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卷二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中焦篇

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编辑]

一、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阳明之脉荣于面,《伤寒论》谓:“阳明病,面缘缘正赤”;火盛必克金,故目白睛亦赤也。“语声重浊”,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呼吸俱粗”,谓鼻息来、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实证;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粗,或竟不粗,则非阳明实证,当细辨之,粗则喘之渐也。“大便闭”,阳明实也。“小便涩”,火腑不通,而阴气不化也。口燥渴,火烁津也。“舌苔老黄”,肺受胃浊,气不化津也。(按:《灵枢》论诸脏温病,独肺温病有舌苔之明文,馀则无有。可见舌苔乃胃中浊气,熏蒸肺脏,肺气不化而然。)“甚则黑”者,黑,水色也,火极而似水也,又水胜火,大凡五行之极盛,必兼胜己之形。芒刺,苔久不化,热极而起坚硬之 刺也;倘刺软者,非实证也。“不恶寒,但恶热者”,传至中焦,已无肺证。阳明者,两阳合明也。温邪之热,与阳明之热相搏,故但恶热也。或用白虎,或用承气者,证同而脉异也,浮、洪、躁甚,邪气近表,脉浮者不可下。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脉浮则出表为顺,故以白虎之金飙,以退烦热。若沉、小有力,病纯在里,则非下夺不可矣,故主以大承气。

按:吴又可《温疫论》中云:舌苔边白,但见中微黄者,即加大黄,甚不可从。虽云“伤寒重在误下,温病重在误汗”,即误下不似伤寒之逆之甚,究竟承气非可轻尝之品,故云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脉体沉实,确系燥结痞满,方可用之。

或问:“子言温病以手经主治,力辟用足经药之非,今亦云阳明证者何?阳明特非足经乎?”曰:“阳明如市,胃为十二经之海,土者万物之所归也,诸病未有不过此者。前人云伤寒传足不传手,误也,一人不能分为两截。总之伤寒由毛窍而溪;溪,肉之分理之小者。由溪而谷;谷,肉之分理之大者。由谷而孙络;孙络,络之至细者。由孙络而大络,由大络而经,此经即太阳经也。始太阳,终厥阴,伤寒以足经为主,未始不关手经也。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终上焦,始下焦,温病以手经为主,未始不关足经也,但初受之时,断不可以辛温发其阳耳。盖伤寒伤人身之阳,故喜辛温、甘温、苦热,以救其阳;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甘寒、甘咸,以救其阴。彼此对勘,自可了然于心目中矣。”

白虎汤】(方见上焦篇)

大承气汤方
大黄(六钱) 芒硝(三钱) 浓朴(三钱) 枳实(三钱)
水八杯,先煮枳、朴,后纳大黄、芒硝,煮取三杯。先服一杯,约二时许,得利,止后服;不知,再服一杯;再不知,再服。

【方论】此苦辛通降,咸以入阴法。承气者,承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非有一毫私智凿于其间也,故汤名承气。学人若真能透彻此义,则施用承气,自无弊窦。大黄荡涤热结,芒硝入阴软坚,枳实开幽门之不通,浓朴泻中宫之实满(浓朴分量不似《伤寒论》中重用者,治温与治寒不同,畏其燥也)。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若去入阴之芒硝,则云小矣;去枳、朴之攻气结,加甘草以和中,则云调胃矣。

二、阳明温病,脉浮而促者,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

脉促,谓数而时止,如趋者遇急,忽一蹶然,其势甚急,故以辛凉透表重剂,逐邪外出则愈。

减味竹叶石膏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竹叶(五钱) 石膏(八钱) 麦冬(六钱) 甘草(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一时服一杯,约三时令尽。

三、阳明温病,诸证悉有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以阳明温病发端者,指首条所列阳明证而言也,后凡言阳明温病者仿此。诸证悉有,以非下不 可,微则未至十分亢害,但以小承气通和胃气则 愈,无庸芒硝之软坚也。

四、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宜小承气汤。

汗多,津液散而大便结,苔见干黄,谵语因结粪而然,故宜承气。

五、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先与牛黄丸;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无汗而小便不利,则大便未定成硬,谵语之不因燥屎可知。不因燥屎而谵语者,犹系心包络证 也,故先与牛黄丸,以开内窍,服牛黄丸,内窍开,大盒饭下,盖牛黄丸亦有下大便之功能。其仍然 不下者,无汗则外不通;大小便俱闭则内不通,邪之深结于阴可知。故取芒硝之咸寒,大黄、甘草之甘苦寒,不取枳、朴之辛燥也。伤寒之谵语,舍燥屎无他证,一则寒邪不兼秽浊,二则由太阳而阳明;温病谵语,有因燥屎,有因邪陷心包,一则温多兼秽,二则自上焦心肺而来,学人常须察识,不可歧路亡羊也。

六、阳明温病,面目俱赤,肢厥,甚则通体皆厥,不瘛疭,但神昏,不大便,七、八日以外,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大承气汤主之。

此一条须细辨其的是火极似水、热极而厥之证,方可用之,全在目赤、小便赤、腹满坚、喜凉饮 定之。

大承气汤】(方、法并见前)

七、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谓之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

热结旁流,非气之不通,不用枳、朴,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反以甘草缓芒硝急趋之性,使之留 中解结,不然,结不下而水独行,徒使药性伤人也。

吴又可用大承气汤者,非是。

八、阳明温病,实热壅塞为哕者,下之。连声哕者,中焦;声断续,时微时甚者,属下焦。

《金匮》谓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阳明实热之哕,下之里气得通则止,但其兼证之轻重,难以预料,故但云下之而不定方,以俟临证者自为采取耳。再按∶中焦实证之哕,哕必连声紧促者,胃气大实,逼迫肺气不得下降,两相攻击而然。若或断或续,乃下焦冲虚之哕,其哕之来路也远,故其声断续也,治属下焦。

九、阳明温病,下利谵语,阳明脉实,或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脉不实者,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下利谵语,柯氏谓肠虚胃实,故取大黄之濡胃,无庸芒硝之润肠。本论有脉实、脉滑疾、脉不 实之辨,恐心包络之谵语而误以承气下之也,仍主芳香开窍法。

小承气汤】(苦辛通法重剂)
大黄(五钱) 浓朴(二钱) 枳实(一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得宿粪,止后服,不知再服。

调胃承气汤】(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法)
大黄(三钱) 芒硝(五钱) 生甘草(二钱)

牛黄丸】(方、论并见上焦篇)

紫雪丹】(方、论并见上焦篇)

十、温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燥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承气合小陷胸汤主之。

三焦俱急,谓上焦未清,已入中焦阳明,大热大渴,脉躁苔焦,阳土燥烈,煎熬肾水,不下则阴液立见消亡,下则引上焦馀邪陷入,恐成结胸之证。故以小陷胸合承气汤,涤三焦之邪,一齐俱出,此因病急,故方亦急也,然非审定是证,不可用是方也。

承气合小陷胸汤方】(苦辛寒法)
生大黄(五钱) 浓朴(二钱) 枳实(二钱) 半夏(三钱) 栝蒌(三钱) 黄连(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一杯;得快利,止后服;不便再服。

十一、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当下之,若其人阴素虚,不可行承气者,增液汤主之。

服增液汤已。周十二时观之,若大便不下者,合调胃承气汤微和之。此方所以代吴又可“承气养荣汤法”也。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余治体虚之温病,与前医误伤津液、不大便、半虚半实之证,专以此法救之,无不应手而效。

增液汤方】(咸寒苦甘法)
元参(一两) 麦冬(连心,八钱) 细生地(八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

【方论】温病之不大便,不出热结、液干二者之外。其偏于阳邪炽甚,热结之实证,则从承气法 矣;其偏于阴亏液涸之半虚半实证,则不可混施承气,故以此法代之。独取元参为君者,元参味苦咸微寒。壮水制火,通二便,启肾水上潮于天,其能治液干,固不待言,《本经》称其“主治腹中寒热积聚”,其并能解热结可知。麦冬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亦系能补能润能通之品,故以为之佐。生地亦主寒热积聚,逐血痹,用细者。取其补而不腻,兼能走络也。三者合用,作增水行舟之计,故汤名增液,但非重用不为功。

本论于阳明下证,峙立三法∶热结、液干之大实证,则用大承气;偏于热结而液不干者,旁流是也,则用调胃承气;偏于液干多而热结少者,则用增液,所以回护其虚,务存津液之心法也。

按:吴又可纯恃承气以为攻病之具,用之得当,则效;用之不当,其弊有三:一则邪在心包、阳明两处,不先开心包,徒攻阳明,下后仍然昏惑、谵语,亦将如之何哉?吾知其必不救矣。二则体亏液涸之人,下后作战汗,或随战汗而脱,或不蒸汗徒战而脱。三者下后虽能战汗,以阴气大伤,转成上嗽下泄,夜热早凉之怯证,补阳不可,救阴不可,有延至数月而死者,有延至岁馀而死者,其死均也。

在又可当日,温疫盛行之际,非寻常温病可比,又可创温病治法,自有矫枉过正、不暇详审之处,断不可概施于今日也。本论分别可与、不可与,可补、不可补之处,以俟明眼裁定,而又为此按语于后,奉商天下之欲救是证者。至若张氏、喻氏,有以甘温辛热立法者,湿温有可用之处,然须兼以苦泄淡渗,盖治外邪,宜通不宜守也,若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断不可从。

十二、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温热本伤阴之病,下后邪解汗出,汗亦津液之化,阴液受伤,不待言矣,故云当复其阴。此阴指“胃阴”而言,盖十二经皆禀气于胃,胃阴复而气降得食,则十二经之阴皆可复矣。欲复其阴,非甘凉不可。汤名“益胃”者,胃体阳用阴,取益胃用之义也。下后急议复阴者,恐将来液亏燥起,而成干咳身热之怯证也。

益胃汤方】(甘凉法)
沙参(三钱) 麦冬(五钱) 冰糖(一钱) 细生地(五钱) 玉竹(炒香,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十三、下后无汗脉浮者,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脉洪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下后邪气还表之证也。温病之邪,上行极而下,下行极而上,下后里气得通,欲作汗而未能,以脉浮验之,知不在里而在表,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故主以银翘汤,增液为作汗 之具,仍以银花、连翘解毒而轻宣表气,盖亦辛凉合甘寒轻剂法也。若浮而且洪,热气炽甚,津液立见销亡,则非白虎不可。若洪而且芤,金受火克。元气不支,则非加人参不可矣。

银翘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银花(五钱) 连翘(三钱) 竹叶(二钱) 生甘草(一钱) 麦冬(四钱) 细生地(四钱)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方、论并见前)

十四、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清燥汤主之。

无汗而脉数,邪之未解可知,但不浮,无领邪外出之路,既下之后,又无连下之理,故以清燥法,增水敌火,使不致为灾,一半日后相机易法,即吴又可“下后间服缓剂之法”也。但又可清燥汤中用陈皮之燥,柴胡之升,当归之辛窜,津液何堪!以燥清燥,有是理乎?此条乃用其法而不用其方。

清燥汤方】(甘凉法)
麦冬(五钱) 知母(二钱) 人中黄(一钱五分) 细生地(五钱) 元参(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加减法】咳嗽胶痰,加沙参(三钱)、桑叶(一钱五分)、梨汁(半酒杯)、牡蛎(三钱)、牛蒡子(三钱)。

按:吴又可咳嗽胶痰之证,而用苏子、橘红、当归,病因于燥,而用燥药,非也。在湿温门中不禁。

十五、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护胃承气汤微和之;脉沉而弱者,增液汤主之。

温病下后,邪气已净,必然脉静身凉,邪气不净,有延至数日邪气复聚于胃,须再通其里者,甚 至屡下而后净者,诚有如吴又可所云。但正气日虚一日,阴津日耗一日,须加意防护其阴,不可稍有卤莽,是在任其责者临时斟酌尽善耳。吴又可于邪气复聚之证,但主以小承气,本论于此处分别立法。

护胃承气汤方】(苦甘法)
生大黄(三钱) 元参(三钱) 细生地(三钱) 丹皮(二钱) 知母(二钱) 麦冬(连心,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结粪,止后服;不便,再服。

增液汤】(方见前)

十六、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现,脉下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

此恐犯数下之禁也。

十七、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经》谓:“下不通者死”,盖下而至于不通,其为危险可知,不忍因其危险难治而遂弃之。兹按温病中 下之不通者共有五因∶其因正虚不运药者,正气既虚,邪气复实,勉拟黄龙法,以人参补正,以大黄逐邪,以冬、地增液,邪退正存一线,即可以大队补阴而生,此邪正合治法也。其因肺气不降,而里证又实者,必喘促寸实,则以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其因火腑不通,左尺必现牢坚之脉(左尺,小肠脉也,俗候于左寸者非,细考《内经》自知),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小便必涓滴赤且痛也,则以导赤去淡通之阳药, 加连、柏之苦通火腑,大黄、芒硝承胃气而通大肠,此二肠同治法也。其因邪闭心包,内窍不通者,前第五条已有先与牛黄丸,再与承气之法,此条系已下而不通,舌短神昏,闭已甚矣,饮不解渴,消亦甚矣,较前条仅仅谵语,则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闭脱之虞,阳明大实不通,有消亡肾液之虞,其势不可少缓须臾,则以牛黄丸开手少阴之闭,以承气急泻阳明,救足少阴之消,此两少阴合治法也。

再此条亦系三焦俱急,当与前第九条用承气、陷胸合法者参看。其因阳明太热,津液枯燥,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非增液不可。服增液两剂,法当自下,其或脏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则以增液合调胃承气汤,缓缓与服,约二时服半杯沃之,此一腑中气血合治法也。

新加黄龙汤】(苦甘咸法)
细生地(五钱) 生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五分,另煎) 生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 元参(五钱) 麦冬(连心,五钱) 当归(一钱五分) 海参(洗,二条) 姜汁(六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益胃汤方见前),馀参或可加入。

【方论】此处方于无可处之地,勉尽人力,不肯稍有遗憾之法也。旧方用大承气加参、地、当归, 须知正气久耗,而大便不下者,阴阳俱惫,尤重阴液消亡,不得再用枳、朴伤气而耗液,故改用调胃承气,取甘草之缓急,合人参补正,微点姜汁,宣通胃气,代枳、朴之用,合人参最宣胃气,加麦、地、元 参,保津液之难保,而又去血结之积聚,姜汁为宣气分之用,当归为宣血中气分之用,再加海参者,海参咸能化坚,甘能补正,按海参之液,数倍于其身,其能补液可知,且蠕动之物,能走络中血分,病久者必入络,故以之为使也。

宣白承气汤方】(苦辛淡法)
生石膏(五钱) 生大黄(三钱) 杏仁粉(二钱) 栝蒌皮(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导赤承气汤
赤芍(三钱) 细生地(五钱) 生大黄(三钱) 黄连(二钱) 黄柏(二钱) 芒硝(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

牛黄承气汤
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增液承气汤
即于增液汤内,加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十八、下后虚烦不眠,心中懊憹,甚至反复颠倒,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加甘草;若呕者,加姜汁。

邪气半至阳明,半犹在膈,下法能除阳明之邪,不能除膈间之邪,故证现懊憹虚烦,栀子豉汤, 涌越其在上之邪也。少气加甘草者,误下固能伤阴,此则以误下而伤胸中阳气,甘能益气,故加之。呕加姜汁者,胃中未至甚热燥结,误下伤胃中阳气,木来乘之,故呕,加姜汁,和肝而降胃气也,胃气降,则不呕矣。

栀子豉汤方】(见上焦篇)

栀子豉加甘草汤
即于栀子豉汤内,加甘草(二钱),煎法如前。

栀子豉加姜汁方
即于栀子豉汤内,加姜汁(五匙)

十九、阳明温病,干呕口苦而渴,尚未可下者,黄连黄芩汤主之。不渴而舌滑者属湿温。

温热,燥病也,其呕由于邪热夹秽,扰乱中宫而然,故以黄连、黄芩彻其热,以芳香蒸变化其浊也。

黄连黄芩汤方】(苦寒微辛法)
黄连(二钱) 黄芩(二钱) 郁金(一钱五分)
香豆豉(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二十、阳明温病,舌黄燥,肉色绛,不渴者,邪在血分,清营汤主之。若滑者,不可与也,当于湿温中求之。

温病传里,理当渴甚,今反不渴者,以邪气深入血分,格阴于外,上潮于口,故反不渴也。曾过 气分,故苔黄而燥。邪居血分,故舌之肉色绛也。若舌苔白滑、灰滑、淡黄而滑,不渴者,乃湿气蒸腾之象,不得用清营柔以济柔也。

清营汤方】(见上焦篇)

二一、阳明斑者,化斑汤主之。

方、义并见上焦篇。

二二、阳明温病,下后疹续出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元参、丹皮汤主之。

方、义并见上焦篇。

二三、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瞀乱。

此治斑疹之禁也。斑疹之邪在血络,只喜轻宣凉解。若用柴胡、升麻辛温之品,直升少阳,使 热血上循清道则衄;过升则下竭,下竭者必上厥;肺为华盖,受热毒之熏蒸则呛咳;心位正阳,受升提之摧迫则昏痉,至若壅补,使邪无出路,络道比经道最细,诸疮痛痒,皆属于心,既不得外出,其势必返而归之于心,不瞀乱得乎?

二四、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调胃承气汤微和之,得通则已,不可令大泄,大泄则内陷。

此斑疹下法,微有不同也。斑疹虽宜宣泄,但不可太过,令其内陷。斑疹虽忌升提,亦畏内陷。 方用调胃承气者,避枳、朴之温燥,取芒硝之入阴,甘草败毒缓中也。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二五、阳明温毒,发痘者,如斑疹法。随其所在而攻之。

温毒发痘,如小儿痘疮,或多或少,紫黑色,皆秽浊太甚,疗治失宜而然也。虽不多见,间亦有之。随其所在而攻,谓脉浮则用银翘散加生地、元参,渴加花粉,毒重加金汁,人中黄,小便短加芩、连之类;脉沉内壅者,酌轻重下之。

二六、阳明温毒,杨梅疮者,以上法随其所偏而调之,重加败毒,兼与利湿。

此条当入湿温,因上条温痘连类而及,故编于此,可以互证也。杨梅疮者,形似杨梅,轻则红紫,重则紫黑,多现于背部、面部,亦因感受秽浊而然。如上法者,如上条治温痘之法。毒甚故重加败毒,此证毒附湿而为灾,故兼与利湿,如萆薢、土茯苓之类。

二七、阳明温病,不甚渴,腹不满,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必发黄。黄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受邪太重,邪热与胃阳相搏,不得发越,无汗不能自通,热必发黄矣。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五钱) 生甘草(二钱) 黄柏(五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方论】此湿淫于内,以苦燥之,热淫于内,佐以甘苦法也。栀子清肌表,解五黄,又治内烦。黄柏泻膀胱,疗肌肤间热。甘草协利内外。三者其色皆黄,以黄退黄,同气相求也。按又可但有茵陈大黄汤,而无栀子柏皮汤,温热发黄,岂皆可下者哉!

二八、阳明温病,无汗,或但头汗出,身无汗,渴欲饮水,腹满舌燥黄,小便不利者,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此与上条异者,在口渴腹满耳。上条口不甚渴,腹不满,胃不甚实,故不可下;此则胃家已实而 黄不得退,热不得越,无出表之理,故从事于下趋大小便也。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钱) 栀子(三钱) 生大黄(三钱)
水八杯,先煮茵陈减水之半,再入二味,煮成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利为度。

【方论】此纯苦急趋之方也。发黄外闭也,腹满内闭也,内外皆闭,其势不可缓,苦性最急,故以 纯苦急趋下焦也。黄因热结,泻热者必泻小肠,小肠丙火,非苦不通。胜火者,莫如水,茵陈得水之精;开郁莫如发陈,茵陈生发最速,高出众草,主治热结黄疸,故以之为君。栀子通水源而利三焦,大黄除实热而减腹满,故以之为佐也。

二九、阳明温病,无汗,实证未剧,不可下,小便不利者,甘苦合化,冬地三黄汤主之。

大凡小便不通,有责之膀胱不开者,有责之上游结热者,有责之肺气不化者。温热之小便不通, 无膀胱不开证,皆上游(指小肠而言)热结,与肺气不化而然也。小肠火腑,故以三黄苦药通之;热结则液干,故以甘寒润之;金受火刑,化气维艰,故倍用麦、地以化之。

冬地三黄汤方】(甘苦合化阴气法)
麦冬(八钱) 黄连(一钱) 苇根汁(半酒杯,冲) 元参(四钱) 黄柏(一钱) 银花露(半酒杯,冲) 细生地(四钱) 黄芩(一钱) 生甘草(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以小便得利为度。

三十、温病,小便不利者,淡渗不可与也,忌五苓、八正辈。

此用淡渗之禁也。热病有馀于火,不足于水,惟以滋水泻火为急务,岂可再以淡渗动阳而燥津 乎?奈何吴又可于小便条下,特立“猪苓汤”,乃去仲景原方之阿胶,反加木通、车前,渗而又渗乎!其治小便血分之桃仁汤中,仍用滑石,不识何解!

三一、温病燥热,欲解燥者,先滋其干,不可纯用苦寒也,服之反燥甚。

此用苦寒之禁也。温病有馀于火,不用淡渗犹易明,并苦寒亦设禁条,则未易明也。举世皆以苦 能降火,寒能泻热,坦然用之而无疑,不知苦先入心,其化以燥,服之不应,愈化愈燥。宋人以目为火户,设立三黄汤,久服竟至于瞎,非化燥之明征乎?吾见温病而恣用苦寒,津液干涸不救者甚多。

盖化气比本气更烈。故前条冬地三黄汤,甘寒十之八、九,苦寒仅十之一、二耳。至茵陈蒿汤之纯苦,止有一用,或者再用,亦无屡用之理。吴又可屡诋用黄连之非,而又恣用大黄,借乎其未通甘寒一法也。

三二、阳明温病,下后热退,不可即食,食者必复;周十二时后,缓缓与食,先取清者,勿令饱,饱则必复,复必重也。

此下后暴食之禁也。下后虽然热退,余焰尚存,盖无形质之邪,每惜有形质者以为根据附,必须 坚壁清野,勿令即食。一日后,稍可食清而又清之物,若稍重浊,犹必复也。勿者,禁止之词,必者,断然之词也。

三三、阳明温病,下后脉静,身不热,舌上津回,十数日不大便,可与益胃、增液辈,断不可再与承气也。下后,舌苔未尽退,口微渴,面微赤,脉微数,身微热,日浅者亦与增液辈,日深舌微干者,属下焦复脉法也(方见下焦)。勿轻与承气,轻与者肺燥而咳,脾滑而泄,热反不除,渴反甚也,百日死。

此数下亡阴之大戒也。下后不大便十数日。甚至二十日,乃肠胃津液受伤之故,不可强责其 便,但与复阴,自能便也。此条脉静身凉,人犹易解,至脉虽不燥而未静,身虽不壮热而未凉,俗医必谓邪气不尽,必当再下,在又可法中亦必再下。

不知大毒治病,十衰其六,但与存阴退热,断不误事(下后邪气复聚,大热大渴,面正赤,脉躁甚,不在此例)。若轻与苦燥,频伤胃阴,肺之母气受伤,阳明化燥,肺无秉气,反为燥逼,焉得不咳。燥咳久者,必身热而渴也。若脾气为快利所伤,必致滑泄,滑泄则阴伤而热渴愈加矣,迁延三月,天道小变之期,其势不能再延,故曰百日死也。

三四、阳明温病,渴甚者,雪梨浆沃之。

雪梨浆】(方法见前)

三五、阳明温病,下后微热,舌苔不退者,薄荷末拭之。

以新布蘸新汲凉水,再蘸薄荷细末,频擦舌上。

三六、阳明温病,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神昏谵语者,安宫牛黄丸主之。

心居膈上,胃居膈下,虽有膜隔,其浊气太甚,则亦可上干包络,且病自上焦而来,故必以芳香逐秽、开窍为要也。

安宫牛黄丸】(方见上焦篇)

三七、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之在中焦,阳明病居多;湿温之在中焦,太阴病居多;暑温则各半也。

此诸温不同之大关键也。温热等皆因于火,以火从火,阳明阳土,以阳从阳,故阳明病居多。湿温则以湿从湿,太阴阴土,以阴从阴,则太阴病居多。暑兼湿热,故各半也。

暑温、伏暑[编辑]

三八、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

脉洪面赤,不恶寒,病已不在上焦矣。暑兼温热,热甚则渴,引水求救。湿郁中焦,水不下行,反来上逆,则呕。胃气不降,则大便闭。故以黄连、栝蒌清在里之热痰,半夏除水痰而强胃,加枳实者,取其苦辛通降,开幽门而引水下行也。

小陷胸加枳实汤方】(苦辛寒法)
黄连(二钱) 栝蒌(三钱) 枳实(二钱) 半夏(五钱)
急流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三九、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主之。

不饥不便,而有浊痰,心下痞满,湿热互结而阻中焦气分。故以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暑中热甚,故去干姜;非伤寒误下之虚痞,故去人参、甘草、大枣,且畏其助湿作满也。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苦辛寒法)
半夏(一两) 黄连(二钱) 黄芩(三钱) 枳实(二钱) 杏仁(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虚者复纳人参二钱,大枣三枚。

四十、阳明暑温,湿气已化,热结独存,口燥咽干,渴欲饮水,面目俱赤,舌燥黄,脉沉实者,小承气汤各等分下之。

暑兼湿热,其有体瘦质燥之人,感受热重湿轻之证,湿先从热化尽,只馀热结中焦,具诸下证,方可下之。

小承气汤】(方、义并见前。此处不必以大黄为君,三物各等分可也)

四一、暑温,蔓延三焦,舌滑微黄,邪在气分者,三石汤主之;邪气久留,舌绛苔少,热搏血分者,加味清宫汤主之;神识不清,热闭内窍者,先与紫雪丹,再与清宫汤。

蔓延三焦,则邪不在一经、一脏矣,故以急清三焦为主。然虽云三焦,以手太阴一经为要领。盖 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暑湿俱化,且肺脏受生于阳明,肺之脏象属金色白,阳明之气运亦属金色白。故肺经之药多兼走阳明,阳明之药多兼走肺也。再肺经通调水道,下达膀胱,肺痹开则膀胱亦开,是虽以肺为要领,而胃与膀胱皆在治中,则三焦俱备矣,是邪在气分而主以三石汤之奥义也。若邪气久羁,必归血络,心主血脉,故以加味清宫汤主之。内窍欲闭,则热邪盛矣,紫雪丹开内窍而清热最速者也。

三石汤方
飞滑石(三钱) 生石膏(五钱) 寒水石(三钱) 杏仁(三钱) 竹茹(炒,二钱) 银花(三钱,花露更妙) 金汁(一酒杯,冲) 白通草(二钱)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温服。

【方论】此微苦辛寒兼芳香法也。盖肺病治法,微苦则降,过苦反过病所,辛凉所以清热,芳香 所以败毒而化浊也。按:三石,紫雪丹中之君药,取其得庚金之气,清热退暑利窍,兼走肺胃者也;杏仁、通草为宣气分之用,且通草直达膀胱,杏仁直达大肠;竹茹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金汁、银花,败暑中之热毒。

加味清宫汤方
即于前清宫汤内加知母三钱、银花二钱、竹沥五茶匙冲入。

【方论】此苦辛寒法也。清宫汤前已论之矣,加此三味者;知母泻阳明独胜之热,而保肺清金;银花败毒而清络;竹沥除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合清宫汤为暑延三焦血分之治也。

四二、暑温伏暑,三焦均受,舌灰白,胸痞闷,潮热呕恶,烦渴自利,汗出溺短者,杏仁滑石汤主之。

舌白、胸痞,自利、呕𫫇,湿为之也。潮热烦渴,汗出溺短,热为之也。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混,非偏寒偏热可治,故以杏仁、滑石、通草、先宣肺气,由肺而达膀胱以利湿,浓朴苦温而泻湿满,芩、连清里而止湿热之利,郁金芳香走窍而开闭结,橘、半强胃而宣湿化痰以止呕𫫇,俾三焦混处之邪,各得分解矣。

杏仁滑石汤方】(苦辛寒法)
杏仁(三钱) 滑石(三钱) 黄芩(二钱) 橘红(一钱五分) 黄连(一钱) 郁金(二钱) 通草(一钱) 浓朴(二钱) 半夏(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寒湿[编辑]

四三、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款,遗患无穷,临证细推,不可泛论。

此统言“中焦湿证”之总纲也。“寒湿”者,湿与寒水之气相搏也,盖湿、水同类,其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为霜、雪;在江河为水,在土中为湿,体本一源,易于相合,最损人之阳气。“热湿”者,在天时长夏之际,盛热蒸动,湿气流行也。在人身,湿郁本身阳气,久而生热也,兼损人之阴液。

自表传来,一由经络而脏腑,一由肺而脾胃。水谷内蕴,肺虚不能化气,脾虚不能散津。或形寒饮冷,或酒客中虚。内外相合,客邪既从表入,而伏邪又从内发也。伤脾阳,在中则不运、痞满,传下则洞泄、腹痛;伤胃阳,则呕逆、不食、膈胀、胸痛。两伤脾胃,既有脾证,又有胃证也。其伤脾、胃之阴若何?湿久生热,热必伤阴,古称“湿火”者是也。伤胃阴,则口渴、不饥;伤脾阴,则舌先灰滑,后反黄燥,大便坚结。湿为阴邪,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其伤人之阴也,乃势之变,故罕而少见。

治湿者必须审在何经、何脏?兼寒、兼热?气分、血分?而出辛凉、辛温、甘温、苦温、淡渗、苦渗之治,庶所投必效。若脾病治胃,胃病治脾;兼下焦者,单治中焦;或笼统混治,脾胃不分,阴阳、寒热不辨,将见肿胀、黄疸、洞泄、衄血、便血,诸证蜂起矣。惟在临证者细心推求,下手有准的耳。盖土为杂气,兼证甚多,最难分析,岂可泛论湿气而已哉!

四四、足太阴寒湿,痞结胸满,不饥不食,半苓汤主之。

此书以“温病”名,并列“寒湿”者,以湿温紧与寒湿相对,言寒湿而湿温更易明析。痞结胸满,仲景列于太阴篇中,乃湿郁脾阳,足太阴之气,不为鼓动营运;脏病而累及腑,痞结于中,故亦不能食也。故以半夏、茯苓培阳土,以吸阴土之湿;浓朴苦温,以泻湿满;黄连苦以渗湿;重用通草以利水道,使邪有出路也。

半苓汤方】(此苦辛淡渗法也)
半夏(五钱) 茯苓块(五钱) 川连(一钱) 浓朴(三钱) 通草(八钱,煎汤煮前药)
水十二杯,煮通草成八杯,再入馀药煮成三杯,分三次服。

四五、足太阴寒湿,腹胀,小便不利,大便溏而不爽,若欲滞下者,四苓加浓朴秦皮汤主之,五苓散亦主之。

《经》谓:“太阴所至,发为胀”;又谓:“厥阴气至为胀,盖木克土也。”太阴之气不运,以致膀胱之气不化,故小便不利。四苓辛淡渗湿,使膀胱开而出邪;以浓朴泻胀,以秦皮洗肝也。其或肝气不热,则不用秦皮,仍用五苓中之桂枝以和肝,通利三焦,而行太阳之阳气,故五苓散亦主之。

四苓加浓朴秦皮汤方】(苦温淡法)
茅术(三钱) 浓朴(三钱) 茯苓块(五钱) 猪苓(四钱) 秦皮(二钱) 泽泻(四钱)
水八杯,煮成八分三杯,分三次服。

五苓散】(甘温淡法)
猪苓(一两) 赤术(一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六钱) 桂枝(五钱)
共为细末,百沸汤和服三钱,日三服。

四六、足太阴寒湿,四肢乍冷,自利,目黄,舌白滑,甚则灰,神倦不语,邪阻脾窍,舌蹇语重,四苓加木瓜草果浓朴汤主之。

脾主四肢;脾阳郁,故四肢乍冷。湿渍脾而脾气下溜,故自利。目白精属肺,足太阴寒则手太阴不能独治,两太阴同气也;且脾主地气,肺主天气,地气上蒸,天气不化,故目睛黄也。白滑与灰,寒湿苔也。湿困中焦,则中气虚寒;中气虚寒,则阳光不治。主正阳者,心也。心藏神,故神昏;心主言,心阳虚,故不语。脾窍在舌,湿邪阻窍,则舌蹇而语声迟重。湿以下行为顺,故以四苓散驱湿下行,加木瓜以平木,治其所不胜也。浓朴以温中、行滞;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芳香而达窍,补火以生土,驱浊以生清也。

四苓加木瓜浓朴草果汤方】(苦热兼酸淡法)
生于白术(三钱) 猪苓(一钱五分) 泽泻(一钱五分) 赤苓块(五钱) 木瓜(一钱) 浓朴(一钱) 草果(八分) 半夏(三钱)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阳素虚者,加附子二钱。

四七、足太阴寒湿,舌灰滑,中焦滞痞,草果茵陈汤主之;面目俱黄,四肢常厥者,茵陈四逆汤主之。

湿滞痞结,非温通而兼开窍不可,故以草果为君;茵陈因陈生新,生发阳气之机最速,故以之为佐。广皮、大腹、浓朴,共成泻痞之功;猪苓、泽泻,以导湿外出也。若再加面黄、肢逆,则非前汤所能济,故以四逆回厥,茵陈宣湿、退黄也。

草果茵陈汤方】(苦辛温法)
草果(一钱) 茵陈(三钱) 茯苓皮(三钱) 浓朴(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猪苓(二钱) 大腹皮(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茵陈四逆汤方】(苦辛甘热复微寒法)
附子(三钱,炮) 干姜(五钱) 炙甘草(二钱) 茵陈(六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温服一杯,厥回止后服;仍厥,再服;尽剂,厥不回,再作服。

四八、足太阴寒湿,舌白滑,甚则灰,脉迟,不食,不寐,大便窒塞,浊阴凝聚,阳伤腹痛,痛甚则肢逆,椒附白通汤主之。

此足太阴寒湿,兼足少阴、厥阴证也。白滑、灰滑,皆寒湿苔也。脉迟者,阳为寒湿所困,来、去俱迟也。不食,胃阳痹也。不寐,中焦湿聚,阻遏阳气,不得下交于阴也。大便窒塞,脾与大肠之阳,不能下达也。阳为湿困,反逊位于浊阴,故浊阴得以蟠踞中焦,而为痛也。凡痛皆邪正相争之象,虽曰“阳困”,究竟阳未绝灭,两不相下,故相争而痛也(后凡言痛者仿此)。椒附白通汤,齐通三焦之阳,而急驱浊阴也。

椒附白通汤方
生附子(炒黑,三钱) 川椒(炒黑,二钱) 淡干姜(二钱) 葱白(三茎) 猪胆汁(半烧酒杯,去渣后,调入)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凉服。

【方论】此苦、辛、热法复方也。苦与辛合,能降、能通;非热不足以胜重寒而回阳。附子益太阳之标阳,补命门之真火,助少阳之火热。

盖人之命火,与太阳之阳、少阳之阳旺,行水自速。三焦通利,湿不得停,焉能聚而为痛,故用附子以为君,火旺则土强。干姜温中、逐湿痹,太阴经之本药;川椒燥湿、除胀、消食,治心腹冷痛,故以二物为臣。葱白由内而达外,中空通阳最速,亦主腹痛,故以为之使。浊阴凝聚不散,有格阳之势,故反佐以猪胆汁。猪水畜,属肾,以阴求阴也;胆乃甲木,从少阳,少阳主开泄,生发之机最速。此用仲景白通汤,与许学士椒附汤,合而裁制者也。

四九、阳明寒湿,舌白腐,肛坠痛,便不爽,不喜食,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广皮浓朴汤主之。

九窍不和,皆属胃病。胃受寒湿所伤,故肛门坠痛而便不爽;阳明失阖,故不喜食。理中之人参补阳明之正,苍术补太阴而渗湿,姜、附运坤阳以劫寒,盖脾阳转而后湿行,湿行而后胃阳复。去甘草,畏其满中也。加浓朴、广皮,取其行气。合而言之,“辛甘为阳,辛苦能通”之义也。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浓朴广皮汤方】(辛甘兼苦法)
生茅术(三钱) 人参(一钱五分) 炮干姜(一钱五分) 浓朴(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生附子(一钱五分,炮黑)
水五杯,煮取八分二杯,分二次服。

五十、寒湿伤脾胃两阳,寒热,不饥,吞酸,形寒,或脘中痞闷,或酒客湿聚,苓姜术桂汤主之。

此兼运脾胃,宣通阳气之轻剂也。

苓姜术桂汤方】(苦辛温法)
茯苓块(五钱) 生姜(三钱) 炒白术(三钱) 桂枝(三钱)
水五杯,煮取八分二杯,分温再服。

五一、湿伤脾、胃两阳,既吐且利,寒热,身痛;或不寒热,但腹中痛,名曰霍乱。寒多,不欲饮水者,理中汤主之。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逆,四逆汤主之。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汤小和之。

按:霍乱一证,长夏最多,本于阳虚,寒湿凝聚,关系非轻,伤人于顷刻之间。奈时医不读《金匮》,不识病源,不问轻重,一概主以藿香正气散,轻者原有可愈之理,重者死不旋踵。更可笑者,正气散中加黄连、麦冬,大用西瓜治渴欲饮水之霍乱,病者岂堪命乎!瑭见之屡矣,故将采《金匮》原文,备录于此。

胃阳不伤不吐,脾阳不伤不泻,邪正不争不痛,营卫不乖不寒热。以不饮水之故,知其为寒多;主以理中汤(原文系“理中丸”,方后自注云∶“然丸不及汤,盖丸缓而汤速也。”且恐丸药不精,故直改从汤),温中散寒。人参、甘草,胃之守药;白术、甘草,脾之守药;干姜能通、能守。上、下两泄者,故脾、胃两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药作通用,以通药作守用。

若热欲饮水之证,饮不解渴,而吐泄不止,则主以五苓。邪热须从小便去,膀胱为小肠之下游。小肠,火腑也。五苓通前阴,所以守后阴也。太阳不开,则阳明不阖;开太阳,正所以守阳明也。此二汤皆有一举两得之妙。吐、利则脾、胃之阳虚,汗出则太阳之阳亦虚。发热者,浮阳在外也;恶寒者,实寒在中也;四肢拘急,脾阳不荣四末;手足厥冷,中土湿而厥阴肝木来乘病者。

四逆汤善救逆,故名四逆汤。人参、甘草守中阳,干姜、附子通中阳;人参、附子护外阳,干姜、甘草护中阳。中、外之阳复回,则群阴退避,而厥回矣。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中阳复而表阳不和也,故以桂枝汤温经络而微和之。

理中汤方】(甘热微苦法,此方分量以及后加减法,悉照《金匮》原文,用者临时斟酌)
人参 甘草 白术 干姜(各三两)
水八杯,煮取三杯,温服一杯,日三服。

〔加减法〕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饮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汗,勿发揭衣服。

五苓散方】(见前)

〔加减法〕腹满者,加浓朴、广皮各一两。渴甚,面赤,脉大、紧而急,扇扇不知凉,饮冰不知冷,腹痛甚,时时躁烦者,格阳也;加干姜一两五钱(此条非仲景原文,余治验也),百沸汤和,每服五钱,日三服。

四逆汤方】(辛甘热法,分量临时斟酌)
炙甘草(二两) 干姜(一两半) 生附子(一枚,去皮) 加人参(一两)
水五茶碗,煮取二碗,分二次服。

按:原方无人参,此独加人参者,前条寒多不饮水,较厥逆尚轻,仲景已用人参;此条诸阳欲脱,中虚更急,不用人参,何以固内。柯韵伯《伤寒注》云∶“仲景凡治虚证,以里为重,协热下利,脉微弱者,便用人参;汗后身痛,脉沉迟者,便加人参。此脉迟而利清谷,且不烦不咳,中气大虚,元气已脱,但温不补,何以救逆乎!观茯苓四逆之烦躁,且以人参;况通脉四逆,岂得无参。是必有脱落耳,备录于此存参。”

五二、霍乱兼转筋者,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主之;寒甚脉紧者,再加附子。

肝藏血,主筋。筋为寒湿搏急而转,故于五苓和霍乱之中,加桂枝温筋,防己急驱下焦血分之寒湿,薏仁主湿痹脚气;扶土抑木,治筋急拘挛。甚寒脉紧,则非纯阳之附子不可。

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方】 即于前五苓散内,加防己一两,桂枝一两半,足前成二两,薏仁二两。寒甚者,加附子大者一枚。杵为细末,每服五钱,百沸汤和,日三;剧者,日三、夜一。得卧,则勿令服。

五三、卒中寒湿,内挟秽浊,眩冒欲绝,腹中绞痛,脉沉紧而迟,甚则伏,欲吐不得吐,欲利不得利,甚则转筋,四肢欲厥。俗名“发痧”,又名“干霍乱”;转筋者,俗名“转筋火”,古方书不载(不载者,不载上三条之俗名耳;若是证,当于《金匮》腹满、腹痛、心痛、寒疝、诸条参看自得),蜀椒救中汤主之,九痛丸亦可服;语乱者,先服至宝丹,再与汤药。

按:此证夏日湿蒸之时最多,故因霍乱而类记于此。中阳本虚,内停寒湿,又为蒸腾秽浊之气所干,由口、鼻而直行中道,以致腹中阳气受逼,所以相争而为绞痛。胃阳不转,虽欲吐而不得;脾阳困闭,虽欲利而不能。其或经络亦受寒湿,则筋如转索,而后者向前矣;中阳虚,而肝木来乘,则厥。

俗名“发痧”者何?盖以此证病来迅速,或不及延医,或医亦不识。相传以钱,或用瓷碗口,蘸姜汤或麻油,刮其关节,刮则其血皆分,住则复合;数数分合,动则生阳,关节通而气得转,往往有随手而愈者。刮处必现血点,红紫如沙,故名“痧”也。但刮后须十二时不饮水,方不再发。不然则留邪在络,稍受寒、发怒,则举发矣。

以其欲吐不吐,欲利不利而腹痛,故又名“干霍乱”。其转筋名“转筋火”者,以常发于夏月,夏月火令,又病迅速如火也,其实乃伏阴与湿相搏之故。以大建中之蜀椒,急驱阴浊下行;干姜温中;去人参、胶饴者,畏其满而守也;加浓朴,以泻湿中浊气;槟榔,以散结气,直达下焦;广皮,通行十二经之气。改名“救中汤”,急驱浊阴,所以救中焦之真阳也。九痛丸一面扶正,一面驱邪,其驱邪之功最迅,故亦可服。

再按:前吐泻之霍乱,有阴、阳二证;干霍乱则纯有阴而无阳,所谓“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有若否卦之义。若语言乱者,邪干心包,故先以至宝丹,驱包络之邪也。

救中汤方】(苦辛通法)
蜀椒(炒出汗,三钱) 淡干姜(四钱) 浓朴(三钱) 槟榔(二钱) 广皮(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兼转筋者,加桂枝(三钱) 防己(五钱) 薏仁(三钱)。厥者加附子二钱。

九痛丸方】(治九种心痛,苦辛甘热法)
附子(三两) 生野狼牙(一两) 人参(一两) 干姜(一两) 吴茱萸(一两) 巴豆(去皮心熬碾如膏,一两)
蜜丸梧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病等证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方论】《内经》有“五脏、胃腑心痛,并痰、虫、食积,即为“九痛”也。心痛之因,非风即寒,故以干姜、附子驱寒壮阳,吴茱萸能降肝脏浊阴下行,生野狼牙善驱浮风,以巴豆驱逐痰、虫陈滞之积,人参养正驱邪,因其药品气血皆入,补泻、攻伐皆备,故治中恶腹胀痛等证。

附录:《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苦辛热法。沈目南注云∶中恶之证,俗谓“绞肠乌痧”,即秽臭恶毒之气,直从口鼻,入于心胸肠胃脏腑,壅塞正气不行,故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是为实证。非似六淫侵入而有表里清浊之分。故用巴豆极热大毒峻猛之剂,急攻其邪,佐杏仁以利肺与大肠之气,使邪从后阴,一扫尽除,则病得愈。若缓须臾,正气不通,营卫阴阳机息则死,是取“通则不痛”之义也。

巴豆(去心皮熬,二枚) 杏仁(二枚)
上二味,以绵缠槌令碎,热汤二合,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强弱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按:《医方集解》中,治霍乱用阴阳水一法,有协 和阴阳,使不相争之义。又治干霍乱用盐汤探吐一法,盖闭塞至极之证,除针灸之外,莫如吐法通阳最速。夫呕,厥阴气也,寒痛,太阳寒水气也,否,冬象也,冬令太阳寒水,得厥阴气至,风能上升,则一阳开泄,万象皆有生机矣。至针法,治病最速,取祸亦不缓,当于《甲乙经》中求之,非善针者,不可令针也。

立生丹】(治伤暑、霍乱、痧证、疟、痢、泄泻、心痛、胃痛、腹痛、吞吐酸水,及一切阴寒之证、结胸、 小儿寒痉)
母丁香(一两二钱) 沉香(四钱) 茅苍术(一两二钱) 明雄黄(一两二钱)
上为细末,用蟾酥八钱,铜锅内加火酒一小杯,化开,入前药末,丸绿豆大。每服二丸,小儿一 丸,温水送下。又下死胎如神。凡被蝎蜂螫者,调涂立效,惟孕妇忌之。

此方妙在刚燥药中加芳香透络。蟾乃土之精,上应月魄,物之浊而灵者,其酥入络,以毒攻毒,而方又有所监制,故应手取效耳。

独胜散】(治绞肠痧痛急,指甲唇俱青,危在顷刻)
马粪(年久弥佳) 不拘分两,瓦上焙干为末。老酒冲服二、三钱,不知,再作服。

此方妙在以浊攻浊。马性刚善走,在卦为干,粪乃浊阴所结,其象圆,其性通,故能摩荡浊阴之 邪,仍出下窍。忆昔年济南方庵任九江,临行,一女子忽患痧证,就地滚嚎,声嘶欲绝。

庵云:“偶因择日不谨,误犯红痧,或应此乎?”余急授此方,求马粪不得;即用骡粪,并非陈者,亦随手奏功。

湿温[编辑]

(疟、痢、疸、痹附)

五四、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

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湿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热能令人昏,故神识如蒙。此与热邪直入包络,谵语、神昏有间。里虚,故用人参护里阳,白芍以护真阴;湿陷于里,故用干姜、枳实之辛通;湿中兼热,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降。此邪已内陷,其势不能还表,法用通降,从里治也。

人参泻心汤方】(苦、辛、寒兼甘法)
人参(二钱) 干姜(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生白芍(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

五五、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

三香汤方】(微苦、微辛、微寒兼芳香法)
栝蒌皮(三钱) 桔梗(三钱) 黑山栀(二钱) 枳壳(二钱) 郁金(二钱) 香豉(二钱) 降香末(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方论】按此证由上焦而来,其机尚浅,故用蒌皮、桔梗、枳壳微苦、微辛开上;山栀轻浮、微苦清热;香豉、郁金、降香化中、上之秽浊而开郁。上条以下焦为邪之出路,故用重;此条以上焦为邪之出路,故用轻;以下三焦均受者,则用分消。彼此互参,可以知叶氏之因证制方,心灵手巧处矣!惜散见于案中,而人多不察,兹特为拈出,以概其馀。

五六、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先宜芳香,通神、利窍,安宫牛黄丸;续用淡渗,分消浊湿,茯苓皮汤。

按:此证表里、经络、脏腑、三焦,俱为湿热所困,最畏内闭外脱,故急以牛黄丸宣窍、清热而护神明;但牛黄丸不能利湿、分消,故继以茯苓皮汤。

安宫牛黄丸】(方、法见前)

茯苓皮汤】(淡渗兼微辛、微凉法)
茯苓皮(五钱) 生薏仁(五钱) 猪苓(三钱) 大腹皮(三钱) 白通草(三钱) 淡竹叶(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五七、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新制橘皮竹茹汤主之。

按《金匮》橘皮竹茹汤,乃胃虚受邪之治,今治湿热壅遏胃气致哕,不宜用参、甘峻补,故改用柿蒂。按:柿成于秋,得阳明燥金之主气,且其形多方,他果未之有也,故治肺、胃之病有独胜(肺之脏象属金,胃之气运属金)。柿蒂乃柿之归束处。凡花皆散,凡子皆降,凡降先收。从生而散,而收,而降,皆一蒂为之也,治逆呃之能事毕矣。

再按:草木一身,芦与蒂为升降之门户。载生气上升者,芦也;受阴精归藏者,蒂也。格物者不可不于此会心焉。

新制橘皮竹茹汤】(苦辛通降法)
橘皮(三钱) 竹茹(三钱) 柿蒂(七枚) 姜汁(三茶匙,冲)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不知,再作服。有痰火者,加竹沥、栝蒌霜。有瘀血者,加桃仁。

五八、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一加减正气散主之。

再按此条与上第五十六条同为三焦受邪,彼以分消、开窍为急务,此以升降中焦为定法,各因见 证之不同也。

一加减正气散方
藿香梗(二钱) 浓朴(二钱) 杏仁(二钱) 茯苓皮(二钱) 广皮(一钱) 神麹(一钱五分) 麦芽(一钱五分) 绵茵陈(二钱) 大腹皮(一钱)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论】正气散本苦、辛、温兼甘法,今加减之,乃苦、辛、微寒法也。去原方之紫苏、白芷,无须发表也。去甘、桔,此证以中焦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只以藿香化浊;浓朴、广皮、茯苓、大腹泻湿满;加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神麹、麦芽升降脾胃之气;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不走外也。茯苓但用皮,以诸皮皆凉,泻湿热独胜也。

五九、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二加减正气散主之。

上条中焦病重,故以升降中焦为要;此条脘闷便溏,中焦证也。身痛、舌白,脉象模糊,则经络证矣,故加防己,急走经络中湿郁;以便溏不比大便不爽,故加通草、薏仁,利小便所以实大便也;大豆黄卷从湿热蒸变而成,能化蕴酿之湿热,而蒸变脾胃之气也。

二加减正气散】(苦辛淡法)
藿香梗(三钱) 广皮(二钱) 浓朴(二钱) 茯苓皮(三钱) 木防己(三钱) 大豆黄卷(二钱) 川通草(一钱五分) 薏苡仁(三钱)
水八杯,煮三杯,三次服。

六十、秽湿著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三加减正气散主之。

前两法,一以升降为主,一以急宣经隧为主;此则以舌黄之故,预知其内已伏热,久必化热,而身亦热矣。故加杏仁利肺气,气化则湿热俱化;滑石辛淡而凉,清湿中之热;合藿香,所以宣气机之不宣也。

三加减正气散方】(苦辛寒法)
藿香(连梗叶,三钱) 茯苓皮(三钱) 浓朴(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滑石(五钱)
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六一、秽湿著里,邪阻气分,舌白滑,脉右缓,四加减正气散主之。

以右脉见缓之故,知气分之湿阻,故加草果、楂肉、神麹,急运坤阳。使足太阴之地气不上蒸手太阴之天气也。

四加减正气散方】(苦辛温法)
藿香梗(三钱) 浓朴(二钱) 茯苓(三钱) 广皮(一钱五分) 草果(一钱) 楂肉(炒,五钱) 神麹(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六二、秽湿著里,脘闷便泄,五加减正气散主之。

秽湿而致脘闷,故用正气散之香开;便泄而知脾胃俱伤,故加大腹运脾气,谷芽升胃气也。以上二条,应入前寒湿类中,以同为加减正气散法,欲观者知化裁古方之妙,故列于此。

五加减正气散】(苦辛温法)
藿香梗(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茯苓块(三钱) 浓朴(二钱) 大腹皮(一钱五分) 谷芽(一钱) 苍术(二钱)
水五杯,煮二杯,日再服。

按:今人以藿香正气散,统治四时感冒,试问:四时止一气行令乎?抑各司一气,且有兼气乎?况受病之身躯脏腑,又各有不等乎?历观前五法,均用正气散,而加法各有不同,亦可知:用药非丝丝入扣,不能中病。彼泛论四时不正之气,与统治一切诸病之方,皆未望见轩岐之堂室者也。乌可云医乎!

六三、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发表、攻里,两不可施,误认伤寒,必转坏证,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黄芩滑石汤主之。

脉缓、身痛,有似中风,但不浮、舌滑、不渴饮,则非中风矣。若系中风,汗出则身痛解,而热不作矣。今继而复热者,乃湿热相蒸之汗;湿属阴邪,其气留连,不能因汗而退,故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脾胃困于湿也;外复受时令之湿,经络亦困于湿矣。

倘以伤寒发表、攻里之法施之;发表,则诛伐无过之表,阳伤而成痉;攻里,则脾胃之阳伤,而成洞泄寒中,故必转坏证也。湿、热两伤,不可偏治,故以黄芩、滑石、茯苓皮,清湿中之热;蔻仁、猪苓,宣湿邪之正;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矣。

黄芩滑石汤方】(苦辛寒法)
黄芩(三钱) 滑石(三钱) 茯苓皮(三钱) 大腹皮(二钱) 白蔻仁(一钱) 通草(一钱) 猪苓(三钱)
水六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

六四、阳明湿温,呕而不渴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呕甚而痞者,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主之。

呕而不渴者,饮多热少也,故主以小半夏加茯苓,逐其饮而呕自止。呕而兼痞,热邪内陷,与饮相抟,有固结不通之患,故以半夏泻心,去参、姜、甘、枣之补中,加枳实、生姜之宣胃也。

小半夏加茯苓汤
半夏(六钱) 茯苓(六钱) 生姜(四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甘草大枣加枳实生姜方
半夏(六钱) 黄连(二钱) 黄芩(三钱) 枳实(三钱) 生姜(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虚者复纳人参、大枣。

六五、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萎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

《经》谓:“风、寒、湿三者合而为痹。”《金匮》谓:“经热则痹。”盖《金匮》诚补《内经》之不足。痹之因于寒者固多,痹之兼乎热者,亦复不少。合参二经原文,细验于临证之时,自有权衡。本论因载湿温而类及热痹,见湿温门中,原有痹证,不及备载痹证之全,学人欲求全豹,当于《内经》、《金匮》、喻氏、叶氏以及宋元诸名家,合而参之自得。大抵不越寒热两条,虚实异治。

寒痹势重而治反易,热痹势缓而治反难。实者单病躯壳,易治;虚者兼病脏腑、夹痰饮、腹满等证,则难治矣,犹之伤寒两感也。此条以舌灰、目黄,知其为湿中生热,寒战、热炽,知其在经络;骨骱疼痛,知其为痹证。若泛用治湿之药,而不知循经入络,则罔效矣。故以防己急走经络之湿,杏仁开肺气之先,连翘清气分之湿热,赤豆清血分之湿热,滑石利窍而清热中之湿,山栀肃肺而泻湿中之热,薏苡淡渗而主挛痹,半夏辛平而主寒热,蚕砂化浊道中清气,痛甚加片子姜黄、海桐皮者,所以宣络而止痛也。

宣痹汤方】(苦辛通法)
防己(五钱) 杏仁(五钱) 滑石(五钱) 连翘(三钱) 山栀(三钱) 薏苡(五钱) 半夏(醋炒,三钱) 晚蚕砂(三钱) 赤小豆皮(三钱;赤小豆乃五谷中之赤小豆,味酸、肉赤,凉水浸取皮用。非药肆中之赤小豆,药肆中之赤豆乃广中野豆,赤皮、蒂黑、肉黄,不入药者也)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痛甚加片子姜黄二钱,海桐皮三钱。

六六、湿郁经脉,身热、身痛,汗多自利,胸腹白疹,内外合邪,纯辛走表,纯苦清热,皆在所忌,辛凉淡法,薏苡竹叶散主之。

上条但痹在经脉,此则脏腑亦有邪矣,故又立一法。汗多则表阳开,身痛则表邪郁,表阳开而不 解表邪,其为风湿无疑。盖汗之解者,寒邪也。风为阳邪,尚不能以汗解;况湿为重浊之阴邪,故虽有汗,不解也。学人于有汗不解之证,当识其非风则湿,或为风湿相搏也。

自利者,小便必短;白疹者,风湿郁于孙络、毛窍。此湿停热郁之证,故主以辛凉,解肌表之热;辛淡,渗在里之湿。俾表邪从气化而散,里邪从小便而驱,双解表里之妙法也,与下条互斟自明。

薏苡竹叶散方】(辛凉淡法,亦轻以去实法)
薏苡(五钱) 竹叶(三钱) 飞滑石(五钱) 白蔻仁(一钱五分) 连翘(三钱) 茯苓块(五钱) 白通草(一钱五分)
共为细末,每服五钱,日三服。

六七、风、暑、寒、湿,杂感混淆,气不主宣;咳嗽,头胀,不饥,舌白,肢体若废,杏仁薏苡汤主之。

杂感混淆,病非一端,乃以“气不主宣”四字为扼要。故以宣气之药为君。既兼雨湿中寒邪,自当变辛凉为辛温。此条应入“寒湿”类中,列于此者,以其为上条之对待也。

杏仁薏苡汤】(苦辛温法)
杏仁(三钱) 薏苡(三钱) 桂枝(五分) 生姜(七分) 浓朴(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防己(一钱五分) 白蒺藜(二钱)
水五杯,煮三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

六八、暑湿痹者,加减木防己汤主之。

此治痹之祖方也。风胜则引,引者(吊痛掣痛之类,或上或下,四肢游走作痛,《经》谓“行痹”是也。)加桂枝、桑叶。湿胜则肿,肿者(土曰“敦阜”。)加滑石、萆薢、苍术。寒胜则痛,痛者加防己、桂枝、姜黄、海桐皮。面赤,口涎自出者(《灵枢》谓:“胃热则廉泉开。”),重加石膏、知母。绝无汗者,加羌活、苍术。汗多者加黄耆、炙甘草。兼痰饮者,加半夏、浓朴、广皮。因不能备载全文,故以祖方加减如此,聊示门径而已。

加减木防己汤】(辛温、辛凉复法)
防己(六钱) 桂枝(三钱) 石膏(六钱) 杏仁(四钱) 滑石(四钱) 白通草(二钱) 薏仁(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见小效不即退者,加重服,日三、夜一。

六九、湿热不解,久酿成疸,古有成法,不及备载,聊列数则,以备规矩(下疟、痢等证仿此)。

本论之作,原补前人之未备,已有成法可循者,安能尽录。因横列四时杂感,不能不列湿温;连类而及,又不能不列黄疸、疟、痢,不过略标法则而已。按“湿温”门中,其证最多,其方最伙。

盖土居中位,秽浊所归,四方皆至,悉可兼证,故错综参伍,无穷极也。即以黄疸一证而言,《金匮》有辨证三十五条,出治一十二方,先审黄之必发不发,在于小便之利与不利;疸之易治、难治,在于口之渴与不渴;再察瘀热入胃之因,或因外并,或因内发,或因食谷,或固酣酒,或因劳色,有随经蓄血,入水黄汗;上盛者一身尽热,下郁者小便为难;又有表虚里虚,热除作哕,火劫致黄。

知病有不之因,故治有不紊之法:于是脉弦、胁痛,少阳未罢,仍主以和;渴饮水浆,阳明化燥,急当泻热。湿在上,以辛散,以风胜;湿在下,以苦泄,以淡渗。如狂蓄血,势以必攻。汗后溺白,自宜投补。酒客多蕴热,先用清中,加之分利,后必顾其脾阳。女劳有秽浊,始以解毒,继以滑窍,终当峻补真阴。表虚者,实卫;里虚者,建中。入水、火劫,以及治逆变证,各立方论,以为后学津梁。

至寒湿在里之治,阳明篇中,惟见一则,不出方论,指人以寒湿中求之。盖脾本畏木而喜风燥,制水而恶寒湿。今“阴黄”一证,寒湿相抟,譬如卑监之土,须暴风日之阳;纯阴之病,疗以辛热无疑,方虽不出,法已显然。奈丹溪云:“不必分五疸,总是如酱相似。”以为得治黄之扼要,殊不知以之治阳黄,犹嫌其混;以之治阴黄,恶乎可哉!

喻嘉言于阴黄一证,竟谓仲景方论亡失,恍若无所循从。惟罗谦甫具有卓识,力辨阴阳,遵仲景寒湿之旨,出茵陈四逆汤之治。塘于阴黄一证,究心有年,悉用罗氏法而化裁之,无不应手取效。间有始即寒湿,从太阳寒水之化,继因其人阳气尚未十分衰败,得燥热药数帖,阳明转燥金之化而为阳证者,即从阳黄例治之。

七十、夏、秋疸病,湿热气蒸,外干时令,内蕴水谷,必以宣通气分为要。失治则为肿胀。由黄疸而肿胀者,苦辛淡法,二金汤主之。

此揭疸病之由,与治疸之法,失治之变,又因变制方之法也。

二金汤方】(苦辛淡法)
鸡内金(五钱) 海金沙(五钱) 浓朴(三钱) 大腹皮(三钱) 猪苓(三钱) 白通草(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七一、诸黄疸,小便短者,茵陈五苓散主之。

沈氏目南云∶“此黄疸气分实证,通治之方也。”胃为水谷之海,营卫之源,风入胃家气分,风湿相蒸,是为阳黄;湿热流于膀胱,气郁不化,则小便不利,当用五苓散宣通表里之邪,茵陈开郁而清湿热。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方见前。五苓散系苦辛温法,今茵陈倍五苓,乃苦辛微寒法)
茵陈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
共为细末,和匀,每服三钱,日三服。

《金匮》方不及备载,当于本书研究,独采此方者,以其为实证通治之方,备外风、内湿一则也。

七二、黄疸,脉沉,中痞,恶心,便结,溺赤,病属三焦里证,杏仁石膏汤主之。

前条两解表里,此条统治三焦,有一纵、一横之义。杏仁、石膏开上焦,姜、半开中焦,枳实则由中驱下矣,山栀通行三焦,黄柏直清下焦。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虽统宣三焦之方,而汤则名“杏仁石膏”也。

杏仁石膏汤方】(苦辛寒法)
杏仁(五钱) 石膏(八钱) 半夏(五钱) 山栀(三钱) 黄柏(三钱) 枳实汁(每次三茶匙,冲) 姜汁(每次三茶匙,冲)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七三、素积劳倦,再感湿温,误用发表,身、面俱黄,不饥,溺赤,连翘赤豆饮煎送保和丸。

前第七十条,由黄而变他病,此则由他病而变黄,亦遥相对待。证系两感,故方用连翘赤豆饮以 解其外,保和丸以和其中,俾湿温、劳倦、治逆,一齐解散矣。保和丸苦温而运脾阳,行在里之湿;陈皮、连翘由中达外,其行湿固然矣。兼治劳倦者何?《经》云:“劳者温之。”盖人身之动作云为,皆赖阳气为之主张,积劳伤阳。劳倦者,困劳而倦也,倦者,四肢倦怠也。脾主四肢,脾阳伤,则四肢倦而 无力也。再肺属金而主气,气者阳也;脾属土而生金,阳气虽分内外,其实特一气之转输耳。劳虽自外而来,外阳既伤,则中阳不能独运;中阳不运,是人之赖食湿以生者,反为食湿所困。脾即困所食 湿,安能不失牝马之贞,而上承乾健乎!古人善治劳者,前者有仲景,后则有东垣,均从此处得 手。奈之何后世医者,但云劳病,辄用补阴,非惑于丹溪一家之说哉!本论原为外感而设,并不及内伤,兹特因两感而略言之。

连翘赤豆饮方】(苦辛微寒法)
连翘(二钱) 山栀(一钱) 通草(一钱) 赤豆(二钱) 花粉(一钱) 香豆豉(一钱)
煎送保和丸三钱。

保和丸方】(苦辛温平法)
山楂 神麹 茯苓 陈皮 卜子 连翘 半夏

七四、湿甚为热,疟邪痞结心下,舌白口渴。烦躁自利,初身痛,继则心下亦痛,泻心汤主之。

此疟邪结心下气分之方也。

泻心汤】(方、法见前)

七五、疮家湿疟,忌用发散,苍术白虎汤加草果主之。

《金匮》谓:“疮家忌汗,发汗则病痉。”盖以疮者,血脉间病;心主血脉,血脉必虚而热,然后成疮;既成疮以后,疮脓又系血液所化,汗为心液,由血脉而达毛窍,再发汗以伤其心液,不痉何待!故以白虎辛凉重剂,清阳明之热湿,由肺卫而出;加苍术、草果,温散脾中重滞之寒湿,亦由肺卫而出。阳明阳土,清以石膏、知母之辛凉;太阴阴土,温以苍术、草果之苦温;适合其脏腑之宜,矫其一偏之性而已。

苍术白虎汤加草果方】(辛凉复苦温法) 即前白虎汤内加苍术、草果。

七六、背寒,胸中痞结,疟来日晏,邪渐入阴,草果知母汤主之。

此素积烦劳,未病先虚,故伏邪不肯解散,正阳馁弱,邪热固结。是以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知 母泻阳明独胜之热,浓朴佐草果泻中焦之湿蕴,合姜、半而开痞结,花粉佐知母而生津退热;脾胃兼病,最畏木克,乌梅、黄芩清热而和肝;疟来日晏,邪欲入阴,其所以升之使出者,全赖草果(俗以乌梅、五味等酸敛,是知其一,莫知其他也。酸味秉厥之气,居五味之首,与辛味合用,开发阳气最速,观小青龙汤自知)。

草果知母汤方】(苦辛寒兼酸法)
草果(一钱五分) 知母(二钱) 半夏(三钱) 浓朴(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乌梅(一钱五分) 花粉(一钱五分) 姜汁(五匙,冲)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按:此方即吴又可之“达原饮”去槟榔,加半夏、乌梅、姜汁。治中焦热结阳陷之证,最为合拍;吴氏乃以治不兼湿邪之温疫初起,其谬甚矣。

再按:前贤制方,与集书者选方,不过示学人知法度,为学人立模范而已,未能预测后来之病证,其变幻若何?其兼证若何?其年岁又若何?所谓大匠诲人,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至于奇巧绝伦之处,不能传,亦不可传,可遇而不可求,可暂而不可常者也。学人当心领神会,先务识其所以然之故,而后增减古方之药品分量,宜重宜轻,宜多宜寡,自有准的,所谓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七七、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劫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加减人参泻心汤主之。

此虽阳气受伤,阴汁被劫,恰偏于阳伤为多。故救阳、立胃基之药四,存阴、泻邪热之药二,喻氏所谓“变胃,而不受胃变”之法也。

加减人参泻心汤】(苦辛温复咸寒法)
人参(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干姜(一钱五分) 生姜(二钱) 牡蛎(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按:大辛、大温,与大苦、大寒合方,乃厥阴经之定例。盖别脏之与腑,皆分而为二,或上下,或左右,不过经络贯通,臆膜相连耳;惟肝之与胆,合而为一,胆即居于肝之内,肝动则胆亦动,胆动而肝即随。肝宜温,胆宜凉,仲景“乌梅丸”、“泻心汤”,立万世法程矣;于“小柴胡”,先露其端。此证疟邪扰胃,致令胃气上逆,而亦用此辛温、寒苦合法者何?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本系下降,无上升之理;其呕、吐、哕、痞,有时上逆,升者胃气,所以使胃气上升者,非胃气也,肝与胆也。故古人以呕为肝病,今人则以为胃病已耳。

七八、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麦冬麻仁汤主之。

暑湿伤气,疟邪伤阴,故见证如是。此条与上条不饥、不饱、不便相同。上条以“气逆、味酸、不食”辨阳伤,此条以“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定阴伤也。阴伤既定,复胃阴者,莫若甘寒复酸味者,酸甘化阴也。

两条胃病,皆有不便者何?九窍不和,皆属胃病也。

麦冬麻仁汤方】(酸甘化阴法)
麦冬(连心,五钱) 火麻仁(四钱) 生白芍(四钱) 何首乌(三钱) 乌梅肉(二钱) 知母(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七九、太阴脾疟,寒起四末,不渴多呕,热聚心胸,黄连白芍汤主之。烦躁甚者,可另服牛黄丸一丸。

脾主四肢,寒起四末而不渴,故知其为脾疟也。热聚心胸而多呕,中土病而肝木来乘,故方以 两和肝胃为主。此偏于热甚,故清热之品重,而以芍药收脾阴也。

黄连白芍汤方】(苦辛寒法)
黄连(二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枳实(一钱五分) 白芍(三钱) 姜汁(五匙,冲)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八十、太阴脾疟,脉濡寒热,疟来日迟。腹微满,四肢不暖,露姜饮主之。

此偏于太阴虚寒,故以甘温补正。其退邪之妙,全在用露,清肃能清邪热,甘润不伤正阴,又得 气化之妙谛。

露姜饮方】(甘温复甘凉法)
人参(一钱) 生姜(一钱)
水两杯半,煮成一杯,露一宿,重汤温服。

八一、太阴脾疟,脉弦而缓,寒战,甚则呕吐,噫气,腹鸣,溏泄,苦辛寒法,不中与也;苦辛温法,加味露姜饮主之。

上条纯是太阴虚寒,此条邪气更甚。脉兼弦,则土中有木矣,故加温燥,泄木退邪。

加味露姜饮方】(苦辛温法)
人参(一钱) 半夏(二钱) 草果(一钱) 生姜(二钱) 广皮(一钱) 青皮(醋炒,一钱)
水二杯半,煮成一杯,滴荷叶露三匙,温服,渣再煮一杯服。

八二、中焦疟,寒热久不止,气虚留邪,补中益气汤主之。

留邪以气虚之故,自以昇阳益气立法。

补中益气汤方
炙黄耆(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炙甘草(一钱) 白术(炒,一钱) 广皮(五分) 当归(五分) 升麻(炙,三分) 柴胡(炙,三分) 生姜(三片) 大枣(去核,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温三服。

八三、脉左弦,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少阳疟偏于热重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少阳切近三阴,立法以一面领邪外出,一面防邪内入为要领。小柴胡汤以柴胡领邪,以人参、大 枣、甘草护正;以柴胡清表热;以黄芩、甘草苦甘清里热;半夏、生姜两和肝胃,蠲内饮,宣胃阳,降胃阴,疏肝;用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使表者不争,里者内安,清者清,补者补,升者升,降者降,平者平,故曰和也。

青蒿鳖甲汤,用小柴胡法而小变之,却不用小柴胡之药者,小柴胡原为伤寒立方,疟缘于暑湿,其受邪之源,本自不同,故必变通其药味,以同在少阳一经,故不能离其法。青蒿鳖甲汤以青蒿领邪;青蒿较柴胡力软,且芳香逐秽,开络之功,则较柴胡有独胜。寒邪伤阳,柴胡汤中之人参、甘草、生姜,皆护阳者也。暑热伤阴,故改用鳖甲护阴,鳖甲乃蠕动之物,且能入阴络搜邪。柴胡汤以胁痛、干呕为饮邪所致,故以姜、半通阳降阴而清饮邪;青蒿鳖甲汤以邪热伤阴,则用知母、花粉以清热邪而止渴;丹皮清少阳血分;桑叶清少阳络中气分。宗古法而变古方者,以邪之偏寒偏热不同也,此叶氏之读古书,善用古方,岂他人之死于句下者,所可同日语哉!

八四、少阳疟,如伤寒证者,小柴胡汤主之。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蒌根;脉弦迟者,小柴胡加干姜陈皮汤主之。

少阳疟如伤寒少阳证,乃偏于寒重而热轻,故仍从小柴胡法。若内躁渴甚,则去半夏之燥,加栝蒌根生津止渴。脉弦迟则寒更重矣,《金匮》谓:“脉弦迟者,当温之”,故于小柴胡汤内,加干姜、陈皮温中,且能由中达外,使中阳得伸,逐邪外出也。

青蒿鳖甲汤方】(苦辛咸寒法)
青蒿(三钱) 知母(二钱) 桑叶(二钱) 鳖甲(五钱) 丹皮(二钱) 花粉(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疟来前,分二次温服。

小柴胡汤方】(苦辛甘温法)
柴胡(三钱)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二钱) 人参(一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生姜(三片) 大枣(去核,二枚)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加减如《伤寒论》中法。渴甚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钱。

小柴胡加干姜陈皮汤方】(苦辛温法)
即于小柴胡汤内,加干姜(二钱),陈皮(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八五、舌白脘闷,寒起四末,渴喜热饮,湿蕴之故,名曰“湿疟”,浓朴草果汤主之。

此热少湿多之证。舌白脘闷,皆温为之也;寒起四末,湿郁脾阳,脾主四肢,故寒起于此;渴,热 也,当喜凉饮,而反喜热饮者,湿为阴邪,弥漫于中,喜热以开之也。故方法以苦辛通降,纯用温开,而不必苦寒也。

浓朴草果汤方】(苦辛温法)
浓朴(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五分) 草果(一钱) 半夏(二钱) 茯苓块(三钱) 广皮(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按:中焦之疟,脾胃正当其冲。偏于热者,胃受之,法则偏于救胃;偏于湿者,脾受之,法则偏于救脾。胃,阳腑也,救胃必用甘寒、苦寒;脾,阴脏也,救脾必用甘温、苦辛。两平者,两救之。本论列疟证,寥寥数则,略备大纲,不能偏载。然于此数条反复对勘,彼此互印,再从上焦篇究来路,下焦篇阅归路,其规矩准绳,亦可知其大略矣。

八六、湿温内蕴,夹杂饮食停滞,气不得运,血不得行,遂成滞下,俗名痢疾,古称重证,以其深入脏腑也。初起腹痛胀者,易治;日久不痛并不胀者,难治。脉小、弱者,易治;脉实、大、数者,难治。老年久衰,实、大、小、弱并难治;脉调和者易治。日数十行者,易治;一、二行,或有或无者,难治。面色、便色鲜明者,易治;秽暗者,难治。噤口痢属实者,尚可治;属虚者,难治。先滞(俗所谓“痢疾”)后利(俗谓之“泄泻”)者,易治;先利后滞者,难治。先滞后疟者,易治;先疟后滞者,难治。本年新受者,易治;上年伏暑、酒客积热、老年阳虚积湿者,难治。季胁、少腹无动气、疝瘕者,易治;有者,难治。

此痢疾之大纲。虽罗列难治、易治十数条,总不出邪机向外者易治,深入脏络者难治也。谚云:“饿不死的伤寒,䐜不死的痢疾。”时人解云∶“凡病伤寒者,当禁其食,令病者饿,则不至与外邪相搏而死也。痢疾日下数十行,下者既多,肠胃空虚,必令病者多食,则不至肠胃尽空而死也。”不知此二语,乃古之贤医金针度人处,后人不审病情,不识句读,以致妄解耳。

按:《内经》热病禁食,在少愈之际,不在受病之初。仲景《伤寒论》中,现有食粥却病之条,但不可食重浊、肥腻耳。痢疾,暑湿夹饮食内伤,邪非一端,肠胃均受其殃!古人每云淡薄滋味,如何可以恣食,与邪气团成一片,病久不解耶!

吾见痢疾不戒口腹而死者,不可胜数。盖此二语,饿字、䐜字,皆自为一句,谓“患伤寒之人,尚知饿而思食,是不死之证;其死者,医杀之也。”盖伤寒暴发之病,自外而来,若伤卫而未及于营,病患知饿,病机尚浅,医者助胃气,捍外侮,则愈,故云不死,若不饿则重矣。仲景谓:“风病能食,寒病不能食”是也。痢疾久伏之邪,由内下注,若脏气有馀;不肯容留邪气,彼此互争则,邪机向外,医者顺水推舟则愈,故云不死。若脏气已虚,纯逊邪气则不而寇深矣。

八七、自利不爽,欲作滞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四苓合芩芍汤主之。

既自利(俗谓泄泻)矣,理当快利,而又不爽者何?盖湿中藏热,气为湿热郁伤,而不得畅遂其本性,故滞。脏腑之中,全赖此一气之转输,气既滞矣,焉有不欲作滞下之理乎!曰欲作,作而未遂也;拘急,不爽之象,积滞之情状也;小便短者,湿注大肠,阑门(小肠之末,大肠之始)不分水,膀胱不渗湿也。故以四苓散分阑门,通膀胱,开支河,使邪不直注大肠;合芩芍法宣气分,清积滞,预夺 其滞下之路也。此乃初起之方,久痢阴伤,不可分利,故方后云∶久利不在用之。

按:浙人倪涵初,作疟痢三方,于痢疾条下,先立禁汗、禁分利、禁大下、禁温补之法,是诚见世之 妄医者,误汗、误下、误分利、误温补,以致沉 不起,痛心疾首而有是作也。然一概禁之,未免因噎废食;且其三方,亦何能包括痢门诸证,是安于小成,而不深究大体也。瑭勤求古训,静与心谋,以为可汗则汗,可下则下,可清则清,可补则补,一视其证之所现,而不可先有成见也。至于误之一字,医者时刻留心,犹恐思虑不及,学术不到,岂可谬于见闻而不加察哉!

四苓合芩芍汤方】(苦辛寒法)
苍术(二钱) 猪苓(二钱) 茯苓(二钱) 泽泻(二钱) 白芍(二钱) 黄芩(二钱) 广皮(一钱五分) 浓朴(二钱) 木香(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久痢不在用之。

八八、暑湿,风寒杂感,寒热迭作,表证正盛,里证复急,腹不和而滞下者,活人败毒散主之。

此证乃伤水谷之酿湿,外受时令之风湿,中气本自不足之人,又气为湿伤,内外俱急。立方之 法,以人参为君,坐镇中州,为督战之帅;以二活、二胡合川芎从半表半里之际,领邪出外,喻氏所谓“逆流挽舟”者,此也;以枳壳宣中焦之气,茯苓渗中焦之湿,以桔梗开肺与大肠之痹,甘草和合诸药,乃陷者举之之法,不治痢而治致痢之源,痢之初起,憎寒壮热者,非此不可也。若云统治伤寒、温疫、痹气则不可,凡病各有所因,岂一方之所得而统之也哉!此方在风湿门中,用处甚多,若湿不兼风而兼热者,即不合拍,奚况温热门乎!世医用此方治温病,已非一日,吾只见其害,未见其利也。

活人败毒散】(辛甘温法)
羌活 独活 茯苓 川芎 枳壳 柴胡 人参 前胡 桔梗(以上各一两) 甘草(五钱)
共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杯,生姜三片,煎至七分,顿服之。热毒冲胃噤口者,本方加陈仓米各等分,名“仓廪散”,服法如前,加一倍;噤口属虚者,勿用之。

八九、滞下已成,腹胀痛,加减芩芍汤主之。

此滞下初成之实证,一以疏利肠间湿热为主。

加减芩芍汤方】(苦辛寒法)
白芍(三钱) 黄芩(二钱) 黄连(一钱五分) 浓朴(二钱) 木香(煨,一钱) 广皮(二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忌油腻、生冷。

〔加减法〕肛坠者,加槟榔二钱。腹痛甚欲便,便后痛减,再痛再便者,白滞加附子(一钱五分)、酒炒大黄(三钱);红滞加肉桂(一钱五分)、酒炒大黄(三钱)。通爽后即止,不可频下。如积未净,当减其制。红积加归尾(一钱五分)、红花(一钱)、桃仁(二钱)。舌浊,脉实,有食积者,加楂肉(一钱五分)、神麹(二钱)、枳壳(一钱五分)。湿重者,目黄,舌白,不渴,加茵陈(三钱)、白通草(一钱)、滑石一钱。

九十、滞下湿热内蕴,中焦痞结,神识昏乱,泻心汤主之。

滞下由于湿热内蕴,以致中痞,但以泻心治痞结之所由来,而滞自止矣。

泻心汤】(方、法并见前)

九十一、滞下红白,舌色灰黄,渴不多饮,小溲不利,滑石藿香汤主之。

此暑湿内伏,三焦气机阻窒,故不肯见积治积,乃以辛淡渗湿宣气,芳香利窍,治所以致积之因,庶积滞不期愈而自愈矣。

滑石藿香汤方】(辛淡合芳香法)
飞滑石(三钱) 白通草(一钱) 猪苓(二钱) 茯苓皮(三钱) 藿香梗(二钱) 浓朴(二钱) 白蔻仁(钱) 广皮(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九十二、湿温下利,脱肛,五苓散加寒水石主之。

此急开支河,俾湿去而利自止。

五苓散加寒水石方】(辛温淡复寒法) 即于五苓散内加寒水石三钱,如服五苓散法,久痢不在用之。

九十三、久痢阳明不阖,人参石脂汤主之。

九窍不和,皆属胃病,久痢胃虚,虚则寒,胃气下溜,故以堵截阳明为法。

人参石脂汤方】(辛甘温合涩法,即桃花汤之变法也)
人参(三钱) 赤石脂(细末,三钱) 炮姜(二钱) 白粳米(炒,一合)
水五杯,先煮人参、白米、炮姜令浓,得二杯,后调石脂细末和匀,分二次服。

九十四、自利腹满,小便清长,脉濡而小,病在太阴,法当温脏,勿事通腑,加减附子理中汤主之。

此偏于湿,合脏阴无热之证,故以附子理中汤,去甘守之人参、甘草,加通运之茯苓、浓朴。

加减附子理中汤方】(苦辛温法)
白术(三钱) 附子(二钱) 干姜(二钱) 茯苓(三钱) 浓朴(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九十五、自利不渴者属太阴,甚则哕(俗名“呃忒”),冲气逆,急救土败,附子粳米汤主之。

此条较上条更危,上条阴湿与脏阴相合,而脏之真阳未败;此则脏阳结,而邪阴与脏阴毫无忌惮。故上条犹系通补,此则纯用守补矣。扶阳抑阴之大法如此。

附子粳米汤方】(苦辛热法)
人参(三钱) 附子(二钱) 炙甘草(二钱) 粳米(一合) 干姜(二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六、疟邪热气,内陷变痢,久延时日,脾胃气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坠,中虚伏邪,加减小柴胡汤主之。

疟邪在经者多,较之痢邪在脏腑者浅,痢则深于疟矣。内陷云者,由浅入深也。治之之法,不出喻氏“逆流挽舟”之议。盖陷而入者,仍提而使之出也。故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浅,合黄芩两和阴阳之邪;以人参合谷芽,宣补胃阳;丹皮、归、芍内护三阴;谷芽推气分之滞,山楂推血分之滞。谷芽升气分故推谷滞,山楂降血分故推肉滞也。

加减小柴胡汤】(苦辛温法)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人参(一钱) 丹皮(一钱) 白芍(炒,二钱) 当归(土炒,一钱 五分) 谷芽(一钱五分) 山楂(炒,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七、春温内陷,下痢,最易厥脱,加减黄连阿胶汤主之。

春温内陷,其为热多湿少明矣。热必伤阴,故立法以救阴为主。救阴之法,岂能出育阴、坚阴两 法外哉!此黄连之坚阴,阿胶之育阴,所以合而名汤也。从黄连者,黄芩;从阿胶者,生地、白芍也。炙草则统甘苦而并和之。此下三条,应列下焦,以与诸内陷并观,故列于此。

加减黄连阿胶汤】(甘寒、苦寒合化阴气法)
黄连(三钱) 阿胶(三钱) 黄芩(二钱) 炒生地(四钱) 生白芍(五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八、气虚下陷,门户不藏,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此邪少虚多,偏于气分之证,故以升补为主。

加减补中益气汤】(甘温法)
人参(二钱) 黄耆(二钱) 广皮(一钱) 炙甘草(一钱) 归身(二钱) 炒白芍(三钱) 防风( 五分) 升麻(三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九十九、内虚下陷,热利下重,腹痛,脉左小右大,加味白头翁汤主之。

此内虚湿热下陷,将成滞下之方。仲景厥阴篇,谓:“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按:热注下焦,设不瘥,必圊脓血;脉右大者,邪从上中而来;左小者,下焦受邪,坚结不散之象。故以白头翁无风而摇者,禀甲、乙之气,透发下陷之邪,使之上出;又能有风而静,禀庚辛之气,清能除热,燥能除湿,湿热之积滞去而腹痛自止。秦皮得水木相生之气,色碧而气味苦寒,所以能清肝热。黄连得少阴水精,能清肠之热,黄柏得水、土之精,渗湿而清热。加黄芩、白芍者,内陷之证,由上而中而下,且右手脉大,上、中尚有馀邪,故以黄芩清肠胃之热,兼清肌表之热;黄连、黄柏但走中、下,黄芩则走中、上,盖黄芩手、足阳明、手太阴药也;白芍去恶血,生新血,且能调血中之气也。

按:仲景太阳篇,有表证未罢,误下而成协热下利之证,心下痞硬之寒证,则用桂枝人参汤;脉促之热证,则用葛根黄连黄芩汤,与此不同。

加味白头翁汤】(苦寒法)
白头翁(三钱) 秦皮(二钱) 黄连(二钱) 黄柏(二钱) 白芍(二钱) 黄芩(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秋燥[编辑]

一○○、燥伤胃阴,五汁饮主之,玉竹麦门冬汤亦主之。

五汁饮】(方、法并见前)

玉竹麦门冬汤】(甘寒法)
玉竹(三钱) 麦冬(三钱) 沙参(二钱) 生甘草(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土虚者,加生扁豆。气虚者,加人参。

一○一、胃液干燥,外感已净者,牛乳饮之。

此以津血填津血法也。

牛乳饮】(甘寒法)
牛乳(杯)
重汤炖熟,顿服之。甚者,日再服。

一○二、燥证气血两燔者,玉女煎主之。

玉女煎方】(见上焦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