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农岩集/卷十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九 农岩集
卷十
作者:金昌协
1928年
卷十一

[编辑]

政院启丙寅

[编辑]

臣等昨于申退后。伏闻殿下因校理李征明之疏。大加威怒。荐降严旨。既命招问言者。又命拿问喉司之臣。处分过当。景象愁惨。有若严霜迅霆。震击于俄顷之间。而万物摧伤。无复有生意。臣等诚不意以殿下之明圣仁恕。当此闷旱侧席之日。发怒于一言事之臣。而遂有此无限过举也。征明疏语。固多狂戆妄率。其论戚里事。亦有辞不分明。指不别白处。然察其语脉。秪是设辞。而原其本意。不过出于过计之忧。先事之戒耳。夫岂有他意。而圣明不赐舒究。迫令招问。此实有妨于言路而有伤于圣德。在喉舌之地者。开陈匡救。冀以纳吾君于无过者。固亦忧爱之发。事理当然耳。不知殿下何怒于是。而直加以纵恣无君之罪。下自禁直而幽之囹圄耶。此殆殿下本原方寸之地。克治犹有未至。涵养犹有未厚。而遇事暴发。不能自胜。亦不能自觉也。此岂臣等平日所望于殿下者哉。抑臣等所惜者。不独此耳。殿下于近日。因旱忧畏。焦然不宁。求言之教。恻怛丁宁。四方皆闻之矣。而教下旬日。侧听寥寥。中外大小之臣。无一人以言进者。呜呼。今日群臣岂尽无愿忠献言之诚哉。殆亦见殿下素未能开不讳之门。广进言之路。而一时遇灾。应文求言。故下亦无敢尽其诚。小事则既以为不足言。而大事则又恐其不见施。浅言之则既不足动听。而深言之则又恐其触怒。嗫嚅顾疑。卒无敢发一言。此在殿下。正宜反躬自省。益恢虚受之量。而经幄之臣。才一启口。辄以雷霆之威震之。并与覆逆之承旨而加重究焉。如此而欲以来四方之言。求臣邻之助。不亦远乎。昔朱子尝闻其君有辞令之失。至于恻然寒心。中夜以兴。不觉叹咤曰。人子事亲之道不至。父母之颜色不和。则为子者当左右承顺。以祈悦豫耶。当诟詈妻孥。殴击僮隶。以快己之志耶。此闾巷之人知之。不待曾参孝己而委也。人主事天。亦何以异此耶。朱子此言。诚可谓切至。而宜为万世人主遇灾修省之戒矣。呜呼。经幄喉舌之臣。亦岂非我殿下家人。而今此威怒之震。不特诟詈殴击而已。其何以上塞天怒而消弭灾旱乎。臣等备员近密。目见圣上有此无前过举。而拘限清禁。身不得入。终夜忧叹。绕床彷徨。束带待朝。今始入来。则殿下之过举已成而不可以复救矣。然雷霆之怒。本不终日。不远而复。尚不能无望。区区所怀。冒死悉陈。伏愿殿下渊然深念。亟霁威怒。收还承旨。申曅,金斗明拿推。校理李征明罢职不叙之命。不胜幸甚。

[编辑]

代伯氏献显宗大王追上徽号当否议乙酉

[编辑]

我先王至圣至仁。度越千古。湛恩厚泽。洋溢域中。没世不忘之思。无间于深山穷谷。凡在臣下百官。力诵圣德。思所以阐扬于无穷者。其意曷有极哉。然念古者谥以尊名。节以壹惠。故文武之圣。而其谥止于一字。盖其所包者广也。以此而言。则我先王八字之谥。其义固无不该。宗臣所举贞陵一事。诚帝王莫大之孝。而亦已包于彰孝二字之中。虽欲复加徽称。又岂有出于其外者哉。曾在孝庙初。礼曹参判许启请追上仁祖徽号。孝庙再下大臣议。臣曾祖文正公臣尚宪议云。大行大王终始㧑谦之德。感动臣邻。不敢请上徽称。此虽臣子未尽之遗憾。然以此书之史册。岂不大有光于追上若个字之美也。其再议。又引上批曰。既非先王之志。恐乖继述之义者。圣教至矣。臣更有何议。孝庙从其言。卒不追上徽号。今日事。正与此相类。臣之不肖。固不敢于臣祖所议之外。更容他说。而体先王㧑谦之德。追孝庙继志之孝。恐亦圣上之所宜深念。伏惟上裁。

讲义玉堂故事附

[编辑]

经筵讲义心经

[编辑]

癸亥七月十六日。经筵。论后世自是无人正心一段曰。三代以后数千年间。谓无一人正心者。杨氏之说。似若太过。然汉唐之际。明君谊辟。固亦有之。而苟即其心术隐微处论之。则公私义利。未尝不参错。而轻重宾主之分。昭然有不可掩者。是以自家而国。自国而天下。治效不过如彼。若果正得此心。使粹然一出于天理之公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则治平之效。将有桴鼓之应矣。有此心必有此效。不可诬也。朱子论文王二南之化而曰。正心诚意之功。薰蒸透彻。融液周遍。朱子此言。发明诚正之功。极好。今看杨氏此说。请以此意观之。○论志帅心君一段曰。志帅。是孟子之言。心君。是荀卿之言。心是全体。志即心之所之。此所以有君与帅之别。大要皆是主张之意。○论世俗之学所以与圣贤不同一段毕进曰。臣伏睹殿下勤御经筵。留心圣学。然燕闲日用之间。苟不能实下工夫。而只以临筵讲读为事。则其与朱子所谓将正心吟咏一饷者。相去几希矣。今若讲诚意。则必须省察于天理人欲之几。好善则如好好色。恶恶则如恶恶臭。讲正心。则必须于忿懥恐惧好乐忧患之际。常加照管。无使有偏系之病。然后方可为讲学之实。伏愿圣明加意焉。

十七日。经筵。进曰。窃见殿下。于临筵讲读之际。绝无问难之事。前后筵臣。固多以此为言。而未蒙采纳。一向渊默。臣窃闷焉。古之圣贤论学。有曰审问之。有曰疑思问。盖学不能无疑。疑则必问。道理之所当然。若以圣学高明。无待于问人。则中庸称舜之大知而曰。好问而好察迩言。夫既曰大知。则宜称其独知自得。而今必以好问称之。论语曾子称颜渊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夫以舜之大知。颜子之亚圣。犹且如此。则圣学虽高明。何可恃此而不问于人乎。若以臣等为肤浅末学。有不足下问。则固然矣。然念义理无穷。而人心或有通蔽。虽以臣等之愚。亦岂无万一有裨于圣聪之所不及耶。借令问而未对。即其反复叩击之际。亦岂无触发开悟之端乎。若于文字义理之间。初未见可疑而然。则此尤是大患。程子曰。学者先要会疑。朱子曰。读书无疑。此初学之通患。又曰。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渐渐有疑。又其次节节有疑。过了此一番后。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今苟能真切思索著实理会。则岂无可疑处乎。若曰无可疑。则此非真无疑也。乃未及到会疑之境耳。如此虽日御经筵。终无以进益圣学。伏望殿下深加省念。且就今日所讲。或抽出前日所已讲者。反复下问。则臣等虽未能一一仰对。亦不无商确论难之益矣。上遂翻开前日讲处。问曰。程子谓未闻自古圣贤。因学而致疾。此言何谓也。先儒固已解释而犹未晓。然故问之耳。对曰。此言。圣贤固未免疾病。而至于因学致疾则无之也。孟子曰。心勿忘。勿助长。学者之病。多生于助长。所谓助长者。不知为学之方而求之太急。用心过苦。思索过深是也。如此则不但于学问有病。必将劳耗气血。致生疾病矣。至于圣贤。则为学工夫。自有节度。岂有如此之患乎。此程子所谓未闻因学而致疾者也。若其他疾病。虽圣贤。岂无之乎。上曰。烛理不明。则固有惧心矣。今或理明而不能无惧心。何也。对曰。程子所谓有人虽知此云云一款。即论此事矣。盖理虽已明而气未充实。则亦不免有惧心。此与孟子论不动心而以知言养气为言者相似。知言。即理明也。养气。即气充也。徒能知言而不能养气。则心未便不动。故必以二者并言之。彼此所论。固有不同者。而其理则一也。上曰。古人专以正心诚意为学。而后世之学。只以训诂词章为事者。何也。对曰。孔子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后世之学所以如此者。只是为人不为己之故也。此固学者之罪。而苟求其本。则实由于导率不善。教化不明故耳。盖古之为国者。专以德行取人。而后世所以设科取人者。不过以训诂词章而已。则上以是求之。下以是应之。其理固然。无足怪者矣。

二十日。经筵。论乐记一段曰。此章。当先理会礼乐二字。礼是人事当然之则。乐是人心自然之和。礼以恭敬逊顺为本。而其节文之详。度数之密。等威之严。皆出于天地之正理。故可以约人于规矩准绳。而固其筋骸之束。肌肤之会。乐以中正和平为主。而其声音之美。采色之饰。舞蹈之节。皆本于天地之和气。故可以养人之耳目血脉。而荡涤其邪秽。消融其查滓。此是礼乐之体段功用。而不可斯须去身者也。致者。推极之义。如格物致知。丧致哀祭致敬之致。易直子谅四者。人之良心也。言尽乐之道而治其心。则良心之生。油然若春嘘物茁而不可遏矣。良心既生。则自然悦豫而有以乐乎仁义之实矣。安。即孟子所谓居之安。既有以乐。则能居之安矣。久。即子思所谓不息则久。居之既安。则能不息而久矣。不息而久。则浑然天成。不待思勉矣。德既天成。则所存者神而变化无方矣。不言而信。如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其德不忒而人自信之也。不怒而威。如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其化难测而人自畏之也。自生则乐。至此虽有浅深次第。然亦非工夫节目。工夫。则专在致乐以治心一句。人才能致乐以治心。则功效之极。自然如此矣。至于尽礼而治其躬。则自然庄敬。庄敬。体貌肃恭也。庄敬则自然严威。严威。俨然人望而畏之也。大抵乐以治心。礼以治躬。二者君子所以内外交相养之道。此如敬义夹持。不可斯须放下。乐斯须去身。则中心失其和乐。而鄙诈之心。乘间而入矣。礼斯须去身。则外貌失其庄敬。而易慢之心。乘间而入矣。鄙。有庸俗意。有私小意。易慢之易。与上易直之易。两易字不同。上易字。是平顺无险阻也。此易字。只是怠忽无严畏也。鄙诈。正与和乐相反。易慢。正与庄敬相反。天理人欲。相为消长。故此消则彼长。其几间不容发。譬如室中。才无主人。便有盗贼入之。程子谓中有主则实外患不入。鄙诈易慢。即外患也。乐也者。动于内云者。乐是人心融泄和乐底意。自然流动者。故谓之动于内礼也者。动于外云者。礼是日用事物之间。进退周旋。威仪容止。秩然著见者。故谓之动于外。礼虽动于外。然必以恭敬逊顺为本。而其节文度数。皆是吾心固有之理。初非外面安排底物事。程子论义以方外曰。义形于外。非在外也。所谓礼动于外者。正与此同。乐极和。礼极顺。此极字。与上文致字相应。致字。自人用功而言。极字。以其成功而言。致乐故乐极其和。致礼故礼极其顺。顺即进退周旋。威仪容止。各当其理。无少舛逆之谓。民瞻其颜色而不与争。内和之效也。望其容貌而民不生易慢焉。外顺之效也。盖内极其和。则其见于颜色者。冲和盎睟。民瞻之自然有所感化。而消其暴悍忿怨之气。故不争矣。外极其顺。则其见于容貌者。整齐严肃。民望之自然有所敬畏。而不敢生怠忽侮慢之心矣。德辉动于内。德辉。即所谓盛德之辉光。民莫不承听。则不特不争而已。理发诸外。即所谓天理之节文。民莫不承顺。则不特不生易慢而已。于是乎礼乐之功效。极其至而蔑以加矣。故致礼乐之道。则举此而加诸天下。特易易而无难矣。盖礼乐。是人心所同得之理。故能致其道。则其感人动物。自有不期然而然者。古之圣人所以垂衣拱手于上。而能使万民悦服。天下治平者。不过以此而已。○论翟霖送伊川一段曰。古者葬用蒭灵。蒭灵只束草为之。略似人形而已。中古始作俑。则具面目机发而太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盖知其流必至于用生人也。其后秦穆公用三良殉葬。秦始皇生薶工匠宫女数千人。其原实始于作俑。夫象人而用之。终至于用人。则见似人而慢之。其能无慢人乎。故伊川戒之如此。正与孔子恶作俑者。同一意也。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孔子以爱人之心而恶作俑者。仁之至也。程子推敬人之心而勿背塑像。礼之至也。圣贤之心。纯是天理。故接人及物。无所不用其极如此。此处所当潜玩而深体也。○论和靖尹公一室名三畏斋一段曰。三畏。是孔子之言。天命。即天理之赋于人者。大人。是有位有德之人。圣人之言。是至理所寓。而天下万世之大训。皆君子所当畏者也。畏天命。是深念付畀之重。戒慎恐惧。不敢违越也。畏天命。则自能畏大人畏圣言。盖大人圣言。皆天命所当畏也。圣人之言。无一字一句不可服行。人之轻侮圣言。以为不足畏者。固不足道矣。即知其可畏而犹不能深体力行。则亦不可真谓之畏。而终归于侮圣言矣。此所当戒也。又曰。其心炯炯。犹若可识。炯炯。即光明不昧之谓。朱子感兴诗中。尝历论前圣授受心法而曰。恭惟千载心。秋月照寒水。与此意同。又曰。孔子所谓天命。乃是天赋之正理。固非谓废兴存亡之命。人主之遇灾警畏。其道亦不可他求。只是反之吾心。常存戒惧。自一念一虑之发。一循天赋之理而不敢违越。此便是畏天也。所谓天者。不必以苍苍在上者为天。即吾方寸之间。自有可畏之天矣。○论陈才卿问程先生如此谨严一段曰。朱子此言。引而不发。盖欲人自思而得也。夫以门人之失。而谓之何干于师者。疑若未然。然学问之道。只在当人自去著力。非他人所得与。且如言诚意。只是我自去诚意。他人岂能诚我意。言正心。只是我自去正心。他人岂能正我心。言修身。只是我自去修身。他人岂能修我身。人所以从师。只要做个模范引了路径而已。若其实下手实用功处。终非师友所容力。故朱子尝曰。为学。倚靠师友不得。以此言之。则程门诸子之不谨严。自是其人不能谨严。虽以程先生之谨严。亦将如之何哉。朱子所以发此言。盖见才卿只倚靠师门贪听说话。而未尝诚心笃信。真切用功。故特以此言提警。欲其深思而得之也。盖于此省悟。则必能知所以自反。而其悚然动念。真如鍼之刺身。虽欲悠汎暇豫。而自有不能安者矣。无地自存。犹言无所措躬。极言其痛悔克责之意。此段是朱子吃紧警学者处。伏愿深加体念焉。又曰。陈氏所谓不谨严者。固未知其指谁而言。而今以朱子所论观之。则有曰程门高弟。亲炙伊川。亦自多错。又曰。游定夫,杨龟山,谢上蔡。下梢皆入禅学。又曰。游杨门倒塌了。若此类非一。谨严。不必专就庄敬上说。只是道理端的。不杂不流。乃所谓谨严。程门诸子若此者盖鲜。则才卿之问。似亦指此而言也。

八月初六日。经筵。论先生病中接应不倦一段曰。朱子平生勤励不懈。故行状有曰。虽疾病支离。至诸生问辨。则脱然沈痾之去体。又尝自言曰。老病衰极。非不知每日且放。晩起以养病。但自是心里不稳。只交到五更初。便睡不著。虽欲勉强睡。然此心已自是起来底人。又曰。某一日不见客。便觉郁郁。不知他们闭户不见客底。是如何度日。如是云云。盖非一二矣。今人怠惰者。辄以气禀疾病为解。皆托辞也。人若能持得志气。定不被血气所夺。观于朱子可见矣。又曰。朱子谓今人所以懒。未必真个怯弱。自是先有畏事之心云者。此至论也。天下事。未有人不可做者。只是人不曾尽力去做耳。人之所以主乎一身而应万事者。只在此一个心。苟能先立此心。坚持勇往。则事岂有不可做者。人之力量。固有大小。才分固有强弱。使其尽心去做。而力量才分。终有所不及。则固无可奈何。然世之人。能做得到力量才分所及处者亦鲜。大抵皆先自畏怯。不敢去做。试能著力去做。未必不能为也。孔门诸子如冉求。资禀最弱。然尝告孔子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孔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人之患。都在于画。且如时君世主。以尧舜三王之事。为决不可行。此皆是自画也。自上宜省念于此。断然以古昔圣王自期。而无或有退托之意。则实国家臣民之幸也。又曰。学问之道。惟在于自强不息。故终古圣贤。未尝有宴安自逸者。如大禹。克勤于邦。成汤。昧爽丕显。周公。夜以继日。坐而待朝。荀子又言周公日见百士。吐哺握发。其应接之勤。亦可知也。匹夫为学。固亦以怠惰为戒。而至于人主。则一日之间。机务有万。尤当孜孜勤励。不敢怠荒。若少有宴安之意。则为害国家。何可胜言。古人有言。宴安鸩毒。鸩毒。是杀人之物。而乃比之于宴安。则其为戒。可谓切至矣。圣明虽频御经筵。引接颇勤。而其视祖宗朝晋接之规。则亦稀阔。更愿殿下益加勤励。一复祖宗之旧。不胜幸甚。○论廖晋卿请读何书一段毕。又曰。此段辨奸论以下。颇与上文不相蒙。考语类。乃是别时说。本非与寥晋卿问答者。不知程氏何以混合为一也。想或当初编入时。各自为一段。而后来误合为一。承袭之久。遂不能釐别也。今当作别段读矣。辨奸论。乃苏洵为王安石而作也。安石少有大名。其遭母丧。一世之人。无不往吊。而洵独不往。仍作此论。其论有曰。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澣。此人之至情也。今有人衣巨卢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人之情也哉。盖安石平生。不事修饰容貌。衣服都不点检。苏氏疑其故为诡激。以自高于人。故斥之以非人情也。刘淳叟学道家打坐。而朱子以此斥之。盖大贤长者。方相对讲讨。而淳叟却不管他。故作此诡异模样。此亦非人之常情。故朱子斥之如此矣。朱子初颇深信淳叟。而后来竟狼狈。故语类有曰。不意其变常如此。今此所论。想亦见其狼狈后言之耳。语类。又有一段记。淳叟闭目坐。朱子斥之云云。道家打坐。想亦闭目坐之。类也。闵鼎重曰。朱子尝谓安石之不事修饰。乃其天资如此云。辨奸论所谓不近人情者。初盖以为未必然。而后来见刘淳叟事。其言如此矣。昌协曰。苏氏之论安石。后来虽验。然其以不事修饰。为出于诈伪。则未必得其情。朱子尝论安石此事。谓吕伯恭亦如此云。何可以此断人之邪正乎。苏氏之说。盖亦亿中耳。然其所谓事之不近人情。鲜不为大奸慝者。则理固有然者。故朱子之说。如此矣。○论叶贺孙请问一段曰。听其言也厉。此非孔子之言。乃子夏之言也。想朱子与门人语时。偶失照管。或门人记录之误也。厉字。例多训严。而朱子于此训之以确。确是一定不易之义。言是是非非一定而不易也。盖言是心之声。心之所存。辄形于言。圣人惟于是非极明白。故其说话自确。贺孙语。声末后低。是结得不分明也。盖其心下未能了了。故说话如此。朱子所以深警之也。便要见得是非者。言其或是或非间。人便见得也。盖自己所言。虽未必便是。若说得分明。则可以论难可否。归乎是。当如此则可以见道理矣。若媕婀呑吐。道黑不是黑。道白不是白。使人不见其所言之是非。则终成掩护周遮。无以求是而见道矣。○论先生看糊窗一段曰。天下万物。无小无大。莫不各有当然之则。诗所谓有物有则。是也。糊窗虽小事。自其当然之则言之。不合有些子不齐整处。故曰便不是他道理。以此而推之。国而不治。则便不是国之道理。天下而不平。则便不是天下之道理。朝廷而不正。则便不是朝廷之道理。四方而不正。则便不是四方之道理矣。又曰。朱子之欲齐整。季绎之要好看。只是毫厘之差。而却有千里之分。朱子之言。乃循他天。则各尽其分之意也。季绎之言。乃徇外致饰。务以悦人之心也。此正是公私义理之分所当深察也。

十一日。经筵。论西山真氏曰。古之君子。以礼乐为治身心之本一段曰。此乃真氏将乐记礼乐不可斯须去身一章。逐句训释者也。臣于前日进讲经文乐记此章时。既一依真氏说。解释其义。今不必复为叠床之说。而大抵礼乐。虽是二物。其实只一理。礼之节文度数。虽极谨严。而行之于日用事物之间。必以从容不迫为贵。此乃乐之和也。乐之声音气象。虽极和乐。而其高下清浊长短疾徐之节。不可以毫发僭差。此乃礼之严也。二者体本同原。而用实相须。不容有所偏废。苟或礼以治躬而无乐以治心工夫。则固将勉强矜持。拘束迫切。而终无从容和乐底意思。如是则所谓庄敬严威者。亦只是外貌耳。又或乐而治心而无礼以治躬工夫。则亦无所依据执守。而或至于流荡忘反。如是则亦何以臻乎天且神之域乎。是故。君子之学。必二者夹持。无所偏废。然后内外交相养之道得矣。而及其充积而有功效。则礼自有礼之功效。乐自有乐之功效。气象意脉。各有所从来而不可乱。故分而言之如此矣。又曰。真氏谓养于中者为之主。故圣门之教。立之以礼而成之以乐。此言固然矣。然制于外。所以养其中。则在学者宜先从事于礼。使有所依据执守。然后乃可以成于乐也。盖论功效则乐为大。而工夫则礼为先矣。又曰。先儒谓礼记成于汉儒之手。故颇多驳杂。而唯乐记最纯粹。今以乐记一篇观之。其形容得乐之气象意思。极其详备。而至于声音节奏名物度数。亦无由可见矣。王者制礼作乐。所以化民成俗。不但为治身治心之具。而古礼古乐。今不可追复。则是固无可奈何矣。然其礼以庄敬为本。乐以和乐为本。则未尝有古今之殊。人主苟能以庄敬和乐治其身心。至于真积力久。深造乎其极。则以之制礼作乐。而化民成俗。亦何所不可乎。此事虽不可易言。而其理则固有然者矣。

九月十二日。经筵。论东铭曰。此篇文字艰深。颇似难看。而细究其旨。则极分明矣。仍解释其文义。至不知戒其出汝者。归咎其不出汝者一段曰。此段人多错看。乃以不知二字之意。止于戒其出汝者一句。而归咎其不出汝者。却自为一句。此极非矣。张子之意。正以人不能戒其出汝之戏而至于长傲。又不能归咎其不出汝之过而至于遂非。故作此铭。今若以不知二字之意。为止于上一句。则是张子不以不归咎其过者为非。而反以归咎其过者为非也。如此则上下文义。皆相违反而不成道理矣。又曰。欲他人己从一句。尤切于人主。夫匹夫有过。不自引咎。而乃反谓为当然。欲使他人从己。则其害固不可说。至于人主。有至尊之威。而乃或自是务胜。政令行事之失。不惟不自悔责。而必欲令群下阿谀顺旨。靡然从之。不敢为违覆匡救之计。则其为国家之害。何可胜言。愿上于此。更加惕念焉。○讲毕。进曰。圣上频御筵席。讲学不倦。而顾念臣等。以肤浅末学。备礼讲读。依文说义。固无发明启沃之望。而又未知圣上内间用功之如何。昔荀子有言。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朱子谓诵数云者。想是古人读书。亦记遍数。殿下于此书。诵数多少几何。臣愿闻之矣。上曰。事务繁多。不能多读。而亦读八九十遍矣。昌协起而对曰。虽韦布之士。专心读书者。亦未必若是之多。而自上万几之暇。所读如此。诚不胜钦叹矣。然念诵数固宜多。而思索之功。尤不可废。必须字字而思之句句而思之。有疑处固当思。而无疑处亦致思。使其首尾精粗。都无可疑。然后又从而反复涵泳。切己玩味。使圣贤之言。一字一句。皆若出于吾之口。方可以渐渍浃洽而心与理会矣。申启华曰。云云。昌协曰。申启华之言。亦是矣。臣之所达。特以读书一事言之。而至于持养力行之事。则从古圣贤。固已备论。如曰诚意。曰正心。曰思无邪。曰毋不敬。其论敬则如曰整齐严肃。曰主一无适。曰常惺惺。曰其心收敛。不容一物。此固夫人而能知之。亦一日言而可尽也。然欲真个下手。真个用力。则其间必有间断不接续处。必有生涩不纯熟处。必有辛苦不快活处。正须于此努力。勉勉不懈。然后间断者接续。生涩者纯熟。辛苦者快活。而圣贤所示为学之方。真见其不我欺矣。此其意味。岂言语所能尽。而工夫岂一时所可了者乎。盖此等亲切处。须是当人自知之。非他人所能与。况殿下深居九重。其操存涵养之实。岂外人所得知。唯在殿下自著力自验察耳。昔宋臣张九成尝入对。高宗有所陈奏。高宗曰。朕只是一个诚。九成曰。陛下对群臣时如此。退处禁中。不知如何。高宗云亦只是诚。又曰。对宫嫔时如何。高宗方经营答语间。九成便奏云。只此便是不诚。盖观高宗不能即答九成之问。则其对宫嫔之时。不能如对群臣。可知。此固为不诚。而又不能直以实对。而有周遮掩护之意。则尤为不诚。故九成之言如此。臣诚惶恐不敢。以九成此问。仰请于殿下。而然愿殿下试以此意。内自省察。对群臣时。此心如何。退处禁中时。此心如何。对宫嫔时。此心如何。彼此内外。若有毫发不相似。则此便是不诚处。正宜于此加功。使其对群臣处禁中。与夫对宫嫔之时。此心如一。无少间隔。则符验之著于外者。自然光明正大。而治道之本。在是矣。古人言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此于敌以下尚然。况君臣之间乎。臣所学空空。虽尝读圣贤书。曾无毫分实践之功。而乃敢以此等说话。责勉于上。极知其僭猥惶恐。然既冒居经幄。职主论思。窃不胜其惓惓。辄敢罄竭所怀。伏愿圣明垂察而留念焉。

玉堂故事

[编辑]

程子曰。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唯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臣窃惟天下之理。不进则必退。天不日运则必坠。水不日流则必腐。镜不日磨则必昏。身不日浴则必垢。推之事物。莫不皆然。学问之道。何以异此。此程颐所以深明是理。而勉学者以日新也。盖义理无穷而岁月有限。人欲易迷而天理难复。苟不日新又新。进进不已。则业必至于日荒。德必至于日亏。而前日之铢累寸积者。举将失之矣。此如操舟而上急流。撑挽之力。失之分寸。而所退者已百千丈矣。岂不可戒也哉。至于圣人之道。固无所进退。而察其心。则亦未尝以吾道已至而忘进修之功。故大禹惜寸阴。成汤作盘铭。文王纯亦不已。周公夜以继日。孔子发愤忘食。今殿下虽天纵圣智。道跻高明。而典学之诚。亦不宜少懈。顾今以大暑停讲。几已两月。而其间召对。亦不过数次。臣愚过虑。诚恐殿下时习之功。或有所间断。而日将之德。未免于少退矣。今则处暑已过。例当开筵。而乃因喉司禀启。又复停退。是将一日二日。益就旷废。臣于是窃不胜闷郁。辄敢掇取程颐此语。以备故事之进。而臣又窃记朱熹有言曰。工夫易间断。义理难推寻。而岁月如流。甚可忧惧。此言尤可为警惕。伏愿殿下并留睿察。念进修之当急。顾时日之易失。速开经筵。频赐引接。以尽懋学之道。不胜幸甚。以下癸亥

真德秀曰。我朝列圣盛时。妙选名儒。环侍经幄。迩英崇政。延访从容。夜直禁中。不时召对。所以缉煕圣学。开广睿聪。其与贞观。实同一揆。夫昼访足矣。又必加以夜对。何也。人主一心。攻者甚众。惟声与色。尤易溺人。昼日便朝。荐绅俨列。昌言正论。辐辏于前。则其保守也易。深宫暮夜。所接者非貂珰之辈。即嫔御之徒。纷华盛丽。杂然眩目。奇技淫巧。皆足荡心。故其持养也难。此夜对之益。所以尤深于昼访欤。

臣按。德秀所论宋朝延访侍臣之规。诚可为后世法。而其谓夜对之益。深于昼访者。尤为切至。惟我祖宗朝进接之制。视宋时益备。盖一日之间。既有朝参常参。又有朝讲夕讲。而犹以为未也。又有召对夜对焉。此固我殿下所遵行者也。然念自前夜对之时。每以故事。赐饮颇多。遂致醉饱过度。喧哗失仪。而殊未有从容启沃之益。此又非祖宗朝本意也。臣等欲望今后时赐夜对。而亦不必过赐酌饮。只以前后所讲经传旨义。从容下问。以及于时事得失。民间疾苦。与夫古今治乱之迹。靡不讨论商确。则其所以开发天聪。浸灌圣心。而通上下之情者。有非朝昼延访之比矣。臣等俱以蒙陋。待罪经幄。无所裨补。只欲数近前席。以效其忠款。而意其或贤于宦官宫妾之昵侍乎前也。玆敢掇取德秀此言。缮写以进。惟殿下垂察焉。

宋儒东莱吕氏曰。大抵看史。见治则以为治。见乱则以为乱。见一事则止知一事。则何取。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如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知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又曰。读史。先看统体。合一代纲纪风俗消长治乱观之。如秦之暴虐。汉之宽大。皆其统体也。其偏胜及流弊处。皆当考复。须识一君之统体。如文帝之宽。宣帝之严之类。统体。盖谓大纲。如一代统体在宽。虽有一两君稍严。不害其为宽。一君统体在严。虽有一两事稍宽。不害其为严。读史。自以意会之可也。至于战国三分之时。既有天下之统体。复有一国之统体。观之亦如前例。大要先识一代统体。然后就其中看一国之统体。二者相关也。既识统体。须看机括。国之所以盛衰。事之所以成败。人之所以邪正。于几微萌芽。察其所以然。是谓机括。读史。既不可随其成败。以为是非。又不可轻立意见。易出议论。须揆之以理。体之以身。平心熟看。参会积累。经历谙练。然后时势事情。渐可识别。

臣等按。读史之法。先儒论之多矣。而莫详于祖谦此说。盖经书论理。史书记事。学者工夫。宜以经书为本。而史书则其末也。然理外无事。事外无理。则史之所载。亦莫非理也。虽其利害得失治乱兴亡之迹。千端万緖。若未易穷。而循其事而究其理。莫不皆有致之之端。亦莫不皆有处之之方。苟能善观而有得焉。则格致明理之功。岂外是哉。如或不然。而徒涉猎记览为事。则不惟无见于理。无得于心。而适足为作聪明骋辩。博丧心志。妨实学之具矣。此又所当戒也。且详祖谦此论。专以识统体看机括为主要。盖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莫不各有一代之规模。而纪纲风俗强弱污隆系焉。此所谓统体也。天下之事变无穷。而成败安危。恒判于毫厘几微之际。此所谓机括也。为国不先审统体。固无以正一代之治。立万世之基。而苟于机括处。察之有不审。则用舍举措。失于一时。而败亡之祸。终至于不可救矣。人主读史。须以此二者。反复究观。于其治体之善否。事几之得失。深识其所以然之故。了然于心目之间。然后反以验之于吾身。所处之地。与所值之时。察其所以为治者。其统体如何得无偏于宽乎严乎。文胜质乎。质胜文乎。矫其偏弊而务归于中正。至于机括所在。尤加审慎。自一政一令。以至一人之进退。皆察其为安危治乱之所关。而无或有纤微毫忽之差。则斯可谓有得于读史。而不可与泛博记诵者。同日道矣。殿下于近日。方讲纲目。而臣等学问空疏。识见昏昧。不足以随事推说。开广圣聪。惶悚忧愧。无所自效。辄取先儒所论读史之法。以备睿览。而附陈瞽说如此。伏惟圣明垂察焉。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