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苟全先生文集/年谱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 苟全先生年谱
1831年
附录

苟全先生年谱[编辑]

世宗嘉靖四十五年丙寅明宗大王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时先生生于奉化县晩退里第。先生世居安东府豊山县。至先生曾祖教授公。自军威凝谷里。始定居于是。○先生祖父进士公有知人之鉴。先生始生见。喜其骨相曰扶持吾家者必此儿也。

穆宗隆庆元年丁卯先生二岁

二年宣祖大王元年戊辰先生三岁

神宗万历元年癸酉。先生八岁始受学于朴啸皋先生。先生妣朴夫人。啸皋兄承仁之女。考佥知公遣先生从学啸皋。劝督甚至。先生克軆亲心。慥慥不已。未几学业日就。啸皋亟称之曰是子也才而且器。其终大成乎。

五年丁丑。先生十二岁受业于赵月川先生。时月川知奉化县。先生就县衙请学。一日尽受大学一部。翌朝进诵。不错一字。讲文义无滞。进曰君子大小事业。其在此乎。月川称许不已。乃曰此实学。异于他书。更加读数。佥知公以不受他书。谓其所诵不熟挞之。先生敬奉严训。刻意日课。

七年己卯先生十四岁七月往学于月川书堂。是月月川弃官归。先生遂往学于书堂。时同学者甚众。先生淹贯经传。最深于易。○桧山有感诗。自注云啸皋朴先生由谏院左迁。来莅此府。余从学汉书于衙内。时乙酉春也。申修撰达道挽先生云岁丙申负笈于川上。得我公与之游遨。偲偲焉切切焉。托契之深。砭我愚兮责我躁。穷源远溯于伊洛。分寸深较于礼书云云。则先生之从游于二公门下。互相往来。久而不怠。可知矣。

八年庚辰先生十五岁丁母夫人朴氏忧。夫人性严有法度。月川命先生制述异之。赏赐文房诸具。先生受归入门有喜色。夫人正色挞之曰吾以汝可大受也。今见此而喜。何其小也。先生俛受教。

十年壬午先生十七岁聘夫人黄氏。司果贺之女。翼成公喜之玄孙。

十二年甲申先生十九岁子柱旻生。

十四年丙戌先生二十一岁正月哭啸皋先生。○子柱国生。

十九年辛卯先生二十六岁四月夫人黄氏卒。

二十年壬辰先生二十七岁四月。日本大举入冦。先生从柳公宗介起义兵。时倭冦克斥。连陷州郡。列邑士人。倡义起兵。先生为柳公参谋。及柳公败死。军无主者。请南公𱸙。南公不应。更推住公屹为将。金公涌为副。先生常以参谋书记。专掌军务。与大将往复。又呈书方伯。罄尽忠赤。中其事机。人咸服其才器。尽见集中。

二十一年癸巳先生二十八岁聘夫人李氏。奉事永承之女

二十五年丁酉先生三十二岁正月陪月川先生游灵芝山。有酬唱诗

二十六年戊戌先生三十三岁子柱宇生。

二十八年庚子先生三十五岁春进候月川先生。月川赠诗云感子携酒来慰意。一春消息看梅枝。

二十九年辛丑先生三十六岁十一月陪月川先生游清凉山。有记序

三十年壬寅先生三十七岁子柱汉生。

三十三年乙巳先生四十岁正月侍疾川上。同门报月川先生病笃。节迎医往侍。月川执手曰常以居远不得源源为恨。今病且死矣奈何。其见爱重如此。已而月川病愈。

三十四年丙午先生四十一岁就槃隐上洞筑书斋。槃隐洞在县西。去家里馀。先生雅有幽栖之志。至是筑书室。募僧守之。读书养静。教授生徒。游学者甚众。自号槃泉子。道臣以先生行义闻于朝。十月哭月川先生。有祭文挽词。

三十五年丁未先生四十二岁四月。拜寒冈郑先生于安东。时郑先生为府使。聚士讲心经。先生往拜。仍留讲。八月又往安东请益。

三十六年光海君元年戊申先生四十三岁移居礼安县南阳里。时任奕知奉化县。闻先生名欲见之。先生不往。一日奕过先生庐。先生适出路边。避之林下。奕问知为先生。遣人请之。先生辞以微服不敢见。奕固请。先生亦固辞。请以还官后进谢。奕怃然而去。会方伯邀远近知名士。通读周易于安东黉舍。先生亦在其中。末还县。有一争名者入见奕。奕曰金君某言我还官后来见而不至何。其人曰某性亢甚。方赴方伯讲易之会。顾肯数奉化守。前言来见者非实语也。奕大怒。拘先生二子。要必致先生狱。先生不得已奉二亲移寓礼安南阳里。因村名号草庐。改称苟全居士。

三十七年己酉先生四十四岁秋赴豊基东堂终场。中第一名。先生既去。故庐颓废。有暗行题诗壁上曰一任狂风卷地去。草堂顾落无颜色。奕见之惧。且知为人所诬。要与讲解。为设文会。请先生二子。勤致悔悟之意。先生始见奕。奕意解。然犹锢如故。至东堂中场日。始许令赴试。仅及终场。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四十五岁春。明经覆试。先生中第二名。例除汉城府参军。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四十六岁▣月除司宪府监察。时用事者𬺈龁异己。先生亦坐罢。

四十年壬子先先四十七岁秋。子柱宇中进士会试。先生第三子有隽才。十五中进士。醮送于五峯李相公之门。礼币简素。五峯叹曰我闻某儒者。不图清约如是。

四十一年癸丑先生四十八岁除成均馆典籍。○▣月除礼曹佐郞。未几陞正郞兼知制教。十二月制进东宫春帖,中殿宫迎祥帖。

四十二年甲寅先生四十九岁四月。以千秋兼谢恩书状官赴京。前年十二月。受谢恩书状命。至是仍。七月达帝都。○八月进贺。呈书辞宴。不许再呈辞。时甫经太后葬礼。我国陈慰使臣后发偕到。礼部以千秋使行系吉礼。特令赐宴。先生再呈辞。其略曰职等于四月二十一日。以千秋节价起程。陈慰进香三陪臣。乃趁哀诏颁到。以五月十八日踵发。匍匐之行。晨夜兼程。同时幷达于京师。则虽是襄事已过之后。固我寡君赴吊之初也。或主于凶。或主于吉。服色玄素。自不能不间于彼此。而方玆遣吊之时。寡君之心。一于哀而靡他。寡君之哀。即我陪臣等之哀也。哀中之吉。奉贺者独当于斯须。而吉外之哀。无论陈慰与奉贺。同一寡君之心。则方其贺也。吉在于职等。而由今言之。均是寡君之哀耳。于他则免宴。于职等则不免。是二寡君也。礼部虽不许。而亟称文辞理胜。既还。李五峯好闵贻书贺曰观公闻见事件。则免宴等作。词旨极好。末端献说亦极好。吾公万里之行。所得多矣。

四十三年乙卯先生五十岁正月十日复命。时许筠为上价。行事校秘。与先生每每相反。在玉河馆。得数件书。其中有诬毁先王说话。乃曰朝鲜国王某。诗酒自玩。又曰结款之请。情涉𬺈龁。又曰被倭侵侮。实渠自致。至于文献通考则以太祖为李仁人之嗣。大书曰连弑四王。先生曰臣子既已目见此书。不可默默而归。筠曰然。若果伸理则毕竟得功必不轻。先生曰明其道不计其功。功之多小。不须言也。而此又不幸之言。得而幸之。无奈乖理乎。吾辈唯观义理所当为而已。遂与进香陈慰诸使臣。呈文诸部。及归至通州。筠示以所得林居谩录一册。而其中添入祖宗受诬事。希觊恩赏。请载日录。先生直书事件日留通州。筠以林居谩录示臣。乃写本也。筠甚衔。四月拜侍讲院文学。以与修宣庙实录。加资通训大夫除兼弼善。一日先生入直。司钥以表诗科制请考曰内宦所作也。先生觉其有异。既批毕。更请赋题。先生以玩物丧志书送。二十八日拜司谏院正言。时孽臣当路。欲笼络士类。而先试月川门人。遂授先生言职。两司方论李梧里罪。必欲置之死地。先生与李公瀷。发停启之论。两长不肯。先生呈病而出。三辞见遆。先生诗有两日正言言不正。一旬文学学惟文之句。是时当路者恶先生立异。而以其有重名。不能显然斥之。先生亦以亲老欲求便养以归。竟为时议所沮。虽遆谏职。而犹兼春秋如故。九月差庆尚右道试官。便道归觐。是行历访郑寒冈,权晦谷,金柏岩,张旅轩诸公。未复命。除高灵县监。复命改授新安县监。新安即星州。以州人李昌朝犯逆律。改号降为县。

四十四年丙辰先生五十一岁正月十一日陛辞。二十一日上官。非病病常致斋坐正厅。朝服莅事。终日不懈。洗尽骫骳。单赤大苏。尤明于谳狱。官无滞讼。奸伏冤理焉。拜于寒冈先生。是时仁弘构陷寒冈。称以谋逆。为遣其侄澹者使之密报方伯。而先生坚不动。周旋其间。得以无事。二月行释菜礼。祭社稷坛。先生必沐浴斋戒。蠲洁将事。谒川谷书院庙。○呈觐历拜寒冈晦谷。○五月设寿酌。○会乡人议建昌海书院。院既成。祠退溪先生。以月川从祀。有奉安祭文。后赐额文岩书院。八月行释菜礼。祭社稷坛。如初仪往拜寒冈参川谷享礼。考讲儒生

四十五年丁巳先生五十二岁二月行释菜礼。春秋释菜礼及社稷祭。先生在官时。必自蠲洁将事。五月呈觐设寿酌。佥知公生朝在是月八日。先生在官时。无岁不设寿酌。祭月川庙。历访张旅轩。草定月川年谱。○六月往拜泗水。寒冈先生时寓泗水。九月呈觐设寿酌。历吊权晦谷。○十月往拜泗水。历访张旅轩。与金洗马潗,张敬堂兴孝,李石潭润雨同宿。赠诗赵上舍溭谪行。赵公在泮呈䟽。请尽孝慈。被囚受刑。至是安置南海。金吾押去过县。先生赠诗曰有道吾邦国。危言尚士林。三纲扶在手。一死誓甘心。客路南天远。君恩北海深。寡交无雅分。且自赏徽音。十一月祭外先祖冶城君宋公墓。有祭文○先生祖妣宋夫人先代墓山。皆在治下桧洞。先生斋戒具祭物。曾子孙之在境内者。遍祭于累代先茔。十二月往巡营。历拜冈老。

四十六年戊午先生五十三岁正月呈觐设闻喜宴。先生第二子柱国中前冬生员。携归设酌。二月寒冈先生来过。○三月往拜寒冈。寒冈来过。同宿乡堂草啸皋先生言行录。○跋聋岩李先生退休屏。○四月往巡营。历拜泗水。崔季昇𬀪亦至还宿泗水。与方伯尹公暄设酌于泗水。○闰月与张旅轩约叙中道。○五月呈觐。历祭晦谷。○六月方伯罢归出待。历拜泗水。饯方伯于商山。历访郑愚伏稳叙。○九月以笺文差使员入京。有辨林居谩录䟽。十月至十二月四过泗水。与石潭同宿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五十四岁正月往拜泗水。呈觐设寿酌。以最陞通政大夫。○三月往拜冈老。再到请啸皋碣文。与石潭同宿四月往拜泗水。与崔季昇,李茂伯同宿。五月呈觐。历宿崔季昇家六月既望。陪冈老泛舟浮江亭下。寒冈将作蓬莱浴行。先生与李石潭,李承旨彦英,李评事濯及子柱宇送于牛岩下。戯赠石潭有云从我有由今卧病。羡他遅辈御骖头。八月闻有台评即解归。邑民大小闻先生当罢。相卛伸理于巡营。老妪守衙门。老翁守外门。丁壮守四门。令不得出。老幼騈溢城𬮱。先生权辞慰遣。乘晓折锁单骑出门。乡人追饯于野次。累日不能行。历访张旅轩。行槖萧然。只书册数駄而已。金溪岩坽闻卜駄沈水拯干不乐。既已闻其为书册。乃笑曰此老行装乃尔。还晩退故居。移僦桂场洞。洞在故居北二里许。去县近而洞麓遮断。特为幽绝。先生爱之。僦屋以居。十月答寒冈先生书。时新安人以㙜启查核。前列邑犹治事自若。不宜独去官。寒冈有书。先生答焉。十一月长子柱旻中生员试。中戊午式年会试。退行于是年秋。先生以侍下科庆设酌。

四十八年庚申八月以后泰昌元年。先生五十五岁。正月十五日。闻寒冈先生讣哭之。寒冈以是月初五日终。有挽词二篇。二月入斋昌海书院。改题位版。见元位位版不正。令子柱宇改题。

天启元年辛酉先生五十六岁春九未堂成。先生移居南阳十年馀。深以亲庭稍远为恨。既去新安。直还故居。僦屋于桂场洞。无栖息之室。至是构草堂。名以九未。盖以慈未具,配未全。交未博,书未读。学未就,道未修。居未定,仕未信。谤未止。谓之九未云。次靖节先生归去来辞。九未堂成。先生令子柱宇书归去来辞。付诸壁上。朝夕讽玩。仍次其韵。八月草龙山书院权晦谷奉安文。又草常享文。龙山几段周溪叙付军职。九月三全室成。十二月兼知制教。先生既与时忤。常置散秩。欲退休而佥知公不听。一日从容进曰。仕䆠非时。行止多件。请谢官奉菽水懽。佥知公曰汝父馀日不多。奈不欲荣养耶。先生受教。顾谓子柱旻,柱宇等曰君亲之间。不得自由。要为吾所可为者而已。

二年壬戊先生五十七岁春次李子陵斜川八咏。一松,五峯,月沙诸公。咸加称赏曰其精神胜似平叔。三月拜分承政院承旨。四月差宣谕使按岭南。先是朝家忧军食。募粟各路。号募粟使。后改称宣谕使。差遣异论之人。名虽迁秩而实远之也。既已㙜官请勿速召。先生既不得去职。则不惮劳悴。仍遨游山水间。以寓远游之意。吟咏诸篇。为识者之所叹息。过星州祭寒冈先生祠。文见集中

三年仁祖元年癸亥先生五十八岁三月复命。仍上䟽呈各官陈弊成册。时用事者。以为先生巡行列邑。与䟽斥尔瞻之儒。相与秘谋。欲为罗职而未及发。十一日仁庙举义。○拜知制教。○秋还乡。

四年甲子先生五十九岁二月适举兵叛。上幸公州。岭南起义兵。先生为本县义将。率义兵赴行在所。未至闻贼授首上还都。先生与诸将诣阙。陈贺呈䟽。䟽见集中。批答省䟽具悉。深嘉忠义。䟽辞当軆念云。草辨诬䟽庆尚监司闵圣征状启云道内人心。似有徘徊观望之色。不可开谕倡义。如不得已则欲请留馆倭人赴敌云云。人心莫不骇愤。先生与郑愚伏诸公。相议陈䟽。先生具䟽草见集中。六月子柱宇中廷试第一来觐。荣归日设酌。有诗云中身科甲吾为沆。膝下如今见汝愚。自注云刘沆四十登甲科。赵汝愚二十七登廷试壮元。

五年乙丑先生六十岁四月二十八日。丁佥知公忧。时先生洽满六十。犹孺子哭。居丧葬祭。一以朱文公家礼。

七年丁卯先生六十二岁春奴入冦。上幸江都。先生将欲起赴。有往复于郑愚伏书。时自上有起复之命。而愚伏,旅轩为左右道号召使。先生书问起复节目。已而病未作行。六月服阕。

九年己巳先生六十四岁六月十三日。先生终于乃城寓舍。先生文章经术。俱为侪流所先。雅有经济之志。遭遇昏朝。不得有所展布。而改玉之后。又为飞语所中。先生观象玩占。优游田舍。教授生徒。乐而忘忧。郑文肃公每叹经席不得与先生同升。金沙溪长生常服先生礼学不可及云。

九月三日。葬于奉化南面太子山午向之原。

崇陵十年己酉。士林议建精舍于槃泉洞。先生门人及一县士林。为先生讲学之所。不可无俎豆之举。乃就书斋下洞松楸之下。营立精舍。庙三间讲堂八间。

明陵三年丁巳。士林奉安位版于精舍。初先生赴京。求得夫子画像。奉安书斋。精舍既成。移安于讲堂北壁上。士林往来。先礼夫子画像。后谒先生庙。

纯庙三十一年辛卯春陞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