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近斋集/卷八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七 近斋集
卷八
作者:朴胤源
1817年
卷九

[编辑]

答任穉共[编辑]

中字下就气禀发用云云。气禀之发。固有善有不善而剔出善一边言之。无过不及下处字。所当着眼。向时不能细看此而有所疑问。来谕诚然。所谓气禀如曰或异。曰不齐。兼美恶说曰所拘则专说恶一边。此不可以一槩论也。朱子于此。必言气禀者。盖以为非气无以发。故言其发之之由也。然则中庸章句不少见气字者。何也。发处固可以气言。未发处似不容说气。而巍岩论未发。以为气纯而理亦纯。此说果如何。

翣之纳圹。丧大记注可考。非开元礼创之也。掩圹则无恶见其死之义。而必以翣纳圹者。似是备仪物。恐不可去。

丧大记注曰。翣。在涂则障车。入椁则障柩。其设之之本意。于障柩为重。不可只作障车之用而不为纳圹也。如何如何。

人有父殁而长兄又死。其祖母之丧。当用次孙承重之礼。而待异日其兄之妻立后。归宗于兄子耶。抑既已移宗。则不必还宗耶。此似日后易致辨争之端。殊甚难处。问解固已论此而无的决。未知何如为可耶。

他日之归宗与否。姑徐议之。而即今传重服丧则无疑。题主不书孝孙而只书孙为当耶。抑已为承重。则虽次孙当书孝孙耶。

次孙服祖母丧而主祀。则其长兄之妻。似不可服三年如承重者之妻。未知如何。其夫虽未尝承重而死。如有其子承曾祖母重。则为代序之相继。服夫之祖母三年。当依所从者殁亦服之文。而此则不然。其夫无子。其夫之弟。既以次孙承重。则已是移宗矣。虽是长孙之妻。似无服祖母三年之义。如何如何。义理恐当如此。而但无可据先辈之说。考示为望。且次孙既已书旁题孝字。又不使长兄之妻服丧。而他日犹有归宗之义耶。以本来长嫡为重。追立其后而还归宗祀。果合古礼与国典否。

答任穉共[编辑]

所教礼疑与问解说不同。岂或不考而然耶。沙翁答赵竹阴之问。不以次孙承重为非。而只论他日归宗当否。此在问解第一卷宗法条。且答黄宗海之问曰。长子无子而死。次子之子奉祀可也。以此观之。次孙承重。似为得当。盖古礼有弟及之文。有次适之文。次孙承重。所谓传重非正体者也。明文可据非一。何谓不可。至如伊川事则异于此。既有长孙而立次子。此非古礼而即时制也。今既无长孙。长孙又无后。亦姑无可立为后者。其祖母之丧。何可使为无主之丧。虽摄祀。不服三年则便是无主也。故似当用问解意。次孙服丧主祀。而犹以本来长嫡为重。待异日立其兄之后。而归宗为宜。故前所奉禀者此也。来谕以夺宗为嫌。殊甚惶恐。次孙承重。终是不可耶。玄石亦欲用问解说。而但以为众子则以应服三年者为父摄祀。众孙则以应服期年者为祖持重。似少不同。以此意推之。次子之摄祀者。旁题祝文不当称孝字。而次孙之承重者。以期服为三年。则事体较重。实有移宗之义。旁题祝文直书孝字似当。既已移宗。则长孙之妻不服三年亦当。虽如此行之。而异时长孙之妻立后。则还归宗祀。恐合于沙翁之说。如何如何。

答任穉共[编辑]

次适之礼弟及终是重难。则摄主似胜于妇人奉祀。周元阳祭录。虽为沙翁所取。终非礼之正也。次子摄主。不为旁题。家中凡事。长妇主之。用意宛转。行之似可无弊。介子某之文。既见于经。则非全无所据。岂不可行。但此礼必有时王定制。先贤定论然后。方令信从。不然则势必参差。盖弟及礼也。介摄亦礼也。惟在其人之量而行之耳。恐难归一也。摄字换用代字亦可。而摄义既通用于夹助与代行。则亦何必换改为也。

与任穉共[编辑]

先墓虽八九世之远。其地守宰。亦当以城主事之耶。此似有世数之限。而自子孙言之。不可以远近而异视。如何如何。

与任穉共[编辑]

丧服本传自斩衰裳止菅屦者。虽无三年字。而下章三年通上看。虞卒哭变除。只言受成布。不言去斩。此致讼之端。而后贤立文。恒以斩衰三年。与齐衰三年对言。通解图式家礼皆然。似若三年仍斩者。则人之以斩齐为父母丧之定分者。亦未可专斥以世俗之见也。执事之意。虽以为斩衰三年之文蒙始初而言。然齐衰三年。非蒙始初而言者。则两三年义例不侔矣。如曰疏衰三年。则疏衰固非终三年者。而既曰齐衰三年。则齐衰自丧初用缉至易功衰。而亦可曰齐衰云云。齐衰三年。无半止之嫌。斩衰三年。有半止之嫌。此殊可疑。然则仪礼虞变不言去斩者。安知非仍斩之意而后贤之恒以斩衰三年立文者。亦安知非有见乎此耶。盛说虽以为斩衰下苴绖冠绳缨菅屦既皆变而从轻。则何独于斩而不变。此恐有不然。衰裳与冠绖屦带。虽似同是件数而其实斩衰即其纲领也。冠在首者而不先言。必先言衰裳者。何也。衣是众服之主。冠绖屦带。皆属于衣。故衰居先纲领其大者。故特表父丧之重。至虞练而不改耳。然则冠绖屦带皆变而斩独不变者。岂无其义哉。盛说又以为斩衰非有别于苴绖菅屦。亦可曰苴绖三年菅屦三年。苴绖菅屦。岂终三年者乎。此恐又不然。既不曰苴绖三年菅屦三年。而曰斩衰三年。则其义必有以也。丧服本传曰。为父者何以斩衰也。曰至尊也。又曰不二斩也。恒只举斩而为言。则斩衰岂非异于冠绖带屦者乎。执事亦谓举其重者而所谓重者。安知非因以为父丧三年之制乎。盛说又以为斩本象心。心如斩。故服亦斩。至虞而孝子如斩之心。不能不杀。心不斩则服亦不得为斩。是则似然。然斩固是心如斩之谓。而心如斩者。以父丧无二也。则便是无二尊之义。如曰至尊也不二斩可见。然则至尊无二之义。果止于期年乎。巍岩之说。亦可再思也。盛说又以为斩与苴为一。而绖之苴者既变。则衣之斩者当变。斩非轻于苴而独可不杀。此于苴杖仍旧。为矛盾之说也。不待竹圆象天如溪丈之说。即此苴杖之一苴字。可以为斩字不变之例。苴有不杀。则斩亦有不杀矣。苴恶之心既杀。而杖之苴者犹仍。则是杖也亦为浮实之物矣。何独于练后斩。讥其为浮实乎。孝子之心无穷。既祥禫而犹云外除期年而犹有如斩之心存焉。则练后服斩。有何不可。窃所最疑者。古礼既有虞卒变除矣。虞后受成布而便去斩。则是斩衰止于三月也。期年之斩。巍岩犹以为不可。况三月之斩乎。此愚所以大疑而未能遽释者也。盛说虽以为既授以大功衰成布七升。则独留不缉极凶之制。甚不相称。然圣人制作至精。安知非功以向轻斩以表尊。两义幷行而不相害者耶。然安知非三字未定之辞也。非敢保其必如是也。只以见此会疑曲折。愿卒承明教。使丧服大节目。得以终始无憾焉。

答任穉共[编辑]

尤庵先生追配孝庙庙庭。甚盛典也。斯文庆幸。尼尹父子有追削之命。义理昭揭。如日中天。岁回丙申。我圣上克遵肃庙处分。继述之美。益不胜钦仰。

所谕分体用为二。似未详察。愚意吾儒法门。曷尝如此。然经传上自有体用具备。何必待此书而后体用方全乎。恐执事表章此书之意重。而不觉其下语之过也。然经传之外。好个文字。亦宜熟究以广学术。况磻溪柳公。是东方之杰士。其所议论当最有关于时措之政。窃欲一观。而但丧中看此等文字。似与读礼之训有异。未知如何。所示短篇。是密庵丈作耶。入眼不觉感涕。今逢盛际。益恨此老之难作耳。

与任穉共[编辑]

童子八岁以上。亦当衣素而带布耶。将冠而遇国恤。当因丧而冠耶。杂记曰。以丧冠者。虽三年之丧可也。以此观之。国丧中似无不可冠之义。当成服日。因其丧服而加之冠耶。过成服则不可。当待卒哭后借吉行之耶。

与任穉共[编辑]

国葬前忌祭当废云云。正与鄙见相契。五礼仪大中小祀卒哭前停废之文。本指国家祀典而言。丧礼备要。始有卒哭后大中小祀皆许行之之文。尤翁就此许字。以士夫家祭祀看。窃恐此是沙,尤两先生偶失照管处。南溪论此有遂成转误之说。然则尤翁之时。非有朝家禁祭之令。可知也。且尤翁之欲单献行之者。主意专以臣子分义不敢备礼。只略设伸情而已。非为有禁令而然也。今番则补编所载仪注所颁。不啻明白。则虽略设单献。亦在当废。或者之说。无乃苟且乎。愚则断然以为不可行矣。因山卒哭后。私家冠礼三加。无不可行之义。愚亦云然。遂翁说以为身及父母无期以上丧。方行冠礼。况三年乎云云。而此恐未然。公私丧既异。则似不必引此为断。盖私丧则身有期服犹不婚娶。国丧则虽三年服。许婚于卒哭后。则何可以婚与冠分轻重而或行或否耶。愚于遂翁说。不敢信及。邦制戒令条既不言。则冠礼似当幷包于许婚之中矣。如何如何。

冠礼之期。亦当分贵贱。诚如所示。遂翁说。未见其必指卿大夫。而主意似以冠为重于婚耳。国制许婚。以官秩高下为差。愚则以当婚者看。盖补编许婚之文。似是从朱子臣民嫁娶说来。则朱子本说自一月之外许军民。至大祥后许中大夫之文。恐是指当婚者。许字非许主婚之谓。当为许其成婚。鄙见如此而或言当婚者年甚少。岂有官至卿大夫者乎。此则不然。岂无再三娶乎。虽非再娶。古者三十而有室。早显者亦当有三十为大夫者矣。嘐斋金公以为古者荫子孙有童年授秩者。此言极是。布绞改称布条。果似稳当耳。

答任穉共[编辑]

忌墓二字。昭载礼令。单献亦忌墓也。故不敢行。而俗节朔望则不言。故有此议论之参差也。几筵奠。俗节虽曰燕乐之辰而不干象生之义。故行之固可。而至于生辰奠。有象生之义。与此似少异。以生人论之。国葬前遇弧辰。其可设酌乎。此愚所以持疑也。许婚之许字。实合两用于当婚主婚。而但许与婚之间无主字。则许字岂非许其身之婚耶。朱子说只曰婚姻一事。其分爵秩。此乃从男子而言。嫁则属于娶。不为别论。五礼仪补编。虽有嫁字。似亦当以此意看。未知如何。

答任穉共[编辑]

皇坛祭祀追行当否。此是邦礼之重者。以𫍲闻难猝容喙。且虽云礼文。既涉朝家事。则非此身所敢与论。然盛问既勤。愚何敢隐其所知于执事哉。惟老兄默察此意焉。王制越绋行事疏曰。不敢以卑而废尊也。我朝祀典。莫尊于皇坛。则虽国葬前不废。似无疑也。或人与郊社有间之说。恐拘泥矣。古礼只举天地社稷者。天地社稷之外。无与同其尊者也。祖宗虽尊。而太庙之祭不行者。祖孙主乎恩。以子孙之丧而废祖先之祀。幽明无憾故也。至于天地社稷主乎义。以卑废尊。有所不敢。故祭如常时。此其礼意甚严且精也。今有与天地社稷同其尊者。则顾不可依天地社稷之礼而越绋行之乎。我国无郊祀。皇坛之祭。便是祭天也。尊之如天。则祭之当如天矣。五礼仪君丧殡后。惟祭社稷。社稷既祭。则皇坛独可不祭乎。虽非郊社。而其不废尊之义则一也。坛之设。即我肃庙朝盛德义起之举。则与杞宋之祀禹汤不同。此正主乎义者。其不可以本国之君丧而阙天朝牲币之享也明矣。自设坛以后。皇朝祀日。未尝有与大丧未葬相值时。旧例无可据。正宜自今著为定制。以补邦礼之未及载者。何可遂谓异于郊祀而与诸祀一体不行乎。况已受誓肄仪。则事体尤别。仍为停废。终似未安。郊祀越绋。皇坛亦合越绋。朱夫子所谓礼无明文。当用旁照者。正指此等也。盛意所欲推用越绋之文。愚则以为诚是诚是。然人见不齐。义理无穷。安保无甲乙也。仍有禀质。曾子问曰。天子崩未殡而五祀之祭不行。既殡而祭疏云。五祀外神。不可以己之私丧久废其祭。俟殡讫乃祭。观此则五祀亦于葬前行之。而王制独言天地社稷者。何也。岂五祀之祭虽行而尸入三饭不侑酳不酢而已。则自是杀于平时。不可与天地社稷之备礼如常者同言也。故王制不论耶。五祀之祭。犹不全废。况天朝崇报之祭乎。毕陈愚见如此。极涉僭妄。幸勿烦之。使得罪于会礼之家也。

答任穉共[编辑]

承以未展卷为叹。朱墨中何以如闲居时节。治人之事。亦是工夫。何必读书而已耶。吏役易倦。而此处亦不可萌懈怠。惟当尽己分。期于有成。如何如何。所勉于愚陋者深荷相爱。弱病庸拙。实难自力。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贤于学亦云。顾何敢以疾病自诿钝劣自弃。区区此心。惟愿少有寸进。幸愿频赐嘉诲。俾得警省。腰折之云。自中孚斋郑公之后。从仕者例不免焉。势固不得已而屈。然要当心中存得春秋之义。亦庶乎其可。而世之知此者少。恬然久矣。今承败意之教。令人倍增激慨也。

与任穉共[编辑]

近日借看随录。柳处士果是经济奇才。而其书治法政谟大备。惟在为政者按而行之。密老之作诗称赞。执事之每举为言。真不欺余也。惜乎不见用于世而徒为纸上空言也。

答任穉共[编辑]

南望杳然。实劳我心。时诵朱夫子且看渔舟近往还之句。忽于玆者。伏承去月所遣手札。忙手披展。如得世外音。其欣喜可知也。况审初夏道候万安。翻书观稼。意趣自好。尤慰此远怀。有倍常品。弟呻吟一如春时。时或取旧见册子温绎。而终是懒课。无足远闻也。偶因人论及易说。一阅启蒙。而象数究索甚艰。盖由钝根而亦以病耗精神。岂非可闷。四书未熟。固不可骤躐及此。然卦画之妙。象数之繁。不可不及聪明未衰而稍加理会。圣人于易。虽云晩好。而必当已习于不惑之前。特其三绝韦。乃晩年以后事耳。何尝少也不读而至老始用工乎。吾辈若待年老而为之。则恐易蹉过。未知向时读此。果能通晓得否。承有纲目之工。此是千古眼目正宜洞观理乱之迹。而究其所由。亦可资于实用。横渠虽不观史书。而当早悦孙吴时。亦已观之矣。密老之思。何时可忘。其天资学力。益觉近世所稀见。而九原难作。悼叹奈何。不备。

与任穉共[编辑]

未发则性也一句。自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来。人生而静天之性也。亦言于静中见天性之全。非以静状性也。未发则性也之义。亦是此意思。盖犹言未发。则可见性之体段。非直以未发为性之名而训释之也。

伊川先生好学论曰。未发也五性具焉。既有具之一字。则非便以未发为性也。朱子之直以未发为性。与伊川之意不同。何也。

未发。非性之名而是性之体耶。朱子答胡广仲书。论伊川先生其本也真而静语。以为真则指本体而言。静则但言其初未感物耳。以此观之。所谓未发。只是言境界。不可作性之本体矣。答林择之书。又曰。未发。只是言思虑未萌而事物未接时。于此便可见性之体段。可谓之中而不可谓之性。中庸章句与此书意不同。何也。

金厚斋曰。寂然不动底性。感而遂通底情。尤翁笑曰。此言不是。寂然不动之中。万理具备。今谓寂然不动时。可见性之体段则可。若只把寂然不动做性看。大段有病。苟如子说。是性更无动时节。性与情。命名虽殊。而其理则一。今只管寂然不动底为性也不得。以朱子中庸章句其未发则性也之语观之。厚斋之以寂然不动为性。未见其不可。而尤翁驳之如此者。何也。

答任穉共[编辑]

所谕以卒为期之文。与此似有少异。盖父卒未葬而母死。以父尸尚在。引未忍变在之义。有服母周之说。而近世礼家不从。以父卒则三字。为断服母三年。而至于此。则父在之日。已服其妻以期矣。其子何可变之乎。特以丧后立后。故有此疑。然尊压之义。数月后追继者。与丧初所立。恐无间焉。未知如何。

与任穉共[编辑]

庶女在室者。为其所生母服杖期。丧出于五月。闻讣于六月。故用后满后除之文。除衰于六月矣。心丧即吉。亦因此而从闻讣月计之。则恐似拖长。未知如何。禫事计闰。则今年五月大祥者。禫在六月。室女追后闻讣者。心丧亦当于七月从吉耶。抑自闻讣之六月而计之。九月从吉耶。于此二者。未知所决。盖心丧与衰麻。有间故也。

答任穉共[编辑]

未发。固是不睹闻。不睹闻。未必皆未发。则非谓不睹闻。皆非未发也。观未必字可见。既曰未发固是不睹闻。则不睹闻便是未发。而犹不欲直作未发者。特以众人之不睹闻有思虑纷乱者矣。故就此不睹闻。作精粗看。有喜怒哀乐未发底不睹闻。是精也。有思虑或动底不睹闻。是粗也。盖欲兼包言之也。今若除却精底不睹闻。而单行粗底不睹闻一说。则虽谓之阙却未发一边可也。愚意本不如此。鄙书以为不睹闻。虽不可直做未发。而即事物未接时。便是未发境界云者。盖谓境界是边也。不能直当其处也。不睹闻则至于未发之边。而犹有思虑。故不能直当未发之处也。今因盛教而思之。不睹闻时。有思虑已是动矣。与未发不啻远矣。何可曰不能直当其处而已乎。既非未发则不可谓之未发境界也。前见为谬。其敢吝改。当初鄙说。以不成不睹闻之谓中。则不睹闻与未发。似有浅深。愚意未发与中。未尝分看。故不以不睹闻直作未发矣。不睹闻而有思虑。思虑未萌而有昏昧。其为未发一也。今盛说以未发与中分看。而就未发中。作浅深看。以不睹闻时。思虑未萌而昏昧者。作浅底未发。思虑寂然而十分澄清者。为深底未发。此诚比愚说为长。谨当从之。鄙意从前以为不睹闻有三层。圣人之不睹闻。即无思虑而极其澄清者也。其次不睹闻。即思虑未萌而未免昏昧者也。又最下者不睹闻。即事物未接而思虑有动者也。今觉三层分排。太涉支离。欲只存其两层而去其最下者一层。盖泛论不睹闻。则众人不睹闻。固有有思虑者矣。于中庸此节言未发处不睹闻。则众人之有思虑不睹闻。虽谓之不成不睹闻可也。如是舍去。甚为快活。未知如何。

答任穉共[编辑]

中庸鬼神章

鬼神形而下者。而鬼神与德。非有二也。德字只是鬼神。此意当于为德之为字上看得。不曰鬼神之德而曰鬼神之为德。则犹言鬼神之为鬼神。饶双峰以为所谓德。指鬼神而言者得之矣。士达既以鬼神为形下而重看德字。以德为理为诚。故自谓覰得朱子斥侯氏之旨。而未免复蹈侯氏之失。穉共诘之是矣。然穉共之轻看德字。引朱子章句言无形与声处。去一德字证之者。固为精细。而恨不以鬼神字依旧作气上说耳。鬼神虽作气上说。而以费隐属于鬼神何害。盖理气混融无间而不相离。则鬼神是气也。而理在气中。则其下不见不闻体物不遗以理之费隐言者。未为不相接也。其末诚之不可揜以实理言者。未为无张本也。何必以鬼神直作理然后。方可言不见不闻体物如在诚之不可揜乎。穉共云。泛说鬼神之义。则谓之气可也。乃若此章。则正程子所谓妙用之神。乃朱子所谓以元生以亨长之神。此恐未然。鬼神之得名。本以阴阳之屈伸。故从古圣贤言鬼神。莫不以气言之。何独于此章而不然乎。朱子于章句曰。鬼者阴之灵。神者阳之灵。反而归者为鬼。至而伸者为神。则皆以气释鬼神矣。且首载程子天地功用之说。则此章鬼神。即功用之鬼神也明矣。夫单言神则谓之妙用。而今去鬼字。谓之妙用可乎。穉共意见偏重于理字上说鬼神。乃有此拖引之过当也。以愚观之。鬼神只从本来名目作形下说。而又以器亦道意看。则似无所碍矣。士达所谓鬼神章不过即气而明理。与鸢鱼飞跃一般者。大槩得之。然其说以为侯氏之病。在于析鬼神与德为二。而其馀以鬼神为形下。与夫以以诚为德。初非错会云者。所见犹有未透也。何者。侯氏以鬼神为非诚也。不知即其形而下之内。而有实然底物事。此其所以错谬而与朱子不同者也。安得谓之非错会乎。士达引朱子与吕子约书曰。鬼神其气之屈伸往来。其德乃天命之实理。所谓诚也。此与侯说有甚异同。只是侯氏析而二之。朱子合而一之。为不同耳。士达之以鬼神为形下。以德为形上。复蹈侯氏之失者。其本实在于专信此书。盖此书中此句语。虽入于中庸小注。而与章句本旨不同。章句只以性情功效释德字。未尝以德为理为诚。又与前斥侯说者不同。愚窃尝疑焉。及见兼山兪先生箚疑。以此为未定之论。愚欲从之。未知如何。士达看德字太重。为其局束。故每以德字看作形上。何不取蔡虚斋说而观之也。其说曰。德之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而鬼神之德难以得义解。所谓德者。乃其性情功效。经传中自为一例解。以此说看取。则德字之非形而上。可知也。如何如何。

韩南塘礼说辨条

韩南塘所引汉光武事。窃恐未为的当。夫以叔继侄。以祖继孙。兄弟相继者。既已祢所承之君矣。所承之君之上。虽有于已为父行者间之。以所承之君为一世矣。不敢越先君而称子于先君之父若祖。曾其义甚明。是以历溯往牒。未有如此行之者。惟光武之父元帝似之。而亦是中兴之君故然耳。未足以为据也。汉统中绝复续。与入承大统者微有不同。士达之见是矣。然士达欲因以春秋僖闵之说。遂谓之兄可以父其弟。祖可以父其孙。叔可以父其侄。则是不察乎有父子之义而无父子之名也。沙溪先生论典礼疏。其于承统有父子之义。岂不极力主张。而及闻赵相禹之说。驳之曰。以祖与叔之尊。称子于侄孙之行。恐无此理。士达独不见沙溪此说乎。穉共所谓僖闵之说。槩论其承统之重。有父子之道而云尔。恐非谓因此而并与世次易之者诚得之矣。然穉共犹欲守南塘寻世次为父之说。则于是乎得其半而失其半矣。南塘之论。虽出于嫌考位之阙。然帝王家与士庶不同。继统不继。世多有不以伦序相承者。则所重在于传国也。承统与为后。同祢所承而降本生矣。故沙溪以为虽叔继侄兄继弟。亦有父子之道。何可谓考位之阙。此言诚是也。盖祢所承者。虽不直称父子之名。而既已祢之。则祢之云者。可以当得考位矣。汉宣帝于昭帝为孙。不以史皇孙为考。则无称考之地。而程子犹讥其尊所生为悼考。斥之以乱伦失礼。则程子之意。实不以无称考之地为嫌也。论此礼者。从程子,沙溪可矣。何可以帝王家礼同于士庶。而必求世次之合乎。若以称考之无地。疑于无父则过矣。汉宣帝汉之史官书之曰。以史皇孙之子入继昭帝。则宣帝未为无父而生也。又何嫌疑之有哉。今以两君子所论合而观之。则士达主春秋而过者。穉共信南塘而固者。愚恐其皆欠通透也。且穉共所云昭穆不可乱者。因袭南塘昭穆相当之昭穆字而误也。谓之伦序不可乱则可。谓之昭穆不可乱则不可。何者。继统之君祢其所承者。入庙昭穆。用父子之礼矣。故鲁之跻僖公也。公羊曰逆祀。穀梁曰逆祀。是无昭穆也。今以祢所承者谓之乱昭穆。则不亦与公,谷所讥相反乎。似于春秋传本文。偶失照勘矣。沙溪答申象村书曰。兄弟相承。兄当为昭。弟当为穆。此亦主公,谷之文也。以此推之。则祖继孙叔继侄者亦然。如晋简文继哀帝。从孙为昭。从祖为穆。唐宣宗继武宗。侄为昭。叔为穆。后世为同堂异室之制。姑据古礼而言。盖以昭穆之义。与父子之名。容有不同故也。昭穆之制。既不得不以所承之先君为主。则先君之父与祖曾。尤不可以为己之父。假如光武承统于子婴而祢子婴。则子婴当为昭。光武当为穆。而又以元帝为父。则光武入庙。当与元帝为昭为穆。其将居于子婴之上矣。乌在乎祢先君之义也。此是大段窒碍处也。然则南塘之说。终有行不得者矣。大抵此礼之争。在于祢先君之祢字。穉共说既曰祢所承。而又曰至于祢号。则当以世次为主云者。易以致讼矣。夫祢先君之祢字。不以祢号。则以祢位耶。以祢庙耶。既已事之以祢位。奉之以祢庙。则乌得不号之以祢耶。然则祢字与父字有少异者。祢是庙统之称。父是天伦之称。承统者非世次。则可称以祢。不可称以父也。于此当为细究。未知如何。

栎泉论明德说条

理固无形象者。而亦曰天有显道。厥类惟彰。则于理谓之光明灿烂。有何不可。然泛言理之昭著而谓之光明灿烂则可。至于释明德而以理之光明灿烂。合心之虚灵洞彻为说则不可。盖明德。固是合心性者。而当以心为主。章句之虚灵不昧。或问之虚灵洞彻。皆以心言。不以性言也。洞彻亦不昧意也。虚灵不昧四字。说明德意已足矣。而今却添以光明灿烂之理。则于明德之明字。恐为赘剩说。未知光明灿烂。属于明德之明字乎。虚灵洞彻。属于明德之明字乎。混倂说去而无主客之分矣。况且光明灿烂字。出于朱子语类。而语类本文。实亦指心言。今乃移而言性。无乃未安乎。夫心配火。本是光明底物。所以能贮是理也。明德之明字。当专主心看。未知如何。

五代孙承重条

五代孙承重。曾见遂庵先生说。以为当然。及见陶庵说。颇生疑惑。莫适所从。时时思量而甚系难处。故置之不复思矣。今因来说而又思之。所谕无为三年者则不得再祭一款。实为论此礼之肯綮。于是乎遂庵,陶庵两说之间。知所取舍矣。夫五代之孙。是血孙也。正脉也。有血孙正脉而丧为无后可乎。无二祥。则不成重丧矣。以五代祖之尊。死而不成重丧可乎。亲虽已尽而统则正矣。宗可毁而统不可绝。五世而不服丧则是绝其统也。凡人之无后。取族人之子为后。是圣人继绝之道也。统之已绝者犹继之。统之不绝者。可绝之乎。玄孙之子谓以于己为亲尽。不代其父而服。则不亦薄于人伦乎。遂翁有见于是也。故为五世承重之论。而又于改葬条。以当服缌言之。其斟量断定之意。不啻丁宁矣。人有逢此礼者。只当据而行之也。陶庵说。则实有不可从者。其说以为最长房主之。以终三年。而服则只当服本服而已。设或无他长房而只有宗子。则亦当服齐衰三月。主丧三年而奉而埋安。此殊可疑。毋论长房与宗子。其不服丧则一也。何以曰终三年乎。不服丧则无练祥矣。无练祥。则岂有终三年之义乎。所谓终三年。只是设几筵行馈奠。以过三年之谓耶。然则进而不为练祥终制。退而不为期年撤筵。为半上落下之归。不如从遂翁之为峻正也。士达以祭五代为嫌。而此有不然者。若于丧三年之后。因祭之。则固为祭五代矣。此则只服三年丧而已。丧毕而即埋之。则三年内练祥禫。岂与时忌之祀同而谓之祭五代乎。愚见如此。未知如何。

与任穉共[编辑]

闻鹿门丈遗集已付剞劂。以贵县薄俸。乃能办此。诚意之笃至。令人感叹。玆事若成。则岂非斯文之幸耶。令姊氏允挚堂。学问高明。簪珥之身而卓然为儒者事业。奇哉伟哉。是不特天资纯正。亦惟鸰原间熏陶之效。高门诗礼之盛。斯可见矣。愚之从尊兄游数十年。不一言提及。何也。岂以闺阁中事而体其含章之意耶。今因得汝始闻之。虽未见其文字。亦知德学大致。不胜击节而钦叹焉。妇人之能文章。古盖有曹大家。而至于道学。任姒之后。果复有谁欤。此殆数千年一人而已。既已超绝乎伦类。所著述又灿然。则是宜传之百世而不朽也。何可以巾帼而掩之哉。后之女士必有取法焉者矣。

答任穉共[编辑]

所谕鹿门集序撰出。愚实非其人。胡为是言耶。如其可能为也。则平日契分。固当自效而不辞。且托名卷首。岂不为荣。而其如不可能为何哉。抑又有奉复者。弁卷之文。果是不可无者耶。世无玄晏则已之而已。当身著述。自可以垂耀后世。则何待人言而重乎。先贤文集无序者多。尤庵集即其一也。以愚观之。无序胜于有序矣。如何如何。兄若必欲有序。则如三渊之序农岩集。自为之而已。不然则除之可也。来示以见却则狼狈为谕。而设令真狼狈。力不足者无以助之。况实非狼狈者耶。韩昌黎文集之传。不系于李汉序之有无也。猥陈愚见。愿赐鉴谅。

答任穉共[编辑]

三年丧毕后。祔迁之节。朱子答李继善书。果与家礼不同。然沙溪先生之撰备要也。撤几筵祔庙。则从家礼之文。在于大祥之后。改题主递迁。则从李继善书在于吉祭之时。盖于朱子前后两说斟酌折衷而用之者也。其用意宛转。参合古今。深得损益之义。愚尝谓此礼载之备要。行之已久。后人只得依此遵用。不可一朝遽然舍之。而特行古礼。必于祫后始为入庙也。平日所见得如此。故向时与金城甫论并有丧者前丧祥后变礼。只论祫前合椟之失。而初不从头理会者此也。尊兄之以愚说为有未备。诚是矣。然古礼既不可遽从。则何可预虑变礼之难处。以为继高之宗无窒碍之道。而近舍备要。远取古礼乎。若如此则恐涉犯手势之嫌。而易启役文之弊。岂非未安耶。礼有古今异宜。似不可徒泥于古。未知如何。同龛各奉。不如姑祔东壁。来示尽然。而人家或有以祠堂狭窄。东壁无可安处。故为同龛。盖不得已也。此则拘于事势。不必深论矣。

太极图说。生阳生阴之生字。愚意自初于尤翁说。有信不及者。盖此生阳生阴之云。实自易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之文来。则生字非虚字也。至如朱子说动而阳静而阴。去一生字。只是谓动便属阳。静便属阴。不欲着意看生字。即濂溪言外之意。非以此生字。直断之以无胜于有也。若以此生字谓无胜于有。则濂溪此言。将未免为语病矣。岂尊信图说之意乎。愚故窃敢谓尤翁于此。犹有未尽照管处也。今见盛说欲改旧见。诚为得之。所谕一篇中许多生字。皆生出之义。则何独于此生字。为异义云者。果是善看出矣。或说肇判与流行不同云者。似然而实不然。阴阳之生。亦必以渐。则宜无间于始终也。大抵理气虽不可分先后。毕竟是先有此理。则阴阳岂非太极之所生乎。曾见全州朴处士瑞氏所论。以为动静之下阴阳之上。不下这一生字。而直曰动而阳静而阴。则太极阴阳。元无界分。混为一物。其可乎。必以图说为主而参以语类之意。似为明备。此说近是。未知如何。朴处士。即金厚斋门人。而著太极图辨疑。

答任穉共[编辑]

为奴仆行再祭。虽有先贤说。恐非定论。愚意以为过当。来教苟且二字。诚是矣。期年而撤几。似为得正。如何如何。年前一士友以此疑来问。而愚答之如此矣。士之丧无臣。以侍者为行者。行者之服。即吊服加麻也。虽服三年。岂可与妻子同例哉。从奴仆行祭。亦似猥屑矣。

答任穉共[编辑]

教意奉悉。谆谆牖迷。导之使言。愚虽固滞。岂不知感发而吐出胸臆。然夫所谓不有益于介甫。必有益于某者。固是明道说。而我之不能为公。犹公之不能为我。亦是朱子说也。议论既已不合。则各守所见。以俟知者而已。何必枉费颊舌。徒为无益之辨哉。人物性同异之为争端。厥惟久矣。自巍塘问答。已成一大是非。然两贤之不相合。只是仁智之异见耳。其后为此说者。层加澜翻。便同对垒操戈。喜同恶异。互相抵排。入主出奴。门分户割。程子所谓转使人薄。朱子所谓气象不好者。甚可惧也。愚以此每闻人物五常之论。辄觉头疼而齿酸。人或有问之者。必辞以不知。此前日所以于盛问。不敢有对者也。愚于少时。三渊说先入为主。至老不能变改。窃观兄之前书依旧是内浦之论。枘凿不合既如此。则虽百回往复。决无归一之理。愿姑舍是。别换一事以思如何。

答李善长廷仁[编辑]

俯答礼疑。奉领盛意。有以见工夫之精细。钦仰钦仰。但以功衰之易为。只以布幅升数而言。则恐于备要本文。偶失照勘。沙翁说既曰制如大功衰服而布亦同云。则布亦同者。升数也。制如之制。即制样也。似幷包缉边在其中。故据此而缉之者多矣。然巍岩以为制如之如。只言去负版辟领。非谓缉边亦如之。又未知其果如何也。

答李善长[编辑]

正心章之正其心。曾闻渼翁以为兼体用言。近见兼山兪公说亦然。盖经文正心。既兼体用。则传者释之。亦当兼体用。而特以学者用工多在动处。而四者之情。是心之用。故章句以其用之所行言之。然未有体不正而用能得正。亦未有用不正而体能独正。则言用而体在其中矣。且既曰必察乎此。又曰敬以直之。则是兼省察存养两件事也。何可谓专说存养。又何可谓偏言省察乎。诚意后若无四有之病。何为而戒其不能察。正心后若无五辟之害。又何为而戒其不加察耶。意已诚心已正而犹有如是之患者。正如水至清。而清里面时有波浪动荡处也。宁不可畏。或者所云未必皆如此者。可谓缓歇。而或者所云犹不免者。可谓得之矣。朱子曰。人盖有诚意而心未正者。故于忿懥等。诚不可不随事而检察。有心正而身未修者。故于好恶间。诚不可不随人而节制。以此观之。诚意后犹有四有。正心后犹有五辟。学者之所不能免而大学所以各自一节用工夫者。正为此也。诚意。即正心修身之枢要。透过此关。则固已好了到此时节。恶念之已绝。宜如或说。而但既不免欲动情胜。则不可谓幷与浮念偏念而都已断息。朱子曰。心有不正。则为物欲所动。未免有偏处。却未必为恶。既曰未必为恶。则虽谓之恶念已绝可也。而为物所动。则是浮念也。未免有偏。则是偏念也。浮念偏念而犹在焉。则何可恃意已诚而听其所自为也耶。一说所云念虑思。是意之别名。诚意之后。三个念都息。而就其善念中。不能无偏云者。是欲尊重诚意地位太过。而却不识白中之犹有微黑也。念虑思虽曰意之别名。而亦似有分看处。且所谓诚其意者。即曰实其好善恶恶之意。好善恶恶之意。虽已实矣。而一念之顷思虑之间。亦安保无逐物流转之患耶。或人之不欲说浮念偏念于诚意之后。而欲只说善念之偏者。恐似孤单矣。愚见如此。未知如何。

答李善长[编辑]

行笃敬之义。以笃且敬看。非但以言忠信例之。语势为齐整。理致亦当如此。盖既敦厚而又戒谨之谓。此与中庸笃恭之语似不同。未知如何。

答李善长[编辑]

益稷篇谁敢不让注让于善。此善字。或作善人看何如。

以舜典让于德之德。释为有德之人之例看。则当作善人。

雍也篇末章。以己及人作仁者之心看。能近取譬。是推己及人作恕者之事看。何也。

以己推己之以字推字。有自然勉强之别。故作仁恕看。恐不必疑。

喩之义未晓。

喩字。从口从兪。言出于口。人然之而曰兪。凡譬者使人易晓。故释之曰喩。以己喩人。观中庸所引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之义。则似分明。盖恕是如心之意。则如字岂非譬喩乎。

樊迟问仁知章注。吕氏说不惮所难为难。是指后获之意欤。

难字属先难意亦可。但以其上不求所难知。即解敬远鬼神之意例之。则当指后获。盖不惮其难成而为之。即后获之意也。

述而篇不愤章。栗谷谚解不同。以集注意推之。则今解当是。而栗翁如是改定。未知何意。

栗翁解亦是一义。而恐不如从集注意。

互乡章注。不能保其前日之善恶。○兼言善者何也。犹言善恶间都不问之意欤。

善是带说。来谕都不问之意。似为得之。

答李善长[编辑]

德字则一也而所以用之不同。五常之德。即五常为德。性情之德。犹言性情之貌样。盖德之为言。得也。五常之德。其义专在于上句各得之得。性情之德。指中和二字。以为形容性情云尔。其义衬贴。大文两谓之字。出来此两德字。所以用之不同也。

程子曰。心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同是也。此心字于致中言之。则是心之体也。致和是发以后事。而发之者气。故于致和独言气。心与气之分言。似以此也。致中处既言心。则心贯乎致和矣。故致和处不复言心耳。

时中。是已发而必言戒惧者。推本言也。似不可以此而认时中为兼体用。盖以章句随时处中之训观之。时字处字。皆是中之用也。且或问论通书中者和也之语。以为周子所谓中以时中而言之也。观此则以时中。专作已发。明矣。

人物性之同。以其发用处观之。则可见虎狼之仁蜂蚁之义。皆有一点明。明者。其理之同也。一点者。其气之异也。若使物原初不具五常。则虎狼何以有仁。蜂蚁何以有义。虎狼未尝不禀义礼智信。而义礼智信不发见。蜂蚁未尝不禀仁礼智信。而仁礼智信不发见。皆为气所隔故也。性只是一个善。凡事之善者。皆系于五常。今夫牛之畊。马之驰。是善底事。非恶底事。则牛畊马驰。便是人之仁义。可见人与物同一性善也。性是一原而道有分派。则性同而道似不同。然道亦谓之同者。何也。道者。不过循是性之自然者。则性一而道亦一矣。故谓之性道同也。人物之性道既同。而物不可使为人之事者何也。气有可变之气。有不可变之气。可变之气。即圣凡不同之气。清浊粹驳之分也。不可变之气。即人物不同之气。正偏通塞之别也。浊者可使之清。驳者可使之粹。而偏者不可使之正。塞者不可使之通。故物终不能为人之事也。圣人之施穿络于牛马。使之畊驰。亦因其性之自然而已。则是其教在性道之内也。何以谓在性道之外也。若使禽兽能言语解文字如人之为。则是大怪异底事。方可谓性道之外。而此则决无是理。圣人之教所不及也。

成形者气而气有不齐。故万物异体。人圆头方足。禽兽横生。草木倒生。人物之辨。即其形貌而大分矣。岂但在于过不及之间而已哉。若但在于过不及之间。则鸟兽之知觉。曷尝如人之知觉乎。形貌而不同。知觉而不同。则何待于有过不及而后辨哉。章句过不及之云。虽兼人物言。而终是主于人耳。湖论之执此为证。愚未见其可也。

戒谨之幷属于尊德性。尤翁,陶庵说。似为可从。南塘之分属于尊德性道问学。似以谨独是省察。而省察近乎知。故谨独属道问学事耶。然谨独终是尊德性事耳。

戒谨。敬也。敬是万事纲领。则知仁勇。亦在戒谨之中矣。戒谨与三达德。岂无相贯之义耶。如必欲详言之。则戒慎所以存天理之本然。存天理非仁乎。谨独必先审察乎善恶之机。审察乎善恶之机。非知乎。道不可须臾离。常存此戒惧谨独之心而无少间断。非勇乎。如是言之。则其有相贯之义也明矣。

与李善长[编辑]

顷书以无师友之益为叹。此固学者所患。然万事皆由自家惟在自治之如何。至于隐微幽独之地。尤非他人之所能与也。正宜猛加省察。幸益勉之。

别纸[编辑]

论语为政。观其所由。或曰由行也。谓所以行其所为者。行与为。果何分别耶。

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小注。程子曰。无道而得富贵。无道即非道之谓而非无德之谓。若作无德看。则与下特立者相碍。当时不下非道字而下无道字。似可疑。

朝闻道夕死可集注。程子曰云云。又曰皆实理也皆字何谓。谓是道无非实理也云耶。抑或兼道与死生而言皆实理也耶。

泰伯。君子笃于亲集注。张子曰。人道知所先后先后字未畅。岂谓以恭不劳以下四者为先而化民为后耶。

颜渊。克己复礼小注。朱子说有不同。一则克己自能复礼。一则克己而有未复礼者。当以何说为定论耶。

阳货。上智与下愚不移集注。人之气质相近之中云云。前章相近二字。盖言气质之性相近。非言气质相近也。而今此处去性字。直曰气质相近者。何也。

与李善长[编辑]

顷教数条皆得之。为与行之分。读书之喩说得好。然所以行之所以。是推本于心而言耶。只就事上说耶。若推本于心。则与意之所从来之义。似无甚异。未知如何。克己而未复礼。朱子说未之有焉者。岂考之不详耶。朱子论克己复礼精粗处。有曰只是克去己私。未有细密工夫。入他䂓矩准绳之中。便未是复礼。此岂非克己而有未复礼者乎。大抵如治疾病。克己是攻外邪。复礼是补元气。外邪虽退而元气未复者有之。克己而未复礼。何以异此耶。

与李善长[编辑]

两纸奉览。或人之博洽。足下之精明。俱有人不可及者。顾此浅见。何敢辨其是非。然区区妄窃思量。则或说似得本旨。而盛论恐非正义。何以言之。盖此章之旨。专言道体。故朱子于集注。首言道体之本然。以道体二字为一章眼目矣。道体之体。即道之形体也。程子说既曰。此道体也。其下曰与道为体。与道为体四字。即所以释上道体也。则道体之体。与与道为体之体。皆是形体之体。上下体字。宜无不同之理。或人之说有见乎此。故以与道为体之体。解作物为道之体。诚为得之矣。若如盛说以道为物之体看。则上下体字不同矣。道体。是道之体段。为体。是道为物之骨子。则两体字不同。毋论其理致。求之文义。岂不斑驳矣乎。且凡看文字。当观语势宾主。今此段既是举物而言。则物为主耳。与道之与。即物之与道也。为体之为。即物为道体也。与字为字。皆属于物矣。若如盛说。则与字属于物。为字属于道。即此字句之间。已为决裂而抵牾矣。前贤立文。必不然也。如果以道为物之体。则是成与物为体。不成与道为体矣。其可乎哉。与道为体之体。分明是物为道之形体。故朱子曰。道之本然之体不可见。观此则可见无体之体。如阴阳五行为太极之体。既以阴阳五行为太极之体而引喩焉。则是言物为道之体者可知矣。或人之说。实据于此。而足下何为驳之也。或人既以此体字作形体。而又释作骨子。是则失之。盖骨子之名。就形体上除皮肉而言。则形体与骨子。虽非截然为二物。而细分之。则有表里精粗之别。不当混看。或人之意。似不察此。则不能无失。而足下之辨之也。只在于形体骨子之分。而却不识本文体字非骨子之义。则可谓胥失之矣。然或人之失。在于字义之混称而无别。足下之失。在于全段本义道与物宾主之间耳。其失又却重于彼矣。足下之说曰。谓道为物之骨子则可。谓物为道之骨子则不可。此语诚然。然正以其物不可谓道之骨子也。故知此段体字。非骨子之体也。盖以本文所主而言者。物故耳。如鬼神体物天体物仁体事等体字。是骨子之体而道为物之体也。此段体字。则是形体之体而物为道之体也。本不当混倂看。而足下乃视以彼此一例。何其错也。此段上下体字。既当不异。而以下为体字作骨子。则将并上道体字而作骨子方可。岂成说乎。且以与道为体。作道为物之骨子。则与字当变作以字。亦岂其可乎。凡此皆所窒碍者也。幸更思之如何。朱子尝论此体字固有作骨子处。其说曰。既有这个就上面见得道。是与道做那骨子。与前所谓无体之体作形体看者不同。此则似当活看。盖此骨子泛以硬实底意而言。犹曰物为道之实事云尔。指其分明易见者。故称为骨子。非真以主宰桢干而言如足下所云也。然如或于此。看得不活。以辞害意。遂至于道器混而精粗易。则大段未安。不如以前所引阴阳五行为太极之体之说为主也。盖虽朱子说于其前后异同处。当观其定未定而取舍之耳。大抵或人之说。考据虽博。而有蔓延繁冗之病。足下之说。分析虽精。而有艰深破碎之病。正宜各所加勉者也。或人。仆所未尝知者而既是与足下问答文字。足下又不鄙我而使之评论。故辄敢忘其拙陋而毕陈之。愿赐鉴亮而如有不当。更以明教。

答李善长[编辑]

所谕正心说。与愚见不合。夫正心之目。始见于大学之书而为统体工夫。则岂有泛论之正心大学之正心不同之理乎。愚之所以以正心为兼体用者。非谓四有三不有内外浅深之殊。亦非谓已发上本体之流行者为其体。只以正心是统体工夫。则必不遗体而专言用也。何以谓正心为统体工夫也。盖诚意则不可言兼体意。是心之所发故也。正心则心是身之所主而兼未发已发者。则岂可于体上工夫全阙而不言乎。大文虽不露出体字而言用。则体在其中矣。故朱子于或问论经文正心。有曰本然之正。有曰心之本体。此可见正心之兼体也。经文正心。既兼体用。则传所以释经。亦必兼体用矣。特以心之病痛。每见于发处。而学者用工。多在动时。故主用言之。而既曰主用云尔。则必兼宾主二字。然后方谓之主。此岂非正心之兼体用者乎。大学虽与中庸不同。然备言大人之学而古人为学之次第。独赖此篇之存。则此是学问全体之书也。其所用工。若偏于动一边。则是大学有所欠阙也。且不先涵养于未发之前。而只欲省察于已发之后。则岂不缓而且疏矣乎。故愚于正心。必欲兼体用看者此也。曾闻诸尊先生曰。尤翁于传文正心谓专言用。而吾则信不及。正其心之正。是兼体用云矣。此教兄独不闻于函丈请益之时乎。章句心不存之存。只是存在之存。非如存养之存。言于静时者。盖视听飮食皆已发故也。常存之存上下存字。宜无不同。章下注。能存下有检字。存否上有密察字。则皆指已发也。然此存字之皆指已发。则亦不足以为正心不得兼体之证矣。至于敬以直之。易本文对义方言之。则固似专指未发。而此处引用。不对义方言。则可兼动静看。农翁亦尝以敬直为兼动静。此在圃阴集正庵问目小注可考也。正心之兼体。非推说也。以或问本体之说。章句敬直之语参考。则乃其经传本旨然也。兄之所忧。在于推说之侵逼分数。弟之所虑。在于偏言之欠阙全体。未知其孰为过虑耶。幸更虚心以求精义而明教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