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类编故事/12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群书类编故事
◀上一卷 卷十二·仙佛类(葬墓附) 下一卷▶

鼎湖攀龙[编辑]

黄帝采首阳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已,乃悉持龙髯,拔堕黄帝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髯号。故后世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汉·郊祀志》)。

桥山剑舄[编辑]

黄帝葬于桥山南,空棺无尸,唯剑舄在焉。汉武帝因巡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上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公孙卿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史记》)。

水啮王季墓[编辑]

滕文公卒,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半月,群臣请弛期,太子不许。惠子谏曰:“昔王季葬涡水之尾,栾水啮其墓,见棺前物。文王曰:‘先君殆见群臣百姓矣,’乃出其棺,三日而后葬。今太子亦宜曰先君欲少留而抚社稷,故使雪甚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义也。”太子曰:“善”(《吕氏春秋》)。

虎丘金精[编辑]

吴王阖闾葬于虎丘山下,发吴都之士十万人共治葬,穿土为川,积壤为丘。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铜棺三重,氵顷池六尺。黄金珠玉为凫雁,扁诸之剑、鱼肠之干在焉。葬三日,金精上腾为白虎,蹲踞于上,因名虎丘。

夫子梦奠[编辑]

孔子早作,负手曳杖,逍遥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尤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尤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寝疾七日而没(《檀弓》)。

曾子易箦[编辑]

曾子寝疾,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皖,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檀弓》)。

黔娄布被[编辑]

黔娄先生卒,曾西来吊,见尸在牖下,覆以布被,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西曰:“斜其被则敛矣。”妻曰:“斜之有馀,不若正之不足。先生生而不斜而死斜之,非其意也”(《高士传》)。

召作玉楼记[编辑]

李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蚪,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古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下榻叩头,言:“阿{弥女}(长吉学语时呼太夫人)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上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李商隐小传》)。

六十不识女色[编辑]

唐元德秀死,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大夫弱无固性,无专老,无在此,无馀生。六十年来尝识女色,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尺之宅、十岁之童,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而食。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

鱼餐龟兹板[编辑]

邢和璞居嵩、颍间,有《颍阳书》三篇。房琯问邢终身之事,邢言:“降魄之庭,非馆非寺,病起于鱼餐而休于龟兹板。”其后,房公舍闻州紫极宫见有治龟兹板者,始忆邢之言。有顷,刺史具鲙邀房,房悟,具以板事白于刺史。其夕,果病鲙,卒。

乘崖遗像[编辑]

张乖崖守蜀,及代去,留一卷实封文字与僧正希白,且云:“候十年观此。”后十年,公薨于陈州,讣至,蜀人罢市号恸。希白为公设大会,斋请知府凌策谏议发开所留文字,乃公画像,衣免褐,系缩草,裹自为赞曰:“乖则违俗,崖不利物。乖崖之名,聊以表德。”遂尽于天庆观仙游阁,又为之立祠。

授黄白术[编辑]

范文正公仲淹,少极贫悴。常与一术者游,病甚,告文正曰:“吾有炼水银法,儿幼不足以付,今以方授子。”并白银一斤,内文正怀中。后为谏官,术者之子已长,取其方及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王雱复见[编辑]

张靖言,荆公在金陵未病前一岁,白日见一人上堂再拜,乃故群牧吏,其死也,已久矣。荆公惊问:“何故来?”吏曰:“蒙相公恩,以待制故来。”荆公怆然问:“雱安在?”吏曰:“见今未结绝了。如要见,可令某夕幕庑下,切勿惊呼,唯可令一亲信者在侧。”荆公如其言。顷之,见一紫袍博带据案而坐,乃故吏也。狱卒数人枷一囚,自左门而入,身具桎梏,曳病足立庭下,血污地,呻吟之声,殆不可闻,乃雱也。雾对吏云:“告早结绝,良久而灭。”荆公几失声而哭,为一招使掩其口。明年,荆公薨。靖公门人,其说甚详。

景文遗戒[编辑]

宋景文公《遗戒》云:“吾殁之后,称家有无,以治丧用,浣濯之衣,鹤氅裘、纱帽、线履。三日棺,三月葬,慎无为流俗阴阳拘忌也。棺用杂木,漆其四会,三涂即止,使数十年足以腊五骸而已。吾学不名家,文章仅及中人,不足垂后。为吏在良二千石之下,无功于国,无惠于人。不可请谥,不可受赠典,不可求巨公作碑志,不得作道、佛二家斋醮。汝等不可违命。违命作之,是以吾死为无知也”(赵槩《闻见录》)。

木稼[编辑]

《汉书·五行志》曰:成公十六年雨水冰。或曰:今之长老名木冰为木介。《旧唐书》:宁王卧疾,引谚语曰:“木若稼,达官怕。必大臣当之,吾其死矣。”已而果然。山谷《挽韩忠献公》诗曰:“冰枝忧木稼,食昴恨长庚。”荆公《挽魏公》诗亦云:“木稼曾闻达官怕,山颓今见哲人痿。”

康节知命[编辑]

熙宁十年夏,康节感微疾,气日益耗,神日益明,笑谓司马温公曰:“雍欲观化一巡如何?”温公曰:“先生未应至此。”康节笑曰:“死生亦常事耳。”张横渠先生喜论命,来向疾,因曰:“先生论命否?当推之。”康节曰:“若天命则已知之矣,世俗所谓命则不知也。”横渠曰:“先生知天命矣,载尚何言?”程伊川曰:“先生至此,他人无以为力,愿自主张。”康节曰:“平生学道,岂不知此?然亦无可主张。”时康节居正寝,诸公议后事于外,有欲葬近洛城者。康节已知,呼伯温入曰:“诸公欲以近城地葬我,不可。当从伊川先茔耳。”七月初四,大书诗一章曰:“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客问年几何,六十有七岁。俯仰天地间,浩然独无愧。”以是夜五更捐馆(《闻见录》)。

徐稚生刍[编辑]

稚,豫章人,汉儒。与郭林宗友善,有母忧。稚往吊之,致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当之”(《本传》)。

赙布班贫[编辑]

子柳之母死,子硕请具。子柳曰:“何以哉?”子硕曰:“请粥庶弟之母。”子柳曰:“如之何其粥人之母以葬其母也。不可。”既葬,子硕欲以赙布之馀具祭器。子柳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家于丧,请班诸兄弟之贫者。”

赠以麦舟[编辑]

范文正公在睢阳,遣尧夫到姑苏般麦五百斛。尧夫时尚少,既还,舟次丹阳,见石曼卿,问“寄此何久?”答曰:“两月矣。三丧在浅土,欲葬之而北归,无可与谋者。”尧夫以所载麦舟付之。到家侍立良久,文正曰:“东吴见故旧乎?”曰:“曼卿为三丧未举,方滞丹阳,时无郭元振,无可告者。”文正曰:“何不以麦舟与之?”尧夫曰:“已付之矣”(《冷斋夜话》)。

罄资助葬[编辑]

河东柳先生仲涂,少时纵饮酒肆,坐侧有书生按语,乃以贫未能葬其父母,将谒魏守王公祜求资以办事。先生问:“费几何?”曰:“得钱二十万可矣。”先生曰:“子姑就舍,吾且为子谋之。”罄其资,得白金百两,钱数万以遗之。议者以郭代公之义不能远过。

道琮葬友[编辑]

翟道琮,蒲州人,唐徙岭南。有同徙者死荆襄间,临终泣曰:“人生有死,独委骨异壤耶?”道琮曰:“吾若还,终不使留此瘗路旁。”去岁馀赦归,潦水失殡处。道琮哭诸野,波中忽沸,祝曰:“尸在,可再沸。”果复沸,乃得尸还。道宿行店,仿佛见其友曰:“君厚德,名位不止此。”寻擢太学博士。

玉鱼[编辑]

长安大明宫宣政殿,每夜见数骑,衣鲜丽游其间。高宗使巫祝刘明奴、王谌然问其所由,鬼云:“我是汉楚王戊太子,死葬于此。”明奴等曰:“按《汉书》,戊与七国反,诛死无后,焉得有子葬于此?”鬼曰:“我当时入朝,以路远不从坐,后病死,天子于此葬我,《汉书》自有遗误耳。”明奴因许与之改葬,鬼喜曰:“我昔日亦是近属,今在天子宫内,出入不安,改卜极为幸甚。今在殿东北入地丈馀,我死时天子敛我玉鱼一只,今犹未朽,必以此相送,勿见夺也。”明奴以事奏闻,有敕改葬苑外,及发掘,玉鱼宛然见在。以此,其事遂绝(《西京杂记》)。

金碗[编辑]

卢充家西有崔少府墓,一日见一府舍门,进见少府与崔小女为婚三日,崔曰:“君可归,女生男,当以相还。”居四年,三月三日临水,忽见崔氏并少府抱儿还充,又与碗并赠诗一首。充取儿碗并诗,女忽不见。充诣市卖碗,崔女姨曰:“我妹之女嫁而亡,赠以金碗著棺”云。

乌鸢蝼蚁[编辑]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如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飧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比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

王孙薄葬[编辑]

杨王孙,孝武帝时人,家业累千金,厚自奉养,生无所不至。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无易吾志。”其子不忍,乃往见王孙友人祁侯。祁侯谏曰:“犹戮尸于地下,不可。”王孙曰:“夫厚葬诚无益,而世竞以相高,糜财殚币,今日入而明日出。此与暴骸中野无异。厚裹之币帛,以夺生者之财用。古圣人不忍其亲,故为之制礼,今则越之,是以欲裸葬以矫俗也。”祁侯曰:“善。”遂裸葬(《说苑》)。

以书殉葬[编辑]

梁元帝《金楼子》曰:“吾之亡也,可以一卷《孝经》、一帙《老子》、陶华阳剑一口以自随;外此,珠玉不入,铜锡勿藏也。田国让求葬于西门豹侧,杜元凯求葬于祭仲冢边,曹子藏求葬于遽伯玉侧,梁伯鸾求葬于要离之旁。彼四子者,异乎吾之意也。金蚕无吐丝之实,瓦鸡无司晨之用,慎毋以血膻膋腥为祭也。棺椁之造,起自轩辕;周室有廧翣之饰,晋文公请襚,桓司马石椁,甚亡谓也。”

孔葛不生荆[编辑]

孔子葬鲁城北泗上。注云:“冢茔百亩,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种,鲁人无能名其树者。传言弟子异国,人各持其方树来种之。茔中不生荆棘及刺人草。孔子当泗水而葬,水为之却流,下不冲其墓”(《孔子世家》及晏《类要》)。

郭璞相地[编辑]

郭璞以母忧去职,卜葬于暨阳,去水百许步,人以近水为言。璞曰:“当即为陆矣。”其后沙涨,去墓数百里皆为桑田。璞尝为人葬,明帝微服往观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此法当灭族。”主人曰:“郭璞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也。”帝曰:“出天子耶?”答曰:“能致天子问耳。”帝甚异之。

古冢得竹书[编辑]

晋太康二年,伋郡人盗发魏襄王墓,或云安釐王冢,得竹书十车。其中与经传大异者,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王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也;幽王既亡,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非二相共和也。初,发冢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编(《束晳传》)。

发墓斩臂[编辑]

王元谟从弟元象,任下邳太守,好发冢墓,时人闻垣内有小冢,或告元象,墓上见一女子,近视则亡,便命发之。有一棺上有金蚕铜人以百数,一女子可二十,资质若生,卧而言曰:“我东海王家女,应资财相奉,幸勿见害。”女臂有玉钏,斩臂取之,于是女复死(《宋书》)。

牛眠得葬地[编辑]

晋周访微时与陶侃结友。侃丁艰,家中忽失牛,遇一老父曰:“前岗见一牛眠山洿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又指一山云:“此亦其次,当世出二千石。”言讫不见。侃寻牛得之,因葬其母,以所指别山,与访之父葬焉。访果为刺史,著称于益。自访三世为益州。

僧指示葬地[编辑]

李太尉在中书,舒元舆自侍御史辞归东都迁奉。太尉言:“近有僧自东来,云有一地,葬之必至极位,何妨取此。”元舆辞以家贫不办,遂归,别觅葬地。他日僧又经过,复谓太尉曰:“前时地已有用之者。”询之,乃元舆也。元舆自刑部侍郎,至平章事(《感应录》)。

道上行殡[编辑]

晋袁山松少有才名,善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疏质,山松好之,乃文其辞句,婉其节奏,每因酣醉继歌之,听者流涕。初,羊昙善唱乐,桓伊能挽歌,及山松《行路难》继之,时谓之三绝。时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而山松出游好作挽歌。人谓“湛屋下陈尸,山松道上行殡”(裴启《语林》)。

非始于田横[编辑]

《谯子法训》云:有丧而歌者,或曰:“彼为乐丧也,有不可乎?”谯子对曰:“四海遏密八音,何乐丧之有?”曰:“今丧有挽歌者,何以哉?”谯子曰:“周闵云,盖高帝召齐田横,至于尸乡亭自刎。奉首从者,挽至于宫,不敢哭而不胜哀,故为歌以寄哀音,彼则一时之为也,邻有丧春不相里,有殡不巷歌,引柩人衔枚,岂乐哀者耶?”按《庄子》曰:“绋讴以生,必于斥苦。”司马彪曰:“绋,引柩索也。斥,疏缓也,苦用力也。引绋,所以有讴歌者,为人有用力不齐,故促急之也。”《春秋左传》曰:“鲁哀公会吴伐齐,其将公孙更命歌虞殡。”杜预曰:“虞殡,送葬歌,示必死也。”《史记·绛侯世家》曰:“周勃以吹箫乐丧。”然则挽歌之来久矣,非始起于田横,然谯氏引礼文,颇有明据,故并存以俟通博。

黄绢幼妇[编辑]

后汉杨修字德祖,太尉震之玄孙。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语林》曰:修至江南,读《曹娥碑》背,上有八字曰:“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操不解,问修曰:“卿知否?”修曰:“知之。”操曰:“且勿言,待朕思之。”行三十里乃得之,令修解,修曰:“黄绢,‘色丝’,‘绝’字;幼妇,‘少女’, ‘妙’字;外孙,‘女子’,‘好’字;齑臼,‘受辛’,‘辞’字。”操曰:“一如朕意。”俗云:有智无智,较三十里。

妄认古冢[编辑]

后周熊安生,学为儒宗,在山东时,或诳之曰:“其村古冢,是晋河南将军熊光,去安生七十三世。旧有碑,为村人埋匿。”安生掘地,求之不得,连年讼焉。冀州刺史郑讙判曰:“七十二世,乃是羲皇上人。河南将军,晋无此号。”安生犹率族人向冢而哭。

◀上一卷 下一卷▶
群书类编故事

本元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远远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