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湖蚕述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编辑]

蚕事之重久矣,而吾乡为尤重,民生利赖,殆有过于耕田,是乌可以无述欤!岁壬申重修《湖州府志》,“蚕桑”一门,为馀所专任,以旧志唯录《沈氏乐府》,未为该备,因集前人蚕桑之书数种,合而编之,已刊入志中矣。既而思之,方志局于一隅,行之不远,设他处有欲访求其法者,必购觅全志,大非易事,乃略加增损,别编四卷,名之曰《湖蚕述》,以备单行。所集之书,唯取近时近地,虽《禹贡》、《豳风》、《月令》经典可稽,贾思勰、陈旉、秦湛完书具在,然宜于古,未必宜于今;宜于彼,未必宜于此,不复泛引,志在切实用,不在侈典博也。编甫成,客有诮其繁琐者,余应之曰:吾湖蚕事,人人自幼习闻,达于心不待宣于口,视为繁琐,宜也,若他方之人,恐犹病其阙略耳。至于提蚕、择叶,有目力焉;出𡳭、缫丝,有手法焉;分刌、节度,匪可言传,器具形制,亦难摩状。且四方风土异宜,必不能尽拘以湖州之成法,是则变通尽利,存乎其人矣。

  同治甲戌六月望乌程汪日桢撰

卷一

[编辑]

○总论

[编辑]

劳钺《湖州府志》“蚕食头叶者谓之头蚕,食二叶者谓之二蚕,食柘叶者谓之柘蚕,又名三眠蚕(按:今三眠蚕亦食桑叶)。刘沂春《乌程县志》“蚕:俗谓之春宝(按:今俗称蚕宝宝),一年生意,诚重之也。胡承谋《湖州府志》“蚕事如《禹贡》、《豳风》所陈,多在青、兖、岐、雍之境,后世渐盛于江南,而湖人尤以为先务,其生计所资,视田几过之,且为时促而用力倍劳,视慈母之护婴儿,殆有甚焉。然且饥饱之不节,燥湿之不均,寒暖之不时,则蚕往往至于病而死。而蛇鼠之耗,蝇、蚊之毒,乘间抵隙,每为人力所不及防,盖有功败于垂成,祸生于非望者,又不可胜数矣。

徐献忠《吴兴掌故》:古人立蚕室甚密,祇开南北窗,以纸窗、槁帘重蔽之。南风则闭南窗,北风则闭北窗,内设火坑五处,蚕姑以单衣为寒暖之节:单衣觉寒则添火,单衣觉热则减火,一室之内,自地至屋,无不暖之处,故天时不能损其利也。今湖中所谓蚕室,甚草草,一不能御风,二不能留暖气,伤寒者则僵死,伤热者则破囊。

朱国祯《涌幢小品》:凡蚕之性,喜温和,恶寒热,太寒则闷而加火,太热则疏而受风。又其收种时须在清明后、谷雨前,大起须在立夏前,过此不宜也。至于桑叶,尤宜干而忌湿,少则布浥之,多则箔晞之。能节其寒暖,时其饥饱,调其气息,常使先不逾时,后不失期,而举得其宜,故所收率倍常数。

涟川《沈氏农书》:蚕房固宜邃密,尤宜疏爽。晴天北风,切宜开窗牖以通风日,以舒郁气。下用地板者最佳,否则用芦席垫铺,使湿不上行,四壁用草箦围衬,收潮湿,大寒则重帏幛之,别用火缸,取火气以解寒。唯暴热则外逼内蒸,暑热无所归,则蚕身受之,或替换不时,喂饲略后,受病之源,皆在于此。

张履祥《补农书》:蚕之生疾,半在人,半在天。人之失恒于惰,惰则失饲而蚕饥,饥则首亮;失替而蚕热,热则体焦,皆不稔之征也。天之患恒于风、雨、雾、露,即烈日亦有不宜。以干鲜之叶难得也,蚕食热叶,则茧浮松不可丝,其害浅,食湿叶则溃死,食湿热叶则僵死,食雾露叶则痿死。叶染风沙则不食、叶宿则不食、而仍饥,其害深。知戒人之失,而不知备天之患,未为全策也。

费南煇《西吴蚕略》:自头蚕始生至二蚕成丝,首尾六十馀日,妇女劳苦特甚,其饲之也,篝灯彻曙,夜必六、七起。叶带露则宜蚕,故采必凌晨,不暇栉沐。叶忌雾,遇阴云四布,则乘夜采之。叶忌黄沙,遇风霾则逐片抖刷。叶忌浇肥,必审视地土。叶忌带热,必风吹待凉。饲一周时须除沙屑,谓之替。替迟则蚕受蒸,叶必遍筐,不遍则蚕饥。叶忌太厚,太厚则蚕热。俟其眠,可稍省饲叶之劳。又须捉而称之以分筐。将起有煎爆、油腥之戒。起必待齐,然后饲叶,不齐而骤饲之,则至老早晚参差,皆一定之法,稍不经意,其病立见。富家无论已,贫家所养无多,而公家赋税、吉凶礼节、亲党酬酢、老幼衣著,唯蚕是赖,即唯健妇是赖。顾利殊有限,丰收三、五载,汔可小康。如值桑叶涌贵,典衣鬻钗,不遗馀力。蚕或不旺,辄忘餐废寝,憔悴无人色,所系于身家者重也。男丁唯铺地后及缫丝可以分劳,又值田功方兴之际,不暇专力从事,故自始至终,妇功十居其九。

陶谷《清异录》谓:齐、鲁、燕、赵之间养蚕,收茧讫,主蚕者簪通花,银碗谢祠庙,村野指为女及第。吾湖则比户养蚕,更指何者为及第乎?唐诗云:“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旨哉斯言。

又:蚕之种类甚繁,湖乡业于此,亦仅识其常养者耳,馀皆不识也。就《齐民要术》言之,有三卧一生蚕,即今三眠种;四卧再生蚕,即今头二蚕,又黑蚕、白头蚕、同茧蚕,皆习见不足异,他如颉石蚕、楚蚕、灰儿蚕、秋母蚕、秋中蚕、老秋儿蚕、秋末老獬儿蚕、锦儿蚕,今人皆不能辨。又头二蚕即蚖珍也(郑缉之《永嘉记》:永嘉有八辈蚕,一曰蚖珍,三月初绩)。

《周礼·夏官》司马职“禁原蚕”,注云:“原,再也,字书作𧔞”,《本草》有“晚蚕沙、晚僵蚕”等目,皆未详辨,遂误以初蚕再出为晚蚕、原蚕矣,不知其种迥别。凡二蚕:茧蛾生种,谓之头二蚕种(按:乌程刘志误分二蚕、头二蚕为两种),次年清明后即担(担,上声,《玉篇》云:拂也)而养之,名头二蚕,时头蚕尚未出也,其眠、其老甚速,才两旬即收茧,时头蚕甫大眠也,出蛾生子,是为二蚕种。凡养头二蚕皆甚少,无缫丝者,其茧壳、茧黄、蚕沙皆入药(按:蚕蜕纸亦入药),其僵者尤不可得,治痘有回生之功,盖时方春杪,蚕亦得清淑之气,故堪治疾,殆珍之名所由起欤!《本草》所载专指此(按:今药肆所用,皆头蚕之白僵,其功稍减,亦能治疾,以头二蚕僵者难得也。若头蚕之红僵及二蚕僵者,俱不可用。乡人讳僵,医者改称佳蚕,亦称天蚕)。即《周礼》“原”字之义,亦未必不指此。二蚕始称晚蚕,出于头蚕登簇之际,饲以二叶,自眠至老,皆值黄梅时候,蒸郁日甚,蝇、蚋姑嘬,臭秽生蛆,性偏热有毒,其茧其丝,价亦较廉,凡所弃馀,仅以肥田,从未入药,《本草》之法未详,故特表之。

又:蚕有功于人,而留以生蛾者,祗十万中之一、二,馀皆不免汤镬,良可悯也。《唐史》:于阗国无蚕,求婚邻国,女置蚕帽絮中,始有种。刻石,须蚕蛾尽乃得治茧。秦少游《蚕书》:“欲求于阗治丝法,以贷蚕死。”然至今未有得者。考和阗即古于阗国,久隶版图,望仁人留意求之(按:今和阗不知蚕织为何事,无从访求矣)。

又:古书称“蚕三眠三起”,《蚕桑直说》谓“四眠蚕,别是一种”。今湖蚕多养四眠,转谓三眠者为别种矣(按:老农云:四眠蚕雌蛾生子后,更以雄蛾再对而生子,即为三眠蚕种,然则三眠乃四眠之变种,不得以四眠为别种也。虞兆漋《天香楼偶得》云:俗以第三眠为出火,不列诸眠之中,因以末眠并头、二眠为三眠三起,实则四眠四起也)。

董开荣《育蚕要旨》:大凡天气寒暖调匀,收蚕至上山一月为期,初眠七周,二眠四周,出火四周,大眠四周,上山七周,其中有饷食数周,故时候如此,但随天气为转移。当七周、五周亦可,当四周、三周亦可,过月者无足蚕也。但三眠子无出火,祗有大眠,其时较速。更有头二蚕,虽是四眠,比寻常四眠稍早,其子即可育二蚕。

沈练《广蚕桑说》:“饲蚕以屋多为贵,如屋不多,便须多设晒匾,以蚕架架之。”又:蚕最为鼠所喜食,育蚕者不可无猫。高铨《吴兴蚕书》:“蚕自小至老,须刻刻防其致病,俗称蚕为忧虫,受一分病,则歉收一分,人之饲蚕,未有不期其无病者。而蚕之病,每中于忽微,为人所不及觉,故必加意调护,以杜其病。调护之道:一戒贪,一戒懒。夫蚕之所需者:人工、桑叶、屋宇、器具,四者备然后可以成功,若不量己之有无,一味贪多务得(按:俗称养空头蚕),必致喂饲缺叶、布置少筐、抬𣜹乏人、安放无地,人既受困,蚕仍受伤,此贪之致病也。凡事成于劳,废于逸。”

《农桑通诀》云:蚕有十体:寒、热、饥、饱、稀、密、眠、起、紧、慢。此十者,人所当体恤也。时时体恤,犹惧有失,若夜则贪眠,日复偷息(按:俗称靠天收),必致分𣜹不时,饲养失节,风寒不知慎,湿热不能除,苟且之心胜,则诸病丛出矣,此懒之为害也。至若一乡一邑之中,比户蚕病传染,无或免者,此则如时行瘟疫,乃运气使然,非人力所能为矣。

蚕之病,一曰僵。有红、白二种,皆属风伤。俗每用白马粪烧烟薰之,可治,亦犹马病用僵蚕,取其气相感也。凡僵死身直者,必传染无遗(按:俗云搭棚僵),弯者犹冀收成三之一。若临老病僵,速捉上山,旺火灼之,亦能结薄茧。

一曰花头蚕。生黑点,或遍身,或一、二处,统名花头,亦称癞疠头。此分𣜹不勤,为叶𣜹蒸损故也,能食而不成茧,老则毙而已。

一曰暗脰颈蚕。老则脰颈通明,若受𣜹蒸,不成花头,即成暗脰颈,亦谓之木脰颈。其颈至老不通,食叶无丝,与花头等。

一曰亮头蚕。食叶则首暗,叶过则亮,是为“过叶亮”,非病也。其食叶仍亮者,则名亮头,沙矢不坚,尾流焦水,又谓之湿朏臀。凡小蚕旺食之候,及遇天气炎热,偶不饲而失叶忍饥,至辍火或大眠,辄发为亮头。发愈迟,则病愈重,随饲随毙,一无收成。大约起娘初蜕时,皮色黄而身胖者,必成亮头,昔人谓之“黄肥”,今谓著“黄草布衫”。放叶两、三次,即尾流清水矣。按陈旉《农书》云:“伤湿即黄肥,伤冷即亮头而白蜇,伤火即焦尾,又伤风亦黄肥”。由此观之,致病之由,亦有数端,顾未有不由失叶者。甚矣,失叶之为害大也。

一曰白肚蚕。忌湿,食雨水叶则溃死(俗谓之烂肚)。食雾露叶萎死,若食水叶及受沙𣜹湿热之气,则成白肚。有干有湿,干者节高身缩而无水,湿者节高而足流白水,满筐游走无定,俗称“爬蚕”,亦曰“潮蚕”(按:今俗有𨇆白肚之语。𨇆,音赖,俗读上声。白肚亦作白大,言长养无益也)。考陈旉《农书》云:“伤风即节高,沙蒸即脚肿”,节高、脚肿皆属白肚,是白肚亦间有伤于风者,然总不若伤于沙𣜹湿热之气之甚也。

凡病湿白肚,用石灰末匀筛一层于筐。俟蚕行起,以叶饲之两顿后,再用石灰化水,遍洒叶上,令蚕食之,病者即死,不致遗染(按:无病之蚕,一沾其足流之水,立时亦成白肚,故一见即宜早治)。俗谓爬蚕发于大眠三周时者,至五周时自止,发于五周时者,必倾筐尽变,此说甚确。

干白肚无丝,上山后身愈缩、节愈高,不能上帚,止集帘面,今所称活婆子是也。又有一种:有丝茧而不成茧者,今称“缩婆子”,系山棚上为风吹袭所成,与白肚有明暗之别(缩婆子身明亮,干白肚身暗滞)。

一曰多嘴干口蚕。眠初起,身蜕而嘴不蜕者,名多嘴娘,或蜕而嘴不能开者,名干口娘,此眠头之嘴,为人触伤也。然眠头伤风,亦有此病,犹之稻正吐花,突遇西北风,即成硬口而不结实也,二者口不能开,并毙于馁。一曰著衣娘。起娘蜕肤至半身而止,谓之著衣娘。此有两种:一是蚕病湿尾,黏惹不能蜕;一是种眠头时,用石灰太重,蚕身干燥所致。剥去其肤,蚕仍无害,若湿尾,虽剥去亦毙。

一曰青蚕(按:亦称青条),以色名也。蚕眠则身黄,此独青而不眠,故曰青蚕。或受沙蒸,或受风湿,并足致病,自头眠至大眠皆有之。有一种名壮青者,乃食肥叶而成,蚕身分外粗壮,色深青而不眠(按:俗谓蚕不啮人,然亦间有被啮者,毒入内,能令人寒热,以苎麻叶捣汁涂之,即愈,以蚕畏苎也。至俗又以蚕咬为吉利,则不知其何说矣)。

董蠡舟《南浔蚕桑乐府》自序: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然护养之方、早晚之候,与夫器具名物、禁忌称谓,有与郡中不同者,不特如秦少游所云兖地异于吴中而已也。

赵棻《遣闲琐记》:南浔去城七十里耳,城中曰养蚕,南浔曰看蚕,其名已异。又城中蚕以筐计,叶以个计,南浔则并以斤计。而育蚕风气,不同之处甚多,盖城中作肥丝,南浔作细丝,各有所宜也。

《西吴蚕略》:弁山中有白鲎,相传能摄人魂及蚕谷之属,四月蚕盛时,遇风雨晦冥,有白气起山中,状如素霓摇曳,天半下垂,蚕室则割然有声,蚕中之即不食、不茧,故蚕家望见,即群聚村众,击钲鼓,放爆竹,喧呼相逐,迄鲎退方已。湖俗称虹为鲎,以白气如虹名之。(按:《湖府志》“祥异补遗”云:万历己亥迄乙已,有气如虹,见于弁山之阿,长有五丈,白若纯绵,名曰白鲎,其时田禾秀而实者鲜矣。三老谓祟在白鲎,咸赛会祈禳,鸣金竞逐。至丙午春季,知府陈幼学闻而异焉,涤诚治醮驱之,见白鲎自空中冉冉而去,岁大熟。幼学有“驱鲎记”一,卧碑在府堂东壁下。本朝康熙二十五年又有鲎灾,知府王陹设坛于弁山佑圣宫驱之,刻有“驱鲎神应记”,绅士多有诗歌以颂之。雍正十一年又有此灾,禾之秀者俱不实,府县通详,始奉严驳,继查得陈、王二公碑文具详,得邀题请,漕粮改折。又云:白鲎云者,犹言白虹也,然鲎为闽海水虫之名,盖借用其字耳。《乌程县志》作白𧉔,而字书无𧉔字,兹祟唯湖州有之)。

○蚕具

[编辑]

郑元庆《湖录》:蚕具。蚕之初生,用鹅羽以拂之,乃置于筛,乌满则用必纸糊其眼缝焉,两眠出薙,乃置于筐,或用匾。筐、匾大于,器之大者,可以容蚕之多也。蚕室之中,必用帘、荐以围之。帘以芦编,荐以草织之,皆所以蔽风寒也。其采桑也,有桑剪,有桑篰,至饲小蚕而切叶也,有草墩,用以承刀,恐其声之著也。时或风雨而寒,则用火盆盛炭,炽于筐之下而暖之。蚕将作茧,则用草帚散而登蚕其上。缫丝则用丝车,水缸、锅、灶毕具。

汪日桢《南浔镇志》“蚕具”:修桑有锯,有斧;采桑有桑剪,有桑梯(按:《西吴蚕略》云:两梯相对,高七、八尺。又《桑谱》:种桑葚有萝,接桑有接桑刀、反手䤿,修桑有凿,治桑上虫有刮、杷、铁丝)。贮桑叶有蔀,停叶用竹帘、芦帘、芦䕠,切叶有刀(按:《西吴蚕略》云:叶刀方而薄),有草墩,刷蚕乌用鹅翎,分𣜹小蚕用尖竹箸,俗名蚕筷。大蚕用网,小蚕贮以蒲篓(按:柳条所编)、以竹筛,大蚕贮以,或以筐、以匾。所以架匾曰蚕柋(音代。按:或用槌字。《西吴蚕略》云:俗名持子。持,当作㭙,见《方言》音擿,俗读如持,此即《月令》曲植之植,音治。植、持、槌、柋,并一声之转)。御风以芦帘,以草荐,架山棚有凳,有草帚(按:蚕书有花格竹,东乡不用。又盛蚕有盘,称小蚕有戥子,称大蚕及称叶有秤)。御寒用火盆,撒山棚火及车头火亦用火盆,缫丝用丝车及水缸锅灶,灶有烟囱,车上有方轮,有轴头,有竹豁,有旋钩,有踏板(按:又有丝筷,以竹为之,如四箸平列之形,亦名丝叉,打绪及撩蛹用之)。肥丝之车有丝眼二,丝以二板为一车;细丝之车有丝眼三,丝以三板为一车。剥绵有竹环(按:蚕书有箩,有筛,有釜,有碗,有木盆,治絮有,有细竹竿)。或笵泥为猫,置筐中以避鼠,曰蚕猫。

《西吴蚕略》:缫车檀木为之,其床正方,辘轳在前,泥灶列后,转轴于右,纳薪于左,若架若磨,并丽于床。安床微侧,以就灶。辘轳之制,凡四辐丽于轴,活其一以利脱丝(按:此辘轳即方轮)。幕布名车衣,轴端屈曲以便转。转轴之木下连踏板,灶编竹为之,泥于内以置镬,架上悬竹辘轳(按:此辘轳即竹豁,一名响绪)。下设铜针各二,镬内外煮沸乃下茧,竹箸搅之(按:竹箸即丝叉)。丝头起,穿入针孔,引上竹辘轳,复回绕而加诸辐。辐转即丝抽乙乙矣。然无磨则径直无绪。磨以小木为之。丽床右腰微束,环绳连于轴,磨顶带小长木,列两钩,横于铜针之上,两两相对。丝出针孔,即著于钩,于是轴带磨转,磨带钩转,钩带丝转,乃左右交错,有条不紊,广狭适中(按:此肥丝车也。细丝车则针钩各三,馀并同)。

○栽桑

[编辑]

蚕所赖者,专在于桑。其树桑也,自墙下、檐隙,以暨田之畔、池之上,虽惰农无弃地者。其名桑也,不曰桑而直曰叶(《德清县志》:明洪、永、宣德年间,敕州县植桑报闻株数,以是各乡桑、柘成阴,今穷乡僻壤,无地不桑。《湖府志》)。

桑地宜高平,不宜低湿,高平处亦宜培土深厚(《广蚕桑说》)。蚕桑随地可兴,而湖州独甲天下,不独尽艺养之宜,盖亦治地得其道焉。厥土涂泥,陂塘四达,水潦易消。《周礼》谓“川泽之土,植物宜膏,原隰之土,植物宜丛”。湖实兼之,乃《淮南》所谓“息土”也。地利既擅,人功尤备。以桑之喜疏也,垦必数四,深必尺馀;以桑之喜肥也,壅以蚕沙,暨豆屑、粪草;以桑之恶沙砾、草莱也,植必平原,芟必净尽。治地之道,能顺桑性,故生叶蕃、大而厚(《西吴蚕略》)。

桑之种不一:有蜜眼青(按:此种桑椹最美)、白皮桑、荷叶桑、鸡脚桑、扯皮桑、尖叶桑、晚青桑、火桑、山桑、红头桑(亦曰黄头桑)、槐头青、鸡窠桑、木竹青、鸟桑、紫藤桑、望海桑,凡十有六种。秧长八尺者曰大种桑,蜜眠青次之(张炎贞《乌青文献》)。又有麻桑,叶有毛(高时杰《枝栖小隐》、《桑谱》)。

凡择桑:皱皮者,叶必小而薄,白皮而节疏、芽大者,叶必大而厚,榖而接桑也,其叶肥大(按:榖从𭮪、从木,一名构,一名楮。近人无用此法者)。勿用鸡脚桑,其叶薄。若叶生而黄皱者,木将就槁,名曰金桑,蚕所不食。先葚而后叶者,其叶必少。有柘蚕,是食柘而早茧。其青桑无子而叶不甚厚者,是宜初蚕,皆腊月开塘而加粪,即壅之以土泥。紫藤桑种高大,其叶厚大,宜迩于灶屋,稚小之时,于腊月稍壅之(《乌青文献》)。荷叶桑、黄头桑、木竹青三种条干坚实,眼眼发头。火桑视他桑较早,可饲早蚕,且雨过即干,并宜多植。更宜觅富阳种植之,其大者可得叶数石,倘不令虫蛀及水灌,其根愈老愈茂,年远不败(《广蚕桑说》:富阳桑皮坚,虫不能啮,最为佳种,但彼地专擅贩叶之利,其种不许外出,故求之不易得也)。接过谓之家桑,未接者谓之野桑。家桑子少而大,野桑子多而小。子名葚,俗名桑果,可啖。饲蚕之家,甚不乐乎其有子也(《湖录》○按:桑上寄生,入药品甚珍,又螳螂于桑上生子作窠,为桑螵蛸。又野蚕茧采之亦有用,然蚕家亦不乐有此,必尽去之。又桑根白皮入药,取土中根皮出土者伤人。桑根、桑叶亦入药)。

家桑叶圆、厚而多津,古所谓鲁桑也;野桑叶薄而尖,古所谓荆桑也(按:又有山桑,名檿桑,亦即野桑也,叶贵之年,亦采以饲蚕,向时,山乡皆野桑,近亦多栽家桑矣)。野桑若任其长,肥者成望海桑,瘠者成鸡脚桑,蚕家贱之,故莫不用接。接成家桑,经数年,茎与檐齐,粗如杯、如碗,是名嫩壮桑。过十馀年则老,渐稀渐薄,以次添种而删易之(《西吴蚕略》)。

桑树在大麦田中者,食之坏蚕。

栽桑之时,宜及隆冬。迟至正、二月者,虽未尝不活,易生虫(《广蚕桑说》)。

△种桑葚

[编辑]

采取野桑之葚紫黑者,搓碎于箩,入于水,用手捏淘,不必淘净,脂皮浮者去之,用其沈者。以稻秆灰拌匀,晒一日(《桑谱》)。一云经日晒,则其出较迟,宜阴干(《广蚕桑说》)。便于空地,垦五寸阔、二寸深长沟,沟底泥要匀细,将灰拌葚,匀匀撒下,宜稀不宜密,上覆灰一薄层(《桑谱》)。一云撒于肥地,以薄肥浇透,乃覆以灰。若覆以泥,则其出又迟矣(《广蚕桑说》)。天晴,隔两日用人粪以水三分配入均匀浇灌,渐即出秧矣。宜多浇灌,不可重用粪肥,俗谓清水粪可也。大伏天气,尤宜多浇,用水粪对配,次年秧长二尺许,即可分种矣(《桑谱》)。乃锄地分𫭢(缕尹切,土之加高处也)。使无积水于𫭢背,分行栽之,与治圃者排葱蒜之𫭢相似。其栽宜疏,彼此相去约八、九寸(《广蚕桑说》)。行不可正对(《乌青文献》)。勤浇勤锄,至其大如指,则可以接矣(《广蚕桑说》)。一法以草索浸圊溷,月馀取出,晒干。取紫葚诸索横埋浅土中,时浇灌之,经雨即芽(《西吴蚕略》)。

△压条

[编辑]

桑有旁出之条,长二尺许,去土不远者,锄松其土,攀条就之,加肥泥于其上,用石压之,露其梢,使上向,一年后,其条在土下者,根已散布,可剪断移栽(《广蚕桑说》)。一云压桑:初芽时择指大枝条,旺相肥泽者,就马蹄处劈下,润土内开沟尺许,埋实,自然生根布叶。压后遇旱,于旁开沟灌之,但取水气到,忌多著水(邢典《书城杂箸》○按:近时桑秧,大抵贩自杭州、石门、震泽等处,其自养桑秧,用种葚、压条之法者甚少)。

△种桑秧

[编辑]

稚桑初种,胥名桑秧,法贵稀,纵横各七尺。冬种者秧宜大,清明前后种者宜细(董世宁《乌青镇志》)。其根无论长短粗细,皆不可动,唯直下之根,须剪去之。开六、七寸深平潭,宜大不宜小。一人持秧枝放准潭中,将根理挺铺直,如有长根,亦须将潭开长,根不宜曲。一人垦取田中稻秆泥(俗名脚干泥),铺压根上,继以地上燥泥,盖满其潭,以足踏平,再用手将桑枝轻轻一提,再覆上细泥,略踏之,一年内,种处不可垦动。凡种桑必须两人,方得本直根挺。天晴用水、粪对配浇之,至三、四次即活矣。种秧时要晴燥乃发,大伏中仍如法浇灌一、二次,冬间或壅稻秆泥,或罱河泥皆可。如桑枝下本旁生细枝,以桑剪剪去、修平,削本光好接也。

种秧时先剪去上梢(俗名拦头),冬间再拦之,一、二年可接成桑矣(《桑谱》)。一云耨地而粪之,截其枝谓之嫁苗,近本尺馀,深埋之,出土寸许,培而高之,以泄水。墨其瘢,或覆以螺壳,或涂以蜡而封之,是防梅雨之所浸。粪其周围,使其根四达,若直灌其本,则癃而死矣。不可灌水,灌以和水之粪,二年而盛,又必月一锄焉。其起翻也须尺许,灌以纯粪,遍沃于桑之地,使及其根之引者,禁损其枝之奋者(《乌青文献》)。

△接桑

[编辑]

桑本粗壮者可接,细弱者不可接。接法:先剪家桑枝有叶芽者,每枝约长三、四寸(《桑谱》),置筐中,以湿布覆之,勿使见风日(《广蚕桑说》)。用小刀于野桑本上,离地半尺许,划开桑皮(农器有接桑刀,又有反手锲,皆锋利),如圭角形(《桑谱》)。将刀略一摆动,则皮离骨,取小竹钉长二寸许者,削如马耳样,嵌入皮内,嘉湖人谓之桑餂剪(《广蚕桑说》),随将家桑枝(俗称头层)一头削薄,一面如鸭嘴形(《桑谱》),取出桑餂,而以是条嵌入皮中,须以刀削一面向外乃活(盖桑之膏液,皆从皮上流通,故必以接条之皮与本树之皮彼此相向,乃得浃洽,若以皮贴皮,以骨贴骨,则必不活矣。○《广蚕桑说》)。以桑皮缠定,粪土包缚,令不泄气(《乌青文献》)。或用长籼稻秆缚之数转,须宽紧相宜(《桑谱》),污泥护之(《西吴蚕略》),慎勿动摇(《广蚕桑说》)。如天晴和暖,在清明节前十日内接;天寒阴雨,须清明节后十日内接(《桑谱》),月馀即活(《西吴蚕略》)。甫接而遇骤雨,则活者寡矣(《广蚕桑说》)。接后能得天晴二日,第三日虽有细雨无害,倘久晴,缚处燥烈,须用水润其缚(《桑谱》),俟新条发芽,将故条剪去,便成家桑(《西吴蚕略》)。接而不活者,其本身必更发新条,可候明春再接(《广蚕桑说》)。

△缚接桑

[编辑]

桑已接后,发蕻成枝,至三、四寸长者,遇大风防吹断,须以好稻秆二、三茎,浸湿,带定嫩枝中间之叶,扎缚在野桑本上方无碍(《桑谱》),且可使挺然直上,无横斜拳曲(《广蚕桑说》)。

△阉野桑

[编辑]

如所接之条,发枝约七寸长者,将野桑本离接处二、三寸用桑剪旋剪其皮,上下两转,约离寸许,将寸许之皮剥去,则指液并发接枝上,俗谓之阉。阉时最要留心,防摇动接枝。阉后即将稻秆三根轻轻缚嫩枝于野桑本上,宜宽不宜紧,恐伤嫩枝也。枝长至尺馀者,再用稻秆缚上一层,如长至二尺馀者,用细草绳缚之(《桑谱》)。

△扎绊接科

[编辑]

上春所接家桑,枝本已粗壮,须将所剪野桑槁本贴接枝之处,依家桑皮间斜锯去之,以刀削平其皮,自能渐渐包裹。用稻秆数茎绊定扎紧,即遇风摇无碍矣(《桑谱》)。

△绊养桑

[编辑]

养桑者,枝叶留而不剪,以待长大也。枝叶纷披,易于招风,须用细草绳扎绊,庶免吹折,并使小枝整齐(《桑谱》)。

△拦桑枝

[编辑]

所接家桑,顺性发生,必本枝直上,不生旁枝,所以有逐年拦头之法,即剪去上梢也。本年拦头,各枝已粗壮,约长三尺馀,可将嫩枝直梢用桑剪拦去数寸,待发新芽,浇粪一遍,能当二年,如枝瘦者不可栏。倘有发两枝者,择其善者养之,其不善者去之,盖两枝并养,其枝终觉细软,不如一本为壮直也。

一年拦头:须在清明时,则叶芽之孰隐孰发,易于视察也。其本长四、五尺、桑芽青绽者,离芽四分拦之,留其本约高三尺许,须存粗叶芽三、四个,本细者稍短亦可。

二年拦头:已拦之桑,如生枝二、三恰好,倘生枝过多,即将细枝、横枝剪去,则望之如圆盖,且其地少草,桑枝仍照前法拦之,其存枝可长八、九寸,过长则枝软不壮实矣,乃下本已长故也。

三年拦头:上年所拦之桑,次年发生有五、六枝,其枝在中而壮者,约一尺二、三寸长拦之,可二、三枝,其枝在四旁者约七、八寸长拦之,中枝长者为顶,如宝塔状。非第为观美也,盖枝叶层层而上,其受雨露遍而无陂,则叶易长大而多生也。

四年拦头:远处桑地(即外圩产及漾中洲渚之类),四年之中,逐年如法拦之,桑必枝叶茂密,第五年便可开剪(将桑枝带叶剪断,以便采下饲蚕也),第六年养其叶于桑,勿剪勿伐(如遇叶贵之年,亦可从权采之),第七年拦养桑,约留一、二寸之本,剪之不可过长,长则枝太高而本软矣。

五年拦头:近处桑地(在宅之前后左右者),须拦头五年为率,六年开剪,七年养蚕,八年拦养桑。

凡拦养桑,宜早在蚕将大眠时,剪之则叶用而桑亦发也,能剪小叶更妙(《桑谱》)。

△假拦桑

[编辑]

凡桑枝已拦过两年者,一本必生六、七枝,枝有叶芽而遂拦之,谓之拦白条(徒有叶芽,不能饲蚕也),叶未张而先去之,殊为可惜。一法俟收蚕后陆续拦之,其叶小恰宜饲小蚕,不致狼籍,且拦早发亦茂盛,是曰假拦头。拦时须天晴,庶其脂勿流泄(《桑谱》)。

△剪桑叶

[编辑]

桑贵剪。初种剪其干,独剩根而粪之,令其发生,如是三年而后留其干(《乌青镇志》)。蚕事毕,将枝髡去,但髡时不可留嘴角。及夏至,开掘根下,用粪或蚕沙培壅(《书城杂著》),否则叶不畅茂。其不剪者曰高桑,剪而秃者曰鼓椎桑(《乌青镇志》)。剪叶宜晴时,则桑脂遇日即干,如遇雨则桑脂随雨而泄,本不固矣。如枝粗不宜留者,用桑剪剪下,不可徒手攀折,恐连皮而下,损其本也(《桑谱》)。

△摘桑叶

[编辑]

桑,通谓之叶;采,通谓之摘(俗读如札。《西吴蚕略》)。采桑须有次第:择其色之老者先采之,而留其嫩者,以俟其长,尤不可伤其芽嘴,盖芽嘴方长,略迟旬日,便数十倍于此时,且其味苦涩,非蚕所宜食也。蚕初生时,食叶甚少,祗可采其底瓣(底瓣者,芽嘴之旁边,先放之一、二叶也,其色较老,虽留之亦不甚长),二眠以后,食叶渐多,若底瓣足以供之,则仍采其底瓣,底瓣已尽,则采瞎眼(瞎眼者,芽嘴已放,祗两三叶,而其中心已无未放之芽,虽留之长亦不多)。三眠以后,食叶愈多,然尚须辨其老嫩,至大眠以后,则桑已长足,可开剪矣。三眠前所采之底瓣瞎眼,谓之小叶,采小叶得法,则止望其采得百斤者,合前后计之,可得百二、三十斤。然年年采小叶,桑亦易败,以隔年一采,每年为妙(《广蚕桑说》)。

△耘二叶

[编辑]

蚕有头蚕、二蚕,故目叶曰头叶、二叶。二叶须老农善采者,留其条为来岁生叶之地。若头叶,则尽乃已耳(《胡府志》),二叶唯于叶密、枝丛处耘采之。如有头叶留于树上,亦可采取,然饲蚕终不敌二叶之翠嫩也(《桑谱》)。头叶不去,则明春叶薄,虽蚕食不尽,亦必去之,二叶则不须去矣(《广蚕桑说》)。采二叶后,其条复生芽,是为三叶,不尽采矣(《西吴蚕略》)。

△捋羊叶

[编辑]

霜降后,将桑枝老叶捋下(《桑谱》),勿伤其条,盖此条即明春放叶之条也(《广蚕桑说》)。随摊地上,晒干,用稻秆包裹之,冬间无草时,代刍饲羊最宜,俗谓之羊叶。如捋叶过早,则桑脂多泄,次年发叶不茂矣(《桑谱》按:今俗捋羊叶皆失于早,无在霜降后者,不知此理也)。

△移桑

[编辑]

凡家桑栽种有年,根深且多。设欲移此置彼,其起之、种之之法,不可不备。起时依桑枝四面盖覆处垦开,其土轻轻翻耙,将树缓缓取起,勿令根断,种法如种野桑式,用木梢作桩,捆缚其本,以防风动。移种时,春则二月中,宜天晴以清水粪浇两、三遍,其处一年不可垦动,又不可剪动其枝叶(《桑谱》)。

△修桑

[编辑]

春分、秋分,乃修桑治虫时也。用小篾篮一⒐,将应用斧、凿、锯子、铁丝、桑剪、刮杷等器置篮内,则取携甚便(《桑谱》)。择根下细条或丫裆阴枝,及眇小不堪、荫下繁密者,老枝不成器者,悉去之(《乌青镇志》)。枝已枯而不复萌芽者,亦去之(《桑谱》)。拳曲向下者勿留,横斜碍道者勿留(《广蚕桑说》)。粗则锯之,细则剪之,次用凿刬平,并修光,使其皮渐自包裹。若不修平,遂成节疤,风吹易折也。桑条横在空处者,以绳绊之,则枝条整齐矣。

△治虫

[编辑]

夏间有旋头虫,将桑条枝头旋转,生子在内,嫩条即死,久而成条里蛀,见时即将旋转处多剪去一分,便无条里蛀之病。如桑条有蛀屑、蛀眼,已成条里蛀也,虫在条内,可将桑条剪断寸许(自朔至望,虫在上半条;自望至晦,虫在下半条),以铁丝刺其中,虫自毙矣。如节边有蛀屑,名堆沙蛀,刮去蛀屑,用菜油以笔涂之,晕入其中,虫亦毙矣。如延皮蛀、穿心蛀,不能用铁丝刺之,唯多涂菜油,虫亦自杀。所谓无骨之虫,逢油而死也(《桑谱》)。或寻其穴,桐油抹之,或以蒲母草汁沃之(草之状如竹。○《乌青文献》○按:蒲母草即小青,一名淡竹叶草)。若穿心蛀不及早除,虫日大而本日空。至虫老而蜕,便成黑壳虫,有翅有须,俗名桑牛是也(《桑谱》)。一云虫生皮内者,其母为桑牛,即天水牛也。在杨曰杨甲,在桑曰桑牛,于盛夏时生,口有双钳,其利如剪,新发之枝,啮之即折,其下卵必啮破树皮,藏卵于皮内。见有脂膏流出之处,即剔破其皮,中有卵如米粒者,取而碎之。若己成虫,须寻其出入之户(户外必有蛀屑,故易寻)。用铁丝探户内刺死。其深入而非铁线所及者,以百部草(药名,能杀虫)切碎,纳小瓮中,用火浸烂(封固瓮口,勿令走气)。取汁灌之(用熟桐油亦可),无不死者(此虫自初一至十五头向上,十五以后头向下,宜于十五以前,清晨即起,以此法治之。盖此虫天未明时必出户饮露,清晨或犹未归,即归亦未深入,易于下手,失此不治,则愈入愈深,其树必死。○《广蚕桑说》)。

又横虫(横,去声。或借蟥、蝗字)子生树上,集成小堆,其上似有泥盖。桑蚕子生树上,散而不成堆,此两种子色俱与树色相似,宜细看也。有则用杷刮去之。树上生青苔似癣,亦宜刮去(《桑谱》)。一云刮蟥,自冬讫春,检了凡三,犹不能净,须六月捏头蟥,七月捏二蟥,而头蟥更宜细察,留头蟥一,则二蟥百。

捉蛀亦须三次,春分捉出屑蛀,秋分捉条丫蛀,剪桑后凡九月又细捉之,恐因捉损桑,则爆仗药线入蛀穴烧之,虫即死(《乌青镇志》)。

如有白蚕、莠虫等,为害于六、七月间,虫从叶上一过,其叶遍身沙眼如纱状,不但老叶无用,且来春发芽、穿蕻时有碍。治以河中淤泥水洒之,或用烟筋水(烟叶筋浸出水),虽虫可杀,然蚕忌烟,不若淤泥为妙(《桑谱》)。白蚕宜于初生时即治,稍迟数日,便成无用小茧,茧出飞蛾,蛾又为明年留种矣(《广蚕桑说》)。

△壅肥

[编辑]

桑宜肥,肥则叶厚而光润,冬春必须沃之以粪。人粪力旺,畜粪力长,垃圾最松地(《广蚕桑说》)。或用稻草灰(《乌青文献》)。或罱河泥,或上田中稻秆泥,或用菜饼、豆饼(先用刨层层刨下,再杵细匀,渗潭中),或用头蚕沙(二蚕沙㯩不可用),或用猪粪、羊矢皆可。每年壅泥一次,不可少此。用肥二、三次足矣,唯剪叶后所谓产母桑也,宜用肥一次,能发二叶枝条(《桑谱》)。

一云岁于清明时,粪其四围,谓之撮桑,剪毕即灌之,谓之谢桑(《乌青镇志》。○按:采叶时不可见肥,肥易害蚕)。

凡用肥,于地上离桑尺许垦二尺阔、半尺深潭,盛肥在潭内,缓缓用泥盖潭(《桑谱》),使其气下降,根乃日深(《广蚕桑说》。○按:肥不可沃于桑本,故必用于四周,桑本沃粪必癃死,俗谓之肥杀)。用猪粪晨浇,须至晚盖潭,因性⒉也;用沙㯩、羊矢宜少盖泥,露一半在外,因性热也。用饼,随用随盖;用河泥,半干垦转敲碎最肥(《桑谱》),为益尤巨。一岁中雨淋土剥,专借此泥培补,根乃不露(《广蚕桑说》)。用稻秆泥最易发根(《桑谱》)。

△垦地锄草

[编辑]

桑地不必多垦,唯冬闲必须大坺(音跋,泥之大块也)。深垦,莫留宿土,不但土脉活动,一遇雪冻,则草根死,而地蚕虫亦除,所谓垦过冬地也。有蚕毕即垦者,谓之垦蚕罢地,然旱潦易伤,实可省也。凡锄垦宜晴不宜雨(《桑谱》),桑下不可有草,有草则分肥,不可有石,有石则碍根,须锄去之。桑未盛时,可兼种蔬菜诸物,则土松而桑益易繁,此两利之道也。但不可有妨根条。如种瓜、豆,断不可使其藤上树(《广蚕桑说》。○按:近桑不可种大麦,又不可植杨,以多杨甲虫也)。倘地多千年韭(其根即香附子。按:千年韭即莎草,可为笠及雨衣,生桑地,能害桑),理之不净,可大伏中垦之,日出杲杲,曝其子,遂亦除矣(《桑谱》)。遇午日不可以锄(《乌青文献》)。

△原性治病

[编辑]

桑地宜高不宜陷,桑性恶湿而好干,恶瘠而好肥,恶荫蔽而好轩厂,故旷野植之,无不发也。如临低地,水涨时浸之,则根受病,须于水退数日后、地土略干,即用人粪浇之,不致受伤。有时叶黄枝槁,谓之桑惊,宜用饼肥之,人粪浇之,亦可治(《桑谱》)。

桑癞,以蒲草汁沃之(《乌青文献》)。

癃桑即垦去,勿令缠染,盖桑癃无治法也(《乌青镇志》)。桑老而枯或中空,此年代久远,不能不败者也。于其前后左右空缺处补植一株,两、三年后,将已败者伐去,而养其新者,则土不旷矣。如不补植,则将已败之树离地六、七寸截去,而留其老桩,以肥土堆积其上,俟明春另发嫩条,养成低桑,亦一善法也。低桑放叶较早,于采小叶者最宜,但去地近,遇有骤雨,叶上或有泥点,须擦净,方可饲(《广蚕桑说》)。

《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土产桑。”谈钥《吴兴志》:“吴兴乌程东南三十里有桑墟。”《梁陈故事》:“吴兴太守周铭,劝人种桑。”颜真卿《西亭记》:“乌程令李清种桑盈数万。”

《本草》有山桑,有家桑,叶桠者名鸡桑。《尔雅》有女桑、檿桑。《齐民要术》有荆桑、地桑。今乡土所种,有青桑、白桑、黄藤桑、鸡桑,富家有种数十亩。《明会典》:“明初令天下农民,凡有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者倍之,田多以是为差,有司亲临督视,惰者有罚,不种桑者,使出绢一匹,不种麻者,使出麻布一匹,不种木棉者,使出木棉布一匹。洪武二十七年,令天下百姓,务要栽桑枣,每一里种二亩秧,每一百户内共出人力,挑运柴草,烧地,耕过再烧,耕烧三遍,下种,待秧高三尺,然后分栽,每五尺阔一垄。每一户初年二百株,次年四百株,三年六百株,栽种过数目,造册回奏,违者发金齿充军。”

劳《府志》:“桑,属县多有,城东南有桑墟,其处尤多,朝廷以农桑为衣食之本,教民栽种,例不起科”。

王道隆《菰城文献》:“桑叶宜蚕,民以此为恒产,傍水之地,无一旷土,一望郁然”。

胡《府志》:“明王懋中知武康县,临河桑树,皆其手植。”闵光德《东林山志》:“尝周行村落,见桑阴蓊翳,陂池饶衍,其民拮据不少休,又无他嗜好,意其家皆肥泽,而顾身无完缕,朝不给夕,心窃怪之。故老曰:此乡田湫且隘,山溪不时冲溢,亩收视他处仅半之,而桑故难成易败,初年种,次年接,又次年阉,三年内国课空输,六年之后,始获茂盛,非朝稽暮剔,则蠹不去,非旬锄月壅,则色不肥,葺治稍疏,水潦稍及,而数载辛勤,悉付乌有矣。且叶之贵贱,顷刻天渊,甚有不值一钱,委之道路者,蚕之成亏,斯须易态,甚有竭产供蚕、毫无获茧者,工费烦而利不可常,舍此更无以为生,故民多瘠耳。累朝定赋,而地税特减于田粮,洞悉民隐哉。”

《吴兴掌故》:“大约良地一亩可得叶八十个,每二十斤为一个。计其一岁垦锄壅培之费,大约不过二两,而其利倍之。自看蚕之利复稍加赢,而其劳固已甚矣。”

《广蚕桑说》:“栽桑原以饲蚕,然不饲蚕而栽桑,亦未始非计也。栽桑百株,成阴后可得叶二、三十石,以平价计之,每石五、六百文,获利已不薄矣(按:《书城杂著》亦云:皮可为纸,枝可为薪,兼有馀利)。又:野桑虽亦可饲蚕,然叶薄而小,且易瘪(音蹩),故必接成家桑。柘叶亦可饲蚕(按:《武康县志》云:柘,产于山野旷土,采饲柘蚕。叶贵,馀蚕亦可食,其丝次于桑蚕),但比桑叶较坚厚,非小蚕所能食(按:刘沂春《乌程县志》谓:蚕早,叶未抽,则柘叶可代,是小蚕亦可食也)。桑叶缺少,可于三眠开口时(初次布叶,谓之开口,即饷食也)。令食柘叶两、三次。大眠开口时,令食柘叶五、六次,则省桑叶矣。必于开口时者,柘之味不及桑,既食桑叶,必不肯再食柘叶也。又:大眠起后,先饲以柘叶,其丝乃韧而有光。

《西吴蚕略》:“柘与桑同功,兖蚕颇食柘,其蚕养于树,茧殊大,又有养于椒树食椒叶者,茧有香气,二者皆不中缫,唯成线织䌷而已。”考《尔雅注》:“食樗叶、棘叶、栾叶者,名仇由;食萧叶者名蚢,皆蚕类。”又济阴有食香草之蚕,横州有食枫叶之蚕,伊州有食苦参之蚕。记、传所载,蚕食不必定用桑。吾乡遇桑叶涌贵,饲以楝叶,亦能食、能茧,何不采诸叶广试之。

又:凡叶少时,以白米粉糁叶上饵之,丝更光白而纫。又秋叶未落时,采完好者,晒为细末,留置暖处,蚕时遇雨叶湿,则以干叶末糁之,均其水气,兼易饱难饥,省叶也。见施愚山《矩斋杂说》(按:《育蚕要旨》云:米粉糁叶之法,道光二十二年曾有用及此者)。


卷二

[编辑]

○浴种滃种

[编辑]

俗以腊月十二日为蚕生日,取清水一盂,向蚕室方采枯桑叶数片,浸以浴种,去其蛾溺毒气也,或加石灰,或加盐卤。浴后,于无烟通风房内晾干,忌挂于苎麻索上。孕妇产妇,皆不得浴(《西吴蚕略》)。

一云:种有二。一曰盐种,茧细而坚(中有细颈,名曰腰箍);一曰灰种,茧大而松,腊月十二日浴之。盐用食盐,将种布(按:用纸者则曰种纸,又通名种连)置匾内,盐糁布上,没子为度,用浓茶一碗,冷喷之,令湿透,放屋上及庭中,经霜露七宿,始收下(如遇雨雪宜早收)刷去其盐。灰用石灰,每方尺许用团子大一块,盛于瓷盆,滚水泡化,待温浸入,点线香一枝,香尽沥干,放匾内,令经严霜凝冻,至醉司命日用蒸团子汤,待温,将种浸入,亦以线香为度,轻轻沥干,晒燥收藏,盐、灰二种并同(《育蚕要旨》),是名滃种(《南浔镇志》)。一云:腊月取布种,露置庭中一宿,煎茶候冷浸之,糁盐或石灰于其上,曰杀种。至寒食蒸粉糍祀灶,取蒸馀暖水,采蕾苔、蛾豆等花,共投其中浴之,浴后晾干曰滃种(董蠡舟《南浔蚕桑乐府小序》)。

一云:奄种法。十二月十二日取蚕布轻轻扑去石灰,以炒熟之盐,俟其冷,匀铺其上,折好,浸凉茶中,至是月二十四日取出展开,承以米筛,用清水频频轻沃之,去其盐气(试之以舌,绝无盐味乃可),俟其自干,折好,以棉衣护之,置箱中(不宜压,不宜近香气)。所以必须腌者,借咸气以杀其子之无力者耳。不腌者谓之淡种,易病,且不若咸种之茧坚厚(《广蚕桑说》)。

种承严霜者,名寒露种,他处有于二十四日浴于川,或上元日及二月十二用菜花、韭花浴者,有浴至三次者,各处不同(《西吴蚕略》)。

俗于腊月十二日、二月十二日礼拜经忏,谓之蚕花忏。僧人亦以五色纸花施送,谓之送蚕花(《吴兴蚕书》)。寒食节具牲醴禳白虎以祛蚕祟,以米粉肖白虎神像,祭毕弃之(《西吴蚕略》)。设酒饵以祷栋柱,谓可祛鼠耗(《吴兴蚕书》)。是日市门神贴之,以石灰画地为弓弩形以祛祟(董蠡舟《乐府小序》)。

清明食螺,谓之挑青(按:蚕忌青条,多以此禳之),以壳撒屋上,谓之赶白虎(《湖录》)。招村巫禳蚕室(《西吴蚕略》)。

○护种

[编辑]

清明后、谷雨前,用旧絮包种六、七日(《育蚕要旨》),或以帕裹之,置熏笼一宿,谓之打包。天暖,则置之床上;天寒,则包于胸前,宜老翁、老妇任之,取其温和适中也(《西吴蚕略》)。其子变绿,谓之战色,俟全绿即可收蚕。倘桑叶萌芽,未曾畅茂,天忽骤热,宜将种放凉处,使不战色(《育蚕要旨》)。蚕子先出者,谓之破砂(弥遥切)。有破砂,须以灯草心数十茎匀铺布上,而折之,以防压损(《广蚕桑说》)。

○贷钱

[编辑]

蚕时,贫者贷钱于富户,至蚕毕,每千钱偿息百钱,谓之加一钱(《南浔镇志》)。富家实渔利,而农民亦赖以济蚕事,故以为便焉(董蠡舟《乐府小序》)。

○糊筐

[编辑]

用纸糊筐,饰以纸花(《西吴蚕略》)。或于二氏之说,乞其符箓贴之,谓足祛祟(董蠡舟《乐府小序》),率用旧书败卷,云可辟邪,字纸多遭污损毁弃,宜切戒(《遣闲琐记》)。

○收蚕

[编辑]

蚕出率以谷雨为期,故谚云“谷雨不藏虫”(胡《府志》)。看布种战色,其子饱绽,即有蚕数十个,名为横布,三朝当将种铺开在向阳处。如阴雨,或在床上,或在灶上,以暖处为佳(《育蚕要旨》)。或以桃叶火炙之(胡《府志》),待其脱壳,采花叶少许,即野蔷薇叶(俗名做丝花。○《育蚕要旨》)。目为花叶者,别于桑也(董蠡舟《乐府小序》),去根刺,炒燥研末,其香无比,用麻布筛在种上,蚕得此则脚松易刷。候一个时辰(《育蚕要旨》),蚕既得叶香,蛰者尽出(董蠡舟《乐府小序》)。

用食锅抹干,金漆大盘亦可,将鹅毛轻轻刷笼,收于锅内,更用小圆竹器(《育蚕要旨》),柳条者亦可(忌用新油新漆者。○《广蚕桑说》),铺砻糠灰一层,杂以石灰亦可(《育蚕要旨》),或用籼稻草灰(《广蚕桑说》),上衬以纸,即放蚕于器中(《育蚕要旨》),谓之摊乌(胡《府志》)。上用切细嫩叶薄糁,蚕即能食。

凡收下未曾食叶,即一、二日不饲,不致饿坏。倘吃叶些些,以后稍饥,即断丝肠矣(《育蚕要旨》)。

叶稀即补之,乌密处以竹箸拨匀(《乌青镇志》),放在暖处,谓之冷看,须六、七周初眠。倘用火,较速,谓之三日三夜赶头眠(《育蚕要旨》)。炽炭于筐之下,并四周上下,抽番,昼夜巡视,火不可烈,叶不可缺。然又不可太缓,缓则有漫漶不齐之患矣。编嵒曰蚕荐,以围火,恐其气之散也,是为看火(《涌幢小品》)。非无速效,而后日往往生病(《广蚕桑说》),不若冷看之妥,唯遇春寒用火,可免畔㯩(蚕畏冷,藏不肯向上食叶,谓之畔㯩)。烧炭墼一个,用灰盖好,置架下,不得过热(《育蚕要旨》)。

蚕初脱壳曰乌(《尔雅翼》曰“蚝馀”,诸书曰“蚁”),细如发,色黑。嫩桑叶切极细饲之,微有声。遇雷声,则以故种连(即种布)护之,奉马头娘于室,布桃荆于门,戴桃荆于首,以祓除不祥(《西吴蚕略》)。初生之蚕,俗名乌儿,每重一钱(十六两戥子),可得出火一斤,大眠四斤(并廿四两秤)为中平之率(《遣闲琐记》)。

○蚕禁

[编辑]

蚕时多禁忌,虽比户,不相往来。宋范成大诗云:“采桑时节暂相逢”,其风俗由来久矣。官府至为罢征收,禁勾摄(胡《府志》。○按:学政试士、提督阅兵、按临湖州,并避蚕时),谓之关蚕房门。收蚕之日,即以红纸书“育蚕”二字,或书“蚕月知礼”四字贴于门,猝遇客至,即惧为蚕祟,晚必以酒食祷于蚕房之内,谓之“掇冷饭”,又谓之“送客人”(《吴兴蚕书》)。虽属附会,然旁□知其忌蚕,必须谨避,庶不致归咎也。

有实系当忌者,曰雨、曰雾、曰黄沙(叶有雾甚毒,雨亦不宜,黄沙必洗)、曰气水叶(叶久贮,气热蒸湿者)、曰烟气、曰油气(熬热油尤忌)、曰酒气、曰秽浊气(《育蚕要旨》)。蚕初生时,忌屋内埽尘,忌爆鱼肉,忌油火于蚕室内吹灭,忌侧近舂捣,忌敲击门窗、槛箔,忌蚕室内哭泣,忌秽语淫辞,忌未满月产妇作蚕母,忌带酒人切菜饲蚕,忌一切烟熏,忌灶前热汤泼灰,忌产妇孝子入家,忌烧皮毛乱发,忌酒、醋、五辛、腥、膻、麝香等物,忌当日迎风窗,忌西照日,忌正热著猛风骤寒,忌正寒陟令过热,忌不洁净人入蚕屋,忌蚕室近臭秽(《西吴蚕略》)。蚕喜静而恶闹,勿任人喧嚷其旁,忌醋瓶、酒瓮、药炉及一切有香气之物、勿使近,蚕妇勿佩香囊。忌烟,吸烟者向蚕吐之,蚕口立流黄水。忌油漆,勿于饲蚕处油漆器具(《广蚕桑说》),苦菜,蚕蛾出时不可折取,令蛾子青烂,蚕妇亦忌食之(李时珍《本草纲目》。○按:苦菜即荼,一名苦苣,一名苦𦽿。又苎亦蚕所畏,故蚕室左近不可种苎,穿蚕种纸忌用苎线)。

○采桑

[编辑]

桑叶称为鲜货,不可多采,恐其干而蚕不欲食,则暴殄矣。又不可少采,恐遇雾、雨、黄沙也。倘逢大雨,用绳经于檐前,将桑叶挂上,风干水渍,或用扇挥之(《育蚕要旨》)。或以布夹之(新者唯白布可用,旧则不拘颜色矣)。或以淘过干小麦拌之(未淘者恐有灰,宜先时预备),少顷即干。

昼时所食之叶,宜晨刻采之;夜间及明日清晨所食之叶,宜申末、酉初采之。日色正盛时,所采必易枯。

蚕有不食之叶二:金叶(有黄斑者)、油叶(色黑若有油者,储之太坚,逾者则油矣。如买叶数十里外,储之不得不坚,则须于中道放风。放风者,择有风无日之处,发而松之也,约行二十馀里,便须放风一次)是也(《广蚕桑说》)。小蚕时祗采叶片,出火然后开剪,如蚕多,则二眠即开剪(《育蚕要旨》)。

○稍叶

[编辑]

叶之轻重,率以二十斤为一个(胡《府志》),南浔以东则论担(《西吴蚕略》)。其有则卖,不足则买,胥谓之稍(俗读平声,或作秒字)。预立约以定价,而俟蚕毕贸丝以偿者,曰“赊稍”。有先时予直,俟叶大而采之,或临期以有易无,胥曰“现稍”。其不能者,或典衣鬻钗钏以偿之,或称贷而益之(胡《府志》)。

蚕向大眠,桑叶始有市,有经计主之,名青桑叶行,无牙帖、牙税,市价早晚迥别,至贵每十个钱至四、五缗,至贱或不值一饱。议价既定,虽黠者不容悔,公论所不予也(《二叶亦同,唯三叶任人采取不索值,以三蚕少也。○《西吴蚕略》)。

叶莫多于石门、桐乡,其牙侩则集于乌镇,买叶者以舟往,谓之开叶船,饶裕者亦稍以射利,谓之“作”(子贺切),叶又曰“顿叶”(董蠡舟《乐府小序》)。买叶当用十担,先买五担,恐蚕不佳,不至馀叶。

又停叶之法,亦称住叶。叶来之时,先向阴地上铺芦𫛛或竹帘,放其上,不可松,亦不可过紧,须将每帖(俗以一枝为一帖)竖起,整齐平直,清水洒之,谓之“封好”(一周时宜洒三、四次),可停三日或两日。临饲蚕时,将叶放松凉透(停处必热),否则有气水叶,蚕食即坏(《育蚕要旨》)。

○饲蚕

[编辑]

收下后,叶宜切细,初眠后可粗,二眠后用叶片(《育蚕要旨》),三眠则连枝与之。出火前忌湿叶,大眠饷后又恶太燥,以洁水洒叶而饲(董蠡舟《乐府小序》。按:俗呼饲曰餧,读如豫)。每日布叶五、六次(须铺得极匀,不必过厚,黄昏时一次须略厚)。如遇阴寒布叶,而蚕不甚食,须用棉被将盛蚕之器四面包裹,使受暖气则食矣(器上以他物架空,恐棉被压及蚕身。○《广蚕桑说》)。僧于蚕月,入夜打锺三次,以警蚕妇饲叶之候,蚕毕率酬以绵(施国祁《礼耕堂诗集》)。大约每蚕一斤(廿四两秤),自收下至上山吃叶一百八十斤(十五两三钱秤),此上上蚕也,稍平者不到此数(《育蚕要旨》)。

○头眠

[编辑]

蚕将眠,不勤食,曰红懒思(又有青懒思),亦曰揽丝,言口中吐丝也(胡《府志》)。一云:蚕长已倍,乃发油光,名懒思(《西吴蚕略》)。

其曰食娘者,言他蚕尽眠,而此犹叶也(胡《府志》○按:青条亦在内)。

结嘴停食曰眠,蜕肤饷食曰起,时寒则迟,时温则早,此天为之也。冷看则迟,热看则早,食慢则迟,食紧则早,此人为也。

初眠曰头眠,次曰二眠,三曰辍火,四曰大眠。已眠者为眠头,已起者为起娘。火蚕之眠,疾而且齐,如见红揽丝,即宜替除沙㯩。冷蚕之眠,略分先后,须审其眠十之二方替,却不可早,早则食叶者尚多,不能不多饲,饲多㯩厚,又难复替,必受郁蒸之病;亦不可迟,迟则眠于沙㯩者多,既不检捉之烦,且致沙㯩罨抑之患(《吴兴蚕书》)。仍以竹箸细细分开,去其残叶(《乌青镇志》)。

初眠虽系学眠,究欲其齐,朝见眠头而夕定灊,夕见眠头而朝定灊,其蚕必佳(眠头欲眠者,数十个也,定甗无不眠也,虽属好蚕,终不免有青条),将眠,叶不可多采(每眠并同。○《育蚕要旨》)。眠则擿置他器,曰捉眠头(董蠡舟《乐府小序》)。头、二眠蚕小不能捉,但去沙屑,谓之替(《西吴蚕略》)。

△候眠头

[编辑]

凡蚕之眠,皆先吐丝著㯩,以缠其足,谓之做㯩,须停火停叶(火不停则伤蚕,进叶则已做㯩者复上叶面而重做矣),移放帷帐之中,勿使风袭(风吹之则嘴频缩而难吐,西北风尤忌),又不可撞动蚕筐(撞之则嘴亦缩住)。初但伸嘴向上、挺身不动,谓之打眠桩,再侯之则吐珠矣(嘴上忽伸出一紫色圆点,如缀珠然,谓之吐珠。○《吴兴蚕书》)。俗谓头眠头顶沙,二眠蚕拖蚕,然犹不足凭,唯看其蚕身放白、蚕身长大,旺叶以后,渐渐色黄,收身褪叶,嘴尖有黑二壳,此二眠之侯也(《育蚕要旨》)。

△引青

[编辑]

不眠者谓之青条,定㯩后用砻糠灰糁于面上,用叶片剪开,贴在㯩上,其青自来,谓之引青,捉之自尽(《育蚕要旨》),亦名相青,或以叶㯩引亦可(《吴兴蚕书》)。

△派老底

[编辑]

蚕之眠贵齐,眠齐起亦齐。若饲叶不匀,则食足者眠早,不足者眠迟。一筐之中,眠头与食叶之蚕纠纷杂遝,饲之则㯩益厚,而罨损眠头,不饲则缺食,而愈不能眠矣。须㯩开面上食叶者饲之,而以底中之眠头另置,谓之派老底。面上之蚕,虽非青蚕,收成终不及老底之丰(《吴兴蚕书》)。

△种眠头

[编辑]

蚕至吐珠为眠成,取空筐匀糁班糠(即砻糠灰,或兼拌散石灰),以眠头带㯩,松布其中,谓之派㯩。用手宜轻,不得触伤蚕嘴,㯩中沙矢必尽抖去,复厚糁班糠一层,安顿静暖处,谓之种眠(《吴兴蚕书》)。令蚕㯩干燥,眠亦易起(《育蚕要旨》)。

△候起娘

[编辑]

自眠而起,天寒约一周时,天暖较速。欲其速起,须用抄㯩法:廊檐外架竹木作棚,上覆芦帘,外护草荐,太阳洞照,移蚕筐置棚下,频频翻动蚕㯩,谓之抄㯩。蚕乘热气,半日即起矣。先起者名抢火娘,悉属雄蚕。起齐后,若绊满杨花,㯩须用箸分开,使起娘在下者,皆得乘松而上(《吴兴蚕书》)。

△验眠头、起娘

[编辑]

眠头身体坚实,向明照之,深绿者为无病,疲软红黄则病矣。捉眠头时,叶㯩干燥、沙矢坚结者为无病,叶㯩潮润、沙矢污手,则疾矣。

俗用清水一碗,取眠头十个,除净缠脚丝,投之皆沈者,为有十分收成,沈九为九分,以次递减。虽未必尽然,亦可备试验之一法。

起娘初蜕,昂首张尾,色如羊脂者为无病,头垂尾敛,身黄如陈仓米色,俗谓之著黄草布衫,放叶后即尾流清水矣。火蚕须用新白纸一方置筐中,眠头起齐,纸上无一点污秽水迹者良,若有迹,为伤火之征,弃之可也(《吴兴蚕书》)。

眠起食倍于前,衡之重亦逾倍者,里语谓之饷得起,反是曰饷不起(董蠡舟《乐府小序》)。

○饷食

[编辑]

眠起初食曰饷(胡《府志》)。眠后看灊上有白丝如绵,谓之杨花灊,然后可以饷食,或看其嘴上,始白渐黄,终至稍黑,亦可饷食,总以尽起为度(《育蚕要旨》)。如起娘不甚齐,不妨稍迟,以俟其齐,俗谓之熬(《遣闲琐记》)。眠一次则嘴阔一次、衣宽一次。布叶太早,恐嘴已阔,而衣未尽脱者,亦食之,则腹大,而未脱之衣脱不下矣。食叶之疾徐,不尽关乎冷暖,初起必不甚疾,将眠将老,亦不甚疾,最疾,中间之两、三日耳。此两、三日上叶宜较勤(《广蚕桑说》)。食尽曰叶过,以语忌而更也(董蠡舟《乐府小序》)。二眠饷食不比头眠,及辍火不可过熬。大眠饷食,稍嫩亦不妨(《育蚕要旨》)。

○二眠

[编辑]

二眠疾于头眠,其除㯩、停叶诸法,一切皆与头眠同(《吴兴蚕书》)。二眠退皮,长二分许,黑色退而渐白,食叶声亦稍大(《西吴蚕略》)。

○出火

[编辑]

小蚕用火,至三眠去之,故名出火(亦作辍火)。近多不用火,而出火之名,仍相沿不改(《遣闲琐记》)。

蚕至辍火,与小蚕异。小蚕之眠,皆派㯩,辍火必除尽沙㯩,净检眠头,方可用秤较量(《吴兴蚕书》)。不事竹箸,用手一一取下(《乌青镇志》),谓之捉眠头。其临眠、替换之法亦异。小蚕眠十之二即可抃,辍火须俟有十之三、四方抃。盖蚕大筐增,又欲除抃捉蚕,虽众手疾检,较之派㯩,多费时刻。眠头在㯩久,最易蒸损,况辍火之起较速(谚云:“辍火打个滚”,言起之速也),往往有捉未齐而蚕已起者,惟俟其稍多,则替毕即眠,饷亦不过一、两顿,沙㯩既薄,检捉亦易,可不患其蒸损矣。

捉齐后秤准分两,取石灰末和班糠糁于筐中,以眠头稀布之,更用班糠糁于面上,则燥而暖(《吴兴蚕书》),乡人谓之拱。俟有起娘,即用㯩子预先晒干,折开放在面上,起娘不致沸腾。如天阴,则用稻柴剪断,亦可起,齐后方可饷食(《育蚕要旨》)。长约三分,映光照之,头作碧色,乃出火之候。起齐布叶,有十字架以承筐,取便旋转,始饲以整叶,声如小雨。出火一斤半为一筐,亦有以一斤作一筐者(《西吴蚕略》○按:东乡则论斤不论筐)。蚕多则论斤鬻之,少则买之,俗曰掇出火蚕(《遣闲琐记》)。买出火,须择其丝绪缠绵者为上(《育蚕要旨》)。

○大眠

[编辑]

大眠与辍火同,亦秤分量,每辍火一两:大眠四两,为正额,过为蚕长,不及为蚕损,恒以此卜收成之丰歉(《吴兴蚕书》)。蚕至大眠,好歹已定一半,好者眠中齐集,稍有青条,蚕身均匀,并无大小,其色青白,若一周外尚不眠,青条无数,布漆甚多,其面必当弃之。

凡出火一斤,得大眠四斤,为四斤捉;得五斤,则为五斤捉,看眠头如前法(《育蚕要旨》)。

辍火眠头每筐分布三斤,大眠每筐五斤,筐内匀□菜荚或寸切稻草,仍以石灰和班糠覆之(《吴兴蚕书》)。饷食时候,比出火可早,食叶可洒水(气水叶终不可吃。○《育蚕要旨》)。

眠起长可七、八分,有以丝肠,闪动可睹,食叶声如骤雨(《西吴蚕略》)。大眠起后,食叶愈速,能一昼夜食叶十馀次,则五昼夜即老矣,能多食数次更好,盖此时多食一口叶,则上山后多吐一口丝,故唯恐其食之少(《广蚕桑说》)。

○分替

[编辑]

蚕长则稠叠,沙㯩厚则发蒸,鲜有不致病者。分替之法,所以疏繁除秽也。分无定期,视蚕之稀密为之。替亦无定时,或日中一替,或早暮各一替,视天之寒暖为之(《吴兴蚕书》)。替早则足伤而丝不光莹,替迟则气蒸而蚕多湿疾(《涌幢小品》)。蚕性喜温而恶湿热,故必灊刮,灊则剥去底下一层,刮则取其面上一层,而㯩中犹有蚕在,必当搜剔净尽(倘有僵、烂、白肚、空头等蚕,弃之无遗)。

每日宜替刮一回,而出火及大眠时为尤要。更有救逆之法,如烂肚(伤热)、吐水、白肚(二种气水叶)、空头(小蚕时失叶饥伤)、布漆(身有黑斑点,生种之故),必须勤灊,方不传染。如僵蚕(伤冷)、瘪娘(不上叶,生种时对得不深),可喷烧酒或甘草水。又法:以马毛铺蚕器内,可免诸病(《育蚕要旨》)。

《务本新书》云:抬蚕要众手疾抬,若箕内堆聚多时,蚕身有汗,后必病损,渐渐随抬减耗,纵有老者,簇内多作薄皮茧。布蚕要手轻,不得从高糁下,递相撞击,因而蚕多不旺,已后簇内成懒老翁、赤蛹。轻、疾二字,最是要分替良法,顾轻易失之迟,缓而不疾;疾易之卤莽而不轻。二者能兼,斯尽善矣。至将眠一替,尤为紧要关键(《吴兴蚕书》)。叶过后枝茎杂蚕矢,谓之㯩子,俗呼蚕沙垃圾(董蠡舟《乐府小序》),设土窖储之,浸之以水,俟其腐烂,取以粪田、粪桑、极肥(《广蚕桑说》)。

△留分地

[编辑]

处蚕宁稀毋密,密即分,不得任其拥挤。小蚕弱者必挤于㯩下而受饥,故布蚕于筐,不得凑著筐边,四围当离二、三寸,以为疏蚕地步。饲一次,即细看一次,就其密处,用箸轻揭,匀布四边,或连㯩松开,务使游行自在,不苦局促,则食叶匀而无大小不齐之病(《吴兴蚕书》)。

△开筐

[编辑]

蚕已满筐,另用空筐分贮,曰开筐,或带㯩分开,或随㯩派出,总不使筐内稍有堆聚处,则不致蕴郁(《吴兴蚕书》)。

△剥㯩

[编辑]

筐内地厚,须取班糠薄糁蚕上,饲叶两、三顿,俟叶既过,就班糠间开之处,将蚕逐渐剥起,匀布空筐。剥须详慎,不得忽遽损蚕,撤去原筐内沙㯩(《吴兴蚕书》)曰出㯩(董蠡舟《乐府小序》)。

△合替

[编辑]

蚕初生至二眠,有用合替者,盖小蚕体弱,不任翻剥,合替较便捷,亦用班糠薄糁,饲叶俟过,以新纸一幅,铺于蚕面(纸须大于筐),上盖空筐(亦须大于有蚕之筐),两人对掇,共按紧上下两筐,覆使翻身,却揭起原筐,沙㯩尽在蚕上,即依班糠间隔之处,卷去沙㯩,糁班糠一层,以原筐盖之,两人如先对掇,按紧翻转,须趁势旋运,不得卤莽用力,撞破蚕㯩,随去空筐与纸。纸上惹蚕,以鹅毛净担之。

火蚕亦合替,却不糁班糠,以线隔之。线用二、三十条,一头扭一总结,匀铺蚕面,饲叶两、三顿,用空筐如法合转,就线之总结处提起,卷去沙㯩,尤以速为贵(《吴兴蚕书》)。

△网㯩

[编辑]

蚕过二眠,蚕身已大,用大筐安放,大筐重笨,殊难转运,合替则蚕长筐增、列槌层叠,若用手剥,亦缓而不能一时周遍,唯以网替之,较省力,较敏捷。网之宜疏、宜密,须酌量蚕之大小,替时取网铺于蚕上,须平正熨贴,使蚕得穿网眠而上升,饲叶三顿后,蚕已就食,而齐集网面,网之眼皆为叶蔽,不复漏蚕,随以空筐置其旁,两人提网四角,移放空筐中,网底或带㯩梗,亦宜摘去。网之四角,须搭入筐内,若悬挂在外,恐槌上进出,或有率绊也。下次替,另以网铺,此网随沙㯩撤出,故一筐用二网(《吴兴蚕书》)。

△帘替

[编辑]

《礼》具“曲、直”,曲即箔也,今之芦帘是也。古人盛蚕以箔,今则唯以筐盛,取其抬替便易。蚕过大眠,又铺地上,无须筐、箔,故帘止为山棚上架蚕之用,然夏蚕大眠之后,时正炎热,若铺地上,沙㯩中湿热之气甚于春蚕,蚕受之,断无不损,若仍置于筐,每日据筐替换,又不胜抬运之苦,宜遵古法,以帘代筐,即于帘上替之。帘宜据室之中,架空平铺,两旁留数尺馀地,便人左右往返。先于帘之左一半布蚕,㯩厚,替至右一半,撤去沙㯩,右厚,复替至左。芦帘广阔,不窘边幅,蚕皆舒展,叶屑沙矢之属,俱从帘缝下漏,帘上止存枝梗,决不发蒸(《吴兴蚕书》)。

△捉离娘、长娘

[编辑]

替讫,㯩中尚有存留,俗谓之离娘,言其离散则上行,疾病则沈㯩(处㯩下谓之沈㯩)。㯩中之蚕,决非上品,然替时遗剩,或有强健者,正须子细抉择,不得概弃(《吴兴蚕书》)。出火以后,间生小蚕,其细如乌,俗名长筐蚕(《西吴蚕略》),是为长娘,系蚕之胎生者,有此为滋长之征,亦须检留(《吴兴蚕书》),随母食叶,迨母蚕登簇,小蚕亦随成小茧,形如梅核,极可爱(《西吴蚕略》○按:长娘随母同眠同老,不可离母,有爱而检出,另育一器者,悉毙矣)。

○铺地

[编辑]

蚕以居筐为善,然大眠以后,蚕大筐多,列槌分架,抬饲难,抬替尤难(《吴兴蚕书》)。于是埽芦䕠而散蚕其上(胡《府志》)。以土坯阑限如筐(《吴兴掌故》),谓之放地蚕(《广蚕桑说》),亦谓之下地。有大眠放叶周时后下者,有放叶三餐即下者,酌量蚕之多寡、室之宽狭,瓜分棋布,几无馀地以容人,自此不抬不替,唯朝暮勤饲,以俟其老,真简便法也。蚕有忌下地者:一、夏蚕时届炎暑,沙㯩重蒸,较头蚕更甚,在地无从替换,蚕受之即伤而无成,不可下也;一、种蚕。蚕既为种,尤宜燥洁,地上终嫌潮润,且蚕少,抬替极易,不必下也(《吴兴蚕书》)。

蚕既下地,居高布叶,须轻轻布之,务使均平(有手所不能到处,用细竹枝挑之使匀。○《广蚕桑说》)。

△除虫豸

[编辑]

蚕下地,易为虫豸所伤,室中先须净埽尘埃。涂塞隙穴,四壁之下,虫豸得以藏匿者,悉取石灰末遍撤,以杜绝之(《吴兴蚕书》○按:俗以是日祀马头娘,云能祛马蚁)。

△排蚕凳

[编辑]

蚕遍一室,人无所驻足,饲叶极难周匝,须直排狭长矮凳二条。凳离开约八尺,凳上横铺三板,以备饲蚕行之(《吴兴蚕书》)。

△铺草蓐

[编辑]

蚕身不可著地,须用稻草叶厚铺一层,谓之草蓐,以御潮湿,然后布蚕(《吴兴蚕书》)。

△布蚕

[编辑]

地蚕以稀匀为主,室中上下左右,当离尺许,以为松蚕地步。蚕身自大眠至老,须长一倍,故四围留馀地,以俟其长。又蚕性喜上行,上半间尤宜稀布,自能走匀(《吴兴蚕书》)。

△隔潮湿

[编辑]

自下地至老约五、六日,饲久㯩厚,遇天时潮闷,即有湿热之气上腾,宜取干茅草细切二、三斗,匀撒蚕面。上饲以叶,下有茅草,可以隔其熏蒸也。无茅草,以稻草代之(《吴兴蚕书》)。

△假蚕馆

[编辑]

凡设塾于家者,蚕至大眠,房屋皆须铺蚕,而蒙师亦家尽养蚕,须自助劳,是时村塾尽辍学,谓之假蚕馆(《西吴蚕略》)。


卷三

[编辑]

○缚山棚

[编辑]

蚕老作茧,架棚以处之,谓之山棚。须因地制宜,牢固平稳,需用竹、木、帘、帚、绳索诸物,宜先时一一整顿。屋多,棚与地蚕各据一室,屋少者,即于地蚕上架之(《吴兴蚕书》)。

△架棚

[编辑]

用竹或木,依室之阔狭,截为横楞。凡室六架者,楞用三根,八架者楞用五根,各以麻绳从梁上悬下,缚住楞之两头。楞离地约五尺(按:东乡较低,不过四尺,欲其近火也),均须齐平紧稳,亦有于柱上各钉四、五寸小木一段,托住横楞者,较绳悬为省便。更以竹四枝,依室之浅深,裁为直楞,匀架于横楞之面,用绳紧系,上覆芦帘凑满一室,毋使少有空缺处。各楞及绳,并宜坚固,庶免倾侧覆压之虞(《吴兴蚕书》)。

一云搭山不宜紧靠墙壁,蚕性好高,必至无可高处乃正,紧靠墙壁,则近墙之蚕,将有成茧于瓦缝间者(《广蚕桑说》)。有力之家,度室之广狭,削木如其长,广一尺馀,厚五之一,四足如杌子状,谓之山棚凳,用省木架之劳(董蠡舟《乐府小序》)。

△棚高低

[编辑]

贵得中不可太高,高则不能收火气;亦不可过低,低则棚下局促,不便人行(《吴兴蚕书》)。

△棚忌闷

[编辑]

以疏爽为主,疏爽则气透,无闷茧之患,故楼不可架棚(《吴兴蚕书》),楼上搭之最妙(《广蚕桑说》)。

△棚宜宽

[编辑]

蚕多棚小,则同功茧必多(《遣闲琐记》)。

△棚宜暗

[编辑]

老蚕见亮光,辄游走无定,不即裹身。蚕上齐后,所有窗户,悉宜遮掩(《吴兴蚕书》)。

○架草

[编辑]

蚕之成茧,不能无所倚傍,故棚上须立草帚(《吴兴蚕书》),名曰帚头(董蠡舟《乐府小序》)。散布登蚕其上,有至二、三重者(《涌幢小品》)。

墩帚、折帚,各随乡之所习(按:东乡多用墩帚,西乡多用折帚),总以密簇为主。有就帘上立者,铺一节芦帘,即立一节草帚,随上一节蚕,四围著边处,用草一束[A16A](私盍切。《中州集》有“咏[A16A]子”诗)紧,谓之[A16A]边草,此随立随上法。

有离帘面尺许,用细长竹纵横,搭成方格(按:胡《府志》云:方孔各尺许),以绳缚住,络于梁间,谓之花格竹,却簇帚于格内(按:湖濒及南浔左近,并不用花格竹,故帚头时患眠山)。

棚上另设横楞,架板登之,取蚕从高糁下。茧成后,除去下横楞、芦帘,谓之除托。此先立后上法。习俗各异,然其用则一也(《吴兴蚕书》)。

△折帚

[编辑]

中折而盘旋之,如盖如笠(《西吴蚕略》),两头向下,其形下大上小(《遣闲琐记》)。

△墩帚

[编辑]

以草纽松松缚之,截齐其两头,如洗帚状,长尺五、六寸(纽以上长尺许,纽以下五六寸),围五寸许(以⒐手握之,满握)。左手持纽缚处,右手持其下之五、六寸,扭之使转,则随扭随紧,随扭随开,下如覆碗,上若仰盂(《广蚕桑说》),一头向上,一头向下,其形上大下小(《遣闲琐记》)。要洒得开,立得稳,不至眠山(《育蚕要旨》)。

△杀蚕茅

[编辑]

草帚宜预备置高燥处,庶临用不致忙迫(《吴兴蚕书》)。暇日预取稻,疏截整洁(《西吴蚕略》),用四齿铁杷,仰缚凳上,持草帚于杷齿上,批去其散乱者(《广蚕桑说》),俗名杀蚕茅。《务本新书》“腊月刈茅作蚕蓐”,即此,古书皆言上簇(《西吴蚕略》),亦谓斫蚕忙柴。有惰者,至以高价购诸邻人云(董蠡舟《乐府小序》)。

○上山

[编辑]

蚕将熟,脰节莹彻(董蠡舟《乐府小序》),谓之通(忌言亮),通则老矣。吐丝缭绕,谓之缭娘(《西吴蚕略》),亦名考娘,即老之转音(《吴兴蚕书》○按:考或作巧)。色黄收身,不食叶,与欲眠同,而沸腾不已,周身通明,与欲眠异(尚通明而无丝肠,又是空头,由于小蚕时饿也。小蚕不可失叶,直至上山始见,悔之已晚)。或云蚕沙入水浮,亦欲上山也(《育蚕要旨》)。

若见考娘,须先撩上帚头,谓之撩考。撩用杨条带叶者,平铺蚕面,蚕老性辄昂首上升,遇杨条即缘而上,杨条蚕满,提起𢾑于漆盘,次第匀撒草帚上,其未老者,四围检捉,集于中央,薄饲叶一层,谓之贴考,若十蚕九老,不必再撩,宜众手疾捉上山,迟则有作茧于㯩者矣。

凡蚕之老,性与眠同。头蚕早暮皆眠,亦早暮皆老,可以齐捉上山。二蚕、三蚕等至晚即不眠,亦即不老,须随老随上,不能齐壹也(《吴兴蚕书》)。

一云:见老蚕后,已铺叶六、七次,可以尽上山矣,不可太迟,迟则茧薄,亦不宜太早,早则停山(停山者,上山一、两日始作茧也)。每一帚约可六、七十蚕(《广蚕桑说》)。上号好蚕上山后作,半周即如白雪,谓之裹身。一周有声,两周无声,在内细作,人不可动,四周做好,方可采取。

如上山不作茧,必是烂死、僵蚕及白肚。见两周后尚不作者,即当轻轻拾去,不可使其坏在帚,有碍好茧也(《育蚕要旨》)。

△蚕忌熟

[编辑]

凡老蚕色带青者为主,红者为熟。带生而上,不过成茧略迟,若太熟则蚕急于成茧,每多同功及遗溺污茧之病(《吴兴蚕书》)。

△蚕忌稠

[编辑]

上蚕须疏密得中,与其失之密,宁失之稀。密之害与热同,太约四尺架之室,一架屋止可容蚕一筐(《吴兴蚕书》)。

△蚕忌风雷

[编辑]

蚕口吐丝,遇风即缩,棚上宜四面围护,不使风入。又畏雷,上山闻雷,即惊而不成茧,宜用蚕蜕纸覆于棚上。相传以为蚕蜕即蚕母,有母在,足以护其子之畏也。故担乌之后,蜕纸不可掷弃(《吴兴蚕书》)。

△作茧纸法

[编辑]

蚕老不登簇,置之平案上,即不成茧,吐丝满案,光明如砥,吴人效其法以制团扇,胜于纨素,即古之茧纸也。《宋史》“景祐四年灵河县民黄庆家,蚕自成被”,见《五行志》。由今观之,自成被之说,得非人力为之耶(《西吴蚕略》)。

○攃火

[编辑]

山棚下著火一周,周炭火极旺(《育蚕要旨》),曰攃火(《广韵》:攃,桑割、七曷二切。○《乌青镇志》),亦曰灼山(胡《府志》),亦曰炙山(《乌程刘志》)。小蚕宜暖,老蚕亦宜暖,暖则易于成茧,况老蚕多溺,著茧即潮,不得火焉能使燥。火盆离棚约二尺。不可过高,亦不可过低(《吴兴蚕书》),使热上升,则乘此萦丝作茧,不停口而尽吐腹中所有矣(《乌青镇志》)。城中必盖以灰,不欲其过热,南浔则必吹使极炽,盖肥丝、细丝各有所宜也(《遣闲琐记》)。

先是有鸟鸣,如曰“叶贵了”;至是又有鸣者,曰“灼山看火”,意似相警者然(胡《府志》)。育者倦极,常有火患(《涌幢小品》)。棚下宜贮水一桶,以为不虞之备。

凡蚕作茧,以灼火为第一要著,少不得宜,虽茧丰收,决多病茧,做丝无分量矣(《吴兴蚕书》)。又有冷种,不必用火(《遣闲琐记》)。凡不用火者,丝缕终不如著火之光(《吴兴掌故》)。

△打闷烟

[编辑]

蚕初上山,皆聚帘面,未升于帚,骤进火即损蚕,须烧草以烟熏之(按:即用晒燥之蚕㯩),谓之打闷烟,蚕畏烟即上帚头尖(《吴兴蚕书》○按:蚕得烟即遗溺,可免上帚后遗溺污茧)。

△火宜柴炭相兼

[编辑]

砂盆贮火,盆底先以灰护之。用四寸长坚硬干柴填实半盆,再铺炭一层,上加炭一层,发火煨之,树柴煨旺,火力耐久,最省炭(《吴兴蚕书》)。

△排火盆

[编辑]

火盆多寡须视屋之大小,亦当酌量炭之大小,若用江炭屑,或川炭屑,火虽旺却不生焰。盆宜垫高,令稍近棚,又宜密布。室大者二十盆,小者十六盆,火稍微即撇开面上之灰,使火长旺,如用近地之大炭,其火生焰,盆稀排,室大者十六,小者十四,离棚须稍远,昼夜在棚下照了一看,火力微旺,加减柴炭,一防火星飞爆,预为扑灭(《吴兴蚕书》)。

△灼蚕不灼茧

[编辑]

用火宜乘蚕未裹身时旺灼之,不宜灼茧。旺灼蚕身,则乘热摛花,蚕溺皆燥,茧成即不飏绪(蚕绊糸荒,谓之摛花。缫丝时丝断茧扬,不能并绪,谓之飏绪。摛,吕支切。《太元经》云:张也)。若旺于成茧之时,则吐丝缭乱,不及盘旋萦绕,茧成厚薄不均,故蚕既裹身,不得太旺,以帘上常热为度(《吴兴蚕书》)。

△关火气

[编辑]

棚下不可使火气散漫,四围用帘席遮蔽,务令热气上腾。帘帚皆暖,则蚕即摛花而裹身矣(《吴兴蚕书》)。

△均火力

[编辑]

用火第一要匀,若或骤或熄,则成茧缫丝,必至𨇝头飏绪,诸病百出矣(缫丝时,其茧跳跃上撞,谓之𨇝头。𨇝、丑犯切,跂足也,俗以跳跃为𨇝,读平声)。旺火宜灼一日夜,周时后减炭,两日后可熄火(《吴兴蚕书》)。

△察天时

[编辑]

天寒火宜旺,天热火宜微,天燥火宜缓,天潮闷虽极热亦宜旺(《吴兴蚕书》)。

○回山

[编辑]

山棚上采茧曰回山。上山过五日,蚕已化𧍪,始可采茧(𧍪,音愚。《搜神记》:“南方有虫,名𧑒𧍪,形如蝉子,著草叶上,如蚕种。”湖人呼蚕蛹如愚,有音无字,今借用此字,亦有作女者。见谭贞默《著作堂集》)。

夏蚕须早采一日,盖夏蚕之时多蝇,蝇子寄生蚕身,入腹化蛆,能穴茧而出,早采早缫,庶蛆不及钻穴而茧无病也(《吴兴蚕书》)。

一云:三日而辟户曰亮山,五日而去藉曰除托,七日而采茧为落山(《涌幢小品》)。

一云:如用火三周回山,不用火四周回山(不动不易蛾,如少人做丝,可迟一日回也)。称茧(廿四两秤)或七斤、或八斤为一吊(不可再少,恐做丝单薄无神气也)。两吊可做丝一车,必须安放匾内,令其凉爽。毛茧易蒸,恐其出蛾也(《育蚕要旨》)。若茧多天暖,则以瓮罨之,以免出蛾(《西吴蚕略》)。

△凉山

[编辑]

上山后三日,茧已做厚,须洞开窗户,一切拦护之物皆撤去,使风气往来,谓之凉山,亦曰亮山。盖火盆已熄,茧恐复潮,必藉风以扇之,俾之常燥(《吴兴蚕书》),易于缲丝,否则类多难缲而亏折寡斤两矣(《乌青镇志》)。

△采茧

[编辑]

用花格竹者,先除去芦帘,使死蚕、沙矢悉坠于地,然后采茧;不用竹格者,即就帘上采之。采时不贵速而贵浮,盖老蚕中难免无一病蚕,草帚必自毙则乌烂,卤莽采摘,决致触破烂蚕,污及浮茧,惟缓缓折去,有则摘出,庶免遗染(《吴兴蚕书》)。

△较铢两

[编辑]

大眠后秤得六斤为一筐,率收茧一斤为一分,十二分为中平,过则得利,不及则失利(胡《府志》)。东乡南浔左近,则以出火一斤得茧一斤为一分,递增至六、七分为中平,十二分为上上矣。谚云:“蚕花廿四分”,乃颂祷之夸词也(董蠡舟《乐府小序》)。

一云:旧规四眠蚕大眠一斤得茧二斤,三眠蚕大眠一斤得茧三斤为对花(湖人以秤上所划斤两数之星为秤花),言适如其额也。过则得利,不及则失利。尝取四眠蚕之眠头与茧细较之:出火蚕一两约计二百五十六个,大眠蚕一两约计六十三、四个,是出火长至大眠,实增四之三,好蚕计每两二十二、三个,次者计二十六、七个,是一两大眠个个成茧好者,应得二、三两,次者应得二两六、七钱。俗以蚕一斤得茧二斤为对花者,犹属八折算也。采齐称准,庶知一岁蚕事之丰歉(《吴兴蚕书》)。

△安顿毛茧

[编辑]

新采之茧有糸荒缠裹,谓之毛茧,最易蒸损,即难做丝,故以净筐贮之,安顿清凉处,庶不发蒸(《吴兴蚕书》)。

○择茧

[编辑]

谚云:“蚕忙不如茧忙”,言拗茧之功忙也。盖回山之后即继缫丝。毛茧堆屯,又易蒸损,须于两、三日中治净茧糸荒,抉择精粗,以为缫丝计。其时甚促,故其功较蚕为更忙。常见村巷妇女交相援助,往往不算工食,祗取茧糸荒,亦古之通功易事法也(《吴兴蚕书》)。

△拗茧除糸荒

[编辑]

茧外散绪曰茧衣,俗谓之茧黄(董蠡舟《乐府小序》),亦作茧糸荒。糸荒不净则蒙茸难缫,必逐茧翻剥,去此一层粗衣。蚕种不同,糸荒亦分厚薄。丹杵种之糸荒最厚,每茧一斤约有糸荒一两。拗时须用疏眼筛盛茧,凡叶层、沙矢之夹杂糸荒中者,可以随拗随漏。若潮软难拗,不妨略于太阳中晾之(《吴兴蚕书》)。

△选择

[编辑]

有误食热叶及嘴伤,萦丝宽慢,其茧软而松者,是为绵茧;有蛆生蚕复,茧成穿穴而出者,是为蛆钻茧(《吴兴蚕书》),亦曰香眼茧(大眠后为麻苍蝇所咬,作蛹后蝇子自出,而有此眼也。蚕时苍蝇必须常拂,点线香亦避。○《育蚕要旨》)。有不老化蛹,毙烂茧内,秽汁浸润者是,为映头茧(《吴兴蚕书》),亦曰乌头茧(胡《府志》),又曰烂死茧(《育蚕要旨》)。有薄绪缠身,赤蛹外露者,是为凹赤茧(《吴兴蚕书》),亦曰薄茧(《育蚕要旨》)。四者皆属蚕病。

有山火太旺,忽遽吐丝,不及周遍环绕,其茧一头穿破者,是为穿头茧;有黏帘附帚,结成深印者,是为草凹茧(《吴兴蚕书》),亦曰棱角茧(限于地而不能舒展,故不圆。○《育蚕要旨》)。有蚕溺沾染,渍成黄瘢者,是为尿绪茧(《吴兴蚕书》),亦曰推出茧(胡《府志》),又曰尿晕茧(为他蚕所污○《育蚕要旨》)。有上山太稠,或二蚕、三蚕共成一茧者,是为同宫茧(《吴兴蚕书》),亦作同功茧(胡《府志》),又作唐公茧,声之讹也(董蠡舟《乐府小序》),四者止属茧病(《吴兴蚕书》)。

又有黄茧、碧茧。黄者绪粗,碧者质厚(董蠡舟《乐府小序》)。碧茧又名绿松茧。当一一选出,择其圆白者,然后其丝光而且白。乡人往往贪重,选之不净,以致其丝黑色,其实多而不精,无益也(《育蚕要旨》)。

大率蚕丰收则茧皆整齐,歉收则茧多参错。拗时逐一从手上经过,并须逐一简择,若迟至拗后清厘,又多费一番忙工夫矣(《吴兴蚕书》)。

△分茧

[编辑]

茧有中为丝者,有不可丝而为绵者,有丝、绵均不可而成絮者。其质各殊,其用亦迥别。

缫丝之茧,不计大小圆长,唯以紧、厚、莹、净为上。紧厚则丝多,莹净则丝洁。每净茧八斤,可得丝一斤。

其不中为丝者:一同宫。众口共萦,抽一绪即各绪缠绕,有粗𬸚、不匀之病(按:亦可作肥丝,俗所称唐公丝也);一尿绪。蚕溺咸,著茧即霉,不任抽绎(按:亦可作肥丝);一草凹。象物成印,有印处其绪无论或凹或平,俱不能条分缕析;一穿头(亦作𨇝头)。结绪茸杂,引其端辄连茧跃起,足以撞断他茧之系;一蛆钻。攻刺成穴,灌水即沈,无从率掣其绪(按:此二种并以有孔则绪断,故不可缫)。斯皆不中为丝而成绵者也。

其不可为绵者:一凹赤。疲软飘薄,不堪挪辗;一映头。臭腐秽浊,污丝损茧,贻累滋多;一绵茧。蓬松棼乱,入水翻捞,唯纽结成片,斯皆不中丝、绵,而止成絮材者也。

缫丝茧中,杂一、二绵、絮茧,即足增净丝之疵;绵、絮茧中杂一、二可缫之茧,又当为良茧惜。唯拗择之时,一一剖析分储,不使熏莸同器,斯缫丝无杂猱之患矣(《吴兴蚕书》)。

黄茧、绿松茧可做经丝,亦可作纬丝。黄丝染红色最鲜(《育蚕要旨》)。一云黄茧别缫,以为丝缚(胡《府志》○按:虽志有此语,今人未见有用之者)。

○缫丝

[编辑]

煮茧抽丝,古谓之缫,今谓之做(《吴兴蚕书》)。先取茧暴日中三日,曰晾茧,然后入祸动丝车(胡《府志》)。阴雨则火烘之,使蛹不化,得以徐缫之,谚曰:小满动三车,谓油车、水车、丝车也(董蠡舟《乐府小序》)。

凡丝之轻重以两计,或十两为一车,或十馀两,或二十馀两,至不等也。乡人故有大车头、小车头之名(董恂《南浔蚕桑乐府小序》),四车为一把(《西吴蚕略》)。头蚕丝光而韧,二蚕丝松而多𬸚。各乡所出,有粗有细,粗者两绪做,细者三绪做,俱随其乡之所习,昔人称细而白者为合罗,稍粗者曰串五,又粗者曰肥光(按:今称粗丝为肥丝,盖本于此),见宋雷《西吴里语》(《吴兴蚕书》)。又有荒丝,丝之最下者,即屑丝也(《湖录》),今则无此等名目矣。

凡茧初采,蚕𧍪皆嫩,丝不易缫,过七、八日蚕𧍪已老,亦不易缫,唯四、五间为恰好时候,并工急做,则成功易,且得丝多(《吴兴蚕书》)。

丝欲其细而白。欲白必多换汤水,欲细不可惜工夫。

丝必欲其好做,好做则蚕蛹身上无衣,丝多而工夫不费。若好做而茧选得白,是为上号,倘茧白不好做,终是次号,因茧在汤中多滚,去其颜光矣。其故由于上山时潮湿闷热,则丝必不好做。上山之不可不讲究如此(《育蚕要旨》)。

近时多有往嘉兴一带买茧归,缫丝售之者,亦有载茧来鬻者(董恂《南浔志稿》)。

△澄水

[编辑]

丝由水煮,治水为先,有一字诀曰“清”,清则丝色洁白,须于半月前用旧缸贮蓄以待其清(缫丝之时恒多雨水,河流涨溢,浑浊难清,故须先时预贮,缸旧则水不泛)。如或不及预贮,临时欲其澄澈,当取螺升许投之。螺涎最能洁水。大忌用矾,丝遇矾水,色即红滞。又须明水性,使水不为丝疵,山水性硬,其成丝也刚健;河水性软,其成丝也柔顺;流水性动,其成丝也光润而鲜;止水性静,其成丝也肥泽而绿。山水不如河水,止水不如流水(止水不宜独用,须流水对半调和,以其色太绿也。○《吴兴蚕书》)。勿用井水,用井水者丝不亮(《广蚕桑说》)。

△储薪

[编辑]

亦须拣择,最好是栗柴(按:即橡栎树),桑柴次之,杂柴又次之,切不可烧香樟,其气能使丝红色(《育蚕要旨》○按:薪宜干,故必预备晒燥)。

△安灶

[编辑]

做丝之灶,不论缸灶、竹灶、砖灶,总宜于数日前砌就,使泥皆干燥,方易透火。缸灶、竹灶须安置平稳,不可稍有欹侧。釜宜大、宜旧,大则可多容水,旧则见水不锈(锈则污丝,新釜见水即锈。如用新釜,釜内须先以油擦之。○《吴兴蚕书》)。灶高二尺,宽上窄下,使缫丝者有容膝处也。置锅其上,以泥护之,勿使漏烟(《广蚕桑说》)。必须用烟囱,使烟直透,丝上无煤气(《育蚕要旨》)。灶左须设一木盆架,高使与灶齐,以盛蛹与缫不上丝之熟茧(《广蚕桑说》)。

△排车

[编辑]

安顿车床,宜贴近灶基,傍灶一面床脚,须垫高三、四寸,使床身稍侧,高则牌坊可架釜面,侧则车轴利于旋转。床脚之横档用绳缠绊,以石压定,石不可轻,恐车床移动,又不可高,恐碍贯脚之转运。贯脚中之椹(音砧)木,须击之使紧,不紧则贯脚为丝所束,必致逼入轴中,与椹木龃龉,难以脱轴矣。床之上有牌坊,所以绾丝。有牡娘镫,有秤,所以运丝。床之外有踏脚,所以转轴,并须一一布置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吴兴蚕书》○按:车轴方轮上,先以新洁白布围之,所以衬丝,谓之车衣)。

△打绪头

[编辑]

釜中贮水八、九分满,灶内架粗块干柴烧之,候水大热,然后下茧,用做丝手就水中将茧左剔右拨,令茧推荡滚转,挑惹起丝,谓之打绪头(按:宜用丝快挑拨)。随以一手撚住粗绪头,就水面上略提掇数度(按:此则必用手),使各茧粗松之丝并好一绪,看绪头下之丝光洁,即将粗绪头摘去,是为丝筋头,亦曰丝拖头。凡剔拨绪头,用手宜轻,如重手搅拨,或以做丝手缠缴数过,及提掇起四、五尺高,是茧上好丝,十分中已为绪头去其一,丝之分量何能不减(《吴兴蚕书》)。

△分绺上轴

[编辑]

抽绎茧丝,唯凭轴运,绪头既清,即须分绺上轴,以引其端而竟其委。两绪做者分两绺,三绪做者分三绺,各穿过牌坊板上之丝眼,引上响绪(即竹豁)。将丝头于响绪下交互缴一转,使响绪随丝运动,遂率上车轴,举足踏动脚板,往来伸屈以运车轴,轴转丝抽,哑有声。顾丝之上轴不可直运,直运则系聚于一处,并而难分,即不足供络纬之用矣。当取丝捺入秤上之送丝钩,俾之左右移动,秤左右移,丝亦左右移,其上轴也始横斜交错而无直缕(《吴兴蚕书》)。

△匀茧窝

[编辑]

丝以匀为主,或粗或细,须使始终如一,然丝之匀全在茧窝匀(《吴兴蚕书》)。三、四枚合成一绪者细,至七、八枚则粗(董蠡舟《乐府·小序》)。一云粗丝以二、三十茧为一窝,细丝以六、七茧为一窝,多则损之,少则益之,不得乍多乍少(《吴兴蚕书》)。

△捞著衣

[编辑]

凡茧做薄而见蚕𧍪者谓之著衣,须捞出不可使𧍪脱出,𧍪若脱出,其衣即黏连蚕蜕,上抵丝眼,足以撞断丝绺,否或径过丝眼,与绺相并,使光洁之丝,突增粗𬸚,实丝之病也,然去之须待其薄如纸。若太早,则衣厚而损丝之分两,又脱出之𧍪在釜,水最浑,亦宜速去,毋使浮沈以污汤(《吴兴蚕书》)。

△添丝接绺

[编辑]

茧窝抽绎良久,必有丝先尽而脱𧍪者,有丝中断而扬开者,茧渐减少,丝即失之太细,宜酌量增添,况扬开之茧浮游釜面,若不搜绪归窝,适足使茧煮熟,须掠聚一处,添入生茧伴,打起绪头。盖扬开之茧,丝已光滑,不易打捞,必以生茧伴打,方能惹起丝绪,谓之伴茧。将清丝抽出,斟酌肥、细,分搭入窝中,自能蝉联而上,无接续之痕(《吴兴蚕书》)。

△辨生熟重轻

[编辑]

凡茧生则丝重,熟则丝轻。茧之熟由于缫之缓、手足迟钝、转运不捷、茧在釜久、适足煮熟。故打绪宜速,脚踏宜紧,眼专觑窝,手频拨茧添搭。紧踏紧转,则茧皆归绪,即时绎尽而不煮熟,丝成自增铢两矣(《吴兴蚕书》)。

△理野丝

[编辑]

凡丝上轴,不可随手乱搭,乱搭则堂口、板爪之间(丝在贯脚之背者,谓之板爪),多纵横游扬之丝,是为野丝,虽无甚害,终不美观,唯于上轴时引丝使直,然后入送丝钩,自不致杂乱无章(《吴兴蚕书》)。

△防跳花

[编辑]

丝著贯脚,须错综其绺,则绪松而易分,方不碍于络纬。若牡娘绳宽纵,则镫随轴运,镫之棱角盘旋处,不能变动,即绺绺著于原路,而成花纹,或大块,或细块,其绪并而不可分矣。唯用油注于绳上,绳得油则潮而紧(用水亦可,然水易干,不如油之常润)。转移之间,自能参错,并将丝秤频频抬动,即不成花(《吴兴蚕书》)。

△防走板

[编辑]

车之有秤,所以约束丝绪,使之错综旋转。然秤之移动全凭一牡娘绳,绳之宽紧,终始如一,则运丝于轴,板爪整齐,起棱斗角,如宽紧不常,则秤亦左右无定,板头即有偏东、偏西之处,是为走板。虽无损于丝,终是一病(《吴兴蚕书》)。

△盖面

[编辑]

丝将脱车,须拣取紧厚圆净之茧数两,做丝盖之,谓之盖面。细细板板,缚开不相套袭,宜逐板盖用拣出之茧,打一绪分入各窝中,将熟茧绪摘出,俟抽至半,又另以生茧打一绪续之,仍摘出熟茧,如此则窝中无一熟茧,其丝自生而有光(摘出之熟茧,以水养之,另做一车之底)。粗丝两板相套可止,盖一板用拣出之茧打一绪,搭入熟茧窝中,俟上丝眼,将熟茧书摘出,并归一窝,更替抽换,一窝纯生,一窝纯熟,茧尽脱车,以生者外袭,倍觉光采(此为求售计,不妨存内外生熟之别。今之作伪者,恒以苎麻椎熟,搭入板爪中,或更镶入铁片,以增铢两,此则小人之诪张为幻矣。○《吴兴蚕书》)。

△换汤

[编辑]

丝之色,汤清则鲜,汤浑则滞,故丝釜之汤,不可不频换,然待其浑而后换,则时清时浑,即不能一色到底矣。精于治丝者,时时察看汤色,微变即取出三之一,以清热水添满,频频添换,谓之走马换。汤之色始终如一,丝之色亦始终如一矣(《吴兴蚕书》)。

△架火

[编辑]

丝灶架火宜紧对茧窝,或旺或微,须审察茧性。茧有宜凉汤者,有宜热汤者,极宜斟酌。凡汤之凉热,以蚕𧍪之浮沈为准,沈则汤凉,浮则汤热,要在火力长匀,无忽旺忽微之失,则做丝者易于调剂矣(《吴兴蚕书》)。

△煽车火

[编辑]

丝从水出,必用火炙。轴上约做丝两许,即以砂盆爇炭焙之,谓之“煽车火”,亦曰“车头火”。爇大炭盆,离车轴约五寸,紧对丝板安顿(按:肥丝两板用两盆,细丝三板用三盆)。用石垫高,少侧向里,火益旺益佳,时时加炭,丝之颜光,全在此火。火旺则丝鲜明,火微则僵边而色滞(丝潮则边相并,谓之僵边。 ○《吴兴蚕书》)。所用之炭,须无烟,且不爆者,烟则熏坏丝色,爆则烧断丝条(《广蚕桑说》)。

△各茧做法

[编辑]

茧有飏绪者。抽绪上轴,数转即断,宜以火𤋾燥,沸汤做;有生𨇝者。上轴即𨇝,宜洒水润潮,温汤做;有熟𨇝者,上轴不𨇝,缫至中,突然上撞,宜摘出,免致𨇝断绪头;有扬且𨇝者,汤热即𨇝,汤凉即飏,须烧火者调剂得法,耐性缓做。至尿绪、映头,亦属好茧,但一为溺污,须择其斑点少者,用醋微洗之,即可做;一为死蚕所污,其色浊,不可与他茧杂,须拣出另做,勤换清汤。他若黄茧,其丝染色极鲜,唯不得与白茧同做。绿茧其色微嫩,用以盖面,能增丝之光采(《吴兴蚕书》)。

△脱车

[编辑]

粗丝日脱一车,细丝须日半或两日脱。先须除去野丝,挑浮粗𬸚,用苎皮或粗线松薄丝板,以硬树为送椹(音砧)木抵住,椹木之小头,用椎重击,椹即脱矣。击不可偏,恐伤丝,随取车轴离床,将丝连车衣揭之,揭不可重,亦不可速,恐烈破板爪。更用苎皮或粗线缚定,藏燥洁处(《吴兴蚕书》○按:丝入市必先绞之成把,乃以丝缚缚之。若散板不绞,唯不成车之丝如此耳)。

△择良工

[编辑]

丝之高下,出于人手之优劣。同此茧,同此斤两,一入良工之手,增多丝至数两,而匀称光洁,价高而售速,故不可不慎择其人也(《吴兴蚕书》)。

《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土产丝”。《明统志》:“各县皆出”。《旧志》:“菱湖、洛舍者第一。”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西十库在西安门内,向南丙字库,每岁浙江办纳本色丝、绵,合罗丝、串五丝、荒丝,以备各项奏付”。李吉甫《元和县志》:“湖州开元贡丝布”。《吴兴志》:“丝”。《续图经》载,又《旧编》云:“安吉丝尤好,今发上贡丝五万两,系安吉以税捐折”。又:“湖丝虽遍天下,而湖民身无一缕,可慨!”劳《府志》:“丝、头蚕为上,柘蚕次之,属县俱有,唯菱湖、洛舍第一”。张铎《湖州府志》:“丝出归安、德清者佳”。《涌幢小品》:“湖丝唯七里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苏人入手即识,用织帽缎,紫光可鉴。其地去南浔七里,故名。有即其地载水作丝者,亦祗如常,盖地气使然”。《南浔镇志》:“旧以七里丝为最佳,今则处处皆佳,而以北乡为上”(按:有他处携茧至湖濒缫之者,谓之南茧北做,丝肆中老眼能识之)。

○剥茧

[编辑]

茧质过厚且粗,缫时浮沈水面,不得尽其绪,曰软茧,留以作绵,取蛹弃之,或以油煎食之,曰棨蚕女(董蠡舟《乐府小序》)。


卷四

[编辑]

○作绵

[编辑]

丝有头蚕、二蚕之别,以头蚕为善,绵亦如之。

绵之上者,同功茧所作,谓之纯绵,推出次之,蛾口又次之(茧已出蛾者。○按:俗称红口茧),乌头、软茧为下,俗谓作绵曰剥绵兜(董蠡舟《乐府小序》)。手绵剥在手上,环绵则竹环(《育蚕要旨》)。须于晴日,遇阴雨则绵不速干而缕脆(胡《府志》)。

头蚕之绵韧,二蚕之绵松。伪者以茧糸荒杂之,甚有搀和白石粉以取重者,谓之药绵(茧糸荒绵易敝,当拗茧时,预为剥绵地步,每拗一茧,取糸荒翻套木槌上,套至十数层取下,用草一茎环其中,以便剥时分开率扯,搀和同功、蛾口绵中,规取善价。石粉取其色白、体重)。

湖地之绵,以出乌镇者为上,匀薄如纸,莹净如玉,大要不可边厚,亦不可使中厚,须层层匀展、内外如一。最忌有茧片成块,或穿破如网。其色之洁白,虽由淘洗之功,然亦须当日晒燥,方有光采。若遇天阴,色虽白而终滞。古者年五十始衣帛,今湖人无老无幼,俱借此御寒,其轻暖适体,远胜木棉也(《吴兴蚕书》)。

△淋灰汤

[编辑]

煮茧须灰水,用稻秆烧灰,入箩取水,再四淋之,其澄澈较速于树柴灰。欲辨灰水浓淡,用碗盛香油半杯,冲以澄清,其水淡者黄,浓者白,以色如豆腐浆,无一点浮油为度(《吴兴蚕书》)。

△煮茧

[编辑]

茧必煮熟,方可成绵,须用绵包裹(不包易乱)。煎滚灰汤下釜煮之,又以大碗盛香油一杯,入灰水中冲满,俟茧将熟,分一半匀浇釜中,煮一、二沸,将茧翻转,以所留一半油浇入再煮,务使极熟。亦有用柏油者。凡煮茧灰水轻则绵浊,重则绵飐。如油轻则绵涩,煮不熟则绵成块而不匀,太熟则绵又烂,须各得恰好乃佳(《吴兴蚕书》)。

△淘洗

[编辑]

茧洁浮则绵白,煮既熟,茧中秽浊悉已沸去,宜乘热取置河中淘洗之,淘用筛盛茧,于水面荡涤数次,不得揉搅,即连筛掇起,就岸上按去浊水,再按须按出水清,茧方洁净(《吴兴蚕书》)。

△剥手绣

[编辑]

绵套于掌者为手绣。用大木盆,上铺蚕筛,取净茧置筛中,逐个剥开,翻套于手掌上,摘去蚕𧍪、蚕蜕,大率同功茧可套十五、六个,小茧可套三十馀个。更取清水一桶,将掌上所套者,就水中双手展拓,使圜转宽大,以便上环(《吴兴蚕书》)。

△上绵环

[编辑]

绵不上环,则口小而不适于用。用大木盆满贮清水,中置绵环(按:环以用为之),两人取手绣就水中扯约尺馀长,复移转,扯之使方,即带水上于环上,用力揿下,则弯环如兜,名曰“绵兜”。凡上四个手绣,可成一厚绵兜,取下绞干,日中晒曝(《吴兴蚕书》)。

△水浸

[编辑]

凡煮熟之茧,须用水浸,不可使干。若一日不能剥尽,及已剥之手绣,当日不能上环,并宜以淡油灰水养至次日,再剥再上(《吴兴蚕书》)。

《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土产绵。”《唐书·地理志》:“湖州土贡绵。”《旧志》:“各县出,武康有鹅脂绵为最。”《吴兴志》:“《旧图经》载《旧编》云:武康绵号鹅脂,上供经纳内藏库,今发上供绵岁五万馀两。安吉以产绢,和买折纳。”《乌青文献》:“大环绵,头蚕造成,白如雪,甚韧。他处不及。”《湖录》:“绵以头蚕,同功茧作者为上,若软茧绵,绵之最下者也,用织绵䌷,曰软茧䌷。”

○澼絮

[编辑]

丝釜中捞出之著衣、上岸(茧薄者为著衣,厚者为上岸)及乌烂茧、茧糸荒之属,俱不堪为丝、为绵,俗通名之曰“下脚”,以其不材而贱之也。然煮而治之,既足御寒,复可绩线,以供经纬之用(《吴兴蚕书》)。茧糸荒、澼花、滞头三种,并可撚绵线,总名水絮。丝拖头亦可撚绵线,但视纯绵为费工耳(《南浔镇志》)。蚕之所吐,真无弃物。谚云:“卖贵叶不如养病蚕”,正以蚕虽歉收,丝之外,必有此等赢馀,实日用所不可缺也(《吴兴蚕书》)。

△煠汏头

[编辑]

汏头即著衣(《吴兴蚕书》),亦作䈆头,亦作头,又名滞头(《南浔镇志》)。做丝终日,著衣堆积无算。人手众者,即可剥去蚕𧍪,使茧壳洁净,若无人翻剥,晚须以清水煮之,俟半熟,就釜中翻转再煮,俟极熟取出,将蚕𧍪𢾑净,自成片段,随于河中汏去污浊,故曰“汏头”。次日晾干,凡蚕蜕、𧍪壳之留馀不尽者,𢾑剥使尽。做丝毕,乘暇以水浸去污浊,仍于河中汏净置筛上、或芦帘上,用细竹竿就河中击之,至丝绪飏开,洁白如玉,方取起晒燥,衣被中皆可袭以御寒(《吴兴蚕书》)。

△煮茧糸荒丝筋

[编辑]

茧糸荒拗出须晒燥,𢾑去蚕沙、叶屑,用清水煮熟,溪中洗净,堆置檐下阴处五、六日,每日以清水淋洗,不淋,色不白,随取就溪中敲击成絮。丝筋头煮熟,即向溪中洗击,不必如茧糸荒堆置阴处也(《吴兴蚕书》)。剥茧衣合之成絮,纳被中御寒(《乌程刘志》)。

△煠软茧

[编辑]

上岸、乌烂等茧,悉先焙燥去𧍪,止存茧壳,故名软茧(《吴兴蚕书》),亦曰澼花(《南浔镇志》)。用清水煮极熟(乌烂茧宜隔宿用水浸,去污浊方煮)。向河中浣洗击松,较汏头莹净(《吴兴蚕书》)。

△忌油灰水

[编辑]

灰水最去浊,亦极能损物。治絮用灰,取其剥秽。然絮之易霉,实由于此。油取润茧,日久色必变黄,故治絮宜用清水煮,不宜用油灰水。絮成后用以绩线,虑其涩滞,则以猪脊髓揉于温水中,浸之使润,不唯无霉烂之患,抑且肥腻粹白,永不变色(《吴兴蚕书》)。

○生蛾

[编辑]

蚕之种不一,所出之地亦不一。丹杵种出南浔、太湖诸处,白皮种、三眠种、泥种出千金、新市诸处,馀杭亦出白皮及石小罐种。有以卖种为业者,其利浮于卖丝。当出蛾之后,乡人向各处预购,谓之定种,每幅纸小者值钱千文,大者千四、五百文,亦有购取诸种向各村镇鬻卖者,谓之阑路种,其价颇贱。但鬻种之家唯利是图,恒以不中为丝之茧生之,未有别留种蚕者。夫蚕之得失,虽由饲养所致,然亦必须种好,方不易受病,故育蚕者当自留种蚕生子,不可苟且买种也(《吴兴蚕书》)。

△择种蚕

[编辑]

留种之要,在先择蚕。种蚕无病,子方无病。大眠后当拣取整齐、强健之蚕,日以蕻头叶饲之(蕻,胡贡切,枝顶最茂处也)。蕻头力旺,蚕食之其力始旺(《吴兴蚕书》)。必频频饲之,勿令稍饿(《育蚕要旨》)。一切㯩换诸务,更宜勤慎,老则另棚上之,温以微火,俾速成茧(《吴兴蚕书》)。一云不可用火(《育蚕要旨》。按:用火无碍)。

凡茧之尖细、紧小者雄,圆厚慢大者雌,采时对半兼收,拗尽茧糸荒,置于通风凉房内净筐中,一一单排,不宜重叠堆积,致伤郁蒸(《吴兴蚕书》)。勿摇动,摇动则受惊,蛾不能生子,俗谓之痴蛾。勿靠墙、靠柱,防鼠也。若前此未及择蚕,则于簇之上半截(在下半截者少子)择茧之坚硬洁白者留之(《广蚕桑说》)。每茧二斤半,生子可满一幅纸,纸大者需茧三斤(《吴兴蚕书》)。大约留种茧十斤,可得三眠之蚕四十斤(《乌青文献》)。

△提蛾

[编辑]

俗云:“十八日蛾头转。”言蚕𧍪化蛾之期也(《吴兴蚕书》)。天暖旬馀即出,然极迟亦无过十八日者,故俗有蛾头长、蛾头短之语(董恂《乐府小序》)。蛾餂出茧口,金门(黄色)为上,银门(白色)次之(《育蚕要旨》),多在子、丑、寅三时。其性淫,出茧即交,须时时照料(《吴兴蚕书》),否则即于茧上配合,俗谓之抱茧对,而对之时刻不准矣(《广蚕桑说》)。

出一蛾即提一蛾,分雌雄各贮一器(《吴兴蚕书》)。腹小者雄,腹大者雌(《广蚕桑说》)。器内密竖草帚,使蛾群集帚上,不致鼓翅盘旋,游走无定。不可任其自相配偶,任蛾自偶,则蛾出有先后,即交有迟早,不能齐壹矣(《吴兴蚕书》)。

△放对

[编辑]

蛾之出茧,天明即止,日初升即提集雌雄各蛾,使之同时配偶,谓之放对。蛾须一一拣择,凡拳翅、秃眉、焦尾、赤肚等,概弃不用(《吴兴蚕书》)。如未对,即将雌雄捉成对(《育蚕要旨》),须其数相当,设有多寡,留其馀以待未出之蛾。既对之后,一一提置空筐,关闭门户,勿令见风,见风则易拆散,满筐扰乱矣。亦有不见风而拆散者,谓之走对,将两蛾提置一处,以小杯覆之,则复对(《广蚕桑说》)。

△解对

[编辑]

蛾交须气足,以六时为期,自辰至酉,其气方足,其交亦松,即解去雄蛾,取雌蛾匀辍连纸上,每幅约三百五、六十蛾,看疏密增减。连纸须紧厚(按:亦有用布者。蚕种纸出剩县者最佳,乃知《沈氏乐府》用剡藤字,非泛辞也)。先以滚水泡过晒干,生子方不脱落(《吴兴蚕书》○按:《乌青文献》云:沃以缫丝之汤)。浅交不可,过交亦不可。如雌多雄少,雄蛾可复对,解开时须深黄昏方可(《育蚕要旨》)。

○布子

[编辑]

用桑皮纸每方广尺许为一幅,引蛾布种其上,乡人谓之蚕种纸(胡《府志》○按:布者曰种布,亦曰种连)。子以匀为贵,疏不留白,密不成堆,须人为提携左右之。连纸宜挂起,不宜平铺,俾无力之蛾尽坠于地,其踞于纸者,各精力充足。所生之子,方纯而不杂(《吴兴蚕书》)。有空缺处,须即日补之,越宿再补,则来年蚕出不齐矣(《广蚕桑说》)。昼则避光,夜却留灯(《西吴蚕略》),庶便检点蛾之游行纸外及生子不匀处(俗谓不用灯火,暗中生者,蚕即病暗脰颈,若依此说,则病亮头者,又当归咎于用灯矣,殊属荒谬。○《吴兴蚕书》)。

△种宜一朝生

[编辑]

蛾之出茧,约三朝始齐。第一日谓之破膘,所出不多;第二日为旺朝;第三日为末朝。提蛾生子,每纸一幅,必于旺朝一日生足,则次年之出蚁亦齐。若两日、三日陆续布满者,蚁即不能一朝齐出,故初生之苗蛾及后出之末蛾,皆不可用(《吴兴蚕书》)。

△种有变换

[编辑]

当生子之时,天暖子即多,天寒子即少,有不因炎凉而一岁独多、一岁独少者,至若同此种子,育之数年,或茧形变小,或丝之分两变轻,须仍向原出之地易种育之。老农云:“欲知种之变否,即于做丝时验蚕𧍪,凡𧍪色白者为未变,有黑翅者为已变,宜换种”(《吴兴蚕书》)。

△淡子

[编辑]

不交而生者为淡子,蛾若雌多于雄,无与为偶,至晚即生淡子矣,淡子色不变,久之自瘪,不能成蚕(《吴兴蚕书》)。

△新定子

[编辑]

生子后取蛾之有气力者再配之,则复生矣,是为新定子。子少之年,亦有取以为种者,究不如前所生者之佳(《广蚕桑说》○按:雌蛾再对生子,变三眠种,唯雄蛾可再对)。

△喜红子

[编辑]

原蚕生子,皆环转如钱,不与诸蚕同,中有一种带红色,俗以为吉祥之征,名曰喜红子,至夏蚕之子,则又散布而不成圈矣(《吴兴蚕书》)。

△梅蚕

[编辑]

黄梅时出者为梅蚕。凡蛾交未久,或自解散不复配合,所生之子,即于黄梅中成蚕而出,化育之气不充,虽生不长,随饲随毙。间有老者,亦唯作薄茧而已(《吴兴蚕书》)。

△送蛾

[编辑]

俟子满,将蛾祝而送之(《西吴蚕略》)。小儿引置水盆,旋转而游,祝曰:“阿蛾转团团,今年去了来明年”(胡《府志》)。

○相种

[编辑]

蚕蛾布子,参错不齐,村妪以相种为业者,就种之斜、整、疏、密,拟其形似,撰为致语,以占吉凶相欺诳,曾无中也(胡《府志》○按:此风唯南乡盛行)。

○藏种

[编辑]

贯以桑皮,忌麻苎之线。悬于凉处,忌烟熏日炙(《乌青文献》)。其色必战紫,战色后可用石灰筛在上面(《育蚕要旨》),但要匀,不要厚,以不露蚕子为度。不以石灰制之,则梅风一起,即破壳而出,不能留至来春矣。随即折好,以小带缚之,悬静室(《广蚕桑说》)。交夏时,必须用绵薄包,外面用纸裹好,恐有蠹鱼伤子。待浴种时再打开,浴后仍必包裹,来岁方得无碍(《育蚕要旨》)。

○望蚕信

[编辑]

缫丝时,戚、党咸以豚、蹄、鱼、鱐,果实、饼饵相馈遗,谓之望蚕信(董蠡舟《乐府小序》)。有不至者,以为失礼,盖非特蚕时禁忌,久绝往来,亦以蚕事为生计所关,故重之也(《遣闲琐记》○按:此风东乡尤重)。

○卖丝

[编辑]

小满之日必有新丝出市,谚云:“小满见新丝。”(《湖录》)列肆购丝,谓之“丝行”,商贾骈坒,贸丝者群趋焉,谓之“新丝市”(董蠡舟《乐府小序》)。白之顿叶者,至此转而顿丝焉(董恂《乐府小序》)。细丝亦称“经丝”(经,去声),可为缎经,肥丝可织䌷绫。有招接广东商人及载往上海与夷商交易者,曰“广行”,亦曰“客行”,专买乡丝者曰“乡丝行”,买经、造经者曰“经行”。别有小行,买之以饷大行,曰“划庄”。更有招乡丝代为之售,稍抽微利,曰“小领头”,俗呼“白拉主人”。每年杭州委员,来采办北帛丝,苏杭两织造,皆至此收焉(《南浔镇志》)。

○纺织

[编辑]

△纺织具

[编辑]

《南浔镇志》:“络丝有子,有豁车,有碌碡,戽丝有戽车,有纬管,合丝作经有经车。”《双林镇志》:“织绢先络丝,有络度、有挑头,受丝有贯,有棹梗,经绢则横纻作以穿丝,曰撩眼,两旁植木作锯齿形,曰杷头,中镶长木,曰经干木,盘丝曰运床,承丝曰狗头,机上坐身者曰坐机板,受绢者曰轴,绞轴者曰紧交绳,曰紧交棒,过丝者曰筘,装筘曰筘腔,撑绢者曰幅撑,挂筘曰捋滚绳,上曰塞木,推筘者送竿棒,提丝上下者曰滚头,有架有线。挂滚头者曰丫儿,踏起滚头以上下者,有踏脚棒,有横沿竹。花捐机有旗脚竹、旗脚线、撷花线、有旗坑潭。攀花有接板,架板如梯曰花楼。凡织散丝者一梭,绉纱则顺逆二梭。纬丝有摇车、有纬管,打线有车头、有扯车,天潮则筘下用火盆,燥则喷水。织䌷布之机,女工用平机,与绢机相仿,唯客工用栈机,制度迥别。”

△造经

[编辑]

《南浔镇志》:“经读去声,合二丝为一,以经车纺之成经,必涂以饧,取其黏润也。自纺其丝,售于经行,曰乡经;取丝于行,代纺而受其值,曰料经。”

△打线

[编辑]

《双林镇志》:“以白丝双股打成包,头机所用。有花本线、旗脚线、横线、直线、滚头线等名。绉纱必用单股紧丝,两棱顺逆合成,业打线者甚众焉。”

△打绵线

[编辑]

《南浔镇志》:“铜叉木柄,左手擎之,置绵于叉上。又有木铤,贯铜钱十数文,上贯芦管,其形如锤,以右手旋转,撚绵成线,绕管而积。”刘沂春《乌程县志》引《湖妇吟》云:“蛾口不作丝,作绵还打线,左手擎绵叉,右手芦锤旋。缕转如妾心,一日几千遍”是也。《吴兴蚕书》:“绩丝成线,谓之打绵线。湖地所产之绵䌷,借此织成。凡线不论粗细,以光洁匀紧为贵,乡村妇女,晚作晨攻,得寸则寸,得尺则尺,此妇女消闲之活计也。”

△织绢

[编辑]

《吴兴志》:“《旧图经》重面绢,今唯纳衣绢,岁万匹。”《旧编》云:“武康、安吉绢最佳。”劳《府志》:“绢阔而长者为官绢,今纳贡又有狭小绢。”栗祁《湖州府志》:“有官绢、生绢,唯局绢有五色,可同嘉兴。”邢澍《长兴县志》:“前明长邑岁贡绢匹。”《练溪文献》:“绢有筛罗、神袍等名,而屠村绢尤著。” 《双林镇志》:“杜生绢以粗丝为之,有冬生绢、夏生绢二种,又有灯绢、裱绢,俱付别工小机织之。元时有绢庄十座,在普光桥东。凡收绢,黎明入市曰上庄,辰刻散市曰收庄,主其事者有司岁、司月。取绢者曰绢主,售绢者曰机户。凡绢染皂,必煮以橡斗、针沙,漂以清流,敷以蕨粉,捣以砧石,抹以絮布,其工最繁,故染有灶、有场、有架,名皂坊,唯耕坞一带居民为之。又有小绢,杂用红白粉,充作苏、杭市中人物花草,名烧灰绢,其最下也。又有一种胶坊,取绫绢之极轻而染色者,拌以粉名曰胶,用刀刮治之,或砑以石,谓之胶绫粉绢。”《新纂湖州府志稿》:“王献之书羊欣白练裙,练即绢也。梁武帝小名阿练,因改练为绢。”

△织包头绢

[编辑]

《双林镇志》:“包头绢妇女用为首饰,故名,唯本镇及近村乡人,为之通行天下。闽俗男子亦裹首。北地秋冬风高沙起,行者罩面护目。通称清水包头。明正、嘉以前,祗有商溪纱帕,隆、万以后,机户巧变百出,名目甚繁,有花有素,有重至十五、六两,有轻至二、三两,有连为数丈,有开为十方,方自三、四、五尺至七、八尺,其花有四季花、西湖景、百子图、百寿、双蝴蝶、十二鸳鸯、福禄寿喜、八宝龙凤、云鹤、盆景花篮等样,其名有加长、放长、中六、真清、福清、提清、荡胶、缎本、波绢、轻长、加阔、细粉、出灰、浆绫、五绉、六绉、加绉、放绉、花绉、准连、分两、清光行脚地、改连等名。各省客商云集贸贩,里贾往鬻他方不绝,今买者欲价廉,而造者愈轻矣。”

△织䌷(或作绸)

[编辑]

《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土产䌷。”《旧志》:“出菱湖者佳。”《吴兴志》:“《旧志》:土产花绸、唐贡绸,今夏税纳产绸四千馀匹。”劳《府志》:“湖䌷散丝而织曰水䌷,纺丝而织曰纺䌷。”《乌程刘志》有“光丝䌷、花丝䌷”。《仙潭文献》:“线䌷者,绞丝成缕而织,裁为衣衾,可数十年不敝。”

△织绵䌷

[编辑]

《乌程刘志》:“有绵䌷、花绵䌷、斜纹䌷、兼丝䌷,□抽绵线而成之者。”《双林镇志》有“蓝边、红边等名,又有丝经绵纬、绵经丝纬等䌷,绵经木棉纱纬名木絮䌷,最下”。《仙潭文献》:“绵䌷以绵线染浅深黄、褐二色,间配以织,绝类山左蕉茧。”《湖录》:“今处处有之,然高低不啻倍蓰,佳者谓之杜机,恶者谓之客蓰。客蓰唯以浆胜,虽松薄易于动目,杜机有水绉,不甚装饰,而价比客蓰为昂,称为勚著云。”

△织绫

[编辑]

《大清一统志》:“湖州府土产绫。”《唐书·地理志》:“湖州土贡御服乌眼绫。”《明统志》:“各县皆出”。《吴兴志》:“今发上供绫五千馀匹,并安吉县折纳到。”《旧编》云:“亦出武康、安吉。”劳《府志》:“湖绫唐时充贡,谓之吴绫,今有二等散丝而织者,名纰绫,合线而织者,名线绫。其绫练染,光彩异于他处,唯郡城中织之。”《湖录》:“乌眼二字未详。”《德清陈志》载有“花绫、素绫、串五绫”。《双林镇志》:“散丝所织有花有素,有帽顶绫、裱绫,装潢书画,造作人物所用,以东庄倪氏所织为佳,名倪绫。奏本面用绫上有二龙,唯倪氏所织,龙睛突起而光亮,其法传媳不传女,女嫁倪家滩王姓,而倪绫之名不改。”

△织包头绫

[编辑]

《湖录》:“双林又有包头绫。”

△织纱

[编辑]

《大清一统志》:“湖州又出各色纱,双林出包头纱(按:《一统志》:不载绉纱盖统于纱也)。”《吴兴志》:“纱。”《续图经》载:“今梅溪、安吉纱有名。”劳《府志》:“纱有数等,出郡城内。”《双林镇志》:“素曰直纱,花曰软纱、葵纱、巧纱、灯纱、夹织纱,最轻而利暑曰冰纱,每匹重不过一、二两,花、素皆备,吾镇所造,他处不及。”《乌程刘志》:“无花而最白者曰银条纱(按:即方空纱)。”《胡府志》:“今有漆纱。”

△织绉纱

[编辑]

《湖录》:“湖绉起于明时,见五石瓠,亦有花有素,而素绉纱大行于时。”《长兴邢志》:“绉纱出湖城、长邑,湖滨一带亦有善织者。”《新纂府志稿》:“亦名绉䌷,俗名洋绉,先经丝使左戾、右戾,谓之打线,然后左右相比织之,故有绉纹。今湖地产昂,唯此最多,通行最广。”

△织包头绉纱

[编辑]

劳《府志》:“包头纱唯双林一方人织之。”《双林镇志》:“包头绉起于明天启间,皆打线为纬。向以绢包头,谓之一幅巾,取其可不梳发也,今唯老妪用之,馀皆用素绉纱,约长四、五尺,包额有馀,缠束发际。有阔宫、狭宫、顶宫、上重、线绉、海绉、西庄,名目不一。”又:“明里人姚佥事专擅包头业,有加重、加阔、加绉、放绉,通名姚本。”

△织手帕

[编辑]

《湖录》:“绉纱手巾雅俗共赏。”《新纂府志稿》:“今俗呼绉纱曰手帕,布曰手巾,以为区别。”

△织汗巾

[编辑]

何国祥《归安县志》:“有汗巾。”《新纂府志稿》:“今以绉纱或绵䌷织成。”

△织罗

[编辑]

董斯张《吴兴备志》:“宋太平兴国六年罢湖州织罗,放女工。”罗愫《乌程县志》:“有素罗,起花者为绮罗,又有帽罗。”《归安何志》:“有帐罗。”《新纂府志稿》:“今织者较少。”

△织缎

[编辑]

唐枢《归安县志》:“有苎丝。”《新纂府志稿》:“苎丝俗名段,因造缎字。制冠履曰帽缎,今织者尤少。”

△织锦

[编辑]

费著《蜀锦谱》:蜀中锦有真红湖州大百花孔雀锦,有四色百花孔雀锦,有二色湖州大百花孔雀锦。《新纂府志稿》:“此盖蜀中仿湖州为之,故有湖州之名,《旧志》引此,乃删去首六字及末八字,句读不明,全失本意矣。今湖地绝无织者。”

△撚丝线

[编辑]

《新纂府志稿》:“撚丝合成线供缝纫,有头扣、二扣、三扣、衣线等名,以粗细为次。有擘之而不撚者,曰花线,亦曰绒线,染色为刺绣之用”。

△结流苏

《新纂府志稿》:“流苏俗名回须,亦以五色丝线打成(按:又有帽纬线、络绒球等,皆丝为之,不可悉数)。”

○赛神

[编辑]

俗呼蚕神曰蚕姑。其占为一姑把蚕则叶贱,二姑把蚕则叶贵,三姑把蚕则倏贵倏贱(按:俗以寅、申、巳、亥年一姑把蚕,子、午、卯、酉年二姑,辰、戌、丑、未年三姑)。而《吴兴掌故集》引《蜀郡图经》曰:九宫仙嫔者,盖本之《列仙通记》所称马头娘。今佛寺中亦有塑像,妇饰而乘马,称马鸣(周密《癸辛杂识》作“名”)王菩萨,乡人多祀之(胡《府志》)。下蚕后,室中即奉马头娘,遇眠,以粉茧、香花供奉,蚕毕送之,出火后始祭神,大眠、上山、回山、缫丝皆祭之,神称“蚕花五圣”(《西吴蚕略》),谓之拜蚕花利市(董蠡舟《乐府小序》)。

考《通典》:周制享先蚕,先蚕:天驷,盖蚕与马同气也(按:今俗称蚕王天子)。汉制祭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北齐乃祠黄帝轩辕氏。湖州向奉先蚕黄帝元妃西陵氏嫘祖神位于照磨故署,乃折衷后周法耳,不知始于何时。嘉庆四年,抚浙中丞以浙西杭嘉湖三府,民重蚕桑,请建祠以答神贶,奏奉俞允,乃建庙于东岳宫左,曰蚕神庙,有司祭祀,乡氓虽瞻敬唯虔,而蚕时犹不敢亵祀先蚕,是小民知礼处。第五圣之名,鄙俗不典,民间报赛,祀菀窳妇人,寓氏公主,亦无不可,或祀蜀君蚕丛氏亦得。马头娘授为九宫仙嫔,语本搜神,不免荒诞。按“身女好而头马首”,固五帝所占蚕理也,语出荀卿,足为典要,他说可废(《西吴蚕略》)。

湖俗佞神,不指神之所属,但事祈祷;不知享祀之道,藉以报本,非所以祈福免祸也。或曰蚕月人力辛勤,正须劳以酒食,屡借祠神以享馂馀,是亦一道也(《吴兴蚕书》)。

○二蚕

[编辑]

二蚕于芒种时始生(按:亦曰夏蚕),十八日即成蚕(《西吴蚕略》)。夏蚕性与春蚕迥别:春蚕之眠,无分早暮,夏蚕晚刻不眠,故日中见眠,傍晚自能眠齐,若在申刻眠起,不过眠成一半,馀则直须至次日午刻方眠,不可不分开另贮,使眠眠如此,即不胜其分矣。故谚曰:“二蚕十八派也。”三蚕、四蚕性亦同(《吴兴蚕略》)。

二蚕时,方农忙,故养者十才二、三,养法虽同,然天气渐暑,堤防蝇蚋之类,尤劳心力,且沙矢、蚕蛹,臭秽熏人,最易致病。蚕家作苦,殊可矜也(《西吴蚕略》○按:二蚕之后,有三蚕、四蚕,并有五蚕,其丝宜作琴弦及弹棉絮之弓弦,当别有取种之法,近地育者殊少,无从访求。《西吴蚕略》谓三蚕乃头蚕种纸收藏不慎,夏月辄生小蚕,担取养之再出。而曰三者,所以别二蚕也,其说疑误,此乃梅蚕,非三蚕也。果如费说,则四蚕、五蚕又何从得种乎)。

○桑蚕

[编辑]

《尔雅》:“蟓,桑茧”,即今桑蚕,亦称野蚕(《遣闲琐记》),生于桑间,形与蚕同,色黑而差小,其茧一面著树而平,色亦不白(《西吴蚕略》)。每年五、六月采一次,八月又采一次,此农家自然之利也(《南浔镇志》)。双林人缫丝用织皂绫。诸史载“野蚕成茧”,表献为瑞,亦有司缘饰之辞,盖多则害桑、湖人每于桑上刮去其子,何瑞之有(《西吴蚕略》)。

○占验

[编辑]

占候,古法也。蚕与田并重,故农家推测,田之外唯蚕,术士之说与谣谚所陈,或验或否,正不必尽斥之为无稽也(《吴兴蚕书》)。

○占蚕

[编辑]

湖以春初迎卢姑卜蚕,即古紫姑遗意(《西吴蚕略》)。

正月中旬,延阴阳家掷钱布卦,以卜蚕事。又以大姑把蚕多损伤,二姑最吉,三姑则吉凶无定。村夫村妇共相推论,而于古人占候之书,罕有明其术者。

按《淮南子》云:“摄提格之岁(寅),蚕不登;单阏之岁(卯),蚕昌;执徐之岁(辰),蚕闭;大荒落之岁(巳),蚕小登;敦牂之岁(午),蚕登;协洽之岁(未),蚕登;涒滩之岁(申),蚕登;作鄂之岁(酉),蚕不登;阉茂之岁(戌),蚕不登;大渊献之岁(亥),蚕闭;困敦之岁(子),蚕稻麦昌;赤奋若之岁(丑),蚕不出。”此以岁阴论也。

《史记·天官书》云:“正月上甲,风从东方,宜蚕”;《周益公日记》云:“正月内有三子,叶少蚕多,无三子,叶多蚕少。”《田家五行》云:“谷雨日辰值甲辰,蚕麦相登大喜忻,谷雨日辰值甲午,每箔丝绵得三斤。”《群芳谱》云:“元日值巳,蚕伤。”此以日辰论也。

《便民书》云:“元日霞气主蚕少。”《陶朱公书》云:“二月虹见在西,主蚕贵。”此以云物论也。

《田家五行》云:“清明午前晴,早蚕熟,午后晴,晚蚕熟。”《齐民要术》云:“要知蚕善恶,常以三月三,以是日天阴无雨,不见日,大善。”《臒仙神隐》云:“立春天阴无风,蚕麦十倍。”此以节候阴晴论也。至俗所传“流郎歌”、“地母经”,多隐语鄙辞,不足尽信(《吴兴蚕书》)。

正月九日为蚕,晴则吉(按:俗语云:七人、八谷、九蚕、十麦)。十二月十二日为蚕生日,宜晴。谚云:“三月三落雨,落到茧头白”。又云:“有春好看蚕,无春好种田(谓立春节。○《南浔镇志》)。”《玉历通政经》:“舍北种榆九株,蚕大得(《西吴蚕略》)。”

△占桑

[编辑]

正月一日纳音属木,为蚕食一叶,至九日纳音属木,为蚕食九叶,少主贵,多主贱(《南浔镇志》)。岁支在丑属牛,在卯属兔,在午属马,在未属羊,并主贵,以其皆食刍也。或以枯叶贵,则次年之叶亦贵,贱则亦贱,所谓桑条无二价也。《便民书》云:“元日有雾,主叶贵。”《田家五行》云:谚曰:“三月初三晴,桑上挂银瓶,三月初三雨,桑叶成苔脯”;又云:“雨打石头斑,桑叶贱价难”,言蚕损叶无用也(《吴兴蚕书》)。一云:“三月三日有雨则贵,四日雨尤贵。”谚曰:“三日尤可,四日杀我(《西吴蚕略》)。”清明日插柳,卜桑叶贵贱,柳叶早瘁,则桑叶贵(《菰城文献》)。今俗专以三月十六日为主,谓是日天做叶市,终日晴或终日雨,则叶价贵贱有常,若乍阴乍晴,则贵贱无定,朝更暮改也(《吴兴蚕书》)。

△占丝绵

[编辑]

丝绵之贵贱,由于蚕之荒熟,亦由于商估之聚散。古人有测候法。《陶朱公书》云:“元日日出时有红霞,主丝贵。”《群芳谱》云:“元日值丁,丝绵贵。”《农政全书》云:“重五日雨,主丝绵贵。”今农家官租私债,凭丝以偿,丝脱车即公私交迫,岂能推测以待价哉!然亦不可不知(《吴兴蚕书》○按:俗又以迎春时,芒神手执丝鞭主丝贵,执鞭主丝贱)。

△择吉日

[编辑]

《五行》各书有浴蚕吉日,为甲子、丁卯、庚午、壬午、戊午五日;有出蚕吉日,为甲子、甲寅、甲午、乙巳、乙未、乙酉、丙午、丁未、戊午、戊申、庚午、壬午、癸卯、癸酉十四日;有缫丝吉日,为子、寅、午、申、酉、亥日,及成开日。又庚午为蚕父生日,尤吉。庚戌为蚕姑死日,忌铺蚕房。又陈藏器《本草拾遗》二云:“二月上壬日,取土泥屋之四角,宜蚕(《吴兴蚕书》)。”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