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清朝前纪/第五篇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第四篇 清朝前纪
第五篇 建州左卫前纪即布库里雍顺纪第三
第六篇 

王先谦东华录所载清实录文云。长白山。山高二百馀里。绵亘千馀里。山之上有潭曰闼门。周八十里。源深流广。鸭绿混同爱滹三江出焉。…山之东有布库里山。山下有池曰布尔湖里。相传有天女三。长恩古伦。次正古伦。次佛古伦。浴于池。浴毕。有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告二姊曰。吾身重不能飞升。奈何。二姊曰。吾等列仙籍。无他虞也。此天授尔娠。俟免身来未晚。言已别去。佛库伦寻产一男。生而能言。体貌奇异。及长。母告以吞朱果有身之故。因命之曰。汝以爱新觉罗为姓。名布库里雍顺。天生汝以定乱国。其往治之。汝顺流而往。即其地也。与小舠乘之。母遂凌空去。子乘舠顺流下。至河步登岸。折柳枝及蒿为坐具。端坐其上。是时。其地有三姓。争为雄长。日构兵相仇杀。乱靡由定。有取水河步者。见而异之。归语众曰。汝等勿争。吾取水河步。见一男子。察其貌非常人也。天必不虚生此人。众往观。皆以为异。因诘所由来。答曰。我天女所生。天生我以定汝等之乱者。且告以姓名。众惊曰。此天生圣人也。不可使之徒行。遂交手为舁。迎至家。三姓者议曰。我等盍息争。推此人国主。以女百里妻之。遂定议。妻以百里。奉为贝勒。其乱乃定。于是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俄漠惠一作鄂谟辉)俄朵里城。(俄朵里一作鄂多理)国号满洲。是为开基之始。越数世以后。不善抚其众。国人叛。布库里雍顺之族被戕。有幼子名范察(一作樊察)者。遁于荒野。国人追之。会有神鹊止其首。追者遥望鹊栖处。疑为枯木。中道而返。范察获免。隐其身以终。自此世俱德鹊。诫勿加害云。数传至肇祖原皇帝。

以上为清世所传始祖布库里雍顺之事实。古来帝制与神权互相糅杂之代。例作此等不经语。以示神奇。帝王之末造。有愿子孙生生世世勿生帝王家之痛。而其代兴者必又兴高采烈。自云有命在天。千古昏蒙。如出一辙。清起荒服。见解尤不免蒙昧。三天女浴身之说。三百年以为不刊之典。总之为无父之儿而已。若后世以山东人王杲故事。附会雍顺之母。正堪近似。日本人则谓雍顺本无是人。清之本原。即由肇祖始。其说创于文学博士内藤虎次郎。而稻叶岩吉等皆尊信之。其所根据。不过以长白山东俄漠会之地名。恰与肇祖所乘虚入居之朝鲜会宁府属地斡木河字音相合。肇祖即于此地。受建州左卫指挥之职。指为发祥之据。斡木河一名吾音会。又名阿木河。其音与俄漠惠鄂谟辉均相近。此事别详肇祖纪。日本人谓清人指发祥地在宁古塔附近。以今敦化县为郭多理。而于其左近。觅一俄漠惠音近之地以实之。此所觅得之俄漠惠。仅从康熙内府舆图中。按其字音摸索而得。而在康熙朝敕撰之皇舆表卷二。言俄朵里城在兴京东北一千五百里。四至莫考云云。当时并未确指俄朵里之境。又安有俄漠惠地。且其地在长白山北。非长白山东。故断言敦化附近之俄漠惠。为乾隆以来所附会。而俄朵里则系建州部族之称。非必实有是城。因斡木河与俄漠惠音近。恰在长白山东。乃断定其为实录所言雍顺发祥之地。又以斡木河地。无俄朵里城可指。则断定为建州原有之部族名。又以入斡木河者为肇祖。则断定雍顺之事实。即肇祖之事实。并非别有其人。曲折按合。其会意亦甚巧。此日本人之见解也。

然吾以为俄漠惠与斡木河。均为译音。斡木河究为肇祖所迁居。非斡朵里之原地。斡朵里为元史之斡朵怜。自有明证。而稻叶氏所据龙飞御天歌。朝鲜李成桂。于明初确有移兰豆漫即三万户入侍之事。此三万户中。一为后授建州卫指挥之阿哈出。一为后授建州左卫指挥之孟哥帖木儿。即清肇祖孟特穆。而要皆为元地理志合兰府水达达等路五万户府中之三万户府。具如上篇所述。夫此五万户府。既设自元初。在明初肇祖之为斡朵里万户。必得自先世之遗。观其与阿哈出等所标三万户之名号。既与元志相合。必即受自元初。元百官志于诸路万户府之下云。其官皆世袭。而元兵志则云。国初典兵之官。视兵数多寡。为爵秩崇卑。长万夫者为万户。千夫者为千户。百夫者为百户。世祖时颇修官制。…万户千户死阵者。子孙袭爵。死病期则降一等。总把百户老死。万户迁他官。皆不得袭。是法寻废。后无大小皆世其官。独以罪去者则否。云云。又于军士。则言辽东之乣军。契丹军。女直军。高丽军。云南之寸白军。福建之畬军。则皆不出戍他方者。盖乡兵也。云云。据此可知元万户府。本皆世袭。女直军犹为乡兵。不出戍他所。无迁官不得袭之理。亦无死阵死病之别。元初各万户府之原名尚在。即其受自元初。得之世袭无疑。又考魏源圣武记开国龙兴记一。所引开国方略。及王先谦东华录。天命以前万历四十年壬子十二月。太祖责乌喇贝勒布占泰。有云。我爱新觉罗氏。由上天降生。事事顺天命。循天理。数世以来。远近钦服。从不被辱于人。汝即不知百世以前事。岂十世以来之事。亦不知耶。云云。则雍顺之得姓。及诞自天女。据太祖自言。及其可以质诸邻敌之闻见。不过十世以来之事。从太祖本身而上溯之。二世为显祖。三世为景祖。四世为兴祖。五世为妥罗。即脱罗兄弟。六世为董山。即充善兄弟。七世为肇祖。再溯其前。不过三世。即满十世之数。是知实录雍顺开国。越数世而后国乱。又遁荒越数世而后传至肇祖。必为悠谬之词。由元初至明初。已不止百年。元之灭金。在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至明太祖洪武元年戊申。已越百三十五年。其前由金亡后何年设五万户府。及其后明兴时何年为孟哥帖木儿袭万户职。虽不能详知。要其相距必在百二十年以上。孟哥帖木儿至宣德八年癸丑。始为七姓野人所杀。距洪武元年戊申。亦已六十六年。其袭万户职。当在洪武中叶。特及侍李成桂之潜邸。必在洪武二十五年成桂未篡高丽之位以前而已。百二十年间。正合三世已来之时限。斡朵里必有始祖。始祖又必在元初。太祖自述雍顺之生。前于肇祖者为三世。则雍顺之即为元初受万户府职者。又无疑矣。雍顺既必有是。其所居之地。为元代合兰府水达达路之斡朵里。夫合兰府领混同江南北两岸之地。以今三姓地为其中心。则清实录所谓雍顺往定三姓之乱者。亦不无关合。其鄂多里之是否即今敦化。证以实录所言。距兴京千五百里。殊不相合。今敦化之距兴京。至多不能满千里。康熙时既称鄂多里城四至无考。则后起之以鄂多里为即阿克敦。而设县时遂名敦化者。殊难必其真确。当尚在其北与三姓较近之处。因元地理志可证斡朵里之有万户。且与胡里改均属合兰府。可见清之自有始祖。不能以肇祖居朝鲜会宁之斡木河。适与俄漠惠之音相近。而将始祖与肇祖。幷为一人。夫斡木河与俄漠惠。仅止音似。本不能断为一地。惟长白山方位有定。实录既指俄漠惠之野及斡朵里城。在长白山之东。而今据清之官书。幷上溯元地理志。皆当定斡朵里在长白山北。日本人以东与北一字之歧异。即断清始祖为无是人。以斡木河之音近俄漠惠。即断清肇祖为即清始租所化一而为二。则亦未免武断矣。夫实录本难尽信。雍顺至肇祖之世次。即与太祖自述之言不符。中间着一范察。又当即肇祖弟凡察之传讹。实录有此种种难据之迹。何独以其一东字为万难更动。意其所云长白山东。或即缘肇祖后居斡木河。误合为一。果尔则东字正因后来所徙之地而延误。所误不过一东字。日本人必以斡木河当俄木惠。又无以处斡朵里。则以为是部族而非城。知有元地理志之合兰府各万户府。而斡朵怜万户。决不能移至朝鲜。则略之为部族。又抹𢫬一元初始受斡朵怜万户之人。使清史必除去始祖以来数世。乃与相合。是其抵触者较多。不如听其东与北方向之小误。而于其他各证据为相合。以雍顺在未为建州左卫以前。故又为建州左卫之前纪。其下距肇祖之世次。则据太祖所自言。断为三世以内。与元初至明之年数亦相合。而不从实录所言。是为布库里雍顺纪。亦即建州左卫前纪。

国号满洲一语。缀于布库里雍顺之时。蒋氏东华录已然。知为乾隆未改定以前之实录。太宗时已决定用此为自号。以代建州女直之称。故所修实录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