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纪数略 (四库全书本)/卷30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十九 读书纪数略 卷三十 卷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目录
  人部
  资学类
  四者之别
  性三品
  三子言性
  四极禀气
  九土人
  四水生人
  三人所见各异
  五性
  六情
  七情
  五至
  六志
  封事六情
  七哀
  五者失中和
  五者通于神明
  舍五性
  五者所以养性
  五常
  四端
  三达徳
  仁名义三
  仁有三
  行仁五者
  士有五者
  三术
  行已六本
  四经
  四维
  四行
  五本
  𦤎谟九徳
  洪范三徳
  三徳
  三行
  六徳
  六行
  乐徳六
  尧四徳
  文王九徳
  夫子五徳
  曾子四徳
  中庸五徳
  徳六美
  君子明十徳
  八说
  君子九思
  中庸三知
  三行
  三近
  论语三知
  四毋
  四勿
  三省
  三畏
  大学三纲领
  八条目

  圣门四教
  修道之教五
  七者教之大伦
  四者教所由兴
  六者教所由废
  君子五教
  师术有四
  君子三术
  教学三益
  三就
  九年大成
  三年通
  君子九能
  孔子多识
  学先四事
  两端程课
  两者相须
  学者切已事二
  两事经纬
  三者交致
  三者敬为本
  学问道三
  学者当守四字
  六者得于学
  学者四时
  好学三时
  学者守三
  读书四等
  三到
  三多
  三言皆可入道
  三真知
  君子三患
  君子之学致此五者
  后世解经三
  学有三等
  学者三弊
  四失
  文章三易
  四易
  横渠六有
  白鹿洞四规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  福建巡抚宫梦仁𢰅人部
  资学类
  四者之别合而言之天即命命即性性即理也
  就自然者言之就流行而赋于物者言之就全体而万物得以为生者言之就事物各有者言之
  性三品韩文公原性
  上焉善 中焉可上下 下焉恶
  三子言性
  孟子言性善 荀子言性恶 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子言性善恶混
  四极禀气
  丹穴人智岠齐州以南戴曰为丹穴空桐人武北戴斗极为空桐太平人仁东至日出为太平太蒙人信西至日入为太蒙
  九土人淮南子
  轻土人多利 重土人多迟 中土人圣 坚土人刚 弱土人肥 垆土人大 沙土人细 息土人美 秏土人丑
  四水生人同上
  清水音小 浊水音大 湍水人轻 迟水人重
  三人所见各异朱子云性一也有刚柔昏明非性也有三人焉一目而别乎色蔽有厚薄耳一居密室 一居帷箔之下 一居广庭之中
  五性大戴礼又文𨕖注曰五情
  喜 怒 欲 惧 忧
  六情白虎通情者性之动
  喜 怒 哀 乐 好 恶
  七情礼运
  喜 怒 忧 惧 爱 恶 欲
  五至礼记
  志之所至诗亦至焉 诗之所至礼亦至焉 礼之所至乐亦至焉 乐之所至哀亦至焉
  六志左𫝊子太叔答赵简子
  哀有哭泣 乐有歌舞 喜有施舍 怒则鬭战喜生于好 怒生于恶
  封事六情翼奉上封事
  北方贪狼申子东方阴贼亥卯南方廉贞寅午西方宽大巳酉上方毒邪辰未下方公正戌丑
  七哀曹子建
  痛而哀 义而哀 感而哀 怨而哀 耳目闻见而哀 口叹而哀 鼻酸而哀
  五者失中和鬼谷子
  病而不神 恐而无主 忧则闭塞 怒则妄动喜则宣散
  五者通于神明淮南子
  心不忧乐徳之至通而不变静之至嗜欲不载虚之至无所好憎平之至不与物散粹之至
  舍五性内传上元夫人谓武帝
  暴 淫 奢 酷 贼
  五者所以养性吕氏春秋言非好俭恶费也节乎性也
  苑囿园池足以观望 宫室台榭足以辟燥湿 舆马衣裘足以逸身煖骸 饮食酏醴足以适味充虚声色音乐足以安性自娱
  五常益稷注曰五徳家语曰五法白虎通曰五性
  木之徳金之徳火之徳水之徳土之徳
  四端孟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 羞恶之心义之端 辞让之心礼之端 是非之心智之端
  三达徳中庸
  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
  仁名义三朱子述程子言学者于前三言可以识仁之名义于后一言可以知用力之方仁者生之性也 爱其情也 孝弟其用也 公所以体仁犹言克己复礼为仁也
  仁者三
  仁者安仁 智者利仁 畏罪者强仁
  行仁五者
  恭 宽 信 敏 惠
  士有五者司马迁报任安书云士有此然后可列君子之林
  修身者智之符 爱施者仁之端 取予者义之表耻辱者勇之决 立名者行之极
  三术列子昔有昆弟三人游齐鲁间同师而学三术相反而同出于儒
  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 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仁义使我身名并全
  行已六本家语孔子
  立身以孝为本 丧纪以哀为本 战陈以勇为本治政以农为本 居国以嗣为本 生财以力为
  
  四经文子
  徳 仁 义 礼
  四维管子
  不逾节不自进不蔽恶不从枉
  四行墨子四行者不可虚反之身者也
  贫则见廉 富则见义 生则见爱 死则见哀
  五本说苑
  柔以仁 诚以信 富贵无敢以骄人 恭以敏宽以静 王祥训子立身五本信徳孝悌让
  皋谟九徳六徳有邦三徳有家谓九徳有其六有其三也
  宽而栗 柔而立 愿而恭 乱而敬 扰而毅直而温 简而廉 刚而塞 彊而义
  洪范三徳三徳之俊曰三俊
  正直 刚克 柔克
  三徳周礼师氏以嫩诏王以三徳三行教国子
  至徳以为道本敏徳以为行本孝徳以知逆恶
  三行同上
  孝行以亲父母友行以尊贤良顺行以事师长
  六徳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一曰六徳二曰六行三曰六艺
  明于事爱人以及物通而先识能断时宜言以中心不刚不柔
  六行同上
  善事父母善于兄弟亲于九族亲于外戚信于朋友赈恤贫穷
  乐徳六大司乐教国子
  中 和 祗 庸 孝 友
  尧四徳尧典
  钦 明 文 思
  文王九徳左𫝊
  心能制义曰度 徳正应和曰莫 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 教诲不倦曰长 赏庆刑威曰
  君 慈和遍服曰顺 择善而教曰比 经纬天地曰文
  夫子五徳
  温 良 恭 俭 让
  曾子四徳大戴礼
  孝徳之始 弟徳之序 信徳之厚 忠徳之正
  中庸五徳
  聪明睿智 宽裕温柔 发强刚毅 斋庄中正文理密察
  徳六美贾子
  徳之本徳之出徳之理徳之厚徳之固徳之高
  君子明十徳庄子
  无为为之之谓天 无为言之之谓徳 爱人利物之谓仁 不同同之之谓大 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执徳之谓纪 徳成之谓立循于道之谓备 不以物挫志之谓完
  八说同上言人不安性命之情所以有此
  说明浮于色 说聪淫于声 说仁乱于徳 说义悖于理 说礼相于技 说乐相于淫 说圣相于艺 说知相于疵
  君子九思
  视思明 听思聪 色思温 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 疑思问 忿思难 见得思义
  中庸三知
  生知 学知 困知 又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
  三行
  安行 利行 勉强而行
  三近
  好学近知 力行近仁 知耻近勇
  论语三知
  知命 知礼 知言
  四毋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四勿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三省
  谋不忠 交不信 传不习
  三畏
  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
  大学三纲领
  明徳 新民 止至善
  八条目
  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平天下

  圣门四教
  文学诗书之艺修孝弟忠信尽已之心以实待人
  修道之教五礼运
  修理以耕之 陈义以种之 讲学以耨之 本仁以聚之 播乐以安之
  七者教之大伦学记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鼔箧孙其业也 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 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四者教所由兴同上
  禁于未发之谓豫 当其可之谓时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相观而善之谓摩
  六者教所由废同上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
  君子五教
  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徳者 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 有私淑艾者
  师术有四
  尊严而惮 耆艾而信 诵说而不陵不犯 知微而论
  君子三术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以众人望人则易从
  教学三益张子云人教小学有三益
  绊已不出入 授人数数已亦了此文义 常以教坏人材为忧则不敢惰
  三就大戴礼子贡云夫子之门人盖三就焉注
  大成 次成 小成
  九年大成学记
  比年入学每岁中年考校间岁一年视离经辨志 三年视敬业乐群 五年视博习亲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不反谓之大成
  三年通寓言自吾闻夫子之言
  一年而野 二年而从 三年而通
  君子九能毛诗𫝊君子能此可以为大夫
  建邦能命龟 田能施命 作器能铭 使能造命升高能赋 师旅能誓 山川能说 丧纪能诔祭祀能语
  孔子多识抱朴子
  闻商羊而戒浩瀁 访鸟砮而洽东肃 咨萍实而言色味 讯土狗而识坟羊 披灵宝而知山隐吴王伐石于石中得金简书欺孔子以赤雀衔置殿上孔子云此灵宝之方禹封之名岩函中者也因折俎而说专车 瞻离毕而分阴阳之候 由螽斯而觉闰馀之错见左𫝊哀公十二年
  学先四事吕成公谓为学先自四事起
  饮食 衣服 居起 言语
  两端程课朱子言圣贤之教只此两端不令间断久之自有进步
  博文 约礼
  两者相须饶双峰言
  礼则严谨 乐则和乐
  学者切已事二非有诚意以为之则敬必疏略义必驳杂所谓不诚无物也
  敬以存心敬立则内直 义以制事义形则外方
  两事经纬黄勉斋言
  主敬 致知
  三者交致西山言
  惟学可以养此心 惟敬可以存此心 惟亲近君子可以维持此心
  三者敬为本
  涵养 致知 力行
  学问道三真西山言治心犹治疾然
  省察者视脉而知疾也 克治者用药以去疾也存养者调虞爱䕶以杜未形之疾也
  学者当守四字朱子言
  虚心 顺理
  六者得于学吕氏言达师之教弟使之如此
  安焉 乐焉 休焉 㳺焉 肃焉 严焉
  学者四时
  朝受业 昼讲贯 夕习复 夜计过
  好学三时说苑晋平公曰吾年七十欲学师旷答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学者守三朱子言
  凡看文字少看熟读一也 不要钻研立说但要反复体验二也 埋头理会不期立效三也
  读书四等程子语
  有读了后全然无事者 有读了后便知好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 有读了后真不知手舞足蹈者
  三到朱子云三到之中心到为切
  眼到 口到 心到
  三多杨文庄公言学者取三多而讲论尤难
  看读多 讲论多 著述多
  三言皆可入道程子言三子均不能及此
  真积力久则入荀卿言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若江河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顺理杜预言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诚之极也管子言
  三真知
  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 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 所以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
  君子三患杂记
  未闻患弗得闻 既闻患弗得学 既学患弗得行
  君子之学致此五者大戴礼曾子云
  既学患不博 既博患不习 既习患无知 既知患不行 既行患不能让
  后世解经三
  儒者之经 文人之经东坡陈少南辈是也禅者之经张子韶辈是也
  学有三等程子言
  词章之学 训诂之学 义理之学
  学者三弊
  溺于文辞 牵于训诂 惑于异端
  四失学记
  或失则多 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 或失则止
  文章三易沈约言文章当从三易
  易见事 易识字 易读诵
  四易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
  简而易行 要而易守 炳而易见 法而易言
  横渠六有尹和靖以名其斋
  言有教 动有法 昼有为 宵有得 瞬有养息有存
  白鹿洞四规朱子
  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为学之要言忠信 行笃敬 惩忿窒欲 迁善改过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处事之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已接物之要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