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读书纪数略 (四库全书本)/卷39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十八 读书纪数略 卷三十九 卷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九目录
  人部
  礼制类
  礼法四时
  二者天下之大端
  礼五至
  五礼
  行三者
  黄帝五礼始具
  尧舜五礼
  周礼五礼
  王制六礼
  九礼
  梁定五礼诸儒
  唐五礼
  二礼
  经国三大典
  大飨四
  大教五
  一年入明堂十八度
  入学三教
  五致
  三无
  九𢷎
  主拜受计礼二
  一墢三班

  吉礼十二
  三礼
  天神四时祀
  人鬼四时享
  地⽰四时祭
  三神
  祭祀三义
  典祀五
  周三祀
  太牢祠三
  岁九郊
  周五帝郊兆
  汉长安五兆
  五畤
  七郊
  五郊
  二郊分合
  晋二郊
  汉九天巫祠
  六祠
  四祠
  唐九宫坛
  宋太一十神
  日月岁祭四
  山川岁祭四
  五方从祀星辰
  四类
  古尚书六宗
  六宗
  秦八神祠
  魏六神
  社祭三
  四坎坛
  八蜡
  蚕神二
  五祀
  七祀
  周礼四望
  鲁三望
  秦祠名山七
  祠名川四
  祠名山五
  祠大川二
  汉四巫
  祀五岳四渎
  唐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
  五岳封号
  五镇封号
  四海封号
  四渎封号
  宋会灵观五殿
  十二封禅
  后魏祀令五
  隋祀六代王公
  唐祭三皇前五君
  释奠六
  释菜三
  四时祭义
  时祭阙一
  一祫一禘
  四代禘郊祖宗
  汉庙岁二十五祠
  五供
  唐三大礼
  祭祀之节六
  景祐四时荐新
  六享三等之差
  肆献祼三时
  二礼
  郊祭正献七
  明堂大飨七献
  九献
  尸饮九
  三重
  三古
  三诏
  颁五官
  明堂大飨埶事官数
  天子赐鲁郊祀仪数
  鲁四代祭
  二代骨分贵贱
  九祭
  女祝四事
  六祝
  六祈
  六辞
  六号

  宾礼八
  群后四朝
  六服见
  三不朝
  大行人宾礼四
  九仪
  书五礼
  汉九宾
  王乘车迎送之数
  三揖
  三摈
  三让
  飨礼四
  燕礼二
  食礼二
  四正具举
  乡饮酒礼四事
  乡饮酒五义
  四面之坐
  三命
  四代养老
  四代养老礼
  四代尚齿
  养老四
  一物三善

  军礼五
  三田
  四时田
  四时弊田
  军实三种

  嘉礼六
  婚姻六礼
  婚礼诸物
  妇五等
  纳后先知宜四

  凶礼五
  五等亲
  丧服四制
  权制八条
  服术六条
  从服六条
  冠四异
  四同
  孔子用三王礼













  钦定四库全书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九 福建巡抚宫梦仁撰人部
  礼制类
  礼法四时大戴礼礼𧰼五行其义四时故以四时举
  有恩 有义 有节 有权 礼之大体四体天地法四时则阴阳顺人情故谓之礼
  二者天下之大端礼器言礼能释回増美
  如竹箭之有筠致饬于外如松柏之有心贞固于内
  礼五至同上
  祀帝于郊敬之至也 宗庙之祭仁之至也 丧礼忠之至也 备服器仁之至也 宾客用币义之至也
  五礼经解
  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 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 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 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
  行三者白虎通
  朝廷之礼贵不让贱明尊卑也乡党之礼长不让幼明有年也宗庙之礼亲不让疏明有亲也
  黄帝五礼始具礼正文
  古文考制嫁娶以俪皮作琴瑟以为乐则嘉礼始于伏牺 郊特牲伊耆氏即神农始为蜡则祭祀吉礼起于神农 史记黄帝战𣵠鹿则军礼 黄帝九事章则凶礼 论语考轩辕知地利九牧倡教是宾礼
  尧舜五礼通典 自伏羲以来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备
  修䞇类帝吉礼也 釐降嫔虞嘉礼也 群后四朝宾礼也 征于有苗军礼也 遏密八音凶礼也
  周礼五礼大宗伯所掌
  吉礼祭祀凶礼丧吊宾礼朝觐军礼军旅嘉礼冠婚
  王制六礼五礼中缺军礼
  冠 婚并嘉礼凶礼吉礼乡饮酒相见二者宾礼
  九礼
  冠礼 丧礼 祭祀礼 昏礼 朝廷礼 宗庙礼军礼 宾礼 学礼
  梁定五礼诸儒武帝命定
  吉礼明山宾 凶礼严植之 宾礼贺㻛 军礼陆琏 嘉礼司马褧
  唐五礼太宗诏礼官学士修改旧仪为百卷
  吉礼六十一宾礼军礼十二嘉礼四十二凶礼 又国恤
  二礼
  贞观礼太宗时房元龄魏徵等因隋礼増为一百三十篇显庆礼高宗时长孙无忌杜正伦等増为百三十卷杂以式令后又撰永徽五礼
  经国三大典周世宗朝窦俨集通礼上引唐室言
  开元礼程轨量昭物采通典纪先后明得失会要录一代之事定五礼之仪比类相从讨寻不紊
  大飨四礼记
  郊天 祫祭宗庙 天子飨诸侯 诸侯自相飨
  大教五祭义
  祀明堂教诸侯之孝食三老五更于学教弟祀先贤于西学教徳耕耤教养朝觐教臣 乐记疏一郊射二裨冕三明堂四朝觐五耕耤
  一年入明堂十八度王方庆议先儒旧说
  大飨不问卜一入也 每月告朔十二入也 四时迎气四入也 循守之年一入也
  入学三教天子一入学而所教者三
  释奠以教其重道 合乐以教其崇徳 养老以教其致孝
  五致祭义合此五者以治天下之礼也
  致反始 致鬼神 致物用 致义 致让
  三无孔子荅曽子
  无声之乐 无体之礼 无服之丧
  九𢷎大祝辨九拜以享右祭祀
  稽首拜而头至地顿首拜而头叩地空首拜而头至手振动战栗变动也吉拜拜而后稽颡凶拜稽颡而后拜奇拜先一拜褒拜再拜 褒音报肃拜俯下手即今之揖又曰如今妇人拜
  主拜受计礼二贾子
  闻民数则拜之 闻登榖则拜之
  一墢三班周语虢文公
  王耕一墢王无耦以一耜耕班三之公三卿九大夫二十七 月令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

  吉礼十二周礼大宗伯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
  禋祀祀昊天上帝实柴祀日月星辰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祀天神之礼三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狸沈祭山林川泽疈辜祭四方百物 祭地示之礼三肆献裸 馈食 祠 禴 尝 烝享先之礼六
  三礼舜典
  祀天神 享人鬼 祭地祇 汉儒林传周礼仪礼礼记谓三礼 张平子三坟三礼也
  天神四时祀
  迎气东郊 祈榖上帝 高禖 祭日 风师春祀迎气南郊 大雩帝 祭暑 雩禜 雨师夏祀迎气西郊 大飨帝 祭月 灵星中秋秋祀迎气北郊 祀昊天上帝 祈来年于天宗 司中 司命 司人司禄 享司寒冬祀 又大旅于上帝 类于上帝升中 祭星 祭水旱 六天谓昊天上帝青帝赤帝白帝黒帝黄
  帝 非时祀
  人鬼四时享
  禴 先贤 献羔 冰 荐庙 释菜先师 荐寝庙 荐鞠衣于先帝 释奠于先老先师夏秋冬如之 春享禘 荐麦寝庙 荐含桃寝庙夏享尝 荐榖寝庙荐麻寝庙 马祖秋享大饮烝 荐鱼寝庙 祭司农司啬 享农及邮表畷冬享 又祀祖軷 祃 先
  圣先师 造祢 天祭 大享之祫 祖所自出之禘 祀典君喾 尧 舜 禹 黄帝 颛帝 汤文武 臣厉山农 周弃 共工 后土 伯鲧契 元冥 句龙 祝融非时祀
  地⽰四时祭
  元日命民 社日用甲今用五戊或云秋报用庚稷 祀戸春祭郊地⽰ 祀灶 祀中𩅸夏祭社稷 报社稷月令无文意丰年然后报祀门 祭禽四方秋祭祭坊 祭水庸 祀行 腊五祀于门 务祭 岁遍六示冬祭 又四方 山川岳海 五祀 大社 王社 国社 侯社 群
  社 亳社榖梁曰胜国社祀典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与民所取财用者非时祀
  三神司马相如封禅书注
  天神 地祇 山岳 汉郊祀志甘泉汾阴五畤刘向谓三祀
  祭祀三义
  禋于天地所以报本也祠于圣贤训人崇徳也享于祖考教人追孝也 王充论衡二义曰报功以勉力曰修先以崇恩
  典祀五国语展禽论臧文仲祭爰居
  禘 郊 宗 祖 报
  周三祀周礼
  大祀用玉帛牲牷天地宗庙次祀用牲币日月星辰社稷五祀五岳小祀用牲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百物
  太牢祠三汉志有人上书言古者天子三年一用太牢祠三
  一天 一地 一泰一
  岁九郊郊祀志岁凡九祭皆祀天神皇氏曰岁有八祭谓雩为祈故不入数
  夏正之月祈榖诗噫嘻郊特牲迎长日左传启蛰而郊是也夏祈榖诗噫嘻月令春秋大雩左传龙见而雩是也季秋大享明堂诗我将月令大享帝孝经宗祀是也冬至祀圜丘诗昊天有成命大司乐地上之圜丘礼器因吉土享帝于郊是也兆五帝四郊小宗伯所掌月令迎气是也
  周五帝郊兆周礼大宗伯兆为坛之营域
  苍曰灵威仰 赤曰赤熛怒 黄曰含枢纽 白曰招拒 黒曰汁光纪 太宰注五帝谓四郊及明堂
  汉长安五兆郊祀志孔光等议
  兆中央帝黄帝黄灵后土畤及日庙北辰北斗镇星中宿中宫于长安城未地兆东方帝太昊青灵句芒畤及雷公风伯庙岁星东宿东宫于东郊兆南方帝炎帝赤灵祝融畤及荧惑星南宿南宫于南郊兆西方帝少昊白灵蓐収畤及太白星西宿西宫于西郊兆北方帝颛帝黒灵元冥畤及月庙雨师庙辰星北宿北宫于北郊
  五畤为坛以祭天言神灵所依止也汉志皆在雍文帝始幸雍郊见
  密畤祠青帝秦宣公作上畤祠黄帝下畤祠炎帝并秦灵公作鄜畤祠白帝秦文公作北畤祠黒帝汉高祖作
  七郊曹充议立
  南郊雒阳城南北郊雒阳城北五郊雒阳四方中兆在未
  五郊刘芳疏言周礼王畿内千里近郊五十里倍之为远郊汉但以其方数为郊处
  东郊八里木数南郊七里火数西郊九里金数北郊六里水数中郊在西南未地五里土数
  二郊分合
  郑康成郊丘为二南郊祀感生帝圆丘祀天皇大帝北郊祭神州地祇方丘祭昆仑之神王肃郊丘为一晋泰始并圆丘方泽于南北郊祭一天一地
  晋二郊成帝咸和始立
  天郊则六十二神五帝之佐日月五星二十八宿文昌北斗三台司命轩星后土太乙天一太微紫微北极雨师雷电司空风伯老人等也地郊则四十四神五岳四望四海四渎五湖五帝之佐沂山岳山白霍医无闾蒋山松江会稽山钱塘江先农等也
  汉九天巫祠郊祀志注
  中央钧天 东苍天 东北旻天 北玄天 西北幽天 西浩天 西南朱天 南炎天 东南阳天
  六祠同上大祝岁时致礼
  泰一 正一 冥羊 马行 赤星 五床 史记无床字故索隐注五者之外有正一后土凡六祠
  四祠同上
  隋侯珠 剑宝即斩蛇剑玉宝璧即受命宝和氏璧周康宝鼎汾上所𫉬
  唐九宫坛会要天宝间术士苏嘉请建于京师坛一成三尺四陛其上依位置小坛高尺五一宫其神太一星天蓬卦坎行水方白二宫其神摄提星天内卦坤行土方黒三宫其神轩辕星天冲卦震行木方碧四宫其神招揺星天辅卦巽行木方绿五宫其神天符星天禽卦坤行土方黄六宫其神青龙星天心卦乾行金方白七宫其神咸池星天柱卦兑行金方赤八宫其神太阴星天任卦艮行土方白九宫其神天一星天英卦离行火方紫统八卦运五行土飞于中数转于极
  宋太一十神绍兴间行亲谒礼
  五福 君棋 大游 小游 天一 地一 四神臣棋 民棋 直符
  日月岁祭四郊特牲疏牲皆用犊若祈祷用少牢
  迎气祭日于东祭月于西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四望四类亦如之也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各为坛以祭所谓王宫夜明也夏正郊天主日配以月祭义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也孟冬大蜡祭日月月令祈来年于天宗也
  山川岁祭四通典虞氏秩于山川遍于群神周制为坎坛祭四方血祭祭五岳狸沈祭山林川泽一迎气时 二郊天时 三大雩时 四大蜡时
  五方从祀星辰
  春祀青帝岁星东方三辰七宿并从 夏祀赤帝荧惑南方三辰七宿并从 季夏祀黄帝镇星从 秋祀白帝太白西方三辰七宿并从 冬祀黒帝辰星北方三辰七宿并从
  四类周礼小宗伯注以气类为之佐也
  兆日于东郊 兆月与风师于西郊 兆司中司命于南郊 兆雨师于北郊
  古尚书六宗五经典义天宗日月北辰也地宗岱山河海也祀天则天文从祀地则地理从也日月为阴阳宗 北辰为星宗 岱艮为山宗 河坎为水宗 海兑为泽宗
  六宗舜典禋于六宗据祭法也孔氏传孔丛子王肃同苏氏取之
  泰昭祭四时坎坛祭寒暑王宫祭日夜明祭月幽宗祭星雩宗祭水旱 其说不同者凡十有一家欧阳大小夏侯谓在天地四方之间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孔光刘歆以为乾坤六子水火风雷山泽马融以为天地四时郑康成以为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贾逵以为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刘邵以为太极冲和之气为六气之宗张纯以为三昭三穆后魏孝文以为天皇大帝及五帝司马彪历难诸家自言已意天宗者日月星辰寒暑之属地宗者社稷五祀之属四方之祭四时五帝之属惟王肃据家语与礼同
  秦八神祠史记秦皇东游海上祠名山及八神刘贡父谓即封禅书所说
  天齐天主祠泰山梁父地主祠蚩兵主祠三山阴主祠之罘山阳主祠之莱山月主祠成山日主祠琅琊山四时主祠
  魏六神秦静议
  风伯 雨师 灵星 先农 社 稷
  社祭三郊特牲疏一岁三祭社
  仲春命民社月令以社以方谓秋祭甫田孟冬大割祠于公社月令
  四坎坛祭四方百物之神即蜡祭也方有四位有八
  干坎艮震皆阳之位故主以四坛巽离坤兑皆阴之位故主以四坎
  八蜡伊祈氏始为蜡祭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祭之也
  先啬神农司啬后稷田畯邮表畷田畯于田表畔相连之所为屋以督约百姓猫虎 坊蓄水亦以障水水庸沟也受水亦以泄水昆虫 王肃分猫虎为二无昆虫横渠以为然
  蚕神二汉志
  苑窳妇人 寓氏公主
  五祀月令
  春祀戸 夏祀灶 秋祀门 冬祀行 季夏祀中𩅸 白虎通淮南子冬祀井不祀行 周礼大宗伯五祀注句芒五官之神
  七祀祭法天子立七祀
  司命中𩅸季夏国门泰厉国行诸侯五祀曰司命中𩅸国门国行公厉大夫三祀曰门行族厉士二祀曰门行庶人一祀或户或灶
  周礼四望天子四望诸侯三望
  岳 镇 川 渎是山川之大者 郑康成注谓日月星海
  鲁三望公羊传
  泰山 河 海 榖梁注海岱淮 左传分野之星国中山川
  秦祠名山七封禅书自华以西
  华山 薄山即襄山岳山 岐山 吴山 鸿冡 渎山蜀之汶山
  祠名川四
  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水祠蜀
  祠名山五自崤以东
  太室即嵩高常山 泰山 会稽 湘山
  祠大川二
  泲本济字
  汉四巫高纪
  晋巫范氏世仕晋秦巫支庶留秦为刘氏梁巫随魏都大梁荆巫后徙丰丰属荆
  祠五岳四渎汉宣帝皆使持节侍祠惟泰山与河岁五祠江水四馀皆一祷而三祠中岳太室为嵩高 东岳泰山于博 南岳𤄵山于𤄵 西岳华山于华阴 北岳常山于上曲阳常山郡之县也河于临晋冯翊之县也临河西岸江于江都广陵之县淮于平氏南阳之县济于临邑界中东郡之县
  唐祭五岳四镇四海四渎礼乐志 岁一祭各以五郊迎气日
  东岳岱山于兖 东镇沂山于沂 南岳衡山于衡南镇会稽于越 中岳嵩高于河南 西岳华山
  于华 西镇吴山于陇 北岳常山于定 北镇医无闾于营 东海于莱 淮于唐 南海于广 江于益 西海及河于同 北海及济于河南
  五岳封号唐会要
  嵩山为神岳天中王 华岳金天王 东岳天齐王南岳司天王 北岳宁天王
  五镇封号
  沂山东安王沂州会稽山永兴公越州霍山应圣公晋州吴山成徳公陇州医巫闾山广宁公营州
  四海封号
  东海广徳王莱州界南海广利王广州界西海广润王同州界北海广泽王洛州界
  四渎封号
  江渎东广源王在益州立春祭 淮渎南长源王在唐州立夏祭 河渎西灵源王在同州立秋祭 济渎北青源王在洛州立冬祭 又汉渎汉源王在梁州
  宋会灵观五殿祥符间命丁谓为使建观南薫门外以祀五岳
  东天齐仁圣 南司天昭圣 西金天顺圣 北安天元圣 中中天崇圣
  十二封禅管子古者封泰山禅梁父七十有二家夷吾之所记者十有二焉
  无怀氏 虙羲 神农 炎帝俱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帝 帝俈 尧 舜俱封泰山禅云云封泰山禅会稽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大戴礼禅梁父
  后魏祀令五通典孝文诏令当界牧守各随所近摄行祀事皆用清酌尹祭曲礼脯曰尹祭帝尧树则天之功祀于平阳 虞舜致无为之化祀于广甯 夏禹御洪水之灾祀于安邑 周公制礼作乐祀于洛阳 宣尼庙已于中省别敇有司行事
  隋祀六代王公各以一太牢而无乐配者享于庙庭
  帝尧于平阳契配 帝舜于河东咎繇配 夏禹于安邑伯益配 商汤于汾阴伊尹配 周文王武王于渭沣之郊周公召公配 汉高于长安萧何配
  唐祭三皇前五君天宝制京城内共置一庙其祭料及乐准三皇五帝庙以春秋二时享祭天皇氏 地皇氏 人皇氏 有巢氏 燧人氏历代帝王肇迹之处未有祠宇者郡置一庙仍取当时将相徳业可称者二人配享
  释奠六
  始立学一也 四时有四五也 王制师还六也
  释菜三释币惟一惟衅器用币也
  春入学释菜合舞一也 衅器释菜二也 学记皮弁祭菜三也
  四时祭义王制夏殷祭
  春礿阳义也 夏禘阳之盛也 秋尝阴义也 冬烝阴之盛也 尔雅周春祠夏礿 诗正义周改禘为大祭以夏为礿
  时祭阙一谓四方朝聘诸侯各阙一时
  祠则不礿 礿则不尝 尝则不烝 烝则不祠
  一祫一禘礼记在五年之间合乎再殷之义 郑康成用高堂隆先三后二之说徐邈则先二后三
  谓二禘相去为月六十中分三十置一祫焉

  三年一闰天道小备故一祫取未迁庙主合食太祖庙中五岁再闰天道大备故一禘取已迁庙主合食太祖庙中 王制二祫时祫则毁庙之主不与三年大祫则毁庙之主亦与
  四代禘郊祖宗祭法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 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汉庙岁二十五祠韦元成传注
  五月尝麦 六月七月三伏 立秋䝙娄 尝粢八月先夕馈飧皆一太牢酎祭九太牢十月尝稻 饮烝二太牢十一月尝 十二月腊 每月祠一太牢闰加一祀
  五供后礼仪志正月上丁
  祀南郊 次北郊 明堂 高庙 世祖庙
  唐三大礼杜甫献三大礼赋
  朝献大清宫 朝享太庙 有事于南郊
  祭祀之节六礼志
  卜日 斋戒 陈设 省牲器 奠玉帛 宗庙晨祼进熟馈食
  景祐四时荐新凡二十八物
  孟春荐韭以卵羞以葑 仲春荐冰 季春荐笋蒲羞以含桃 孟夏以彘尝麦 仲夏尝雏鸡以黍羞以瓜 季夏羞以芡以菱以栗 孟秋尝粟与稷羞以枣梨 仲秋尝麻与稻羞以蒲 季秋尝菽羞以兔栗 孟冬羞以雁 仲冬羞以𪊽 季冬羞以鱼
  六享三等之差吉礼十二宗庙之祭处其六
  肆献祼是祫之大祭 馈食是禘之次祭 春祠夏礿秋尝冬烝是时之小祭
  肆献祼三时郊特牲祭求诸阴阳之义殷先求诸阳周先求诸阴灌是也祭先灌后荐腥荐熟肆者进所解牲体谓荐熟时也 献者献醴谓荐血腥时也 祼者灌以郁鬯谓始献尸来神时也
  二礼祭义报以二礼
  朝事 荐黍稷
  郊祭正献七
  一献王以匏爵勺瓦尊之泛齐献尸曰朝践二献大宗伯以匏爵勺瓦尊之泛齐以亚献三献王又以匏爵勺盎齐献尸曰馈食之献四献大宗伯以匏爵勺醴齐亚献五献尸食讫王又勺朝践之泛齐献尸曰朝践六献大宗伯勺馈食之盎齐亚献七献诸臣为宾勺盎齐以献 宾献之后有诸臣献又有加献之爵三通为十一献
  明堂大飨七献
  一献祭五帝不祼初荐血王勺醴齐行朝践礼二献大宗伯勺醴齐亚献三献荐熟王勺缇齐行馈食之献四献大宗伯勺沈齐亚献五献尸食后王勺朝践醴齐以献曰朝献六献大宗伯勺馈食之缇齐献尸七献诸侯为宾共为一献礼曰七献神是也 又诸臣更加三爵谓之加献不系正献之数
  九献周礼宗庙之祭具九献之礼郊祀天地无二祼故七献
  一献王用蜼彝郁鬯灌地以降神为初祼二献后用蜼彝郁鬯灌地以降神为亚祼三献王酌大尊泛齐以献尸谓朝践之献四献后用大尊醴齐以亚献亦谓朝践之献五献王酌山尊盎齐以献尸谓馈献六献后用山尊醍齐以亚献亦谓馈献七献王更酌朝践之泛齐以酳尸谓朝献八献后更酌馈献之醍齐以亚酳谓再献九献诸臣为宾者亦用山尊沈齐以献尸是为九献 礼器一献群小祀三献社稷五祀五献四望山川七献先公
  尸饮九祭统
  朝践二 馈食二 食毕主人酳尸一为尸饮五君献卿后主妇酳尸一 宾长献尸一为尸饮七献大夫后长宾长兄弟加爵各一合为尸饮九 周祫祭时群庙主皆
  聚后稷尸尊不与酬酢惟六尸自序昭穆行旅酬礼
  三重祭统
  献莫重于祼 声莫重于升歌 舞莫重于武宿夜即大武之舞也 中庸三重议礼制度考文
  三古礼器三者修古
  玄酒 鸾刀 槀鞂
  三诏同上三诏皆不同位
  纳牲诏于庭 血毛诏于室 羮定诏于堂
  颁五官周礼大宗伯各以所主奉祭祀也
  司徒主牛 宗伯主鸡 司马主马及羊 司寇主犬 司空主豕 王制祭天地牛茧栗宗庙握宾客尺
  明堂大飨执事官数
  太宰掌誓戒 大司寇莅誓 大司徒奉牛牲 小宰掌神位 小司寇实以镬水 掌次张大小次充人刍牢牲 士师沃尸
  天子赐鲁郊祀仪数
  天子车玊辂鲁素车 天子旗太常鲁大旗 天子服裘冕鲁衮冕 天子郊南鲁东郊 天子月用子鲁孟春 天子日冬至鲁用辛 天子兆坛丘鲁埽地 天子祀昊天鲁祀苍帝
  鲁四代祭
  有虞氏祭首 夏后氏祭心 殷祭肝 周祭肺
  二代骨分贵贱祭统贵者取贵骨贱者取贱骨
  殷人贵髀 周人贵肩
  九祭周礼大祝辨九祭郑康成谓皆祭食者一说前四祭为鬼神示之事后主人祭食之礼命祭玉藻命之祭后祭衍祭曲礼主人延客祭炮祭炮当为包犹兼也周祭殽之序遍祭之振祭擩祭不食者擩即祭之将食者既擩必振乃祭绝祭缭祭礼多者缭之礼略者绝则祭之共祭共犹授也王祭食宰夫授祭
  女祝四事同上掌王后之内祭祀
  招以召祥 𥙴以御疠 禬以会福 禳以攘祸
  六祝同上掌以祝辞事鬼神示祈福祥求永贞
  顺祝祈三才协顺也年祝祈年谷丰稔也吉祝祈敛福锡民也化祝祈化被六合也瑞祝祈祥瑞之降也䇲祝祈龟筮之从也
  六祈同上掌有灾变则告神以祈之类造禬禜四者皆有牲攻说用币而已
  合其类而祭之诣其所而祭之以禳灾以祷水旱去其灾责之以辞
  六辞同上作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
  若伊尹祠先王是也若说命微子之命是也若汤诰仲虺之诰是也若甘誓汤誓是也若祷尔于上下神祇是也若哀公诔孔子是也
  六号同上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
  神号若云皇天上帝鬼号若云皇祖伯某祇号若云后土地祗牲号若牛云一元大武齍号若黍云芗合币号若玉云嘉玉币云量币

  宾礼八周礼大宗伯以宾礼亲邦
  春朝以图天下之事夏宗以陈天下之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时聘以结诸侯之好殷𫖯以除邦国之慝王使臣于诸侯之礼有四间问以谕诸侯之志归
  脤以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致禬以补诸侯之灾
  群后四朝
  谓巡狩之明年东方诸侯来朝 又明年南方诸侯来朝 又明年西方诸侯来朝 又明年北方诸侯来朝又明年则天子复巡狩
  六服见周礼大行人
  侯服岁见 甸服二岁见 男服三岁见 采服四岁见 卫服五岁见 要服六岁见 蕃国世一见
  三不朝孟子
  一不朝贬爵 二不朝削地 三不朝六师移之
  大行人宾礼四
  上公飨礼九献食礼九举出入五积三问三劳 诸侯飨礼七献食礼七举出入四积再问再劳伯如之诸子飨礼五献食礼五举出入三积一问一劳男如之大国之孤执皮帛以继小国之君出入三积不问一劳
  九仪同上
  公埶桓圭九寸 缫藉九寸 冕服九章 建常九斿 樊缨九就 贰车九乘 介九人 礼九牢朝位宾主之间九十步 在侯伯则数皆七子男则数皆五
  书五礼皋陶谟注
  公 侯 伯 子 男 王肃云王公卿大夫士郑康成云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
  汉九宾礼仪志大鸿胪设九宾注凡九等
  王 侯 公 卿 二千石 六百石 郎吏 外蕃 侍子
  王乘车迎送之数即以所命尊卑之等
  上公九十步 侯伯七十步 子男五十步
  三揖周礼司仪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
  土揖庶姓勲贤无亲者时揖异姓婚姻甥舅之国天揖同姓兄弟之国
  三摈聘礼
  卿为上摈 大夫为承摈 士为绍摈 觐礼注天子见公摈五人见侯伯摈四人见子男摈三人 聘义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
  三让同上
  三让而后传命宾至庙门主请见时也三让而后入庙门让主人庙受也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
  飨礼四飨礼在庙燕礼在寝
  诸侯来朝天子飨之 王亲戚及诸侯来聘王飨之戎狄使来王飨之 飨宿卫及耆老孤
  燕礼二
  燕同姓夜则饮之燕异姓让之则止
  食礼二
  礼食大行人诸公三食之礼有九举及公食大夫礼是也燕食谓臣下自与宾客共食曲礼酒浆处右是也
  四正具举射义诸侯有事必先行燕礼
  献宾 献君 献卿 献大夫
  乡饮酒礼四事王制疏乡大夫饮宾于庠序之礼尊贤养老之义
  一三年宾贤能 二乡大夫饮国中贤者并三年一饮三州长习射饮酒一年再饮春秋习射时也四党正蜡祭饮酒一年一饮岁十二月因大蜡于学饮酒也
  乡饮酒五义君子所以相接尊让洁敬之道行焉此五者足以正身安国矣
  贵贱明 隆杀辨 和乐而不流 弟长而无遗安乐而不乱 又宾主𧰼天地也介僎𧰼阴阳也三宾𧰼三光也让之三𧰼月三日成魄也四面之坐𧰼四时也
  四面之坐乡饮酒位以𧰼四时
  坐于西北坐于东南坐西南以辅宾坐东北以辅主人
  三命祭义
  齿于乡一命齿于族二命不齿于族三命虽父族亦不得而齿焉故席于尊东
  四代养老孝经传引王制
  虞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 殷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东学 周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
  四代养老礼王制
  有虞氏以燕礼皇而祭深衣而养老 夏后氏以飨礼収而祭燕衣而养老 殷人以食礼冔而祭缟衣而养老 周人修而兼用之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四代尚齿祭义
  有虞氏贵徳而尚齿 夏后氏贵爵而尚齿 殷人贵富而尚齿 周人贵亲而尚齿
  养老四正义皇氏
  养老更 子孙死难养其父祖 养致仕之老 养庶人之老
  一物三善文王世子
  齿于学一物父子之道 君臣之义 长幼之节三善

  军礼五周礼大宗伯以军礼同邦
  大师之礼用众大均之礼恤众大田之礼简众大役之礼任众大封之礼合众
  三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
  一为干豆上杀中心最疾二为宾客中杀远心稍迟三为充君之庖下杀中胁益迟三杀以迟速为名速则肉鲜迟则肉恶故分三用
  四时田周礼大司马尔雅
  春蒐振旅搜索取不任者夏苖茇舍为苗稼除害秋狝治兵顺杀气冬狩大阅得兽取之无所择 榖梁传春田夏苗秋蒐冬狩 公羊传则春苗秋蒐冬狩谓夏不田也
  四时弊田四时田则弊田兽人掌之
  春火弊 夏车弊 秋罗弊 冬徒弊
  军实三种大司马注以簿书校录军实之凡要
  或俘囚为军实 或戈盾弓矢为军实 或禽牲为军实

  嘉礼六周礼大宗伯以嘉礼亲万民
  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昏冠之礼亲成男女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脤膰之礼亲兄弟国贺庆之礼亲异姓国
  婚姻六礼成姻之序有此六礼
  纳采谓纳其采择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
  婚礼诸物按后汉礼物言物之所𧰼者
  𧰼天𫄸法地祥也群而不党随阳清酒降福白酒欢之繇粳米养食稷米粢盛众多性柔柔而久卷柏屈卷附生嘉禾颁禄长命缕缝衣延寿能合异类内外光好五色丝章采屈伸不穷合欢铃音声和谐九子墨长生子孙金钱和明不止禄得香草为吉祥凤凰雌雄伉合舍利兽廉而谦鸳鸯飞止须匹鸣则相和受福兽体恭心慈处渊无射鹿禄也反哺孝父母九子妇有四徳阳燧成明安身为五色之荣为色首东方始
  妇五等曲礼
  天子之妃曰后 诸侯曰夫人 大夫曰孺人 士曰妇人 庶人曰妻 又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凡五等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凡四等太子有妃有良姊有孺子凡三等
  纳后先知宜四元祐七年议纳后范祖禹言
  一族姓 二女徳 三隆礼 四博议

  凶礼五周礼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
  丧礼哀死亡荒礼哀凶札吊礼哀祸灾禬礼哀围败恤礼哀寇乱
  五等亲唐百官志韦元成传天序五行人亲五属注谓同族五服
  周 大功 小功 缌麻 袒免
  丧服四制礼记
  恩深者服重子为父是也贵贵尊尊义之大者臣为君服是也一日而食三月而沐是也权制有八详见下条
  权制八条同上
  父在为母齐衰期 妇人童子不杖 言而后事行者杖而起 身自执事而后行者面垢而已 秃者不髽 伛者不袒 跛者不踊 老病者不止酒肉
  服术六条同上
  亲亲父母为首尊尊君为首伯叔母之属出入姑姊妹女子出嫁及归家长幼殇与成人之服从服从服有六详见下条
  从服六条同上
  有属从属有所系也君子为母之党服是也有徒从徒无所系也若臣为君之党服是也有从有服而无服若公子为妻之之父母是也有从无服而有服若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是也有从重而轻若为妻之父母是也有从轻而重若公子之妻为其皇姑是也
  冠四异五服丧冠制度之异
  音登数之不同一也凡布八十缕为一升斩衰六升齐衰七升大功十升小功十一升缌十五升绳缨之与布缨澡缨二也 右缝之与左缝三也大功以上右缝小功以下左缝勿灰之与灰四也惟斩衰用鍜而弗灰自齐以下皆用灰治之布缌麻则用治丝所为之布是所谓澡缨也
  四同丧冠制之同
  条属一也条属解见前五服之冠之武与缨皆然外毕二也 辟积之数三也五服皆三广狭之数四也冠梁皆广三寸
  孔子用三王礼家语
  饰廧帷也置翣形如扇棺饰设披夹以引棺周也 设崇崇牙殷也绸练刻练为旌旗之饰设旐于竿首设长寻之旐夏也




  读书纪数略卷三十九
<子部,类书类,读书纪数略>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