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潭集/序
重刊花潭先生文集序
[编辑]戊子。不佞守松京。谒花潭徐先生书院。登逝斯亭。想像先生考槃乐道。亭亭物表之趣。洒然太息。有山高水长之思。其上盖有先生冢云。松京自胜国时。伟人钜公亦非不多。而若其清通英粹。玲珑洒落。直悟天人之学。圃隐以后。惟先生一人炳灵于兹地而已。呜呼。当我宣靖两陵之世。真儒辈出。实中朝成弘之际。亦天下文明之会也。成化壬寅。静庵生。弘治己酉。先生生。弘治辛亥。晦斋生。弘治辛酉。退溪生。其后四十馀年。嘉靖丙申。栗谷生。自圃隐之殁。不过百数十年之内。五先生并膺聚奎之运。是岂偶然也哉。然世之论静,晦,退,栗四先生。归之以洛闽正源。而至于花潭。则必以数学目之。此固紫阳六先生赞。并列邵子之意欤。谥先生者曰。道德博闻曰文。渊源流通曰康。其必曰康者。抑有所符合于邵子欤。先生当己卯荐科而不赴。已而。以厚陵参奉召而不起。卒后不多年。而赠右议政。朝廷士林之论。一辞称尊可知也。先生之学。专在格致。年才髫龀。家贫。亲使之往采野蔬。归不盈筐。问其何为。答曰。有鸟自地至天。穷其理而终日忘其采。盖其透彻妙悟。穷格到底。已自幼时。不待理气太虚等说而如此也。栗谷尝以退溪之依样。胜于花潭之自得。有所轩轾。而此亦责贤者备也。既曰自得。则天机之枨触。人工之顿悟。孔门与点。凤翔千仞之气像。非先生而谁。松京人士。将重刻先生遗集。来索序于不佞。不佞曰。花潭山水。清丽特绝。先生之神情兴会。无间存殁。鸢鱼活泼。水石动荡。于斯求之。可得其妙。今此所刻。零星脱落。非先生之至者。而第不可以违也。略为小叙。以附其下。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呜呼远哉。
崇祯纪元后三庚寅季夏。原城后人元仁孙。谨序。
花潭先生文集重刊序
[编辑]神与圣。生知集大成。吾无能名焉。亚圣以下。博学思辨。真积力久。然后可以造极。而亦皆有先着力大立脚地。故大学主敬。中庸主诚。颜子主四勿。孟子主性善。其后性理之学中绝。宋运文明。周邵两先生首出而南指。图说主太极。皇极主大衍。程传主理。本义主卜筮。横渠之西铭。真氏之近思。皆有心得而理解。以诏后人。惟我东方。自父师封鲜。八条贲教。九井开制。鲽域人文。宛有乘辂之遗风。第骊图龟畴之法。不传于后。寥寥三韩。儒教不兴。鸡林之末。如文昌,弘儒跻享文庙。而著述无传。教授莫详。逮于胜国中叶。崔文宪奋起于累千年鲁莽之际。倡兴文学。各随其才而教之。十八院学士之盛。无异于嘉祐之世。安文成继而起。赍来九经性理之书。导牖后学。东土人士。始知道学之有门户。易东先生。得羲经正脉。隐居山南。沈潜温绎。大成一家之则。其子吉生。学而传之于郑文忠先生。文忠受师有渊源。道友有禹玄宝。发挥穷赜。丕启圣学。天启吾东。汉鼎初定。宋奎再聚。圣辟世作。鸿儒辈出。静庵文正公。倡起真学。惠我东人。百年之后。踵圃老而传其道。陶山李文纯。䌷绎圣贤之书。分析心性之际。绳晦庵不绝之緖。斥篁墩多累之学。此两先正以粹正之学。任吾道之责。妙契心得。以造乎至正至大之域。花潭徐先生。后乎静老而先乎退翁。崛起于荒山草莱之中。锺天摩不可攀之秀。孕花川百折回之精。已自童丱。大抱经济之志。汎滥乎百家书籍。不劳私淑而穷格探赜。迺大着力立脚于易学。理气之辨。心性之分。元会之数。无不通贯。晓然若宓羲曾孟,濂洛关闽。朝暮相遇。真一吾东国邵尧夫也。穷居山僻。不厌糟糠。而抱经论道。隐而不显。当中庙汇茅之世。不能立朝而行道。及仁宗汲梗之日。遽尔抱弓而泣天。终身为少微真人。此先生之命穷而然耶。生民之福薄而然耶。若以原理气说中理之一其虚及虚能生气之说。归先生于空字上。又以皇极经世数解及声音解等说。靠先生于数学上。则非徒浅知。抑是不知者尔。何异于以无极而太极。讥斥濂溪。亦何异于以卜筮若数术。评议康节也哉。府治之北十里。有花谷院宇。寔先生生时攸芋。而没后藏修之所。其侧有一间茅亭。名逝斯。即先生盘桓垂钓之处也。下有石泉。汇成澄潭。天光山影。尽日渟蘸。鸢飞鱼跃。随机流荡。况先生衣履之藏。近盈跬步。乐哉斯丘。高山莫莫。美哉斯亭。清水盈盈。后人之寻是院。登是亭者。孰不有浴沂风雩之思也哉。先生之孙仍陵迟。传道者几希。当时遗稿。十遗八九。入劂秪一卷。而岁月寝久。间多剥落。使先生真迹。将不得悠久传去。都人赵教官有善,马上舍之光。愿为新锓。以广传后。故鸠集若干财。令两人管是役。仍识于卷首。丙午中春。后学坡山尹塾。谨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