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脉经/0301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肝象木,与胆合为腑。其经足厥阴,与足少阳为表里。其脉弦,其相冬三月,王春三月,废夏三月,囚季夏六月,死秋三月。其王日甲乙,王时平旦、日出。其困日戊己,困时食时、日昳,其死日庚辛,死时晡时、曰入。其神魂,其主色,其养筋,其候目,其声呼,其色青,其臭臊。其液泣,其味酸,其宜苦,其恶辛。肝俞在背第九椎,募在期门;胆俞在背第十椎,募在日月。

右新撰。

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起于夜半,肝家王。肝者,东方木。万物始生,其气来软而弱,宽而虚。故脉为弦。软即不可发汗,弱即不可下。宽者开,开者通,通者利,故名曰宽而虚。春以胃气为本,不可犯也。

右四时经。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曰︰春脉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濡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黄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黄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癫疾;不及则令人胸肋痛引背,下则两胁胠满。黄帝曰︰善。

肝脉来濡弱招招,如揭竿末梢,曰平。春以胃气为本。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肝脉来急而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有胃而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肝藏血,血舍魂。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敢正当人,阴缩而筋挛,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

春肝木王,其脉弦细而长,名曰平脉也。反得浮涩而短者,是肺之乘肝,金之克木,为贼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洪大而散者,是心之乘肝,子之扶母,为实邪,虽病自愈。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肾之乘肝,母之归子,为虚邪,虽病易治。反得大而缓者,是脾之乘肝,土之陵木,为微邪,虽病即瘥。

肝脉来濯濯如倚竿,如琴瑟之弦,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病;四至,脱精;五至,死;六至,命尽。足厥阴脉也。

肝脉急甚为恶言;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杯,缓甚为善呕;微缓为水瘕痹;大甚为内痈,善呕衄;微大,为肝痹阴缩,咳引少腹;小甚为多饮;微小为消瘅;滑甚为颓疝;微滑为遗溺;涩甚为淡饮;微涩为瘈疭挛筋。

足厥阴气绝则筋缩,引卵与舌。厥阴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于阴器而脉络于舌本。故脉弗营则筋缩急,筋缩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卵缩,则筋先死。庚笃辛死,金胜木也。

肝死脏,浮之脉弱,按之中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右《素问》、《针经》、张仲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