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读书纪数略 (四库全书本)/卷34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十三 读书纪数略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四目录
  人部
  𨕖课类
  五王取人
  文王七属
  属有九用
  用有六证
  七害
  乡三物
  三语一有
  用人三去
  贡士三适
  齐三𨕖
  孟春论吏四
  五者定相
  察五臣
  三不足
  九征
  八观
  六验
  六患

  汉四科
  明经三科
  茂才三科
  孝廉四科
  辟召四科
  光禄四行
  茂才四行
  中正八损
  隋二科举人
  四科举人
  十科举人
  唐三科
  六科
  秀才试策四等
  九科
  三科
  四科
  𨕖人三类
  𨕖人四事
  任人四式
  紫宸殿䇿试四科
  三铨
  小𨕖三择
  武举二科
  试用武举有七
  宋两科
  三经科
  讲武殿覆试八科
  八行取士
  𨕖举七状
  三科
  干徳制举三科
  制举六科
  元祐十科
  绍兴六科
  复増制举十科
  正奏名五甲
  特奏名五等
  元丰四𨕖
  𨕖人七阶
  明初四科三途
  生员三等
  三场取士
  中式十日后试五事
  三大病根

  周六计
  三本
  三授
  三材
  汉刺史六条
  御史监三辅九条
  晋六条
  五条
  北齐五条
  后周六条
  唐核才三术
  考课四善
  三最
  二十七最
  六察
  六条
  诸使三考
  定考流外官四等
  五术
  五要
  八计
  吏能四科
  审官六议
  祥符御制文武七条
  开宝察举三科
  绍兴八科
  举荐按察四条
  三策救四弊
  宋三事不可不变
  元五事
  六功赏地
  功五品
  三赏
  三赏
  以官赏功二害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四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人部
  𨕖课类
  五王取人大戴礼
  尧取人以状 舜取人以色 禹取人以言 汤取人以声 文王取人以度
  文王七属大戴礼伦有七属
  国任贵 乡任正 官任长 学任师 族任宗家任主 先任贤
  属有九用同上
  有虑 慈惠 忠正 顺直 絜正 谨廉 好谋接给 猛毅
  用有六证同上
  观诚 考志 视中 观色 观𨻻 揆徳
  七害太公
  无谋轻战者勿将 有名无实者勿谋 朴躬恶服诈伪者勿近 高议诽俗奸慝者勿宠 贪禄悦主者勿使 技巧伤农者必禁 左道惑民者必止
  乡三物周礼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一六徳知仁圣义忠和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语一有文王世子注
  或以徳进 或以事举 或以言扬
  用人三去礼运
  用人之知去其诈 用人之勇去其怒 用人之仁去其贪
  贡士三适书大传诸侯三年一贡士
  一适谓之好徳 再适谓之贤贤 三适谓之有功
  齐三𨕖齐语
  乡长所进 官长所𨕖 公所訾相量视也
  孟春论吏四家语孔子答闵子
  能徳法者为有徳 能行徳法者为有行 能成徳法者为有功 能治徳法者为有智
  五者定相魏文侯谓李克曰今置相非成则璜克对以此遂相成
  居视其所亲 富视其所与 达视其所举 穷视其所为 贫视其所取
  察五臣韩非子言当用法而察其臣
  易亡好择是心贪者不谓廉逆法强谏是凌主者不谓忠行惠收下是作福者不谓仁𨼆居非上是扬恶者不谓义怨主利家是奸雄也不谓智
  三不足同上言先王以此三者不足察臣
  用目则下饰观 用耳则下饰声 用虑则下繁词
  九征庄子
  远使之观其忠 近使之观其敬 烦使之观其能卒然问焉观其智 急与之期观其信 委之以
  财观其仁 告之以危观其节 醉之以酒观其则杂之以处观其色 刘劭人物志九征皆至纯粹
  之徳谓神情筋骨气色仪容言
  八观吕氏春秋贤主所以论人
  通观其所礼 贵观其所进 富观其所养 听观其所行 止观其所好 习观其所言 穷观其所不受 贱观其所不为
  六验同上
  喜之以验其守 乐之以验其僻 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 哀之以验其人 苦之以验其
  
  六患荀子
  使贤者为之 与不肖者规之 使知者虑之 与愚者论之 使修士任之 与污邪之人疑之

  汉四科吕东莱云四科终汉世不变
  孝廉始于文帝贤良 方正 茂才始于武帝
  明经三科科程也中程度者取之
  甲科郎中乙科太子舍人丙科文学掌故
  茂才三科
  明经 明律令 能治剧
  孝廉四科阳嘉初左雄上言孝廉先诣公府试课黄琼奏増后二科
  试家法诸生课笺奏文吏孝悌 及能从政者
  辟召四科
  徳行高妙志节清白补南阁祭酒学通行修经中博士补议曹明习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补四词八奏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材任三辅县令补赋曹决曹
  光禄四行元帝永平间诏以此科擢用并第郎从官高下
  淳厚 质朴 逊退 节俭
  茂才四行黄琬传光禄举三寺郎多以四行权富得举至是琬与陈蕃同心显用志士高功 久次 才徳 尤异
  中正八损刘毅疏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一也 驳论横于州里嫌隙结于大臣二也 优劣易地首尾倒置三也 禁人诉讼受枉不𫉬上闻四也 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五也 抑实名而隆虚誉长浮华而废考绩六也 不问才之所宜而但第为九品七也 各任爱憎以植其私懈徳行而锐人事八也
  隋二科举人开皇间
  志行修谨 清平干济
  四科举人
  学业才艺 膂力绝伦 堪理政事 立性正直
  十科举人大业初诏文武职事五品以上举有一于此不必求备
  孝弟有闻 徳行敦厚 节义可称 操履清洁彊毅正直 执宪不挠 学业优敏 文才美秀材堪将略 膂力骁壮
  唐三科𨕖举志
  生徒由学馆进乡贡由州县升制举天子自诏以待非常之才
  六科
  秀才试方略第五条贞观后遂绝明经先帖经后口试并答䇿进士先帖经后试杂丈及第明法试律令明书试说文字林明算试算法十书
  秀才试䇿四等通典秀才科试最高
  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九科宣宗大中间
  科目 开元礼 三礼 三传 三史 学究 道举 明算 童子
  三科陆贽说黜陟使以三科登俊乂
  茂异 贤良 干蛊
  四科高宗显庆间
  孝弟徳行 经史儒术 藻思词锋 廉平彊直
  𨕖人三类唐六典
  度徳居位量才受职计劳升叙 沈既济议安行徐言非徳也丽藻芳翰非才也累资积考非劳也以此求天下之才则未尽矣
  𨕖人四事同上四事可取则先徳徳均以材材均以劳
  体貎丰伟辞论辨正楷法端美文理优长
  任人四式元稹对䇿吏部罢书判身言之𨕖设四式以任人
  校能之式 记功之式 任贤之式 叙常之式
  紫宸殿策试四科代宗大历初
  茂才异行 安贫乐道 孝悌力田 高蹈不仕
  三铨大𨕖吏部主之武𨕖兵部主之三品以上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敇授
  尚书铨尚书所掌西铨旧曰中铨乾元中始改东铨侍郎分掌
  小𨕖三择凡择流外职兵部礼部郎官得以此三事自主之
  曰书 曰计 曰时务
  武举二科
  一平射 二武举
  试用武举有七
  射长垛 骑射 马枪 步射 材貌 言语 举动
  宋两科绍兴中始分两科后诏兼习
  经义 诗赋
  三经科开宝入官资序如三礼三传
  诗 书 易
  讲武殿覆试八科太平兴国不合格者七人上怜其老亦赐同三传出身
  九经 五经 开元通礼 三礼 三传 三史学究 明法
  八行取士元祐时有此八行即免试补大学上舍
  孝 友 睦 姻 任 恤 忠 和
  𨕖举七状吕大临陈奏
  立士规以养徳励行 更学制以量才进艺 定贡法以取贤敛才 立试法以试用养才 立辟法以兴能备用 立举法以核实得人 立考法以责任考功
  三科
  高蹈丘园 沈沦草泽 茂才异等
  干徳制举三科即后周制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经义优深可为师法 详闲政理达于教化
  制举六科天圣七年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博通坟典达于教化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 详明吏理可使从政 识洞韬略运筹决胜 军谋宏远材任边寄
  元祐十科司马光奏议
  行义纯固可为师表 节操方正可备献纳 知勇过人可备将帅 公正聪明可备监司 经术精通可备讲读 学问广博可备顾问 文章典丽可备著述 善听狱讼尽公得实 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练习法令能断情谳
  绍兴六科
  文章典雅可备制诰 节操方正可备台谏 法理该通可备刑谳 节用爱民可备理财 刚方岂弟可备监司郡守 智勇绝伦可备将帅
  复増制举十科
  复贤良方正等六科以待京朝官之被举及𨕖应者天圣七年増书判㧞萃科以待𨕖人之应者 高蹈丘园沈沦草泽茂才异等三科以待布衣之被举者
  正奏名五甲宋会要及第为正奏名
  第一甲第二甲敇赐进士及第 第三甲第四甲敇赐进士出身 第五甲敇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状元承事郎第二榜眼第三探花文林郎第四第五从事郎第六人至五甲终并迪功郎
  特奏名五等恩科人为特奏名
  第一等前二名附正奏五甲授迪功郎馀并登仕郎第二等京府助教 第三等上州文学 第四等
  六州文学并候出官祀天后始出为官第五等诸州助教止得敕赐袍笏
  元丰四𨕖宋典𨕖之职文曰审官东院曰流内铨武曰审官西院曰三班院至是更其称尚书左𨕖丈臣自朝议大夫大理正以下非敇授者 旧审官东院尚书右𨕖武臣自皇城使以下非宣授者 旧审官西院侍郎左𨕖自初仕至幕职旧流内铨侍郎右𨕖自监当至供奉官 旧三班院
  𨕖人七阶崇寕初
  其一留守节度观察判官为承直郎 其二节察掌书记支使判官为儒林郎 其三防御圑练军事判官留守节察推官为文林郎 其四防圑军事推官军监判官为从事郎 其五县令录事参军为通事郎 其六知录事参军知录事为登仕郎 其七军巡判官司理司户司法簿尉为将仕郎
  明初四科三途会典洪武初年
  贤良方正 聪明正直 孝弟力田 通经孝廉四科或从耆民 及税户人材 与科贡之士并用三途
  生员三等升率性堂者许积分孟月试经文仲月试论及诏诰表季月试史䇿及判文理俱优与一分理优文劣与半分岁内积至八分者为极格与出身不及分者仍坐监肄业
  通四书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堂 文理条达者升修道诚心堂 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率性堂
  三场取士洪武初制
  初场经义书义各一道 二场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 三场䇿一道
  中式十日后试五事同上
  骑 射 书 算 历
  三大病根崇祯时武举陈启新上疏即授省中
  科目取人 资格取人 推知行取科道

  周六计周礼小宰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弊断也六事又必以廉为本
  廉善 廉能 廉敬 廉正 廉法 廉辨
  三本管子
  徳当位 功当禄 能当官
  三授墨子举三者授之贤非为贤赐欲其事道成也
  爵位不高则民弗敬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 政令不断则民不畏
  三材荀子
  官人使吏之材 士大夫官师之材 卿相辅佐之材
  汉刺史六条部刺史以察州郡非条所问不省
  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𭧂寡 二千石不奉诏书背公向私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厉杀人烦扰刻𭧂百姓所疾 二千石𨕖署不平茍阿所爱蔽贤宠顽 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托所监 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贿割损政令 唐采访使六条略同
  御史监三辅九条
  词讼 盗贼 铸伪钱 狱不直 繇赋不平 吏不廉 苛刻逾侈 及弩力十石以上 作非所当服
  晋六条魏咸熙初晋王令诸郡中正以六条举淹滞
  忠恪匪躬 孝敬尽礼 友于兄弟 洁身劳谦信义可复 学以为巳
  五条秦始初颁诏书于郡国
  正身 勤百姓 抚孤寡 厚本息末 去人事
  北齐五条正旦宣示百僚
  去残贼择良吏决狱平徭 劝率农桑无或烦扰六极之人务加宽养 长吏浮华宜谨察之 内外混淆所宜纠劾
  后周六条文帝命苏绰为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不得居官
  清心心不清则思虑生见理不明是以治民之要在于清心敦教化 尽地利擢贤良 恤狱讼 均赋役
  唐核才三术显庆中陆贽论改转伦序
  㧞擢以旌异能 黜罢以纠失职 序进以谨守常
  考课四善唐制以四善三最考校守令
  徳义有闻 清谨名著 公平可称 恪勤匪懈
  三最
  狱讼无𡨚催科不扰治事之最 农桑垦殖水利兴修劝课之最 屏除奸盗赈恤贫困抚养之最
  二十七最考课以此最课居先殿课居后
  献可替否拾遗补阙近侍之最铨衡人物擢用才良𨕖司之最扬清激浊褒贬必当考校之最礼制仪式动合经典礼官之最音律克谐不失节奏乐官之最决断不滞予夺合理判事之最部统有力警守无失宿卫之最兵士调习戎装充备督领之最推鞫得情处断平允治官之最校雠精审明于刊定校正之最承旨敷奏吐纳明敏宣纳之最训导有方生徒充业学官之最赏罚严明攻战必胜军将之最礼义兴行肃清所部政教之最详录典正词理兼举文吏之最访察精审弹举必当纠正之最明于勘覆稽失无𨼆句检之最职事修理供奉强济监掌之最功课皆充丁匠无怨役使之最耕耨以时收获成课屯官之最谨于盖藏明于出纳仓库之最推步盈虚究理精密历官之最占候医卜效验多著方术之最检察有方行旅无壅关津之最市廛弗扰奸滥不行市司之最牧养肥硕蕃息滋多牧官之最边境清肃城隍修理镇防之最 考课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无最而有二善者次之无最而有一善者又次之善最弗闻斯为下矣
  六察唐制监察御史考察尚书六司为内六察御史十五人巡按州郡为外六察
  一察官吏善恶 二察户口赋役 三察农桑仓库四察妖猾盗贼 五察徳行孝弟茂材异等 六
  察𭶑吏豪宗兼并纵横
  六条官品志司隶台大夫掌巡察每年二月乘轺郡县十月入奏
  一察品官以上化理政能 二察官人贪残害政三察豪强侵害田宅逾制 四察水旱虫灾不以实定枉征赋役及无灾妄蠲者 五察部内盗贼不能穷逐𨼆而不申者 六察孝悌茂材异行而不贡者
  诸使三考同上
  节度使销兵上考足食中考边功下考 观察使丰稔上考省刑中考办税下考 团练使安民上考惩奸中考得情下考 防御使无虞上考清苦中考政成下考 经略使计度上考集事中考修造下考
  定考流外官四等唐制
  清谨勤公为上 执事无私为中 不勤其职为下贪浊有状为下下
  五术五术省风俗唐徳宗遣使巡行天下陆贽说之
  听谣诵审其哀乐 纳市贾观其好恶 讯簿书考其争讼 览车服等其俭奢 省作业察其趣舍
  五要五要简官事同上
  废兵之冗食 蠲法之挠人 省官之不急 去物之无用 罢事之非要
  八计八计听吏治同上
  视户口丰秏以稽抚字 视垦田赢缩以稽本末视赋役薄厚以稽廉冒 视案籍繁简以稽听断视囚系盈虚以稽决滞 视奸盗有无以稽禁御视𨕖举众寡以稽风化 视学校兴废以稽教导
  吏能四科食货志陆贽条奏廉使奏吏之能者四科宜命有司详考课绩
  户口増加 田野垦辟 税钱长数 率办先期
  审官六议唐赵憬
  相臣 庶官 京司阙官 考课 遗滞 藩府官属
  祥符御制文武七条
  文臣清心平心待物奉公公直洁已修徳以徳化人责实勿竞虚誉明察勤察民情劝课孝弟农桑革弊小民疾苦武臣修身使士卒有法则守职不侵扰民  均抚政   士卒训习教训武艺简阅识勤惰勇怯存恤甘苦皆同威严制御士卒
  开宝察举三科太宗命转运察举官吏
  政绩尤异为上 恪居官次职务麤治为中 临事弛慢所莅无状为下
  绍兴八科敕侍从台谏帅臣监司各荐举人
  智谋 勇敢 机权 练达 文华 通财计 能专对 精料事
  举荐按察四条绍兴中左仆射沈该等请令监司郡守举按所部官吏
  仁惠 公直 明敏 廉谨举荐苛酷 狡佞 昏懦贪纵按察
  三策救四弊陈思谦疏言
  仕门太多 黜陟太简 朝迁太速 外任太淹四弊衙门冗滥宜除外𨕖纷杂宜并 酌古制设辟举以得失行赏罚 刺史入为三公郎官出宰百里识朝廷治体知民间利病三策
  宋三事不可不变王敬所言仲淹力举此三事𧩂言用兴朝罢命而夕更矣
  任子滥则朝命轻 磨勘疏则官邪伏 科法乱则人才弱
  元五事中统初考校县令备者为上𨕖三事有成者为中𨕖俱不举者黜
  户口増 田野辟 讼词简 盗贼息 赋役均后増常平得法为六事
  六功赏地周礼司勲掌之以等其功载师赏地
  王功曰勲若周公国功曰功若伊尹民功曰庸若召伯事功曰劳若禹治功曰力若咎繇战功曰多若韩信陈平
  功五品史记功臣表
  以徳立宗庙定社稷曰勲 以言曰劳 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 积日曰阅
  三赏左传
  勉我以仁义受上赏 辅我以行受次赏 矢石之难受三赏
  三赏晋语赵衰
  军伐 善君以道事其君能其官
  以官赏功二害
  非才则废事 权重则难制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四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