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甁窝先生文集/卷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五 甁窝先生文集
卷之六
作者:李衡祥
1774年
卷七

[编辑]

答李仲舒

[编辑]

来谕荷甚。加以矜愚恤迷。毫无物我之形。曷任感叹。然评叱者少而容怜者多。非所望于仲舒也。元来此物。质浊识昏。已不能耐久忍讨。凡于言语之间。皆未免麤率而驳杂。况此册。初非深思推究。以自期于成书者。只缘子婿辈一处讲读。有疑辄质。随问随答。惟是臆说而已。宁有一言之几乎道者乎。投之箧笥。未尝敢以闻于人。顷虽迫问强呈。揆分多愧。第以得经高眼。为幸矣。略略镌诲。有若可以小罪者。然多见其过许而太恕矣。抑其中有不得不复者。今又妄发。其毋以自是疑之也。

问。天降生民。与之以性。○答曰。书云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者。尽之矣。盖天之生物。理气而已。赋之自天曰命。受而在物曰性。元亨利贞。洪匀赋与者。命也。爱恭宜别。通为一物者。性也。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来谕云所引。皆古圣贤之语。虽无不合。然释本文。义欠精约。且爱恭宜别。是情之目。其理之具于心者。方谓之性。

此为质疑而发。初非为训也。若欲训义。集注已详。何敢叠床。更求所谓精约乎。且既以赋受指其性命。又以通为一物为辞。其下又云继善成性。则是在爱恭宜别之前也。足知其理。故泛思而猝下矣。今若疑之以情。则改以实理具心。有善无恶何如。

问。仁之训曰。心之德爱之理。义之训曰。心之制事之宜。礼之训曰。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独于智训诸说不同。○答曰。胡氏云。心之神明。所以妙众理而宰万物。沈氏曰。涵天理动静之机。具人事是非之鉴。饶双峯曰。知之理。心之别。程勿斋曰。具别之理。为心之觉。史氏曰。胡氏。本或问中知字之义。然智是軆知是用。智是知之理。知是智之事。知之于智。犹爱之于仁。以知为智训。似详于用而略于体。沈说亦然云者。甚为明的。饶程二说。亦不稳。今若合众说而补之曰。心之灵。知之理。无乃或可乎。极欲质之先觉而不敢也。○来谕云。胡沈二说。论其理。非直训。而饶,程二说。方是直训。以愚观之。饶,程直训。恐不如胡,沈之说。盖训体难于约而明故也。今所训。取饶,程说略变。比饶,程颇稳。而亦似有不洽处。更宜覃思也。智知体用虽分。直云知之理。小欠曲折。况智知或有通用处。宁用饶,程别字易知字耶。

胡氏既以四端所释引之。又以窃取朱子意。以补为言。则此亦训体也。何可谓之泛论其理乎。智之训曰心之灵知之理者。似兼体用。今若易知以别则太急。恐不如知字之宽缓。

问。气质之禀。或不能齐。且未知禀赋二字之别。○答曰。赋者。自天而与也。禀者。在人而受也。所谓气质者。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盖生者理也。质者气也。阴阳分而有顺沴明暗之难齐。五行具而有多寡纯杂之不一。以难齐之气。值不一之运。纷沦交错。升降往来。或相制胜。或相违背。或相喜悦。或相攻夺。千变万化之际。固不能但有正而都无邪。是故人物之生。当其禀受之时。因其混沦杂糅之难齐。或粹或驳。或清或浊。或通或塞。或正或偏。就其中精英者。贵而为人。查滓者。贱而为物。精英之中清粹者。为圣为贤。浊杂者。为愚为恶。形既殊矣。才不得不异。或贤而不聪。或恶而便慧。或温和而不明。或轻躁而能睿。随其所禀。有万不同。此所谓禀之不齐也。○来谕云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本释天命之谓性也。其所成形之气。固为气质之气。然并理言则理不可属诸气质也。且生者理也。质者气也。此亦未安。当曰生者气也。所以生者理也。气之凝聚者质也。

既以气质之禀为问。故溯其所受之处曰。气以成形。理亦赋焉。盖谓所禀之天命也。又曰。未知禀赋二字之别。今若只答气质。则蒙学恐偏于气也。更以理亦赋焉。兼言之。非敢以理属诸气质也。盛教中生气也。所以生者理也。谨闻命。

问。理气界分何如。而气质二字。始发于宋儒欤。○答曰。理之与气。初非有两㨾物相对而生。亦非各相舍而为称。以其精粹不杂。故借玉理而名之曰理。以其屈伸往来。故比血气而号之曰气。其曰相须为体。相待为用者。理气之不可相离也。其曰理与气合而有心之名者。理气之不可偏生也。但二者。互有发用。而其发又相须互发之云。则各有所主。可知也。相须之云。则互在其中。可见也。就理气赋与之中。指此理之源头。则子思所谓天命之性。孟子所谓性善之性。是也。诚以杂气而言。则无以见性之本体。故独以理言性。而不害为理气之不相离也。程张诸子气质之训。非落于一边也。所指而言者。在乎禀生之后。故又不得纯以理称之。而不害为理发之性也。羲易继善成性之论。濂溪大极无极之辨。皆就相须之中剔拨而独言理。夫子性近习远之训。孟子耳目口鼻之喩。即就相成之中。兼指而主言气。子思之论中和也。言喜怒哀乐。而不及于四端。程子之论好学也。言喜怒哀惧爱恶欲。而亦不及于四端。是则就理气而浑沦言之。互在其中者。浑沦言之。可也。各有所主。则分别言之。亦可也。此皆圣贤说也。参互并观。则界分可知。而气质之发于孔孟。详于宋儒。亦当推之耳。○来谕每于退陶理气之论。有信及处。亦有信不及处。今用退陶说。而下语尤觉有偏重之意。是不能无疑。然亦未敢质言也。且理与气合而有心之名云者。谓性命之理。赋于形气。而有神明知觉之用。然后始言心也。以此明理气互发。亦不衬耳。

愚于此关。见识未透。猝然答此问。不亦难乎。朱子尝曰。于理实有所见。则于人言之是非。不翅黑白之易辨。固不待讯其人之贤否而为去就。不幸而吾之所谓理者。但出于一己之私见。则恐其取舍。不足为群言之折衷云。况以吾辈依俙影里之望。自以为得。则非直大害于吾心。亦将贻误于后生。愚于此段。不敢自主而信师说也。

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是谁语。而道在二字。浅深亦何如。○答曰。金仁山曰。是古先圣王学法。知止以下。似是孔子发明止至善之方。本末终始。又似曾子总古圣王与夫子之意。继言八条目。玩古之二字。则是孔子发明古先圣王大学之次第也。序所谓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集注所谓孔子之意而曾子述之者也。许白云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及下逆顺两言。八条目共四十三字。先王立学教人之法。其馀皆孔子发明之言。看三在字及古之二字。可见云云。若夫道在二字。各有浅深。凡言道有二义。天理运行不息谓之道。人有义理而行。亦谓之道。此则专言大学教人之方也。三在字。盖指方法所在而言。是为大学纲领。而又相为纲目。在明德之在字。所以起下两在字也。在止于至善之在字。又所以摠其上两在字也。○来谕云。言三纲体用。则新民为明德之用。言终始。则至善为明新之准的。条目二字。恐不是。

当初答问。固如此。而易稿之际。以致吏笔误书。问目中是谁语三字及答说中金仁山,许白云两说。全数落漏纲目之纲字。又以条字误书。致勤盛教。常时高见之的。即此尤验。盖此语已经朱夫子及沈氏吴氏勘破。皆以止至善。为明新之标的。其下又有八条目。何敢以条目。言之于此乎。只缘金仁山曰三在字俱为大学纲领。而又自相为纲目云。故全用其语。而以条易纲。由于误书耳。

问。近世有一种说话。以止于至善。谓明德新民之总而非纲领。此说何如。○答曰。明德新民。既有至善。则独于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无至善之地乎。况朱子断以为三纲。而世之执偏见好异论者。必立奇而竞巧。正退溪先生所谓直欲掩耳不闻也。○来谕云止至善不为纲领之说。直是可笑。然止至善之所以为纲领者。与明新有不同。盖明新。则各统于八目。故为纲领。至善。则为明新及纲与目之所止之地。故为纲领。所谓摠者。似有见于此。而下语之时。不能达意。讲论之道。当正其语而达其滞可也。今何咎责之大严耶。

君子立论。当如是也。仁恕足于心而后言议出于公。盛教非不善也。此则多有隐忧。其意若曰先圣王三句语。至简而该。一部大学。已具于此。蔑以加矣。夫子恐后学之不知也。条说修身以上。属于明明德。继说治平以上。属于新民。则两皆体也。总说止至善。以作两句之工则用也。今以三句为纲。则非古圣王本意云者。不无来历。不无着落。且此说。已多有遵奉。朱夫子一生精力。其将有毁破之端乎。尤是蒙学之所当深戒。故严辞极责于儿辈之问者。欲绝其纷纭之端。高见以为如何。

问。明德训曰虚灵不昧。盖虚者。吾心之寂。灵者。吾心之感。其軆用莫非吾心上所具。则谓之性可也。而必谓之德者。何意。○答曰。赋之自天曰命。受而在物曰性。以其得于天。故谓之德。以其君于形。故谓之心。今曰虚故寂灵故感则可也。谓之虚是寂灵是感则不可。且指其方寸之间。训以虚灵不昧。则虽不言具理应物。犹可。识其寂感之体而谓明德曰虚灵不昧。则单而不成。必加以所得乎天四字。又足以具众理应万事。然后方可谓之德也。然只言其得之端而不言其明之由。则无以见德之本体。故更加虚灵等字。以证其不昧之用。此盖天之所以与我。而我之所以为得者也。既曰吾心上所具。则已知其得而具也。何不思所受之处而欲归之性乎。○来谕云。德本训得者。以人性皆所得于天者。故谓之德。若只曰德。亦只以性言可也。而经加明于德。则其并举体用。以明德之所以明可知。故章句。以心统性情言之。其曰所得乎天者。挨释德字。而下数句并属明字。虚灵不昧。所以状明之本源也。具理应事。所以实明之体用也。非为德字义不足而有许多说也。其谓加上四字而可谓之德则可。谓足下六字然后可谓之德者。似欠。章句中明明字之义。盖加明之德。所以异于单德者。端的见得。则章句所释。方无一字无着落处也。且所云得之端明之由。亦指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者言乎。然则端由两字。亦可疑。问既单举性言。则当辨其遗用之失。而答说。恐无一句二句的礭之语以明之。此为可恨。

德之训曰得者。经传子集。皆缕缕言之。何必借人性之得于天而后谓之得也。盛教颇多可疑。请尝申之。字汇曰。德者得也。有自生而得于天之德。有躬行而得于心之德。说文曰。内得于心曰德。此皆单说德字之训得也。是以先儒之论德也。必以得字为主。朱子章句。训明德曰。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许白云曰。自人之所得至应万事者也。是为明德正训。其下方是加明之之训。饶氏曰。明德。以理之得于心者言。黄氏曰。所得乎天。释德字。虚灵不昧。明也。具众理应万事。德也。具众理者。德之全体未发者也。应万事者。德之大用已发者也。所以应万事者。即其具众理者之所为也。未发则炯然不昧。已发则品节不差。所谓明德也。许白云曰。凡言德有二意。得天理而存于心者。德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亦德也。今此明明德字。就得字言。则是上一意。及加明之之功而有得于心。然后有下一意。又曰。章句。人之所得乎天。原明德之所从来。虚灵不昧。释明字。具众理应万事。解德字。胡氏曰。章句释明德。以心言。而包性情在其中。虚灵不昧。是心。具众理。是性。应万事。是情。韩氏曰。性是单说理。德是就泊在气上说。然光明炯澈。纵横妙用。应物无穷。不可杂气言之。亦不可离气言之。盖此理搭在正通气上。方能如此明。若搭在物之偏塞气上。如何会具众理应万事。是故不可离气言之。但不可道明德是气耳。程林隐作明德图。以人之所得乎天为主。而圈内分书虚灵。直书不昧。其下又分书具众理应万事。且曰。虚无不包。灵无不觉。不昧。未尝止息。虚灵横说体段。不昧竖说不息。具众理。横说其体皆备。应万事。竖说。其用不穷。合而观之。鄙说未见其不可。而诲意如此。今此所引中黄说外。皆不在于集注。其或未见而有此说耶。其所谓得之端者。得指人之禀也。端指受之由也。此答本为明德而说。故于性字不得烦复。幸更参互启迷。以卒其惠。

问。虚灵不昧。具众理而应万事者。既为心之体用。何者为体。何者为用。○答曰。体用亦有浅深。对虚灵而言。则虚为体而灵为用。对虚灵不昧而言。则虚灵为体而不昧为用。对虚灵不昧具众理而言。则虚灵不昧为体而具众理为用。对虚灵不昧具众理应万事而言。则虚灵不昧具众理为体而应万事为用。此则已有先儒定论。○来谕云。以虚与灵为体用者。必祖于理虚气灵之说也。以虚灵与不昧为体用者。必祖于虚灵。故不昧之说也。虽涉太分柝。然不无主意。至于以虚灵不昧为体。具众理为用。则大是未安。所谓虚灵不昧。是形容其明之义。而具理应事。方言其实体大用。其实虚灵不昧。以具理应事也。具理应事。故虚灵不昧也。具理应事。实。而虚灵不昧。虚也。今于此逐字逐句。分体用。是实体上有无体之体。大用上有不用之用。恐有不胜烦琐之患。所谓先儒之论者。未知其谁言也。

白云许氏曰。惟虚故灵。虚是体灵是用。惟虚灵故不昧。虚灵是体。不昧是用。惟虚灵不昧。故能具众理。虚灵不昧。是体。具众理。是用。惟其具众理。故应万事。具众理。是体。应万事。是用。又曰。惟虚灵。故能具众理。惟不昧。故能应万事。非但许氏说即然。程朱之论心性。俱是此意。故段段体会。无不如此。鄙意常着在心胸。以为颠扑不破矣。偶未之觉察耶。更把程朱说。来比此说。则必恍然而知之矣。

问。心体而意用。○答曰。当其用工之初。纯亦不已。○来谕云。纯亦不已。改以纯一不杂。何如。

大胜于前。良是良是。

问。先儒以此章格物为工夫节次。下文为功效。而以浅见言之。互为工夫。互为功效。如以治国言。则为工于齐家。为效于平天下。馀可类推也。到格物。但为诸节之工。而更以诸节为效。乌在其上下文各分欤。○答曰。相须为体。相待为用者。亦可论于如此等事。下文曰平天下。而此曰明明德于天下者。可见治平之原。在于明明德。而天下之本在国。则国可先治也。国之本在家。则家可先齐也。家之本在身。则身当先修也。身之本在心而不得其正。则身无所主。虽欲勉强而修之。不可得矣。心之发则意也。心之本体。固为静正。而意之所向。有善恶。一有私欲杂于其中。则为善去恶之际。或有未实。而心为意之所累。不能全其本体之正也。虽欲勉强而正之。亦不可得矣。此所以不曰诚意者先正其心。而曰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也。此心之发。直于为善。由中达外。极尽无馀。初非含忍两向。姑以强牵循外而中实不然也。其或见理未精。则隐微之间。真妄杂糅。虽欲勉强而诚之。又不可得。故必先致知焉。盖心之为物。至虚至灵。神妙不测。常为一身之主。以提万事之纲。不可有顷刻之不存。一不自觉而驰骛飞扬。以循物欲于躯壳之外。则一身无主。万事无纲。其所俯仰顾眄之间。盖已不自觉其身之所在矣。所谓致知者不能格事物之理。则不能充吾心之知也。格物致知。本非二事。物格则知可以致。故不曰欲致其知者必先格物。而曰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穷此理也。诚意正修。体此理也。齐家治平。推此理也。当分三截而看。格物致知。是一截事。诚正修身。是一截事。齐家治平。是一截事。此则功效也。若以工夫言之。便是两关。透得格致关则觉也。透得诚意关则善也。若过此节上面工夫。一节易如一节。至治国平天下。地步愈阔。但须照顾得到。此皆以心为主而约之于身。推而至于万事万物而管之于心。曰格曰诚。皆正心上工夫。曰修齐曰治平。皆正心中流出。分而言之。则格物为知之始而致知为知之极。诚意为行之始而正修为行之极。齐家为推行之始而治平为推行之极。不知则不能行。既知则又不可不行。知行者。推行之本。推行者。知行之效。若统纲领。则格致诚正。为明德之条而本之于身。齐家治平。为新民之目而总之于至善。此尤体用功效之所当活看也。○来谕云。此段有横说竖说。凿凿中窾之味。极可喜极可喜。但自若统以下。似有语病。为一篇之累。故不敢别论而禀之于此耳。

若统纲领云者。非但为语病。亦不成说。改以若论纲条何如。

问。格物物格两注吐。○答曰。退溪记诸公语云云。答郑子中书云云。经传义趣。一吐之不可忽如此。而今之学者。并与经文而茫不知其何义。何可谓之学也。○来谕云。老先生所改之说。即因奇高峯质疑而改之者。其所改则并改物理之极处厓是作极处。见奇高峯书。宜更考录之也。盖先生得朱子理必有用之说。然后觉理到之为是云云。然今更详之。则或问论物格处极分明。不待朱子他说而可见也。或问曰。物格者。事物之理。各有以诣其极而无馀之谓也。理之在物者。既诣其极而无馀。则知之在我者。亦随所诣而无不尽矣。既言诣其极。申之而曰。既诣其极。随其所诣云。则因人格之而物理之极处自到之意。正自无疑。如何如何。

一吐虽似微细。此为意义所分。则便是格致大关也。盛教中因字自字。极有趣味。且甚明白。不觉叹服。

问缉煕。○答曰。缉者。如丝之緖。愈续而愈长。煕者。如火之光。愈炽而愈明。由始而中。由中而终者。此敬之无穷已也。自少而壮。自壮而老者。此敬之无间断也。○来谕云。无穷二字。未稳。

所教甚当。以不容改无穷。恐当。

问。文王五止。何事可验。○答曰。蜂蚁尚有君臣。虎狼尚有父子。鸿雁亦不失序。况于人乎。又况于文王乎。是以汉南四十国。怀其德而归之者。为君之仁也。为纣三公。谏淫佚而被囚者。为臣之敬也。日三朝视膳于王季者。为子之孝也。能使武王周公。各明其德。一饭一饭。再饭再饭者。为父之慈也。虽以公天下之心。仗王命而戡黎。王庶几改之。终不失其臣节。故祖伊之奔告也。反复乎天命民情。而不及乎周德之日盛者。可见其交国人之信也。○来谕云。一饭以下八字。宜削。

如教。

问补亡章。晦斋李先生曰云云。苏斋说云云。此论何如。○答曰。非但中国六大儒说如此。国初权阳村亦然。而退溪答李仲久云云。此非后儒之所当服膺处乎。○来谕云。上条引退溪说。下条推衍晦斋说云云。窃观其意。直以章句为非。有未安之嫌。姑借退说以答之。而意实主于补遗。故至于发挥其言欤。恐有所自相径庭者。似非讲学之道也。补遗。议论该博。有非后学所敢与议。然将所补格致传以读之。未见其有合也。凡事物之有本而末。有始而终。固也。然格致者。当如之何而能知其先后乎。格致之传。宜言学者用工之方。以及于所知之极。而今但曰知其先后而知所止云。则知先后为工乎。知所止为效乎。二者皆效而非工也。工则阙也。与经先言致知在格物之工。而后言格物而知至之效之义。有不合矣。且以虑为思。以得为得。其理尤可疑。凡知止云者。已知至善之所在。物已格矣。知已至矣。物格知至。则知之工。至矣尽矣。无以加矣。惟有志定心静身安之效。而临事而能虑而得所止而已矣。岂可复用致思。有所得于知所止至善之上乎。况经文之去此二节之非。非但退溪已论之。二节去而至善一纲。无所申明于一经之中。此一纲之无所申明。而明新之纲与目。所以必归宿于至善者。亦晦矣。此所以每不能无疑于晦斋之说者。故今于此略言之。然讲学之务。当直截明白。不可畜疑含糊。浑沦呑枣。故不顾僭滥。若自句断者然。惧愧而已。

迺今大梁学者李霈霖。论著四书同异辨三十五卷。其三册则大学也。盖主章句而不以董,文靖公槐。学之于朱门高弟辅汉卿。王,鲁斋文献公柏。学于河文定基。基学于黄勉斋。叶,丞相梦鼎。慈溪震。车,玉峯清臣。学于赵清献范。范学于朱门弟子杜南湖晔。宋,明太师溓。郑,浦阳济。方,正学孝孺。蔡,虚斋清。吴郡穆。为是。噫。朱子为章句。至退溪。更有定论。何敢有异议也。然王鲁斋之学。出于黄勉斋。董文靖之学。出于辅庆源。车玉峯之学。出于杜南湖。皆朱门高弟也。必不敢肆然立异。而宋史载之王鲁斋说日抄,慈溪所著沿革说,玉峯所著篆书浦阳所著序文,正学所著蒙引虚斋所著记谈都穆所著所录又如此。我朝之阳村,晦斋,苏斋,龙洲。亦皆绻绻言之。退溪又有后论。真方正学所谓异于朱子而不乖乎道。固朱子之所取者也。是故公是非于经义。务归正于大中者。亦所以益尊我朱子之道也。且观集注诸说。虽以经文为训。个个穷理说也。论其地位则多错。移于格致则甚合。今以补遗为是者。似或少罪。而身居堂上。然后可辨堂下人曲直。幺麽末学。敢论之哉。此所以只陈退溪前后二书。末乃以后学之所当服膺结之者也。若夫物有一节。既以非补亡为议。不特此也。诸儒皆以经文为说。而今若取证于补遗。则种种相差。有非口舌可争。今姑阙略。以俟面剖。

问。知止一节。晦斋注云云。○答曰。又以浅见补之曰。止者。停止也。居。留也。定者。凝止也。静者。定息也。安者。宁静也。思之所熟曰虑。求而有获曰得。吾夫子十五志于学者。知所止也。三十而立者。知止而后有定也。四十不惑者。定而后能静也。五十知天命者。静而后能安也。六十耳顺者。安安而能迁。故安而后能虑也。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者。弗虑胡获。故虑而后能得也。若以八条言之。知止者。物格而后知止也。定者。知止而后意诚也。静者。意诚而后心正也。安者。心正而后身修也。虑者。将以齐家。故必安而后有虑之之工。得者。推之治平。故必虑而后有得之之效。生知之圣。虽不待于学行。特说用工先后。以记圣学始终者。无非勉进后学之意。而此为格致本末。故胡氏曰。一疵不存。万理明尽。则日用之间。本心莹然。随所意欲。莫非至理。可谓得格致之要道也。○来谕云。朱子尝论读书之法。一言以蔽之曰。宁拙无巧。盖巧则傅会之病生也。如此条所论。殆不免焉。无论其志趣之不同。逐句消详。以验其合否。则志从志向。而言其所志之正也。立以行处而言。其所守之固也。不惑知命耳顺。皆以知处而言。其所知之尽也。以大学言之。志在格物之前。谓志此学。然后方用此工也。立在诚正修之时。谓知虽未至。知行并进而无他适也。不惑知命耳顺。正在物格知至。而知至善所当止之地之际。谓物格知至而知所止。故不惑于事物之所当然。一本之所以然。而凡于天下之言。不思而得也。然则知行之分。先后之序。不当伦比可见。而至于得与不逾矩。则俱以行言似相近也。然所为而言。则亦不同矣。所引朱子说。是亦大纲说。非谓其功程等级一一相合。朱子又曰。定静安虑得。是功效次第。非工夫节目。才知止。自然相因而见。岂可与彼限之以年。知行交进之序者同之乎。然此犹有近似处。学者明辨其界分而用力。则不无相资互发之义。下又以八目分之。则知止之为知至之外。尤有所不然者。而其中最下两句。尤甚害义。盖章句定以志言。静以心言。安以身言。故诚正修之分属。似是因此为言。而本文。以知之功效言。八目。以学之规模言。则似有牵合之病。而不至于大害。若以虑属家而已。以得属治平而已。则诚正修之时。无所虑无所得。而必至于家然后虑。国与天下然后得乎。章句曰物格知至。则知所止。意诚以下。皆得所止之序。此可见自诚意以下。莫不有虑之之事得之之处也。以此为训。愚恐学者不当家国天下之务。则瑰然无所审量。无所践履。诚意正心修身者。不知所以依据向往而有得也。可不惧哉。可不慎哉。

朱门有以此为问者曰。自志学而立。至从心所欲。自致知诚意。至治国平天下。二者次第等级各不同。何也。朱子曰。论语所云。乃进学之次第。大学所云。乃论学之规模。又问曰。志学章。如何分知行。朱子曰。志学亦是要行。而以知为重。立是本于知而以行为重。志学。言知之始。不惑知命耳顺。言知之至。立言行之始。从心。言行之至。又曰。立是物格知至。而意诚心正之效不止。是用工处。不惑知天命。是意诚心正。而所知且进不已之验。至耳顺则所知又至极而精熟。盛教中所引界分。皆在论语集注。非不知也。况有朱训之如是明白。何敢为异论也。但以此等所训。皆以知止为经文时也。或如诸先生所论而可补格致之缺。则工夫效验。节节相差。以是为言。或可仿佛耶。妄以臆说。猝答于质问之时矣。今以章句为证。则尤极惶惧。大槩此数节。当以章句为正。补遗。又备一说。以待大眼力勘定后。方可以毕其说。补遗之异于章句已难。而鄙说又非补遗所论也。已知其僭猥之极。何敢更喩。亦俟面剖。

问。众物之表里精粗。○答曰。表者。名实之彰而易见者也。里者。曲折之蕴而难知者也。精者。妙理也。粗者。事迹也。如以大学言之。部秩集册者。表也。经传章句者。里也。义理趣味者。精也。句读音释者。粗也。推校整褫。格其表也。诵数记念。格其里也。究极微妙。格其精也。正句解音。格其粗也。就其切于己者。推之为子必孝。是其子分上显然易见之理。所谓表也。然所以为孝之道。有非一字所能尽也。居则致敬。养则致乐。病致忧而丧致哀者。皆孝之内面节目。所谓里也。然致敬。亦有曲折。进退周旋慎斋。升降出入揖逊。不敢哕噫嚔咳欠伸跛倚之类。又是致敬中之节文。如是则居敬又是表也。其间节文之细微曲折。又是里也。然此特论其敬之见于外者耳。至于洞洞属属如执玉奉盈如弗胜。以至视于无形。听于无声。又是节文内面之骨髓也。精粗者亦然。如养亲一也。而有所谓养体养志之不同。养体虽是粗。然粗中亦有精。养志虽是精。然精中又有粗。如善中又有至善。益究益明也。又取在人者而广之。管仲虽若当死者。子纠既不当有国。而仲不当辅而争国。则仲可以无死也。微子虽若不当去者。然不去则宗祀亦亡。微不可以不去也。如是则愈看愈深。愈透愈彻。所谓表里无不到也。精粗亦非两物。即此一事之中。外面皮膜者。粗也。内有幽微妙理者。精也。养父母而必有酒食者。易见也。将撤必请所与。问有馀则必曰有者。幽妙曲折。至精而难知者也。舜之不藏怒。不宿怨。及封之有庳者。似难而易见。至于使吏治国而纳贡纳税之委曲精微。非圣不能知。泰伯让国而隐其迹。孔子去鲁不以女乐云。而谓不致膰肉者。皆幽深奇妙者也。究其表之粗者而不探其里之精。则为浅陋。探其里之精者而不究其表与粗者。为遗脱。必须自表而里。自粗而精。且知里之中又有里。精之中又有精。透得一重。又透一重。则所谓表里精粗无不到。而语类所谓不可局定者也。○又问吾心之全体大用。○答曰。全体。无不具也。大用。无不贯也。全体。即大用之体。大用。即全体之用。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者。物格也。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者。知至也。故结之曰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来谕曰。此条。加详于饶说。固好矣。然每下幽深奇妙等字。以形此理之至精。终非所以为训也。下条最切要。可喜可喜。

幽深奇妙等字之不合为训云者。极是。敢不承命。

问。知既至则无所用力而意自诚矣。犹曰谨独者。何。○答曰。上文虽曰致知。亦有浅深。知果至也。所好者。真是也。所恶者。真非也。尚何忧其自欺也。惟其所知之不实。以致见得之未真。心下臲卼。物或来关。非惟不能谨独。槩亦不肯点检。如国将御寇。大势虽挫。尚有零贼。隐伏林薮。或潜藏而伺衅。或间出而抄略。必须搜讨。可无后患。故当其致知之后。尤加省察之方。战惧而警惕。提撕而点掇。段段致工。滔滔不息。有如下水之舡。纵得顺流之势。要橹要柁。无横无泊。精者如此。粗者如此。明处亦慎。暗处亦慎。充然自足。快然自得。斯所以为诚意之谨独也。○来谕云。所知不实。见得未真。则固无以诚其意。然以物格知至。譬御寇而挫大势。则不衬。若以御寇言。物格知至。是知孰为良臣。孰为御敌之事。其分明于胸中。然后可以御寇。故自诚意方为御之之事。而诚是禁防其锋锐之侵犯者。正是荡平其窟穴而反之正者。盖不知所以为寇。则不能致御之之功。故欲诚正者。必先格致也。虽知之而不力于御之。则亦不可以去寇。故格致之后。又不可不诚正也。至于谨独者。御寇之时。最宜谨慎。切要之节目也。章句曰。心之明有所未尽。则其所发必有不能实用其力而苟焉以自欺者。然或己明而不谨乎此。则其所明。又非己有而无以为进德之基。此可见两章之相资处也。

所问既诚意。故上条下条及此条所答。皆诚意工也。曷尝以御寇。譬之于致知乎。自格致至治平。必各连上接下。然后用工有始终。此虽以知不实得未真。解其不能知至之由。然未实不真。亦系不诚。其下又曰。非惟不能谨独。槩亦不肯点检云者。皆诚意工夫论也。何可以万不近之御寇。喩之于致知乎。此则其或泛观而有此不衬之教也。更详之。

问。饶氏曰。大学不言戒惧。栗谷问于退溪曰。无戒惧之功。何以明明德云云。而今曰省察戒惧者。何也。○答曰此从滔滔地说去。不得不如此言之。然退溪答栗谷曰。大学固不言戒惧。故朱子于正心章。只举察字以解本文。惟于视不见注。拈出存字敬字言之。亦因传者说无心之病。故以此救其病。而戒惧之功。隐然在不言中。云峯胡氏前念后事之说。意亦如此。皆未尝云正心章说戒惧也。今来谕。直以正心章当戒惧。非也。又曰。大学虽不言戒惧。而有曰顾𬤊。曰敬止。则其中自兼戒惧之意。有曰定曰静。是知止之效。而静时工夫。亦不外是云云。以是观之。诚意章所谓慎独者。戒惧也。如见肺肝目手其严者。都是戒惧之义。以此言之。战惧之云者。亦不悖于退溪所谓何可以不言而强以为己言也。○来谕云。栗谷以正心章不言戒惧之说为非。故退溪答书。槩言其不必言之意。而中间所举敬存顾𬤊等。则亦言其不言之中推之。则有个意云尔。今因退溪此说而直以慎独为戒惧。则既与元说。旨意相反。而况慎独是省察工夫。戒惧是涵养工夫。先儒已言其不同。正退溪所谓直以正心章当戒惧。非也。

南冥曰。晦斋云大学不言存养。此必全仁之误记。明明德止至善。乃开卷第一存养地也。某于此等工夫。虽未自得。己于心经及退溪说。熟玩非不知也。上条答问时。泛言省察战惧。及其再问也。未能说破其界分。但曰此从滔滔地说。不得不如此言之。己见其宛转为辞。而及其末也。大犯退溪所训。今因盛教而始觉。良幸良幸。然本意。初非如此也。亦恕之。

问心。○答曰。造化流形。最万物之灵者为人。脏腑顺成。得五行之秀者为心。心者。一身之主。万化之原也。摠理气而受命。统性情而为德。元亨利贞之理具。而为仁义礼智之性。则未发而为体。爱恭宜别之道著。而为恻隐辞让羞恶是非之情。则已发而为用。体涵于方寸之间。而天地。同其大。用行于事物之感。而万物无不贯。贯动静该始终而罔逃于是体之外。彻表里一显微而常存于是用之中。向而为志。发而为意。浅则为念。密则为思。虞之者虑。记之者忆。总而名之则神之舍。气之精也。而一言蔽之则曰。生而已。即知觉而分气。合义理而为道。虚而平则大极于无际。灵而明则细入于有伦。如车之转动。则无时或停。若鉴之悬照。则无物不见。清明于夜气之养而浩浩泼泼。静安于知止之定而帖帖存存。或知之文字而充然有得。或觉之讲论而恍然有悟。此体认之所以为妙。而光明莹澈者。然也。厥或拘于形气。蔽于物欲。耳目偏于嗜好。肢体欲其安佚。操存舍亡之顷。善恶判焉。如孺子入井。此目之感也。怵惕恻隐。此情之动也。活之则为人道。死之则为鬼关。一或牿亡。天理隔绝。而生生之道灭矣。推而极之。百事皆然。况是破屋无垣。寇敌四至。若不由东。即必由西。若逐一人。即必致三矣。程子所谓当看喜怒哀乐未发之前者恰为存养之工。而慎独所以尤切于诚意也。○来谕云。程子曰得五行之秀者为人。今云为心。人之所以为人。只是心也。而立言则别。心之神明。统诸藏出万化。而所禀则异。程子之论仁曰。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立言如此。方无欠阙。且所谓喜怒哀乐未发前气像者。乃求中之义。中是状心之軆。实为心学第一义。然大学立传之义则有异。从其发处用工。则可以复其体云尔。故以涵养一节。为此章之本则可。谓此章之药则未然。况此说非程子说也。即龟山门下相传旨诀。而朱子末年。不能不致疑焉。所当更详处也。

上既言人。故先下脏腑顺成四字。借其五行之秀者属心矣。盛教如此。改以精气之粹。程子二字。改以先儒。何如。此章既以不得其正为戒。则看喜怒哀乐未发之前而用工者。不害于药之一字。总体而探本则所包广。对症而言药则所指专。未知其必非也。

问。如保赤子一截。章句曰。立教之本。不假强为。在识其端而推广之。或问曰。使众之道。不过自其慈幼者而推之。而慈幼之心。又非外铄而有待于强为也。二训不同。何欤。○答曰。章句初本曰。慈幼之心。不从外得。推而使众。亦犹是也云。故或问亦以此为训矣。后因汪德辅质疑而改之。而或问未及改。故所以不同。○来谕云。章句与或问。言虽异而意实同。章句所谓不假强为。即或问所谓又非外铄而有待于强为之意也。章句所谓识其端推广之者。即或问所谓自慈幼者推之之意也。章句初本大意。亦未尝有异。而下语似歇。比改本。不若约而尽。恐所以改定者以此。而非其前后说旨意迥别也。

章句更定。自有意义。非因紧歇如来教。此则语类可考也。章句与或问不同之由。诸儒皆言之。番阳朱氏。埜谷洪氏。松坞王氏。林隐程氏。皆曰赤子之心云云。且曰。此一节。与或问不同。今依章句如此说。盖或问与章句。本不相合。或问从章句初本。故其说如彼。章句初本。因汪德辅疑而质之。故朱子改之。而或问未及改耳。以此合观则可见矣。

问。推广二字。可形容此节欤。○答曰。无非所以推广也。如保赤子者。若慈母之保赤子也。心诚求之者。竭意探索。揣知其心也。虽不中不远者。如啼饥而认渴。欲坐而使卧之类也。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天理人情。自有恒性。非可效人也。○来谕云。只因保赤子上推之。如此言之。亦可。然既云推广之耳。所包者广。集注。朱子说曰。保赤子。慈于家也。如保赤子。慈于国也。保赤子。是慈。如保赤子。是使众。心诚求之。赤子所欲。于民亦当求其不能自达者。此是推慈幼之心以使众也。如此言之。合推广之意耳。

此问。非欲使之推广也。只以推广二字。可形容此截为问。故只论此章之义而已。盛教所引朱子说。既在集注。渠方诵读。故不举。

问。或云圣贤之言。简严凝重。序次明白。六经四书。其有错乱之文乎。独此篇者。移易舛讹。致有千古遗憾。虽以治国章言之。上一半。言孝悌慈。次言保民之道。次言仁让之化。以治国在齐其家结之。又引三诗。言其导率之序。更以治国在齐其家覆之。命义井井。无少欠缺。而尧舜桀纣。皆所以帅天下者。似非治一国之可引也。况此章诸节。尤极不类。或重复乱叠。或阙漏疏略。程子之所更定。可谓断案。今若以所恶于上。亚于首节。其次尧舜帅天下。次南山有台。次好人之所恶。次节南山。次文王篇。次康诰。次君子先慎乎德。次德者本也。次外本内末。次言悖而出。次生财有大道。次仁者以财发身。次财聚民散。次未有上好仁。次秦誓。次惟仁人放流。次见贤不能举。次君子有大道。次孟献子终以长国家结之。则序致昭晣。趣味融洽。而朱子之独以旧文为正。何也。发明经籍。非一家之私事。质问讲义。是学者之大工。故前此所禀。每承严教。而今复更质者。非敢侮圣毁经。实欲破疑辨惑。此说何如。○答曰。朱子曰此章之义博。故传言之详。然其实则不过好恶义利之两端而已。但以欲致其详。故所言已足。而复更端以广其意。是以二义相循。间见层出。有似于易置而错陈耳。然徐而考之。则其端緖接续。脉络贯通。而丁宁反复。为人深切之意。又自别见于言外。不可易也。必欲二说中判以类相从。自始至终。画为两节。则其界辨。虽若有馀。而意味或反不足。此不可云云。大抵经传变易。非直僭猥而已。后弊所关。尤宜深念。故程子慨前经之失真。朱子恐后学之有弊。若论补亡章。则晦斋有程子之意。退溪执朱子之意。诸先生意见。设或如此。渺然末学所不敢轻议。○来谕云。毁易经文。固先儒之所严斥。然此处不可以此论也。朱子之于大学。变易上下。以之厘正者。不一而足。岂独于此章有启后弊之虑乎。其曰自传七章以下并以旧文为正者。盖以旧文之次为正。故无所事于改正也。今谓朱子独有尊经之意。则程,晦恐近于毁经之科。又谓程子独有正经之意。则朱,退恐在于泥古之套。言之少差。害义至此。可惧之甚也。夫圣贤之所同者。乃其大头颅处。至于言语文字之间。不能无差殊。程朱之于大学是也。后学之信从。亦各不同者。以义理之无穷而意见之有异。晦,退之于补亡章是也。以此论则程,朱,晦,退之有异于大学次第者。固不害于其道之同也。

天下之义理无穷。经传之见解各异。甲曰文义如此。乙亦曰文义如此。甲曰改正无不可。乙亦曰改正无不可。引其近似之古训。以证其言曰。经义本然。此所以讲义之难也。若其程子慨前经之失真。朱子恐后学之有弊者。既是先儒之说。而程,朱,晦,退。各有不同。以此为言。亦似宛转。世安有以程,晦为毁经。朱,退为泥古者乎。此则盛教太露耳。抑有可幸者。朋友讲论。何等工夫耶。得彼之砭而拔我之病。推彼之短而悟我之长。正所谓善恶皆师也。设令彼是而我非。固当即从。我是而彼非。亦当相长。何有好胜之心。亦何萌忮克之端也。是故帝叙五教。朋友居一。程朱诸子。惟义是务。严辞峻斥。不少容假。而其交之坚密自若者。以其无可恶之心也。窃覵今世。多有不然者。稍长则忌之。少差则谤之。必欲是归于己。非归于人。亦或有展转修隙者。此鄙生之寻常痛惧。不敢以疑似问人也。今奉盛教。可胜叹服。玆敢更禀所疑。其幸终教也。

答李仲舒

[编辑]

数日来。馀寒始解。鸟声渐和。每听之。未尝不西向驰情。此际。徐生手携宠覆。继又有口传。闻起居于饮啖之外。得眷记于箴规之中。正所谓消息真传解我忧也。吾侪相勉。道外无物。随事随警。使孤陋唤醒。则千里亦咫尺。第观辞意。谀言多而拂论少。南轩书曰。不可作小病看者。不幸近之。慨然无容谈者。和陶役。今才断手。槩其任真之发。决非晋宋间魇于睡者。心诚好之。触境喷情。不敢以丽藻竞芬。虽欲呈览求教。全集所和。誊写未易。若其数篇之索。吾将为掠美乎。或以喝喊例之。则亦坡翁耳所不敢承也。然想其资品。雪竹与霜菊也。繁华之气。自不能到得。又无一言之几乎道者。似是老庄之较密者。粹如之评。或未免欠考耶。古固有凤翔千仞者。又有光风霁月者。以兄静雅之见。必趁圣门而望投。则固已父老夷皓锱铢沮溺矣。惟彼独特夷旷之趣。特一逆旅傍云树而已。何必倾倒悦赞。然后方可谓之景贤也。世之隐遁者。非沦于空寂。必艶其枯槁。殆非所谓时中也。况兄脱落芬华之恋。摆却声利之诱。且其所造。不偏而密。不特而高。岂纷纷俗学所可企及哉。只缘立志不固。以致悬情或疏。兄试想之。吾儒趋向。自有正方门路。进有蕴藉之迹。退无偏燥之隘者。岂无所自而然乎。语曰。攻之者。乃所以爱之也。兄睹此义何如。诲条。在别纸。

别纸

[编辑]

鄙说。何尝有此等文势如来示者乎。率尔看过。兄必错记矣。第有可复者。请尝申之。大传所谓大极。兄以为真有是物于天地阴阳之前。有若君主号令者然乎。太虚冥寞。万化生焉。推其所酝酿则气也。又推其所以然则理也。所谓理者。非有一个物存主于事物之外也。即阴阳而在其中。即天地而在其中。故曰总天地万物之理而言。又曰。不可离天地万物之外而别为之论。此虽摠括之言。无声无臭。难知难言。必求其原头。欲有以晓人。则不得不以理称之。是理也无形迹。无方所。无地位。无情意。无积渐。无造作。纯粹静寂。实无可以名目者。而既是万化之本原。又是众务之摠会也。举天下之事物。莫有以加焉。故以极至之义。号之曰极。又加以大字。则其尊无对。此则以实喩虚。以有喩无。依俙想得。若有可以仿佛者。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也。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也。然其所称喩。在于言意之表。世之泛看者。不自知其界分。闻人说有。即谓之实有。见人说无。即谓之真无。或例以皇极屋极宸极之义。则有象山训中极者。中也。之误。或局于形迹方所积渐而观。则有拘儒涉器之诮。此际晓人。岂不尤难乎。又以无极二字。首之于其上。此则以虚喩实。以无喩有。光明简整。若有所以解得者。万象森罗。不可局于无也。冲漠无眹。不可泥于有也。濂溪又恐人或以二物看也。更下而之一字。以连其上下。晦翁所训添减一字不得云者。其非不可二之之明验乎。其前亦有无极二字。尝见于老子见其雄章矣。曰复归于无极。此乃无穷之义。而非周子所谓太极也。又尝见于康节先天图矣。曰无极之前。阴含阳也。此指阴阳之气。而非周子所谓理也。伏羲未尝言太极而孔子言之。孔子未尝言无极而周子言之。老氏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二也。周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也。况其宋史所载自为二字。既有吾门立帜。弟虽蒙陋。岂敢为二物也。祗缘道軆至微。异言层加。为此区区。欲防其患。反致戈戟于同室。可谓天下事无不有也。朱子发谓出于希夷。则等此图于易纬。故胡仁仲辨之。朱子又从而发明。此非所谓拘儒者乎。陆子静谓原于老子。则斥此图于异教。故其说曰与通书不类。又曰。学未成时所作。又曰。或传他人之文。又曰。学成后知其非。又曰。二程无一言及此。极口丑诋。必欲角胜。此非所谓训中者乎。有若罗整庵。则以理气为一物。疑朱子之错认而别立一论。夫以老先生度越诸子之质。灼见道体之明。迥出常情。发其未发。不顾他人之是非。欲令学者晓然知其大极之妙。初未尝属于有无。落于方体。著图著说。无复馀蕴。彼朱震钦顺之为此说。固不可知。而独惜乎梭山兄弟。虽有染禅之疵。实非蒙然于理数者。犹尚如此。此朱子所以往复不已也。其书曰不言无极。大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根本。不言大极。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根本。又曰。老氏亦谓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所谓物与精。亦是虚。吾道虽曰寂然不动。其中粲然者存。事事皆有。此皆切着说与。明白画出。一挂心目者。皆可知其无二物也。况于语类曰无极而大极。人都想象有个光明闪烁底在那里。却不知本是说无这物事。只是个理能动静而已。以此推之。闪烁二字。已经朱子所斥。又安敢强拂乎。且也世人多于禅学中。认得昭昭灵灵作用底物。谓之太极。妄意以为若直谓之有个闪烁。则果犯朱子之戒。而坠落于形器矣。然上引起句。下有结语。添入若有二字而言之曰。物莫不先。未有机缄之前。象安从生。若有一个物闪烁于冥寞之中。不可得以形焉。强以称之。其名曰理。所谓无极而大极也云尔。则若有者似有。而实不有之谓也。意实浑团。语不急迫。究之理趣而无碍。参之语类而益符。盖所以以教承教而益尊我朱子之意者也。真个闪烁。世人之涉于形也。添以若有。鄙意之反说也。以若有。明其不有。以所斥。求其不斥。则无乃或可乎。演兄已熟之义。证弟未透之说。实非所以虚受艮箴之道。而不如是。无以贡鄙衷而成不遐之眷。苟乖理致。岂但以承顺为恭也。无极大极。本继二字。高见极当。敢不乐从。今若改之曰。不言无极。大极。近于有。不言大极。无极。涉于无云尔则何如。全篇付呈。幸字字批评。以卒其惠焉。

又别纸

[编辑]

末端所叩。何相见晩也。此物蒙甚。虽于心无学。阅于世则有目。才分不足供时。温饱且非所欲。舍闲旷而入机阱。不亦五尺童事哉。初头断科之意。被挽于一家尊行。中年卷废之计。迫怵于壬戌爰书。虽因所操之不礭。以致本心之中变。盖有冥数者存焉。再试而上庠。三科而释褐者。是岂人力之可办乎。必有欲图不得。欲免不止。关系一生者驯致耳。朝市之念。自少已疏。丘壑之情。至老弥坚。不以得失为意。惟以顺天安命者。亦出下策。五入京司。旅进旅退。九典州郡。如醉如梦。或拘于公义。或牵于事势。纵有暂时所屈。亦未尝终一年淹者。此固举世所知。况今世亦忘我矣。弃墓离兄。落南而不悔者。又岂有他端哉。向咏菊砌曰。苟有芬华恋。何须数曲层者。亦可谓画心供状耶。设有簪履之收。倘无别㨾羁绊。如鸡林耽罗。则此身断不从长安恋却王门醴也。然大义罔逃于天地之间。事又有不如意者。抑未知蚊山再负。鸥盟更寒。以贻我不可洗之后黩耶。此则朋友之责。愿规之勿令入迷途也。承问之馀。不敢自外。幸察其未尽之馀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