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艮斋先生文集 (田愚)/后编卷十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后编卷十五 艮斋先生文集
后编卷之十六
作者:田愚
1927年
后编卷十七

杂著[编辑]

海上散笔[编辑]

有引老洲主理而言曰本然之性。主气而言曰气质之性两句。以为气质之性亦兼理之物。余诘之曰。如此。本然之性。亦兼气之物欤。如有敏妙看者曰。虽曰主理。而非把气去为宾。而必欲并气字。合做本然之性。虽曰主气。而非把理来为客。而必欲并理字。合做气质之性云尔。则许汝具得一只眼。

比见诸生中。有才有生。其性已非本然。然则性在人生以上乎。仆甚闷之。直言气质本性。人必骇之。然形色天性。则吾言何疑。形色之性。气质之性。自有生之初。未发之前。已发之后。皆有之。特形色之妍丑。气质之美恶。未及言耳。学者其思诸。气质本性如言形色天性五行太极

本然性。虽在气质之中。而必欲将气质混杂说。则闻养性尽性。而不闻养气质尽气质。

气质性。虽非本然外别有一个性。然必欲将性理混杂说。则闻变化气质矫揉气质。而未闻变化性理矫揉性理。

气质性性字。有以为本性者。异哉言乎。阴阳一太极。周子五行太极。朱子如此说则可。若将气质性性字。即说做本然性。则直是不成说也。余尝仿形色天性。而曰气质本性。此指气上所载之理而言。与或者之说。大煞不同。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朱子曰。言仁而不言人。则不见理之所寓。言人而不言仁。则人特一块血肉耳。必合将来说。乃是道也。据此而言。则曰。性也者。心也。言性而不言心。则不见性之所寓。言心而不言性。则心不过一个灵觉耳。必合将来说。乃是道也。太极阴阳。亦然。

人生于娼家。有淫僻之理。人有身则有自私之理。此指性理说。则将见天地翻覆。纲常斁灭。而不复有人类矣。凡百士子。宜悚然改观。毋陷为夷兽之群也。

在人之性。即在天之太极也。有人于此。酗酒而打人死则偿其命。好色而不知止则灭其性。是虽气之所为。而必有为之主宰。则其所以灭性偿命。亦是理当灭性偿命。非理不灭性偿命。而气独灭性偿命也。以上仿栗翁答牛溪书而立此说也。读者宜细看。

程子言。人生气禀。理有善恶。又曰。不是性中元有此两物相对而生。则上文理字。只是气质上言其当如此尔。非谓性随气而有恶也。故朱子谓此理字不是说实理。犹云理当如此。

今人以性恶,善恶混,性偏塞,性昏愚,性鲁钝之类。名之曰气质性。以此历问于海内士子。则孰不曰然也。然而吾独曰非性然也。乃气质然也。有疑者曰。然则何不只曰气质。而必曰气质性也。余曰。子之疑容或无怪也。然朱子于性近习远下章注。不曰气质性相近之中。而只云气质相近。子能于此。看得透。信得及。我当许汝具得双只慧眼。一团灵识。

凡气质性云者。如柴之愚。参之鲁。师之过。商之不及。以至跖之贪。操之奸。枭獍之恶。犬羊之淫。皆是当初禀受之性也。然谓此非单气质。必欲将理合说。而曰。单言气则曰气愚气鲁。合理说则曰性愚性鲁。如季润之言。岂果成说乎。

栗谷曰。气偏则理亦偏。所偏非理也。是气也。此本于伊川云。形易则性易。性非易也。气使之然也。今某乃谓气偏者。禀得偏理。其畔程栗大矣。

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才说人生。便已带著气质。不单独是此理也。此人字。尧桀舜跖。都包在里。语类㽦录云。看尔禀得气如何。然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大全论性说又云。人虽为气所昏。流于不善。而善未尝不在其中。于此。可见性善之实也。然此性如何得如此至善。正以天地之太极。本体流行。只有至善而无些子恶。故人人肖它。昔贤云。谓性不善者。诬天者也。心元来是善。而后来或流入于恶。谦录云云气亦本是正通和平。广录云。人所禀之气。皆是天地之正气。人杰录云。一草一木。皆是天地和平之气。而后来有善有恶。广录但性理则始终本末。全是善而无些恶。人之为学。当捡束此心。以御其气。以尽其性而已。人字以心言。捡束此心。是自心自捡束。功夫全在此句。

郑某生憎某门。指本心道心为理之说常加诟斥。不胜其聒耳矣。近因讥侮农岩老洲道心有过不及之论。遂指道心为性命道理。一遵某门之传。而得其门人赞扬之语。恰与南郑之弃师说。附李氏而得其褒者同矣。夫道心欲其无不及。朱子说也。以四端为道心。而恻隐羞恶亦有不中节。朱子说也。亲病割股。是道心。而谓之过中。朱子说也。论恻隐。而谓有过不及。栗谷说也。论割股。而举华陀云云。以为如此者得中。栗谷说也。以此为得中。则其不能然者。自谓过中矣。先贤说如此。而彼敢指农老二说为非。而遂陷于认原性之心为理。自此渠虽欲不归于心即理。理有为之傍蹊。不可得矣。

彼之积聚。专在在气则已非本然一节拍。此是不可救之疾。天下安有不在气之本然性乎。湖贤以中庸首句。为性即理之在气者。而归之气句。彼虽曰我非湖论。此只是以镰遮眼之见。人岂不笑之。在天曰命。在人曰性。以过不及。为不善。栗翁此言。宜细审。盖善有槩善。如隐恶扬善之类。是也。又有至善。如盛德至善之类。是也。不善亦有极言者。有微言者。如颜氏之子有不善。是微言也。纣之不善。是极言也。使有问于栗翁者曰。过不及之为不善。是极言而指流于人欲者乎。先生答之。必曰非也。乃指微言之类也。

语性而曰天命。则只是至善之理。若曰命矣夫之类。却只是气数。不可谓之被气牵引底理。如此则命数之命。亦成主理底。与彼全然无辨。语性而曰本然。则只是至善之理。若曰气质性。则却只是气。不可谓之被气蔽囿底理。如此则气质之性。亦成主理底。与彼全然无辨。

林放之问。夫子答以宁俭宁戚。朱子以俭与戚。为不及中。彼将诟夫子教人以恶矣。颜渊死。夫子哭之恸。朱子以恸为哀之过。彼将诟朱子谓圣人恶矣。夫子谓颜渊不贰过。曾子谢子游曰。我过矣。是亦为亚圣大贤皆恶之的据乎。望之不似人君。堂高数仞。得志不为。圣人不如此说。而孟子云然。使孟子对阳货。恐未若圣人之浑然。而少露英气。是皆微有过于圣人之中处。彼又无难斥之为恶矣。虞帝执两端而用其中。中字以外。皆或过或不及矣。彼又骂虞帝执恶之两端。取其中矣。

朱子以四端为道心。而谓四端亦有不中节。又谓道心欲其无不及。又谓道心如父子君臣之仁义。须著尽心而求合乎理。始得。栗谷论情之过不及。而曰如见孺子入井云云。又曰。以道心为本然之气者。虽是圣贤之意。而不见于文字。于此不疑怪而斥之。则无所不合矣。二先生之训如此。而某人乃执天命率性道心之谓。及道心纯是天理两语。以为诋排农岩,老洲之选锋。其诬朱栗甚矣昔钱益谦。自为佛学之不足。引儒而入佛。乃以孔子曳杖逍遥。为超出生死而示现生死。则苟翁谓之诬圣甚矣。

湛甘泉云。性即气也。王阳明云。心即理也。是皆认作用为性之见也。近世有指知觉为理。目计较为理者。未知与王,湛二家。有殊异之趣否。

理堕在气质之中。从人物之生而言。故有是说。然余谓人物之气质在理之中。此如言水在鱼腹之中。然鱼之一身。常在水里。今因理堕在气中之言。遂认得在天之理。降在人物之中。辗转生出得偏得全得善得恶之论。终至于认得此理真有形象声色。理果如是否。请诸公。一番潜心思绎。

朱子曰。人性纯是天理。栗谷曰。道心纯是天理。此如何读。曰。朱子之云。直指当体之辞。元来性即是理也。栗谷之云。推原其本之辞。却是心本于理也。若不如此看。则将有认心性为一物者。将有认灵觉为性者。将有认道体为有为者矣。其为儒门之祸。不可胜道者矣。

余平生。每谓不问气偏气恶。性只是全。只是善。虽气质用事之时。其性初无毫发变异。所谓弗性之性。发后始可见也。其主意专欲主张性为至尊无对之义而已。以此被主湖诸公所诮。相从诸子。亦是有听莹者。如郑某者。至以畔程,朱,栗见疑。而褊滞之见。自信不少动。昨夜读小学题辞。觉见人性人字。并包蚩蚩言。而性是万善具足之理。昔非不足昔字。指颓纲㬥弃之时。而曰非不足。则性未尝少变。明矣。蚩蚩。昏愚貌。昏愚。是发后始见之病。非可言于禀受之始。静寂之时者。则鄙见不可谓不然也。

大全答杜仁仲书云。气之偏者。便只得理之偏。气之塞者。便自与理相隔。语类㝢录云。禀得精英之气。便为圣为贤。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杜书见大全六十二卷㝢录见语类四卷杜书上文云。理固不可以偏正通塞言。后书云。气禀有偏。而理之统体。未尝有异。㝢录下文云。禀得气清明者。这道理只在里面。禀得昏浊者。这道理也只在里面。只被昏浊遮蔽了。近日郑济卿。据杜书只得理之偏。以为众人随气质禀理不同之证。使其见㝢录得理之全,得理之正。即又大言圣人气质之性。如是如是云矣。吾谓以文字观之。其说似然矣。然又以义理求之。圣人气质之性。十全至正。众人气质之性。未全未正。又众人本然之性。十全至正。圣人本然之性。亦不过十全至正矣。然则圣人只有一性。而众人却有两性耶。彼虽曰气质本然非有二性。然圣人本然气质。只是一样全正。而众人既有全正之性。又有未全未正之性。岂无此一彼二之疑耶。得渠于此。能道得分晓。吾又何难于竖降幡耶。

圣贤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能知天地之理。而既行之而又言之。使人敬守其言行。而达于天地之德矣。今有后辈。自信其见。而不畏圣贤之教。则其罪与家之贼子。国之乱臣。同矣。吾故每语从游之士云。如欲学道。先要谦虚恭慎。一味尊信圣贤言行。随读随究。随究随行。以及于圣贤门庭。则天地之德。自能达矣。

学者才有自主张之念。便是为人。为人一念。便是万恶根蒂。此老洲先生痛切说与人者。苟翁以为。自主张有不可有者。有不可无者。不可无者。省察克治之功也。不可有者。疑难辨析之论也。此又与洲翁之教。不相碍也。

问。孟子谓性也有命。此性何指。朱子曰。指气质而言。如性相近之类。此是铢录。饶氏以相近之性。为本然为之主。而兼气质言者。恐失朱子本指。

性也有命焉。性字。语类伯羽录以为兼气禀而言。此句虽曰兼气禀。然只是气禀。非本然性为主而兼气言。如饶氏之意也。

阳之动。阴之静。皆形而下之器。而此因元有其理而有是器。故曰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此从源头而说及流行也。今言太极白而生鹭。黑而生鸦。则岂谓太极先自黑白而生此鸦鹭乎。只是推原而指出生成之理而已。又言太极温而生春。凉而生秋。此只是本其未然。而语其已然也。太极无形无气底。如何得言温凉也。

太极是一而无对者。其体用本末。一样大全。一样纯善。更无两样。其曰用随气而有变异者。将谓体用一源乎。夫无兆眹。无声臭。无形色。无情意者。何缘有变异乎。其变异者。非太极也。乃二五之气也。此有一言而可断者。无极之真。是统前后而言者。使其有变。是太极而有妄矣。吾儒门中。难著此语。

大学或问曰。欲明德而新民者。诚能求必至是。而不容其少有过不及之差焉。则其所以去人欲而复天理者。无毫发之遗恨矣。今按欲明新而求必至是。而无少过不及者。是道心所施之功夫。若指道心为理。理如何有此功夫乎。且明新而不能到此地位者。古来贤人甚多。若从郑某之言。而直指过不及为恶与人欲。则其得免于恶欲之科者鲜矣。

以义理观之。己见异于师长与渊源先贤。宜致思而求合。终不契合。则且徐俟他日为得。

鹤庵举栗谷水空之诗。问与性善不同。何也。尤庵曰。本然之性。尧舜途人。同一性也。气质之性。贤愚淑慝。此四字。恐是就发见上说。有万不同。禀清气者。以赋受言。为善人。以发见言。浊气者。为恶物。随气之多少清浊。而所得之理。亦为之多小清浊。此亦似以发见言。不然。未发见时。其理安有多少清浊之可言乎。此栗谷所以深有取于释氏水逐方圆器。空随大小甁之说也。谨按先生于理多少清浊之下。举水空之诗以证之。其不以栗语为禀性原异之意。可知已矣。柰何。凡自湖论以下。至于近日为禀性原异之说者。误引栗语为己援乎。况栗谷于此自注云。理之乘气流行参差不齐者如此。此泛论天地闲理气如此。非指人物禀性原异而言也。但欲将来就人分上看。则亦必以理之乘气发见。面貌不同者言。则其理亦与天地无异矣。况栗谷又自释之曰。方圆之器不同。而器中之水一也。大小之甁不同。而甁中之空一也。此何尝如湖家之说乎。

余尝言。凡言心者。舍灵字不得。虽道心心字。竟是灵字面目。有一友生深疑之。然栗谷先生以道心为本然之气。夫心之原于性命者。谓之本然之气。有何窒碍。若以此心字。为兼理气。如某友之见。则骤看似然。但道字是理。而心字又兼理气。则道心岂可谓之理之兼理气耶。假如言仁义之气。则某友将曰单灵不得为仁义之气。然则亦必曰仁义之兼理气乎。此似说不去矣。近日思之。理气。学者猝乍难说。不如先熟读四书注说。以立趋向。以正经界。然后始可与言理气也。

伊川曰。中则正矣。正未必中也。按未中者。伊川亦以为正。故汪玉山言。世有正而未必中者。不可以其未中而谓之不正。济卿说与此不同。

在天底太极。决知其不被二五之气所昏且偏。何以言之。人虽为气所昏。流于不善。人以心言。气以气质言。心与气质有辨。明矣。而性未尝不在其中。故人能学以胜气。老洲克气复性之说。无可疑矣。则此性浑然。初未尝坏也。自人虽为气所昏至此。皆朱子说也。观上文未尝不在及此句初未尝坏。则可见性不被气污坏了也。以在人之性。观在天之太极。则其不随气之正通偏塞。而有毫发变动。岂不视如掌乎。

水入青甁则见于外者青。入黑甁则暎于外者黑。青黑是甁之色。非水色然也。因见于外者。谓水亦青黑。则是以甁为水之见。如何使之晓得。理在尧舜夷齐而发于外者。有偏全之别。在孔颜跖𫏋而见于行者。有善恶之异。指偏全善恶。为性理之异禀者。认气为理之论。孟子谓率天下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正谓此也。

朱子曰。道心如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礼之于宾主。智之于贤者。圣人之于天道。有性存焉。须著尽心以求合乎理。始得语类贺孙录。按道心或有未尽合乎至精至微之中。故朱子教人。须著尽心以求合理。只此便见得圣学本性不本心之传。

彼谓禀受与发见。非两截。此又自为横戾也。苟以今日之发见。谓出于元初禀受之理。则杨墨之为我兼爱。释氏之逃父毁形。与夫冒顿之杀父烝母。操裕之弑君纂国。一切是禀受之理所发见耶。立见如此。发言如此。果皆有益于身事与世风。而必欲务胜耶。

栗谷曰。感动之际。欲居仁。欲由义。欲复礼。欲竆理。欲孝亲。欲忠君。欲正家。欲敬兄。欲切偲于朋友。则此类谓之道心。按欲如何者。恐未可直指为理。且欲如何者。自非圣人之从心不逾矩者。亦何能一一合中。而都无些子过不及之失。如济卿之见耶。

栗翁言。圣人情无不中。君子情或不中而意无不中。常人或情中而意不中。或情不中而意中。论心性情篇按此君子。自大贤以下至学者。皆举之矣。四端七情。自非圣人。不能无不中。岂可指此为欲与恶乎。济卿自谓宗栗。而每与栗训相反。何也。

性好善。性好骂。性嗜酒贪色。性柔缓强愎。此类千般万般。不可悉数。而皆是发见上话头也。然论其所由。由其受气之不齐也。故不得不曰当初禀受气质之性。虽曰性而非理也。只是气也。朱子曰。荀杨说性。只是说得气。此可见也。

道心纯是天理一句。出于栗谷人心道心说。而济卿据以为道心无过不及之的证。而立为诋老洲之欛柄。此似也而有未然者。上文以四端为道心。则凡人之欲忠欲孝恻隐羞恶恭敬者。岂能皆中于理。一如圣人而无少欠也乎。故先生又尝言。四端亦有主气处。如朱子言四端也有不中节。是也。然则道心纯是天理之云。大槩说是为道义而发。非有客气人欲之杂者而已。若执此以为道心是无知觉无情意之性理。则岂不大戾于先生生平所主气有为理无为之大体也耶。况下文。又有人心也有天理语。何可以此谓人心亦是性理也。大凡读书者。须先定本文正义。又须看立说原指及立言者平生所主之大义。然后徐审其语脉之所从来。以断其文义之所归宿。乃可以无弊也。不然。只执定一两字句之近似己见者。以为云云。而欲它人之己从。则此非惟不可以人心言。而终不免于私意客气之作用也。

此有一言以可破郑说者。盖一号道心为理。则理将为有觉有为之物矣。认理为有觉有为者。则孔子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误矣。张朱之性不知检心。道体无为。栗尤之气有为理无为诸如此相传宗旨。一时坏败。而彼告,释,陆,王之流。无不唾手而起。大呼于众曰。汝辈今则纳降于吾门矣。此将如何抵敌得去耶。每思之。不觉胆掉而心悸也。令人苦痛苦痛。

先生年谱。乙亥十月。进讲大学。启曰。人性本善。纯是天理。此对己私而谓之纯是天理也。人道心说所谓道心纯是天理。却又对形气而言也。如济卿之见则道心之与人性。毫无分别矣。此于名理。果为十分的当之论耶。

朱子曰。天命率性。道心之谓也。此以道心所原言。非性命。即道心也。盖性命非神灵。无知觉。而道心是神灵有知觉。性命无不中。而道心或未中。语类性也。有命章。盖卿录云。道心欲其无不及。道心能尽性至命。而性命不能知心尽心。然则道心。形而下之器也。性命。形而上之道也。然而济卿假借庸序语。以为非斥农岩,老洲之话头。殊不知朱子之意全然与渠不同意者。此人不识道心。全据人心。以为作用。而卒陷于人欲之私矣。

苟庵集。杨慎忘蜀。则不害为名义博学能文章之人矣。阎若璩忘地。则不害为文苑中一家矣。吾谓济卿忘言于心性。则不害为今世之佳士矣。

事天地。事圣贤。事父师。其本在慎其思而敬其身也。

问。湛一气之本。栗谷曰。此指心气而言。见语录上十九板。栗语。又见十卷十六板右。此本于朱子说而云也。济卿力主湛一是气质之说。不知其意何故如此。渠每曰。吾主程,朱,栗。不知有两程,朱,栗。而一为渠之所主。一为我辈之所畔欤。可怪可怪。

聪明睿知。亨文据庸注。而但可谓之质。不可谓之心。此说似然。而若论尽性。须心气质合说方精。盖聪明虽以耳目。而所以聪明者。心也。睿知则又纯以心言。此有蔡虚斋说又或问有云。圣人之心。清明纯粹。注清明。以气言。纯粹。以质言。此亦将心合气质说。亨文所见。盖不及此。

语类之这个物事。即章句之明德者。语类之即是气。即章句之虚灵不昧者。语类之便有许多道理在里。即章句之具众理者。或问之虚灵洞澈。万理咸备。亦是一样话。

人之气禀。有清浊偏正之殊。故天命之正。亦有浅深厚薄之异。要亦不可不谓之性。道夫此段。李,郑似应引据。然天命之正亦有异两句。是就人禀受后指其发见者言。恐非直就在天之理而指其赋予者言。不如此看。则天命正理。亦有不一者矣。是岂朱子本旨哉。庄渠云。道体浩浩无竆。吾辈既为气质拘住。若欲止据己见持守。固亦自好。终恐规模窄狭。枯燥孤单。岂能展拓得去。古人所以亲师取友。汲汲于讲学者。非故泛滥于外也。止欲广求天下义理。而反之于身。合天下之长。以为一己之长。集天下之善。以为一己之善。庶几规模阔大。气质不得而限之。欲与济卿。共看而互药之。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退溪集金而精问。理有表里精粗云者。表里精粗处。皆有理云乎。理亦有表里精粗。退翁答曰。前说近是。后说非是。本集三十卷十六板。尤翁答朴士述书。老洲答吴士远书。却谓理有表里精粗。此似得本旨。此已有朱子丙辰以后答问语。问既有个定理。如何又有表里精粗。曰。理固自有表里精粗云云。语类十六卷铢录。

性善非不在气质之中。而其理则未尝随气而有恶。今学者当自体此性只一善而已。又自看气质。虽与圣人不同。然其不同。只在发用处。或不精明而昏昧。或不凝定而散乱。散乱者。修而整之。昏昧者。克而明之。吾故曰。学性功夫。专在正气。气正则性善自露。

朱子论天理人欲同体异用语云。当然之理。人合恁地底。便是体。故仁义礼智为体。如五峯说。则仁与不仁。义与不义。礼与无礼。智与无智。皆是性。如此则性乃一个大人欲窠子。愚亦曰。十全至善之理。合恁地底是性。故圣人以为天下之大本。如近日或人之谓性不待气而自偏。又谓性随各气而元来异禀。则性乃一团大尖斜大夹杂窠子。

圣人之学。以性为大本。故虽神明虚灵之心。且指为妙用。其微意可知也。近时儒林。乃有贬性为民为小为下为偏为异。为不足当太极。为不足为主宰者。性之祸厄。莫此若也。故愚每明性之至尊可畏。十全无偏之理。并主小心尊性。大人奉天之论。又特揭程书以心求道。伊川以气明道明道之训。以为标准。而曰。心与气皆器也。所明所求乃道也。此是孔颜不逾矩。不违仁之权舆也。学者于此。必究心以辨彼此是非之极则。而必也将心师性。无复它歧之惑焉。则圣贤门庭庶几可及矣。

敬以明理。诚以从道。此两句。功夫尽时。已是换凡骨以接圣脉。朱子尝言。能尽得虚灵知觉之妙用。是尽心。能尽得真实本然之全体。是尽性。此尽字。不是做功夫之谓。盖言上面功夫已至。至此。方是尽耳。所谓上面功夫。是敬以明理。诚以从道之谓也。愚尝有性体心用之语。而人多贬驳。今以此段观之。再无可疑矣。

曰性恶。则孰肯去其本有之恶。而为其所无之善也。曰性善恶混。则孰肯勉其所难为之善。而弃其所易就之恶也。曰性如兆民。则必待君师之治教而后。始能为善。曰性不可独当太极。则必待取它物。以补足之。然后始为完全之物矣。曰心一而性二。则孰肯舍其一而取其二也。曰性不待气而元自有偏。则孰肯舍其本来之偏而强为其造成之全也。凡此诸说。无或有害性善之传也欤。

余对诸生。每言性理纯善无为而自为往古来今之师范。心灵本善有才而能为发蕴。教世之弟子。气质本体清粹而不碍夫不偏不倚之大本。形骸万用具备而可供了周旋中礼之材料。仍令每事。明辨是非。勇决取舍。而必要终身勿变。此虽数语。而本末始终。大槩备矣。有以理气之说。为近陵躐。此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拘于言而不察其意也。余但言心性之善而不及于天命之所以然。又指师弟之辨。而使知夫异学之所以错。而逐事求是。欲其全体。终身勿变。冀其不息。此个义谛。虽始学之士。不可不以为准的也。

要诀首章。小学题辞各篇篇题。具言性命气质物则秉彝。而朱子答吕伯恭书言。此等名义。因论仁说及此。古人之教。自其小学之时。已有白直分明训说。故其学者。亦晓然知得如此名字。是如此道理。不可不著实践履云云。宋子答金世重书。论小学立教篇题。引中庸首章而曰。初学虽未遽知天命性道之奥。而须知此等名目。然后可以渐向这里去云云。今日之言。实皆本于诸先生之遗意。而未尝敢创造无稽之言。以误后生也。

人生以前。未有能指点仁性者。才说仁时。天道之元。已滚在人所禀木气之中。非单独是仁性也。然则因生方有仁。是为天命之性也。至于木气之有美有恶。正缘它是有形之物。理当不一矣。人有生而祥和者。有生而姑息者。非仁性本然也。只是木气有然也。义礼智信仿此。吾人读书竆理。勉力践实。百种功夫。只要就此气发见处。加捡束修治之功。以复其纯粹至善之性而已。

心与性。气与理。身与道。形色与天性之类。元来非一物。若做到极处。皆可以一体论。但其中有道器之辨耳。

虚灵不昧是心。具众理是心。应万事是心。然则明德之为心。不其的乎。栗谷曰。具众理。指心言。而小注以为性。未稳矣。

孟子形色天性。集注云。人之形色。各有自然之理。所谓天性也。此紫阳有功后学之谓也。余谓何谓有功。若不指点性理字。则告子生之谓性。阳明能视能听是性之说。得而混淆。是非邪正。不复可辨。而圣学异端。同归一涂矣。其害岂可胜言哉。今若曰形色天心。则如何。曰。心虽曰虚。然比性则有迹。比理则有为。岂可直指为天性。此以日用思虑运用。验之可见。

明德。何以知其非主理而必主心也。曰。以章句虚灵不昧。知其为主心而非主理也。虚灵何以知其为气而非理也。曰。以中庸序灵觉原性。补亡章心灵对理。知其为气而非理也。以是辗转相解。则知指心与明德。为性为理者之未免有差矣。

明命。虽是天所与我以虚灵以具理应事之命。然其中有理。故可以之拟于性理。如明德虽主心言者。然以其具理。故谓之便是性。朱子语。然佗日又不以为性。谓之形而上。老洲语。然佗日又不如此说。亦无不可。此等处。若看得不玲珑透彻。如何读得书。

未发之中。是道体之自然。初无浅深之可分。射箭之中。是人巧之能处。乃有红贴之可言。

程,朱,栗,尤。承孔孟遗指。以无为之道体为主。有为之人心为器。而后贤世守之不变。乃有尽翻其案。而指心为主为上。目性为民为下。而反谓宗栗,尤者。为主气之学。其自居则曰主理。此殊可笑。昔象山以阴阳心灵为理。而不察气欲之害。朱子以虚灵神识为心。而必竆性命之理矣。比看陆氏语录。谓象山之学。是道德性命。形而上者。晦翁之学。是名物度数。形而下者。此与近日一边之论正相似。盖彼以信心为道。谓形而上。竆理尽性。为形而下。不知孰为道学。孰为心学。必有能辨之者矣。

以心灵言。则当指性命为本。此是学问之当主理也。然而曰心能弘道。曰气配道义。则文势却当为主气尔。譬如臣子以君父为主。然曰臣事君以忠。曰子事父母。鸡初鸣云云。则其文势当主臣子矣。虽则如此。然何尝以臣子为君父之主乎。

愚山集与崔汝晦书云。某丈以太极自动静为说。则于栗翁之旨远矣。得无为一边所笑乎。吾虽未见其说。然韩书既如此。则安可不信乎。夫太极无形无眹。如何自动静。为太极自动静。则不几于认气为理乎。尤翁答沈明仲书。论理之主宰处。宜参究。比见苟庵杂言。理无动静。动静者气也。所以动静者理也。此出于朱栗。即气看理。理在其中。则理亦有动静也。止此此以就马看人。人在马上。则人亦有出入例之。不啻晓然。然谓之有出入则可。谓人自出入则不可。此意如何。

今言气之聚散。形之死生。皆由于理而然也则可。欲以聚散死生。直就理上说则不可。动静阖辟皆然。

仁义礼智为体。恻隐羞恶之心为用。此理显然易见。今人只见心统性情语。而疑性体心用之说。然彼此各自为一义。尤庵曰。太极反为阴阳之所运用。五峯曰。心者妙性情之德。

晦翁告门人云。公。每说太极。却与太极远在。余谓人虽不说太极。而太极却只在眼前。此则指太极本体。言其未尝隐乎人。而晦翁就吾人功夫。言其未能近于理也。学者于此。宜各究二指。而务其心理合一焉耳。

程子曰。释氏以天地为妄。何其陋也。张子厚尤所切齿者此耳。外书吾于诸家之指性为小为下为偏为局。为不足。为主宰。为不可独当太极。亦极痛恨于心也。程子曰。莫大于性。朱子曰。性形而上者。又曰。性无不全。栗谷曰。理通气局。老洲曰。性为心宰。朱子曰。性是太极浑然之体。

巩丰曰。饥信粗。旅信奴。病信药。老信书。苟庵先生以为若药或误病。老而不能信书。亦将如之何哉。余谓书亦有误人者。今须将要诀所列诸书。信之如神明。无一字无一句可疑去处。其劝之者须行。其戒之者勿犯。以是而终身。

仕于明而失节于清虏者极多。每令人忿骂不已。乾隆三十年。立贰臣传。悉载其姓名。以昭后世。苟翁以为极有裨于世教。而亦可谓为天下后世虑矣。

一前辈疑此世界无复可明之期。每疑其过虑矣。比更思之。近年士子。以理气之争。至于飮毒自毙。又有因而目人为陷师射父者。此千古以来所未尝闻之变。而今乃有之。向来一前辈之言。容亦无怪也耶。鄙尝举此。以止后进之与人争诘者。亦不见从而竟至乖张之变。噫可痛也已。

陋学之士。先怀私见。而惧人之不我从也。乃就程朱栗尤诸先生文字。摘其与己见依俙近似者。立为标榜。而曰。吾之所尊。乃诸先生也。欲以是压倒人而人不之从。则曰。儞为畔先贤者。遂悍然自高。而竟至于戮辱遗体。诚可哀也。

学者冠带。自是性道中事。今之士名曰学道。而实则畔道矣。吾不知其何学也。

以一己之知自足。而曰我知之者。不知学也。学之知。非私知也。公天下而知圣人之言。识当然之理。而可以验诸己而信。告诸人而喩。垂之百世而无异见者。乃学之知也。今有持小知。自谓大知。其于圣贤之言。既错解而为郢书燕说之知。又假借而为五伯尊王之知。如是而欺心。如是而欺人。如此者直一自害之知。害人之知。何如其无知之为不失真也。

赵襄子曰。以能忍耻。庶无害赵宗乎。说苑谈丛曰。能忍耻者安。能忍辱者存。吕舍人谓忍诟二字。古之格言。王厚斋历举而曰。学者可以详思而致力。余又继之曰。宜忍贫忍才忍气忍欲忍言。

昔王胜之名直柔作傲歌云。攲倒太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宋仁宗闻之大怒。命捕之。今有人仿此云。强戴心灵号圣君。义仁中正降为民。则人将谓何。

为仁由己。由己二字。有千斤之力。夫仁是性之全德。而在自家身上。自家不用己力。谁为替任其责。莫问难易。莫问生熟。并莫问死生祸福。一味以克私为务。克私而至于至公。则上帝可对。鬼神可服。然这一点私。起于隐微。而终成山岳。遂致不可摧之势。故学问之要。只在慎微。

徐花潭以心学为世所宗。有读易诗云云。河西先生见之曰。圣人之言。即天地之道也。不可谓之影。因次韵其一联云。真知不外常行地。下学无非上达天。盖花潭有顿悟捷径之虑故云。今我后学。虽无废简编似禅道此六字。上三字。河西诗中语。下三字。栗翁评花潭语。之虑。却不免有专事文字。空谭理气。而不务下学常行之弊。此甚可戒也。盖下学是此心学人事之所当然。上达是此心达天理之所以然也。若能于事理上。真实下功。则事理即性理也。可以成实学也。若只主心字。心是虚底物事。恐终落空。

忧衰而虑亡者。志士仁人之心。而其衰与亡。则非志士仁人之所可与也。犹人之有死病。虽卢扁。亦无所施其术也。此苟庵语也。非惟国与天下为然。人家亦然。

老夫近自觉得恻隐之心。比昔更切。才遇人做得事善。便至心爱好。彼虽做得不善。亦自哀矜。切切不已。此虽善情之发。应是死期不远。故麤气渐自轻歇。而然也。又记得语类云。范伯达问于王信伯。人须是天下物物皆归吾仁。王指窗棂曰。此还归仁否。范默然。某见之。当答曰。此窗不归仁。何故不打坏。人糊得窗教好。不成没巴鼻打坏了。吾自思子孙门生不能善教导。乃反近于没巴鼻打坏了。是诸人不归吾仁之中。甚觉惭赧。只这惭赧。亦是恻隐之发。

朱子曰。浩气与血气。只是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若不由义而发。则只是血气。按血气与义理。人皆有之。须是将二者。相附合以养成浩气。如此则天地为一。更无限量。

血气附以义理。则为浩气。无事不如此。则可以与天地合一。灵觉原于性命则为道心。常时以为主。则可以与圣贤同归。

吕大愚曰。士大夫因世变。有所摧折。失其所履者。固不足言。因世变而意气有所加者。皆私也。君子以为名言。

陆象山云云。近日向学者多一喜一惧。夫人勇于为学。岂不可喜。然此道本日用常行。学者却把做一事。张大虚声。名过于实。起人不平之心。是以为道学之说者必为人深排力诋。此风一长。岂不可惧。余谓士子曾被科业所障。不肯上学。比年科举废而邪说炽。如稣梁之类。则人多不肯信。向所以往来儒门者众。若能明理。非指心谓理。乃指性而谓之理也。敦伦。岂不可喜。明理则可以教时学。敦伦则可以正俗弊。若怀利而相从。则内损己德。外招俗谤。厚为道学之累。岂不可惧。

尤翁于丁丑讲和之后。痛念国家羞辱。有谢世长往之意。爱黄涧冷泉山高水深而寓居焉。日与四方人士讲学。甲申。闻崇祯帝殉社之报。举哀。

吾侪讲学。正欲上不得罪于圣贤。中不误于一己。下不为来者之害。如此而已。外此非所敢与。朱子语。窃意三者只是一事。盖不自误己。则上不得罪。下不为害。皆不为此而得。特详言之。故有是三等耳。然人身中有心性形气四者。则其得罪误害。是谁为之。曰性为之。则理无为。无为者。何由有此。曰形气为之。则凡能作罪者。亦能悔而改之。是岂形气之所能及乎。然则为心者。不得不任其责也。噫。心其可以倚靠乎哉。其可不操存乎哉。

郭氏论致知诚意云。知是理之分别底。意是理之计较底。不谓其差舛之至此。此与阳明之说。果有小异否。

时变已极。吾之所以立心持身酬世。当如何。此当讲究。然又无神术可施。惟当立心以诚。持身以敬。酬世以义而已。此以忠信笃敬义以为上之训观之。可以知其所当持循也矣。

庄生有至人无己。子綦丧我之赞。而吾儒书亦言孔子无我。圣人忘己。四字伊川语。学者宜细辨。且要克己。切忌立我。

吾见学者虚己下人而为贤者。未见立我傲物而成德者。

许平仲尝论持敬大略云。千万人中尝知有己。此语极要体会。余继下一语云。两人相对。不要立我。近世书生。多务打人。遂成风习。而自家则不然。可谓众中省己者矣。纵遇贱夫尺童。只观义理。不计其它。亦可谓两人相对。不见有我者矣。学者胸中宜存此勿忘。

学问。人人皆可为之也。则人人皆可称学者也。今以学问为尊号。学者为殊称。宁不见笑于大方耶。此苟翁誻言也。此诚然也。今则学问为恶名。学者为贱称。使此老见之。又以为何如也。吁。其可叹也已。

陆象山谓心即是理。至以阴阳为形而上之道。其言直是无理气道器之分矣。其门人杨敬仲。告宋宁宗曰。此心即大道也。袁和叔云。大哉心乎。与天地一本。制行而原于心。斯不偏矣。是皆祖述师说。而流于禅佛之学矣。近世华西。一时偶认心是气之说。为主气之学。而遂历举心神灵觉。尽归之理。其意虽善。而其说则非朱子本指。而亦鲜合于先儒之论。故其高弟柳稺程。晩年更定其说。欲其不为群矢之的。是其为师尽忠诚。近世诸公之所罕有者。甚可贵也。惜乎。其同门诸人。嫉之如仇敌。而攻之如乱贼也。

人心当曰本善。不须言纯善。故湖论以心纯善。为儒释无分。此非不然。但看立言本指如何。如朱子答程正思书云。此心有正而无邪。故存则正。而不存则邪。宋子告孝宗曰。自上方在哀疚之中。只有纯善之心。声色货利。无一挂念。此即为善之机。若失此机。后不可为矣。夫有正无邪。非纯正之谓乎。今曰。心纯正与纯善。则将谓朱,宋为释氏之见乎。只被一边直认心为气质。故厌闻心善二字。然心是能弘道尽性之物。如何直指为气质乎。

性。孔子罕言之。而至子思,孟子。见异说乱真。已揭性字。以晓世人矣。使孔子生于思,孟之时。恐不得不阐明性字。以指示学者。决不但默然已也。观程朱所处。则圣人之意可见矣。矧今性厄已极。而正学几熄。人理不复可见矣。柰何胶守孔子罕言。子贡未闻之陈迹。而不先明辨耶。中庸首章。言性道中和。大学首章。言明德明命。论语首章集注。特揭性善二字。孟子首章亦言仁义。虽要诀小学。亦皆首先言性情。言心觉。此时措之宜也。近日后生辈。往往以言性为未稳。而欲已之。盖不识时之过也。

比自验之。百般病痛。总由心未定,气未清。而常有昏乱之患。记得勉斋言。敬是束得个虚灵知觉住。晦翁亦言虽禀得气清。才不捡束。即流于欲。今捡束得心气。常定常清。直上去与天理合。则岂复更有私欲客气做得病痛。

礼者出于天而具于性也。故自制心律身。以至御家为国。非此必乱。故孔子教颜曾。皆以礼为主脑。而程朱之谓圣人本天者。亦以此也。近世乃有尊心降性之学。异哉。此以圣人所本之天。位置乎心之下矣。故其门高弟。至有急则礼亦不贵之说者。于是天亦贱矣。噫。其可畏也已。

程子言。性无不善。愚谓亦无不全。所以不善者。才也。才之善不善。由气之有偏正也。乃若其情则无不善矣。愚谓此处情字。从性善言。故曰无不善也。人之不善。由才与气之未正。故程子又曰。君子莫大乎正其气。今人恶言修明其气。全靠心字。为极本竆源之理主。而为圣学之正传。吾未见其可也。

朱子曰。书只贵读。自然心与气合。心气质无辨。如何有此语。舒畅发越。自是记得牢。纵饶熟看过。心里思量过。也不如读。若读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心即是理。如何有此语。永远不忘。某旧苦记文字不得。后来只是读。今之记得者。皆读之功也。此为先生戊午以后语。沈庄仲录先生尚尔有此语。况吾辈不曾熟读一卷经传。心下若存若亡。凡致思与力行。都无精到处。甚可惧也。

或曰。近世柳持平。晩年改定心说。岂非儒流之所甚难。而士林之所共叹者乎。其指神明为形而下者。又岂非见之明而改之勇乎。然而其于大学注虚灵。一向说做形而上。是岂其无所见而然欤。亦岂有所惜而然欤。今吾子既许其改定心说。而不许其虚灵之论。何也。余曰。柳之改见。诚有功于华门矣。其认灵为理之见。决与朱子异。而决与禅陆同矣。恶可不辨之明而排之严乎。佗处以虚灵。为形而下。而独于明德章句。有此异论。不知是如何。

虚灵之属气分。大学补亡章及中庸序文以外。又有六十七岁答林德久书云。知觉正是气之虚灵处。以此书第一段。为福州学官。作一说之云观之。此书之作于乙卯明矣。所谓一说。尤翁箚疑以为福州州学。经史阁记。记作于乙卯五月。六十九岁以后沈庄仲所闻语云。心之知觉。是那气之虚灵底。两段。朱夫子之指为气者。硬做形而上之道。岂非认气为理。而与朱子异。而禅,陆同者耶。柳之大槩。更定师说。固是好处。而其未尽脱洒处。又固自在也。

格致是何事。而可以不戒慎恐惧而得之乎。论语之亿。戒其以意揣度也。程书亦言。思虑心劳。强揣度耳。又言。考索至者。如揣度于物。约见仿佛。能无差乎。此皆戒谨之辞也。程子言。须潜心默识。翫索久之。庶几自得。又言。必潜心积虑。餍饫于其间。然后可以有得。此皆惧其强探力索。终于无得。而致存养之功于格致之际也。程子又言。思虑久后。睿自然生。又言。聪明睿知。皆由敬出。又言。完养思虑。涵泳义理。自当条畅。张子亦言。义理之学。须深沈。方有造。又言。学者存意之不忘。游心浸熟。脱然如大寐得醒。朱子又言。竆理以虚心静虑为本。又言。理会道理。如过独木桥。又言。理会道理。当深沈潜思。又言。中庸何不言深思而言慎思。此皆教人就格致上。用存养之功也。

所谓道者。所当知所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者也。所谓戒惧者。戒惧乎致知力行之功夫也。今人只知戒惧于行。而不知致知而戒其泛问远求而慎其潜思精审也。恐其强探力索而惧其躐等陵节也。又疑存养不可与格致合一。然今使学者。存其致知力行之心。以养其致知力行之性。有何不可。

论语默而识之。是心与理契。深造自得之候。此虽非单言知字。然知亦在其中。而集注以为存诸心。邓氏解道听涂说章云。闻善言。必存之心。而体之身。是即吾之德矣。程书云。养知莫过于寡欲。语类云。有以养其知。则所见益明。所得益固。据此诸说以观之。圣贤于知一边。亦使存养字。

夫子说到人质美处。不言聪明才辩。只说忠信。忠信之极。不肯昧一点本心。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惰行。是不昧本心者。人苟如此。则亦可以俯仰无愧怍矣。但须先要择善。不择善则所执有时乎错矣。善是性之所有。心之运用。必合于理。始得为正学。故曰美质易得。至道难闻。

黄宗羲讥朱子理生气。则苟庵辨之曰。此又自疏脱矣。理岂有形体之嬗代。而曰理生气哉。特以先后言之。理先于气也。何尝硬定为理生气耶。近见岭南李氏集。果硬定为理生气之案。岂子时理先有。而丑时气乃生耶。

强盗十数人入门。将有劫掠之祸。一妇女就拜其魁。因号为父。又引其徒。以兄称之。呼婢办酒馔。厚待之。此功固大矣。而其失礼则无复可言者。若因此。遂骂室女孀妇守贞不出者。为恬视家破而不救。遂斥为不足法者。此为笑话。黄氏四皓论。无乃类此欤。

古人云。以诗书养气节。今当以戒惧减罪过。

智犹贞也。贞也者。始万物终万物者也。不可单属知一边。今得数语以明之。孟子曰。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朱子曰。事物之理。莫非自然。顺而循之。则为大智。若用小智。而凿而自私。则害于性而反为不智。孟子曰。智之实。知斯二者不去。是也。注见之明而守之固矣。朱子曰。知得亲之当孝。兄之当敬。而不违其事之之道。这便是智。语类百十九之八板训门人。

林放问礼之本。而夫子大之。每读至此。不觉慨然而叹也。曰。今世之士。以文章事功为学。吾亦疑学之本不在是也。夫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吾未之有得。尝称管仲之功。而又讥其器之小。此语学之本也。今日何处得戒空言,黜近功。而以明事理,勉德行之士。以与之相观而善也哉。呜呼。其难见也。

丙辰七夕梦中。有小疾。跣足至他室。炳庵见之。以为君子威仪。不宜如是。余闻之。深自惊惕。觉来思之。此友没今十年。尚有精爽。能戒余以道。此何等异事。录以观省。

杨止庵时乔孔子像碑曰。道原于天命之性。性则与形俱形。与形俱形。即与与生俱生同一语意。杨与阳明学相背。

朱子丧。勉斋之服三年。详见节要目录。而宋子谓以未知几个月数。而曰无可考。何也。其下又曰。朱子服延平期年。未知此见于何书。昔全翁疑朱子服延平无所见。则金监役答云。其行心丧。自是常礼。无所事乎记录矣。

老洲杂识。有克气以复性语。而渊斋谓圣门无克气之说。又谓克气则理气相离矣。余略与辨之矣。今见尤翁言。至善之性。虽具乎中。而气质之禀。常拘于外。此君子必用克化之功于气质之偏而善反之。则复其本然之性。此见于鹤庵录。而与老洲说。如出一板矣。渊斋之有是言。固已未考。而心石之存此说。亦涉未精矣。

九容。以理言。以气言。有二义。而尤翁言。头之理当直。色之理当庄。据此则头容与头理。显然不同。九容当主气看。而其以理言者。当作别义论。

大学之道道字。不以理而以法言。然以孟子行法俟命注看。则法即是理也。尤翁亦云。行天理而不计吉凶祸福者。是实无所为之道也。

愚之所以自处者。以宋子答沈德升丁巳二月书观之。庶几无愧矣。大全百二之卅四五板。

喜谈人过。不检其身者。君子比之匪人。此苟翁语也。愚以为罔谈彼短。欲寡其过者。孰不以为吉人。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达摩之宗也。六经注我。我注六经。象山之宗也。以上苟庵语焚诗书坑儒生。秦嬴之宗也。指竆格为洪猛。阳明之宗也。目学圣为奴隶。启超之宗也。视诗书为无用。时辈之宗也。记躬行以立教。圣贤之宗也。熟读经传。务成道业。吾儒之宗也。驱率前言。以为己使。异儒之宗也。校考同异。辨别名目。贱儒之宗也。

今我禀得气质。极昏且陋。然所受之性。却只全善。未尝有毫发偏处。岂非万幸。今虽病且死。若能竖起本善之心。以矫治末流之气焉。则恐亦须有些长进之望矣。

南塘以各得所赋之理。为异得之义。柳穉程亦然。不知如何如此看。如言尧舜周公各得其理。父子兄弟各得其理。是为异得之义耶。赵氏言。孟子论王政。为齐梁之君。各陈之。此为异陈云耶。因此一字。生出无限议论。无竆争竞。甚可叹也。

如见肺肝。某书似主栗谷说。然尤庵不如此。今见大全答芝村书。有曰。来示谓金疏故去为奴二字。罗疏亦没乱前斥和一节者。可知其意之所在云者。可谓看破其肺肝矣。又曰云云。岂有与鑴聚精会神之宋某。此则蔽于私。而谓人不见其肺肝矣。此其明白易见者。而某公却取前辈之主栗谷说者矣。宋书上下文。又曰。谓安石自写其诬悖之辞。而天下皆知其情状矣。又曰。来示云云者。可谓破鬼胆矣。此亦与上所引二条。同一语意也。

李畏斋欲以泽堂为圣人。又必欲跻之于大贤以上然后已。尤翁答老峯书。语此而曰。夫为父而悦服于子弟之心。如此者能有几人。如此汉者。持身发言。每有愧于诸儿之眼目矣。近世为人子弟者。多推其先人为圣人。为门生者。又每推其师为圣人。此果如畏斋之悦服于泽堂而然欤。未可知也。

就理之在气质底论。则却是本然之性。此不可不知。此见语录。宋子大全附录十五卷十七板。金厚斋问五行一性处。先生以理之在气质底。为本然之性。而近世论明道生性之家。举多指理在气为气质性。可异也。

颜子平生受用。只是克己复礼四个字。曾子功夫。只是战兢临履。是终身事。颜子克己。如红炉上一点雪。曾子守身。如春冰上两只脚。守身一句。是愚语。以上。皆朱子语。

颜曾先有博文致知功夫。然后能克己守身。今愚辈宜先有明理义一段事。

人生堕地。自衣服飮食外。别无思想。自诗词书画外。了无功夫。此辈今日。又不耻为夷兽之行。不知礼义为何事。其视儒林如仇隙。生亦虚生。死亦浪死。不惜天赋至善之性。埋没尘臼。良可悲夫。

记序之作。或不免俯徇俗情。诚如来喩。然其闲亦不敢甚远其实。异时善读者。当自得之也。朱子答滕德粹第十书。志碣之作。或不免勉副人求。诚如伯棠之言。然其立文命辞。亦不敢全爽其实。异时观者。当有以识其意也。

道心本主动而兼乎静。时中亦主动而兼乎静。致曲本主知而兼及行。

老洲以知仁勇为用功节度。又曰。以知仁勇为功夫节度。而中为标准。此二语俱见于读书随记。而其不以三达德为理之意。明矣。

圣人言为仁由己。愚谓害仁亦由己。盖仁是心之理。而为是心之敬。害是心之肆。然则为仁与害仁。皆此心也。心其可恃乎。此释氏之本心。陆氏之信心。所以自误而不自知也。

心虽涉于气分。而与气质有精粗之分。虽与理无闲。而与道体有能所之辨。故未可专靠著心字。以为大本。宋时。徐孟宝以公心为大本。而朱子辨之。须是自心自审。审字。兼知行该动静。虽曰自审。如或疏漏。究亦无补。苟能自审得精密。则瞬息之闲。所失多矣。瞬息之闲。所失者多。此老夫近自验得如此。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若此处。才自肆。即成无忌惮之小人矣。

某门言世乱如此。而我则异于佗人。不得避。吾每疑之。同春之事。已著矣。至于尤庵之言。则曰。湖岭贼徒云云。知旧劝此汉。提挈远避。而举国澒洞。将安所之。详见答赵复亨辛亥八月十九日书。此与某门之说。指意自异。岂未考而云欤。且曾子时在武城而犹避之。某门。则远居下乡。其义益无所拘矣。若曰儒臣遇君上在围城或播迁。则将奔问之不暇。何敢预避云尔。则亦有可言者。如见在城中而内殿不避。则儒臣不敢独遣家小。今远在乡山。而挈眷入山。若闻君上在难。而只身奔问则恐仁义两行不悖矣。

孟子仁义之心。是从性上指心。故大学或问。与天道性命。作一个地头立说。但仁义是性。心是能好仁义恶不仁义者。故朱子答苏晋叟书云。要知仁义之心四字。便具心性之理。此心之仁义。便是性之所为也。为字。恐有之误。盖草书相近而误也。此方是细分心性。仁山孟子考证仁义之心注。以性也下句良心即是。止此按正文存字。是存仁义之良心。性如何地存。且能好恶是心。所以能好恶是性。不容无辨。

才是就义理上说。如上段仁义之心。从性上指者同。是能主张运动做事底。以上皆朱子语。以其就义理说。故谓才为理。语有斟酌。然以其主张运动。能做事底。故毕竟是气分上物事。语极精细。知此则心神亦可推而知也。仁山直谓才是性发。而自能为仁义之事者。盖性之所能为。所谓良能也。止此未知才之能为仁义之事。与人能弘道。判然不相似耶则已。不然而谓之是一类。则仁山此语。恐当子细消详。

不屑之教诲之字。当于字看。此味根录语。得此方始于困勉之得。蒙引之失。晓然也。之。字典于也。大学注。之犹于也。

退溪心统性情图说。论气质性处。引程子性即气,气即性之性。朱子虽在气中。气自气。性自性。不相夹杂之性。窃意程子语。不过是性气不相离之意。非谓气质性即气气即气质性也。至于朱语。既言气自气性自性。不相夹杂。则安得为气质之性乎。不知退翁如何如此援据。

阳明集山阴县学记云。圣人之学。心学也。学求以尽其心而已。道心者。率性之谓。而未杂于人。无声无臭。至微而显。诚之源也。余谓道心之心。灵活之气也。道心之道。性命之理也。道心是有觉有为者。未可直名为率性之道也。道体是无觉无为者。未可直名为道心也。不如此分析。惟欲混心性为一。故认心为道。而曰学求以尽此而已。子思子曰。至诚尽性。孟子曰。尧舜性者。朱子曰。惟圣性者。吾谓圣人之学。性学也。学求以尽其性而已。至诚字。尧舜字圣字。皆以心言。如人能弘道之人字。近世心理家。其本源亦与阳明同。而观其议论。又每斥阳明。阳明必不服矣。

阳明集。象山文集序。亦言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相授受曰云云。此心学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其下遂引仁人心。求放心。以断陆学即孟学也。余谓道心有觉。中体无为。非可以混合也。仁是心之所具。故孟子指而言之尔。非以仁训心。心与仁。竟亦有辨。放心亦指此心所具之仁言。非以驰骛飞扬之心。为仁也。

阳明。以禅之弃人伦遗物理。不可为天下国家。为陆学之不若是。而辨其与禅不同。此说太粗。栗翁言。陆氏言必称孔孟。行必本孝弟。而用心精微处。乃是禅学。使阳明而知此理。不知又如何置辨也。

易在人则为心。南儒以易为理者。欲以证心是理。此与朱子悬别。后见阳明传习录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乃知南儒与此暗合。

传习录云。心即道。赠阳伯诗云。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此等句语。上而与象山慈湖合。下而与重庵寒洲同。

近世心理家。每讥阳明所认之心。只是麤底气。然观阳明论心诸说。皆指神明灵妙而言。近儒自认神明灵妙者为理。故须将阳明之所谓心者。递降一等。而谓之麤底。然后自家始免于认气为理之诮矣。

或问观孔子答子夏丧中金革之问曰。不可夺亲。又曰。三年之丧。从其利者。吾弗知也。则虽有君命。而不忍违离丧次。是礼也。今某人引公羊传闵子为证。如何。余曰。闵子未尝仕。且是孔门第一等高弟。岂肯轻弃师门之教乎哉。此说不足信也。纵有之。吾以圣人之言。为人子之常经而已。夫守经者。本性之学也。如其用权而为圣人之所弗知者。无或为本心之归欤。公羊传。闵子要绖服事。在练后。又有君命。要之非如某人渴葬。且无君命而起者也。

施教者。钦承天命。而导之以无过不及之中。受业者。敬听师说。而行之以渐进不息之功。则是性命之传也。师生以性命从事而后。世道有赖矣。不然。上者心传。其次气习而已。圣人之道。何从而明且行哉。

儒者以公心行直道而后。天下国家。可得而安矣。若平居。不甚用力于实际。及到礼义异于俗论。政教异于常规处。辄曰古人虽如此说。今人岂能尽然。遂使世界。卒就乎因循苟且。相率而沦于亡。真可悲也。

古人作易。只为卜筮。今乃硬安排。圣人随时取义。只事到审验是非。难恁安排。此是语类德明录。余谓古者人民智慧未开。所以圣人以卜筮之吉凶教人。知事理之是非。今人先将一个义理。就易上硬安排。所以终与圣人本指。难合。

曾见默信李公说。明儒有谓朱子自悔易本义之误者。余甚讶之。今见语类易纲领下僩录云。先生意甚不满于易本义。盖其意只欲作卜筮用。而为先儒说道理太多。终是翻这窠臼未尽。故不能不致遗恨云。此为戊午以后所闻。最晩年说也。明儒云云。岂指此录欤。然所谓不满者。只就不能尽翻前儒说处。言非泛指易本义所释有错误而云尔。读者自当斟量也。

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明道先生曰。便儇皎厉。去道远矣。愚尝以是二者。观天下士。其文质彬彬者。盖千百而一二遇焉。有天资朴实孝谨者。虽于斯道。或未能深造而有所发挥。然不失为儒流矣。若乃才辩有馀。而性喜自用者。又多舞文弄法。合儒释为同圣。混王伯为一涂。如此者。居家庭。则犯礼义以病彝伦。在廊庙。则任己见以误苍生。据皋比之尊。则其祸不止一时。亦且流毒于后世矣。吁。其可畏也哉。

程子曰。人之气。自然生。天地之气。自然生生不竆。水自然能生。未闻以气夺理位不由天命讥之者矣。栗翁机自尔。亦可以见其有所受矣。

日闲事务。专要去其本无而存其本有者而已。然此事大难。久久有进。将见这道理不甚梗塞。而流行于眼前。虽遇逆境险涂。亦必细审其本有本无者。而存之去之。则与平居无事时。不至大有分别矣。

学者。何所学也。心学夫性焉尔。心而学性。即为圣传。自心自用。即是异迳也。且如小学教也伦也身也。以性之理言。立者明者敬者。以心之功言也。大学之格物诚意。语孟之求仁集义。中庸之明善诚身。皆是一样话头。诗之无邪。书之执中。易之随时从道。春秋之尊王贱伯。内夏外夷。礼之别嫌明微。守经处变。无一言一句。非心学性之妙也。

问。以人之心性情。就天言之如何。朱子曰。春夏秋冬。便是天地之心。天命流行。有所主宰。按虽曰主宰。毕竟是无运用底。○心只是一个运用底。此句见语类。论复见天地之心处。其所以为春夏秋冬。便是性。按此非性为太极之明证耶。造化发用。便是情。㽦录按天与人之心性情。只是一样。再无两样。乃后儒或谓在天之理。可为主宰。而在人之性。不可以主宰言。吾不知其何说也。大全答张南轩云。天人性命。岂有二理哉。如后儒说。则天人性命。有二理久矣。

太极是阴阳五行之理。见语类九十四卷三板节录。心者。二五之灵也。认心为理者。与此异矣。性者。心之理。见语类五卷十九板道夫录心者性之气也认心为理者与此异矣按心灵只可使之明性理体太极而已。不可自名为性为极。而混理气之实也。今因语类二条而推之。曰在天天道。是上帝之理。天命是气化之理。道者形气之理。诚者鬼神之理。神字。包在鬼神之理。在人天命之性。是明德之理。仁义礼智信。是木金火水土之理。至善与中庸。是事物之理。达道是达德之理。至道至德仿此。性命是道心之理。佗馀不能悉举。惟在人自推之耳。此虽只是名义之分。然如得分晓。则于存心养性。治气循理之功。亦必有的确不可移易之趣矣。所补不细。读者无徒以名目而忽之哉。

岭南某集云。心君是在人天理至尊之号。余谓心君固是至尊。以之对性天。则却在其下矣。如天子虽至尊。而元生于天。天且高天子一等。天子恶敢以天自处乎。

朱子曰。以天命之谓性观之。则命是性。天是心。心有主宰之义。然不可无分别。亦不可太说开成两个。当熟玩而默识其主宰之意。可也。语类高录。按此段命是性命字。要细看谓天所命之谓性。栗谷谚解云。天이命ᄒᆞ신거슬이론性。此极精到如小学谚解云。天이命ᄒᆞ샤믈이론性。如此。则命字邵成活语。未稳。今曰。人物所得之谓性则精矣。若曰人物得之之谓性。则不词矣。此以明德明命章句所得所与两所字推之。可见矣。前贤有直指天命天字以为理者。此不欲太说开成两个之意。然不可无分别之意。如何无得。故愚每谓此天字。以上帝看。则帝是与理合而有主宰者。曰与理合。则既非即是理。而又非说做两个。此处极精微。尽索眼力。决不可容易放过也。

敬身主意。是正其德行。而不毁体肤。其馀意也。

近世一长老常叹小心二字。为天下妙文。

开眼便错视。开口便错说。毫发不由人。一一自我省。目注于棺。心想及骨。惨焉痛苦。胡能有忘。

人惟有私意。圣贤所以留千言万语。以扫涤人私意。使人人全得恻隐羞恶之心。六经不作。可也。里面著一点私意不得。朱子语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捡束其气。使复其本然之气而已。气之本然。道心浩气。是也。栗谷语。圣贤看得众人尽被私意客气所蔽。而不能入道。故每以胜私克己之术告语人。重言复言。不一言。其用意之深切。何不敬体之。反以栗谷眼中只见一个气字。妄加讥侮之辞也。彼亦将曰晦翁眼中只见一个私字耶。只见其可哀也已。

诗曰。维此文王。小心翼翼。孟子曰。文王望道。如未之见。窃意文王大圣人也。其识已至矣。其德已盛矣。何不信心用智。放胆胡行。而乃如彼之自小自逊。学者宜自省。

心性非一物。非渊斋所创。而出于尤庵疏。所谓自孔子至宋儒。以性属理。以心属气者。不啻详矣。尤庵此疏。又本于栗谷性理也。心气也之说矣。栗谷此说。亦非自创。而实出于程子心谷种。仁生性之说。及朱子之性太极。心阴阳。心敬畏以存天理。性是仁义礼智信。后人多杂佛老。而将知觉心意看。非圣贤所说性字本指之云也。程朱又本于孔子之心不逾矩。颜子之心不违仁。孟子之理义悦心。犹刍豢悦口诸训也。孔孟又本于伊训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伊训又本于虞帝之道心二字。夫心只是气之灵觉者。气之灵觉。必原于性之仁义。乃有道心之名矣。心性不可谓一物。岂鄙之私言。而亦非某之所能劈破者也。窃意某于此特未之思也。诚能再思。则必能改见而同归矣。

孔子曰。君子之道四。某未能一焉。夫道是性之德而出于天者也。能是心之才而原于性者也。心性之妙。初学难语。然道人人皆有。而人人皆所当行底。如何不讲究而体当焉。盖学焉而不以性道为本。岂更有一星子是处。今近自洒扫之微。远及治平之大。内自一家之亲。外至四海之人。其行之之际。无一事无道以为本。无一事无心以成德。须从自己分上。省察扩充将去。

慎思虑。慎言语。慎起居。慎出入。慎交游。慎书尺。慎讲解。慎飮食。慎德行。慎帷房。慎风寒。慎容貌。慎视听。慎瞬息。慎妻子。慎弟子。慎奴婢。慎幽独。

昔人云。春秋一代仕宦。孔子只题两字曰斗筲。战国一代利达。孟子只题两字曰妾妇。非是圣贤轻世。亦是当时人物体质如此。今日士流。宜自思孔孟复起。题品当得甚么字。

孟子答景春章。大丈夫赞。亦孟子自赞。曾见某也谓此章不及浩气章。余力与辨之。不知渠后来所见。亦如何耳。

心宗诸人。据仁人心。以为活计。殊不知陆三鱼已说破此病云。孟子言仁是心。象山言心是仁。诸人于此。又有何语。余又继之曰。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人以身言。心宗之雄据到此。益无力矣。

居敬以立其本。或谓此敬字。与竆理力行对说。则只是静时事。而不干涉于动。信如此。则力行是通动静之事行之。静时之敬。不可以属行。而乃可以立本之敬当之耶。或又曰。力字不可下于静时。则静时都不用力。而只恁佗自尔乎。或又引要诀。除应事读书以外。习敬一节。以为据。则是应事读书为本。而敬以直内。反为末务耶。看圣贤言语。不可如此死杀排定也。

李生徽在书来言。昨夏见崔某。叩其师旨。则曰。学问以心即理为宗。出处以许鲁斋为准。余见之。以为若曰。学问以心合理为宗。出处以许平仲为戒。则合于圣门正法矣。盖心即理。退翁之所斥于王阳明者。而辥文清以许衡出处。比之孔子。则尤翁以为其妄甚矣。而一种议论。乃如彼。彼将以王许为师。而视退尤为无见识无仁心之流也耶。

经传教训。不啻万千。然其要在去其本无而存其固有而已。故晦翁每言许多言语。虽有浅深大小。然而下功夫只一般。

学问最要。反己自体。今人不能然。故看得涵养克治。戒惧格致。各不相通。凡一切言语。莫能融会。

明儒舒芬言。太极之流行。赋予于人者。安得而尽同耶。自初而论太极。则与人太极。又相远矣。我国朴玄石谓。太极全体。决无合同于各具之中之理。水火只有水火之性。非复原初浑然太极之全体。答权癯溪书。吾谓舒朴二家。指湖家太极皆同之论。为人兽无分之见。则湖家果甘心而已耶。

李承旭弑师之说。事应在于丙子秋冬闲。而说乃出于金诔见逐之后。则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金平默谓愚侵斥华西以洋,禅,陆,王者。既曰自初如此。则十馀年隐忍不发。而乃出于其文见逐之后。彼二人者。虽假辞于仪,秦。亦无自逃其罪矣。

方正学集。郊祀颂曰。自唐之衰。夷擅中国。迨于有元。人胥于狄。近世芦沙指栗翁说。为夷夺华权之本。金承旨指洛贤说。为混夷丧邦之原。未知五季之时。已有石潭渊陶。而致天下之祸欤。

毁形异服。谓为利也。如此者。得利如丘陵。享年等龟鹤欤。余见其利如污秽。寿亦夭札耳。况未必然。而忍辱亲遗亵帝衷乎。真可谓秦人迷罔之疾也。

栗谷明睿。海东孔子。正庙是评。百世可俟。毋敢议到。不畏天明。士受大恩。有类亲生。

朱遭乞斩。孔遇圭凶。宋被亨蔑。运气寔同。蒙士见侮。光华厥躬。蚤夜兢惕。务奉帝衷。

心气质无辨。如金令之说。心性理一物。如赵氏之说。则佗姑毋论。只过不及。由于气质之异而失其中也。颜子之能择能守。谓之气质之所为。也不成说。谓之性理之所为。也不成说。中闲自有妙性理。化气质。似那形而上者。能尽知之。故有此择守之功也。盖二家于晦翁所谓似那形而上者。眼力自是未到也。

使某甲之长孙某毁形。则某甲告于先庙。而更立其弟。以备承祀。若无弟。则取族人之子为后。此是礼义之正。而毁形者。及其未告庙之前。悔罪而谢于其祖。则似有斟量之道矣。

金令认心气质为一物。然则愚鲁喭辟。是气质之偏。而圣人语之。使知自励。夫知气质之偏而自励者心也。苟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亦是判二者而析言之者。安得谓无辨乎。皆水也。有浊之多者。有浊之少者。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则疾清。用力缓怠则迟清。此心与气质八字分开处。有眼皆知之。以气质有蔽之心。心比气自然有灵。此等言句。又二者各别之金针也。气质有清浊粹驳之异。而心之虚灵。不拘禀受。如此类极多。如何强谓之无辨乎。及乎被诘。乃曰。性与理虽一。而言天命之谓性则可。言天命之谓理则不可。可谓以口给御人也。殊不知性与理有在天在物之分。而其纯粹至善。真实无妄。冲漠无眹。至极无对之体则一也。至于心则灵。气质无灵。心则妙。气质较麤。心则能尽性。能弘道。能克己。而气质皆不能然也。心能变化气质。而气质奚能捡束其心。心与气质。色相伎俩。一一不同。而今以性理二字。水墨之以汩乱其界分。而混杂其名义。此谁信诸。恐只自昧也。

胡敬斋曰。老庄之说最妄。如尧舜欲让位于巢由。皆假设以夸其高。必得舜之圣。方能绍尧之治。尧岂无眼睛而欲让位于巢由乎。余尝疑巢由之传。未必实然。今见敬斋此说。始快。

阳明答萧惠曰。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近世郭氏。指视听言动为理。李君德来问。此有错处。如何直叫做理。曰。四者是理。而其错处。却是失其本然者耳。余谓阳明何尝并指四者之错。亦为理耶。

五峯言心无死生。朱子至谓之几于释氏轮回之说矣。黄启阳亦力主心无死生之说。怪哉。

性一而已。一者何。当然而已。或者往往认性为随气不同。随气不同。则自二而至于万亿矣。使性而有万不同。则奚贵于性哉。谓不当然者亦从性中直下来。则是祸性者也。

朱子曰。三纲五常。天理民彝之大节。而治道之本根也。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而弼之。余谓三纲五常。是道体之无为。而为政学之本根也。明之弼之。是人心之有为。而为性理之施用也。今人于此。其名义位置。一切颠倒。非惟毫厘之差而已。其谬误。奚但千里之远也乎。

近儒之心。自号天君。居尊而恶闻心弟之名。然则能常尽天君之职。而形役之实。果可免乎。其心又每曰。我是性情之主。欲一扫性师之称。则独不念其有时乎亵天命。慢人纪。而为乃兽乃禽之归乎。况帝王为庙社之主。则帝王果可以自处于庙社之上。而不肯奉庙社也乎。然而不为独夫者。未之有也。窃念尧舜以来。至于我东群贤。所尊师底性字。始终本末。无一毫之纤疵。而彼心灵之所知。有时乎情欲利害之私。而晷刻之放。至于千里奔者。如何敢与之敌偶哉。嗟嗟。心乎。宜勉首鞠躬。一味尊性。以终其身焉。

世人初不知帝衷之为当钦承。每至于亵而慢之。故君可慢可仇。父可轻可忽。夫可离可畔。圣贤可侮可诟。师门可贰可斥。而世界入于禽兽矣。昔甘吉父问尊德性何为尊。朱先生曰。只是把做一件物事。尊崇抬夯佗。杨长孺诚斋子。问德性如何尊。先生又曰。将这德性。做一件重事。莫轻忽佗。只此是尊。近世心理家。却嫌此性之无知觉无才能。遂捽拽而下之庭。其为性命之厄。不其大欤。

苟庵集说证曰。纪匀之所引之为强辅者。杨慎,阎若璩,毛奇龄也。故四库全部所斥者。孔,曾,颜,孟,周,程,张,朱也。所倚之为重者。陆象山王阳明也。余读至此。不觉慨然而太息也。盖今之士。亦有藉重于斥栗,尤之辈而为家计者。良可悲也。

人之立心。必以圣人纯正之学为准。不可有毫发夹带。如文章事功。不宜以之入心。以此立心者。例多不顾正理。而必有猜险之病。余尝喜诵要诀所载行一不义一节。以为只此便是教以圣人心事。最宜潜玩而实体之。昔和靖对伊川言。命为中人以下说。若圣人。行一不义而得天下不为。奚以命为。伊川大赏之。

余童子时。先人教以主诚。盖诚在天地为实理。在贤圣为实心。在士子为实学。人能守得此一字。则知也知得实。行也行得实。受教施教。爱人恶人。也都从实字铸成。岂非学问之要道乎。余见近世一文章节义之士。其心微有名声之念而为之主。故才遇人承奉。便饲之以肌肉。才遇人违忤。即视之如仇敌。遂成一代虚伪之风。此甚可戒也。

有源之水。寒冽不冻。有德之人。厄竆不塞。善乎胡子之言也。何谓有德。必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此行字。如达德之行。兼知与行而言也。若畔道而习惯于心者。是谓悖德。悖德者不问竆厄与否。皆未免塞也。此心字。上而非理。下而非气质。宜细究之。

徽宗讣至。胡致堂疏。引仇不复则服不除之文。而只云。服丧三年。未尝言永不除服。未知今日行者。当如何。若自上不除服。则臣民从之无疑。虽除白笠后。且俟禫从吉。此则已有梅翁说。

学者先务。要竆理是已。切务在定志。欲学圣贤。而不知圣贤所言所行之理。将何以准的乎。虽既讲明道义而事变之来。苟无卓立之志。以率其气者。亦终不免于漂荡动挠。而不能以自行矣。余尝爱清儒赵申乔之言曰。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世皆以为奇节。实不过一中庸之道耳。然其要在于竆理。其根本在于立志。

诚是此心真实之谓也。心之发也。诚行于动。意之息也。诚立于静。须如此。方无透漏。如曰诚于有意之时而无诚于无意之时。则我不为这般学。

戒惧固是存养之功。因此遂谓戒惧。但可言于存心养性。而不可言于格物致知读书讲义。此太疏脱矣。不知心性里面。包得知行之理。而物知书义。又皆性理之所载。故但曰常存敬畏。则格物致知。也在里面。存心养性。改过克己。也在里面。岂有存敬畏之心于存心养性。而于格物致知之时。不须存敬畏之心乎。如彼之云。则常存之常字。无著落处。

既可曰敬以直内。敬以存心。则独不可曰敬以格物。敬以致知乎。

读书录。谓太极纯乎理。阳动阴静兼理气。陆三鱼谓此看得未融洽。近世芦沙答权信元书云。太极单言理。阴阳不可单言气。权氏以下句为非。则曰天下安有无理之气。然则太极岂无气之理乎。此与敬轩说。槩同。

大抵学问以心行道而已。今日读论语。见夫子闻漆雕开吾斯之未能信之言而说。亦可见吾信之信性而不信心也。陆象山自言。只是信个心。然则信性与信心之闲。胡越之分。起于此也。程子有本天本心之辨。有任理不任意之论。是皆毫分缕析。至精至微处。初学似未易领会。然于日用言动之闲。切勿靠心为道。必也求其当然处而有见焉。则须委心信取。期以有死不舍。

孔子教以四勿二如。而颜冉皆以为事。今长者赠以精言要法。而诸生不以切己。犹病者闻医方。而不肯用。何益之有。故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有闻。学者最可畏。见善则迁。闻义即服。世闲有无意于行。而但求文字者。亦可憎也。

人之所志。不可不自察。志于躯壳。即与虫鱼同队。志于道义。而不被私意所蔽。便可与天地圣人相对而无愧。故伊川夫子雅言志者气之师。不可小观。

使曾晳有疾而欲易箦。则曾子应即起而易之。使其亲得礼而安心。决不如子春之止童子勿言。决不如曾元之曰不可以变矣。如此者。有爱父师之心。而未尽爱父师之道矣。使二子者。自认吾心之爱即是道。更不审其心之合理不合理。则其所处为得正耶。不得正耶。死生大矣。然岂可不论道理乎。今学者之于心理。只好主平常无事时辨说而已。若急则不复论是心是理。而信心任意。胡乱行将去耶。

天即理也。理即天也。然天外有天。理外有理。此不可不辨也。夫圣人曰事天。异类亦曰事天。正论曰主理。佗论亦曰主理。此如何可判而二之。盖尝论之。此之曰天者。理也。彼之曰天者。鬼也。此之曰理者。正正方方。所当然而不可移者也。彼之曰理者。灵灵昭昭。能神活而不可测者也。夫正方不移者。全体皆善。而人人皆可用也。灵昭不测者。每患逾矩。而有时不可靠也。以此而决之。彼此情状悬别。而不容混矣。

身心者。性命之苞苴也。文章者。性命之装饰也。要充身心之欲。求文章之美。而不顾性命之牿丧。此特一空苞苴虚装饰也。

学问只有一事。何也。盖人非圣人。其气质未有无疾者。只变化此物。物欲世习。都不足忧矣。天理安有不复者乎。故曰莫大乎正气也。上蔡言克己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杨氏论柴也愚一章曰。四者性之偏。圣人语之。使知自励。此两性字只是气。非有一分理在其中也。余故曰。学问只有变化气质一事而已。或曰。气质之性。是合理与气言。而是所谓当初禀赋气质性。

朱子曰。四端是心之发处。四者之发。皆出于心。而其所以然者。则是性之所在也。据此则心气发而性理乘在于其上。不其明乎。其曰四端理之发者。恐只是明性善之理而言也。非谓四端是理发之也。

被人擢一发。鍼一穴。且恶之。柰何将三纲五典之身。纳诸慢僻翔走之群而能安之。不思甚矣。今日少辈无去处。相率而及吾门。何忍豫虑其带累。不先指示正途。使知其身之不可轻。吾道之不可畔也哉。陆象山言。教小儿。须发其自重之意。吾谓小儿且当然。恶可以年长而不知所以自重也乎。

吴江富人。被鳜鲠横在胸中。痛甚几死。渔人张九教。取橄榄食之。遂愈。今学人胸中有物。如客气傲人。私意灭身。恃势自高。趋时占便宜之类。皆富人之鲠也。如非一裹勇猛克己汤。莫能救其死也。橄榄。其味苦涩。久之方得甘美。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如人取圣贤之言。以修身洁己。闻朋友之规。以改过惩恶。皆极苦恼。然须忍耐得过。终必有快乐之趣矣。

霎然之顷。𥳑点才疏。便已违了天命。而犯却神怒矣。吁。可不慎诸。

海屋病语乙卯[编辑]

栗谷先生言。气之流行。有失其本然者。此如言心之发用。有失其本善者。元无可疑。而牛翁听莹。则先生引失其本心以喩之。所谓失。非初无所有之谓也。明道先生言。人心莫不有知。唯蔽于人欲。则亡天德。大学或问云。明德不能无蔽。而失其全。亦此意也。或曰。多有不在之云。如何看。曰。此不难知。今指凡人之失其正理良心者。曰无人理。无人心。则岂不曾禀受而无所具之谓乎。鹿门之据多有不在。而疑先生之说者。恐未及勘破于此而然也。先生尝言气之一原理之一原故也。又言气之一本者理之通故也。又尝辨阴为阴阳根柢之说曰。如此则是神有方而易有体矣。大不可也。此等岂非明白道与人者耶。今某也硬谓微物无神。而自谓宗栗。栗翁何尝如彼之云乎。况程子辨清者为神之误曰。气外无神。神外无气。谓清者为神。浊者独非神乎。又曰。物形有大小精粗之不同。而神则一也。愚亦曰。谓正气有神。则偏气独无神乎。又曰。无形无物则已。才有物形则再无无神者。朱子曰。草木之生。自有个神。又曰。天下岂有一物不以此为体。此字指鬼神而言。岂有以鬼神为体。而独遗了神底物事耶。天地闲有情无情。若动若植。何者是无神之物。苟曰有无神之物。则气之一原。气之一本。与神无方。易无体之说。方成赘语。彼每自詑为程,朱,栗之传。而三先生定论。一切与彼不同。可异也。

顽铁麤石。枯木死灰。何莫非有神底。盖此诸种入药。则有能镇心明目者。铁浆有能利窍解渴者。滑石有能滋阴补阳者。松脂明目疗风者。桑灰非有神而能然乎。彼谓微物之无明德。以无神也。此尤可笑。凡物无气则已。有气而无神。有是理乎。且如金木火土山川户霤之属。非有明德可指。然何可谓之无神乎。苟如彼说。是神有不体于物。而为有方所可测度之物矣。此有经传中一两句可据之说乎。论语或问曰。人物得是气质此指在天地者言。以成形。而其理之在是者。则谓之性。某也以此性。为气质之性。然所谓气质者。有偏正纯驳昏明厚薄之不齐。故性此即上文谓之性者。之在是者。其为品亦不一。所谓气质之性者也。大全答徐子融书曰。气质之性。只是此性。此即上文性即理也。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本然之性者。堕在气质之中。某也以此十字。为气质之性。故随气质而自为一性。此两段。虽使尺童观之。孰不以理之在是性之在气者为本然。以为品不一。随气自为一性者。为气质之性。而某也乃直从上两句。皆唤做气质。此已非常情所及。且下两句。不免重复架叠。而不成义理。不成文字矣。某也乃谓此只是覆解上文之义。此尤不词之甚。而骇人之大者也。彼之所以如此之故。则又有在也。盖渠每以大全论生之谓性云。人物既生。则即此所禀以生之气。而天命之性存焉者。硬唤做气质之性。而目见诸人之不从。然且亦立己见。故其论或问徐书之说。皆如彼矣。此则全是私意为主。而正理蔽塞耳。佗皆勿论。只此一义。可以尽见佗执迷用私。不可救拔之大病根也。

天生兆民。不问气禀如何。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则为兆民者。亦不问气禀如何。莫不得其性而无少欠阙。故其治而教之。亦不过复其性之本然尔。或者。乃谓人才生。气质皆异。故其受性。亦皆不同。或多或寡。或偏或正。信如此说。圣人之治教。悯彼性之有欠而补足之。有偏而矫正之。夫性理。岂佗人所能补足矫正之物乎。

某也。每以朱子气质性以理杂气而言。栗翁合理与气质而命之曰气质之性。两语立为赤帜。而曰。理才堕在气中。便非本然。然不知朱子又曰。人生而静。已是夹形气。专说性不得。此处宜体认。栗翁又言。吾兄太为仁字所压了。若杂木气而言。则似涉低看仁字。故曲护太甚也。张子曰。合虚与气。有性之名。今曰合理与木气。有仁之名。何害于义理哉。此是紧关处。虚心熟思。千万切仰。据此则栗翁所谓性者理气之合一段。某之所解。与本指迥别。彼不曾虚心体认。只据胸臆自断。又敢自处以知道。而不数前贤。侮慢同辈。此如何可与之言哉。

就气上求理。则一阴一阳之谓道。此栗翁答思庵书。愚谓就气上论理。则生之谓性。

前天地既灭之后。太虚寂然只阴而已。则太极在阴。后天地将辟。一阳肇生。则太极在阳。虽欲悬空。得乎。此栗翁答思庵书。愚谓太极虽在阴阳。性虽在气质。而皆不害为本然。

冲漠无眹之称。如就气上指本然之性也。虽曰本性。而实无本性离气之时。此栗翁答思庵书。愚谓生之谓性。是就气上。言本然之性也。虽是本性。而毕竟只在气质之中。

朱子曰。人物之生。生字。便带著气质。莫不有太极之道焉。真氏曰。人之生也。皆全具此理。某也谓人物才生。即随其气质而禀得性理。各各不同。此与朱,真二说。何如。

某也以器大小水多寡。喩人物禀理之不同。若以真氏人与天地形有大小,理无大小之说观之。某也之见。果为精当矣乎。真氏说。栗翁载诸辑要。

程子曰。愚者纵其情而至于邪僻。牿其性而亡之。又曰。虽桀,跖。不能无是以生。但戕贼之而灭天耳。此皆以气习物欲为言。而使人戒之尔。如此。方是有益于世也。若曰人之发见。皆出于元初随气所禀之异性。则天何以既与以纯善无恶之性。又兼赋之以牿性灭性两性字。皆本然。之性。此性字。正某之所谓随气异禀之性。使之发见于日用之闲。而终做了无状之人也。彼又曰。在天只一理。但人物禀受自异。此尤遁辞。盖与者只一理。受者亦只一理。此不易之理也。何以与之以一理。而受者自办得各种异色之理也。咄咄怪事。得无为祸人性害世教之归乎。彼每以五行之生注。为据。然此则乃造化发育之具。不得不以一行一性言之。且其所禀。虽曰不同。而言只是五常纯善之理。初无如彼所言各色乖常之性也。栗翁所谓借圣贤之言。以误后学者也。

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此程子语。而朱子又以满腔恻隐。为此理充塞。其答陈潜室书。又以恻隐羞恶。为皆是道理。中庸或问。以吕氏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皆道也一节。为甚精密。如此处甚众。郑济卿欲立渠才发非性非理之见。彼每以发后是情。非气质性。又以是气多少。则是理多少之理。为禀赋上说话。故曰四端只是气。不可言理。故不有此等训辞。而单据程书四端属气一义。以尽废其馀。此所谓执德不弘者也。

栗谷先生曰。天地之理。即万物之理。万物之理。即吾人之理。此所以统体一太极也。天地得气之至正至通者。万物得气之偏且塞者。人得气之正通者。而清浊粹驳。有万不同。而圣人独得至清至粹之气。而与天地合德。此句。就妙用上说。故圣人。众人之准则也。若万物则性不能禀全德。上文既云。天地人物同一理。则早已禀得全体。而今曰性不能禀全德。则可见其就用上说。若曰同一理之外。别有全德。与非全德而为人物所禀受之异性。则吾儒门中。所无有也。况以下句心不能通众理对看。尤可见其非直指原初之理。乃是兼发用者言也。心不能通众理。此与朱子答徐子融书。所谓天之生物。其理固无差别此即栗翁所谓统体一太极。则其下虽极言性异。然只是用上说但人物所禀。形气不同。故其心有明暗之殊。此即栗翁所谓心不能通众理者。而性有全不全之异耳。此即栗翁所谓性不能禀全德者。一段比例究勘。则二先生之说。如合符节。更无可疑。而郑某单举性不禀全德一句。以证其随气质而理异具之诬说。极可笑也。

语类闳祖录云。人性虽同。与上段其理无别。统体一极同。禀气不能无偏重。得木气重者。恻隐之心常多。而羞恶辞逊是非之心。为其所塞。而不能发云云。唯阴阳合德。五性全备。然后中正而为圣人也。与上段性有全不全之殊。物性不禀全德同。盖圣人五性全备。则众人不能全备明矣。岂可以此为原初禀性不同之的据乎。大全答余方叔书云。天地生物。虽其分之殊。而其理则未尝不同。但以其分之殊。则其理之在是者。不能不异。故人为最灵。而备有五常。禽兽则昏而不能备。但其所以为是物之理。此即上文。未尝不同之理。则未尝不具矣。答赵致道书。所论理不可以偏全论。及是气多则是理多。是气少则是理少者。皆可以一以贯之也。郑某每以是理多少。谓原初禀理有此多少之意。此朱子所谓方叔暗昧胶固。不足深责者也。

性之理谓随气异禀。则太极明德浩气良知良能之属。亦谓之随气而有极与未极。明与未明。浩与未浩。良与未良之殊受者矣。此信然乎。

圣人之性。未尝离于气质。而气质之性不与焉。凡人之性。未尝无本然之性而气质胜。故有以性为未善者。而性实不离于气质。见苟庵浅言按此一段极精。而于郑济卿说。可谓箚著佗痛处。盖性虽在气。而不及为气转动。故曰气质之性无与焉。凡人气胜而转动得性。故谓性为未善。性之未善。决非从禀生之初已有底。故气质之性。只可言于发后。而发前无所谓转动与未善。

全斋曰。理本善。至于气恶则理恶。非理之恶也。气发而乃尔。此与栗翁气偏则理亦偏。所偏非理也气也正相似。皆从发后说。老洲,梅山,肃斋,苟庵诸先生。皆以气质性属之已发。此皆可证。而柰郑济卿之一笔句断何。此但当守吾之所受可也。

语类林学履录曰。周子康节说太极。和阴阳滚说。易中便抬起说。七十岁语。林夔孙录曰。明道说生之谓性。人生而静云云。便已不是性。佗这是合理气一滚说。孟子便斡出说。六十八岁以后语。和阴阳滚说。太极合理气滚说性两句。世闲读者。能不认做气质。而看得是洁洁净净。无一点尘垢底本然。亦可谓具得一只慧眼者矣。胡泳录曰。太极图上一圈。即是太极。但挑出说。六十九岁语。余谓挑出底。固是本然。下四圈。在阴阳五行人物形气之中者。亦只是无些子带累底太极。太极与性。是一而无二。请世之谈太极者。于此下得一柄是正语。

韩退之说。叔向之母。闻杨食我之生。知其必灭宗。此无足怪。其始便禀得恶气。便有灭宗之理。所以闻其声而知之也。使其能学而胜其气。复其性。可以无此患。此伊川先生语也。窃意杨食我谓之禀得恶气则可。谓之灭宗之理亦禀得则大不可。此与言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相似。谓人之身禀得自私之理。果成说乎。故知所谓止训所禀受。为单指气质。非并指性理之词也。且闻声而知之。是待其发见而后知之。何尝不待发见。而直就禀受之始而已知之耶。且下文。只言胜气。近世一儒。先谓圣门无克气之论。恐未考乎此而云尔也。不言胜理。则其理亦益明矣。

朱子曰。理难见。气易见。但就气上看便见。语类八卷贺孙录。愚亦曰。性难见。气易见。故须是就形气上指点。乃可见也。今人才遇气字。便说做气质之理。气质之性。吾不知其何见也。

郑济卿以与生俱生。为气质之性。是亦执言以迷指也。试举一二以晓之。朱子曰。仁义之心。不是外面取来。乃是与生俱生。又曰。君臣之义。与生俱生。非从外得也。蔡九峯曰。人之禀命而得仁义礼智信之理。与心俱生。所谓性也。栗谷曰。气质包性与生俱生。故谓之性也。此余别有所论见下。李氏光地曰。性字从心从生。言生理之与生俱生者也。又论明道生之谓性云。性与生俱生。非生则不名性。生者气也而性在焉。是性即气气即性也。与告子辞同而意异。不可以辞害意。农岩曰。道之本体。与生俱生也。苟庵曰。韩子云。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谓韩子不识性情。则不可也。又引李光地语云。原性起两句。极精。因举程子谷种阳气之说。而曰。性字。言生理与生俱生者也。情字。如草木之萌芽初发。感于物而生者也。此为原性两句注脚也。今有恶个生字者曰。是皆非本然。而当为气质性之解。则必有达者掩口而笑矣。

栗谷集杂著。有论心性情一篇。文理明白。无可疑处。郑某乃以与生俱生出于韩文之故。横生议论。以眩诸人。不可不辨。盖此篇。以朱子答徐子融书。比例看。则义自晓然。徐书曰。气质之性。只是此性堕在气质之中。故随气质而自为一性耳。栗谷所谓气质性。非别性气质包性与生俱生者。即朱书上句之意也。所谓气质如器以下。即朱书下句之意也。明道生之谓性。性即气。气即性。即气质包性与生俱生之谓也。人生气禀。理有善恶。即净器沙泥之谓也。此皆圣门相传正宗。不容少差。如以气质包性。不欲做本然之性。则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合理与木气有仁之名。一切皆归于气质之性而后可矣。天下安有是理。喩之再三。彼终自是。自是二字。乱之本也。君子慎勿与自是者辨。以取失言之耻也。栗谷终引朱子心性情。而曰此亦包气质而言。岂非明白说与人者。而彼乃一向执拗。虽十圣人守而告之。终莫能回也。

义理之性。性与义理。只是一物。非有二体可分。气质之性。性与气质。只是一物。非有二体可指也。或疑如此。则先贤何以曰本然之性单言理。气质之性以理与气合而言之。此疑容亦然也。然本然之性。亦是合虚与气底。然所谓性者。只是理而已。气质之性。亦是合理与气底。然所谓性者。只是气而已。何以言之。虽曰以理杂气而言。然其实。只指气之失其平而害乎理者言。非以理为亦有病可指也。

变化气质。与变化气质性。只是一事。更无两样功夫。

有疑盍只言气质。而曰气质性。是必以理夹杂说。然指昏明强弱智愚贤不肖。为气质性也得。只谓之气质也得。然则这个性字。非夹理说底。如曰气质之理。全然不词矣。

学只要变化气质而已。于性上无一半分修为功夫。

或欲致养于夜气。则朱子讥之。然气质之偏。则却谓之当用力销磨。又每深有取于吕芸阁变化气质之论。既以告君。又以教人矣。近世气上无修之说。专欲尽翻栗翁捡气旧案而起。然朱子铁板定本。如何动得。

朱子尝自讼其失。而曰太阳馀证。退翁记疑云。先生每患气质刚而力加医治之功。李氏每言朱子是三字。又极尊敬退翁。今于为学真传。乃畔二先生。何也。岂亦尊心馀祟。视前贤为吾下。而不暇数欤。

元来禀受。只气异。理则无二。后来变化。亦只气化。理则无二。

吾于某人。不欲复言性心理气。自以吾言。未必中理。亦以彼之心。自以为是。然则吾之不欲复言。是处己处物之善理也。昔一医者。善用鍼。尝云。是病可以鍼而愈。惟胎病为难治。吾固非圣于鍼者。而某之胎病。喩元初禀赋气质之性。此只是气。非关理。亦恐未易疗。我且当囊鍼。而更读铜人。以治吾眼昏眊之病也。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愚亦曰。气质天性也。心灵天性也。盖心与气质。各有当然之理。所谓天性也。

道之以政章。朱子有人之气质有浅深厚薄不同之说。勉斋有义理人心所同得之说。气质虽不同。而义理无不同。此无可疑。若如郑说。则感者不能齐一。非但气质发见之不同。亦是义理禀赋之不同。其然耶。

辅汉卿问。惟人才动便有差。愚按如此。则动前禀初。一切都无差。此可见禀受与未发皆有善恶之说。皆差也。余谓郑之此差。亦是一念动后始差。不是五气受初。已有此误。以此推之。湖论之差。亦可见也。故圣人主静。以立人极欤。朱子曰。然。愚亦曰。人才动便有差。故君子慎动。

天地之性。在人在物。圆满无缺。纯粹无疵。是之谓本然。本然云者。元来如此之谓也。气质之性云者。学者习闻其语。而不察其立名之指。气质之用。与元来如此者。相反戾而不相浑合。故得弗性之名耳。然则不是元来如此者。却是后来如此者也。然元来如此者。谓之性可也。后来如此者。亦谓之性。而至谓之当初禀受气质性。何也。曰。性具于心。心气之渣滓曰气质。气质而亦谓之性。亦谓之当初禀受之性者。谓其有则俱有。非有二性可指也。然则虽曰性。而实则指气质之用与性相碍者言也。故曰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如使天地之性既是理。而气质之性又是理。则性有二乎。故虽有善学者。惟就其气质之用与性相碍处。加精察力治之功而已。若乃性上。初无一半分修为之术也。然功深力到。而使向所谓元来如此者得。而复其本初焉。则性曰天地之性。而不复以气质倂言之。此吾圣门正宗也。

性之在人。如日之在天。日本自圆明。此本然性之譬也。若云蔽而暗。月掩而蚀。是后来事。非元来如此。此气质性之譬也。欲得日之本然者。只去其掩蔽者而已。未闻并治其日也。日只一而无二。日只一而无二。则谓性不待气而有偏者。谓性因各气而异禀者。恐未之精察也。

济卿以洲翁理之一原气亦一原之云。深所未安。然则将谓气无一原欤。栗翁所谓气之一本者。理之通故也。此亦误欤。济卿常言。性理随气而异禀。则气一原之说。有碍于己见。故以为未安欤。然此友尝以栗书湛一清虚。为非言神。而只是说气质之本。如此则又安有随气异禀之性理乎。言语太多。则所失亦不少。学者。宜寡言慎言也。

苟庵每以气质性属之发后。而本集二十五卷五板。有杂言一段曰。宋以前人。言性皆从气质。气质是情之地头。止此近日某也。言发后是情。情何可谓之气质性。此与苟翁之言何如。

如郑说。则尧,桀之气既异。其理亦异。而更不相通。尧只得为尧之理。而不复得为桀之理。此则无害桀。只得为桀之理。而不复得为尧之理。岂不狼狈。此可一笑。若曰桀亦得为尧之理。则桀之所得二。而尧之所得一。亦岂无向隅之叹乎。此尤大可笑也。若曰桀亦只一理。则谓只受得善之理而一耶。谓只受得恶之理而一耶。若曰此在兼指单指之分。则已禀受之后。未发见之前。亦可言善理恶理耶。且古今天下。有恶理乎。率天下而祸性理者。必郑之言夫。

纪匀以毒害宋贤。为第一事功。而其言曰。濂洛以前。其学在修己治人。无所谓理气心性之微妙。此何言也。如道心制心。心所同然。理也义也。天命之性。浩然之气。皆出于濂洛以后耶。夫人己者。性理之所在也。修治者。心气之能事也。二者不可相无。此不易之理。而彼言如此。其所以修治者。可知已矣。苟如其言。身卒不修。人卒不可得而治矣。近日后生。亦有厌人言性。盖未之思也。今之学者。宜于性理心气之本。一一体会。而以施之于修己治人之际。为先务。其与人争哄。乃肆气悖理之学。决不可为也。

气质。本性也。仿形色天性也。性也者。气也。合而言之。则本然性也。仿仁也者人也。天地之性。已是夹形气。仿人生而静已是夹形气。天命之性。和气质滚说。仿太极和阴阳滚说。众人性。不能禀全德。仿万物性不能禀全德。

气之偏则理亦偏。而所偏非理也。气也。此栗谷先生见识精透之言也。理亦偏三字。似可为某人之证佐。然才下此三字。便又急忙下个而所偏非理也气也八字。以转却语脉。其指意可见矣。此圣人所以教人只捡束其气。使复其本而已也。

朱子言。天地变化。其心孔仁。又言。天地之情。只是正大。未尝有些子邪处。未尝有些子小处。又言。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气。按天地之心情与气。圣贤且以为至仁正大和平。今某也。柰何直将太极天命。亦曰有昏有偏。咄咄怪事。今我辈。既幸得闻自性只有仁义。而再无些子不仁不义。自心自情本但仁义。本但正大。自气亦本但和平之说。则宜自敬以知行。敬以存省。敬以扩充。以无负太极天命生我之意。万一不然。直是自戮。岂不至冤至恨。

人既禀受得仁义之性。与尧舜一同。其不能知而全之。只被气质之不齐而然尔。故先贤于此。言反言克。言澄治。言变化。言矫揉。言捡束。重言复言不一言。甚矣。气之不可以任佗也。人从生至死。无一日一时不与这个相涉。而凡世习物欲之害性者。皆由这个生出。恶可任其自用。而不加禁制之功乎。今不问看书硏理。遇事处义。一以思勉两字从事。思之思之而又思之。朱子曰。中庸言谨思。思之粗。固是不谨。思之过。亦是不谨。所以圣人。不说别样思。却说个谨思。则气之昏者明矣。勉之勉之而又勉之。朱子曰。克己别无巧法。如孤军猝遇强敌。只得尽力舍死。向前而已。则质之钝者敏矣。如此则尧舜之性之。可以知其味。而自不能歇其手矣。

异端之害道者。极矣。以身任道者。安得不辨之乎。○正道不明。而异端肆行。周公之教。将遂绝矣。譬如火之焚将及身。任道君子。岂可不拯救也。右二条。皆语类。心宗之说盛行。洛,闽,潭,华之传。将遂掩翳。愚虽非以身任道者。然欲托身于洛闽潭华之门。是素心所愿。所以不能无言。而每欲与之辨理。以此得罪于世。而身且不得容矣。然不敢以为悔也。

试问于郑曰。如子之说。而必谓圣人有气质之性。则圣人受生之初。虽兼指其气。而其性则必十全而纯善矣。若单指其性。则此全善之外。更有甚么可言本然性者乎。郑必曰。不过十全纯善。然则圣人分上。何必复立气质性一目。有若两个全善之性乎。

程,朱诸先生教人。以性为本源。故曰圣人本天。程子又曰。学以复性。今当知性是如何物事。在天为太极。在人为至善。曰太曰至。则无以复加。亦无与为对者也。

近世前辈有言元气太极也。又言性善只是气质善耳。鹿门又有言心在人之太极。又言心是活理。华西信如此言。圣人本心而可矣。后学主气而可矣。无乃与尧舜性者。孔颜之心不逾矩心不违仁者。差别欤。恨未及质疑于当日而祛惑也。

鸢鱼之飞跃。朱子曰。若不就鸢飞鱼跃上看。如何见得此理。○按后皆仿此。鬼神之屈伸。圣贤之制作。夫妇之知行。皆是气。须是就上面。见得个理。盖子思立言本意。但欲明费隐之理而已。然理不可指点。故须就许多气上说出来。必如此看。始免认气为理之病矣。如川流物生。寒往暑来。阴静阳动。日圆月亏之类。皆是与道为体也。

横渠先生曰。人之刚柔缓急。有才有不才。气之偏也。此固是气之偏也。然以此为气质之性。又无不可。虽著性字。然却只是气之事。非关理之禀受也。天本参和不偏。此以在天地之气言。而元来不偏。养其气而反其本。使之不偏。如使人所受之气。只是个偏而无复本和之体。则虽善养之。如何得反其本。而使之不偏耶。读至此。不觉有分外喜幸之心。但年力俱衰。恐无以致之。大可悲也。惟愿诸君。各自策励。互相箴规。以无负先贤发挥精奥。以垂教后世之至意也。则尽性而天矣。功夫造极。则可夺化柄。○愚比得慎生二字。自以为是圣胎。盖生字。是有生而后。有性之生。生虽能包性。然又能凿性。故必慎生。乃可尽性。今此横渠先生所谓养其气而反其本。是慎生之功也。诸君思之。不如此否。

伊川先生曰。生之谓性。止训所禀受也。此只言人所禀受之气质。非谓气质所禀受之性理也。天命之谓性。此言性之理也。以此句言性之理。知上句之专说气禀也。今人言。天性柔缓。天性刚急。此两句。若不就发见上说。而必欲做禀受得性理。人人各异说。则人之禀气禀理。皆在胚胎之初。此时如何言柔缓刚急。俗言。天成皆生来如此。此训所禀受也。此言气禀或柔缓。或刚急。非谓气质禀受得理如此也。某人误认此句本指。遂生出无限烦恼。诚可怜也。若性之理。则无不善。曰天者。自然之理也。曾谓自然无不善之天理。而可以柔缓刚急言哉。○此段。愚欲如此注解。诸君以为然否。更思止训所禀受。欲解云。此句专说得性之气。非言气质所禀受之理也。如此立语无病否。今人言。某甲性奸慝。某乙性狠毒。此皆因发用而言。如叔向之母。闻杨食我之声。而知其灭宗是也。虽然。元初所受之气恶。故如是。是以推言之。则曰当初禀赋气质性。如不察此意。而必欲谓才禀受后未发用前。已有此个根子。岂不害理。性之气三字。有前言否。此须各各致思以示之也。大抵鄙见。性者气之性。气者。性之气。如此说亦无碍。故云尔。诸君详示精义。

栗谷全书。论心性情首段中。气质包性。与生俱生。故谓之性。此只是说性所以得名之由而已。非所以释气质之性也。如此看。后面心性情亦包气质之云。方说得去矣。中闲净器。器中沙泥。全然泥土。和水泥块。四者乃是说气质之异耳。篇中六个水字。是气质之譬乎。是本然之譬乎。知此则先生之指不难见也。愚窃不自逊。以为先生复起。必赐莞尔矣。若如某也之见。则全篇中。都无一句可指为本然者。而题曰论心性情。何也。夫心性情。何者非气质所包乎。以此遂谓之非本然。则凡太极天道天命德性之属。何者得免于气质之名乎。彼虽曰单指。然竟是气质包中物事。此如彼见。须先说气质异禀之理。此六字。且依佗说。然后始可言圣门所尊之性矣。得无颠乎。且才有气质。便有异禀之理。则安得复有无气质有同受之性乎。无亦为罔之以理所必无之说乎。

陆氏信心。愚谓心虽灵明有觉。竟非如理之可信者。圣人闻之。亦必颔可。今郑某说。人有异禀之理。则理亦不可信矣。凡生于天地之闲者。将何所信乎。大可悲也。彼如曰单指之理纯善可信。则理有可信不可信之别乎。

有学者。问学于愚。愚请一心信理。人所受于天之理。初无不可信者矣。如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正是理也。不正则不坐不食。是心之信理也。假使人元初受得不正之理。则席不正割不正。而坐且食焉者。亦可谓心之信理也乎。是知彼说之祸天理害人心。决不在杨,墨之下矣。

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语类道夫录。合理与气质而命之曰气质之性。圣学辑要。按气质之性。是形而下之器也。气之局也。有聚散者也。可澄治者也。君子之不性者也。或谓朱,栗二说。是从理说者。此大谬也。若是理则是形而上之道也。理之通也。不可以聚散言者也。不可以澄治言者也。君子之所当尊者也。何以言之。虽曰为气掩之理。而气掩。是病也偏也。而理却只无病。却只不偏。吾故曰。气质性。欲以俚言演而释之。则当曰。气质이本然을掩ᄒᆞᆫ性。虽如此。与朱栗二语。自无所碍。未知如何。

孔子所言民有三疾。所指门人四偏。集注皆著性字。然只是气失其平底。不干理事。若必做理之随气质而异禀底。则在天元无种种各别之理。吾人何从而得此异理耶。故曰。诚之者。所以反其同而变其异也。凡昏明强弱之禀栗翁所谓当初禀受气质之性者。正指此而言也。读者求其说而不得。则乃曰理亦随气。而异禀谬甚。不齐者。气也。非理也。请李,郑二子之洗眼而视之。

离了阴阳。更无道。程子愚足之曰。离了气质。更无性。离了事物。更无中。离了形色。更无性。道即器。器即道。朱子愚足之曰。性即气。气即性。心即理。理即心。心即仁。仁即心。形色天性。孟子愚足之曰。气质本性。灵觉太极。满山青黄碧绿。无非是太极。朱子愚足之曰。满腔骨肉形气。无非是本性。人心太极之至灵。朱子愚足之曰。虚灵洞澈。天理之不昧。仿朱子大学讲义中语。

先进愚鲁辟喭注。性之偏。颜渊克己注。性偏。阳货狂矜愚注。民性之蔽。皆是元初禀受气质之性。而所谓性。只指气之失其平者言尔。若乃所得太极天命。未尝随气不齐而毫发有异也。今学者千般百种病痛。尽从气质用事上生。受气之初。未发之前。都无用事之可言。宜多服正气之剂。气一正则太极全体呈露。而天命流行。无闲断矣。

青霞权公克中。见沙翁言。天命之性。有生所同犬牛之说。只是就气质言。先生曰。吾平生所见。如此。按圣学辑要言。天地之性。人物一也。见竆理章小注答牛溪书曰。犬之性。非牛之性。气之局也。尤庵曰。圣人本天。见于诗书者多矣。而子思所谓天命之谓性。尤是直截根源也。又曰。孟子牛之性马恐犬之误之性。则以气质而言也。农,渊,陶,巍以前。周,程,张,朱以后。已有栗,沙,尤三先生所已定矣。

或者指明德注云。此是本然具应。此以明德为理之见也。然日月之光明。山川之流峙。亦皆是本然光明。本然流峙。今此虚灵之具应。何尝是后来事。自是元来如此。此人但知本然二字只可用于理上。而不见心与气皆言本然之文者也。本然。是元来如此之谓也。

是气多少。则是理多少。此理字。愚曾作四端看。郑卿引程书四端是气之说。以为致道问理之偏全。而朱子不应以发后之气答之。愚谓程子以恻隐为人之生道。吕芸阁云。良心所发。莫非道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皆道。而或问深取之。朱子论满腔恻隐云。此就人身上指出此理充塞处。最为亲切。又尝历举四端云。满腔子是羞恶之心。满腔子是辞让之心。满腔子是是非之心。以此观之。谓木气多则恻隐多。金水火仿此有毫发窒碍乎。何必硬作禀木气多。则受仁理多。以破性同气异之正传。而终陷于颜孟二程受理一一不同之科欤。此犹可以冒耻而为之。至于有木气则禀仁理。无金气则阙义性一款。如何说得行乎。又以渠意推之。则夷齐得理之偏。颜子得理之微。子路得理之粗。曾子得理之鲁。自是以往。天下古今之人。无一人性同者矣。此于人心何所快。而必用力主之乎。彼曰单指则性皆同。然则皆同之性。皆异之性。是一耶二耶。彼虽曰一也。然此以渠所主器大小水多寡之说。诘之曰。小器所得之水既小。则虽万番单指。毕竟不及大器之水之多矣。此又如何答。

栗谷先生。论动箴性字云。小成若天成。天成谓当初禀受气质之性。非谓本然之性也。后辈于此。所见局滞。不能疏通。而生出难救病痛。惹得无限葛藤。甚可叹也。大抵气质之性。有以理气合说处。有单指气禀处。本然之性。亦有理气合说处。有单指道理处。皆当随文活看。不可执言迷指也。如言木气清者祥和慈爱之发多。金气浊者严正断制之情少。火水之气仿此。是理气合说底。如言天性粗㬥。天性好骂。性缓性急。性悍性淫。是单指气禀底。以是两端求之古书。不一不二也。栗翁禀受气质性之云。是从单言气处说。纵说得理气合底。亦只从水火木金清浊粹驳上言。未尝言仁义礼智之禀受。有此偏全善恶之异也。圣贤每将气与习两对立言。如所谓习与性成。玆乃不义。所谓性相近习相远。所谓气所胜。习所夺。所谓气质相近之中。美恶一定。而非习之所能移。所谓莫问气禀与习。只是是底便做之类甚多。今栗翁所论习性之意。亦是如此。此非难晓底文义。特读者。未之细察耳。

朱子曰。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所得以为心。则是天地人物同有是心。而心德未尝不贯通也。语类九十五卷十三板端蒙录。又曰。人物得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所以个个肖佗。五十三卷四板僩录。某也。于老洲人物心同神同之说。大加诟斥。而自以为尊朱。古今有两朱子乎。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此只做到本分便止。其佗贤者。有不及些子者有差过些子者。孔子曰。君子依乎中庸。此与孟语互相发。自贤者以下。或以学力未至。或以气质不逮。而莫能依乎中庸。是皆谓之恶谓之欲耶。老洲道心或有过不及。郑某直以恶欲斥之。

古之狂狂者。志愿太高。古之矜矜者。持守太严。不得中行而与之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志未及而守有馀。此皆邪恶人欲之谓乎。

气质性。先贤或云。以理与气杂而言之。又云。兼言气而包理在其中。又云。合理与气而命之。此等语。不善看则必陷于郑,李之见矣。此以理包理合理之理。皆指在气一同之理而言。彼二人之曰理者。别有随气不齐之理而言也。彼此之云。语同而意别。不可以不辨也。

夜卧思李说。益见其悖理之甚而不可救也。有养婴孩者。饲乳而置之温室则得生。若饲以麤饭杂物而日夜露卧。使之触冒风寒。则必病死。此皆理当如此。然其生其死。皆形也。若理则有形气死生之理而已。非理亦死生也。如李说。则当曰死生无理外之理。遂指死生为理亦随形而死生矣。是岂梦见理气者之口气乎。

圣贤有天地之性。本然之性。义理之性。同一名实。气质之性两语。未知此二者。有先禀后禀之序。全禀偏禀之异。善禀恶禀之辨。而有两个性可别之体欤。抑禀得全善之理。以为天地之性。而后因气质之异。而发见有殊者。谓之气质之性欤。抑先禀得随气各异之理。以为气质之性。不待发见。已有此异性。既而乃顺说一源。季润单指其理。济卿以为天地之性欤。学者用功之时。既变各异之气。又变各异之性欤。若曰只变气之异。则性之同者自如。则性理异禀之说。无著实指的处。抑只变得气质。则天地之性。依旧自在欤。

程子人心人欲。道心天理之说。微有合商量处。故中庸序。不用其说矣。郑某单据下一句。以为己援。而上句都不问。何也。渠以天命率性道心之谓为的证。此亦不察本指而误引也。渠平生以心理之说为大误。今忽为道心即理之说。不知渠将尽弃前见。而归身于心宗之门。而为理有知觉,理能节制之见。卒乃畔乎朱子,栗,尤之教乎。大可异也。

郑引道心是本来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语类德明录以为证。然四德固是无疵之理。至于心之原于四德者。或不免有差失之时。如朱子言恻隐羞恶。也有中节不中节。是也。

使老洲先生。特地立言曰。道心元来有过不及底。诚误矣。今因论道心失正为人心者。而曰道心虽或有过不及。不可换作人心。此与朱子答食色之欲出于正。即是道心之问曰。这个毕竟是生于血气之训。正相表里。假如朱子曰。仁义之发。微有差失。即是人心否。必曰这个元来是出于性命。老洲意正如此郑某不曾反己体察。惟务自伸私见。乃曰。事亲教子之念有未至。则拘于形气而流于人欲。此不可谓之道心。此其自是处。亦其自蔽处。彼所谓未至。是老洲不及之谓也。何不于此时。即谓之人欲。而必曰拘于形气流于人欲而后。乃曰不可谓之道心乎。老洲何尝指人欲为道心。而渠敢恁地抑勒。此无严之习也。人而无严。将何所不为。可怕可怕。夫过与不及。差失之辞也。流人欲。陷溺之谓也。不分轻重。才未合中节。名为人欲。决无此理。如夷齐狂狷。瞻前忽后。朱子皆以为过不及。曾子大杖不逃而仆地。及水酱不入口七日。虽道心之过处。恶可槩谓之流于人欲乎。若如彼见。生安之性以外。无一人不在人欲陷溺之中矣。且下愚所发道心。何能无毫发差爽而一一吻合于性命至精至微之中。如圣人矣乎。然则中庸序文。不得不与老洲同受彼之诋斥矣。且语类盖卿义刚二录。皆以四端为道心。而淳录又谓恻隐羞恶有中节不中节。彼将以贬薄老洲者。上及朱子乎。

郑某引栗翁道心纯是天理语。以为左契。然理之无为。先生之所恒言也。谓道心是天理。只是说道心无人欲之杂。非谓道心是无知觉无运用。一似冲漠无眹之性体也。况先生又尝言道心是本然之气。圣贤之言。如生龙活虎。非拘局之见所能断也。

天命率性。是道心所原之理。道心非杂形气之私。故二先生之言如此。彼欲以此欺人。人谁信诸。渠自改从心理之说足矣。此之不足。又引二先生。而纳于心宗之门。可谓无忌惮之甚者矣。

郑济卿不治心术。而徒谈理气。余于其问。多不答。意亦可知。而后与吴而见辨争。竟成嫌隙。极可叹。昔郭立之有问。伊川不答。一日语之。子所问皆大。且须切问。张思叔请问。其论或太高。伊川不答。和靖亦自言。某从伊川。问不切不答。今愚固非程子。然亦欲用此法。

某也欲遂其排洲之说。直以过不及。为邪恶。为人欲。此拗性之人也。如林放问俭戚是不及。而圣人教以宁俭宁戚。岂欲人为邪恶为人欲耶。

程子曰。颜子不善。只是微有差失。此于至精至微之中。有些差失。郑某将指为流于人欲乎。

民有三疾注曰。气禀之偏者。亦谓之疾。又曰。民性之蔽。亦与古异。此性字。未尝不受之于初。然只指气。非指随气异禀之性。如某之说也。

猕猴性灵。程子语此性不以精气看。必欲夹理说。非惟理不灵。如犬性淫。狼性贪。又将如何看。

气质性三字。总只是气。但古有性恶性善恶混等语。故须著如此说。然性即是气。气即是性。再无两物可分。

杭世骏作阎若璩传云。天性好骂。苟庵曰。天下岂有好骂之学乎。如郑某之言。则好骂之理。禀受于胞胎之初乎。且曰性好骂。则此非发后气质之性而何。余见近世金氏。岂亦好骂之学欤。

朱子曰。天之生物。其理固无差别。但人物所禀形气不同。故其心有明暗之殊。而性有全不全之异耳。见答徐子融书。上文既曰理无差别则下文之谓有全不全者。岂非因形气不同。而其发见有异乎。

至因释氏识神云云。若吾儒。则识神乃是心之妙用。如何无得。但以此言性。则无交涉耳。朱子答徐子融书。近时一种心理家。却指知识神明之类。尽归之性理。则其于先生性无交涉之训。将如何区处。

孟子言山之性,水之性。山水何尝有知觉耶。此朱子答徐子融书。而将性与知觉。判而两之。柰何后儒辄谓智性有知觉耶。

形气心性四字。谓气精于形。心精于气。而俱是形而下之器也。心比性微有迹。而却是形而上下之分也。

某也每说兼指其气。则人物圣凡之禀理。一切不同。必单指然后。人物圣凡之理。无一不同。然则兼指之时。太极性命之具于人物。亦各不同。至于神明虚灵浩气赤子心之属。尤无可言者矣。是果安于心乎。

弑父与君者。是受气之恶。而发为此事耶。抑受理之恶。而元有此根耶。虽弑父与君之贼。大呼曰。此是吾所受之理。既而复曰单指则是忠孝之理。郑某将许之乎。

枭獍方食其父母。而曰我今率循。郑某之言禀受之理。请郑某来单指吾性曰纯善之理。郑某将应声曰诺欤。

人之受性。此人字里面。并包得天下古今极偏驳,大昏浊底气禀而统言之。只全与善而已。初无偏性恶性。亦犹日只热与明而已。元无寒日昏日也。然气凝雾塞。则日寒日昏。殊不知寒昏非日也。乃气与雾也。今人见气欲习染之害。则曰此本来受性偏尔恶尔。此句。非昏则毒也。殊不知本来禀受之性。十全纯善而已。其偏且恶者。乃气欲习染之害。非性元初如此也。若一向执迷不回。则此人所见。与疑日元有寒日昏日者同。如何唤得佗醒。学者最要克得气欲习染之害而已。不如此靠实用功。只与人争竞者。非吾之所取也。

晦庵先生言。看人性既善。余谓人只禀得一善性而已。更无随气而异禀之性。圣人复起。不易吾言。何故不能为圣贤。却是被这气禀害人。一向推托道气禀不好。不向前。又不得一向不察气禀之害。只昏昏地去。又不得。近世有不须明气。不须修气之学。不知何据。须知气禀之害。要力去用功克治。近世有指克气为圣门所无之说。亦可异也。裁其胜而归于中乃可。此是滕德粹辛亥所闻也。

不能领悟。吾恐其终身劳于言诠。未有见道之期矣。张子语。整庵以为理气二物。语涉牵合。殆非性命自然之理。栗翁语。牛溪始稍听莹。及闻栗翁之辨。更无疑难。愚每谓合理与生。有性之名。故曰生之谓性。

朱子答曹立之书云。立之所与赵子直论事甚佳。如某自度。必不能济当世之务。然渠辈作此议论见识。亦适可保身。不犯世患耳。其不能济世。恐亦无以异也。宋子答闵屯村书云。成败利钝。是鞠躬尽瘁。非有抱负者不可。故康节云。死天下易。盖讥轻易担著者也。

达摩只说人心至善。即此便是不用辛苦修行。象山常说人心本好。又言。当下便是。又言。识得一心。万法流出。更都无事。二说如合符节。

郭氏人心上帝之说。鄙尝看得骇。然或谓其无碍。然管见终是未觉。以伊川责秦观语观之。郭氏不惬于心失之说。敢援上帝而拟之曰。某事某事。不须言上帝耶。不须言。则心之失。犹帝之失。因结之曰。毕竟甚么是不同。其为易而侮之。岂不倍甚于秦词耶。况朱子明言。人有妄。天则无妄。则以有妄之心。无妄之帝。两两对举。而似谓帝亦有失。以证心之无失。此于朱子之言。何等背驰。而某也之见。乃如彼。信乎知言之难也。朱子曰。难道恶非心所做出。栗翁曰。上帝无一毫私伪。

神无方而妙万物。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矣。若是者。岂可谓之局乎。圣而不可知之神。且不可谓之局矣。况在天之上帝。可谓之局乎。曾见为神局之说者。诘之曰。上帝亦可谓之局乎。渠遽曰。是则不敢。不知渠后来所见。竟如何耳。

在人之魂魄。如在天之鬼神。在人之心。如在天之帝也。谓鬼神有知有能。而不碍于上帝之知能。则谓魂魄有知有能。而不碍于心灵。恐无两知觉之嫌矣。大抵鬼神与魂魄。皆谓之灵。则谓灵有知。恐无不可。但不直以魂为知。以魂为知。与谓魂有知。语势不同。此宜细辨。语类中庸鬼神章。德明录。耳目聪明为魂。安得谓无知。如此则谓魂有知。有何不可耶。

魂魄。先贤皆谓之有灵。不可谓全然无知。今以复礼观之。既曰朝衣冀精神识之而来。则可见其有灵识也。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我是心自我也。若改我以理。则通矣。上蔡言。以我视。以我听。以我言。以我动。此亦心自我也。若改我以礼。则方有持循之实矣。朱子曰。夫子分明说。非礼勿视听言动。谢氏却以以我言之。此自是谢氏之意。非夫子所以告颜渊者矣。又曰。恐怕我也没理。

曰以我视听言动。则我为主而无所忌惮矣。曰以礼视听言动。则理为主而有所奉持矣。近世心宗。虽自谓主理。而实则主我之学。学而主我。而能不悖理者。未之有也。

痛痒而抑搔之。出入而扶持之。已可谓善矣。而必曰敬。则可见心之不可自肆也。诚心且不可直指为道。故论语集注。有诚心与直道之语。栗翁言学者必诚心向道。至公之心。且不可直指为大本。故晦翁言。这个如何当得大本。须要得此至公之心。有归宿之处。上文既云。要竆尽物理。到个是处。下文又云。事至物来。应之不错方是。据此则所谓归宿之地。即以理言也。

朱子每论心之本体。无不善。又却说所发不善。非是心亦不得。此意。大全答游诚之书。语类木之谦淳诸录。皆然。然今曰太极之体。元无不善。及其流行。不免有邪恶。亦得否。季润所见之乖僻。胡至于此。使人苦痛苦痛。心本善。湖家深恶之。然其实如此。心或不善。心宗深恶之。然其实然之迹。如何讳得。

某也不曰湖是。不曰洛是。而理则欲碎之而专以气质为主。最所恶者。即理不随气而异禀一语。槩是宗旨已立。而朋友辨难。无从入也。其流弊。将何所止极哉。

某自谓主程朱栗。而非斥老洲。自此其心一向入于僻途曲径。以至于不可救之地矣。或疑彼虽非老洲。而却戴程,朱,栗矣。何以至此。此不难见。如王阳明者。虽是孔,孟。而非程,朱之心在。故其祸滔天而不可遏矣。

细考三先生文集,语录而订之。则彼之变乱改易三贤之定说。以曲从己意。而使佗人承误袭陋。则其于三贤之训。不惟无所发明。而反以淆乱原指。斯其获罪三贤之门。而疑眩后人之心。固已甚矣。

某人生性之疑。有一言可解者。孟子曰。形色天性。舍形色。安有天性。舍生字。亦安有本然之性乎。吾故曰气化天命。气质天性。阴阳太极。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鸢鱼鬼神。形器事物。皆道也。虚灵知觉。神明精英。皆理也。此岂天来难晓之理。特蔽于一膜之私。而不得见矣。

尊德性道性善两注。皆以禀受释之。而彼则才见禀受字。皆认做气质之性。不知尊何许朱子耶。

彼谓禀于气。则有清浊偏正之异。禀是禀受性理之谓。非认做气质也。然则衷字当置诸被命受生之前。如彪德美之见。而此朱子南轩。皆非之者也。若避衷在禀前之碍。则衷亦是禀于气底。岂独不齐之性。禀于气之后乎。前后不应。更说不通。

如芦沙在天元有偏全之理。则是太极二而有对者。如郑某天只一理。而人物所受有异。则是人物太极有万不同。其不可者明矣。

郑某以理气咏第三联。为人物受性不同之证。然栗翁又言。方圆之器不同。而器中之水。一也。大小之甁不同。而甁中之空。一也。方圆大小。气异之喩。水空之一。理同之喩也。彼之粗见胜心。如何可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