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静堂集/卷三
书
[编辑]与黄渊父景源
[编辑]近得足下书。皆言有疾。而未详何如。最后知为下虚之疾。深可忧也。仆尝涉览医书。粗言疾病之理。请为足下论治。足下试信而治之可乎。人身之用。水火而已。火无所制而动之则炽。水无所滋而用之则涸。火炽而逾上。水涸而逾下。水火不相能。而疾病之所由生也。故命门之火。从其类而上升。肾日以冷。则机缄呿火从外烁。水不胜热则沸而涌。于是乎遗泄作焉。此医缓所谓晦淫之疾然也。仆以为又有出于此者。非医之所及知也。夫英华光辉。心之神也。谋思制作。肾之知也。文章之道。岂不微哉。不可假于外而得者也。精明之光。上丽日星。深沈之思。下出渊壑。皆发诸吾内者也。其荡吾神耗吾知。而病于吾岂少哉。而足下方日夜呕吟辛苦。不知食息。耳无他闻。目无他见。若鼷鼠之啮鸡。喜其痒而不知入于脏。若钩之在咽。一入而不可吐。不能顷刻而忘也。兀兀然强其神知。火既炽而扬之未已。水既涸而汲之未已也。且近者病惫而卧。当益专攻。若是而求病之痊。恐未易也。古之攻文者。盖有齿落者须发白者目失明者。故仆明证其病于心肾也。愿足下遇不可不作而后作之。则著述自𥳑。当其无作也。旷然忘之。若未尝为文。则心虑自静。读圣贤之书。浸灌理义。则精神自聚。若是而慎起居近医药以辅之。窃恐水自滋而升。火自杀而降。于治得十七八也。足下固亦伤于晦疾矣。然医固能言之。仆之所云。非特医不能言。足下亦不能知之。而惟仆知之者也。足下念之。
答黄渊父
[编辑]伏承足下返求大道。新自贻哲命。累予仆书。蕲有以相救。其辞指痛怛切迫。殆不可复遏者。仆与足下平日相期何如者。而能不感动于此哉。自惟无状不力学问。其于造道入德之术。茫乎无知。实无忠利之言可裨日新之盛者。负负何言。来谕推己之不学。谓辱于父母。此记所谓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者。圣人教人。其切近人情。未有过此者。而足下先得之。由是而求之。何善不明。何德不修。惟益勉之。毋负此言而已矣。然窃观足下之志。若欲姑且为是。以为文章立根址者。不审然否。夫志者。所以乡望标准。为终身之所者。故志之所至。有不及焉。未有或过之。足下之志。审在于此。则是道德仁义者。非修吾之所固有行吾之所当为者。而特藉以为文章之舆卫从御而已。苟非为文章地也。虽无是道德仁义者。亦殆无不可矣。首尾倒悬。内外贸置。横决辟戾。两失其所。学问无日可成。而根址卒不可立矣。愿足下舍是文章。专致志于圣贤之学。身心既端。理义既明。根本固而枝叶茂。言而无愧。信而行远。则岂不盛哉。岂不休哉。日所讲诵。在于何书。朝昼所省。以何为先。齐明盛服。非礼不动。九经之首。而居处恭执事敬。仲尼以为之夷狄不可弃。此乃小学之教。而初学之士。所当尽心焉者也。不知足下于此何如。愿有以略闻之。
答黄渊父
[编辑]檀弓免而吊。乃见仲子之立其孙。未尝云既吊而乃免也。或以子游之事拟之。夫麻衰而牡麻绖。非礼明矣。檀弓之于仲子。安知其不有可免之义哉。注说终觉牵强。
庄公曰。末之卜也。卜乃不死而县独死之。是岂然哉。窃意古者车右必卜。卜者所以求吉。而今反败绩。故公曰勿之卜矣。盖恚恨之辞也。
衰也者摧也。内有摧痛之心。斯有衰麻之物以当之。苟有是物而无以当之。安用衰为。不当物之义恐如此。如书所谓仪不及物者也。如不边坐。不服勤。虽小事。皆所以当物者也。夫升缕法制之小有不当。亦何大害于礼。而遽不如无衰之愈哉。
于旧馆人之丧。必有可赙之义。故赙之耳。岂为哭之涕出而从而实之哉。虽未哭之前。其意固欲赙之也。且道路无以为赙。故脱骖也。非必以骖为贵也。
公叔文子欲葬于瑕丘。伯玉恶之。故曰吾子乐之则瑗请为之前。前犹先也。谓先死而葬于此也。其言含蓄。有讽谏之意。于义为长。若谓前行而去之。则是直说乃迫切。非讽谏也。
之死而致死之者。犹曰于死者而极死者之礼也。训之以往则有之矣。训之以送。于义不近。
圣人不得已而去父母之国而之他邦也。若又无所依归。颠沛流离则非所欲也。故必择所主焉。如司城贞子,蘧伯玉是也。其之荆而先之以二子。亦求其可为主者而已。仕而谋位。贤者不为。而况圣人乎。
答黄渊父
[编辑]林将日记试览过。不无可疑。皇朝时有知县无县监。有夺俸镌级。无推考削夺。有揭无启。且思宗睿圣。岂以异国逋逃之踪功劳无试之人。而遽拜大将军。况大将军。非皇朝官号哉。又其计策皆粗疏浅露。未见有奇机神筭。尤翁之不收入于传中。岂以是耶。始知先辈所为不可轻议。幸更商量。
答黄渊父
[编辑]去冬。足下有书论亡友状表事。至今不答者。欲见状文而并论之也。足下所为亡友行状。读之熟矣。有以见足下文力高古。神思深湛。与世之色泽谀人者。相去远矣。然仆之意犹有未尽者。夫表者表也。表其人之大节而已。志者识也。识其人之藏而已。状者状也。状其人之德行者也。故行状者。虽细行有可观焉者。必书之。其行至多。不可尽书而遗事作焉。遗事者。不必人人而有之也。状文曰。孝谨愿直。能以其身居人后。不肯取称誉者。献可之疏节具矣。仆知献可忼慨多大节。酒酣与知友论古今事。峻伟激发。治家奉亲。能自取裕而人不见经营之色。乐施与。不问亲疏。盖材气甚高。不特谨愿而已。又废举之事有微意。此皆当略见于状文也。足下尝欲更为遗事。不知有几事。宜权其钜细。有实行可见者。并载于状文。遗事虽无作可也。且状者状也。其体自异。足下谓用墓表法者。名实不蒙。恐不当尔。仆见状文精简。立论甚当。而法又用墓表。谓宜就其中更加櫽括。直表于墓。收其馀为遗事亦可也。行状者。亦不必人人而有之者也。足下前书。推亡友之所望而责仆甚严。谓仆之辞而不作墓表。有负亡友。仆岂亦不知哉。但古之人于其朋友。有不待主人之言而直为之铭者。盖能出材力工役。自为治而琢之。立之于墓。不特以文章之可为铭而已。考之文字。多可见也。今时则不然。而仆未尝亲受命于李丈。且文章不足使亡友藉赖。而遽然而为之。不亦侈乎。而足下何督之深也。且文章之所以不朽人。岂以刻诸金石。使人人来见而知之耶。抑播诸口耳。垂之简编。以传于今与后。为不朽与。若然则志表碑状哀词传述等耳。足下必咎仆之欲为哀词。如悼寻常所知之人。亦不然也。仆丧献可已久。尚未有所托以纾其悲。恐其远而益忘也。故欲为哀词以发之。昔苏明允无墓表。而以南丰之哀词刻之冢上。欧阳詹以韩公之哀词传于后世。使文章不可用。虽志表未必传也。使其可传。虽哀词无不可也。然自知词气不足以配亡友之行义。此亦趑趄未就也。足下数见李丈。李丈其欲速成之乎。足下宜改是状为表。而仆当为书之。献可常爱足下之文与仆之书。此亦所望于吾二人者也。然李丈若终敦仆。则仆当稍读古文。求为幽志。足下不必见咎也。
答黄渊父
[编辑]释褐之庆。已一月矣。而莫往莫来。遂至今不相见。良非世情。而区区瞻系。何尝一日忘也。向闻出郊。今已返第。起居增安。沈友言足下见仆贺书。以为古谈。此诚然。然士君子出身登朝。岂专为禄利计哉。目今艰虞益甚。虽孟氏当之。亦恐施不得麤拳大踢。渊父将奈何。然有一于此。孟子云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但能守得身定。不落坑埳。不受腻污。不倒东歪西。人方扰而我方静。人方热而我方冷。常置此身于洁净贞静之地。则虽不足大有补于世道。亦可以少愧于吾心。又况时来运亨。有可以借手立事者乎。仆常爱养正编云行路须照顾前后。勿令泥渍。小儿曹得一好衣。亦欲照顾。不为泥污。而况此身乃天下之至宝。此外更无他物者乎。苟或守不得定。随行逐队。同流合污。毕竟使尚论者评之曰。文人疏脱。从古如此云尔。则岂不大可寒心哉。
答金仲陟相戊
[编辑]为人后者。为所生外亲。当降与否。
仪礼丧服外祖父母传下注。有虽外亲亦无二统之语。不知可证否。
期之丧。十一月而练。
杂记果无为妻二字。而檀弓注说如彼。郑学专精。不应谬误。丧服杖期章。既列为母为妻。则宜无不同者。而杂记所论十一月练。十三月祥。十五月禫者。又不单指何丧。则为母为妻。自应包在其中。故檀弓之说如是耶。杂记檀弓。皆出郑说。不须深疑。为母为妻。理无异同矣。
为妻不杖不禫则无练
为妻禫杖者。元有报服之解。移天齐体。同奉宗庙。乃释至亲之训。合而看之。其义乃尽。况移天齐体。何待宗子乎。庶子之降其妻。即大功章大夫之庶子为其妻是也。○经立服名。既以杖期不杖期界破。则为妻不杖不禫。即为不杖期而已。恐不能独有一练。其曰不敢尽礼于私丧者。亦可推知。但未见明文。诚不敢悬断。不杖不禫之说。诸条各异。而槩似同宫则舅主之。异宫则夫主之。主则有杖。不主则无杖。而惟丧服记一语为难解。未知何以处之也。小记一段所解。似与本注相背。更检之如何。
中月而禫
王说二十五月之语为大证。郑说中一中年为大证。俱难攻破。未见得失。而但祥祭每在下旬。则数日之内。诚难容禫吉。既不可容于此月。则禫又每归于过时之不祭。岂不难处耶。寻常疑此。商教之。朱先生之竟从郑说。必有微义。何敢议也。父在母丧期者。礼经之明文。中月而禫。王郑之疑案。不可比而同之矣。
立丧主
丧主者。指长子长孙也。与宾客为礼者。非丧主也。丧主荒迷。而宾客出入。无与接应。则宜有人以主之。似无可疑。若父之主子。夫之主妻。则既为丧主。而又可以主宾客矣。未知如何。
始死之奠
始死馀阁之奠。礼意精微。而或至阙却多日。则尤有所不忍。若欲行之。当直从古礼。恐不宜如是进退耳。
衾二
礼经本如此似。是一自下包。一自上覆而共敛之。天衾出于俗礼。不干于此耳。
丧服图式。姑之子舅之子。只言外兄弟内兄弟。而从母之子。特谓两姨兄弟姊妹。两姨姊妹既服缌。则内外姊妹。似亦皆有缌麻。而礼不分晓。
仪礼缌麻。但言从母昆弟舅之子姑之子。而皆不言姊妹。疏谓外亲无出入降则此三条皆当通用。图式之或有或无。似是阙漏也。
女之子则缌。而姊妹之子小功。服姊妹之子。实由父而推。而父服反轻于子何欤。
外亲之服。本不过缌。外祖父母以尊而加外孙依旧是缌从母之服以名而加而旁尊不足以加。尊故报服。姊妹之子小功。舅之为甥。由后世之陞服。而亦如此意。此由姊妹而推。非由父而推也。
家礼及墓亲宾次注。男东女西。若是宾客则女西云云。未知何意。
古礼及墓。亦有男宾女宾。〈见檀弓国昭子母死条。〉女宾似亦有送葬者也。
长子死于大祥之月。葬前固不可行祥。而诸子又不可差过丧期。祥日不设祭。而只哭除而已乎。长孙若代丧。则只补其馀日。而葬后择日行祥。即除之耶。
长子既死。则亲有其孙。何可不承祖重。通典以此类为接服。但服残日。而近世大家多行之。若其诸子以先满先除之语观之。似当于再忌。设奠脱衰。而几筵未撤。便作平人。未知果如何也。不敢质言。〈以檀弓大夫士有私丧条注疏观之。似应先满先除。而支子又异于适子。未知如何。〉
与金仲陟
[编辑]闻足下丧曾祖庶母。力遏众论。服以期月之服。其所以致情酬爱。固为甚厚。然仆窃以为过于礼矣。曾祖庶母于礼无文。吾得以为庶母之礼。引以明之。经齐衰三年曰。慈母如母。传曰。妾之无子。妾子之无母者。父命妾曰女以为子。命子曰女以为母。若是则生养之终其身。慈母死则丧之三年如母。贵父之命也。夫丧之如母者。父在则厌而为之期。故齐衰期者。妾子之无母者。为慈母之服。非如足下者之谓也。经小功曰。君子子为庶母之慈己者。传曰。君子子者。贵人之子也。为庶母。何以小功也。以慈己加也。此内则所谓择于诸母。使为慈母者。而为之小功者也。足下之服。疑若可比于此者。然古者贵人之子。始有三母。士之妻卑。自养其子。其子于礼不当有慈己者。故疏曰。士之适子无母。乃命妾慈己。亦为之小功。如是则足下亦不敢为小功也。且庶母之服本缌也。故曰以慈己加。加之为言。本有而今重之之辞也。曾祖庶母本无服者也。士之适子有母而慈于庶母者。服缌而已。不敢有所加也。则于曾祖庶母之慈己者。缌亦有所不能为也。虽然礼有所谓同爨缌者。足下之服曾祖庶母也。不以慈己而以同爨之缌。则庶乎其可也。今足下欲为之缌与小功。然犹不得其文而强而为之期。将有适子无母而命妾慈己者。当如何服。又将有妾子无母而命为之慈母者。则又当如何服也。君子作事。必谋其敝。何宜徇意自厚。贸轻重之伦而不正之于圣人之礼也。且为曾祖父母丧之五月而止。而今为其媵妾也。丧之期年。以贱跻乎贵非礼也。为慈母期者。必有练祥禫而杖矣。足下不得为是也。揽名而去实。亦非礼也。名义相紊。进退无取。决非所宜行。足下其亟改之。
与金仲陟
[编辑]五服之数众矣。圣人亦不能尽制。而后之世。疑服滋生。无所折正。遂号为聚讼。然圣人固不能尽古今之变。而亦必有术以拟其变。使后之人操是而求之。参伍相比。自就其所安。若四制六术者。固其术之大略。而其归则在乎正名。故丧服大传曰。名者人治之大者也。可无慎乎。而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事不成。然名之得失同异。存乎毫末疑似之间。不可不审正之也。仆观足下复书。所以叙施恩者为至深。念功者为至切。然于其名也。不得其正。是以不敢不复为之反复。足下谓曾祖庶母为无服之亲。而命为收养之服。仆考收养之服。曰养同宗及三岁以下遗弃小儿者。夫同宗疏远与异姓之人。不当为养者也。遗弃之儿。无所于养者也。以无所养之身。养之于不当养之人。其为恩甚重焉。故为之致隆焉以报之。其恩或有浅深。而其服或有升降。然其故固重且大。不可人人遽议之也。且无服之亲乃四。缌麻以往同姓疏远者之谓。而曾祖庶母则九族之内。属贱而不为服者也。公之子为其母无服。士为其庶母之无子者无服。信无服矣。然非礼所云无服之亲也。曾祖庶母既不可名为无服之亲。而足下又非无所养之人。岂宜徒以受爱之厚。便为收养之服也。已为其服。则必有其名。足下宁可谓之养母乎。不可得谓之养母。则不得不正其名曰曾祖庶母之慈己者而已矣。名之曰曾祖庶母之慈己者。则其服必有所处矣。夫适子之慈于庶母也。庶子之慈于诸母也。其受慈无所不同者。然而或加之为小功而已。或为之如母之服者何也。是诚有道矣。足下乃谓庶母诸母不必异论。失之矣。惟足下先正其名。以求其服之所安。如仆言之未中。还以相质。
答金仲陟
[编辑]屡辱书命仆为斋记。而仆至今未诺者。自见世人名之而不居。言之而不用。徒取美名。揭之墙屋。漫以相欺。心窃不喜。谓诚欲为善。当求诸圣贤之言。不诚为善。虽圣人来言之。亦无益。如足下之所名。岂不美矣。而向闻足下说。欲聚诸友朋之言。糊诸壁而时观之。亦足遣寂。其非诚心求而用之可知。况无苟之义甚大。孟子云仰不愧俯不怍者。无苟之至也。岂闲靖自居。不丐于人而已而可得焉者。足下必欲言者卑之何也。且如服制之论。足下之所苟亦多矣。推曾祖之亲而比远于无服。丧亲亲之仁。跻婢妾之贱而配厚乎曾祖。坏尊尊之义。称遗命以明己之恭。而适以成先人之失。援疑礼以遂己之曲。而不念背圣王之制。此皆足下以为微故而不肯改。文钦观之。所失甚大。而至云私服私除。人不必与。此尤不可言。如是则凡己之私事而人不与者。都无所忌。殆所谓一言而丧邦者也。足下之服曾祖庶母。于仆何与。然传曰。师无当于五服。五服不得不亲师友者一道。而仆实妄计以是为足下之大过。明辨而竭言之。足下忽不省闻。直曰舍之而犹欲他日之言也。噫。使仆必待足下之事利害及于己者而后言之。言无日矣。仆久欲以服论复为一书。既而念非足下之所善。不宜数渎。而恐申督斋记。略道不可言之故如此。然以仆迷寡。强责于人。其言不信固宜。足下亦未尝硏经明理。其或不能屈己而用人。亦宜文钦不敢不戒。而足下亦宜自爱。熟读古训。开广聪明。勿诱乎世俗之论。则无苟之道。不暇求诸人矣。
与金仲陟
[编辑]心本气之精爽者
气之精爽四字。看得何如。岂谓人气质既具之后。就中精爽凝而为心否。合下未具之前。先得此精爽。以为胚胎之元否。爽下著者字。恐失本意。
与金仲陟
[编辑]前示心说。才自沃州传到。家兄所答已悉。文钦别无可说。大要纯善二字。头脑已不的当。论心之体。不过单指气之精爽。而辄归之纯善之目。审如是则所谓天命之性。岂不为赘賸无用之物。而孟子苦口发明性善。亦何为哉。义理只要平地放著。切不可抬起立为己说。要与人相胜。纵使胜得。那义理只依分自在。竟不由我增添一分。千万无益。幸更熟量。勿徒生葛藤也。
答金仲陟
[编辑]所示诸纸。不谓未几之闲。超诣至此。叹服叹服。好古太切而奇涩为害。运笔不活而波折多疵。然到此地位。工夫已深。况向学转笃。日新不已。此后长进。不知几格。多少利病。行当自察矣。方学古人时。不可不绳趋尺步。既学之后。又不可不思所以融解脱落。盛评尹弟书语。亦须取以自捡也。又有一事。汉碑见存无多。固不翅拱璧元龟。莫不知宝。然循迹于剥落断烂之馀。则多守株刻舟之惑。求神于骊黄牝牡之外。则自有脱胎幻骨之妙。临帖学古。不可忘此意。如何如何。
答金仲陟
[编辑]常谓文章笔翰。俱不可不学古。又不可袭古。若使专袭古人。虽不爽毫发。不过是一模本临本。有何妙处。要之取规矩于古人而成变化于吾心然后。方谓善学。方称家数。到此煞难。虽自知如此。而视其所作。多龃龉排比之意。乏流转活动之妙。其天机运用。及唐已难。况于魏汉。此亦由足目不俱到。心手不相应而然。亦止此而已。奈何。大抵古人高处。在于自然而然。其意态精神。有不可学而能。学之。反成邯郸步。古今不相及。每如此矣。分隶之别。旧见诸书。皆云秦程邈作隶。径趋简略。而蔡邕以为太简。去隶八分。取篆八分。作八分。王弇州以皇象天发碑,中郞夏承碑。谓是八分。验所见汉碑。大略相似。而惟夏承碑为判异。故每以为信。然区区所作碑字。欲其近于八分。而所见无多。竟难得其真。奈何。
与闵士从克烈
[编辑]风雪空山。怀緖牢骚。向来会合。益不可忘。远想竹阁萧然。焚沈水名香。读孟氏书。静寂有味。不识夜气日有所养。牛山萌蘖。不为斧斤所伐否。三圣人之论。曾熟读否。须知柳下惠之和。本非居下流混污秽之谓。而伯夷之见恶若浼者。正吾辈之所当学。学之之至。柳和孔时。亦可冀及。学之不及。不害为修洁之士。终不堕落坑堑。学柳下惠不得。正画虎不成。反类狗者。大要才谐俗好。便背正道。决不可回互苟且趑趄依阿。使万事皆不快活。此乃君子小人之分。须明辨而痛惩之。不可归之于拘儒常谈也。
与尹圣范得叙
[编辑]文钦白圣范足下。惠书已逾月矣。暇则披读。不特三四也。而其心犹不已。数行书诚易得。而文钦所以若此者何哉。其诚有以也。夫今之所谓士者。高者以夸衒词华为能。卑者沈沦于科举仕利之涂。日驰骛纷纭。未闻有一人能知有所谓实者。而足下独谓颇留心于是。是非有高识达见不能也。是以文钦始读而歆悦也。然实者。实理也实事也。仁义礼智实理也。孝悌忠顺之行。洒扫应对之节。皆实事也。苟知人之所以为人者不出乎此。而欲加之意焉。则又当知一时离此而一时不得为人。一日离此而一日不得为人。耻其不得为人而求其所以为人者。唯恐日之不给。其视外物之浮夸者。殆犹精糳之与秕穅。昌阳之与豨苓。尚何足论其高下。而足下反谓吟咏之愈。是盖未得其实欤。是以文钦继而疑惑也。抑足下之所谓实者。不过读书而已。而又不求其义。是以旋已厌之耶。夫读书者。将以知此实理而行此实事也。故日见未见。日知未知。体之于心。反之于身。则又当知诚不可舍此而求实矣。使但目视口诵而心不存焉。则几何不神倦力疲。怅然而退也。足下天资清明鲜嗜欲。盖所谓近道者。故文钦常爱而悦之。非直以文辞交也。今也有志乎此。而不得其道以入。则岂非朋友之罪也。此又文钦所以叹惜忧恐者也。足下诚能因是心而遂加奋厉。察其前日之所留心者不得其实。而反求其所在。有以见其不越乎身心之间而深明乎内外彼此之辨。则将益知诗之不足为愈。而实之不可不留心。其心既立乎此。则外诱当日益去。内修当日益精。不去不已。不精不撤。日夜孜孜。进乎圣贤之域而后已。此又文钦所以蕲望之颂祝之者也。夫始而歆悦。继而疑惑。终之叹惜忧恐。蕲望之颂祝之。则其心之久而不已也。岂不诚哉。顷复卒卒。不究所欲言者。是以不惮僭猥。复献其愚。足下其勿以为不能躬行而妄责于人。深加察纳焉。如其不足以当于心而更询其说。则文钦虽不佞。请为足下毕之。
答李汝明翼镇
[编辑]下询祧庙事。正类鄙家。不任怆叹。祧奉以后。将来难处。实有如下教者。故家叔父主此别庙之议。使家兄商量节目。已始营建。第以其无于古礼。为兢兢焉。连山别庙。虽非沙慎二先生遗意。然大家所行。自可旁照。如尤庵老先生每以文献之家为重。今伏闻伯氏台爷于泽堂先生祧迁之日。又欲为此。则文献之可证。岂有以逾于此哉。窃幸鄙宗所经营者。不至甚悖于义理。谨当以钜细节目。一一禀议。以求至当之归。第方屡修屡改。未成净本。稍俟后便耳。旁题问解所云。似是别有所以。恐不可引以为例。鄙家之意。必其人存然后。祧位方可以不埋。而方可以行祭。代尽之后。又可以某人之死告神而埋主。平日若无干涉。向后何所止泊。即其旁题与主祀。必须以其人为主然后。方成事理。恐不可以迁往与别庙而有异。连山则不书旁题。不许主祀。祀日会者。或有司塡祝行祀。五六代孙主祀于五六代祖者。极为未安。未知如何。若祧奉两世而主祀各异。则又须就堂中。中隔而各自为主。方为合宜。姑以大体奉禀。幸仰达于伯氏台爷而回教之。
答宋士能能相
[编辑]下询礼疑。适家兄不在。无以仰复。可恨。常疑始死之奠。固用馀阁。而亲丧未袭敛而死。则正不食之时。有何馀阁之奠。而鬼神依于饮食。则奠又不可已也。且死于葬前者。正是强加𩜾粥之时。而朝夕奠食。蔬果与酒。皆得用之。则终是生死异宜。岂处于不仁不知之间者。自当若此耶。然常以沙溪虞后用肉之训。为可行矣。今承遣车不包牲之教。此亦果有窒碍。不敢仓卒为说。改葬祖遣。何更谓无其说。亦愿卒闻。改葬之虞。朱子之训。终以为不当行。所谓毕事。奠而归者。政谓毕事。当奠告于墓前。而不可更虞于神耳。与答何得虞乎之问。皆一义也。而沙溪以为丘氏虞祭。出于朱子。恐为可疑。文钦改葬祖考妣时。不敢行虞。但设奠墓前。哭告毕事而已。盖既已震惊幽宅。不可都无一事故也。且朱子之训所谓毕事者。明是毕坟墓之事。若虞则何待毕事乎。方当此礼。想有讲究。幷以为质。未知如何。
与宋士能
[编辑]即得家兄书。云与足下栖玉溜。良会伊始。而适此远滞。但驰神思。旱热。不审起居何似。读何书。日有交修之益否。近有数种书新自北来。盖所谓西洋人天主学者。其说专以事天为宗。如诗书所称上帝。一切归之于实有。以在帝之庭,在帝左右为天堂。文之以先圣人之说。而辟佛老甚严。则有吾儒所未及者。而大抵分别太甚。滞而不通。以为有则真有。无则真无。其于理一分殊之妙。昧然无见。而终之以天堂地狱祸福之说。益无可道。但其笃于人伦。持身清苦。为夷学之近善者。而乃欲以此易天下。中国之所谓儒者。稍稍信奉之。其书出我国者。已见六七种。亦足忧惧。又有西人汤若望所述历法八十馀卷。即今所行胡历是其法。曾怪其与旧法多异。而不知其源之出于此。吾国之行西法。其已久矣。其论七政迟疾薄蚀。测量筭数诸法。一一巧妙精密。殆古人所未发。但仆未闲于此。不能深核。恨不能与足下共观耳。
答外弟金幼绳祖行
[编辑]仁者安其仁。知者利于仁。
其者即人即仁。于者以人即仁。所谓安仁一。利仁二也。
子出
愚疑夫子尝临曾氏之室。故子出。而曾氏之门人。即有问耶。
子悦
大人先自治而后治人。诸子之出而从政。得无小成自足之患乎。开则唯其所见之大。故不安于小成。汲汲于自治而不暇于治人。可谓笃志矣。程谢集注。皆当一串看。来教不以所见之未至而遽自沮者立语似疏。程子以曾点并称。所谓大意。当于此中看取。
未见刚者
浩然章。指气之体段而言。此则指人之德而言。能养其刚则便为刚者。能浩然时。便伸于万物之上。分佗同异高下何用。
令尹子文陈文子忠清
忠清指其发于行事者而言。仁则指其存诸心者而言。如管仲和仁字许之。亦指其功业而已。
答李元灵麟祥
[编辑]前书辞指。有以见求道之切用心之深。不任倾慰。第其所以属于文钦者。全无斟酌。顿非本分。以从游之久。本末长短。宜何所不悉而犹有此弊。岂高明犹不免于流俗而然耶。是必文钦平日所以欺诬于朋友之间者为多耳。内省惭恨。无以为对。而君子一言。以为不知。在高明亦不可不念而改之也。至于愿闻过之谕。仆于足下。苟见有失。何所不言。而乃忧其有隐乎。正见修慝崇德之志方切。致有此教。尤切叹仰。第乞益自勉厉。以副区区。所谕存心之要。以仆一切放废者。不宜有所奉赞于其间。而求益之至。不敢相违。妄陈瞽说。又是一番欺诬。惶恐惶恐。第有以诲正之。所读又是何书。文钦冬中所读尚书。尚无了期。别无佗业可以奉闻。隔年消息只如此。甚负良诲。不知又当以为如何。
比日劳攘之病尤甚。念一日之间。手目有触然后。心才归根。
难去者莫如浮思乱想。如文钦终日汨汨坐在里许。何由发药于人。第以来教论之。使手目有触之时。心能归根而不佗适。则一日之间手无事目无见之时。又能几何。如此则心之在时。固已十七八矣。苟能因此而加之明以察其几。敬以持其久。使手目应接之时。心常存焉而不失。则此心之用。其不得其正者寡矣。
击断思虑萌动处。则此心又沦于枯寂。如石压草。殊无生旺活泼之意。
浮思乱想。最难于击断。若无击断。当下扫尽。而但患其沦于枯寂而已。则又何畏于浮思乱想。枯寂之病。与昏沈又别。但就此境。稍加提撕惺惺而戒惧以守之。则心体完矣。〈静中有物。不可使落于空寂也。〉枯之为患。恐又难免。初学政尔生涩辛苦。何由一蹴到活泼境界也。到得熟时。应自别耳。
若从劳攘处。著坚忍耐久之工。按住此心。或顺其机。导之以理。当其应事度物时。虽雷焚卧床。誓不转瞬。
苟能击断扫除。则便当就此存养而加以耐久。苟能有触归根。则便当就此省察而加以勇确。但不能明理。而惟务为不动而已。则却恐作告子也。
复将一日所作为。参观圣贤之立言行事。大相戾然后。真觉其非而必改之。如此用工。庶可为养心之端。终有迫束偏枯之病耶。
苟知其是矣。不顾生死而向前。〈雷焚云云。〉苟知其非矣。便能真觉而必改。则何虑不获。何为不成。何反忧其有迫束偏枯之病而迟回等待耶。大抵人之患。在于不能力行。苟见得路径明白如此。便可当下下工。到得有病。别加救药。不须预为忧虑。徒费安排而竟不能前进也。
与李元灵
[编辑]昨者孺文来过。举春秋疑义相质。云闻元灵说。士行于春秋甚熟。仆虽为辞逊。孺文之信仆。不如信足下。足下于仆长短浅深。宜何所不悉。其所称道。全无斟酌如此。尚何望他人之知也。所贵相知。义不若此。令人终夕不乐也。仆于足下。游从之久。亲爱之厚。凡有浅知曲见。无不呈㬥。诚欲是与共是。非与共非。奇文之欣而疑义之析。皆欲以极同心之趣。非以为夸耳。向者偶阅春秋。窥见一二可疑。说与足下。不谓足下遽宣于人。谓之熟于春秋也。仆于春秋。见且未尽。况谓熟乎。况春秋者。朱子自谓未晓。而如仆辈可能熟乎。杜预曰。如江海之浸膏泽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祈宽之赞尹先生曰。丕哉圣谟。六经之编。耳顺心得。如诵己言。必如是然后乃为熟耳。是岂易言哉。足下于仆。为爱而不知。于孺文。为言而不信。其为过岂少耶。仆之轻浅宣露。不知为知者。亦不敢不自谋也。
答李元灵
[编辑]前书所复蒙。此是可自幸不谬。而来谕推奖。又是过当。每切愧叹。至如盛名反由谦逊而实德不能日进之戒。三复惭惧。敢忘良规。亦愿明者之痛加绳削。勿徒为奖许。以卒大惠。出处之义。古人谕之饥饱寒暖。如仆者饥饱寒暖。且不能自信而时信于人。而足下乃欲借仆而问饥饱寒暖焉。问者与对者。均为可笑也。成父之言。岂不善哉。抵仆书。亦及此意。然仆之愚见。为足下谋者。抑有异焉。前日亦尝一言。试复陈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饥饿不能出门户。则周之而受之。二者非君子之素义。而固亦时措之宜也。周之而可受。则为贫之仕。不可缓也。而古人以家贫亲老。不为禄仕。比论于无后。〈孟子注赵氏说。〉则元灵岂可自轻去就哉。足下之所以求仕者。不过愿得方数十里地。以为亲养。而国家之所以待之者。其资秩至冗且卑。循序而进。廑可得郡县而止焉。此诚类于古人所谓抱关击柝而可于禄仕者。义有不可投冠而去。又非如名宦清涂。衔勒缰羁。左右维絷之者。则其可仕而仕。可止而止。岂不绰绰然足以行吾义哉。而元灵何病于是焉。虽然。古之人学成于下而名举于上。学而仕。犹之食而饱也。故孔子以三年学而不志于谷为难。而曰。学也禄在其中。盖学而仕其常也。而仕不仕。乃存乎我。或为行道而仕。或为贫而仕。惟义所可耳。其仕岂不易乎。今之仕者异于是。投咫尺之纸于千万之中。而决得失于须臾之顷。其爱憎予夺。一听于主司。而主司者且不能自知其何为而取。何为而舍也。乃盻盻焉徼万一之幸于其间。其求仕也。噫亦甚难矣。夫出徼幸万一甚难之涂。以求仕而养亲。假使终身而不得。则是终身不能养亲也。又岂不悲哉。用天之道。因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而下此以往。行佣负米。至于商贾之事。古之贫士养亲。盖有行之者矣。此虽艰难劳苦之甚。而成败又在乎天。然使一日有赢。可以得一日之养。二日有赢。可以得二日之养。而其为与否系乎我。则抑亦甚易也。今之为仕者。苟能事于其易者。以充朝夕之养。而视其甚难者。特以为养亲之一方。求之而得则可以加荣焉。求之而不得。亦可以终身焉。庶乎其可矣。昔者仲尼之门人。莫不仕矣。而独颜渊与其父居于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其所以处此。必有道矣。故子路之伤贫。而仲尼告之以菽水尽其欢。韩愈之赞董邵南。谓朝出耕暮读书。而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有令不能尽其欢而有时戚戚焉。则孝子仁人。岂敢自洁其身而已。苟能常不戚戚而能尽其欢。则君子之自待。固不处其薄。而抑亦可以自乐矣。此所以延平李氏之告朱子。必先欲亲意之帖帖也。元灵无一畞之田数椽之屋。可以自归者。而饥饿有时乎不能出门户。则其徼幸亲养者。在于科举而已。过此以往。无可以致身者。然足下待文钦而决其可否。文钦不敢不尽其愚。本末深浅。殆毕举于此矣。试与成父更一剧论之。
答李元灵
[编辑]所谕自处之义披读再三。不觉怆然。鄙意颇悉前书。而比以科举之故。横被唇舌。不欲远烦辞语。大抵在元灵。不论出身荫仕。归在禄仕而已。两无不可。盛谕已审矣。恐无至于大不义也。文钦不意见录除目。所宜援禄仕之义。随旅进退。而适又不果。想已从诸友闻之矣。鄙居园中竹林千竿中有巨石。恰容一间屋。向为作小茅栋。而力烦未及圬墁。尚不得寝处其中。然时时就坐。颇觉清静也。江岸卜置亭榭。前对五六石峦。松栗环翠。南望叠嶂出五十里外。平临长湖。隔岸崦中有小村。渔舟往来其间。为此中之胜。而无力作舍。昨为避暑计。缚木盖茅。一夕而就。扁曰天稽。若设轩槛。亦足偃仰以送日月。门外池中荷花正开。亦欲作小槛临之而不能成。但设床柳阴。以赏清香。恨被暑逼。不可久憩。知山居幽事。亦须富豪如弇园。方能称意。好笑。久别无由相见。聊记一二。以代面谈。亦知元灵颇忆此耳。秋间沈友士征与渊父约作东游。相促甚勤。自以亲老。倦于远游。不敢定计。然若或成此。必欲与吾元灵偕作。不知亦不以为怪否。前日曾承有三入枫岳之意。尚不倦否。鹿毫笔及武夷图。深荷珍贶。家中有武夷志。图本与此大异。不知何者为是。然如亭台之属。作于晦翁后〈问津亭之类〉者。不须录。而在晦翁时者。不可不画〈晩对铁笛之类〉也。前书末。有临书气沮之教。斯气也若由外物而沮丧。则又当因外物而扬扬否乎。切宜念之。
答李元灵
[编辑]古者反哭而受吊。故记曰反哭之吊也。反而亡矣丧矣。盖反于家而真知其亡。其悲益切故受吊。如颜丁既葬而归。慨然如不及其反而息。则何得于路次受吊耶。古老人言数十年前无此事。近日此风日盛云。然此等处。每有不免从俗者。若情厚者出迎于远地。随归于家而吊之。似为得宜。而此又未易行者。量为之如何。主人若不喜礼。归家而不受吊。则又为半上落下之归。不如从俗之为胜耶。
答李元灵
[编辑]元月二日惠书。自邸人传到。此是新年第一消息。既极欣豁。而徂年之悲。披复屡回。益觉凄悒。世路无堪出门。人事无堪开眼。何待近日而知之。想来教有为而发。然嗟叹只增心气。谈说只污口唇。惟寻行数墨。登山临水。尽属自家。更没是非。而又被世故牵缚。不能遂其所欲。此乃真可闷。外此悠悠。都不干事耳。承欲买屋南涧。收拾旧庐。如此却省心力。但屋价之贵。无足怪者。求科宦者往焉。求名利者往焉。如吾友不求科宦名利。而又眷恋京阙。不能归田。则屋之难得。岂不诚乎。想发大笑也。此中新居无栖息之所。初欲就瀑边架屋。以其近路多扰。移就其上。更占一区。北负高峯。松树蒙蔚。东挟小丘。奇岩环拥。登其上望。田野峯峦。皆一览而尽。前则浅麓拱抱作小坞。坞之两头皆石壁。东头之壁最可爱。其下清溪萦流。溪之内有小洲。洲之内。方凿小池蓄鱼。池之上绝岸数丈。据岸欲置屋。要皆朴野无饰。然数楹之内。房室楼轩必备。以为冬夏之宜。溪流虽无潭瀑。琮琤可耳。岩壁虽非高大。丹翠可目。苟能就此终年。安坐读诵。亦非小幸。而只恨此事大难耳。屋址之北田中。益多佳石。欲环作小池。中作荷亭而无力。姑未易就。岸上屋则凿池了。即当缚成。只将前所告屋名。作为梁文。得高文健笔。辉暎丘壑。实拙者之荣也。北距家居三百步。西则峻岭横亘。溪水所源。逾岭则宋村也。南麓之南里许。有先世松楸。如露髻然。东望沃中家山。烟霞空濛。此外琐碎。不能具道。所标题岩泉俟定名。当更奉报。只当自知之。不足为外人道也。亲老不可远游。聊就近家作随缘计。初不以岩壑之胜。此意可为发挥也。
答李元灵
[编辑]敝屋今已盖葺。池沼已尽疏凿。日俟盛作。以侈寒陋。而尚尔金玉。想为忧患滚冗。不暇及此耶。可郁。归去来馆。朱子知南康时。于陶公醉石之傍。作屋而名之以此。区区窃取之。非偶合也。为屋六间。皆用茅覆。其临池之楼曰濠濮间想。楼之后为堂曰响枕轩。〈用朱子隐求斋诗语。〉由堂西折为室曰闲静。〈亦用陶公语。〉室之西复为室曰耆至庵。〈用朱子至乐斋铭语。〉为读书之室。楼前为虚槛曰秋月。槛下即有石台。增筑之曰支颐。〈用程子养鱼记语。〉以临池观鱼谓其池曰潜沼。欲刻于沼中之石。〈用中庸末章及鹤鸣诗语。〉沼之南有方石。可坐而钓曰麻褐矶。〈用胤之诗语。〉与支颐台相直。沼东西可九丈。南北可六丈。沼之西。复为曲池种荷。大不及东池之半。去楼稍远曰远清。绕池多石。池外之洲。欲名之曰种柳。然杂植花木。俟其盛者。可名之。溪傍方种蒹葭。欲因以名之溪之。南有大石。高而可坐。颇类吾家甁泉之宴坐岩。名之曰小宴坐。傍见东壁最佳。欲作草堂。为静坐之所。东壁高可四丈。层级整叠。气色秀朗。流丹滴翠。欲刻丹崖青壁四字。〈用马岌题宋处士石壁铭语。〉西壁高更过之。苍劲峭刻。薜萝老大如虬龙。其颠有老松。命曰冠松。〈用陶公诗语。〉前对冠松。据高原西俯。涧流奔驰石上者几数十步。至冠松之下。稍渟深。欲置亭临之。直耆至庵之西数步。据地稍高。东望沃州家山。益苍秀。前临曲池。欲作小屋曰萧然茅屋。〈用豫章诗语。〉或曰见沃高囱。〈用唐人诗语。〉响枕之东。即东皋。命之曰啸皋。皋之西北有大石。可坐而观稼曰释耒台。〈用朱子云谷诗语。〉由台而西。绕屋为篱。欲尽植篁竹。设扉于台下曰岩趣门。〈用杜诗语。〉出门数步。即田中佳石。可作池立亭者。池成欲种白莲。名池曰寒露玉壶。名亭曰水中荷屋。〈用离骚语。〉凡门之内外。石高低大小。皆可爱而不可厌。趣真在是矣。门之内。负皋为小园。杂植花果。拟多种菊。名之曰澹薄。〈用朱诗语。〉由啸皋之南端。距丹厓之北。跨涧为藩。以断人行。设门曰一丘一壑之门。出门沿溪而下百馀步。岩瀑最美。为谷中第一胜。欲作亭曰风珮。亦多标题而未暇及也。池台花木。皆于病时。借人修植。疏卤错乱。多不中度。然亦自不妨。只恨无数株老树可以阴暎。种树虽多。岂能及见夭矫视荫之意。殊怅然耳。平生最爱夜枕听泉。虚槛看月。得此布置。甚为惬意也。念此蹩𰸷。既不能追迹古人。就此賸水残山。区区然为之经营。号名如此。井蛙之乐。得不为大方所笑乎。想吾友有同嗜者。具此琐碎。聊发千里一笑。且乞伟笔。无论篆隶楷草。一一写来。或作扁或刻石。扁字不要大。只如掌许。刻石者却须稍大也。养之不别为书。乞照此纸。就中分写几个。要令丘壑增辉。仍作千里颜色。幸甚。屋宇矮陋。池台麤朴。虽不足道。得于家室田园之中。有此俯仰啸咏之地。亦非偶然。只是邻靡二仲。无与晤语。昔在陶公。犹为没身之恨。况衰世薄乡。更有何望。一二朋友无期会合。瞻言嗟叹。益难谕怀。啸皋南侧。欲作中门曰息交门。想知此意。龟潭筑屋面势。宜无如城谷。且独往未易成聚。烟火谁与相资。李氏既许邻近。则不可舍此佗求。然必须亲自点定。人见各异。真靠不得也。
答李元灵
[编辑]即日霜重。侍欢百福。秋深官事想日繁。仕优之学。有不暇矣。每念民竆日甚。而法苛日增。苟非循良就中弥纶补苴。图所以保护。则生民将何赖乎。此时民牧如吾元灵者。岂复有多人乎。苟能一日在官。使斯民获一日之安。则便是伊尹之意。虽不暇读书。亦可谓报佛恩矣。久处乡里。饱见民隐。哀痛之极。辄发此言。何由数日相聚。剧谈积蕴。以豁此怀耶。仆仅及限前。已肃命锁直。名利奔驰。不暇迤访良友。殊可笑也。翊辅资发。自非其分。念不到此。只是直庐宿趼。顿忆旧游。为怅然耳。十馀年从仕。竟不得一日亲养。而犹不知磨蝎守命。窥觎于车尘马迹之间。固足自悼。而远离病亲。终非久留之计。若两间有山水可游处。不妨一番期会。及此秋叶而无地可期。可恨。读书录三册奉还。先表墨本呈纳。乞赐评教。即此小事。亦觉手目不俱到。终不称意。况如作圣作贤。何等大事。不学不行。岂有毫分长进之理。年驰意去。亦终于乡人而已。良足喟然。
答李元灵
[编辑]再昨有出过松崖。适遇归人附数字。晩归槐阴。伏承惠字。备悉崇诲所以慨惋乎人己之间。忧愤乎民国之际者。三复以还。不禁悲叹。诸端大略。皆是从前往复之语。而今发之文字。仍欲奉复。而适挠挠不能尽。唯是第五条所教。谓已有厌意者。最关目前利害。大抵如吾辈。亦非欲做不善事者。苟能竭其心思。勉其气力。彻头彻尾。则亦岂不能成就几分善政。而只是事不切我。视不如己到得。急滚劳瘁之时。辄生厌怠。每以苟且了当为计。此所以负心负人。卒得罪于圣贤。盖不知而妄作。犹是公罪。此则系是私罪。数年作官。备尝病败。至今自讼者多矣。子张问政。子曰。行之以忠。居之无倦。子路问政。既答以先劳。而请益则只曰无倦。此盖为政之急务。幸更推究病源。益加之意。一日在职。尽一日之责。是吾人本来行径。尽之一字。极难为力。惟无倦则几矣。
答李元灵
[编辑]窃见来谕。爱民忧国。洁身远名。俱见本末。愤慨恻怛。溢于言表。朝廷任事之臣。无此一毫意思。而乃使县邑小官。独为忧恼如此。岂不痛心。三复以还。殆欲涕下。天之所为。亦复奈何。然此事所争大体。在于巧幻名色。设计取民。欲避加赋之名。公行罔民之术。事之无状。莫此为甚。直以此争。其不可行。至于决归。则固无不可。然今则已晩矣。且以小官而论大计。亦非所宜。今不须论。详来谕之所以难处者。在乎户首口吻之物。非官家所宜用。及转输之无策。以此二事。至于决归。而以弥缝外面。为终归小人。则虽主意甚高。而岂不太过乎。明道先生行状云当法令繁密之际。未尝从众为应文逃责之事。人皆病于拘碍。而先生处之绰然。众忧以为甚难。而先生为之沛然。虽当仓卒。不动声色。方监司竞为严急之时。待先生。率皆宽厚。此即新法方行时事也。明道作用。虽难企及。以此意推之。则当此新法殃民。救得一分半分。亦足为活民报国。若终无其术。立见逃散残败。则直当归耳。何敢为口腹计而已乎。远垂虚问。无奇计可裨。殊足个然。有便。第更反复为望。
答李伯讷敏辅
[编辑]仆岁初。从骊州入城。留六日而还。不及见足下。间与成甫言。知足下向道方新。因视足下前冬所遗书。云欲读书修身。以继亡兄未究之志。而蕲仆之有以相辅也。为之感激。仆蒙尊先兄过辱知奖。许为兄弟。虽其愚智相远。而所以辅翊驰驱。未尝不同归乎古人之道也。尊先兄不幸夭殁。而文钦至今无所长益。思之痛心。追当日之义。以施乎生者。则所以推情于成甫与足下者。自谓深矣。今仆留五六日之间。不求见足下。是仆不能视足下犹吾弟也。行道迟迟。若负大罪。庶欲道达昭志。少裨景行。以赎此愆。而识知浅短。无足与此。重用自悼。仆窃见今世道学衰敝。士风日薄。学生少年。有谨节正行。言谈作为。稍诡于俗人。小诽大谤。纷然攻之。使其挫顿沈抑。卒不自得也。则又咥然相笑也。悲夫。夫学者。学以至于圣人也。拔于污浊之中。跻乎高明之域。非有卓绝之志特立之守。不足自保矣。足下资良欲寡。年方壮盛。苟能志之之固。守之之力。毋见近功。毋畏众非。则何患乎学。尊先兄立心高远。出言制义。专惟已是。毁誉得丧。不乱于心。文钦深愿足下似之。进为之方。典训著矣。足下将自求而得焉。其有疑问。敢不倾竭。
答外弟洪子直益弼
[编辑]所示时议。骇叹极矣。窃念两先生起自布衣。为王者宾师。躬曁孝宗。咸有一德。交修诚正之学。发挥春秋之义。立天心而开人极者。自伊傅以后数千馀年。仅一有之。此实千古之盛节。要当与天壤俱弊。非可以私意小见。有所䵝昧磨灭者也。使从享之典无则已。如有之则两先生必配于孝庙。使追享之礼不可举则已。如可举则两先生不可分贰。庚申老峯之议。极陈先祖从享之合义。庚寅遂翁之书。严斥竹泉分配之悖理。此二老岂于先祖。有所阿好而然哉。诚出于秉彝好德之心。斯文大公之论。而近岁以来。一种之人。倡为独配之议。密售贬薄之计。必欲分裂士林。贻祸世道。今世之人。其能知德尊贤如二老者。既无有乎尔。则其昏昧愚妄。亦可哀而不足责也。夫假如言者之言。二先生之于孝庙。受知托契。容有可言者。要在锱铢毫发之间耳。今但单论先祖之知遇。其为伊傅以后所始有者。即妇人孺子之可见。载在国乘。布人耳目。不可刬没。从古从享庙每数臣。则岂皆称量轻重。无锱铢毫发之可论然后。方可同配否乎。此实区区之所未晓解也。诚得使两先生并配。则在孝庙。彰得贤共国之盛。在尤庵。见同德共贞之休。岂不益为光明卓绝。而必欲挤斥分裂而后快于心。可见其心术之狭少。识见之浅短。区区闻之。皆足一笑。