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容居士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二十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二十 清容居士集 卷第二十一
元 袁桷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元刊本
卷第二十二

清容居士集卷第二十一

 序

   易三图序

上饶谢先生遁于建安番昜吴生蟾往受

易焉后出其图曰建安之学为彭翁彭翁

之传为武夷君而莫知所授或曰托以隐

秘故谓之武夷君焉复曰吾易神也易何

为而神也神者易之始也易不可以强名

也不名则亡易愿叙其𭥍𡊮桷曰夫亡易

者非圣人之本𭥍也神以合圣人之易斯

得矣然则曷为神无端而莫可见也惟无

端焉故无体焉存而明之而数以生焉数

生矣而始有变变立矣而会以理理者其

一也理不能以尽易因数以立者理也用

变以逆者非理也故曰阴阳不测之谓神

始晁以道纪传易统绪截立疆理㑭后无

以伪至荆州袁溉道絜始受于薛翁而易

复传袁廼以授永嘉薛季宣士龙始薛授

𡊮时尝言洛遗学多在蜀汉间故士大夫

闻是说者争阴购之后有二张曰行成精

象数曰𬙂通于玄㝡后朱文公属其友蔡

季通如荆州复入峡始得其三图焉或言

洛书之传文公不得而见今蔡氏所传书

讫不著图蔵其孙抗秘不复出临卭魏了

翁氏尝疑之欲经纬而⿱六十 -- 卒不可得季通家

武夷今彭翁所图疑出蔡氏惜彭不具本

始谢先生名字今不著其终也世能道之

   易集传序

观象画卦庖牺之本𭥍也因言意而广象

焉三圣人之本𭥍也王弼后出附小象以

言理儒先莫能病若系辞传说卦等篇弼

莫能措辞审是则弼几一偏矣十翼之作

有彖焉有象焉専于理而作彖象传焉者

夫子之志也然则文王周公之彖象其悉

皆理与曰非也卦本于象八卦首之定名

以为象则井鼎小过是也言意以为象伏

羲言而人不能知之文王周公始申言之

文王之言见于彖周公之言见于爻是则

不俟予言也易有圣人之道四彖象传果

唯言意焉则变占乎何取曰有变焉有占

焉伏羲画不变于九六则变见之占则文

王于彖附言之象未始分文王始离之变

之疾者莫先于蛊忧世之深也若分象则

师晋小畜之类是也爻变于占因筮以见

者也其即见者渐小畜讼之类是也彖爻

合四者而言之夫子不一言之何与曰伤

哉夫子之志也事莫尚乎辞辞非理不能

以定人事吉凶繇妄而咎以兴先之以变

占是易殆卜筮之书矣器繇动成动斯静

矣取静观动将于是乎则斯其为象也大

矣夫子于说卦焉始彚之彚以穷其变占

则变占者筮之始也故其首章先于蓍二

章次于卦先天之说七言之惧溺于占也

后天之说一言之人事之本也而终之以

象焉维昔康节邵先生作方圆环中图合

于天人皆本说卦充类以至知夫聦明特

达之士不在于谆告也若系辞传设卦之

方穷神之妙其详于爻者毫厘不能以易

积数以成变易以动肇于方寸散于六合

幽眇广大取而莫穷应而莫遗因卦以测

善筭喻者不能穷也举世舍是矛盾互持

虽百世莫能以觧吾故曰非系辞传不能

以知易是说也邵子之说非仆之说也桷

不佞读易二十年岁月逾迈所见益惧纥

石烈君希元䔍志嗜古于易精思以求搜

摭疑义私尝歉然莫能以对卒能先予以

成书不凿以求通不拘以强附会其粹精

足以垂世故以予昔之所告冠于篇首㑭

知夫同焉以异者将以革夫株守偏弊之

失则予之所著其果有同乎其无同乎

   新安程子见四书图训序

象数可以图言名意不得以图言以图言

之其亦有所本乎昔者圣人观象著图因

图为书范围发挥由书而始通则夫图之

秘非书不能以尽是书之明于图者也后

圣继述遵文演图器度物象之微刚柔善

恶之应若天旋之默运于枢纽其不可以

绘画得之者犹因名以立义此图之辅于

书而不可废焉者也二者之用各有先后

合而言之者吾不知其说也自正心诚意

之说兴茫无畔岸朱子忧之遂以其可据

依者为之主而体用知行之说实切于学

者之功用后百馀年五经废弃遂复剿取

其近似端坐涂饰而根柢源委悉不复考

礼主于敬理主于善一言以蔽讲学之法

糜烂而不可救矣新安程子见取论孟中

庸大学之书切于吾身者析而为图以辅

翼朱子之教抑亦使夫人知为学之叙非

字义之可尽条分目举必有能䔍行而亲

识之者斯足以尽夫斯道之要其勤且备

可谓能矣昔真文忠公作读书记仁义性

命之说各以类从先正肃公作书止之曰

使若书成学者将得以自肆今是书具在

视今之言理者与古贤无异论其所学则

又甚于朱子之忧矣子见之图其必有以

拯诸

   辅汉卿先生语孟注序

解经莫严于圣贤见于语孟其语简其𭥍

明子思之释经尤得圣人之微𭥍今其书

具在也自汉传注之学兴蔓辞衍说浸淫

乎万言魏晋一切扫削明理之说归乎空

玄二者之弊遂沦于偏滞学者昧昧无所

依凭焉逾千有馀载矣至宋㫪陵硕儒开

伊洛之绪正说至道粲于简𠕋良谓大备

后朱文公出惧其剽窃之近似也源同而

𣲖别之统宗据要盖将使夫学者不躐等

而进若律之有均衡之有权不得以锱铢

差也既又惧其疑之未释复为问答以曲

喻之其详且尽不复可以有加矣书大行

于天下而后之师慕者类天台释氏之教

文旁行侧注挈纲立目茫乎皓首不足以

窥其藩篱⿱六十 -- 卒至于圣人之经旨莫之有解

日从事于口耳孩提之童齐襟拱手相与

言道徳性命者皆是也桷㓜承父师独取

黄辅二先生之书而读之黄公之书尝辅

翼其未备若可疑者则以昔之所闻于先

师而申明之至于辅公则直彰其义衍者

隐之幽者畅之文理炳著不别为标的以

尽夫事师之道微文小义简焉以释经为

急而其知行体用之说不蕲合而有合矣

二公所为是诚有益于后世而今世补文

公之遗书夸多务博杂然前陈莫知拣择

余独病之合黄辅以传则文公授受之旨

益得以远辅公书其子季章旧刻于武冈

兵祸散轶今其従孙政与其子华亭丞友

仁相与谋曰遗书不传吾辅氏子孙责曷

敢缓遂刻先生之书于家塾㑭序其事予

独连言于黄公者将使夫后人知二公为

文公亲授黄公之泽已斩辅氏为未坠是

可哀也已是可嘉也已愿勉哉正学之兴

其必在是也

   郭好徳论语义序

唐儒作五经正义䟽必先之以衍义而始

明其传注其先之者何惧汩扵经也释之

以义䟽焉者有训诂焉有制度焉至扵名

物象器疆理飞走⿰氵⿱⿰天天日 -- 潜动之辨不博不𠯁以

尽约之以衍义非背扵传经说也理唯

约足以见汉稽古三万言后世嗤之至朱

文公承濂洛之正传始为语孟精义久之

慊然曰宜尊𠩄闻今𠩄传集注具训中外

下逮荒陬绝岛家有而人诵文奥义古至

于不揣者断章讥駮识者哂之京兆郭君

好徳秉彛父授徒于其乡塾惧世之不达

于辞者习讥駮之病撮其精微合于简易

将使夫初学者若循涂以进遇险以休使

少窒焉必由是而达在易之蹇曰险而能

止知矣哉蹇斯通矣抑尝闻文公之教于

其家也谓集义之作义理详而训诂略别

为一书曰训蒙口义今此书不存秉彛是

书殆深得文公之意近世东南诸儒旁行

侧注邻于释教之学滥觞而不可禁予得

读是书深有合夫训蒙之说孔贾遗𭥍能

以远绍其不在兹书也欤

   龚氏四书朱陆会同序

五经専门之说不一既定于石渠鸿都嗣

后学者靡知有异同矣易学以辞象变占

为主得失可稽也王辅嗣出一切理喻汉

学几于绝熄宋邵子朱子震始申言之后

八百馀年而始兴者也春秋家刘歆尊左

氏杜预说行公榖废不讲啖赵出圣人之

𭥍微见刘敞氏叶梦得氏吕大圭氏其㝡

有功者也尊王褒贬则几于赘是千馀年

而始著者也书别于今文古文晋世相传

驯致后宋时则有若吴棫氏赵汝谈氏陈

振孙氏疑焉有考过千百年而能独明者

也诗本于大小叙诸家诗已废毛公说尊

独苏辙氏始删郑樵氏悉去之朱子祖之

此又几二千年而置议焉者三礼守郑玄

氏正义皆旁正曲附唐赵匡氏始知其非

宋诸儒驳郑几不能以立甚者疑周官非

圣人书卓识独见虽逾千百世亘万古而

不泯是则宁能以一时定论为是哉曩朱

文公承绝学之传其书叙疑非西亰于孝

经则刊误焉诗去其叙易异程氏中庸疑

于龟山杨氏程杨朱子本以传授者也审

为门弟子世固未以病文公也陆文安公

生同时仕同朝其辨争者朋友丽泽之益

朱陆书牍具在不百馀年异党之说兴深

文巧辟而为陆学者不胜其谤屹然墨守

是犹以丸泥而障流杯水以止燎何益也

淳祐中畨昜汤中氏合朱陆之说至其犹

子端明文清公汉益阐同之足以补两家

之未备抑又闻之当宝庆绍定间黄公干

在朱子门人不敢以先人所传为别录黄

既死夸多务广有语录焉有语类焉望尘

承风相与刻梓而二家矛盾大行于南北

矣广信龚君霆松始发愤为朱陆会同举

要于四书集陆子及其学者所讲授㑭来

者有考删繁荟精余于龚君复有望焉夫

事㝎于千百年则罔有异论故历举兴废

之说若是噫龚君之书有俟夫后若余言

亦殆将得以同传也至治二年八月辛未

𡊮桷序

   五经约说序

古之学者三十而五经立方其时以力田

致养为先本春出于野冬始入邑其勤恳

恳然日不能给暇日入学岁卒不满十旬

焉噫何其敏且成如是之易也盖先王盛

时卿遂沟洫之制明冠昏宾蜡之礼具弦

歌爼豆钟鼓弓矢之事周旋品节皆身亲

而日化则所谓通其义者道徳性命之理

也简牍日繁専门经师夸宏务奇汉世儒

者白首莫一微言既绝掇拾枝𦽦而媮意

惰业率自涯而返良有以也夫子之翼易

二戴之传古礼解经之准的也训诂别立

为小学析文以言字因字以生义究其大

较邈不相入然则士何自知经旨哉唐孔

贾氏尊汉儒宗知其迕陋犹旁讳曲覆如

临师保不敢有犯独啖赵出口指摘无所

避至刘原父氏欧阳氏始慷慨直论未几

言经者铢分毫别疆画同异亦骎骎乎汉

儒矣夫一道徳而同风俗作者之事也复

古而不至焉者儒者之责也六艺之道莫

急于礼乐乐书废已久而仪礼迄不得立

学官遗音旧器莫可寻辨登降进退揖让

之损益临事取具跂就企及卒泥夫近古

吾独谓学古之士犹足以语夫此也庐陵

宋元翁为童子时能明经明经举废已久

独元翁兴起其事弱冠复约为大义先王

坠典炳然其専美矣夫天人之奥昔人之

所罕言而昔之耳闻目见接熟素履今皆

弃置不讲元翁气清徳茂养泉粪木必以

源本约而同之与道俱会后之学者将由

是则焉敢诵所闻而美之

   邓淳翁春秋集传序

因褒贬而传春秋焉圣人之馀意也悉贬

而遗其褒焉非圣人之本𭥍也粤自周室

既迁史列于诸侯典策之蔵世莫得见而

其纪载之法号称近古故凡是非善恶之

实天灾时变之著直书而不隐逮于战国

执简侍史者犹守而未坠然而攻劫凌㩀

之侈相寻而莫之顾实由夫外史之𥋏不

行于邦国其史之存扵国者又将日幸沦

弃而无𠩄传证故益得以逞其骄而恣其

𠩄行若是者二百馀年矣圣人始出然后

因其史之本文而修明之别为之书以信

于后善乎孟子之言曰孔子成春秋而乱

臣贼子惧若是则春秋其果为褒贬哉三

家之传事与义例轇轕殽紊刻者若法吏

博者若辩士上下二千馀载各执𠩄嗜介

不相并而玩猎蒐择髣其音声益遗其形

传愈䟽而经益湮矣夫因义例以明圣人

之意惧义与例不得而尽广其记闻不烛

于理则事益无以自附春秋之道幽而明

无传而著论至于是良有以也自唐以来

合三传者始各以其长自见然而求于外

者必谨于内纯明粹精非自外至焉者耳

先王之典礼旧章具于传记悉心以推之

暗而日彰坠而复完则礼者又春秋之标

准也邵武邓淳翁慨不行于今特立已任

纂而为编复因胡氏七家而增广之余尝

谓审乎人情酌乎事变非春秋其谁凖感

而通天下之故则易之用其与是相并始

于春秋而终于易者邵子之学也淳翁学

首于是必有其本敢因以订诸

   王先生困学纪闻序

世之为学非止于辞章而已也不明乎理

曷能以穷夫道徳性命之蕴理至而辞不

达兹其为害也大矣是故先儒有忧之且

夫子之言有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其

品节备具见于礼之经解夫事不烛不足

以尽天下之智物不穷不足以推天下之

用考于史𠕋求其精粗得失之要非卓然

有识者不能也若是其殆得之矣在易之

居业则曰修辞立诚而畜徳懿徳必在夫

闻见之广旁曲通譬是则经史之外立凡

举例屈指不能以⿺辶处尽也扬雄氏作法言

其意亦有取夫是后千馀年礼部尚书王

先生出知濂洛之学淑于吾徒之功至漙

然简便日趋偷薄固陋瞠目拱手面墙背

芒滔滔相承恬不以为耻于是为困学纪

闻二十卷具训以警原其旨要扬雄氏之

志也先生年未五十诸经皆有说晚岁悉

焚弃而独成是书其语渊奥精实非䌷绎

玩味不能解下世三十年肃政司副使马

速忽公佥事孙公楫济川分治庆元振起

儒学始命入梓桷㳺公门最久官翰苑时

欲悉以其所著书进于

朝廷因循不果今也二公谓桷知先生事

为详㑭首为序庸书作书之本旨亦以励

夫后之学者先生讳应麟字伯厚自号深

宁居士泰定二年冬十月门人具官𡊮桷

   大易通义序

郡侯郭文卿示易通义一帙曰此真定侯

先生所述也先生㓜䘮明聆群儿诵书不

终日能悉记其所授稍长习词章自谓不

学可造诣既而悔曰吾明于心刊华食实

莫首于理理以载道原易以求则为得之

于是精意读易旁通曲会参以已说而名

之曰通义读其书浩乎其详也简乎其著

也因理以测象若遗焉而不敢废也桷学

易盖亦有年矣原夫八卦既列象斯立焉

故卦有理者焉有象者焉理有以言为象

象有以理为用理与象不得而偏也圣人

惧其言之杂也诸卦之彖専言夫理而取

身取物悉见于爻辞矣又惧夫设卦之理

彖不足以尽也复系之以上下传而其象

位之明著悉见于说卦至矣尽矣后之儒

先言理者过于浮略象广喻而泥象者微

言只字咸取以为象角立交病三圣之𭥍

泯然莫知所归自朱文公发变象之说学

者始知所宗君思深而识幽㩀会提要盖

将为程子之忠臣仿文公以入夫邵子之

室非潜心尊闻者不能也今年逾九十康

色未艾先生名克中字正卿郭侯㑭叙其

书将入于梓不让而为之序焉

   老子讲义序

昔之善言老子者谓其同者合于易其不

同于孔子者皆矫世之弊此论千万年不

能以易也新安程泰之作易老通言余意

深得其𭥍读之茫然不能以吻合语简则

理得大羮玄酒夫岂旨于味乎老子之五

千言不得已而为言也道为乾坤之体徳

为咸恒之用绎其辞旨观妙观徼见天下

之赜而疑诸形容者也众妙之门易之门

也功成弗居治蛊之道也使民无知无欲

百姓日用而不知也挫锐解纷洗心藏密

之旨也多言数穷吉人之辞寡也谷神不

死生生之谓易也后其身外其身以前氏

用之道也水善利万物坎之行有尚也持

盈揣锐君子有终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无思无为也埏埴为器户牖为室十三卦

制器之义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民

咸用之谓之神也为腹不为目观我朵頥

之凶也寄于天下托于天下知进退存亡

而不失其正者也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

见其后神无方而易无体也善为士之章

出入以度无有师保如临父母之谓也观

复复其见天地之心也皆谓我自然不事

王侯高尚其事也若夫十八十九二十章

矫世之言也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坎离之

体未济既济之用也不自伐故有功谦之

义也有不信焉亦矫言也跂者不立鼎折

足不胜其任也有物混成易有太极也轻

则失臣躁则失君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

则失身之义也善人者不善人之师益道

也知白守黒穷神知化之义也去甚去奢

去泰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将军居左师左

次无咎也道之在天下变动不居周流六

虗之义也自知者明颜子之不远复也自

胜者强君子之自强不息也终不为大虗

以受人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极深而研

几也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也柔弱胜刚强

坤至柔而动刚也利器不可以示人君子

藏器于身也守万物将自化神而化之使

民宜之也上徳不徳章矫言也谓得一者

贞夫一者也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蔡氏

曰两仪之先其易无体两仪之后其易有

体有无之义于斯见之明道进道探赜索

隐钩深致远之谓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石林叶氏曰易之数见于大

传者乾坤之䇿也物亦非万之所能尽该

微见其绪曰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

之能事毕矣老氏言数曰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荘周言数曰一与言为

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筭老

氏所谓三生万物者犹易之言当万物之

数而不尽其说也荘周所谓巧历所不能

筭者犹易之言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而

不穷其变也至汉言律历者于是始于易

数之外起黄锺之一而三积之至于十七

万七千一百四十有以为五行之数备已

而又为三统之说以五行相错由三微三

著积之始于太极而终于二千三百六十

三万九千四十而复于太极上元以为天

下之能事毕无为老子之旨义与生而不

有同旨既同则无思无为之义同矣知足

不辱知止不殆诸卦之上九类之清静为

天下正憧憧往来之反说也知足常足系

于苞桑也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称名也小

取类也大之义也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兼

损益而言也惩忿窒欲损也见善则迁有

过则改益也圣人皆孩之退藏于密吉凶

与民同患也善摄生老子之本𭥍致一之

义近之矣道生徳畜乾坤之用也生而不

有变化云为也塞其兊言行君子之枢机

也慎言语塞兊之本也闭其门行其庭不

见其人之谓也介然有知知微知彰知柔

知刚介于石之义也善建者不㧞确乎其

不可㧞也修身至天下中庸之论也精之

至和之至男女构精化生之道也玄同不

见是而无闷也以奇用兵以此毒天下而

民从也祸兮福之所倚硕果不食也福兮

祸之所伏鞶帯之三禠也治人事天莫若

啬卑而不可逾贰簋可用享也有国之母

可以长久安土敦乎仁爱之道也非其鬼

不神睽之群疑亡也大国取小国小国取

大国汤文王是也谦之上六得之矣道者

万物之奥广大悉备也何弃之有容民畜

众也坐进此道藉用白茅无咎也图难于

其易为大于其细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履霜坚冰也合

抱之木生于毫末喻积小以高大也下二

章亦同也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禁民为非

曰义则智去矣江海为百谷王天水违行

而由一以生也下者水之道需而蹇蹇则

通矣下济而光明之义得矣曰慈天地之

大徳曰生也曰俭损之道也曰不敢为天

下先巽以行权也善为士夫子于益或击

之立心勿恒凶之爻详言之矣用兵有言

仁者无敌也吾言甚易知易知则有亲也

知不知滕口说也民不畏威不威不惩灭

趾灭耳之爻得之矣勇于敢则杀天道亏

盈而益谦也民之饥节以制度则不伤财

不害民矣人之生章原始反终故知死生

之说也天之道其犹张弓日往月来之义

也天下柔弱莫过于水坎之内爻坚强者

也故险之时用大矣哉受国之垢国君含

垢也明夷之义于斯见之常兴善人积善

之家有馀庆也小国寡民章通其变使民

不倦也利而不害干不言所利保合大和

乃利于贞矣为而不争争地争城老子之

亲见也王侯设险以守其国夫岂有争哉

予固尝以易释其旨而未有成也同里吕

君与之故儒家阅世益深㳺于方外以其

著老子一编见示甚佀夫予之所见其文

详顺而实援㩀以精筑室于海岛孤绝之

地黜聦窒明以养其泰和且又将穷极山

川之幽胜以求正于有道诚可谓老而能

学者也故辑旧说列于前凡我同志知予

之不妄许可者有在也泰定二年七月清

容居士𡊮桷序

   高一清医书十事序

班固氏辑刘氏七略为艺文志其序医经

方药终以神仙十家殿之寻宗探本厥旨

深秘近世习老氏者则以为薄清浄务名

实若班氏去取未足为吾学轻重其不习

老氏者因其先后遂以为尊吾圣人莫若

班氏縁声附响深切明著之道二者皆所

未喻也医经方药具训于先古其不得已

而为之意世莫之晓惟空林隐窦刻意缮

性之士必极其本致而后能知之故其察

五行乘克之理七情摩荡之原兢兢揣揣

使夫身不至扵已病而馀功后效积精以

适神者斯近夫神仙之说矣班氏深存其

义而隐其说故世之方士皆荒忽诡幻复

别为一家以自侈靡而𠩄谓非圣不言者

则有戾五福之𢑱训仁者静夀之义扵道

取焉予尝谓有经天下之志必有经

下之事胼胝之劳在陈之厄其饥寒困苦

虽九死不得以自悔视夫弹冠结绶争夺

得䘮谈性命之空而忘事理之实者则有

间矣故每信而不敢自异居里时独高君

𩇕一清慕方外学尝以为医经为性命之

本若冶金链石诸秘诡事皆不取弹极年

岁悉取上古汉晋诸经方以及唐宋所续

出经分纬别定其精良删其繁杂别为十

事谓必由此足以通夫仙道而其意与班

氏适相吻合高氏衣冠为四明望自献简

公闶掌成均㝎学制当秦氏废锢正士即

致事以春秋礼学教授郷里内翰公文虎

礼部公似孙父子皆以文学致清显至大

宗伯衡孙为端平正士修仪伟貌年八十

馀手抄见闻及方技诸书亹亹道旧不辍

一清为诸孙得于宗伯为多渊懿之深简

闻小诵非所可拟疑骎骎乎与学仙之道

通故今自号为通仙子云然予㓜闻诸老

言葛天民曾景建以神仙说㳺公卿清言

玉雪苦意冰蘖见者怜而欲成之后卒不

㝡后里人王丹池复以是说㳺亦不就

十事之成扵吾徒诚有赖未知通仙之本

旨其果能有成也朱文公于老氏尝曰恐

逆天理信而不泥然未始与浮屠者同其

议悼日月之如流知玄发之易化高君其

奚以辞因叙而致意焉

   四明志序

成周疆理之制审于王畿首合同姓以夹

辅至于四履则必假异姓焉以控遏之先

后䟽附曲尽其制何周且详也四方之志

犹惧其不能以悉知也则必以外史掌之

社亡入秦而书具在区区刀笔吏独能収

其书㩀要汉中夫岂偶然也哉

世祖皇帝圣徳神武混平寰宇首命秘书

监儒臣辑大一统志沉几远略与昔圣人

意旨吻合然而郡志缺落其遗䡍未备焉

者不复以彻于上马侯泽润之固尝为中

秘官知之矣暨守四明迺曰明旧有志今

为帅大府浙东七州推明为首厄塞户版

物产地利是宜究察以待问清风旧徳与

昔之高闳巨阀属于宅里者犹可考也谓

桷久为史官冝有述桷尝闻之洙泗遗俗

稽之以久远者道徳之泽也诧锱铢之利

以害于吾民昔人之所不道空虗说增农

日益困甚者纪其山林屋室之盛奉书诣

庭若执符契争莫能已是殆昔之无知者

根其祸也管夷吾作书训子弟良厚而内

政以渔盐为急儒者诟之维明负山横江

岁厄于水旱河渠是先牧民之本推其沿

革览其山川知昔时得人之盛宫室户口

之无恒释道遗文之盛衰是皆足以增其

永叹焉者矣廼为十二考以志其事遂不

敢以荒落而有辞也马侯为政恺悌恻隐

以宜于民民以不病郡博士吴君某勤恪

承令询索州县之所宜闻者良备因是得

以成书焉

   李景山鸠巢编后序

桷过永嘉张宗鲁书塾庋河间李景山氏

手校朱子诗传谨视之旁行侧注朱墨定

窜精善心慕焉虽未熟详知其名能诗吾

意非近世诗士也近世言诗家颇辈出凌

厉极致止于清丽视建安黄初诸子作已

愦愦不复省钩英掇妍刻画眉目而形干

离脱不可支辅其凡偶拙近者率悻悻直

致弃万物之比兴谓道由是显六义之旨

阙如也是岁冬见于 京师始读其诗于

雍虞徳生质而不倨绮而不逾袭众芳之

英融寄于穷厓绝域之地而审其昔日之

心满意肆盖将冲寂寥廓脱然以逃焉者

也夫子之言曰诗可以怨然不怨可也怨

已则责难于天诚不怨邪幽兰之辞湘累

之赋得而废之矣若公之诗非悲其不遇

也凛焉以持者正也反而言之斯怨矣又

何病焉予尝从问云南土风岁弄兵不止

计安出公曰理则人扰则兽岂独云南哉

退已书诸牍复识于序后若徳生所论次

者不复著

   刘内翰文集序

至元二十四年间南康刘公为内相宋社

未亡桷髫年侍 先处州府君于钱塘获

识之议论雄伟诚奇士也后有客自京师

来者必询其词命制作多戃恍不能道逾

十馀年获入禁林得玉堂制草而读之编

次荒略词臣之名十不存四五是则刘公

之文无因而推考焉者矣至治元年冬十

月其嗣判官君某橐其遗文相过焉㑭有

叙桷读之手不以释夫集腋于裘𢭏𭹀于

鼎非精别者不能也尊其所闻足以信后

谀言美说非后进之所宜为也东平李公

谦评公之文曰学问该洽性理精诣承旨

王公构则曰深妥雄健博硕光明广平宋

公渤亦曰气盛辞卓温缛宏雅嘉禾张公

伯淳则又曰浩荡横逸是数公者司衡挈

绳将㑭夫后之学者翕焉以従其传信何

疑矣夫以理为主文常患于不工雕镂委

心茫然而无以畔岸是则为是者良难矣

命焉而得所遭事久则论益定观其诗文

于当世群贤之言有考焉斯得矣

   乐侍郎诗集序

故吏部侍郎河南尹乐公诗一编其季子

克诚以家集散轶守其记忆者得若干篇

将刻于梓㑭有叙桷读而作曰呜呼旨哉

方南北分裂两帝所尚唯眉山⿱⺾⿰𩵋禾 -- 苏氏学至

理学兴而诗始废大率皆以模写宛曲为

非道夫明扵理者犹𠯁以发先王之厎蕴

其不眀理则错冗猥俚散焉不能以成章

而诿曰吾唯理是言诗实病焉今夫途歌

巷语风见之矣至扵二雅公卿大夫之言

缜而有度曲而不倨将尽夫万物之藻丽

以极其形容赞美之盛若是者非夸且诬

也五经言理莫详于易其辞深且密阐幽

显微不敢以直易言之考于经皆然也宋

之亡也诗不胜其弊金之亡一时儒先犹

秉旧闻于感慨穷困之际不改其度出语

若一故中统至元间皆昔时之绪馀一一

能有以自见若吏部公则亲受承安贞祐

之传故其诗清切俊迈足以振数百年之

远响㑭置诸中州之所编次其何能以辨

公讳举字用之号蔵斋与父运副皆金进

士家世源委所从来有据传以永久孰曰

不宜

   曹邦衡教授诗文序

大江以南地为荆扬郡不过百十其言语

风俗起居饮食之异邈不相近世方理文

治而士大夫言词章高下复人人殊数十

年来文益媮体益弊乘高驾浮滑稽恣睢

恍乎其不可结絜而至于道者不惧则偾

溯源而论之盖方承平时师表日增士以

其类至尊其所传过于自守而乐凡近者

尤矜矜然秘重不妄与一道徳而同风俗

先王之教诚不若是也余尝会文于同志

反复力议而卒以自病庐山曺邦衡客京

师三年矣闭门弦歌绝造请之迹顾屡察

之而卒未之与议将行始示其诗文一编

蒐奇粹精炳然而横陈列悬于簴𢭏珎于

鼎声味相属而凌厉感悱盖将合律吕之

变适酸咸之宜者也夫不自是其是必有

则于古守其私说不能以自广将固且隘

博以求之精以思之日迁而岁异当于是

乎益今四海一国士之不可强为者犹跂

而及文教之洽由是而一曹君勉乎哉往

慎廼涂正辕而行其宁有不至者耶




清容居士集卷第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