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童蒙止观/引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童蒙止观
全书始 下一卷▶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故《经》云:“若偏修禅定福德,不学智慧,名之曰愚;偏学智慧,不修禅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过,虽小不同,邪见轮转,盖无差别。若不均等,此则行乖圆备,何能疾登极果?

故《经》云:“声闻之人多定力故,不见佛性;十住菩萨智慧力多,虽见佛性而不明了;诸佛如来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见于佛性。”以此推之,止、观岂非泥洹大果之要门,行人修行之胜路,众德圆满之指归,无上极果之正体也。

若如是知者,止观法门实非浅。故欲接引始学之流辈,开蒙冥而进道,说易行难,岂可广论深妙。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阶梯,入泥洹之等级。寻者当愧为行之难成,毋鄙斯文之浅近也。若心称言旨于一眴间,则智难断量,神解莫测。若虚构文言,情乖所说,空延岁月,取证无由,事等贫人数他财宝,于己何益哉!

  1. 具缘第一
  2. 诃欲第二
  3. 弃盖第三
  4. 调和第四
  5. 方便第五
  6. 正修第六
  7. 善发第七
  8. 觉魔第八
  9. 治病第九
  10. 证果第十

今略举此十意,以明修止观者,此是初心学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习之,可安心免难,发定生解,证于无漏之圣果也。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