名及务官带䘖如故政和八年遂定十县务及四镇正额闽安镇闽县东南八十里除州轮里外务官监外黄﨑镇长溪县西一百五十里崇宁四年就建市易务以镇官兼有碑记水口镇古田县南八十里海口镇福清县东二十五里皆自朝廷差官主之怀安福清以县官兼古田长溪连江罗源宁徳闽清永福长乐尝专置监务寻罢惟古田闽清连江罗源四县今存绍兴二十六年减并闽安镇临河务明年复闽安镇独罢临河务乾道元年州置税亭河口津淳熙五年并怀安永福宁德福清县务皆罢明年复四县务州仍于美化门収河头税钱若候官有候官镇旧县治怀安有鸡菜镇今五县寨长溪有峯火镇今峯火寨莆门镇今抵温州界连江有北交镇三砂镇皆今县东永福有永泰镇今县郭下罗源有飞泉镇今飞泉渡旧皆不征商惟长溪白沙务绍兴二年置十年以税额令黄﨑管认罢宁德关隶镇号长境渡口县故有栏脚巡税永福辜岭务元丰三年置登冲务政和三年析辜领税额置旧在归义里后移洑口埕渡县故许百姓买朴绍兴二十六年并罢
  诸县祠庙
  县祠庙率里社自建立岁月深远一邑或至数百所不可胜载也姑取有事迹姓氏封爵庙额者记之闽县金﨑庙去县七十里晋康帝时渔人钓于此得金鏁二尺因诏立庙见旧记详见海道候官福顶庙县西南号古灵其山之阳有神居焉唐天复三年始降于义兴社后迁于吴屿巳乃迁此每岁孟春土人竞祭以祈福于是以福顶名山政和八年赐额昭惠绍兴十九年封普济侯二十九年加威显乾道三年又加灵应连江大小亭庙县东江口晋时有黄助兄弟二人汉黄香之孙也舟回自海南至是遇风兄弟连臂浮于江岸夜则画沙成字表其履历复见梦于乡人曰为我南山作坟北山立庙吾能辟灾降福如其言里无虎豹之患建盐亭获其利人号其兄庙为大亭弟庙为小亭永隆元年大亭号浮济将军小亭号昭远将军炉峯庙县北号东乡唐景福中王氏入闽淮民随之始至有桴浮香炉及书砚阔尺馀今存漂于岸侧其人异之曰此吾州杜三𭅺故物也因创为祠通文三年号高义侯永隆元年改稽圣侯保大中升为灵瑞王郑签判南乡为记又灵津侯庙相传始有物浮波间达境上睨而视之石也众异之遂立庙今有唐敕诰漫灭不可读长溪韩将军庙县北莆门镇前汉横海将军韩说也见旧记又云陈五官庙马𭅺庙县东北晋元帝时司马浮入闽后为江夏太守溺死乡人思之为立庙长乐植柱庙县南唐开元中有神降于察山之阴乘大木溯湍流而上渔者林生负以趋下还不旋踵复溯而至如是者三心异之取而置石室下远近望之若植柱遂以名庙尝有洪氏女浣纱其旁见若银卮浮水中褰裳探之水渐深为蛟所吞其家诉于神不终日雷雨暴作刳蛟于水滨得女尸蛟腹中洪氏感涕虚其居刻所取木为像塑其女配焉景祐中县尉王侯以祷雨获应倡里人更立庙宇绍兴三年赐额显应庆历中潘奎为记通津庙县东南永隆四年封通津侯有敕牒云惟神禀气幽玄效祥瓯冶享惟馨之庙食几换星霜回不测之阴功动谐舒惨既彰通感是切依凭凡因舟船之去归皆契威灵之保䕶今得申举爰示封崇宜钦优异之恩用著聪明之德事须承制封通津侯福清昭灵庙县南六十里号余坑其山之阳有神降焉古老相传昔张仙师乘铁舟抵浮山海旁古舟痕犹存舍舟而陆憩于磐石石有住舟步履迹陟而北留巨迹鹿踪于苍石之上记云步石而成独迹可尺有二许今在庙中许难诗玉鹿带符来月苑铁船拥斾下星河天禧元年邑人高赟率众为立庙皇祐中陈良为记熙宁十年封保禧真人言其窒溪流易平岗捍涛致雨䕶饷弭兵有功在民无德不报绍兴八年赐额昭灵三十年加封妙应乾道三年又加普祐有酿酒风岁六月社民集祠其下时熇热酒善酸败辄旬日北风以持之号张公酿酒风浙商常候以为便卢焦石高数丈海涛漱激为龛岩玲珑之状或采为池亭玩必致谴怪昭应庙县南四十五里闽王牙将卢雄也尝战没于渔溪因立庙号通感王绍兴二十六年赐今额永福洑口庙县东南二里姓陈氏居乌石山兄弟九人皆著奇节没而为神初置永㤗之年溪潦暴涨有若枯木溯而上者数四乃洑口祠所刻像也邑人柯氏取之即今庙之址累石为室奉焉民祷祠或樵牧过者往往石室中获铜钱开宝中号洑口通灵护境庙嘉祐七年黄𢑴为记绍兴元年赐额威显九年封灵贶侯古田宁境庙县西一里唐开元中大姓刘强率其部归于州始立县卒之后邑人思之为立庙号宁境景德中李堪为宰毁淫祠数百独不废侯祠未几民请迁之乃更立今所嘉祐中修陈琮张彦博为记崇宁二年赐额惠应政和二年封顺宁侯后加正应灵渊庙县北五里旧号羊角龙王庙绍兴十四年赐额水口孚应庙县南八十里旧号川陆庙绍兴二十七年封英济侯闽清梅川庙县西旧有之相传姓陈氏乾德二年鲍修让以水不伤庙封为侯天圣四年淫雨为沴水横流民居高陵皆垫溺庙在其下独不浸润五年权县邵贺为记绍兴元年赐额德威三十年封昭显侯南山德怀庙县南姓陈氏同年立绍兴三十年封英惠灵显侯龙王庙县三十五里宣和三年政和六年赐额显利鬼神之为德不可揜也而每为巫妪所累李堪古田县记云风俗秕瘁特甚怪诞戾常箕裘于神祟祸福出口巢人怖疑以求所欲浸蔓也乃灰淫祠三百一十五所化其壤成嘉榖二百一十三畒庆历中蔡公襄为守尤深恶疾家依巫索祟之弊盖非独古田然也二公愤惋至矣然不择贵贱愚者常易惑不问富贫弱者常易欺故风俗至今未能尽革毎一乡率巫妪十数家奸民与为道地遇有病者相为表里既共取其货赀又使其不得访医问药以死如是者可痛也夫愚弱者必赖聪明有气力者救助教诱之仁者不可不知








  淳熙三山志卷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
  宋 梁克家 撰
  版籍类一
  垦田园林山地池塘陂堰等附
  州境分画自萧梁始前望建安后抵南安则今郡界也时莆田属南安异时地旷民稀事简役少在隋犹以为一闽县耳唐初抚定遂复以州名之岂丁甿日滋庸调寖繁不可以县治耶世运推移迄今又五百馀年废兴相环制度不知几变矣田苗之隐核戸版之登耗简稽之详略吏傔之众寡欲循初至末悉言之未能也姑取其籍于今者而繋其说于后云
  垦田四万二千六百三十三顷一十八亩二角三十三步
  民戸三万五千三百八顷七十二畒一十三步
  寺观戸十千三百二十四顷四十六亩二角二十步园林山地池塘陂堰等六万二千五百八十八顷五十一亩二角四十五步
  民户四万六千七百八十七顷九十二亩一角二十步寺观戸一万五千八百顷五十九亩一角二十五步闽县田三千三百五十八顷二十五亩一角一十四步民戸二千五百四十六顷六十亩三角三十五步寺观八百一十一顷六十四亩一角三十九步园地等三千三百五十二顷三十二亩一角五十七步民户一千七百二十五顷三十三亩二角二十三步寺观一千六百二十六顷九十八亩三角三十四步候官县田二千九百九顷九十三亩二角九步民户一千九百二十九顷二十六亩一角五十五步寺观九百八十顷六十七亩一角一十四步园地等八千二十四顷九十六亩一角三十五步民戸四千九百四十六顷二十三畒四十三步寺观三千七十八顷七十三亩五十二步 怀安县田二千六百三十四顷五十一亩一角一十六步民戸一千八百四十八顷八十亩三角五十四步寺观七百八十五顷七十畒一角二十二步园地等四千八百五十二顷七十畒二角四十四步民户二千八百二十七顷六十一畒一角三十八步寺观二千二十五顷九畒一角六步 福清县田五千三百三十顷八十七畒三角一十三步民户四千六百五十一顷一十八畒三角三十五步寺观六百七十九顷六十八畒三角三十八步园地等五千三百二顷七十九畒二角一十三步民户四千九十八顷九十畒一角五十九步寺观一千二百三顷 十九畒一十四步 长溪县田八千二百六十八顷三十四畒九步民戸七千七百一十四顷七十二畒一角五十二步寺观五百五十三顷六十一畒二角一十七步园地等七千八百三十六顷三十九畒一十八步民户七千三百七十五顷八十三畒三十九步寺观四百六十顷五十五畒三角三十九步 古田县田六千九十顷四十一畒五十三步民户五千四十三顷八十二亩二角一十六步寺观一千四十六顷五十八亩三角三十七步园地等七千二百二十九顷一十七畒一角五十九步民户四千九百一十六顷六十亩三角五十八步寺观二千三百二顷五十六亩二角一步 连江县田二千五百五十七顷五十六亩二角三十五步民户二千二百六十五顷九十九畒二角四十三步寺观二百九十一顷二十六亩三角五十二步园地等三千三百九十三顷一十五亩二十步民户二千九百四十九顷三十三亩五十九步寺观四百四十二顷八十一亩三角二十一步 长乐县田二千四顷一十一亩二十四步民户一千八百一十二顷四亩一角寺观一百九十二顷六亩三角二十四步园地等一千六百三十五顷九十九亩三角三十二步民戸一千三百九顷二十六亩二角四十九步寺观三百二十六顷七十三亩四十三步 永福县田二千八百二十八顷三十五亩二十六步民戸二千三百八十九顷七十八亩四十步寺观四百三十八顷五十六畒三角四十六步园地等八千六百九十三顷五十四亩二角一十九步民户四千一百四顷七十七亩四十九步寺观一千九百八十三顷七十七亩一角三十步 闽清县田二千一百一十顷一十五亩一角三十二步民户一千七百四十九顷二十五亩二角三十三步寺观三百六十顷八十九亩二角五十九步园地等五千四百六十二顷四十九亩二角三十步民戸四千三百七十九顷七十五亩二角二十七步寺观一千八十二顷七十四亩三步 罗源县田一千六百九十一顷七十五亩三角三十九步民户一千四百二十三顷九十九亩二角三步寺观二百六十七顷七十六亩一角三十六步园地等三千四百六十二顷一十九亩一角二十三步民戸二千六百八十四顷八十亩三角三十二步寺观七百七十七顷三十八亩一角五十一步 宁徳县田二千八百四十八顷九十一亩三 民户一千九百三十三顷二十二亩二角七步寺 九百一十五顷六十八亩一角五十六步园地等五千三百四十三顷七十六亩三角五十四步民户四千八百三十四顷四十五亩三角二十四步寺观四百八十九顷二十一亩三十步
  初伪闽时垦田一万四千一百四十三顷一十六亩有奇白配钱二万三百八十四贯四百有奇斛㪷九万二千七百馀石外官庄田不输夏税惟徴租米八万一千三百四十八石有奇皇朝太平兴国五年有言两浙大戸租赋反轻贫下之家输纳则重是时本州隶两浙乃诏朝臣王永高象先赴州相度于是官私田产槩命弓量以伪闽时沿徴白配钱米滚为租额均定总夏税钱二万三百八十四贯有奇苗米十七万三千九百四十馀石咸平初始分折科未几复诏著作佐郎李妥再至始蠲异时诸杂沿徴物色更以官私田产均为中下两等定税中田亩产钱四文四分米八升下田亩三文七分米七升四勺园亩一十文丁人输钱百总为夏税钱一万五千六十三贯二百六文米一十万二千五百二十八石四斗六升八合沈存中笔谈载两浙钱氏时田亩米三斗太平兴国六年遣王方贽定税悉令亩出一斗谓不可循伪国法惟福建犹循旧额盖当时无人论列遂为永式岂存中未之考乎咸平初夏税及身丁钱总二万九千七百四十四贯有奇大中祥符四年诏放身丁钱独夏税七千六十九贯有奇自后苗米一十万七千馀石庆历中见元祐中产钱八千五十九贯二百一文三分三厘米一十一万一百五十五石三斗四升三合建炎以来夏税仅増旧额七千有奇米仍旧绍兴十九年行经界法田以名色定等乡以旧额敷税列邑之地各有高下肥硗一乡之中土色亦异于是或釐九等或七等或六等或三等杂地则或五等或三等多者钱五文米一斗五升今独闽县晋安西乡产钱五文七分三釐七毫候官石门乡米二斗五升七合如他邑皆钱自四文以下米自一斗以下有差最少者钱一分米仅合勺以今垦田若园林山地等顷亩较之国初殆増十倍夏税比祥符后加一千馀缗苗米比庆历后加四千馀石
  戸口
  祖额主客戸二十五万九千二百九十
  主戸一十七万一百三十七客戸八万九千一百五十三
  主客丁三十八万六千五百六十二
  主丁二十五万八千五百九十一客丁一十二万八千五百七十一
  今额主客戸三十二万一千二百八十四
  主戸二十一万一千五百九十客戸一十万九千六百九十二
  主客丁五十七万九千一百七十七
  主丁三十九万二千三百二十七客丁一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
  闽县主戸二万二千二百三十二口四千一百八十三 客戸一万五百一十三口一万八千五百一十三 候官县主戸一万九千三百七十一口四万四千二百五十五 客戸七千五百四十五口一万四千九百三十五 怀安县主戸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三口四万九千八百六 客戸六千九百三十七口一万六千五百七十五 福清县主戸三万七千八百九十一口一万四千六百四十七 客戸一万六百二十一口一万四千四十七 长溪县主尸一万九千九百八十九口六万一千七百一十九 客戸二万六千三百三十五口三万四千七百七十四古田县主戸阙万四千一百四十三口六万二千七百六十三 客戸九千四百八十二口二万一千八百二十八 连江县主戸一万三千八百八十四口阙万九千四百一十四 客戸四千八百三十口一万二千二百三十九 长乐县主戸九千一百五十六口四万七千二百一十九 客戸四千一百八口一万八百三十八 永福县主戸九千五百八十一口一万一千二百七十六 客戸一万一千七百八十六口一万六千三百六十八 闽清县主戸七千八百四十六口一万五千二百七十七 客戸六千七百一十二口一万一千一百九十七 罗源县主戸九千一百三十三口一万三千二百五十六 客戸三千二百五十六口五千五百四十四 宁德县主戸一万一千八百四十九口二万三千六百四十三 客戸七千四百口一万五千五百三十二
  七闽人民自周职方巳有其数矣经秦历汉徙寘江淮道亡岩谷其存有几吴永安三年始属建安郡是时戸仅二千四十二口一万七千六百八暨晋太康分置晋安州戸始三千八百四十三口一万九千八百三十五林世程志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时如闽者八族其后増四千三百至隋一万二千四百二十并旧志唐开元三万一千六十七元和郡国志富庶盖如是矣建中之世戸十二万九千五百二十二口二十一万七千八百七十七通典元和戸口消减至一万九千四百九十四元和郡国志谓元和中供岁赋者浙西东福建八道戸较建中才四之一志书戸三万四千九十四口七万五千八百七十六此又是开元以后盛时之数也岂藩镇扰乱吾闽虽无与其还定安集亦不能如往时耶皇朝德泽深厚邦民皓首不识兵革以故生齿繁毓国初主客戸凡九万四千五百一十景德一十一万四千八百六十二九域图治平一十九万七千一百七十六治平图志元丰二十一万一千五百四十六九域志建炎以来戸主二十七万二百有一口四十万七千三百四十四建炎图志以今较之戸加建炎五之一口加三之一按吏部格式建隆元年敕应天下县据见管主戸重升降地望取四千戸以上为望三千戸以上为𦂳二千戸以上一千戸以下为中下又开宝六年敕五百戸以下为下县自今后三年一度取诸道州府见管戸口升降景德农田敕诸州每年申奏丁口文帐仰旨挥诸县差本村三大戸长就门通抄毎年造帐本县据户数収落仍春季终闻奏大中祥符二年升降数目闽县八千三百五十二戸候官七千五百二十九戸怀安七千七百九十三户福清八千四百七十六戸古田六千八百五十户连江五千二百二十戸以上系望县长溪三千八百四十戸永福三千六十七户长乐三千六百三十五户以上系𦂳县闽清一千八百三十一户罗源一千四百七十一户宁德一千四百六十户以上系中县景祐四年重行升降等第地望闽县八千三百五十二戸候官七千六百四十六戸怀安七千七百九十三戸古田六千九百二十二戸连江五千二百二十二戸福清八千四百七十六戸已上元是望县不该升降依旧为望县永福三千六十七户长乐三千六百三十戸长溪三千八百四十戸元是𦂳县不该升降依旧为𦂳县闽清一千八百二十一戸罗源一千四百七十一戸宁德一千四百六十戸巳上是中县不该升降依旧为中县而官戸二千四百四十三闽县六百三十戸 候官六百八十四户 怀安三百四十七戸 福清一百四十四戸 长溪三十八戸 古田三十二戸 连江八十一戸 长乐一百四十戸 永福一百三十六戸 闽清一百一十一戸 罗源五十三户 宁德三十六户寺观戸一千四百七十四闽县一百七十八户产钱二百三十三贯四百六文 候官一百二户产钱三百一十四贯四百四十三文 怀安一百六十九戸产钱二百二十四贯七百二文 福清一百九十四戸产钱一百六十三贯五百五十六文 长溪一百三十四戸产钱七十九贯六百八十一文 古田一百六十一戸产钱一百二贯四百八文 连江九十五户产钱九十贯四百八十六文 长乐七十三戸产钱五十二贯三百三文 永福七十戸产钱七十九贯七百八十四文 闽清八十八戸产钱六十贯八百三十五文罗源六十一戸产钱五十六贯二十八文 宁德四十九戸产钱五十一贯四百四十六文巳上共为产钱
  一千五百九贯七十八文并系旧产除无名寺观外上件可谓盛也巳
  僧道
  旧记系帐僧三万二千七百九十五人童行一万八千五百四十八人
  今系帐僧一万一千五百三十人童行二千九百一十五人道士一百七十人
  闽县僧一千八百八人童行四百八十八人候官县僧一千九百五十人童行五百七人怀安县僧八百七十一人三县道士共一百五十人福清县僧一千四百人道士七人长溪县僧一千二百五十七人道士一人古田县僧一千一百一十二人童行八百七十八人连江县僧五百八十六人长乐县僧四百九十四人童行一十二人道士三人永福县僧五百三十二人童行二百七十八人闽清县僧五百六十六人童行一百六十七人罗源县僧四百九十二人童行一百四十八人道士八人宁德县僧七百六十四人童行三百一十一人道士一人
  旧记谓僧戸与民参半以今籍较之直民田五之一今民田若地八万二千馀顷食民五十七万九千黄中小老不计浮屠氏田若地二千馀顷食僧徒一万四千馀人是民七人共百亩而僧以二人食之民产钱八千缗有奇僧寺一千五百不啻当民八之一以故州常赋外一切取给于僧寺有以也夫
  淳熙三山志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一
  宋 梁克家 撰
  版籍类二
  官庄田
  官庄田一顷九十亩三角四十六步
  租课钱一十贯二百文足
  官庄园林山地池塘陂堰等一千五百七十顷八十四亩二角二十四步
  租课钱五十五贯五百四十七文
  闽县园地四十亩三十六步租课钱一十七贯六百四十一文足 怀安县田八亩二十四步租课钱三贯文足园地一顷二角四步租课钱三贯八百七十九文足 福清县园地二十二顷八十七亩三角二十步租课钱四贯八百四十文足大麦三斗一升长溪县田十八顷一十八亩二十步租课米三石六斗园地一顷三十亩二角四十四步租课钱一贯六十五文足 古田县田九十四亩五十五步租课钱三贯二百文足米一斗园地一十六顷七十一亩三角一步租课钱六贯五百二十文足 连江县园地六百四顷四十九亩二角五步租课钱一十贯八百五十文足 长乐县园地九百二十顷三十六亩三角二十七步租课钱一贯一百一十文足 罗源县田二亩二角五十六步园地七十五顷三角一十六步各无人承佃 宁德县田六十七亩三角一十一步租课钱二贯文足米七石三斗五升园地二顷六十五亩一角四十一步租课钱五贯六十文足
  初伪闽时官庄田地一千一百一十顷八十二亩配纳人戸租米八万一千二百四十八石有奇太平兴国五年虽诏与私产均作中下定税是时尚给戸帖未许为永业租米数见垦田淳化五年李伟请鬻官田乃遣张延熙赴州估卖寻已之令佃者仍旧佃莳输租大中祥符六年转运使王贽言建剑漳泉汀邵兴化七郡官田皆课租惟福州止同私产输税请依漳泉例课一色斛斗上田亩九斗中田上园亩六斗下田中园亩四斗五升岁总羡米度可得五万馀石明年王平奏福州旧隶两浙与漳泉事体不同租课自太平兴国五年巳经朝省均定漳泉伪闽日徴科归属本朝未经均检今王贽请输二税外益纳租米乃是额外増税且州官私田园总一万五千馀顷年徴米一十万二千馀石其间输送尚恐不前若将官庄一千二百馀顷改徴租米五万九千馀石其田比之都额顷亩才十分之一而征收之重六倍科输伏惟轸念远方矜其重赋许从旧贯诏可之天禧四年转运使方伸荀言福州官庄田自来给与人戸主佃止纳夏秋二税更不他输物色元夏税钱五百二十五贯二百八十一文足秋税米九千四百九十八石有奇乡虽经朝省均定縁百姓私产并用赀买既输税又充色役佃官庄戸乃是请射成熟田地耕作复免随例差傜深见亏官请估价许元佃者承买与限二年偿所得估直度可三十万缗不从既而复委尚书屯田贠外𭅺张希颜依漳泉例均租总得米六万五千一百二十石有奇寻下诏国家无急蒸黎常轻赋敛岂令远俗重此科输宜特与以推恩且并从于旧贯可令福州佃官庄戸依旧佃莳更不课租五年前福建提刑王文震奏福州佃官田戸虽系屯田名目只依二税催科产钱不计少多例免门役差遣臣管见屯田戸既特免租课又不追田价即与平产人戸田业无殊欲乞削去屯田名目割归税簿催科止当门役省司议名目依旧屯田不得充为永业其差遣宜依平产人例有旨依天圣三年张希颜请福建七州官庄并各输租惟福州独依私产复免差傜岂非幸民乞依臣先来均定租米胡则奏当州官田巳奉敕均定与私产雷同催科已经四十六年若依张希颜所奏改纳租米且官田咸蒸瘠薄者多肥浓浚壤者少地临巨海夏秋之间海潮飐风漂荡流落州县难于催督乞仍纳二税不输租课于是朝廷更令方仲荀分析利害仲荀遂申前请迺令屯田贠外郎辛庆忌复括十二县官庄屯田一百四所成熟田园一千三百七十三顷八十四亩一角三十八步佃者二万二千三百二十七人元无正田先定二税止有闽侯怀安闽清永福古田宁德七县田园十分中内五分下长乐福清连江罗源长溪五县皆下品十分中内三分中七分下估直可三十五万二千一百馀缗省司议佃戸二税外更纳所买田价恐难以依限督纳乞减所估分数仍展年偿明年有旨与减三分之一偿限三年六年章频奏福州官田估计价钱三十五万馀以馀一分钱一十一万七千三百馀缗减放外有二分合纳钱二十三万四千七百馀缗随三年夏秋二税作六限催科钱数浩大督输严峻有佃戸九百馀人诉称贫乏无可输偿愿还田别召买者内五百馀戸已纳过二限钱为次限急迫愿以所佃田及已输钱并入还官计今年官田巳纳缗钱一十万六千三百有奇尚有未纳一十二万八千四百望赐蠲除则二万馀家庶获存济诏州具纳欠五等数目以闻州奏前已纳一十万九千五百六十六缗有奇愿退不买田四千七百五十缗岁终又纳四万二千七百九十三缗有奇未纳钱尚七万七千八百馀缗有旨并与除破明年州奏顷所鬻田巳输钱足人合给契与执为永业其退还官及后来承买未曽偿直等欲仍旧拘籍岁输二税省司议令巳纳外欠人并与除放出给戸帖其退还田土及全未纳戸仍旧理纳租课于是转运司尽括诸县退佃并不纳价钱白脚戸六百六十九田园五十九顷六十亩计输米二千九百一十二石有奇除五百四十石所纳二税元额总合输租米二千三百七十二石十年郑载奏本州官庄肥浓地土各有承买其退纳田土并是枕海咸蒸瘠薄之地年収夏秋二税尚忧不办以此人情退纳还官今复输租米不惟数目至多兼穷民的难了纳但有虚数系簿枉行科较乞赐蠲免诏可之于是国初以来官庄巳鬻及退纳田土并为民永业不复议输租矣至天圣之后没纳田产入官浸多率为豪戸冒占庆历三年前转运使吕绍宁上言福州官田多为豪户蓄弊乞根检重估别定税数当増赋不少仍可入赀十万馀缗明年三司戸部奏福泉漳州兴化军庄田岁输米一十二万一百馀石从来増助诸州逐岁军储今若依绍宁所请岁总输米止可四万四千馀石深亏官数乞仍旧租佃输课从之嘉祐二年诏没官戸绝田土输课别储一仓名曰广惠以备赈济熙宁二年住拨入广惠仓十年以没官庄产出卖崇宁三年住卖拘収租课充外学支费五年拘学费田产入常平司寻令召卖政和元年臣寮言天下系官田产在常平司有出卖法如折纳抵当戸绝之类是也在转运司有请佃法如天荒逃田省庄之类是也自馀闲田名类非一虽间有出鬻请佃多为豪戸侵冒望命官总领除赡学给赐沿边州县官田外悉召承买令戸部侍𭅺范坦措置总领明年言者谓繋官田业法度具在有司治之若禁令修而敛取以时则其利为无穷今不修禁令不督有司一旦尽鬻之俾膏腴土田为有力者缔结収置而荒田瘠薄无用之产徒费帐籍且张官置吏召卖田宅有伤国体窃闻福建等处皆以为非便既致烦扰减落上供又易租为税其失数倍福建路尝言屯田官庄出租一十九万七千馀石居一路赋税六分之一如悉估鬻必误军储乞寝之遂降御笔其略云祖宗以来田之公者为屯田为官庄养民兵居佃戸于以资助经费藩卫边部迺者有司建言繋官田宅一切卖鬻茍目前之利废长久之䇿豪彊兼并佃戸失业昨范坦所出卖官田宅画一更不施行总领措置官吏并罢巳买田宅给还元纳价钱其田宅却拘入官元佃赁人愿依旧佃赁者听馀依元丰法元丰令诸田宅入常平司者召人承买其省庄退田并不出卖绍兴二年复议出卖寻寝五年朝廷以谓发兵费不赀或请卖官田不特济用度而于民亦不为无补且产钱旧额以没纳销落虽官自常产之外得佃戸年租而课利悉归豪戸科料特促贫弱今出没纳田散卖民间得田优产以补旧额且示国家抑兼并行宽恤之意于是遂以系官田舍及不系出卖者并委逐路提刑总领措置出卖







  淳熙三山志卷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二
  宋 梁克家 撰
  版籍类三
  赡学田
  旧管田七十六顷七十八亩一角一十四步园地山林屋基埕池塘坂等一百二十五顷四十五亩二角三十二步房廊屋六十八间屋地基一十二所
  续添田园沙洲地一十七顷五十亩三角三十八步屋一十八所庵基地一所
  租课钱四千二百七十七贯六百二十九文足
  房廊屋地基钱四百二十九贯二百六十文足
  白米二千四十三石五合
  糙米二百九十九石八斗八升九合
  豆麦杂子一百三十四石五斗八升
  闽县田一十四顷二亩三角五十九步园地等二十八顷六十一亩二角租课钱一千四百五十九贯二十九文足白米四百六十五石四斗七升 候官县田一十四顷一十九亩一角五十一步三分园地三十二顷四十六亩一角五十八步七分九釐租课钱一千三百九十六贯三百六十文足白米六百六十五石八升三合糙米二十二石六斗 怀安县田四顷三十五亩一角三分一厘园地二十三顷六十三亩一十七步四分一厘屋基地一所租课钱一百三贯九百三十九文白米二百二十石三斗糙米二十四石四斗九升二合谷五十五石六斗小麦一石七斗六升六合红豆八斗八升八合 福清县田二顷七十亩五十步园地三顷二十亩一角三十一步租课钱一十九贯二十六文足白米一百四石四斗一升糙米一斗大麦占榖黒豆共五十三石九斗六升七合 长溪县田四顷二十六亩一角一十八步园地二十二顷八十三亩二角四十一步五分二釐租课钱六十二贯八百七文足白米八十七石三斗三升二合 古田县田二十八亩四十二步四分园地一角五十四步九分租课钱二十五贯二百八十文足白米一十一石二斗九升 连江县田八十八亩三角三十五步园地一顷四亩三角三十三步租课钱四贯一百八十文足白米三十九石一斗六升二合七勺 长乐县田一十六顷三十七亩一角一十一步四分八釐园地一十三顷六十亩三角四十二步二分四釐租课钱九百六贯九百八十八文足麦豆榖一十九石八斗七升二合二勺糙米一百六十一石九斗六升七合上草二千六百五十二束麻皮一十八斤 永福县田二顷九十亩四十二步园地七顷七十四亩二角五十八步租课钱三贯七百三十七文足白米一百三石七斗一升 闽清县田九十九亩三角五十三步九分五釐园地五顷二十四亩二角三十六步八分租课钱一贯六百一十三文足白米二十四石一斗九升八合油麻青豆粟榖大麦芋共一石九斗四升茭草三束 罗源县园地一顷五十亩三角四十一步租课钱一贯九十二文宁德县田一十三顷九十六亩三角三十八步园地一十四顷八十四亩一角一十四步租课钱八十九贯二百一十四文足白米一百四十五石芋棱谷共五斗五升本学旧房廊屋六十八间屋地一十所屋檐地一片火巷地一段新収住屋一十八所年抽地课钱四百二十九贯二百六十文足
  皇朝景祐四年通判谢微摄州事始表建州学仍请赐田五顷诏下微寻罢去康定二年沈都官邈遂増田充所赐数熙宁三年诏列郡修辟学馆其都府置学官者给公田十顷著为令元丰初孙司谏觉守是邦会安福寺僧犯法籍没其田请于朝以资养士凡田古闽候官怀安永福长乐五县収租凡一千二百斛缗崇宁三年行三舍法合一千二百馀人诏拨诸系官田宅常平戸绝等田以充学费五年罢寻复政和中田一千三顷三十亩房廊三百一十四区钱一万七千四十四贯一百二十五文米四千九百二十九石五斗八升宣和二年复科举取士除旧赡学田产存留外馀増置者并拘入常平绍兴九年张丞相浚始至以福唐儒学最盛之地三岁应诏盖八千馀人而以春秋求补入学者几半所给生贠乃不满二百人旧所赐田多滨海往往数为水漂没旧赡学田不足以称朝廷加惠学者之意愿以今之在官者増给之奏入未报明年复上言宁德有浮屠氏田十三顷六十有二亩籍没岁久乞以其田为学田从之会朝廷用兵有旨鬻官田以给军食复以帅司钱二百万易闽县鼓山里洲田二顷九十亩有奇入于学于是増养生贠二百四十人岁月滋久学田寖亏庖廪不继乾道改元有以侵田二十三条告王参政之望者公按图籍复旧疆许民实封増佃岁获租三千缗以公帑之馀复贸闽候官怀安三邑官田六顷屋一十八所闽之民有盗买旧学田一顷六亩者檄本学以其直取之及先籍黄冠私田几六十亩岁获通千缗并归于学乃益养士至三百人教授冯摅以新旧产若租之数总为一籍上于郡而以其副一留于学一藏之以授代者使相授受又䟽其凡刻于碑阴云一诸县旧管田七十三顷二亩三角三十八步塘田三顷七十五亩一角三十六步未经起租园地六顷六十三亩二角二十三步山林八十九顷四十五亩二角二十二步屋井屋地基六十三亩三角四十六步地并土地二十三顷一十八亩四十二步草地草埕三顷九十五亩二角一十步池塘一十八亩三角二十步泉坂荒坂三顷三十九亩二角四十六步水坍水浃一角三步已上元旧管租课钱一千二百一十贯四百五十文足白米一千九百二十九石八斗八升七合糙米二百四十五石九斗八升九合豆麦杂子七十八石九斗三升増管租课钱一千九百三十四贯二百五十九文足白米一百一十三石一斗一升八合糙米五十三石九斗 一本学额管房廊屋六十八间屋基一十二所已上年管租钱二百六贯九百文足 一绍兴三十年没纳道士施绍达私置田园屋地五十六亩三角六步年纳钱七贯九百文足榖五十五石六斗 一乾道二年根复到林冲杨寅之等冒占本学田园一顷三十步草地五顷八十五亩三角三十九步白泥沙地三顷一角一十五步已上増复到租课钱四百六十四贯元旧只系林冲纳钱一十五贯七十文今来増根复到上项钱数 一乾道二年使府给钱置待任里洲地一顷六亩二角四十步年纳租课钱一百六十八贯三百八十二文足平湖洲官地五亩二十八步田六亩二角一十二步年纳租课钱二百四十贯文足盛宏田园五十九亩一角四十八步及屋一十八所庵基地一所年纳租课钱三百七十五贯文足巳上新置三顷共管租课钱七百八十三贯三百八十文吴越八年民有妄讼于漕台冒占吴肇洲地吴肇洲者即前□林冲等冒占田先是吴肇请佃因名漕檄怀安尉检视尉受吏欺以洲既落江告漕凭尉状给地与妄讼者未几吕提刑企中摄漕事按知吴肇洲旧为学田异时尉卤莾视乃究极本原择能吏核得实由是洲复隶学寘妄讼者于罚吏之受赇诬罔者倂加罪又䟽其断之之由闻于朝士论快之教授喻良能记其事
  职田
  职田二十一顷九十亩一步园九百四顷九十四亩一角五十三步田旧二十二顷六十六亩一角二十七步今系淳熙五年提刑衙提制到数园旧九百五顷七十九亩一角五十五步今系淳熙五年数 知府衙田一顷八亩五十四步山地等八百七十顷四十八亩二角四十步运使东衙田二十一亩一角五十九步园地一十六顷六十八亩二十九步运使西衙田一顷二十四亩九步园地一顷七十二亩一角三十步运使东衙西衙田一顷八十四亩三角八步园地六顷四十九亩三角二十二步提举常平茶事衙田三顷八十二亩一角四步园地五顷八十八亩一角二十步提举市舶衙田三顷一十九亩一角一十九步东通判田一顷七十九亩一十一步园地一十六亩二角一步西通判田三顷二亩二角二十二步园地一顷四亩二十步运管衙田五十五亩三角一十五步园地二亩二角五十步运干田一顷七十一亩三角三十三步园地八十亩一角一步帐管地一十五亩一角一十三步常平提干田七十六亩三角三十八步茶提干田一顷四十一亩一角三十二步签判园地五十七亩三角五十一步节推田二十二亩一角七步园地九十亩二角六步
  租课钱一千二百二十四贯五百八十文足米四百二十一石四斗三升六合外大麦占榖三十九石六斗七升九合芋二斗棱米粟米各五斗麻皮一十三斤 闽县知府衙田二亩三十步地四亩一角二十一步运使东衙西衙田一顷五十二亩一角三十一步地六顷三十三亩三角二十二步提举衙田二亩一角地三亩一角三十步东通判厅田一顷七十九亩一十一步地一十六亩二角一步西通判厅田二顷一十四亩一角六步地六十四亩二角五十二步帐管厅地一十五亩一角一十三步运干厅地一十七亩二角一十九步计田五顷五十亩一十八步地七顷五十五亩二角二十八步每年租课钱七百六贯九百一十五文足米二十石六十三升青麻皮一十三斤 候官县提举衙田一顷九十六亩一角九步地一顷五十六亩二角二十三步运使东衙地一十四顷七十五亩三角一十二步运使西衙田一顷二十四亩九步地一顷二十七亩三十步西通判田八十八亩一角一十六步地三十九亩一角二十八步签判地三十三亩三角五十一步节推田二十二亩一角七步地九十亩一角六步计田四顷三十亩三角四十一步地一十九顷二十三亩三十步每年租课钱二百九十二贯三百一十六文足米四十二石一斗八升一合麦一十石六斗 怀安县运使东衙田九亩三角三十一步地一顷七十四亩三角五步运干田一顷四亩一角二十三步总计田二顷八十八亩三角五十九步地上顷每年租课钱一十一贯八百文足米六十石三斗二升八合 福清县知府衙田六十一亩一角二十二步地三十六亩三角四十四步运使东西衙田二十亩三角一十五步提举田一顷一十五亩二角一十八步地四十四亩四十五步提举市舶衙田二顷二十三亩二角四十六步运管厅田四十五亩四十五步运干田三十四亩一十步签判地二十四亩计田五顷二角三十六步地一顷五亩二十九步毎年租课钱二贯六百二十七文足米一百一十二石九斗九升五合榖麦二十六石八斗八升 长溪县知府衙田一十二亩三角五十步地一顷三十二亩二角五步运使东衙田一亩地一十亩三角运使西衙地四十五亩一角提举衙田四十五亩二角三十步地一顷七十二亩二角三十三步提舶田四亩六角三十六步常平提干田四十三亩六角四十七步计田七十八亩四十三步地三顷六十三亩一角三十八步每年租课钱二十六贯六百六十二文足米一十七石七斗七升一合 古田县知府衙田二十六亩三角一十三步地五十五亩七步运使东衙田一十亩四步地六亩三角一十二步运干田一十五亩三角三步常平提干田四十二亩九步计田九十四亩一角二十七步地六十一亩三角一十九步每年租课钱七贯二百八十五文足米二十八石四斗六升连江县知府衙田一亩二角五十二步提举田八亩三角一十五步运使东西衙田二亩二角二十四
  步运干田及地基一十七亩二角四十八步地六十三亩六角四十二步计田三十亩三角三十九步地六十二亩二角四十三步每年租课钱一十四贯一百七十七文足米一十三石七斗六升九合 长乐县知府衙地六亩三角四十三步提舶田九十亩三角五十七步运管田六亩三十七步常平提干田地二十一亩四十二步茶干田二顷四十一亩一角三十二步计田三顷五十九亩二角五十一步地六亩三角四十三步每年租课钱五百八十五文足米一百石六斗七升大麦一石五斗九升九合 永福县知府衙田一亩二角二步地八百六十八顷一十一亩二角四十步每年租课钱一十九贯五百六十文足米六斗四升八合 闽清县知府衙田一亩三角五步提举衙田一十三亩一角五十六步地一顷三十八亩五十八步计田一十五亩一角一步米地上顷每年租课米五石五斗五升粒米粟米榖五斗芋二斗 罗源县提举衙地七十二亩一角一十一步运使西衙田八亩三角五十八步地十六亩一十步运使东衙田一角二十四步运管田四亩一角五十六步地二亩二角五十步计田一十四亩一十八步地九十一亩一十一步每年租课钱三贯八百一十文足米五石八斗六升大麦六斗 寕德县无
  唐武德初制内外官各给职分田五代寖废皇朝咸平元年始复置职田大藩四十顷次藩三十五顷防御团练州三十顷以下各有差天圣七年晏殊议停罢又明年复旧庆历六年更定藩府二十顷节镇十五顷馀州十顷本州职田大率不能如制姑存之
  沙洲田
  二百七十一顷九十八亩二角十三步闽县一百三十一顷二十亩侯官县二顷六十一亩三十四步 怀安县一百三十八顷一十七亩一角三十八步
  绍圣常平兴修法陆可为水水可为陆海退泥淤沙塞瘠卤可变膏腴之类许民陈请依法成田请税大观元年提举学事朱英括本州江涨沙田一百四十顷请于朝有旨本路兴学以来应沙田并隶学事司绍兴五年提刑司奏漳泉福州兴化军各有海退淤田江涨沙田形势之家诡名请射岁有増广未尝自陈或巳请税不登载簿籍者乞检量出卖十三年常平司请以绍兴五年以来不经増税及兴修田土并卖省司议兴修田土惟福州为多民方请田时筑捍费甚若须估卖自后水陆可以为田谁肯兴修乃止二十九年提刑司奏本州江海旁有新闪出沙泥田委常平司召卖见佃人愿买与减二分不愿以三分与充工本之费然是田流复不常东亏西益落江者往往子孙虚抱税租至于僧寺亦有竭力与吏为市攘取而不顾者其弊不可胜述也试具其顷亩于右云
  海田
  一千二百三十顷有奇外长五千六百二十丈西禅寺苏溪田一百五顷并园塘三十馀顷 法海绵村田百馀顷岁入五千斛 灵石百麟洋田游长万有一千尺受种六百斛 黄攀郑渚田堤长三千二百馀尺 香严上下洋田堤游九百文 灵石蟹屿田周围三千三百馀丈 宁德赤鉴门等田千馀顷宣和中流为海馀见于后水利陂塘门
  初香严寺福清上下洋田与民讼不决熙宁二年程大卿师孟表其状于朝明年可其请令自今沿海泥淤之处不限寺观形势民庶之家与筑捍为田资纳二税海田卤入盖不可种暴雨作辄涨损以故田家率因地势筑捍动聨数十百丈御巨浸以为堤堘又砌石为斗门以泄暴水工力费甚然地舃卤损多而丰少今福清视宅邑巨刹占籍者盖多如前数焉而海中又有放牧地八百里海坛里皇祐中许民请射如荒田法今或可耕云









  淳熙三山志卷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三
  宋 梁克家 撰
  版籍类四
  州县役人
  衙前八十三人初衙前入役曰乡戸曰押录曰长名职次曰客司曰通引官优者曰衙职建隆以来并召投名惟乡戸押录衙前阙即抽差年满押录里正押录三年里正二年替限内各管重难一次主持管押官物必以有物力者其产业估可二百缗许収系更重难日久有劳至都知兵马使试验其才遣趁阙与补摄雍熙三年本州衙前并使院诸色公人总五百四十一人咸平年福州主户三万户以上衙前诸色公人夫存留三百五十人内衙前都押衙以下军将通引官客司厅子共一百二十人后定衙前以二百五十四人为额内乡戸随事立额其主持重难及优轻并三年为界天圣八年吴思等乞依泉州例二年一替至和元年前转运使蔡襄上言本路差使衙前不均请行重定以产多少均重难分数产钱五百者定入十九分重难以上递加至三十三分止其乡戸衙前岁以六十六人为额以十二县产钱通排共存留九百九十戸仍请罢里正以宽衙前歇役年限治平元年诏遣职方贠外𭅺方峤等诣州相度裁损衙前旧额定一百五十六人详定所审奏按令敕以戸口立额福州大藩场务等处所差人数不少其衙前宜以二百二十人为额减放三十四人时府六阙额更不填补馀二十八人于通引官客司下名内减出有旨见阙六人更不填补止减放二十人于是乡戸衙前以五十六人为额押录衙前五十五人长名衙前六十人客司通引官五十七人元七十七人减二十人凡二百二十八人为衙前额熙宁三年乡戸衙前増为七十二人先是治平三年添干姜千万斤増十人熙宁二年运海口盐増六人明年行募法令民出免役钱七年州定长名衙前一百一十七人情愿投名不请雇钱雇募衙前三十七人内主押纲运搬请官物三十三人主持馆驿四人八年减罢方山太平小若三驿专知三人存留渔溪一驿每岁増支佣钱九年裁减长名二十五人存九十二人元丰三年以募役衙前三十三人并入长名九十二人总一百二十五人均轮优重差使四年免差年满押录诸县得替押录旧管干处令见役人兼管仍轮差贴司其使星馆以闽候押录轮兼元祐初罢募法改招税戸投充是时改雇募为招募乡戸衙前别立法优假之如公使库等上京纲运之类并别差使臣将校其高强户许出助役钱免约重难分数绍圣初复熙宁法建炎元年额减三分之一州一百二十五人减四十二人定八十三人为额五十三人客司内十七人权募或充诸厢虞侯及非泛差使一十人通引官一十人分押衙一十人陞职贠
  吏人一百人建隆四年使州院人吏贠阙并募有田产谙公事人充不足则据数均于属县曹司正贠内差补开宝六年诸州主户三万以上者使院书表司勾院共五十人州司三十人天圣八年朱谏言福州抽差曹司许二年一替因此差役频并寻下转运司定夺自后如有阙额及老病不任无子侄可替者建隆敕职级年满出职许令男侄替与募百姓如委无投充许于中戸以下选差不得更令二年一替八年官嵩等以县乡户差替后行不谙书筭若令长充胥吏实为难堪以告转运司乃委官体访下福州均定抽差复替以二年如县阙人仍自来体例其后始诏使州院曹吏并许投名取三人以上节级保明充系康定以前敕先是本州使院书表司勾院二百四人州院三十人总二百三十四人至是额内一百六十六人系有田产投充三十八人外县轮差治平元年方峤相度本州主戸九万八千六百六十六若依条只置五十人然福州大藩狱讼帐目遣发甚繁实难按条立额加以所差外县人吏不谙行移宜减放归县可存留长名一百五十四人为额详定所审覆恐供应不足増为一百七十人外其州院三十人内一十二人县差今并减放拨使院后行充填候募到代者熙宁七年吏额仍旧二百人许投名元丰二年州院三十人减二十人内存留四人充填使院阙额实减一十六人元祐初行差役州吏额仍旧一百八十四人三年许不限产税投充绍圣复募法以一百八十一人为额造帐司在外建炎元年减三之一择无心力及罪过多者罢州减六十人三年赦诸不径残破处减三之一遂再减四十人存八十一人寻以差使不足请于朝乞将已减人数五分増一乃増十九人至今总一百人为额职级二十人旧法孔目官年满补摄𠫵军后未厘正官称改补摄助教愿充僧道者听前行四十人后行四十人
  贴司五十人建隆初诸州惟有私名书手在京及监司即置贴司景德二年量私名书手人数立额许正行人吏保明籍定姓名祗应人吏有阙选无过犯者充元丰中始有攅司司书算又吏人不足听差贴司权行绍兴五年州县贴司每案不得过五人二十七年言者请以吏额之半置贴司本州人吏一百人贴司五十人至今为额
  造帐司人吏四名建隆以来本州以使院人吏有阙抽诸县曹司充补治平元年以县差人率不诸攅造拨放归县熙宁四年诸州募能造帐人充合得职名令专主造帐非造帐月分从其便并优与请给以免役钱支仍各立定限酬赏元丰二年本州募四人并给雇钱元祐三年罢给听于吏人内抽差候满三年无过转一资与优轻酬奖一次
  祗候典四人初诸县各遣人吏赴州承领文帖付解子达于县熙宁十年以县务繁并始募祗候典四人闽候怀安共一名古田闽清永福共一名连江长乐福清共一名长溪宁德罗源共一名绍圣减二人后复四人以使院守阙人充
  散从官六十六人初诸州有承符散从步奏官追催公事又有人力当直并差税户或坊郭有行止人二年替雍熙三年本州步奏散从官二百人咸平编敕州三万户以上节院散从步奏官并杂职总一百人两使判官人力十五人节察推官各七人照不满二万户录事参军二十五人司法藏司戸事十人嘉祐五年州职曹官人力减半八年散从步奏官州一百人外有杂职治平元年方峤相度复并杂职为一百人熙宁七年散从官五十人承符三十五人人力増四人司推厅总二十五人三年改人力承符并为散从官总一百五人四年裁减都盐务银器赋羽库等处承符散从六人元祐一百七人内杂职八人绍圣杂职外九十九人宣和三年减曹官当直散从官建炎元年又减三之一存散从六人至今人数依建炎给钱依元丰
  左右司理院虞候八十人建隆四年院虞候依承符散从官例以乡户差其节级自转充三年替归农熙宁二年更募法以无投充遂于第四等戸差一年替送接司理许差六人九年改正各差六人元丰至绍圣皆以一百二十人为额并募投名不给产钱政和三年狱子给重禄两院狱子各六人节级一人半年替当直司狱子四人一季替宣和罢重禄淳熙四年两院各减二十人令守阙今两院总八十人
  杂职十一人差如院虞候法建隆以来三周年替若年满未愿归农者听咸平中并散从官步奏官一百人为额嘉祐八年散从官外杂职八人寻拨于复总为一百人熙宁七年散从承符人外杂职六人九年复八人绍兴二十年増补二人充补散从一十人淳熙四年额外补一人见管十一人
  斗子三十一人库子秤子掏子附国初斗掏等并选下户有行止人充皇祐三年一路遍敕州县库秤拣掏仓斗子等元无名额人数但不系创新添置并权存留以后不得添置熙宁本州三十一人并投充不给钱元祐仍熙宁旧绍圣四年召保产五十千以上充今三十人外节级一人
  拣子七人景祐中军资库所隶拣子二十人后因婺州奏拣掏人要湏转密诸路委运使裁减本州有留十人熙宁増为十五人投充不给钱绍圣四年召保产如斗子法绍兴以来经总制钱隶通判厅自是罕有投充者乾道九年以诸色钱分为六库有司请补拣子六人淳熙五年増节级一名都辖之三年为界今总七人
  栏头三十人至道二年诸州栏头委转运使副拣选充填咸平三年始招客户祥符六年陈尧咨奏请于第五等税户差熙宁七年本州募三十七人元丰以来不给雇直绍圣四年充补如拣子法绍兴三十二年转运判官陈寺丞弥作巡按减十人令二十七人节级三人三年为界
  诸县人吏一百三十六人国初押司录事于等第户差选谙吏道者充遇衙前阙即抽差等满押录建隆以来诸县曹司主戸二万户以上三十人一万户以上二十五人七千戸以上二十人五千户以上十七人三千戸以上十五人一千戸以上十一人不满一千户十人抽等第戸康定二年施昌言奏县吏差税户多不看文书乞依州军例召有产业人投名不足则差既而诸县后行各抽充州吏以二年替仍轮上州充祗候典治平元年裁减吏额拨放五十人归县熙宁十年募祗候典替县曹司自是县吏不复贴差是时诸县人吏总一百五十九人元祐初减七十九人建炎又减八十人绍兴二十七年増上县三十人下县二十人今总一百三十六人
  贴司三百十五人初诸县人吏正名外不得更置贴司抄状司景徳二年诸官司私名书手并量人数立额元丰著令始籍定姓名不得额外私补人吏有阙与乡书手以次补充绍兴五年县贴司每案不许过五人二十七年増上县人吏三十人贴司二十人下县贴司同人吏今具于左方
  熙宁一百九十    元祐二百十六 绍圣一百十六 建炎减五人贴司在外    人贴司在外 人贴司在外 八十人
  闽县二十人         二十人二十人六人人吏十四人贴司三十人
  连江十七人元丰四年减二人     十五人十五人五人人吏十人贴司三十人
  候官二十人       二十人二十人六人人吏十四人贴司三十人
  长溪十五人       二十五人二十五人八人人吏十七人贴司三十人
  长乐十五人十年増二人    十七人十七人五人人吏十二人贴司二十人
  福清二十人十年増四人    二十四人二十四人十人人吏十四人贴司三十人
  古田十七人八年増三人    二十人二十人十人人吏十人贴司三十人
  永福十五人       十五人十五人五人人吏十人贴司三十人闽清十二人十年增元祐初三人 减二人 十三人十三人三人人吏十人贴司三十人
  宁徳十二人八年増二人    十四人十四人六人人吏八人贴司二十三人罗源十二人元丰四年増一人   十三人十三人六人人吏七人贴司二十人
  怀安二十人       二十人二十人十人人吏十人贴司三十人弓手八百人国初以中等户拣差专捉盗贼不许别有差使除广南外不得替建隆四年敕一万戸以上五十人七千户以上四十人五千戸以上三十人三千戸以上二十五人二千戸以上二十人一千戸以上十五人不满一千戸十人见咸平编敕祥符七年敕一万戸以上七十人七千戸以上六十人五千戸以上五十人三千戸以上四十人二千戸以上三十五人一千戸以上三十人不满千户二十人见庆历编敕咸平四年本州请依广南例三年替天圣中除广南川陜三年替馀不得替明道二年范文正公仲淹请七周年替愿留者听庆历中除广南登梓司䕫路三年替馀不替皇祐三年转运司奏本路与广南事体不同乞仍旧七年替熙宁初许税戸投名各破雇钱仍选人材少壮者充元祐元年本路以第一等户差仍以产钱分上中下三等上户七年替中下递减二年若不足则于次等户差亦三年替绍圣复熙丰法政和中増大县十五人中县十人小县五人为狱子给重禄元丰间县二千户以下差二人充狱子半年替诸县各五名节级五名宣和罢重禄建炎元年本路増置大县三百人中县二百五十人下县二百人寻有旨罢招绍兴初十二县总八百三人今八百人
  熙宁二百元丰増五十元祐六百绍圣六百政和增一百宣和增三五十人 一人减六人十七人 二十二人四十一人 十七人
  闽县六十人     六十人六十人十五人      七十五人
  连江五十人割过里减六人四十四人四十四人十人       五十四人
  候官六十人     六十人六十人十五人      七十五人长溪四十人增十人割过连江里増三人  七十人十五人增二十二人一百七人
  长乐四十人    四十人四十人十人     五十人
  福清六十人    六十人六十人十五人    七十五人古田五十人増尉增三十人八十八人八十人十五人増十五人 一百一十人
  永福四十人    四十人四十人十人     五十人
  闽清三十人    三十人三十人七人     三十七人
  宁德三十人増五人三十五人   七人     五十二人
  罗源三十人割过连江里增三人三十人三十二人七人    四十人
  怀安六十人    六十人六十人十五人    七十五人手力五百十六人建隆以来差第二第三等户掌追催公事兼催城郭徴科二年替建隆四年敕县手力一千户以上令二十人簿十人三千户以上令三十人簿十五人五千户以上令三十五人簿十七人六千户以上令五十人簿二十人治平元年方峤相度本州所隶县人数并如敕令置以溢额裁减之熙宁中差乡户抵替元祐并杂职为额绍圣复熙丰法杂职在外崇宁二年増诸县丞増白直手力总七十七人依二年江东路立定承务𭅺以上十二人职官今录十人判司簿尉七人今总五百十六人
  熙宁四百元丰 元祐四百三十七人   八十八人减二十二人绍圣四百崇宁増 三十九人七十七人
  闽县四十八人    五十一人   四十八人    六十人
  连江三十八人退里减四人 三十六人    三十四人七人四十一人
  候官四十三人    四十六人   四十三人十二人五十五人
  长溪五十六人    五十六人   四十六人   四十一人
  长乐二十一人三年置簿增五人三十人    二十八人   二十八人
  福清六十六人   五十八人    五十五人   五十五人
  古田四十三人    四十六人   四十三人七人 五十人永福二十人三年置簿 十年增三人增八人三十三人二年罢簿减六人寻复簿三十一人九人四十人
  闽清二十人     三十二人   二十人七人 二十七人
  宁德二十人     三十人罢簿减八人寻复二十八人七人 三十五人
  罗源二十人     二十四人   二十二人七人 二十九人
  怀安四十三人    四十六人   四十三人九人 五十五人

  淳熙三山志卷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四
  宋 梁克家 撰
  版籍类五
  州县役人
  解子二十五人初州公事有文移府望解子脚力等赍以下县从乡户差不立替期咸平四年州请依驿子例一年替先是输纳州帑县各以手力赴郡拣钞景祐五年罢差亦令解子传钞以下因婺州之请也治平元年相度减九县解子十三人存留十四人熙宁诸县总二十八人元祐三十二人绍圣复募二十八人今二十五人
  医人州三人县各一人嘉祐六年州县号当旬医人者许于郭下轮差其外县医人听侧近村抽取各不限主客户仍不得影占州色役熙宁四年本州相度诸县医人如无愿祗应处量给佣钱募人充应诸县各一人内七人给雇钱元祐初以第四等户轮给与免身丁绍圣闽侯官各増一人今县各一人馀杂职以下悉附见于后
  解子医人杂职栏头斗子盐仓子所由
  闽县熙宁    一人三人
  元祐   一人
  绍圣   二人
  今    一人三人
  连江熙宁嘉祐四人三人一人支雇钱三人 六人一人二人士花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二人元丰罢四人元祐三人一人二人  六人 一人  二人绍圣三人一人二人  六人一人   二人今 三人一人四人  四人一人
  候官熙宁   一人三人
  元祐  一人
  绍圣  二人
  今   一人三人
  长溪熙宁嘉祐四人五人一人 三人  五人 五人 十人元祐五人一人 三人  六人 二人 十七人绍圣五人一人 三人  五人 二人
  今 五人一人 五人  五人 三人
  长乐熙宁嘉祐三人一人 二人四人  二人 二人 四人
  元祐三人一人二人四人  二人
  绍圣三人一人二人四人  二人
  今 二人一人三人四人  二人
  福清熙宁嘉祐四人二人一人三人五人四人一人海口仓二人元丰减秤子二人改正元祐四人一人三人五人四人一人县仓二人海口仓绍圣二人一人三人五人四人一人县仓二人海口仓今 二人一人四人五人四人一人绍兴初废二人
  古田熙宁嘉祐五人三人三人三人一人二人      十二人
  元祐三人一人三人一人三人      十二人绍圣三人一人三人一人三人
  今 三人一人五人一人一人
  永福熙宁嘉祐五人四人一人支雇钱二人 三人 一人  元 二人元 一人  四人元祐四人一人  二人 二人 一人
  绍圣四人一人  二人 二人 一人
  今四人 一人  二人 三人 二人
  闽清熙宁嘉祐四人一人支雇钱二人  六人 一人 一人 八人元祐  一人  二人 五人 一人
  绍圣  一人  二人 五人 一人
  今   一人  二人 四人 一人
  宁徳熙宁嘉祐五人一人  五人 六人  二人    七人元祐四人一人 二人 七人  二人  十四人绍圣四人一人 二人 七人  二人
  今 四人六人 四人 四人  二人    二人
  罗源熙宁嘉祐四人四人一人 二人 四人  三人    五人元祐四人一人 二人 四人  二人
  绍圣四人一人 二人 四人  二人
  今 五人一人 五人 四人  二人
  怀安熙宁  一人支雇钱三人  葛﨑仓一人   四人元祐二人 一人 三人  鸡菜镇一人   四人绍圣   一人 三人
  今    一人 六人  三人  一人渡子熙丰法不载
  连江熙宁江亭渡六人  罗仑渡二人  东岸渡七猴渡   船浦头渡   潘渡萩芦渡各一人并七年
  绍圣萩芦渡废
  今 六人
  候官熙宁小若一人 安仁溪口一人大目渡十五人并八年置绍圣移小若安仁二渡并于汤背前置仍旧三人今 二人
  长溪熙宁盐田渡十三人 饭溪渡二人并八年置
  元丰黄﨑镇渡四人 深浦渡二人并四年置减盐田渡二人元祐八年移盐田渡于浙埭渡置仍旧一十三人今 二人
  福清熙宁城头渡二人益﨑渡二人柯屿渡一人并七年置
  今 无
  古田熙宁清潭渡二人
  今 无
  永福熙宁溪东渡 越峯渡 五十渡 洪面渡各一人
  重光寺前渡二人并七年置
  元丰越峯渡四年罢雇
  闽清熙宁白塔头渡三人  天王渡二人七年置
  今 四人
  宁徳熙宁飞泉渡十五人西碧渡  程党渡 西溪渡金溪渡  峬溪渡  金垂渡各一人并七年置
  元丰深浦渡二人赤鉴门渡二人四年置是年飞泉渡减四人元祐八年移飞泉渡于蕉门颊置十一人
  安乐渡一人
  今 深浦渡一人
  耆户长保正副国初里正户长掌课输乡书手隶里正里正于第一等户长于第二等差郷书手天圣以来以上户多占色役于第四等差耆长掌盗贼烟火之事其属有壮丁耆长差第一第二等户壮丁差第四第五等户至和元年罢里正増差户长熙宁二年募耆长壮丁四年仍旧于本等人户轮充五年罢户长六年行保甲法始置保正副大小保长机察盗贼七年轮保丁充甲头催税是岁本州总括诸县耆长四百四十四人壮丁一千五百九十二人乡书手六十二人等第给雇钱寻罢募壮丁八年罢耆长令保正大保长管干量立佣直别召承帖人隶其下元丰八年复募耆户长壮丁其旧以保正代耆长催税甲头代户长承帖人代壮丁并罢元祐元年复令户长催税凡一百三十人差耆壮依保正长法耆长四百四十三人壮丁一千六百一十四人二年罢保甲犹三年一造簿绍圣元年耆户长壮丁复雇募法不许以保正长保丁充代寻复保正长法诸县募雇保正副凡八百三十四人大保长三千五百五十五人催税甲头五千二百一十一人承帖人八百二十九人明年罢甲头以大保长催税其保正长不愿就雇者仍旧法募税户充耆户长壮丁建炎元年罢户长催税复甲头绍兴初拘收耆户长钱等罢七年大保长仍旧催科九年令保正长专管烟火盗贼不得承受文帖及课输事十年以耆户长雇钱充总制窠名又明年复拘壮丁钱充三十一年令甲头催税乾道二年罢四年复八年罢至今耆壮并募投名惟保正长差税户如故
  户长乡书手耆长壮丁保正副大保长小保长
  闽县熙宁二十一人一十人三十七人一百五十四人六十七人元祐二十一人一十人三十七人一百五十四人
  绍圣             六十人
  今     十人三十七人
  连江熙宁一十一人五人 四十九人一百四十八人
  元祐一十一人五人 四十九人一百三十六人
  绍圣              六十六人
  今    五人 三十二人   六十人三百二人一千五百二十人
  候官熙宁二十八人九人四十四人 二百一人元祐二十八人九人四十四人 二百一人
  绍圣              七十一人
  今     九人四十四人     七十人
  长溪熙宁一十一人四人五十五人
  元祐一十一人四人五十二人一百九十六人
  绍圣    四人     一百五十一人
  今     四人 五十五人一百七八百五    四千三百十五人十一人    五十五人
  长乐熙宁八人   四人 三十二人九十八人元祐 八人 四人 三十七人九十二人
  绍圣              四十一人
  今     四人二十六人     四十八人
  福清熙宁一十六人七人 七十三人二百四十八人
  元祐一十六人七人      二百五十人
  绍圣            四百十九人
  今      四人     四百四     三百七十二人     十二人
  古田熙宁一十一人四人二十六人七十六人
  元祐一十一人四人   六人九十四人
  绍圣           八十四人
  今 四人    六人七十六人八十一人三百九一千八百十人 七十四人
  永福熙宁四人三人     十八人九十二人
  元祐四人三人    一十八人一百人
  绍圣               七十四人今 六人三人二十八人九十六人七十三人三百十一千六人 三十人
  闽清熙宁四人二人一十六人
  元祐              三十二人
  绍圣              四十七人今   二人一十七人五十三人四十七人二百三一千一百十四人七十人
  宁徳熙宁六人三人二十人六十四人
  元祐六人三人二十人六十四人
  绍圣            五十六人今  三人三十人三十人四十六人二百三 一千一百十人  五十一人
  罗源熙宁六人三人二十四人八十四人
  元祐六人三人二十六人九十人
  绍圣           三十三人今 三人三人二十六人三人二十六人一百八 七百二十人  十人
  怀安熙宁一十六人八人四十三人一百七十六人
  元祐一十六人八人  一百七十六人
  绍圣          五十人
  今   八人三十三人三人五十一人
  在城三县社首副初靖康元年诏乡民丁壮十七社井
  楼遗爱二门外一社承差一年
  海船户
  沿海九县三百七十三只
  闽县八十只甲畨三十只 乙畨二十八只丙畨二十只连江县四十只甲畨八只 乙畨一十八只丙畨一十四只候官县七只乙畨三只丙畨四只
  长溪县七十九只甲畨二十五只 乙畨二十五只丙畨二十九只长乐县一十八只甲畨八只 丙畨六只乙畨四只
  福清县一百二十五只甲畨三十四只 乙畨五十三只丙畨三十二只宁徳县一十只甲畨三只 乙畨三只丙畨四只
  罗源县一十只甲畨四只 乙畨一只丙畨五只
  怀安县四只甲畨一只 乙畨一只丙畨二只
  本州旧有舠鱼船以备海道嘉祐三年蔡密学襄奏沿海州军兵士不习舟楫福泉漳兴化有舠鱼船及巡检司船愿量与修整旧所无处仍置五七只其宣毅兵士差隶巡检者宜令教习水势今闽安镇所管脚船与州没入船总三只海口巡检所管船与州没入船总五只及州旧籍舠鱼船一十只并入修造朝廷可其请仍令置籍元丰二年令诸路募广东西福建江东西湖南北战棹及兵民不以有无过犯久泛海由占城讨交趾建炎二年御营使司始请募沿海州军海船防托海道船主比效用法借补名目其人船等第给起发钱第一等五十千次四十千次三十千梢工一名十千碇手二名各七千备战敢勇人五千日米二升半钱百家各给米一石钱千先是船以岁八月至十一月又自十二月至明年三月分为两畨至是三分之半岁一易绍兴二年沿海制置使仇悆奏福建合雇募海船五百只并面阔一丈八尺至二丈毎十只结甲命官一员管辖至明州定海六年本州五县造橹船九十只闽县一十九只长乐一十只福清二十六只怀安一十五只候官二十只十年转运司措置阔一丈三尺以上海船籍之安抚司募橹㯍船二百只内本州一百四只器械并从官给之寻奏以所籍船尽团结立忠义社使自推择首领建炎元年户部尚书张悫奏乞河北路坊郭乡村民户因愤贼虐结集强壮巡社可因其故而用之又许翰上言宜使郡县什伍其民即教之战使自保疆境朝廷令张悫讲究立法诸路除诸色役人并稚小老病外并许集社虽客户有家属烟㸑本处愿入者听并以忠义强壮巡社为名毎十人为甲甲有长五甲为队队有长四队为部则有部长五部为社择一为长一为副五社为都一为都社正一为副都社正甲长以上并免本家保甲色役各三年一次逓迁仍许置合用器械轮流就寨教习建炎间建冦窃发城居编户自结忠义社于是州置左右南北厢以有产业人充社首副其后贼平乃令専掌防火器备缓急以一年替乾道二年王参政之望増城外草市社如城内法闽县六厢左一厢左二厢左三厢南斗厢南津厢北津厢总三十七社门外十社行春门外三社合沙门外四社美化门外三社绍兴二十八年知县张维括产业户外凡在市经营物力人并籍之流水法差一季替候官县三厢右一厢右二厢右三厢总十四社委丞轮差城外西烟火厢三社尉差一年替怀安县二厢子城厢东渎厢并门左一厢右二厢总隶密院节制仍定等第赏格及起发日给钱米则例又奏请自备人船土豪捍御盗贼有劳与借补官资明年本路造窜船一百二十只寻改名戈船本州均沿海八县造六十只费五万馀缗又明年当职官并行推赏十九年括福清县船二千四百三十四只候官三十五只及诸县船户各籍定姓名五人为甲防其剽夺二十九年帅司奏船阔一丈二尺以上率十只岁拘三只备缓急雇募馀听其便寻以一丈二尺以上者不多乃令一丈以上亦籍之凡九县总括上项船五百九十二只当畨者一百七十九只是岁以九十只赴明州明年朝廷令优立赏格劝募土豪及水手措置教习诸县总募土豪二十四人船一百三十只水手五千三百六十人总辖官二员月赴县教习仍优给钱粮三十一年当畨船二百五十七只分三畨起发尽抵平江府是岁胶西之役焚橹船六百馀只向所募首领多获奇功明年安抚司以一丈面船冒风涛非便缓急无所益自一丈一尺九寸以下并免轮畨乾道二年令甲乙丙畨船以大小均匀品撘更为甲乙上下四畨凡品搭四百五十二只谓如甲上船起发甲下船在岸他准此四年复更为甲乙丙三畨岁发一畨凡品搭五百六十只淳熙元年遣使臣黄飞英括九县三畨海船及新收籍船四百九十二只六年州令九县具旧籍及新收船数赴州参考登于都籍后遇有损坏须县验实报州乃与销落如有新造即籍之自后岁遇防秋率帅司前期徼州籍船县按数以发或令或并听朝廷临时指挥起发日令赴南台点集给散钱米钱于经总制米于常平内支船主有官人给本等券钱白身人日给钱二百五十米二升五合梢工日给钱一百五十米二升五合招头碇手水手日给钱一百米二升五合起发日犒设及船主修船等钱各随县措置梢工人一十五千招头碇手人一十千水手半之其合用梢手各视船丈尺阔狭而増损之一丈二尺至一丈三尺梢工招头碇手各一人水手一十三人一丈四尺梢工招头碇手各一人水手一十五人一丈五尺至一丈六尺捎工招头各一人碇手二人水手一十七人一丈七尺至一丈八尺梢工招头各一人碇手二人水手二十人一丈九尺梢工二人招头一人碇手三人水手二十三人二丈梢工二人招头一人碇手三人水手二十七人二丈一尺以上梢工招头各二人碇手三人水手三十三人其㯍橹之属皆船主自具兵仗器械不足从州给之统以见任使臣分赴要害备御事已乃还今船盖近籍也
  炉户坑冶附
  炉在州及县七十一户
  州炉户四高炉二岁各输四千省小炉二岁各输二千省
  闽县炉户四岁各输三千一百一十七文省
  候官县炉户八岁输同上
  连江县炉户八岁各输六千一百一十七文省
  蒋洋南北山鐡坑加贤上里淳熙三年佃户岁输五千省五年増一千省
  长溪炉户二十三高炉八岁输各三千一百一十七文省平炉十四一千九百五十文省小炉一一千三百省
  玉林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熙宁间发六年收银五百七十八两鈆四千九百五十斤七年收银一千三百六十七两鈆一十万八百四十八斤置监官绍兴三年三月停
  钱马坑政和三年发岁收银十九两铜三百八十四斤后歇
  小叶坑宣和元年发月收银四两铜四百斤后歇
  师姑洋坑平溪里政和三年佃户岁二分抽收铁七百斤八分拘买二千八百新丰可叚坑同里乾道九年佃户岁二分抽收铁四百斤八分拘收买一千六百南平北山柘阳里绍兴二十二年佃户岁二分抽收铁一百斤八分拘买四百铜盘等处化东里绍兴二十一年佃户二分抽收铁八十斤八分拘买四百东山小干鐡砂坑淳熙三年佃户岁输钱二十二千五百五十省
  柄羊埕鐡坑二淳熙六年召佃
  新南安民二里大溪岭下等鐡坑淳熙四年佃户岁输五千省北峯院后坑牛皮滩澜滩茶洋溪边遥香里淳熙六年发银䃙细微未有采者
  长乐炉户一岁输同闽县
  福清炉户二岁输同长乐
  东窑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江阴里鐡沙场绍兴二十三年发佃户岁纳钱七百四十六千七百五十三文省玉据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同里铁沙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乾道元年发佃户岁纳九十千三百省淳熙七年退佃未有承者南匿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临江里铁沙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地名高海鱼台乾道元年发佃户岁纳五十六千二百省练木屿安夷南里高远南匿里并铁沙场淳熙二年发岁总输二十一千省
  古田炉户四岁输同福清
  宝兴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移风里天禧二年明道元年岁收银九百二十五两以天圣四年闰五月所收九十五两为闰月租额绍圣二年建中靖国元年铜发岁课钱六十一千五百省后歇累减分数境无佃者
  垅溪坑邵南里崇宁三年岁输二千八百省鈆百八十斤
  郑洋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崇宁元年发岁课钱二十千后歇
  游老坑保安里崇宁二年发岁课钱九千省后歇
  温洋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新俗里宣和元年发建炎中建冦焚荡因废
  锥弯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新俗里大观中发再逾时而闭
  猿溪等处移风里淳熙元年佃户季输铅二十觔丰国监纳
  莒溪坑淳熙三年佃户借工料钱二百十省烹炼得铜一百一十六斤准钱五十八千二百三十四省今未有佃者
  保东鐡坑崇礼里淳熙三年佃户岁输六十千省
  五羊峯银坑淳熙五年委官烹炼作十五斛得银五星未有佃者
  永福
  保徳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庆历二年发佃户岁输银二十六两元丰三年罢绍圣为铜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建中靖国元年黄洋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嘉祐四年熙宁四年收银八百二十六两铜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五斤以使臣监五年増置监官七年收铜四万觔丰国监纳元丰三年
  五龙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绍圣四年发岁输银八两今歇
  银斜坑政和五年发岁输银八两今歇
  龙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政和元年发岁输银十五两今歇
  宁徳炉户七岁输二千二贯省
  宝丰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东阳里取玉林场七十里车孟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百五十里元祐二年发宣和中歇惟西南山一二条坑户岁输银五十二两绍兴二年罢十二年运司措置兴复十五年通宝瑞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输银百五十两后歇乾道二年输银七两淳熙五年输银六两
  宝瑞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地名郭洋元祐中发绍圣元年以官监盛时岁收银四十四万两商税五百馀缗绍圣四年名宝瑞靖康中宝山十八所停废惟西山六坑岁犹收千二百六十七两商税钱四十缗绍兴六年罢十二年措置兴复通宝丰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收银后歇乾道三年佃戸岁输银六两七年输四两
  车盂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元丰初发四年置巡探八年令铜赴豊国监纳后歇
  新兴坑安乐里政和六年发月收银百六十两六钱铜四千七百七十四斤铅一千五百九十三斤银赴州常平库纳铜铅建州丰国监纳后月收银四十两铜铅无淳熙中佃者岁输铜三十斤
  宝丰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八坊后洋坑佃户岁输铅六十斤后减为四十斤淳熙五年増为七十觔丰国监纳
  林家地龙桉岭等处铜坑淳熙五年佃户岁输铜二十斤丰国监纳阳陵山鐡坑县东政和五年发佃户岁输一千三百斤
  罗源炉户八岁输四十千省
  怀安
  高务坑微细岁输钱二千省今歇
  坑冶自国初至祥符闽惟建剑汀邵有之见景徳会计录天禧中州始兴发至皇祐银才两场尔鐡独古田莒溪仅有也见皇祐会计录时莒溪附汀州见嘉祐之后银冶益増熙宁间铜鈆乃盛崇宁用事者仰地宝为国计检踏开采所至散漫政和以来鐡坑特多如长溪至四十一所今三十七所歇惟四所旧坑馀复新发之类至于今矿脉不绝抽收拘买立数之外民得烹炼于是诸县炉户籍于官者始众云


  淳熙三山志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五
  宋 梁克家 撰
  版籍类六
  水利
  西北土厚而腴润故五谷皆宜东南土薄而善燥故所种惟芒种周礼稻人掌稼下地稻田以水为命于是有潴畜沟荡之制闽山多于田人率危耕侧种堘级满山宛若缪篆而水泉自来迂绝崖谷轮吸筒游忽至其所濒江善地梁渎横从淡潮四达而龙骨之声荦确如语惟是并海之乡斥卤不字饮天之地寸泽如金然而得水获必三倍诗人谓一掬清流一杯饭盖歌水难得也大潴小遏今取其见于记载者著于此云
  闽县
  嘉祐二年十二月蔡密学襄命三县䟽导渠浦权闽县朱定知连江开淘负城河浦百七十六计二万一千九百七十四丈均用民力凡八万九千溉田三千六百馀顷崇贤里浦州车头二十条
  康山浦九百五十丈三等开四分广三丈三分二丈七尺二分半二丈鏁港边浦七十丈二等开四分二丈三尺三分二丈石浦桥浦百六十丈二等开六分五丈四分二丈八尺又二分半同上一分半二丈二分二丈一尺西石浦小桥四百丈五等开十分二丈五尺八分一丈九尺九分一丈八尺十一分一丈六尺二分一丈四尺后王浦七十丈二等开四分二丈五尺二分二丈后浦六百七十丈五等开十五分三丈又十二分同上十三分二丈三尺十一分一丈八尺十六分一丈六尺汤门外浦七十丈三等开三分半二丈二分半一丈五尺二分一丈茶焙浦三百十一丈阔丈二尺深六尺石浦南浦八十丈深四尺五寸三分阔一丈五尺八寸官河北头小浦九十丈阔八尺深三尺南头小浦二十丈阔五尺深二尺五寸税务前浦一百三十丈阔八尺深三尺茶焙浦车头三十二丈阔一丈深四尺第二小车头五十丈阔四尺深二尺后浦四石车头四十丈阔四尺深三尺古山车头四十八丈阔六尺深二尺石浦小桥车头四十丈阔八尺深二尺康山浦车头九十五丈阔七尺深二尺又车头三十丈阔五尺深一尺城外官河六百十八丈阔三丈深六尺
  易俗里二十七条
  石浦桥浦接崇贤里界至台头八百二十丈三等开五分半二丈五尺一分半二丈一分半弱二丈八尺深六尺石浦桥里第一小港至牛路二百三十丈二等开十三分一丈八尺十分一丈二尺深六尺第二小港七十三丈二等开二分七尺五分六尺深五尺五寸无量夀院前第三港浦四百三十丈三等开十九分一丈八尺十一分一丈五尺十分一丈深六尺第四小港至岳前四十丈二等开二分半一丈八尺一分半一丈二尺深五尺五寸宝月院前浦三百一十丈二等开弱半一丈五尺强半一丈二尺深五尺五寸宝月院前洋中湖塘一百五丈二等开半分一丈二尺十分九尺深五尺统军塘浦一百五十丈三等开一分二丈一分二丈五尺一分一丈二尺深五尺中间接曲五十五丈二等开二分一丈二分半一丈四尺深五尺二寸圳干浦百三十丈三等开五分二丈五尺五分二丈四尺三分一丈一尺深六尺塘尾浦百二十丈三等开五分二丈一尺四分一丈五尺三分二丈五尺深五尺湖塘浦五叚开一桥外瑞圣里十丈开阔十七丈一桥内七丈阔如之二叚共四十丈阔九尺一叚十六丈阔二丈五尺林娘塘四十五丈阔六尺西塘二十丈阔八尺宝月油车浦道头及小浦七条一长五丈一四丈一五丈三尺二二丈一一丈一三丈林太博车头二十一丈牛路口车头并圳五条十六丈浦西圳四十丈浦东圳二十五丈五尺十四丈大圳三十丈大浦畔二十五丈阔四尺华严墙角圳二十三丈阔四尺统军塘地大圳十六丈阔四尺岳边洋中圳三丈阔五尺岳边大圳十五丈阔五尺岳边圳三十一丈阔五尺塘尾金家车头九尺阔四尺古山圳三十五丈阔八尺王家车头八丈阔五尺东浦尾吴胜官车头三十五丈阔五尺郑家车头十丈阔五尺
  瑞圣里二十八条
  南塘浦一百五丈二等开七分一丈三分半七尺深五尺五寸塘浦二百三十丈二等开十六分半一丈六分半九尺深四尺五寸潘洋浦九百五十丈六等开四分半二丈八尺六分半二丈十七分半一丈八尺十六分一丈六尺二十一分一丈五尺二十九分半一丈四尺深七尺前洋浦北面二百五十丈五等阔四分一丈五尺四分半三丈三分半二丈三尺一分一丈八尺三分半一丈五尺深六尺小桥浦七十丈二等开三分二丈四分五尺深四尺五寸前洋浦北薛陈车头三丈五尺阔一丈前洋东头四十丈阔八尺陈稔车头十一丈阔六尺车口车头十二丈阔六尺宝月车头一丈五尺阔八尺王□车头四丈阔七尺四石车头十二丈阔八尺陈兴车头三丈阔九尺潘洋浦及塘头车头十九丈阔七尺茆舍前车头五丈阔五尺经院车头十一丈阔六尺李宗车头十六丈阔七尺任日新车头一丈五尺阔六尺陈保陈元宗车头八丈阔五尺孙九车头六丈阔五尺黄贽车头五丈阔七尺张石保车头六丈阔五尺小桥浦车头林赟车头二丈阔一丈经院车头三丈阔八尺车头八丈阔一丈经院田下土草湖三车头一丈五尺西浦尾周忻车头十一丈阔六尺
  孝义里三条
  怀安界上浦四百四十丈本县开东南开西北四等开二分二丈十三分二丈六尺十分三丈三尺十分二丈深六尺三寸汤洋王志头三十四丈阔四尺陈司徒等车头十八丈阔四尺
  桑溪里
  叶屿古下浦六百四十丈四等开十分丈八尺九分一丈八尺千一丈五尺阔一丈七尺深五尺湖西浦三百三十丈四十三分一丈一分九尺六分一丈二尺十二分八尺深四尺五寸湖塘浦百二阔八南塘浦二百一十丈深四尺二等开十分一丈十一分八尺湖井百三十丈阔九尺林都衙小插浦二百一十丈阔八尺吴石小浦七十丈阔七尺圳尾插浦五十丈阔一丈湖塘二十丈阔七尺弦车头十二丈阔八尺陈阔车头十阔弥勒车头三丈阔七尺啇伴兄车头一丈八阔八尺庆观车头六丈陈胜车头八丈并阔五尺大乘二丈张足等车头二十七丈郑八车头二丈五尺乘车头四丈并阔四尺陈哥洗车头一丈五尺阔一丈一车头十丈赵转车头三丈并阔八尺许清等车头丈五尺陈后车头一丈五尺阔一丈大乘弥勒车阔八尺
  归善里二十六条
  桥外方家前小浦二百丈二等开半一半一丈二尺深五尺龙浦二百六二等开半二丈半一丈深五尺郑娇小浦四十等开十分三丈五尺八分二丈八分一尺八分一丈一尺九分八尺深六尺西面屈曲小浦百五十丈三等开三分六分六尺六分五尺深五寸康山小浦二百五十丈五等开八分八分一丈二尺馀八尺深湖浦南面二百一十丈阔三丈二尺深六尺五寸潘浦南丈阔二丈深五尺五寸镜浦与崇贤里共开一百十丈阔八尺深五尺尾浦二百一十丈阔一丈五尺桥里小插浦六十一尺阔三东岳塘百四十丈阔一丈郑□小浦九十七丈阮塘并阔一丈浦东□内小浦四十八丈阔七尺方家门浦四十丈吴宅浦二百丈邻塘浦二百五十并阔八尺平车头百七十丈阔四尺蒋乖浦三百丈阔六尺郑坂一丈阔四尺郑五车头八丈阔四尺瓦埕车头二十四尺八寸林家车头七丈八尺阔四尺李家车头八十丈阔八尺林师车头十丈二尺
  古山里十五条
  师姑浦百四十丈三等开四分二丈七分一丈五尺三分一丈二尺深八尺官塘浦百七十五丈五等开五分六尺四分五尺四分四尺三分三尺五寸三分三尺深五尺五寸东岳浦至牛头桥二百二十丈四等开十分一丈二尺八分一丈一尺五寸十分一丈三分一丈深七尺西塘浦百三十丈阔五尺塘尾浦五十八丈深一丈一报慈浦二百丈三等开八分一丈二尺馀六尺深六尺前塘浦七十丈二等开三分一丈四分八尺深五尺龙舌浦八十丈二等阔三分一丈三分四尺深五尺高孤浦三十丈二等开一分一丈二尺二分七尺深七尺高家浦百一十丈三等开六分一丈五尺五分一丈二尺四分一丈深七尺高家田浦二十七丈二等开一分一丈二分五尺深四尺薛宅前浦二十七丈强半一丈弱半七尺深六尺报慈浦口大浦百丈阔一丈八尺东坂浦九十丈阔一丈长腹浦四十丈阔四尺
  高惠里十二条
  王中臣浦二十七丈阔一丈康山浦六十丈阔一丈二尺白塔浦百九十丈十分阔九尺九寸七分深六尺五寸远南门外水闸边小浦四百丈阔七尺五龙堂后浦三百丈郑庙边小浦及车头五十五丈阔四尺五寸后郑南面小浦及车头百三十丈阔六尺北面及车头五十五丈阔一丈王塜小浦及车头百二十丈阔九尺王中臣小浦及车头二十二丈阔一丈一尺羊官路南小浦及车头三十八丈阔五尺白塔头小浦及车头十五丈阔四尺
  加崇里九条
  洋车路口小浦三百丈阔八尺资福院前浦二百五十四丈弱半阔一丈五尺强半一丈深六尺石步头浦至太平寺基庙前分二条共一千三百丈三分开一丈五尺十分一丈深五尺五寸吉祥庵前浦四百九十丈阔七尺石步头浦至船梅墩二百四十六丈阔一丈薛□浦九十一丈阔一丈薛□重浦百五十六丈阔九尺钱塘浦抵候官界三百五十丈阔一丈马头浦抵候官界八百丈阔二丈五尺
  合浦南里
  象村官塘七百馀丈二分开二丈一尺一分 阔二丈五尺食溪水溉田五十二顷猴屿官塘上屿四十丈阔八尺中港三十丈阔七尺下屿同上食溪水溉田二顷馀蒜村石泉庄塘十三丈阔二丈二尺食溪水溉田仅四顷翁﨑石村官塘东西长七百馀丈阔四丈食溪水溉田十七顷馀大孟官塘九百五十丈阔三丈五尺食溪水溉田十三顷馀浩溪陈塘十三丈阔一丈五尺潴雨水溉田一顷馀
  海畔里
  童续洲赡学塘八十丈阔三丈一尺潴雨水溉田五十亩王峬翁塘三百丈阔七丈五尺潴雨溉田一顷半后屿清福塘二十丈阔七丈二尺潴雨水溉田六顷上湾王塘七百馀丈阔五丈二尺潴雨水溉田七百亩白岩陈塘二百丈阔五丈二尺食溪源溉田一顷良陀林塘四十丈阔三丈一尺潴雨水溉田五十亩
  连江县
  进贤里
  东塘湖县之北野隋开皇十二年邑民林尧等拾田为湖水深一丈四尺灌七里民田四百馀顷元管产钱二十馀贯均入钦平上下二里水利人户岁久壅阂奸民侵冒几半为田唐咸通初刘逵为宰奏请尽复之民感其徳庙祀逵于其所后县令李扆立碑记其事皇朝淳化二年县令鞠仲谋以木斗门朽坏琢石代之架以桥梁覆之亭宇外造散桥六所小创斗门七所又约刘君石刻李令木椿取西大石柱立于亭宇之中画一水则且谓溉田四万亩则其利浸广矣仲谋又奏降特敕约束民间四山野地不许请佃邑人又立仲谋庙而祀之大中祥符元年敕有物力者二人岁管输税三岁一更时雨涨溢告县登时修诸斗门令丁壮巡视百姓毋得盗决乾道九年知县曽模复増修之淳熙三年有赂县请佃者民以告郡索取县帖毁之五年又有为道观陈请者亦既耕种矣民又以告方下县重㫁人吏给佃者于是讼息刘鞠二庙至今春秋祭祀不绝
  东塘溪背    洋门背
  柴蛇背     神宫坂背
  王坂背     东湾村背
  纠泉背     神宫后背
  南洋石滩背   石峡神宫背
  郑门前坂背   溪柄翁前背
  南山背     陈趣背
  新洋背
  嘉贤上里
  大背      圆塘
  嘉贤下里
  师子塘     龙山茭湖至新塘
  水苋塘     财溪背
  王浦塘斗门
  归仁里
  澄田背
  安义里
  石峡背     大溪背
  溪东背     凤山背
  溪东大背
  安定里
  溪西背     乌石背
  钦平上里
  县前塘抵浦口塘   三脚塘
  峯﨑塘     四木洋下塘
  赤炉塘     双木黄塘
  峯﨑下里塘   北禅小﨑塘
  双木莲塘    五石塘
  钦平下里
  小桥塘     四木洋横塘
  王前塘     龙卧院前塘
  皮屯塘     双碑塘
  大渠塘     赤炉洋塘
  王塘      乌石塘
  刘家洞塘    罗喝塘
  大门塘     括塘
  括大塘     层窟塘
  官路塘     猛浦塘
  庵前塘
  崇德里
  峡塘      水合塘
  洗马池     大小柘塘
  松坞塘
  新安里
  塘圳浦     秦塘
  牛圳      多爻塘
  王塘斗门     龙泉圳
  龙潭溪至荻芦岭圳  西桥圳
  荐福塘     师姑塘
  安庆里
  高梁大塘斗门   湖探塘
  墥桥塘南北墥斗门  官庄塘
  陈屋后塘    长浦塘
  水洋中圳    竹桥师姑圳
  南塘圳     澄岩背
  西泄背     郑崎塘
  城门塘     石桥塘
  可塘      黄崎塘斗门
  统军塘     演洋横坑外堘塘斗门
  光化里
  古塘      林湖塘
  临江里
  张坂背     王宅背
  炉冲背     古圳
  小洄背     中圳背
  前塘
  集政里
  下廉塘     官桥塘
  安徳里
  郑塘水圳    官圳
  后塘圳     小涸溪
  南般圳     乌烂塘
  保安里
  王孙塘     管渎二塘
  建兴里
  橘木塘     土花塘
  候官县
  嘉祐二年疏导渠浦六十九延
  田主以四分佃户以六分开淘
  四分助之仍令民以时修治不
  十二月记
  美宅里十四条
  白灶浦二百十四丈五尺阔阙二丈五尺深五尺
  八十丈阔二丈五尺林野荘前浦百八十阙阔一寸
  宅前浦一百八十三丈九尺阔深同上大王小
  林周园下浦四十八丈末山浦六十阙丈
  赵宅前浦百四十八丈八尺曽家桥
  一百二十丈白灶小浦一百二十丈八尺南浦二百丈桥亭小浦一百二十二丈四尺以上阔深同
  孝顺里
  兴福院小浦二百二十七丈三尺阔一丈深五尺
  正节里六条
  山后大浦八百八十八丈阔二丈五尺深五尺高㺯浦四百二十丈阔二丈五尺深五尺钱塘王浦九百三十丈阔深同上浦东属闽县王石堂小浦一百七十五丈阔一丈深五尺钱塘小浦百九十丈西桥南小浦三十九丈以上阔深同
  孝成里六条
  潮塘浦六百丈口阔三丈深七尺中阔一丈五尺深五尺尾阔二丈深五尺中浦五百三十丈口中尾阔深同上杨宅浦三百二十丈口阔二丈八尺中尾同上五曹浦五百一十丈口二丈五尺深六尺中尾同上翁宅浦三十二丈二尺阔一丈深四尺五寸宋塘浦四十丈阔一丈深四尺
  新安里六条
  白灶浦六百九十四丈石桥外阔四丈浦横三丈中阔二丈五尺深六尺赵宅浦至水陆塘三百八十五丈阔二丈五尺深五尺道浦二一百二十丈口阔一丈五尺中阔一丈深五尺一长九十丈阔一丈深五尺邦浦二百丈阔一丈其内深五尺宋浦六十丈五曹浦尾八十丈以上阔同
  方乐里十三条
  洪塘浦五百七十丈不用开桥里四百四十阔三丈五尺深八尺里洲塔前浦四十丈四尺阔一丈深五尺外洲浦一百二十一丈阔二丈深五尺后﨑浦七十丈阔二丈五尺深五尺窑头浦六十丈阔一丈三尺深五尺庵头浦六十九丈阔一丈五尺深五尺白叶﨑浦三十九丈馆前浦六十七丈王简浦六十丈林师浦五十丈功德院浦至怀安界五十五丈大章浦五十五丈以上阔深同自石岊石而东经甓渎至柳桥以通舟楫真元十一年观察使王翊开县西南五里有湖二百四十步与西湖通今柳桥是也
  方兴里八条
  牛墩浦四百四十五丈五尺阔二丈五尺深五尺郑﨑下浦二百四十八丈阔一丈深五尺张﨑下浦二百四十丈阔一丈五尺深五尺上浦五十丈西禅园浦四十丈翁前浦六十丈墩头浦六十丈盐屿上浦三十丈以上阔深同
  永钦里九条
  石湖浦至报恩前一百十二丈阔二丈王山西桥至石湖桥一百七十二丈阔二丈五尺菱角塘浦二百九十二丈阔二丈以上深六尺官塘浦四百三十一丈阔一丈二尺深五尺西禅塘浦一百四十二丈阔一丈二尺深六尺末山院前小圳九十六丈阔八尺深四尺邱公官池二百四十丈旧阔六丈今阔二丈深六尺应真前小圳二百四十二丈阔六尺西禅前小圳八十丈阔六尺并深四尺
  处仁里五条
  三会浦一百四十二丈阔一丈深五尺张家洋浦一百七十六丈阔一丈深五尺横圳一百一十丈阔一丈深五尺松柏桥浦一百七十五丈阔深同上长定官池一百七十七丈阔一丈五尺深五尺
  长溪县
  擢秀里
  斗门建善院前宣化桥下















  淳熙三山志卷十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六
  宋 梁克家 撰
  版籍类七
  水利
  长乐县
  唐志闽县东五里有海堤大和三年令李茸筑初毎岁六月潮水咸卤禾苗多死堤成潴溪水植稻其地三百户皆良田田灌溉为五十里海滨处所也今县东二十里卤潮所不到蕴旱涸竭则时至焉然不常尔长乐十里有海堤大和七年令李茸筑立十斗门以御潮旱则潴雨则泄旁皆成良田武徳六年析闽置长乐则二邑也而皆筑于茸之手相距才四年必是更宰不然则摄篆也盖长乐滨海山浅而泉微故潴防为特多大者为湖次为陂为圳垾海而成者为塘次为堰毋虑百五十馀所毎岁蓄溪涧虽不泄涓滴亦不足用必时雨滂澍乃获均洽农事毕天雨止向数十里皆为无用之地以是狡民或侵或请不知水利之所系咸平熙宁屡有讼者建炎初陈可大宰是邑大修塘垾陂湖后四十八年当乾道九年知县徐謩延耆老讲究水利为斗门及湖塘陂堰百四所溉田二千二十三顷
  崇丘里滨江
  大圳等五浦计长九百丈溉田四十馀顷内浦口阔五尺深八尺湖堘浦阔三丈五尺深六尺尾阔一丈深四尺米笼浦二百五十丈阔二尺深五尺溉田六顷官塘浦一百一十丈阔一丈深五尺溉田五顷馀陈师浦一百丈阔六尺深四尺溉田一顷馀官坵等四浦计一千七百二十丈官坵阔三丈深一丈担水浦阔四丈深九尺黄圣屋前浦阔一丈五尺深五尺塘□浦阔三丈深七尺溉田六十六顷王坵浦一百二十五尺阔二丈四尺深六尺尾阔九尺深六尺溉田五顷馀白灶浦五十丈阔六丈六尺深六尺溉田三顷馀鳖石浦二十五丈阔四丈深一丈溉田一顷馀后角浦九十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四顷馀银盏浦七十五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八顷馀渡龙浦九十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七顷馀坂塘浦三十五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四顷馀官堰浦二百六十丈阔八尺深五尺溉田十顷古塘浦一百五十丈阔一丈深六尺溉田六顷师娘浦三十五丈阔三丈二尺深六尺溉田四顷浦口小浦七十五丈阔七尺深五尺溉田二顷下笼坂浦五十丈阔二尺深一尺溉田三顷桥头浦五十四丈阔二丈四尺深六尺溉田七顷蛎壳浦一百丈阔一丈八尺深六尺溉田十顷笼臂浦三十五丈阔一丈六尺深六尺溉田三顷朱湖高浦二十丈阔七尺深五尺溉田三顷
  嵩平里
  赵塘浦七十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芦荨浦四百丈阔八尺深五尺官塘浦三百五十丈阔一丈二尺深七尺孤塘浦四十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九石浦三百丈阔二丈四尺深一丈一尺车下浦七十丈阔九尺深五尺新塘浦八十丈阔九尺圳兊浦二百丈阔二丈二尺深并同上孤洲浦四百丈口阔四丈深一丈五尺
  弦歌里
  东洋塘县东北长一千二百丈高一丈二尺阔八尺御卤湖潴雨水子塘三道共长一千五百丈高九尺阔五尺沟长三百四十丈阔八尺深五尺横埭二启闭以窦溉三百石种西洋塘长九百五十丈高一丈二尺阔八尺斗门一溉九十六石种郑湖塘泄水港抵海长二百丈阔一丈深三尺三窦溉百顷石埭崔塘斗门西抵海垾长一千一百二十丈阔七尺高一丈崔塘洋沟长一千三百五十丈沟阔二丈五尺深七尺子沟一丈二尺深六尺溉田八顷郑湖周二十丈横塘十二丈溉田三十亩
  新开里
  屈尺塘县东北长一百五十丈高七尺阔五尺有窦溉三十石种
  建兴里旧载福湖属北里民岁竞渡以祈丰年
  嘉禾大石新成屯四堰合为一县东南隅长一千九百八十丈高一丈阔五尺溉田种四百石横屿湖周三百一十丈高九尺五寸上阔一丈四窦沟长六千九百丈溉田种千馀石
  清平里
  镜石何师新三堰合为一长二百丈高二丈一尺阔七尺溉田十顷
  招贤里
  获洋王背大溪中圳刘背二溪皆出白龙潭有五圳横圳尺圳函口圳十犊圳东揽圳共长一千九百一十丈四闸溉田种三十顷
  永胜里
  黄㺯溪长二百丈陂长五十丈溉田十二顷溪口溪三坑共长一千四百九十丈溉田五顷横圳九百丈阔八尺深六尺溉五顷
  进贤里
  桃坑湖即桃枝湖也东西一百三丈四尺南北三百六十一丈五尺垾堘圳四𣲖溉田种千馀石伪闽时为指挥使邱进所有后售林琏等为田仅四顷咸平四年刘转等讼之乃以其田产千二百三十六文米二十三石一斗半均湖下百七十馀户田敕仍为湖熙宁四年林注等又讼高建等侵耕知县萧竑因括湖塘陂堰簿而图之择主领立径界培堤岸碑于湖之旁今周五百一十丈阔一丈高八尺石斗门三圳长二千二百馀丈阔一丈二尺深六尺潴干溪溉田二十九顷跨逍遥清平里沙坂后洋溪共长五百丈入桃枝湖溉田七顷
  同荣里
  石濑陂食龙潭水长五百丈阔二丈深一尺溉田种七百石
  古散陂食龙潭水长七百一十丈高一丈阔七尺溉田种三千石
  灵石里
  新田陂食童溪水长六十丈阔一丈五尺深七尺溉田种四十石馀灌洋陂食童溪长一百一十丈阔七尺深五尺溉田种一百三十石湖前陂长三百丈阔一尺深七尺溉田种四百石坵溪并食童溪长二百一十丈阔五丈深一丈溉田种二百五十石
  依福里
  周陂食童溪长一千丈阔二丈深一尺溉田种四百石前曽浦食龙潭长二百丈口阔二丈深四之一腹阔五丈深三丈尾阔深皆一丈五尺口为石闸御溪洪尾为石函埠长一丈五尺高如之阔五尺溉田种七十石丁塘食龙潭石濑陂长七百丈溪口阔一丈七尺桥下阔六丈溉田种三百石
  昆由里
  大塘跨敦素崇贤同荣里大斗门二知县徐謩筑基方广二十馀丈两旁扺海长一千五十丈高一丈八尺阔一丈沟港共长三千七百丈阔一丈二尺深八尺潴福清界水溉田千石萩芦陂长六十丈阔二十丈深七尺圳长三百五十丈大圳阔一丈深七尺小圳阔八尺深五尺潴高陂水溉田种五百石
  方乐里
  陈塘港会七十二洋水溢则开斗门归弦歌里沟及林花沟渎入海陈塘大官沟跨和风教化大宏里长三千二百丈阔二丈底四丈深六尺溉田二十顷宾闾湖周一千二百丈阔高一丈五尺七阔二丈八窦八沟沟阔一丈二尺深七尺旧载上下湖海风飞沙积而成之上湖石塘长一百二十丈閷高上阔如宾闾斗门一溉田种七百顷
  逍遥里
  凌古塘周一百二十丈高一丈五尺阔二丈二窦圳长一百五十丈溉田种六十石
  和风里
  董塘长二十六丈一长五十丈食山泉溉田五顷半丞天沟长六百八十丈母沟阔二丈深六尺子沟阔八尺深五尺溉田七顷韩塘沟长六百丈阔二丈深六尺有小圳潴横源溪溉田种七顷百石沟沙汉下食宾闾尾长六十丈阔二丈深一丈二尺溉田七十亩
  良田里旧载金漆湖近江为飞沙填塞
  章坂童溪陂长五百丈一塘二圳溉田三十顷东港食新塘长一千五百丈阔三丈深八尺八圳计长八百丈溉田十顷
  方安里
  保丰塘横埭长十丈高一丈阔八尺溉田种百石岭口上塘长一十丈横阔十二丈垾长八尺高一丈三尺阔六尺下塘长三十丈横阔十六丈垾长三丈高一丈一尺阔五尺溪尾塘长二十丈阔十丈垾长十丈高五尺阔五尺食大象大帽二山水溉田种百四十石金冬坑长九丈高一丈阔七尺溉田种十馀石倪塘长四十丈高六尺阔四尺五寸通严湖水尾溉田种三十石林简塘食龙潭长六百五十丈高一丈五尺横阔三丈二尺圳长二百五十丈深阔皆一丈溉田种三百石稠港长一千一百丈阔一丈三尺深八尺斗门一溉田千馀石普塘洋积水三港及圳长二千六百四十丈溉田三十六顷
  敦素里
  覆船洋横沟直沟可通严湖圳三沟食大塘长一千二百三十丈阔二丈八尺深六尺溉田十顷
  崇仁里
  元祐沟长千馀丈阔一丈深五尺斗门一溉田种七百石
  宾贤里
  晋溪浦埭长三百五十丈横阔一丈四尺深八尺通淡潮横埭广一丈高七尺溉田种二百石河头浦埭长三十丈阔六丈中置闸溉田三顷
  大宏里
  严湖陈长者严光施宅为寺今光严寺是也又施田为湖周三千二百八十丈高七尺阔一丈二尺潴大奢雨水四窦溉田四百五十顷跨万安敦化里相传湖起于唐宝应二年
  福清里
  永东永西里
  东西塘县东西之水分潴焉以为火备后东塘民塞其半淳熙二年民居火乃易塘东民田凿以广之横经学门以象泮水琵琶槽跨永东新丰二里大中祥符中士民并海筑垾政和八年四月饕风驾涛坏之宣和三年修筑二千馀丈溉田种三百馀石以形似琵琶故名
  修仁里
  溪田陂   洞子陂   石堘陂
  后塘陂   官塘    练木陂
  刘洋陂   郑前陂
  新丰里
  元符陂唐天宝中置故名天宝皇朝祥符中知县郎简重修熙宁五年崔知县以岁利田户鸣鼓兴筑不至者罚之邑司著籍仍碑刻圳长七百馀丈溉田种千馀石后刘广等陈乞罢之以是多旱损元符二年锺提举因巡历乃委知县庄正柔修之移旧地之上陂旁有大榕日听讼其下以董役汁鐡以锢其基广十丈溉田如昔时
  灵徳里
  东禅塘开宝中中山人刘逢以滨海地数千丈施于东禅寺乃筑垾堘高一丈五尺厚三丈堘内港水凡三道设泥门一十有五防淤间则以泥门通之涨溢则以斗门泄之凡十年斗门凡三筑乃成自是不滔者百馀年岁收千石治平二年复坏乃高其堘五尺陟其甚者千丈
  海坛里
  三十六脚湖
  万安里
  漳塘      池塘
  林陂塘     应天院前陂
  石臼坑塘    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前陂
  溪南陂     西洋塘
  香严上下洋天禧二年僧师振募八千缗筑长九百丈高五尺厚倍之斗门三泥门五凡十
  一年乃成
      香严五峯港
  卓岭陂     朱步岭陂
  安香里
  苏溪陂溪道锵石石铎山间入海天圣二年西禅请万安安香二里内地因遏为陂溉田千馀顷𣲖别为莲塘十六顷熙寕间郭知县贤题留诗万工填巨海千石作良田
  横塘     羊陂溉田种三百石
  黄塘
  灵石蟹屿塘金山之中径港之滨有阙  蟹屿周三千二百丈俱阙  有田埠长一千五百丈高一丈广寻阙  有咫七港斗门元丰元年成阙灵石白麟洋在径
  阙 金山溪流奔注阙      埠之长千一百丈高一丈三尺厚倍阙 大小十有一石斗门虹轩阙二六百石

  良田里
  黄蘖郑渚田渔浦之南濒江地也唐天宝间尝为田其后废皇朝天禧元年仍复元堤之长三百二十丈址广三丈高二丈二尺斗门二十四望之若长坡外捍内蓄日与风波为敌屹然自若至今无恙
  光贤里
  绵亭洋安善溪出双髻山至鹧鸪山下绵亭洋祥符元年僧惟真截溪十二𣲖筑堤八百一十丈高一丈四尺广加七尺斗门四深一丈三尺广减八尺凡九年成溉田四十顷
  林塘   竹湖   后溪陂
  林塘横  东渡陂
  漆林洋白獭陂食蒜溪唐黄蘗僧开溉田种二百顷
  钦唐里
  郭塘   麻卑塘  陈坑塘  刘坑塘
  惇和南里
  吴田塘
  归化北里
  新塘   郑坑塘   蟹蠘塘
  安夷北里
  郑塘   垆洋塘   倪宅塘
  潘占塘  曹塘    福坑塘
  葛坑塘  白塘    龙潭磨塘
  信坑塘  东一龙塘
  拜井里
  大塘海旁闽王时以兵筑之长千馀丈溉田种三千六百石
  占计塘亦闽王筑长十五里溉田三千馀顷
  木椎塘   括塘
  安夷南里
  王澚塘
  栖仁里
  洪塘    古塘陂   大松坑
  秋芦陂   萧塘陂   萧塘
  门前塘   郑塘陂
  江阴里
  凤塘    嘉塘    马屋塘
  鈌塘    高岑塘   道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共溉田种百馀石
  临江里
  陈塘    林塘    杨塘
  沈塘    潘塘    薛塘
  归化南里
  寺家塘   郭塘    桑塘
  鳗坑塘
  文兴里
  石塘陂祥符中知县郎简筑并江为之食河头水溉田种五百石以上
  清元里
  庆陂    姚下陂   石蛇陂
  万安陂   镜塘    后塘
  戴陂    王塘    姚塘
  姚陂    冯陂    上姚陂
  □陂    后陈陂   黄陂
  永夀里
  郑神陂   堵饭陂   上牙陂
  两尽陂   神宫陂   张公陂
  新宁里
  下洋陂   龙潭陂   潘兜
  张洋陂   大洋陂   景洋陂
  里后洋陂  陂头    南阮
  新洋陂   岭口陂   叚平陂
  长潭陂   北洋陂   龙溪陂
  新洋    南洋陂   郭陂
  龙溪    张陂    岭口陂
  师姑陂   程陂    新陂
  董陂    吴陂    大莒陂
  文殊陂   北湖    官陂
  小陂    白叶丙南湖 简陂
  㳺陂    下宅陂   郑马陇陂
  大洋陂   溪西陂   周陂堘
  磨陂
  方兴里
  僠陂    严陂    吕塘
  马槽陂   官塘    天竺陂
  游塘    木溪陂
  王陂盆   洪塘    薛洋陂
  陈正陂   牛天塘   麻昌陂
  加塘    官塘    施陂
  官陂
  仁夀里
  松潭洋
  浔洋里
  愿塘    南沟    北沟
  横沟    赤漏沟   中沟
  新安里
  龙陂
  方成里
  西陂塘   东陂塘   古龙陂
  程溪陂
  永宾里
  后塘    龙潭陂   建临陂
  择善院前陂 东溪陂
  方乐南里
  后塘    王洋塘
  永福里
  胆陂    洋陂    翁前陂
  漳塘陂   马陂    里洋陂
  昆仑陂   莲荷陂   陈塘
  上严陂   许陂    游塘
  曽舍前陂  西陂    摊陂
  寺家陂   王陂    寺家塘
  清远里
  高陂    圳东塘   贯林陂
  陈塘    林陂    后溪塘
  窑斜塘   黄沙陂   南弯塘
  湖潭陂   如塘    笋坑塘
  基陂    南洋陂   北洋陂
  横溪陂   郑塘陂   赵塘陂
  官塘    境塘    官洋陂
  后溪陂   芦塘陂   桥头陂
  官塘    郑平陂   陂头陂
  官洋陂
  善福里
  梁塘    前塘    乌焦塘
  竹头塘   宅合塘   古塘
  白鲛陂   兴陂    麻洋陂
  周重陂         林塘陂
  张塘陂         无患陂溉田种三百石
  古田县
  新兴里
  邹洋陂四百五十丈阔一丈深四尺溉田二十顷樟尾陂百二十丈阔六尺深二尺五寸溉田十八顷吴元陂二百四十丈阔四尺深二尺三寸溉田七顷岩头陂二十丈阔二尺深一尺七寸溉田仅三顷双獭陂五十丈阔四尺深二尺溉田仅二顷溪平陂百五十丈阔五尺深二尺五寸溉田七顷半
  保安里
  感溪陂十二丈阔四尺深三尺溉田十顷小溪陂八丈阔三尺深二尺溉田仅四顷瑞云陂百二十丈阔三尺深二尺溉田四顷屈斗陂四十九丈阔三尺五寸深二尺三寸溉田种三十石
  邵南里
  碾洋陂五十丈阔五尺深三尺溉田种五十石湖潭陂百五十丈阔二尺五寸深三尺五寸溉田种七十石诸家陂长五十丈阔五尺深三尺可溉田种六十石五峰陂五十丈阔五尺深三尺二寸溉田种五十五石
  和平里
  上洋陂七十丈阔二尺三寸深尺七寸溉田种三十石
  慕仁里
  蒋洋陂三百七十丈阔八尺深三尺五寸溉田种一百二十石徐洋陂二百八十丈阔四尺深二尺五寸溉田种二百五十石漈下陂二百二十丈阔三尺深四尺八寸溉田百三十馀石覆船陂百三十七丈阔四尺深二尺五寸溉田种十五石
  崇礼里
  高头洋陂百五十九丈阔一尺三寸深二尺溉田种百二十石西云陂百六十五丈阔三尺五寸深二尺五寸溉田种七十石
  横溪里
  溪源陂六十四丈阔二尺深一尺五寸溉田种二十石陈坑陂百五十八丈阔三尺深二尺溉田种二十石东洋陂四十丈阔二尺五寸深一尺五寸溉田种十石上崛陂四十五丈阔三尺深二尺溉田种二十石倪洋县东三十里平湖县北四十里
  永福县
  塘陂八官季一检举劝谕兴修
  永安里
  官腊二塘内塘十四亩百二十步深九尺七寸外塘十八亩八十步深八尺五寸溉田种十五石
  康元里
  白叶湖乾道二年修溉田种十石后黄陂食溪水亘五里广深二尺溉田二顷
  归义里
  大邹官塘周百馀丈深一丈二尺溉田二石半
  保徳里
  嵩口塘食济溪八亩溉田一顷峬塘百馀丈深一丈溉田种十石
  闽清县
  诸里小溪村落各堰成陂溉田种五万馀石
  宁徳县
  临海里
  赤鉴陂元祐四年土民林圭与垩泉寺僧养誉以陂下田戸百六十均所费于陂上为桥号泗州延三十馀丈石址又于陂西水际里筑堤上广二丈长二里址亦以石筑堤二以为卫斗门三以司启闭溉田三百十八顷受种二千四百石园艺不计也知县留佑按阅赋诗赤鉴有遗利旷古无人兴又云今师欲断海海若当效灵其后日堕岁弛涨水决坏四十馀丈深二丈宣和七年储知县委僧修筑不就斗门今犹存
  霍同里
  仙湖堵平湖塘腹塘食小溪水隋谏议黄公创溉田千馀顷淳熙二年有请佃者官以其妨民不给仍捜获储知县诗云咫尺仙湖号堵平先贤曽此劝农耕若教一日归豪右敢向黄公庙下行
  感徳里
  周仙湖岩峯之上中心低注水环绕阴翳幽寂莫测深浅相传昔有周其姓者得道于此四围多芳草积水溉田
  怀安县
  嘉祐二年从乐游桥下开㳂城外至汤门琴亭湖心至北岭下去思桥北出河尾艁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散入堘北小浦中浦石泉安国以北知县樊纪复作桥十三日湿堹堘北小浦中浦湖心琴亭越塘龙腰后溪桑畬岭下范溪濑溪









  淳熙三山志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七
  宋 梁克家 撰
  财赋类
  岁收
  国初财赋二税之外惟商税盐课牙契房租而已官稍兵给与正供之额既寡故取之甚简而用常有馀熙丰之后更历崇观至军兴事起调度寖广敛算亦増因仍迄今盖非其旧也今州之官吏宗子诸军俸料赏给与凡州之费岁为缗钱至七十万不可胜具矣其贡发之目又复不赀而岁之所收以归州用者数止于是具列于左方云
  二税盐役
  夏税产钱十二县总八千一百四十八贯三百二十六文闽县产钱九百四十三贯三百二十三文连江县产钱七百二十五贯八百五文候官县产钱一千二十五贯七百七十文长溪县产钱七百七十五贯九百一十二文
  长乐县产钱五百二贯一百二十二文 福清县产钱一千四百八十贯三百二十四文 古田县产钱五百六十三贯九百五十三文 永福县产钱四百四十四贯七百五十文 闽清县产钱三百三十七贯八百六十一文 宁徳县产钱三百二十五贯六十七文 罗源县产钱二百八十五贯五百二十七文 怀安县产钱七百四十七贯九百三文久例以三千六百九十贯折科纳一千匹裨布一万匹小麦一千五百石䌷毎匹元折产钱六百五十文禆布毎匹元折产钱二百四十四文小麦毎斗元折产钱四十七递年分抛下十二县仰据数于五等人户产钱上科折取令公平内 阖县䌷一百一十六匹禆布一千一百四十匹小麦一百七十三石 连江县䌷九十一匹禆布八百九十五匹小麦一百三十六石 候官䌷一百二十七匹禆布一千二百六十匹小麦一百九十一石 长溪䌷九十六匹禆布九百六十四匹小麦一百四十七石长乐䌷六十匹禆布六百一十匹小麦九十二石 福清䌷一百八十一匹禆布一千八百二十五匹小麦二百七十五石 古田䌷七十匹禆布六百九十九匹小麦一百一石 永福䌷五十六匹禆布五百五十匹小麦八十四石闽清䌷三十九匹禆布四百十五匹小麦五十三石 宁徳䌷三十九匹禆布三百九十匹小麦五十八石 罗源䌷三十三匹禆布三百三十九匹小麦五十二石 怀安䌷九十二匹禆布九百十三匹小麦一百三十八石皆估纳月中价令人户输纳计钱二万六千七百五十贯文足见纳中价毎匹䌷四贯□布一贯六百文小麦毎斗四百三十文外四千四百五十八贯三百二十六文系诸县除科折䌷布麦外馀产钱纳铜鐡中半钱谓如产钱二百文内一百文纳铜钱更一半一百文元纳鐡钱已准敕不行毎百文令将铜钱四十八文折纳之类计钱三千二百九十九贯一百六十一文
  秋税苗米十二县縂催一千一万一千二石二升五合闽县苗米一万四千七百八十三石七升田随郷上中下分九等定税 连江苗米一万三百六十二石二斗四升田随郷分六等定税候官苗米一万二千四百七十七石三斗六升田随郷分六等定税 长溪苗米一万四百四十六石九斗四升田随郷分上中下九等定税长乐米六千七百四十一石七斗一升田随郷上中下分九等定税园屋山林等分三等 福清苗米一万三千七十三石六斗六升田随郷上中下分九等定税阙第一等 古田苗米九千二百八十一石一斗四升田随郷分上中下九等定税 永福苗米六千九百四十九石三斗二升田随郷分七等定税屋宇园地分五等山林分三等 闽清苗米五千七百二十五石九斗八升田随郷分上中下九等定税 宁德苗米四千七百三十九石二斗九升田随郷上中下分九等定税 罗源苗米四千四百七十五石八斗二升田随郷分六等定税 怀安米一万一千六百四十五石五升田随郷分三等定税久例以一万八百四十三石八斗估纳月中价令下戸纳钱闽县一千八百三十二石三升 连江七百六十七石二斗二合 候官一千八百五十八石六斗三升长溪一千七百四十石七斗五升五合 长乐五百一十四石三升七合 福清一千五十四石 古田六百一十七石九斗二升四合 永福五百九十石一斗四升六合 闽清四百七十九石七斗九升三合 宁徳三百五十石四斗一合 罗源二百六十三石一斗七升一合怀安一千四百一十石三斗四升二合见毎斗连义仓押耗等估纳月中价四百六十文足计四万九千八百八十一贯四百八十文足外一十万一百五十八石二斗二升五合于内科本色白米四万六千五百四十一石五斗九升五合馀碾糙米六万七千二十石八斗三升分州县仓送纳支官兵粮俸及椿充义仓用闽县八千二百二十一石五斗五升展糙米一万二百七十六石九斗四升外四千七百二十九石科白并州仓纳 连江六千九十一石三升八合展糙米七千六百一十三石八斗外三千五百四石科白并州仓纳 候官六千七百四十石七斗三升展糙米八千四百二十五石九斗一升外三千八百七十八石科白展州仓纳 长溪五百八十一石六斗一升二合白米县仓纳支县官并峯火寨官兵六百二十九石五斗五升县纳桩比义仓五千七百五十九石三升三合展糙七千一百九十八石七斗九升及二千六百八十二石科白并州仓纳 长乐一千四百七十石二升白米县仓纳支县官四百石一斗六升白米县纳桩充义仓二千七百六十六石四斗四升三合展糙三千四百五十八石一斗及一千五百九十一石科白并州仓纳 福清三千三百七十六石八斗九升科白县仓纳支县寨官并松林等三寨土兵七百七十二石二斗六升白米县纳桩充义仓四千七百四十一石六斗五升一合展糙五千九百三十七石七升及二千七百二十八石科白米并州仓纳古田一百三十九石二斗四升白米县仓纳支县官二千二百七十三石六斗九升白米水口仓纳支镇寨官兵五百五十六石六斗四升白米县纳桩充义仓三千二百十四石六斗四升六合展糙四千十八石三斗一升及二千四百七十九石科白并州仓纳 永福七十一石一斗三升科白县仓纳支县官四百八石六斗三升白米县纳桩充义仓三千七百三十二石四斗一升四合展糙米四千六百六十五石五斗二升及二千一百四十六石科白并州仓纳闽清一百六十石四斗三合县仓纳支县官三百三十七石八升科白县纳桩充义仓三千四十九石七斗四合展糙二千八百一十二石一斗三升及一千七百五十三石科白并州仓纳宁徳八百五十七石六斗四升白米县仓纳支县官并两县寨官兵二百八十二石白米县纳桩充义仓二千六十二石二斗四升九合展糙米二千五百七十七石八斗二升及一千一百八十七石科白并州仓纳 罗源一千四百二十三石七斗六升白米县仓纳支县官并南阙寨官兵二百七十石六斗八升白米县纳桩充义仓一千五百九十八石二斗九合展糙一千九百九十七石七斗六升及九百二十石科白并州仓纳 怀安一千三百五十三石二斗科白下鸡菜钱受纳支五县寨官兵五千六百三十八石九斗三升八合碾糙米七千四十八石六斗八升及三千二百四十三石科白并州仓纳以上縂计白米一万二千五十四石五斗九升五合科下古田郡县镇共十仓受纳支遣官兵三千六百四十七石县仓纳充义仓三万八百四十石本色白米并五万三千六百一十六石六斗九升白米碾糙并州仓纳其所科米年例于受纳前期用按月支产佳约一全年合支米先科与外县钱仓支遣充足又随县以所管苗米总数豁除折纳价钱外馀合得义仓之数州纳更外县受纳桩管闽候官怀安附郭义仓连江因人户及寨兵各乞上州受纳支给其义仓随苗赴州受纳寄桩纳仓除科拨外馀尽赴州仓纳州仓有阙或行计置上件科与县镇仓受纳未并准正数仍别纳收和籴义仓押耗等科下如遇科拨时诸县更有未催足州仓米亦准与逐县径催理为当年抛科之数自科拨后诸县或有官员増支军兵事故之类并听通融
  免役物力钱一十一万三千六百三十二贯七十三文免役随县以产钱均敷不等闽候官县毎产钱一文两料共敷二十四文闽县年计一万三千二百六贯五百三十六足候官年计一万四千三百六十贯八百二十二文足 连江毎产一文敷一十二文六釐年计九千五百二十贯九百七十八文 长溪毎产一文敷一十六文一分四釐年计一万二千四百六十四贯五百二十八文 长乐毎产一文敷一十二文八分六釐年计六千四百七十八贯六百六十四文 福清毎产一文山乡敷一十一文四分八釐海乡敷一十文四分八釐年计一万六千二百六十二贯九百五十八文 古田毎产一文敷一十五文八分二釐年计八千四百四十二贯三百五十三文 永福毎产一文敷十三文七分年计六千八十七贯九百四十三文 闽清产钱一文敷一十四文二分年计四千七百九十七贯六百五十四文 宁德产钱一文敷一十五文五分年计五千三十八贯五百三十五文 罗源毎产一文敷一十五文年计四千一百三十二贯九百六文 怀安毎产钱一文敷一十四文四分年计一万一千六百九贯九百二十六文已上十二县产钱年计总敷钱一十一万二千三百三贯八百三文物力毎直一贯两料共敷六文今毎年见敷内 闽县五百五十五贯六百六十六文 连江一百一十四贯三百文 候官一百七十贯 长溪三十九贯七百五文 长乐一十六贯七百六十五文福清四十贯九百五十五文 古田一百五贯七百三十六文 永福二十二贯七百九十九文 闽清六十五贯四百一十八文 宁德七十二贯 罗源七十六贯 怀安四十八贯九百二十六文总计一千三百二十八贯二百七十文足随夏秋二料催科内一万三千三百八贯六百四十八文足解州支本州并盐司投人雇食等馀钱县支雇役并桩发朝廷窠名其减人吏雇钱在京吏禄钱在京官员雇人钱减罢重禄食钱减罢监司吏禄钱米并在内
  产盐十二县以产钱等第均卖岁额二百六十九万六千四百五十三斤闽县三十一万七千九百九十四斤 连江二十四万三百七十五斤 候官三十三万二千七百五十一斤 长溪二十九万三千二百一十八斤 长乐一十七万三千八百七十斤 福清四十四万八千二百一十六斤 古田一十六万二千一百六十斤 永福一十四万八千五百八斤 闽清一十万九千七百八十五斤宁德一十一万一千九百二十四斤 罗源九万九千九百八十一斤 怀安二十五万八千九百二十五斤随夏秋二税催驱共计钱五万六千八百二十三贯九百七十三文足内本州所得旧价钱毎斤古田十四文闽清十三文永福十一文馀各九文足二万五千八百一十四贯七百六十三足以此数展省合计三万三千五百一十五贯六百七十文今财赋司见催钱共管三万三千九百六十六贯七百一十三文省内闽县三千七百一十四贯四百七十五文 连江二千八百九贯五百七十八文 候官三千八百八十九贯二百八十六文 长乐二千三十二贯二百四十文 宁徳一千三百八贯二百四文 古田二千九百四十七贯三百八十三文 长溪三千四百二十七贯二百二十三文七县钱价与前盐同外永福见额管钱二千一百六十贯三百一十六文准盐合计一十五万一千二百二十二觔 闽清额钱一千八百六十三贯五百二十四文准盐合计一十一万三百七十八觔 福清额钱五千六百二十九贯三百一文准盐合计四千八万一千六百一十八觔 罗源额钱一千一百九十二贯九百八十六文准盐合计一十万二千一百五十三觔今四县帐检租额盐少而见纳钱多怀安一县见纳钱二千九百九十一贯九十七文准盐只管二十五万五千九百五觔又盐额多而纳钱少不知何年重立此数
  系省窠名钱一十一万三千三百七十八贯六百八十八文省系以诸县镇务商税五分钱増税三分千契五分钱浮盐旧价钱砂地钱契纸息钱取一年收数立额除豁合支县镇寨官兵及宗室岳庙添差等官请受在县截支外馀立为格目令随月解州应副支遣见今毎岁 闽县三千一百一十贯八百六十八文 候官除园林务砂地钱八百四十四贯一百七十六文征戸径纳州库外一千五百九十七贯四十四文 连江六千三百一十三贯一百三十六文长溪四千八百七十六贯五百七十一文 长乐六千一百七十六贯九百九十七文 福清三千二百八十六贯九百五十三文 古田七千九百三十六贯五百一十九文 永福五千五百四十七贯六百二十二文 闽清四千一百六十九贯一百一十文 宁德一千九百三十七贯二十四文 罗源四千一百三十贯五百五十六文 怀安五千二百五十九贯八百六十八文 闽安镇二万九千一百六十贯八百五十二文 水口一万七千二百四十八贯四百三十三文 黄﨑镇六千四百四贯四十五文 海口九千六百八十八贯九百二十文各随月发纳不等一年总计钱上件
  州税务日纳商税牙契本州所得钱二万五千贯文省在城楼店务地基正钱四千三百三十四贯三百二十
  八文
  寺院科纳上供银等钱三十万四千六百三十二贯二百二十八文上供银钱闽县一万八千四百四十三贯八百六文 候官二万六千二百二十四贯一十六文 怀安二万八百三十贯一百五十四文 福清二万三千九百一十四贯九百七十六文 长乐一万五百二十五贯九十三文 连江一万三千三百四十三贯六百二十文 闽清八千三百四十三贯三百四文 永福一万一百六贯一百八十二文 古田一万一千九百四十七贯二百七十六文 罗源七千九百四十二贯九百一十六文 宁徳九千九贯二十二文 长溪一万六千五百一十贯八百四十八文计一十七万七千二百二十一贯一百八十六文 军器物料钱闽县三千一百六十六贯四百八文 候官四千五百八十八贯四百八文 连江一千三百五十四贯五百八十八文 长溪一千一百一贯八百文 长乐七百八十六贯九百二十文 福清二千四百一十八贯七百五十三文古田一千五百四十三贯七百五十一文 永福一千一百九十六贯九百文 闽清九百一十二贯二百八文 宁德七百六十贯四百一十六文 罗源八百六十七贯八百文 怀安三千三百二贯二百七十二文计一万一千贯三十六文 酒本钱闽县三千三百二十三贯一十三文 连江一千三百六十六贯九百四十四文 候官四千六百六十贯四百三十二文 长溪一千一百三十贯二百四十文 长乐七百九十三贯四百二十文 福清二千四百五十贯八百四十文 古田二千五百六十八贯三百三十六文 永福一千二百一十贯二百七十六文 闽清九百一十九贯二百四十文 宁德七百六十七贯二百文 罗源八百七十五贯三百八十文怀安三千七百一十一贯五百六十八文计二万二千七百五十五贯八百八十九文 醋课钱闽县五千九百一十六贯五十二文 连江二千五百三十一贯九百二十一文 候官八千七百五十一贯二百九十六文 长溪二千八十五贯三百文长乐一千四百六十八贯六百六十文 福清四千五百三十九贯一百六十四文 古田二千八百七十四贯一百三十二文 永福二千二百三十三贯三百九十二文 闽清一千七百五贯二百六十文 宁徳一千四百二十贯七百四十四文 罗源一千六百二十一贯五百七十八文 怀安七千一十贯四百八十四文计四万二千一百五十七贯九百七十六文助军钱闽县五千六百五十七贯六百六十文连江二千四百七十九贯五百四十文 候官七千五百八十五贯八百八十八文 长溪二千五百贯四百二十文 长乐一千六百二十六贯五百八十文 福清四千六百九十七贯三百八文 古田三千一百三十六贯二百六十文 永福二千九十八贯二百五十二文闽清一千八百九十七贯九百七十二文 宁德一千三百一贯四百七十二文 罗源一千六百四十九贯七百五十二文 怀安五千八百五十六贯一十二文计四万四百八十七贯一百四十二文外郊祀之岁别科大礼银钱八万一千三十七贯六十四文省闽县一万一千五百二十八贯六百七十八文连江四千八百六十八贯七百八十文 候官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二贯三百八文 长溪四千一百一十四贯四百六十文 长乐二千八百二十七贯三百三十八  福清八千八百八十五贯七百一十八文 古田五千五百四十六贯五百九十四文 永福四千三百贯三百八十四文 闽清三千二百七十六贯八百九十文 宁德二千七百三十二贯一百一十八文 罗源三千一百一十八贯二百六十八文 怀安一万三千一十五贯五百十八文
  他司应副钱物
  本路转运司
  上供银本钱一万四千一百七十一贯五百七文外郊祀岁别应副大礼银本钱一万贯文省
  军粮钱二万贯文省
  米二万石
  西外宗子请受钱一万六千九百六十四贯七百三
  文省
  米七千四百七十一石八斗
  萩芦寨水军粮三千三百七十五石
  两浙江东路转运司取拨
  温州岁绢一万七百匹
  䌷二千二百匹
  绵三万一千五百两今递年只应副绢五百匹绵一千两
  饶州岁绢四千五百六十八匹今递年只应副绢五百九十匹
  岁贡
  上供银六万八千七百四十一两四钱
  年额银四万五千两
  折博香药银一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两四钱
  大礼助赏银七千四百八两
  圣节进奉银三千两
  大礼银毎遇郊祀年别进奉九千两
  上供钱六千贯
  罢科茶价钱二千五百贯
  罢科干姜荔枝龙眼价钱一千七百贯
  铸不足上供钱一千八百贯
  上供军器物料
  岁额甲叶六万八千九百一十五片
  黄牛皮九百四段六十尺
  羊皮一千八百一十二张一十尺
  认发建宁府黄牛皮四十八段
  羊皮八十九张
  泛抛毎岁两料甲叶三万五千片
  黄牛皮八百段
  羊皮七百张
  无额上供钱岁以一万五千五百一十八贯七百五十
  文省为额已下并系通判所收纳起发
  赡学籴本钱岁以八千一百三十六贯七百八十四文
  省为额
  经制钱岁以一十一万五千五百九十二贯一百四十
  四文省为额
  总制钱岁以二十万三千六百六十四贯一百六十三文省为额添收头子钱増收合钱新拨本州一半牙契钱并据收到数起钱
  统制官供给钱一千二百贯文省为额
  官戸不减半役钱岁以五千七百四十一贯八百四十
  文省为额
  僧道免丁钱岁额二万一千一百三十三贯文省今只据收
  到钱起发









  淳熙三山志卷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八
  宋 梁克家 撰
  兵防类一
  诸禁军
  闽自无诸以兵从番君灭秦及助汉伐楚非无兵矣中更废徙建安八年孙䇿始立南部都尉于建安吴景帝时有都尉营在今开元寺东直巷盖以分兵于此晋因吴旧既有典船校尉又有温麻船屯舟兵往往有之然法制未立唐兴宇内为一高祖尝以其子夀王为越福十二州招讨海贼使进都督府开元十九年始置泉山府兵左衙营在州东百步今东球场是也球场旧在州西北隅元和八年裴次元始移于此见球场记今广节营而右衙莫记其地二十一年置经略使史言有兵千五百人刺史领之岂其数邪至徳二年复置经略宁海二军刺史为防御宁海军使冦盗既平易以观察至元和二军亦罢乾符俶扰陈岩置九龙军王氏继之窃立龙虎天霸等六军及拱宸控鹤宸卫三都以自卫迄于五季有曰全胜百胜横冲海路捉生䕶闽营垒故号班班犹在全胜营今坊名百胜营今棣锦坊横冲营今润泽坊海路营今罾浦捉生营今仁庆坊䕶闽营今道山坊而井楼门外百馀步又有营墌不知何营基也国初兵制尚详西北而略东南州有本城兵曰崇节营三保一保二保三曰水军营三第一今保四第二今雄略第三今全捷及牢城今营凡三千一人而已外则自京或他路更畨遣至屯驻驻泊军兵旧有屯驻建州营今朱紫坊之南街东驻杭杭越苏营今闽县丞廨屯驻西京营今嘉荣坊号南营又有带号戍兵若骁骑今坊名骁勇今太平坊西驻泊广勇今利涉坊庆历中添置澄海宣毅指挥宣毅营今广节嘉祐四年并为威果熙宁中改本城兵为教阅广节不教阅保节指挥牢城兵如故元丰中置壮城作院指挥及巡检诸寨土兵仍分东南置第十将绍圣五年罢遣戍兵置有马雄略国初未尝増置兵额惟岁时分遣出戍故习险阻㤀顾恋缓急征行人皆可用本州兵多戍二广咸平五年差借职厐翰往福州本城内抽差百五十人赴潮州屯驻至和元年四十人赴浔州五十人赴桂冝州二年四十五人赴藤州七十三人赴宾州四十八人赴融州嘉祐六年密院札子福建路差本城兵士赴广西屯驻并二年一替熙宁六年厢军系转运司差往本路州军屯驻置籍拘管于合替前一季检举差替讫奏八年指挥广西钤辖司并宜州驻泊已系就粮禁军教阅厢军全指挥并依旧替换内福州系威果二十五指挥四百八十五人其邕州驻泊福建等路畸零厢军一千人十年克复广源思浪等州要兵马驻札内抽差福州广节第一指挥一百一十人此类是也又有外来戍本州者皇祐三年差在京奉节第二指挥三百二人赴本州权驻泊五年本州驻泊雍邱怀勇第一指挥六十一人忠节第十六指挥一百十二人可往亳州抽押平塞弩手指挥一百七十三人充替归营六年福州屯驻抚州骑射等指挥一百人仍于抚州差人替归嘉祐二年福州屯驻抚州崇节苏州牢城润州水军等指挥各八十人差人于逐州抽本城兵士前来抵替七年于滑州抽广勇第二十三副指挥三百七十三人赴本州充替驻泊陈留赓勇第十六指挥一百七十三人归营熙宁八年差亳州雄胜第三指挥四百五十人夀州勇捷第三指挥二百五十人永城威武第一指挥二百五十人赴福建路钤辖司驻泊此类是也自熙宁元年指挥福建路将逐州厢军拣选教阅今后不得申奏乞差禁军至州防托八年福建厢军驻泊邕州一千人内五百人候邕州招填澄海土兵替换五百人令运司就整差拨替换今后福建承例差赴广西屯戍更不差拨至此又以抽回虎翼军归营遂置雄略盖兵额既増自熙宁及今始免出戍然兵渐骄惰大观元年御笔帅府望郡各别屯兵毎二年更及出戍终亦不能行大观元年升帅府置全捷绍兴初乃置萩芦延祥二寨水军兵籍甚众矣铺兵弓手犹不在是云铺兵见地里类弓手见版籍类嘉祐七年知泉州关咏请籍福建枪杖手云毎有盗贼胆勇可用然无事之时亦能教诱郷民为盗是未有制御之法冝各簿籍姓名若有功与量免戸丁差役敢结集作过除死罪外并加一等熙宁九年本路提刑申明行之如毎年遇提举司考阅弓手之际暂行勾唤较试酬奨十年诏枪杖手百浮浪凶顽无家业令逐州募充厢禁军元丰元年以旧管人数于逐州县就整裁定以为永额隶提刑司于农隙牒运司提举分往教阅长溪三都零六大保定九百人古田二都零五大保定六百二十五人闽清七大保定二百七十五人宁徳连江各六大保定各一百五十人永泰五大保定一百二十五人长乐四大保定一百人福清罗源各三大保各定七十五人闽候官怀安各两大保各定五十人元祐元年与免勾集教阅绍圣二年诏仍旧政和六年朝请大夫许谷札子本朝联保甲于西北籍枪杖手于东南深得寓兵于农之意然经历年深浸失稽考乞严括责考正名籍宣和中方腊反乃募往衢信州䇿应绍兴二年臣寮以多聚群不逞剽掠如范汝为之徒乞行禁止至五年有旨福建枪杖手并与蠲放今姑记之
  威果指挥禁军隶侍卫步军司二十四指挥在永安桥北二十五指挥在乾元寺东
  嘉祐四年诏置就粮禁军两指挥各四百人以威果为名除捕盗不许他役五年排次自荆南至州指挥为第二十四二十五先是庆历二年诏诸州置澄海兵士大郡两指挥各五百人四年又诏上州添置土军二千人为宣毅指挥时知谏院蔡襄建言福建诸郡近依广南置澄海兵士寻又置宣毅各系禁军昨因创选宣毅军时多于澄海拣拨今所馀人无几并存则兵冗徒费廪食乃废澄海并归宣毅五年立三百人为宣毅额六年续招三百人八年以选入京填补近上禁军馀兵士三百八十六人并为一指挥而已其军员十一人并发赴阙嘉祐二年前知福州曹颍叔奏宣毅一军累经抽拨及戍广南物故太半亡以备缓急于是有诏招填至是既置威果熙宁四年遂以本州就粮步军拨入宣毅亦废元丰四年诏増招五百一十人隶东南第十将分五都都百人将校二人指挥使以下五十一人长行四百五十九人今二十四指挥三百七十一人指挥使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共一百四十四人长行二百二十七人阙一百三十九人除一百二十五人充延祥水军名粮外十四人未招二十五指挥三百四十八人指挥使以下三十七人长行三百十一人阙一百六十二人除一百二十五人充延祥水军名粮外三十七人未招
  全捷指挥禁军隶殿前司在井楼门内之东
  大观元年十二月御笔祖宗以来人未繁盛旧来兵数虽少可以支梧今承平百五十年之久地大人众兵寡势弱非持久之道可除见今兵额外帅府别屯兵二千人望郡一千人常管在营比诸军加数教阅毎二年令更互出戍帅府五百料钱以威捷为名望郡四百料钱以威胜为名帅府望郡三百料钱以全捷为名并充步军隶殿前司管辖时本州并帅府殿司续勘会近准宣命排置淮浙荆湖福建等路威捷十指挥威胜十一指挥全捷四十一指挥其逐指挥部辖将校依马军司见行条格与步军司分擘在京取㨂一次十将将虞候内威捷威胜下京东西路一般料钱军额禁军取补内全捷令逐路于一般料钱取㨂其承局押官于招拣到营及半年无过犯人内排连三年有旨将巳隶将全捷十七指挥别排军分资次帅府福州全捷第三十改为第九依旧存留外其不隶将全捷及威捷威胜四指挥并罢已招到人拨填别指挥自此全捷遂隶东南第十将分为五都都百人将校二人共五百一十人指挥使以下五十一人长行四百五十九人今三百四十二人指挥使以下一百二十二人长行二百二十人阙一百六十八人除一百二十五人充延祥水军名粮四十三人未招
  广节指挥厢军后升下禁军隶侍卫步军司在康泰门外之北
  熙宁六年改教阅保节指挥为广节指挥先是二年六月诏州郡厢军即前代本处镇守之兵冝料拣强壮团结教阅常留在城以备盗贼今后不得申奏乞差禁军防托时本州团结二百人置副都头三人十将虞候承局押官七人以教阅保节指挥为名依威边则例请给仍分为二畨差往本州界及本路州军巡检下披带一年替五年八月増以五百人为额仍排为第一指挥令教习弩枪刀标牌捍棒捍棒以备捕盗单斗时福建一路以二万人为额内教阅保节一千四百五十人今定四千人作十指挥兴化为尾第十福州为头系第一至是以诸路教阅厢军名额不一除教阅二字改为广节指挥其不教阅保节依旧元丰三年闰九月升为下禁军考军防令诸军系教阅人料钱满一贯为上军五百以上为中军不满五百为下军四年八月以三百五十人为额元祐三年八月添补一百五十人复元来五百人之数福建路厢军元管二万人今裁减三千人以一万七千人为额内教阅广节五千五十人除二千二百五十人充巡检下土兵外定立二千八百人大观三年拨隶东南第十将分五都都百人将校二人计五百一十人指挥使以下五十一人长行四百五十九人今三百八十四人指挥使以下一百一人长行二百八十三人阙一百二十六人除一百二十五人充延祥水军名粮外一名未招
  不教阅保节指挥厢军第一指挥金墉桥北第二指挥丰乐门外之南第三指挥丰乐门外之北牢门营之西第四指挥广节之东
  熙宁四年改并崇节水军指挥为不教阅保节指挥先是咸平三年八月敕本州崇节水军三千一人节次逃亡四百七十六人可依数招填国初以来兵籍大略如此本州始置岁月未详熙宁元年宣命逐路诸州军兵帐甚有冗占人数比庆历以前旧额内福建见管二万一千七百五十八人景祐中一万九千五百五十人今定存二万人为额福州系在数内两军二千九百五人减一百二十九人以二千七百七十六人为额崇节第一指挥四百六十五人今减二十人第二指挥四百八十人今减四十人第三指挥三百一十人今以上并为额水军第一指挥四百三十九人今减九人第二指挥四百二十三人今减三人第三指挥四百九十三人今减四十人牢城指挥二百四十三人为额如故至是枢密院奏诸路厢军名额猥多自骑射至牢城凡二百二十三其间因事募人团立新额有事存而名未可废又有剰员及牢城壮城例非差出者又别为一军今逐路教阅厢军巳立定额外欲将逐路不教阅厢军并为一额其馀并从省废仍令逐路相度州军大小排定次第毎指挥不得过五百人从之遂下逐路转运司本路具申昨来拨并军额之时逐州只据见管均定如泉建州各得四千人以上福州一路都会内外十二县差使乃只得二千七百七十六人愿于畸零人数并就泉建两州额内量那兼福州水军自来与崇节一例差使名存实亡合一例并省于是以不教阅厢军重行团并充为保节五指挥毎指挥五百人与先来教阅保节一指挥及牢城三百人共定三千三百人为额保节第一指挥改崇节第一指挥充第二指挥改崇节第二指挥充第三指挥改崇节第三指挥充第四指挥改水军第一指挥充第五指挥改水军第二指挥充所有水军第三指挥拨并废罢至元丰间福州一路军额为一万七十人而不教阅厢军当一万四千九百五十人四年复裁减定为一万三千人于是移本州保节第五指挥于泉州止以三千人为额今第一指挥四百二十人将校十四人不管事将校八人兵级三百九十八人阙八十人外有鼔角将祥符敕开宝六年至至道二年敕应州府主户三万户于本城抽差鼔角将二千人熙宁四年省并军额立为不教阅保节指挥是时鼔角将二十六人不系入额数依旧存留今管兵级二十六人系保节第一指挥名粮第二指挥三百三十九人将校四人不管事剩员一人存恤一人兵级三百三十三人阙一百六十一人第三指挥三百二人将校四十八人不管事半粮五人长行二百四十九人阙一百九十八人第四指挥四百四十八人将校三人不管事剰员一人兵级四百四十四人阙五十二人
  有马雄略指挥禁军不系将隶本州驻治司今严景坊内之东
  元符元年敕东南要郡宜添置马军如不该増许减步人额数易以骑卒本路相度福州钤辖所在最当冲要前差在京虎翼龙骑两指挥皆是骑兵赴州驻札绍圣三年直抽归京至今马军差使其阙可添置有马雄略一指挥排次为第十二以四百人为额其合用马听于有马地分收买支填仍不得过七分闽中皆山道路所出多险且狭于戎事或弃马用步水战则利舟檝历代镇多马政不讲唐桞冕为福建观察使还奏闽中本南朝畜牧地可息羊马置牧区于东越名万安监又置五区于泉州悉索部内马五千七百匹驴骡八百头畜之人情大扰不经时死耗殆尽本朝常于福泉兴化置监牧然马皆低弱不堪披甲惟以给本州厢军及江浙诸处铺马福州四牧曰永崝龙湖沥﨑海坛然不久亦废自此循袭无他废置至建炎之初马二百九十匹宣抚司选可用者九十八匹以归军前馀耗死殆尽乾道六年本军所管仅存二十三遂以隶省马院使就刍秣马本军今四百八人将校二十三人兵级三百八十五人阙四人初创马军置驻泊一员与州都监通管绍兴八年縁兵官与驻泊忿争按抚张给事致远専拨隶驻泊后来有离军大使臣经朝廷陈乞添差驻泊一次遇有添差即与正官同管
  萩芦塞水军禁军名粮
  绍兴九年四月迁都巡检寨于连江县管下地名萩芦门先是庆历四年逐路留都巡检两员改为提举捉贼内漳泉福兴都巡检内殿崇班林充勤管军员兵级二百九十一人置廨宇于泉州惠安后分置永泰县辜岭熙宁五年就整差拨巡检下厢禁军而福州兴化都巡检始定二百人为额从福州差拨步军元丰二年十月提刑闾邱孝直有请㳂海州军控扼地分移置巡检于是辜岭都巡检寨移闽县方山渡北岸置仍以三百人为额巡警贼盗两州军三年闰九月巡检下例招土兵唯都巡检以地分阔远仍旧轮差就粮禁军教阅厢军宣和令格复以一百七十五人为额六年京东安抚使董正封条具收捕盗贼利害应都巡检下士军乞依一指挥以上三百人为额庶几些小贼徒会合县尉可以同共捉杀从之绍兴六年七月安抚司奏置水军三百人分隶福兴漳泉都巡检两寨毎寨一百五十人仍存留禁军五十人方山北岸即闽县吴屿也时有海冦始议迁寨近海至是乃以安抚使司水军统领兼福兴都巡检使为名仍移巡检寨于萩芦门置立二十八年九月安抚司奏本路海道北连两浙南抵广南自前盗贼多冦掠僻远及人船稍众即突入本路本司所管萩芦延祥两寨水军人数不多乞各以三百人为额从之内萩芦寨昨以一百五十人为额至绍兴二十四年捕海贼苏安等以合决配二十人刺充本军二十七年广南贼船作过遂急添募二十人又捕得刘臣兴等选强壮三十七人共管二百二十七人今更招七十三人凑三百人为额三十年七月有旨令安抚司籍募土豪水手漳泉福兴籍募到船三百六十只水手一万四千人仍于濒海巡检下土兵内取七分识水势人毎月一次同土豪水手船出近海港口教阅三五月复回本处本州九寨共拣土兵六百三十一人而本寨选取一百五十四人乾道七年三月以沿海州军诸寨巡检下土军人数甚少措置増招时见管三百六十八人添招一百八十二人计五百五十人今四百四十五人
  延祥寨水军禁军名粮
  绍兴六年安抚司招到郑广郑庆等人船存留强壮一百七十人内拨五十人充萩芦寨水军一百二十人充本州禁军阙额于延祥寺置寨今候官县西南继而萩芦五十人复取回隶之十五年莫尚书将奏招五百人为额自后节次募到一百十七人又二十四年捕获海贼苏安等以合决配一十四人刺充本军二十六年四月诏分本军之半隶统制陈敏于泉州时去老弱惟二百五十九人而已命郑广领其半以往绍兴间朝廷命刘宝分兵驻闽中以备盗贼至十八年泉州士民以状请于朝乞更留刘宝收捕馀党于是诏本路帅司统领陈敏下奇兵并汀州驻札翟皋温立漳州驻札周皓卢真下官兵改充殿前司左翼军以陈敏为统制漳州驻札卢真充统领汀州驻札并权听刘宝节制翟皋周皓温立发赴殿前司刘宝更住半年候回日専令陈敏等弹压盗贼时陈敏下管官兵四百人及交割周皓温立下官兵一千九十人马六十八匹汀州翟皋下官兵一千二百八十五人马七十匹十九年以陈敏所部兵数少今帅司于本路系将不系将兵内拣选少壮一千五百人毎一百人差将校一名部辖付陈敏下使唤二年一替二十五年复令陈敏招刺吐浑一千五百人替回诸州将兵二十六年并赴泉州驻札汀漳建三州各差将官一员军兵三百人屯戍是年延祥寨郑广水军亦分擘一半前去泉州存者一百二十八人本军兵数既少寻复増募为二百五人时再募四十九人及捕获刘臣兴等刺强壮二十八人充本军共二百五人二十八年复募九十五人充为三百人额三十年六月有旨广州泉州福州三大寨水军拣选强壮各一半起赴明州时见管将佐使臣效用水军二百九十七人除分往外存留在寨惟一百四十九人三十一年安抚司措置増招三百人分拨延祥萩芦两寨本寨计四百五十人乾道七年例増招土兵见管四百八十七人再招一百十三人计六百人今五百五十二人
  壮城指挥厢军旧在威果二十四指挥之东乾道九年改为忠顺官舍今散居厢军营
  元丰三年五月敕诸路已置壮城兵士其有城壁楼橹去处以城围大小分为两等大城五十人小城三十人専充修城不许招拣填别军分用熙宁八年枢密院之请也时本州差五十人后崇宁五年河东提举李公年以潞州城壁頺圯申乞诸路州军招置壮城兵士工部检准元符令诸城池军器及应干军政或训练有陈请者申总管安抚钤辖司専行唯以所用物料责转运司应副下其说于诸路至大观元年复奉御笔东南城壁土恶易于沦塌往往作塼城石城或为木栅或施瓦为屋以覆城身非西北比可令帅府置壮城兵士四百人望郡三百人依元丰法制以土起筑仍开壕如土恶乃以塼石随冝施行继有旨罢政和三年因陈光弼光弼时为编修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建请于是帅府望都及㳂边州军量数兴复州元管五十人复置三百三十人今八十一人将校一名兵级八十人阙二百五十人
  牢城指挥旧营丰乐门外之北
  牢城指挥以待有罪配隶之人本路唯福漳二州为然馀郡杂以召募非本法也间因厢卒选补他额如本指挥内元以杖罪到营及二年无过犯者亦许充焉熙宁元年裁定兵帐遂以二百四十三人为额六年复省并诸军据见管人为一指挥仍量留阙额以为备内权管军军员一人军头将级二十九人各系招补寻定为三百人元丰四年裁减一路军额为一万七千人而牢城指挥当一千五百五十本州复以二百人为额今管四百四十七人副都头一人十将十一人将虞候押官三十人小分曹司四人不管事剰员一人朝廷配到不应差使三人长行四百人
  剰员指挥
  大中祥符四年敕诸路转运使副属行巡郡同知通都监监押拣选本城牢城人员节级兵士庆历五年乃差内臣往福建等路拣选其就粮禁军及本城兵士如病患可医者减充半分剰员久或不堪与给放停公据若曽有战功及阵亡人弟侄子孙令仍旧自后岁委监司分拣于是有剰员指挥嘉祐编敕转运提点刑狱巡历与当职官据本处本城牢城节级兵士当靣拣选其老病久远不堪征役者即减充剰员若年七十以上或病患不任医治即给公凭放停讫奏以天圣四年嘉祐三年敕详定然非疾病或衰老不任战御视岁数有减切法诸厢禁卒自十将至押官六十五减切七十放停长行六十减切六十五放停惟副都头以上独免减切至七十则放停而已熙宁二年枢密院札本城牢城节级兵士拣选其老病稍堪征役者即减充剰员若年六十五以上并病患久远不任医治者不问年甲即使给公凭放停讫奏元丰令诸拣军将校稍堪部辖军人稍堪征役及年六十者减充剰贠内节级仍依旧职例惟军头改十将其病假满不堪医治及年七十者并放停厢军剰员年六十五准此淳熙令诸拣军将校稍堪部辖禁军报所为厢军减破请给兵级稍堪部辖征役者并减充剰员长行虽堪征役而年六十禁军节级虽堪部辖而年六十五者亦同其病假满不堪医治或年七十者并放停厢军剰员非级节而年六十五岁者准此凡减切及岁时㨂汰疾病稍堪役者充剰员兵级尝有战功应放停者亦减充看营不管事剰员其衣粮等各得元来之半终其身熙宁四年改崇节水军为保节五指挥其剰员凡一百五十八人十年敕逐州就粮禁军厢军通计十分立一分为剰员额听于旧营居住遇出军毎指挥留守营常二十五人仍著为令元丰元年本州申厢禁军剰员见管二百八十九人时州就粮禁军厢军共九指挥四千三百人当以四百三十人为额时合㨂四百三十人以州申员销差使剰员已足乞以见管人数为额今禁军诸寨土军厢军壮城作院铺兵水军牢城剰员共六百七十一人四百六十六人减切剰员二百五人不管事剰员
  都作院指挥旧营浦尾今斗门之北
  国初州有作院以待朝廷抛造及州自制军器本州工匠旧四十人熙宁六年诏诸路置都作院凡四十一所十七处系上供军器二十四处系应副本路及缓急泛抛军器而本州居其一以三百人为工匠额七年二月福建路申不销置监门官九年正月枢密院札子诸都作院元额工匠三百人以上置副正指挥使各一人都头五人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各五人二百人以上置都头一人副都头三人十将以下各三人一百人以上置都头各一人十将以下各二人不满一百人置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各一人仍编入军防令时本路福建两郡并置九年十月军器监奏近以诸郡各有作院役匠既少复无监官拘辖虽非出产材料之处一例造作般请劳费遂就要便州军团并差官今闻一路乃数处并置止以三五十人为额旧弊仍初其福建路可止于一处存留于是都作院独置于建州而本州仍为小作院兵匠七十人习学十四人熙宁九年差计置军器官秘书丞朱伯虎左侍禁张敏往淮浙福建路计会制造军器元丰六年差入内殿直郑居简往两浙福建路刬刷催促军器大观元年十一月御笔东南州军军器以承平日久全不修治亦多阙数仰帅府封桩三将军器望州两将非军须盗贼不得支用仍三年一修讫申提刑司帅府望州未有都作院各许一处置立工匠帅府二百人望州一百人若帅府望州人工物料不足许抛下出产诸州小作院分造所造军器东南土俗不同春夏气暖筋胶不可施用可三分中计以一分置土俗所用器仗如偏架弩纸皮甲之类令本路官取索讲求便利轻捷可用名件制造仍具图様名色闻奏时州升帅府复置都作院以二百人为额元额七十人习学十四人遂招募一百十六人共二百人为一指挥四年都作院罢依旧为小作院存留八十四人自馀工匠一百十六人权寄保节等指挥政和二年十月以户部侍郎张杲献议复置都作院仍依旧封桩三将军器及刷元初拨退工匠凑二百人额宣和元年臣僚有请福州都作院额管兵士二百人旧以本州都监管辖随时制造朝廷降下外路军兵或修葺本州团结及将下教阅军器本作木匠却与兵马司混同差以防䕶送迎在院者不过三四十人于是下提刑司申严违制之法时额管二百人习学四十人分为三都都八十人正都头一人副都头三人将级二十四人左右十将六人左右将虞候六人左右承局六人左右押官六人长行二百十二人至靖康间诸作院多物件不备匠人移占他役诸州军遇有调发军器皆从京支降乃令提刑司専一管干有作院州军招集匠人转运司别应副材料绍兴以来皆仍旧额今见管一百九十四人将校四人将级二十四人粮典一人兵匠一百六十五人分十一作箭作弓弩作甲作皮作铜作漆作旗作条作木作磨锃作鐡作阙四十六人后别置鐡作于清远门内兵亦分隶
  养老宁节指挥
  绍兴十一年拣汰诸军中伤老病军员三百七十八人下本州养老充牢城指挥乾道九年闰正月枢密院奏诸军拣汰养老将校合均拨补外处厢军内有补充牢城指挥收养名称未当遂改为宁节指挥淳熙五年移居合沙门外新寨乾道中汪枢使澈创新寨屯驻上四州军兵至是为宁节指挥





  淳熙三山志卷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十九
  宋 梁克家 撰
  兵防类二
  诸寨土军
  福兴化泉漳于一道为控带山海之国往往依险为守本州四境东南薄海联络上下数百里囊冦橐奸少失巡察则相延为盗西北负山穷崖绝岭一夫执梃莫有谁何则亦将无所不为是以风帆浪舶往来冲集要害之处与夫去城邑为远地者莫不置寨巡检牙钩股附气势相犄角一旦有急合以从事盖一郡之藩篱也异时直北四县竞送盐课贩鬻西走渊薮萃焉故警备尤密天圣九年二移福建巡铺使臣于白沙渡巡捉茶盐有兵士五十人景祐二年废宝元二年连江北交头置巡检一员差本州屯驻兵级一百人守把庆历四年废旧又有北岭巡盐寨等十以处巡检如关隶寨之类是也差兵级一百二十六人分布巡防景祐三年其后运额専责三仓豪黠窃发复多见于东南其置寨之近远宿兵之多少一随其时与其事之缓急而已今寨存者十有一因革废置始末具在观者亦足以见其故云
  甘蔗洲巡检今候官
  四州同巡检之名旧矣咸平以后文移多见之庆历四年二月敕逐州留巡检一员専管本州界内巡警于要害处安置廨宇时本路同巡检五员都巡检二员而漳泉福兴同巡检刁德忠廨宇在甘蔗洲盖其一也嘉祐四年知福州蔡密学襄奏福泉漳兴化各是边海与外界水路通接其巡检下兵士多不习舟船缓急不足使今今除已行下逐处修葺刀鱼船各取见管数目排籍外其兵级常切教习舟船谙会水势以偹差使其兵额旧管一百八十人熙宁五年更定一百人州差步军充填元丰三年七月闾邱提刑孝直奏诸巡检下兵级皆杂攅诸指挥厢禁军或屯驻客军其间多西北人与本地分不相谙熟差到年岁稍能辨认道路山川人物又迫移替至于海道亦不惯习使之相敌终无必胜之理请于逐处令招置土兵以一半招收新人一半许厢禁军旧人投换庶几新旧相兼习熟使唤仍就整于厢禁军内对行除豁时本路八州军旧管创添巡检二十八员兵级三千五百人除四处都巡检八百人地分阔远依旧轮差厢禁军外二十四处二千七百人及续添巡检四员三百五十人共三千五十人一槩招募土兵以额定人数一半许厢禁军中旧人投换于本路厢禁军内豁除消减威果八百人教阅广节一千二百人并创添招置未到广节一千五十人除七州军消减外本州惟广节减一百五十人于是巡检下兵级并易以土兵而同巡检仍置招一百人立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各一名押官二人长行九十三人七年三月以五县巡检疆界阔远私盐透漏用提举盐事司奏移廨宇于怀安鸡菜镇仍别差使臣一员充巡捉私盐依旧驻札甘蔗洲于同巡检下一百人内拨与巡捕土兵二十人及差禁军三十人元祐二年或言招置土兵岁月既久间多亲戚邻里故相遮庇乃以其半复差禁军俾半年一替政和二年臣寮复言禁军所至往往一心惟望替期又不谙习彼处道里宜依元丰法一槩招土兵以代之仍于禁军指挥内就整豁除以替回兵充补时本路巡检除四处都巡检及建州崇安専提举摆铺合差禁军其馀旧置及添置巡检巡盐寨共三十六处共三千五百十五人内一千五百五十三人系土兵外其一千九百六十二人系差禁军今并招土兵替禁军回营仍于本路禁军二十二指挥计九千三百五十人内就整豁除一千九百六十二人却以替归禁军充补此额宣和二年十二月颁下福建格本寨兵额以一百人五年敕土兵许依厢禁军例于本寨架造营房六年敕巡检遇小盗与县尉会合捉杀乾道七年三月本路沿海州军诸寨并巡检下土兵例行増招人数本州十一寨一千五百五十四人増招四百四十六人为二千人而甘蔗洲除见管五十七人外更招十五人今数同
  海口巡检今福清
  海口去锺门不远巡检廨宇移置不常宝元以前治锺门从本州抽差屯驻本城军员兵级一百人皇祐至和嘉祐之间又移海口寻复旧嘉祐四年蔡密学襄奏沿海州军兵士不习舟船无以备海道福州锺门巡检一员掌海上封桩舶船其令出海巡警治平元年议者复谓蕃客多由海外径入两浙海隩四畔皆鱼业小民不宜使诸卒重扰之于是复归海口管军员兵级四十八人仍兼本镇烟火公事兼沿海巡检熙宁二年提刑司有请本镇去锺门往复二百馀里别无陆路贼盗缓急不能画时捕捉宜依旧移锺门时寨兵额一百五人五年见管七十四人寻以七十人为额元丰二年以闾邱提刑孝直之请徙置巡检于控扼去处遂移止马门三年九月添招土兵置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各一名长行六十五人五年巡检康诜胁所部冦海道既平移苏澳宣和二年颁下福建格兵数不改绍兴三十年拣七分水手六十三人乾道七年又増招土兵以八十四人为额
  水口巡检
  大中祥符五年四月本路王运使贽奏建剑邵武盘盐南台仓程路隔远惟水口嵩溪驿得福州南剑之中创盐厫为便然旧无寨铺若监当只委县官恐无以防守巡察宜差强干使臣一员専监仍于本州量差屯驻兵级三十人员寮一名巡防一年一替从之景祐二年转运司奏复盐仓于南台以水口路当要冲最为透漏私贩地分依旧存留兵级三十人守把仍移福剑州巡马递铺史允元廨宇于水口安泊都大管当来去部辖巡捕元丰元年八月蹇运使周辅措置盐法利害复水口盐仓仍旧差巡盐使臣抽拨兵级七十人与前三十人共一百人为额三年巡检下例招土兵置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各一名押官二名长行九十三人绍圣三年以二十人拨隶五县巡检止以八十人为额绍兴三十年㨂七分水手七十人乾道七年増招人数见管九十四人再招一十五人今一百十三人外仓峡巡检系福剑州巡盐寨有步军八十额系南剑州差
  辜岭巡检
  元丰二年十月闾邱提刑孝直奏沿海州军控扼地分乞添置巡检防遏盗贼时永泰县辜岭都巡检一员遂移于闽县地名方山渡北岸置以二百人为额给与舟船往来巡警两州军地分却移南台巡检一员于辜岭以七十人为额管认福州永泰县兴化军兴化县地分巡警宣和二年颁下福建路格本寨七十人今九十二人
  峯火巡检今长溪
  元丰二年诏移长溪等六县巡检一员于长溪县海名峯火澳管长溪宁德海道兼就近陆路贼盗兼本澳公事陆路七十五里至县先是咸平二年六月指挥长溪县四向最远去州城或七八百里山川险隘盗贼多窜入温处等州而两浙州军盗贼却入长溪县界虽有都同巡检不能依时会合乃用建州浦城例选差使臣一人充兵马监押兼知长溪县事抽兵士七十人给与衣甲在县把守是岁九月兵马监押兼知县事吕怀谋奏准宣抽拨兵士七十人赴县今只差到三十八人有旨令本州疾速发遣不得少着一名至庆历后始差文臣以知县兼兵马监押会提刑司奏长溪罗源宁徳连江长乐福清六县皆边海盗贼乘船出没乃添置沿海六县巡检一员拨兵级三百人于长溪县置廨宇仍造刀鱼船十只往来海上收捕是岁嘉祐八年熙宁五年更定以一百人为额至是闾邱提刑孝直复奏沿海州军控扼地分宜添置巡检及移置廨宇于卓望去处故亦迁焉时兵额复定七十人宣和二年福建増格数同三年闰九月巡检下例増招土兵乃复熙宁一百人之数元祐七年五月州以宁德宝瑞宝丰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新发集聚千馀家距县隔远乃以峯火澳巡检兼长溪宁德两县巡捉私煎贩盐兼管当两县盗贼公事绍兴三十年八月取七分土兵识水势者毎月一次同籍募到水手海船出近海港口教阅本寨五十六人乾道七年州増招土兵二千人时见管六十二人遂増招一十五人为七十七人
  南湾巡检今罗源
  元丰二年闾邱提刑孝直奏添置巡检内一员连江县海名西洋管连江罗源海道以兵士七十人为额西洋在巨海中四顾惊涛莫知畔岸自廉山驾舟两潮始达风或逆旬月莫至七年李提刑茂直行部知非便奏移罗源县海名南湾寻置廨于廉溪徐师文为记绍兴九年白札子南湾巡检却离十里置廨甚非朝廷设官巡警之意其行下依祖宗旧法仍归南湾三十年拣七分水手五十六人乾道七年例増招土兵见管九十人再招一十五人今一百八人
  南匿巡检今福清
  元丰二年十月闾邱提刑孝直奏添置巡检一员初置连江官澳转运钤辖司相度以逼西洋闽安遂置南匿屿以兵士七十人为额管福清县海道宣和二年颁下福建路格土兵七十人绍兴三十年㨂七分水手六十三人乾道七年例増招土兵元管九十三人再招一十五人今一百九人
  松林巡检今福清
  元丰二年七月贾运使青奏添差使臣两员内一员于海口盐栅地名松林置管海口福清长乐三处専以巡盐为名仍于本州厢军禁军内差人巡防以五十人为额绍圣五年五月州奏海口镇居民馀二千户所管官物仓库浩繁而于海口南匿两寨各隔大海又二十馀里乃至本县遇有盗贼不即捕逐唯松林寨相去三里可就巡防请于今巡检高士逹衔内添入兼福清县就近陆路地分巡捕盗贼一十四字仍于本州差拨威果指挥兵士二十四人与旧管兵级共七十五人宣和二年颁下福建格遂以是为额绍兴九年安抚司措置海道移寨于地名松下置三十年拣七分水手六十人乾道七年例増招土兵见管七十八人再招一十五人今九十九人
  两县巡检今宁德
  元丰三年贾运使青奏乞添使臣两员内一员于长溪县边海盐栅置立管长溪宁德罗源连江四县以専切巡捉私煎贩盐公事为名仍差兵士以五十人为额元祐七年宁德两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银宝新发聚落既多宜行分布巡防乃以前四县巡盐与免罗源连江两县巡警治宁德水际里令管长溪宁德两县盗贼宣和二年颁下福建格本寨土兵一百人绍兴九年以宁德巡盐寨移管下地名蛇﨑三十年拣取七分水手五十人乾道七年见管六十二人増招一十五人今六十人
  五县巡检今怀安
  州管界同巡检一员旧止十二县水陆巡捕元丰三年移置五处巡检乃分认长溪宁德罗源连江长乐福清永㤗七县四年六月以本路提刑之请复以沿江闽候官怀安闽清古田五县隶焉同巡检自此始分矣七年提举盐事司奏甘蔗洲大江津要下通产盐之地上抵建剑邵武私贩所由散入支路正须据要把截而同巡检所管五县疆界阔远巡捕所不能及其怀安鸡菜镇乃小路凑会之处可移彼驻札旧土军一百人除二十人分拨甘蔗洲巡盐外存留八十人绍圣三年増二十人用本路提刑之请也时以古田水口巡检管一县地分尚一百人而五县阔远乃八十人故増宣和二年十二月颁下福建兵数本寨一百人今一百一十人
  刘﨑巡检今闽县
  绍圣二年诏添置巡检一员驻札刘﨑巡捕长乐连江闽县私盐盗贼闽县东南二百十里先是天圣七年本路转运司奏闽县界有闽安镇枕居海门为舟船往来冲要之地宜用使臣一员监纳商税兼沿海县分巡检仍于本城及屯驻驻泊指挥内抽差军级员寮六十人往彼巡防量给衣甲器械至是本州复请闽安镇客旅兴贩广浙往来经由之处监官毎月三往巡盐商旅滞留课额亏失始于刘﨑添置巡检仍以闽安镇元管兵级六十人尽隶之其镇官専一收税却从本州轮差禁军三十人往本镇守把宣和二年颁下福建路土兵六十人绍兴三十年拣取七分水手五十九人乾道七年三月増招土兵除见管七十九人外招三十一人为一百一十人今一百十六人
  淳熙三山志卷十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宋 梁克家 撰
  秩官类一
  郡守封君诸使附
  闽自周季立国称王秦虽置郡犹弃不属独降号君长而已汉兴既诏复国绵及三世顾亡城郭邑里可以郡县一经徙废曽有孑遗三百馀年生聚日蕃自相臣仆孙氏崛起谋有江表乃拓平内地翦莠鉏荒然犹六十馀年仅克开郡又至于晋始建治此州渡江之后壤地既狭分部益多更宋齐至陈此州始为刺史唐初改郡为州太守并为刺史小大莫辨此州又始为都督开元分道置使采访惟在边镇首谨兵防此州又始为经略乾元内外悉治军戎大府要藩许専节制此州又始为防御节度大历以后冦难略平思弭甲兵乡意风俗此州又始为观察王氏僣伪固不足言皇朝改为提举若提辖本路兵甲等事嘉祐中改为钤辖大观初又改为安抚总管因时废置随事立名轻重不同要皆总统一道兵民之寄比年府望益显来莅者率宰执侍从之臣今自周秦以来封君而下至为诸使编年以见之其馀列职本末悉著焉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宋 梁克家 撰
  秩官类二
  封君     郡守     诸使
  
  戊寅武徳元年改郡改太守为刺史为州史加号持节
  州置刺史以建安郡为建州今福州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宋 梁克家 撰
  秩官类三
  郡守     诸使
  本朝
  庚申建隆元年
  二年    鲍修让吉祥院记云干徳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三
  宋 梁克家 撰
  秩官类四
  安抚司官
  参议官一员绍兴十一年隆兴二年乾道五年复置隆兴二年臣寮奏乞减罢诸路帅臣参议官遂令除京西江东湖北四川暂许依旧外其浙东西福建江西湖南䕫州等路应有参议官并罢乾道五年安抚司奏本司旧管参议官二员主管机宜文字二员干办公事三员措置招捉盗贼一员准备差遣差使一十二员通计二十员节次准朝廷指挥裁减外今存主管机宜文字干办公事各一员馀外别无官属欲置一两员有旨权复参议官一员
  添差参议官一贠绍兴十一年置釐务隆兴二年乾道九年复置不釐务
  主管机宜文字一员大观元年置四年并帅府罢建炎三年复置时升帅府后干办公事书写机宜同绍兴十年増一员张丞相浚除安抚大使奏増辟一员二十七年省一员先是二十六年中书门下省以见任及己注选知县今人往往干求举辟以图辟免今后不许诸处差辟
  干办公事一员建炎三年绍兴八年于准备差遣五员内将一员改作干办公事折枢密彦质乞辟五员十年又増置一员张丞相浚乞増辟二十七年省一员隆兴二年又省一员
  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建炎三年置一员辟差亲属隆兴二年
  准备差遣绍兴元年置五员系奏从本司差五年阙差过文臣阙 满日差武臣六年张待制致远奏福建阙 全藉阙武使阙本司有准备差遣五员请依员数从本司时暂选辟八年折枢密彦质请依张致远辟五员九年张丞相浚奏彦质所辟官满依员数再辟十一年程显学迈十三年叶观学梦得并依例差辟八年改一员作干办公事二十七年留二员隆兴二年尽省乾道八年复置二员淳熙二年又省
  准备差使绍兴元年置五员绍兴二十七年省二员隆兴二年尽省乾道八年置三员淳熙二年尽省
  措置招捉盗贼官绍兴十五年置一员七月莫尚书将请依江西从本司辟一员九月薛殿撰弼以莫将改除其所辟官今随府罢乞别辟一员二十七年省
  州司官
  通判军州事二员干徳中上州置一员绍兴五年増置一员淳熙五年添差一员釐务干徳初艺祖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干徳三年命刑部郎中贾玭等充湖南道诸州通判大藩或置两员小郡或不置建炎三年令诸路添差限日下咸罢内福州添差通判宇文师爰以其父虚中远使不罢
  签书节度判官厅公事节度推官观察推官各一员唐大历六年福州刺史兼都圑练观察等使观察使有支使判官掌书记推官巡官团练使有副使支使判官掌书记推官巡官元和八年判官武自和观察判官朝请郎试大理评事杨邵伯观察支使试秘书省校书郎卢昂观察推官试秘书省校书郎冯审团练巡官登仕郎前率府仓曹参军权幼公见球场山亭记大和初圑练副使李贻孙观察判官侯𪟝团练判官李敬彛见圣泉寺碑会昌五年福建路判官止留五员团练副使判官观察判官支使推官干宁三年改威武军节度有节度使幕国朝两使各置判官推官一员节度置掌书记观察置支使咸平元年观察推官曾观察支使杜见碑志皆失其名景徳元年有观察推官节度推官节度掌书记见碑志天圣二年案籍载职官止三员盖其后六员亦不并置天圣中有知节度判官权发遣本厅公事王珪见题记犹未有以签书繋衔者庆历记惟言本府幕官三嘉祐三年董汶签署节度判官厅公事八年避御讳改署为书治平四年签判陈公琰观察判官沈唐观察推官李思义见治平图记大观二年签判改司录节推改户曹兼兵曹察推改刑曹兼工曹并参军政和三年分曹建掾改正官名司录参军改司录事户曹刑曹参军改为司户曹刑曹事建炎元年诏司录依旧为签判曹官依旧为推判官
  录事左右司理司户司法参军各一员州在唐为中都督府唐职官志中都督府录事参军一员录事二员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参军各一员国朝诸州有录事司法司户司士司理参军当时置立增省阙备未能详也庆历记惟言有六曹官及左右司理院治平图具注知录左右司理司户司法廨宇所在即与今所置员数无异大观二年录事改士曹兼仪曹并参军司户改治狱参军管州狱司法改议刑参军左司理改左狱参军右司理改右狱参军政和三年以参军名称未正改正之分曹建椽大藩七员八员处置十员司录司士曹户曹仪曹兵曹刑曹工曹事各一员士曹仪曹刑曹各置掾一员士曹掾主左推勘仪曹掾主右推勘刑曹掾主检法议刑又改左右司理院为左右狱福州置十员宣和三年诏福州省工曺以刑曹兼建炎元年诏依旧为录事司理司户司法参军
  州学教授一员皇祐中诏陈烈教授本州嘉祐二年复诏以周希孟为教授元丰元年福建路惟建州置教授一员中书备对二年州奏乞置教授乃令州举曹官或职官一员兼三年孙觉奏差司法王裕元祐二年复授陈烈是时特使掌教未为员阙崇宁元年诏大郡或举人多处置二员五年教授二人荘柔正张读寻减一员大观元年诏东南州郡养士至六七百人处添置一员既而提学司以福州养士至千人请添置一员为三员政和学制福州教授两员弓马教谕一员宣和减罢留一员绍兴十四年州乞特添差陆祐时郡人郑南等请于郡从之十八年添差一员二十六年省
  安抚司兵官
  福建路兵马副总管一员建炎四年置以路分钤辖为之后罢路分钤辖绍兴五年复置惟添差一员自十二年马秦后不除人时马秦乞辟差随行指使二员乾道九年添差萧鹧巴时赐钱造宅今罗汉寺后
  福建路兵马钤辖一员大观元年建炎四年改为副总管后复以副总管为路分钤辖绍兴十二年始置添差自鱼泽李贵始至十三年黄庠后不差人
  福建路兵马都监庆历四年诏置一员元丰二年转运使蹇周辅奏本路钤辖司及路分都监并在福州欲乞移那一员建州驻札乃令福建各立路分都监一员周辅元申请不曽载路分二员字元祐三年路分周士隆申明却检会前奏有福建路分二员并在福州字绍兴十三年叶梦得奏本路兵马都监欲移汀州驻札有旨依
  东南路第十将副各一员元丰间置福州驻札绍兴九年移副将建州驻札
  准备将领一员绍兴九年诏于邵武军置管汀州邵武军不系将兵
  队将二员绍兴十年置一员福州一员建州驻札押队三员一员福州一员建宁府一员泉州驻札训练官三员一员泉州一员南剑州一员兴化军驻札于逐州军见任都监内差兼
  延祥塞水军正副统领各一员绍兴六年
  准备将二员
  提辖官二员
  训练官二员
  指教官二员
  钱粮官二员
  萩芦寨水军统领兼福州兴化军都检巡使一员绍兴八年
  缉捕官一员绍兴十一年张丞相浚乞辟差一员充福州兴化军沿海缉捕
  准备将领二员绍兴元年
  州司武官
  福州兵马钤辖一员建炎四年尝差廖虞弼充任满更不差人绍兴十年复置
  驻泊兵马都监一员景徳二年始置以右司御率刘文质为之提举本路诸州军兵马检巡公事四年西头供奉官阁门祗候张舜臣为之提举福建路诸州军都同检巡捉贼兵马司公事时太守袁逢吉衔带此同见闽光门合沙石桥记庆历记载主佐府侯总甲卒若汉都尉唐监军盖任一道兵事也其后州各置就粮禁军元丰分路置将至绍圣罢戍卒驻泊之职始废矣元符初创马军指挥诏置一员福州驻泊兵马都监主州禁卒一营而已绍兴十九年至三十二年添差凡五人元符元年置雄略第十指挥驻泊一员绍兴八年兵马司乞与驻泊通领以是军元以在京虎翼军置久隶驻泊遂不与通领时安抚张给事后有换授离军大使臣乞添差驻泊一员并正官为二员绍兴三十二年后止正官一员
  兵马都监四员兼在城巡检小使臣为监押景徳二年诏本州署旧二员四年一左班殿直一三班奉职并监押兼在城巡检见闽光门合沙石桥记建炎三年添差小使臣宗室一员充监押绍兴四年添差大使臣宗室一员充都监天禧中尝令南台监仓兼管四城门外巡检公事后废
  监里外盐税务三员旧监在城茶盐商税务二员见天圣中案籍旧惟有都税务临河务天圣七年置监闽安镇税兼沿海地分巡检一员熙宁中用嘉祐敕钤辖司奏举选人使臣各一员监福州里外务后止今合属官司选差绍圣二年置刘﨑巡检于是闽安镇监官更不兼管巡盐独与在城都税务临河务监官分轮管干绍兴十年本州奏三处止蒙朝廷差到大小使臣三员欲各增置文臣一员更不分轮不行
  监作院三员内添差二人作院旧系本州都监兼管宣和二年置一员差小使臣添差二员系用绍兴三年指挥依元丰法一州十县以上通县下共差经监当宗室不得过五员
  监甲仗库一员天圣编敕诸州甲仗库并令知州同判都监监押同管干不得委幕职官政和八年二月指挥甲仗库未置监官处専置一员
  福剑州巡辖马递铺一员天圣九年运使俞献卿移廨舍于闽安镇西北三十里白日渡巡捉茶盐有兵士五十人景祐二年既废水口盐仓乃移于木口安泊仍钤辖一带水路巡捉茶盐后移横山铺前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四
  宋 梁克家 撰
  秩官类五
  县官
  闽县知县事一员晋太康三年省典船校尉立原丰令原丰今为闽县自晋迄唐皆称令五代吴越时或称判县事国朝用京朝官知
  丞一员崇宁二年置大观四年政和二年复置治平图经十二县皆不置丞崇宁五年正月敕福建福清县等七处旧有县丞合依旧差内福州比福清县置闽县等十五处依崇寕二年三月𠡠差置县丞及改主簿充丞内闽县候官古田怀安等二十五处委是不应差置是月十八日敕万户以上事䌓县分县丞依旧馀并置大观四年敕闽候古田县等处虽系万户以上事务不至䌓冗不消置县丞政和二年复置建炎元年六月诏诸县如系嘉祐以前员阙并及万户去处许置县丞一贠馀并罢绍兴今诸县及万户注县丞一员
  主簿一员开宝三年诏诸县一千户以上依旧置令簿尉三员绍兴十六年臣寮札子国家创业之初人物稀少权宜措置将东南县小而事简者簿常阙员而尉兼之其后县满万户置丞而簿犹阙朱异札子万户以下县分已不差县丞却多有主簿兼尉去处乞应如此去处并特许専置主簿一员从之
  尉一员绍兴十年本路提刑安抚司相度本路沿海巡尉界分若一任巡捕别恐踈虞并无未获贼火除合赏外从安抚司勘当保明申朝廷与减二年磨勘选人循一资
  巡检一员今衔带长乐连江闽县沿海巡检私盐贼盗公事
  连江县知县事一员晋太康三年以温麻船屯立温麻令即今连江崇宁三年以系万户拟差京朝官知
  丞一员崇宁二年置五年省政和间复置县先不及万户故未有丞至崇宁间其数乃登始立丞继而例减政和间仍旧
  主簿一员
  尉一员
  监商税务一员崇宁三年置崇宁三年讲议司札子课利一千贯以上无正官本处知佐兼监今拟各置官一员连江县商税盐矾本县官兼管租额三千五百九十馀贯今收三千三百七十馀贯
  萩芦寨水军统领兼福州兴化军都巡检使一员
  候官县知县事一员隋唐为令唐欧阳景为候官令本朝用京朝
  
  丞一员崇宁二年置大观四年政和二年复置主簿一员
  尉一员
  甘蔗洲捕捉盗贩一员元丰七年差使臣一员充巡检私盐依旧于甘蔗洲驻札専一捕捉盗贩
  长溪县知县事兼兵马监押一员咸平初以使臣为兵马监押兼知县事庆历后用文臣以知县兵符题名记自太平兴国六年始太平兴国右班殿直徐阙雍熙右赞善大夫徐阙县令吴阙端拱县令胡阙淳化县令杨阙至道县令赵阙咸平县令王阙景徳左班殿直吕阙三班奉职冯阙右班殿直戴阙大中祥符右班殿直𡩋阙天禧右班殿直林阙右侍禁胡阙右侍禁王阙右侍禁李阙庆历著作佐郎张阙皇祐五年五月宣差赵沭知本县事兼本县兵马都监提举兵士巡检六年差鲍彭年知县嘉祐三年宣就差周尹知县事其都监提举并如皇祐五年
  丞一员元祐五年省増县尉一员崇宁二年置五年省后复置元祐五年知县马康侯申本县界山路透僻封疆阔远只管县尉一员乞依古田县例添置县尉一员州司契勘古田县管县尉二员并主簿知县共四员长溪县虽管县尉一员却有县丞主簿知县亦管四员乞依古田县例添置县尉一员仍减县丞
  主簿一员
  东尉一员
  西尉一员元祐五年省县丞置
  监黄﨑镇一员
  峯火巡检一员今以正使人充衔带长溪宁徳二县巡检兼烟火巡捉私茶盐矾
  长乐县知县事一员
  丞一员崇宁二年置五年省后复置建炎元年以县未满一万户省不置
  主簿一员元丰七年元祐元年省四年复置岭口监仓旧置主簿一员元祐元年减罢四年知县袁正规申所管监额浩瀚乞复置主簿或监当官遂置主簿一员
  尉一员
  监岭口盐仓兼催煎一员绍兴七年创立催煎官淳熙五年
  监商税务崇宁三年置寻省仍以本县官兼管课利一千贯以上无正官本处知佐兼
  福清县知县事一员本朝用京朝官知绍圣三年兼兵符今不系衔绍兴三年州阙 依省部相度福清知县依蔡州新息县体例于衔内许令带兵马司公事为兵马监押
  丞一员熙宁四年置熙寕四年中书札子诸路县分应今实管主户二万以上委转运司勘会委系䌓剧难治去处保明申奏各置丞一员福清等七县各实管主户二万户以上委是䌓剧难治去处许添置丞
  主簿一员
  尉一员
  监海口镇一员元丰五年置旧巡检治锺门镇税以主簿监后移海口以巡检兼监税熙寕二年主簿监盐仓兼镇务许转运司奏举见任选人使臣充不限别路元丰三年许提举盐事司于京朝官使臣选人内奏举继罢举官之法五年诏于京朝官内选差兼管本镇烟火今以京朝官充
  监海口盐仓一员熙宁中以主簿监寻许奏举皆兼镇务绍兴六年添差监仓一员废罢年月未详十年尚系安抚司奏辟使臣选人窠阙今以小使臣充
  海口巡检一员旧置治锺门巡捉香药管本澚烟火及长乐海道皇祐之后所差官皆以海口结衔时已移海口嘉祐间复移锺门镇税以主簿监治平元年复归海口仍兼本镇烟火公事兼沿海巡检二年令兼监海口镇税熙宁二年徙锺门税复以本县主簿监后移止马门又移苏澚今以小使臣充衔带海口巡检兼巡栏香药沿海巡检及催纲巡捉私茶盐矾防䕶畨舶
  松林巡检一员绍圣五年兼管巡检防䕶海口镇官物令以小使臣充衔带长乐福清松林巡检専切巡三处地分私煎贩盐公事兼催纲巡捉私茶盐矾主管巡栏货物事
  南匿巡检一员今以小使臣充衔带南匿屿巡检福清就近水陆贼盗公事兼催纲巡捉私茶盐矾
  古田县知县事兼兵马监押一员太平兴国以后率用武臣景徳四年兼兵符天禧初始授文吏申县图经县令自薛琪而下至李起凡九政太平兴国三年景徳四年自二十八年复用殿直曹尧广至乔宗自景徳四年兼兵三政合七年后又更用殿直萧玠自天禧元年始差文臣计二十一政合五十四年至熙宁以来用京朝官行令事惟古田长溪兼兵符大观二年林肤衔带权知县管勾劝农兵马司公事
  丞一员崇宁二年大观四年省后复置
  主簿一员淳化中废以尉兼后复置
  尉一员元丰二年増置西尉一员
  监商税务二员
  监水口镇一员旧有税务以古田县官兼监大中祥符五年置使臣一员司盐仓给纳遂兼管收税景祐二年以罢盐仓省移巡辖马逓铺使臣于水口巡捕私茶盐收税如初皇祐二年复盐仓就今本县主簿兼监并收税始分使臣巡防主簿监当未㡬盐仓罢元丰元年复置始専差官任之绍圣二年分命官二员文臣监盐仓兼商税使臣専管巡捕寻废盐仓遂以监税兼本镇烟火公事绍兴十年差京朝官今以京官充
  水口巡检一员大中祥符五年差使臣一员监盐仓巡察私贩景祐二年减罢移巡辖马递铺使臣于水口都大管当巡捕时兼收税后専置巡茶使臣一员元丰元年下三班院选差绍圣二年以武臣一员専管私盐盗贼文臣管盐仓兼税今差小使臣衔带水口镇巡捕私茶
  永福县知县事一员
  丞一员崇宁二年置五年省后复置
  主簿一员元丰二年
  尉一员
  辜岭巡检一员今差小使臣衔带福州水福兴化军兴化两县地分巡检兼催纲巡捉私茶盐贼盗公事
  闽清令一员选人京朝官通差
  主簿一员
  尉一员
  监商税务一员崇宁三年置旧本县官兼管
  丞一员崇宁二年置五年省
  宁徳县知县事一员
  丞一员崇宁二年置五年省后复置
  主簿一员元丰二年元祐二年罢后复置
  尉一员
  巡检一员今以小使臣充衔带长溪宁徳两县巡检巡捉私茶盐矾
  监商税务一员崇宁三年政和八年以商税不满千贯罢监官仍以县官兼监
  罗源令一员选人京官通差
  主簿一员绍兴四年
  尉一员
  监商税务一员崇宁三年
  南湾巡检一员元祐七年始以两县巡捉私煎贩公事入衔今以小使臣充衔带连江罗源两县南湾巡检兼催纲兼管沿海陆路私盐贼盗巡拦市舶物货兼管两县私煎贩主管本澚烟火事
  怀安县知县事一员
  丞一员崇宁二年置五年省后复置
  主簿一员
  尉一员
  鸡菜镇巡检一员今以小使臣充衔带闽候官怀安闽清古田五县巡检兼催纲巡捉私茶盐矾
  监盐仓一员盐仓旧主簿兼监绍兴十三年差小使臣一员専监
  宫观岳庙宗室
  本州十五员添差大小使臣亲民各一员小使臣监当五贠宫观岳庙共八员
  初绍兴三年三月敕诸州军添差不釐务宗室每十县以上不得过十员诸县万户以上三员万户以下二员仍并以二年为任自是本州十员闽候官等十一县各三员长乐二员淳熙六年敕裁定帅府十五员诸县宗室满罢更不作阙于是本州止十五员
  安抚司使臣
  正任釐务指使二员绍兴二年用江南安抚例置见任小使臣二员添置釐务听候差使一十员六员绍兴二年置四员五年増置
  添置釐务听候差使下班八员四员绍兴二年置四员五年置
  添置釐务指使准备差使大小使臣校尉五员绍兴五年
  沿海缉捕盗贼一员绍兴五年
  添置不釐务使臣二员绍兴十年招汀赣州山寨首领刘贤等八人奏补充散祗候等差遣任满存留再任后各陞转官资差充听候使唤指使作院差遣见五员州司三人本司二人
  添置不釐务准备差使大使臣三员绍兴二十五年置添置不釐务指使散祗候小使臣校尉六员绍兴二十五年添置七项员额共三十五贠见任大使臣二员小使臣十一员下班八员校尉一员副尉十员共三十二人
  州司使臣
  正任釐务四员准备差使一贞指使三员旧置指使一员政和七年増置准备差遣一员指使二员见任大使臣一员小使臣三员
  添置釐务四员准备差使一员指使三员绍兴五年
  添置不釐务指使散祗候使臣三员绍兴十年置添置不釐务准备差使大使臣二员绍兴二十五年置添置不釐务指使小使臣三员绍兴二十五年置拣汰离军一百二十员淳熙元年绍兴二十九年指挥节镇州一百五十员淳熙元年复裁定大使臣二十四员小使臣校尉六十员副尉下班祗应三十六员
  十三处战功添差都监监押监当四员大使臣二员小使臣校尉二员愿授岳庙者听淳熙五年
  十三处战功堂除添差宫观岳庙使臣三员淳熙六年
  十三处战功听候使唤下班三员乾道八年已上八项员额共一百四十二人见任添差准备差使大使臣十三员添差指使大使臣一员小使臣十二员校尉一员添差使唤大使臣十员小使臣三员校尉一员副尉二员下班八员散祗候下班一员副尉一员共五十三员数虽止此而其他使臣却有溢额者见后项
  提刑司使臣
  正任釐务缉捕盗贼四员大观二年将准备差使改充见任校尉二员小使臣二员
  添置釐务缉捕盗贼三贠内一员建炎四年置二员绍兴五年此二员通差大小使臣
  添置釐务指使三员绍兴五年
  添置不釐务准备差使大使臣二员绍兴二十五年置添置不釐务指使六员绍兴二十五年已上五项贠额计一十八员今见任有添差指使小使臣三员添差缉捕小使臣二员校尉一员又添差不釐务缉捕副尉一员不釐务准备差使大使臣二员不釐务指使小使臣五员不釐务使唤小使臣一员下班七员副尉二员共二十四员
  归朝归正归附忠顺官
  归朝官绍兴六年指挥州置六员见任大使臣一员见借此阙差注绍兴三十一年以后归正小使臣三人
  归正官乾道二年指挥绍兴三十一年以前归正人帅府大使臣三员见任大使臣三员
  乾道七年指挥三十一年以后归正官帅府十员见任添差有替人大使臣一员小使臣十二员下班七人副尉十四人无替大使臣一员小使臣八员副尉一员共四十四员
  乾道九年指挥绍兴三十一年以前归正人帅府小使臣六员见任小使臣四人下班二人
  归附官见任大使臣一员小使臣一员
  按自乾道九年淮西总领所发到刘成等一十一员镇江府驻札御前诸军统制司发到孙直等四十员共五十一员添差将领等差遣任满申奏朝廷乞存留再任见任添差将领小使臣六员下班一员添差监押校尉一员添差指使下班三十九员校尉一员副尉一员共四十九员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五
  宋 梁克家 撰
  秩官类六
  启运宫官
  干办官一员建炎四年绍兴四年至三十一年淳熙元年二年五年六年皆二人
  西外宗正司官
  知宗正司事一员绍兴三年移司福州
  士樽右监门卫大将军英州团练使绍兴三年正月二日至
  子淔宝文阁直学士左大中大夫七年闰十月
  士漮文州团练使十一年正月
  士樽光山军承宣使十五年
  士衎和州防御使二十一年
  士礽右朝议大夫三十二年
  子潇龙图阁直学士左大中大夫知福州兼知隆兴二年七月
  子英左朝议大夫乾道二年五月
  士秀眉州防御使五年五月
  士程武当军承宣使七年五月
  不敌左朝奉大夫九年十二月
  子涛奉议郎淳熙二年七月
  公廙朝奉大夫六年九月
  丞一员以本州通判一人兼崇宁元年指挥
  簿一员以本州签判兼崇宁元年指挥
  主管敦宗院一员绍兴元年文武各员后省武臣一员
  宗学教授一员绍兴元年自侯文中始
  提刑司官
  文臣提刑一员淳化二年尝遣使察本路刑狱寻省之景徳四年始置提点一员副以武臣天圣六年明道二年复置
  武臣提刑一员同提点刑狱景徳四年天圣六年明道二年复置嘉祐五年熙宁元年复置二年废宣和三年诏权置事平日罢乾道六年复置
  丁逊太常丞直集贤院景徳五年至大中祥符四年
  王守元同提刑内殿崇班阁门祗候
  刘文济殿中侍御史大中祥符五年至七年
  阙 同提刑阁门祗候
  王文震考功员外郎天禧元年至二年
  阙 同提刑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
  耿克从国子博士天禧四年
  丁谏同提刑侍禁阁门祗候
  王耿侍御史乾兴元年天圣二年
  冦用和同提刑右侍禁阁门祗候
  林宥太常博士天圣二年
  赵易简同提刑内殿崇班阁门祗候
  刘立之比部贠外郎景祐元年
  张知雄同提刑内殿承制阁门祗候
  韩琚都官员外郎景祐四年移广西运使
  刘逵同提刑右侍禁阁门祗候
  栾源虞部郎中景祐四年
  王翌同提刑内殿崇班门门祗候宝元元年
  李敷都官贠外郎宝元元年至康定二年
  李传同提刑供备华副使
  丘倚都官员外郎庆历元年自抚州移
  王罕国子博士庆历四年
  阙 同提刑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
  高易简虞部贠外郎庆历三年自䖍州移
  郭承规同提刑供备库副使
  苏舜元太常博士庆历六年自湖南提刑除八年移京西提刑
  张显普同提刑内殿崇班阁门祗候庆历七年至皇祐二年
  卢咸司封员外郎庆历七年至皇祐二年
  曽经同提刑内殿崇班阁门祗候庆历七年至皇祐五年
  章君陈屯田员外郎皇祐三年
  翟承恭同提刑左藏库副使皇祐三年
  吕公孺司封员外郎皇祐四年至和二年知常州
  张肃职方员外郎嘉祐元年至二年
  柴肃同提刑阁门祗候嘉祐元年至二年
  施元长司封员外郎嘉祐三年至六年移两浙提刑
  李宗孟同提刑内殿承制嘉祐三年至五年罢不差武臣
  王陶度支郎中嘉祐六年治平元年
  罗拯太常少卿治平二年至四年
  陈益司农少卿治平四年熙宁元年
  阮绅司封郎中熙宁元年至三年
  杜该同提刑内殿崇班熙宁元年至三年移知黔州后不差武臣
  宋道司封郎中熙宁四年
  李景亮金部郎中熙宁四年
  叶温叟水部员外郎熙宁五年至八年
  沈叔通屯田员外郎熙宁九年
  徐总太常少卿熙宁十年
  闾丘孝直屯田郎中元丰元年
  李茂直朝奉大夫元丰五年
  喻陟朝奉郎元丰八年十二月十九日到任元祐元年五月初四日除陜西提刑彭寂朝议大夫元祐元年八月初四日到任三年十二月初十日赴阙
  钱㬇朝议大夫元祐三年十二月初五日至五年六月二十七日移淮西提刑
  祖无颇朝奉大夫元祐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到任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赴阙曹振朝散大夫元祐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到任
  王祖道朝奉大夫绍圣元年闰四月十三日到任置南台合沙桥二年十二月除吏部员外民立祠于浮桥南济川亭
  张琬朝请郎绍圣三年二月十三日到任四年四月四日赴阙
  程遵彦朝请大夫元符元年六月初四日到任至三年十二月十五日除祠部员外郎周谊朝奉大夫建中靖国元年二月二十三日到任崇宁元年三月移广西运副张向朝请大夫崇宁二年四月三日到任二年六月赴阙
  毕渐承议郎崇宁二年六月初五日到任四年五月初八日除膳部员外郎
  乔世材朝请大夫崇宁四年五月初二日到任大观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授京东路提刑句仲甫朝请大夫大观二年三月四日到任准朝旨措置福泉剑州邵武军铸钱至六月二十三日移湖北提刑
  陈觉民朝请大夫大观二年六月二十五日自泉州就移至四年闰八月八日移广东提刑邵璹朝议大夫大观四年闰八月十五日自泉州就移政和四年二月二十五日移淮西提刑陈建承议郎政和四年十月二十日自泉州就移六年八月二十三日除直龙图阁移本路运副郡人
  郑南朝奉郎直秘阁知泉州就移政和六年十月初五日到任宣和元年六月十九日罢任 郡人王仲闳朝奉郎自本路提举香茶矾事就迁宣和元年六月十九日到任当年九月十一日除湖北提刑
  俞向朝散郎直龙图阁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到任五年正月十四日再任
  耿南金武经郎阁门宣赞舍人本路廉访使者宣和三年二月内填复置阙六年三月内准敕发赴阙
  陈桷朝请郎靖康元年四月十九日到任至建炎元年十月二十二日罢任
  李芘中奉大夫建炎元年十月二十二日到任建炎二年八月初四日罢任 郡人林杞朝奉大夫吏部员外郎建炎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到任三年十二月初七日罢任梁泽民朝散郎自提举准敕差权建炎四年正月二十六日到任六月二十五日得正官替王绾朝请郎吏部员外郎建炎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到任十月十七日丁父忧
  陈桷朝散大夫再除建炎四年十二月初七日到任绍兴元年三月十七日宫祠罢廖刚朝散郎绍兴元年三月二十六日到任四月初六日准敕发赴行在
  徐庚左朝请大夫绍兴元年五月二十五日到任二年六月二十五日召赴行在刘峤左朝奉大夫直徽猷阁绍兴二年六月二十七日到任至四年九月初五日罢吴聪问右朝请大夫绍兴四年九月初五日到任六年十一月十七日除广南西路提刑施坰左朝请大夫绍兴六年十一月十三日到任八年四月二十七日罢任
  宋孝先左中大夫直秘阁绍兴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到任十年二月十六日准朝旨与浙东提刑李维两易其任
  李维右朝散郎直秘阁绍兴十年三月二十五日到任至十一年八月初五日致仕方庭实左朝散郎直徽猷阁绍兴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到任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罢任李公懋左朝奉郎直宝文阁绍兴十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到任十五年正月初八日罢任李鞉左朝请大夫直秘阁绍兴十五年二月二十六日到任六月十一日除江南东路提刑王元鼎左朝请大夫绍兴十五年七月十四日到任十六年七月十四日致仕 郡人吴序宾左朝请大夫绍兴十六年十月初四日到任十九年二月二十八日除知常州孙汝翼左朝散郎绍兴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到任二十年九月内差知荆南府赵令𬣳左朝议大夫绍兴二十三年七月十七日到任二十五年八月九日除直袐阁再任二十六年二月二十日除秘阁修撰知台州
  吴逵左朝请大夫绍兴二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到任十二月十九日除直秘阁知鼎州沈大廉左朝奉郎直秘阁绍兴二十七年二月十七日到任七月二十七日兼权泉州十一月二十八日致仕
  樊光远左承议郎绍兴二十八年二月初二日到任三十年三月初六日除知严州王大宝左朝请郎直敷文阁绍兴三十年四月初十日到任是月二十七日宫祠梁仲敏左朝请大夫绍兴三十年六月二十四日到任七月二十八日准省札召赴行在李莫左朝散郎直袐阁绍兴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到任三十一年三月二十日致仕沈枢左承议郎绍兴三十一年七月初二日到任三十二年九月十八日除尚书考功郎官何佾左朝奉大夫绍兴三十二年十一月初十日到任隆兴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除直秘阁知静江府
  任尽言左朝散郎直秘阁隆兴二年九月初一日到任乾道元年正月二十七日致仕李若朴右朝散郎直秘阁乾道元年五月初八日到任二年六月十一日除江南东路提刑何逄原左朝散大夫乾道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到任四年三月十一日宫祠
  吴龟年左朝奉大夫直宝文阁乾道四年六月初三日到任六年三月初六日除江南西路转运副使
  赵子英左朝议大夫直敷文阁自本路转运副使就移乾道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到任六年二月二十一日召赴行在
  郑兴裔武功大夫成州团练使填复置阙乾道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到任
  吕企中左朝奉郎直敷文阁自本路转运判官就移乾道八年二月二十三日到任九年三月除直宝文阁知杨州
  郑良嗣朝奉郎淳熙元年二月十四日到任二年三月十二日准省札任满召赴行在二十五日满
  叶南仲敦武郎淳熙三年二月二十五日到任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觧罢赴行在奏事谢师稷朝散大夫淳熙三年三月二十五日到任五年四月十八日准省札候任满赴行在奏事五月十二日满
  孙宪文朝请大夫淳熙五年五月十一日到任七年十月满
  郑槐武经大夫淳熙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到任六年六月初七日宫祠
  陈孺朝散郎直秘阁淳熙十年八月到任
  干办公事一员宣和二年置局当公事官一员绍兴十八年减帅司属官一员充提刑司干办公事二十二年添差一员二十五年省淳熙八年复添差一员今二员
  检法官一员熙宁六年元丰三年元祐五年复置
  转运使副
  建炎二年移司福州绍兴二年依旧三年复移寻依旧
  提举常平茶事
  元丰元年置提举常平司崇宁大观间以转运司兼领奉行茶事政和三年専置提举茶事官置司建州二年建兵叛权移福州绍兴五年并以提举常平司为名置司泉州九年经制使司总领诸路常平寻罢经制司常平令提刑兼领福州置司十二年归建州
  提举学事
  崇宁三年置五年废大观元年复置宣和三年
  走马承受
  大观元年以福州为帅府置走马承受内臣一员武臣一员政和八年走马承受为廉访使者靖康元年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五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六
  宋 梁克家 撰
  人物类一
  科名
  唐自神龙迄后唐天成二百二十有三年州擢进士者三十六人何才之难耶岂其出有时将山川风土使然抑教化涵养之未至也爰自永嘉之末南渡者率入闽陈郑林黄詹丘何胡昔实先之阅五朝隋唐户口既蕃衣冠始集神龙中薛令之首登科诸彦继踵而陈诩之父子侯固之叔侄欧阳玭之兄弟皆有声于世犹以为盛矣熙朝崇尚儒雅人物彬然进士之外或以制举或以词科或以舍选或以八行或以武举或以童子莫不并进岂惟父子叔侄兄弟同岁收擢或绵属数世不坠而已其名冠礼部籍与廷对占天下第一若两优释褐皆世所谓希阔者比盖数见之坐庙堂登严近足相蹑为逹官又岁不乏人抑何其盛欤由太平兴国五年至今淳熙八年凡二百有二年以科目进者一千三百三十有九人内元符以前一百二十二年才三百二人尔外恩科有八十一人而建中靖国至今正八十二年乃一千三十有七人外恩科有四百八十一人医学释褐一人又何其日盛一日也元祐间柯守述始作题名记于州学取神龙以来进士编次以刻石元祐止自后每举听进士同年相率自识之其间寓籍远郡或续还科名犹有漏逸不载者至族系近远顷岁题注间有舛误今増其所未书者其可访者是正之
  
  神龙元年丙午姚仲豫榜
  薛令之字珍君长溪人终左补阙太子侍读
  贞元十年甲戍李程榜
  陈通方字阙 闽县人终南陵院官
  十三年丁丑郑巨源榜
  陈诩字载物闽县人终户部员外郎知制诰
  十五年巳卯封孟绅榜
  邵楚苌字待翰闽县人终校书郎
  元和五年庚寅李顾行榜
  陈彦博字朝英闽县人终贵溪令
  十四年已亥韦谌榜
  陈去疾字文医候官人终邕府副使
  宝历元年乙已柳璟榜
  欧阳衮字希甫闽县人终侍御史
  太和四年庚戌宋邧榜
  林简言字欲讷福清人终漳州军事判官
  九年乙卯郑□榜
  侯固字子重闽县人累官鄜坊灵武易定节度使
  开成三年戊午裴思谦榜
  萧膺字次元候官终大理司直
  李滂字注善闽县人终大理评事
  会昌二年壬戌郑颢榜
  郑诚字申虞闽县人历刑部郎中郢安邓三州刺史
  三年癸亥卢肇榜
  林滋字后象闽县人历金部郎中后王铎辟为判官
  四年甲子郑言榜
  陈纳诩之子字广誉终大同军副使
  大中元年丁卯卢深榜
  陈镛字希声候官人复应史科终鄂州刺史
  五年辛未李郜榜
  林朂字公懋闽县人大中五年开元礼登科终吉州刺史
  十二年戊寅李亿榜
  侯岳固之侄字公祝未仕终
  咸通二年壬午薛迈榜
  王棨字辅之福清人历水部郎中
  薛承裕字饶中闽县人终国子四门博士
  七年丙戌韩衮榜
  欧阳琳衮之子字瑞卿再中宏词授袐书省正字累迁侍御史
  九年戊子赵峻榜
  连摠字会川闽县人终峄阳尉
  十年已丑归仁绍榜
  欧阳玭衮之子字中终书记
  林思字䖍中长乐人终水部郎中万年令
  乾符二年乙未郑合敬榜
  陈谠字昌言候官人终韶州刺史
  郑𨼆字伯超福清人
  林嵩字降臣长溪人终金州刺史
  五年戊戌孙渥榜
  陈蜀字文都
  中和五年乙巳许祐孙榜
  倪曙字孟㬢候官人仕刘𨼆为工部侍郎平章事
  大顺元年庚戌杨赞禹榜
  张莹字昭文连江人终礼部尚书知延州
  林衮字谠言闽县人终袐书省校书郎
  二年辛亥崔昭矩榜
  陈鼎福清人
  黄璞字徳温唐艺文志作字绍山候官人后迁莆官至崇文馆校书郎当昭宗之世杜门不仕黄巢入闽过其居曰此儒者家也灭炬勒军而去自号雾居子有集二十卷
  景福二年癸丑
  曹愚字古直长溪人
  乾宁二年乙卯
  黄诜字仁泽登拔萃科璞之子终左宣义郎节度巡察判官始迁长溪白林有二子长慕
  华自白林迁翁潭官至水部员外郎次慕风自白林迁候官官至给事中

  三年丙辰
  翁承赞字文尧福清人居蒜岭四年中博学宏词科官至谏议大夫
  四年丁巳杨赞图榜
  卓云字阙
  后唐
  天岁三年戊子郭晙榜
  陈保极字天锡闽县人终礼部仓部员外郎赐金紫
  本朝太平兴国五年元丰八年
  太平兴国五年庚辰苏易简榜
  吕奉天字阙闽县人
  八年癸未王世则榜是榜赐同出身分为三甲殿试分甲自此始
  林倓字阙闽县人
  端拱元年戊子叶齐榜雍熙二年进士始唱名本州登第人预唱名自是岁始闽中记云周希古于是年马国祥榜及第先是南省下第举人诣登闻院乞再试五月太宗亲试马国祥等七百人命枢密院给牒以试中为名令权知县簿周希古时预选又进士叶齐等打鼔论榜六月再试放三十一人李亚荀预选
  周希古字阙 长溪人终职方员外郎上䕶军
  李亚荀字宗卿连江人终度支员外郎䕫路转运使
  淳化三年壬辰孙何榜是榜糊名考校分五等上三等赐及第馀赐出身即赐儒行篇
  李坦然字平仲长乐人终朝奉郎大理评事兼水部员外郎
  林殆庶字阙 闽县人累官度支员外郎秘阁校理知明州
  余贯之字阙闽县人
  王彬系高丽宾贡长乐人初挈族奔高丽以外国生宾贡入太学至是登第授校书郎放
  归寻归正省墓知汀州抚州终太常少卿

  咸平元年戊戌孙仅榜是榜始为小录用绫为之金花贴于卷首载知举年甲行第家讳私
  忌登科人大书姓小书名

  吴千仭字仪之候官人终太常博士知处州
  二年乙亥孙□榜
  连作砖字阙闽县人
  三年庚子陈尧咨榜是年分六甲第四甲同进士出身第五甲同三传出身第六甲同学
  究出身时休复名在六甲赐别科出身自此始也

  林介字子然候官人
  黄诰字简之候官人
  陈易则字简之闽县人终袐书省校书郎
  沈厚载字元兴闽县人历潮劔归三州终屯田郎中
  林休复字仲正闽县人同学究历知邵武军漳州终阙部员外郎
  五年壬寅王曾榜
  刘若虚字叔阳闽县人终屯田贠外郎知邵武军
  景徳二年乙巳李迪榜
  翁纬承赞之孙终新会令甲科
  张翼字阙候官人
  四年
  林陶字仲谟闽县人中捷词科特赐同出身终比部员外郎
  大中祥符元年戊申姚晔榜赐袍笏自此始
  林敦复休复之弟字子重终太常博士
  潘衢字子庄长乐人历屯田郎中
  林太素殆庶之弟历相州节度推官并甲科
  陈晔字蒙之闽县人终冝兴主簿
  刘天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字成之福清人终宣徳郎大理寺丞并第三甲同三礼出身
  陈庄字仲容闽县人终赞善大夫
  陈宗奭字亚公闽县人终理寺丞知惠安县
  潘征衢之兄改名循字先之终著作郎
  陈清易则兄字晦之为蕲州司理恵州归善令
  张黄裳字叔文罗源人
  林祥字子通闽县人终石城县并第四甲学究
  五年壬子徐奭榜
  刘栻字阙 闽县人历都官员外郎
  陈简能字知柔闽县人历潮建漳泉四州推官
  林咸徳字阙 闽县人终屯田郎中阙以上并及第
  刘若冲若虚之弟字叔谦历秘书丞
  林太微殆庶之弟字阙 历殿中丞以上同进士
  八年乙卯蔡齐榜
  林高字子羽福清人终屯田员外郎
  王甲字阙侯官人
  童颕字蔵之闽县人父居明没于王事诏赐一子出身令本州访其子以闻登第终职方
  员外郎

  童子举
  黄鳌连江人六岁应童子举赐出身
  九年
  童子举
  蔡伯俙福清人四岁应童子举赐出身除东宫伴读历司门郎中
  天禧三年已未王整榜
  鲍稷字阙 闽县人终于宾幕
  王平甲之弟字保衡终侍御史
  诸科
  沈兆字冠卿闽县人
  天圣二年甲子宋郊榜
  陆广字彦博候官人终朝奉郎司封员外郎集贤校理提点京东刑狱 甲科张沃字阙 永福人终饶州都曹
  许忱字□先闽县人
  五年丁卯王尧臣榜
  李平字泰符闽县人为都官员外郎致仕
  周辅字荩臣长乐人终都官员外郎知华州
  黄贲闽县人历库部郎中
  江阶候官人同学究历虞部员外郎
  八年庚午王拱辰榜
  刘奕若虚之子字象伯终屯田员外郎通判润州
  韩丙字夀先闽县人终袐书省校书郎梧州推官
  刘异若虚之子字成伯终屯田员外郎
  李述平之子字公明终袐书丞知韶州
  景祐元年甲戌张唐卿榜
  林槩高之子字瑞甫省试第二人终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甲科
  林慥字阙之闽县人终太常少卿
  卓祐之字长吉闽县人历秀州判官
  陈诰字伯伦后改名谟闽县人终朝散大夫知连州通判
  林嗣复休复之弟字延叔终太常博士
  郑同文字从周闽县人
  诸科
  林孟同学究
  五年戊寅吕溱榜是年改宝元元年
  翁彦升字元卿福清人终职方郎中知归州
  林肇敦复之子字公权终屯田郎中
  湛俞字仲谟闽县人知安丘县治平中召以屯田郎中为本路转运判官后遂休致𨼆居
  宿猿洞

  朱鼎臣字希夫永泰人终大理丞
  陈序简能之子字次公终承忠郎
  李惟肖字梦得闽县人后改名肖知秀州户曹
  诸科
  郑洙同三礼
  庆历二年壬午杨寘榜
  李处厚亚荀之子字载之历屯田员外郎终朝奉郎提举淮南等六路茶税陈襄象之子事见府学先贤堂
  萧汝霖字岩夫闽县人
  苏畋字阅之闽县人终朝官员外郎
  王纶闽县人终都官员外郎
  诸科
  林温
  陆廙并长史
  刘昇若冲之子终秘书丞
  六年丁亥贾黯榜
  林琪殆庶之孙终朝奉郎甲科
  刘偁字伯可怀安人终朝请大夫
  刘易简偁之兄终著作郎
  陈固字道夫终秘书丞
  张泽沃之弟字阙终朝奉郎
  刘彛若虚之阙事见府学先贤堂
  江震字孟仁候官人通判通州朝请郎致仕
  陈预字伯㡬闽县人
  林世矩休复之子字子仪终楚州教授
  黄子春字阙 终朝散郎
  诸科
  王茂先字仲昌闽县人以殿中丞致仕
  黄质
  林国华并同三礼
  皇祐元年巳丑冯京榜
  李敷字昌言福清人终奉议郎
  谢宋臣字君俞连江人终归安主簿
  赵谷字道卿连江人终承事郎试大理评事知浦城县
  萧杰字阙闽县人
  陈中庸字道复闽县人
  李川坦然之子字终吏部员外郎
  孙奕字景山闽县人历知南陵海陵吴县吕诲知开封荐知封丘县诲拜御史中丞荐为台推迁监察御史论新法为邓绾劾奏出监陈州酒陈襄知杭州辟为签判移监泗州转般仓元祐初除本路转运使卒
  黄稹字几叔闽清人历知循惠潮汀漳五州终朝请大夫
  林谊字徳元闽县人终汉川令
  刘靖字阙 侯官人终迪功郎
  丁士衡字阙 闽县人终广州掾
  魏昂字阙 古田人终朝请郎大理评事
  柯伯华字阙永福人
  萧开字忠叔闽清人承议郎致仕
  刘处约天锡再从之侄字景仁终通直郎殿中丞
  林罕字阙 长乐人终广州司理
  刘延之字阙
  林卞字公美阙县人历知山阳县
  吴元瑜字阙闽县人
  制科
  刘绛字宅中闽清人应茂才异等科特授将仕郎终推官
  五年癸已郑獬榜始改四岁一举为间岁
  陈君章襄之弟字时发终朝议大夫
  林揄字公美知山阴县
  潘整字孟文长乐人终迪功郎
  湛庸俞之侄字伯遇终恵州司理
  吴君瑜元瑜之兄字终兴化尉
  吴周卿字宪甫闽县人终大理评事知黄梅县
  黄嘉会字伯通候官人终朝奉郎
  张肩孟字醇叟永福人终朝散郎通判歙州
  许原字原古福清人终承事郎知政和县
  曾伉字公立候官人终朝散郎左司员外郎
  郑穆事见府学先贤堂
  许叔达
  林彭年字君直连江人终儒林郎真州郎曹
  嘉祐二年丁酉章衡榜
  林开高之孙字道甫终秘书省校书郎
  陆长倩广之子字才仲终朝散大夫
  曾默字识之候官人以太子中允为本路运使
  张宗闵字遵道闽县人终从政郎建阳令
  林密慎思曽孙字伯通终知潮州
  陆衍广之从弟字道源终朝请郎通判郓州
  林旦槩之子字次中历监察御史终朝议郎直袐阁河东运使
  李皇臣字道夫闽县人终朝议大夫知婺州
  林希槩之子字子中别头省试第一人历同知枢密院事终资政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
  谥文节

  王向平之子字子直终峡石主簿
  林棐高之侄字信甫终新昌令
  陈格字元规古田人终袐书丞
  王回平之子向之兄字深甫终忠武军节度推官知南顿县
  陆宪元廙之子字道祖终知祥符县
  诸科
  张应
  许齐并同五经
  黄彦
  陈奕并同学究
  四年巳亥刘煇榜
  陆宣广之侄字潜甫后改名畸终朝散郎知潮州
  王伯虎字炳之福清人终朝请郎枢密院检详
  林邵槩之子字寸中终宝文阁直学士金紫光禄大夫
  陈向字景通闽县人终秘书省校书郎
  朱敏中字仲有闽县人终儒林郎
  林颜槩之子字仲和终中奉大夫直袐阁
  诸科
  郑晕同五经
  六年辛丑王俊民榜时试中礼部及御试下第者四人本州陈传其一也传字商老候官
  人著甄冶遗事

  吴卞字道卿候官人
  陈敦夫襄之侄字中裕提举本路常平终朝散大夫泰凤路提刑
  郑适字正之闽县人终朝请郎大宗正丞
  吴杲卿周卿之弟字仲明终试秘书省校书郎守兴化军录事参军
  王冏平之子回向之弟终新蔡主簿兄弟皆有文集曽子固为序曰其兄弟俱名闻天下
  八年癸卯许将榜
  许将字冲元闽县人除集贤校理改右正言直学士院判吏部流内铨寻知制诰知蕲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郓三州召为兵部侍郎守尚书右丞出知定州入为吏部尚书左丞迁中书侍郎改门下侍郎出知河南颕昌府终奉国军节度使谥文定
  宋钧字成叔罗源人终迪功郎
  倪箴字阙福清人
  游冠卿字子忠福清人历提举江西常平就移本路终朝散大夫
  王俞字用之永福人
  张俗字孟仁候官人
  倪材字长民闽县人终温州推官
  林动字逢吉阙 人终奉议郎建州教授
  治平二年乙已彭汝砺榜
  李谭字廷老闽县人甲科
  池鄂字须文候官人
  王祖道字若愚闽县人历知本州移本路提刑再知本州后为兵部尚书终端明殿学
  士大中大夫

  陈毅字子忠长乐人终朝散郎知贺州
  刘俨偁之弟字公表终承议郎知南恩州
  辛琮字华国闽县人终朝奉大夫本路转运判官
  陈晔字复之闽县人
  四年丁未许安世榜
  郑侠晕之子事见府学先贤堂甲科
  江通阶之侄字济道终朝散郎知黄州
  郑及字阙 闽县人终朝奉郎
  李处道亚荀之侄处厚之弟字深之终兴国军知录
  朱敏元敏中之弟字光道终朝请大夫
  陈时字权济闽县人终奉议郎
  陈祥道字祐之事见府学先贤堂
  陈㡬字道甫闽县人终朝奉郎通判除州
  王晦字明远闽县人终朝请大夫知饶州
  黄康民字掞平闽县人终宣教郎知尤溪县
  谢党字廷公长溪人
  林璋字国器闽县人终朝散郎通判温州
  熙宁三年辛亥叶祖洽榜是年御试䇿一道至七年以进士既罢词赋所试䇿即与制举
  无异时政阙失已许人上封事逐罢贤良等科

  江庶阶之子字希颜侯官人终于知县
  李适字彦正闽县人终朝议大夫
  朱功敏中之弟后改阙功字彦仁终中大夫
  陈植格之兄字表民历莱州司理参军
  陆长愈广之子字季谦终宣教郎宣州签判
  黄群字文中候官人终文林郎利州路三泉县丞
  诸科
  朱稷臣同三礼
  王砺同学究
  郑瑜
  郑表并将作监簿
  张颢
  李倚并试助教
  李颀试文学
  六年癸丑余中榜是年第一第二甲赐及第第三甲出身第四甲同出身第五甲同学究出
  

  张励肩孟之子字深道以集贤殿修撰知本州移知广州加集英殿修撰知洪州建州终
  中大夫

  吴干周卿之子字无求终承议郎
  余清字夷老罗源人终大中大夫徽猷阁待制知泉州
  陈景参序之子字子孝终奉议郎知阳信县
  夏臻字㡬道福清人终朝奉郎知梧州
  季撰处厚之侄字子约终朝奉大夫赠少部
  林安道字文父闽县人终文林郎
  诸科是岁特奏名进士明经诸科人今三司依例支给长史文学料钱月七贯文全折到州公
  参日起支三年满日住支进历纳省

  韩昌国
  林格并试监簿
  林枢
  柯辟并长史
  林诰
  郑玠并文学
  九年丁已徐铎榜是年诏自第一名以下并试律义断案赐官钱印小录废明经科
  林敷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远候官人终奉议郎知同安县
  张勔肩孟之子励之弟字臻道终朝散郎
  林汴
  刘会元字天常政和中臣庶名字避天字改次常候官人历湖南江西运判终中奉大
  

  吴洪字阙 闽县人终奉议郎
  刘诜处约之子字人伯终中大夫太常少卿
  林暕字阙
  郑邦直字阙闽县人
  姚世举字之才长溪人终承奉郎
  林祖谊
  诸科
  潘鲠衢之孙字谷永终宣义郎知石康县
  元丰二年巳未时彦榜是岁免试刑法第一第二甲赐及第第三甲第四甲赐出身第五甲
  赐同出身

  陈邈字彦远阙 人元丰元年为举首终太学博士 甲科
  黄选字阙 永福人终中奉大夫
  王玙
  林积仁字阙 长溪人历邓城令
  陈举字得任闽县人终龙图阁学士广东经略
  唐最字梦得怀安人终朝散大夫
  吴开字伯通侯官人终宣徳郎知宁化县
  林介
  陈郊字阙历崇阙
  崔登字仲诚候官人终朝请郎通判汀州
  诸科
  周石同三礼
  林程
  卓士龙并同学究
  林迥
  吴阅并试监簿
  卓钧四门助教
  五年壬戌黄裳榜
  余深清之弟字原仲历吏部尚书以尚书左丞迁门下侍郎除太宰兼中书侍郎以少傅
  镇西军节度使知本州终卫国公

  孙大廉字少夷候官人终通直郎
  陈安道祥道之弟字请之终宣徳郎
  黄国才字公杰候官人
  李移忠字孝卿闽县人终宣教郎知新昌县
  特奏名是岁府学题名始书写特奏名
  翁缜
  王震
  林瑜
  林任元
  黄彦博
  余利仁清深之叔祖
  陈翃
  林勲
  吴君元君瑜之弟
  林贽
  许伦
  黄敏选之父
  八年乙亥焦蹈榜
  王昭明
  高崇字峻卿长溪人
  刘公摰
  洪浩字元卿候官人终朝奉大夫左司员外郎
  张翺
  卓元龟字大年怀安人朝奉郎致仕
  潘震
  韩用章丙之孙字俊民终承议郎宗子博士
  刘知至奕之孙字伯时终朝请郎知西外敦宗院
  沈观
  陆如冈宪元之子字稚山终奉议郎提举成都府常平
  刘及字阙 闽县人终仪曹
  王询阙  候官人终信州推官
  特奏名
  卢禹臣
  李勉
  林谧
  朱敏修敏中之弟
  余孟坚清深之父
  卓士安
  黄绪
  郑亨
  王庚
  黄待问
  何总
  卢周臣禹臣之弟
  黄伯厚
  刘价
  黄元夫
  陈传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七
  宋 梁克家 撰
  人物类二
  科名
  本朝元祐二年政和八年
  元祐三年戊辰李常宁榜
  刘介山若冲之孙昇之子终朝奉大夫
  陆恂廙之孙字周仲终宣教郎
  韩筠
  阙 字仲礼终侍御史
  叶声字彦闻侯官人终朝议大夫知新州
  崔国寅登之从兄字世传终朝请郎知邵武军
  湛存俞之孙字公中终建州司理
  刘绶
  郑侃晕之子阙秘书省校书郎
  特奏名
  刘康夫奕之子
  黄豫
  萧规
  李诚
  邹异经明行修
  陆望宣之弟
  六年辛未马涓榜是年兼诗赋人第一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经三道専治经人经义各二道第三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各䇿二道
  郑邦彦字公佐长乐人终朝散郎知建州
  林虚希之子字季野后试宏词第一人历起居舍人终朝请大夫秘阁修撰林岂字厚之长溪人终朝散郎通判安肃军
  柯远字臻道怀安人终奉议郎知南漳县
  王勲字伯逹候官人元丰七年为举首
  林天若字稽道闽县人
  林辨棐之子字载中终朝请大夫南京少尹
  萧昞辟之兄字文叔历职方员外郎知朝奉郎知袁州
  方甸字南功福清人终承奉郎湖北运干
  陈噩固之子字子文历中书舍人知和州终正议大夫徽猷阁待制赠少师李谕图南之弟字义翁终朝奉大夫
  魏需字君举古田人终朝奉大夫
  陈公器字国珍怀安人提举本路常平终朝请大夫
  林玮字仲璞闽县人终奉议郎
  李师回字潜圣闽县人终建浦令
  卢彦逹字义行福清人历成都路提举学事终朝奉郎湖南提刑
  制科
  陈旸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祥道之弟字晋之是年九月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节度推官签判顺昌府
  终礼部侍郎显谟阁侍制

  二年乙亥
  宏词科
  林虡时为开封县主簿详定军马司敕例 修官爵里见前
  四年丁丑何昌言榜
  叶源声之兄字彦中历太学博士京西提学移提举本路常平终承议郎两浙提举学事
  甲科

  陆蕴宣之子字惇信历大司成御史中丞知福州建州泉州终大中大夫显谟阁直学士郑崈字志天宁徳人历四川提举学事以朝奉郎未七十乞致仕
  王涛晦之子字微明终朝散大夫
  李图南敷之子字彦远终述古殿直学士赠宣奉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叶辟字师圣候官人终承奉郎
  黄远敏之子选之弟字明仲终文林郎知莆田县
  叶正臣源之侄字致一终南劔州司理
  李康字彦侯闽县人终朝散郎辟雍司业
  林虙旦之子字徳祖终朝请郎提举淮东学事
  陈天常
  陈公格公器之从弟字仲承终朝请大夫知漳州
  韩远举丙之曽孙字陟明终宣教郎
  刘震字亨伯怀安人终朝散大夫
  卓元规元龟之兄字大正终宣教郎杭州教授
  柯廷坚字诚季候官人终朝奉大夫
  黄唐佐字尧臣闽县人终奉议郎澶州教授
  林亨字亚元闽县人
  林敏元字梦恊怀安人终朝议大夫知通州
  潘潜衢之孙字彦渊终朝请大夫知南雄州
  陈义夫景参之从兄字汝权终中大夫湖南提刑
  陈之邵字才仲候官人终朝奉大夫宗正少卿
  陈天与字梦逹闽县人终朝散大夫
  蔡巩字信道福清人终宣教郎饶州教授
  特奏名
  郑祖仁
  翁希愈
  庄㡬
  元符三年庚辰李釡榜
  林遹格之子字述中殿试第三人提举本路常平历中书舍人以徽猷阁待制知本州进
  宝文阁待制知广州终大中大夫

  陈材字干伯
  郑修洙之孙侯官人字季常终承议郎司门员外郎兼定王嘉王记室 以上甲科陆恺恂之弟字强仲历太常少卿直秘阁知泉州
  高公𤩽字君贽闽县人终朝请郎知邵武军
  辛炳琮之子字如晦为辟雍博士除京西北路提学陛对擢监察御史摄殿中侍御史论直达纲亏数责监南剑新丰场绍兴初以侍御史召弹逐大臣五人擢御史中丞以病请去除显谟阁直学士知漳州终赠通议大夫
  林登罕之侄字即道终承议郎知涟水军
  黄唐俊唐佐之弟字尧章终鸿胪少卿
  倪登字彦及福清人终朝请大夫以收燕云奉使没于王事特赠中大夫
  郑楫崈之侄孙字涣之终朝奉郎两浙西路提举学事
  丘允字执中长溪人终朝议大夫
  宋汝弼
  曾经字与权闽县人终郓州教授
  陈锷字弱翁候官人终直袐阁
  余忱利宾之子字孚中候官人历诸王府翊善终朝请大夫
  王宾字元将闽县人元符二年为举首历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刑部尚书终龙图阁学士
  大中大夫

  高临字潜智怀安人终朝散郎直龙图阁知衢州赠待制
  陈侁清之曽孙字浚之终宣教郎洪州录事
  丘朝俊字叔文福清人终朝奉大夫知肇庆府
  张劝肩孟之子励勔之弟字闳道历中书舍人给事中御史中丞除述古殿学士知本州
  陛辞除工部尚书终大中大夫

  陈适道景参从侄字彦正终朝散郎知肇庆府
  林仲堪字大任福清人历本路提举终朝议大夫知恵州
  陈抱字梦得连江人终朝议大夫
  曾汝霖字商阙怀安人终文林郎
  特奏名
  陈谞
  黄待举待问之弟
  黄适选之兄
  韩火老丙之孙远举之父
  崇宁二年癸未霍端友榜
  陆藻宣之子蕴之弟字惇礼政和间蕴为大司成藻为国子司业迁给事中宣和初蕴知建
  州藻知泉州寻入为吏部侍郎终显谟阁直学士知福州

  许份将之子字子大终龙图阁学士通议大夫以上甲科
  陈禹叟字彦繇闽县人
  黄唐傅唐佐之弟字尧翁崇宁元年开封府解首历国子司业宗正少卿中书舍人给
  事中以徽猷阁待制朝议大夫致仕

  刘询处约之子字信仲终承直郎太学博士
  陈天禧时之孙字百顺终阙
  黄懋字徳敏闽县人终朝请郎通判开徳府
  曾晏伉之子字叔阳终宣教郎知泰兴县
  陈公彦公器之弟字国英终中大夫集英殿修撰
  卓毅夫元龟之侄孙字彦仁终承直郎知将乐县
  徐楫合之侄字升可终恵安令
  叶预声之从弟字晋卿终承议郎太学博士
  方时可字亨仲候官人历江东西路提举知吉州终中奉大夫
  林作乂字彦从闽县人终阙
  郑南卿字仲昇连江人终朝奉郎
  陈亨衢字彦远候官人终宣教郎知仙游县
  特奏名
  缪昌道假承务
  张致麟京府助教
  张伯立
  陈夀朋
  郑震洙之子
  陈济
  陈中
  郑孚
  陈兼
  陈从义以上诸州文学
  三年甲 是岁建辟廱以待天下每岁贡士试中申 者释褐三试不中退归本贯外三岁乡
  贡谓之大比

  幸太学上舍释褐是年上舍一十六人并与释褐本州三人郑南崔瑶林徽之免解二十八人与免省本州三人柯棐杨惇礼李迈内舍一百一十六人与免解本州六十馀人
  郑南崈之从侄字明仲释褐第一人历辟廱司业以直袐阁知泉州移本路提刑两浙提
  刑以朝散大夫袐阁修撰致仕九十七而终

  崔瑶登之子字梦祥历江东江西提举学事为职方左司员外郎终朝奉郎林徽之字天和闽县人终朝请大夫提举江西学事
  五年丙戌蔡薿榜
  柯棐字季忱闽县人殿试第二人历秘书少监太常少卿除右文殿修撰太子舍人知徳
  安府宣州终朝请大夫

  陆震恺之子字允敷大观四年试中学魁历太常博士礼部郎官召为右正言不拜再被
  召卒

  郑强字南美候官人终朝请大夫广东提举 以上甲科
  陈靓字文焕闽县人终迪功郎
  黄龟年选之子字徳邵历殿中侍御史中书舍人终给事中
  刘登偁之侄孙字昇道历礼部员外郎知兴化军终朝奉大夫广东提刑
  周思字上逹候官人终阙
  郑畋字武子候官人终朝议大夫
  陈国材字公选福清人终诸王府直讲
  杨惇礼字穆仲长溪人历太学博士通判秀州乞致仕除司勲员外郎再乞致仕除监
  察御史力辞时年未六十终朝请郎

  黄荐可字宋翰长溪人终朝议大夫
  刘方翼会元之子字梦弼终朝奉大夫太学博士
  李迈字志远候官人历考功员外郎知蔡䖍封潮四州终朝议大夫
  黄文仲字元实闽县人终阙
  潘辟衢之子字廓如闽县人历知汀州韶州广东运判终朝散大夫
  刘彦适诜之子字立道省试别头第一人历校书郎除直秘阁广西经略使再知徐州韩兼丙之孙字彦和终承议郎西京国子司业
  李隲字天升闽县人终辟廱司业
  李弥大撰之子字似矩为吏部尚书显谟阁直学士终中大夫
  黄邦光字观国怀安人终朝奉郎
  陈天申公器再从侄字仲益终朝请大夫知恵川
  卓献夫毅夫之兄字彦翼终宣教郎知瑞安县
  李撰适之侄字徳修终朝议大夫
  朱庭杰鼎臣之侄字世英没于王事终朝请大夫
  李宋臣颀之子字希杰初名汉臣后凡以前代名者更从国号遂改今名终中大夫累
  赠特进

  特奏名
  江渐庶之子
  陈复
  黄廙
  许难
  郑汝石
  陈文伯
  大观二年丁亥
  八行
  李谔字彦忠闽县人以孝悌行能赐上舍及第授文林郎国子录除秘书省校书郎迁职
  方员外郎终承议郎直秘阁淮东提举学事

  三年已丑贾安宅榜
  黄夏卿字杨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永福人终给事中
  陈尹字孝恭闽县人举八行终通直郎越州教授以上甲科
  柯翊远之侄字仲举终将仕郎兴仁府教授
  崔瑀登之子字彦宽终承务郎九域志所编修官
  王朝俊字元遇闽县人终宣教郎
  林介卿字同甫长溪人终承奉郎太学博士
  潘师儿潜之侄字圣时终宣义郎建州教授
  黄邦光远之子字宋显朝散郎通判徽州
  吴暇开之子字彦终朝议大夫
  洪元夀浩之侄字彦仁终承事郎
  林云字公泽闽县人终阙
  张穆字应和候官人尝中上舍出身中书右正字知邵武兴化军召为左司郎官建炎初
  为本路转运副使移司本州主一路类省试终朝议郎

  叶搏字元举怀安人终承议郎
  樊绎字伯成怀安人终朝请郎
  陈琎字景玉闽县人终朝请大夫
  藩毂字载道候官人终徳州教授
  卓骏字君骥福清人终朝奉大夫知兴化军
  林天申字昭道闽县人终迪功郎漳州司理
  陈安上字彦礼闽县人终朝奉大夫
  黄惟深字仲默福清人终漳浦令
  郑存字诚中闽县人终陈州教授
  郑祖徳存之兄字彦循终朝奉大夫通判袁州
  陈彦卿字君翰宁徳人终阙
  曾履字徳基怀安人终朝请郎
  余琮字君宝福清人终朝奉郎
  黄大名字茂实永福人大观二年解首政和中试教官魁终朝奉大夫提举广东市舶吴昉开之子字彦昭建炎中权知荆南军与妖贼战没于陈陜西宣抚司以忠义死王事
  闻赠两官升朝请大夫官其子

  朱俊敏中之侄字圣求终从政郎
  李弥逊撰之子字似之上舍魁历中书舍人户部侍郎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漳州终左
  朝议大夫

  韩岊兼之子字知刚知饶州漳州建州终朝奉大夫
  陈雄字强用长溪人终朝奉大夫知象州
  彭元逹字宣仲候官人终朝散郎
  关韶字舜美候官人终安丘簿
  陈公衮公格之弟字朝章终宣教郎
  李芘康之侄字积仁靖康初待次提举两浙常平州禁卒害帅柳述古以叛徒步谕以祸福卒感动释仗请勤王擢直秘阁建炎初叶浓叛除本路提刑贼至自古田攻子城丰乐门冒矢石登陴说谕贼急退道罗源宁徳由政和以归四年范汝为反声言东下其乡民张毅乘乱啸聚袭古田帅程待制迈请往招之单车入毅垒谕使捕汝为自效贼平除知泉州寻罢终左中奉大夫
  余恂利宾之子字允中侯官人终朝散大夫
  余光庭字朝美罗源人时余公深为中书侍郎以亲牒试唱名靣奏非缌麻亲駮放后
  再登科

  林公选字君章闽清人终朝请大夫
  陈怀古字公明闽清人终阙
  刘实靖之孙字明可终从政郎岳州兵曹
  崔宛登之侄字彦正终从事郎河阳教授
  黄邦逹字兼善长乐人终朝请郎提举本路市舶
  李谦字阙 候官人终阙
  特奏名
  樊权
  余丰
  叶开
  缪刚
  李唐英
  黄托唐佐唐俊唐传之父
  林积微
  韩彰明昌国之子
  林孝孙
  黄理
  陈报闽县人终迪功郎岳州教授
  曹汝砺
  林𬀪
  陈希
  刘擅
  陈冝
  朱祖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四年庚寅释褐
  陈葵字伯向闽县人入太学崇宁初试上舍入优等应免省试恩命未下复试中南省第三人是岁徽宗初临轩䇿士擢甲科蔡京预籍元符上书姓名得黄定等十八人奏乞编置葵其一也居衡州三年星文变异雷震元祐党碑乃得放还至是诏有司许依元考定甲分注官张商英为相除太学博士给事中蔡嶷封还葵径赴铨授乐清尉再调建州仪曹太守以为陈瓘门人劾罢绍兴初访求元祐党人胡世将孟庾宣谕福建以蔡应诏授承事郎将作监丞寻召对除诸王宫教授逾年以赵鼎党罢归
  林安上真思之八世孙宇民瞻历国子博士监察御史广东转运副使成都提刑司农
  少卿起居郎知本州终朝奉大夫秘阁修撰

  政和二年壬辰莫俦榜
  许登字公进闽清人终宣教郎知盈川县
  黄珪字元功候官人历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终朝请郎
  陈汝仕景参之族字信之终承议郎
  卢光前字嗣宗永福人终从政郎南剑州录参
  谢良翰字朝侍候官人省试第二人终宣教郎辟廱博士
  黄邦俊远之子字宋英历大理寺丞终知贺州
  郑励字勉仲闽县人终朝请大夫知循州
  卢楚光前之叔字叔翘终朝请大夫知南雄州
  郭茂字秀实闽县人终朝请郎
  陆绶长愈之侄字叔华终吴江尉
  林挚棐之孙字执礼终仪曹
  崔实登之侄字彦辉终汀州录参
  林晨天申之叔字子旸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初名晨御笔改名暾终朝散郎提举利州路学事
  余光庭系再登科历司农丞以朝奉郎知乘氏县没于王事
  高遹字观成闽县人终知夀昌县
  柯森棐之弟字积仁大观四年贡首终从政郎
  王与权字彦思怀安人终阙
  余嗣字徳绍罗源人朝散郎致仕
  郑甸字畯夫闽县人举八行终朝奉郎亲贤宅直讲
  陆守衍之子字仲约举八行历尚书郎中广东提刑知兴化军
  湛刚中字柔济侯官人终宣教郎
  李广文字梦授古田人修潮阳志终左承议郎广州签判朝散大夫知潮州李接字晋侯福清人终承议郎广州签判
  王俊字邦俊长溪人终通直郎知蒲阳县
  朱庭佐敏修之子字良肱政和元年贡首终从政郎太学博士
  黄觐字徳光闽县人终阙
  刘宇实之弟字闳仲终文林郎京畿运管
  高若虚字仲实福清人终朝请郎通判静江府
  王行已字恭夫永福人
  石廉字子之福清人终朝请大夫知潮州
  陈炳字若蒙怀安人终朝奉郎
  黄文若字元筼闽县人终文林郎江东运干
  刘温伯字春卿宁徳人终朝散大夫
  刘逹夫若仲之孙字宣子举八行终宣教郎越州教授
  刘纲绶之弟字君举历籍田令终承议郎
  王南夫彬之后字搏仲长乐人终朝奉郎监行在左藏库
  陈天益公器之再从侄字帝锡终迪功郎宿州司理
  陈之美之邵之兄字才伯终朝奉大夫
  林大声字谹仲侯官人历太府少卿淮东总领知镇江府以朝请大夫直秘阁致仕陈浩然国材之族弟字彦章终承议郎通判台州
  特奏名
  王宕
  陈谟
  湛谞
  凌琰
  许冲远
  潘夀
  王朴
  张𪾢
  柳珙
  陈牧
  陈扩
  姚能举
  陈报
  林其麟
  陈介
  陈祖武
  三年癸已释褐
  黄觌觐之兄字徳纯政和二年贡首终奉议郎
  薛锐字季敏候官人终奉议郎通判衢州
  四年甲午释褐
  洪绰浩之侄字裕叔大观二年贡首终承议郎
  刘𬘡绶之弟字梦亨终朝请郎通判衢州
  五年乙未何㮚榜
  陈昂字直孙长溪人以释褐授承事郎历检详终朝请郎直显谟阁
  郭中行字圣与候官人终从政郎
  陈曦字景初怀安人终海丰尉
  李友直字端叔候官人终知建安县
  张觷字柔直怀安人建炎初以建寇叶浓叛守南剑有劳召为国子监丞迁枢密院编修绍兴初知兴化以范汝为反改知南剑就除本路运判贼平召为考功郎迁左司以杨么雷徳进等反出知岳州鼎州直龙图阁知䖍州卒赠秘阁修撰后南剑民为立庙乞奏入祀典诏赐号英显公
  郑昻穆之孙字尚明崇宁元年举首为详定九域志所纂修乞致仕转承事郎陈遇复之子字亨仲长溪人绍兴初以犯太上嫌名更今名终宣教郎湖南提举司干官徐登字彦升闽县人终知县
  刘正偁之孙字道纯终朝请大夫
  柯宗孟字伯醇永福人终通判广州
  曾屐履之弟字梦登终宣教郎
  林庆老字昌孺古田人政和四年贡首唱名上顾曰少年臣子何以老称因御笔涂老
  字终迪功郎

  陈亨道亨衢之弟字彦通终朝奉郎通判建州
  陈熊字毅然罗源人终奉议郎剑浦丞
  潘宗孟字飬浩怀安人终建州教授
  吴天驷字君任永福人终宣教郎
  林深字叔厚闽县人
  郑载文字焕之福清人终南城丞
  陈积中旸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之子字彦载历监察御史终
  梁汝霖字允济后改名岩老永福人终朝议大夫阙秘阙知泉州
  陈杰字仲才罗源人终承事郎通判真州
  陈洪字秀颕候官人终通直郎
  叶庭芬字天茂闽县人终迪功郎国子录
  陈丕显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休福清人终通直郎兴化军教授
  林冲字子和闽清人终奉议郎
  特奏名
  林瑄
  王朴
  王宋臣
  吴默之杲卿之子
  柯亨道
  林侃
  张希参
  张洵武
  刘约
  张挺
  王旌
  薛遘
  林康臣
  刘愈
  叶中
  林确
  叶龚
  陈公才
  陈泾
  余思忠
  林括
  林勰
  陈之远
  唐循道
  林代工
  许君用
  陈景先
  郑邦伦
  六年丙申释褐
  胡震字东伯闽县人终蔡州教授
  王元鼎字大受连江人知建州移本路提刑终朝请大夫
  医学释褐
  吴宗大
  七年丁酉释褐
  林颕字褒然连江人终文林郎知松溪县
  八年戊戌王昇榜
  黄大知字守愚
  夏之邵臻之子字潜夫终阙
  黄祖尧豫之子字宗道福清人终楚州刑曹
  张大卞字宪仲福清人终承议郎知漳浦县
  陈温卿字天和候官人终从政郎
  柯若褆棐之子字安上终朝奉郎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黄绅字存道候官人终宣义郎
  夏之文臻之子之邵之弟字蒙夫历太常博士提举浙西常平都官户部吏部郎中江
  西提刑终朝请郎

  施禹功字彦成怀安人终从政郎兴化令
  丘逹字学仲长溪人
  梁宗范字世则永福人终朝请郎通判信州
  郑鬲南之弟字才仲上舍释褐历二部郎官广东⿰氵曺 -- 漕知建州终朝请大夫
  刘侯亚绶之侄字彦亦终朝请郎
  余伯逵字周臣闽县人
  林实字彦辉闽县人
  周开迪字圣传古田人
  叶大任字莘老终朝议大夫
  刘滂字啇霖闽清人
  梁国宾字景贤闽县人终朝散郎
  陈允功字仲斌福清人
  林永字仲思候官人
  郑彦敏宇俊徳终从政郎
  黄琳字元振
  湛亨字彦嘉终太学正
  黄𫝊康字梦得闽县人
  陈向字民瞻候官人
  高预字觉先怀安人终宣教郎泉州教授
  叶庭杰字彦英闽县人
  林聪字嘉谋福清人终朝奉郎
  林求字得益候官人
  陈杲字亨明候官人
  特奏名
  柯梁元祐五年解首
  徐明
  湛仔
  林端
  叶宽
  陈受
  王志道
  林先民
  陈暹
  王世辅
  王时发
  王戒
  方志道
  游天与
  武学
  林汝弼
  黄定国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八
  宋 梁克家 撰
  人物类三
  科名
  本朝宣和元年绍兴二十四年
  宣和元年己亥释褐
  张元礼字安上闽县人提举本路常平终朝请大夫
  二年庚子释褐
  陈才辅洪之子字元佐元在十六名奉御笔陈才辅书义文意俱善陞作第二终文林
  郎建州节推

  曾荣字仁仲长邑人初授从事郎终承议郎
  李弥正撰之子弥大弥逊之弟字似表终朝奉大夫吏部郎中
  陆竑恂之子字公度终承议郎知龙溪县
  吴舜邻字元恺福清人终从政郎
  三年辛丑何涣榜
  陈祚字庆长罗源人终宣义郎
  黄光庭字庭烈古田人终迪功郎
  刘颛字公益怀安人终承事郎
  何彬森之弟字季文终文林郎
  陈最字季常长溪人终朝奉郎知兴国军
  郑昌龄楫之子字梦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历太常寺簿本路机冝终承议郎
  刘国镇易简之侄孙字文鼎终朝请郎
  周孝嗣字世延候官人举八行终兴化军知录
  叶南仲源之侄字晋明终朝奉郎知新州
  刘彦和靖之族孙字元豫
  陈宾字承之闽县人终从政郎
  陈允文字昭徳闽县人终从政郎
  林朝俊字阙求闽县人终朝奉大夫知惠州
  郑季夫邦伦之子字功叔终知蒲田县
  林献材字廷翰闽县人终宣教郎
  郑秀颕字光远永福人终迪功郎
  崔发字怀吴怀安人终承议郎知瓯宁县
  陈翁荣之弟字仲人终朝散郎广州通判
  林安行代工之子字彦由长乐人终从事郎晋江丞
  彭文嗣元逹之侄孙字仲怀安人终迪功郎
  王宁宾之弟字元瞻终宣教郎卫尉寺丞
  陈定国诰之孙字维翰闽县人终朝散大夫知连州恵州
  吴昭字彦融古田人政和八年贡首终朝奉郎通判归州
  陈亚卿字次仲闽县人终朝请郎通判汀州
  卢榕楚之兄字叔材为从政郎衡州安仁令建炎初贼曹成犯安仁躬率民兵转战以没
  赠宣教郎特官其子

  李茂则师向之子字叔宪终迪功郎
  杨彦字邦杰候官人终迪功郎
  王普宾之子字伯照历太常少卿工部侍郎终中奉大夫赠敷文阁待制
  特奏名
  王粹
  刘照
  王觏
  王时
  陈岳
  刘时升
  林继晓瑄之子
  陈彦启
  卓回
  黄南老
  潘敏修
  曾表正
  林彦明
  张章
  林稷
  林大东
  余猎
  六年甲辰沈晦榜以贡士人众特添省额一百人赐御制诗
  黄匪躬字昌朝闽县人终朝请大夫知建昌军年八十九
  吴元美字仲实永福人宣和二年贡首五年国子监元绍兴中历太常寺簿出为本路
  机冝以忤时相贬容州卒后五年杨椿洪遵等为言于朝特旨官其子

  朱作敏中之孙字岩起终儒林郎
  刘衡偁之侄字仲钧终迪功郎
  刘詧字昭远长溪人终通判漳州
  陈卓然字昭叔候官人终文林郎
  李邦光坦然之元孙字明甫终朝散郎太常寺簿
  洪元英浩之侄字仲杰终朝散郎
  郑文经字国宾候官人终芜湖尉
  刘知已字仲常候官人终从政郎泉州录参
  陆祐衍之孙事具府学先贤堂
  李冀字尧封古田人终宣教郎本路提刑司干官
  朱倬庭佐之子字汉章历国子监丞擢右正言侍御史迁御史中丞除参知政事拜右仆
  射终观文殿学士赠太师永国公

  陈致一毅之从侄字贯通终朝请郎提举广东盐茶
  江逵震之曾侄孙字上逹终迪功郎永新簿
  张安节字介夫怀安人
  黄祖舜祖尧之弟字继道自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知潭州终资政殿学士通奉大夫林昇字彦明连江人终迪功郎兴宁簿
  吴元衡元美之弟字季公终通直郎广东运干
  黄鲔字献可怀安人终知龙溪县
  连康时字良弼怀安人终朝奉郎
  林彦逹字叔通闽县人终奉议郎通判永州
  叶颛大任之兄字端卿终迪功郎
  陈祖礼君章之孙字元范终朝散郎通判鄂州
  陈迁复之子遇之弟字安仲终修职郎剑浦县丞
  林遵善字适可长乐人终迪功郎南剑州司法
  陈宗礼字梦昌长乐人终迪功郎
  李轸字徳载怀安人终承议郎
  特奏名
  林向勲之子京府助教
  朱庭资
  陈武仲
  黄廷俊
  刘俊民
  刘国钧
  林大麟
  建炎二年戊申李易榜诏分省额于诸路令类试计台时以建冦移于本州
  胡文炳震之再从弟字仲虎终文林郎甄宁丞 甲科
  谢邦彦字朝美长溪人终浙西提刑
  林安宅敷之侄字居仁历检正户部侍郎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终端明殿学士

  陈宗古字述之候官人类省试中第一终朝奉郎
  杨干字之才怀安人终朝奉郎通判韶州
  张嘉宾肩孟之从侄孙字朝美终朝奉郎通判宣州
  洪清臣字直侯长溪人终知邵武军
  王玠字元珪闽县人终兴化军司法
  郑知刚字季和永福人终太府寺丞知严州
  陈远复之子遇之弟字彦明终宣教郎知武宁县
  胡文炜文炳之弟字徳华终政和簿
  陈文昌字梦发古田人历宣教郎宜黄丞
  陈刚中祥道之侄字彦柔终江阴军签判
  陈南美字冠卿闽县人终奉议郎阳山县
  严褒字华仲闽县人终朝请郎
  孙梦良大廉之子字宋𫝊终朝奉郎知平阳县
  陈节字仲和终阙宁尉
  王聿元量之从弟字朝聘终奉议郎知光泽县
  张登字明终永福人
  林茂字才美闽县人终朝奉郎通判泉州
  陈颜公阙之从侄字圣阙终通直郎
  余教义
  特奏名
  卓显天登仕郎
  刘元京阙 教阙  孙
  赵彦
  陈涣
  刘诩
  林字勲之子
  连希尹
  张知
  倪本材之子
  陈思
  江勃
  林大荣
  曾世昌经之子字良佐以旧太学生特与开州文学附特奏名第四等
  绍兴二年壬子张九成榜是举初复诗赋仍额试
  郑公明祖阙之子字仲远终宣教郎知新昌县
  黄溥唐佐之子字时儒终泉州司户
  陈肃易则之侄孙字雍之终奉议郎 石城县
  陆承休宪元之曾孙字庆中终汀州司户
  上官徽字洵美闽县人终迪功郎南恩州司户
  潘飞英师孔之子字元杰终朝奉郎知肇庆府
  梁国林字徳俊闽县人终兴化军通判
  李简能皇臣之孙字从易历监察御史浙西提刑终朝散郎直秘阁
  胡彦逹文炳之从弟字仲通终文林郎洪州司理
  陈若冲字徳用福清人终承议郎通判广州
  陈叔嘉倬然之从弟字仲亨终承议郎
  黄廷瑞字舜轩闽县人终朝散郎通判泉州
  林聿字徳修长乐人终奉议郎知瑞安县
  吴忠孺字孝卿闽县人终迪功郎
  黄世昌字绳斯永福人终阙
  刘安世下州文学
  特奏名
  洪元康京府助教
  刘发崇宁四年解贡
  王旁
  陈行中祥道之子
  陈适
  黄纯
  姚祖虞
  陈嘉会
  陈端仁
  郑良臣晕之孙
  高选
  陈时仲
  程嘉徳
  五年乙卯汪应辰榜是年赐御书毎举赐御书自此始
  任文荐字远流闽县人授监察御史出为江西提举浙东提刑入为太常少卿出为浙
  西提刑本路都运副使终秘阁签书知建宁府

  王观国字建侯候官人终从政郎知平阳县
  陈从易公器之侄孙字和夫终从政郎处州教授
  谢凤字子仪闽县人终建昌军教授
  曾质经之侄字徳明终泰州教授
  林耸字彦孜闽县人文林郎终县丞
  洪毅字㡬乍闽县人终廸功郎
  周芹辅之四世孙字菁材终朝请郎宗正寺簿
  林上逹字远夫福清人终建州司户
  薛召字梦亨闽县人终朝散大夫知韶州
  陈宋霖字元雩长乐人历国子博士终朝散郎提举广东常平
  刘凯滂之子宇角不终朝奉大夫湖北提刑
  刘藻偁之侄孙字昭信宣和五年解首终宣教郎祠部员外郎赠秘阁修撰李格芘之侄字文叔终文林郎知四会县
  刘诠处约之从弟字宋衡福清人终广州教授
  卓庶元规之子字㡬仲终迪功郎浦城尉
  王元量元时之从弟字大同终朝奉郎广东经略司机冝
  葛延年字少格闽清人终朝奉郎知恵州
  陈佐尧致一之从弟字朝弼终朝散郎通判广州
  薛槐召之族字时历授文林郎平海军节度推官
  郑必明祖徳之侄字南仲终知於潜县
  黄究字先致候官人终迪功郎
  曾旺字范填候官人历军器少监吏部郎中知潮州广东运判以直敷文阁知广州终朝
  请大夫

  周伟字景长闽县人终解主簿
  刘师亮兹颠之侄孙字希武终从政郎龙溪丞
  特奏名
  林长孺登仕郎
  陆文昌宪充之孙
  魏康太昂之侄
  陈瑞
  梵禹俞禹功之
  翁邦彦
  陈祖尧
  郑甄
  吴闳
  陈凯
  林项
  蒲谷
  八年戊午黄公度榜是岁免殿试
  林孔彰肇之元孙字嘉言终南外宗学教授 甲科
  林寅字叔华闽县人绍兴四年解首终宣教郎知宁化县
  高沄若虚之子字伯远终潮州教授
  黄毅字徳隽永福人终朝奉郎通判钦州
  陈长方侁之子字齐之终宣教郎江阴军教授
  朱介卿字介夫闽县人终教授
  黄瑜稹之曽孙字润夫
  陈嘉猷字道美闽清人终迪功郎龙泉簿
  翁之章字士颕闽县人终从政郎
  陈弥作字季若闽县人历福建两浙运判提举四川都大茶马召为大理少卿除兵部
  侍郎迁吏部侍郎兼权尚书知潭州泉州终敷文阁直学士大中大夫

  彭公永元达之侄字景修终奉议郎
  陈休烈字昌阙怀安人终迪功郎
  周宜未伟之侄字充彦终从政郎本路帐管
  陈升卿字舜臣闽县人终朝请郎通判泰州
  黄宋翰字元侯长乐人终通判封州
  黄瑀字徳藻闽县人历监察御史江东提刑终朝散郎
  特奏名
  周彦时
  刘侯圭侯亚之弟
  王元龟
  陈尧问
  朱岘
  张元老
  萧宗颜
  业问
  范桂韶
  谢美中
  林元圭
  徐彬
  卫介石
  陈祺
  陈弼
  韩峃㞯之兄
  李坦夫
  刘汴
  陈烜
  萧稷臣
  孙隽梦良之兄
  丘遇
  陈时升
  王维
  陈安国
  李㧑
  黄亢
  十二年壬戌陈诚之榜
  陈诚之字景明闽县人历秘书省正字祠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礼部侍郎知泉州召为
  翰林学士同知枢密院事迁知院终端明殿学士

  李㮞芘之侄字承叔历泉州通判知饶州衡州终朝奉大夫
  尚元鼎字次公候官人终朝请郎通判
  林栗字宽夫福清人
  陈秉哲冝之子字体明闽县人终通直郎
  陈锐字颐仲闽县人终宣义郎知金华县
  刘师贽师亮之弟字景宣终迪功郎冝黄尉
  李椆㮞之弟字常季终文林郎漳州教授
  郑景衡字潜尹闽县人终袁州教授
  黄康国字必济古田人终松溪簿
  黄公廙康国之子字恭臣
  郑炜字荣季罗源人终顺昌簿
  陈禾报之子字文秀闽县人历国子丞权仓部郎官提举广东市舶提刑江西运使湖北
  参议终朝请大夫

  林安国安宅之弟字邦翰终承议郎监建康府榷货务
  陈千云字大举怀安人终迪功郎南剑州司理
  王祥字袭休福清人后归莆田许氏改名公
  叶珒字君璧罗源人终循州教授
  张云翼
  林玠字介玉福清人
  特奏名
  张元佐
  陈嘉绩
  黄知新
  梁显
  韩师孔
  徐锐合之侄
  陈宾
  庄鸣道
  林日华
  林俊民
  陈南强公彦之侄
  陈时可
  湛峣存之子
  陈琮
  林翊
  张尚智
  陈昭美
  高灌
  林宋卿
  缪朝选
  十五年乙丑刘章榜是举复经义通诗赋论䇿为三场
  郑丙字少融长乐人
  陈师尹字民瞻闽县人绍兴十四年该特奏名以系旧太学四人之数特与赴殿试终
  迪功郎

  潘冠英师孔之侄字仲举
  黄希文字梦章长乐人终奉议郎湖南提刑司检法
  何元达字显夫怀安人宣和三年贡首终承事郎
  林仰岂之子字少瞻终朝奉郎
  李应隲之侄字庆和闽县人终新州推官
  黄亚仲字㡬叟永福人终迪功郎
  陈溉𣏌之子字仲博终清湘簿
  陈师孔景先之子字宝道永福人终迪功郎
  特奏名
  黄元
  陈世材
  江洵直
  陈昭
  谢大亨
  陈蕃
  陈才弼洪之子
  陈向
  陈任侁之弟
  郑球
  缪朝选
  林宏
  夏寅
  林伟
  陈修辅
  刘忱
  郑霖
  陈彦宁
  张尚徳
  陈逹
  韩嵤㞯之兄
  刘详
  黄枸
  黄邦佐
  黄甸
  黄级
  陈光表
  杨孝杰
  林公迈
  十八年戊辰王佐榜是岁经义诗赋复分两科
  刘季裴发之子字少度长溪人历秘书丞监察御史起居郎兼太子佐庶子终朝散郎
  秘阁修撰

  王亮功字舜咨长溪人终文林郎漳州教授
  吴琼字景玉闽县人终宣教郎
  陈大方字少广长乐人终高州教授
  曾贲昌之子字子文
  蒲尧仁毂之侄字彦性
  陈经国字世显怀安人终迪功郎
  陈伯山公器之侄孙字仁叔终从政郎上高丞
  蒲尧章尧仁之兄字彦成终迪功郎
  叶翔凤阙凤之弟字子翔终朝奉郎通判黄州
  梁汝昌字大任永福人终迪功郎萧田尉
  林次融字仲举长乐人初应童子举
  林𬭚字仲和连江人终迪功郎曲江尉
  王尧臣字唐弼长乐人终松溪簿
  刘公特温伯之侄字明甫终知龙溪县
  陈思文字公焕长乐人终承议郎峡州签判
  陈秀实秀颕之兄字光华终宣教郎知兴国军
  朱江字朝宗候官人
  李升字上逹闽县人终大冶尉
  王杰字才特永福人终宣义郎东莞丞
  刘焕偁之侄孙字章仲终文林郎
  余溥利宾之曽孙字仲𫝊候官人终通直郎
  吴利见字舜达福清人终迪功郎梧州教授
  陈康嗣字起之罗源人终通直郎崇安丞
  周毅伟之侄字仁仲终奉议郎临安府教授
  王万修字子长长溪人
  洪泽字元滂怀安人绍兴十五年解首终荆南府教授
  卓冠字圣伦古田人终迪功郎永康簿
  刘坦靖之族字道夫终迪功郎
  陈仲谔字謇叔闽县人
  李全之字景纯闽县人终迪功郎
  特奏名
  林庭佑
  洪庸
  叶能报龚之子
  林祖文
  程嘉成
  梁守卓
  姚光亨
  陈察
  陈逹
  余璠
  唐宋臣
  杨赣
  武举柯熙榜是岁新复武举
  柯熙字嘉仲永福人省试亦中第一绍兴二十六年初开府学除府学谕终成忠郎
  二十一年辛未赵逵榜
  葛元隲延年之族字朝瑞闽清人终宣教郎知晋江县
  陈安卿字仲山候官人终通直郎知信丰县
  林自字梦锡闽清人
  林岊字徳隅候官人
  林之奇字少颕候官人召试为阙 迁校书郎以病除大宗正丞提举本路市舶再任
  本路参议官终朝奉郎

  陈宾试之之弟字彦光终泉州教授
  萧徳藻磐之侄字柬夫
  杨嘉绩字懋之候官人
  林桷字景安长溪人终迪功郎
  郭祚字元昌侯官人终迪功郎莆田簿
  陈梦良字子直闽县人殿试犯庙讳学究出身终迪功郎
  林育岊之从兄字徳温终修职郎光泽丞
  林文勉字懋之闽县人终从政郎泷水令
  周颕士字洪仲古田人终迪功郎
  卢炎榕之从侄字当世终承奉郎知平阳县
  陈元圭字徳莹闽县人终广州司户
  王履初亮功之弟字晋之终旌徳簿
  陈行先察之弟字敏成罗源人终从政郎新兴令
  陈镐字仲升连江人终迪功郎监广州东莞场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林仲熊字阙仲永福人
  陈庄字阙 宁徳人终从政郎梅州教授
  马千里字阙父长溪人终阙州教授
  林次龄次融之弟字仲乔初应童子举
  周鼒字阙宁徳人
  严褎褒之弟字选仲终迪功郎
  刘师尹俨之孙字伯任历度支员外郎终奉议郎提举浙东常平
  邢炳然字文达闽县人终循州教授
  李元礼字安卿福清人终承务郎知同安县
  卓津字少清永福人终从政郎津阳令
  曾景奎汪之族字昭文闽县人终迪功郎
  陆楠字国林候官人终承议郎建康府粮料院
  张翮字阙卿宁徳人
  特奏名
  黄知远
  黄特
  陈煜
  林奎文
  林会
  陈将
  林光亨
  黄龟
  王大猷
  林持道
  张伦
  吕翼
  柯端
  黄仲臣
  陈𤇍
  陈木渐
  陈俊乂
  陈从道
  武举汤鸴榜
  郑磁字仲济闽县人
  二十四年甲戌张孝祥榜
  陈骥雄之侄字十之长溪人
  黄中立字少度永福人终通判徳庆府以上甲科
  黄谦字牧仲候官人
  杨曾字景参罗源人终迪功郎
  王万章万修之族兄字子逹
  林同仰之子字季野
  庄行成字徳全长溪人终迪功郎处州司户
  林文潜聪之侄字景昭终宣教郎知番阳县
  程佐字右之怀安人终迪功郎惠州监场
  林纶字绎甫闽县人终迪功郎
  黄槐字公应罗源人终宣教郎广东提举司干官
  陈刚中景参之孙字彦柔终迪功郎
  黄苌字楚材闽县人终承议郎通判南安军
  陈𪩘字伯山闽县人终迪功郎平阳尉
  黄茂材字少誉连江人
  黄光宗彦之孙字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朋终南安簿
  黄惟则字定国罗源人
  郭文字贲父闽县人终迪功郎宾州教授
  何士良字梦传闽县人终迪功郎
  赵载字厚之怀安人终宣教郎
  倪允字信仲罗源人终迪功郎广州司户
  洪元芳浩之侄字徳广
  王少恺亮功之叔字景元终奉议郎宁国府签判
  李昂元礼之从弟字圭仲终奉议郎知长兴县
  王汝弼字朝佐长溪人
  潘必强字知柔闽县人终龙岩丞
  萧倬字子章闽县人终文林郎湖南提举司干官
  陈摹思之之侄字宏远绍兴二十二年解首终从政郎本路主管帐司
  特奏名
  林赓
  张发
  李葵㮞椆之父
  郑秀颕适之从侄
  施献功禹功之弟
  连锐
  魏文通
  谢成章
  彭公立公永之兄
  郑郊
  黄允功
  王钦若
  陈僴
  林公嗣
  余袭庆
  胡元忠彦达之弟
  黄仲臣
  施权
  黄邦直
  梁端宇
  萧宗说稷臣之子
  陈全美
  陈卓
  卢师孟
  吴良干
  陈迥
  王咏
  陈和中用中之
  武举郑矼榜
  郑矼磁之兄字信仲
  陈雷字伯震怀安人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八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
  宋 梁克家 撰
  人物类四
  科名
  本朝绍兴二十七年乾道五年
  绍兴二十七年丁酉王十朋榜
  江文叔洵直之子字清之
  黄辅之字成徳永福人
  陆琰恺之孙字伦琬终宣教郎知南昌县
  何若士贵之弟字知白终汀州教授
  陈岘诚之之子字改仁
  周邦弼字直卿罗源人终从政郎容州教授
  朱英字秀实福清人终南雄州教授
  吴三杰字季辅怀安人
  张春字景阳永福人终迪功郎潮州司户
  陈元礼字钦季长溪人终肇庆府教授
  张广字行俭永福人
  蒋康国字彦礼古田人终从政郎饶州司法
  陈确字徳固闽县人终承议郎知长沙县
  邵徳一字长卿闽县人
  陈昭嗣字子晋候官人
  陈端友字士会长乐人终鄂州司户
  林宋显字孝扬候官人终宣义郎江西安抚司机冝
  黄启宗匪躬之子字肇之
  陈许国肃之侄字忠卿终承议郎江东抚干
  陈馀庆颜之孙字昭善省试第三人终从政郎泉州教授
  张柟字元干福清人终太学录
  林介昌言之子字㡬叟
  林秀字元实怀安人终宣教郎
  黄抡槐之弟字公择
  吴丙成字徳瑞罗源人终从政郎马平令
  陈阜字梦应闽县人终宣教郎宜州教授
  詹元鼎字实夫闽县人终从事郎秀州教授
  王宗已亮功之族字子由
  陈骏雄之侄孙字敏之
  周直亮字全翁长溪人终邵武军知录
  郑昞字学明闽县人历枢密院编修官知南恩州京西运判终承议𭅺
  郑之奇甸之三从侄字律然
  卓庆集长溪人绍兴七年解首终迪功郎
  黄崇字元阙侯官人终温州教授
  黄文度字万顷永福人试中教官
  陈芷字伯彦闽县人
  特奏名
  李三英第一人终衡州教授
  崔宗佐
  陈琦
  王㮚
  郭南金
  郑光朝
  张师旦
  陆隽卿
  郑东卿穆之曾侄孙昻之侄字少梅明易学终温州永嘉簿
  莫朋
  陈起说
  林浃
  陈黄中
  魏康国
  杨大猷
  陈诩
  林师孔
  卢璨
  吴汉臣
  潘徳裕
  陈𤇍
  陈车
  卫康承
  武举赵应熊榜
  吴茹字汝弼长溪人
  郑易字简之闽县人
  三十年庚辰梁克家榜是举经义诗赋兼行
  冯田字宗易闽县人历府学谕秘书省正字终知琼州
  郑永年汝石之孙宇夀卿
  陈善祚之从弟字子兼终太学录
  林湜周之侄字正甫
  杨兴宗惇礼之孙字似之
  高昙字子云长溪人以上甲科
  陈峤𪩘之弟字次山终迪功郎漳州司户
  王成字诚之长溪人
  林仁夀字元龄候官人
  陈唐佑字佑之怀安人终宁国府教授
  余宗字伯宗闽县人终从政郎建宁府教授
  徐夀字体仁闽县人
  林誉琪之曾孙字茂实终建昌军教授
  林良字世美长溪人
  缪梦弼字岩起长溪人
  王明弼字共臣怀安人终知龙南县
  黄橒槐之弟抡之兄字公材
  陈伯震肃之子字景敷试中教官终授宣教郎邵州教授
  姚俊之字克明侯官人终分冝尉
  郑锷甸之再从侄字刚中
  黄果瑀之子字升卿终宣教郎
  陈谧字静之宁徳人
  陈公绍字兴宗
  周擢伟之子字芳彦
  阮先字梦得宁徳人
  朱用亨稷臣之曾孙字阙公
  陈元应字景阳宁徳人终迪功郎
  陈明章字焕然闽清人
  高衡夫字正叔福清人
  解梓字少良候官人
  商份字元质福清人
  张竑字大明怀安人终承务郎
  特奏名
  梁大任国宝之侄
  陈制中
  薛镐
  陈文翁
  罗煇
  李冈
  杨遵
  陈坦然
  崔时亨
  周召
  杨侠
  杜恭先
  李武子
  武举樊仁远榜
  樊仁远仁达之弟后再登进士
  徐锳字器之长乐人
  陈煜字叔英长溪人
  林起莘字之任福清人
  陈正已字敦仁
  林嘉谋起莘之兄字仲猷
  张发字伯和永福人
  杨玙字国佐长溪人
  三十二年壬午登极恩上舍释褐
  陈义字刚伯长溪人
  陈简字士廉福清人终主管架阁
  隆兴元年癸未木待问榜是举经义诗赋复分两科仍免殿试
  黄治充之侄字徳润第二
  何万总之曾侄孙字一之
  陈申字景伯罗源人以上甲科
  吴拱辰字望之永福人终迪功郎昆山尉
  商侑份之弟字元佐
  陈宋鼐宗古之侄字元用
  杨翼之字献臣闽县人再试中终教授
  陈敦修果之孙字伯厚绍兴二十六解首
  刘更生字炎弼长溪人
  樊仁远前武举第一人字少从
  陈渥字叔阳长溪人终迪功郎
  林师莘同之弟字子野
  莫子震朋之从侄字震卿侯官人
  黄子张字调叔长溪人
  字子云长溪人
  王瀛字士登长溪人终饶州教授
  张可速字伯永福清人
  林淳湜之兄字质甫终朝阳尉
  程泽字仲远候官人终迪功郎
  韩必大字万卿长溪人
  姚瀛字子山长溪人
  林桷仲堪之孙字子长
  黄缶冲远之从弟字子大
  李颙年字世举罗源人终迪功郎
  吴会字致尧永福人终从政郎玉山丞
  林虎国之子字伯威终宣教郎知保昌县
  王褎字子冲怀安人
  俞直方字行父宁徳人
  王唐朝俊之侄字宗尧终从政郎
  陈梦龄字彭年长乐人终从事郎南外宗教
  张渊字叔潜永福人
  柴子春字震叔候官人
  林颕秀字实之怀安人再试中教官
  陈文卿字功祖长溪人终迪功郎
  李焕字观复长溪人终廸功郎平阳尉
  余席珍字待聘罗源人
  郑嗣诚楫之侄字明叔
  黄惟孝字公友闽县人终兴国军教授
  杨秀实字茂材罗源人
  陈徳明字光宗宁徳人
  卓迪庶之侄字郭义终迪功郎吉州赡军酒库
  林炳然机之侄字蒙甫终从政郎
  郑瑞知刚之侄字景符
  王仁字俊夫福安人终迪功郎
  丁尚友字友善长溪人
  刘已立字宋昂闽清人终迪功郎
  陈言应元应之兄字景孚
  林光祖字忱叔长溪人
  郑椿年永年之兄字春卿
  特奏名
  郑文融
  周兴亮
  林光大
  王嗣宗
  连斗文
  林芘
  倪公佐
  陈尧佐
  林迪
  林问礼
  黄度植之孙
  陈向
  陈嘉运
  卓咏
  杨逌
  刘侯度
  耿宪
  詹羽
  陈九龄
  李文髦
  黄髤
  萧宗旦稷臣之子
  陈誉
  彭公袤元逹之子
  陈公衡
  黄珪瑜之兄
  武举孙显祖榜
  阮瑀字季野长溪人
  林尧臣字安民福清人终阁门舍人
  陈万字得一福清人终县尉
  黄确字少明闽县人
  连骧字徳称宁徳人
  陈阅字秀卿怀安人
  萧确字俊卿闽县人
  陈赞字子襄长溪人
  黄庚字子西福清人
  姚筠俊之之从弟字大节
  林辅世字成才福清人
  郑觉造之侄孙字民先闽县人终提举邕州永平寨
  乾道二年丙戌萧国梁榜
  萧国梁字挺之永福人历著作郎太子侍讲兼礼部郎中终朝奉郎广东运判赵煜字景明闽县人殿试第三名
  陈孔光字徳溥长乐人
  彭演公永之子字子山
  周文擢直亮之侄字升伯 以上甲科
  张翰翮之兄字云卿
  王推宗巳之从弟字伯准
  陈说字彦安闽县人终从政郎崇安丞
  萧必豫盘之侄孙字伯谦
  刘潮彦适之侄孙字伯时
  陈僖国林之从侄字武仲终温州司户
  余偁利宾之曾孙字子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杨冲干之侄字飞卿历国子录终宣教郎宁国府签判
  张可宗可逮之弟字因叔
  何珪字公瑞罗源人
  吴景辰拱辰之从兄字应之
  陈少英字仲明连江人终萧山尉
  许仲客字必达闽县人
  曾植字元干闽县人
  林岳字山甫候官人终县令
  张𣋌裔之侄字去华闽县人
  李宗甫字崧老文定公之后今为候官人终朝奉郎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王静唐之侄字子仁终县令
  田质字文伯候官人
  章次郇字弼之福清人
  杨梅卿彦之侄孙字子和再试中教官
  朱大宝字元龟长溪人
  陈以字用亨长乐人
  陈所得字子有长溪人
  连逢辰字叔达闽县人
  江司直字惟清永福人终宣教郎知萍乡县
  周抡伟之子擢之兄字圣择终东阳尉
  郑焕字文伯福清人
  陈朝老字元举长溪人
  陈祐字子仁闽县人
  黄孔光字晦叔闽县人
  林资深字居安福清人
  南朝英字进之闽县人
  黄朋举字无党福清人
  陈滂字宋霖
  刘去病字泰夫长溪人
  米焕字寻蒙永福人
  陈徳铭字盘叔候官人
  梁京字京夫永福人
  李橺康之孙字伯广
  黄公槐字仲炎永福人终迪功郎
  郑棠字公远福清人终迪功郎
  张叔振字振之长溪人
  郑颕字仲实宁徳人
  池覆字叔大闽清人终迪功郎保昌尉
  张少英字叔俊闽县人
  杨谦之兴宗之侄字叔厚终迪功郎
  郭梦济字邦杰终迪功郎
  王浩唐之侄字飬真终迪功郎
  林米字伯玉长乐人
  刘确字元覃长溪人
  郑获字必先福清人终迪功郎丽水簿
  郑湜禹之子字溥之
  林中字执中福清人
  刘岳字镇甫闽清人
  黄士宏字时用闽清人
  特奏名
  李杰永福人绍兴二十年解首作李颜名
  林炳然
  张丕宪
  吴筠
  张维宋
  陈弥
  杨搏丞之弟
  陈芘
  洪春卿元康之侄
  张世昌
  张申卿
  萧祐之
  林硕
  黄宋翰
  黄鼐
  侯迈
  武举蔡必胜榜
  林桂字景诜候官人
  陈䇿字子钦候官人
  薛伟字丰之长溪人
  刘师古字子述候官人
  萧绶字子若闽县人
  刘骧已立之子字伯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陈仲坚字秀实闽县人
  林槩字元公长乐人终钦州沿海巡检
  陈表臣字正角永福人
  黄如文字元振长乐人
  熊飞字云翼闽县人
  施梦枢字宋卿长溪人
  赵宋昌字奕之永福人
  郑恭字子安福清人终恵州巡检
  李国辅字必强闽县人终沅州巡检
  林伟字伯英候官人
  四年戊子太学两优释褐
  黄伦字寻卿闽县人渡江以来释褐自此始授左承务郎大学录
  五年己丑郑侨榜
  洪𣏌浩之侄孙字季实终从政郎建宁府教授
  黄景说功之侄字岩老
  杜申字景崧永福人乾道四年解首
  陈枢才南羡之侄孙字元卿乾道元年解首
  马□字公宝候官人
  莫子春子震之兄字春卿
  张观字达之长溪人
  卢南金字声伯闽县人终中奉大夫知钦州
  岳牧字朝咨候官人
  杨应嘉绩之从侄字定夫
  黄师尹龟年之侄孙字瞻叔
  王深仁字元之闽县人
  陈嘉运字景炎候官人终南恩州教授
  缪仲虎梦弼之侄字用之
  洪格杞之从兄字伯正终承务郎知瑞金县
  高融昙之从侄字光仲
  陈震之字长大福清人
  李宗允国辅之族侄字兴摧
  林可行字用之闽县人
  陈茂英字季实长乐人
  高南夀沄之侄
  陈泾字景清闽县人
  陈孝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字纯仲闽县人
  郑舜卿邦彦之孙字虞任
  林棣仲堪之孙字子华
  张伯宗字应叔候官人
  李宗元宗允之弟字与善
  林叔秀颕秀之弟字文之
  林廷瑞字端甫
  林万字瞻卿福清人
  郑钧字平国长溪人
  林褎字秀实怀安人
  黄揆字端甫永福人
  陈尧佐字元翁闽县人上舍魁殿试犯庙讳学究出身后再登科
  林汝能同之从弟字季简终东嘉簿
  林之懿之奇之从弟字少渊终化州教授
  王基字履之候官人
  徐长卿锳之父字元公终迪功郎英州教授
  林昂字敷卿连江人
  余宋兴字辅之
  黄楫字汝济长溪人
  陈山甫字次仲候官人
  陈骏字敏仲罗源人
  特奏名
  卢大猷
  黄作群之侄
  陈擢
  陈光宣
  陈夏卿
  陈梦兆字元吉长乐人绍兴十七年解首
  陈袭
  林光
  方襄时可之侄
  张梦祐
  武举赵鼐榜
  叶良臣字君翕闽县人
  黄越字子授宁徳人终邵阳尉
  许祖道字伯广怀安人
  潘元震字子春福清人后进士登科
  魏有声字谹甫闽县人
  林袭字子述连江人
  陈谋表臣之从弟字深甫终石门尉
  张时用字庭实闽县人
  林几字汝玉闽县人
  陈昭徳字士纮闽县人终县尉
  黄梦攸字伯茍长溪人
  陈端臣表臣之弟字庄文
  林惟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字季卿福清人
  郑应衡之侄字刚冲












  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
  宋 梁克家 撰
  人物类五
  科名
  本朝乾道八年淳熙八年
  乾道八年壬辰黄定榜
  黄定字泰之永福人
  俞言字昌老怀安人
  李泳葵之孙字深卿以上甲科
  杨继祖兴宗之族字光景
  黄旦字昇叔长乐人
  邵观字明卿闽县人
  赵焯煜之兄字景昭
  陈晃国字子华长溪人
  邵景之字季山古田人
  张时举字文实闽县人
  林致字觉之闽县人
  陈鼎才枢才之兄字卿终鼎州阙
  郑少魏字良臣长溪人
  陈公亮字钦甫长乐人
  张焕然维宋之子字孟文
  陈炳禾之子字冝之终朝请郎提辖文思院乃擢自户部侍郎除显谟阁待制出帅乡邦
  

  萧说国梁之从兄字岩起
  梁甫大任之子字仲将终保昌丞
  陈百昌致一之子字汝京
  陈亿才辅之孙字亿年终鄂州司法
  高安世字景长
  洪叔庄元芳之弟字端卿
  谢时举字子野长溪人
  翁韶字伯绍长乐人
  萧诚意字正甫闽清人
  叶明之字伯晦怀安人
  黄岳师尹之弟字鲁瞻
  陈嗣明字子文闽县人
  陈百揆致一之子百昌之兄字汝宅
  林行可安宅之族侄字可叔
  刘邵字徳翁长溪人
  高介卿安世之父字元节终迪功郎
  郑晞璹字介之候官人
  陈绎字景如长溪人
  黄方开字必先永福人
  陈桂字岂诜长乐人
  刘文礼师亮之子字季诚终同进士出身
  李岁字景清候官人
  陈仲礼才辅之子字和叔
  秦膺刚字和仲宁徳人
  林煇字焕然闽县人
  游士衡字宋衡福清人
  郑遹修之孙字声之
  潘元震乾道五年中武举
  特奏名
  朱箕夀
  王藻
  韩待聘
  周师尹
  倪珪
  葛少微
  余思聪
  郑揆之
  陈敦厚
  黄景梁
  林槩
  叶元凤
  刘师衡师亮之族弟
  林从
  黄中行
  杨维则
  陈馨
  王之铎
  林颕中
  李岩起
  陈铎
  孙邵
  林奉先
  曽丕烈默之孙
  陈介
  樊文懋绎之侄
  叶望之
  高焕章
  郭梦俊梦济之弟
  李伦岁之叔
  曾首贲之从兄
  曾元夫质之侄
  王伸之
  王时中
  陈恭
  武举林宗臣榜
  黄章字元吉长溪人终权知万安军
  杨文志字思武长溪人
  何说字悦道闽县人
  许国字宋卿怀安人
  郑霆字希声连江人
  王三俊字周士闽县人
  许宗道祖道之兄字伯阳
  黄玠字介玉永福人
  吴子仪字伯䕫闽县人终承信郎
  高石字赵臣福清人
  张凑字会卿闽县人
  章次郭字似之闽县人
  淳熙元年甲午太学两优释褐
  郑鉴南卿之孙字自明自兴太学始再见释褐授左承务郎国子正召试除校书郎迁著
  作佐郎兼史院官太子侍讲除著作郎权郎官终宣教郎知台州

  二年乙未詹骙榜淳熙元年诏将来殿试候唱名了别择日御亲按试上二甲人射艺其的中绝者临时取旨时刘商衡射六箭一贴一的三垛系第一名依赏格循修职郎
  朱士挺字冠卿闽县人
  江立叔洵直之子文叔之弟字权卿 以上甲科
  陈孔硕字肤仲候官人
  陈万字亮功长乐人
  吴桂字子芳福清人
  许诚字子成长溪人
  潘必胜字孟武长乐人
  谢逵字景安长溪人
  王得遇字时卿罗源人省试第二名
  程翼字子进长溪人终迪功郎郴州教授
  杨敏中应之从叔字俊之
  彭崧文嗣之侄字伯岳
  陈少皋字舜卿福清人
  林颕字叔喜福清人
  翁颐字正之闽县人
  吴节字直卿长乐人
  陈昇景三之曾孙字士平
  刘公予正之孙字君钖
  杨掀字潜叔福清人终迪功郎和州教授
  刘烈字挺之长溪人
  关文通韶之曾侄孙字叔介
  陈接字景先长溪人
  陆伯正隽卿之子字景端
  刘商衡靖之族字绍美
  范文夀字元龟候官人
  姚宗虞字晋叔福清人
  林泾楫字子载长溪人
  柳东字春卿闽县人
  余伯宽偁之从侄字景仁
  陈宗召字景南福清人
  彭涣公永之子演之兄字子舟
  陈次公叔嘉之子字子容
  王廓唐之弟字彦容
  李中字叔初长乐人
  张斗南字唐英罗源人
  王轺字公佐闽县人
  陈枢佐尧之侄字周之
  林立之安上之侄字阙立
  林夙几之兄字子特闽县人
  叶楠仪凤之侄孙字叔特
  王子阳字茂之长溪人
  倪民献字翼周
  郑应辰字伯时侯官人
  王万全万修之从弟字子辨
  葛𬴂字伯远长溪人
  杨梦惠丞之子字彦仁
  陈聪字士逹福清人
  高迈融之族弟字徳远
  林文仲公选之孙字次章
  郑肇之祖徳之孙字子仁
  张叔向字子政长乐人
  解涣梓之侄字述之
  童子举
  何致远罗源人特赐将仕郎
  特奏名
  林时中
  刘昇
  梁大临国宝之子
  林牧
  周光宗
  姚知默
  黄芹
  谢章
  李逌
  林祥
  陈复之
  陈津
  张伟
  张普
  林舜举
  陈正中
  杨强
  陈孔铸
  黄斗南
  黄𠂻
  韩颕
  黄光度
  张甲元
  武举蒋介榜
  张鹏甲元之弟字博卿
  李国勲国辅之弟字必大
  林应趾希之侄孙字麟之
  郑震霆之叔字景东
  林叔起字仪父福清人
  邵应辰字观光闽县人
  刘兴宗字阙昂长乐人
  王节字景大长溪人
  林汉辅字公佐闽县人终襄阳府三县巡检
  萧必胜
  许凤字季翔长乐人
  张时修时用之弟字及之
  黄裳字元吉宁徳人
  黄凤字士中闽县人
  四年丁酉车驾幸太学上舍释褐
  杨范翼之之从兄字天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
  陈允升字晋卿闽县人
  太学两优释褐
  黄唐字信厚闽清人授承务郎太学
  淳熙五年戊戌姚颕榜
  姚祖赓瀛之弟字子复
  陈公显祚之孙字叔晦以上甲科
  湛循峣之孙字复之
  郑应申适之族字景崧闽县人
  杨楫兴宗之从弟字通老
  王宗浩宗已之从弟字元直
  方畴时可之族字仲和
  潘凤字仪仲罗源人
  卓杰字梁父长乐人
  卓珣字士直长乐人
  邓林字楚材福清人
  潘麟凤之兄字信仲
  梁大亮国宝之子字明叟
  陈自强僴之侄字勉之
  陈宋辅字公弼宁徳人
  柯才耸字雅才永福人终迪功郎徳化簿
  陈绚思文之侄孙字宝卿
  曾春字子仁怀安人
  陈子择字庸甫连江人
  刘岳季裴之子字公辅
  陈明作字用晦永福人
  余及字企和罗源人
  陈介卿字通叟闽县人
  张若霖字佐之
  李鼎字文瑞长乐人
  彭梦赐字徳宽
  柯甲字徳初
  谢鼎字新伯永福人
  陈觉先字次公
  张暠字东卿
  孙晞甫字周翰闽县人
  陈丰字道卿
  黄泰字茹之候官人
  张古心字惟中长溪人
  郑铸字陶叔福清人
  朱木字仁叔福清人
  刘允成字允□长乐人
  吴竽字允成
  郑禧字天锡 --(右上‘日’字下一横长出,类似‘旦’字的‘日’与‘一’相连)罗源人
  陈椿年字元老
  林刘举同之侄字汉士
  薛七颕字子淳长溪人
  林采大声之孙字质夫
  陈石字润甫闽县人
  陈震字魏卿福清人
  黄序惟则之子字子申
  陈用之诰之孙字景亨
  郑瓒锷之弟字黄中
  萧国馨国梁之从弟字隐之
  任煜字仲章福清人
  萧国均国馨之兄字秉之
  陈纲字文纪候官人
  特奏名
  黄元质
  林谊
  陈敏修敦修之弟
  崔俊
  冯异
  李次膺
  郑千成
  黄枢
  王经仲
  陈唐佐唐佑之兄
  缪守愚
  方与权
  高岳
  王梦有
  周亨升
  李莘起
  缪巩
  陈宗亮
  介卿
  郑謩侠之曾孙
  卓薿元龟之孙
  叶之盛
  陈宾
  陆玠震之子
  卓汝显
  杨宗旦
  黄公辅
  陈自得自强之兄
  林永叔
  陈亨甫
  陈安仁嘉祐六年传之孙
  武举陈说榜
  陈说字和中闽县人
  程汝翼字子献连江人第二名
  倪震字子彰闽县人
  陈应字定夫宁徳人
  杨明辉字清叔闽县人
  黄赜字子深永福人
  林轼字和伯福清人
  邹次凤字仲师长乐人
  姚浩俊之之子
  陈英准字景平长乐人终江西安抚司准备将领
  郑子遇字宋弼闽县人
  许士口字格夫矢福清人
  黄𪟝字定功宁徳人
  陈𪟝字徳彰宁徳人
  郑炎字遇之弟□宋卿
  许必克字汝能福清人
  淳熙七年庚子
  童子举先一岁指挥自今童子举并要年十岁以下通诵六经及语孟全文方许赴试林公洽长乐人以四岁全通九经特授迪功郎
  何擢怀安人以九岁全通九经特授迪功郎
  八年辛丑黄由榜
  朱鼎士挺之父字调父
  林谷字声之永福人以上甲科
  孙格字正甫闽县人
  林焞字炳叔宁徳人
  陈天冝字祐之
  张绍字谔甫长乐人
  王瑜字器之闽县人
  陈冈字伯岳古田人
  杨武字有文长溪人
  朱渊字似宇
  潘士表字伯仁候官人
  王泰之字伯宇永福人
  俞南仲字山甫福清人
  蒋斌字文叔候官人
  王宗度字叔霞闽县人
  潘涓字普之
  谢牧字谦之长溪人
  陈士表字表之闽县人
  杨是甫字徳师长溪人
  王椿字春卿候官人
  洪绂元夀之侄孙字恭叔
  林偁字子实福清人
  王知章字云叔长溪人
  周震冝老之孙字永叔
  陈朴字羲叟候官人
  欧赓字少皋闽县人
  黄左之字继周闽县人
  曾𣋌质之子字晦仲
  陈焯字景阳候官人
  陈尧佐乾道五年学究出身再试
  吴畋字力本永福人
  陈永叔字修父闽县人
  王宗𫝊字景孟宁徳人
  黄槿度之子字子周
  洪公㢲浩之侄孙字伯权
  黄桷槿之侄字景成闽县人
  陈珪字叔清怀安人
  李贲字梦实怀安人
  萧轸字方叔永福人
  何庇万之族侄字叔信闽县人
  曾鉌丕烈之子字闻人候官人
  池申字崧卿候官人
  方采时可之侄孙字同甫
  洪铸元夀之侄孙字成文
  陈修亿之弟字修年
  陈宗训仲谔之弟字彛叙
  李公升泳之从侄字士臣
  张绂字文代长乐人
  葛有兴字可大闽清人绍兴三十年解首
  林观国字邦光怀安人
  陈可行字允功长乐人
  特奏名
  陈缜第一人字徳容罗源人
  林定国
  何升之
  连楹
  黄开
  林恵辅
  张骥
  高梦卿
  陈葵
  黄琯度之子瑾之兄
  黄延世光宗之子
  何孟文
  甘霂
  商俊份之弟侑之兄
  黄时中
  王士廉
  武举江伯虎榜
  江伯虎字君用永福人名南强唱名日御笔改今名
  黄万石字万卿长乐人
  吴斌字公瑞闽县人
  蒋梦震斌之从弟字震卿
  李兴时字叔起宁徳人
  施子礼字子礼怀安人
  姚况字子发长溪人
  林浩字叔大福清人
  陈缵字侣公长乐人
  卢南仲南金之弟字祥仲
  林万全字允成永福人
  周肇字元礼长溪人
  姚廓字开之长溪人
  吴尧仁字彦性闽县人
  李叔淮字伯海闽县人
  淳熙十一年甲辰卫泾榜
  林瑑遹之孙字景良福清人
  王益祥字谦叔长乐人以上甲科
  陈缵觉先之从弟字嗣公长乐人前武举登第
  吕启宗字景初闽县人
  周峻字瞻叔宁徳人
  高首卿字景端闽县人
  杨冝中字行可候官人
  李櫜字时中连江人
  陈绾缵之从兄字晋卿长乐人
  黄善字子韶
  林士衡字商卿闽县人
  潘子仪冠英之从侄字行父闽县人
  陈畦字仲卿候官人
  连虞凤字应韶闽县人
  邹洙字宗鲁长乐人
  陈子冲字致远福清人
  陈潮字伯时寄居福州
  林昉字子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闽县人
  陈雄字淳甫长溪人
  黄奕字子山长溪人
  江伯虎字君用永福人前武举第一人
  杨安字勉之候官人
  陈舜申字宋谟连江人
  周时贵字良彦罗源人
  郑域字中卿闽县人
  黄移忠字孝可宁徳人
  叶景温字仲宝罗源人
  何士显万之侄字昇甫闽县人
  郑昌之昂之孙字伯耆候官人
  余用之字行仲闽县人
  郑骧字举之闽县人
  林璟遹之孙字景宋福清人
  林文蔚字宗之怀安人
  高        字兴之闽县人
  林𭹹遹之孙字景温福清人
  夏允中字彦执福清人
  曾愿汪之侄字谨之候官人
  梁昞字景明闽县人
  张起宗字起之永福人
  刘袭字仲新福清人
  薛梦能字于之福清人
  特奏名
  陈谦厚
  黄舆
  黄云
  林可大
  林森
  许恵卿
  陈楠
  程万
  林抃
  黄嵒
  陈浚宋霖之侄
  武举林㟽榜
  林㟽字珙中福清人
  林可大字之远闽县人
  孙祖武字仲实候官人
  陈商霖字汝作长溪人
  张泳之字叔潜怀安人
  林获字诚身福清人
  郑良佑字光辅候官人
  王亿字景文闽县人
  刘方辅字辅之永福人
  赖嘉猷字汝弼闽县人
  郑显大字梦应闽县人
  黄东字叔鲁连江人
  林之望字知章长乐人
  吴冲字一飞怀安人
  马焕字著明候官人
  施子美子礼之兄字子美怀安人
  黄公举字保之候官人
  林宋辅字佐叔闽县人
  郑搏字子万宁徳人
  夏介字通甫长溪人
  连向字伯震怀安人
  淳熙十三年丙午太上皇帝庆夀恩上舎释褐
  林弥明字晦之长乐人
  潘子直冠英之从侄字叔方闽县人
  十四年丁未王容榜
  陈元字仁之候官人殿试第二人
  林选耸之子字择行闽县人淳熙十三年解首 以上甲科
  陈徳豫字子顺连江人
  陈元衡诱之子字莘夫闽县人
  林执纲字维国闽县人
  朱著倬之孙字性诚闽县人
  陈公奉公显之兄字叔璋罗源人
  林千字能之闽县人
  柯垓字经父闽县人
  郑昭先字景绍闽县人
  李庚字子西连江人
  张徳明字晦叔长溪人
  黄子善字元夫连江人
  黄宏斗南之子定之从弟字达之永福人
  陈诱公格之孙字循仲闽县人
  陈方字与直闽县人
  陈诚中字表之闽县人
  林炜桷之子字谦之
  缪倬字昭子长溪人
  陈絯绾之兄字崧卿长乐人
  黄恂伦之子字叔信闽县人
  黄致一字通甫长溪人
  陈亿字曼卿闽县人
  郑徳美应申之从弟字景韶
  黄自诚字孚叟永福人
  陈宋烈字鼎卿长乐人
  郑之悌字茂恺长溪人
  林㞯字仲忌长乐人
  方沂字伯春福清人
  沈康字直叟闽县人
  林拱之字应中闽县人
  陆彦敏蕴之曽孙字诚之侯官人
  林翘然字端夫候官人
  刘松奕之曾孙字公茂候官人
  吴孝龄字仲房候官人
  商佾份侑之弟字元节福清人
  谢伯常字彛叟闽县人
  柯谦宗梁之曽孙字次恭闽县子
  林时英字才甫长乐人
  方岩起畴之侄字伯瞻
  陈焘字仁甫闽县人
  杨祖尧字述甫长溪人
  林琪字粹甫连江人
  陈甫中之弟字景山
  郑肇字端父长溪人
  高龄字徳一长溪人
  林伯诚自之子字性之
  林子发字藻之闽县人
  吴申字柔直闽县人
  朱金发字振仲福清人终龙岩簿尉
  特奏名
  黄邦彦公举之兄
  马璋玚之兄
  郑发
  缪宗兴
  段格
  余飞公
  方荐鹗
  王良辅
  魏应之
  吴季山
  刘㧑
  许教
  黄九龄
  杨兴之
  陈梦英
  陈璟
  林亚文
  林应辰
  武举黄褎然榜
  江伯䕫伯虎之弟字君俞永福人第二名历东门舍人终东南第十将
  许邦光国之弟字谦仲闽县人
  林伯成之望之弟字知万长乐人历阁门舎人知高邮军终知真州
  潘子震子直之从弟字伯威闽县人
  郑钢字叔浩闽县人
  陈介石诱之侄字岩生闽县人
  黄浩字直甫永福人
  彭安土字伯礼宁徳人
  熊武飞之侄字君右闽县人
  王石孙字宗略宁徳人
  杨举字褎叔闽县人
  潘子礼字和中闽清人
  陈纪字仲礼宁徳人
  王复古字一之福清人
  淳熙三山志卷三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淳熙三山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