艮齋先生文集 (田愚)/後編卷十六
雜著
[編輯]海上散筆三
[編輯]有引老洲主理而言曰本然之性。主氣而言曰氣質之性兩句。以爲氣質之性亦兼理之物。余詰之曰。如此。本然之性。亦兼氣之物歟。如有敏妙看者曰。雖曰主理。而非把氣去爲賓。而必欲並氣字。合做本然之性。雖曰主氣。而非把理來爲客。而必欲並理字。合做氣質之性雲爾。則許汝具得一隻眼。
比見諸生中。有纔有生。其性已非本然。然則性在人生以上乎。僕甚悶之。直言氣質本性。人必駭之。然形色天性。則吾言何疑。形色之性。氣質之性。自有生之初。未發之前。已發之後。皆有之。特形色之姸醜。氣質之美惡。未及言耳。學者其思諸。〈氣質本性如言形色天性五行太極〉
本然性。雖在氣質之中。而必欲將氣質混雜說。則聞養性盡性。而不聞養氣質盡氣質。
氣質性。雖非本然外別有一箇性。然必欲將性理混雜說。則聞變化氣質矯揉氣質。而未聞變化性理矯揉性理。
氣質性性字。有以爲本性者。異哉言乎。陰陽一太極。〈周子〉五行太極。〈朱子〉如此說則可。若將氣質性性字。卽說做本然性。則直是不成說也。余嘗倣形色天性。而曰氣質本性。此指氣上所載之理而言。與或者之說。大煞不同。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朱子曰。言仁而不言人。則不見理之所寓。言人而不言仁。則人特一塊血肉耳。必合將來說。乃是道也。據此而言。則曰。性也者。心也。言性而不言心。則不見性之所寓。言心而不言性。則心不過一箇靈覺耳。必合將來說。乃是道也。太極陰陽。亦然。
人生於娼家。有淫僻之理。人有身則有自私之理。此指性理說。則將見天地翻覆。綱常斁滅。而不復有人類矣。凡百士子。宜悚然改觀。毋陷爲夷獸之羣也。
在人之性。卽在天之太極也。有人於此。酗酒而打人死則償其命。好色而不知止則滅其性。是雖氣之所爲。而必有爲之主宰。則其所以滅性償命。亦是理當滅性償命。非理不滅性償命。而氣獨滅性償命也。〈以上倣栗翁答牛溪書而立此說也。讀者宜細看。〉
程子言。人生氣稟。理有善惡。又曰。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則上文理字。只是氣質上言其當如此爾。非謂性隨氣而有惡也。故朱子謂此理字不是說實理。猶雲理當如此。
今人以性惡,善惡混,性偏塞,性昏愚,性魯鈍之類。名之曰氣質性。以此歷問於海內士子。則孰不曰然也。然而吾獨曰非性然也。乃氣質然也。有疑者曰。然則何不只曰氣質。而必曰氣質性也。余曰。子之疑容或無怪也。然朱子於性近習遠下章註。不曰氣質性相近之中。而只雲氣質相近。子能於此。看得透。信得及。我當許汝具得雙隻慧眼。一團靈識。
凡氣質性雲者。如柴之愚。參之魯。師之過。商之不及。以至蹠之貪。操之奸。梟獍之惡。犬羊之淫。皆是當初稟受之性也。然謂此非單氣質。必欲將理合說。而曰。單言氣則曰氣愚氣魯。合理說則曰性愚性魯。如季潤之言。豈果成說乎。
栗谷曰。氣偏則理亦偏。所偏非理也。是氣也。此本於伊川雲。形易則性易。性非易也。氣使之然也。今某乃謂氣偏者。稟得偏理。其畔程栗大矣。
性者。人所稟於天以生之理也。渾然至善。未嘗有惡。人與堯舜。初無少異。〈纔說人生。便已帶著氣質。不單獨是此理也。此人字。堯桀舜蹠。都包在裏。語類㽦錄雲。看爾稟得氣如何。然此理卻只是善。旣是此理。如何得惡。所謂惡者。卻是氣也,大全論性說又雲。人雖爲氣所昏。流於不善。而善未嘗不在其中。於此。可見性善之實也。然此性如何得如此至善。正以天地之太極。本體流行。只有至善而無些子惡。故人人肖它。昔賢雲。謂性不善者。誣天者也。〉心元來是善。而後來或流入於惡。〈謙錄云云〉氣亦本是正通和平。〈廣錄雲。人所稟之氣。皆是天地之正氣。人傑錄雲。一草一木。皆是天地和平之氣。〉而後來有善有惡。〈廣錄〉但性理則始終本末。全是善而無些惡。人之爲學。當撿束此心。以禦其氣。以盡其性而已。〈人字以心言。撿束此心。是自心自撿束。功夫全在此句。〉
鄭某生憎某門。指本心道心爲理之說常加詬斥。不勝其聒耳矣。近因譏侮農巖老洲道心有過不及之論。遂指道心爲性命道理。一遵某門之傳。而得其門人贊揚之語。恰與南鄭之棄師說。附李氏而得其褒者同矣。夫道心欲其無不及。朱子說也。以四端爲道心。而惻隱羞惡亦有不中節。朱子說也。親病割股。是道心。而謂之過中。朱子說也。論惻隱。而謂有過不及。栗谷說也。論割股。而擧華陀云云。以爲如此者得中。栗谷說也。以此爲得中。則其不能然者。自謂過中矣。先賢說如此。而彼敢指農老二說爲非。而遂陷於認原性之心爲理。自此渠雖欲不歸於心卽理。理有爲之傍蹊。不可得矣。
彼之積聚。專在在氣則已非本然一節拍。此是不可捄之疾。天下安有不在氣之本然性乎。湖賢以中庸首句。爲性卽理之在氣者。而歸之氣句。彼雖曰我非湖論。此只是以鎌遮眼之見。人豈不笑之。〈在天曰命。在人曰性。〉以過不及。爲不善。栗翁此言。宜細審。蓋善有槩善。如隱惡揚善之類。是也。又有至善。如盛德至善之類。是也。不善亦有極言者。有微言者。如顔氏之子有不善。是微言也。紂之不善。是極言也。使有問於栗翁者曰。過不及之爲不善。是極言而指流於人慾者乎。先生答之。必曰非也。乃指微言之類也。
語性而曰天命。則只是至善之理。若曰命矣夫之類。卻只是氣數。不可謂之被氣牽引底理。如此則命數之命。亦成主理底。與彼全然無辨。語性而曰本然。則只是至善之理。若曰氣質性。則卻只是氣。不可謂之被氣蔽囿底理。如此則氣質之性。亦成主理底。與彼全然無辨。
林放之問。夫子答以寧儉寧戚。朱子以儉與戚。爲不及中。彼將詬夫子敎人以惡矣。顔淵死。夫子哭之慟。朱子以慟爲哀之過。彼將詬朱子謂聖人惡矣。夫子謂顔淵不貳過。曾子謝子游曰。我過矣。是亦爲亞聖大賢皆惡之的據乎。望之不似人君。堂高數仞。得志不爲。聖人不如此說。而孟子云然。使孟子對陽貨。恐未若聖人之渾然。而少露英氣。是皆微有過於聖人之中處。彼又無難斥之爲惡矣。虞帝執兩端而用其中。中字以外。皆或過或不及矣。彼又罵虞帝執惡之兩端。取其中矣。
朱子以四端爲道心。而謂四端亦有不中節。又謂道心欲其無不及。又謂道心如父子君臣之仁義。須著盡心而求合乎理。始得。栗谷論情之過不及。而曰如見孺子入井云云。又曰。以道心爲本然之氣者。雖是聖賢之意。而不見於文字。於此不疑怪而斥之。則無所不合矣。二先生之訓如此。而某人乃執天命率性道心之謂。及道心純是天理兩語。以爲詆排農巖,老洲之選鋒。其誣朱栗甚矣〈昔錢益謙。自爲佛學之不足。引儒而入佛。乃以孔子曳杖逍遙。爲超出生死而示現生死。則苟翁謂之誣聖甚矣。〉
湛甘泉雲。性卽氣也。王陽明雲。心卽理也。是皆認作用爲性之見也。近世有指知覺爲理。目計較爲理者。未知與王,湛二家。有殊異之趣否。
理墮在氣質之中。從人物之生而言。故有是說。然余謂人物之氣質在理之中。此如言水在魚腹之中。然魚之一身。常在水裏。今因理墮在氣中之言。遂認得在天之理。降在人物之中。輾轉生出得偏得全得善得惡之論。終至於認得此理眞有形象聲色。理果如是否。請諸公。一番潛心思繹。
朱子曰。人性純是天理。栗谷曰。道心純是天理。此如何讀。曰。朱子之雲。直指當體之辭。元來性卽是理也。栗谷之雲。推原其本之辭。卻是心本於理也。若不如此看。則將有認心性爲一物者。將有認靈覺爲性者。將有認道體爲有爲者矣。其爲儒門之禍。不可勝道者矣。
余平生。每謂不問氣偏氣惡。性只是全。只是善。雖氣質用事之時。其性初無毫髮變異。所謂弗性之性。發後始可見也。其主意專欲主張性爲至尊無對之義而已。以此被主湖諸公所誚。相從諸子。亦是有聽瑩者。如鄭某者。至以畔程,朱,栗見疑。而褊滯之見。自信不少動。昨夜讀小學題辭。覺見人性人字。並包蚩蚩言。而性是萬善具足之理。昔非不足昔字。指頹綱㬥棄之時。而曰非不足。則性未嘗少變。明矣。蚩蚩。昏愚貌。昏愚。是發後始見之病。非可言於稟受之始。靜寂之時者。則鄙見不可謂不然也。
大全答杜仁仲書雲。氣之偏者。便只得理之偏。氣之塞者。便自與理相隔。語類㝢錄雲。稟得精英之氣。便爲聖爲賢。便是得理之全。得理之正。〈杜書見大全六十二卷㝢錄見語類四卷〉杜書上文雲。理固不可以偏正通塞言。後書雲。氣稟有偏。而理之統體。未嘗有異。㝢錄下文雲。稟得氣淸明者。這道理只在裏面。稟得昏濁者。這道理也只在裏面。只被昏濁遮蔽了。近日鄭濟卿。據杜書只得理之偏。以爲衆人隨氣質稟理不同之證。使其見㝢錄得理之全,得理之正。卽又大言聖人氣質之性。如是如是雲矣。吾謂以文字觀之。其說似然矣。然又以義理求之。聖人氣質之性。十全至正。衆人氣質之性。未全未正。又衆人本然之性。十全至正。聖人本然之性。亦不過十全至正矣。然則聖人只有一性。而衆人卻有兩性耶。彼雖曰氣質本然非有二性。然聖人本然氣質。只是一樣全正。而衆人旣有全正之性。又有未全未正之性。豈無此一彼二之疑耶。得渠於此。能道得分曉。吾又何難於豎降幡耶。
聖賢者。天地之心也。天地之心。能知天地之理。而旣行之而又言之。使人敬守其言行。而達於天地之德矣。今有後輩。自信其見。而不畏聖賢之敎。則其罪與家之賊子。國之亂臣。同矣。吾故每語從游之士雲。如欲學道。先要謙虛恭愼。一味尊信聖賢言行。隨讀隨究。隨究隨行。以及於聖賢門庭。則天地之德。自能達矣。
學者纔有自主張之念。便是爲人。爲人一念。便是萬惡根蔕。此老洲先生痛切說與人者。苟翁以爲。自主張有不可有者。有不可無者。不可無者。省察克治之功也。不可有者。疑難辨析之論也。此又與洲翁之敎。不相礙也。
問。孟子謂性也有命。此性何指。朱子曰。指氣質而言。如性相近之類。此是銖錄。饒氏以相近之性。爲本然爲之主。而兼氣質言者。恐失朱子本指。
性也有命焉。性字。語類伯羽錄以爲兼氣稟而言。此句雖曰兼氣稟。然只是氣稟。非本然性爲主而兼氣言。如饒氏之意也。
陽之動。陰之靜。皆形而下之器。而此因元有其理而有是器。故曰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此從源頭而說及流行也。今言太極白而生鷺。黑而生鴉。則豈謂太極先自黑白而生此鴉鷺乎。只是推原而指出生成之理而已。又言太極溫而生春。涼而生秋。此只是本其未然。而語其已然也。太極無形無氣底。如何得言溫涼也。
太極是一而無對者。其體用本末。一樣大全。一樣純善。更無兩樣。其曰用隨氣而有變異者。將謂體用一源乎。夫無兆眹。無聲臭。無形色。無情意者。何緣有變異乎。其變異者。非太極也。乃二五之氣也。此有一言而可斷者。無極之眞。是統前後而言者。使其有變。是太極而有妄矣。吾儒門中。難著此語。
大學或問曰。欲明德而新民者。誠能求必至是。而不容其少有過不及之差焉。則其所以去人慾而復天理者。無毫髮之遺恨矣。今按欲明新而求必至是。而無少過不及者。是道心所施之功夫。若指道心爲理。理如何有此功夫乎。且明新而不能到此地位者。古來賢人甚多。若從鄭某之言。而直指過不及爲惡與人慾。則其得免於惡欲之科者鮮矣。
以義理觀之。己見異於師長與淵源先賢。宜致思而求合。終不契合。則且徐俟他日爲得。
鶴菴擧栗谷水空之詩。問與性善不同。何也。尤菴曰。本然之性。堯舜途人。同一性也。氣質之性。賢愚淑慝。〈此四字。恐是就發見上說。〉有萬不同。稟淸氣者。〈以賦受言。〉爲善人。〈以發見言。〉濁氣者。爲惡物。隨氣之多少淸濁。而所得之理。亦爲之多小淸濁。〈此亦似以發見言。不然。未發見時。其理安有多少淸濁之可言乎。〉此栗谷所以深有取於釋氏水逐方圓器。空隨大小甁之說也。謹按先生於理多少淸濁之下。擧水空之詩以證之。其不以栗語爲稟性原異之意。可知已矣。柰何。凡自湖論以下。至於近日爲稟性原異之說者。誤引栗語爲己援乎。況栗谷於此自註雲。理之乘氣流行參差不齊者如此。此泛論天地閒理氣如此。非指人物稟性原異而言也。但欲將來就人分上看。則亦必以理之乘氣發見。面貌不同者言。則其理亦與天地無異矣。況栗谷又自釋之曰。方圓之器不同。而器中之水一也。大小之甁不同。而甁中之空一也。此何嘗如湖家之說乎。
余嘗言。凡言心者。舍靈字不得。雖道心心字。竟是靈字面目。有一友生深疑之。然栗谷先生以道心爲本然之氣。夫心之原於性命者。謂之本然之氣。有何窒礙。若以此心字。爲兼理氣。如某友之見。則驟看似然。但道字是理。而心字又兼理氣。則道心豈可謂之理之兼理氣耶。假如言仁義之氣。則某友將曰單靈不得爲仁義之氣。然則亦必曰仁義之兼理氣乎。此似說不去矣。近日思之。理氣。學者猝乍難說。不如先熟讀四書註說。以立趨向。以正經界。然後始可與言理氣也。
伊川曰。中則正矣。正未必中也。按未中者。伊川亦以爲正。故汪玉山言。世有正而未必中者。不可以其未中而謂之不正。濟卿說與此不同。
在天底太極。決知其不被二五之氣所昏且偏。何以言之。人雖爲氣所昏。流於不善。〈人以心言。氣以氣質言。心與氣質有辨。明矣。〉而性未嘗不在其中。故人能學以勝氣。〈老洲克氣復性之說。無可疑矣。〉則此性渾然。初未嘗壞也。〈自人雖爲氣所昏至此。皆朱子說也。觀上文未嘗不在及此句初未嘗壞。則可見性不被氣汙壞了也。〉以在人之性。觀在天之太極。則其不隨氣之正通偏塞。而有毫髮變動。豈不視如掌乎。
水入靑甁則見於外者靑。入黑甁則暎於外者黑。靑黑是甁之色。非水色然也。因見於外者。謂水亦靑黑。則是以甁爲水之見。如何使之曉得。理在堯舜夷齊而發於外者。有偏全之別。在孔顔蹠蹻而見於行者。有善惡之異。指偏全善惡。爲性理之異稟者。認氣爲理之論。孟子謂率天下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正謂此也。
朱子曰。道心如仁之於父子。義之於君臣。禮之於賓主。智之於賢者。聖人之於天道。有性存焉。須著盡心以求合乎理。始得〈語類賀孫錄。〉按道心或有未盡合乎至精至微之中。故朱子敎人。須著盡心以求合理。只此便見得聖學本性不本心之傳。
彼謂稟受與發見。非兩截。此又自爲橫戾也。苟以今日之發見。謂出於元初稟受之理。則楊墨之爲我兼愛。釋氏之逃父毀形。與夫冒頓之殺父烝母。操裕之弒君纂國。一切是稟受之理所發見耶。立見如此。發言如此。果皆有益於身事與世風。而必欲務勝耶。
栗谷曰。感動之際。欲居仁。欲由義。欲復禮。欲竆理。欲孝親。欲忠君。欲正家。欲敬兄。欲切偲於朋友。則此類謂之道心。按欲如何者。恐未可直指爲理。且欲如何者。自非聖人之從心不踰矩者。亦何能一一合中。而都無些子過不及之失。如濟卿之見耶。
栗翁言。聖人情無不中。君子情或不中而意無不中。常人或情中而意不中。或情不中而意中。〈論心性情篇〉按此君子。自大賢以下至學者。皆擧之矣。四端七情。自非聖人。不能無不中。豈可指此爲欲與惡乎。濟卿自謂宗栗。而每與栗訓相反。何也。
性好善。性好罵。性嗜酒貪色。性柔緩強愎。此類千般萬般。不可悉數。而皆是發見上話頭也。然論其所由。由其受氣之不齊也。故不得不曰當初稟受氣質之性。雖曰性而非理也。只是氣也。朱子曰。荀楊說性。只是說得氣。此可見也。
道心純是天理一句。出於栗谷人心道心說。而濟卿據以爲道心無過不及之的證。而立爲詆老洲之欛柄。此似也而有未然者。上文以四端爲道心。則凡人之欲忠欲孝惻隱羞惡恭敬者。豈能皆中於理。一如聖人而無少欠也乎。故先生又嘗言。四端亦有主氣處。如朱子言四端也有不中節。是也。然則道心純是天理之雲。大槩說是爲道義而發。非有客氣人慾之雜者而已。若執此以爲道心是無知覺無情意之性理。則豈不大戾於先生生平所主氣有爲理無爲之大體也耶。況下文。又有人心也有天理語。何可以此謂人心亦是性理也。大凡讀書者。須先定本文正義。又須看立說原指及立言者平生所主之大義。然後徐審其語脈之所從來。以斷其文義之所歸宿。乃可以無弊也。不然。只執定一兩字句之近似己見者。以爲云云。而欲它人之己從。則此非惟不可以人心言。而終不免於私意客氣之作用也。
此有一言以可破鄭說者。蓋一號道心爲理。則理將爲有覺有爲之物矣。認理爲有覺有爲者。則孔子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誤矣。張朱之性不知檢心。道體無爲。栗尤之氣有爲理無爲諸如此相傳宗旨。一時壞敗。而彼告,釋,陸,王之流。無不唾手而起。大呼於衆曰。汝輩今則納降於吾門矣。此將如何抵敵得去耶。每思之。不覺膽掉而心悸也。令人苦痛苦痛。
先生年譜。乙亥十月。進講大學。啓曰。人性本善。純是天理。此對己私而謂之純是天理也。人道心說所謂道心純是天理。卻又對形氣而言也。如濟卿之見則道心之與人性。毫無分別矣。此於名理。果爲十分的當之論耶。
朱子曰。天命率性。道心之謂也。此以道心所原言。非性命。卽道心也。蓋性命非神靈。無知覺。而道心是神靈有知覺。性命無不中。而道心或未中。〈語類性也。有命章。蓋卿錄雲。道心欲其無不及。〉道心能盡性至命。而性命不能知心盡心。然則道心。形而下之器也。性命。形而上之道也。然而濟卿假借庸序語。以爲非斥農巖,老洲之話頭。殊不知朱子之意全然與渠不同意者。此人不識道心。全據人心。以爲作用。而卒陷於人慾之私矣。
苟菴集。楊愼忘蜀。則不害爲名義博學能文章之人矣。閻若璩忘地。則不害爲文苑中一家矣。吾謂濟卿忘言於心性。則不害爲今世之佳士矣。
事天地。事聖賢。事父師。其本在愼其思而敬其身也。
問。湛一氣之本。栗谷曰。此指心氣而言。見語錄上十九板。〈栗語。又見十卷十六板右。〉此本於朱子說而雲也。濟卿力主湛一是氣質之說。不知其意何故如此。渠每曰。吾主程,朱,栗。不知有兩程,朱,栗。而一爲渠之所主。一爲我輩之所畔歟。可怪可怪。
聰明睿知。亨文據庸註。而但可謂之質。不可謂之心。此說似然。而若論盡性。須心氣質合說方精。蓋聰明雖以耳目。而所以聰明者。心也。睿知則又純以心言。〈此有蔡虛齋說〉又或問有雲。聖人之心。淸明純粹。〈註淸明。以氣言。純粹。以質言。〉此亦將心合氣質說。亨文所見。蓋不及此。
語類之這箇物事。卽章句之明德者。語類之卽是氣。卽章句之虛靈不昧者。語類之便有許多道理在裏。卽章句之具衆理者。或問之虛靈洞澈。萬理咸備。亦是一樣話。
人之氣稟。有淸濁偏正之殊。故天命之正。亦有淺深厚薄之異。要亦不可不謂之性。〈道夫〉此段。李,鄭似應引據。然天命之正亦有異兩句。是就人稟受後指其發見者言。恐非直就在天之理而指其賦予者言。不如此看。則天命正理。亦有不一者矣。是豈朱子本旨哉。莊渠雲。道體浩浩無竆。吾輩旣爲氣質拘住。若欲止據己見持守。固亦自好。終恐規模窄狹。枯燥孤單。豈能展拓得去。古人所以親師取友。汲汲於講學者。非故泛濫於外也。止欲廣求天下義理。而反之於身。合天下之長。以爲一己之長。集天下之善。以爲一己之善。庶幾規模闊大。氣質不得而限之。欲與濟卿。共看而互藥之。
衆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退溪集金而精問。理有表裏精粗雲者。表裏精粗處。皆有理云乎。理亦有表裏精粗。退翁答曰。前說近是。後說非是。〈本集三十卷十六板。〉尤翁答朴士述書。老洲答吳士遠書。卻謂理有表裏精粗。此似得本旨。此已有朱子丙辰以後答問語。問旣有箇定理。如何又有表裏精粗。曰。理固自有表裏精粗云云。〈語類十六卷銖錄。〉
性善非不在氣質之中。而其理則未嘗隨氣而有惡。今學者當自體此性只一善而已。又自看氣質。雖與聖人不同。然其不同。只在發用處。或不精明而昏昧。或不凝定而散亂。散亂者。修而整之。昏昧者。克而明之。吾故曰。學性功夫。專在正氣。氣正則性善自露。
朱子論天理人慾同體異用語雲。當然之理。人合恁地底。便是體。故仁義禮智爲體。如五峯說。則仁與不仁。義與不義。禮與無禮。智與無智。皆是性。如此則性乃一箇大人慾窠子。愚亦曰。十全至善之理。合恁地底是性。故聖人以爲天下之大本。如近日或人之謂性不待氣而自偏。又謂性隨各氣而元來異稟。則性乃一團大尖斜大夾雜窠子。
聖人之學。以性爲大本。故雖神明虛靈之心。且指爲妙用。其微意可知也。近時儒林。乃有貶性爲民爲小爲下爲偏爲異。爲不足當太極。爲不足爲主宰者。性之禍厄。莫此若也。故愚每明性之至尊可畏。十全無偏之理。並主小心尊性。大人奉天之論。又特揭程書以心求道。〈伊川〉以氣明道〈明道〉之訓。以爲標準。而曰。心與氣皆器也。所明所求乃道也。此是孔顔不踰矩。不違仁之權輿也。學者於此。必究心以辨彼此是非之極則。而必也將心師性。無復它歧之惑焉。則聖賢門庭庶幾可及矣。
敬以明理。誠以從道。此兩句。功夫盡時。已是換凡骨以接聖脈。朱子嘗言。能盡得虛靈知覺之妙用。是盡心。能盡得眞實本然之全體。是盡性。此盡字。不是做功夫之謂。蓋言上面功夫已至。至此。方是盡耳。所謂上面功夫。是敬以明理。誠以從道之謂也。愚嘗有性體心用之語。而人多貶駁。今以此段觀之。再無可疑矣。
曰性惡。則孰肯去其本有之惡。而爲其所無之善也。曰性善惡混。則孰肯勉其所難爲之善。而棄其所易就之惡也。曰性如兆民。則必待君師之治敎而後。始能爲善。曰性不可獨當太極。則必待取它物。以補足之。然後始爲完全之物矣。曰心一而性二。則孰肯舍其一而取其二也。曰性不待氣而元自有偏。則孰肯舍其本來之偏而強爲其造成之全也。凡此諸說。無或有害性善之傳也歟。
余對諸生。每言性理純善無爲而自爲往古來今之師範。心靈本善有才而能爲發蘊。敎世之弟子。氣質本體淸粹而不礙夫不偏不倚之大本。形骸萬用具備而可供了周旋中禮之材料。仍令每事。明辨是非。勇決取捨。而必要終身勿變。此雖數語。而本末始終。大槩備矣。有以理氣之說。爲近陵躐。此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拘於言而不察其意也。余但言心性之善而不及於天命之所以然。又指師弟之辨。而使知夫異學之所以錯。而逐事求是。欲其全體。終身勿變。冀其不息。此箇義諦。雖始學之士。不可不以爲準的也。
要訣首章。小學題辭各篇篇題。具言性命氣質物則秉彝。而朱子答呂伯恭書言。此等名義。〈因論仁說及此。〉古人之敎。自其小學之時。已有白直分明訓說。故其學者。亦曉然知得如此名字。是如此道理。不可不著實踐履云云。宋子答金世重書。論小學立敎篇題。引中庸首章而曰。初學雖未遽知天命性道之奧。而須知此等名目。然後可以漸向這裏去云云。今日之言。實皆本於諸先生之遺意。而未嘗敢創造無稽之言。以誤後生也。
人生以前。未有能指點仁性者。纔說仁時。天道之元。已滾在人所稟木氣之中。非單獨是仁性也。然則因生方有仁。是爲天命之性也。至於木氣之有美有惡。正緣它是有形之物。理當不一矣。人有生而祥和者。有生而姑息者。非仁性本然也。只是木氣有然也。〈義禮智信倣此。〉吾人讀書竆理。勉力踐實。百種功夫。只要就此氣發見處。加撿束修治之功。以復其純粹至善之性而已。
心與性。氣與理。身與道。形色與天性之類。元來非一物。若做到極處。皆可以一體論。但其中有道器之辨耳。
虛靈不昧是心。具衆理是心。應萬事是心。然則明德之爲心。不其的乎。〈栗谷曰。具衆理。指心言。而小註以爲性。未穩矣。〉
孟子形色天性。集註雲。人之形色。各有自然之理。所謂天性也。此紫陽有功後學之謂也。余謂何謂有功。若不指點性理字。則告子生之謂性。陽明能視能聽是性之說。得而混淆。是非邪正。不復可辨。而聖學異端。同歸一塗矣。其害豈可勝言哉。今若曰形色天心。則如何。曰。心雖曰虛。然比性則有跡。比理則有爲。豈可直指爲天性。此以日用思慮運用。驗之可見。
明德。何以知其非主理而必主心也。曰。以章句虛靈不昧。知其爲主心而非主理也。虛靈何以知其爲氣而非理也。曰。以中庸序靈覺原性。補亡章心靈對理。知其爲氣而非理也。以是輾轉相解。則知指心與明德。爲性爲理者之未免有差矣。
明命。雖是天所與我以虛靈以具理應事之命。然其中有理。故可以之擬於性理。如明德雖主心言者。然以其具理。故謂之便是性。〈朱子語。然佗日又不以爲性。〉謂之形而上。〈老洲語。然佗日又不如此說。〉亦無不可。此等處。若看得不玲瓏透徹。如何讀得書。
未發之中。是道體之自然。初無淺深之可分。射箭之中。是人巧之能處。乃有紅貼之可言。
程,朱,栗,尤。承孔孟遺指。以無爲之道體爲主。有爲之人心爲器。而後賢世守之不變。乃有盡翻其案。而指心爲主爲上。目性爲民爲下。而反謂宗栗,尤者。爲主氣之學。其自居則曰主理。此殊可笑。昔象山以陰陽心靈爲理。而不察氣慾之害。朱子以虛靈神識爲心。而必竆性命之理矣。比看陸氏語錄。謂象山之學。是道德性命。形而上者。晦翁之學。是名物度數。形而下者。此與近日一邊之論正相似。蓋彼以信心爲道。謂形而上。竆理盡性。爲形而下。不知孰爲道學。孰爲心學。必有能辨之者矣。
以心靈言。則當指性命爲本。此是學問之當主理也。然而曰心能弘道。曰氣配道義。則文勢卻當爲主氣爾。譬如臣子以君父爲主。然曰臣事君以忠。曰子事父母。鷄初鳴云云。則其文勢當主臣子矣。雖則如此。然何嘗以臣子爲君父之主乎。
愚山集與崔汝晦書雲。某丈以太極自動靜爲說。則於栗翁之旨遠矣。得無爲一邊所笑乎。吾雖未見其說。然韓書旣如此。則安可不信乎。夫太極無形無眹。如何自動靜。爲太極自動靜。則不幾於認氣爲理乎。〈尤翁答沈明仲書。論理之主宰處。宜參究。〉比見苟菴雜言。理無動靜。動靜者氣也。所以動靜者理也。〈此出於朱栗。〉卽氣看理。理在其中。則理亦有動靜也。〈止此〉此以就馬看人。人在馬上。則人亦有出入例之。不啻曉然。然謂之有出入則可。謂人自出入則不可。此意如何。
今言氣之聚散。形之死生。皆由於理而然也則可。欲以聚散死生。直就理上說則不可。動靜闔闢皆然。
仁義禮智爲體。惻隱羞惡之心爲用。此理顯然易見。今人只見心統性情語。而疑性體心用之說。然彼此各自爲一義。〈尤菴曰。太極反爲陰陽之所運用。五峯曰。心者妙性情之德。〉
晦翁告門人云。公。每說太極。卻與太極遠在。余謂人雖不說太極。而太極卻只在眼前。此則指太極本體。言其未嘗隱乎人。而晦翁就吾人功夫。言其未能近於理也。學者於此。宜各究二指。而務其心理合一焉耳。
程子曰。釋氏以天地爲妄。何其陋也。張子厚尤所切齒者此耳。〈外書〉吾於諸家之指性爲小爲下爲偏爲局。爲不足。爲主宰。爲不可獨當太極。亦極痛恨於心也。〈程子曰。莫大於性。朱子曰。性形而上者。又曰。性無不全。栗谷曰。理通氣局。老洲曰。性爲心宰。朱子曰。性是太極渾然之體。〉
鞏豐曰。飢信粗。旅信奴。病信藥。老信書。苟菴先生以爲若藥或誤病。老而不能信書。亦將如之何哉。余謂書亦有誤人者。今須將要訣所列諸書。信之如神明。無一字無一句可疑去處。其勸之者須行。其戒之者勿犯。以是而終身。
仕於明而失節於淸虜者極多。每令人忿罵不已。乾隆三十年。立貳臣傳。悉載其姓名。以昭後世。苟翁以爲極有裨於世敎。而亦可謂爲天下後世慮矣。
一前輩疑此世界無復可明之期。每疑其過慮矣。比更思之。近年士子。以理氣之爭。至於飮毒自斃。又有因而目人爲陷師射父者。此千古以來所未嘗聞之變。而今乃有之。向來一前輩之言。容亦無怪也耶。〈鄙嘗擧此。以止後進之與人爭詰者。亦不見從而竟至乖張之變。噫可痛也已。〉
陋學之士。先懷私見。而懼人之不我從也。乃就程朱栗尤諸先生文字。摘其與己見依俙近似者。立爲標榜。而曰。吾之所尊。乃諸先生也。欲以是壓倒人而人不之從。則曰。儞爲畔先賢者。遂悍然自高。而竟至於戮辱遺體。誠可哀也。
學者冠帶。自是性道中事。今之士名曰學道。而實則畔道矣。吾不知其何學也。
以一己之知自足。而曰我知之者。不知學也。學之知。非私知也。公天下而知聖人之言。識當然之理。而可以驗諸己而信。告諸人而喩。垂之百世而無異見者。乃學之知也。今有持小知。自謂大知。其於聖賢之言。旣錯解而爲郢書燕說之知。又假借而爲五伯尊王之知。如是而欺心。如是而欺人。如此者直一自害之知。害人之知。何如其無知之爲不失眞也。
趙襄子曰。以能忍恥。庶無害趙宗乎。說苑談叢曰。能忍恥者安。能忍辱者存。呂舍人謂忍詬二字。古之格言。〈王厚齋歷擧而曰。學者可以詳思而致力。〉余又繼之曰。宜忍貧忍才忍氣忍慾忍言。
昔王勝之〈名直柔〉作傲歌雲。攲倒太極遣帝扶。周公孔子驅爲奴。宋仁宗聞之大怒。命捕之。今有人倣此雲。強戴心靈號聖君。義仁中正降爲民。則人將謂何。
爲仁由己。由己二字。有千斤之力。夫仁是性之全德。而在自家身上。自家不用己力。誰爲替任其責。莫問難易。莫問生熟。並莫問死生禍福。一味以克私爲務。克私而至於至公。則上帝可對。鬼神可服。然這一點私。起於隱微。而終成山嶽。遂致不可摧之勢。故學問之要。只在愼微。
徐花潭以心學爲世所宗。有讀易詩云雲。河西先生見之曰。聖人之言。卽天地之道也。不可謂之影。因次韻其一聯雲。眞知不外常行地。下學無非上達天。蓋花潭有頓悟捷徑之慮故云。今我後學。雖無廢簡編似禪道〈此六字。上三字。河西詩中語。下三字。栗翁評花潭語。〉之慮。卻不免有專事文字。空譚理氣。而不務下學常行之弊。此甚可戒也。蓋下學是此心學人事之所當然。上達是此心達天理之所以然也。若能於事理上。眞實下功。則事理卽性理也。可以成實學也。若只主心字。心是虛底物事。恐終落空。
憂衰而慮亡者。志士仁人之心。而其衰與亡。則非志士仁人之所可與也。猶人之有死病。雖盧扁。亦無所施其術也。此苟菴語也。非惟國與天下爲然。人家亦然。
老夫近自覺得惻隱之心。比昔更切。纔遇人做得事善。便至心愛好。彼雖做得不善。亦自哀矜。切切不已。此雖善情之發。應是死期不遠。故麤氣漸自輕歇。而然也。又記得語類雲。范伯達問於王信伯。人須是天下物物皆歸吾仁。王指牕欞曰。此還歸仁否。范默然。某見之。當答曰。此牕不歸仁。何故不打壞。人糊得牕敎好。不成沒巴鼻打壞了。吾自思子孫門生不能善敎導。乃反近於沒巴鼻打壞了。是諸人不歸吾仁之中。甚覺慚赧。只這慚赧。亦是惻隱之發。
朱子曰。浩氣與血氣。只是一氣。義理附於其中。則爲浩然之氣。若不由義而發。則只是血氣。按血氣與義理。人皆有之。須是將二者。相附合以養成浩氣。如此則天地爲一。更無限量。
血氣附以義理。則爲浩氣。無事不如此。則可以與天地合一。靈覺原於性命則爲道心。常時以爲主。則可以與聖賢同歸。
呂大愚曰。士大夫因世變。有所摧折。失其所履者。固不足言。因世變而意氣有所加者。皆私也。君子以爲名言。
陸象山云云。〈近日向學者多一喜一懼。夫人勇於爲學。豈不可喜。然此道本日用常行。學者卻把做一事。張大虛聲。名過於實。起人不平之心。是以爲道學之說者必爲人深排力詆。此風一長。豈不可懼。〉余謂士子曾被科業所障。不肯上學。比年科擧廢而邪說熾。〈如穌梁之類。〉則人多不肯信。向所以往來儒門者衆。若能明理。〈非指心謂理。乃指性而謂之理也。〉敦倫。豈不可喜。〈明理則可以敎時學。敦倫則可以正俗弊。〉若懷利而相從。則內損己德。外招俗謗。厚爲道學之累。豈不可懼。
尤翁於丁丑講和之後。痛念國家羞辱。有謝世長往之意。愛黃澗冷泉山高水深而寓居焉。日與四方人士講學。甲申。聞崇禎帝殉社之報。擧哀。
吾儕講學。正欲上不得罪於聖賢。中不誤於一己。下不爲來者之害。如此而已。外此非所敢與。〈朱子語。〉竊意三者只是一事。蓋不自誤己。則上不得罪。下不爲害。皆不爲此而得。特詳言之。故有是三等耳。然人身中有心性形氣四者。則其得罪誤害。是誰爲之。曰性爲之。則理無爲。無爲者。何由有此。曰形氣爲之。則凡能作罪者。亦能悔而改之。是豈形氣之所能及乎。然則爲心者。不得不任其責也。噫。心其可以倚靠乎哉。其可不操存乎哉。
郭氏論致知誠意雲。知是理之分別底。意是理之計較底。不謂其差舛之至此。此與陽明之說。果有小異否。
時變已極。吾之所以立心持身酬世。當如何。此當講究。然又無神術可施。惟當立心以誠。持身以敬。酬世以義而已。此以忠信篤敬義以爲上之訓觀之。可以知其所當持循也矣。
莊生有至人無己。子綦喪我之贊。而吾儒書亦言孔子無我。聖人忘己。〈四字伊川語。〉學者宜細辨。〈且要克己。切忌立我。〉
吾見學者虛己下人而爲賢者。未見立我傲物而成德者。
許平仲嘗論持敬大畧雲。千萬人中嘗知有己。此語極要體會。余繼下一語雲。兩人相對。不要立我。近世書生。多務打人。遂成風習。而自家則不然。可謂衆中省己者矣。縱遇賤夫尺童。只觀義理。不計其它。亦可謂兩人相對。不見有我者矣。學者胷中宜存此勿忘。
學問。人人皆可爲之也。則人人皆可稱學者也。今以學問爲尊號。學者爲殊稱。寧不見笑於大方耶。此苟翁誻言也。此誠然也。今則學問爲惡名。學者爲賤稱。使此老見之。又以爲何如也。吁。其可歎也已。
陸象山謂心卽是理。至以陰陽爲形而上之道。其言直是無理氣道器之分矣。其門人楊敬仲。告宋寧宗曰。此心卽大道也。袁和叔雲。大哉心乎。與天地一本。制行而原於心。斯不偏矣。是皆祖述師說。而流於禪佛之學矣。近世華西。一時偶認心是氣之說。爲主氣之學。而遂歷擧心神靈覺。盡歸之理。其意雖善。而其說則非朱子本指。而亦鮮合於先儒之論。故其高弟柳稺程。晩年更定其說。欲其不爲羣矢之的。是其爲師盡忠誠。近世諸公之所罕有者。甚可貴也。惜乎。其同門諸人。嫉之如仇敵。而攻之如亂賊也。
人心當曰本善。不須言純善。故湖論以心純善。爲儒釋無分。此非不然。但看立言本指如何。如朱子答程正思書雲。此心有正而無邪。故存則正。而不存則邪。宋子告孝宗曰。自上方在哀疚之中。只有純善之心。聲色貨利。無一掛念。此卽爲善之機。若失此機。後不可爲矣。夫有正無邪。非純正之謂乎。今曰。心純正與純善。則將謂朱,宋爲釋氏之見乎。只被一邊直認心爲氣質。故厭聞心善二字。然心是能弘道盡性之物。如何直指爲氣質乎。
性。孔子罕言之。而至子思,孟子。見異說亂眞。已揭性字。以曉世人矣。使孔子生於思,孟之時。恐不得不闡明性字。以指示學者。決不但默然已也。觀程朱所處。則聖人之意可見矣。矧今性厄已極。而正學幾熄。人理不復可見矣。柰何膠守孔子罕言。子貢未聞之陳跡。而不先明辨耶。中庸首章。言性道中和。大學首章。言明德明命。論語首章集註。特揭性善二字。孟子首章亦言仁義。雖要訣小學。亦皆首先言性情。言心覺。此時措之宜也。近日後生輩。往往以言性爲未穩。而欲已之。蓋不識時之過也。
比自驗之。百般病痛。總由心未定,氣未淸。而常有昏亂之患。記得勉齋言。敬是束得個虛靈知覺住。晦翁亦言雖稟得氣淸。纔不撿束。卽流於慾。今撿束得心氣。常定常淸。直上去與天理合。則豈復更有私慾客氣做得病痛。
禮者出於天而具於性也。故自製心律身。以至御家爲國。非此必亂。故孔子敎顔曾。皆以禮爲主腦。而程朱之謂聖人本天者。亦以此也。近世乃有尊心降性之學。異哉。此以聖人所本之天。位置乎心之下矣。故其門高弟。至有急則禮亦不貴之說者。於是天亦賤矣。噫。其可畏也已。
程子言。性無不善。〈愚謂亦無不全。〉所以不善者。才也。才之善不善。由氣之有偏正也。乃若其情則無不善矣。愚謂此處情字。從性善言。故曰無不善也。人之不善。由才與氣之未正。故程子又曰。君子莫大乎正其氣。今人惡言修明其氣。全靠心字。爲極本竆源之理主。而爲聖學之正傳。吾未見其可也。
朱子曰。書只貴讀。自然心與氣合。〈心氣質無辨。如何有此語。〉舒暢發越。自是記得牢。縱饒熟看過。心裏思量過。也不如讀。若讀得熟。而又思得精。自然心與理一。〈心卽是理。如何有此語。〉永遠不忘。某舊苦記文字不得。後來只是讀。今之記得者。皆讀之功也。此爲先生戊午以後語。〈沈莊仲錄〉先生尙爾有此語。況吾輩不曾熟讀一卷經傳。心下若存若亡。凡致思與力行。都無精到處。甚可懼也。
或曰。近世柳持平。晩年改定心說。豈非儒流之所甚難。而士林之所共歎者乎。其指神明爲形而下者。又豈非見之明而改之勇乎。然而其於大學注虛靈。一向說做形而上。是豈其無所見而然歟。亦豈有所惜而然歟。今吾子旣許其改定心說。而不許其虛靈之論。何也。余曰。柳之改見。誠有功於華門矣。其認靈爲理之見。決與朱子異。而決與禪陸同矣。惡可不辨之明而排之嚴乎。〈佗處以虛靈。爲形而下。而獨於明德章句。有此異論。不知是如何。〉
虛靈之屬氣分。大學補亡章及中庸序文以外。又有六十七歲答林德久書雲。知覺正是氣之虛靈處。〈以此書第一段。爲福州學官。作一說之雲觀之。此書之作於乙卯明矣。所謂一說。尤翁箚疑以爲福州州學。經史閣記。記作於乙卯五月。〉六十九歲以後沈莊仲所聞語雲。心之知覺。是那氣之虛靈底。兩段。朱夫子之指爲氣者。硬做形而上之道。豈非認氣爲理。而與朱子異。而禪,陸同者耶。柳之大槩。更定師說。固是好處。而其未盡脫灑處。又固自在也。
格致是何事。而可以不戒愼恐懼而得之乎。論語之億。戒其以意揣度也。〈程書亦言。思慮心勞。強揣度耳。又言。考索至者。如揣度於物。約見彷彿。能無差乎。此皆戒謹之辭也。〉程子言。須潛心默識。翫索久之。庶幾自得。又言。必潛心積慮。饜飫於其間。然後可以有得。此皆懼其強探力索。終於無得。而致存養之功於格致之際也。〈程子又言。思慮久後。睿自然生。又言。聰明睿知。皆由敬出。又言。完養思慮。涵泳義理。自當條暢。張子亦言。義理之學。須深沈。方有造。又言。學者存意之不忘。游心浸熟。脫然如大寐得醒。朱子又言。竆理以虛心靜慮爲本。又言。理會道理。如過獨木橋。又言。理會道理。當深沈潛思。又言。中庸何不言深思而言愼思。此皆敎人就格致上。用存養之功也。〉
所謂道者。所當知所當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於心者也。所謂戒懼者。戒懼乎致知力行之功夫也。今人只知戒懼於行。而不知致知而戒其泛問遠求而愼其潛思精審也。恐其強探力索而懼其躐等陵節也。又疑存養不可與格致合一。然今使學者。存其致知力行之心。以養其致知力行之性。有何不可。
論語默而識之。是心與理契。深造自得之候。此雖非單言知字。然知亦在其中。而集註以爲存諸心。鄧氏解道聽塗說章雲。聞善言。必存之心。而體之身。是卽吾之德矣。程書雲。養知莫過於寡慾。語類雲。有以養其知。則所見益明。所得益固。據此諸說以觀之。聖賢於知一邊。亦使存養字。
夫子說到人質美處。不言聰明才辯。只說忠信。忠信之極。不肯昧一點本心。不爲昭昭信節。不爲冥冥惰行。是不昧本心者。人苟如此。則亦可以俯仰無愧怍矣。但須先要擇善。不擇善則所執有時乎錯矣。善是性之所有。心之運用。必合於理。始得爲正學。故曰美質易得。至道難聞。
黃宗羲譏朱子理生氣。則苟菴辨之曰。此又自疎脫矣。理豈有形體之嬗代。而曰理生氣哉。特以先後言之。理先於氣也。何嘗硬定爲理生氣耶。近見嶺南李氏集。果硬定爲理生氣之案。豈子時理先有。而丑時氣乃生耶。
強盜十數人入門。將有劫掠之禍。一婦女就拜其魁。因號爲父。又引其徒。以兄稱之。呼婢辦酒饌。厚待之。此功固大矣。而其失禮則無復可言者。若因此。遂罵室女孀婦守貞不出者。爲恬視家破而不救。遂斥爲不足法者。此爲笑話。黃氏四皓論。無乃類此歟。
古人云。以詩書養氣節。今當以戒懼減罪過。
智猶貞也。貞也者。始萬物終萬物者也。不可單屬知一邊。今得數語以明之。孟子曰。如智者亦行其所無事。則智亦大矣。朱子曰。事物之理。莫非自然。順而循之。則爲大智。若用小智。而鑿而自私。則害於性而反爲不智。孟子曰。智之實。知斯二者不去。是也。〈註見之明而守之固矣。〉朱子曰。知得親之當孝。兄之當敬。而不違其事之之道。這便是智。〈語類百十九之八板訓門人。〉
林放問禮之本。而夫子大之。每讀至此。不覺慨然而歎也。曰。今世之士。以文章事功爲學。吾亦疑學之本不在是也。夫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躳行君子。吾未之有得。嘗稱管仲之功。而又譏其器之小。此語學之本也。今日何處得戒空言,黜近功。而以明事理,勉德行之士。以與之相觀而善也哉。嗚呼。其難見也。
丙辰七夕夢中。有小疾。跣足至他室。炳菴見之。以爲君子威儀。不宜如是。余聞之。深自驚惕。覺來思之。此友沒今十年。尙有精爽。能戒余以道。此何等異事。錄以觀省。
楊止菴〈時喬〉孔子像碑曰。道原於天命之性。性則與形俱形。與形俱形。卽與與生俱生同一語意。〈楊與陽明學相背。〉
朱子喪。勉齋之服三年。詳見節要目錄。而宋子謂以未知幾箇月數。而曰無可考。何也。其下又曰。朱子服延平期年。未知此見於何書。昔全翁疑朱子服延平無所見。則金監役答雲。其行心喪。自是常禮。無所事乎記錄矣。
老洲雜識。有克氣以復性語。而淵齋謂聖門無克氣之說。又謂克氣則理氣相離矣。余略與辨之矣。今見尤翁言。至善之性。雖具乎中。而氣質之稟。常拘於外。此君子必用克化之功於氣質之偏而善反之。則復其本然之性。此見於鶴菴錄。而與老洲說。如出一板矣。淵齋之有是言。固已未考。而心石之存此說。亦涉未精矣。
九容。以理言。以氣言。有二義。而尤翁言。頭之理當直。色之理當莊。據此則頭容與頭理。顯然不同。九容當主氣看。而其以理言者。當作別義論。
大學之道道字。不以理而以法言。然以孟子行法俟命註看。則法卽是理也。〈尤翁亦云。行天理而不計吉凶禍福者。是實無所爲之道也。〉
愚之所以自處者。以宋子答沈德升丁巳二月書觀之。庶幾無愧矣。〈大全百二之卅四五板。〉
喜談人過。不檢其身者。君子比之匪人。此苟翁語也。愚以爲罔談彼短。欲寡其過者。孰不以爲吉人。
敎外別傳。不立文字。達摩之宗也。六經註我。我註六經。象山之宗也。〈以上苟菴語〉焚詩書坑儒生。秦嬴之宗也。指竆格爲洪猛。陽明之宗也。目學聖爲奴隷。啓超之宗也。視詩書爲無用。時輩之宗也。記躳行以立敎。聖賢之宗也。熟讀經傳。務成道業。吾儒之宗也。驅率前言。以爲己使。異儒之宗也。校考同異。辨別名目。賤儒之宗也。
今我稟得氣質。極昏且陋。然所受之性。卻只全善。未嘗有毫髮偏處。豈非萬幸。今雖病且死。若能豎起本善之心。以矯治末流之氣焉。則恐亦須有些長進之望矣。
南塘以各得所賦之理。爲異得之義。柳穉程亦然。不知如何如此看。如言堯舜周公各得其理。父子兄弟各得其理。是爲異得之義耶。趙氏言。孟子論王政。爲齊梁之君。各陳之。此爲異陳雲耶。因此一字。生出無限議論。無竆爭競。甚可歎也。
如見肺肝。某書似主栗谷說。然尤菴不如此。今見大全答芝村書。有曰。來示謂金疏故去爲奴二字。羅疏亦沒亂前斥和一節者。可知其意之所在雲者。可謂看破其肺肝矣。又曰云雲。豈有與鑴聚精會神之宋某。此則蔽於私。而謂人不見其肺肝矣。此其明白易見者。而某公卻取前輩之主栗谷說者矣。〈宋書上下文。又曰。謂安石自寫其誣悖之辭。而天下皆知其情狀矣。又曰。來示云云者。可謂破鬼膽矣。此亦與上所引二條。同一語意也。〉
李畏齋欲以澤堂爲聖人。又必欲躋之於大賢以上然後已。尤翁答老峯書。語此而曰。夫爲父而悅服於子弟之心。如此者能有幾人。如此漢者。持身發言。每有愧於諸兒之眼目矣。近世爲人子弟者。多推其先人爲聖人。爲門生者。又每推其師爲聖人。此果如畏齋之悅服於澤堂而然歟。未可知也。
就理之在氣質底論。則卻是本然之性。此不可不知。此見語錄。〈宋子大全附錄十五卷十七板。金厚齋問五行一性處。〉先生以理之在氣質底。爲本然之性。而近世論明道生性之家。擧多指理在氣爲氣質性。可異也。
顔子平生受用。只是克己復禮四箇字。曾子功夫。只是戰兢臨履。是終身事。顔子克己。如紅爐上一點雪。曾子守身。如春冰上兩隻腳。〈守身一句。是愚語。以上。皆朱子語。〉
顔曾先有博文致知功夫。然後能克己守身。今愚輩宜先有明理義一段事。
人生墮地。自衣服飮食外。別無思想。自詩詞書畫外。了無功夫。此輩今日。又不恥爲夷獸之行。不知禮義爲何事。其視儒林如讎隙。生亦虛生。死亦浪死。不惜天賦至善之性。埋沒塵臼。良可悲夫。
記序之作。或不免俯徇俗情。誠如來喩。然其閒亦不敢甚遠其實。異時善讀者。當自得之也。〈朱子答滕德粹第十書。〉誌碣之作。或不免勉副人求。誠如伯棠之言。然其立文命辭。亦不敢全爽其實。異時觀者。當有以識其意也。
道心本主動而兼乎靜。時中亦主動而兼乎靜。致曲本主知而兼及行。
老洲以知仁勇爲用功節度。又曰。以知仁勇爲功夫節度。而中爲標準。此二語俱見於讀書隨記。而其不以三達德爲理之意。明矣。
聖人言爲仁由己。愚謂害仁亦由己。蓋仁是心之理。而爲是心之敬。害是心之肆。然則爲仁與害仁。皆此心也。心其可恃乎。此釋氏之本心。陸氏之信心。所以自誤而不自知也。
心雖涉於氣分。而與氣質有精粗之分。雖與理無閒。而與道體有能所之辨。故未可專靠著心字。以爲大本。〈宋時。徐孟寶以公心爲大本。而朱子辨之。〉須是自心自審。〈審字。兼知行該動靜。〉雖曰自審。如或疏漏。究亦無補。苟能自審得精密。則瞬息之閒。所失多矣。〈瞬息之閒。所失者多。此老夫近自驗得如此。〉故君子。戒愼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若此處。纔自肆。卽成無忌憚之小人矣。
某門言世亂如此。而我則異於佗人。不得避。吾每疑之。同春之事。已著矣。至於尤菴之言。則曰。湖嶺賊徒云云。知舊勸此漢。提挈遠避。而擧國澒洞。將安所之。〈詳見答趙復亨辛亥八月十九日書。〉此與某門之說。指意自異。豈未考而雲歟。且曾子時在武城而猶避之。某門。則遠居下鄕。其義益無所拘矣。若曰儒臣遇君上在圍城或播遷。則將奔問之不暇。何敢預避雲爾。則亦有可言者。如見在城中而內殿不避。則儒臣不敢獨遣家小。今遠在鄕山。而挈眷入山。若聞君上在難。而隻身奔問則恐仁義兩行不悖矣。
孟子仁義之心。是從性上指心。故大學或問。與天道性命。作一箇地頭立說。但仁義是性。心是能好仁義惡不仁義者。故朱子答蘇晉叟書雲。要知仁義之心四字。便具心性之理。此心之仁義。便是性之所爲也。〈爲字。恐有之誤。蓋草書相近而誤也。〉此方是細分心性。仁山孟子攷證仁義之心註。以性也下句良心卽是。〈止此〉按正文存字。是存仁義之良心。性如何地存。且能好惡是心。所以能好惡是性。不容無辨。
才是就義理上說。〈如上段仁義之心。從性上指者同。〉是能主張運動做事底。〈以上皆朱子語。〉以其就義理說。故謂才爲理。〈語有斟酌。〉然以其主張運動。能做事底。故畢竟是氣分上物事。〈語極精細。〉知此則心神亦可推而知也。仁山直謂才是性發。而自能爲仁義之事者。蓋性之所能爲。所謂良能也。〈止此〉未知才之能爲仁義之事。與人能弘道。判然不相似耶則已。不然而謂之是一類。則仁山此語。恐當子細消詳。
不屑之敎誨之字。當於字看。此味根錄語。得此方始於困勉之得。蒙引之失。曉然也。〈之。字典於也。大學註。之猶於也。〉
退溪心統性情圖說。論氣質性處。引程子性卽氣,氣卽性之性。朱子雖在氣中。氣自氣。性自性。不相夾雜之性。竊意程子語。不過是性氣不相離之意。非謂氣質性卽氣氣卽氣質性也。至於朱語。旣言氣自氣性自性。不相夾雜。則安得爲氣質之性乎。不知退翁如何如此援據。
陽明集山陰縣學記雲。聖人之學。心學也。學求以盡其心而已。道心者。率性之謂。而未雜於人。無聲無臭。至微而顯。誠之源也。余謂道心之心。靈活之氣也。道心之道。性命之理也。道心是有覺有爲者。未可直名爲率性之道也。道體是無覺無爲者。未可直名爲道心也。不如此分析。惟欲混心性爲一。故認心爲道。而曰學求以盡此而已。子思子曰。至誠盡性。孟子曰。堯舜性者。朱子曰。惟聖性者。吾謂聖人之學。性學也。學求以盡其性而已。〈至誠字。堯舜字聖字。皆以心言。如人能弘道之人字。〉近世心理家。其本源亦與陽明同。而觀其議論。又每斥陽明。陽明必不服矣。
陽明集。象山文集序。亦言聖人之學。心學也。堯舜禹相授受曰云雲。此心學之源也。中也者。道心之謂也。道心精一之謂仁。所謂中也。其下遂引仁人心。求放心。以斷陸學卽孟學也。余謂道心有覺。中體無爲。非可以混合也。仁是心之所具。故孟子指而言之爾。非以仁訓心。心與仁。竟亦有辨。放心亦指此心所具之仁言。非以馳騖飛揚之心。爲仁也。
陽明。以禪之棄人倫遺物理。不可爲天下國家。爲陸學之不若是。而辨其與禪不同。此說太粗。栗翁言。陸氏言必稱孔孟。行必本孝弟。而用心精微處。乃是禪學。使陽明而知此理。不知又如何置辨也。
易在人則爲心。南儒以易爲理者。欲以證心是理。此與朱子懸別。後見陽明傳習錄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乃知南儒與此暗合。
傳習錄雲。心卽道。贈陽伯詩云。大道卽人心。萬古未嘗改。此等句語。上而與象山慈湖合。下而與重菴寒洲同。
近世心理家。每譏陽明所認之心。只是麤底氣。然觀陽明論心諸說。皆指神明靈妙而言。近儒自認神明靈妙者爲理。故須將陽明之所謂心者。遞降一等。而謂之麤底。然後自家始免於認氣爲理之誚矣。
或問觀孔子答子夏喪中金革之問曰。不可奪親。又曰。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則雖有君命。而不忍違離喪次。是禮也。今某人引公羊傳閔子爲證。如何。余曰。閔子未嘗仕。且是孔門第一等高弟。豈肯輕棄師門之敎乎哉。此說不足信也。縱有之。吾以聖人之言。爲人子之常經而已。夫守經者。本性之學也。如其用權而爲聖人之所弗知者。無或爲本心之歸歟。〈公羊傳。閔子要絰服事。在練後。又有君命。要之非如某人渴葬。且無君命而起者也。〉
施敎者。欽承天命。而導之以無過不及之中。受業者。敬聽師說。而行之以漸進不息之功。則是性命之傳也。師生以性命從事而後。世道有賴矣。不然。上者心傳。其次氣習而已。聖人之道。何從而明且行哉。
儒者以公心行直道而後。天下國家。可得而安矣。若平居。不甚用力於實際。及到禮義異於俗論。政敎異於常規處。輒曰古人雖如此說。今人豈能盡然。遂使世界。卒就乎因循苟且。相率而淪於亡。眞可悲也。
古人作易。只爲卜筮。今乃硬安排。聖人隨時取義。只事到審驗是非。難恁安排。此是語類德明錄。余謂古者人民智慧未開。所以聖人以卜筮之吉凶敎人。知事理之是非。今人先將一箇義理。就易上硬安排。所以終與聖人本指。難合。
曾見默信李公說。明儒有謂朱子自悔易本義之誤者。余甚訝之。今見語類易綱領下僩錄雲。先生意甚不滿於易本義。蓋其意只欲作卜筮用。而爲先儒說道理太多。終是翻這窠臼未盡。故不能不致遺恨雲。此爲戊午以後所聞。最晩年說也。明儒云云。豈指此錄歟。然所謂不滿者。只就不能盡翻前儒說處。言非泛指易本義所釋有錯誤而雲爾。讀者自當斟量也。
孔子曰。剛毅木訥近仁。明道先生曰。便儇皎厲。去道遠矣。愚嘗以是二者。觀天下士。其文質彬彬者。蓋千百而一二遇焉。有天資樸實孝謹者。雖於斯道。或未能深造而有所發揮。然不失爲儒流矣。若乃才辯有餘。而性喜自用者。又多舞文弄法。合儒釋爲同聖。混王伯爲一塗。如此者。居家庭。則犯禮義以病彝倫。在廊廟。則任己見以誤蒼生。據臯比之尊。則其禍不止一時。亦且流毒於後世矣。吁。其可畏也哉。
程子曰。人之氣。自然生。天地之氣。自然生生不竆。水自然能生。未聞以氣奪理位不由天命譏之者矣。栗翁機自爾。亦可以見其有所受矣。
日閒事務。專要去其本無而存其本有者而已。然此事大難。久久有進。將見這道理不甚梗塞。而流行於眼前。雖遇逆境險塗。亦必細審其本有本無者。而存之去之。則與平居無事時。不至大有分別矣。
學者。何所學也。心學夫性焉爾。心而學性。卽爲聖傳。自心自用。卽是異逕也。且如小學敎也倫也身也。以性之理言。立者明者敬者。以心之功言也。大學之格物誠意。語孟之求仁集義。中庸之明善誠身。皆是一樣話頭。詩之無邪。書之執中。易之隨時從道。春秋之尊王賤伯。內夏外夷。禮之別嫌明微。守經處變。無一言一句。非心學性之妙也。
問。以人之心性情。就天言之如何。朱子曰。春夏秋冬。便是天地之心。天命流行。有所主宰。〈按雖曰主宰。畢竟是無運用底。○心只是一箇運用底。此句見語類。論復見天地之心處。〉其所以爲春夏秋冬。便是性。〈按此非性爲太極之明證耶。〉造化發用。便是情。〈㽦錄〉按天與人之心性情。只是一樣。再無兩樣。乃後儒或謂在天之理。可爲主宰。而在人之性。不可以主宰言。吾不知其何說也。〈大全答張南軒雲。天人性命。豈有二理哉。如後儒說。則天人性命。有二理久矣。〉
太極是陰陽五行之理。〈見語類九十四卷三板節錄。心者。二五之靈也。認心爲理者。與此異矣。〉性者。心之理。〈見語類五卷十九板道夫錄心者性之氣也認心爲理者與此異矣〉按心靈只可使之明性理體太極而已。不可自名爲性爲極。而混理氣之實也。今因語類二條而推之。曰在天天道。是上帝之理。天命是氣化之理。道者形氣之理。誠者鬼神之理。〈神字。包在鬼神之理。〉在人天命之性。是明德之理。仁義禮智信。是木金火水土之理。至善與中庸。是事物之理。達道是達德之理。〈至道至德倣此。〉性命是道心之理。佗餘不能悉擧。惟在人自推之耳。此雖只是名義之分。然如得分曉。則於存心養性。治氣循理之功。亦必有的確不可移易之趣矣。所補不細。讀者無徒以名目而忽之哉。
嶺南某集雲。心君是在人天理至尊之號。余謂心君固是至尊。以之對性天。則卻在其下矣。如天子雖至尊。而元生於天。天且高天子一等。天子惡敢以天自處乎。
朱子曰。以天命之謂性觀之。則命是性。天是心。心有主宰之義。然不可無分別。亦不可太說開成兩箇。當熟玩而默識其主宰之意。可也。〈語類高錄。〉按此段命是性命字。要細看謂天所命之謂性。〈栗谷諺解雲。天이命ᄒᆞ신거슬이론性。此極精到如小學諺解雲。天이命ᄒᆞ샤믈이론性。如此。則命字邵成活語。未穩。今曰。人物所得之謂性則精矣。若曰人物得之之謂性。則不詞矣。〉此以明德明命章句所得所與兩所字推之。可見矣。前賢有直指天命天字以爲理者。此不欲太說開成兩箇之意。然不可無分別之意。如何無得。故愚每謂此天字。以上帝看。則帝是與理合而有主宰者。曰與理合。則旣非卽是理。而又非說做兩箇。此處極精微。儘索眼力。決不可容易放過也。
敬身主意。是正其德行。而不毀體膚。其餘意也。
近世一長老常歎小心二字。爲天下妙文。
開眼便錯視。開口便錯說。毫髮不由人。一一自我省。目注於棺。心想及骨。慘焉痛苦。胡能有忘。
人惟有私意。聖賢所以留千言萬語。以掃滌人私意。使人人全得惻隱羞惡之心。六經不作。可也。裏面著一點私意不得。〈朱子語〉聖賢千言萬語。只要人撿束其氣。使復其本然之氣而已。氣之本然。道心浩氣。是也。〈栗谷語。〉聖賢看得衆人盡被私意客氣所蔽。而不能入道。故每以勝私克己之術告語人。重言復言。不一言。其用意之深切。何不敬體之。反以栗谷眼中只見一箇氣字。妄加譏侮之辭也。彼亦將曰晦翁眼中只見一箇私字耶。只見其可哀也已。
詩曰。維此文王。小心翼翼。孟子曰。文王望道。如未之見。竊意文王大聖人也。其識已至矣。其德已盛矣。何不信心用智。放膽胡行。而乃如彼之自小自遜。學者宜自省。
心性非一物。非淵齋所創。而出於尤菴疏。所謂自孔子至宋儒。以性屬理。以心屬氣者。不啻詳矣。尤菴此疏。又本於栗谷性理也。心氣也之說矣。栗谷此說。亦非自創。而實出於程子心穀種。仁生性之說。及朱子之性太極。心陰陽。心敬畏以存天理。性是仁義禮智信。後人多雜佛老。而將知覺心意看。非聖賢所說性字本指之雲也。程朱又本於孔子之心不踰矩。顔子之心不違仁。孟子之理義悅心。猶芻豢悅口諸訓也。孔孟又本於伊訓有言逆於汝心。必求諸道。伊訓又本於虞帝之道心二字。夫心只是氣之靈覺者。氣之靈覺。必原於性之仁義。乃有道心之名矣。心性不可謂一物。豈鄙之私言。而亦非某之所能劈破者也。竊意某於此特未之思也。誠能再思。則必能改見而同歸矣。
孔子曰。君子之道四。某未能一焉。夫道是性之德而出於天者也。能是心之才而原於性者也。心性之妙。初學難語。然道人人皆有。而人人皆所當行底。如何不講究而體當焉。蓋學焉而不以性道爲本。豈更有一星子是處。今近自灑掃之微。遠及治平之大。內自一家之親。外至四海之人。其行之之際。無一事無道以爲本。無一事無心以成德。須從自己分上。省察擴充將去。
愼思慮。愼言語。愼起居。愼出入。愼交遊。愼書尺。愼講解。愼飮食。愼德行。愼帷房。愼風寒。愼容貌。愼視聽。愼瞬息。愼妻子。愼弟子。愼奴婢。愼幽獨。
昔人云。春秋一代仕宦。孔子只題兩字曰斗筲。戰國一代利達。孟子只題兩字曰妾婦。非是聖賢輕世。亦是當時人物體質如此。今日士流。宜自思孔孟復起。題品當得甚麽字。
孟子答景春章。大丈夫贊。亦孟子自贊。曾見某也謂此章不及浩氣章。餘力與辨之。不知渠後來所見。亦如何耳。
心宗諸人。據仁人心。以爲活計。殊不知陸三魚已說破此病雲。孟子言仁是心。象山言心是仁。諸人於此。又有何語。余又繼之曰。孟子曰。仁也者。人也。人以身言。心宗之雄據到此。益無力矣。
居敬以立其本。或謂此敬字。與竆理力行對說。則只是靜時事。而不干涉於動。信如此。則力行是通動靜之事行之。靜時之敬。不可以屬行。而乃可以立本之敬當之耶。或又曰。力字不可下於靜時。則靜時都不用力。而只恁佗自爾乎。或又引要訣。除應事讀書以外。習敬一節。以爲據。則是應事讀書爲本。而敬以直內。反爲末務耶。看聖賢言語。不可如此死殺排定也。
李生徽在書來言。昨夏見崔某。叩其師旨。則曰。學問以心卽理爲宗。出處以許魯齋爲準。余見之。以爲若曰。學問以心合理爲宗。出處以許平仲爲戒。則合於聖門正法矣。蓋心卽理。退翁之所斥於王陽明者。而辥文淸以許衡出處。比之孔子。則尤翁以爲其妄甚矣。而一種議論。乃如彼。彼將以王許爲師。而視退尤爲無見識無仁心之流也耶。
經傳敎訓。不啻萬千。然其要在去其本無而存其固有而已。故晦翁每言許多言語。雖有淺深大小。然而下功夫只一般。
學問最要。反己自體。今人不能然。故看得涵養克治。戒懼格致。各不相通。凡一切言語。莫能融會。
明儒舒芬言。太極之流行。賦予於人者。安得而盡同耶。自初而論太極。則與人太極。又相遠矣。我國朴玄石謂。太極全體。決無合同於各具之中之理。水火只有水火之性。非復原初渾然太極之全體。〈答權癯溪書。〉吾謂舒朴二家。指湖家太極皆同之論。爲人獸無分之見。則湖家果甘心而已耶。
李承旭弒師之說。事應在於丙子秋冬閒。而說乃出於金誄見逐之後。則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
金平默謂愚侵斥華西以洋,禪,陸,王者。旣曰自初如此。則十餘年隱忍不發。而乃出於其文見逐之後。彼二人者。雖假辭於儀,秦。亦無自逃其罪矣。
方正學集。郊祀頌曰。自唐之衰。夷擅中國。迨於有元。人胥於狄。近世蘆沙指栗翁說。爲夷奪華權之本。金承旨指洛賢說。爲混夷喪邦之原。未知五季之時。已有石潭淵陶。而致天下之禍歟。
毀形異服。謂爲利也。如此者。得利如丘陵。享年等龜鶴歟。余見其利如汙穢。壽亦夭札耳。況未必然。而忍辱親遺褻帝衷乎。眞可謂秦人迷罔之疾也。
栗谷明睿。海東孔子。正廟是評。百世可俟。毋敢議到。不畏天明。士受大恩。有類親生。
朱遭乞斬。孔遇圭凶。宋被亨衊。運氣寔同。蒙士見侮。光華厥躳。蚤夜兢惕。務奉帝衷。
心氣質無辨。如金令之說。心性理一物。如趙氏之說。則佗姑毋論。只過不及。由於氣質之異而失其中也。顔子之能擇能守。謂之氣質之所爲。也不成說。謂之性理之所爲。也不成說。中閒自有妙性理。化氣質。似那形而上者。能盡知之。故有此擇守之功也。蓋二家於晦翁所謂似那形而上者。眼力自是未到也。
使某甲之長孫某毀形。則某甲告於先廟。而更立其弟。以備承祀。若無弟。則取族人之子爲後。此是禮義之正。而毀形者。及其未告廟之前。悔罪而謝於其祖。則似有斟量之道矣。
金令認心氣質爲一物。然則愚魯喭辟。是氣質之偏。而聖人語之。使知自勵。夫知氣質之偏而自勵者心也。苟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亦是判二者而析言之者。安得謂無辨乎。皆水也。有濁之多者。有濁之少者。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故用力敏勇則疾淸。用力緩怠則遲淸。此心與氣質八字分開處。有眼皆知之。以氣質有蔽之心。心比氣自然有靈。此等言句。又二者各別之金針也。氣質有淸濁粹駁之異。而心之虛靈。不拘稟受。如此類極多。如何強謂之無辨乎。及乎被詰。乃曰。性與理雖一。而言天命之謂性則可。言天命之謂理則不可。可謂以口給禦人也。殊不知性與理有在天在物之分。而其純粹至善。眞實無妄。沖漠無眹。至極無對之體則一也。至於心則靈。氣質無靈。心則妙。氣質較麤。心則能盡性。能弘道。能克己。而氣質皆不能然也。心能變化氣質。而氣質奚能撿束其心。心與氣質。色相伎倆。一一不同。而今以性理二字。水墨之以汩亂其界分。而混雜其名義。此誰信諸。恐只自昧也。
胡敬齋曰。老莊之說最妄。如堯舜欲讓位於巢由。皆假設以誇其高。必得舜之聖。方能紹堯之治。堯豈無眼睛而欲讓位於巢由乎。余嘗疑巢由之傳。未必實然。今見敬齋此說。始快。
陽明答蕭惠曰。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箇便是性。便是天理。近世郭氏。指視聽言動爲理。李君德來問。此有錯處。如何直叫做理。曰。四者是理。而其錯處。卻是失其本然者耳。余謂陽明何嘗並指四者之錯。亦爲理耶。
五峯言心無死生。朱子至謂之幾於釋氏輪廻之說矣。黃啓陽亦力主心無死生之說。怪哉。
性一而已。一者何。當然而已。或者往往認性爲隨氣不同。隨氣不同。則自二而至於萬億矣。使性而有萬不同。則奚貴於性哉。謂不當然者亦從性中直下來。則是禍性者也。
朱子曰。三綱五常。天理民彝之大節。而治道之本根也。故聖人之治。爲之敎以明之。爲之刑而弼之。余謂三綱五常。是道體之無爲。而爲政學之本根也。明之弼之。是人心之有爲。而爲性理之施用也。今人於此。其名義位置。一切顚倒。非惟毫釐之差而已。其謬誤。奚但千里之遠也乎。
近儒之心。自號天君。居尊而惡聞心弟之名。然則能常盡天君之職。而形役之實。果可免乎。其心又每曰。我是性情之主。欲一掃性師之稱。則獨不念其有時乎褻天命。慢人紀。而爲乃獸乃禽之歸乎。況帝王爲廟社之主。則帝王果可以自處於廟社之上。而不肯奉廟社也乎。然而不爲獨夫者。未之有也。竊念堯舜以來。至於我東羣賢。所尊師底性字。始終本末。無一毫之纖疵。而彼心靈之所知。有時乎情慾利害之私。而晷刻之放。至於千里奔者。如何敢與之敵偶哉。嗟嗟。心乎。宜勉首鞠躳。一味尊性。以終其身焉。
世人初不知帝衷之爲當欽承。每至於褻而慢之。故君可慢可讎。父可輕可忽。夫可離可畔。聖賢可侮可詬。師門可貳可斥。而世界入於禽獸矣。昔甘吉父問尊德性何爲尊。朱先生曰。只是把做一件物事。尊崇擡夯佗。楊長孺〈誠齋子。〉問德性如何尊。先生又曰。將這德性。做一件重事。莫輕忽佗。只此是尊。近世心理家。卻嫌此性之無知覺無才能。遂捽拽而下之庭。其爲性命之厄。不其大歟。
苟菴集說證曰。紀勻之所引之爲強輔者。楊愼,閻若璩,毛奇齡也。故四庫全部所斥者。孔,曾,顔,孟,周,程,張,朱也。所倚之爲重者。陸象山王陽明也。余讀至此。不覺慨然而太息也。蓋今之士。亦有藉重於斥栗,尤之輩而爲家計者。良可悲也。
人之立心。必以聖人純正之學爲準。不可有毫髮夾帶。如文章事功。不宜以之入心。〈以此立心者。例多不顧正理。而必有猜險之病。〉余嘗喜誦要訣所載行一不義一節。以爲只此便是敎以聖人心事。最宜潛玩而實體之。昔和靖對伊川言。命爲中人以下說。若聖人。行一不義而得天下不爲。奚以命爲。伊川大賞之。
余童子時。先人敎以主誠。蓋誠在天地爲實理。在賢聖爲實心。在士子爲實學。人能守得此一字。則知也知得實。行也行得實。受敎施敎。愛人惡人。也都從實字鑄成。豈非學問之要道乎。余見近世一文章節義之士。其心微有名聲之念而爲之主。故纔遇人承奉。便飼之以肌肉。纔遇人違忤。卽視之如讎敵。遂成一代虛僞之風。此甚可戒也。
有源之水。寒冽不凍。有德之人。厄竆不塞。善乎鬍子之言也。何謂有德。必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此行字。如達德之行。兼知與行而言也。若畔道而習慣於心者。是謂悖德。悖德者不問竆厄與否。皆未免塞也。〈此心字。上而非理。下而非氣質。宜細究之。〉
徽宗訃至。胡致堂疏。引讎不復則服不除之文。而只雲。服喪三年。未嘗言永不除服。未知今日行者。當如何。若自上不除服。則臣民從之無疑。雖除白笠後。且俟禫從吉。此則已有梅翁說。
學者先務。要竆理是已。切務在定志。欲學聖賢。而不知聖賢所言所行之理。將何以準的乎。雖旣講明道義而事變之來。苟無卓立之志。以率其氣者。亦終不免於漂蕩動撓。而不能以自行矣。余嘗愛淸儒趙申喬之言曰。爲臣死忠。爲子死孝。世皆以爲奇節。實不過一中庸之道耳。然其要在於竆理。其根本在於立志。
誠是此心眞實之謂也。心之發也。〈意〉誠行於動。意之息也。誠立於靜。須如此。方無透漏。如曰誠於有意之時而無誠於無意之時。則我不爲這般學。
戒懼固是存養之功。因此遂謂戒懼。但可言於存心養性。而不可言於格物致知讀書講義。此太疏脫矣。不知心性裏面。包得知行之理。而物知書義。又皆性理之所載。故但曰常存敬畏。則格物致知。也在裏面。存心養性。改過克己。也在裏面。豈有存敬畏之心於存心養性。而於格物致知之時。不須存敬畏之心乎。如彼之雲。則常存之常字。無著落處。
旣可曰敬以直內。敬以存心。則獨不可曰敬以格物。敬以致知乎。
讀書錄。謂太極純乎理。陽動陰靜兼理氣。陸三魚謂此看得未融洽。近世蘆沙答權信元書雲。太極單言理。陰陽不可單言氣。權氏以下句爲非。則曰天下安有無理之氣。然則太極豈無氣之理乎。此與敬軒說。槩同。
大抵學問以心行道而已。今日讀論語。見夫子聞漆雕開吾斯之未能信之言而說。亦可見吾信之信性而不信心也。陸象山自言。只是信箇心。然則信性與信心之閒。胡越之分。起於此也。程子有本天本心之辨。有任理不任意之論。是皆毫分縷析。至精至微處。初學似未易領會。然於日用言動之閒。切勿靠心爲道。必也求其當然處而有見焉。則須委心信取。期以有死不舍。
孔子敎以四勿二如。而顔冉皆以爲事。今長者贈以精言要法。而諸生不以切己。猶病者聞醫方。而不肯用。何益之有。故子路有聞。未之能行。惟恐有聞。學者最可畏。見善則遷。聞義卽服。世閒有無意於行。而但求文字者。亦可憎也。
人之所志。不可不自察。志於軀殼。卽與蟲魚同隊。志於道義。而不被私意所蔽。便可與天地聖人相對而無愧。故伊川夫子雅言志者氣之師。不可小觀。
使曾晳有疾而欲易簀。則曾子應卽起而易之。使其親得禮而安心。決不如子春之止童子勿言。決不如曾元之曰不可以變矣。如此者。有愛父師之心。而未盡愛父師之道矣。使二子者。自認吾心之愛卽是道。更不審其心之合理不合理。則其所處爲得正耶。不得正耶。死生大矣。然豈可不論道理乎。今學者之於心理。只好主平常無事時辨說而已。若急則不復論是心是理。而信心任意。胡亂行將去耶。
天卽理也。理卽天也。然天外有天。理外有理。此不可不辨也。夫聖人曰事天。異類亦曰事天。正論曰主理。佗論亦曰主理。此如何可判而二之。蓋嘗論之。此之曰天者。理也。彼之曰天者。鬼也。此之曰理者。正正方方。所當然而不可移者也。彼之曰理者。靈靈昭昭。能神活而不可測者也。夫正方不移者。全體皆善。而人人皆可用也。靈昭不測者。每患踰矩。而有時不可靠也。以此而決之。彼此情狀懸別。而不容混矣。
身心者。性命之苞苴也。文章者。性命之裝飾也。要充身心之欲。求文章之美。而不顧性命之牿喪。此特一空苞苴虛裝飾也。
學問只有一事。何也。蓋人非聖人。其氣質未有無疾者。只變化此物。物慾世習。都不足憂矣。天理安有不復者乎。故曰莫大乎正氣也。上蔡言克己須從性偏難克處克將去。楊氏論柴也愚一章曰。四者性之偏。聖人語之。使知自勵。此兩性字只是氣。非有一分理在其中也。余故曰。學問只有變化氣質一事而已。或曰。氣質之性。是合理與氣言。而是所謂當初稟賦氣質性。
朱子曰。四端是心之發處。四者之發。皆出於心。而其所以然者。則是性之所在也。據此則心氣發而性理乘在於其上。不其明乎。其曰四端理之發者。恐只是明性善之理而言也。非謂四端是理發之也。
被人擢一髮。鍼一穴。且惡之。柰何將三綱五典之身。納諸慢僻翔走之羣而能安之。不思甚矣。今日少輩無去處。相率而及吾門。何忍豫慮其帶累。不先指示正途。使知其身之不可輕。吾道之不可畔也哉。陸象山言。敎小兒。須發其自重之意。吾謂小兒且當然。惡可以年長而不知所以自重也乎。
吳江富人。被鱖鯁橫在胷中。痛甚幾死。漁人張九敎。取橄欖食之。遂愈。今學人胷中有物。如客氣傲人。私意滅身。恃勢自高。趨時占便宜之類。皆富人之鯁也。如非一裹勇猛克己湯。莫能救其死也。〈橄欖。其味苦澁。久之方得甘美。王元之作詩。比之忠言逆耳。亂乃思之。故人名爲諫果。如人取聖賢之言。以修身潔己。聞朋友之規。以改過懲惡。皆極苦惱。然須忍耐得過。終必有快樂之趣矣。〉
霎然之頃。𥳑點纔疏。便已違了天命。而犯卻神怒矣。吁。可不愼諸。
海屋病語乙卯
[編輯]栗谷先生言。氣之流行。有失其本然者。此如言心之發用。有失其本善者。元無可疑。而牛翁聽瑩。則先生引失其本心以喩之。所謂失。非初無所有之謂也。〈明道先生言。人心莫不有知。唯蔽於人慾。則亡天德。大學或問雲。明德不能無蔽。而失其全。亦此意也。〉或曰。多有不在之雲。如何看。曰。此不難知。今指凡人之失其正理良心者。曰無人理。無人心。則豈不曾稟受而無所具之謂乎。鹿門之據多有不在。而疑先生之說者。恐未及勘破於此而然也。先生嘗言氣之一原理之一原故也。又言氣之一本者理之通故也。又嘗辨陰爲陰陽根柢之說曰。如此則是神有方而易有體矣。大不可也。此等豈非明白道與人者耶。今某也硬謂微物無神。而自謂宗栗。栗翁何嘗如彼之云乎。況程子辨淸者爲神之誤曰。氣外無神。神外無氣。謂淸者爲神。濁者獨非神乎。又曰。物形有大小精粗之不同。而神則一也。愚亦曰。謂正氣有神。則偏氣獨無神乎。又曰。無形無物則已。纔有物形則再無無神者。朱子曰。草木之生。自有箇神。又曰。天下豈有一物不以此爲體。此字指鬼神而言。豈有以鬼神爲體。而獨遺了神底物事耶。天地閒有情無情。若動若植。何者是無神之物。苟曰有無神之物。則氣之一原。氣之一本。與神無方。易無體之說。方成贅語。彼每自詑爲程,朱,栗之傳。而三先生定論。一切與彼不同。可異也。
頑鐵麤石。枯木死灰。何莫非有神底。蓋此諸種入藥。則有能鎭心明目者。〈鐵漿〉有能利竅解渴者。〈滑石〉有能滋陰補陽者。〈松脂〉明目療風者。〈桑灰〉非有神而能然乎。彼謂微物之無明德。以無神也。此尤可笑。凡物無氣則已。有氣而無神。有是理乎。且如金木火土山川戶霤之屬。非有明德可指。然何可謂之無神乎。苟如彼說。是神有不體於物。而爲有方所可測度之物矣。此有經傳中一兩句可據之說乎。論語或問曰。人物得是氣質〈此指在天地者言。〉以成形。而其理之在是者。則謂之性。〈某也以此性。爲氣質之性。〉然所謂氣質者。有偏正純駁昏明厚薄之不齊。故性〈此卽上文謂之性者。〉之在是者。其爲品亦不一。所謂氣質之性者也。大全答徐子融書曰。氣質之性。只是此性。〈此卽上文性卽理也。合虛與氣有性之名本然之性者。〉墮在氣質之中。〈某也以此十字。爲氣質之性。〉故隨氣質而自爲一性。此兩段。雖使尺童觀之。孰不以理之在是性之在氣者爲本然。以爲品不一。隨氣自爲一性者。爲氣質之性。而某也乃直從上兩句。皆喚做氣質。此已非常情所及。且下兩句。不免重複架疊。而不成義理。不成文字矣。某也乃謂此只是覆解上文之義。此尤不詞之甚。而駭人之大者也。彼之所以如此之故。則又有在也。蓋渠每以大全論生之謂性雲。人物旣生。則卽此所稟以生之氣。而天命之性存焉者。硬喚做氣質之性。而目見諸人之不從。然且亦立己見。故其論或問徐書之說。皆如彼矣。此則全是私意爲主。而正理蔽塞耳。佗皆勿論。只此一義。可以盡見佗執迷用私。不可救拔之大病根也。
天生兆民。不問氣稟如何。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則爲兆民者。亦不問氣稟如何。莫不得其性而無少欠闕。故其治而敎之。亦不過復其性之本然爾。或者。乃謂人纔生。氣質皆異。故其受性。亦皆不同。或多或寡。或偏或正。信如此說。聖人之治敎。憫彼性之有欠而補足之。有偏而矯正之。夫性理。豈佗人所能補足矯正之物乎。
某也。每以朱子氣質性以理雜氣而言。栗翁合理與氣質而命之曰氣質之性。兩語立爲赤幟。而曰。理纔墮在氣中。便非本然。然不知朱子又曰。人生而靜。已是夾形氣。專說性不得。此處宜體認。栗翁又言。吾兄太爲仁字所壓了。若雜木氣而言。則似涉低看仁字。故曲護太甚也。張子曰。合虛與氣。有性之名。今曰合理與木氣。有仁之名。何害於義理哉。此是緊關處。虛心熟思。千萬切仰。〈據此則栗翁所謂性者理氣之合一段。某之所解。與本指迥別。〉彼不曾虛心體認。只據胷臆自斷。又敢自處以知道。而不數前賢。侮慢同輩。此如何可與之言哉。
就氣上求理。則一陰一陽之謂道。此栗翁答思菴書。愚謂就氣上論理。則生之謂性。
前天地旣滅之後。太虛寂然只陰而已。則太極在陰。後天地將闢。一陽肇生。則太極在陽。雖欲懸空。得乎。此栗翁答思菴書。愚謂太極雖在陰陽。性雖在氣質。而皆不害爲本然。
沖漠無眹之稱。如就氣上指本然之性也。雖曰本性。而實無本性離氣之時。此栗翁答思菴書。愚謂生之謂性。是就氣上。言本然之性也。雖是本性。而畢竟只在氣質之中。
朱子曰。人物之生。〈生字。便帶著氣質。〉莫不有太極之道焉。眞氏曰。人之生也。皆全具此理。某也謂人物纔生。卽隨其氣質而稟得性理。各各不同。此與朱,眞二說。何如。
某也以器大小水多寡。喩人物稟理之不同。若以眞氏人與天地形有大小,理無大小之說觀之。某也之見。果爲精當矣乎。〈眞氏說。栗翁載諸輯要。〉
程子曰。愚者縱其情而至於邪僻。牿其性而亡之。又曰。雖桀,蹠。不能無是以生。但戕賊之而滅天耳。此皆以氣習物慾爲言。而使人戒之爾。如此。方是有益於世也。若曰人之發見。皆出於元初隨氣所稟之異性。則天何以旣與以純善無惡之性。又兼賦之以牿性滅性〈兩性字。皆本然。〉之性。〈此性字。正某之所謂隨氣異稟之性。〉使之發見於日用之閒。而終做了無狀之人也。彼又曰。在天只一理。但人物稟受自異。此尤遁辭。蓋與者只一理。受者亦只一理。此不易之理也。何以與之以一理。而受者自辦得各種異色之理也。咄咄怪事。得無爲禍人性害世敎之歸乎。〈彼每以五行之生註。爲據。然此則乃造化發育之具。不得不以一行一性言之。且其所稟。雖曰不同。而言只是五常純善之理。初無如彼所言各色乖常之性也。栗翁所謂借聖賢之言。以誤後學者也。〉
惻隱之心。人之生道也。此程子語。而朱子又以滿腔惻隱。爲此理充塞。其答陳潛室書。又以惻隱羞惡。爲皆是道理。中庸或問。以呂氏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皆道也一節。爲甚精密。如此處甚衆。鄭濟卿欲立渠纔發非性非理之見。〈彼每以發後是情。非氣質性。又以是氣多少。則是理多少之理。爲稟賦上說話。故曰四端只是氣。不可言理。〉故不有此等訓辭。而單據程書四端屬氣一義。以盡廢其餘。此所謂執德不弘者也。
栗谷先生曰。天地之理。卽萬物之理。萬物之理。卽吾人之理。此所以統體一太極也。天地得氣之至正至通者。萬物得氣之偏且塞者。人得氣之正通者。而淸濁粹駁。有萬不同。而聖人獨得至淸至粹之氣。而與天地合德。〈此句。就妙用上說。〉故聖人。衆人之準則也。若萬物則性不能稟全德。〈上文旣雲。天地人物同一理。則早已稟得全體。而今曰性不能稟全德。則可見其就用上說。若曰同一理之外。別有全德。與非全德而爲人物所稟受之異性。則吾儒門中。所無有也。況以下句心不能通衆理對看。尤可見其非直指原初之理。乃是兼發用者言也。〉心不能通衆理。此與朱子答徐子融書。所謂天之生物。其理固無差別〈此卽栗翁所謂統體一太極。則其下雖極言性異。然只是用上說〉但人物所稟。形氣不同。故其心有明暗之殊。〈此卽栗翁所謂心不能通衆理者。〉而性有全不全之異耳。〈此卽栗翁所謂性不能稟全德者。〉一段比例究勘。則二先生之說。如合符節。更無可疑。而鄭某單擧性不稟全德一句。以證其隨氣質而理異具之誣說。極可笑也。
語類閎祖錄雲。人性雖同。〈與上段其理無別。統體一極同。〉稟氣不能無偏重。得木氣重者。惻隱之心常多。而羞惡辭遜是非之心。爲其所塞。而不能發云云。唯陰陽合德。五性全備。然後中正而爲聖人也。〈與上段性有全不全之殊。物性不稟全德同。蓋聖人五性全備。則衆人不能全備明矣。豈可以此爲原初稟性不同之的據乎。〉大全答余方叔書雲。天地生物。雖其分之殊。而其理則未嘗不同。但以其分之殊。則其理之在是者。不能不異。故人爲最靈。而備有五常。禽獸則昏而不能備。但其所以爲是物之理。〈此卽上文。未嘗不同之理。〉則未嘗不具矣。答趙致道書。所論理不可以偏全論。及是氣多則是理多。是氣少則是理少者。皆可以一以貫之也。鄭某每以是理多少。謂原初稟理有此多少之意。此朱子所謂方叔暗昧膠固。不足深責者也。
性之理謂隨氣異稟。則太極明德浩氣良知良能之屬。亦謂之隨氣而有極與未極。明與未明。浩與未浩。良與未良之殊受者矣。此信然乎。
聖人之性。未嘗離於氣質。而氣質之性不與焉。凡人之性。未嘗無本然之性而氣質勝。故有以性爲未善者。而性實不離於氣質。〈見苟菴淺言〉按此一段極精。而於鄭濟卿說。可謂箚著佗痛處。蓋性雖在氣。而不及爲氣轉動。故曰氣質之性無與焉。凡人氣勝而轉動得性。故謂性爲未善。性之未善。決非從稟生之初已有底。故氣質之性。只可言於發後。而發前無所謂轉動與未善。
全齋曰。理本善。至於氣惡則理惡。非理之惡也。氣發而乃爾。此與栗翁氣偏則理亦偏。所偏非理也氣也正相似。皆從發後說。老洲,梅山,肅齋,苟菴諸先生。皆以氣質性屬之已發。此皆可證。而柰鄭濟卿之一筆句斷何。此但當守吾之所受可也。
語類林學履錄曰。周子康節說太極。和陰陽滾說。易中便擡起說。〈七十歲語。〉林夔孫錄曰。明道說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云云。便已不是性。佗這是合理氣一滾說。孟子便斡出說。〈六十八歲以後語。〉和陰陽滾說。太極合理氣滾說性兩句。世閒讀者。能不認做氣質。而看得是潔潔淨淨。無一點塵垢底本然。亦可謂具得一隻慧眼者矣。胡泳錄曰。太極圖上一圈。卽是太極。但挑出說。〈六十九歲語。〉余謂挑出底。固是本然。下四圈。在陰陽五行人物形氣之中者。亦只是無些子帶累底太極。太極與性。是一而無二。請世之談太極者。於此下得一柄是正語。
韓退之說。叔向之母。聞楊食我之生。知其必滅宗。此無足怪。其始便稟得惡氣。便有滅宗之理。所以聞其聲而知之也。使其能學而勝其氣。復其性。可以無此患。此伊川先生語也。竊意楊食我謂之稟得惡氣則可。謂之滅宗之理亦稟得則大不可。此與言人有身便有自私之理相似。謂人之身稟得自私之理。果成說乎。故知所謂止訓所稟受。爲單指氣質。非並指性理之詞也。且聞聲而知之。是待其發見而後知之。何嘗不待發見。而直就稟受之始而已知之耶。且下文。只言勝氣。〈近世一儒。先謂聖門無克氣之論。恐未考乎此而雲爾也。〉不言勝理。則其理亦益明矣。
朱子曰。理難見。氣易見。但就氣上看便見。〈語類八卷賀孫錄。〉愚亦曰。性難見。氣易見。故須是就形氣上指點。乃可見也。今人纔遇氣字。便說做氣質之理。氣質之性。吾不知其何見也。
鄭濟卿以與生俱生。爲氣質之性。是亦執言以迷指也。試擧一二以曉之。朱子曰。仁義之心。不是外面取來。乃是與生俱生。又曰。君臣之義。與生俱生。非從外得也。蔡九峯曰。人之稟命而得仁義禮智信之理。與心俱生。所謂性也。栗谷曰。氣質包性與生俱生。故謂之性也。〈此余別有所論見下。〉李氏光地曰。性字從心從生。言生理之與生俱生者也。又論明道生之謂性雲。性與生俱生。非生則不名性。生者氣也而性在焉。是性卽氣氣卽性也。與告子辭同而意異。不可以辭害意。農巖曰。道之本體。與生俱生也。苟菴曰。韓子云。性也者。與生俱生也。情也者。接於物而生也。謂韓子不識性情。則不可也。又引李光地語雲。原性起兩句。極精。因擧程子穀種陽氣之說。而曰。性字。言生理與生俱生者也。情字。如草木之萌芽初發。感於物而生者也。此爲原性兩句註腳也。今有惡個生字者曰。是皆非本然。而當爲氣質性之解。則必有達者掩口而笑矣。
栗谷集雜著。有論心性情一篇。文理明白。無可疑處。鄭某乃以與生俱生出於韓文之故。橫生議論。以眩諸人。不可不辨。蓋此篇。以朱子答徐子融書。比例看。則義自曉然。徐書曰。氣質之性。只是此性墮在氣質之中。故隨氣質而自爲一性耳。栗谷所謂氣質性。非別性氣質包性與生俱生者。卽朱書上句之意也。所謂氣質如器以下。卽朱書下句之意也。明道生之謂性。性卽氣。氣卽性。卽氣質包性與生俱生之謂也。人生氣稟。理有善惡。卽淨器沙泥之謂也。此皆聖門相傳正宗。不容少差。如以氣質包性。不欲做本然之性。則合虛與氣有性之名。合理與木氣有仁之名。一切皆歸於氣質之性而後可矣。天下安有是理。喩之再三。彼終自是。自是二字。亂之本也。君子愼勿與自是者辨。以取失言之恥也。〈栗谷終引朱子心性情。而曰此亦包氣質而言。豈非明白說與人者。而彼乃一向執拗。雖十聖人守而告之。終莫能回也。〉
義理之性。性與義理。只是一物。非有二體可分。氣質之性。性與氣質。只是一物。非有二體可指也。或疑如此。則先賢何以曰本然之性單言理。氣質之性以理與氣合而言之。此疑容亦然也。然本然之性。亦是合虛與氣底。然所謂性者。只是理而已。氣質之性。亦是合理與氣底。然所謂性者。只是氣而已。何以言之。雖曰以理雜氣而言。然其實。只指氣之失其平而害乎理者言。非以理爲亦有病可指也。
變化氣質。與變化氣質性。只是一事。更無兩樣功夫。
有疑盍只言氣質。而曰氣質性。是必以理夾雜說。然指昏明強弱智愚賢不肖。爲氣質性也得。只謂之氣質也得。然則這箇性字。非夾理說底。如曰氣質之理。全然不詞矣。
學只要變化氣質而已。於性上無一半分修爲功夫。
或欲致養於夜氣。則朱子譏之。然氣質之偏。則卻謂之當用力銷磨。又每深有取於呂芸閣變化氣質之論。旣以告君。又以敎人矣。近世氣上無修之說。專欲盡翻栗翁撿氣舊案而起。然朱子鐵板定本。如何動得。
朱子嘗自訟其失。而曰太陽餘證。退翁記疑雲。先生每患氣質剛而力加醫治之功。李氏每言朱子是三字。又極尊敬退翁。今於爲學眞傳。乃畔二先生。何也。豈亦尊心餘祟。視前賢爲吾下。而不暇數歟。
元來稟受。只氣異。理則無二。後來變化。亦只氣化。理則無二。
吾於某人。不欲復言性心理氣。自以吾言。未必中理。亦以彼之心。自以爲是。然則吾之不欲復言。是處己處物之善理也。昔一醫者。善用鍼。嘗雲。是病可以鍼而愈。惟胎病爲難治。吾固非聖於鍼者。而某之胎病。〈喩元初稟賦氣質之性。此只是氣。非關理。〉亦恐未易療。我且當囊鍼。而更讀銅人。以治吾眼昏眊之病也。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愚亦曰。氣質天性也。心靈天性也。蓋心與氣質。各有當然之理。所謂天性也。
道之以政章。朱子有人之氣質有淺深厚薄不同之說。勉齋有義理人心所同得之說。氣質雖不同。而義理無不同。此無可疑。若如鄭說。則感者不能齊一。非但氣質發見之不同。亦是義理稟賦之不同。其然耶。
輔漢卿問。惟人才動便有差。〈愚按如此。則動前稟初。一切都無差。此可見稟受與未發皆有善惡之說。皆差也。余謂鄭之此差。亦是一念動後始差。不是五氣受初。已有此誤。以此推之。湖論之差。亦可見也。〉故聖人主靜。以立人極歟。朱子曰。然。愚亦曰。人才動便有差。故君子愼動。
天地之性。在人在物。圓滿無缺。純粹無疵。是之謂本然。本然雲者。元來如此之謂也。氣質之性雲者。學者習聞其語。而不察其立名之指。氣質之用。與元來如此者。相反戾而不相渾合。故得弗性之名耳。然則不是元來如此者。卻是後來如此者也。然元來如此者。謂之性可也。後來如此者。亦謂之性。而至謂之當初稟受氣質性。何也。曰。性具於心。心氣之渣滓曰氣質。氣質而亦謂之性。亦謂之當初稟受之性者。謂其有則俱有。非有二性可指也。然則雖曰性。而實則指氣質之用與性相礙者言也。故曰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如使天地之性旣是理。而氣質之性又是理。則性有二乎。故雖有善學者。惟就其氣質之用與性相礙處。加精察力治之功而已。若乃性上。初無一半分修爲之術也。然功深力到。而使向所謂元來如此者得。而復其本初焉。則性曰天地之性。而不復以氣質倂言之。此吾聖門正宗也。
性之在人。如日之在天。日本自圓明。此本然性之譬也。若雲蔽而暗。月掩而蝕。是後來事。非元來如此。此氣質性之譬也。欲得日之本然者。只去其掩蔽者而已。未聞並治其日也。日只一而無二。日只一而無二。則謂性不待氣而有偏者。謂性因各氣而異稟者。恐未之精察也。
濟卿以洲翁理之一原氣亦一原之雲。深所未安。然則將謂氣無一原歟。栗翁所謂氣之一本者。理之通故也。此亦誤歟。濟卿常言。性理隨氣而異稟。則氣一原之說。有礙於己見。故以爲未安歟。然此友嘗以栗書湛一淸虛。爲非言神。而只是說氣質之本。如此則又安有隨氣異稟之性理乎。言語太多。則所失亦不少。學者。宜寡言愼言也。
苟菴每以氣質性屬之發後。而本集二十五卷五板。有雜言一段曰。宋以前人。言性皆從氣質。氣質是情之地頭。〈止此〉近日某也。言發後是情。情何可謂之氣質性。此與苟翁之言何如。
如鄭說。則堯,桀之氣旣異。其理亦異。而更不相通。堯只得爲堯之理。而不復得爲桀之理。此則無害桀。只得爲桀之理。而不復得爲堯之理。豈不狼狽。此可一笑。若曰桀亦得爲堯之理。則桀之所得二。而堯之所得一。亦豈無向隅之歎乎。此尤大可笑也。若曰桀亦只一理。則謂只受得善之理而一耶。謂只受得惡之理而一耶。若曰此在兼指單指之分。則已稟受之後。未發見之前。亦可言善理惡理耶。且古今天下。有惡理乎。率天下而禍性理者。必鄭之言夫。
紀勻以毒害宋賢。爲第一事功。而其言曰。濂洛以前。其學在修己治人。無所謂理氣心性之微妙。此何言也。如道心制心。心所同然。理也義也。天命之性。浩然之氣。皆出於濂洛以後耶。夫人己者。性理之所在也。修治者。心氣之能事也。二者不可相無。此不易之理。而彼言如此。其所以修治者。可知已矣。苟如其言。身卒不修。人卒不可得而治矣。〈近日後生。亦有厭人言性。蓋未之思也。〉今之學者。宜於性理心氣之本。一一體會。而以施之於修己治人之際。爲先務。其與人爭鬨。乃肆氣悖理之學。決不可爲也。
氣質。本性也。〈倣形色天性也。〉性也者。氣也。合而言之。則本然性也。〈倣仁也者人也。〉天地之性。已是夾形氣。〈倣人生而靜已是夾形氣。〉天命之性。和氣質滾說。〈倣太極和陰陽滾說。〉衆人性。不能稟全德。〈倣萬物性不能稟全德。〉
氣之偏則理亦偏。而所偏非理也。氣也。此栗谷先生見識精透之言也。理亦偏三字。似可爲某人之證佐。然纔下此三字。便又急忙下箇而所偏非理也氣也八字。以轉卻語脈。其指意可見矣。〈此聖人所以敎人只撿束其氣。使復其本而已也。〉
朱子言。天地變化。其心孔仁。又言。天地之情。只是正大。未嘗有些子邪處。未嘗有些子小處。又言。一草一木皆天地和平之氣。按天地之心情與氣。聖賢且以爲至仁正大和平。今某也。柰何直將太極天命。亦曰有昏有偏。咄咄怪事。今我輩。旣幸得聞自性只有仁義。而再無些子不仁不義。自心自情本但仁義。本但正大。自氣亦本但和平之說。則宜自敬以知行。敬以存省。敬以擴充。以無負太極天命生我之意。萬一不然。直是自戮。豈不至冤至恨。
人旣稟受得仁義之性。與堯舜一同。其不能知而全之。只被氣質之不齊而然爾。故先賢於此。言反言克。言澄治。言變化。言矯揉。言撿束。重言復言不一言。甚矣。氣之不可以任佗也。人從生至死。無一日一時不與這箇相涉。而凡世習物慾之害性者。皆由這箇生出。惡可任其自用。而不加禁制之功乎。今不問看書硏理。遇事處義。一以思勉兩字從事。思之思之而又思之。〈朱子曰。中庸言謹思。思之粗。固是不謹。思之過。亦是不謹。所以聖人。不說別樣思。卻說箇謹思。〉則氣之昏者明矣。勉之勉之而又勉之。〈朱子曰。克己別無巧法。如孤軍猝遇強敵。只得盡力舍死。向前而已。〉則質之鈍者敏矣。如此則堯舜之性之。可以知其味。而自不能歇其手矣。
異端之害道者。極矣。以身任道者。安得不辨之乎。○正道不明。而異端肆行。周公之敎。將遂絶矣。譬如火之焚將及身。任道君子。豈可不拯救也。〈右二條。皆語類。〉心宗之說盛行。洛,閩,潭,華之傳。將遂掩翳。愚雖非以身任道者。然欲託身於洛閩潭華之門。是素心所願。所以不能無言。而每欲與之辨理。以此得罪於世。而身且不得容矣。然不敢以爲悔也。
試問於鄭曰。如子之說。而必謂聖人有氣質之性。則聖人受生之初。雖兼指其氣。而其性則必十全而純善矣。若單指其性。則此全善之外。更有甚麽可言本然性者乎。鄭必曰。不過十全純善。然則聖人分上。何必復立氣質性一目。有若兩箇全善之性乎。
程,朱諸先生敎人。以性爲本源。故曰聖人本天。〈程子〉又曰。學以復性。今當知性是如何物事。在天爲太極。在人爲至善。曰太曰至。則無以復加。亦無與爲對者也。
近世前輩有言元氣太極也。又言性善只是氣質善耳。〈鹿門〉又有言心在人之太極。又言心是活理。〈華西〉信如此言。聖人本心而可矣。後學主氣而可矣。無乃與堯舜性者。孔顔之心不踰矩心不違仁者。差別歟。恨未及質疑於當日而祛惑也。
鳶魚之飛躍。〈朱子曰。若不就鳶飛魚躍上看。如何見得此理。○按後皆倣此。〉鬼神之屈伸。聖賢之製作。夫婦之知行。皆是氣。須是就上面。見得箇理。蓋子思立言本意。但欲明費隱之理而已。然理不可指點。故須就許多氣上說出來。必如此看。始免認氣爲理之病矣。如川流物生。寒往暑來。陰靜陽動。日圓月虧之類。皆是與道爲體也。
橫渠先生曰。人之剛柔緩急。有才有不才。氣之偏也。〈此固是氣之偏也。然以此爲氣質之性。又無不可。雖著性字。然卻只是氣之事。非關理之稟受也。〉天本參和不偏。〈此以在天地之氣言。而元來不偏。〉養其氣而反其本。使之不偏。〈如使人所受之氣。只是個偏而無復本和之體。則雖善養之。如何得反其本。而使之不偏耶。讀至此。不覺有分外喜幸之心。但年力俱衰。恐無以致之。大可悲也。惟願諸君。各自策勵。互相箴規。以無負先賢發揮精奧。以垂敎後世之至意也。〉則盡性而天矣。〈功夫造極。則可奪化柄。〉○愚比得愼生二字。自以爲是聖胎。蓋生字。是有生而後。有性之生。生雖能包性。然又能鑿性。故必愼生。乃可盡性。今此橫渠先生所謂養其氣而反其本。是愼生之功也。諸君思之。不如此否。
伊川先生曰。生之謂性。止訓所稟受也。〈此只言人所稟受之氣質。非謂氣質所稟受之性理也。〉天命之謂性。此言性之理也。〈以此句言性之理。知上句之專說氣稟也。〉今人言。天性柔緩。天性剛急。〈此兩句。若不就發見上說。而必欲做稟受得性理。人人各異說。則人之稟氣稟理。皆在肧胎之初。此時如何言柔緩剛急。〉俗言。天成皆生來如此。此訓所稟受也。〈此言氣稟或柔緩。或剛急。非謂氣質稟受得理如此也。某人誤認此句本指。遂生出無限煩惱。誠可憐也。〉若性之理。則無不善。曰天者。自然之理也。〈曾謂自然無不善之天理。而可以柔緩剛急言哉。〉○此段。愚欲如此註解。諸君以爲然否。更思止訓所稟受。欲解雲。此句專說得性之氣。非言氣質所稟受之理也。如此立語無病否。今人言。某甲性奸慝。某乙性狠毒。此皆因發用而言。如叔向之母。聞楊食我之聲。而知其滅宗是也。雖然。元初所受之氣惡。故如是。是以推言之。則曰當初稟賦氣質性。如不察此意。而必欲謂纔稟受後未發用前。已有此個根子。豈不害理。〈性之氣三字。有前言否。此須各各致思以示之也。大抵鄙見。性者氣之性。氣者。性之氣。如此說亦無礙。故云爾。諸君詳示精義。〉
栗谷全書。論心性情首段中。氣質包性。與生俱生。故謂之性。此只是說性所以得名之由而已。非所以釋氣質之性也。如此看。後面心性情亦包氣質之雲。方說得去矣。中閒淨器。器中沙泥。全然泥土。和水泥塊。四者乃是說氣質之異耳。〈篇中六箇水字。是氣質之譬乎。是本然之譬乎。知此則先生之指不難見也。〉愚竊不自遜。以爲先生復起。必賜莞爾矣。若如某也之見。則全篇中。都無一句可指爲本然者。而題曰論心性情。何也。夫心性情。何者非氣質所包乎。以此遂謂之非本然。則凡太極天道天命德性之屬。何者得免於氣質之名乎。彼雖曰單指。然竟是氣質包中物事。此如彼見。須先說氣質異稟之理。〈此六字。且依佗說。〉然後始可言聖門所尊之性矣。得無顚乎。且纔有氣質。便有異稟之理。則安得復有無氣質有同受之性乎。無亦爲罔之以理所必無之說乎。
陸氏信心。愚謂心雖靈明有覺。竟非如理之可信者。〈聖人聞之。亦必頷可。〉今鄭某說。人有異稟之理。則理亦不可信矣。凡生於天地之閒者。將何所信乎。大可悲也。彼如曰單指之理純善可信。則理有可信不可信之別乎。
有學者。問學於愚。愚請一心信理。人所受於天之理。初無不可信者矣。如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正是理也。不正則不坐不食。是心之信理也。假使人元初受得不正之理。則席不正割不正。而坐且食焉者。亦可謂心之信理也乎。是知彼說之禍天理害人心。決不在楊,墨之下矣。
論氣質之性。則以理與氣。雜而言之。〈語類道夫錄。〉合理與氣質而命之曰氣質之性。〈聖學輯要。〉按氣質之性。是形而下之器也。氣之局也。有聚散者也。可澄治者也。君子之不性者也。或謂朱,栗二說。是從理說者。此大謬也。若是理則是形而上之道也。理之通也。不可以聚散言者也。不可以澄治言者也。君子之所當尊者也。何以言之。雖曰爲氣掩之理。而氣掩。是病也偏也。而理卻只無病。卻只不偏。吾故曰。氣質性。欲以俚言演而釋之。則當曰。氣質이本然을掩ᄒᆞᆫ性。雖如此。與朱栗二語。自無所礙。未知如何。
孔子所言民有三疾。所指門人四偏。集註皆著性字。然只是氣失其平底。不干理事。若必做理之隨氣質而異稟底。則在天元無種種各別之理。吾人何從而得此異理耶。故曰。誠之者。所以反其同而變其異也。凡昏明強弱之稟〈栗翁所謂當初稟受氣質之性者。正指此而言也。讀者求其說而不得。則乃曰理亦隨氣。而異稟謬甚。〉不齊者。氣也。非理也。請李,鄭二子之洗眼而視之。
離了陰陽。更無道。〈程子〉愚足之曰。離了氣質。更無性。離了事物。更無中。離了形色。更無性。道卽器。器卽道。〈朱子〉愚足之曰。性卽氣。氣卽性。心卽理。理卽心。心卽仁。仁卽心。形色天性。〈孟子〉愚足之曰。氣質本性。靈覺太極。滿山靑黃碧綠。無非是太極。〈朱子〉愚足之曰。滿腔骨肉形氣。無非是本性。人心太極之至靈。〈朱子〉愚足之曰。虛靈洞澈。天理之不昧。〈倣朱子大學講義中語。〉
先進愚魯辟喭注。性之偏。顔淵克己注。性偏。陽貨狂矜愚注。民性之蔽。皆是元初稟受氣質之性。而所謂性。只指氣之失其平者言爾。若乃所得太極天命。未嘗隨氣不齊而毫髮有異也。今學者千般百種病痛。盡從氣質用事上生。〈受氣之初。未發之前。都無用事之可言。〉宜多服正氣之劑。氣一正則太極全體呈露。而天命流行。無閒斷矣。
靑霞權公克中。見沙翁言。天命之性。有生所同犬牛之說。只是就氣質言。先生曰。吾平生所見。如此。按聖學輯要言。天地之性。人物一也。〈見竆理章小註〉答牛溪書曰。犬之性。非牛之性。氣之局也。尤菴曰。聖人本天。見於詩書者多矣。而子思所謂天命之謂性。尤是直截根源也。又曰。孟子牛之性馬〈恐犬之誤〉之性。則以氣質而言也。農,淵,陶,巍以前。周,程,張,朱以後。已有栗,沙,尤三先生所已定矣。
或者指明德註雲。此是本然具應。此以明德爲理之見也。然日月之光明。山川之流峙。亦皆是本然光明。本然流峙。今此虛靈之具應。何嘗是後來事。自是元來如此。此人但知本然二字只可用於理上。而不見心與氣皆言本然之文者也。〈本然。是元來如此之謂也。〉
是氣多少。則是理多少。此理字。愚曾作四端看。鄭卿引程書四端是氣之說。以爲致道問理之偏全。而朱子不應以發後之氣答之。愚謂程子以惻隱爲人之生道。呂芸閣雲。良心所發。莫非道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皆道。而或問深取之。朱子論滿腔惻隱雲。此就人身上指出此理充塞處。最爲親切。又嘗歷擧四端雲。滿腔子是羞惡之心。滿腔子是辭讓之心。滿腔子是是非之心。以此觀之。謂木氣多則惻隱多。〈金水火倣此〉有毫髮窒礙乎。何必硬作稟木氣多。則受仁理多。以破性同氣異之正傳。而終陷於顔孟二程受理一一不同之科歟。此猶可以冒恥而爲之。至於有木氣則稟仁理。無金氣則闕義性一款。如何說得行乎。又以渠意推之。則夷齊得理之偏。顔子得理之微。子路得理之粗。曾子得理之魯。自是以往。天下古今之人。無一人性同者矣。此於人心何所快。而必用力主之乎。彼曰單指則性皆同。然則皆同之性。皆異之性。是一耶二耶。彼雖曰一也。然此以渠所主器大小水多寡之說。詰之曰。小器所得之水旣小。則雖萬番單指。畢竟不及大器之水之多矣。此又如何答。
栗谷先生。論動箴性字雲。小成若天成。天成謂當初稟受氣質之性。非謂本然之性也。後輩於此。所見局滯。不能疏通。而生出難救病痛。惹得無限葛藤。甚可歎也。大抵氣質之性。有以理氣合說處。有單指氣稟處。〈本然之性。亦有理氣合說處。有單指道理處。皆當隨文活看。不可執言迷指也。〉如言木氣淸者祥和慈愛之發多。金氣濁者嚴正斷制之情少。火水之氣倣此。是理氣合說底。如言天性粗㬥。天性好罵。性緩性急。性悍性淫。是單指氣稟底。以是兩端求之古書。不一不二也。栗翁稟受氣質性之雲。是從單言氣處說。縱說得理氣合底。亦只從水火木金淸濁粹駁上言。未嘗言仁義禮智之稟受。有此偏全善惡之異也。聖賢每將氣與習兩對立言。如所謂習與性成。玆乃不義。所謂性相近習相遠。所謂氣所勝。習所奪。所謂氣質相近之中。美惡一定。而非習之所能移。所謂莫問氣稟與習。只是是底便做之類甚多。今栗翁所論習性之意。亦是如此。此非難曉底文義。特讀者。未之細察耳。
朱子曰。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所得以爲心。則是天地人物同有是心。而心德未嘗不貫通也。〈語類九十五卷十三板端蒙錄。〉又曰。人物得天地生物之心以爲心。所以箇箇肖佗。〈五十三卷四板僩錄。〉某也。於老洲人物心同神同之說。大加詬斥。而自以爲尊朱。古今有兩朱子乎。
孟子曰。仲尼不爲已甚者。此只做到本分便止。其佗賢者。有不及些子者有差過些子者。孔子曰。君子依乎中庸。此與孟語互相發。自賢者以下。或以學力未至。或以氣質不逮。而莫能依乎中庸。是皆謂之惡謂之欲耶。〈老洲道心或有過不及。鄭某直以惡欲斥之。〉
古之狂狂者。志願太高。古之矜矜者。持守太嚴。不得中行而與之狂者。志極高而行不掩。狷者。志未及而守有餘。此皆邪惡人慾之謂乎。
氣質性。先賢或雲。以理與氣雜而言之。又雲。兼言氣而包理在其中。又雲。合理與氣而命之。此等語。不善看則必陷於鄭,李之見矣。此以理包理合理之理。皆指在氣一同之理而言。彼二人之曰理者。別有隨氣不齊之理而言也。彼此之雲。語同而意別。不可以不辨也。
夜臥思李說。益見其悖理之甚而不可救也。有養嬰孩者。飼乳而置之溫室則得生。若飼以麤飯雜物而日夜露臥。使之觸冒風寒。則必病死。此皆理當如此。然其生其死。皆形也。若理則有形氣死生之理而已。非理亦死生也。如李說。則當曰死生無理外之理。遂指死生爲理亦隨形而死生矣。是豈夢見理氣者之口氣乎。
聖賢有天地之性。〈本然之性。義理之性。同一名實。〉氣質之性兩語。未知此二者。有先稟後稟之序。全稟偏稟之異。善稟惡稟之辨。而有兩箇性可別之體歟。抑稟得全善之理。以爲天地之性。而後因氣質之異。而發見有殊者。謂之氣質之性歟。抑先稟得隨氣各異之理。以爲氣質之性。〈不待發見。已有此異性。〉旣而乃順說一源。〈季潤〉單指其理。〈濟卿〉以爲天地之性歟。學者用功之時。旣變各異之氣。又變各異之性歟。〈若曰只變氣之異。則性之同者自如。則性理異稟之說。無著實指的處。〉抑只變得氣質。則天地之性。依舊自在歟。
程子人心人慾。道心天理之說。微有合商量處。故中庸序。不用其說矣。鄭某單據下一句。以爲己援。而上句都不問。何也。渠以天命率性道心之謂爲的證。此亦不察本指而誤引也。渠平生以心理之說爲大誤。今忽爲道心卽理之說。不知渠將盡棄前見。而歸身於心宗之門。而爲理有知覺,理能節制之見。卒乃畔乎朱子,栗,尤之敎乎。大可異也。
鄭引道心是本來稟受得仁義禮智之心。〈語類德明錄〉以爲證。然四德固是無疵之理。至於心之原於四德者。或不免有差失之時。如朱子言惻隱羞惡。也有中節不中節。是也。
使老洲先生。特地立言曰。道心元來有過不及底。誠誤矣。今因論道心失正爲人心者。而曰道心雖或有過不及。不可換作人心。此與朱子答食色之欲出於正。卽是道心之問曰。這箇畢竟是生於血氣之訓。正相表裏。〈假如朱子曰。仁義之發。微有差失。卽是人心否。必曰這箇元來是出於性命。老洲意正如此〉鄭某不曾反己體察。惟務自伸私見。乃曰。事親敎子之念有未至。則拘於形氣而流於人慾。此不可謂之道心。此其自是處。亦其自蔽處。〈彼所謂未至。是老洲不及之謂也。何不於此時。卽謂之人慾。而必曰拘於形氣流於人慾而後。乃曰不可謂之道心乎。〉老洲何嘗指人慾爲道心。而渠敢恁地抑勒。此無嚴之習也。人而無嚴。將何所不爲。可怕可怕。夫過與不及。差失之辭也。流人慾。陷溺之謂也。不分輕重。纔未合中節。名爲人慾。決無此理。如夷齊狂狷。瞻前忽後。朱子皆以爲過不及。曾子大杖不逃而仆地。及水醬不入口七日。雖道心之過處。惡可槩謂之流於人慾乎。若如彼見。生安之性以外。無一人不在人慾陷溺之中矣。且下愚所發道心。何能無毫髮差爽而一一脗合於性命至精至微之中。如聖人矣乎。然則中庸序文。不得不與老洲同受彼之詆斥矣。且語類蓋卿義剛二錄。皆以四端爲道心。而淳錄又謂惻隱羞惡有中節不中節。彼將以貶薄老洲者。上及朱子乎。
鄭某引栗翁道心純是天理語。以爲左契。然理之無爲。先生之所恆言也。謂道心是天理。只是說道心無人慾之雜。非謂道心是無知覺無運用。一似沖漠無眹之性體也。況先生又嘗言道心是本然之氣。聖賢之言。如生龍活虎。非拘局之見所能斷也。
天命率性。是道心所原之理。道心非雜形氣之私。故二先生之言如此。彼欲以此欺人。人誰信諸。渠自改從心理之說足矣。此之不足。又引二先生。而納於心宗之門。可謂無忌憚之甚者矣。
鄭濟卿不治心術。而徒談理氣。余於其問。多不答。意亦可知。而後與吳而見辨爭。竟成嫌隙。極可歎。昔郭立之有問。伊川不答。一日語之。子所問皆大。且須切問。張思叔請問。其論或太高。伊川不答。和靖亦自言。某從伊川。問不切不答。今愚固非程子。然亦欲用此法。
某也欲遂其排洲之說。直以過不及。爲邪惡。爲人慾。此拗性之人也。如林放問儉戚是不及。而聖人敎以寧儉寧戚。豈欲人爲邪惡爲人慾耶。
程子曰。顔子不善。只是微有差失。此於至精至微之中。有些差失。鄭某將指爲流於人慾乎。
民有三疾註曰。氣稟之偏者。亦謂之疾。又曰。民性之蔽。亦與古異。此性字。未嘗不受之於初。然只指氣。非指隨氣異稟之性。如某之說也。
獼猴性靈。〈程子語〉此性不以精氣看。必欲夾理說。非惟理不靈。如犬性淫。狼性貪。又將如何看。
氣質性三字。總只是氣。但古有性惡性善惡混等語。故須著如此說。然性卽是氣。氣卽是性。再無兩物可分。
杭世駿作閻若璩傳雲。天性好罵。〈苟菴曰。天下豈有好罵之學乎。〉如鄭某之言。則好罵之理。稟受於胞胎之初乎。且曰性好罵。則此非發後氣質之性而何。〈余見近世金氏。豈亦好罵之學歟。〉
朱子曰。天之生物。其理固無差別。但人物所稟形氣不同。故其心有明暗之殊。而性有全不全之異耳。〈見答〉〈徐子融書。〉上文旣曰理無差別則下文之謂有全不全者。豈非因形氣不同。而其發見有異乎。
至因釋氏識神云云。若吾儒。則識神乃是心之妙用。如何無得。但以此言性。則無交涉耳。〈朱子答徐子融書。〉近時一種心理家。卻指知識神明之類。盡歸之性理。則其於先生性無交涉之訓。將如何區處。
孟子言山之性,水之性。山水何嘗有知覺耶。此朱子答徐子融書。而將性與知覺。判而兩之。柰何後儒輒謂智性有知覺耶。
形氣心性四字。謂氣精於形。心精於氣。而俱是形而下之器也。心比性微有跡。而卻是形而上下之分也。
某也每說兼指其氣。則人物聖凡之稟理。一切不同。必單指然後。人物聖凡之理。無一不同。然則兼指之時。太極性命之具於人物。亦各不同。至於神明虛靈浩氣赤子心之屬。尤無可言者矣。是果安於心乎。
弒父與君者。是受氣之惡。而發爲此事耶。抑受理之惡。而元有此根耶。雖弒父與君之賊。大呼曰。此是吾所受之理。旣而復曰單指則是忠孝之理。鄭某將許之乎。
梟獍方食其父母。而曰我今率循。鄭某之言稟受之理。請鄭某來單指吾性曰純善之理。鄭某將應聲曰諾歟。
人之受性。〈此人字裏面。並包得天下古今極偏駁,大昏濁底氣稟而統言之。〉只全與善而已。初無偏性惡性。亦猶日只熱與明而已。元無寒日昏日也。然氣凝霧塞。則日寒日昏。殊不知寒昏非日也。乃氣與霧也。今人見氣慾習染之害。則曰此本來受性偏爾惡爾。〈此句。非昏則毒也。〉殊不知本來稟受之性。十全純善而已。其偏且惡者。乃氣慾習染之害。非性元初如此也。若一向執迷不回。則此人所見。與疑日元有寒日昏日者同。如何喚得佗醒。學者最要克得氣慾習染之害而已。不如此靠實用功。只與人爭競者。非吾之所取也。
晦菴先生言。看人性旣善。〈余謂人只稟得一善性而已。更無隨氣而異稟之性。聖人復起。不易吾言。〉何故不能爲聖賢。卻是被這氣稟害人。一向推託道氣稟不好。不向前。又不得一向不察氣稟之害。只昏昏地去。又不得。〈近世有不須明氣。不須修氣之學。不知何據。〉須知氣稟之害。要力去用功克治。〈近世有指克氣爲聖門所無之說。亦可異也。〉裁其勝而歸於中乃可。此是滕德粹辛亥所聞也。
不能領悟。吾恐其終身勞於言詮。未有見道之期矣。〈張子語。整菴以爲理氣二物。語涉牽合。殆非性命自然之理。栗翁語。牛溪始稍聽瑩。及聞栗翁之辨。更無疑難。〉愚每謂合理與生。有性之名。故曰生之謂性。
朱子答曹立之書雲。立之所與趙子直論事甚佳。如某自度。必不能濟當世之務。然渠輩作此議論見識。亦適可保身。不犯世患耳。其不能濟世。恐亦無以異也。宋子答閔屯村書雲。成敗利鈍。是鞠躳盡瘁。非有抱負者不可。故康節雲。死天下易。蓋譏輕易擔著者也。
達摩只說人心至善。卽此便是不用辛苦修行。象山常說人心本好。又言。當下便是。又言。識得一心。萬法流出。更都無事。二說如合符節。
郭氏人心上帝之說。鄙嘗看得駭。然或謂其無礙。然管見終是未覺。以伊川責秦觀語觀之。郭氏不愜於心失之說。敢援上帝而擬之曰。某事某事。不須言上帝耶。不須言。則心之失。猶帝之失。因結之曰。畢竟甚麽是不同。其爲易而侮之。豈不倍甚於秦詞耶。況朱子明言。人有妄。天則無妄。則以有妄之心。無妄之帝。兩兩對擧。而似謂帝亦有失。以證心之無失。此於朱子之言。何等背馳。而某也之見。乃如彼。信乎知言之難也。〈朱子曰。難道惡非心所做出。栗翁曰。上帝無一毫私僞。〉
神無方而妙萬物。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矣。若是者。豈可謂之局乎。聖而不可知之神。且不可謂之局矣。況在天之上帝。可謂之局乎。〈曾見爲神局之說者。詰之曰。上帝亦可謂之局乎。渠遽曰。是則不敢。不知渠後來所見。竟如何耳。〉
在人之魂魄。如在天之鬼神。在人之心。如在天之帝也。謂鬼神有知有能。而不礙於上帝之知能。則謂魂魄有知有能。而不礙於心靈。恐無兩知覺之嫌矣。大抵鬼神與魂魄。皆謂之靈。則謂靈有知。恐無不可。但不直以魂爲知。以魂爲知。與謂魂有知。語勢不同。此宜細辨。〈語類中庸鬼神章。德明錄。耳目聰明爲魂。安得謂無知。如此則謂魂有知。有何不可耶。〉
魂魄。先賢皆謂之有靈。不可謂全然無知。今以復禮觀之。旣曰朝衣冀精神識之而來。則可見其有靈識也。
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我是心自我也。若改我以理。則通矣。上蔡言。以我視。以我聽。以我言。以我動。此亦心自我也。若改我以禮。則方有持循之實矣。〈朱子曰。夫子分明說。非禮勿視聽言動。謝氏卻以以我言之。此自是謝氏之意。非夫子所以告顔淵者矣。又曰。恐怕我也沒理。〉
曰以我視聽言動。則我爲主而無所忌憚矣。曰以禮視聽言動。則理爲主而有所奉持矣。近世心宗。雖自謂主理。而實則主我之學。學而主我。而能不悖理者。未之有也。
痛癢而抑搔之。出入而扶持之。已可謂善矣。而必曰敬。則可見心之不可自肆也。誠心且不可直指爲道。故論語集註。有誠心與直道之語。栗翁言學者必誠心向道。至公之心。且不可直指爲大本。故晦翁言。這箇如何當得大本。須要得此至公之心。有歸宿之處。〈上文旣雲。要竆盡物理。到箇是處。下文又雲。事至物來。應之不錯方是。據此則所謂歸宿之地。卽以理言也。〉
朱子每論心之本體。無不善。又卻說所發不善。非是心亦不得。此意。大全答游誠之書。語類木之謙淳諸錄。皆然。然今曰太極之體。元無不善。及其流行。不免有邪惡。亦得否。季潤所見之乖僻。胡至於此。使人苦痛苦痛。〈心本善。湖家深惡之。然其實如此。心或不善。心宗深惡之。然其實然之跡。如何諱得。〉
某也不曰湖是。不曰洛是。而理則欲碎之而專以氣質爲主。最所惡者。卽理不隨氣而異稟一語。槩是宗旨已立。而朋友辨難。無從入也。其流弊。將何所止極哉。
某自謂主程朱栗。而非斥老洲。自此其心一向入於僻途曲徑。以至於不可救之地矣。或疑彼雖非老洲。而卻戴程,朱,栗矣。何以至此。此不難見。如王陽明者。雖是孔,孟。而非程,朱之心在。故其禍滔天而不可遏矣。
細考三先生文集,語錄而訂之。則彼之變亂改易三賢之定說。以曲從己意。而使佗人承誤襲陋。則其於三賢之訓。不惟無所發明。而反以淆亂原指。斯其獲罪三賢之門。而疑眩後人之心。固已甚矣。
某人生性之疑。有一言可解者。孟子曰。形色天性。舍形色。安有天性。捨生字。亦安有本然之性乎。吾故曰氣化天命。氣質天性。陰陽太極。金木水火土。仁義禮智信。鳶魚鬼神。形器事物。皆道也。虛靈知覺。神明精英。皆理也。此豈天來難曉之理。特蔽於一膜之私。而不得見矣。
尊德性道性善兩註。皆以稟受釋之。而彼則纔見稟受字。皆認做氣質之性。不知尊何許朱子耶。
彼謂稟於氣。則有淸濁偏正之異。稟是稟受性理之謂。非認做氣質也。然則衷字當置諸被命受生之前。如彪德美之見。而此朱子南軒。皆非之者也。若避衷在稟前之礙。則衷亦是稟於氣底。豈獨不齊之性。稟於氣之後乎。前後不應。更說不通。
如蘆沙在天元有偏全之理。則是太極二而有對者。如鄭某天只一理。而人物所受有異。則是人物太極有萬不同。其不可者明矣。
鄭某以理氣詠第三聯。爲人物受性不同之證。然栗翁又言。方圓之器不同。而器中之水。一也。大小之甁不同。而甁中之空。一也。方圓大小。氣異之喩。水空之一。理同之喩也。彼之粗見勝心。如何可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