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畸庵集/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畸庵集
卷一

[编辑]

子容发其籍示余。余乃卒业而叹曰子容可谓老于文学者。岂可以易言乎哉。子容夙遘家难。退然自废。专心坟素。积有年纪。质疑师门。识解精博。于古今书。无所不涉。酷嗜骚选韩杜。沈潜饫沃。翕取敷施。其为赋诔。感慨悱恻。有骚人之致。书疏宏赡典密。诗尤苍深豪健。其不合于古人机杼者鲜。而绝无今人剽窃蹈袭之疵。要之多积薄发。兼能专美焉。则所谓老于文学。未可以易言之者。非故夸也。世之人。见子容之文。目之以文章之士。文章即其煨粕耳。子容岂唯文章士哉。当其盛年被敲撼而畸于世。敛其磊磈俊爽之气。魁伟拔俗之才。一托于觞咏。鸣其不平而已。晩而始起。犹不能展厥所蕴。骎骎乎暮境矣。子容之不遇于世耶。世之不遇也。噫。

甲申上元。云吉山人申翊圣。序。

畸庵集序[编辑]

余自少时。与谿谷张相公为邻。从游甚熟。畸庵郑公。即相公之莫逆交也。余亦因与之相亲。公以松江郑相国之子。为人所𬺈龁。蹭蹬浮游于湖海之间者殆半生矣。及癸亥改玉之初。龙盘凤逸之士。接武而升金门玉堂。视草摛藻者彬彬然云集。是时游谈者。屈指鸿硕。必先数公矣。公齿长于余。其进也先于余。其选于湖堂也。亦先于余。而每于寓直应制。相与周旋。联步花砖。共霑法酝。惯闻其讨论。习见其著述。百氏之书。无不过目。六经之语。多畜于腹。文主乎庄韩。诗主乎老杜。博而雄雅而健。譬犹根深之木。苍郁而鬯茂。源远之水。流出而不穷。求之于今世。盖罕其畴。余未尝不服其奇也。谿谷亦尝推以为高。不自意糠秕簸扬。猥在王前。词坛主盟。愧于先之。继以参商契阔。一樽之会未再。而九泉之路奄隔。千里回头。白云央央。嗟乎。今世不复见斯人矣。公之可传者。独文乎哉。公弱冠。游沙溪之门。潜心为己之学。微辞奥义。多所阐明。沙溪甚重之。月汀尹公。亦不以后辈待公。最相亲厚。公于决科之初。重被奸党攻斥。静处杜门。矻矻焉惟性理之书是读。幸遭盛际。公论始定。一疏格天。快雪先相国之冤。事仲氏如严父。虽盛夏不敢箑于前。方为吏部郞。为仲氏应门如童子然。出入乎台省。从容乎论思。凡遇朝家大是非。辄披心沥肝以辨明之。律身以礼。进退以义。平生取与无所苟。其休官而处南乡也。再授文衡。屡除显职。召命继下。而皆引疾不赴。暨先王登遐。舁入都下。山陵既毕。旋遂初衣。一室萧然。生事泊如。而不以为意。忠孝清白。盖其青毡。而其操持敦确。即得力于经术者深矣。然公常慕谢显道去一矜字。书壁以目之。故蕴诸内者。人鲜知之。见其文则以为词人。见其飮则以为酒人。是岂知公者哉。其子莅。即枚乘之皋也。将以公之遗稿。绣梓而行。公之侄比安宰瀁。实相是役。走人来曰。先集卷首。不可无相公语。噫。余奚足以不杇公哉。亦何忍无一语哉。因记公于二十年前一夕。乘月来访。谈屑霏霏。戒余作文率尔曰。其如集出何。余笑答曰。惟以快吾意而已。吾文谁复刊。今余为公引之。抚迹长吁。已隔千古。悲夫。岁癸巳润七月。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敦宁府事李景奭。谨序。

畸庵文集重刊序[编辑]

文元公老先生。学纯道尊。诲人不倦。执经而质疑者甚众。如谿谷张公,畸庵郑公,月塘姜公,同春宋公。愚未敢知孰为升堂入室。而家庭诗礼。则又有慎斋文敬公焉。畸庵则以世谊之故。相视真如父子。文敬公真如兄弟也。而其子弟如沧洲,仲文诸公。视公如真父兄矣。公以先相国松江公抱冤泉下。公常靧血飮泣。如不欲生。老先生辄为之考订事实而清脱之。逮至仁庙初服。又与公先后讼白而获伸焉。松江之于老先生。其道义之契。可谓尽矣。此不惟可以知松江。而亦可以知公矣。公尝学易于先生。至象数至赜处。先生试以问公。公应之洒然。先生许以相长焉。公之见重于先生。又如是矣。此岂后世曰师曰弟子云者之比也。先生没。公与月塘。联名为侑文。哭奠于柩。而使同春读之。又与清阴文正公,谿谷公先后为墓文。又为院享之辞。皆竭其所见知。然则先生道德。固崇深溥博。而其知之详信之笃。而善于形容。切于羹墙者。则又未有如公者也。公之师友渊源。此可知已。公之文词。最以典重。见称于一时。谿谷常称以能于大。岂所谓汪洋放肆。不见涯涘。如川之方至。浑浩流转者耶。公性度严重简默。虽门人子弟。不敢问其平生所读所好。然见其文者。以为出于秦汉诸书也。公既没。而兄子瀁晏叔。裒稡文稿而刊行焉。中罹回禄之灾。今公侧室子莅。为县同福。谒于巡相李公师命。重刊以行。而请序于余。盖以余为公同门。而同门士今无在者故也。然公乔木大家。而余则蓬荜之贱。又年辈后也。未尝交欢亲密。而惟于先生殡前。相向而哭。公又以余为可教而奖许之。至今五十馀年。世道变嬗。而松江公又一遭屈伸矣。未知此后世道又几度污隆也。天启甲子公讼冤疏。载在此集。见者足以知其源委矣。是为序。

时崇祯阏逢困敦孟秋日。同门人恩津宋时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