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日记/卷23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十二 山庄杂记 热河日记
卷二十三 口外异闻
卷二十四 黄图纪略 

口外异闻[编辑]

盘羊[编辑]

盘羊。鹿身细尾。两角盘。背上有蹙文。夜则悬角木上以防患。状若骡。群行。暑天尘露相团。角上生草。或曰麢羊。或曰羱羊。说文麢大羊而细角。陆佃埤雅。羱羊。似吴羊而大。今万寿节。蒙古来献。皇帝以供班禅。

彩鹞蝴蝶[编辑]

康煕四十年,帝避暑口外。喇里达番头人,进彩鹞一架,青翅蝴蝶一双。鹞能擒虎,蝶能捕鸟。见王贻上《香祖笔记》。

高丽珠[编辑]

中国人宝东珠,以为高丽珠,色淡白如砗磲。今帽前檐端嵌安一个,以表南北。东珠八分已上为宝。皇帝有东珠七钱重,为镇梦魇宝。皇后东珠六钱四分重,形如白茄子。乾隆三十年,皇后失东珠,回后谗皇后,搜得东珠銮仪卫卒家,后遂废幽之冷宫。贵州按察使奇丰额帽檐东珠,色殊不佳。奇言珠六七釐,价银四十两。余言珠非土产。或有食蛤得之牙颊间。谓之陆珠。琐细不足珍。妇女簪珥所妆,皆倭珠,有红光可宝。奇按察笑曰:“否也。这是蛎房磨圆。非珠也。所宝东珠者。无贝气。自有天然宝光。”此言殊有理。然吾未知东珠产于何处?而谁能采之而遍于天下乎?

崇祯相臣[编辑]

崇祯十七年间,相臣拜罢五十人。边帅少失廷旨,辄传首九边。当时师律之严,历代所罕,而亦无补于胜败存亡之数。

伊桑阿舒赫德[编辑]

康煕时相业文章学问。皆推伊桑阿。满洲人。康煕戊辰。以礼部尚书大拜。在相位十五年。卒年八十六。谥文端。六十三。援欧阳乞休。章三十上。弥出弥恳。得请。近岁相业之盛。舒赫德为首。舒亦满洲人也。处相府四十馀年。去岁卒。年八十八时。人比之文潞公。

王振墓[编辑]

去年乃乾隆己亥,得王振墓于西山。剖其棺,数其罪而磔之。并掘其党与二十馀冢,皆斩之。按 《明史》,驾至土木,振辎重千馀两,敌四面追之,一时从官及兵将皆没,振安得独脱?且当时族诛振家,欧杀马顺长,磔振侄王山于市,则其党与安得有墓? 天顺既复位,复振官爵,立祠祀之。然则振之有墓,亦无足怪也已。

曹操水葬[编辑]

乾隆戊辰。渔于漳河。泅水者腰断浮水。帝发卒数万。堑河傍。别疏之。视河中。万弩俱张。其下有冢。遂掘得其棺。银海金凫具帝者冕服。乃曹操尸也。帝亲至关庙昭烈像前。跽其尸而斩之。此举非但雪千古神人之愤。快破七十冢之疑。

魏忠贤[编辑]

崇祯初。谪魏忠贤于凤阳。籍其家。忠贤拥徒众。 上震怒。命逮。忠贤知不免。自经死。磔忠贤尸于河间。然则忠贤安得有墓。康煕中。江南道监察御史张瑗疏言。皇上前岁南巡。命修岳飞之墓。赐题于谦之碑。诚以此二臣者。忠贯日月。义壮山河。故表而扬之。风示天下。臣奉命巡视西城。前往西山。一带查阅。至香山碧云寺。寺后峻宇缭墙。覆压数里。郁葱绵亘。金碧辉暎。乃故明逆珰魏忠贤之墓也。墓上有二穹碑。屹然并立。合书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掌惜薪司内府供用库,尚膳监印务,司礼监秉笔,总督南海子,提督保和等殿完吾魏公忠贤之墓。畿辅近地。尚留此秽恶之迹。僭越之制。何以儆大憝昭公法哉。况当奉旨纂修明史。凡明季被祸忠良诸臣。无不立传。光天化日之下。岂容奸孽馀党。胆大泼天。目无三尺。仰祈天威。敕地方有司。仆碑刬墓。奉旨交与该城官员。仆毁刬平。由是观之。王振亦应有墓。余玆并录之。以见 明季尚法之严。而纪纲不立。有如此者。

杨贵妃祠[编辑]

清之立国。专以表贤瘅恶之典。服天下心而蓟州盘山。有安禄山庙。董卓,曹操,吴元济,黄巢辈。往往有庙。而何不所在毁撤。是未可晓也。口外路傍。有杨贵妃祠。并塑禄山。马头辈入见之。贵妃像妖艶如生。而禄山像胖大。皤然露腹。备极丑态云。不毁此淫祠者。所以鉴戒后人欤。

樵史[编辑]

樵史一卷。不知何人所著。记 明室乱亡之由。以寓悲愤。其载客氏及杀熊廷弼事。颇多异闻。又咎万历自救朝鲜。府库空虗。人民流离。而在朝之臣。罔知所措手。有一妄人。言釆矿于时相。遂欣然行之。民益大困。皆化为盗贼。以至于亡。言多悲切。与正使读之。不觉涕零。第缘行忙。未之誊。此系禁书。只此誊本云。

麈角解[编辑]

惟天子可以议礼。今皇帝改月令可征焉。余燕岩艸堂。尝有苍鹿来飮前涧。头如纺车。欲详观其毛角。徐往临观。鹿大惊超去。竟不得详。今出长城外。日阅贡献鹿群。大者如骡。小者如驴。及还入塞。坐一药铺。见鹿角扶疏。长皆四五尺。充溢栋宇。皆称鹿茸。余曰。此皆麋茸耳。愿得鹿茸。铺主大笑曰。岂不闻麋鹿之大者乎。鹿之大者为麋。则麋之小者为鹿尔。角岂有异哉。余曰。夏至鹿角解。在易为姤。一阴生。为补阴之剂。冬至麋角解。在易为复。一阳生。为补阳之剂。功用显殊。铺主曰。足下未见时宪书耶。已改月令矣。万岁爷尝有疑麋鹿之茸。令天下凡文字之持鹿傍而有角者。皆生致之。养之海子。中区而别之。不相乱伦。及夏至。麋与鹿。皆同时解角。冬至解角者。麈尔。遂改十一月令麋角解曰麈角解。由此观之。我国关北所出鹿茸。未必是鹿茸。而国中鹿茸日贵。可胜叹哉。余曰。麈形何如。铺主曰。未曾见。或曰。前鹿后马。大约改月令。非天子之威势。无以服信天下。故曰唯天子可以议礼。

荷兰鹿[编辑]

铺主又道。鹿亦有至小。自视其拳曰。不过如许。曾见荷兰贡鹿一双。苍质雪斑。

砟答[编辑]

余问。铺中药料希奇俱全否。铺主曰。无论艸木金石。指名要看。辄敢奉正。余曰。稀奇珍品。偶未思名。铺主指东壁下红漆樻子曰。这里砟答一枚。真是稀奇难得之料。余问砟答何物。铺主笑而起曰。第不妨观看。开柜出一团石。大如数升匏子。形似鹅卵。余曰。此水磨石也。何相戯耶。铺主曰。何敢故慢无礼。这是驼卵。能治难名奇疾。

入定僧[编辑]

长城外白云塔石龛中。有辽时入定僧肉身。至今不坏。微温柔泽。但瞑目无气息。

别单[编辑]

北京卑流。解字者甚鲜。所谓笔帖式序班。多是南方窭人子。颜貌憔悴尖削。无一厖厚者。虽有廪食。极为凉薄。万里羁旅。生理萧条。艰难贫窘之色。达于面目。使行时书册笔墨卖买。皆序班辈主张。居间为驵侩。以食剩利。且译辈欲得此中秘事。则因序班求知。故此辈大为谎说。其言务为新奇。皆怪怪罔测。以赚译辈賸银。时政则隐没善绩。妆撰秕政。天灾时变。人妖物怪。集历代所无之事。至于荒徼侵叛。百性愁怨。极一时骚扰之状。有若危亡之祸。迫在朝夕。张皇列录。以授译辈。译辈以呈使臣。则书状拣择去就。作为闻见事件。别单书 启。其不诚若此。告 君之辞。何等谨严。而岂可浪费银货。买得虗荒孟浪之说。以为反命之资耶。使价频繁。百年如此。所可虑者。此等文书。不幸閪失遗落彼中。其为患害。当复如何。虽以今番热河往来言之。事皆目击。虽最为实录。然先来 状启附奏一二事件。不无忌讳。则渡江之前。无非飮冰之日也。愚意彼中消息。无论虗实。附 奏先来者。皆以谚书状 启。到政院。翻誊上达为妙耳。

藤汁胶石[编辑]

王三宾言。滇黔中。有续石藤。名羊桃藤。取汁胶石。山中架空造梁。虽数十丈。联续不断。如糊纸胶板。然黔人呼黏石胶云。其言殊极荒唐。姑录之。以资他考。

照罗赤[编辑]

蒙古译言必阇赤者。书生也。八合识者。师傅也。我国内三厅下隶。号照罗赤。此当因袭高丽之旧。丽世多习畏兀语。照罗赤者。必蒙语也。

元史天子名[编辑]

看元史。自天子号名殊不类。常恨艰读。口外有一废刹。元旧也。断碑有历叙元诸帝功德。有曰。成吉思者。太祖也。窝阔台者。太宗也。薛禅者。世祖也。完泽者。成宗也。曲律者。武宗也。普颜笃者。仁宗也。格坚者。英宗也。忽都笃者。明宗也。亦怜真班者。中宗也。

蛮语[编辑]

蛮语。爱莫离者。华语有宿缘也。落勿浑者。华语没廉耻也。曳落河者。满语壮士也。

丽音离东头登切[编辑]

驿卒刷驱辈。所学汉语。皆讹謷。渠辈语。渠辈不觉而恒用也。臭之甚秽曰高丽臭。谓高丽人不沐浴。足臭可恶也。有失物则曰东夷。谓东夷偸去也。丽音离。东。头登切。我人殊不识此。闻臭之不善则称高丽臭。疑人偸物则称某也东夷。东夷遂为偸物之号。可胜叹哉。

丙午乙卯元朝日食[编辑]

皇帝即位之日。叩头香案。以谢天梦上帝。锡帝百龄。帝复诣香案前。叩头谢天曰。愿以来乙卯岁传位。俾御极之年。少皇祖一岁。至今年钦天监奏。后六年丙午岁元朝当日食。后十年乙卯元朝当日食。皇帝变计言。乙卯年若禅位。则新天子元年。适当日食。元朝朝贺。因此当停。是若宋高宗以禅位为名。而其实不欲当金人也。若又挨过乙卯。则是御极之年。反多于皇祖二岁。以是不安云。此说极妖妄。必非皇帝之言也。自古帝王。御宇既久。则四方争献符瑞。群下希旨饰庆。不无矫诬之事。而岂若今日预占未来之日食。进退其禅传之年岁耶。此必海内奸佞之徒。借圣人九龄之梦。以文皇帝锺漏之嫌耳。

六厅[编辑]

热河太学大成门外东壁坎。置乾隆四十三年上谕曰。京畿东北四百里热河地方。在古北口以北。即禹贡冀州边末。而虞及殷周。幽州之境也。秦,汉以来。未入版图。元魏时。建安营二州。唐有营州都督府。然不过侨置治所于内地。辽金及元。始乡其名。而古地旋荒。明弃大宁。视为别域。向者曾设承德州。今宜陞为府。即以同知改设。而其馀六厅。如喀喇河屯厅。改为滦平县。四旗。改为丰宁县。八沟厅。其地较广。改为平泉州。乌兰哈达厅。改为赤峯县。塔子沟厅。改为建昌县。三座塔厅。改为朝阳县。并属承德府统辖云云。

三学士成仁之日[编辑]

弥串佥使张超日记。吴学士达济,尹学士集。以丁丑四月十九日被害云。故两家据日记。以十九日祭之。丁丑乃 皇明崇祯十年。而两学士遇害。于清人之在沈阳时也。洪学士翼汉。不载日记。则不详其成仁之日。的在何辰。故亦从两学士。祭以十九日。今览清人所撰清太宗文皇帝特书。崇德二年三月甲辰。杀朝鲜臣洪翼汉等。以正败盟构兵倡议袒明之罪。崇德。乃清太宗年号。而三月甲辰。考之日干。为初六日。以所谓等字观之。吴,尹两学士之遇害。亦当同是三月初六日也。

当今名士[编辑]

当今海内名士。梁国治,彭元瑞,纪匀号晓岚,吴圣钦,戴衢亨,其兄心亨。俱吴人。祝德麟,李调元。并蜀绵竹人。余有戴心亨所书柱联一对。开帙群言守其雅。抚琴六气为之清。

明琏子封王[编辑]

仁庙甲子。龟城府使韩明琏。与平安兵使李适同叛。举兵犯 阙。兵败走。皆擒诛。明琏二子润,澜。雪上倒着芒鞋。亡入建州为将。其后十三年。从清太宗东来云。此出当时传说。其真伪未可知。今览新刊太宗实录。果言朝鲜将韩明琏为其下所杀。其子润,义来降。封义怡亲王。澜似改名为义。昭代丛书中谥号录。当载其名。后当考。吁。我 朝立国四百年来。不无凶逆之诛殛。而未有如两贼之举兵犯 阙者。其凶丑遗孽。投虏为将。借兵猖獗。至于此极。当时建州为逋逃之渊薮。而足想平日边门之不严。沿江守御之疏虞。强邻凭陵。而其用事将率之姓名。不识谁某。则何况其材勇谋猷之所出乎。如此而徒欲以空谈摧大敌。只手扶大义。呜呼难矣哉。

古儿马红[编辑]

古儿马红者。义州官奴郑命寿也。姜功烈者。都元帅姜弘立也。皆改名投虏。命寿最凶恶。陵虐其父母之邦。无所不至。郑弼善雷卿不胜忿。欲刺杀命寿。与其院吏姜孝元谋。乃使人告命寿诸奸利事于清人。清人斩上书者。而郑雷卿,姜孝元坐死。使命寿监刑。极甚惨酷。后清人亦觉命寿稔恶于本国。遂斩之。姜弘立光海时为都元帅。深河之役。降于虏。及 仁朝改玉。闻其家诛夷。大怒引虏兵至平山。 朝廷不得已送弘立家属于军前。其叔父缙。责弘立。弘立大惭。既而满洲知弘立诈。遂讲和而去。留置弘立。听本国调度。 朝廷畏满洲强。未敢显诛弘立。出居其杨花渡江亭。无面目以见国人。不出房闼。但闻长吁声。后五六年。其家人缢杀之。

东医宝鉴[编辑]

我东书籍之八梓于中国者。甚罕。独东医宝鉴二十五卷盛行。板本精妙。我国医方未广。乡药不真。我 宣祖大王命太医许浚与儒医郑古玉碏及医官杨礼寿,金应泽,李命源,郑礼男等。设局撰集。出内府医方五百卷。以资考据。书始于 宣庙丙申。而成于光海三年庚戌。实 万历三十八年也。其所刊弁卷之文。颇疏畅。东医宝鉴者。乃明时朝鲜阳平君许浚所撰也。按朝鲜俗。素知文字。喜读书。许又世族。万历间。篈,筬,筠兄弟三人。俱以文鸣。女弟景樊才名。复出厥兄之右。九边诸国。最为杰出者也。其言东医者。何。国在东故医言东也。昔李东垣著十书。以北医而行于江浙。朱丹溪著心法。以南医而显于关中。今阳平君僻介外蕃。乃能著书。行于华夏。言期足传。不以地限也。言宝鉴者何。日光穿漏。宿阴解駮。分肌劈腠。使人开卷。暸然光明似鉴也。昔罗益之著卫生宝鉴。龚信著古今医鉴。皆以鉴名。不嫌夸也。窃尝论之。人惟五藏。病止七情。其间禀受有偏全。渐染有浅深。证变有通塞两候。脉动有浮中沉三部。谛而察之。如亩斯劙。莫可越也。如燎斯晰。莫可蔽也。知大黄可以导滞而不知其寒中。知附子可以补虚而不知其遗毒。罔攸济矣。是以至人。治病于未起之前。不治于既成之后。病既成而始治。策斯下矣。而复委决于庸医。岂有瘳哉。甚而怀私利者。以无疾人为功。初从事者。至于费人为学。大易勿药之占。南人无恒之戒。若早为此辈发覆也。扁鹊有言。人之所病。病疾多。医之所病。病道少。然自轩岐以后。代有名医。迄今著述之繁。几于汗牛充栋。不患其少矣。而术有验有不验。岂古人各以所见为说欤。择不精者。语不详。执于一者。贼乎道。欲疗人之病而不疗人之心。欲疗人之心而不通人之意故也。今观是编。先之以内景。溯其源也。次之以外形。疏其委也。次之以杂病。辨其证也。终之以汤灸。定其方也。中所援引。自天元玉册以曁医方集略。计八十馀种。率吾中土之书。其东国所撰者。不过三种而已。循古人之成法。而能神而明之。补缺憾于两间。播煕阳于四大。业已上献阙廷。见推国手矣。顾书藏秘阁。世罕得窥。前鹾使山左王公。建节临粤。悯时医多误。专人赴都钞录。未及梓行。随以事去。顺德明经左君翰文。予总角交也。慨然思锓版。广其传。约费三百馀缗。略无吝色。盖心则济人利物之心。事则调阳变阴之事。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左君之仁大矣。刻成。属予为序。遂喜而书其端。时乾隆三十一年。岁在丙戌兰秋上浣。原任湖南卲阳醴陵兴宁桂阳县事,充庚午壬申癸酉丙子四科湖广乡试同考官番禺凌鱼撰。余家无善本。每有忧病则四借邻闬。今览此本。甚欲买取。而难办五两纹银。赍怅而归。乃誊其凌鱼所撰序文。以资后考。

深衣[编辑]

我国深衣之必以麻布而不以绵布者。非也。织麻则当曰麻布。织苎则当曰苎布。织绵则当曰绵布。乃方言训布为保。补外翻。 读布曰保布。独织麻之家。专名为布。由是而麻布之市曰布廛。苎布之市曰苎布廛。至于绵布则无以区别。方言绵花曰木花。遂名织绵曰木。殊不识绵布者。乃大布也。不名绵布为大布。而号其市曰白木廛。以至两税之赋大布而曰田税木,大同木。布之大者。遂为别件物事。以此号。登于官府文簿。通国行之。何谓大布也。纯素之物。称布帛之文。而绵乃织之大本也。不可以𫄨绣五釆。其质俭而其色纯。有无文之文。故曰大布之衣者是也。曰。完且不费。善衣之次。完且不费者。绵布之谓也。大布之衣。即深衣也。中国三升布。杂羊毛于绵。而同缫为布者也。我国市人转卖三升布者。独名青布廛。兼卖大布曰。大保。亦曰门三升。以博倍价。而白木廛。不得察纠者。不核名实之故也。中国衰服皆绵布。今行道路所逢衰服者。无一麻布所着。头巾亦皆绵布。时方夏天。膏汗凝渍拉垂。余今所着绵布袷衣。中国人阅视之。颇珍其缕绩精密。多求其深衣之资。余问中国何独无细织耶。皆叹曰。中国举服绫缎绮縠。耻衣大布。则古圣人深远。不费之制。阁而不讲者久矣。故虽为槖为囊。时入机杼而麁莽。不堪作善衣之次。余问善衣何衣也。答曰。善衣者。好衣也。自天子达于庶人。皆有上件好衣。为文章以表贵贱。夫深衣者。贵贱同服。男女同服。吉凶同服。缝以大布者。昭其俭也。岂不是善衣之次乎。我东儒家。尤重深衣。而图之说之。争辨纷纭。袪祫之间。胶守分寸。麻绵之间。不识何布。岂非可笑之甚者乎。

罗约国书[编辑]

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罗约国假㺚上书皇帝陛下。臣闻三皇首出。五帝继作。临御亿兆。代天立极。岂特中华之有主而抑亦夷秋之无君乎。乾坤浩荡。非一人之独主。宇宙旷大。非一人之能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臣居罗约之方。城池不过数百里。封疆不越三千里。而常有知足之心。陛下统据中原。为万乘之主。城池数千里。封疆数万里。犹怀无厌之欲。每含并呑之意。天发杀气。神号鬼哭。地发杀气。龙虎遁藏。人发杀气。天地翻覆。尧舜有道。四海入贡。禹汤施恩。万方拱手。秦皇数伐。匈奴体化。鲍鱼契丹。大躏中土。身为帝豝。积德则如彼。稔恶则若此。吉凶祸福。相根相条。其信如春夏秋冬。其暴如雷霆霹雳。可不慎哉。顺之者。未必保其生。逆之者。未必获其歼。此人理之舛其常。而天道所以违其行也。臣独何心。抑首跪膝于顺天之府乎。虽陛下亲率六师之轻锐。往来于水泽之间。而相逢于贺兰山下。举鞭问平安。马上论天下。云沙万里。虎跳龙跃。一雄一雌之秋也。夫战无两胜。福不双至。不如罢兵休战。解生灵之疾苦。弭甲兵之艰难。臣谨当年年奉贡。世世称臣。不然则论文而有孔圣,孟贤之经术。语武而有太公,孙子之韬略。宁肯多让于中国哉。顾陛下熟察焉。斯遣大臣多里马。祗谒丹墀。恭暴赤心。诚切戴天。感涕彻地。赵译达东将修别单。得此于序班。夜以示余。书状亦来语曰。俄见罗约国书乎。天下事大惶恐。余曰。天下事姑舍是。但恐天下元无罗约国。吾于二十年前。曾于别单中。见似此文书。亦称黄极㺚子慢书。先辈围坐一读。深以北方为忧。或谓代清者极也。今见此书。似无加减。序班辈皆江南窭人子。羁旅无赖。类作此等危妄语。以赚我译。公费银两。别单虽许。闻见事件。皆是道听涂说。奈何逐年买谎语。每行沽伪撰。以备莫重奏 御之资乎。愚意则别单中合当商量去就。书状大以为然。赵译颇分疏。余谓赵译曰。君年少不解事。我国士大夫。白地春秋。空谈尊攘。百有馀年。中州人士。亦岂无此心乎。所以年羹尧,查嗣庭,曾静辈。指祥瑞为灾咎。诬治绩为疵政。鼓扇四海。播腾文字。有若危亡之象。迫在朝夕。我译乐其诞而自愚。三使久处深馆。郁郁无消遣之资。辄招君辈。问新所闻。则摭拾道途。博畅幽襟。使臣全不理会。掀髯拊箑曰。胡无百年之运。慨然有中流击檝之想。其虚妄甚矣。又况先来军官。昼夜疾驰。半是马上睡梦。或致彼境遗落。其为祸患。当复如何哉。书状大笑且大惊。戒赵译云云。未知其后存拔之果如何耳。

佛书[编辑]

佛氏书初入中国者。不过四十二章。其后号佛经者。太半作于魏晋间文人之手。盛于姚秦。炽于萧梁。大备于唐。几与儒家典籍等。盖自上世。已有似此学问。黄帝,广成子,南郭子綦,藐姑射山人,许由,巢父,卞随,务光,长沮,桀溺。未曾号其人为佛。而亦未尝著有其书。故后世但知佛氏之出自夷狄。而殊不识中土先有此道也。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老子曰。圣人抱一。乃佛氏则曰万法归一。所谓万法归一。与吾儒理一万殊。其守约之旨。未始不相似也。世间所有佛书。都是南华经笺注。南华经乃道德经之传疏彼皆天资超绝。情量卓异。岂不知仁义礼乐俱为治天下之大经哉。不幸生值衰季。蒿目伤心于质灭文胜。则慨然反有慕于结绳之治。其如绝圣弃智剖斗折衡之类。皆愤世嫉俗之言也。三千年来。排之者亦不一人。而其书竟亦尚存。其书虽存。竟亦无关于天下之治乱。韩昌黎依俙见孟子之距杨墨。乃以辟老佛为家计。孟子本领非直距杨墨。为亚圣。乃韩昌黎直欲火其书。以继邹圣。未知果有火其书本领否也。

皇明马牌[编辑]

尚瑞院所藏 皇明马牌。深黄无纹绫。乌木轴一卷。长二尺四寸。广五尺有咫。沿边刺绣螭龙。中绣鞍具赤马一疋。制诰 皇帝圣旨。公差人员。经过驿。分持此符验。方许应付马疋。如无此符。擅便给驿。各驿官吏不行执法。循情应付者。俱各治以重罪。宜令准此。洪武二十三年月日。字皆黑线刺绣。年号上安玉玺其文曰。制诰之宝。左旁细书。通字七十号。下方联幅。安小玺之半。又赤马一疋一轴。通字六十七号。又青马一疋一轴。通字六十八号。赤马二疋一轴。达字三十号。盖洪武庚午由群山岛发船。朝金陵时。所赐符验四度也。又赤马二疋一轴。万历二十七年月日。达字十六号。又赤马二疋一轴。达字十三号。制诰及年号黑线刺绣。四沿螭龙。上安玺宝。皆同洪武制。左旁细书。通达几字号。皆不刺绣。似是临时写其第几字号。皆具书印半玺出给也。洪武通字六十七号。青马以下八马。皆无鞍勒。盖万历己亥辽阳路梗。由椵岛至登州下陆。以朝北京时。所赐符验二度也。每一轴。贮朱漆皮筒。𨱎锡妆饰。更贮鹿皮囊。未知当时使还。不为还纳。何也。抑 皇明旧例。外国使臣由水路朝天者。因为颁给欤。今此热河之行。亦有给马之旨。则似当传给符验而道次互违。未见其应付勘合之何样制度也。

哈密王[编辑]

出东直门。向热河。行不数里。皇城脚夫三十馀人。扁担接武而行。回子十馀人殿后。面貌狞狰。高鼻绿瞳。发须强磔。其中两人眉眼明秀。服着最华。戴猩猩毡笠。卷其左右两檐。则前后檐尖铳。如未敷荷叶。顾眄之际。轻佻可笑。马头辈臆称回回国太子。与之后先作行者三四日。时于马上换烟相吸。其动止颇为恭顺。一日停午极暑。下马憩路中箪屋下。两人后至。亦下马对椅而坐。问我满洲话否。蒙古话否。我戯答曰。两班安知蒙满话。即书问回回来历。一人掉头视他。似全塞矣。一人欣然操笔。沉思良久。才下一字。备尽人间艰难辛苦之状。自称哈密王。指其伴来者。亦称蕃王十二部云云。所对全无文理。不可解矣。问担来何物。则皆进贡玉器。而其中最大者。自鸣锺云。所称蕃王。解囊出茶。使其从人烹瀹相飮。亦劝余一椀。意其必异茶也。视其香色。乃皇城中寻常行卖之物也。爇炉枪椀。皆以朱漆皮革为外套。累累如带銙腰带背负。极其简便矣。茶后先起。一鞭跑去。明朝又相逢于河边。以汉话问哈密王年纪多少。亦以汉话对三十六。蕃王尤善汉话。合掌二次。张其一手。称二十五。按唐书回纥。一名回鹘。元史有畏兀儿部。畏兀。即回鹘也。回回者。即回鹘之转声也。高丽史元使高丽人。教习畏吾儿语。畏吾儿。又畏兀之转声也。哈密。汉时伊吾地。唐时伊州地。丽末偰逊者。回鹘人也。仕于元朝。从公主东来。因仕于丽朝。其仕于 本朝者。偰长寿。即逊之子也。

徐花潭集[编辑]

徐花潭先生敬德数学。类康节。有诗若文若干篇。无可观而编入四库全书中。今皇帝所著。

长兴镂板[编辑]

今之乌丝栏。即古之编竹也。古者文字。皆以漆书之竹片。以韦编之。所谓简册。其形如乌丝栏。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者是也。汉武帝渡河东。亡书五箧。幸赖张安世诵而录之。其无镂板可知。后世镂板。始于后唐明宗。明宗胡人。目不知书。然其九经镂板。乃在长兴中功。不在鸿都石经之下。帝叹当时士大夫吉凶之礼。有冥昏起复之制。曰儒者所以隆孝悌而敦风俗。且无金革之事而起复可乎。婚姻吉礼也。如之何其用于死者。乃诏刘岳。选文学通知古今之士。共删定之。太常博士段颙田敏等。皆鄙俚。增损其书。不过当时家人所常传习者。即今聚珍板刻字。户部侍郞金简所监董。

周翰朱昂[编辑]

人于年少时。前程甚远。若无可老之日。言语间易。触侮老人。非但恶少轻薄。类不福禄延长。不可不慎。闵赞成馨男年逾七耋。手自接菓。里中诸少年名官。笑之曰。公犹复百年计耶。公曰。政为君辈留赠耳。其后公享年九十四。诸名官讳日。公辄手自摘菓以助祭。昔杨大年弱冠。周翰,朱昂。同在翰林。两人时已皤然。每论事。杨侮之曰。两老翁以为如何。翰颇不堪谓曰。君莫欺老。竟当留白赠君。昂曰。莫留赠他。免得他人还又欺他。后杨果不及五旬。热河太学。有老学究曰王鹄汀者。教授民家小儿胡三多。年十三。复有旗下王罗汉者。年方七十三。较三多为先甲戊子生。讲义于鹄汀。每日清晨。与三多挟书后先踵门。朝鹄汀。鹄汀或谈论无暇。则辄转身屈首于胡童。鬯受一遍而去。鹄汀云。彼有五孙二曾孙。身自日来讲义。归而转授众孙。其勤实如此。然而老者不耻。稚者不侮。中州礼义之盛。日有闻矣。而边末风俗之淳。益可见耳。一日胡童持一帖朱纸二两纹银而来。以示余。其帖曰。敬托同学庚弟胡。转丐朝鲜朴公子清心元一两丸。谨具薄币。以代羊雁。物些情深。义重海内。余还其银而觅给二丸。所谓同学庚弟胡者。胡三多也。尤为绝倒。然殊自浑厚。颇异于朱昂之毒咒杨大年。并记之。以为年少侮老之戒。

武列河[编辑]

郦道元水经注。濡水东南流。武列水入焉。濡水。今滦河。武列水。今热河。热河之号。不著于经。则似是武列之转声。其源有三。一出武郁利河。一出石巴伊台。一出汤泉同。会为热河。抱山庄南行入滦河云。我使趱程行。既入热河。或有自此径还之议。使臣使任译。预讲东还路程。任译探于通官。通官辈大惊曰。山后皆㺚子地方。抱医巫闾而北东绕转。道途间。必遭㺚子所劫略。俺等中土人。无有识此路者。虽蒙皇旨。自此径还。使臣呈文礼部。恳免此路可也。任译更无向人探问处。方纳闷。有一老章京曾经行者。能历历言之。而给纸笔。使之开录。则目不识汉字。仰视天。俯画地。手扱沙作山形。复截芥为舟渡状。然后操笔疾书。乃满字。无解见者。观者皆大笑。余偶以此纸。示王鹄汀。鹄汀亦不能解。以示王罗汉。罗汉曰。吾虽知之。汉字翻誊则难。俺邻舍有奉天人来客者。似当识此路。明日问诸此人。详录以来也。因纳纸怀中而去。明日果为详录而来。自热河三十里至平台子。三十里至红石岭。二十五里至黄土梁十五里至西六沟。此是承德府交界处。有交界碑。自此二十里至祥云岭。三十里至七沟。三十里至凤凰岭。二十里至平泉州。三十五里至大庙站。平泉州界。自此四十里至杨树沟。二十五里至双庙。三十里至宋家庄。三十里至建昌县。三十里至长胡子。二十五里至夜不收。二十里至公营子。三十里至担杖沟。此乃建昌县界也。自此十里至杏湖子台。二十五里至喇麻沟。二十里至蝴蝶沟。十五里至大营子。二十五里至朝阳县。二十五里至大凌河再渡。二十五里至蟒牛营。三十里至张家营。二十五里至蛮子岭。二十五里至石人沟。朝阳县界。自此三十里至六台边门。三十里至崔家口。二十里过义州城渡。大凌河出锦州卫。由广宁路云云。

雍奴侯[编辑]

童子时读史。窃怪汉封寇恂为雍奴侯。侯号何限而何必曰雍奴侯。按雍奴地名。在渔阳右北平。余曩入燕蓟。道出渔阳北平。今未知雍奴变作何名。而傥亦经行其地否也。雍奴又数泽名。水经注。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

𢘿[编辑]

汉书地理志。清河郡有𢘿题县。余行自漠北。还入古北口。夜宿清河县。今不知𢘿题何在。而要之清河近境。颜师古注。𢘿。古莎字。

顺济庙[编辑]

东西洋考。五代时。闽都巡检林愿之第六女。生于晋天福八年。以雍煕四年二月二十九日升仙。常衣朱衣。飞翻海上。里人祠之。宋宣和癸卯。给事中路允迪使高丽。中流遇风。邻舟俱溺独路舟。神降于樯无恙。使还奏于朝。特赐庙号顺济。今天主堂所画朱衣女像。飞翻海云间。似为其神也。

海印寺[编辑]

陜川伽倻山海印寺。刱自新罗哀藏王时。名篮巨刹。多相沿袭号名。而此独不然。中国顺天府西海子上。旧有海印寺。 皇明宣德间。重建。改名大慈恩寺。废为厂。我国海印寺。乃千馀年旧刹。则燕中海印。想应在新罗所刱之后也。

四月八日放灯[编辑]

中原放灯。在上元夜。自十四至十六。我国放灯。必于四月八日。谓佛生辰。此似仍丽俗。释迦如来。净饭王之太子。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四月八日。四十二年壬申。太子年十九。弃位出家修道。至穆王三年癸未。道成。

五弦琵琶[编辑]

杨廉夫元宫词云。北幸和林幄殿宽。句丽女侍婕妤官。君王自赋明妃曲。敕赐琵琶。马上弹。按丽史乐志所载乐品。琵琶弦五。则婕妤所弹。斯五弦矣。韫光楼杂志。

狮子[编辑]

辍耕录言。国朝每宴诸王大臣。谓之大聚会。是日尽出诸兽于万岁山。若虎豹熊象之属。一一别置。然后狮子至。身才短小。绝类人家所畜金毛猱狗。诸兽见之。畏惧俯伏。不敢仰视。气之相压也如此云。余尝至万岁山。不见所畜诸兽。则皆置之西山及圆明诸苑。而热河所见奇禽兽不为不多。然率不识其名。日见驯熊豢虎。类皆帖耳阖眼。常作可怜之熊。尤以未见狮子为可恨。然百年内。亦绝无来献者云。

降仙楼[编辑]

我国成川降仙楼。米万锺仲诏所书。其笔法不下米元章。而石癖则过之。艮斋笔记。房山有石。长三尺广七尺。色青而润。仲诏思致之勺园中。车重轮马十驷。百夫曳之。七日始出山。又五日始达良乡。道上工力竭。因卧之田间。缭垣卫之。葭屋覆之。有往复报答之书。一时传为佳话。余游燕中。有以闽人吴文仲所画米太仆奇石一卷来卖者。一灵壁石。一方台石。一英德石。一仇池石。一兖州石。又有号非非石,青石,黄石。皆奇形怪状。有自题湛园诗。主人心本湛。以湛名其园。有时成坐隐。为客开青樽。闲云归竹渚。落日映松门。登台候山月。流辉如晤言。万锺宦游四方。所积惟石而已。则盖亦名士也。东人惟知米元章而不识米仲诏。故特记之。但未知楼额何缘得到。亦俟后考。

李荣贤[编辑]

太学志。隆庆元年。驾幸国学。朝鲜陪臣李荣贤等六员。各具本等衣冠。赴彛伦堂外。文臣班次之次。其时参班。当以使价留馆。何至六员之多也。今莫识李荣贤为谁家祖先。而随参诸员。又无姓名可考。先辈万运多识故事姑录之。以待一访。

王越试券[编辑]

王越试券。为风所漂。飞落我国。以其券付奏年使。而中国记载。误称琉球。当时以越谓有风力。擢居宪职。尝见琅瑘漫抄。成化间。太监王高休沐。有兵部尚书某往谒之。会都御史王越,户部尚书陈钺。亦至。高良久始出。揖诸公坐。谓曰。昔王振用事。六卿多通私谒。人以为擅权。今诸公见访。安知外人不议高耶。且诸公访高。不识以高为何如人。兵部曰。公圣人也。高作色曰。大而化之之谓圣。孔子尚曰则吾岂敢。王高何人。敢谓圣人。众惴不能出气云。其时兵部。虽隐其姓名。公议难掩。则至于王越所谓风力安在。

天顺七年会试贡院火[编辑]

天顺七年二月。举会试。值贡院火。监察御史焦显。因鏁其门。不容出入。举子焚死者。九十馀人。

新罗户[编辑]

燕之东北郡县。非但多高丽庄。唐总章中。以新罗户。置侨治良乡之广阳城。

证高丽史[编辑]

朱昆。田竹坨之子也。其按元顺帝北走。驻跸应昌。太子爱猷识里腊达嗣立。徙和林改元宣光。高丽称为北元。辛禑尝奉其年号。时洪武十年也。明年豆叱仇帖木儿立。北元遣使告高丽。继又以改元天元。告高丽。具见郑麟趾高丽史。则继顺帝而建元者。非止宣光矣。盖顺帝之称中国所号。而惠宗庙号。残元所谥。其后仅识宣光之谥。昭宗则天元之立。史家之所略。而所以据丽史为证也欤。

朝鲜牡丹[编辑]

六街花事云。荷包牡丹。本草一名朝鲜牡丹。花似僧鞋菊而深紫色其以牡丹名者。因其叶相类也。京师槐树斜街。慈仁寺药王庙花市。恒有之。所谓荷包者。中国人以绣圆囊。相赠遗曰。荷包。即囊名也。僧鞋菊。未知何状。要之皆草花也。既名朝鲜牡丹。而我东独不见。何也。

艾虎[编辑]

端午日。工曹进宫扇艾虎。戒庵漫笔。端午。赐京官宫扇。竹骨纸面。俱画翎毛。五色线缠绕。艾虎云。端午艾虎。即亦中国旧俗。

十可笑[编辑]

戴斗夜谈。京师相传十可笑。光禄寺茶汤。太医院药方。神乐观祈禳。武库司刀枪。营缮司作场。养济院衣粮。教坊司婆娘。都察院宪纲。国子监学堂。翰林院文章。犹汉世谚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之谓也。我东谚有云。官猪腹痛。犹言越视秦瘠也。其名存实无。汉世孝廉。犹然。何况后世乎。

子规[编辑]

元至正十九年。子规啼于居庸关。关距皇城七十里。燕都八景。居庸叠翠。其一也。元王恽以为始皇筑长城时。居息庸徒于此地。遂称居庸。慕容垂遣慕容农。出蠮螉塞。即居庸之讹音云。余尝欲一至居庸。而往返为一百四十里。则有难于一日中周旋。故止焉。至今为恨。

庆寿寺大藏经碑略[编辑]

国家崇信佛法。建大佛寺。必置经藏。丛天下之工书者。泥黄金缮写。以示其严。选天下之善锼者。刊美木传刻。以致其广。京师诸寺。日饭僧端坐群诵。撞锺吹螺。昼夜不绝。岁又一再遣使。乘驿奉香币。遍天下亦如之。斯尽恒河沙界。并受其福。于虖至矣。高丽古称诗书礼义之国。皇元之有天下也。世祖皇帝结之恩。待之礼。亦最优异。父子继王。并列贰馆。今王 忠宣王。 又以聪明忠孝。为皇帝皇太后所亲幸。大德乙巳。乃施经一藏。入大庆寿寺。归美以报于上寺。为裕皇祝釐之所。于京城诸刹。为最古。皇庆元年夏六月。谓某为文勒之石。王名 璋。 好贤乐善。有德有文。逮事世祖。以皇甥为世子。入宿卫。被赏识。成宗朝选尚公主。大德末年。从今上平内难。立武宗有功。为推忠揆义协谋佐运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师,上柱国驸马都尉沈王,征东行中书省右丞相,嗣高丽国王。今上即位。策勋加太尉。碑程钜夫所撰也。在雪楼集。辞多讥讽。盖寓诸外国撰述。以微见其志。丽史未必见载。故截录其略。

谎粮台[编辑]

未及东岳庙五里。有荒凉台。非也。长安客话。唐太宗征高勾丽。尝屯兵于此。虚设囷仓。以疑敌人。故俗因呼其地曰谎粮台。其说似是。

胡元理学之盛[编辑]

中国理学之盛。莫尚于胡元之世。而又有两异事。元开国之初。道士之儒言。释氏之儒行也。长春真人邱处机。字通密。登州人。长春。其号也。生于金皇统戊辰五月十九日。贞祐乙亥。金主召不起。己卯。宋亦遣使召之。又不起。是年五月。蒙古太祖自柰蛮。遣近侍持手诏致聘。遂赴召。逾铁门关。经数十国地万馀里。见帝于雪山。首以一天下者。在不嗜杀人为对。谏止大猎。则曰天道好生。问为治之方。对以敬天爱民。问修身之道。则对以清心寡欲。问长生之药。则曰有卫生之经。无长生之药。每召就坐。劝帝者皆慈孝之说也。岂非道士而儒言者乎。是时蒙古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处。机还燕。使其徒持牒。招求于战伐之馀。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滨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此出元史。又海云国师名印简。山西之宁远人也。年十一。能开众讲义济众凶。金宣宗赐号通元广惠大师。宁远城陷。与其师中观皆被执。元成吉思皇帝 元太祖。 遣使语大师曰。老长老,小长老皆可好。自是天下皆称小长老焉。海云每言于大官人忽都护曰。孔子圣人。宜世封以祀。颜子,孟子之后及习周公,孔子之学者。宜皆免差役。以勤服其业。从之。此见王万庆所撰九级塔碑文。岂非释氏而儒行者欤。玆并录之。

拜荆[编辑]

余尝过丰润县。其东北。有秦王山。惟荆丛生。相传唐太宗为秦王时。登此山。见荆愕然曰。此。里师授吾句读时。所用朴也。下马拜之。荆皆垂首向地。如𫖯伏状。至今犹然。

还乡河[编辑]

豊润玉田之间。有还乡河。凡水皆东流。而独此河西流。燕山丛录。宋徽宗过河桥。驻马四顾。凄然曰。过此渐近大漠矣。吾安得似此水还乡乎。不食而去云。或曰。石少主所命之名。而人至今呼之。石少主者。似是石晋少主重贵。而亦为契丹所虏。当过此也。

桂苑笔耕[编辑]

唐书艺文志。有新罗崔致远桂苑笔耕四卷。而后来著书家引用书目。无见焉。书亡当久。

千佛寺[编辑]

自密云入德胜门。时路甚泥泞。群羊且塞路。不可行。遂下马。与洪译命福。入路傍千佛寺少憩。佛座绕千莲。莲绕千佛。尊天诸佛二十四躯及十八罗汉。皆我国所进云。此据刘同人景物略为说。而殊不识渌水杂识。已据乔应春碑。为太监杨用所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