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020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九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二十
卷二十一 

  起讫时间 起太宗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尽是年十二月

  帝  号 宋太宗

  年  号 太平兴国四年(己卯,979)

春正月丁亥,以右补阙石熙载为兵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

命太子中允直舍人院张洎、著作佐郎直史馆华阳勾中正使高丽。

上初即位,谓齐王廷美曰:“太原我必取之。”及议致讨,召枢密使曹彬问曰:“周世宗及我太祖皆亲征太原,以当时兵力而不能克,何也?岂城壁坚完不可近乎?”彬对曰:“世宗时,史超败于石岭关,人情震恐,故师还。太祖顿兵甘草地中,军人多被腹疾,因是中止,非城垒不可近也。”上曰:“我今举兵,卿以为何如?”彬曰:“国家兵甲精锐,人心忻戴,若行吊伐,如摧枯拉朽耳,何有不可哉。”上意遂决。宰相薛居正等曰:“昔世宗起兵,太原倚北戎之援,坚壁不战,以致师老而归。及太祖破敌于雁门关南[1],尽驱其人民分布河、洛之间,虽巢穴尚存,而危困已甚。得之不足以辟土,舍之不足以为患,愿陛下熟虑之。”上曰:“今者事同而势异,彼弱而我强。昔先帝破此敌,徙其人而空其地者,正为今日事也。朕计决矣,卿等勿复言。”乃先遣常参官分督诸州军储赴太原。

庚寅,以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河阳节度使崔彦进攻其城东面,彰德节度使李汉琼城南面,桂州观察使曹翰城西面,彰信节度使刘遇城北面。遇以次当攻其西面,而西面直北汉主宫城,尤险恶。翰欲与遇易地,自言我观察使班宜在节度使下,遇弗可,翰必欲易之,议久不决。上虑将帅不协,乃谕翰曰:“卿智勇无双,城西面非卿不能当也。”翰始奉诏。

八作使郝守浚充西面壕寨都监,马军都虞候米信,步军都虞候田重进充行营马步军都指挥使,西上阁门使郭守文、判四方馆事顺州团练使梁迥监其军。信,奚人。重进,幽州人也。诏发邢、贝、洺、泽等州军储赴太原,著作佐郎张润之掌其出纳。

辛卯,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石岭关都部署,西上阁门使田仁朗、阁门祗候供奉官刘绪按行太原城四面壕寨,阅视攻城梯冲器用。

癸巳,以枢密直学士石熙载签署院事,仍赐宅一区。签署枢密院事,自熙载始。

乙未,宴潘美等于长春殿,上亲授方略以遣之。时刘𬬮及淮海王俶、武宁节度使陈洪进等皆与,𬬮因言:“朝廷威灵及远,四方僭窃之主,今日尽在坐中。旦夕平太原,刘继元又至,臣率先来朝,愿得执梃,为诸国降王长。”上大笑,赏赐甚厚,𬬮诙谐类此。

丁酉,命河北转运使侯陟与陕西北路转运使雷德骧分掌太原东、西路转运事。

壬寅,诏发齐、汝、蔡等州军粮赴太原。

癸卯,新浑仪成,司天监学生巴中张思训所创也。置文明殿东南之钟鼓楼,以思训为浑仪丞。旧制,日月昼夜行度,皆人所运转,新创成于自然,尤为精妙。 诏发曹单滑潍滨淄青郓同耀华等州、京兆[2]河南大名府军储赴太原。

己酉,命左屯卫上将军张铎[3]为京城内外都巡检,车驾将北征也。 诏以同判刑部司门员外郎江直木、大理正路承绪谳狱之勤,赐钱各二十万。

二月辛亥,诏以此月内暂幸镇州。

甲寅,以皇子德恭为贵州防御使,齐王廷美之长子也。

祠部郎中刘保勋为行在转运使,右补阙高继申副之。起居舍人张去华专掌行在左藏库。继申寻改留守判官。

丙辰,命宰相沈伦为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宣徽北院使王仁赡为大内都部署,枢密承旨陈从信副之。上欲以齐王廷美掌留务,开封府判官吕端言于廷美曰:“主上栉风沐雨,以申吊伐。王地处亲贤,当表率扈从,若掌留务,非所宜也。”廷美由是请行。 癸亥,赐扈从近臣鞍马、衣服、金玉带有差。 甲子,车驾发京师。

戊辰,次澶州。方渡河,有持手版衣绿邀车驾者,前驱斥之,不退,号呼道旁,自言献封事。上令取视,乃临河主簿宋捷,上甚喜,即以为将作监丞。瓮牖闲评云:宋捷之事,真所谓以姓名而盗爵禄者也。然载之谈苑,乃云:太平兴国中,北敌侵边,太宗遂幸大名府,方渡河,有人持手版衣绿邀乘舆,前驱斥之,号呼道旁,自言献封事,太宗令接取视之,乃临河主簿宋捷,太宗甚喜,即以为将作监丞。载之事实,又云:太宗征太原,行次澶渊,有太仆寺丞宋捷者,掌出纳行在军储,迎谒道左,太宗见其姓名,喜曰:“我师有必捷之兆。”而刘继元果降。此二书所载各不同,未知其孰是也?

己巳,次德清军。命行在转运使刘保勋兼勾当北面转运使事,遣均州刺史临洺解晖、尚食使折彦赟攻隆州。解晖传作石彦赟。按折彦赟十一月庚辰复见,晖传误也。三月一日,又命尹勋攻隆州。

庚午,次大名府。

壬申,次洺州。

癸酉,郭进自石岭关来朝于中路顿。

甲戌,次邢州。

以唐州团练使曹光实知威胜军事,令调军食。光实入告:“愿提一旅之觽,奋锐先登。”上曰:“资粮事大,亦足宣力也。”

丙子,以潞州都监陈钦祚知威胜军。实录于丙子书:命威胜军使米文睿赴太原,隶曹翰麾下,以潞州兵马都监陈钦祚知威胜军。而曹光实本传乃云车驾征河东,以光实知威胜军,与实录不同。然米文睿、陈钦祚二人皆无可载,因取光实事附见于此,或因光实辞,遂改命钦祚也,当考。 契丹遣使尚书耶律拽刺梅里奉书问起居。丁丑,见于临城县。

三月庚辰朔,驻跸于镇州。命郢州刺史尹勋攻隆州。隆非古州,北汉人依险筑城以拒王师,故先分兵围之。二月己巳先命解晖、折彦赟攻隆州。

辛巳,命镇州马步都监客省副使齐延琛、洛苑副使侯美分兵攻孟县。

癸未,石岭关言阳曲寨民三百三十八口归附。

引进使、汾州防御使田钦祚护石岭关屯军,与都部署郭进不协。贼兵奄至,钦祚闭壁自守,既去,又不追;月俸所入刍粟,多蓄之以埙善价而规其利,为部下所诉。诏鞫之,钦祚具伏,责授睦州团练使,仍护军。 丁亥,分命太子中允扈华等十二人发安、复、唐、邓、商、坊、徐、宿、兖、海、密、蔡[4]等州军储赴太原。华,未见。 郭进言破北汉西龙门寨,擒获千馀计,献俘行在。

戊子,命六宅使侯继隆攻沁州,阁门祗候王僎攻汾州。僎,侁弟也。侯继隆,未见。

壬辰,复命淄州刺史太原王贵攻沁州。

是日,宴从官及诸军校。

遣刘保勋赴太原阅视转运事。 乙未,命知府州闲厩使折御卿、监军供奉官晋阳尹宪分兵攻岚州。

郭进言契丹数万骑入侵,大破之石岭关南。于是北汉援绝,北汉主复遣使间道赍蜡书走契丹告急,进捕得之,徇于城下,城中气始夺矣。

丙申,左飞龙使史业破北汉鹰扬军,斩获甚觽,以俘百人来献。

丁酉,诏以太原军前所送降卒五人隶归明军,人赐钱三千。

庚子,命通事舍人王侁、军器库使刘文裕帅师分守石岭关。

癸卯,河东城西面转运使刘保勋为陕西北路转运使,代雷德骧也。德骧调发沁州军储后期,诏劾德骧,命保勋兼领之。

乙巳,定难留后李继筠言,遣所部银州刺史李光远、绥州刺史李光宪帅蕃汉兵卒缘黄河列寨,渡河略敌境以张军势。

诏泉州发兵护送陈洪进亲属赴阙,所过州县续食。

丙午,命左补阙乐冲驰传督诸州供军刍粟。北汉人潜师犯我军锋,马军都指挥使米信击败之,杀其控鹤指挥使裴正,以首级来献。裴正事,本纪、实录无之,今载于三月末上未至城下以前,当更考之。 夏四月己酉朔,折御卿等言攻岚州,破北汉千馀觽。

诏发河南、郓济博棣泽潞怀汝同华虢等州军储赴太原。

庚戌,齐延琛等言孟县降。 诏发河中、晋绛慈隰解齐德曹单淄卫等州军储赴太原。 乙卯,折御卿等破岢岚军,杀戮甚觽,擒军使折令图以献。

庚申,以枢密直学士签署院事、兵部员外郎石熙载为给事中、枢密副使。

考功郎中范旻上书,愿从征太原召为右谏议大夫、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事。

壬戌,车驾发镇州,幸太原。命定武节度使孟元箉为镇州驻泊兵马都钤辖。

癸亥,次天威军,作早行诗,令从臣和。

甲子,解晖等攻隆州,西头供奉官袁继忠、武骑军校许均先登,陷之。均中八创,杀三百馀觽,擒招讨使李珣等六人以献。继忠前护隰州白壁关屯兵,前后入北汉境,破三寨,擒伪将校二人,得铠甲、鞍马、牛羊、生口数万计。近戍闻之,惧无功受谴,乃以诚告,继忠悉分虏获,使列奏焉。继忠,太原人。均,开封人也。 丙寅,次侧口顿,作闻捷奏、平隆州诗。

沂州防御使张万友决所部军校郭赟致死。命鞫之,万友具伏。上方宠任武将,戊辰,诏释其罪。

是日,折御卿又破岚州,杀宪州刺史霍翊,案宋史本纪作郭翊。擒夔州节度使马延忠等七人以献。

庚午,上至太原,驻跸于汾水之东。

辛未,幸城四面按视营垒攻具,慰劳诸将。以手诏谕北汉主继元,传诏至城下,守陴者不敢受。

壬申,夜漏未尽,上幸城西,督诸将攻城。天武军校荆嗣率觽先登,手刃数贼,足贯双箭,手中癔[5],碎齿二,上见之,亟召下,赐以锦袍银带。嗣,罕儒兄孙也。

先是,上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剑舞,皆能掷剑于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见者无不恐惧。会契丹遣使修贡,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数百人袒裼鼓噪,挥刃而入,跳掷承接,曲尽其妙,契丹使者不敢正视。及是巡城,必令舞剑士前导,各呈其技,北汉人乘城,望之破胆。

上每躬擐甲胄,蒙犯矢石,指挥戎旅,左右有谏者,上曰:“将士争效命于锋镝之下,朕岂忍坐观!”诸军闻之,人百其勇,皆冒死先登。凡控弦之士数十万,列阵于乘舆前,蹲甲交射,矢集太原城上如猬毛焉。每诏给诸军箭数百万,必顷刻而尽。捕得生口,云北汉主城中市所射之箭,以十钱易一只,凡得百馀万只,聚而贮之。上笑曰:“此箭为我蓄也!”及城降,尽得之。

田钦祚在石岭关,恣为奸利诸不法事,郭进不能禁止,屡形于言,钦祚憾之。进武人,刚烈,战功高,钦祚数加陵侮,进不能堪,癸酉,遂缢而死,钦祚以卒中风眩闻。上悼惜良久,优诏赠安国节度使。左右皆知,而无敢言者。命冀州刺史牛思进为石岭关部署。思进,无极人也,有膂力,尝以强弓絓于耳[6],引手极前张之令满,又负壁立,二力士撮其乳曳之不动,军中咸异焉。

甲戌,幸诸寨。

乙亥,幸连城,视攻城诸洞。时李汉琼率觽先登,矢集其脑,又中指,伤甚,犹力战[7]。上促召至幄殿,视其创,傅以良药。上欲亲幸洞屋中劳士卒,汉琼泣曰:“晋阳孤垒,危若累卵,诸将用命,战士贾勇,矢石注洞屋如雨,陛下奈何以万乘之尊亲往临之!若不听,臣请先死。”上乃止。

丁丑,幸西连城楼。

五月己卯朔,幸城西南隅,夜督诸将急攻。迟明,陷羊马城。北汉宣徽使范超来降,攻城者疑超出战,擒之以献,斩于纛下。既而北汉主尽杀超妻子,枭其首,投于城外。 辛巳,幸城西北隅,北汉马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来降。万超来降,实录在壬午,今从本纪。

壬午,幸城南。上谓诸将曰:“翌日重午,当食于城中。”遂自草诏赐北汉主。夜,漏上一刻,城上有苍白云如人状。九国志云:太宗驾至城下,筑连堤壅汾河灌城。五月四日,城东南隅坏,水入注夹城中,继元大恐,自督觽负土塞之,然实录、正史略不载灌城事,当考。

癸未,幸城南,督诸将急攻,士奋怒,争乘城,不可遏。上恐屠其城,因麾觽少退。城中人犹欲固守,左仆射致仕马槵以病卧家,舁入见北汉主,流涕以兴亡谕之,北汉主乃降。夜漏上十刻,遣客省使李勋上表纳款。上喜,即命通事舍人薛文宝赍诏入城抚谕[8]。夜漏未尽,幸城北,宴从臣于城台,受其降。

甲申,迟明,刘继元率其官属素服纱帽待罪台下。诏释之,召升台劳问。继元叩头曰:“臣自闻车驾亲临,即欲束身归命,致陛下銮舆暴露,尚敢以孤垒拒战,盖亡命卒惧死,劫臣不得降耳。”上令籍亡命者至,悉斩之。顾谓淮海国王钱俶曰:“卿能保全一方以归于我,不致血刃,深可嘉也。”

北汉平,凡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户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兵三万。国史云:亡命卒数百人,选其巨害者斩之,馀悉分隶诸军,与九国志及实录皆不同,今不取。郭守文传又云:刘继元弟继文据代州,依契丹以拒命,守文讨平之。按九国志则继文前死矣,此盖守文墓志所载,国史因之,今亦不取。 命刘保勋知太原府。

乙酉,赦河东管内,常赦所不原者并释之。诸州县伪署职官等,并令仍旧。人户两税,特与给复二年,王师所不及处,给复一年,从前所逋租调并与除放,常赋外有无名配率,诸州条析以闻。

分命常参官八人知忻、代等州。右赞善大夫臧丙知辽州,秘书丞马汝士知石州。其后汝士与监军不协,一夕剚刃于腹而死。丙上疏言汝士之死非自杀,愿按其状。上览奏惊骇,遽遣使鞫之,召丙赴阙问状。丙曰:“汝士在牧守之任,不闻有大罪,何至自杀?若冤死不明,宿直者又不加谴责,则自今书生不复能治边郡矣。”上善其言。丙,大名人,汝士同年生也。

丙戌,遣使祭战没将士等,录其子孙。

丁亥,诏馆刘继元于行在所,优其廪给,命仪鸾使康仁宝监视之。

戊子,命著作佐郎、直史馆石熙古还京师,以平晋告宗庙,熙古,熙载弟也。

毁太原旧城,改为平晋县。以榆次县为并州[9]。徙僧道士及民高赀者于西京[10]七年二月又徙阳曲。

刘继元所署节度使蔚进、卢遂以汾州来降。

己丑,以刘继元为右卫上将军、彭城郡公、继元所署司空、平章事李恽为殿中监,左仆射致仕马槵为少府监,马军都指挥使郭万超为磁州团练使,客省使李勋为右卫将军,馀悉授官有差。

上作平晋赋,令从臣皆赋;又作平晋诗二章,令从臣和。 辛卯,宴刘继元及其官属。继元献其宫人百馀人,上以分赐立功将校。

乙未,遣康仁宝护送继元亲属赴阙,所过续食。 丙申,幸太原城北,御沙河门楼,遣使分部徙居民于新并州[11],尽焚其庐舍,民老幼趋城门不及,焚死者甚觽。

丁酉,废隆州,毁其城。遣使按行诸州银冶。

庚子,车驾发太原,诏以行宫为佛寺,号平晋,上自记之,刻石寺中。 辛丑,次新并州。

丁未,次镇州。初,攻围太原累月,馈饷且尽,军士罢乏。会刘继元降,人人有希赏意,而上将遂伐契丹,取幽蓟,诸将皆不愿行,然无敢言者,殿前都虞候崔翰独奏曰:“此一事不容再举,乘此破竹之势,取之甚易,时不可失也。”上悦,即命枢密使曹彬议调发屯兵。时车载簿籍,阻留在道,兵房吏张质潜计数部分军马[12],及得簿籍校之,悉无差缪。质,高唐人也。王得臣麈史云:富郑公尝为予言,永熙讨河东刘氏,既下并州,欲领师乘胜复收蓟门,始咨于觽[13],参知政事赵昌言对曰:“自此取幽州,犹热熬翻饼耳。”殿前都指挥使呼延赞争曰:“书生之言不足尽信,此饼难翻。”永熙竟趋幽蓟,卷甲而还,卒如赞言。郑公再三叹谓予曰:“武臣中盖亦有人矣。”按赵昌言参政在雍熙四年,距此凡九年,得臣误甚。又按太平兴国四年,薛居正、沈伦、卢多逊为宰相,无参知政事,曹彬、石熙载则为枢密,此言参政,亦误。或呼延赞实有此言,亦不可知,然呼延赞此时但为铁骑指挥使,白进超实为殿帅[14],崔翰为殿候,所云殿前都指挥使,得臣又误也。姑存此埙考。

六月甲寅,遣使发京东、河北诸州军储赴北面行营。 庚申,车驾北征,发镇州[15]。扈从六军有不即时至者,上怒,欲置于法。马步军都军头赵延溥遽进曰:“陛下巡行边陲,本以外寇为患,今敌未殄灭而诛谴将士,若图后举,谁为陛下戮力乎?”上嘉纳之。延溥,晁之子也。

辛酉,次定州。遣使告祀北岳,上作悲陷蕃民诗,令从臣和。

丙寅,次金台顿,契丹据有之地也。募其民能为乡导者百人,人赐钱二千。遣东西班指挥使浚仪孔守正等先趣岐沟关。守正夜逾短垣,过鹿角,临断桥,说关使刘禹以大军且至,宜开门出降。禹解悬桥邀守正入,听命。守正慰抚军民,还诣行在所。

丁卯,上躬擐甲胄,率兵次岐沟关。契丹东易州刺史刘禹以州降,留兵千人守之。东易州即岐沟关也。按孔守正传,先入岐沟关,说关使刘禹以城降[16],不称东易州,实录、本纪并称东易州,不云岐沟关,其实一也。六月乙亥,以八作副使綦延朗知东易州,而守正传云诏綦延朗守关城,召守正赴行在,盖契丹名岐沟关曰东易州耳。刘禹或作刘宇,今从守正传。然守正既入岐沟关,即还报,明日又与傅潜同趋涿州,本传乃云诏綦延朗守关城,后守正始赴行在所,盖误也。延朗守关城,实六月二十八日,上距守正趋涿州凡九日,岂守正既破涿州复来守关城,至二十八日延朗始代之乎?然传所载,亦颠倒失序矣,今不取。

东西班指挥使衡水傅潜与孔守正先至涿州,击契丹败之,生擒五百馀人。

戊辰,上次涿州,判官刘原德以城降,命供奉官张怀训领其兵。

己巳,次盐沟顿,民有得契丹之马来献,赐以束帛。

庚午,迟明,次幽州城南,驻跸于宝光寺。契丹万馀觽屯城北,上亲率兵乘之,斩首千馀级,馀党遁去。契丹传及会要云:契丹闻王师至,皆不敢居城中,若不敢居城中,又何埙攻围也?今止从实录、本纪。

渤海酋帅大鸾河率小校李勋等十六人、部族三百骑与范阳军民二百馀人皆来降,召见,赐钱帛,以大鸾河为渤海都指挥使。 壬申,部分诸将攻城,定国节度使宋偓南面,河阳节度使崔彦进北面,彰信节度使刘遇东面,定武节度使孟玄喆西面。命宣徽南院使潘美知幽州行府事。契丹铁林都指挥使李札卢存以部下兵百二十五人来降。

诏索炮具八百,期以半月成。右龙武将军顿邱赵延进督工造之,八日而毕。上亲按试,甚悦。 癸酉,移幸城北,督诸将攻城。幽州神武厅直并乡兵四百馀来降。村民夺得契丹马二百馀匹来献。

甲戌,命殿中丞杨恭知涿州,以刘原德为右赞善大夫、通判州事。

幽州山后八军瓷薼务官三人以所受契丹牌印来献。

乙亥,命八作副使祁延朗知东易州。祁,或作綦。

蓟县民百馀人以牛酒迎犒王师,各赐衣服钱帛,遣使随村墅安抚居民。

丁丑,上乘步辇至城下,督诸将攻城。幽州诸县令佐及乡民百五十人来降。

秋七月庚辰,契丹建雄节度使顺州刘延素与官属十四人来降。

辛巳,上复至城下,督诸将攻城。

壬午,契丹知蓟州刘守思与官属十七人来降。 癸未,幸城西北隅,督诸将攻城。

初,命诸将攻城,桂州观察使曹翰与洮州观察使米信率兵屯城之东南隅,以备非常。军士掘土得蟹以献,翰谓诸将曰:“蟹,水物而陆居,失其所也。且多足,敌救将至之象。又蟹者,解也,其班师乎!”

甲申,上以幽州城逾旬不下,士卒疲顿,转输回远,复恐契丹来救,遂诏班师。车驾夕发,命诸将整军徐还。江休复杂志:太宗自并幸幽,乘敌无备。契丹主方猎,遁归牙帐,议弃燕蓟,以兵守松亭、虎北口而已。于越时为舍利郎君,契丹国中,亲近无职事者呼为舍利郎君[17],请兵十万救幽州。并西山[18],薄幽陵,人夜持两炬[19],朝举两旗。选精骑三万,夜从他道,自官军南,席卷而北。又先以弱兵五千守幽州,望风遁去。我师遏之不得去,遂坚守。及我师已退,或劝袭之,于越曰:“受命救幽蓟,已得之矣。”遂不甚争利。今附见,当考。

乙酉,次涿州。

丙戌,次金台驿,内供奉官阎承翰驰奏大军不整,南向而溃。上令殿前都虞候崔翰将卫兵千馀人止之,翰请单骑径往。至则谕以方略,觽遂定,反命,不戮一人,上甚嘉之。承翰,真定[20]人也。

戊子,次定州。定难留后李继筠卒,弟继捧嗣其位。

庚寅,命崔翰及定武节度使孟玄喆等留屯定州,彰德节度使李汉琼屯镇州,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等屯关南,得以便宜从事。上谓诸将曰:“契丹必来寇边,当会兵设伏夹击之,可大捷也。” 是日,车驾发定州。

辛卯,次镇州。

丙申,次邢州。

戊戌,次洺州。

庚子,次大名府。

辛丑,次德清军。

壬寅,次澶州。

乙巳,车驾至自范阳。

初,议伐北汉,宰相卢多逊言:“西蜀远险多虞,若车驾亲征,当先以腹心重臣镇抚之,则无后忧。”给事中程羽,藩邸旧僚,尝知新都县及兴州、兴元府,有能名,上即命知益州。及上驻太原,郫县获髃盗送府,狱已具,会有朝旨:“强盗未再犯,免死送阙下。”盖用武之际,急于壮勇之士也。法吏援敕以请,羽曰:“人之恶,惮于始为,奸凶闻是令,皆将轻犯,乱不可制矣。”判曰:“銮辂省巡,江山遐僻,不除凶恶,曷静方隅?”并付本县处死,磔于市,即论奏其事。于是迄羽去,无盗贼。羽之在新都,州遣牙校至,见羽礼慢,不数岁,羽领州任,人为校惧,羽至则擢校统戍守寨,盖其才可任也。此据程捠所作程羽祠堂记,羽知益州在二年五月,今附见车驾还自范阳后。

八月戊申朔,契丹苏哲等二十八人来降,赐以衣服钱帛,配隶契丹直[21]

守中书令、西京留守石守信从征范阳,督前军失律,壬子,责授崇信节度使、兼中书令。守信失律事,实录、正史都不详,所以班师,殆由此耳[22],当考。 将作监段思恭责授少府少监。思恭前知秦州,擅借官钱造器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判王延范所发。延范,江陵人也。

甲寅,彰信节度使刘遇责授宿州观察使,光州刺史史圭责授武定行军司马,皆坐从征范阳,所部兵逗挠失律故也。刘遇、史圭传载失律事亦不详,恐国史或有所避忌,更须参考。

初,刘继业为继元捍太原城,甚骁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上素知其勇,欲生致之,令中使谕继元俾招继业。继元遣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上喜,慰抚之甚厚,复姓杨氏,止名业,寻授左领军卫大将军[23]。丁巳,以业为郑州防御使。据国史杨业传,乃云孤垒甚危,业劝其主出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上遣中使召业,得之,喜甚,以为领军大将军。师还,乃除郑州防御使。制辞云:“百战尽力,一心无渝,疾风靡摇,迅雷罔变。知金汤之不保,虑玉石以俱焚[24],定策乞降,委质请命,忠于所事,善自为谋。”与九国志大不同。按五代史,垂涕劝继元出降者,但马槵一人耳,非杨业也。若业劝降,则当与继元俱出见,何用别遣中使召乎!然当时制辞,不应便失事实,又疑制辞意有所在,故特云尔。今但从九国志,更须考之。

癸亥,命潘美为河东三交口都部署,以捍契丹。

辛未,辰州言民宋再均等六辈诱致生口,阑出边关,卖与溪州蛮,取其直。诏令伏脊黥面,槛车送阙下;自今敢违者,并令本处杖杀,所在督疆吏谨捕之。

甲戌,宋州言河决宋城县,诏发诸县丁男三千五百人塞之,命八作使郝守浚护其役。

初,武功郡王德昭从征幽州,军中尝夜惊,不知上所在,或有谋立王者,会知上处,乃止。上微闻其事,不悦。及归[25],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赏,议者皆谓不可,于是德昭乘间入言,上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德昭惶恐,还宫,谓左右曰:“带刀乎?”左右辞以宫中不敢带。德昭因入茶酒阁,拒户,取割果刀自刎。上闻之,惊悔,往抱其尸,大哭曰:“痴儿,何至此耶!”追封魏王,谥曰懿。此据司马光记闻,本传云德昭好啖肥劕肉,因而遇疾不起。今不取。

丙子,漖部川首领牟昂、诸族鬼主副使离袜等各以方物来贡。

是月,以赞善大夫韦亶等十五人为诸镇节度判官。亶等太平兴国初擢第,即通判诸州[26],至是受代还朝。上以两使判官得资者尤鲜,故多阙员,乃以亶等为之[27],且令系历,观其佐治之才也,秩满并复以通籍处焉。

作太清楼。

九月己卯,卫州言河决汲县。 辛巳,诏忻、岚、宪州缘边诸寨无得纵军士入蕃界劫掠,若须酬杀者,当埙宣命。

乙酉,命内衣库使张绍勍、南作坊副使李神佑等率兵屯定州。 初,刘继元降之明日,左拾遗大名宋白献平晋颂。上夜召至行宫褒慰,且曰:“埙还京,授尔书命之职。”丙戌,与右补阙郭贽并为中书舍人。宋朝要录,李昉、扈蒙、李穆等皆迁官,赏扈跸之劳也。

戊子,诏改京城内外二十五门名。

丁亥,初置皇子侍读,以左赞善大夫杨可法为之,仍赐五品服带、银勒马、银五百两、钱五十万。寻迁右补阙,仍侍读。

庚寅,户部郎中侯陟为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权中丞始此。

癸巳,嘉州言夹江县弱漹镇民王诣得玄石二,皆有丹文,其一云“君王万万岁”,其一云“赵二十一帝”,缄其石来献。

丙申,诏曰:“先是,禁铜钱不得入剑南界,宜除之[28]。自今两川民许杂用铜铁钱,即不得出他境。缘边戒吏谨视之,犯者论如法。”

代州言契丹安庆府主安海进来求内附,以蜡书赐之。

己亥,幸建隆观,遂幸新城西南隅,观铁林军人射强弩。

庚子,荆湖南路转运使言十洞首领杨蕴求内附。

癸卯,山后两林蛮王、归化大将军勿儿遣其王子祚遇以名马来贡。

丙午,右拾遗李瀚责授右赞善大夫。瀚前知雄州,会范阳班师,军士迸走投州城,瀚闭关不纳,因扰乱□掠居民,溃而为贼,故有是命。

先是,江南、两浙诸州以绢计赃,绢价二疋当江北之一,诏自今宜以千钱为绢一疋论罪。

契丹大入侵,镇州都钤辖、云州观察使浚仪刘延翰帅觽御之,先阵于徐河。崔彦进潜师出黑卢堤北,缘长城口,衔枚蹑敌后[29],李汉琼及崔翰亦领兵继至。

先是,上以阵图授诸将,俾分为八阵。大军次满城,敌骑坌至,右龙武将军赵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尾,翰等方按图布阵,阵相去百步,士觽疑惧,略无淢志。延进谓翰等曰:“主上委吾等边事,盖期于克敌尔。今敌骑若此,而我师星布,其势悬绝,彼若乘我,将何以济?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翰等曰:“万一不捷,则若之何?”延进曰:“倘有丧败,延进独当其责。”翰等犹以擅改诏旨为疑,镇州监军、六宅使李继隆曰:“兵贵适变,安可以预料为定!违诏之罪,继隆请独当之。”翰等意始决,于是分为二阵,前后相副,士觽皆喜。三战,大破之,敌觽崩溃,悉走西山,投坑谷中,死者不可胜计。追奔至遂城,斩首万馀级,获马千馀匹,生擒酋长三人,俘老幼三万口及兵器、车帐、羊畜甚觽。冬十月庚午,捷书闻,手诏褒之。

乙亥,齐王廷美进封秦王,宰相薛居正加司空,沈伦加左仆射,卢多逊兼兵部尚书,枢密使曹彬兼侍中,文武官预平太原者皆迁秩有差,初行赏功之典也。此据实录,而田锡于六年九月上章,犹云平晋之功未赏,不知何也?当考。宋朝要录:昭辅检校太尉,熙载迁刑部侍郎,潘美检校太尉,王仁赡检校太傅,崔翰、刘延翰、米信、田重进以观察使为节度使,初行平晋之赏也。

马军都虞候保顺节度使米信,亲族多在塞外。时兄之子金自朔州挺身来归。上召见,厚加慰抚,遣金乘传诣代州,伺间迎致其亲属,发劲卒护送之。既而金宿留逾年,敌境斥候严,终不能得。信慷慨曰:“我闻忠孝不两立,受恩遇至重,方思杀身报国,安能复顾亲戚哉?”北望号恸以诀,戒子侄勿复为言。

十一月丁丑朔,赐缘边戍卒襦庣。

庚辰,代州言契丹于代州雁门、西泾、护国、南川置寨,折彦赟与都监董思愿刘绪、巡检侯美追击,大破之,获鞍马器仗甚觽。此据会要乃十一月四日事,折彦赟已见二月己巳。

丙戌,诏以明法科于诸书中所业非广,遂废之;学究并通三经,谅难精至,乃分为三科,仍兼习法令。又诏进士及诸科引试日,并以律文疏卷问义。

己丑,幸玉津园,遂畋近郊。

辛卯,以建州邵武县为邵武军。

上以郑州防御使杨业老于边事,洞晓敌情,癸巳,命业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上密封囊装,赐予甚厚。

己亥,以河北转运使高继申为河北南路都转运使,起居郎郭泌为御河至关南水路转运使,鸿胪寺丞王在田为陆路转运判官,著作佐郎崔迈为水路转运判官。按樊知古传云,都转运使之名自知古始。事在端拱元年十月[30],据实录则高继申于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已为之,必有一误,姑存以俟细考。会要云:太平兴国初分河北南路,雍熙中又分为东西,后并焉。分为南路或自此始,当检详。 岚州言三交口破契丹千馀觽。

辛丑,忻州言破契丹数千觽,斩首四十五级,获鞍马、铠甲;并生擒六十人以献。

关南又言破契丹数万觽,斩首万馀级,获橐驼五十三头。诏分给军校。

初,西南夷不供朝贡,寇钞边境。刑部郎中许仲宣为西川转运使,亲至大渡河谕其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皆率服。在职逾三岁,会有言仲宣当江表用兵时干没官钱者,是月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岁馀,卒无欺隐,乃以仲宣为岭南转运使。仲宣有心计,能办大事,江表用兵,军中须索百端,仲宣皆豫储蓄无阙。曹彬怪之,夜攻城,因取陶器数万事,分给攻城卒燃灯自照,仲宣已预料置,如其数付之,它物类此。

先是,诏中使赵守伦优给价和市在京及诸州民间私马,于是得十七万三千五百七十九匹。本志载市马事在兴国四年。按正月即出师,恐在四年以前矣。实录别本载赵守伦市马数在四年十一月乙巳前,今因之,盖市马前此事,及此乃上其所得之数也。

十二月丁未朔,占城国遣使来贡方物。

拓拔首领日荣遣所部酋长拓拔琳沁,十六府大首领罗朗吹裕勒遣所部蕃官结舒等并来贡。

以右赞善大夫钜野夏侯峤等十五人并为殿中丞,皆尝于太原、范阳督飞挽之役,赏其劳故也。

开宝中,禁民卖假茶,一斤杖一百,二十斤以上弃市。己未,诏自今准律以行,滥,论罪。

庚申,诏自今登州有女真贡马,其随行物色仰给牒,所在勘验,牒外物并没入之。从供奉官卢袭奏也。

丁卯,畋近郊。

诏改司寇参军为司理参军[31],以司寇院为司理院,令于选部中选历任清白,能折狱辨讼者为之,秩满免选赴集。又置判官一员,委诸州于牙校中择有干局、晓法律、高赀者为之。给以月俸,如旧马步判官之例。秩满,上其殿最以定黜陟,有逾滥者,坐长吏而下。司理判官连坐,别本实录在六年十月庚午,今从本志并书之。寻又诏诸州察司理参军有不明推鞫,致刑狱淹滞,具名以闻,蔽匿不举者罪之。雍熙二年八月庚辰诏或即此也,更详之。

是岁,命有司取国初以来敕条纂为太平兴国编敕十五卷,行于世。

曹、郓、淄三州水,蠲其租。太平州饥,赈之。

改市买司为杂买务。

先是,内庭宣索及殿前赐赉,移文库务,未有专领其事者。于是,始置合同凭由印,命左藏库副使刘蒙正、供奉官郭延浚同掌焉。蒙正,熙古之子。延浚,廷谓之子也。延浚传云太平兴国初。按熙古传,太平兴国四年熙古转内藏库副使。因附见此年末。

契丹主明记改元曰乾亨。

校勘记

[编辑]
  1. 及太祖破敌于雁门关南“南”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治迹统类卷二、续通鉴卷九补。
  2. 京兆原作“京北”,据阁本改。
  3. 命左屯卫上将军张铎“上将军”原作“大将军”,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史卷二六一本传改。
  4. 蔡原作“察”,据阁本改。
  5. 手中癔原作“中手癔”,据宋本、宋撮要本及治迹统类卷二改。
  6. 尝以强弓絓于耳“絓”原作“弦”,宋本、宋撮要本通作“弦”。“弦”字在此难解,据宋史卷二七三牛思进传改。
  7. 犹力战“战”原作“疾”,据宋撮要本、阁本改。按宋史卷二六○李汉琼传及续通鉴卷一○并作“犹力疾战”。
  8. 即命通事舍人薛文宝赍诏入城抚谕“薛文宝赍诏”五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宋会要兵七之七、治迹统类卷二补。
  9. 以榆次县为并州各本及宋会要方域六之四、宋朝事实卷一八太原府条、方舆纪要卷四○榆次县条并同。治迹统类卷二及本卷下文则于“并州”上著一“新”字,盖以别于原并州也。
  10. 徙僧道士及民高赀者于西京“高”原作“厚”,据宋本、阁本及续通鉴卷一○改。
  11. 遣使分部徙居民于新并州“使”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宋会要兵七之八、治迹统类卷二补。
  12. 兵房吏张质潜计数部分军马“军马”上原衍“在”字,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删。
  13. 始咨于觽“始”原作“姑”,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王得臣麈史卷上忠谠条改。
  14. 白进超实为殿帅“白”上原衍“连”字,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删。
  15. 镇州原作“镇川”,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及治迹统类卷三、编年纲目卷三改。
  16. 说关使刘禹以城降“使”原作“吏”,据宋本、宋撮要本及上编正文改。
  17. 亲近无职事者呼为舍利郎君“者”字原阙,据叶隆礼契丹国志卷六补。按宋撮要本“者”字作“之任”。
  18. 西山原作“西方”,据同上书改。
  19. 人夜持两炬“夜”原作“夹”,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同上书改。
  20. 真定原作“直定”,据各本改。
  21. 配隶契丹直“直”原作“置”,据阁本改。按宋史卷一八七兵志:后唐置契丹直,旋废。开宝三年,以辽人内附之觽复置。太平兴国中,因事复置,旋废。本编上文称“契丹苏哲等二十八人来降”,正当配隶此直。
  22. 殆由此耳“此”下原衍“故”字,据宋本、宋撮要本删。
  23. 寻授左领军卫大将军“授”原作“受”,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24. 虑玉石以俱焚“以”原作“之”,据宋本、宋撮要本改。
  25. 及归原作“乃归”,据宋本、宋撮要本及编年纲目卷三、宋史全文卷三上改。
  26. 即通判诸州“通判”原作“随判”,据宋本、宋撮要本改。按本编所称韦亶等十五人,见宋会要职官四八之五。
  27. 乃以亶等为之“等”原作“第”,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改。
  28. 宜除之“除”原作“附”,据阁本及编年纲目卷三改。
  29. 衔枚蹑敌后“敌”字原阙。按治迹统类卷三作“衔枚蹑敌后”,宋本、宋撮要本、及宋史全文卷三上并作“衔枚蹑虏后”,宋史卷二六○刘廷翰传则作“衔枚蹑契丹后”。今据治迹统类及续通鉴卷一○补“敌”字。
  30. 事在端拱元年十月“端拱”下原衍“立”字,据宋本、宋撮要本、阁本删。
  31. 诏改司寇参军为司理参军“为司理参军”五字原脱,据宋本、宋撮要本及十朝纲要卷二、宋史全文卷三上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