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读史方舆纪要
◀上一卷 卷六十六 四川一 封域 山川险要 下一卷▶

四川一

[编辑]

《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应劭曰:“梁州者,言西方金刚,其气强梁也。”夏、殷之间梁州为蛮夷国,所谓巴、宾、彭、濮之人也。《史记》:“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帝高阳,后封其支庶于蜀,历夏、商至周衰称王,长曰蚕丛,次曰柏灌,次曰鱼凫。”《周•职方》无梁州,盖并入于雍州。周末秦惠王使司马错伐蜀,有其地。于天文与秦同分野,亦兼参之宿。秦并天下,此为巴、蜀二郡。汉武置十三州,此为益州。《风俗通》:“益之为言隘也,言其地隘险。”亦曰疆壤益大,自汉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恐,请吏入朝。今土境皆自汉以后,历代开拓氐、羌、戎、夷之地也。王莽末公孙述据有其地,莽改益州为庸部。后汉建武十二年平之,仍置益州。治雒,今汉州也。中平五年刘焉为牧,益州徙治绵竹,继又徙治于成都。汉末先主有其地,炎兴初为魏所并,亦曰益州。晋因之,惠帝以后李特据此,永和三年收复。宁康初没于苻坚,太元中坚败,复取其地。义熙初为谯纵所据,九年讨平之。自宋以后多因前代。萧梁末属于西魏,隋氏因之。唐贞观中置剑南道治益州。及山南道,治荆州,而境内之保宁、顺庆、重庆、夔州等府,唐初皆属山南道。今详《州域形势》,下仿此。开元中又分属剑南及山南西、治汉中,今保宁东境及顺庆、重庆之地属焉。山南东治襄阳,今夔州之境属焉。等道。唐末王建据此,后唐同光三年平之,旋为孟知祥所据。宋乾德三年平蜀,置西川、治益州。峡西路。治兴元。今保宁、顺庆、重庆、夔州、龙安等府,时悉为峡西路。咸平四年又分西川为东西两路,东路治梓州,西路治成都。峡西为利、夔两路。利州路仍治兴元;夔州路治夔州,亦曰益、梓、利、夔四路。元置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治成都。元末明玉珍据此,前朝洪武四年平之。九年置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九,直隶州六,属州十五,属县一百十二,长官司九,卫、所、长官司不与焉。总为里一千二百五十有奇,夏秋二税大约一百二万八千五百五十石有奇。而卫所诸司参列其中。今仍为四川布政使司。

成都府,属州六,县二十五。
成都县,附郭。华阳县,附郭,今省。双流县,今省。郫县,温江县,新繁县,新都县,彭县,今省。崇宁县,今省。灌县,金堂县,仁寿县,井研县,资县,内江县,安县。
简州,属县一。
资阳县。
崇庆州,属县一。
新津县。
汉州,属县三。
什邡县,绵竹县,德阳县。
绵州,属县二。
罗江县,彰明县。
茂州,属县一。
汶川县, 静州等长官司附见。
威州,属县一。
保县。
保宁府,属州二,县八。
阆中县,附郭。苍溪县,南部县,广元县,昭化县。
剑州,属县一。
梓潼县。
巴州,属县二。
通江县,南江县。
顺庆府,属州二,县八。
南充县 ,附郭。 西充县。
蓬州,属县二。
营山县,仪陇县。
广安州,属县四。
岳池县,今省。渠县,邻水县,大竹县。
夔州府,属州一,县十二。
奉节县,附郭。巫山县,大昌县,今省。大宁县,今省。云阳县,万县,开县,梁山县,新宁县,今省。建始县。
达州,属县二。
东乡县,太平县。
重庆府,属州三,县十七。
巴县,附郭。江津县,壁山县,今省。永川县,荣昌县,大足县,今省。安居县,今省。綦江县,南川县,长寿县,黔江县。
合州,属县二。
铜梁县,定远县。
忠州,属县二。
酆都县,垫江县。
涪州,属县二。
武隆县,今省。彭水县。
遵义府,属州一,县四。
遵义县 ,附郭。桐梓县。
真安州,属县二。
绥阳县,仁怀县。
叙州府,属县十。
宜宾县,附郭。南溪县,庆符县,富顺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隆昌县。建武千户所附见。
直隶潼川州,属县七。
射洪县,中江县,盐亭县,遂宁县,蓬溪县,安岳县,今省。乐至县
直隶眉州。属县三。
彭山县,今省丹棱县,青神县,今省。
直隶 邛州,属县二。
大邑县,蒲江县。
直隶嘉定州,属县六。
峨眉县,夹江县,洪雅县,犍为县,荣县,威远县,今省。
直隶泸州,属县三。
纳溪县,江安县,合江县。泸州卫附见。
直隶雅州,属县三。
名山县,荣经县,芦山县。
龙安府,属县三。
平武县,附郭。江油县,石泉县。青川千户所附见。
马湖府,属县一,长官司三。
屏山县,附郭。平夷,蛮夷,沐川。凡不称县者即长官司,下仿此。
镇雄军民府,属长官司四。
怀德,威信,归化,安静。
乌蒙军民府,
乌撒军民府,
东川军民府,
永宁宣抚司,属长官司二。
九姓,太平,黎州千户所。
天全六番招讨司。
松潘卫,所属小河所及长官安抚诸司俱附见。
叠溪所。所属长官司附见。
酉阳宣抚司,
石耶,平茶,邑梅。
石砫宣抚司。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属卫六,所八,长官司五。
建昌卫 ,附郭。又有建昌前卫亦在郭内。
礼州后所,礼州中所,打冲河中前所,德昌所,昌州,威龙,普济。
宁番卫,
冕山桥所。
越嶲卫,
邛部,镇西。
盐井卫,
打冲河中左所,马剌。
会川卫。
迷易。

东据夔门,

夔门,即夔州府,其东有瞿塘、巫峡之险,与荆楚接界。

西连番族,

威、茂、黎、雅诸州以西皆番族也。

南阻蛮部,

永宁、镇雄、乌撒、东川,皆为蛮部,又南即云南境内诸蛮矣。

北控褒斜。

褒斜在陕西汉中府。《史记》:“巴、蜀四塞,栈道千里,唯褒斜绾毂其口。”又蔡泽谓范雎:“君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通释》:“褒斜道一名石牛道。”今由汉中府凤县连云栈西南过金牛峡,亦曰石牛道,至川口凡九百馀里。

其大山则有峨眉,

峨眉山在嘉定州峨眉县西百里,眉州南二百里,张华以为牙门山也。亦曰蛾眉山,以其两山相对,如蛾眉然。自岷山而来,连冈叠嶂,延袤三百馀里,至此空起三峰,一为大峨山,一为中峨山,一为小峨山。大峨山岩洞重复,龛谷幽阻,周围千里,莫测远近。登山者自麓而上,及山之半,又历八十四盘,山径如线者六十里,而后至于峰顶。山中有石龛百十二,大洞十二,小洞二十八,若伏羲、女娲、鬼谷诸洞,其最著者也。又有雷洞七十三,时出云雨,俗以为雷神所居。中峨山在峨眉县南二十里,一名覆蓬山,一名绥山。小峨山在峨眉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三山相连,名曰三峨。左思所云“抗峨眉之重阻”是也。《唐十道志》:“剑南道名山曰峨眉。”陆深云:“山周回千里,高八十里。”

岷山,

岷山在成都府茂州西北五百里,地名列鹅村,一名铁豹岭,一名沃焦山。其附曰羊膊,江水所出。《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衡山,见湖广名山。又曰:“岷山导江。”荀卿曰:“江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太史公西瞻蜀之岷山。又《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曰渎山。”渎山者汶山也。汶与岷通。《汉书》作“㟭山”,亦作“㞶山”。《河图括地象》:“岷山之精,上为井络。”古蜀谣云:“汶阜之山,江出其复。”。杨雄《反离骚》:“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是也。汉元延三年岷山崩,壅江水三日不流。今其山直上六十里,岭最高者,遇大雪开泮俯见成都。郭璞《岷山赞》曰:“岷山之精,上络东井,始出一勺,终至淼溟。”王羲之曰:“岷山夏含霜雪,殆昆仑之伯仲也。”《水经注》:岷山即渎山,水曰渎水。”又谓之汶阜,即陇山之南首也,故称陇、蜀。《唐十道志》:“剑南道名山曰岷山。”杜光庭曰:“岷山连峰接岫,千里不绝,灌县青城山乃其第一峰。”刘昫曰:“岷山连岭而西,不知纪极,北望陇山,积雪如玉,南望成都若在井底。”陆游曰:“尝登岷山,欲穷江源而不可得,盖自蜀境之西,大山广谷,谽岈起复,西南走蛮箐中,皆岷山也,则江所从来远矣。”薛氏曰:“蜀西之山,皆岷山也。今自岷、洮、松、叠以南,其大山峻岭班班可考者,皆岷山之随地易名者耳。”

青城,

青城山在成都府灌县西南五十里。《名山记》:“山当益州之西南,蜀郡今崇庆州。之西北是也。一名青城都,山形如城,北接岷岭,南连峨眉。”《唐六典》为剑南道名山之一,《道书》以为第五洞天。一名丈人,山晋王弼云:“山为五岳之长,因名。”《郡志》以丈人、青城分为二山,悮。一名赤城山。杜光庭《记》:“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百五十里,蜀山之望也。山有七十二小洞,应七十二候;八大洞,应八节。”晋元康以后蜀乱,处士范长生率众数千家保青城山。太安中李流围成都,屯郫城,士众饥乏,长生自青城山资给之,军复振。其案山曰成都山,前临麻姑洞,深不可测,与诸洞相连。县西南七十里为高台山,上有天池,晋时所立上清宫在焉。又西南十里曰天仓山,连崖隐轸,凡三十六峰。前十八峰为阳,后十八峰为阴,相传为神仙帑库。又有天国山,亦作“天谷。”在县西南九十里。祝穆曰:“青城山左连大面,右接鹤鸣,鹤鸣山,见崇庆州,亦蜀之名山也。前临狮子,后枕大隋。”大隋山见彭县。又有圣母山,一名慈母山。高二千馀丈,周三十馀里,高下与青城相接。志云:山亦在灌县西南五十里。又西南为便傍山,在灌县西南百三十里。当吐蕃之界,谿谷深邃,夏积冰雪,天所以限中外也。大面山在三谿之北,青城山前号青城,后曰大面,实一山耳。谿水黑,亦名黑水谿。丈人观在青城山北二十里,后唐同光三年蜀王衍游青城山,历丈人观上清宫是也。丈人观西北又有鬼城山。诸山前后络绎,不一其名,要皆青城山之支峰矣。

剑门,

剑门山,亦曰大剑山,在保宁府剑州北二十五里,一名梁山。《山海经》:“高梁之山,西接岷、崌,东引荆、衡。”崌,崌崃山也,见眉州彭山县。郭璞以崌、崃为二山。又《寻江源记》:“梁山首跨剑门,尾入江。”其东北三十里为小剑山,两山相连。《水经注》:“小剑戍西去大剑山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谓之剑阁。《华阳国志》:武侯相蜀,凿石架空,始为飞阁以通行道是也。”《舆地广记》:“孔明以大剑至小剑当隘束之路,乃立剑门县。以阁道三十里至险,复置尉守之。”又云:“小剑山有小石门,穿山通道,长六丈馀,即俗所称石牛道,亦名金牛道。秦司马错由此以伐蜀,汉永平中司隶杨厥凿而广之。”今关口乱石错立,乃其故址。按《水经注》、《十三州志》、《汉中志》皆云石门在汉中,《广记》似悮。三国汉末,魏钟会入汉中,下关城,此谓汉中之阳平关城。今见陕西宁羌州。姜维退屯剑阁以拒会,列营守险,会不能克,今大剑山犹有姜维故垒。晋元康八年李特帅关中流民就食巴、蜀,过剑阁太息曰:“刘禅有如此地,面缚于人,岂非庸才耶?”升平三年梁州刺史司马勋叛,引兵入剑阁攻涪,今绵州。进围益州,桓温遣朱序等讨平之。宁康初秦苻坚使毛当等出剑门,别将徐成攻剑阁,克之。王氏曰:“自苻坚使杨安寇蜀,其将徐成陷二剑,于是始有“二剑”之称。”齐建元二年,晋寿民李乌奴引氐寇梁州,豫章王嶷遣中兵参军王图南将益州兵从剑阁掩击之,梁、南秦二州刺史崔慧景发梁州兵屯白马,即阳平关。与图南覆背击乌奴,乌奴败保武兴。武兴,见陕西略阳县。梁天监四年魏邢峦取汉中诸城戍,遣统军王足入剑阁,围涪城。峦表言:“蜀之所恃,惟在剑阁。今既克重阻,瞻望涪、益旦夕可图。剑阁天险得而弃之,良可惜矣。”请遂乘胜取蜀,不听。十三年魏复谋取蜀,分遣其将甄琛出剑阁。十五年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张齐与魏争葭萌,败还,小剑、大剑诸戍皆弃城走。普通六年益州刺史萧渊猷遣其将樊文炽等围魏益州长史和安于小剑,魏将淳于诞引兵救小剑,文炽败遁。大同初剑阁复入于梁。大宝初氐酋杨法琛入利州,今广元县。据州附魏。益州刺史武陵王纪遣杨干运等讨之,法琛发兵据剑阁,干运攻拔之,法琛遁走。承圣二年纪东侵荆州,西魏将尉迟迥乘虚南寇潼州,今绵州。刺史杨干运等密以剑阁送款于魏,迥入剑阁,蜀遂瓦解。后周大像初益州总管王谦举兵应相州,时相州总管尉迟迥举兵讨杨坚也。杨坚使梁睿讨之,自剑阁进逼成都,谦败死。唐置剑门关及大剑、小剑二戍。元和初刘辟作乱,山南西道严砺遣将先夺剑门,入剑州,而辟以丧败。盖剑门足以制两川之命也。咸通、乾符中南诏犯成都,师出剑门而敌引却。乾宁四年王建攻东川,岐帅李茂贞遣将李继昭救之,留偏将守剑门以防归路,西川将王宗播击擒之。后唐同光四年灭蜀师还,至利州,李绍琛自剑州拥军而西,称西川节度。李继岌遣任圜追击之。圜先遣别将下剑门关守之,遂进败绍琛于汉州。长兴初,董璋、孟知祥谋据两川,璋遣兵筑七寨于剑门,又于剑门北置永定关,布列烽火。时唐主亦议发兵讨璋,知祥闻之疑惧,谋于其属赵季良,季良请以东川兵先取遂、阆,时唐主增兵置帅于阆、遂二镇,与利州为三镇。然后并兵守剑门,则大军虽来,吾无内顾之忧矣。既而璋克阆州,引兵趣利州,遇雨粮尽还阆州。知祥惊曰:“比破阆州,正欲径取利州,其帅不武,必望风自遁,我获其仓廪,据漫天之险,漫天岭,见广元县。北军终不得西救武信。时两川合军攻遂州也。今僻处阆州,远弃剑阁,非计也。”欲遣兵助守剑门,璋固辞乃止。既而唐军来伐,石敬瑭入散关见陕西重险,前锋王弘贽等引兵出入头山后今见昭花县,过剑门南,还袭剑门,克之。进破剑州,而大军不继,乃还保剑门,知祥闻之大惧,急遣兵赴剑州屯守,唐兵来攻败还。周显德二年遣军伐蜀,取秦、阶诸州,蜀人惧,聚兵粮于剑门、白帝,为守御之备。宋乾德三年王全斌伐蜀,发利州,至益光,即益昌,今昭化县。得降卒牟进言:“益光江东越大山数重,有狭径名来苏,蜀人于江西置栅守之,对岸有渡,路出剑门南二十里至青缰店与官道合,由此进兵,则剑门之险不足恃也。”康延泽曰:蜀人并力守剑门,若令诸帅协力攻取,而命别将取来苏达青缰,北击剑阁,与大兵夹攻,破之必矣。”全斌从之,剑门遂下。盖剑门控扼险阻,不容恃力以取也。晋张载《剑阁铭》曰:“岩岩梁山,积石峨峨。远属荆、衡,近缀岷、嶓。南通邛、僰,北达褒斜。狭过彭、碣,高逾嵩、华。惟蜀之门,作固作镇。是曰剑阁,壁立千仞。穷地之险,极路之峻。”唐李德裕《铭》曰:“群山西来,波积云屯,地险所会,斯为蜀门。层岑峻壁,森若戈戟,万壑奔东,双飞高阙。翠岭中横,黯然黛色。树若雄屏,以卫王国。”德裕自注云:剑门当中有一岑,峻岭横峙,望若巨屏,此一峰最奇,而说者未之及也。王氏曰:“大剑山两崖相对,剑门关在其上,北去陕西栈道六百馀里,西南去成都八百馀里,自古推为天下之险。”三国时邓芝曰:“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重险者,谓外有褒斜、子午之险,内有剑阁之隘。也三江,见南直大川。左思《赋》云:“阻以剑阁。”殷仲堪曰:“剑阁之隘,蜀之关键。”唐刘凤云:“梁山之险,蜀恃为外户。其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嵚,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名剑门。”《益州图经》云:“小剑山截野横天,奔峰倒地,挟楚包汉,呀秦拥蜀。大剑虽号天险,有厄塞可守,崇墉之间,径路颇坦。小剑则凿石架梁,飞阁成道,耸峭不容飞越,李白所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者也。虽然,刘禅、萧纪之徒,其如地利何哉?”

巫山。

巫山亦曰巫峡,在夔州府巫山县东三十里,为三峡之一,三峡详湖广重险西陵。长一百六十里,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也。《战国策》:“苏秦说楚威王曰:‘西有黔中巫郡。’”盖郡据巫山之险,因以山名。后汉初荆邯说公孙述亦云:“倚巫山之固。”山在楚蜀间为巨障矣。《江行记》:“自巫峡东至西陵峡,皆连山无断处,非亭午夜分,不见日月,风无南北,惟有上下,《水经注》谓杜宇所凿以通江者。”《图经》:“巫山抗峰岷、峨,偕岭衡岳。其群峰凝结翼附,并出青云。世传巫山十二峰,曰望霞、曰翠屏、曰朝云、曰松峦、曰集仙、曰聚鹤、曰净坛、曰上升、曰起云、曰飞凤,亦作“栖凤。”曰登龙、曰圣泉是也。”下有神女庙。范成大《吴船录》云:“下巫山峡三十五里至神女庙,庙前滩尤汹怒。十二峰俱在北岸,前后映带,不能足其数。十二峰各有名,俱不甚切。”陆游《入蜀记》:“神女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说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然十二峰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苏辙《巫山赋》亦云:“峰连蜀以十二,其九可见而三不知。”惟神女峰最为鲜丽。巫峡之名,盖因山以名峡也。蜀人以其在蜀东境,亦谓之东峡”云。

其大川则有岷江,

岷江出岷山北,旧志云:江源出羊膊岭,一云出木塔山。今详考二山,诸志俱未审也。或云松潘卫北大分水岭即羊膊岭,大抵皆岷山以北之支阜矣。经松潘卫西,又南经叠溪所西,复南流历茂州及威州西,折而东南至灌县,导流益多,包络于成都府境而南入眉州界,经州东,又南历嘉定州东,复东南流历叙州府城北,又东北经泸州城东,又东北历重庆府南,又东经涪州北,复东北出经忠州城南,又东经夔州府城南,出巫峡而入湖广界。志云:岷江亦曰汶江,亦曰都江,亦曰外水。其在州郡城邑间者,往往随地立名,而都江、外水则岷江之通称也。岑彭之攻公孙述也,溯都江而上,拔武阳。见眉州彭山县。先主取益州,诸葛武侯自荆州来会,克巴东,今夔州府。至江州破巴郡,今重庆府。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今叙、泸以西。晋桓温伐李势,取道外水。义熙初毛璩自益州东讨桓振于江陵,使其弟瑾等将兵出外水。四年刘裕使刘敬宣讨谯纵,敬宣遣别将温雅出外水。八年复使朱龄石讨之,径从外水取成都是也。自夔州上下亦谓之峡江。《唐史》:“中和二年贼帅韩秀昇等断峡江路,西川帅陈敬瑄遣兵讨之,不克。时车驾幸成都,断峡江则荆、蜀路绝,王命不复行于东南,于是江、淮贡赋及云安、淯井盐运皆不至,公私窘迫。三年,高仁厚讨平之。”《舆程记》:“自江源至成都九百九十里,水不甚急。自泸州以东,长川巨浸悉委于岷江,而波流益以浩衍,百石大船,止于泸州。自泸以西,江水渐狭也,由瞿唐而下,谓之峡江。”郭仲产云:“峡江两岸,重岩叠嶂,蔽日隐天,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能及也。”馀详见《川渎异同》。

雒江,

雒江出成都府汉州什邡县西北六十里之章山,径州城北为雁水,又东南有湔水来会焉。湔水出大江,自灌县西湔堰分流,经崇宁、彭县、新繁、新都至汉州南而会于雒。雒水南入新都县界,有绵水来会焉。绵水出汉州绵竹县紫岩山,径德阳县东,又南至汉州东,又南至新都东北而合于雒水。三水合流,亦谓之郫江。又南历金堂县东南之金堂峡而为金堂河。又东南历简州城东而为雁水,亦云牛鞞水。又东经资县治南而为珠江,亦曰资江。又东南经内江县西而为中江。又经重庆府荣昌县之西界及叙州府富顺县之东而曰中水,亦曰金川。又东南流经隆昌县南至泸州城东而合于大江。雒江之名,亦随境而更,而中水亦为雒江之通称矣。朱龄石之讨谯纵也,分遣臧熹从中水取广汉。沈约曰:“资江为中水。”今由泸州以北直抵汉州,固出奇之所矣。

涪江,

涪江出松潘卫北九十里之小分水岭,东南流过小河所北,又东南径龙安府东及江油县北,又东南经剑州西南入成都府境,经彰明县东,又历绵州城东南,亦谓之绵水。又历罗江县治东北,亦谓之罗江水。又东南入潼川州境,过州城东,历射洪县东及遂宁县城南,又东南入重庆府境,经铜梁县北,定远县西南,至合州城东南而与嘉陵江合。又东南至府城北而东入于岷江。《汉志•注》:“涪水过郡二,谓广汉、巴郡也。行千六十九里。”后汉建武十一年岑彭讨公孙述,使臧宫从涪水上平曲。见合州定远县。宫破延岑之兵,进拔绵竹,破涪城,拔繁郫,与吴汉会于成都。建安十六年先主入蜀,至巴郡,由垫江水诣涪。垫江今之合州。盖从垫江溯涪水径上涪城也。十八年先主自葭萌进据涪城,益州从事郑度谓刘璋:“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璋不听。晋义熙初益州刺史毛璩将东讨桓振于江陵,分遣参军谯纵等出涪水,纵等至五城水口,见潼川州中江县。遂作乱。四年,刘裕使刘敬宣讨之,敬宣既入峡,遣巴东太守温祚等出外水,自帅大军繇垫江转战而前,至黄虎,去成都五百里,谯纵悉众守险,敬宣不能克。九年又遣朱龄石伐之,密敕龄石从外水取成都,而以别将从中水取广汉,以疑兵从内水向黄虎。谯纵果重兵守涪城以备内道,龄石出其不意,而纵败亡。沈约曰:“涪江为内水。”庾仲雍云:“巴州江州县对二水口,右则涪内水,左则蜀外水。”是涪江为内水也。由内水入涪城则已夺成都之险。故昔人重兵戍涪城,所以保涪之上游也。重兵戍垫江,所以保涪之下流也。涪江实中分益州之地,而可忽乎哉?

嘉陵江,

嘉陵江出陕西宝鸡县大散关东之嘉陵谷,西流经汉中府凤县北,又西入巩昌府徽州境。历两当县及州之南境,又西南入汉中府宁羌州界,经略阳县城南,又西南至州东而西汉水合焉,西汉水,详陕西大川汉水。又南入保宁府境,经广元县西,又西南历昭化县东北而白水流合焉。白水,详见陕西文县。过县界至剑州东境,又东南流经苍溪县南,历府城西,又东南经南部县东而入顺庆府界,过蓬州西经府治东,又南经岳池县西境入重庆府界,经定远县北境至合州城东北而渠江合焉。又经州城东南而涪江合焉。并流至府城北,又东南而入于岷江。亦曰汉水,以上流合西汉水也。亦曰阆水,以流注阆中也。亦曰巴水,以水流曲折也。亦曰渝水,以历渝州而名也。即今重庆府。盖嘉陵为巴中之大川矣。

巴江,

巴江源出陕西南郑县南境之大巴岭,入保宁府界,经南江县南及巴州东南而入顺庆府界,经蓬州仪陇县东,又经州东北而东南历营山县,至广安州渠县北,又东合于渠江。渠江出夔州府达州太平县东北之万顷池,经州南而入渠县界合于巴江。并流而南,经广安州东,曰篆水,亦曰洄水,又南历邻水县西,至重庆府合州城东北而入于嘉陵江。又东南会于涪江至府城北,又东而入于大江也。《通释》云:“自蜀而言,大江之外,其水有七:曰绵水、曰雒水、曰湔水、曰涪水、曰嘉陵水、曰巴水、曰渠水。七水合于江而江始大。”今按绵水、湔水入雒,而巴、渠合为一水,则大江之外为巨川者四而已矣。其出于徼外入中国而附于江者,又不与焉。近说以岷、泸、雒、巴为四大川,故有四川之名,于义未安。

泸水,

泸水出黎州所西徼外,其源曰若水,《山海经》:“黑水之间有木名若,若水出焉。”《水经注》:“若水南经云南之遂久县,又东流合绳水、孙水、淹水、泸水注于马湖。昔黄帝长子昌意降居斯水为诸侯,娶蜀山氏,生颛顼于若木之野,即此处也。”《汉志•注》:“旄牛有鲜水,南入若水,若水亦出徼外,南至大莋入绳。”下流曰泸水,一云西蕃境内有可跋海,周七十馀里,东南流出云南者为漾备水,出会川者为泸水。流经建昌行都司南,又南经会川卫西而入金沙江。其水深广多瘴疠,夏月尤甚。故诸葛武侯以五月渡泸为艰也。汉元光五年司马相如使西南夷,除边关,西至沬、若水。沬、若水即泸水也。后汉建武十九年益州蛮相率叛乱,遣武威将军刘尚发广汉、犍为、蜀郡人及朱提夷讨之。尚渡泸水入益州,大破栋蚕等羌。栋蚕,见云南姚安府境内。蜀汉建兴三年武侯讨南中蛮,渡泸水,《出师表》所云“五月渡泸,身入不毛”者也。晋大宁初成李骧等寇宁州,刺史王逊遣将姚岳败骧于堂琅,追至泸水,成兵争济,溺死者千馀人。唐贞元四年吐蕃寇西川,发云南兵数万屯泸北,西川帅韦皋以计却之,云南兵遂引去。太和中李德裕帅西川,亦经营于此以拒南诏。其金沙江亦出吐蕃界,经云南西北境今详云南大川。至会川卫界而合于泸水。又东北流经东川府,曰纳彝江,亦曰黑水。又东北入乌蒙府亦名金沙江。又东北入马湖府境,至府南曰马湖江。又东入叙州府界,至府城东南而北注于岷江。《通释》曰:“泸水,蜀西南境之大川也。”

大渡河,

大渡河出雅州西北生羌界,一名沫水。《史记》:“司马相如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沫、若水。”此即沫水也。沫,音妹。《水经注》:“沫水出广柔徼外,东合青衣水入江。”《通释》云:“大度河一名羊山江,出铁豹岭。”羊一作“阳”。铁豹岭即岷山之异名也。流经雅州芦山县北,又西南流经黎州所西,折而东南经建昌行都司越嶲卫北境,东流入嘉定州界,历峨眉县南,至州城东南而入于大江。自昔设险于此以御蛮夷。萧齐永明二年大度獠恃险骄恣,益州刺史陈显达袭破之。唐长寿元年吐蕃酋长曷苏率部落请内附,遣张玄遇将兵迎之。军至大度水西,曷苏事泄,为国人所擒。大历末吐蕃、南诏寇西川,李晟追破之于大渡河。贞元十七年韦皋使黎州经略使王有道将兵过大渡河,深入吐蕃界。太和三年南诏将嵯颠入寇,陷邛州径抵成都,陷外郭,节度使杜元颖保牙城拒之。寻大掠而去,自大渡水南还。明年李德裕为帅,筑仗义城,以制大渡河、青溪关之阻。关见下。咸通二年南诏陷安南,复陷嶲州以牵制西南。西川帅萧邺率属蛮鬼主邀败之于大渡河。十年南诏陷嶲州,攻清溪关,官军退屯大渡河北。蛮乘船筏争渡,官军溃还,蛮遂陷雅、黎。十三年路岩帅西川,亦扼大渡河治故关。邛崃关也。乾符初复入寇,絙舟大渡河以济,黎州刺史黄景复俟其半济击之,蛮败遁,断其浮梁。蛮以中军旗帜当其前,而分兵潜出上下流各二十里,夜作浮梁,诘朝俱济,袭破诸城栅。景复还黎州,设伏以待,蛮至败却,追至大渡河南。会蛮归至之罗谷,在越嶲卫南。遇国中发兵继至,遂复寇大渡河,与唐夹水而军,又自上下流潜济,与景复战连日,西川援军不至,蛮众日益,景复不能支,军溃。南诏乘胜陷黎州。乾符二年高骈为西川帅,至成都,时南诏方入犯至新津而还,骈遣骑追至大渡河,杀获甚众,修复邛崃关、大渡河诸城栅。五代梁乾化四年南诏寇黎州,王建遣王宗范等追败之于大渡河,蛮走渡河,桥绝溺死者数万人,宗范将作浮桥济大渡河攻之,蜀主召还,自是蛮寇益少。宋乾德中以为边界,祝穆曰:“大渡河,唐西川要害也。大渡之戍一不守,则黎、雅、邛、嘉、成都皆扰。”宋初乾德三年王全斌平蜀,以图来上,议者欲因兵威服越嶲,艺祖以玉斧画此河曰:“外此吾不有也。”于是为黎之极边。昔时河道平广,可通漕船,自玉斧画后河之中流忽陷下五六十丈,水至此澎湃如瀑,从空而落,舂撞号怒,波涛汹涌,舡筏不通,名为“噎口”,殆天设险以限中外。父老云:“旧有寨将欲载杉木板繇阳山入嘉定贸易,以数片试之,板至噎口,为水所舂没,须臾片片自沬水浮出,蛮人闻之益不敢窥伺。”政和末大理通贡,有上书乞于大渡河外置城邑以便互市,诏问得失,知黎州宇文常言:“太祖观地图,画大渡河为境,历百五十年无恙;今若于河外建城邑开边隙,非中国之福也。”议遂寝。宝祐初蒙古忽必烈侵大理,出大渡河至金沙江。元至顺初罗罗斯土官撒加伯以兵撤毁栈道,潜结西番,聚兵大渡河,进寇建昌以应云南诸王秃坚等,寻击平之。明初傅友德平西南夷设大渡河千户所,造舟以达建昌。曹震言:“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多死瘴疠,请置驿于峨眉。”盖大渡河之为险要也尚矣。

青衣水。

青衣水出雅州芦山县东九里之卢山,《水经注》云:“出于蒙山。”由雅州西境东北流经名山县南而入洪雅县界,县属嘉定州。历眉州之丹棱县,东南流历青神县东南而入嘉定州夹江县界,又东至州西而合于阳江,即大渡河也。又东而入于大江。志云:沬水亦出卢山,合于青衣,故青衣兼有沬水之称。而大渡河下流曰阳江,亦名沬水,则沬水又青衣、大渡之通称矣。 《通释》曰:“水出蛮中而附于江者,青衣也,羊山也,马湖也。其出于郡邑之山泽者,则自岷、峨而下沿流以至于夔,不胜其众。此数水者,蜀水接连荆、楚源流之大略也。”

其重险则有鹿头关,

鹿头关在成都府汉州德阳县北三十里鹿头山上,南距成都百五十里,东西两川之要道也。唐建中四年剑南西山兵马使张朏作乱,入成都,鹿头戍将叱干遂讨平之。元和元年刘辟以西川畔,诏高崇文讨之。辟城鹿头关,连八栅屯兵拒守,崇文击败之。辟又置栅于关东万胜堆,或谓之范胜山。崇文遣将高霞寓攻夺之,下瞰关城,八战皆捷,大将阿跌光颜引兵深入,军于鹿头关西,断辟粮道,于是鹿头、绵江诸将皆降,遂趣成都。中和元年黄巢乱关中,帝自兴元幸蜀,西川节度使陈敬瑄迎谒于鹿头关。四年杨师立以东川叛,高仁厚自西川进讨屯德阳,师立遣将郑君雄据鹿头关拒之。仁厚曰:“攻之则彼利我伤。”因列十二寨围之。既而悉众陈于鹿头关城下,君雄出战,败,遂弃关走,仁厚进围梓州。光启三年王建自阆州应田令孜之召诣西川,陈敬瑄复拒之。建怒,破鹿头关,败西川兵于绵竹,拔汉州。后唐同光三年李绍琛将前锋伐蜀,至绵州,绵江浮梁为蜀人所断,绍琛谓李严曰:“吾悬军深入,利在速战,但得百骑过鹿头关,彼且迎降不暇。”遂乘马浮渡,袭入鹿头关,进据汉州,蜀人迎降。杜甫《鹿头关》诗曰“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又云“及兹险阻尽,始喜源野阔”,盖自关以西道皆坦平,故西川恒恃此为巨防也。

瞿唐关,

瞿唐关在夔州府城东八里,以瞿唐峡而名。峡在城东三里,或谓之广溪峡,三峡之一也。瞿唐之名著而广溪之称隐矣。《乐府解题》曰:“瞿,盛也;唐,陂池也。言盛水其中可以行舟。又云:夏则为瞿,冬则为唐。”瞿唐峡为三峡之门,两崖对峙,中贯一江,滟滪堆正当其口,于江心突兀而出。《水经注》:“白帝城西有孤石,冬出水二十馀丈,夏即没,秋时方出。谚云:‘滟滪大如象,瞿唐不可上,滟滪大如马,瞿唐不可下’,盖舟人以此为水候也。”《江行记》:“滟滪堆亦谓之淫豫堆,《南史》有云:“淫豫大如襆,瞿唐不可触。”《类要》云:“淫豫大如鳖,瞿唐行舟绝;淫豫大如龟,瞿唐不可窥。”皆言必俟水盛而后可进也。未安。上云大如象不可上,上云大如马不可下,言水衰堆大难上,水大堆小难下也。即如襆、如鳖、如龟之谣,皆言水大难行,注语与谣抵牾,是未经目见,该会其意。亦谓之犹豫堆。《益州记》:“滟滪亦曰犹豫,言舟子取途不能决水脉也。”宋淳熙中有成镛者,遣人垂绳坠石以约之,凡八十四丈,当夏时江涨,滟滪上水犹三十馀丈也。”范成大《吴船录》曰:“天下至险之处,瞿唐滟滪是也。每一舟入峡数里,后舟方续发,水势怒急,恐猝相遇不可解析也。峡中两岸高岩峻壁,斧凿之痕皴皴然,而黑石滩最号险恶,两山东江,骤起水势,不能平也。”陆游《入蜀记》:“瞿唐关即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岁旱时石露大半,有三足如鼎状。关城下旧有锁水二铁柱。唐天祐初时忠义节度赵匡凝并荆南地,因遣水军上峡袭王建夔州,败去。万州刺史张武因请于王建,于夔东作铁絙,绝江中流,立栅于两端,谓之‘锁峡’。从之。”又宋景定五年守将徐宗武于白帝城下岩穴设拦江锁七条,长二百七十七丈五尺,五千一十五股。又为二铁柱,各六尺四寸。此其故址矣。志云:瞿唐关即故江关,巴、楚相攻时置,汉有江关都尉治鱼复。《华阳国志》:“江关旧在赤甲城,后移在江南岸,对白帝城故基,即今瞿唐关之江南岸矣。”后汉建武四年岑彭破田戎于彝陵,遂谋伐蜀,留冯骏军江关。既而公孙述复使田戎出江关,招其故众,欲取荆州,不克。九年公孙述复遣田戎等下江关击破冯骏等军,遂拔巫及彝道、彝陵,因据荆门、虎牙。详见湖广重险荆门。十一年岑彭等大破田戎于荆门,遂帅诸军长驱入江关。或谓之捍关,捍关见湖广长阳县,然《后志》曰鱼复有捍关,盖即以江关为捍关也。法孝直言,“鱼复捍关,临江据水,实益州祸福之门。”是也。《三国志》:“法正与刘璋笺曰:‘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宋泰始三年以三峡险隘多寇贼,乃立三巴校尉镇江关。又大江自瞿唐关而下,谓之峡江,亦谓之锁江。唐天复三年王建取夔、忠、万、施四州,议者以瞿唐蜀之险要,乃弃归峡,屯军夔州。天祐元年山南东道赵匡凝遣水军上峡攻王建蜀夔州,守将击却之。五代梁乾化四年高季昌攻夔州,纵火舡焚蜀浮桥,蜀将张武举铁絙拒之,船不得进,会风反,焚溺甚众。铁絙即武所作也。先是峡上有堰,或劝蜀主乘夏秋江涨决之以灌江陵,毛文锡曰:“高季昌不服,其民何罪?”乃止。后唐同光三年伐蜀,命荆南高季兴分道前进,自取夔、忠、万三州。季兴尝欲取三峡,畏蜀峡路招讨使张武威名,不敢进,乘唐兵势,自将上峡取施州,进至鏁江,复为张武所败,遁走。宋乾德二年遣刘光义等伐蜀,以地图指鏁江曰:“我军溯流至此,慎勿以舟师争胜。”明初伐蜀,命汤和等由瞿唐趋重庆。时夏人守瞿唐,以铁索横断关口,又于铁索外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寨,凿两岸壁,引绳为飞桥,严为守备。和克归州,而进至夔州大溪口,分遣别将一出赤甲山逼夔州,一出白盐山下逼夔州南岸攻其南城山寨,而自引军攻其飞桥,皆不利,引还。旋自白盐山伐木开道,由纸牌坊溪在府东十里。趋夔州。廖永忠帅所部兵先至旧夔州,即白帝城。败蜀兵,乃进兵瞿唐关,密遣奇兵舁小舟逾山渡关,出上流,乃率精锐出黑叶渡,以一军攻其陆寨,一军攻其水寨,陆寨先破,上流兵适至,下流舟师合进,瞿唐之险遂下。入其夔州,汤和亦至,于是和帅步骑,永忠帅舟师,乘胜抵重庆,沿江州县,望风奔附,而明昇出降矣。瞿唐为蜀之东户,不亦信哉?

临关,邛崃关附。

临关在雅州芦山县西北六十里,汉灵关道,属越嶲郡。亦曰零关。《史记》:“司马相如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其书有曰“镂零山”,张揖云:“汉凿开灵山道是也”。。《汉书•注》:“灵山有限孔四,一名𬭸灵山。”后汉延光二年旄牛夷人畔,攻零关,益州刺史张乔击破之。《华阳国志》:“蜀王开明以灵关为前门。”《蜀都赋》云:“辟灵关以为门”,即此也。唐贞元中韦皋攻吐蕃,分兵出西山灵关。关盖控扼之要地矣。《蜀志》云:“蜀以剑阁为前门,灵关为后户。”《寰宇记》:“县北二十里有灵关山,峰岭嵯峨,旁夹大路,下有三峡口,阔三丈,长二百步,通蛮貊之乡,入白狼夷界。”《一统志》:“今关甚险,一人守之,可以御百。”正统初以其外临董卜韩胡界,因改灵关曰临关。自关而西南又有邛崃关,相距百四十里,并为西面之险。志云:邛崃关在雅州荣经县西八十里,以邛崃坂而名。《图经》:“坂在县东四十里,本名邛筰,故邛人、筰人分界处也。”亦曰邛僰山,山岩阻峻,萦纡百有馀里。关当西麓垂尽处,凭高瞰远,实为中外之防。汉文帝六年废淮南王长,徙之岩道邛邮,盖于邛崃置驿矣。山有九折坂,路艰险,登者回曲九折乃得上。汉王阳为刺史,行部至此,言念先人而叹息;后王尊至此,愿为忠臣而慷慨。今坂下有叱驭桥,亦名忠孝桥,以是矣。隋大业十年始置关,唐中叶以降西南多事,关遂为重地。贞元初南诏异牟寻与吐蕃合兵入寇,一趋茂州逾汶川扰灌口,一趋扶、文,掠方维、白坝,一侵黎、雅寇邛崃关,寻败还。太和三年南诏晟丰祐入寇,蜀将尹椻保邛崃关,率众出关迎战,遇伏败死,蛮遂犯成都。五年李德裕帅西川,修邛崃关以扼蛮险。咸通二年南诏寇嶲州,攻邛崃关。十年南诏攻清溪关,逾大渡河,陷黎州,遂入邛崃关,围雅州,寇邛州。乾符初复破黎州,入邛崃关,进掠成都。明年高骈帅西川,逐蛮出大渡河,收邛崃关,复取黎州。五代梁乾化四年南诏寇黎州,蜀主王建遣王宗播等出邛崃关,大破之。李心传曰:“关南去黎州六十里,祝穆云关南去嶲州九百里。自大渡河而北,关实当其冲要”云。

清谿关。

清谿关,在黎州所南百三十五里,大渡河南。《洪源志》:“关在黎州西南界,又南七百二十里至嶲州。”其地连山带谷,夹涧临溪,倚险结关,恃为控御,西南夷入犯此其必经之道也。唐至德初南诏阁罗凤乘乱陷越嶲会同军,见会川卫。据清谿关。贞元四年吐蕃合云南兵入寇,继而云南兵至泸北引去,吐蕃攻两林、骠旁及东蛮,又分兵寇清谿关及铜山,韦皋遣黎州刺史韦晋与东蛮连兵破蕃于清溪关外。未几,吐蕃复寇清溪关,又分兵攻东蛮,韦皋命晋镇要冲城督诸军御之,复遣嶲州将刘朝彩出关连战,大破之。《新唐书》:“韦皋凿清溪关以通好南诏,自此出邛部经姚州而入云南,谓之‘南路’,为唐重镇。”盖清溪关已没于南诏,皋收复之也。太和四年李德裕为西川帅,上命修塞清溪关以断南诏入寇之路。德裕言:“通蛮细路最多,不可塞,惟重兵镇守可保无虞。”德裕谓:“黎、雅得万人,成都得二万人,则蛮不敢动。”又言:“议者闻一夫当关之说,谓清溪可塞,臣访蜀老将,清溪之旁大路有三,自馀小径无数,皆东蛮临时为之开通,若言可塞,则是欺罔朝廷。须于大渡水北更筑一城,迤逦接黎州,以大兵守之方可。”既而德裕徙关于中城,近越嶲卫东北境。西南有昆明军,西有宁远军,筑九城,自清溪关南径大定城,又三百五十里而至台登,于是关不果塞。咸通十年南诏寇嶲州,定边镇将时分西川置定边节度于邛州。安再荣守清溪关。蛮攻之,再荣退屯大渡河北,与蛮隔水相射。蛮密分军伐木开道逾雪坡至沐源川,雪坡,在峨嵋县界。沐源川,今马湖府沐川长官司。寻渡青衣江,陷犍为,焚掠陵、荣二州境。《唐史》:“时南诏酋世隆自将侵嶲州,攻清溪关。戍将绝大渡河走,诸屯皆退保北涯,蛮于是攻黎州。乾符二年高骈帅西川,复戍清溪等关。”五代时关没于蛮。祝穆曰:“唐长庆二年韦齐休从使云南还,谓云南所以能为唐患者,以开道越嶲耳。若自黎州之南、清溪关外尽斥弃之,疆埸可以无虞,不然忧未艾也。”及唐之亡,祸果由此。宋弃嶲州不守,而蜀遂无边患。《土夷考》“今越嶲卫东北二百二十五里有古隘堡,其南隘广不盈丈,两岸壁立千仞,峡内溪流淙淙,即古清溪关也。旧志:关去台登五百五十里。或云去建昌卫五百里。”德裕所置琉璃、仗义二城,亦在其处”云。
四川介在西偏,重山叠岭,深溪大川,环织境内,自相藩篱。且渝、夔东出则据吴、楚之上游,利、阆北顾,则连褒斜之要道,威、茂、黎、雅足控西番,马、湖、叙、泸以扼南僰,自昔称险塞焉。秦人并巴蜀,益以富强。汉开西南夷,边壤益斥。天下有事,奸雄辄睥睨于此焉。岂非以山川襟束,足以固守欤。诸葛武侯言:“益州隘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张华言:“蜀汉之土,与秦同域,南跨邛笮,北阻褒斜,西即碨碍,隔以剑阁,穷险极峻,独守之国也。”晋元康以后,其地入于巴氐。咸康七年慕容皝使刘翔至建康,翔曰:“今王师纵未能澄清北方,且当从事巴、蜀,一旦石虎先人举事,并李寿而有之,据形便之地以临东南,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太元三年苻坚遣兵寇襄阳,既而欲自将攻之。梁熙谏曰:“晋江山险固,易守难攻,必欲廓清江表,宜引关东之兵,南临淮、泗,下梁、益之卒,东出巴峡。”盖东南噤领,尝在巴、蜀矣。后唐同光初荆南帅高季兴入朝,唐主问季兴用兵于吴、蜀二国何先?季兴曰:宜先伐蜀,克蜀之后,顺流而下,取吴如反掌耳。”宋牟子才言:“重庆为保蜀之根本,此就江道言之。嘉定为镇西之根本,夔门为蔽吴之根本,然而巴、蜀之根本,实在汉中,详陕西汉中府总论。未有汉中不守,而巴、蜀可无患者也。故昔人谓东南之重在巴、蜀,而巴、蜀之重在汉中。”宋人保东南,备先巴、蜀,及巴、蜀残破,而东南之大势去矣。志称蜀川土沃民殷,货贝充溢,自秦、汉以来迄于南宋赋税皆为天下最。又地多盐井,朱提出银,严道、邛都出铜,武阳、南安、临邛、江阳皆出铁。汉置盐铁官。邓艾破蜀,议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为顺流伐吴之计,盖功虽成于王濬,而规画实自艾创之也。后唐天成三年孟知祥与董璋争盐利。胡氏曰:“唐之盛时,邛、眉、嘉有盐井十五,属西川;梓、遂、绵、合、昌、渝、泸、资、荣、陵、简有井四百六十,属东川。东川盐利多于西川者数倍,故知祥争之也。”今土地比于唐、宋之旧,岂少杀欤?盐井之迹岂尽堙欤?铜铁之饶岂衰歇欤?向之供亿几半天下者,今境内之资储乃虞不给,何欤?或者曰风气变迁,吾未敢信也。
 上一卷 ↑返回顶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