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第八卷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营造法式
◀上一卷 第八卷 小木作制度三 下一卷▶

第八卷·小木作制度三[编辑]

平棋斗八藻井小斗八藻井拒马义子义子钩阑(重台钩阑。单钩阑。)棵笼子井亭子

○平棋(其名有三:一曰平机,二曰平撩,三曰平棋。俗谓之平起。其以方椽施素版者,谓之平暗。)

造殿内平棋之制:于背版之上四边用桯,桯内用巾,贴内留转道缠难子,分布隔截,或长或方。其中贴络华文有十三品:一曰盘球,二曰斗八,三曰叠胜,四曰琐子,五曰簇六球文,六曰罗文,七曰柿带,八曰龟背,九曰斗二十四,十曰簇三簇四球文,十一曰六入圜华,十二曰簇六雪华,十三曰车钏球文。其华文皆间杂互用,(华品或更随宜用之。)或于云盘华盘内施明镜,或施隐起龙凤雕华。每以长一丈四尺广五尺五寸为率。其名件广厚若间架虽长广更不加减,唯盝顶欹斜处其桯量所宜减之。

背版:长随间广。其广随材合缝计数,令足一架之广,厚六分。桯:随背版四周之广。其广四寸,厚二寸。贴:长随桯四周之内。其广二寸,厚同背版。

难子并贴华:厚同贴。每方一尺用华子十六枚。(华子先用胶贴,候干,刬削令平,乃用钉。)

凡平棋施之于殿内铺作算桯方之上。其背版后皆施护缝及楅。护缝广二寸,厚六分;副广三寸五分,厚二寸五分;长皆随其所用。

○斗八藻井(其名有三:一曰藻井,二曰圜泉,三曰方井。今谓之斗八藻井。)

造斗八藻井之制:共高五尺三寸。其下曰方井,方八尺,高一尺六寸;其中曰八角井,径六尺四寸,高二尺二寸;其上曰斗八,径四尺二寸,高一尺五寸,于顶心之下施垂莲或雕华云卷,皆内安明镜。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径积而为法。

方井:于算桯方之上施六铺作下昂重栱,(材广一寸八分,厚一寸二分。其枓栱等分数制度并准大木作法。)四入角每面用补间铺作五朵。(凡所用枓栱并立旌枓槽版,枓栱之上用压厦版。八角井同此。)枓槽版:长随方面之广,每面广一尺,则广一寸七分,厚二分五厘。压厦版长厚同上,其广一寸五分。

八角井:于方井铺作之上施随瓣方,抹角勒作八角。(八角之外四角谓之角蝉。)于随瓣方之上施七铺作上昂重栱。(材分等并同方井法。)八入角每瓣用补间铺作一朵。

随辩方:每直径一尺,则长四寸,广四分,厚三分。枓槽版:长随瓣,广二寸,厚二分五厘。压厦版:长随瓣,斜广二寸五分,厚二分七厘。

斗八:于八角井铺作之上用随瓣方,方上施斗八阳马,(阳马今俗谓之梁抹。)阳马之内施背版,贴络华文。阳马:每斗八径一尺,则长七寸,曲广一寸五分,厚五分。

随瓣方:长随每瓣之广。其广五分,厚二分五厘。

背版:长视瓣高,广随阳马之内。其用贴并难子并准平棋之法。(华子每方一尺用十六枚或二十五枚。

凡藻井施之于殿内照壁屏风之前,或殿身内前门之前,平棋之内。○小斗八藻井

造小藻井之制:共高二尺二寸。其下曰八角井,径四尺八寸;其上曰斗八,高八寸,于顶心之下施垂莲或雕华云卷,皆内安晚镜。其名件广厚各以每尺之径及高积而为法。

八角井:抹角勒算桯方作八瓣,于算桯方之上用普拍方,方上施五铺作卷头重栱。(材广六分,厚四分。其枓栱等分数制度皆准大木作法。)枓栱之内用枓槽版,上用压厦版,上施版壁,贴络门窗钩阑。其上又用普拍方,方上施五铺作一抄一昂重栱,上下并八入角,每瓣用补间铺作两朵。

枓槽版:每径一尺,则长九寸;高一尺,则广六寸。(以厚八分为定法。)普拍方:长同上。每高一尺,则方三分。

随瓣方:方径一尺,则长四寸五分。每高一尺,则广八分,厚五分。

阳马:每径一尺,则长五寸。每高一尺,则曲广一寸五分,厚七分。

背版:长视瓣高,广随阳马之内。(以厚五分为定法。)其用贴并难子并准殿内斗八藻井之法。(贴络华数亦如之。)凡小藻井放之于殿宇副阶之内。其腰内所用贴络门窗钩阑(钩阑上施子雁翅版。)其大小广厚并随高下量宜用之。

○拒马义子(其名有四:一曰梐枑,二曰梐拒,三曰行马,四曰拒马义子。)

造拒马义子之制:高四尺至六尺。如间广一丈者,用二十一棂。每广增一尺,则加二棂,减亦如之。两边用马衔木,上用穿心串,下用栊桯连梯,广三尺五寸。其卯广减桯之半,厚三分中留一分。其名件广厚皆以高五尺为祖,随其大小而加减之。

棂子:其首制度有二:一曰五瓣云头挑瓣,二曰素讹角。(义子首于上串上出者,每高一尺出二寸四分,挑瓣处下留三分。)斜长五尺五寸,广二寸,厚一寸二分。每高增一尺,则长加一尺一寸,广加二分,厚加一分。

马衔木:(其首破瓣同棂,减四分。)长视高。每义子高五尺,则广四寸半,厚二寸半。每高增一尺,则广加四分,厚加二分。减亦如之。

上串:长随间广。其广五寸五分,厚四寸。每高增一尺,则广加三分,厚加二分。

连梯:长同上串,广一寸,厚二寸五分。每高增一尺,则广加一寸。厚加五分。(两头者广厚同,长随下广。)

凡拒马义子,其棂子自连梯上皆左右隔间分布,于上串内出首,交斜相向。○义子

造义子之制:高二尺至七尺。如广一丈,用二十七棂。若广增一尺,即更加二棂,减亦如之。两壁用马衔木,上下用串。或于下串之下用地栿地霞造。其名件广厚皆以高五尺为祖,随其大小而加减之。

望柱:如义子高五尺,即长五尺六寸,方四寸。每高增一尺,则加一尺一寸,方加四分,减亦如之。

棂子:其首制度有三:一曰海石榴头,二曰挑瓣云头,三曰方直笏头。(义子首于上串上出者,每高一尺出一寸五分,内挑瓣处下留三分。)其身制度有四:一曰一混心出单线压边线,二曰瓣内单混面上出心线,三曰方直出线压边线或压白,四曰方直不出线。其长四尺四寸,透下串者长四尺五寸。每间三条。)广二寸,厚一寸二分。每高增一尺,则长加九寸,广加二分,厚加一分。减亦如之。

上下串:其制度有三:一曰侧面上出心线压边线或压白,二曰瓣内单混出线,三曰破瓣不出线。长随间广。其广三寸,厚二寸。如高增一尺,则广加三分,厚加二分。减亦如之。

马衔木:(破瓣同棂。)长随高,(上随棂齐,至地栿上。)制度随棂。其广三寸五分,厚二寸。每高增一尺,则广加四分,厚加二分。减亦如之。

地霞:长一尺五寸,广五寸,厚一寸二分。每高增一尺,则长加三寸,广加一寸,厚加二分。减亦如之。

地栿:皆连梯混,或侧面出线。(或不出线。)长随间广,(或出绞头在外。)其广六寸,厚四寸五分。每高增一尺,则广加六分,厚加五分。减亦如之。

凡义子若相连或转角皆施望柱,或栽入地,或安于地栿上,或下用衮砧托柱。如施于屋柱间之内及壁帐之间者,皆不用望柱。

○钓阑(重台钓阑单钓阑其名有八:一曰棂槛,二曰轩槛,三曰栊,四曰梐牢,五曰阑楯,六曰柃,七曰阶槛,八曰钓阑。)

造楼阁殿亭钓阑之制有二:一曰重台钩阑,高四尺至四尺五寸;二曰单钩阑,高三尺至三尺六寸。若转角则用望柱。(或不用望柱,即以寻杖绞角。如单钩阑枓子蜀柱者,寻杖或合角。)其望柱头破瓣仰覆莲。(当中用单胡桃子,或作海石榴头。)如有慢道,即计阶之高下,随其峻势,令斜高与钩阑身齐。(不得令高。其地栿之类广厚准此。)其名件广厚皆取钩阑每尺之高(谓自寻杖上至地栿下。)积而为法。

重台钩阑:望柱:长视高。每高一尺,则加二寸,方一寸八分。

蜀柱:长同上。(上下出卯在内。)广二寸,厚一寸。其上方一寸六分刻为瘿项。(其项下细处比上减半。其下挑心尖留十分之二,两肩各留十分中四厘,其上出卯,以穿云栱寻杖。其下卯穿地栿。)

云栱:长二寸七分,广减长之半,荫一分二厘,(在寻杖下。)厚八分。

地霞:或用华盆亦同。)长六寸五分,广一寸五分,荫一分五厘,(在束腰下。)厚一寸三分。

寻杖:长随间,方八分。(或圜混,或四混、六混、八混造。下同。)盆唇木:长同上,广一寸八分,厚六分。束腰:长同上,方一寸。

上华版:长随蜀柱内。其广一寸九分,厚三分。(四面各别出卯入池槽各一寸下同。)下华版:长厚同上,(卯入至蜀柱卯。)广一寸三分五厘。地栿:长同寻杖,广一寸八分,厚一寸六分。

单钩阑:望柱:方二寸。(长及加同上法。)

蜀柱:制度同重台钩阑蜀柱法。自盆唇木之上,云栱之下,或造胡桃子撮项,或作青蜓头,或用枓子蜀柱。云栱:长三寸二分,广一寸六分,厚一寸。

寻杖:长随间之广。其方一寸。盆唇:长同上,广二寸,厚六分。

华版:长随蜀柱内。其广三寸四分,厚三分。(若万字或钓片造者,每华版广一尺,万字条桱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子桯广一寸二分五厘;钓片条桱广二寸,厚一寸一分,子桯广一寸五分。其间空相去皆比条桱减半。子桯之厚同条桱。)

地栿:长同寻杖。其广一寸七分,厚一寸。华托柱:长随盆唇木下至地栿上。其广一寸四分,厚七分。

凡钓阑分间布柱令与补铺作相应。(角柱外一间与阶齐。其钩阑之外阶头,随屋大小,留三寸至五寸为法。)如补间铺作太密或无补间者,量其远近随宜加减。如殿前中心作折槛者,(今俗谓之龙池。)每钩阑高一尺,于盆唇内广别加一寸。其蜀柱更不出项,内加华托柱。

○棵笼子

造棵笼子之制:高五尺,上广二尺,下广三尺,或用四柱,或用六柱,或用八柱。柱子上下各用榥子、脚串、版棂。(下用牙子,或不用牙子。)或双腰串,或下用双榥子鋜脚版造。柱子每高一尺即首长一寸,垂脚空五分,柱身四瓣方直,或安子桯,或采子桯,或破瓣造。柱首或作仰覆莲,或单胡桃子,或枓柱挑瓣方直,或刻作海石榴。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高积而为法。

柱子:长视高。每高一尺,则方四分四厘。如六瓣或八瓣,即广七分,厚五分。上下榥并腰串:长随两柱内。其广四分,厚三分。

鋜脚版:长同上。(下随榥子之长。)其广五分。(以厚六分为定法。)棂子:长六寸六分,(卯在内。)广二分四厘。(厚同上。)牙子:长同鋜脚版,(分作二条。)广四分。(厚同上。)

凡棵笼子其棂子之首在上榥子内。其棂相去准义子制度。○井亭子

造井亭子之制:自下鋜脚至脊共高一丈一尺(鹑尾在外。)方七尺,四柱,四椽五铺作一抄一昂。材广一寸二分,厚八分,重栱造。上用压厦版,出飞檐,作九脊结瓦。其名件广厚皆取每尺之高积而为法。

柱:长视高。每高一尺,则方四分。鋜脚:长随深、广。其广七分,厚四分。(绞头在外。)额:长随柱内。其广四分五厘,厚二分。串:长与广厚并同上。

普拍方:长广同上,厚一分五厘。枓槽版:长同上,(减二寸)广六分六厘,厚一分四厘。

平棋版:长随枓槽版内。其广合版令足。(以厚六分为定法。)平棋贴:长随四周之广。其广二分。(厚同上。)楅:长随版之广。其广同上,厚同普拍方。

平棋下难子:长同平棋版方一分。

压厦版:长同鋜脚,(每壁加八寸五分。)广六分二厘,厚四厘。栿:长随深,(加五寸。)广三分五厘,厚二分五厘。大角梁:长二寸四分,广二分四厘,厚一分六厘。

子角梁:长九分,曲广三分五厘,厚同楅。贴生:长同压厦版,(加六寸)广同大角梁,厚同枓槽版。

脊槫蜀柱:长二寸二分,(卯在内。)广三分六厘,厚同栿。平屋槫蜀柱:长八寸五分,广厚同上。脊槫及平屋槫:长随广。其广三分,厚二分二厘。

脊串:长随槫。其广二分五厘,厚一分六厘。义手:长一寸六分,广四分,厚二分。山版:(每深一尺即长八寸,广一寸五分。以厚六分为定法。)

上架椽:(每深一尺,即长三寸七分。)曲广一寸六分厚九厘下架椽:(每深一尺,即长四寸五分。)曲广一寸七分,厚同上。厦头下架椽:每广一尺,即长三寸。)曲广一分二厘,厚同上。

从角椽:(长取宜,匀摊使用。)大连檐:长同压厦版,(每面加二尺四寸)广二分,厚一分。

前后厦瓦版:长随槫。其广自脊至大连檐。(合贴令数足,以厚五分为定法。每至角长加一尺五寸。)

两头厦瓦版:其长自山版至大连檐。(合版令数足厚同上。至角加一尺一寸五分。)

飞子:长九分,(尾声在内。)广八厘,厚六厘。(其飞子至角令随势上曲。)

白版:长同大连檐,(每壁长加三尺。)广一寸。)以厚五分为定法。)压脊:长随槫,广四分六厘,厚三分。垂脊:长自脊至压厦外,曲广五分,厚二分五厘。

角脊:长二寸,曲广四分,厚二分五厘。曲阑搏脊:(每面长六尺四寸。)广四分,厚二分。

前后瓦陇条:(每深一尺,即长八寸五分。)方九厘。(相去空九厘。)厦头瓦陇条:(每广一尺,即长三寸三分。)方同上。搏风版:(每深一尺,即长四寸三分,以厚七分为定法。)

瓦口子:长随子角梁内,曲广四分,厚亦如之。垂鱼:(长一尺三寸。每长一尺,即广六寸。厚同抟风版。)惹草:(长一尺。每长一尺即广七寸,厚同上。)

鸱尾长:一寸一分,身广四分,厚同压脊。

凡井亭子鋜脚下齐,坐于井阶之上。其枓栱分数及举折等并准大木作之制。○牌

造殿堂楼阁门亭等牌之制:长二尺至八尺。其牌首、(牌上横出者。)牌带、(牌两旁下垂者。)牌舌(牌面下两带之内横施者。)每广一尺,即上边绰四寸向外。牌面每长一尺,则首带随其长外各加长四寸二分,舌加长四分。(谓牌长五尺,即首长六尺一寸,带长七尺一寸,舌长四尺二寸之类。尺寸不等,依此加减。下同。)其广厚皆取牌每尺之长积而为法。

牌面:每长一尺,则广八寸,其下又加一分。(令牌面下广,谓牌长五尺,即上广四尺,下广四尺五分之类。尺寸不等,依此加减。下同。)首:广三寸,厚四分。

带:广二寸八分,厚同上。舌:广二寸,厚同上。

凡牌面之后四周皆用楅。其身内七尺以上者用三楅,四尺以上者用二楅,三尺以上者用一楅。其楅之广厚皆量其所宜而为之。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