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文鉴 (四部丛刊本)/卷第一百四十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第一百三十九 皇朝文鉴 卷第一百四十
宋 吕祖谦 编撰 景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本
卷第一百四十一

皇朝文鉴卷第一百四十

 墓志

   孙明复墓志铭     欧阳 修

   黄梦昇墓志铭     欧阳 修

   尹师鲁墓志铭     欧阳 修

   苏子美墓志铭     欧阳 修

   梅圣俞墓志铭     欧阳 修

   石守道墓志铭     欧阳 修

   苏明允墓志铭     欧阳 修

    孙明复墓志铭    欧阳 修

先生讳复字明复姓孙氏晋州平阳人也少举进

士不中退居泰山之阳学春秋著尊王发微鲁多

学者其尤贤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皆以弟子

事之先生年愈四十家贫不娶李丞相廸将以其

弟之女妻之先生疑焉介与群弟子进曰公卿不

下士久矣今丞相不以先生贫贱而欲托以子是

高先生之行义也先生冝因以成丞相之贤名于

是乃许孔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闻

先生之风就见之介执杖屦侍左右先生坐则立

升降拜则扶之及其往谢也亦然鲁人既素高此

两人由是始识师弟子之礼莫不叹嗟之而李丞

相孔给事亦以此见称于士大夫其后介为学官

语于朝曰先生非隐者也欲仕而未得其方也庆历

二年枢密副使范仲淹资政殿学士冨弼言其道

德经术宜在朝廷召拜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尝召

见迩英阁说诗将以为侍讲而嫉之者言其讲说

多异先儒遂止七年徐州人孔直温以狂谋捕治索

其家得诗有先生姓名坐贬监䖍州商税徙泗州又

徙知河南府长水县签署应天府判官公事通判

陵州翰林学士赵㮣等十馀人上言孙某行为世

法经为人师不冝弃之远方乃复为国子监直讲

居三岁以嘉祐六年七月某日以疾卒于家享年

六十有六官至殿中丞先生在太学时为大理评

事天子临幸赐以绯衣银鱼及闻其丧恻然予其

家钱十万而公卿大夫士友太学之诸生相与吊哭

赙治其丧于是以某年某月某日葬先生于郓州

须城县卢泉之北扈原先生治春秋不惑传注不

为曲说以乱经其言简易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

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之本义为多

方其病时枢密使韩琦言之天子选书吏给纸笔

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其家得其书十有五篇录之藏

于秘阁先生一子大年尚㓜铭曰 圣人既殁经

更焚逃藏脱乱仅传存众说乘之汨其原怪迃百

出杂伪真后生牵卑习前闻有欲患之寡攻群往

往止燎以膏薪有勇夫子辟浮云刮磨蔽蚀相吐

吞日月卒复光破昏博哉功利无穷垠有考其不

在斯文

    黄梦升墓志铭    欧阳 修

予友黄君梦升其先婺州金华人后徙洪州之分

宁其曾祖讳某祖讳某父讳某皆不仕黄氏世为江南

大族自其祖父以来乐以家赀赈乡里多聚书以招

四方之士梦升兄弟皆好学尤以文章气自豪予

少家随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予为童子立诸

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予

虽㓜心已独竒梦升后七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

于京师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

不得志以疾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时予

谪夷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

久而握手嘘嚱相饮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

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后二年予

徙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常

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已讳

之矣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知我我羞道于世人

也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笑

曰子知我者乃肯出其文读之博辨雄伟其意气

奔放犹不可御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独其文

章未衰也是时谢希深出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

士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未及而希

深卒予亦去邓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

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卒亦

不得志死于南阳梦升讳注以宝元二年四月某

日卒享年四十有二其平生所为文曰破碎集公

安集南阳集凡若干卷娶潘氏生四男二女将以

某年某月某日葬于董坊之先茔其弟渭泣而来

告曰吾兄患世之莫吾知孰可为其铭予素悲梦

升者因为之铭曰

予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

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閴然灭泯未尝不讽诵

叹息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

埋藏孰予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

升而悲

    尹师鲁墓志铭    欧阳 修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

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而世之知师鲁者

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至其忠义

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

师鲁者未必尽知之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博学

彊记通知古今长于春秋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

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

也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

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师鲁少举进士

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戸曹参军邵武

军判官举书判拔萃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

县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

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师

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贬监郢州酒

税又徙唐州遭父丧服除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

赵元昊反陜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

官师鲁虽用怀敏辟犹为经略使韩公所深知其

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

濠州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迁知泾州又知渭

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坐城水落与边臣异议徙

知晋州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师鲁当天下无事

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自西兵起

凡五六岁未尝不在其间故其论议益精密而于

西事尤习其详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

尽当今之利害又欲训士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

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而元昊臣西兵解严

师鲁亦去而得罪矣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

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

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其后吏至京师

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

使徙监均州酒税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疾

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賔客言

终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师鲁娶张氏某

县君有兄源字子渐亦以文学知名居前一岁卒

师鲁凡十年间三贬官丧其父又丧其兄有子四

人连丧其三女一适人亦卒而其身终以贬死一

子三岁四女未嫁家无馀赀客其丧于南阳不能

归平生故人无远迩皆往赙之然后妻子得以其

柩归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先茔之次余与

师鲁兄弟交尝铭其父之墓矣故不复次其世家

焉铭曰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铭不灭

    苏子美墓志铭    欧阳 修

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君之䘮布衣𬞞

食居数岁提君之孤子敛其平生文章走南京号

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伸于死其父太子

太师以告于予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

大节与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

国家乐育贤材者且悲君之不幸其妻卜以嘉祐

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润州丹徒县义里乡檀山

里石门村又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人间犹可

伸于地下于是杜公及君之子泌皆以书来乞铭

以葬君讳舜钦字子美其上世居蜀后徙开封为

开封人自君之祖讳易简以文章有名 太宗时

承旨翰林为学士参知政事官至礼部侍郎父讳

耆官至工部郎中直集贤院君少以父䕃太庙斋

郎调荥阳尉非所好也已而锁其厅去举进士中

第改光禄寺主簿知蒙城县丁父忧服除知长垣

县迁大理评事监在京楼店务君状貌竒伟慷慨

有大志少好古工为文章所至皆有善政官于京师

位虽卑数上疏论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难言范文

正公荐君召试得集贤校理自元昊反兵出无功而天

下殆于久安而困兵事天子奋然用三四大臣欲尽

革众弊以纾民于是时范文正公与今冨丞相多所

设施而小人不便顾人主方信用思有以撼动未得

其根以君文正公之所荐而宰相杜公婿也乃以事

中君坐监进奏院祠神奏用市故纸钱会客为自

盗除名君名重天下所会客皆一时贤俊悉坐贬

逐然后中君者喜曰吾一举网尽之矣其后三四大

臣继罢去天下事卒不复施为君携妻子居苏州

买水石作沧浪亭日益读书大㴠肆于六经而时发

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

可爱故其虽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天下之士

闻其名而慕见其所传而喜往揖其貌而竦听其论

而惊以服久与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居数年复得湖

州长史庆历八年十二月某日以疾卒于苏州享年

四十有一君先娶郑氏后娶杜氏三子长曰泌将作监

主簿次曰液曰激二女长适前进士陈纮次尚㓜初君

得罪时以奏用钱为盗无敢辨其冤者自君卒后

天子感悟凡所被逐之臣复召用皆显列于朝而至

今无复为君言者冝其欲求伸于地下也冝予述

其得罪以死之详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既又长

言以为之辞庶几并写予之所以哀君者其辞曰

谓为无力兮孰击而去之谓为有力兮胡不反子

之归岂彼能而此不为善百誉而不进兮一毁终

世以颠挤荒孰问兮杳难知嗟子之中兮有韫而

无施文章发耀兮星日光辉虽⿱冝八 -- 𡨋⿱冝八 -- 𡨋以掩恨兮不

昭昭其永埀

    梅圣俞墓志铭    欧阳 修

嘉祐五年京师大疫四月乙亥圣俞得疾卧城东

汴阳坊明日朝之贤士大夫往问疾者驺呼属路

不绝城东之人市者废行者不得往来咸惊顾相

语曰兹坊所居大人谁邪何致客之多也居八日

癸未圣俞卒于是贤士大夫又走吊哭如前日益

多而其尤亲且旧者相与聚而谋其后事自丞相

以下皆有以赙恤其家粤六月某日其孤增载其柩

南归以某年某月某日葬于某所圣俞字也其名

尧臣姓梅氏宣州宣城人也自其家世颇能诗而

从父询以仕显至圣俞遂以诗闻自武夫贵戚童

儿野叟皆能道其名字虽妄愚人不能知诗义者

直曰此世所贵也吾能得之用以自矜故求者日

踵门而圣俞诗遂行天下其初喜为清丽闲肆平

淡久则涵演深远间亦琢刻以出怪巧然气完力

馀益老以劲其应于人者多故辞非一体至于佗

文章皆可喜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

也圣俞为人仁厚乐易未尝忤于物至其穷愁

感愤有所骂讥笑谑一发于诗然用以为驩而

不怨怼可谓君子者也初在河南王文康公见其文

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其后大臣屡荐冝在馆阁

尝一召试赐进士出身馀辄不报嘉祐元年翰林

学士赵㮣等十馀人列言于朝曰梅某经行修明

愿留与国子诸生讲论道德作为雅颂以歌咏圣

化乃得国子监直讲三年冬祫于太庙御史中丞

韩绛言天子且亲祠当更制乐章以荐祖考惟梅

某为冝亦不报圣俞初以从父䕃补太庙斋郎历

桐城河南河阳三县主簿以德兴县令知建德县

又知襄城县监湖州盐税签署忠武镇安两军节

度判官监永济仓国子监直讲累官至尚书都官

员外郎尝奏其所撰唐载二十六卷多补正旧史

阙缪乃命编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享年五十有

九曾祖讳某祖讳某皆不仕父讳某太子中舍致

仕赠职方郎中母曰仙游县太君束氏又曰清河

县太君张氏初娶谢氏再娶刁氏封某县君子男

五人曰增曰墀曰坰曰龟儿一早卒女二人长适

太庙斋郎薛通次尚㓜圣俞学长于毛氏诗为小

传二十卷其文集四十卷注孙子十三卷余尝论

其诗曰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非诗能穷人殆穷

者而后工也圣俞以为知言铭曰

不戚其穷不困其鸣不踬于艰不履于倾养其和

平以发厥声震越浑锽众听以惊以扬其清以播

其英以成其名以告诸冥

    石守道墓志铭    欧阳 修

徂徕先生姓石氏名介字守道兖州奉符人也徂

徕鲁东山而先生非隐者也其仕尝位于朝矣鲁

之人不称其官而称其德以为徂徕鲁之望先生

鲁人之所尊故因其所居山以配其有德之称曰

徂徕先生者鲁人之志也先生貌厚而气完学笃

而志大虽在畎畒不忘天下之忧以谓时无不可

为为之无不至不在其位则行其言吾言用功利

施于天下不必出乎已吾言不用虽获祸咎至死

而不悔其遇事发愤作为文章极陈古今治乱成

败以指切当世贤愚善恶是是非非无所讳忌世

俗颇骇其言由是谤议喧然而小人尤嫉恶之相

与出力必挤之死先生安然不惑不变曰吾道固

如是吾勇过孟轲矣不幸遇疾以卒既卒而奸人

有欲以竒祸中伤大臣者犹指先生以起事谓其

诈死而北走契丹矣请发棺以验赖天子仁圣察

其诬得不发棺而保全其妻子先生世为农家父

讳丙始以仕进官至太常博士先生年二十六举

进士甲科为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御史

台辟主簿未至以上书论赦罢不召秩满迁某军

节度掌书记代其父官于蜀为嘉州军事判官丁

内外艰去官垢面跣足躬耕徂徕之下葬其五世

未葬者七十䘮服除召入国子监直讲是时兵讨

元昊久无功海内重困天子𡚒然思欲振起威德

而进退二三大臣增置谏官御史所以求治之意

甚锐先生跃然喜曰此盛事也雅颂吾职其可巳乎

乃作庆历圣德诗以褒贬大臣分别邪正累数百

言诗出太山孙明复曰子祸始于此矣明复先生

之师友也其后所谓奸人作竒祸者乃诗之所斥

也先生自闲居徂徕后官于南京常以经术教授

及在太学益以师道自居门人弟子从之者甚众太

学之兴自先生始其所为文章曰某集者若干卷

曰某集者若干卷其斥佛老时文则有怪说中国

论曰去此二者然后可以有为其戒奸臣宦女则有

唐鉴曰吾非为一世监也其馀喜怒哀乐必见于

文其辞博辩雄伟而忧思深远其为言曰学者学

为仁义也惟忠能忘其身信笃于自信者乃可以

力行也以是行于已亦以是教于人所谓尧舜禹

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杨雄韩愈氏者未尝一日

不诵于口思与天下之士皆为周孔之徒以致其

君为尧舜之君民为尧舜之民亦未尝一日少忘

于心至其违世惊众人或笑之则曰吾非狂痴者

也是以君子察其行而信其言推其用心而哀其

志先生直讲岁馀杜祁公荐之天子拜太子中允

今丞相韩公又荐之乃直集贤院又岁馀始去太

学通判濮州方待次于徂徕以庆历五年七月某

日卒于家享年四十有一友人庐陵欧阳修哭之

以诗以谓待彼谤熖熄然后先生之道明矣先生

既没妻子冻馁不自胜今丞相韩公与河阳冨公

分俸买田以活之后二十一年其家始克葬先生

于某所将葬其子师讷与其门人姜潜杜默徐遁

等来告曰谤熖熄矣可以发先生之光矣敢请铭

某曰吾诗不云乎子道自能久也何必吾铭遁等

曰虽然鲁人之欲也乃为之铭曰徂徕之岩岩与

子之德兮鲁人之所瞻汶水之汤汤与子之道兮

逾远而弥长道之难行兮孔孟遑遑一世之屯兮

万世之光曰吾不有命兮安在夫桓魋与臧仓自

古圣贤皆然兮噫子虽毁其何伤

    苏明允墓志铭    欧阳 修

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义

修于家信于乡里闻于蜀之人久矣当至和嘉祐

之间与其二子轼辙偕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

得其所著书二十二篇献诸朝既出而公卿士大

夫争传之其二子举进士皆在高等亦以文学称

于时眉山在西南数千里外一日父子隐然名动

京师而苏氏文章遂擅天下君之文博辩宏伟读

者悚然想见其人既见而温温似不能言及即之

与居愈久而愈可爱间而出其所有愈叩而愈无

穷呜呼可谓纯明笃实之君子也曾祖讳某祖讳

某父讳某赠尚书职方员外郎三世皆不显职方

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

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

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

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

读书为文辞岁馀举进士再不中又举茂材异等

不中退而叹曰此不足为吾学也悉取所为文数

百篇焚之益闭户读书绝笔不为文辞者五六年

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说以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

贤穷达出处之际得其粹精涵畜充溢抑而不发久

之慨然曰可矣由是下笔顷刻数千言其纵横上

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盖其禀也厚故

发之迟志也悫故得之精自来京师一时后生学

者皆尊其贤学其文以为师法以其父子俱知名

故号老苏以别之初修为上其书召试紫微阁辞

不至遂除试秘书省校书郎会太常修纂建隆以

来礼书乃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

州项城令姚辟同修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

书成方奏未报而君以疾卒实治平三年四月某

日也享年五十有八天子闻而哀之特赠光禄寺

丞敕有司具舟载其丧归于蜀君娶程氏大理寺

丞文应之女生三子曰景早卒轼今为某官辙某

官三女皆早卒孙曰迈曰迟有文集若干卷谥法

三卷君善与人交急人患难死则恤养其孤乡人

多德之盖晚而好易曰易之道深矣汨而不明者

诸儒以附会之说乱之也去之则圣人之旨见矣

作易传未成而卒某年某月某日 葬于彭山之

安镇乡可龙里君生于远方而学又晚成常叹曰

知我者惟吾父与欧阳公也然则非余谁冝铭铭

苏显唐世实栾城人以宦留眉蕃蕃子孙自其高

曾乡里称仁伟欤明允大发于文亦既有文而又

有子其存不朽其嗣弥昌呜呼明允可谓不亡





皇朝文鉴卷第一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