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让积压的物资流通起来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让积压的物资流通起来

——北京重型电机厂清仓查库的调查报告
第一机械工业部 《北京日报》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联合调查
1971年8月5日

本作品收录于《人民日报

编者按:进一步发动群众清仓查库,把积压的物资用到生产建设上去,这是当前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的一项具体内容。是不是清仓查库,这是企业管理中抓不抓两种思想、两条路线斗争的大事。

在清仓查库问题上,当前还存在着不少错误的论调,什么手里有东西,交换才便利的“积压有利论”;什么物资放在仓库里,不是贪污,不算浪费的“积压无罪论”;什么不清别人不知道,一清就要向外调的“清仓吃亏论”。如此种种,都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余毒的反映,都应当进行批判。

清仓查库的目的,就是要使积压的物资流通使用起来,让有限的物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必须强调一清二用,反对只清不用。如果只清不用,积压物资变不成流通物资,清又有什么意义呢?北京重型电机厂在清仓查库活动中,一边彻底地清,一边积极地用,不但自己千方百计地使用积压物资,同时还把清出的大量物资支援了十五个省市的一百八十多个单位,这种作法、这种风格很值得提倡。

北京重型电机厂党委会,从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入手,结合革命大批判,发动群众进行清仓查库。由于领导重视,并亲自动手,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清出钢材一千零三十七吨,有色金属一百三十吨,电机四百三十五台,轴承九千五百一十套,回收废钢铁四百多吨,以及各种仪器设备一百三十四台(件)。通过清仓查库,全厂职工提高了执行“勤俭建国”伟大方针的自觉性,增强了全局观点,有力地推动了斗、批、改运动和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发展。

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才能自觉地清

[编辑]

文化大革命前,这个厂的物资供应部门被一个坏人把持着。他为了破坏社会主义物资管理,追求账面与实物的形式上一致,竟不择手段地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如在化工库,他就曾埋掉没有账的三百多瓶药品。五金库一种钢管吨位少了,他就往管里装土过磅。当时广大职工虽然对这种恶劣行为有所抵制,可是一小撮走资派,却把这样的部门封为华北地区的“红旗仓库”。这次,厂党委认真总结了过去清仓工作中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教训,遵照毛主席关于“进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的指示,坚持清仓先清思想,查库先查路线。

开始,有的领导干部强调:“工作忙,清仓顾不上。”有的工人说:“清仓找保管,与我无关系。”专业人员又顾虑重重,一怕问题暴露受批评,二怕材料调走将来被动。针对这些活思想,厂党委组织大家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及“勤俭建国”等教导,不断加深对清仓查库重要意义的认识。供应部门管金属材料的同志,总结了三清五金库产生三种结果的经验教训。他们第一次清仓时,由于只依靠少数人查物对账,结果只清出六十三万元积压物资;第二次清仓,虽然也走出了办公室,但没有解决同工人相结合的问题,也只清出价值一百万元的积压物资;第三次清仓,他们组织工人进仓库,并一道反复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批判了“潜力挖尽”的形而上学观点,对物资逐项复查,结果清出价值二百多万元的积压物资。毛主席的伟大指示,三清五金库活生生的事实,使干部、工人、管理人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进一步认识到,清仓查库,是关系到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大事,那种“顾不上”,“与我无关系”,以及其他顾虑,是思想和政治路线觉悟不高的表现。只有充分认识清仓查库的政治意义,才能自觉清,主动清,抓紧清。

厂党委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一方面在全厂广泛开展忆比活动,忆旧社会的苦,比王国福“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勤俭节约精神。另一方面,还狠抓了革命大批判,用清查出来的物资举办展览会,开现场会,进行生动的路线教育。去年这个厂维修电话需要六百米电缆,结果买了七千多米,超过实际需要量的十倍多。今年年初上报物资库存时,又少报库存钢材五百吨,木材二百立方米,煤四千多吨,造成了大量积压。供应部门的同志就用这些由于盲目采购,本位主义而造成的严重恶果,批判了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所散布的反动的“先验论”和“唯生产力论”。他们在批判会上说:“仓库积压的是物资,思想上中的是‘刘毒’。我们一定要去掉‘怕’字,坚持调查研究,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做好供应工作。”

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才能清得彻底

[编辑]

今年三月,这个厂搞了一次清仓查库。由于领导只依靠少数专业人员坐在办公室里对对账,点点数,结果,使清仓查库工作走了过场。这次清仓查库,他们吸收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深入细致地发动群众,使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清出比上一次多三倍以上的积压物资。厂党委深刻认识到:广大群众整天战斗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对什么地方有积压浪费,什么地方有潜力可挖,情况最熟悉。因此,只有使专业队伍和广大群众拧成一股绳,清仓查库工作才能做得彻底。 为了使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相结合,厂党委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清仓查库活动。他们利用动员会、讲用会、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发动全厂职工和家属人人动脑,个个动手,从个人的工具箱、车间的小仓库到全厂的大仓库,从车间内到车间外,从地上拣到地下挖,翻箱倒柜,有仓必清,有库必查。工具车间旁边有一个大垃圾坑,群众叫它“万宝坑”。这次大家动手把它挖了个底朝天,挖出了二十六吨废钢铁。发电机车间有个工人把个人“小仓库”中多余的一百多把刀具和工具交了出来,推动了其他工人自动清理“小仓库”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又发动保管员、采购员及计划员等专业人员,积极参加清仓查库的群众活动,要他们对清理出来的物资及时进行核对、盘点,做到家底清楚,账物相符。供应部门在“为革命清仓查库”的口号鼓舞下,组织了突击队,昼夜奋战,对所属五个仓库的全部物资,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清理工作。化工库的同志发扬连续作战的革命精神,进入地下室,不怕药品气味熏人,两天就清出六百多种积压物资,占整个库存物资的三分之二。

为了使清仓查库工作收到更大的效果,厂党委还遵照毛主席关于“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的教导,组织了一批生产工人到各个仓库宣传毛泽东思想。炉料库研究上交物资时,有个保管员有“怨气”,说:“物资是国家的,工作是给国家干的,以后没材料就向国家要!”到那里去的工人就和他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的教导,在他懂得了局部必须服从整体的道理后,坚决表示:为了使积压物资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去,再麻烦也心甘情愿。最后他终于克服了“怨气”,合理地解决了物资边查边用的问题。工人进仓库,进一步加强了仓库“管”与车间“用”的联系。如这次生产车间急需一种玻璃丝带,到处找不到,而器材库就积压了三十万米,虽然规格不同,但是经过改制完全可以使用。老工人与有关人员商量后,立即动手改制,把死物变成了活物,满足了生产急需。工人进仓库还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如化工库打算留二百多公斤铝粉,准备用来喷加油车,生产工人就告诉保管员,今年生产的加油车不喷铝粉了。于是,保管员就把这批物资全部列入上交计划。事实证明,只有生产工人进仓库与专业人员结合起来,才能使清仓查库真正做到“清理干净,留用合理,处理得当。”

边清查边处理边改进才能巩固成果

[编辑]

在处理积压物资中,这个厂本着“全国一盘棋”的精神,对暂时用不上的物资就主动上交;对规格不合的,就积极改制代用。如贵重物资钻石,这个厂库存一百多克拉,几次清仓都舍不得动。这次他们主动拿出一半上交国家。他们说:“过去我们把钻石看成是佛爷的眼珠动不得,这次清仓清除了我们的本位主义,我们要把它交给国家,让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到目前为止,这个厂清出的积压物资,有三分之一以上已调剂给十五个省市的一百八十多个单位,解决了兄弟单位的生产急需。这个厂的家属,在毛主席的光辉《五·七指示》指引下,利用厂里的废旧物资,进行加工处理,对铜末、铝末、焊锡、石英砂等进行回收再用。目前她们已为国家创造了二十多万元财富。供应部门的同志对积压物资千方百计地进行改制代用,如他们把几十吨黄铜管,加工改制成急需的另一种规格,使生产上的“缺口”变成“满口”。

要巩固清仓查库的成果,就要认真搞好斗、批、改,建立和健全物资管理制度。这个厂下料工段的工人,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要节约闹革命”的教导,从大批判入手,检查了旧规章制度,从而发现了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以前锯床下料,在加工余量的尺寸上又增加三毫米,一直说是合理消耗。这次他们算了一笔账:每件下料增加三毫米,一天十台锯床就要浪费一百公斤,一年就要浪费三十多吨钢材。通过算账,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马上改革了不合理的下料制度,制订了新的制度,节约了大量原材料。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1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